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36: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非遗文化的传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部门开发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了相关公共文化机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职责。档案部门作为“记录历史,文脉传承”的公共文化机构,应以《非遗法》的颁布为契机,积极参与非遗的保护工作。留存历史,弘扬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和重视度。实践中,很多档案部门都实际参与了非遗保护工作,但其工作领域及重点普遍仅限于非遗档案的建档和保存,工作较为隐性。而“传承和传播”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工作更加显性,在获得重视的倾向性方面有明显优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初步统计,全国各地现存的非遗项目近90万项之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在强势、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现面临着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较突出的问题体现在:一是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我国非遗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有关管理规范、保护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健全。二是非遗传承意识淡薄。“申报热情,传承冷漠”的两极分化局面较为突显,多项申遗项目在申报成功后呈现出传承人断层,“绝活”无人问津的局面。三是申遗档案很难得到妥善保护。由于思想意识不足或保管条件有限,大量典籍、实物等珍贵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有些甚至已流失或损毁。因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重视和加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需要破解的课题。
二、加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对档案部门及非遗的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①档案部门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结合其自身特点,突显出非遗保护方面的种种优势。如:档案部门拥有完整的档案管理设备和档案保护设施,可避免资源浪费;档案部门有完善的档案管理与保护制度,可为非遗档案的管理提供保障;档案馆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有效促进非遗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等。基于以上优势,很多档案部门都实际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例如:南京云锦、金线金箔、金陵刻经、秦淮灯会是南京人耳熟能详的国家级“非遗”,江苏省档案馆已经为这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建立档案。又如:2011年9月,云南省通海县档案馆接收洞经古乐和“高台”艺术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进馆。由此可见,档案部门在非遗档案的建档和保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档案部门也应认识到非遗档案开发利用对档案部门及非遗的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转变工作模式,利用馆藏和现有条件,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
(一)服务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增强责任使命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给档案部门保护非遗的职责提供了政策依据。③另外,《档案法》赋予了档案部门在档案理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保护、档案宣传等方面的组织与指导职责。文化需要记忆,历史需要留驻,做好非遗的研究、宣传、传承和弘扬等环节则主要涉及到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档案部门要将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视为弘扬和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神圣使命,履行档案部门“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创新的契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真实反映了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统工艺等显著地方特色。和馆藏的党政机关的文书档案、普通的专门档案相比,非遗档案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其特殊性,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此外,非遗档案需要更深入的开发利用及全面的管理要求,需要档案部门打破传统观念和工作模式,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尝试,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辟创新道路。
(三)通过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进一步提升档案部门的影响力
档案部门不应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局限于建档和保存。虽然做好建档和保存是非遗传承和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但档案部门应在做好“幕后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大自身工作产生的“绩效”,在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上发挥优势,突破创新。档案部门要加强非遗的宣传,展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成果,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工作提出合理性建议及具体措施,在弘扬文化、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部门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三、非遗档案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广泛收集,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
收集工作是档案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条件。要做好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必先广泛收集能够反映有关非遗的历史起源、表现形式、传承情况等各方面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献典籍、影音资料、实物道具等资料。非遗档案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民间遗存量大。因此,档案部门要更新观念,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非遗档案的收集工作。此外,为了更好的留存历史,为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认知和研究提供全面的支持,档案部门应在全面系统的记录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为非遗的宣传和传承提供便利条件。
(二)深入编研,编写文献资料
档案部门应立足馆藏,深入挖掘非遗档案独特的文化意蕴,并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考证研究,使其形成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编研成果,充分展现非遗档案的文化魅力。目前,我国非遗资料编研较突出的成果有《十大文艺集成志书》、《中国文化遗产大辞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图集》等,均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华。
(三)加强宣传,弘扬历史文化
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弘扬优秀民族历史文化。首先,档案部门可借助文化机构的公众影响力,联合举办文化艺术节、博览会等现场展示活动。例如:上海闵行区档案馆在2013年国际档案日之际,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城市记忆·经典闵行——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特展”。重点展示了马桥手舞狮、江南丝竹、七宝皮影戏等非遗实物展品和档案资料。钩针传承者们还在现场展示了钩针编结技艺等“绝活”,使百姓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④其次,档案部门还可利用社会媒体、网络等众多宣传渠道,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例如:江西省艺术档案馆已经建立并开通了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开开通的第一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网,在提高社会公众对非遗的关注程度,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⑤
总之,现在全国各地已形成一股强大的申遗热潮,各部门对申遗工作都给予极大的重视。身兼“记录历史,文化传承”重要职责的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将其作为工作重点。虽然我们还面临着工作机制、管理经验、资金及人力支持等多方面的困难,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可谓任务重、难度高、阻碍多,但只要档案部门开拓进取,全体档案工作者齐心协力,必将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张惠萍.档案学视角下的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研究[J].云南档案,2012(09):34.
②摘编自新浪新闻网(来源《金陵晚报》).四大非遗走进江苏档案馆.2006-7-12.
③王云庆,万启存.守护精神家园——谈档案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J].档案与建设,2007(02):15.
