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09:58: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法制知识安全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认真做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
1.做好“六五”普法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分析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做好全市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印发《市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教第六个五年规划》。各学校要根据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完成本校“六五”普法规划的制订工作,确保全市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的贯彻落实。
2.组织“六五”普法启动宣传。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普法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通过网络、宣传橱窗等开展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宣传,为“六五”普法规划的起步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市教体局将对各学校“六五”普法规划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二、突出学法用法重点,切实提高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3.以提高依法执政、依法管理和服务水平为重点,推进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每月一次的干部政治理论和法律学习制度,强化干部学法用法的检查和监督。认真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参加统一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落实公务员学法考试考核制度。
4.以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为重点,创新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认真落实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主阵地作用,做好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的“四落实”。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利用漫画挂图、模拟法庭、以案说法、法制文艺、征文比赛等有效载体开展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初、高中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必须进行一次法制教育。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深入开展依法治校活动。联合团市委、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法制教育活动,共同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5.以提高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为重点,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法制教育。学习宣传保障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和学校办学行为的法律知识;学习宣传维护学校、教师合法权益,促进学校民主管理的法律规定;学习宣传维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依法参与教育事业管理的能力。坚持师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以各种形式学习宣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法制观贯串于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加强中小学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各学校要主动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到校为广大师生上法制教育课,定期开展法制讲座,增强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
6.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主题活动。各学校要以国家、省、市等开展的法制教育主题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6.26”禁毒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5”世界环境日、“12.1”世界艾滋病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反等宣传活动,开展禁毒、消防、食品、交通安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专项法制宣传教育。突出主题,营造声势,增强师生法制观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加强依法治理,推进依法治教,提高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7.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强化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意识。认真推行教育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持证上岗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行为。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法制办有关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的要求和我市教育系统实际,进一步明确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继续推进行政处罚裁量权规范透明运行工作,切实推进依法行政。
8.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一是要提升学校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健全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要求规范和深化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校务公开机制,将招生、教师考录、评优树先、职务评聘、教育收费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实行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全程监督,防止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促进教育工作规范、公开、透明、高效。
二是加大行业规范力度,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教育专项治理力度,要针对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有偿家教、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败坏师德的行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
四、有关要求
