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风景园林设计及其理论8篇

时间:2023-10-11 09:58: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风景园林设计及其理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风景园林设计及其理论

篇1

【关键词】现代园林;园林景观设计;构成艺术元素;艺术设计;艺术元素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步伐也逐渐加快,能够提供一个让大家娱乐休憩、放松心灵的地方,是十分具有价值意义的,现代风景园林的出现,不仅提供了一个放松休息的地方,加上构成艺术元素的融合,更给人的营造了一个心旷神怡的场所(见图1)。其中将构成艺术元素有机的融入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与传统园林设计相比较,有了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园林整个的艺术表现形式上以及在园林中的构成艺术设计方法上。与此同时,构成艺术元素成功应用,使的现代化风景园林建设在观赏性以及生态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也正好与中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匹配。所以,不断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构成艺术元素,能够大大提高现代风景园林艺术品位,更能满足现在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2构成艺术基本概念

创作艺术的核心思想主要是以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艺术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构成艺术注重几何抽象造型的表达,极其注重独立形式价值。风景园林艺术隶属于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构成艺术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是所有艺术设计的基础,属于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了情感与理性思想。构成艺术在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的前提下,对基本要素进行合理的组合,最终达到满足感性的视觉艺术效果。现代景观设计师在构成艺术形式上获得更多灵感以及理论基础依据,探讨在空间结构和形态上的景观设计的形式,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景观的视觉表达形式。在整个现代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构成艺术元素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布局,色彩以及形体表现上,园林景观与构成艺术设计有效结合,呈现出的色彩、立体感等等,满足人们对于园林景观功能需求以及审美标准。

3构成艺术与现代风景园林之间的关系

现代风景园林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根本问题是塑造空间。主要强调可操作性的“空间结构”和形态表现方式。构成艺术应用到现代风景园林中体现在形的构造规律、抽象美的形式。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切合点。形式角度进行分析,要掌握好其运行规律,就必须在形成概念性的归纳视觉特征的基础上,具体了解园林形式基本构成情况以及其视觉特征。构成艺术为此提供了一种合乎艺术规律的思考方法,进而更好地把握园林设计中的形态、空间、美感等。

4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构成艺术要遵循的原则

整体和谐,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时应该从两方面保持设计的整体、和谐。风景园林作为一个整体,首先需要将其内部各要素做到和谐统一;以此作为基础,达到园林整体风格的整齐和谐。即在宏观方面和微观细节方面都能够达到和谐一致;“人本”中心,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时,要全力做到人们的审美标准与园林的功能相一致,要通过融入结构艺术元素理论达到两者的统一,使园林设计展现出更多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特色鲜明,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时,不能够将原有的环境风格完全摆脱,而需要结合实际人文环境等情况、就地取材,将地方特色融入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增强园林艺术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艺术表现力。除此之外,还应不断进行艺术风格的创新,跟上时代步伐,有效将时代气息和社会潮流与设计艺术结合起来,使园林风格别具特色和韵味。

5现代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元素的应用情况

构图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专业基础,是科学创造的提高,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就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而言,构成艺术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主要表现在艺术形态、色彩、材料以及空间等多个方面,从视觉体验中提供各种可能的设计形式,丰富并且完善了整个现代园林表现形式。现代风景园林主要是根据设计理念,将各种元素有机组合,并合理使用室外空间等不同环境,体现出更具人性化、现代化、审美化、艺术化的风格形式。研究如何合理的利用室外的空间,包括从艺术的角度将理性的空间环境安排的更加合理美观,将景观概括为简单抽象的点、线、面、体和色彩等,巧妙运用造型,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在进行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展现一定的视觉艺术语言,进行视觉形式美法的再创造。

5.1点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形态基础

一切事物都是由点组成的。在设计领域,点不仅只是表示一般意义的点,主要代表的是所有相对较小体积的艺术形式。在艺术设计过程中,点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点可以拥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比如风景园林中的一处盆景、某个艺术雕塑,或是花园中耸立的重要景观植物等等。点作为所有艺术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设计师将点运用更合理化,能够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能够吸引观赏者的关注和钦佩,与此同时,也为重点的园林景观做了强化表达,起到了比较强的引导作用。点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能够强化园林艺术美的动态化,为园林创造出极佳的视觉效果。

5.2线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视觉语言

线由一个个点组合而成,无数的点即视为线。线以曲线和直线两种常见的形式为主。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直线又被分为斜线、垂直线以及水平线,曲线则以自由曲线、几何曲线为主。在设计中,将线以不同的变现形式呈现出来,会给人带来各种不同的视觉感受。比如在风景园林中加入直线设计,往往会给人壮观宏伟的感觉,对轴线加以强化,还会带来庄重感以及仪式感。