④上海档案信息网.http://
关键词:刘伯温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44-02
一、历史人物刘基与传说人物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浙田人。明初任御史中丞,封诚意伯,是集道德、功业、文章于一身的“三不朽”伟人。他悲悯苍生,以人为本,做官清正,诚意正心,为后世树立了道德楷模;他著述等身,文章传世,具有崇高的文学地位;他运筹帷幄,定计后先,助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谋略家和政治家。后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有“王佐”、“帝师”、“千古人豪”之称[1]1。这是历史人物刘基。
历史人物刘基的字是伯温,从这个意义上讲,将刘基称为刘伯温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从传说的角度来说,刘伯温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刘基。刘伯温,因刘伯温传说而为民间世人广为知晓。刘伯温传说的产生是与历史人物刘基分不开的。周群指出,元明之际的刘基(伯温),因其卓越的才秉、高洁的品行、通究天人的学术而被庙堂与民间有意无意地神化了[1]序。由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伯温传说其实就是基于历史人物刘基,将其某些历史事实和人物本身神话后的民众口头文学。那么,刘伯温就是民众长期以来,根据传说的流传与发展,神话、虚构出来的人物形象。
对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探析,在陈胜华的《刘伯温传说新探》中,作者对这两个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刘基是生活在元末明初的真正历史人物。他天资聪颖,以其智慧与神勇为百姓办事情;他才华横溢,著书写诗,成就了《烧饼歌》《郁离子》等佳作;他神机妙算、忠心为国,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政权,并鞠躬尽瘁的为国效劳。而刘伯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对刘基自身的才华进行神话与加工,就形成了民众心中的“完美”形象。集智慧、清廉、正直、勤奋、忠义、神奇等品质于一身,满足了民众的各类心理需求,具有广泛的传播空间。
二、作为文本的刘伯温传说
民间文学都有其产生与传承的“土壤”,即特定的语境。刘伯温传说也不例外,虽然其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在全国各地都有刘伯温传说群的存在,但传说的产生都是根据本人到过或者在此地居住过,才产生的。例如,我国浙江文成县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刘伯温传说传播集群,这里刘伯温传说的种类多,传播较为广泛,影响较大。究其原因,现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原为青田,就是刘基的故里,文成县的名称也是根据刘伯温的封号而取的。这里的刘伯温传说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与环境。
陈胜华在书中对作为文本的刘伯温传说进行了初步的归纳,但是较为系统,书中对刘伯温传说产生的原因,传说的特点和文化价值进行了重点论述。
刘伯温传说与传统四大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白蛇传说[2]181-182有着较大区别。传统四大传说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但是都有其特定的产生过程和基本固定的故事情节或者是固定的人物形象。刘伯温传说“流布广泛,疏密有间,南北有别;短小精悍,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这些特点是其他传说所没有和很少有的,构成了民间文化的一大奇观。”[1]23
刘伯温传说没有特定的故事情节,故事也没有特定的人物形象作为支撑。这是刘伯温传说相对于其他传统传说的独特之处。刘伯温传说分散在全国多个地区,并且各个地方有其自己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且多短小精悍,数量也较可观。目前搜索的刘伯温传说接近四百,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2个省,23个省有刘伯温传说的分布,其中,浙江、北京、安徽、江苏等省有较多篇幅的刘伯温传说分布,可见刘伯温传说的分布在全国范围看来是较为广泛的。
刘伯温传说数量较为庞大,且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使得刘伯温传说整体呈现纷繁杂乱的形象。当前较多学者将大部分的热情投入到了传说的搜集中,而忽略了传说的分类系统研究。传说的分类有很多种,根据传说内容或题材的不同,将传说分为四大类: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和习俗传说[2]148。在《刘伯温传说新探》中,陈胜华先生对根据刘伯温传说中,刘伯温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类:刘伯温和民间道德、刘伯温和民间智慧、刘伯温和民间信仰。这样,就将刘伯温传说分为三类,分别体现刘伯温在民众中的道德、智慧和信仰中的作用。
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伯温传说的传承与保护
在文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经国家文化部颁布国务院公布,刘伯温传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刘伯温传说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刘伯温传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传说中所包含的道德伦理观念,对现世仍有积极的教化作用,并且丰富的传说内涵也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刘伯温传说的生存发展空间不断缩小。“在民间,刘伯温传说已是风光不再,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弄不好,还将会进入历史博物馆,成为了历史陈迹呢!”[1]103陈胜华先生在《刘伯温传说新探》中专门用了一章来陈述刘伯温传说的生存困境和保护措施。作者立足于当地的刘伯温传说发展,从口传传说的保护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伯温传说的生存困境和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这是目前刘伯温传说研究中较具有前瞻性的问题,针对成为非遗后的传说的传承与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对未来刘伯温传说的发展与走向有很大的关系。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重大困境,刘伯温传说也不例外。首先,传说的存在语境发生变迁。传说产生主要有四个途径:以现实存在的实物为基点,进行自由的想象和虚构;将神话的情节和故事进行现实化和人格化的加工,使神话转为传说;将历史事实传奇化;将完全虚幻的故事粘附在真是的事物上[2]167。刘伯温传说就是民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虚化的人物刘伯温粘附在历史人物刘基身上,将其演绎成各种形象,来满足民众自身的需要,而这里的刘伯温就是我们所说的箭垛式人物,是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价值观念的集合。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民已经逐渐的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传说也不再是民众茶余饭后的主要娱乐活动,并且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已经解决了很多以前无法解释的问题,传说的生存空间不再广阔。其次,传说传承人的老化。传说的传唱多是老年人,受限于身体状况,语言问题(多数老年人只会当地方言)等原因,使得传说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带来较大困难。第三,传说本身的局限性。传承内容较为单一,老年人在传承过程中,对传说的内容与形式的变迁较少,致使传说的传承形式与内容趋于单一化。同时,刘伯温传说本身数量较多,内容形式不固定,这给传说的传承与保护带来很大的难度。收集工作量大,对传说还需要有大量的鉴别工作。
(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伯温传说的本真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并非自然,非遗保护要尽量保护其自然属性,但并不干扰其自然发展,也不使其消亡。①
就刘伯温的故乡文成县来说,一方面当地的文化局组织开展关于刘伯温传说的讲故事大赛,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分为老中幼组,有针对性地收集故事的同时,将刘伯温传说不断传播开来。另一方面,将地方文化深入学校课堂,将刘伯温传说印成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刘伯温传说的发展,使其不致消亡。很明显,这些做法多是政府部门在主导,且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非遗保护的本真性原则。
本真性是世界遗产委员会所特别强调的重要保护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时需要遵守的重要规范。王霄冰指出,文化事象的本真性是一种难以确定的存在,本真性就是作为一个原本事象的参照体系而存在的[3]。
刘伯温传说的本真性不单是其传说的文本,还包括传说在传承过程中的特定语言环境、传承的口头程式、语言形式和传说过程中的表演等等。因此,在保护刘伯温传说过程中,我们保护的不单是刘伯温传说的口头和书面文本,传说产生、发展和传承的语境、传承方式等也是我们保护的重点。
在保护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政府、传承主体和民众间的角色定位。政府过度参与甚至主导的角色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保护不了刘伯温传说本身的巨大文化价值,还可能加快它的变异与消亡,将民俗变成“官俗”。
四、结语
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伯温传说,需要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同时要明确,保护刘伯温传说,尤其是作为非遗的刘伯温传说,不仅需要保护其故事文本,还需要保护传说的存在语境、传承方式及其丰富的价值内涵。这就是说非遗本真性的保护不是单纯一方力量的作用,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才可以完成的。刘伯温传说的保护,就需要政府、专业学者、传承人和民众等多方力量的合作,在确定好各方的准确定位后,要结合当地的发展现状进行相应的保护与发展。在保护的同时,既要保证传说立足于其本土化的发展,又要对传说的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陈胜华.刘伯温传说新探[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8.