9.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落实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的各项计划、要求和任务。
1.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河南郑州450007;2.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0051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原工学院纺织实验中心“十化”安全教育法的理念、内容和实施效果,安全教育的理念主要在于安全教育自主意识的培养,由此而设立了适用于纺织工程实验室的“十化”安全教育内容。
关键词 :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文化;安全意识
1 现状分析
中原工学院纺织实验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近年来,仪器设备数量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新、老设备并存,生产、测试设备并存,教学、科研设备并存,实验工作量的增加以及参与实验人员的增多,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环节上,急需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教育体系,多环节相互促进,让受教育者乐于关注、主动接受,让主动教变为主动学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惯性意识,真正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2 安全教育体系构架
2.1 安全教育知识系统化。纺织实验中心安全教育的内容涵盖纺织实验室安全教育、轻化实验室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三部分。纺织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纺织企业常见的安全事故和高等学校常见的安全事故、纺织工程实验室中的危险设备、仪器设备的危险指数、典型的不规范操作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严重后果、实验室安全守则和道德守则等。轻化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事故危害及发生原因、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及其标识、实验室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其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实验室安全防护(包括防中毒、防火、防爆、防灼伤、安全用电、使用高压容器的安全防护)、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等。
2.2 安全教育手册标准化。国内不少高校都有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这些材料虽然覆盖面广,但基本以通用型为主,并没有纺织工程领域方面的具体安全问题,因此对纺织实验中心的安全教育指导意义不大。另外,如果照搬纺织生产企业的安全教育资料,虽然基本内容对口,但纺织生产企业和高校纺织实验室差异较大,生搬硬套并不符合高校纺织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多、数量少、小样机多、设备更新快的情况。因此,纺织工程实验室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安全教育材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系统实用的安全教育指导手册,方便学生自行查阅。
2.3 安全教育标识规范化。在仪器设备的显著位置,摆放统一规范的安全标识牌。安全标识牌正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用途、价值等基本信息。反面的内容则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基于仪器设备安全进行的提示,避免不规范的操作损害仪器设备;下半部分是基于人身安全进行的警示,避免不规范的操作对人体造成危害。
2.4 安全教育内容可视化。对于每台仪器设备,录制正确、规范、安全的操作演示;另外,为真实地反映纺织工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以及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各种事故,在仪器设备运转的过程中,使用辅助道具如人台、假发等再现各种危险动作,录制视频,从一正一反两方面开展安全教育。视频经系统编排放在网站上,方便学生自行学习。
2.5 安全教育讲座定期化。结合新生的专业导论课,安排2—4个学时的安全教育讲座,由纺织实验中心安全员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安全知识、规章制度、重点案例等,初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二次安全教育讲座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学生们即将开展各种纺织专业的实习实验任务,还包括各类纺织品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此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非常有必要在他们即将进入实验室开展实习实验之前,对他们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2.6 安全教育资源网络化。纺织实验中心网站上的安全教育版块涵盖完整的安全教育资料,包括安全指导手册、仪器设备操作安全教育视频、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课件、消防安全教育课件、安全教育讲座视频等,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看相关安全教育知识。
2.7 安全教育测评制度化。在学生学习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同时,建设相应的测评制度,规定每届学生进入纺织工程实验室之前必须在网上自行学习相关的安全教育资源,并进入相应的考试系统完成网上考核部分,只有通过测评考试才能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
2.8 安全教育监督全面化。在各实验室覆盖监控系统,可以在控制人员进出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的预约使用、纠正仪器设备的不规范操作、追查物品丢失、监测实验室卫生状况等各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对非工作时间、夜间、周末和节假日等以往实验室管理的时间盲区,通过监控系统的回放,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完整详细的视频信息,捕捉到各种直接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便于做出纠正和防范。同时,纺织实验中心还开通了“安全举报信箱”,对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加强相互监督。
2.9 安全教育宣传普及化。每学期由三年级学生参加完第二次的安全教育讲座后,负责开展全院的安全宣传日活动,以实验室安全教育为主题进行板报宣传,让学生自发组织、高度参与。另外,纺织实验中心还开展了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和意见征求活动,调查安全教育的效果,征集学生对安全标识、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指导手册、安全教育视频、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的修改意见、合理化建议等。
2.10 安全教育意识日常化。通过以上系统化的安全教育与考核监督,使学生不仅要“知”,熟悉并掌握预防事故的基本常识,而且要“会”,在“知”的基础上,逐渐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技能和方法,最终使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了有效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3 安全教育效果评价
