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36: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校课程的体系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主,通过对专业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让学生能更早的适应社会,适应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知。
一、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1.使专业更能贴近社会
中职的特点就是培养专业技能,为社会急需的技能专业培养人才,一般都集中在生产一线专业。既然是一线,通过半工半读,多多实践,在实践中认知所学的知识。
2.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能力
无论是哪个教育,最终还是要经历社会实践。亲临现场操作跟凭空想象是两个不同的感受。在课堂上所学的,很书面化,抽象化。社会实践是为以后就业工作适应打好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更早的接触到机电设备,使学生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遇到问题不慌张,动手能力强,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能人员。更多的实践才有更多的体会,才有更多的技术认知,才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的更多认可。
二、建立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1.合理安排课程与工作时间
“工学结合”的要求就是能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在工作中实践。两者的结合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有条理,例如在学完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程后,可安排学生去独立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在设计过程中认识到计算准确的重要性,一点点的失误会造成多少的废品。通过课程与实践的合理穿插,更有效地吸收理论知识,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践能力更是他们的求职特色,双管齐下,更有竞争力。
2.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
不可否认,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学生还是差了一些。学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就得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可放任自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保证那些上进学生能正常完成学业。不放弃任何一个想要学习的学生,坚持严格的学习与工作监督制度。中职学生的自制力本来就不强,若不加以引导与监督,任其放任自流,就算毕业后,对社会也没得任何回报意义,对学生自身来说是失败,而对学校来说,算是一种悲哀。
3.联系好对口专业企业
对于中职学生,实践技能才是关键。去对口专业企业实习工作,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马虎、随便、敷衍的学生实习,只能让学生更加懒惰,无法加强对自我的管理。寻找对口专业企业,是学生就业前的实习演练,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尽快地经验积累,尽快地熟练专业技能,对中职学生的就业以及其职业生涯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建立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不放弃理论教学
重视实践并不意味着淡化理论教学甚至放弃理论教学。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才能明白你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理论是实践书面化的表现,通过书本来展现实践的本质。如果只注重实践轻视理论,只会形成“头小身子大”的畸形发展。虽然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为主,但也应当保证正常的理论教学,通过实践深化理论,做到理论实践额定有机结合。
2.关注机电专业发展情况
专业技能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机电专业正朝着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关注机电运用技术专业的发展,为课程体系建立提供专业形式依据。例如,机电维修课,它的发展形势还是以人工维护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多实践,可以相应的减少理论教学。根据专业形式发展,建立适应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才是“工学结合”的核心。
总之,中职学校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更能贴近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合理安排课程与工作时间,建立严格的督导制度来建立课程体系,并在建设过程中注意理论教学和专业发展情况。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社会就业提供强有力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向久.扎扎实实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J].成人教育,1989(2).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
关键词:物探专业教学 课程体系 建设 实践
一、物探专业课程建设思路
石油物探学校物探专业是以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国内外市场发展为背景,以生产一线从事地震资料野外采集、地震资料数字化处理及地震资料综合地质研究为推动,依托石油行业的优势,专门培养面向石油、天然气、煤田、煤气层及其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行业等急需的复合型高技能操作人才。当前石油勘探一线对高技能操作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增,但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只有石油物探学校开设物探专业。石油物探学校建校30多年来,在专业设置方面有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物探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物探专业课程建设要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订单培养,实现“教、学、做、工”的一体化教学;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校企合作等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培养模式,构建融合计算机数字处理与物探专业课程体系,创设物探技术主干课程,以主干课程建设带动其相应的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要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平台,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构建“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二、物探专业课程建设实践
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导,选择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将来在职业岗位上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石油物探学校以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课堂”等课程方案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构建“融合交叉,多元整合”的实践和理论教学体系,见图1。
图1
该体系以职业能力为本,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将知识内容与技术、技能培养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使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相互交叉,知识、技能和技能培养的落脚点相互交叉,通过设置模块化的“专业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项目”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多元化整合,如图2所示。
图2 专业课程体系
物探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项目涵盖了公共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技术课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综合实践课程模块,满足了从低到高的学生职业生涯成长规划。公共文化基础课模块将物探专业中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有机整合实现综合化;专业技术课程将物探领域中某些技术知识和技术应用方法有机整合,突出技术的实现过程,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将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化,着重培养专项技能,突出熟练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开展物探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1.市场调研,定位人才需求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面向行业职业群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物探行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就业前景及专业设置,为使专业教学计划更加适应实际生产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更好地体现为石油行业服务,笔者所在学校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隶属的新兴物探处、海上事业部、综合物化探部、海外国际部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设备情况、技术力量、企业发展、人才构成等。