《印象•武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1.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是川江流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汉族民间歌唱形式,①用于渲染表达船工们的内心情感,激发他们的昂扬斗志。在川江号子中,号头子领着众纤夫喊着“穿激流哟,跨险滩喽,号子一响,声震天哟”的号子,气势动人,展示了纤夫们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气势。江中的木船闪烁着橘红色的灯光,若隐若现,最终木船在纤夫们的共同努力下,离观众越来越近,船上的灯光越来越亮,一扫之前的阴霾,带来新的曙光。导演作为隐藏的传播者,通过演员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观众。“穿激流哟,跨险滩喽,号子一响,声震天哟”,传播的第一层信息就是号子声,号子在唱什么,然后才是号子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川江号子所承载的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号头子带领纤夫们通过号子声来传播号子的字面意思和蕴含其中的深层含义,完整地呈现了当年纤夫们的生活状态,纤夫们乐观积极、迎难而上的形象逐渐清晰。
2.土家族哭嫁歌。哭嫁,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婚姻风俗,即新娘出嫁之前要进行的唱哭嫁歌的仪式,以土家族最为隆重和典型。土家族的女儿在出嫁之前都要举行哭嫁仪式和唱哭嫁歌,表达自己对父母的不舍,重庆多地也有这样的婚嫁习俗。哭嫁中,女儿即将出嫁,母亲给女儿梳头,在女儿的耳畔叮咛,母女二人相拥在一起,后来渐渐有了哭泣声,母女二人唱着哭嫁歌,共同演绎哭嫁,将传统唱法与流行歌曲融合起来,为哭嫁这种古老的习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在哭嫁中存在两组传播关系,首先是母亲和女儿之间的传播,母亲通过自己的话语和哭泣向女儿传递信息,告诫女儿到了婆家要做个好妻子好母亲,也将自己的母爱倾注在这些话语中,母亲的话唤起了女儿对于母亲、娘家的依恋,激发了她对离家的伤感,同时,母亲通过自己的话、哭声将自己的经验以及心中的不舍完整地传达给了女儿;其次,对于观众来说,母女二人用她们的表演和哭嫁声向观众传递信息,在受众的心目中播撒了母慈女孝的种子,开出了孝道传承的花朵。此时,对于哭嫁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宣告完成。
《印象•武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效果
1.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是就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言,它不是孤立的信息或事件,而是开放在周围的生态环境中,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和影响,并对外作出反应,或是发生相应的变化。”②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或内涵的传播,是靠置身在原生态环境中表现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来实现的。《印象•武隆》依托原生态武隆县桃园大峡谷的自然风光搭建了完美的画面,又运用人声、音乐、音响等声音元素再现了川江号子、哭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时空的真实氛围,突出表现形式的原汁原味,最主要的是与当地文化背景紧密结合,表现民俗民情,展开故事讲述,放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突出本土化特色,让受众在70分钟的精彩演出中亲身体验和感受武隆喀斯特地貌壮美的自然景观、巴渝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瑰宝,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2.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传播是传承的一部分,传播也是促进传承的动力,《印象•武隆》既要传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唤醒人们的传承意识,这种传承并不仅限于形式层面的接受,更多的是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隐藏的精神内涵的领悟。川江号子中纤夫们用生命的呐喊和歌唱带来的震撼,传递的是纤夫们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质,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精气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哭嫁不仅仅是在出嫁的时候哭一场这般肤浅,其背后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哲学,集婚前教育、传递亲情、角色转换等功能于一体,也为即将出嫁的女子提供了一个宣泄内心焦虑不安、既喜又悲的复杂心情的机会,实现了生存智慧和道德伦理的世代传递。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传统哭嫁的仪式感在减弱,但也存在现实的延伸感,只是被传承、被演绎成了多种形式,而始终贯穿其中的精神内涵就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孝道。
3.满足受众需求,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印象。《印象•武隆》的受众主要是去武隆仙女山、天生三桥、芙蓉洞景区游玩的游客,这些人对于自己的媒介选择有怎样的需求呢?山水实景演出《印象•武隆》是否可以满足他们的诉求?第一,可以满足他们放松身心的需求,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第二,可以满足观众探索求新的心理,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震撼力;第三,可以满足观众文化身份确认心理;第四,可以满足观众的学习需求,通过真人演出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4.调动受众行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受传者来说,学习是一个接受和重塑的过程,改正一些原有的观点,树立全新的体系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才是完整的接受过程。观看《印象•武隆》,受众也经过了认知—态度—行为的转化过程。第一步是认知层面,外部信息作用在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受众通过观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武隆》知晓并接触这些异域异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步是态度层面,历史的代入感满足了受众的怀旧情结,《印象•武隆》中怀旧的场景、怀旧的歌曲、乡音营造出强烈的代入感,唤起受众情绪的变化,唤醒了人们对怀旧情结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的生存状态的关注;第三步是行动层面,传统的文化震撼了受众的现代意识,重塑了行为、梦想并代入现实生活,制约或影响受众的认知从而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这些变化将通过受众的行为表现出来。《印象•武隆》让受众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萌发出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更多的人还会在观看了节目之后产生一些新的感悟。比如:看了土家族哭嫁,听到那些饱含深情的哭嫁歌之后,子女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决心以后要好好孝顺父母,这就实现了受众行为的转变。
结语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响音诗画《清明》;艺术传播;文化格调;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
一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果山水建筑是骨肉,文化内蕴便是灵魂。一个城市综合素质的整体表现,需要靠文化来支撑。城市文化是城市格调的最佳体现,城市的文化格调是指由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文化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力量构成的一种文化状态,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及发展模式。一个城市所具有的文化格调是在若干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是文化创新力、文化市场力、文化运行力和文化吸引力的合力呈现。要提升城市的文化格调,除了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重视城市环境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标志、引进优秀文化人才之外,还必须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直接构成城市形象,直接影响城市的文化格调。因此,要有效地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格调,就需要多元化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我们需要通过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创造,融聚社会共同价值观念,整合凝练出能够继往开来的城市个性文化,这个性文化既包括历史积累的传统成分,又包括具有城市个性的现代元素。文化起源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与创新,通过不断的更新创造而向前发展,文化是整合和超越的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不一样:传播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在传承中加以保护,最有效的传承方式须与现代传播手段联系在一起。应该立足现实,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与现实的碰撞中寻找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播可以是多种多样,但艺术传播是其中最有魅力,也是最有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是提升城市文化格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遗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文化表现形式,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以及与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这三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现的形式并非都是非物质的,物质层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要通过人格化载体、物化载体、文化空间载体、产业化载体等有形的物质载体来实现。”①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政府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以重庆为例,重庆要实现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文化高地”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构建十大文化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大都市,具体需要:1、构建以重庆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思想支撑体系;2、构建城市文化形象标志体系;3、构建城市文化产业体系;4、构建城市文化特色品牌体系;5、构建城市文化传播体系;6、构建城市文化人才体系;7、构建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8、构建城市文化保护体系;9、构建城市文化研发体系;10、构建城市文化保障体系。②其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就是一个重要的构成,这关系到重庆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对一个地区至关重要,它是地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直接反映大众的文化修养、精神状态和心理品味,能产生无穷的道德约束力和精神驱动力,是一个地域的内在形象和软实力,人文精神还是地区发展的内动力,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关系到重庆实现科学发展的竞争力。
