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09:57: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统文化的普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传统文化 《百家讲坛》 传播方式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无穷尽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但当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甚至种种文化庸俗化现象令人担忧。我们应努力学习和保护传统文化,深入思考并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把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传统文化特点及其现状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在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民间工艺等,无不昭示着华夏民族曾经的文明和强盛。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延续性强、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不能随意娱乐化、肤浅化。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传统文化却渐渐淹没在快餐文化疯狂的包围下。
面对本该引以为豪的五千年文明史,本该深入每个国民灵魂的传统文化,我们却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正是因为对文化的普及工作不到位。一句传统,多少距离,请不要将历史沉淀的那些优秀传统文化装在那个叫做历史的匣子里。
二、以《百家讲坛》为例思考传统文化传播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不力、普及不广的现实,政府、主流媒体也担负起了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2001年中央科教频道开播的《百家讲坛》是一档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栏目,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说论语》等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国学热”和“论语热”。《百家讲坛》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在当代的一个缩影,在传统文化传播的阵地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百家讲坛》刚开播时收视率异常惨淡,甚至为零。其后清宫戏的热播使得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一炮走红。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马瑞芳讲《聊斋》,再到于丹的《心得》,《百家讲坛》涌现了很多知识渊博,专业功底深厚的学者。他们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学术,将正史、野史、古今中外经典言论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讲授给观众。
其成功处首先在于《百家讲坛》抓住了大众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时机。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百家讲坛》应运而生。
其次,以电视媒体传播的方式很成功。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必须采用现代化方式,如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通过一对多的方式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一个讲师面对成万上亿的观众,庞大的受众数量能高效快速的将一种文化观点传播到千家万户,并由此将传统文化植入大众思维,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再者前期内容充实、质量很高,专家学者深谙电视媒体之道,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能正确把握专业知识与大众文化修养之间的差距。从曲高和寡的学术讲坛到接地气的内容形式,《百家讲坛》涌现出大批专家学者将传统文化推入大众视野。讲师们深入浅出地进行学术讲解,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大众能接受的内容。
随着节目的发展,《百家讲坛》也开始呈现出一些弊端。任何电视栏目的开展都以收视率为支撑点,《百家讲坛》也不例外。它的节目选题渐渐狭窄,最后因收视率下降提出放弃“百科全书”,重点强化人文类节目专题,使《百家讲坛》的题材局限于文史一家。同时《百家讲坛》后期在选人和节目制作方面没有严格把关,所选讲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专业知识底蕴不够深厚,有的甚至曲解历史、主观臆造,内容琐碎肤浅,与《百家讲坛》学术色彩浓厚的定位相悖。再者,其后期制作模式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要有可以扎根的土壤,必须激发大众的兴趣并引导其探索研究。可自易中天《品三国》以来,许多后来者便纷纷套用其讲史模式,长期以来形成了“八股文”式的套路,以致节目质量日趋下滑,使得人们审美疲劳,观众流失量大。
三、让知识可感,让思想可触
历史是一个民族延续与发展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灵魂的精髓。过去,现在与未来一脉相承,历史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要鲜活的病态,也不要僵尸的历史,而是要实在的、有意义的、可知可感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那么,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传播呢?
首先,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新生。我们要拥有历史的眼光,兼具国际视野,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阐释。如易中天《品三国》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历史,为受众的理解认识提供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
其次,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度与普及广度。凡一国文明,本国定会有许多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普及广度即增加文化的认可度,只有让文化具有生命力,才能让每一个国人充满民族自豪感并将其发扬光大。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或手机报等形式,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文化消费者普遍联系,更好地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还应从小学教育开始开设国学课程,营造一种诵读经典的氛围。
最后,政府的决策是社会发展的导向,政府将文化建设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将发扬传统文化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人的共识。教育是立国之本,传统文化传播也要“从娃娃抓起”。在文化建设中加大科研投入,让中国拥有更大的专业学术的人才力量。同时,社会主流媒体对公众和历史负责并进行正确引导,弘扬正确先进的价值观与文化观。此外,社会成员也要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大众传媒,都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四、小结
《百家讲坛》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传统意味着历史,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定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专业的精神对待,不断继承发展。同时又不能离开社会群体孤立创造,孤芳自赏。只有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历史,保护好中华的灵魂,才能让子孙后代为中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感到光荣并不断的传承发展。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啸.《百家讲坛》步入衰退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创新.2012年7期
[2] 《百家讲坛》:http:///lm/baijiajiangtan/
[关键词]新媒体;微信;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339-01
一、调查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继承、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们的时代使命,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依赖于传统媒介,更借助于新媒体这一日益强大的技术手段和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微信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能够立足事实,深入的了解微信作为新兴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的作用,获得第一手的资源和信息,调查小组展开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访不同职业的人群等多种方式,在全国多地展开,共收到纸质问卷215份、电子问卷136份及采访视频等。根据调查问卷及现场采访,希望能够充分地了解到传统文化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平台上的发展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在大众使用微信的频率方面,在受访人群中,微信日均使用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占46%左右,5小时以上占不到12%。微信的使用率普遍高于其他的网络方式;在微信各类消息普及度方面,使用微信的用户浏览信息多集中于时事新闻,而关注传统文化的用户比例在32%左右。
