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09:57: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目前国内经济形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曹和平认为,随着中国由制造经济向信息和数字经济演变,居民消费将由传统生产和生活消费导向基于传统的新型信息和数字流程消费等。这类消费不全是最终服务性质的电子销售型内需,更有可能是生产和投资领域的信息和数字流程内需,在此基础上,信息和数字消费大规模走向消费领域。
CEI: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要转到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你认为目前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
曹和平:长久以来,中国经济是以制造和车间生产为主,去年,我们在世界最常用的500种产品中生产1/3强的物质产品份额,堪称为世界的车间或者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车间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主要特征有两个,反映在生产方面,我国的产业生产长链已经形成,但市场长链中断缺环节突出,所对应市场类中介实体短缺严重。具体到信息化,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大多是车间内上下道工艺顺序上的信息传导和表达。至于第三方独立的市场长链及关联交易这种需要信息密集的技术业态,则严重短缺。所以中国目前信息化的主体还只停留在制造经济层面,而不是后车间经济或是信息数字处理经济。
反映在消费方面,目前中国居民的消费大多集中在与工商企业制造关联日用品消费上,这类服务出现了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信息获取和处理的网络信息经济及对应实体。但在信息密集类的技术业态上,也还处在较低的层面,比如人力资源成长式的消费、体验类消费、理财类消费和流程数据需求式的消费,则比重很少。
CEI: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哪些弊端?
曹和平:车间经济主要是外向、出口导向经济,由于缺乏市场长链,便会出现缺失定价能力中心和定价话语权的状况,导致产品在中间品段和消费品之间是以式的成本价格交易。这样的经济形式显然不利于增加内需。
CEI:若要切实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需要作出哪些改进?
曹和平:由制造经济向数字信息经济过渡,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国民经济结构才能改变目前的外向型经济。这一改变的根本在于,国民应该买得起,内需在国民经济增长动力中扮演较大作用。在既定的收入和技术水平前提下,若想增加消费份额,就要尽快完善医保和社保制度。表面上看,全民医保和社保是非经济类的制度变革。但从国民经济成长动力角度看,医保和社保消除了居民对未来健康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储蓄倾向会下降,消费倾向会增加。消费倾向增加,在同等收入和技术条件下,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就会增加,中间品市场实现购销两旺,大宗商品市场出货速度加快,产业链自然就向为国内民众生产的方向倾斜,使得消费服务等第三方业务增加,从而带来信息消费的增加。
CEI:除此之外,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是否也要作出调整?
曹和平:没错,扩大内需还需要尽快启动要素资本市场改革。以房地产市场消费为例,居民买不起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方面是由于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人群来说,房价高了;另一方面,相对于资源本应有的价格来说,劳动资源的价格过低,而当土地资源的价格在城市部分走向均衡价格时(土地价格具有要素价格的刚性形式),相对于压低了的劳动价格,只有劳动要素收入的人群――老百姓――就用自己的劳动要素兑换不到适当份额的土地住宅要素资源了。如果启动要素资本市场改革,不仅在城乡土地要素市场,而且在城乡资本市场方向都要改革。让老百姓既有工资性收入,又有资本性收入,谈何老百姓买房变得如此困难呢。和香港特区比,深圳的房价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但是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房。又有要素市场,制造业产品的价格只能是式的成本价格,产品低价出售,劳动和其他要素价格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CEI:你如何看待信息消费在国内的发展前景?