“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地域风貌和精神内涵代表着重庆人民的精神气质,是重庆城市精神培育的文化资源。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精神培育相结合,是城市精神培育的重要路径和实现手段。”③即便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贫乏的城市,也能够并且应该在普通的民俗文化环节中寻找到有价值的资源并进行富有地方色彩的艺术传播。节日民俗是人类社会各个族群普遍传承的重大文化事象,它紧密地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在传承过程中又不间断地延续着、创造着、发展着,构成了一部在时间和空间活动上丰富的节庆文化史。关于节日的文化记忆的传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诉诸于文字的,一种是活形态的仪式表演,美国社会学家贝格森把仪式划分为微型、中型、大型三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的大型仪式便是需要与日常生活区别开来的集体的庆典仪式。④在这里就有可能给各个城市的文化工作和艺术传播留下了余地。尽管例如清明这样的民俗节日不是重庆所独有的,但重庆的文艺传播工作者就以此民俗节日为主题创作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交响音诗画《清明》,既注重保护民间节日的活形态,又对这一民俗节日注入了时代的和地域的内涵,从而有效地凸现了重庆同时作为古代重要关隘,现代历史名都和革命英雄之城的文化特征与格调,培育并实践了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
这部具有独创魅力的音诗画组合,以“清明”为主题的大型交响音诗画《清明》音乐会“追思怀古、吐故纳新”,在对观众进行高雅艺术熏陶的同时,弘扬了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音乐会以“亲近传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为线索,以音、诗、画为载体,通过交响乐、合唱、独唱、民乐演奏、配乐独诵、齐颂等多种艺术形式,梳理、传导清明与人、世的和谐关系,展现传统节日“清明”的丰富内涵,为市民献上一场人文气息浓郁的艺术盛宴。在音乐会中加入了童声合唱《放牛歌》,童声朗诵、童声小合唱让孩子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除了童声合唱,现场还有交响乐《清明祭》、配乐诗朗诵《清明•思乡•春》(马思聪曲,小提琴伴奏,其中包括杜甫、韩愈、朱熹、朱自清等古今文人名篇)、民族女声独唱《风筝》、女高音独唱《清明上河图》、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无伴奏合唱《日月共生相思魂》等。清明缅怀的哀思在现场悄然弥漫,从古代走来,经历现代,又走向未来,充盈着静穆、恬淡、舒展的神韵,尤其是原创的交响乐《清明祭》、歌曲《清明上河图》和二胡协奏曲《红梅主题随想》升华了观众对先祖、先贤、先烈的思念之情,营造了观众对传统、自然、生命的敬仰之意,同时呈现并阐释了山城重庆独特的人文和历史内蕴。
二
《清明》这一成功的艺术传播形式启示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传播设计中,应该注意几个重要原则。
(一)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进行艺术探索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有关“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新的定义中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大类: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分类相关的文化空间。应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点,对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进行更加有效的多形式、多业态综合开发,可以通过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等“整体保护、统一展示”的形式,开发“川剧戏台”、“故事村”等,在旅游中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又是在物质文化生活交流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而集市、庙会、传统节庆活动是民族民间物质文化交流的传统聚会,也是民族民间艺术大展示、大会演、大交流不可错失的良机和舞台。因此,利用集市、庙会、节庆活动,繁荣、活跃民俗民间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把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这6个节日列入名录,至于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从傣族泼水节到彝族火把节,从瑶族盘王节到藏族雪顿节等等,更是丰富多彩。既要在民众节日活动中保持传统节日固有的神圣性,使其合理文化内核或文化基因得以延续,又不可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迷信化。现在的集市、庙会、节庆活动,普遍存在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精神文化需求的倾向。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集市、庙会、传统节庆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必将使人赏心悦目,显示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引导已开发和正开发的遗产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逐步实现其经济价值,将我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传承性和周期性是节日文化空间最突出的特征,文化记忆的形式及其在文化机制中所发生的作用,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必须保护节日的核心价值体系。传统音乐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密不可分,某种表演艺术既可能是民间仪式、节日、庆典等集中的表演行为,也可能是商业化的戏曲、曲艺表演行为,还可能像日常的民歌传唱那样,纯粹是一种社会风俗行为,但它们大都涉及人们在特定文化氛围中开展的特殊的集体文化活动或社交行为,也就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活方式。⑤
重庆的大型交响音诗画《清明》是重庆市着力打造的几大传统节日文化品牌之一,以传承中华文明,承载历史信息与古雅风韵。《清明》的艺术传播形态既丰富了人们的民俗事象,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格调,将清明节的“个体思念”提升统一到“社会缅怀”的轨迹上来,以清明为创作选题,用歌声颂扬品格,用音乐礼赞精神,用诗歌吟诵风物,用现代化舞台手段呈现国画风貌,最终起到振奋时代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视觉文化传播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新的艺术形态
文化遗产与文化安全密切相关,民间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积累性和继承性的特点,但也需要合理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加强自身的文化的创新能力,增强文化竞争力。《清明》音乐会用交响乐、诗歌朗诵、大合唱、流动画面等艺术呈现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清明”之美与蕴涵于“美”中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将音乐、诗歌、画面较为圆满地结合,选择了交响乐与民乐、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相结合的方式来传情达意,投影背景还会根据不同的章节打出相应的画面,令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营造了一种意蕴悠长的氛围。视觉文化传播的涉入是当代审美文化的普泛性特征的体现。视觉文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以独特的传播形态来表现和完成的,广义的“视觉文化传播”意味着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是由视听媒介或视觉媒介对广义的可视形象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视觉文化传播引导现代社会走向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泛审美化。《清明》音乐会传播的不仅仅是音乐艺术,传播形态强调旋律、文字与图像的互补与互渗,既不妨碍各自独立的艺术价值,又拓展了意义的空间,在互动共生中求得艺术形态的审美增殖。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性与影像化生存。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些内容独特而内涵丰富的个性化博物馆,图片资料、录音带、光盘等现代影像媒介兼具艺术与传媒的双重身份,是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像川江号子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单纯的被动保护是保护不下来的,必须让其文化内涵实现现代转型,把它们和视觉艺术传播进行有效结合。产生川江号子的生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原生态的川江号子已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因为任何历史上形成的文化艺术都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渐变的表现形式才能得以持续传承。我们可以对川江号子整合包装,保留老船工的原生态歌喉,请知名导演将川江号子打造为集音乐、歌舞、现代舞台技术为一体的大型实景演出,或拍成旅游短片,或者在朝天门两江交汇处设计“川江号子水道”,拉动体验“川江号子”的旅游热,提升重庆的外部人文形象,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生命。通过典籍的整理传承自己的文化,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首部综合性著作《川江号子》于2008年5月出版,全书近300万字,系统地介绍了川江号子的特征与形状,包括图片、文字、影响等内容。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转化中要注意本体性危机的问题。
