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36: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非遗文化的作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们理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及其课堂教学反馈说明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增加的文化间的交流要求涉外人员不仅具各娴熟的外语语言知识,还要熟悉对象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日常禁忌。因此,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对外交往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交往的成败,甚至会导致民族间的误解或隔阂。过去人们一贯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然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直接参与涉外活动的频率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2004)。尽管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外语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51年发展至今,跨文化交际己有近60年的历史了。如今,跨文化交际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体系,正逐渐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学科。在国外,跨文化交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现在己有多所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然而,在我国,虽然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并不十分广泛。在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甚少,然而毕业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直接接触不同国家人士的机会却在与日俱增,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外语专业毕业生。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由于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等环境不同,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就使得中国和其他众多国家在文化交际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尤其要注重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不仅能够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还会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新奇与挑战,提高学习动力。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遵循一贯谦虚谨慎的作风,倾向谦虚的思维方式,常用”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恭维;西方人则喜欢实话实说,他们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中国人比较关心细节,关注周围的一切事物,常使用劝告的表达方式,会告诉他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西方人倾向自由,喜欢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中国式的关切有时不但不领情,还会产生反感造成交流障碍。再如,打招呼时,中国人一般比较关注对方的处境或动向,会问”去哪儿?”,”吃过了吗”,‘,您是上班还是下班?”等等(可译为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而西方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个人隐私,所以会感到困惑、茫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他们见面打招呼时会说一些不会涉及实质性内容的话语,如”Hello/hi","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areyou!","Howdoyoudo?","It''''salovelyday,isn''''tit?”等等,纯属客套的lb]候语。因为”Haveyoueaten?"对方可能会认为这不仅是一种问候,同时也是一种邀请。"Whereareyou,going?"更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或反感,他们会想"It''''snoneofyourbusiness."同时,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中国人为此并不生气,会认为这是一种关心,而西方人听到’''''Youarefat,Youaresothin'''',则会感到尴尬,认为很不礼貌。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二者相互依靠,密不可分((Fraise,2000)。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即引入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知识,不但有益于学生的外语综合知识的习得,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独立自主的性格,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己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同时也说明各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通讯方式的普及,跨文化交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从仁世纪80年代起,以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花旗银行、商业联盟保险公司、IBM公司、雀巢奶品公司等为代表的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相继设立了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培训机构,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同时,在外交官、跨国工作人员、和平组织志愿者的培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庄恩平,2006)。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己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三、跨文化交际的课堂教学与反馈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英语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已日趋重要,这不仅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不容忽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更多地选择了在公司或企业就职,他们有的从事技术工作,有的从事研发工作,有的搞营销,有的搞人事管理等等。工作性质各有不同,然而不管哪项工作,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一定的英语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显示其优势。因为就职于公司或企业的人,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前景。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将不可避免的要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每个专业的同学在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一定的交际原则。假如你是位技术工作者,你就不可避免地会与拥有这项先进技术的国外工作者进行交流,或参加某项活动,那么此时你就应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如怎样问好,如何友好地进行交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细节、哪些礼仪等等,交流的顺畅与否会直接影响日后的合作。因为不同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如何避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交际的差异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为了提高本校学生的竞争实力和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我校特对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
起初,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不很高,期望值不大。在他们看来,自己现在己经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就足以证明自己己经掌握了足够的英语语言知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检验的就是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通过测试的同学,说明其英语水平相当不错,综合能力也很强,对于一般的交流不成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这门课程对他们英语能力的提升空间并不大,选读《跨文化交际课程》纯粹是为了几个学分。然而,随着课程学习的循序渐进,学生不断地发现自身在外语交流与沟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听说读写方面竟然都出现瓶颈。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除讲解一些交际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外,还会结合社会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无论是课堂上口头表达,还是课后是书面论述,都让学生看到了不足之处和学习方向。他们的外语学习欲得到了激发。过去所表现出来的自满厌学情绪现在完全被渴望求知所取代。第一次做书面作业时,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所写的文章不错,传达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可是,经过老师课堂上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英写作特点进行比对分析后,他们翻然醒悟。自己的文章原来是破绽百出一立意不清、组织不严、结构有误、用词不当,语句不顺,逻辑性差。不仅不足以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很容易产生歧义,造成误解。对照所学内容,分析病因,他们发现自己所写的英语文章之所以不地道是因为自己在语篇的组织过程中没有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从而文章不够连贯,篇章结构散乱,整篇文章缺乏洋味。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们逐步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感觉到英语知识的无限和自己英语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已深得人心,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强烈要求1)提前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2)延长该课程的学时,以此来帮助更多的学生更早地接受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渐渐复苏,我国对外交往的幅度也会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也要有超强的能力。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综合课程,是训练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实践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其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跨文化交际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礼貌待客、文明出行、尊敬他人、规范礼仪。