在传统文化关注度方面,54%的微信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一般,仅2.2%的用户对该领域完全不关注;在传统文化各种传播渠道产生的效果方面,通过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目前效果一般,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仍然是宣传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在受众对待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中,受访者对通过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普遍表示赞同。有93%的受访者认为,微信中有关传统文化的信息使他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彩,增加了知识储备,有75%的被调查者认为从中得到了精神的滋养。大家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来接受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融合,作为文化发展的形式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以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现阶段效果一般
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尚未成为主流。目前人们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于书籍报刊、电视广播和课堂学习,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响尚不深远。其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在缓慢中传承与进化,而微信的出现和发展则突如其来,二者之间的隔阂需要一定的适应周期。公众号的传播、朋友圈的转发、微信群的“家”文化与“红包”文化,已经是微信在传播传统文化中开始发挥作用的一种体现。
2.以微信传承传统文化有极大的潜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移佣说难杆倨占埃通过新媒体获取资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人们埋首于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时间越来越长。而相对于其他新媒体平台,微信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功能综合,适合于各个年龄阶层的群体,优势日趋明显。微信的广泛普及意味着,传播传统文化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承方式,而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谋求新的发展方向。拥有广大用户的微信提供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用户市场。虽然传统文化尚未成为大众通过微信获取知识的主流部分,但绝大多数受访者对以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持赞同意见,他们普遍认为相比其他网络文学,传统文化更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饱腹感,更符合大众心理需求。
3.微信传播传统文化尚有不足之处
其一,微信对传统文化普及的审核和规范存在不足。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为了引起关注借传统文化的外壳在朋友圈大行其道,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其二,微信的发展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开阔的视野,同时也使人们趋向于快餐式的阅读与粗略化的思考。传统文化被不断简化、解构,甚至娱乐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快节奏的微信传播中难以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三,传播传统文化的微信内容不够优质,缺乏市场竞争力。在调查问卷和采访中,许多受访者建议对对微信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包装,打造古色古香、精致优雅的阅读体验,防止出现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三、提高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影响力的策略
(一)规范传播,确保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公信力
在虚假信息泛滥的今天,网络谣言过多地消耗民众的信任度,无论对微信公众平台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一种打击。微信对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精神的准确性掌握是做好新媒体传统文化普及的重要前提。除了加强监管并限制微信中不实言论传播,还可以对微信公众号采取信用评级制度,评级结果公开显示在该公众号的首页上。同时,我们应当鼓励颇具公信力和专业素养的传统媒介敞开怀抱接纳新媒体,在新兴平台上为大众带来高质量的文化享受。
(二)打造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微信的推送,在大众脑海里形成的是碎片化印象。将零碎的传统文化知识打造为深刻而系统的精品文化项目,也可以积累一批忠实的读者。
(三)提高传统文化微信传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厚重积淀,远不如时事新闻、娱乐八卦所能给用户提供直观的刺激和新奇的享受。世界日新月异,传统文化也需要推陈出新。结合时事热点,注重版面版式,提高微信产品的整体质量,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都能为传统文化内容吸引大量读者。在文化传播之余,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互动平台,提供传统文化爱好者交流探讨的园地。由此,微信因传统文化丰富了内在价值,而传统文化也将以其自身优势,投入新媒体时代的洪流,在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中焕发新的活力。
四、结语
传统文化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给予了一代代中国人民丰富的精神滋养,国人承担着将文化宝藏代代相传的历史使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调查通过电子问卷与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着重探究了传统文化在微信这一媒介中传播发展的新思路。调查发现,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目前的影响力不甚强大,但发展的潜力无穷。即使微信为媒介的传播方式在当下社会暴露出种种缺陷,但有效的对策可以改善这一状况,助力传统文化在微信上的传承与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期待,微信因传统文化增添了文化底蕴,而传统文化也因新的传播方式呈现出独特的风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礼仪教育 意义 实施策略
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领会十精神,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里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而传统美德是中国礼仪文化的核心内容,礼仪教育即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可见,新形势下,礼仪教育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中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成为社会公民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礼仪教育应该承担起“公民道德建设”这一历史重任。
一、普及礼仪教育的历史意义
“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教育在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礼仪教育还承担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礼仪的核心是尊敬,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维护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构建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因此,新形势下普及礼仪教育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大学生头脑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简单的说教起不到作用,只有采取深入人心的教育方式才能被人接受,从而在大学生思想中树立起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证明,礼仪教育是大家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起效快、传播速度快、学生运用得快。故而,通过礼仪教育这个载体,可以有效地将“文明、和谐、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种在大学生的心中。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受各种思潮的影响,目前大学生价值观存在不明确、不正确的现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大学生思想中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普及礼仪教育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提升大学生公民道德意识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依法治国”固然重要,“以德治国”也必不可少。中国经济近三十年虽然快速发展,但公民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现象,譬如诚信的缺失、美丑的颠倒、不守秩序、廉耻观念淡薄等;“飞机上群殴事件”“大学生毒害同学”屡屡曝出;“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成为女大学生的口头禅;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公共秩序被扰乱的现象屡见不鲜;国民言谈举止缺乏修养、国民国际形象不佳的事实存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十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贬斥假丑恶……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礼仪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德育教育,礼仪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教会公民为人处世的文明行为规范和高尚道德标准。礼仪的核心是“敬”,如果相互交往中以尊重为前提,人人和睦相处,事事顺畅而行,社会必然和谐安定。通过普及礼仪教育,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美德,养成文明习惯,必将大大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修养,从而实现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国家文明程度。