曹和平:信息消费,如电子商务消费、网络消费、中间品市场消费等,所对应的应该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没有新经济,信息消费的增长速度将是基于传统经济基础之上的信息需求的消费,增加速度很缓慢,规模也上不去。以印度为例,在班加罗尔和孟买,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十分明显,但这样的模式却很难在印度更大范围的其他地方复制。因此,这种新经济的发展在印度不占主体部分。要避免印度病。印度的人均收入很低。虽然印度人也购买手机、上网,但他们的信息消费是传统经济购买力条件下的新经济消费,规模有限。
此外,从后车间经济向数字和信息经济过渡,需要两个产业群。第一是后车间产业群,包括物流采购、供应链管理和整合信息技术。第二是现代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授信,包括评估、增级、第三方担保、多方协议、进入退出、卖方回购、托管置换和法律会计关联等等。只有这两类产业群的兴起,信息产品的比较价格才会变低,使国民买得起,从而拉动内需消费。信息经济的从业报酬率才会高。
从2004年到2008年的四年时间里,世界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和繁荣周期,商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和次、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开始持续走高和剧烈波动。
为了抓住这种市场机遇,实现投资的超额收益,2006年以后,在国内经营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一系列钉住或挂钩实物商品的理财产品。
收益差强人意
国内商品类理财产品一般通过直接挂钩某种商品指数,或者直接参与某类商品的期货和期权交易获取收益。目前挂钩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商品类理财产品只有交通银行推出的“浓青”系列。由于国内存在的种种局限,已有的商品类理财产品主要还是以信托方式挂钩的QDII型产品。
银行网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8年7月,各家商业银行共发行517只理财产品,其中通过商品指数和商品期货合约直接与实物商品挂钩的理财类产品有42种,约占国内理财产品总数的8%以上。按照每种产品平均吸引3亿资金概算,那么目前参与以实物商品为钉住对象的理财产品总共吸引了126亿元人民币。
虽然与实物商品挂钩的理财产品在国内理财产品总投资中所占的份额并不高,但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投资工具和银行拓展新业务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投资者实现收益的一种工具,这类产品仍然是资本市场上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从国内公布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看,在2007年到期的与商品挂钩的短期结构性理财产品几乎都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
在外资银行中,荷兰银行推出的“全球能源一与石油挂钩”结构性存款最终收益率达到12.69%;花旗银行销售的施罗德环球能源基金到2008年4月初,基金净值上涨了10.07%。
在国内商业银行里,交通银行推出的“得利宝・丹青1号一黄金加油”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扣除管理费用之外,年收益率达到8.72%。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推出的挂钩原油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也都取得超过5%的年净收益率。
但今年6月以后,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美元反弹、欧美市场需求不振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出现回落,国内挂钩商品类的理财产品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东亚银行推出一只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只有0.5%,是预期收益8%的1/16。不少挂钩商品类结构性理财产品以零收益提前清算,部分商业银行的相关理财产品出现严重浮亏。
与此同时,德意志银行的商品指数(DBLCI)基金在第二季度依旧维持了12.74%的收益,美林商品指数(MLCX)基金和瑞银一彭博固定期限商品指数(CMCI)基金虽然收益下滑,但总体还是维持了5%以上的收益率。
宏观经济的影响自然无法避免,为何在同样的经济形式之下德意志银行却能获得收益,不妨来分析一下造成国内商品类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降的其他原因。
差在哪?
与一般基金不同的是,商品类理财产品认购的起点比较高(最低金额一般在50000元人民币或8000美元以上),一些商品类理财产品甚至可以通过人民币或美元等两种以上的货币认购。由于目前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尚不完善,国内商品类理财产品主要对国外商品期货进行投资,因此即便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认购商品类理财产品,在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中,还是要将这部分资金转换成美元等外币资产,才能进行对商品的投资操作。
在汇率波动时期,这无疑会为商品类理财产品引入新的汇率风险,所以有些保本型商品类理财产品的购买协议中注明,不论用可选择的哪种货币购买,都只保证美元或其他外汇的本金,在人民币升值的期间里,这种条款对以人民币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增加了汇率风险,同时较高的认购“门槛”也抑制了投资者的热情。
欧美国家金融市场上挂钩商品的理财产品多由投资银行开发和管理,一般采用基金形式推出。国内商品类理财产品以购买国外投资银行的成熟产品为主,成本高于国外同类理财产品。当收益下降时,这种差别会相当显著。
在投资策略方面,在国外占市场份额最大的对冲和商品基金,基本都以挂钩指数或复制指数,并结合期权和证券等投资工具,采用大资金策略,符合投资机构使用单笔交易“购买整个市场”的投资思路,充分利用不同市场和不同金融工具之间的特性进行风险对冲,或套利交易,锁定收益。国内的产品虽然也以组合投资为主,但在组合选择的品种和调整时机方面,与国外的投资机构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资产管理角度来看,国内开发的商品类理财产品并不是结合客户的需求,为客户量身订做的理财产品。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不能随时调整操作策略,采用做多、做空和挂钩多种不同标的进行投资选择的方式回避和化解市场风险,导致一旦市场出现与预想不同的状况时,缺乏应变措施和方法。
同时,国内开发的商品类理财产品通过较高的准入门槛,把实际投资目标锁定为高端客户,但在产品开发上,却不能针对客户实际情况,开发与之适应的产品,以致于此类商品类理财产品所吸引的资金规模并不大。
虽然理财产品的实质由有资质的金融机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双方约定的理财协议,对受托资金进行管理和运作的信托产品,但国内目前还没有按照单个投资者的实际资产状况和期望收益做出理财方案的商品类理财模式,投资者只能被动接受按照商业银行预先设计的商品类理财产品投资一收益理财合约,因此国内商品类理财产品都采用了基金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参照基金的分类方法,国内的商品类理财产品也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其中封闭式管理的理财产品占整个商品类理财产品总数的4/5以上,是商品类理财产品的主流管理模式。
对开放式管理的理财产品而言,按照当时基金净值加减手续费进行申购和赎回。采用封闭式管理的理财产品也往往设定了提前赎回条款,按照这些条款的规定,提前赎回将交纳比开放式管理的理财产品更高的手续费。
另外,国内开发的商品类理财产品总体规模小、品种单一以及高度同质化,使得这类理财产品不能充分选择尽可能多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组合,分散市场风险,同时对冲单个品种的特有风险,保障收益的稳定性。
关键词:会展经济;区域经济;带动作用;价值;资源配置