(三)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艺术传播的地域特征
地域文化特征是中国城市文化的一种突出的品格。这就要求充分揭示本土的文化内涵,展示其文化特征和风貌,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强化对本土遗产的文化自觉。地域性是城市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地域性差异明显的城市文化或者说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对城市的生存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差异性这种城市文化特色其实就是一种识别标志、认同标识,它增强市民凝聚力、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是促进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城市的精神内涵,是促进城市延续传承的根本。我们要辨析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原因,认清城市文化地域差异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努力维持城市个性,理解城市内涵,继承城市传统,维护城市灵魂,以保护个性,求得城市的最大发展和社会的最大和谐,提升城市的文化格调。
《清明》特别截取了重庆这座英雄城市的情感高点“红岩精神”,来观照历史,呼应现实。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以及具有重庆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打造重庆文化高地的基点。《清明》音乐会中二胡独奏《红梅随想》,时而雄壮时而如泣如诉的乐曲,诉说着对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讴歌和追思,宣传了重庆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历史传承,是一代代先民的传统意识和心理状态的历史积淀和反映,更是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色。城市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逐步发展而成的,由于地理位置、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历史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域文化又有着不同的特色。作为地域的中心,城市承载着其所在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这是城市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宿感的基础,也是城市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是城市应保存的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是城市市民对本民族与本地区和本城市的历史、传统、及其载体的一种成熟的看法及行为表现。虽然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当代生活具有更多的共同性和世界性色彩,但这并不能完全取消各个地区的独特文化,相反还刺激了各地的城市文化向更具有地域性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
历史文化遗产的性质虽然是保护性的、社会公益性的、传世性的,但遗产可以统一规划,多层次、多渠道、多办法进行保护性开发,同时加强传播力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项目推广,提高人们对于艺术传播的关注度,促进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从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从静态保护向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根基,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一个城市不能被代替的个性内容,就在她的历史遗存之中,一旦失去了历史遗存,与历史中断,就看不清自己的城市性格轮廓而陷入迷茫,只有不断去发现、确认、抢救、保护、发展、传播、创新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延续文脉,传承历史,提升城市的文化格调,融入现代,使城市发展走向未来。(责任编辑:郭妍琳)
① 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化保护与传承》,《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② 李炳仁《文化强市:重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重庆行政》,2007年第3期。
③ 牟延林《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风貌、精神内涵及城市精神的培育》,《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④ 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的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⑤ 廖明君、杨民康《传统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
Artistic Communication of Inheritance of No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motion of Urban Cultural Style
LIANG Xiao-mei
(Center of Chinese Poetics Research, Southwest China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标准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细分为六类,广泛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两种特性,其一是非物质性,其二则是活态性。中国是农业为主的文明古国,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族艺术、民族文化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是真实存在于民众实际生活中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交流呈现融合的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方法也变得多样化。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传承的历史原因、政治原因和文化生活实践等原因,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也让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和有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传承人等情况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应用方面逐渐表现出愈发明显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问题,以至于到了急需投入资金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地步。因此,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生存困境入手,科学应用动漫传播手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及面临的生存困境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较为复杂,具体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去认识和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以下几类内容:口头传统,具有文化表达内涵的语言;节日庆典、民俗活动以及仪式礼仪;传统流传的表演艺术;针对宇宙或自然界进行的民间实践及相关知识;传统流传的手工理论和技术;与以上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文化空间。
从时间维度的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种文化从诞生到发展再到传承的全部过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客观存在于民众生活中的,故而其传承及发展演化过程中,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是这个民族意识的具象化表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面临的困境分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与农业文明的发展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并且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播、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受时间、空间及文化氛围等因素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空间愈发狭小。目前,视觉观念在文化传播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习惯通过景象和声音获取文化知识。视觉艺术背景下,人们的关注重点在于记号、符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审美功能衰退、显示功能丧失的双重困境。
另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给社会文化艺术带来繁荣昌盛景象的同时,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其中动漫媒介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想象性特征的艺术媒介形式。严格来说,动漫传播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次创作,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要素的基础上,打破了其固有的表现形式,使其更契合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从而达到共生共赢、双向互动的发展目的。