(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周公设月制礼”,中国产生礼仪文化。礼仪的产生让人们有了“廉耻荣辱”之分,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家进一步弘扬发展了礼仪文化,逐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礼仪文化的传承一度遭到破坏,导致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西方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他们对西方节日的礼仪文化耳熟能详,却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礼仪文化。丢弃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导致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中国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存在国家,是与中国很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群体,普及礼仪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使“礼仪之邦”的美誉代代相传。
十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赋予了礼仪教育新的使命,普及礼仪教育是构建传承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既然普及礼仪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如何普及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普及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5%的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礼仪课程,88%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培训,96.5%的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非常有必要开设礼仪课。调查结果证明,现在高职院校还没有把礼仪教育提上日程,而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可见,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既然新形势下礼仪教育有着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因此,如何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成为当下德育教育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扩大礼仪课程开设范围,完善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修养的弊端。调查显示,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只是作为选修课或只在某个专业开设,无法实现普及的目的。若要普及礼仪教育,必须扩大开设礼仪课程的范围,就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样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并且对学生的礼仪修养进行量化达标考核,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制度,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礼仪修养,把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评价大学生的参照之一,考核结果直接与学生的评优与毕业挂钩,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二)丰富礼仪教育形式,营造礼仪文化氛围
传统礼仪教育普遍局限于课堂,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实践能力强,理论学习能力弱,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高职学生。因此,礼仪教育应该是理实结合,注重实践。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应通过讲座、仪式、环境文化宣传来营造一个大礼仪文化氛围。
“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单纯的课堂教学避免不了流于枯燥的说教,只有灵活多样的形式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聘请礼仪专家定期为大学生开展礼仪专题讲座,不但可以让学生吸收礼仪大家的思想精华,而且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与不足。此外,学校可以在不同阶段为学生举办一些大型的仪式,如 “军训阅兵式”“开学典礼”“成人礼”“毕业典礼”“庆典仪式”“颁奖仪式”“升旗仪式”“捐赠仪式”等,让学生在仪式中学习礼仪文化,感受仪式的庄严感。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践行礼仪规范,如形象礼仪比赛、职场礼仪大赛、礼仪文化沙龙等,这样可以大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可以强化礼仪教育的实践环节,活跃礼仪学习氛围。学校还可以通过礼仪素养测试,如“乘车礼仪”“服饰礼仪”“行进礼仪”“乘坐电梯礼仪”“拜访礼仪”“接待礼仪”“交换名片礼仪”“西餐礼仪”等,强化学生的礼仪修养。除此之外,学校可通过墙体标语、橱窗、校园网来宣传礼仪文化,营造时时礼仪、处处礼仪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知礼、重礼的理念。
(三)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效果最明显的教育途径。古代礼仪教育渗透到了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话要“穆穆皇皇”,即语言的美在于谦恭、和气、文雅;仪态方面要“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缓揭帘,勿有声”;仪表方面要“衣贵洁,不贵华,冠必正,纽必结”;卫生方面要“晨必浴,兼漱口”。此外,古代礼仪还主张对儿童要“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礼,爱亲,敬长,尊师,亲友之道”。这些优良的传统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并且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
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应该把礼仪教育融入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中。礼仪教育的难点不是掌握礼仪规范,而是将礼仪规范转化为行为习惯。尽管开设礼仪课,学生也明白礼仪规范,但生活中仍有学生说话不讲文明、对人不讲礼貌、行为缺乏教养,这与学校日常管理缺乏引导有关。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手册里大部分强调的是纪律,而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缺乏有力的监督。对于学校来说,纪律固然重要,制定文明礼仪管理制度同样不可忽视。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日常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来抓,并且落到实处,必然对养成学生习礼、守礼的良好习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科技兴国离不开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是学生思想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普及礼仪教育的力度,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从而推动“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宏伟目标的实现。
课题编号:SZ123074。
参考文献:
[1]杨狄.社交礼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柳建营,熊诗华,张明如.大学礼仪教程.学苑出版社出版,2005.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德育教学;应用探索
当前,德育已经成为高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人们的道德教育,从人们的内心出发,注重培养人们的心理和身心健康,这一德育优势并逐步应用于高职德育教学中,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教学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意义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应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如何才能提高高职德育教学水平?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拥有睿智的思想火花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教学中,能够逐步普及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理念,培养高职学生的心理和身心素质健康,并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所趋,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应用的积极作用