在社会资源配置体系中,会展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增长,会展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关于区域经济的理解是特定空间内经济活动体系以及运行机制所组成的集合体。因此其中所涉及的经济要素较多,各要素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会展经济就属于其中范畴之一。探讨会展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具有实际意义。
1会展经济产业概况
对于会展经济的定义是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新型经济组织通过组织或者是个人的形式为获得利益而从事的一切商业活动。对于会展举办者而言,其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对于参与会展的参展商而言,会综合成本收益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共同进行考虑。例如所开设的会展活动对应的覆盖面积、性质以及投资金额等,这些都是影响参展商最终决定是否参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的会展形式主要以娱乐性会展和商业性会展为主,这使得会展经济的覆盖层次更加广泛,除了娱乐层次之外,同时涉及商业、传媒、金融以及其他社会领域。通过会展经济发展的形式,能够帮助个人或者团队凭借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意,针对知识进行研发和创新,从而打造出具有发展潜力和较强吸引力的新行业。因此,积极向上的会展活动能够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同时还能够提供更多的行业发展机会,对于参展的个人或者单位的创造力以及经济实力都具有提升作用。更为主要的是会展经济的发展,间接地对国内的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产生推动作用。可以说,一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挑战以及质疑,会展经济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是因为会展经济的本质是在模拟现实的背景之下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进行,这种互动形式是会展活动的线下交流由客户和生产商直接进行沟通的形式,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纵观国内外的会展经济,以韩国和欧美国家的会展经济发展最为强劲,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会展经济公司前往建设。其中又以网络电子产业最受关注,例如常见的游戏展、动漫展等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参与。以韩国会展经济为例,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车展、娱乐、会展等形式,其所建立的会展经济体系在整个亚太地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占据了会展经济市场中的较大份额,甚至在汽车产业之上。可以发现会展经济属于流量经济形式,这是因为在会展活动中会涉及大量的人流以及货物流,包括信息流,在会展区域形成聚集效应,这对城市交通的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在水陆空三方面的运输条件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由此可见,现代化的会展活动离不开高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持,当然也包括与之配备的运输条件。为了支撑会展经济的良好发展,区域经济就需要关注交通运输活动的进行,这也成为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向之一,能够带动服务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会展活动和旅游活动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拥有独特且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借助举办会展活动的方式进行扩充,例如国际上较为知名的旅游城市新加坡、米兰等举办的会展活动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城市旅游品牌,不仅能够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还能够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是利大于弊的,融合和交流是会展经济的出发点,促进产业的融合就要扩大产业范围,增加产业融合程度,会展经济将多种产业相互融合,进行融合的产业越多,其产业竞争力与综合实力越强,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明显。
2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2.1促进区域交通发展
针对会展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会展期间存在着频繁的车辆往来,因此所形成的交通状况相对较为复杂,增加了区域交通所面对的压力。故此为了保证会展活动期间交通运输的顺畅,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针对良好的交通系统进行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包括对于道路的拓宽以及地铁等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修建等,以此提高区域交通的便利性。所以,会展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交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2带动区域旁侧产业
由于会展期间会出现大量的人流量,并且还会发生多种形式的消费行为,分布在住宿、餐饮、日用品等各个领域。人流量会带动旁侧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现阶段我国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其消费内容的转变。民众在参与区域会展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参观城市景点的需求,这表现出会展经济对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除此之外,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心功能的完善也能够产生推动作用,尤其是区域的建筑业、文化业以及投资业等范畴,实现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促进自然资源、新能源以及人才优势的发挥,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助力。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产业范围得到扩大,实现与旁侧产业之间的融合,整体实力得到增长的同时,产业所具有的潜在商业价值也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2.3拉动区域外部投资
会展活动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包括会议费用、门票费用以及停车费用等,这些都是会展活动的优势所在,将上述优势转化为招商投资项目的吸引力,吸引部分企业的参与,增强客户和会展商之间的良好沟通,为商业贸易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从而拉动区域外部投资,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2.4带动区域就业形势
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也使得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增加了社会就业的压力。目前,有关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旧阻碍着我国的发展。而会展经济的发展同样能够对区域就业形势进行一定的改善,这是因为会展活动的进行能够实现展览面积的扩展,增加关于会展区域就业岗位的需求,为社会人才提供更多类型的就业方向,有利于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够促进就业落实。