二、本体危机及创意空间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诞生、传承以及发展演化过程中,受文化氛围和历史时空影响,会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品质和韵味。应用动漫媒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注定会对其独特韵味及完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历史韵味,这种韵味与艺术创造的随机性和唯一性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工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质的w跃和提高,可以应用机械大规模地进行生产和制造,对于艺术的追求和膜拜,逐渐由传统的静观远距离审美,变为群体的无距离审美。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再一次受到冲击和改变。计算机技术是虚拟技术的代表,借助计算机设备,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下,完成作品的设计,符号与现实间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一方面,虚拟文化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韵味丧失,限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虚拟文化相应扩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维度,为其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渠道。
三、动漫媒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一)精神主题分析
虽然动漫传播媒介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文化氛围,致使其韵味尽失,但动漫相应保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精神和本体内涵,具体包括生态整体、人文情怀以及生命哲思等。并且,动漫可以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这些精神进行放大。
以生态意识为例,其侧重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关系,与现代技术发展不同,生态意识的终极追求是人们思想家园的建设,为人们的心灵提供有效的栖息场所。现代动漫作品《桃花源记》借助皮影、剪纸、水墨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对古典作品《桃花源记》进行了艺术再造。整个作品表现出中国人民自古对和谐生态建设的不懈追求。
(二)形象谱系构建分析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科学构建形象谱系,是其应用动漫媒介进行传播的基本保障。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动漫应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和自身媒介优势,打造独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品牌,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中国戏曲为例,使用动漫的表现手法,讲述传统的戏曲故事,可以实现对故事情境和细节的丰富和完善,使观众产生更加直观、具体的印象,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艺术传播。《白蛇传》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故事,在动画版本中,西湖景色由水墨画的方式再现,借助细腻、典雅的传统水墨笔法,西湖周边的山景、水景更加具有质感和层次感,营造出一种清奇、淡雅的氛围和意境。在人物形象表达方面,动画对于人物的特征进行了夸大,使得人物特征更加鲜明,提高了艺术传播的冲击力。
(三)审美诉求分析
从审美诉求的角度分析,应用动漫这种创新媒体形式,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传统元素,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带入到相应的古典名著或者具有现代意义的情景中,进行艺术再创造,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诉求,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发展。
水墨画在中国动漫中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元素,在情景表达和意境构建方面,它具有独特的表现优势。《小蝌蚪找妈妈》是水墨画动画的代表作,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赋予了动画民族特色和民族品质。
四、结语
关键词:“非遗”纪录片 创作 传播 苏北大鼓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49-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之所在,它蕴藏着精湛的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现代科技文明、欧美思想文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濒危状况。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很多文化形式、传统工艺不能及时得到保护和发展,传承与创新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进入数字时代,利用高清数字影像直接记录和再现,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通过影像对历史的记录与传播,将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在江苏省第4届“阳光校园”优秀微电影作品大赛中,中国摄像协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影)考评员、中国高教学会会员、艺术与传媒学院刘峰老师,负责指导拍摄创作的电视纪录片《熊仔成长记》《时光记》《苏北大鼓》分别获得全省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而《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就是以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牛崇光先生弘扬“非遗”项目“苏北大鼓”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该片纪述了江苏省“苏北大鼓”第八代代表性传人、宿迁市曲艺队队长牛崇光,以锲而不舍精神发扬、传承苏北大鼓的纪实。被苏、鲁、豫、皖观众誉为大鼓状元、鼓坛泰斗的牛崇光,在这部纪录片中,以唱腔优雅,悬念强、说白利索、精湛表演、唱篇锦绣、故事情节生动、唱腔形象稳重等特点,展现了苏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
1.1 精心选择“非遗”拍摄题材
“选择好的题材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很多有拍摄制作纪录片经验的编导都说过:选定了一个好的题材等于纪录片的创作成功了一半。所谓好题材,就是题材内在的价值比较高,诸如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量、题材的审美价值蕴含量、对受众的吸引力等等。”[1]
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通过对苏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牛崇光的纪述,向世人展示苏北大鼓的魅力,从而赋予这部纪录片以史料价值。为此,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先期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介,对“苏北大鼓”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随后深入拜访牛崇光先生,几经交流,最后拟定好采访拍摄提纲。
1.2 做好采访与同期声采集工作
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采访与同期声采集工作中,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多次深入牛崇光先生的家中。为真实展示苏北大鼓唱腔、技法,认真做好他在悬念、说白、表演、唱篇等方面进行声音、图像的现场演绎场景。从而以音像形式清晰完整且形象直观地呈现苏北大鼓的现状,从而激发人们对于“苏北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使得这项“非遗”项目得到很好的传承。
1.3 真实客观进行相关影像叙事
在《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中,着力进行真实的影像叙事,每一部分的纪述都体现出“真人、真事、真情”的叙事原则。为此,在现场拍摄中,非常重视画面、声音以及声效的同步性进行真实客观叙事,力求展现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苏北大鼓”第8代传承人的真实形象。通过充分利用电视纪录片的光影手段,记录非遗传承人牛崇光独特的文化技艺,还原“苏北大鼓”这一非遗项目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着力传播“苏北大鼓” 这一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在该片中,既充分发挥了电视生动、声画形象的优势,又精辟概括和客观记录了“苏北大鼓”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文化艺术价值、传承技艺等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价值。通过对这一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为之留下了珍贵鲜活的历史影像。
2 通过相应技法增强影像魅力
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通过现场同期声采集、蒙太奇剪辑手法运用等,增强了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效地增强了影像的艺术魅力。
2.1 充分运用同期声增强现场感
同期声的采集是《苏北大鼓》这部电视纪录片真实性的重要体现,它采集到了“苏北大鼓”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与人物语言,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与真实感。此外,现场的环境音引起了人们的联想,丰富了整个画面影像内容,使得传承人牛崇光更加鲜活、形象,富有立体感,真实地把牛崇光先生洪亮圆润的唱腔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人们感受到苏北大鼓传承人技艺之纯熟深厚,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苏北大鼓的无穷魅力。
2.2 合理化运用解说词辅助叙事