通过实践发现,“十化”安全教育法具有如下特点:安全教育内容系统简洁,安全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安全教育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安全教育保障全面有效,安全教育意识深入人心。
4 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无止尽的工作,对每个单位或部门来说都一样,只要工作持续一天,安全问题就会存在一天。安全教育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而且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同时也是无法取代的。今后还需要尽力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将纺织工程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一、领导机构及工作职责
矿成立安全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某某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有关人员组成。(以上人员变动,其岗位职能由继任者履行)
领导小组于每季末前后5日内召开一次安全宣传教育专题会议,总结本季度安全宣传教育情况,研究解决下一季度安全宣传教育的重大事项,部署季度工作重点。
办公室于每月的10日前,组织安监部、群工部、企管部、财资部等部门有关人员对全矿基层单位上一月安全宣传教育情况进行检查、打分、排名、考核和通报。
二、考核形式及流程
考核采取周、月考核两种形式。
(一)周考核及流程
1、每周五由机关部室指定相关人员带着“某某煤矿职工安全宣传教育考核细则一览表”到包保单位进行检查、考核、打分。
2、机关部室包保人员于周六前将考核结果连同“某某煤矿职工安全宣传教育考核细则一览表”及时反馈给矿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
3、需要提供的考核内容包括:包保单位安全活动主持人、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应参加活动人数(指当班出勤人数)、实际参加活动人数、出勤率、上周缺课人员补课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4、矿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根据包保人员反馈的情况进行汇总,并由部室负责人在早调度会上通报。其中某某井由政工部部长在每周一早调度会通报,张小楼井和东城井由两井党政办公室主任在每周二的早调度会上通报。
(二)月考核及流程
月考核由矿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牵头,安监部、企管部、群工部等部门组成督查小组分三井进行检查、考核。
1、月考核时间:每月的最后一周。
2、月考核内容:安全宣传教育基础资料和安全教育效果两方面。基础资料包括安全活动次数、安全活动时间、安全活动主持人、安全活动内容、安全活动点名、安全活动备课簿、安全活动出勤率、缺课人员补课、安全活动记录簿等,安全教育效果包括抽考成绩、“三违”治理、安全事故、生产事故、安全重大隐患、安全教育创新效果等方面。
3、月考核的方式分为:听汇报、查资料、翻记录、打分数、抽查考试等,重点放在通过考试考察职工安全教育取得的实际效果方面。考试分以下五个程序进行:
(1)编发复习题。由政工部、安监部、生产部等职能部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分门别类每月编发20道复习题供基层单位干部职工组织学习,复习题内容主要包括工种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安全基本知识、“三违”界定范围、煤矿三大规程、相关文件精神等。
(2)编印试卷。由督查小组出题,考试题目全部为复习题内容,考题数量不超过当月复习题数量的50%。为做到温故知新,以前安排下发的复习题或曾经考过的内容可以作为题库根据实际情况重复选择。
(3)确定考试对象。考试对象为基层单位党政主管、技术人员、普通职工。其中单位党支部书记由矿党委书记点将;单位行政负责人由矿长点将;技术人员由矿总工程师点将;普通职工由政工部根据财资部提供的单位职工花名册随机点名。
(4)考试方式。由督查小组安排人员到矿指定的考场进行考试,考试采取闭卷的形式由答卷人独立完成,或者采取问答的形式现场进行打分。
(5)阅卷。由考核领导小组安排相关人员独立阅卷,并按照单位和得分高低对考试成绩进行统一汇总。
4、排定名次。矿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在三井分别评出各三个得分靠前和靠后单位,及时将考核结果提交矿领导审核。
5、部门通报。企管部根据办公室提供的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在矿企务公开栏张榜公布。
6、考核兑现。奖励及包保人员补贴费用从矿安全专项经费中列支,由政工部做账,经财资部审批后发放,罚款由企管部统一执行。
7、总结表彰。年终矿根据月度名次排序评出职工安全教育优胜单位,予以综合性表彰奖励。
四、责任追究
(一)责任(单位)部门
周考核由各包保部室组织实施;月考核由矿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组织实施;考试由政工部、群工部、生产部组织;复习题编发、试卷编印、阅卷和汇总成绩由安监部负责;各类材料提供由对口部门(单位)负责,其中考试成绩由安监部提供、“三违”治理情况、安全事故、重大隐患由安监部提供;生产事故由生产部提供,创新项目由基层单位提供;考核结果提交由安全宣传教育办公室负责;考核通报由企管部负责。
(二)奖罚细则
1、机关部室包保人员实行月度补贴,每包保一家基层单位给予每人每月50元补助。
2、机关部室包保人员与包保单位实行捆绑考核,即凡月度内被矿通报嘉奖的单位,其包保人员每人每月奖励100元,否则每人每月罚款100元。
3、检查、考核人员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禁搞打击报复和打人情分,一经发现,给予当事人每次罚款200元,一年内出现三次按一般“三违”程序处理。
4、凡迟交报表的每次罚责任人20元,不交报表的每次罚责任人50元,报送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按迟交报表论处。
5、活动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按时提供安全活动汇总情况(两井每周一前派专人到办公室拿该井的安全活动情况汇总表。凡由于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造成通报不及时或无法通报的,每次罚责任人30元;部室负责人未按时通报的,每次罚责任人30元。
6、凡在考试中成绩不及格者由单位进行补课,安监部组织补考,每人每次交补考费30元,补考仍不及格者参加培训班学习。同时单位一次出现不及格率30%(含)以上给予单位党政主管各罚款500元。
7、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其它问题,严格按庞矿发[2005]9号文件精神要求进行考核。
8、对三井月度排名靠前的三家单位,按照得分高低分别奖励2000元、1000元、800元;对排名靠后的三家单位,分别罚款1000元、800元、500元。凡连续三个月排名处于后三位的,对单位集体罚款3000元,对责任单位党政主管各罚款500元,同时取消年度评先资格。
五、几点要求
(一)各单位要在提高职工安全教育效果上做好做足文章,开动脑筋,想方设法,与贯彻落实《某某煤矿本质安全宣传教育大纲》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切实为安全生产服好务。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自查制度,每月组织一次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认真细致地做好各类基础性工作,主动配合矿组织的检查、考核,尽可能创造好的条件。
【关键词】 安全力 本质安全 影响因素 DEMATEL
一、煤矿本质安全及“安全力”的定义
煤矿的本质安全化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经过扩展而得到的,它已不是单纯的指设备构造的本质安全设计,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煤矿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风气,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从而使事故、灾害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或可以接受的程度。