5.3面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整体效果

面有点、线组合构造而成,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面的形态以点、线的具体表现所体现。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引入面的设计,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风景园林的设计效果,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形式主要包括具体景观物体的小面设计和大面设计。在进行大面景观设计时,要了解风景园林的区域以及实际规划面积,结合景观园林的具体要求以及功能要求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采用将园林中要素分配组合的形式,加上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将整个风景园林的景观面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艺术整体,展现园林景观的整体艺术视觉效果。因此,在应用构成艺术中的几大基础元素时,一定要结合不同的规划设计,呈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效果以及美观形式。

5.4体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三维状态

体作为点、线、面共同形成的三维形态,给观赏者更好的空间视觉感观。将其应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更能够第一时间吸引住人的眼球。比如,在园林中心位置设置标志性建筑或独特的植物造型都能表达出风景园林的核心文化。有几何形体抽象得到的体,常见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都能展现出稳定的视觉美感。园林设计中很多造型都是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来的。

5.5色彩的构成

人们认识事物、对事物产生兴趣的第一印象就是颜色,色彩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处地方。色彩不单单只是丰富物体的颜色,更能够增加人们的情感。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能够体现出民族文化、信仰等。不同色彩还可以采用远近、软硬、冷暖的感觉,通过调和色彩增添环境中的空间感。当空间相对较小时,可以用蓝灰、绿灰等色彩饱和度较低的颜色,进而增加空间延长性,还可以采用强烈色彩对比,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遇因此,在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区域文化、人群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色彩。

6结束语

作为重要的休闲景观,现代风景园林对于人们放松身心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生活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享受品质生活,人们对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的要求日渐多样化。由于构成艺术在现代艺术领域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效果,因此将构成艺术有效的融入其中能够有效地提高现代风景园林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表现力,也是符合现代社会审美需求的必然趋势。构成艺术以其兼顾个性之美与共性之美的审美特征及多元素运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周际.平面构成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蒋湘琴.亭台楼阁界画的山水美学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9(9).

[3]王慧,王英哲,董佳佳.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6).

篇2

【关键词】现代园林;园林景观设计;构成艺术元素;艺术设计;艺术元素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步伐也逐渐加快,能够提供一个让大家娱乐休憩、放松心灵的地方,是十分具有价值意义的,现代风景园林的出现,不仅提供了一个放松休息的地方,加上构成艺术元素的融合,更给人的营造了一个心旷神怡的场所(见图1)。其中将构成艺术元素有机的融入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与传统园林设计相比较,有了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园林整个的艺术表现形式上以及在园林中的构成艺术设计方法上。与此同时,构成艺术元素成功应用,使的现代化风景园林建设在观赏性以及生态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也正好与中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匹配。所以,不断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构成艺术元素,能够大大提高现代风景园林艺术品位,更能满足现在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2构成艺术基本概念

创作艺术的核心思想主要是以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艺术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构成艺术注重几何抽象造型的表达,极其注重独立形式价值。风景园林艺术隶属于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构成艺术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是所有艺术设计的基础,属于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了情感与理性思想。构成艺术在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的前提下,对基本要素进行合理的组合,最终达到满足感性的视觉艺术效果。现代景观设计师在构成艺术形式上获得更多灵感以及理论基础依据,探讨在空间结构和形态上的景观设计的形式,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景观的视觉表达形式。在整个现代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构成艺术元素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布局,色彩以及形体表现上,园林景观与构成艺术设计有效结合,呈现出的色彩、立体感等等,满足人们对于园林景观功能需求以及审美标准。

3构成艺术与现代风景园林之间的关系

现代风景园林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根本问题是塑造空间。主要强调可操作性的“空间结构”和形态表现方式。构成艺术应用到现代风景园林中体现在形的构造规律、抽象美的形式。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切合点。形式角度进行分析,要掌握好其运行规律,就必须在形成概念性的归纳视觉特征的基础上,具体了解园林形式基本构成情况以及其视觉特征。构成艺术为此提供了一种合乎艺术规律的思考方法,进而更好地把握园林设计中的形态、空间、美感等。