“解说词是纪录片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的延续或生活画卷的展开,自然而然地感受其观点,而不是通过解说告诉广大观众”[2]。合理化地运用好解说词,不仅能对纪录片起到辅助叙事的作用,还能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领起影片或归纳影片作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中对于苏北大鼓历史的解说,对于其现状和传承的解说,以及对牛崇光先生的背景介绍,都有利于观众对整个这部纪录片的理解。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基本不用,而是要适度。对于《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中难以理解的片段,通过解说词形式进行了相关阐释,比如在介绍传承人牛崇光先生的唱书技法时,对苏北大鼓的构造、用法、苏北大鼓的唱腔特点等给予了相应的解释说明,便于让观众有个深刻理解和认识。而对于牛崇光先生在周末书场上的表演片段,则没有使用解说词,而是以“留白”的方式,为观众留出更多的想象与思考空间,使得观众内心被震撼的同时,引发对“苏北大鼓”现状及未来传承的深切担忧。总之。解说词的合理运用,使得这部纪录片各个片段之间衔接更加自然合理,更具系统性,增强了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录片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2.3 以蒙太奇手法突出深化主题
前苏联纪录片大师狄加・维尔托夫曾经关于纪录片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纪录片是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3] 《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就是通过对镜头的组合与拼接手段,更加鲜明地突出纪录片的主题,从而让观众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以此来实现“有意义的震撼”。
为此,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后期制作中,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明了地认识唱书技法,我们在后期制作时,对采访到的相关素材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在剪辑中进行合理地组接,使得牛崇光先生的唱书技法主次鲜明而又富有节奏感,形象地诠释了苏北大鼓“板、鼓、唱”相结合的特性。体现了唱“苏北大鼓”,必须先练打板,再练打鼓,最后才学唱腔的“三眼对”学习过程。
此外,在《苏北大鼓》中,还通过镜头的组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以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在书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苏北大鼓的听众,这些听众大多是中老年人,每一个人的神情都十分专注,有的甚至学起牛崇光先生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唱起来。观众的神情与牛崇光先生的神情相呼应,表现了苏北大鼓极强的吸引人与感染力。但是这些清一色的中老年观众,又不免让人感受到了苏北大鼓的日渐式微,以及它的传承现状让人陷入深思,从而使得广大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对于苏北大鼓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价值。
2.4 围绕主题思想展开情节叙事
作为一部成功的电视纪录片,首先要有一个核心思想,整个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都应该围绕这一核心思想予以展开。同时要分清主次,使得整个纪录片显得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也利于观众更好地把握整个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要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必然要体现人文关怀,如,《舌尖上的中国》则最为典型,它展现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现的是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舌尖上的中国》把观众的视线拉回到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揭示人们内心深处最喜爱、最渴望的是家乡的味道、家的味道、民族的味道、传统的味道。而我们所拍摄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则向观众展示了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它与现如今年轻人所追崇的流行乐、摇滚乐等大不相同,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体现,从而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深刻思考。通过围绕主旨思想展开情节叙事手段,使得这部纪录片在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切身体会到这部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
3.1 通过文化传播实现有效传承
有学者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意义上就是为了使它得以传播,最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传心授及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模式,后来便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而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影视媒介则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方式便是纪录片。我们通过电视纪录片传播等手段,来实现对“苏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3.2 通过媒介传播实现有效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从而丰富当今文化的形式和内涵。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祖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为有效实现传承,当前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介进行宣传相关纪录片,比如:在各级电视台设置纪录片频道或栏目,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实现有效传承。同时要吸引更多的企业、社会团体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投资并拍摄出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比如:某企业中的某一产品形象与当地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吻合,则该企业就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拍摄来宣传某一产品的文化意蕴,以此丰富该产品的形象,从而提高了企业形象,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而间接起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3.3 利用多种平台实现有效传承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宣传,要重视手机和互联网这两大投放平台;在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官方网站平台上,播放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提高了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公交车载电视和广场大屏上进行投放,进行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4 结语
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以人为旨归,细腻把握这种情感,正是纪录片佳作的立身之所。他还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通过《苏北大鼓》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使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也深刻感受到了地方文化之深厚,从而激励我们肩负起发扬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与传承,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1.
[2] 金延莉.如何创作纪录片解说词[J].现代视听,2009(S2):281.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憩商业区(RBD) ;媒介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08-01
一 研究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是人类珍贵的文化记忆,它文化内涵丰富,但面临着缺乏保护载体,展示平台和充分的资金支持的状况;而游憩商业区(简称RB”)拥有广阔的空间、人流和资金流动,却缺乏特色文化内涵。
那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拥有适宜的空间,大量的人流、资金流的城市游憩商业区,则有可能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增加非遗所需要的人员要素和资金支持,促成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而通过在游憩商业区内进行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则有可能将非遗资源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创造出经济效益,并提升游憩商业区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从而推动游憩商业区的发展。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要想实现互动,除了具备“需求”作为内生动力外,还需要有实现二者接触的媒介。这个媒介,需要能够使非遗的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满足游憩商业区的发展需求,又需要具备非遗发展所需要的人员载体,物质载体和空间载体。本文将重点研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互动的媒介。
二 媒介的选择