1.提高了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精神气质等全部释放,影响高职学生的性格和思想品质,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理想、大抱负,并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素质修养和道德品质,满足高职德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2.提高了高职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胸怀大志、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让学生感受到先人的自强不息,并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勇于钻研、敢于探索,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树立坚强的奋斗理念。
3.提高了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
传统文化的渗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先古的思想精华,在文化感染中学会做人、学会处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逐步增长智慧和综合素质,并在今后的职业规划中,以更为自信的姿态开启自己的职业奋斗。
三、提高高职德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1.重视传统文化的渗入和传播
在高职德育教学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德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文化的融入,要以师生互动为基本,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宗旨,以减少学生内心的排斥,并能够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找到现实的影子和影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传统文化的融入,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学生在夯实专业课程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达到品质塑造和修养培养的目的。老师在进行高职德育教学的时候,要以传统文化为土壤,开发出极富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以普及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营造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校园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需要营造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校园氛围。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习需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举办一些极富传统文化特色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并在娱乐中了解到传统文化理念,培养学生的品质素养。此外,校园可以开设极富传统文化意义的德育类网站,建设传统文化专栏,将传统文化类文献资料放在专栏内供学生学习、下载、交流等,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一片沃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品质道德和文化素质。
3.在实践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最终要以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高职院校要完善实践活动体系,以社会实践的形式组织学习、服务、志愿者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自立自强的性格和精神,让学生在这样的课程实践和志愿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质素养,并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真正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随着现代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步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渗入高职德育教学中已然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在德育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使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将宝贵的文化积累应用到高职德育教学中,开拓了高职德育教学的新时代,对于我国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春丽.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德育工作的影响[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01)
[2]周科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作用[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07)
[3]梁启勤,王青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里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而传统美德是中国礼仪文化的核心内容,新形势下,礼仪教育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成为社会公民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一、普及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礼仪的核心是尊敬,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维护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构建诚信友爱的价值观。新形势下普及礼仪教育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1、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仪教育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起效快、传播速度快、学生运用得快。礼仪教育可以有效地将“文明、和谐、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种在学生心中。大学生思想活跃,易受各种思潮影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大学生思想中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普及礼仪教育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2、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公民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现象,譬如诚信缺失,廉耻观念淡薄等;“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公共秩序被扰乱的现象屡见不鲜;国民言谈举止缺乏修养、国际形象不佳等。礼仪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德育教育,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公民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通过礼仪教育,在小事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高尚的情操,养成文明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修养。3、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一些学生热衷西方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对西方节日礼仪耳熟能详,却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礼仪文化。大学生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群体,普及礼仪教育十分重要。普及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既然普及礼仪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历史意义,如何普及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普及礼仪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策略
目前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礼仪课程,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礼仪课程。新形势下礼仪教育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那么如何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成为当下德育教育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1、构建礼仪课程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修养的弊端。部分高职院校未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少数开设礼仪课的院校只作为选修课,未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扩大开设礼仪课程的范围,建礼仪课程教学体系,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学生的礼仪修养进行量化考核,制定相应考核制度,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来考核学生的礼仪修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2、礼仪教育形式多样化