3影响带动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3.1盲从主义
不同区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区域经济特点有所差异,具体体现在经济客观条件方面,因此有关会展活动的设置就必须遵循相应的路径,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针对具体的区域经济状况进行分析,以探寻匹配的会展经济模式。如果区域具有良好的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则需要进行充分利用,借助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的方式带动本土经济的增长。而对于部分区域,由于不适合会展经济的发展,则应当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外部条件的不足,例如交通方面,通过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或者是通过政策帮扶的方式完善自身的基础条件,为今后会展活动的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采用盲从主义,效仿其他区域开展会展经济,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需要杜绝盲目跟从的行为,关注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匹配性。
3.2内部经济形势
内部经济是内部规模以及内部范围的经济。受到产量增加的影响,企业在生产成本方面会持续走低,应用于会展领域,可知会展规模的扩大会对会展企业的发展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当企业具有较大规模时,所举办的大型会展活动取得成功的几率也就更高。这是因为较大规模的会展更容易吸引大量的游客和用户。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会展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虽然会展活动举办的次数较多,但是在整体规模以及专业性方面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所构建的会展经济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关注内部经济优势的发挥十分必要。
4强化会展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具体措施
4.1大力提倡会展活动,培养会展企业及人才
在正确认识会展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之后,需要为会展活动的开展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投入力度以及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府方面需要承担起自身的引导和支持职责,加大对会展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关注会展人才的培养规范性建设。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企业担负起相关责任,高等院校也需要注重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来匹配市场形势,以满足会展行业今后对于人才的需求。
4.2注重产业依托,推进会展活动顺利开展
稳固的经济基础关系到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更好地体现会展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关注产业依托以及会展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保持人力物力资源支持的稳定,保证会展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凭借产业依托保证会展活动的落实,借力提高会展企业的知名度,树立正向的企业形象。
4.3改进会展相关管理制度,创建协调机制会展活动的举办
同样依赖于规范化的制度体系,故此关注制度体系的改进和优化十分关键。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环境需要针对会展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准确把握,以管理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确保会员企业今后发展拥有充足的空间,借助制度的改革影响会展企业的发展状态,强调对于战略目标的明确制定和实施策略。在该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协调机制的创建,具体是指会展企业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科学化管理和区域范围内经济竞争的良性化转变,这些举措都关系到会展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构建。
5对我国会展经济产业的思考
现阶段国内的会展经济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高,从事会展行业的运营商关于会展经济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运营态度方面明显有所端正。目前,国内的会展形式主要以游戏品质和文化内容为主,因此,在组织进行会展经济过程中,就需要关注国内传统文化和会展经济的有效联系,从而发展具有特色且有着较高市场竞争实力的会展经济项目,这将成为今后会展经济的重要方向,而政府部门则需要承担针对会展经济进行有效监管的职责,而不是一味地采取严防死堵的方式,需要为会展经济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涉及会展经济的法制建设工作也需要同步开展,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形成关于会展经济市场的严格监管,避免出现不健康的会展经济形式。要求会展企业家进行扩展活动的组织以及经营过程中强调对于具有吸引力的消费资源的输出,并携手政府共同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效果,会展经济具有调动区域之间经济各要素联系的作用,因此表现出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注重会展经济建设机制的构建,强调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带动资金的周转,并采用正确的组合方式发挥会展行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通过构建快速通道的方式为会展行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济南城市人家装饰西部公司总经理 崔国策
尚家:请问2010年济南家装行业整体发展怎样?
崔国策:2010年是济南家装市场不寻常的一年,济南家装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从传统的家装经营模式向整合型家装业态转变,建立了多元化的战略结构,整合资源,建立新的产业链生态链,加强企业自身竞争力,虽然受到房地产调控的轻微影响,一部分家装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波澜起伏,但总的趋势是向着更加成熟、更加稳定的方向前进的,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是更加专业更加多元化的一年。尤其是多元化,个别实力雄厚的装饰公司,建立了种类更全面,服务更周到的集家装、卖场为一体的超级店面,通过与一些建材产品的合作和自身产品的生产,形成了一种产业链的常态,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可以使消费者更加省心省力。这是济南家装产业在结构上的又一次飞跃,这也是一种行业标准和发展方向。在激流勇进中生存下来,并取得一定市场占有量的一些中小型公司,也分别完善了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的专于设计,有的专于工程质量,有的专于服务,有的建立工厂化装修等等,这都是有利于广大消费者的多项选择。推动了济南家装行业的发展,并逐渐加大了差距,淘汰了一些想趁着市场的不成熟浑水摸鱼的小公司。从而让广大消费者得到更大的保障,2010年是济南市场开始转型的一年,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好的一年!