4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构成艺术要遵循的原则

整体和谐,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时应该从两方面保持设计的整体、和谐。风景园林作为一个整体,首先需要将其内部各要素做到和谐统一;以此作为基础,达到园林整体风格的整齐和谐。即在宏观方面和微观细节方面都能够达到和谐一致;“人本”中心,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时,要全力做到人们的审美标准与园林的功能相一致,要通过融入结构艺术元素理论达到两者的统一,使园林设计展现出更多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特色鲜明,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时,不能够将原有的环境风格完全摆脱,而需要结合实际人文环境等情况、就地取材,将地方特色融入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增强园林艺术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艺术表现力。除此之外,还应不断进行艺术风格的创新,跟上时代步伐,有效将时代气息和社会潮流与设计艺术结合起来,使园林风格别具特色和韵味。

5现代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元素的应用情况

构图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专业基础,是科学创造的提高,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就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而言,构成艺术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主要表现在艺术形态、色彩、材料以及空间等多个方面,从视觉体验中提供各种可能的设计形式,丰富并且完善了整个现代园林表现形式。现代风景园林主要是根据设计理念,将各种元素有机组合,并合理使用室外空间等不同环境,体现出更具人性化、现代化、审美化、艺术化的风格形式。研究如何合理的利用室外的空间,包括从艺术的角度将理性的空间环境安排的更加合理美观,将景观概括为简单抽象的点、线、面、体和色彩等,巧妙运用造型,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在进行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展现一定的视觉艺术语言,进行视觉形式美法的再创造。

5.1点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形态基础

一切事物都是由点组成的。在设计领域,点不仅只是表示一般意义的点,主要代表的是所有相对较小体积的艺术形式。在艺术设计过程中,点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点可以拥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比如风景园林中的一处盆景、某个艺术雕塑,或是花园中耸立的重要景观植物等等。点作为所有艺术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设计师将点运用更合理化,能够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能够吸引观赏者的关注和钦佩,与此同时,也为重点的园林景观做了强化表达,起到了比较强的引导作用。点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能够强化园林艺术美的动态化,为园林创造出极佳的视觉效果。

5.2线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视觉语言

线由一个个点组合而成,无数的点即视为线。线以曲线和直线两种常见的形式为主。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直线又被分为斜线、垂直线以及水平线,曲线则以自由曲线、几何曲线为主。在设计中,将线以不同的变现形式呈现出来,会给人带来各种不同的视觉感受。比如在风景园林中加入直线设计,往往会给人壮观宏伟的感觉,对轴线加以强化,还会带来庄重感以及仪式感。

5.3面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整体效果

面有点、线组合构造而成,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面的形态以点、线的具体表现所体现。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引入面的设计,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风景园林的设计效果,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形式主要包括具体景观物体的小面设计和大面设计。在进行大面景观设计时,要了解风景园林的区域以及实际规划面积,结合景观园林的具体要求以及功能要求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采用将园林中要素分配组合的形式,加上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将整个风景园林的景观面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艺术整体,展现园林景观的整体艺术视觉效果。因此,在应用构成艺术中的几大基础元素时,一定要结合不同的规划设计,呈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效果以及美观形式。

5.4体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三维状态体

作为点、线、面共同形成的三维形态,给观赏者更好的空间视觉感观。将其应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更能够第一时间吸引住人的眼球。比如,在园林中心位置设置标志性建筑或独特的植物造型都能表达出风景园林的核心文化。有几何形体抽象得到的体,常见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都能展现出稳定的视觉美感。园林设计中很多造型都是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来的。

5.5色彩的构成

人们认识事物、对事物产生兴趣的第一印象就是颜色,色彩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处地方。色彩不单单只是丰富物体的颜色,更能够增加人们的情感。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能够体现出民族文化、信仰等。不同色彩还可以采用远近、软硬、冷暖的感觉,通过调和色彩增添环境中的空间感。当空间相对较小时,可以用蓝灰、绿灰等色彩饱和度较低的颜色,进而增加空间延长性,还可以采用强烈色彩对比,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遇因此,在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区域文化、人群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色彩。

6结束语

作为重要的休闲景观,现代风景园林对于人们放松身心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生活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享受品质生活,人们对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的要求日渐多样化。由于构成艺术在现代艺术领域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效果,因此将构成艺术有效的融入其中能够有效地提高现代风景园林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表现力,也是符合现代社会审美需求的必然趋势。构成艺术以其兼顾个性之美与共性之美的审美特征及多元素运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周际.平面构成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蒋湘琴.亭台楼阁界画的山水美学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9(9).

[3]王慧,王英哲,董佳佳.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6).