【关键词】医院文化;作用;服务理念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财富。我院办院宗旨:“病人至上,真诚奉献、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医院文化是科室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和准则。也是科室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了贯彻好医院的文化理念,我们对科室人员进行服务礼仪、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使我院的办院宗旨能够在工作中落实。强化了我们的服务意识,转变了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使来我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在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我院的经济效益。
一、学习医院文化精神,树立科室的价值观。
学习、渗透医院文化理念,制定科室文化。医院文化是科室发展的“路标系”,她给出了科室发展的使命和追求,也提出了科室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医院门诊大厅每天上午是病人最集中的、也是最繁忙的工作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患者的不满。为了更好的体现我院的办院宗旨,秉承我们的服务理念,让病人来到医院能够感受到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感觉,我们在为病人服务时,应做到主动、热情,及时、周到、真诚的服务。
二、 将医院文化落实到工作中。
医院文化是一个科室的价值取向,规定着科室所追求的目标,引导着科室去沿着健康、理性的轨迹发展。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热情接、细心问、耐心讲、主动帮、亲切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1、服务礼仪培训,规范收费人员言行:
人员衣帽整洁,佩戴胸牌,使用文明用语,应做到举止大方、不亢不卑、优雅自然。礼貌待人,有问必答,时刻使用礼貌用语,凡事以“请”字当头,“谢”字不离口,避免使用“不知道”,“不行”,“不清楚”之否定的语句,不允许出现生冷硬顶等现象。
2、制定门诊大厅的规章制度,明确收费人员、导医的职责[3],提供便民服务措施:
每天早上科室人员提前上岗,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及时分诊、导诊,为患者挂号,指引患者就诊、交费。导医经常巡视大厅,引导患者挂号、就诊、检查、划价、交费。见残疾人、高龄老人、久病体弱患者应主动接待,免费提供担架,轮椅服务,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患者应搀扶到诊室就诊,合理安排优先检查。为患者免费测血压,提供开水及一次性水杯。免费发送《健康宣教》等卫生宣传材料。收费时,主动问候,真诚服务,向患者说明收费项目,解答患者的疑问。做到唱收唱付,备足零钱,让患者满意。
3、医院文化在科室和谐作用:
本着我院的办院宗旨,以人为本,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时,对科室人员也应关心、体贴。 为科室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工作氛围。培养大家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关注员工心理,关注员工健康 。关心每一个人的生活,维护每一个人的自尊心,宽容每一个人的缺陷,让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科室中形成了一种风气。
4、科室管理者率先垂范作用[1]:
在工作中,时刻从严要求自己,自觉坚持执行医院文化理念,用自己的行动来带领科室人员,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及时处理的医患矛盾,化解患者心中的怨气,为患者提供快捷、周到、真诚的服务,让患者满意而归。
三、 门诊就诊流程要始终以医院文化为导向。
对原有服务流程进行整合与再造[2],设置就诊流程的指示标志,调整门诊科室布局,应用电子处方,简化就诊流程,增加收费窗口,缩短缴费时间,为患者提供休息座椅,设立投诉台,方便患者就医。
总之,医院文化是我们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文化心态、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我们认为提高医院的管理,医院文化建设是前提;敬业、忠诚、主动进取的精神是科室文化的灵魂;提高自身素质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培养主人翁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最佳境界。只有将人员、意识、执行三个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医院文化在科室工作中创造出实质的价值,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莉.论医院文化管理的实现途径和着力点.现代医院管理 ,2010,6(3)36(6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传媒预期及其实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需要政府、学界、民众的协同参与。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文简称《公约》)的规定,缔约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必须实施“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和“不断向公众宣传对这种遗产造成的威胁以及根据本公约所开展的活动”。③同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的规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④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近年从国外输入的学术概念,对其内涵、外延的界定在学界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⑤,社会公众更不能清晰地对这一概念加以理解。但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保护工作又必须及时推进,可以说保护工作者在自身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面向公众的教育的义务。从现有文件的规定来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保护意识的培养等任务被政策制定者指派给了以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也就是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过程中,大众传媒被赋予了向社会公众进行普及教育和宣传动员的职能。
我们注意到,无论《公约》还是《意见》,对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发挥作用都停留在提倡和鼓励的层面,并未作出强制性的要求。也就是说,传媒是否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主要取决于媒体对其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济人”的传媒考量其媒体内容的首要指标应当是经济效益而非文化职能。要成为媒体报道的内容,首先需要能够吸引足够的“眼球”。在国家设立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时候,因为文化遗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集程度,而文化遗产日一旦过去,则所有报道都烟消云散,在正常的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成为传媒一年一度、每次持续一周的报道对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实施的社会工程,间歇式的、热点式的传媒报道根本不可能对其进行全过程的记录和报道。到目前为止我国也还没有出现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纪录片,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法保证投入较长的时间是重要的因素。
从内容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其接受面往往受到区域文化、民族传统的限制,在甲地非常受欢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样式可能在乙地无人问津。作为受众广泛的大众传媒,其报道内容肯定要考虑全体受众的接受态度。因此,在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往往是地域性不强的样式得到了强势媒体关注,而那些具有极大的独特性、传承范围较小、急需引起公众注意加以保护的样式反而被媒体冷落。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与其传承区域的生活方式有很深的联系,在媒体传播过程中,非传承区域的受众并不一定能够对其进行理解和接受,从而导致媒体销量的下滑,导致媒体作出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是一个连学界都没有定论的概念⑥,专家之间的意见纷争是学术讨论的正常现象,但就社会公众而言,他们在大众传媒的语境中已经习惯了“对自身所处世界的认识往往不是来自直接观察和亲身体验,而是依赖他人或大众媒介提供的有关情况”⑦,如果专家的意见之争通过大众传媒透露出来,就可能导致大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无所适从,导致公众对传媒信任度降低,反过来刺激媒体放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
当《公约》和《意见》都把对公众进行教育的重任放在大众传媒的肩上的时候,并没有为大众传媒指出如何开展工作的方向,显然,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和丰富的命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传媒素质及其缺失