尚家:2011年呢?家装设计上会有怎样的趋势?
崔国策:谈到设计趋势,从十几年前到2010年,我个人认为从设计风格上没有准确的定位,国际上的一些设计大师已经把奢华与简约作为一种现代潮流,而后现代主义与新奢华主义在近几年的设计当中是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表现方式,在欧式与中式中,新兴材料加上元素符号几乎成为了一种常态的艺术手法。比如说不锈钢、银箔、玻璃等现代质感强烈的材料,搭配上中式或欧式的花格、家具、造型等等,从兴起到现在也有2到3年的时间了,而去年简约主义的凸显,把人们又带到了返璞归真的年代。但发展必然会有改变,2011年新简约风格,无疑会成为国际上的主流风格。其实无论是欧式、美式、中式、田园还是简约现代、地中海等等,到目前风行的后现代主义,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适合业主的设计,而且济南设计资源并没有南方市场那么发达。一些技术的落后,也造成了设计上的局限,很多产品都要在广东等地订购,是相对比较麻烦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低碳节能型的设计元素将大大融入我们的家装市场,虽然从2009年开始这方面的倡导,但是在济南市场中一直没有充分体现,一年的过度时间,慢慢地开始应用到关于低碳节能方面的实际当中,比如说目前最常见的LED射灯,实用性、节能性受到很多业主的欢迎。这也是积极地符合了国家政策。所以说低碳节能将大量应用到2011年的设计趋势当中。
尚家:您怎样看待软装?贵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
崔国策:刚才我们提到过,2010年济南家装行业已经步入了多元化的时代,软装饰也被很多家装公司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市场,软装已经作为装饰公司报价中的一部分,而消费者也是欣然接受,可以省却很多时间与精力。目前济南虽然还没有南方的成熟,但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一些专于设计的工作室或家装公司通过代购的形式已经配套了软装饰项目。那么城市人家也会在今年,通过合作和的形式,把软装饰纳入到公司的服务中来,通过设计师把家装、建材、家具、软装从头到尾地设计,从而提高我们的服务品质。
尚家:2010年,贵公司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今年有何打算?
崔国策:成绩谈不上,但比我们预期的要好一些,相比去年达到了28%的业绩增长率。新开设了一座8000平米集家装建材为一体的店面,整合了多项多选的产业链结构,希望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泉城人民。2011年我们依然将企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所谓发展,就是继续增大市场占有量,增开新店面。在客户服务方面,对大客户服务中心的投入将更加增强,将目前的12名客服人员增加到20名,形成密度更集中的服务网。继续引进和提高材料的档次,从而达到更环保、更有保障、让客户更放心的材料标准。工艺上,也会把我们现有的12项独有、42项高标准工艺,升级为18项独有、52项高标准工艺。继续加大加强企业材料、工艺、服务的核心竞争力,让消费者受益。设计方面,也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济南很多客户通过出国,或国外的一些朋友、网络以及二次三次装修的经验,认识力与审美力大幅提高,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提高设计师的整体设计水平,完善小组设计团队,从主笔设计到报价、绘图到施工,专人专做,加大培训力度,从而在各个方面做到让消费者满意放心。
尚家:请给新近要装修的消费者提一点建议。
崔国策:临近春节,根据目前国内经济形式,装饰装修原材料已经开始大幅度涨价,行业的人工费用涨幅超过了18%,春节过后,家装建材价格大涨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建议消费者在春节前把装修公司和部分大项建材提前预订下来,在节约资金方面可以大大节省。如果定得早还可以在春节年开工,做完水电和部分木作工程,等到正月十五以后天气变暖,再进行瓦工和油工的工程。这样在近一个月停工的时间里也可以发现木制作工程的问题,可以及时整改,避免了后期维修的麻烦。冬季施工的时候要在现场摆放温度计,只要室内温度不低于零上5℃,所有施工项目都不会影响。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基本概述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个关键管控环节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这就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含义概念。其特征主要有二点,一是细,将企业财务的管理内容进行深度的细化;二是全,全价值链、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经营活动中,拓宽财务管理的范围。
(二)传统的财务管理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区别
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多的强调细,往往是站在具体单一的价值链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以家电行业为例,有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售后等多个核心价值链环节,多数企业是按照核心价值链分别设立研产供销管理模块或按分工设立分子公司,并在每个管理模块或分子公司中设立财务部。传统的财务管理受企业组织架构、会计基础核算等多方面的限制,主要注重各管理模块、各分子公司经营目标或各产品成本利润目标的实现,但往往缺乏全价值链视野的财务管理,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各模块或分子公司实现了经营目标,但整个全价值链却没能实现价值最大化。而精细化财务管理不仅强调细,更强调全,尤其通过全价值链财务管理更是可以从战略到战术再到执行实现对经营全过程的分析和管理,能够从外部角度对企业各项成本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整个价值链的分析管控实现降本控费。同时也需要打破传统单纯的降本控费财务管理理念,树立全新的成本效益观念,尤其在一些制约生产经营瓶颈环节中,需要从孤立的降低成本转向成本与效益的最优组合,在对成本与效益的比较中寻找成本最小化。以家电行业为例,不少家电集团在国内都设有多个生产制造基地,这些不同的生产制造基地在管理归口都归属集团生产制造系统管理,生产制造系统根据销售系统的要货计划组织生产,通常各生产基地生产完毕后成品就交由销售系统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各生产基地的原材料运输由生产制造系统进行管控,成品仓储物流由销售系统负责管控,生产制造系统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全力管控并降低生产制造环节的各项成本费用,提升生产制造环节价值链的效益,销售系统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全力管控并降低仓储物流环节的各项成本费用,提升仓储物流环节价值链的效益,若仅仅在这两个价值链环节各自独立的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那么这两个环节的原材料运输费用和成品物流费用降幅一定会比较有限,如果以全价值链的视野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从源头上分析产品目标市场区位与各生产基地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原材料和成品运输费用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就能够更合理的安排生产,实现生产制造成本+仓储物流费用的最小化。
(三)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企业应用的意义