借助物理学中力的含义,本文引入了“安全力”的概念。“安全力”理论的基石是“事故三因素”理论。三因素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每一特定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一些“本质”的要素,即人、物和环境。“安全力”理论对此进行了扩展:人的因素除了包括一般员工外,还应包括各级管理者,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的高低对提高煤矿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机具的因素应扩大到物的范畴,一切影响安全的“物的因素”都应加以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考虑三方面的因素,遵循“木桶”理论,“三管齐下抓管理,方方面面都要硬”,保证安全管理的持续创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质安全和“安全力”都强调找出影响安全的本质因素抓管理,发掘导致事故的深层原因找出路,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因此两者的出发点和目标是统一的。鉴于此,本文基于“安全力”的视角,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煤矿安全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1)人控力。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力:员工持续学习安全知识的能力;安全行为自治力:员工对安全生产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责任分解落实力:将安全责任分解、具体到每一个员工的落实情况;安全承诺兑现力:煤矿员工对自己自愿遵章作业、按章操作等做出承诺的可信程度;绩效考核推动力:与员工绩效考核有关的安全奖惩制度和措施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力;三违教育感化力:对“三违”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帮助和教育,从而达到感化他们,减少“三违”人数,减少“三违”发生次数目的的实现程度;防灾抗灾反应力:煤矿员工预防灾害、抵抗灾害的能力和熟练程度。
(2)物控力。包括质量标准保障力:主要指质量标准化建设保障工程质量的程度,包括安全质量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和服务质量标准化等;设备管理规范力:矿井安全设备、设施的规范化管理程度;隐患排查防控力: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形成科学规范、层层落实、逐级排查、快速整治的隐患排查治理闭合管理机制;薄弱环节监控力:对煤矿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的监控能力;安全设施保障力:煤矿企业安全设施、设备对安全生产的保障程度;科技兴安带动力:通过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增强矿井抗灾能力的程度;安全信息共享力: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安全生产信息畅通,形成上下沟通、反应迅速的网络。
(3)环控力。包括安全思想渗透力:通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教育等各种方式,使广大煤矿员工(包括非生产人员、生产人员及其家属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关爱生命的意识;安全管理决策力:煤矿高层管理者领导煤矿员工正确处理与安全生产相关事宜、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能力与水平;安全措施贯彻力:煤矿安全管理者参与、落实和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程度;基础管理固本力:“三基”管理对安全管理基础稳固的保障作用;公共环境监督力:各种有关安全的法律制度、规则规范对安全生产行为的监督作用;安全文化感染力: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情况;生活环境和谐力:通过人性化管理理念,尊重和满足煤矿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程度。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煤矿安全影响因素的DEMATEL分析
(1)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影响矩阵。本文采用Delphi法确定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此次调查遴选的调查组成员由高校安全工程及安全管理专家、国有大型煤矿安全矿长、省级煤矿安监部门工程师等组成,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92.00%。
通过汇总调查问卷,分析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直接影响矩阵X(略)。
(2)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根据直接影响矩阵数据,使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如表2所示。
3、结果分析及建议
从表2可以看出,原因度大于0的影响因素(即原因因素)有:F1,F2,F5,F10,F11,F12,F13,F15,F16,F20和F21。其中,安全行为自治力、安全设施支持力和理论知识学习力位居前三位,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原因度小于0的影响因素(即结果因素)有:F3,F4,F6,F7,F8,F9,F14,F17,F18和F19。其中,防灾抗灾反应力、质量标准保障力和基础管理固本力位居后三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程度最大。通过中心度可以看出,安全措施贯彻力、责任分解落实力是最核心的两个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抓住最根本的因素:安全行为自治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决不仅取决于严密的制度管理,而且还取决于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管理水平。实施自主管理,以员工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及管理素质为目标,使安全管理的中心从依赖制度管理向遵从安全主体管理转移,达到员工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目的。
(2)突出最直接的因素:防灾抗灾反应力。通过演习等事前手段使煤矿员工熟悉各种常见灾害的发生规律,以掌握抗灾、救灾手段和措施,提高煤矿员工的防灾抗灾应变力。
(3)控制最核心的因素:安全措施贯彻力。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区队,重点是井下现场,关键是基层管理干部,只有牢牢抓住基层不放松,紧盯工作现场,充分发挥各级管理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堵塞安全管理的漏洞,保证安全措施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三、结语
本文在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从“安全力”视角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的影响因素,并运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影响煤矿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为煤矿本质安全化进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助于建立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2RK
B01383)。)
【参考文献】
[1] 刘海滨、李光荣、黄辉: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4).