传统礼仪教育普遍局限于课堂,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高职学生。因此,礼仪教育应该是理实结合,注重实践。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应通过讲座、校园文化宣传来创造一个礼仪文化氛围。例如,聘请专家定期开展礼仪专题讲座,能让学生吸收大家的思想精华,而且能弥补课堂教学局限;不同阶段的大型仪式,如“开学典礼”、“成人礼”、“毕业典礼”、“庆典仪式”、“颁奖仪式”、“捐赠仪式”等,能让学生在仪式中学习礼仪文化;丰富的社团活动中传播礼仪规范,如职场礼仪大赛、礼仪文化沙龙等,能活跃礼仪学习氛围,达到礼仪教育的效果;一系列礼仪素养测评,如“乘车礼仪”、“服饰礼仪”、“行进礼仪”、“拜访礼仪”、“接待礼仪”、“西餐礼仪”等,能强化学生礼仪修养;用墙体标语、橱窗、校园网来宣传礼仪文化,能营造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知礼、重礼的理念。
3、将礼仪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制度
一、政工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和道德素质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工师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因此,自身的政治素质要过硬,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政工师要不断学习并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准备,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先,这样才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才能让人信服。政工师要有正确的三观导向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能够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政工师要时刻谨记自己是代表一个单位的内在形象,为了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平时与员工沟通和交流过程中,正确的三观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对员工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政工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精髓。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和文化,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增强精神感召力、拓展社会认同基础、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所必须的重要环节。政工师要顺应现代化潮流的发展要求,认真学习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而又高深莫测。政工师要根据当地实际,通过走访、收集整理资料等各种方式调查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三、政工师要成为连接优秀传统文化向民间普及的桥梁和纽带
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调查研究须有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学术建制和学科建设作为组织与制度的保障。政工师要积极参加专业人才的培训,成为连接优秀传统文化向民间普及的桥梁和纽带。政工师要成为连接优秀传统文化向民间普及的桥梁和纽带,首先要努力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实践传统文化,去身体力行,成为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其次,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式继承并大力宣传,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尽最大可能保留其原貌,组织专业人员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式研究,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今年6月10日,由江苏阜宁县文广新局主办,阜宁县文化馆、阜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活动在庙湾古城隆重举行。在活动现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宁大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沟舞龙”、公兴面塑,让市民大饱眼福。舞蹈、传统淮剧等,展现出阜宁县地域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参加活动展示的都是阜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手工艺等项目。通过非遗展示,百姓的“非遗”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政工师要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思想政治工作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立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之所在。我们要始终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外来健康文化为补充,继承和弘扬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新时期,我们要解放思想,在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不能忘记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这笔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软实力,尽最大可能的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政工师要认清新形势,能够借鉴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我国传统道德规范中有许多优秀内涵,至今仍影响着广大群众。继承这一部分优秀传统,并把它发扬光大,必将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以德治国是我国一个优秀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借鉴传统道德资源,势必会对提升当前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所帮助。中华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和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政工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将其贯穿在具体的工作中。
总之,政工师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工师要具备扎实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素养,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做优秀传统文化向民间普及的桥梁和纽带,善于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工师要批判地学习、继承、利用、弘扬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把中华传统文化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丽新.分析政工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4(4).
[2]陈晓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J].现代商业,2014(11).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主流文化;传播模式;价值
实现《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中央电视台于2016年推出的全新力作,无论是节目的创作理念、制作效果还是收视成绩,都取得了极佳的社会反响,让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在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之后逐渐走向成熟。该节目兼顾娱乐性和教育性,以中国诗词为核心内容,通过创新节目发展思路和表现形式,在轻松欢乐的竞赛氛围中向观众传递和普及文化知识,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的兴趣[1]。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诗词大会》以具有知识传播价值与文化普及功效的中国古典诗词为对象,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内容品质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基于这样的思考,文章针对《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流文化传播模式和价值实现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电视文化类节目话题性与趣味性的突破提供可借鉴的信息。
一、《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解读