在信息时代,拥有全方位话语权的大众传媒引领着公众的文化兴奋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也是如此。如果说媒体在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考虑,但一旦成为面向社会公众的传媒话语,媒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被看似客观的报道掩盖了,公众看到的是经过媒体过滤的看似客观的报道。因此,传媒本身的素质决定着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及保护的操作策略都是新生事物,在学界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作为社会成员的传媒从业人员自然也不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这一现状在学界完成学术梳理之前无法得到改变。因此,传媒并不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刻而明晰的理解,自然也无法站在学理的高度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认识,导致众多的报道停留在表面化、感性化的表层,缺乏有深度的反思和追问,这恰恰是公众缺乏而媒体应当提供的内容。
按照《公约》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但大众传媒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其关注点放在了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样式之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传承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在大部分报道中公众仅看到了很多文化样式,而没有看到这种文化样式的传承人的有关情况。
从本质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活方式,具有稳定的传承性和日常性,它与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但大众传媒在进行报道的时候,关注点往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主流话语而言“新”、“奇”、“怪”的部分,并对这些部分通过醒目的标题、夸张的描述等手段予以放大。在信息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当一个信息被‘放大’时,就意味着它引起了共鸣,即无意识的认同,它因此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意义:成为大众心理归宿的符号”。⑧这种报道方式固然满足了公众好奇的眼光,提高了传媒的影响力,但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让公众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新”、“奇”、“怪”的东西,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偏狭理解。更为严重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传媒报道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奇”、“怪”的报道预期以及公众对此的追捧,从而按照媒体和公众的喜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盲目地变更,造成不可挽回的传承变异,甚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正常消亡。
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并非镜像似的全面反映,而是经过选择的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与区域文化空间无法分割,但在传媒报道过程中,肯定只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进行描述而无法将文化空间一并表现出来,呈现在传媒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当地文化空间中抽离出来的文化样式。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秀山花灯包含了从请灯到送灯的完整的民间习俗,但在传媒话语中仅仅呈现为花灯歌舞,它本身具备的民俗意义在传媒选择的过程中被有意识地放弃了,展现在公众面前的秀山花灯从丰富的民俗样式转变为了单一的歌舞。这样的简单化倾向在大众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一再发生,并通过传媒之间的简单复制而不断演化、扭曲,甚至成为主流话语渠道中表演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丧失了作为生活习俗的文化蕴含。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大众传媒话语权的笼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简单、空洞和变异的趋势。无疑,这样的结果并非保护者的初衷,也越出了媒体本身的预期,更不是公众所希望获得的信息。
对策与建议
纵然大众传媒向公众提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存在很多问题,但它无疑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中间的认知程度,起到了推广和宣传的积极作用。因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该也能够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方面,降低其消极影响。对此,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加强学术研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建设。按照一般的学术路径,一个概念的提出,是在对概念的内涵充分明确之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权威机构通过《公约》公布并作出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从这个角度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中国学术界自生的概念,而是来自非学术路径的一个外在的规定性概念,所以它在汉语语境中缺乏天然的学术土壤。⑨对我国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体系,从而为公众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理论建设还可以为大众传媒在内容制作的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性引导,从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传媒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
深入实际,坚持报道的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形成的区域性文化样式,走马观花式的“采风”所获得的信息往往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得到本质性的文化信息,更不能了解表征掩盖下的文化意蕴。它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坚持深入到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中去,抛弃以往“采访者/被采访者”的身份意识,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挖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之“根”。只有具备了生活经验的报道,才能够引起非传承区域的公众的认同和共鸣,从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促进保护的顺利推进。
多种传媒样式协作,实现传播的立体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单一的传媒样式很难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表现形式需要实现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样式的综合,传播手段也需要实现平面与网络的综合,在传播过程中构建起立体的、互动性强的感知环境,营造出融合性强的文化氛围,从而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传媒与大众是传播学的经典命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的当下,在两者之间搭建起良好的沟通桥梁,是保护的需要,更是大众传媒必须面对的现实任务。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2007年8月1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EB/OL]./pos=1,2007-09-13。
⑤⑥张春丽、李星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研究述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2)。
⑦黄永林:《大众传媒与当代大众世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2)。
⑧高小康:《大众的梦》,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⑨牟延林、刘壮:《研究路向与学科体系》、《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2)。
【关键词】 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理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两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的图书馆四项社会职能中,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位居第一。而其《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所赋予的公共图书馆若干主要使命中,也包括: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对艺术鉴赏、科学成就和创新的了解;提供各种表演艺术的文化表现途径;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支持口头传统文化。这些表述都确认了现代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和地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一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主要有:现状调查与全面普查、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建立传承人认定与培训机制、合理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普及保护知识、建立保护工作机制,等等。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主要有几次几个方面:
一、 图书馆地方文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中的作用