对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研究发现,RBD的形成实质上是城市商业活动与旅游活动、游憩活动及休闲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文化+旅游+商业”的发展模式是适宜游憩商业区发展的理想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文化(内涵)为灵魂,以游憩(活动)为平台,以商业(盈利)为动力,既适应城市居民休闲活动以及城市旅游发展的需要,又实现“以旅促商,商旅互动”的效果。
而非遗文化能否作用其中,成为这个模式中的灵魂呢。这就取决于非遗文化是否具有商业盈利的价值,也就是经济开发价值。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通过研究发现,非遗文化具有丰富的经济开发价值,包括文化旅游开发价值,休闲文化开发价值、艺术品开发价值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价值等,因此在对游憩商业区发展模式探讨的基础上,结合非遗所具备的经济开发价值,我们认为,非遗与RBD互动的良好媒介就是利用非遗的价值,在游憩商业区开发非遗文化产品。借助于非遗文化旅游产品,休闲文化产品,手工艺品等产品或活动,实现二者的互动。通过这些活动项目,非遗实现了其向文化资本转化,产生经济效益,并满足游憩商业区文化需求,推动RBD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在这些文化产品的消费中,产生了非遗传播所需要的人流,文化空间,和物化载体。这种媒介可以从内容上来划分,也可以从形态上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三 媒介的类型
1.从内容上划分媒介。
从产品内容上分,可以将非遗文化产品分为文化旅游产品,休闲文化产品,手工艺术品,文化创意产品等。
(1)非遗文化旅游产品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定时空关系中,是传统文化的活的记忆,是原生态的历史遗存,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对旅游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游憩商业区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之一,借助非遗文化,通过游憩商业区内的文化旅游开发,旅游者融入到文化旅游活动,可以从中动态地了解历史、认识文化,满足文化需求。所以,非遗文化旅游,可以满足游憩商业区旅游者对文化的需求,也可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
(2)非遗休闲文化产品媒介。
学者程遂营指出,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国民传统休闲活动的产物,我国现代国民休闲方式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着非常强的休闲价值,可以开发出系列的休闲文化产品[1]。游憩商业区也是城市休闲的重要场所。通过在游憩商业区内进行非遗的休闲文化开发,可以满足游憩者的休闲需要。非遗休闲文化产品,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和人气,是非遗与RBD互动发展的重要媒介。
(3)非遗手工艺术品媒介。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传统手工技艺下创作的手工艺品,艺术水平高超、艺术形式独特,具有观赏价值;有些作品虽历经沧桑,但仍具有装饰、陈列等实用价值,因而完全可以进行相应的非遗工艺品的开发,利用游憩商业区的平台,在游憩商业区中销售,满足外地旅游者和本地游憩者的购物需求,既使非遗文化转化为商品,实现经济价值,为非遗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又使非遗文化有了依附的载体。
2.从形态上划分媒介。
总结起来,游憩商业区所开发的非遗文化产品,构成了非遗与RBD互动的媒介。具体而言,从形态上讲,这些非遗文化产品消费的空间,又构成了互动的空间媒介;消费活动的参与者,也就是商户,传承者,游憩者,构成了互动的人员媒介;而非遗文化的具体物化商品,构成了互动的物化媒介。
(1)空间媒介。
空间媒介为非遗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与传播空间,即空间载体,同时也是非遗文化产品得以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场所依赖;空间媒介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静态空间媒介,即一定的活动场所,包括游憩商业区的各条街道和商业街上的各种非遗文化产品商铺,这需要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作为支撑;二是动态空间媒介,即各种表演活动和游赏互动的过程,通过观看演出乃至游客亲身参与活动,完成主客体的互动过程;三是氛围媒介,游憩商业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游客置身其中,即使不购物,也是一种熏陶,此时,媒介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吸引物。
(2)人员媒介。
人员媒介包括非遗文化产品的传承者(包括生产者,经营者),又有游憩者和购物者。这些人员,既是游憩商业区的经济活动得以实现的主体,又构成了实现非遗文化传播的传播者与受众。
(3)物化媒介。
也就是非遗文化的物化产品,包括非遗景观雕塑,非遗特色商品,非遗活动项目等。他们或者以手工艺品、物化景观形式存在,或者以特色美食、娱乐活动等方式出现,他们使得非遗文化得以以可视,可触,甚至可听,可闻,可参与的形式为游憩者感知,这就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物化载体媒介,并且,这些产品,本身就是游憩商业区游憩者消费的对象,对游憩商业区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适宜;传承人;专业性;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43-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民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经陆续进入了高校课堂当中,如何做好高校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成为了我们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首要问题。下面笔者谈一谈,在高校中开展非遗课程的几点感触。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课程选择要适宜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要选用较为适宜的课程,应用到高校教育当中。高校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积极向上、富有正义感等。我们在选择非物质文化课程的时候,势必要使得课程的安排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地方非物质文化课程在进入课堂时知识要系统化、学科化、专业化
(一)非遗课程系统化。让非遗的文化知识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学生们在学习起来,比较符合学生惯有的学习思路。比如,河间大鼓的演绎,设计到哪几方面的技巧、知识,需要在表演中做到哪些具体的步骤,河间大鼓的演奏,和其他的大鼓演奏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等等。这都是要将非遗文化系统化的必要设计。
(二)非遗课程要学科化。非遗课程不能只是停留在欣p、品味的层次,应该尽快地将地方非遗文化进行学科化、课程化,让非遗文化真正的变为一种学科。同时借助大学的平台,非遗学科能够放到全国的平台上去发展、去讨论。例如,在民族音乐学当中,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将一些非遗文化引进课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科分类、专业设置。通过这样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在普适教育中,做到独特,做到专业。
三、非物质文化课程的设置同时也要和学生专业方向尽量符合
非遗文化课程的设置,同样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专业,让课程在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这样能让非遗之路走得更为长久。如任丘辛安庄音乐会,就需要有学习笛子、笙、民族打击乐的学生,他们对于本专业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演奏知识,这样在演奏起来,接受能力快,且能快速地演奏出作品,将非遗文化变成演奏艺术。
四、非遗课程应具有舞台化的特点
在高校的非遗课程开设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以舞台为中心的课程安排,这样学生就有心情、有兴趣学习非遗课程。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平常在大街小巷进行演出的非遗文化作品,是否能完整、顺利地搬上舞台,是否需要进行精简或者符号化处理,也要考虑怎么样才能更完整地保留非遗文化的原汁原味,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的地方。
五、非遗课程应完整化
我们在针对高校非遗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把非遗文化的实践化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们听传承人讲授非遗文化的精髓、学习其中的奥妙、将非遗文化的内容学精学扎实,之后应用于演出、应用于舞台,将非遗文化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并且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能简单地进行创作,再将学到的非遗文化原原本本、符合科学规律地讲授给学生。这是非遗课程开设的完整过程,不能只重视其中的一个某个环节,而忽略整体性完整性。
六、高校非遗文化开设具有双赢的特点
高校的非遗文化开设,不仅仅将非遗文化传播给了更广大的大学生,同时,借由高校广阔的开放的传播平台,将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面进行了扩大,从而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于非遗文化进行了传播、传承和保护。此为非遗文化开设的双赢性特点。
七、广大人民群众、传承关系之人的非遗审美标准是检验非遗文化学习成果的标准
关于非遗课程的学习成果的考核、评审标准,应该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传承人进行检验的,原因有二:(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一些非遗文化耳濡目染,非遗文化走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来源,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掌握程度和审美标准是带有实践性的,带有历史性的。(二)传承人对于非遗文化的学习进行检验审核,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因为传承人代表了该艺术的权威标准。
总之,非遗文化走入课堂对于高校音乐文化教育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通过非遗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学习到了民间最正宗的文化,将非遗文化系统、有科学规律地进行了传习、传播,这样一来,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能更好地将非遗文化进行宣传、保护,让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