从2016年开始,《中国诗词大会》持续热播,其根本原因在于节目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把主流文化元素和电视元素融合在一起,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传播,极大地彰显了中华儿女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追求[2]。1.履行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民族历时几千年而积淀下来的瑰宝,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形象。可以说,诗词之气质与韵律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和血脉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欧、美、日、韩等国和地区为代表的文化形态借助多种渠道“入侵”我国,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中国诗词大会》及时而准确地捕捉到了社会公众汲取文化知识的意愿,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再一次对诗词文化开展有效的传播工作,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诗情画意”“家国情怀”的渴望。应该说,《中国诗词大会》以文化之张力,展现了中央电视台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2.深耕中华文明与文化精神诗词是中国汉字语言文化之精华部分,能够凭借寥寥数语展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凸显其中的人文智慧与主流价值。基于此,中央电视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对中华文明及其中的文化精神进行深耕,最终在“诗词”这一方“土地”上获得节目的创新点,借助选手、主持人、点评专家和观众的力量再一次传承与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了主流文化价值。由此可见,《中国诗词大会》正是由于深刻挖掘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内涵,自然而然地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格与文化品位,体现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格调,使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内的人文精神与美学情趣相得益彰。3.挖掘中国智慧与文化内涵在当前众多电视文化类节目中,《中国诗词大会》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文化突围”,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国文化环境和传播中国文化信息的道路。可以说,《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对蕴含在电视媒体中的中国智慧的挖掘和传统文化的“定点释放”,实现了电视节目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完美转型。这一节目在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制造了一起极具内涵的文化热潮。电视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魅力和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此外,文化名人的点评让《中国诗词大会》别开生面,亮点纷呈。同时,《中国诗词大会》在向全国观众进行文化普及的过程中,也强化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4.顺应社会发展和文化潮流《中国诗词大会》作为电视媒体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产物,实现了对诗词文化的有效传播。实际上,在我国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却正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短板”之一。如何借助更多载体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继而构建民族核心价值,打造更加良好的国际形象已经迫在眉睫。《中国诗词大会》以敏锐的视角,及时察觉和巧妙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与民众的文化诉求。该节目放弃了急功近利的理念,坚持原创式的电视节目生产格局,极大地展现了对质量的追求与价值的坚守,并由此赢得观众的支持和喝彩。
二、《中国诗词大会》主流文化价值的传播模式
《中国诗词大会》无论是在节目定位、内容设置、主题界定、人物选择还是在观点设计等方面,均展现出积极向上、通俗易懂和充满亲和力的一面,在充分弘扬中国诗词文化的过程中,为人们重新认同主流文化创造了新的平台和传播渠道。《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流文化价值传播一般借助以下四种模式。1.以互动和真性情解说文化语言作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以展现主流文化为出发点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对诗词的解释、分析和传播,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和主流意识得到了理性对待。与此同时,节目通过与现场观众、选手、嘉宾、场外观众进行互动,展现其感性的一面,让人们在了解诗词歌赋的同时,真正体会到《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真性情”。比如,在对重病患者黄明霞的坚强进行介绍时,现场与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为之动容,节目在具备了人文情怀的同时,也增加了人文关怀。当然,在节目进行过程中,无论是答题选手的机智、主持人的知性还是嘉宾的幽默风趣,都让这一节目更具感染力,让人仿佛置身于诗词的时代。2.以娱乐和竞赛释放文化价值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在泛娱乐化或者“娱乐至上”的年代里,为了使文化类节目在媒体竞争中获得优势,脱颖而出,需要寻找更理想的发力点[3]。《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视作比赛之核心,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将文化的比拼置于一场娱乐竞技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使中国主流文化得到重新确认和发扬。观众在对数不胜数的文化符号进行重新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诗词大会》赛制设计的独到之处——它坚决摒弃了“热播”综艺节目“娱乐至上”的诉求,将诗词文化融入娱乐与竞赛中,潜移默化地让观众和主流文化直接接触,极大地展现了中国诗词特有的文化价值与审美底蕴。3.以诗词为载体,传播文化符号《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表明唯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深入挖掘与阐发中国主流文化及其时代价值,才能在延续文化血脉的道路上顺利前进。作为以文化继承和本土创新为理念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无论是节目的观众定位还是内容选择,都能被称作全民参与的文化节目,其实现了普及性与专业性并重的目的。比如,在内容选择方面,大多是观众耳熟能详的诗词,几乎涵盖了忠孝、家国、仁义、道德等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内容,观众在重温古典诗词的过程中,避免了过度娱乐化导致的文化庸俗化,可以领略诗词所蕴含的文化思想。由此可见,《中国诗词大会》很好地实现了学术性和大众性的结合,在通过电视媒介进行传播之后,诗词背后的知识再次为大众所接受。4.以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传扬文化精神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在主流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如今的信息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化传播的碎片化,深度学习与系统学习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这不但让社会公众对诗词形成了集体遗忘,还会让中国主流文化形成更多断点[4]。《中国诗词大会》的适时推出及时扭转了这一状况,让社会公众了解自己对古典诗词的掌握程度,以及中国诗词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引导公众更加重视对诗词的学习和对中国主流文化的传承。此外,《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播主流文化精神的同时,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诉求,让更多公众掌握和理解诗词背后深远的意义。
三、《中国诗词大会》主流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
对主流文化类电视节目来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收视率,除要注重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化符号外,还应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道路[5]。本文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点,电视节目除了要迎合文化节目大众化诉求,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主原创,还应构建全媒体战略发展思维,不断拓展品牌文化价值空间,以此形成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核心竞争优势。1.迎合文化类节目大众化诉求《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载体,通过普及经典诗词的形式,拉近了节目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社会公众对诗词文化的“最初印象”和“原始理解”。可以说,《中国诗词大会》使得电视文化类节目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而若要实现此类节目的成功,电视媒体人除具有高度的文化传承意识外,还应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主流文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比如,将高深的诗词知识借助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播,使之更加接地气,表现出极强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同时,还应借助娱乐、竞赛等形式来展现主流文化。这样一来,节目不但保留了思想性,还能向公众普及主流文化知识。2.