地方文献既是对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记录,也是该地区社会历史沿革的历史见证。我国近代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曾说:“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之宝藏。”凡涉及地方文化的所有文献载体、形式都应该是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内容。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艺如民间工艺、传统习俗等,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口传心授的传统文化,这些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中大都有详实的记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遗实际上是地方文献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申报过程中,弄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谱系必须以详实的地方文献作为依据,讨论遗产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理应有图书馆人的共同参与,探讨和论证。有了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实证方面的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申报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图书馆在加强和重视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的工作中,同时也能据此搜集一批载体形式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研究价值更高的地方文献,以促进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中的作用
图书馆拥有加工和分析各种信息资源的专门人才、较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与丰富的信息资源保护经验,在资料抢救工作和后续的资料整理、数字化以及保存和保护等方面,有其他保护单位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便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的保护工作。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难以记录的 “无形的”文化遗产,它的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难以长期保存的这一缺陷。要达到更好的长久的保存效果,就要求图书馆发挥信息保护技术的特长,致力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形式物质化、信息内容体系化。比如将口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录音的方式作为语音资料记录并保存下来;将传统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走访调查的方法,用摄像、口述访谈等技术手段将原始资料全面系统的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整理、加工、存储等一系列技术处理,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使人们可以方便立体地从文字、图片和录音录像中看到那些已经消失了的或者存在消失危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将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化艺术珍品以数字化的方式永久保存,并得以广泛传播。而通过互联网技术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则更加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和深入研究。
三、图书馆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珍贵的遗产正在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危险,这就需要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和大量宣传,使人们对非遗的文化价值和传承变化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大力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相对于文化系统的其它部门和单位而言,图书馆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中有较大的优势,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部门大都拥有专门从事地方文献研究的专业人员,可以经常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对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指导作用,使保护工作能统筹安排、科学有序地进行。比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对本地区民间文化较为熟悉的馆员,尤其是地方文献部门,收藏有大量的地方特色文献,完全有条件组织其它有关机构进行合作研究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确认、记录、整理。这样做既壮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力量,同时还可以提高了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能力。
四、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推广中的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
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是其得到有效利用的前提和保障,有效利用是非遗保存的主要目的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得到传承发展,就必须得到广泛的社会认知,需要得到广泛的社会认知也就必须在社会范围内被有效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问题上,图书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文化遗产需要被社会有效利用,首先要向社会广泛推广传播。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机构,举办展览展示,开展社会教育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教育职能。而图书馆的展览展示和社会教育恰恰又可以成为向全社会开展非遗主题教育的重要手段。这种服务形式不仅可以借助图书馆的公众影响力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播,而且反过来也可以为图书馆文化底蕴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其工作体系的开放性,只有进行各种横向、纵向的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在共建共知共享中使工作体系获得提升。因此,各地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成立保护领导组织机构时,应有图书馆员的参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能够更为科学、完整。
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文献资源作为自己搜集、整理、开发乃至服务读者的对象。不难想象,历史上倘若没有图书馆这一公共文化机构,不知有多少珍贵文献资料会失传于世。可以说,人类文化遗产的许多重要成果正是经过图书馆的不懈努力而保存下来。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体系中理应占有重要的地位,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于敏.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平原大学学报,2007(4)
[2] 杨泽洲.刍议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大理学院学报,2007
[关键词]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82-4
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行,这是国际社会首个以推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宗旨的大型文化节会活动。时隔一年之后,第二届非遗节如期在成都举办。第二届非遗节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特别会议,31个国家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使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以及国内专家齐聚国际论坛,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达成《成都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通过街头巡游、主题晚会、博览会、国际会议、保护论坛等节庆活动,使节会成为了“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两届非遗节共有81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参加,国内观摩代表团200多支,节会活动870项,上万人参加各种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汇聚了全国23个省、区、市的上百支参展团队,展示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30多个。两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吸引国内外上千万人次直接参与。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得到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李薇丽和10多名工作人员留下了“我们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义――成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都”的赞语。“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搭建国际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连续两届的成功举办,越来越显现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作用。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言《成都宣言》,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通过了《成都共识》。两项国际性的文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诞生,更是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推向了国际性的舞台。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作为节庆活动,在人类生产实践中起到了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节庆文化,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传统节庆,是世界各民族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喜爱。中华民族也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就是我国的三大庆祝型节日,也深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中。反观国外,也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节庆活动,如法国亚维尼翁艺术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西班牙奔牛节、巴西狂欢节、英国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当然还有风靡全球的教会传统节日圣诞节。这些节日无不反映着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人们也借着节庆之时,感悟人生、品味生活、体验自然。