实行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在决策方面,精细化的财务可以为企业提供详细、准确、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有利于管理者正确地、清晰地对企业或产品进行定位,降低由于认知不清而导致决策失误的风险。其次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精准的财务信息随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最后就企业的财务工作而言,财务精细化管理是对企业实现全价值链、全过程、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为了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必须深度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必须了解企业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售后等多个核心价值链的经营运作流程,这就为财务人员深度参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财务工作紧贴企业的发展和实际经营情况,促使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四)经济新常态下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
经济新常态下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更加详实的参考依据。二是提高企业经营的安全稳定性,因为财务精细化能够全面了解经营活动的过程,可以及时发现经营异常,提前防范潜在的经营危机和财务风险,相对于给企业的经营安全增加了一道防火墙。三是为企业增加经济收益,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既可以拓宽财务领域原有的项目和服务,又可以在此基础上统筹管理企业资源,深入挖掘企业的潜在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给企业经营提供决策参考
决策是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企业对于自身的定位,比如苹果手机对自身的定位就是高端手机,而小米、魅族等则瞄准的是低端市场,不得不说苹果、小米、魅族等的决策是成功的,当然反面的例子就是诺基亚了,曾经诺基亚风靡全球,当时在后期发展中因为没有抓住智能机这个大趋势,导致其市场份额越来越小,最终被微软收购,由此可见,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决策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为企业经营提供详细、准确、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并进行财务数据分析,给企业经营提供决策参考。
(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需要对所有关键管控环节和关键财务指标建立相应的管控流程和预警机制,通过风险管控的前置可以促使企业平稳经营并降低经营风险。以家电行业为例,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消费需求下降,加之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冲击,不排除原来一些高信誉度客户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经营状况突然出现恶化,造成大额坏账损失,所以需要通过精细化财务管理对客户授信、赊销等制度进行更加精细的修订与执行,预防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可能发生的坏账风险。
(三)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财务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各个关键管控环节都设立了较完善的内控流程,有助于管理者全面了解企业情况,并从大局上进行综合性的管理,优化管理流程,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此外,由于精细化管理涉及到公司的每个生产经营领域,还能够调动企业所有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形成自下而上自主进行的管理和效率提升。
(四)降低企业成本增加经济收益
企业管理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不断降低成本。美国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新现实》中对成本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他说: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也曾说过经营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到最后一点。在经济新常态下开源的难度远大于节流,精细化财务管理正是降低企业各项成本费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三、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方法
(一)细化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和关键环节
通过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内控制度,对关乎企业命脉的经营指标、财务指标和关键管控环节建立多层防火墙和多套应急预案。以传统家电企业为例,目前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的管理环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对企业整体现金流的管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严格执行资金预算,同时要合理运用金融工具降低企业资金风险。第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当严格控制大规模的资本性投入,尽可能降低企业经营杠杆,要从源头上对大额的资本性投入进行管控,投入前要进行充分的测算,测算不同经营预期下的投资回收周期、投资报酬率等,绝不能盲目拍脑袋搞大规模的资本性投入。第三,要高度关注出口业务相关的汇率波动风险以及国外市场所属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性。
(二)健全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机制
企业年度经营预算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当前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和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定期修订预算,使预算和经营目标协调一致,切不可脱离预算不切实际的盲目制定经营目标,或者不顾经济形式的变化对经营目标不加以修订。以彩电行业为例,自2015 年开始国内彩电行业已从原来的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消费需求明显放缓,互联网企业乐视、小米等品牌跨界杀入彩电行业,液晶显示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下降等,这些因素时刻都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密切关注经济形式和企业经营状况,审时度势的通过修订预算及时果断的调整经营目标。
(三)勇于直面并着力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审视现有的信息化工具是否满足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需求。当下各行各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传统的按产品的品类、规格型号、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的财务分析管理已不能满足管理需求,需要通过多维度、全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管理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很多集团公司由于组织架构复杂,成员单位众多,财务管理难度大,尤其是资金、收入、存货、费用、纳税等需要重点管控的对象更需要实时动态管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现有的信息化工具无法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就需要对信息化工具加以优化和完善。其次要审视财务管理的范围是否过于狭窄,不应停留在原有的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中,需要放眼全局。最后是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人员不仅是专业方面的好手,更要懂企业的经营流程、管理流程,要深入业务端开展走动式财务管理。