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主原创《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特有的中国气派、强烈的文化自觉和不可动摇的自主原创是分不开的。为此,电视文化类节目若想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必须始终将观众视作节目的中心,无论是如何严肃的主流文化知识都能够通过观众喜爱的方式加以呈现。而实现这一点,需要立足本土,强化创新,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原创节目,提升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话语权和竞争优势。3.构建全媒体战略发展思维文化类节目若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要不断挖掘文化资源的传播潜力,使之在传承中创新,还应构建全媒体战略发展思维,使电视文化类节目与新媒介的传播规律、实际特征相结合,继而创新出与社会公众审美习惯以及收视心理相符合的文化形式。在借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应借助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实现全媒体参与,以此构建其差异化的竞争优势[6]。同时,文化类节目还应借助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和展现主流文化价值。比如,在节目策划的过程中,通过台网联动的形式实现更多主流文化内容的多渠道传播,借助新媒体工具实现节目产品的延伸和传扬。4.拓展品牌文化价值空间《中国诗词大会》在借助电视媒介对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的过程中,充分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在强化其责任感与紧迫感的同时,极大地扩展了品牌文化的价值空间。因此,对于电视文化类节目来说,为了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和提升自身优势,其需要顺势转变传播观念,不断拓宽传播途径,让主流文化的传播更加有效和快捷。其中所蕴含的主流核心价值、公信力、影响力以及传播力等,将借助品牌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发挥振奋人心、激发斗志、凝聚队伍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全媒体镜像中,有必要将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共同肩负起持续传播主流文化的时代重任。
四、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像一场风暴席卷我国。近年来,我国网络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迅速成为网络大国。人们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实现商品交易,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刚接触网络的时候,人们需要懂得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只需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以实现不少生活需求。网民可以利用大量的碎片时间打开手机阅读网络资料,便利的上网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是一场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思想的民族精神。现在,这两种文化出现了强烈的碰撞,一方面人们追求时尚、追求效率,对传统文化出现了弱化现象;另一方面人们在忙碌中更关注道德的回归,对网络文化存在的价值和蕴含的精神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对于网络文化的定义,争议很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网络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人认为只要是和网络有关的文化产品就叫做网络文化,也有人认为网络上首发的作品才是网络文化,不管是怎样的观点,网络文化都摆脱不了网络和文化这两个要素。网络具有方便性、先进性等特点,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逐渐得到了网民的认同,因此,我国的网络发展速度惊人,网络以不可抵挡的姿态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移动网络的普及,让更多的手机族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都能够感受到网络文化独特的魅力。尽管每个人对于网络文化的理解不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存在方式,它有着独特的表达形式。简单来说,网络文化就是以计算机或者手机为载体,以网络为平台,依靠发达的信息传播系统,运用各种语言符号传播思想、发表看法、传递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购物、讨论……可见,网络的功能非常强大,网络文化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二)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植入中国人骨髓中的民族精神,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内涵弘扬于世,绵延至今。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作为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道德标准等渗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有别样的个性和气质,这来源于受到几千年文化的熏陶。因此,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国人们践行的道德目标和依托的精神家园。
二、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存的现象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二者的融合也逐渐被人们认同。二者相互依存,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寻找最佳的契合点,分别在我国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以信息高科技为基础,和传统文化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网络文化是在计算机普及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网络的诞生、发展和普及过程中必要的条件是技术的革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为网络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各种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为网络文化的传播构建了平台,因此,网络文化首先表现出技术特征。网络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处理,将传统的图片、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经过分析后传递到网络上。由此可见,网络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数字形态的表现,由于实现了数字化传输平台,影像、图片、音频等复合而成的多媒体传输让网络文化内容更加丰富,这体现了网络文化的数字化特征。除此之外,网络文化还有虚拟性的特征。网络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更方便,人们通过QQ、微信平台、淘宝等应用程序可以实现聊天、交友、购物等形形的生活需求。互联网上的资料是可以虚构的,匿名的现象让更多人喜欢上这种隐秘的方式。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在网络上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其他人进行文化交流,从而获得各种需求的满足。网络文化具有的开放性和平等性等特点也是吸引众多网民的地方,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把自己剥开展示出最真实的一面,心里的烦恼可以在这里倾诉,传统文化中一些羞涩、隐晦的话题可以在网络上放开了聊,人与人之间虚拟的角色中的交流是平等的,彼此可以敞开心扉,互相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网络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元化,尤其表现在内容的多元性。人们在网络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大多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因为网络中所包含的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到文学、哲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并且其传播方式是多元的,满足不同形式的互动。由此可见,网络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文化载体,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群体的需求,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传播方式主要以书本、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传统文化的传递也大多通过教育教学和民间的口头相传,学生在进行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所受到的道德标准、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都是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传统文化正能量的书本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学生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从言谈举止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依然有很大的弱点。比如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慢,传统文化的作品要经过编辑出版之后才能够在人们手中传播,传播方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充满正能量,带有很深的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学习,目前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群体,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较少。这不是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传统文化的内涵深邃,要理解传统文化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鉴赏能力,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的文学底蕴才能够把传统文化的精神理解清楚。因为传统文化作品的作者大多具有很高的创作水平,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历练,如果读者不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就不容易读懂。