[2] 欧晓英、杨胜强、孙仁科、孙正恩、王义江: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
[3] 袁清和、侯艳辉、郝敏:基于“安全力工程”的煤炭企业本质安全化探索[J].软科学,2007,21(4).
关键词:脚手架;安全事故;种类;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脚手架常见安全事故种类
1、脚手架局部失稳或整体坍塌。这类事故中发生的人员伤亡数量往往最多,经济损失最为严重,是最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安全事故类别。
2、扣件或脚手架钢管坠落砸伤下方人员。这种安全事故主要是脚手架在架设和使用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导致,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卫意识是关键。
3、脚手架与安全网封闭不严发生人员高处坠亡事故。这类事故主要是由于忽略了脚手架架设后的安全检查,或者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导致的。
4、脚手板搭设不严发生人员脚手架内坠落事故。这类事故与上类事故的主要导致原因相似,只是伤者的坠落位置有所不同,都是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的。
5、各种突发因素引发的相关意外事故。这类事故的诱因多种多样,存在许多无法预料和无法正规回避的因素,必须要随机应变,确保安全第一。
二、脚手架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不少建筑公司及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思想松懈,并没有对脚手架施工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或安全教育。架子工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即无证上岗作业,甚至冒险违章作业。
2、脚手架设计、搭设、拆除等专项施工方案不全面
脚手架方案设计时对所承受的荷载特别是可变荷载等考虑不周、设计计算验证不全面、构造设计不合理,导致脚手架设计抗滑承载力、稳定性、强度等不足;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中的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施工条件考虑不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及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导致脚手架在安装和拆除过程中隐患连连。
3、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
因为脚手架在建设工地属于周转材料,工程参建各方对脚手架的构配件材料质量要求重视度不够。
4、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
少数工程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未按照既定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执行,全凭操作工人经验搭设。存在水平杆的构造、连接和脚手板的设置忽略细节、剪刀撑和横向斜撑的设置没有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或规范执行、随意更改门洞桁架形式和门洞开设位置、脚手架搭设进度与施工进度不同步、高出相邻连墙件两步以上并未设置撑拉措施与建筑结构拉结、每搭设完一步后不按规定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等一系列的问题。
5、脚手架使用过程中荷载超过原定设计荷载极限
施工中少量施工单位将混凝土输送泵管直接固定在外脚手架上,在砼输送时给脚手架造成较大震动;还有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违规将脚手架当做卸料、堆料平台,脚手架局部堆放过多建筑材料或施工设备,结果造成脚手架局部或整体失稳;特定地区的施工单位还应考虑突遇超强台风造成荷载组合效应超过设计考虑等诸多影响因素。
6、安全网、脚手板防护不严
安全平网、密目网支杆、横杆和锚固点设置有松动、相邻安全网连接不严密等安全网架设中的技术问题,极易造成人员高处坠落事故。脚手板铺设不满、不实或兜网设置不符合要求等脚手架架设中的技术问题也易造成物体坠落砸伤下方人员的事故。
三、预防和控制脚手架安全事故的措施
1、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开始之前严格审核脚手架材料质量,确保材料满足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严格按照荷载计算进行搭建设计,慎重确定相应的安全设计计算。根据脚手架荷载计算定制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并制定出应对方案。技术交底工作要根据专项施工严格进行,交底双方签字存档,以备后用。
2、脚手架拆除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拆除前清理脚手架的周边环境,设置警示标志,确定拆除区域没有人、物,不会造成以外损伤;以及对脚手架扣件连接、连墙件等的检查,保证除脚手架部件外没有杂物,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拆除顺序。拆除中脚手架拆除范围15m不允许有人员走动、滞留,非操作人员部不得入内。
3、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灌输安全意识
经常性的给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对架子工的专项技能进行培训考核。对新进场的人员必须进行岗前三级安全教育,要是施工人员掌握“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能力。
4、无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制定应急方案