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设计 课程教学 学习方法 学习体会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所谓“风景”是在一定条件下,以山水景物或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观念中的风景”则是设计者头脑中的风景[1]。因此,设计是设计者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生活的憧憬“投射”到现实世界中的一种营造行为,设计的好坏,取决于设计者如何将客观因素和基本素材进行融合,激发人,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联想以及心理等方面对于设计成果的感悟。

《风景园林设计》就是这样一门传授设计初学者运用生活素材进行景观设计以改造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课程,对于刚接触风景园林设计的初学者来说,它开启了设计者对于各类风景的理性认识,为之后创造另一番风景埋下伏笔,对其今后的设计生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是“设计之匙”。

一、《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概述

(一)课程内容

《风景园林设计》是园林、风景园林相关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其内容涉及城市规划、风景资源的评价、城市风景园林绿地系统、风景园林绿地、景园景点、城市景观环境、风景园林植物、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工程等,是较为系统的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之一。

(二)课程特色

《风景园林设计》紧紧围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各方面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绿化等方面,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实例探讨、项目训练、外业考察等方式,有效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使得设计初学者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中感受设计的美妙,激发其设计兴趣,学会紧密合作与学习并从中积累经验,对今后设计之路产生重要影响。

(三)课程目的

《风景园林设计》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对其他学科基础课和设计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的系统理解,巩固专业知识,初步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风景园林等行业对风景园林专业知识与技能构成要求,拓宽视野,找出不足,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亲身参与设计,增强学生对风景园林行业的认识,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对于进一步强化学生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课程学习经验

(一)课堂学有所得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课堂学习内容相对于其他的一些设计课程而言似乎更丰富、有趣,具有启发意义。总结课程课堂学习所得如下:

1)课程涉及的设计知识在所有设计课程中相对较为基础及全面,使笔者全方面系统习了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知识:《风景园林设计》课堂学习涉及风景园林历史与发展、风景园林设计布局、程序、各种类型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技巧;

2)除了《园林设计》教材使用外,老师常讲解其他权威、经典设计书籍和实例来扩展视野,激发笔者对于设计的兴趣;与此同时,老师常介绍较为新颖的国内外设计观点和理念,保证了与时俱进;

3)课堂学习注重理论与动手实践结合,让笔者在实际设计中感受理论知识的重要:课堂上老师经常进行手绘快题设计训练,这对于平面构图、色彩搭配、景观景点设计等方面的提升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大家讨论分享的方式进行优秀作品解析,可以学会如何分析作品的优劣,从而取得进步。

(二)自我提升

1.作业巩固

为了保证理论知识的吸收,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这些绘图设计作业中,常常可以收获很多:

1)在根据命题进行方案构思的时候,一方面学会找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硬性规定,再者则是通过几个方案的比较,找到最优解决途径和方案,学会比对和分析。此外,资料收集过程,也能通过观摩优秀设计师的作品,让自己有所收获和感悟;

2)在作业绘制过程对耐心、审美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可以通过作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成就个人风格;

3)此外,作业可以让理论知识融进设计,产生潜意识作用,这样在面对实际场地的时候,会养成合理尺度、遵照规范的好习惯,从而提升设计作品的质量。

2.关于课下知识扩展

为了满足课程需要,比如作业绘制、考试、设计素养的培养,笔者常在课下自我提升:

1)图书馆是设计初学者必须挖掘的宝藏,其内有大量园林设计相关实例、论文、图集、设计师手册等,对于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扩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2)针对自己喜欢的方面,如手绘、计算机作图等进行自我发展,一方面能增强设计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专长,对于今后的工作、学习很有意义。

(三)建议

结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课堂学习及课下实践应用,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关于一些规范方面的知识,课堂学习确实相对较少,以至于很多时候感觉设计只是纸上谈兵,有些不切实际,课堂上可以考虑适当介绍一些较为常用的设计规范,让学生在课堂、课下作业中应用自如;

2)关于一些国内外优秀设计流派及其发展历史介绍过少,可以适当结合课堂进行一些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设计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路诞生和个人风格的形成。

3)为学生多提供些实际设计参与平台。课程中的一些课堂内外作业可以考虑用老师实际参与的项目来进行,不要只是单纯的空白场地,应让学生学会如何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场地情况、文化背景来综合考虑,有利于与今后与社会的接轨。

相信有指导老师的渊博知识和悉心培养,以及学生的努力,《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结语

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学习及实践过程中相关心得和经验的总结,笔者对园林景观设计学习和实践有了进一步了解和体会。文中提出的相关感受和见解,不仅增加了笔者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喜爱,也为今后相关设计学习和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指导,收获颇多。同时,希望通过笔者的一些课程建议和心得,为《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优化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风景园林设计》(西大教字〔2010〕43号)和广西大学2011年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风景园林设计》(西大教字〔2012〕1号)共同资助