2.依据市场需求,确定工作岗位
根据学校市场调研、市场需求及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专业设置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相关工作岗位和发展工作岗位。主要工作岗位是野外资料采集技术人员、解释员、处理员;相关工作岗位是施工监督员、大小线排查及维修工、钻机、爆炸监督员、仪器操作员、测量操作员;发展工作岗位是野外资料采集过程的地球物理师、地震勘探监理、地震数据处理工程师及地震资料解释工程师。根据以上情况,学校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优势特色,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物探技术操作人才。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整合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其中质量意识、HSE意识、市场意识、工程素质和解决生产实践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只有在正常运转的企业中才能真正获得。学校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如图3所示。其中校内实训基地主要通过证书嵌入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或项目教学实现职业资格考证、课程设计、创新教育等,以便学生掌握物探专业基础技能、专项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认知实习、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图3
4.以物探专业为主体,布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探专业课程的交叉互溶性不断增强,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等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学生涉及的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以物探类专业为整体,将专业共性、课程匹配、专业特色、技术应用等有机结合、系统布局、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学校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资料解释实训室新配备了6台大型服务器以及40个服务器终端。安装了东方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一流的GeoEast解释处理一体化软件6套,价值1000余万,且每周六周日对物探专业学生开放。学生从原来手工资料对比解释改成了应用计算机软件对比解释。每年可以培训学生、学员超过2000人次。
物探地质实训室是石油物探学校特色实训室之一,实训室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岩石、矿物标本千余件,地质模型百余种,地质图件近百套。实训室可完成《矿物鉴别实训》《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鉴别实训》《地质地形图绘制实训》等实训项目。此外,在地质授课中,教师还将地质模型和地质图件应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中。
新增地震勘探工实训室,此实训室是培养地震勘探技能操作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与野外生产前线紧密联系,拥有大小线100余条,采集站8个,爆炸机4台,地震检波器测试仪2套,同时还具备收放线的广阔场地,可以进行大小线的收放训练和查修线练习。
5.以校企合作,实现校外实训基地的共建
(1)沿用了原有的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训基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研究古人类演化、全球古气候变迁和古中华文明的圣地,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周口店及其邻区范围内地学研究、教学资源亦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该区是古老且相对稳定的华北陆块在后期(尤其是中生代以来)又被改造活化的地质单元,现已被视为探讨板块内造山机制等方面的经典区段;独特的大地构造属性所铸就的类型齐全、典型直观的诸多地质遗迹,它们既不像标准造山带那样复杂,又不像稳定陆块那样简单而构成难易适中的野外地学教育资源,加之地理区域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野外实践教学场所。
(2)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野外勘探小队。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到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野外勘探地震队进行一个施工期的顶岗实习,提前接触生产一线,把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操作内容应用到野外地震队的生产中,以此积累学生的经验,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四、依托企业,实现基地工作的开放互动
1.实践环境与物质资源的整合
树立资源统筹管理的理念,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一个校内生产单元(如学校与物探仪器中心合办的物探采集实训基地),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安排使用,实现校企双方共赢共享局面,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营造企业的职业氛围;对外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顾客绿色通道,开展生产经营、社会培训、学生实习和技能鉴定。
2.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的整合互动
石油物探学校在教师能力培养方面实行了专业教师下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制度,把专业教师在一线锻炼过程中学到的企业先进技术、先进工艺、操作流程、优秀企业文化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为专业教师培训GeoEast解释处理系统,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的相关专业培训,同时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开发的工作。
3.实践项目信息资源的整合互动
校企合作规划了实践教学环境的布置、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了实践教学课程和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方式等,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成果、市场信息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将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一、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素质为目标,最好能系统化、模块化也就是说设置的课程必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与文化基础等模块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在具体设置课程时,要把相对分散、内容接近的课程进行整合,删减陈旧过时的知识内容;将大多数学生难以学会、学精的课程列为选修课程,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并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等把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定位在基础理论职业技能和应用提高这两个方面,重点放在职业技能上积极开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模式和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加课程的系统性、职业性、适应性和实践性。
二、开发校本课程,体现个性教育
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校园环境因素、师资队伍结构、实习实训条件及学生实际需求等内容进行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它的目的是要整合和尽可能地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可供选择的课程《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尤其需要开发适应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适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的课程,探索课程持续发展的机制,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本位、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使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既充分体现个性化的教育,又符合课程设置社会性、基础性、专业性和发展性的要求;既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又能帮助残疾学生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基础更好地适应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满足他们差异性和独特性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塑造健康的性格。