即使是按照各项数据指定的施工方案,也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应急方案。比如不可预计的天气原因,大风、雨雪等天气应停止脚手架作业,复工前检查设备没有问题才可以继续作业;如有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以免发生意外。
5、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一些安全行为作出硬性要求,如着装要求和行为动作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条款,时刻提醒大家安全生产,以减少施工人员可能会受到伤害的情况。
7、基础及底座
脚手架基础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脚手架地基必须采取硬地化处理,25m以下低架浇筑C15砼,厚度100mm;25m以上的高架浇注C20砼,厚度应满足搭设高度的要求。基础标高应高于自然地面50mm,宽度超过外立杆200mm。专项施工方案中应有基础设计计算书。脚手架底部必须有垫板或底座,底座采用厚度为5~8mm钢板(150mm×150mm)和直径32mm(150mm长)钢管焊接而成。垫板也可采用槽钢、定型钢板或长二跨以上、宽200mm、厚度50mm的木板。脚手架排水沟内侧距脚手架外立杆200mm,排水沟应与建筑工地排水体系连接,保持畅通、不积水。脚手架底部因施工原因造成连续两跨以上立杆悬空,必须采取门洞处理方式或采取悬挑措施,保证架体稳固。
8、架体搭设
脚手架搭设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须经过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审批签名。架体搭设及其地基基础,应按规范要求在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阶段验收,并做到定期检查,保证架体搭设的技术要求。纵向水平杆(大横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其设置应符合: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两个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m,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规定:立杆上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脚手架顶端的立杆应平齐,用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连接,并超过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四跨以上必须设置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宜在45o~60o之间,从架体投影面的端部开始设置。24m以上的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杆件接长宜采用两个以上的旋转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并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伸出扣件端不应小于100mm。
9、脚手板、挡脚板
每步架必须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可采用冲压钢脚手板、50mm厚木板脚手板、竹笆板脚手板或竹串片脚手板等,严禁用毛竹或蒿竹平铺的方式。脚手架每步架必须设置挡脚板,挡脚板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木板制作,高度不小于180mm。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水平杆、立杆上。挡脚板安装在外立杆的内侧、密目式安全网的外侧,并与脚手板同步设置。挡脚板外侧刷红白相间油漆标识。
10、防护栏杆安全网
脚手架外立杆上纵向水平杆(大横杆)每一步之间设置二道水平防护栏杆,间距600mm。防护栏杆禁止使用毛竹或蒿竹材质。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应用18#铅丝张持严密。
11、连墙件
连墙件数量的设置,坚向间距为每层,横向间距为4跨。连墙件的布置;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连墙杆,连墙件的垂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可采用Φ12钢筋预埋或砼中,钢筋与钢管焊接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12、通道
脚手架应设立上下斜通道,斜通道应设置至施工层。通道应设立防护拦杆和挡脚板。踏步式通道应铺设脚手板封闭,不得只采用两根钢管作踏步。不采用踏步式的斜通道,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为20~30mm。
13、避雷装置
脚手架顶部高于2m,四角设置(长度大于35m,应中间设几根)避雷针。
用16mm2黄绿双色铜芯线作引下线,途中用磁瓶,导线绑扎。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三根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应采用5×50角钢、Φ48钢管或Φ22圆钢,长度2.2m,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结束语
事故需防范、安全需管理。在脚手架的施工过程中,只要消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对日常安全管理监督常抓不懈,才能够避免和降低脚手架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木清.加强扣件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J].无线互联科技.2012,(7).
[2]周中伟.安全控制之脚手架施工[J].经营管理者.2011,(10).