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不仅仅是个节庆活动,它更是一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生产实践活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通过开幕式“天府大巡游”、“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和全市范围内的“主题分会场”活动等,直观的向参观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魅力,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活动中,还能对来自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项目进行亲手实践。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一种范围广,层次深,影响大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可行性保护措施的典范,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传承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节会活动,它是一个融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个方面内容的展览、展示、体验、销售、论坛、参与等全方位的综合性平台,因而它的作用远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具体节会。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使国际社会找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最好的形式和最有影响的平台,并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的最好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泛,涉及到各国各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与传承,而全球范围内,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示展演,直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创立和成功举办。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共有68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参加,270项节会活动,近万人参加各种表演,国内外表演队伍在这个国际的舞台倾情演绎。而第二届来自国际国内的120余支表演队伍和10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T6大类370多项节会活动,将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个性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就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博览会。
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民族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讲坛
民族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个性化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和办法是需要共同交流的,保护经验是可以共享的,保护中Ni临的难题是可以共同探索的。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同时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特别会议,研究探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课题,制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规则。同时,国内外从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也汇聚成都,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论坛”,最终形成并发表了世界上首个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宣言》(简称《成都宣言》),宣言中,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韩国、爱沙尼亚等国的37位专家共同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现代文明冲击和被世人遗忘的严峻形势。宣言以唤起全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由31个国家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使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以及国内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就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诸如地震、海啸、战争等各种灾难,严重威胁、破坏着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态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发展,如何建立应对灾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课题,各国间交流保护经验,探讨和构建保护机制,并达成《成都共识》。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论坛部分,与会的各国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和来自国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自然等环境因素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遇的困难,进行专题的讨论,交流保护经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构建了理论基础。
三、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民众中唤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自觉的最好媒介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也随之被广大民众所认知,而其中离不开的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这个传播媒介。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共有400余万人直接参与了270项节庆活动,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凭借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活动,更是吸引了国内外共520万人参加了6大类370多项相关节庆活动。两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紧紧围绕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要,宣传中华民族精神,让许多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他们首次接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开始了解和喜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人们也有了鲜明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保护应该从我做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与公众参与保护的程度密切相关,世界上一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间较长的国家,都把唤起民众的广泛参与作为实施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正是对全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的唤起运动。
四、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对城市经营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重大的文化节庆活动往往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相连,成为迅速提升城市功能和地位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期13天的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共接待来自国际国内的120余支表演队伍和10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团队,6大类370多项节会活动共吸引了520万人的广泛参与,外地游客在蓉消费平均增长22.7%,本地游客消费平均增长6.5%,直接拉动成都各类消费54.2亿元,为成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地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一大型文化节庆,为树立城市形象、扩大对外交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平台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李薇丽和10多名工作人员留下了“我们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义――成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都”的赞语。成都从来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如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落地更是为成都增添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非遗之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催化剂,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传递城市形象的播种机,对城市经营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将做出巨大的贡献。
现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国家级文化品牌,在展示国家民族个性魅力、促进多平台国际交流、宣传非遗保护知识、聚集各方面保护力量以及推动非物质文化保护事,业都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活动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并受到广泛关注,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实践项目。2011年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又将拉开序幕,它必将在前两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展现更丰富的元素、创造更多的惊喜、实现更大的影响,把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第一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总结报告[R].2007;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总结报告[R].2009.