三、建设精品课程,实现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及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在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使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显著改善,推动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
1.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与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相一致学校应根据办学特色和自身优势来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深化课程建设和改革,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给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与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培养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学校要将师资培训形成制度,并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参加专业课程培训,及建设精品课程的奖励,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动力。
3.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与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相结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之间通过建设有效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和服务平台,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分享、共同发展的目标,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与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进行精心教学设计课堂效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研究和设计,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四、加大实训建设,强化技能培养
1.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指在校园内建成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包括场地、设备、师资等在内的综合设施,是实现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开展技能训练的基础在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中,由于他们自身生理和认知的缺陷,使课堂教育不仅抑制了他们学习职业技能的需求,而且放大了他们的听觉、视觉缺陷所以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就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通过校企共建、教学工厂、校办企业、校际合作、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来改进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教学需求;通过多做、多练,充分挖掘残疾人的剩余感觉敏感(如听力言语残疾人的视觉敏感、视力残疾人的听觉敏感等)优势,为他们掌握职业技能建立捷径。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专业领域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其二是怎样培养这些人才?这涉及到培养模式选择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来。因为培养目标要落实为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就要落实到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研究也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从微观层面上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现行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重复多”,“层次不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培养目标单一、适应面窄”等缺陷。当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实现课程纵深化、学际化、微型化、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实质结构,优化课程形式结构,使课程体系既具有学科规范性,又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加强专业建设的必然时代要求。
一 在理论脉络中兼收并蓄,更新课程实质结构
纵观课程理论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1)以博比特(Bobbitt,F)、查特斯(Charters,W.)、泰勒(TylerR.)为主要代表的“技术理性”(technical interest)课程理论,强调效率优先和对环境加以控制,在提出课程基本框架的同时,也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普适性、划一性模式;(2)以布鲁纳(Bruner,J.)为主要代表的学术中心课程(discipline―centeredcurriculum)理论,将原来以直接经验为课程主要内容转变为专门化的学科知识,突出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结构性;(3)以施瓦布(Schwab J.)为主要代表的实践课程(practical curriculum)理论,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让课程重新回归实践,具有较强的灵活变通性;(4)以派纳(Pinar w.F.)为主要代表的概念重建主义(reconceptualist)课程理论,强调行动(action)与行动后的反思(reflection),即“反思性实践”(praxis),立足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或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批判而建构意义,让课程重新回归于理性。
目前,在教育技术界,对于学科的理论体系也有几种不同观点,其中著名的有:由南国农教授提出的“媒体中心”理论体系,它把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放在核心位置:“系统过程”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处理教学问题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五领域”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两层次”理论体系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其中,基础性探索层次包括教学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性探索层次包括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表明教育技术学研究重点开始向绩效方向发展。
理论体系后面蕴藏的是教育思想,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如李龙教授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本体论论述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义与定位,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领域和范畴以及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发展历史、价值观、方法论等;核心论主要论述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两方面的理论:过程论和资源论论述智能技术和媒体技术在优化学习过程和丰富学习资源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绩效论则从学科的课程开发、教学系统开发、媒体资源开发、绩效系统开发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建立的课程体系如表:
理论具有前瞻性、引导性。每当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出现时,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弄清楚其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在该专业领域中的积极影响,并据此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做一番审视甚至调整。当前,各高校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学科中心论”类课程较多,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较少,有关学习理论、网络媒体和绩效论的课程还没有进入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课程门类没有及时更新,跟不上时展,而且各门课程还存在内容陈旧的现象。如: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中较为陈旧的经典理论偏多,新技术知识含量偏少,涉及的往往是大量经典理论计算,很少囊括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二 在分化与整合中重构体系,优化形式结构
课程的形式结构是课程的外部存在形式,反映了课程的门类与数量,讲究课程类别的完整与互补,主要体现在是分科还是综合、是必修还是选修、是学科还是活动的差别上。从逻辑结构看,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首先可以分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层次。前者是学生学习该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者则是为形成该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设置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技术基础,即思想方法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二是媒体技术基础(物化技术),包括硬件基础、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基础等。