三、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存的现状已经是我国文化主流形式,两种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两种文化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各具优势,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的研究首先要分析两种文化存在形式上的差异。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相比有很多的不同。从传播速度和方式上网络文化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从思想内涵上来看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远比网络文化大。下文将从两种文化的优势和缺陷进行比较分析,强调突出两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的重要性。
(一)网络文化的优势和缺陷
网络文化的优势在于快捷、方便、实惠、开放。网络文化是借助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来进行传播的,传播速度远远高于报纸、书本。报刊杂志从创作到出版需要很长时间,而网络文化从创作到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可能更短时间。快捷传播是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最大的优势。其次,网络文化容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文化作品的读者量没有限制,只要能够上网,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就可以阅读相关文字。而传统文化的作品需要人们购买才能阅读,比如报刊杂志,由于印刷数量有限,阅读的对象也相对较少。从经济实惠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更实惠,网络阅读只需要缴纳上网费,有的网站需要一定的费用而外,没有其他收费项目了。也就是说网民只需要支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比如知网的资料检索下载,每个月只需要些许费用就可以阅读里面的文献资料,而且内容非常全面。传统文化作品不花钱能阅读的只有图书馆,但是不能保存,网络上的资料还可以下载下来,作为永久保存。网络文化更开放体现在创作过程中,广大群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人们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章,也可以通过好友进行及时交流沟通。而传统文化的阅读过程在相对封闭性的环境中进行,即便是有感想也不能及时和朋友交流,更别说和作者交流了。在网络文化中,读者还可以给作者留言,作者在方便的时候还可以一起探讨作品中的文学问题。然而,在网络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上传资料信息,无形中给一些低俗的人提供了传播庸俗信息的平台。网络上不负责任的言论、虚假信息、不文雅的广告等严重地污染了网络文化。网络普及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多陷阱。近年来网络诈骗和信息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就说明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尤其是网络舆论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极少数心理变态的人利用网络文化在舆论场所兴风作浪,治理和整顿舆论市场便成为当下全球共同关注并十分头疼的问题。
(二)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缺陷
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具有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的熏陶方面,对华夏子孙具有引领性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商周时代延续至今,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中华儿女永远继承和发扬。其次,在对待个人生命和自由的问题上,我国传统文化中追求自由、独立、民主的思想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待个人和集体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历来尊崇顾全大局、胸怀天下的责任感和全局思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诠释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折射出了我国先哲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对待人与自然的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具有崇尚自然,追求个性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的文学作品太多,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环境保护的朴素意识,也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但是,在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博弈中,传统文化有很多地方处于被动地位。比如时效性、开放性等方面明显差于网络文化;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网络文化相比也显得单一,在传播和互动方面也没有优势。
四、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网络文化作为快餐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于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宣传平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便利。传统文化为网络文化内涵的提高提供了保障和条件。因此,作为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网络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不可回避和否认,网络上现在还有很多低俗和虚假传播的现象玷污着网络文化市场,这需要广大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的纯洁性。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精髓作为支撑。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得以传承和发展,网络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形成丰富的内涵。因此,从网络管理的角度来说,要尽量避免低俗的信息进入网络,让互联网上的文化充满正能量。网民在上网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话不说,未经证实的消息不传播。提高全面素质,让互联网展示中国人的风采,展示中国气派。因此,规范网络管理,引导网络文化健康良性发展是未来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
(二)汲取文化精髓,提高网络文化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零门槛的,没有限制的沟通和交流。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融入网络文化中,不仅提高了网络文化的内涵,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保障。应着力提高传统文化的质量,增强人们的认同感,让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网络文化的传播。其次,要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优势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广大网民心目中具有权威性,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食粮。网络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可以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发挥网络优势,宣传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境。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丰富的民族精神,很多人只能通过电视、电影、报刊杂志、广播等方式获得传统文化的知识。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扩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这就需要各传媒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微博、微信、百度等各网络平台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知识,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宣传机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丰富多彩的方式吸引广大的网民自觉加入到学习、宣传和分享传统文化的活动中,让传统文化在网络的推动下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