[参考文献]

[1]王昀.从风景到风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唐世斌: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徐 婧(1989―),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大学林学院园林200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唐世斌(1963―),男,重庆梁平人,研究生,广西大学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建筑工程与规划设计

郭 松(1979―),男,重庆双桥人,硕士,广西大学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植物应用

篇4

关键词:色彩;南明山;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1 风景园林设计色彩及其分类

一般来说,组成风景园林的色彩分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3种。自然色是指自然物质本身表现出来的颜色,如风景园林中天空、水体、植物和石材等呈现的色彩;半自然色是指虽经人工加工但不改变自然物质本身性质的色彩,如风景园林中经人工加工过的木材、金属和石材的颜色;人工色是指利用人工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颜色,如风景园林中所用瓷砖、玻璃等的色彩。

2 风景园林设计中各种色彩的综合运用

2.1植物自然色的运用

艺术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看到风景园林景观时,最刺激眼球的首先是色彩,其次才是形体、线条与质感。风景园林景观的大部分由千姿百态的植物来装点,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色彩搭配非常关键。科学合理的设计应该既考虑植物色彩的丰富多样性,又要充分发挥丰富的植物色彩自然优势。

2.2半自然色和人工色彩的运用

构建引人入胜的风景园林优美景观,需要设计工作者运用园林艺术手法,将各种植物的观赏要素与“硬性构筑物”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硬性构筑物”主要是指山石、水体、道路、建筑、栏杆、雕塑、小品装饰和园林灯饰等园林要素。在“硬性构筑物”设计中,既要关注单个“硬性构筑物”元素的材质和色彩的美观,又要注重这些元素与植物色彩的搭配,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之间的色彩搭配。在半自然色和人工色彩的运用中,要注意根据园林的整体布局,利用冷、暖色的自身特点,通过合理的搭配与处理,使园林空间达到美观生动的艺术效果。

3 丽水市南明山风景名胜区色彩设计分析

南明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城南2km处,与南明湖山水相映。根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丽水市将形成“两城夹一山”的城市格局,南明山将从丽水市城区的一座郊外山转变成为“城中山”。根据南明山风景名胜区控制规划,南明山风景名胜区将成为城市绿心、绿肺,将成为市民双休日甚至平时傍晚康乐、休闲、观光频率最高的风景区。

3.1色彩在南明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文化方面的体现

在景观文化方面,南明山景区生态条件良好,具有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历史上一直是宗教朝拜的圣福之地,至今仍留有丰富的人文遗迹,因而可以说南明山景区具有古、幽、珍、奇、秀的风景资源特色。根据以上资源特色和开发利用的可能,以及名声景区总体规划,南明山景区在景观文化建设方面的定位为:以摩崖石刻和寺庙园林为特色,以观光、朝觐为主的山水文化景区。据此特点,色彩设计在南明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文化方面应注意体现以下几点:一是在景群规划上,要突出南明山强烈的佛教文化氛围和摩崖石刻艺术特色,并将其融入自然山水之中,如南明山仁寿寺修建宋代,坐落于南明山半山腰上,周边植被丰富,在寺内外保存有众多的名树古木,悠久的佛教历史文化与之交相辉映,在苍翠质朴的环境下,弘扬佛法,传教育人,教化了一代代的丽水人民;二是在生物景观规划中,要加强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除维护原有的植物群落外,要注重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生物景观,引入现代化的人文景观,丽水政府对南明山制定了“南明山桃园养生圣境项目”将现代化融入到南明山的开发中,打造出在绿色的包围下,在自然中养生、健身、休闲的旅游胜地;三是在建筑风貌规划中,要注重亭、台、楼、阁、廊、杆等各类建筑的色彩设计,使雅致、轻巧、秀丽的江南建筑风格得以充分体现,如南明山风景区的松风亭与遐观亭,红柱灰瓦,在一片绿景下,炫眼夺目,衬托出一片跳跃,轻盈场景。

篇5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一般在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平面规划图和方案效果图表达意图。现如今,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引入,设计师能通过计算机虚拟的三维空间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自己的想法,这不仅使设计师的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也让其他的使用者得到更全面、直观的体验。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状况

虚拟现实技术概念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以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革新为虚拟现实技术的萌芽提供了温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技术的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走进了设计的每个领域。