[2]试析潮汕传统节庆习俗的社会文化意义[A].汕头日报,2006.3.
[3]第一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R].2007.
摘?要:技工学校是技能人才的摇篮,与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在教育形式上更容易与民间手工技艺相结合,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和文化传承上有其独特的使命。将民间手工技艺融入技工课堂,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增强了技工教育的吸引力,同时也为地区开发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技工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传统的文化形态在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手工技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活态性和传承性,面临着市场萎缩、传承人数锐减的艰难处境。与此同时,受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等因素影响,技工学校逐年萎缩,招生越来越难,入学门槛不断放低,培养质量愈显不足,办学特色难以凸显,就业选择单一化,就业稳定性较差,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本文结合以上二者面临的困境和需求上的互惠关系,在如何发挥技工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进行探究。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受地区经济形势影响,企业产品供大于求,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就业机会。人才输出的削弱必然导致技工学校师生教、学热情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形成输出人才无法满足用工需求的恶性循环。传统工匠型职业(工种)岗位吸引力不足、职业幸福度不高、社会认同较低的特点,已经成为技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碍,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不能只依靠政府扶持,而应适时更新就业理念,广泛拓展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是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发展的所需,以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的是自给自足的事业,是“自我艺术家”,只有把这项技艺发展成产业,才能让更多的人共享、品味这些艺术,才能反哺艺人,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联盟的优势,把民间绝技绝活引入课堂,再将技艺输送到企业为地方特色产业服务。对于未形成规模但又具有发展潜力的手工技艺,也可通过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是激发学习内动力,让学校教育充满活力的需要。当今社会很多人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职业,工作的意义更多的是物质上的需要,理想的缺失带来更多求职的唯利性与学习的盲目性,导致学校教育缺少活力,难以维系创新的土壤和激情。民间绝技引进课堂,则为古板的学校教育带来新的生命力。将其引入课堂,既为工业化、机械化的技工课堂增添了丰富而欢乐的文化气息,也更突显了以兴趣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经过3~5年的熏陶与雕琢,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份工作,而是传统技艺独特魅力带来的一种心灵的愉悦。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变“我应该”为“我需要”、“我喜欢”,理想的课堂,不应是装满知识,而是启迪智慧。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是实现技工教育促进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针对技工教育招生难、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就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就业发展现状,不断增强技工教育的吸引力,拓宽就业选择,鼓励和指导学生发现、创造新的就业领域。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民间技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更容易凸显地方特色,在科技化、机械化占主导地位的就业领域里另辟蹊径。
二、如何发挥技工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用
1.以人为本,师徒双向选择
与传统学校教育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文化的传承,更注重人的主观意愿,即传承是建立在师傅愿收徒、学生想拜师的基础上的。当前技工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够明确,部分学生是因为考不上高中,在家长要求下报考技工学校,对学技术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很难保证。如果学校面向社会广招学子进行民间传统技艺的教育,在接受一定时期的培养后,难免有学生丧失热情失去学习的动力,难以保证传承文化的品质。无约束、无原则的传承也会导致传统秘方的泄密、复制而失去这种文化原有的味道。因而学校开办民间技艺课程必须保证受教育者有足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经典技艺成果的宣传从而吸引受教育者,保证人才的纯度。
2.求真求实,科学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
(1)确定这种技艺是否适合学校教育。有些文化遗产可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助推教育和文化双赢,有些则注定成为被严格保护的“集体记忆”乃至“文化奢侈品”。珠算作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一种技艺,曾经是很多国营商店会计和出纳员用来记账和算账的工具,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珠算最终变成一代人的一种文化记忆,将这种文化引入课堂,从实用性角度看,并无太大意义。而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漆器、雕刻、风筝、烹饪技术领域的绝技绝活,除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具有实用性外,还可发展成地方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从内容和形式上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确定这种技艺是否与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技工学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就业为最终目的,这就要求选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目要具有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易于就业或创业,选取技艺操作性强、行业领域内确属绝技绝活的科目进行教学。技工学校最终要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应始终把技能培养放在首位,使文化为技能服务,技能为就业服务。
(3)积极开发本地资源,凸显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点,每一种手工技艺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产生的,与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等都从各个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在各自的区域内已经发展成产业且具有一定规模,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技工学校可结合实际对现有的已成规模的或有发展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项目进行资源整合,让民间技艺为特色办学服务,文化传承与品牌建校双赢。
3.保“秘”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留原汁原味
传统手工技艺表面上传承的是秘方,实则传递的是文化。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进行技艺传承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文化的保护,不能因为提高技艺而失掉了文化。许多民间技艺、秘方秘诀传承至今,经过多次复制、简化,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形态。技工学校要创建平台使这些珍贵技艺得以传承,也要发挥对这些文化的保护作用,使这些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失掉最初的本味。