(四)优化财务管理方式,实现精准管控
以成本费用管理为例,对成本费用不再是简单的总额控制,需要对管控方式加以优化、细化,对不同的成本费用根据类别属性、形成原因等建立不同的管控和考核办法,实现精准管控。例如对销售费用可以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分析形成原因及费用属性,可以采取刚柔并济的方法逐项进行管控,区分哪些费用是刚性的,哪些费用是柔性的,对刚性费用实行定额刚性管理,对柔性费用要与经营成果挂钩严格按比率控制。
(五)内外结合,勇于创新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通过全员参与的精益管理实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财务系统也可借此深度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首先,财务管理者要深入到一线,多听取一线人员的建议和意见,这样才能使精细化财务管理找准管理痛点,才能使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更快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其次,通过绩效激励充分调动集体的智慧,动员更多的人为精细化财务管理建言献策。最后,要多借鉴外脑,最好能够聘请一些外部财税与经营方面的顾问为企业发展把脉,当下我国在互联网+、商事登记制度、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小微企业政策、企业税制等方面都正在发生着深刻持续的改革,传统企业不能固守原来的经营模式,必须要多借鉴外部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并借助国家改革春风助力企业发展。
现行经济环境下会计计量模式要顺应时代变化,就要作出适当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经济新常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作为应用首选,对于服务新经济形式下会计计量工作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了会计计量的内涵与属性,对现行经济环境下的会计计量模式及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会计计量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环境;会计计量;公允价值;应用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国内经济转型与调整面临着重大挑战,尤其是2015年GDP增速创下25年来新低6.9%,这些都显现了当前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与新常态。在全民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现行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工作作为与经济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会计计量属性也面临着应用局限性与挑战,以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为主的多重属性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成为了当前会计计量选择,公允价值作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计量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在新会计准则下服务经济环境新变化。下面,笔者就对现行经济环境下会计计量模式进行探讨。
1会计计量的内涵与属性
1.1会计计量内涵会计计量的内涵涉及计量标准与属性、计量规则以及分配过程三方面因素,会计计量利用规定的标准已知量作单位,对对象的特定属性分配数值,在《基本会计理论》中会计本身强调数量表示定量信息价值的特征被明确提出,对会计计量的价值与重要性作了认可。在会计计量理论中,会计计量被看作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亨德里克森指出,会计上的计量是指给那些与企业有关的事物确定其数值而按适合于加计总数或者分开总数的方式求得。这意味着会计计量是用货币来衡量物体或事项的价值属性,这也是会计计量的重要特征。
1.2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计量标准与计量属性,会计计量的计量标准是货币单位,计量属性作为一个概念,不仅包括辨认要予以计量的属性,还包括计量属性的选择,如货币单位或者不变购买力单位。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格外重视会计计量问题的研究,有关其描述也各自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会计计量可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与运营状况。会计计量的核算对象包括资本、负债、基金、收入、费用、成本、盈亏等诸要素,国内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在计量模式应用上给出了更为明确的指导,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经济体制转型等大背景下现代企业的会计管理与企业运营。
2现行经济环境下的会计计量模式
2.1会计计量主要模式及优劣会计计量是以货币单位作为计量标准、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对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事项加以衡量、计量与分配,使其转化为能用货币表示的财务或其他相关经济信息,为企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决策发展等提供支持。会计计量模式将会计上的计量单位、计量属性等进行有机组合后对对象实施计量。从理论上来讲,因两种计量单位(名义货币单位与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和五种典型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模式的组合可多达十种、目前各国通用的会计实务中,由于实务发展的现值,能够独立存在的会计计量模式主要以四种为主,分别是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计量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现行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计量模式。第一种会计信息加工处理简单方便,在物价稳定的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较强;物价变动时期则其真实性、可信度大打折扣。第二种克服了前一种在物价波动环境下的缺陷与弊端,保持不同时期各会计要素计量结果的内在统一性,但是,由于以一般物价指数作为调整依据,因此,一旦物价指数存疑使会计信息反馈滞后,实用价值与真实性就都备受影响。第三种改变了会计计量基础,一切资产均以现行成本表示,可解决一般物价指数存疑带来的影响,准确反映物价变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程度,但是,由于计算、表述复杂,工作量偏大,且现行成本的确定有时会影响会计资料真实度与准确度,所以适用性稍差。第四种即可反映物价波动对企业财务及经营状况的影响,又可反映物价波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但因账务处理繁琐,对于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实践推广受限。