[3]张红仁.浅谈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
安全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根本话题,也是一个永恒话题。因为没有安全作为基础和保障,企业谈效益和发展都必然是空中楼阁。大量事实表明,安全事故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生产和发展的羁绊,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匮乏造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思想问题是认识和意识问题,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换句话说,做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优势,不断夯实企业员工“安全至上”思想理念,全面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从而为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
“以人为本”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应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归根结底就是“以人为本”,因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人首先要尊重人。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做好心理疏导。对企业而言,安全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重视人的生命视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充分发挥每位员工在企业安全生产每个环节中的安全主体地位和作用,教育员工珍惜生命,善待自己.增强自我安全意识,提高自身安全素质。
企业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生产理念,一方面要树立“安全至上”理念。“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员工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从安全管理层面来看,“发展”必须是“安全”的。“安全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安全既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那就必然就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安全这个基础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的长远的效益回报,还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为只有生产安全了,才能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信誉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才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优化安全文化环境,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任何一种活动总是同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良好的环境对活动的开展起积极推动作用,反之则起消极阻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注重环境优化。对企业而言,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优化企业安全文化环境。文化的内涵是丰富而广泛的。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安全文化是指“人类在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把企业安全文化理解为由全体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的,以企业安全生产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文化,它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所创造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企业安全生产顺利开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体现,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对待安全的态度和行为由被动灌输到主动接受,到潜移默化,再到自觉行为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一过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
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最高体现的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优化企业安全文化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通过企业安全文化较强的潜移默化作用,为企业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舆论保障,使员工真正受到安全理念的熏陶,使安全理念入脑人心,并指导员工的日常行为,从而进一步构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强势安全文化并形成良性循环。而构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优势,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优势、组织优势、群团优势等,努力营造安全氛围,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事事关注安全”的良好企业安全文化环境。
三、重视思想灌输和渗透,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灌输理论是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按照的基本观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因为人的行为受人的思想所支配,而支配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从政治层面来讲,缺乏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必然导致民众价值观念的混乱和社会秩序的失范;从企业安全管理角度而言,没有持之以恒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员工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必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加强企业员工安全思想的灌输和渗透,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企业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如果不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强安全思想的灌输和渗透,非常容易使员工认为安全工作不重要或者知道重要但又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或技能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防止和改变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方法,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素质、使员工掌握安全技能,充分认识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素质的提高以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的教育和培训等。思想认识问题属于意识问题,必须重视日常灌输和渗透,因而决定了这种教育和培训必须常抓不懈,绝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当然,思想灌输和渗透也是讲究方法的。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工具和方法,客观上为实现从落后的、简单的传统灌输手段向具有更多科技含量的现代灌输手段转变提供了现实条件。比如电化教育、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既新颖快捷,又覆盖广泛,运用这些手段,使丰富的灌输内容寓于各种活动之中,让员工乐意接受和掌握,解决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方法单一、形式呆板等问题。
四、超前预防,开展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深刻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超前性”是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对人们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把握人们的思想发展变化趋势,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的思想特点进行教育、引导,把工作做在人们思想变化发展或思想问题产生之前。对企业而言,加强“超前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求企业在做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积极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总是想在前,做在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压器”的作用,牢固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想,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超前预防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努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性。
超前预防,需要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能动作用。企业开展警示教育,一方面要深刻总结其他企业安全生产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深刻总结本企业安全生产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吸取教训。一般来说,安全事故如果不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很少有人感到那种切肤之痛,甚至会有人觉得那是他人“倒霉”,那是“偶然”事件,嘘嘘之余,事故似乎与自身毫无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安全事故警示教育,通过事故分析,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相对来说,由于安全事故属于活生生的反面、典型教材,甚至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因而这种警示教育肯定比日常的正面宣传、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而这种警示教育也必然更加深远和深刻。
五、坚持物质利益原则,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物质利益原则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认为,生产关系是人的思想变化的直接动因,人的行为根本动因在于利益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呈现了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多元化,分配形式、生活方式、理想追求多样化的变化趋势,这在客观上必然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要求在以安全生产为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承认物质利益对员工的思想行为的重要作用,必须根据人性需求理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建设思想文化主阵地过程中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向物质利益领域拓展,坚持精神与物质、义与利的统一,不断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统筹处理好各种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来说,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就是要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及时、全面掌握员工心理特点,真正了解员工在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切实减轻员工思想压力,要细致入微观察、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做到“上班看情绪,下班看效果,开会看发言,平时看表情”,当员工因压力产生不稳定情绪时,要积极实施员工辅导工作,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引导员工科学地进行压力管理,自主做好心理调节的同时做到自我管理,树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另一方面,要坚持“员工利益无小事”,针对员工反映的实际困难,开展深入走访、座谈等活动,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倾听员工的呼声,关心员工的疾苦,诚心诚意地为员工排忧解难,扎扎实实为员工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员工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和凝聚力,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而不懈努力。
总之,在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企业的大背景下,要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和多方优势,真正做到使其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邵新华.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企业观察,2011,3:94.
[2]褚衍英.安全管理要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J].江苏劳动保护,2011,11:9-10.
[3]张北发.把握人文需求强化教育引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企业党建,2009,12.