在专业基础课之后的专业课应开设哪些呢?由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可以确定,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应该是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学科,又可以分为二者相结合的专业理论、二者相结合的应用技术、二者相结合的实践应用三个层次,即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在专业理论层次中,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传播学是基础。教育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电声系统、教育电视系统等;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网络教育理论等。此外,还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对教育技术学本身进行研究的理论。在技术应用层次中,主要课程有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文化艺术、以太网技术应用、绩效技术应用。在实践层次中,除了专业实习、教育实习、项目设计等综合实践外,还有电视广告创意与设计、电视节目制作实践、3D实践、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开发等。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计中“照葫芦画瓢”现象屡见不鲜,层次不分、比例不当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按学科的逻辑层次来分,大学课程的层次构成一般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课程。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分层一般采用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层楼”结构,一般先开公共课,然后开设专业必修课,最后开设专业选修课。这个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内容层次不分,没有专业基础课模块,以至一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次序不清,学习顺序紊乱。因为专业课中仅仅把必修与选修作为课程开设先后的分类标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内容之间的继承与递进关系。又如在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中都应该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如果按必修先开、选修后开的顺序学习的话,有些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的必修课就会先于专业理论类的选修课,学习顺序就颠倒了。应该把以上顺序调整为“公共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理论类课程一技术应用类课程一实践类课程一跨学科课程”。
另一方面,因为层次不分,也就不可能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比例问题,造成了各个层次的课程比例不合理,理论类课程过多,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课程偏少。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把教育技术学知识分为八类其中工具性知识6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9门、自然科学知识5门、知识管理知识4门、传播学知识9门、计算机知识10门、电子技术知识6门、教育心理学知识7门,其中所列课程绝大多数为基础理论类课程,只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少数几门课程属于技术应用或实践类课程。各校实际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属于这种情况,第一个层次的理论性课程偏多,后两个层次由于受师资、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普遍比较薄弱,开设的课程门类少或即使开设也不能教到位,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多元化、层次化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空泛理论知识的堆砌导致泛而不精;技术应用类课程的不到位导致第一层次的理论无法消化,动手能力差,而这又导致学生缺乏创造、设计的能力,以致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难以落实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上,常常只能流于形式。此外,专业基础课也存在数量少,涉及面太窄的问题,不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个性化选择。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着力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应用类课程群整合,作增设学际化课程尝试;在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可增设某些微型化课程,以适应学科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断综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三 在共性中寻求个性,提升专业特色
对于多元化的社会实体,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真实地把握实体的本质。“和而不同”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与哲学信仰。在强调共同性、普遍性、统一性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个体性与差异性。
哪些课程应作为体现专业共性的必修课开设?哪些课程又应作为凸显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开设呢?我们可以参考“教指委”构建的课程体系,共五个模块:(1)学校平台课程:两课、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美育、军事理论、综合交叉、信息技术、跨院系任选。(2)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学与教理论、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项目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基础;(3)专业基础课,包括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基础模块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子基础模块有: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电子工艺实验等。(4)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在不同方向上计算机类、教育基本理论、设计类、数字媒体类、远程教育类等方面课程的组合。(5)专业任选课和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基于项目与任务的活动等。建议以上课程体系总学分保持在150左右。
笔者作如下设想:如果按总学分150,必修课每门3学分,选修每门2学分算,按7:2:1的比例来设置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3:4)、限选课、任选课,则专业必修课必须开20门以上,专业限选课10门以上,任选课5门以上。具体安排如下:
(1)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又分为智能技术基础课与媒体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又分为专业理论类、技术应用类、实践类三部分,保证三者各占一定比例;
(2)方向限选课体现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某一方面的特长,为学生进行选修课学习做准备;
(3)专业任选课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可以分“前沿发展”模块、“邻近学科”模块、“兴趣爱好”模块。一方面向新理论与新技术开放,把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任选课及时反应到课程之中,并全方位地向其他邻近学科扩散。同时,按照学生的需求开设个性化课程。这样在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紧跟时展,增强适应性,促进个性化发展;
(4)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增加选修课,增强课程灵活性与多样性,拓宽口径与适应性;
(5)必修课应控制在2年半左右学完,保证选修课有时间开设。
四 兼顾适应性与超越性,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发展
目前在教育界,对于“是以适应性为主,还是以超越性为主”的问题的回答存在两种态度,一些人持超越论观点,一些人持适应论观点。前者认为,21世纪的科学技术文化会有重大发展变革,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和课程改革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认为,课程教材要适应现实的要求,超越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会遭到失败。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专业理论课更多的是着眼于厚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而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形成技术应用课程以及后续的实践应用课程主要是形成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一技之长,甚至于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