2.2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及优劣目前国内会计准则中,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是主要运用对象,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更为符合现行经济环境下知识与信息经济形态,符合企业经营、发展与决策需求,这种计量模式的运用可准确反映企业经济价值,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加决策相关性,也是未来很长是一段时内企业会计计量模式的首选与目标。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相对而言较为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公允价值多数无法直接获取,需要进行估算和验证,无形中增加了会计主体的实施成本;公允价值本社容易受到市场变化波动影响,导致企业主体资产负债产生不必要的波动;公允价值会将任何变化都纳入企业损益表,这意味着企业的价值波动都将列入利润或损失,即使这种利润或损失有可能不会实现,企业未来也需要对这些缴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与企业金融资产管理的融合、实践衔接涉及诸多方面,容易导致衔接不畅等矛盾;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公允客观性上有折扣。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用中将会面临的,需要慎重对待。
3会计计量模式在经济环境中的运用
3.1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与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有内外之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经济体之一,国内外经济环境及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不尽相同,不同会计计量模式在不同经济环境中所反映出来的财务成果、经营状况均有所差异,同时由于经济环境本身的动态变化,会计计量属性也保持着不断变迁的状态,这意味着多种计量模式并存是当前发展的必然,我国会计界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格局,目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作为新会计准则中优势较为明显的权益工具,符合现行经济环境下的发展趋势,适应了金融创新的需要,使得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趋同,有利于企业的资产保全,更加符合会计配比原则,可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以现行经济环境下备受关注的金融衍生工具为例,这类衍生工具因不具备货币与实物形态,交易事项实际未发生,传统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难以使用,公允价值则可通过衍生工具产生的权益与义务等做好风险的累计与分散,这对于当前我国经济领域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无疑有极大帮助。
3.2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具体应用以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操作为例,某公司投资一个公司,按权益法核算,但是,由于接受其他投资者增资,增资后不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由权益法核算转按公允价值计量,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五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在终止权益法核算时,相关综合收益、资产、负债等做会计处理要考虑到所有者权益变动,并转入当期损益计算。比如较为典型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成本模式下建筑物的后续计量,按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土地使用权等的有关规定进行后续计量;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通常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能随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公允价值模式不得转为成本模式。比如,某公司将一幢已出租建筑物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4年1月对外出租入账时初始成本l94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2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年租金l80万元按月收取,2015年1月公允价值2500万元,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成本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940-(1940-20)/20×11/12=1852万元,则减少“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科目余额88万元,盈余公积64.8万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83.2万元。
以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实际变更操作为例,某公司大楼出租,前期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在后期具备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后做计量模式变更,假设大楼原价600万元,公允价值700万元,已计提折旧350万元,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25%,则转换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是转换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700-(600-350)]×(1-25%)×(1-10%)=303.75万元。房地产企业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等都会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后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企业可结合账面数据的变化调整自身业务发展,更好地做出发展决策,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及企业会计准则在定期报告中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更加准确到位的会计信息披露。
4结语
综上所述,现行经济环境下会计计量模式的变更是必然选择,有助于应对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会计计量挑战,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经济环境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体现,这有助于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积极做出变革与调整,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石党英.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4).
[2]许宁翔.会计计量模式选择探讨——以公允价值为切入点[J].财会通讯,2014(16).
[3]张莉.会计计量模式与信息的有用性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9).
[4]胡兴海.完善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思考[J].商情,2013(25).
[5]袁坤见.探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信息质量[J].现代商业,2013(69).
[6]杨志强.会计计量模式变革背景下货币与价格假设理论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