4.工学结合,民间工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与传统技工教学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理念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注重工艺,需要不断地积累更多的经验,因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技工学校可以发挥校企联盟的优势,工学结合或以工代学,使学生更快更直接地掌握手工技艺技能,适应生产环境,为未来就业、创业铺平道路;使学生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独特魅力与劳动报酬带来的双重成就感与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消化学艺过程中制作的成品、半成品,减少材料的浪费。
三、小结
关键词 基层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传统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1基层文化站(馆)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主力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的民族智慧与社会价值的文化资源,是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维护民族与国家和谐统一的文化基础。非物质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特色文化形式,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与憧憬,体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又具备地域性与独特性的特点。
基层文化馆(站)是国家各级政府设置的群众性文化组织结构,主导着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是国家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窗口”,也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阵地,因此在传承和保护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里具有独到的优势。基层文化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发展阵地,在完善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在促进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基层文化站(馆)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天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地域性的特点,即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具有当地精神思想、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特色,这也是地域民族发展的特色之处。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往往由于地区民族文化地处乡间田野,原生态的环境造成了非物质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保存与记录,更不能得到广泛的继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下,逐步导致非物质文化消失的后果。
地方基层文化馆的建设,对地方的传统民俗文化,即戏曲、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俗文化等因素进行直接的保护与建设,因此从地域的角度看,基层文化馆具备最基础的区域优势,能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进行直接的接触与便捷的保护工作。同时基层文化馆的人才资源建设也是针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都是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具有浓厚的情感基础,并且在学习与继承非物质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了非物质文化的营养元素,促进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能够促使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对文化因素进行挖掘、研究与发展过程,逐步完善基层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机制。
3通过先进的设备,及时保护珍贵的非遗
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不仅仅只是出于保护,更要通过继承与传播,使得非物质文化以其自身独特的生动的魅力展现在普罗大众眼前。这就需要通过对设备设施与技术的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及时的保护。
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崛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打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基层文化馆需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宣传工作,积极应用新兴媒体的广泛传播的优势,与当地政府共同构建合理的宣传规划,使社会群众更加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的特点与形式。同时促进基层文化馆的科研活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提供完善的保护措施,例如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设施设备,对民族音律文化通过建立相应的声像档案更加系统全面地完善保护措施。并且积极构建覆盖地区公共文化的网络服务系统,促进相关文化中心的建设,使基层文化馆的保护职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4发挥业务干部专业文化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进行相关非遗知识教育,通过教育使其认识到非遗保护工作的深渊意义,端正其浮躁工作作风,严肃工作态度。基层文化馆是维护人民群众与非物质文化交流的窗口,是国家针对于地区文化保护与传承所设置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具有推进地区文化保护工作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工作的义务,并承担着为人民群众开展社会范围内的文化活动的责任。因此政府各级干部需积极配合基层文化馆的工作,发挥政府文化部门的监督职能,促进各级干部对于非物质文化的知识了解水平与专业文化技能,共同协调营造出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工作的环境氛围。
并且政府部门需要对干部人员进行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普及与培训,充分发挥出业务干部的文化技能水平,为保护非物质文化工作提供自身的智慧与经验,从提高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升地区文化保护工作的格局,有效推进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践。
5保护民间艺人,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民间艺人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保护工作缺失等客观条件因素,使得非物质文化没有得到及时的合理的保护,进而造成文化流失的现象,而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的学习者,在其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的过程中,吸收了民族特色,并加以保留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情感基础。因此对非物质文化的保重要护措施,就是要对民间艺人进行深入地挖掘与保护。
促进基层文化馆的业务技能,对地区的各类非物质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探析,并积极从文献资料中对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艺术文化进行发现与观察,对地区还存留相关的文化传承者进行询问与观察,对民间艺人的传统文化技能进行记录,使非物质文化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同时强化地方宣传,以非物质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吸引到更多的学习者,以开展文化活动的形式促进群众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并加以学习,健全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体系。