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虽然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却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例如设计者要想对风景园林的空间有一个多角度的体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变化运动的方位即可实现。此外,风景园林设计的运动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通过使用者对运动模式参数的选择就能把握受众的感受。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当中真实性极高,因为虚拟现实技术既能够从微观和细节上把握园林设计的合理性,做到既美观又有条理,同时可以随着季节变化设置相应节气的色彩,做到空间和时间上的双重真实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能够全方位体验的虚拟现实,园林设计中能够引入大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使设计决策多了一层成功的保障[1]。

2 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应用中的特点

2.1 能够全面展示风景园林设计的空间

传统的二维和其他的表现方式,只能传递单一的空间信息,并不能完整地表现园林设计的空间信息。虚拟现实技术所擅长的三维立体的表现方式,能够完整地把每一个整体和细节表达出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这样的园林设计更加合情合理[2]。

2.2 远程浏览,方便快捷

通过发达的网络,设计师和施工单位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设计师的“图纸”不用亲自送到施工单位,立体的设计通过远程浏览即可进行商讨,节约了双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辅助设计师臻于完美

虚拟现实技术的可操作性极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在任意设计阶段进入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体验,审视自己的作品,如发现用料、尺寸和空间等方面的不足可及时进行修正。另外,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考量自己的作品,对设计师的成长大有裨益。

2.4 大众参与,辅助决策

风景园林设计的实施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因为风景园林设计与周边环境和大众都密不可分。大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园林设计了解的越多越详细,就越能提出实际性的建议,可以说虚拟现实技术是大众参与辅导决策的桥梁。有了大众前期对园林建设的整体认识和理解,施工者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就能得到包容和支持,人性化的园林设计就能带来双赢。

3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展望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少量实验性质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还不足以带动风景园林设计的巨大进步。一方面,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需求更加先进的计算机;另一方面,对虚拟现实技术这门新兴学科的理论研究也尚在探索当中。因此,在未来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突破点有以下几点:

3.1 加快创新的步伐

加快计算机技术的革新,设计和制造高标准、低成本、性能优异的计算机设备,在技术层面为发展提供支点。创新的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前进的力量之源。

3.2 让更多人参与到设计中来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自身优势和特性,让更多的大众参与到设计中来。利用虚拟现实可以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各类网络、电视等媒体资源进行更大范围的网络虚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园林设计中来,辅助决策者思考,最终设计出既科学又人性化的方案[3]。

3.3 结合其他科学技术完善自我

如与环境技术、空间技术相结合,能应用到城市规划、修复重建、绿化等各个方面,可使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中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更加绿色环保化。

4 结语

与国外的发展比较,我国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应用还不成熟,但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虚拟现实技术自20世纪末发展至今,为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目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限制,虚拟现实技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相比传统的二维模式的设计方法,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形式束缚,并在虚拟的多维空间里呈现出全面的设计信息,设计师因此能够掌握多方面的信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渐发展,设计师的地位会凸显出上升趋势:因为一方面新技术迫使设计师革新设计;另一方面风景园林设计师本身的理性与感性因素相较于技术专家更能赋予风景园林人文精神。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面临着计算机等软硬件方面的技术问题,也对风景园林设计师提出了新考验。还要孜孜以求地发展技术,追求虚拟现实技术的革新,不断完善和超越,以迎来风景园林设计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 陈宏伟,潘俊.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03).

篇6

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风景园林行业竞争也是十分激烈,这些对于风景园林专业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巨大的发展机会。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作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使得毕业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1独立学院风景园林艺术原理教学现状

1.1授课对象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需要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达到对传统园林艺术历史以及现代园林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园林表现形式、现代环境表达,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创新思维,并且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但对于独立院校的学生而言,要学好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动力、自制力等都比重点院校的学生稍逊一筹;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欠端正,认为风景园林艺术原理在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中不重要,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只要会搞设计、懂施工就行了,从而忽视了设计理念或思维的创新源于理论的学习,这些因素无形中增加了该课程的授课难度。

1.2课程内容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是研究风景园林艺术理论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的学科。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场地、视景、空间和风景园林发展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外部空间设计意识和独立的设计研究能力,为学习后面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打基础、做准备。该课程综合性强,理论性强,包含的内容很多,既要有美学基础知识、建筑学、植物学以及环境生态学等背景知识作支持,也要了解园林形式及其风格的形成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之间的联系。

另外,独立院校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取等与母体高校是一样的,母体高校培养的侧重点在于研究型人才;而独立院校受到诸如办学条件等的限制,部分基础课程尚未开设,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较为薄弱,因此照搬母体高校的教学内容的安排肯定是不合适的。