其实,依笔者看来,就人的本质规定性而言,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要生存,但又并非一种一成不变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独特的超越性存在,不能不体现发展。既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不断地将超越了现实的理想世界变成新的现实世界。适应和超越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选择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受教 育者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延误受教育者的思维发展;既要从我国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混合的现实出发,又要从已露端倪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超越性和现实适应性合理结合起来,克服原来的学科中心、自成体系、彼此隔裂的课程设置方法,更多地采用跨学科和综合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按照常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淬砺意志,健全人格,获得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五凸显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协调发展
关键词: 跨学科 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 无缝融合 双螺旋
“跨学科”又被称做“交叉学科”,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相互渗透、在相互交叉地带彼此融合而产生的跨越单一学科的新学科。学科交叉是当今知识融合的需要,也是社会生产实践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跨学科”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从2015年至今已有635余篇学术论文,足见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对其的重视程度。各级高校人才培养陆续推出各种形式的跨学科专业,以便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众多跨学科专业之一,属于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的交叉学科领域,兼具技术和艺术的特点。根据我国数字媒体相关技术研发和数字娱乐产品的社会需求发展,数媒人才不仅要掌握数字媒体制作、信息传输和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课程建设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有别于非交叉学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和整合设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1]。
成立于2010年的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职业发展潜力和创新素质,能在各部门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和制作、多媒体网络系统开发和设计及其他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交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我校该专业专职教师摒弃传统单一的学科教学模式,结合专业跨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力求对学生兼顾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专”和“通”的平衡中,提出从教学内容整合、引入工程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建设。
一、以不同学科知识“无缝融合”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涵盖了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广告、项目管理等众多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将相关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这两门传统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建设围绕该专业的主干课程、配套基础课程、综合交叉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的完善课程体系。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I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课程等。
1.专业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加固学生的艺术基础,包括绘画基础和三大构成。2.专业主干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和艺术设计能力,包括图像处理基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想想设计与动画、数字媒体后期制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3.专业方向课是根据不同就业方向而设置的,重在培养学生在不同兴趣方向上的专业能力。“游戏开发”方向的课程包括游戏概论、网络游戏开发、3D游戏图形学、移动应用开发基础、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移动游戏开发、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等;“动漫设计”方向包括二维动画设计、分镜头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移动UI设计、Web前端设计、动画高级课程等。4.专业拓展课全部为选修课程,重在提升学生对专业深度和市场前沿的认知。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Paws3D跨平台游戏开发、摄影摄像技术、离散数学、动态网站开发、信息技术前沿、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等。5.集中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实用性的培养。
结合该专业交叉学科的特点和文理兼收的生源情况,课程建设过程中兼顾学生技术实践创新和艺术设计培养,把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无缝融合贯穿整个课程体系。
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双螺旋式”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采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等模块化设置方法。模块式课程设置使其更加合理化和系统化,但同时各模块间严重缺乏有机联系和贯通。“螺旋式”指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并不断交叉融合,形成职业能力和技术思维螺旋式上升的姿态[2,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专业,如何结合专业特点搭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双螺旋式课程体系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
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的,对人文素养、科技技术的理解能力良莠不齐,且普遍缺乏艺术基础。课程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市场需求,构建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的多元自主化“双螺旋式”课程体系。
1.“双”螺旋式课程体系的理论部分。根据招生情况,该专业的新生大部分缺乏艺术基础,且不具备艺术设计能力,对计算机软件实践操作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表现得参差不齐。但是,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不但要有过硬的计算机软件创新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合格的艺术设计和欣赏水平。因此,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程要结合交叉学科特点,在实践创新指导和艺术水平等专业理论素质培养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计算机理论和艺术设计理论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相互交叉、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同时知识的难度和高度次第提升,最终在专业素质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呈现螺旋式进步。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不分专业方向,着重夯实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双重根基。第一学期的绘画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造型能力、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程序设计基础开设在第一学期,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培养其程序设计能力。图像处理基础课程通过介绍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数字艺术欣赏、设计和创新能力。第二学期的三大构课程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视觉形态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兼顾所有专业方向,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开设课程分布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在把同时期的专业基础课所学艺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进行数字艺术设计的同时,通过相关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技术水平。比如,第一学期开设图像处理基础,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第三学期开设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第四学期开设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设计与动画、操作系统、C#长须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第五学期开设数字媒体后期制作,第六学期开设软件工程。