6结论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作为基层文化馆,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与职能,逐步建立与完善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一、群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紧密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历史的浓缩,亦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当下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群众文化是中国主流文化中的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群众文化并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相反,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群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它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和群众文化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加入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都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直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颂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这段话形象地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扎根于群众文化之中的。可以说任何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正如原始音乐作品是从劳动工具与其对象接触时所发出的声音产生的,它们或是劳动者协调动作、调剂精神提高效率的“工具”,或是劳动之余的自娱自乐;又如封开麒麟白马舞是取材于唐代封开人莫宣卿赴京赶考荣登榜首、高中状元、衣锦还乡的故事,是无数代劳动人民口传心授的传统文化形态;再如德庆学宫祭孔活动,其祭孔活动宣扬了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精神,是岭南儒学的一大代表性活动,其源于中国五千年来拜祭的祖先的习俗,再次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取材于劳动者的日常劳作中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基础
最初的原始的群众文化形态基本囊括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都是起源于劳动之中,它们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人民群众参与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活动,涉及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每个时代浓缩的精华,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包括了:口头传统、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等,从其形式中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形式均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肇庆封开县的“五马巡城”舞是起源于宋末,历史悠久的舞蹈,其阵容壮观,表演者达四五十数,整个舞蹈取材于宋代五虎平西为防止外敌入侵日夜巡城的真实历史故事,鲜明突出戍边保国主体思想。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源泉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基础,所以群众文化大多取自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世世代代口传心授、承传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提炼出来,结合当时实际,使其传承、发展,如民间秧歌、戏曲,客家山歌等,又如延安时期群众文化活动起到了团结人民、振奋民族精神的一个作用,其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大多取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群众文化中,又具有浓缩文化的形态,是群众文化发展传承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群众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两项重要工作,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让其“活态传承”,即要让其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掌握,否则便会出现文化传承断层这一现象。
对传统群众文化而言,形成后便会以某种固定不变的格局去进行时代相传,从中可以看出群众文化本身便具备传承和发展各种文化艺术遗产的社会功能,比如:肇庆四会民间音乐、德庆雄鸡舞、怀集春牛舞等,从创作下来便一直流传到现今。所以,对一些群众比较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传统群众文化艺术进行强化普及,让其成为一种当下群众所接受并喜欢的文化艺术形式,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问题便迎刃而解,既能更好的对中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行传承,且群众文化自身的传承性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内在要求相符合。
三、文化工作者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笔者据自身文化工作经验并结合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势提出几点关于如何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的意见。
(一)用科学发展观去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真做好挖掘、整理与加工,提高以及发表,推广工作。
(二)继续抓紧发掘抢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关心,扶持民间艺人和他们的艺术活动。
(三)研究、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改革,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原汁原味保护的前提下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所接受、推广、普及,使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青春。
(四)以群众为中心去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其形式不应该是阳春白雪的,应该是能让大部分群众所易懂并感兴趣的,在不改变其精华所在的前提应以大众能接受的形式去开展活动方能以最大程度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如:肇庆市开展的“流动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基层活动,以图片、视频展览的形式近距离给民众提供了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体验,无形中让非物质文化融入了现代的生活,起到了良好的传承作用。
四、以群众文化促进非遗的途径探索
(一)对传统民间特色群众文化进行保护
首先,对肇庆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其次,对肇庆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民族民间风俗、传统节日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其能够发展起来。
最后,对于肇庆市及其周边地区那些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艺术,要一丝不漏的保存下来,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适度且有效的创新,使其能够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年龄段的喜好,这样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便能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二)建设特色群众文化基础设施
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应该专门为其搭建展示及传承的平台,其中建立以民间文化、民间风俗及民间艺术为主体的场所及景点便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好办法。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来源于民间群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便越发显得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对群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关系的简单分析,并结合一些现实的例子,说明了将群众文化的发展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道,融合了发展群众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关于发展群众文化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途径和建议,以便能够为非遗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