1.3教学条件

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模型室现在还未启动,本课程为设计打基础,课程里面讲述完理论后,会有相关的课程实践,需要教室,目前也比较缺乏。同时,这门课程需要有比较宽阔的知识面,目前我校在专业书籍方面还比较缺乏,学生在图书馆几乎很难借到相关的专业书籍,学院也没有相关的图书储备;我校教师大多都是年轻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所以书籍的配备势在必行,包括校图书馆和系办公室。

2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以上教学现状,根据独立院校教育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按照职业综合能力的要求,对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风景园林艺术原理,涉及内容多,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随着我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开设和培养方案的调整,完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已迫在眉睫。

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注重积累信息资料,坚持集体备课,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第二,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进行系统的改革。

2.1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扩展内容: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注意推陈出新,不断融入新的内容。将传统的园林、城市绿地的内容拓展至大地景观,以及整个人居环境,并不断融入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观点,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新的园林设计思潮,生态景观等。

完善课程体系:处理好各门课程实践的关系,将园林设计、风景区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园林植物造景、园林史、等课程理论有机联系,有效利用户外场地和环境。可以适当地安排实践课,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归纳和总结,把课堂教学重点内容放在风景园林艺术的应用方式上来。

2.2教学方法、手段应用及考试改革

探索适合本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讲解”、“现场考察”、“讲解评论”、“师生讨论”、“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穿插,激励教学,创造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

加强教学环节,动态的完成“课堂讲解—课后作业作业—专题调研—总结汇报”的全过程。并且,改革考核办法,加强过程考核,避免简单地以考试作为评分标准,强调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教学条件与教学管理改革

改善教学条件,购置国内外先进图书资料,以提高师生的理论造诣;购置电子读物,制作一套有本课程特点的幻灯片;建模型教室,增强学生的感官认知;配备专业制图教室,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规范和完善教学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并不断修改与调整。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案和教学内容,编写一本适合本校特点的教材。

同时,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学资源整合上网,使得学生掌握资料更加便捷。

3结语

通过对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风景园林艺术原理理论只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知道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仍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为华中农业大学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篇7

论文摘要 结合北京798艺术区的案例和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思的设计作品,从场所精神、文化传统对景观元素地域性进行研究,论述了风景园林如何结合场地特征进行规划设计。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风景园林学科中,这种关系体现的尤为明显。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够反映不同地域的地理、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不同,导致当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文化传统特点,使当地的风景园林出现风格迥异的面貌。风景园林设计总是敏感的反映着这种当地文化思潮、思想体系、社会生活需求以及经济技术条件,这样风景园林设计就会具有某种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往往就引导着当地风景园林出现其独特风格而又包含其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也就形成了当今世界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风景园林。

1对场所精神的的表达

20世纪末,随着工业的逐步萧条,景观设计也慢慢开始转向后工业景观,北京798艺术区改造就是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工业厂房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了对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全新诠释[1]。

后工业景观作为后工业时代一种新的景观形式,伴随着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展而兴起,这种工业文化的独特表达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认可,也为后工业国家生态修复做好了铺垫。这种趋势很好的反应了城市更新理念对工业历史的追寻以及对现代艺术的表达。

波尔多植物园是一个以分类为主题的植物园,风景园林师通过运用当地的乡土植物和普通的自然生境来展现不同植物景观的特点,将全园划分为水花园、生境走廊、耕作田、植物林荫道等几个部分,以表现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景观艺术变化,较好的展现了城市历史及园林师对艺术的追求。

2对文化传统的深层挖掘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文化传统最能代表一个地区独特的景观风貌。因此,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的体现最能反映当地的地域特征。巴西著名设计师布雷马克思将巴西当地的地域特征与他的风景园林作品完美结合,展现了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艺术天赋。布雷马克思早期主要受巴西本土文化和当地自然植物景观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时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先锋艺术并没有把他完全给淹没。布雷马克思发挥他独特的艺术天赋,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通过丰富的图形,夸张的色彩打破了那种完全模仿自然的设计方式,同时也与世界其他的现代主义思潮划分界限。他对民间艺术和抽象、立体主义很感兴趣,创作的方式多种多样,灵感来源极其丰富,陶瓷贴面、花岗岩废料构筑的景墙和铺地,像绘画一样的设计平面,利用棕色、黑色、白色等马赛克组合形成有机线形的图案以及富有动感的铺装效果,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1]。正如布雷马克思所说:“一个好的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件艺术品,对比、结构、尺度和比例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首先它必须要有思想。”这个思想就是对场地文化传统的深层挖掘[3]。只有这样的设计作品才能够体现出出色的艺术特质,也才能够很容易让大众接受。