>> 让法制教育走进物理课堂 利用游戏活动渗透幼儿安全意识和自保能力教育 加强安全教育 培养安全意识 浅谈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一点心得 浅议军事化管理在企业培养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行为中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在媒介素养教育创新中开展中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浅谈中专物理教学方法及在实验中的安全意识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浅谈小学体育中安全意识的培养 浅谈幼儿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培养 生活中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略论 论启智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安全意识培养 化工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安全意识教育①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体育教育中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EB/OL].http:///npc/xinwen/2011-04/23/content_1653570.htm.
[4] 中国消防在线.火查至尊――访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火灾痕迹专家田景章[EB/OL].http://.cn/xfym/txt/2005-07/25/content_70206.htm.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34-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药物残留、环境污染、人畜共患病、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包装材料污染、假冒伪劣及转基因食品等诸多方面,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2001年,教育部首次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全国率先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2002年,北京农学院食品系也开始招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为了满足北京市食品行业的需求,培养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应用型复合性人才,我们多次修改并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精练理论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实践学时,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比例,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我们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课程及学时见上页表1。
1.学科基础教学平台。学科基础教学平台的课程由学校基础教学部承担。基础教学部承担着全校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程,师资力量很强,实验室条件较好,普通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十几年来所占比重较大,每门课的实验学时都超过20学时,学分在1~1.5分之间。
2.专业必修教学平台。专业必修课程包含了食品的三大检测技术: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和食品生物技术检验。食品化学实验学时由10学时增加到24学时,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由20学时(2002年)分别增加到30学时(2007年)和36学时(2011年),两门课程的实验都与理论课脱离,独立设课,单独考核。2002年,微生物学分为普通微生物和食品微生物两门课,后因部分内容重复,合并成食品微生物学一门课,实验学时由30学时增加到36学时,实验独立设课。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为综合性实验,18学时。2007级以后开设了多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因此取消了这门课。
3.专业选修教学平台。食品感官评价和食品包装学两门课程的实验课时基本没变。食品工艺学类课程包括动物性食品加工工艺学、植物性食品加工工艺学、酿酒工艺学等多门课程,每门课的实验6~12学时不等,每次修订培养方案时都稍有调整。由于实验室硬件条件的改善,食品添加剂和农产品检验检疫两门课在2007级以后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验课时。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实验和食品毒理学实验在2011级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验,并独立设课,课时各24学时。2011级培养方案中新开了葡萄酒品评学和转基因食品与安全检测两门课,实验分别为24学时和12学时。由于果蔬贮运学的实验内容偏重于植物生理方面,环境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实验内容偏重于环境化学方面,与食品安全相关性较小,因此都陆续取消了。
4.课程教学实习。2002年刚开始招生时,因为实验室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综合性实践类课程只开设了食品安全综合实践一门课,学时2周。2007级培养方案中细分为食品安全理化检测综合大实验和食品安全生物检测综合大实验,各为1.5周。2011级培养方案中又增加了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综合大实验,三大检测技术的综合性实践学时各为1周。
5.专业教学实习。校外专业调研和专业认识实习分别安排在大二的上学期和下学期寒暑假之前,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查,参观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流通销售环节和食品质检部门等,聆听行业内的专家讲座,了解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认知程度。两门课的总学时在4~5周。
专业技能训练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全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内容涉及到食品原料、保鲜贮运、生产加工、分析检测、流通、销售、和监管等领域,关系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还有职业技能培训和国家相关从业人员资格考核培训等内容。实验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2002级的学时为5周,2007级培养方案调整时,因为专业课总学分的限制,取消了这门课。2011级培养方案调整时,大量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又重新开设了这门课,课时3周。生产实习安排在大三的暑假开始,学生到与食品行业相关的各种企业和事业单位实习。实习时间由4周增加到13周(2011级),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和体验,为毕业找工作做准备。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总学时为15~16周。
6.师资力量。2002年以讲师或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为主,共26人,其中实验员4人(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2人、中专学历1人)。到2014年,专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0人。中青年教师占76.1%。实验员8人,其中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人。
2002级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总学时111时,2007级1162学时,2011级1423学时。2011级总学时比2002级和2007级分别增长了27%和22%。十几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分阶段、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类型从2002级的验证性实验为主,逐步转变为2011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实验技术涵盖了从手工操作、试剂盒快速检测、到大型贵重精密仪器的检测。指导教师以高职称、高学历的为主。我们不断革新教学计划,调整实验内容,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分模块、分层次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肖贵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轻纺,2010,(1):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