3科学、艺术、文化的融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途径和方法,发挥艺术构思,才能体现结合场地特征。而L. 麦格哈格的设计方式就是这3个方面的完美结合。L. 麦格哈格在1969年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书中直观的揭示了景观设计与环境后果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叠图分析法。麦格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指出,“西方的傲慢与优越感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东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以牺牲人的个性而取得”,似乎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由于人类的行为正成为景观可持续性、稳定性的决定因素,在自然与人之间,在发展与保护之间,人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生态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坚持。

4结语

风景园林发展到今天,很多好的作品都是完美的结合了场地规划设计,而现代化城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得人类更加注重结合场地的风景园林设计。地域性的表达成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最求的目标,如何将科学、艺术、文化完美的融入设计是风景园林发展不变的主题。

5参考文献

[1] 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19(3):11-18.

篇8

论文摘要结合北京798艺术区的案例和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思的设计作品,从场所精神、文化传统对景观元素地域性进行研究,论述了风景园林如何结合场地特征进行规划设计。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风景园林学科中,这种关系体现的尤为明显。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够反映不同地域的地理、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不同,导致当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文化传统特点,使当地的风景园林出现风格迥异的面貌。风景园林设计总是敏感的反映着这种当地文化思潮、思想体系、社会生活需求以及经济技术条件,这样风景园林设计就会具有某种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往往就引导着当地风景园林出现其独特风格而又包含其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也就形成了当今世界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风景园林。

1对场所精神的的表达

20世纪末,随着工业的逐步萧条,景观设计也慢慢开始转向后工业景观,北京798艺术区改造就是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工业厂房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了对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全新诠释[1]。

后工业景观作为后工业时代一种新的景观形式,伴随着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展而兴起,这种工业文化的独特表达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认可,也为后工业国家生态修复做好了铺垫。这种趋势很好的反应了城市更新理念对工业历史的追寻以及对现代艺术的表达。

波尔多植物园是一个以分类为主题的植物园,风景园林师通过运用当地的乡土植物和普通的自然生境来展现不同植物景观的特点,将全园划分为水花园、生境走廊、耕作田、植物林荫道等几个部分,以表现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景观艺术变化,较好的展现了城市历史及园林师对艺术的追求。

2对文化传统的深层挖掘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文化传统最能代表一个地区独特的景观风貌。因此,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的体现最能反映当地的地域特征。巴西著名设计师布雷•马克思将巴西当地的地域特征与他的风景园林作品完美结合,展现了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艺术天赋。布雷•马克思早期主要受巴西本土文化和当地自然植物景观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时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先锋艺术并没有把他完全给淹没。布雷•马克思发挥他独特的艺术天赋,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通过丰富的图形,夸张的色彩打破了那种完全模仿自然的设计方式,同时也与世界其他的现代主义思潮划分界限。他对民间艺术和抽象、立体主义很感兴趣,创作的方式多种多样,灵感来源极其丰富,陶瓷贴面、花岗岩废料构筑的景墙和铺地,像绘画一样的设计平面,利用棕色、黑色、白色等马赛克组合形成有机线形的图案以及富有动感的铺装效果,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1]。正如布雷•马克思所说:“一个好的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件艺术品,对比、结构、尺度和比例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首先它必须要有思想。”这个思想就是对场地文化传统的深层挖掘[3]。只有这样的设计作品才能够体现出出色的艺术特质,也才能够很容易让大众接受。

3科学、艺术、文化的融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途径和方法,发挥艺术构思,才能体现结合场地特征。而L.麦格哈格的设计方式就是这3个方面的完美结合。L.麦格哈格在1969年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书中直观的揭示了景观设计与环境后果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叠图分析法。麦格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指出,“西方的傲慢与优越感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东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以牺牲人的个性而取得”,似乎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由于人类的行为正成为景观可持续性、稳定性的决定因素,在自然与人之间,在发展与保护之间,人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生态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坚持。

4结语

风景园林发展到今天,很多好的作品都是完美的结合了场地规划设计,而现代化城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得人类更加注重结合场地的风景园林设计。地域性的表达成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最求的目标,如何将科学、艺术、文化完美的融入设计是风景园林发展不变的主题。

5参考文献

[1]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19(3):11-18.

推荐期刊
  • 风景名胜
    刊号:33-1063/K
    级别:省级期刊
  • 风景园林
    刊号:11-5366/S
    级别:统计源期刊
  • 园林
    刊号:31-1118/S
    级别:省级期刊
  • 食品界
    刊号:10-1162/TS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