专业方向课程分方向在不同学期开设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进行创新设计。方向课程的难度随时间纵向加深,知识融合度随时间横向加密。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开设一些开发性课程,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主要开设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所需知识储备后的第三学期及之后。
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兼顾了学生艺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双学科素养提升,同时把单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交叉融合于指导数字媒体技术作品的创新制作,从难度、广度和融合度上呈现螺旋式上升,使学生一步步成为专业数媒人才。
2.“双”螺旋式课程体系的实践部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理论知识学习和提升都要最终应用于实践创新制作中。如何把没有艺术功底和计算机技术参差不齐的学生最终培养成合格的数媒人才,加强实践课程设置是解决该问题的重中之重。
第一学年: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图像处理基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和专业方向课程中的C++面型对象程序设计、二维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周学时设置均为1节理论、2节实践,学科基础课程中的绘画基础、三大构成等课程更是每周4节均为实践课。通过课时多倍于理论课的实践课开设,学生不仅理解理论知识,更能活学活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实践应用创新意识。
第二W年:专业主干课开设了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形象设计与动画、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专业拓展课开设了摄影摄像技术、Pasw3D跨平台游戏开发等课程。该学年,课程数量、难度大幅度提升,且所有课程的实践周学时均为2学时,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需求。
第三学年:专业方向课包括了网络游戏开发、3D游戏图形学、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移动游戏开发、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分镜头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移动UI设计、Web前端设计、动画高级课程等。专业拓展课包括动态网站开发、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等。各专业方向课程综合程度明显加大,对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知识的融合更加灵活和彻底。同时增加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度,为后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好了准备。
第四学年:专业知识学习已经结束,专业素养已具备,毕业实习能拉近学生和企业的距离,使其更多地了解企业的一线需求,把专业知识和企业需求灵活地结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从单一艺术实践和计算机技术实践,再到艺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最后艺术和技术高度融合进行创新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稳步提升,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双结合进行数字媒体创新设计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结语
课程体系规划和建设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跨学科专业不同于传统单一学科专业,涉及知识面更广,对学生要求更高。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规划要兼顾多门学科的特点,从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点找出新专业的前沿性、创新性等特色,并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生源特点建设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是一个跨学科专业,结合我院学生文理兼收、缺乏艺术根底等特点,课程体系兼顾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难度、广度上的螺旋式上升,并在融合度上逐渐加强,始终以培养合格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数媒人才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佳敏.跨界与融合:基于学科交叉的大学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张泊平,李国庆,刘晔,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C].北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2011:87-90.
[3]黄莓子,唐波.探索艺术设计专业构建螺旋式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J].美术大观,2014(12).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总体科学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小城镇的脱颖而出,成为农村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影响了我国城镇建设的进程。基于暴露的问题,笔者在下文中详细地对当前我国在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促进小城镇的建设。
一、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与高速发展的大城市,我们的城镇规划管理从理念到手法都相对落后了,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长远的投资眼光。如尚未确立经营城镇的理念。由于没有意识到规划本身也是资源和财富,在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中缺乏经营意识,以往的许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布点不合理,不能带动周边土地的滚动开发升值,造成大量城镇建设资金的流失。
2、规划体系不完善。常出现的现象是一哄而起,遍地开花搞建设,不顾小城镇的具体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建设能力,盲目拉大城镇骨架,忽视实际的到处建设,既没有真正把城镇建好,又浪费大量人力,大面积的耕地,结果欲速则不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推进。
3、忽视城镇特色,面孔单一,城镇建设的品位、档次亟待提高。从而导致规划滞后于建设及规划执行不到位,建筑档次不高影响了城镇建设的整体形象。如城镇供水、排水、环卫、防洪、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出现了路上倒污水、处处放垃圾等不良现象。
4、管理手段亟待更新。由于技术手段落后,信息通道有限,不仅管理上相当困难,而且容易造成差错,使规划建设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技术标准不一致、信息资源不共享,也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小城镇建设总体科学规划
上述分析说明,新形势下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搞好其规划与建设是摆在广大规划建设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搞好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应“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宜居发展”,具体思考如下:
1、小城镇建设的科学化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科学规划对小城镇的和谐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城镇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做好科学规划,又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指通过区域、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通过城镇体系规划,综合分析各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其所具备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从而合理规划小城镇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使之更好地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②制定小城镇产业发展及环境生态规划。特色产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是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全面分析小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尽量做到准确定位、特色立镇、产业布局合理。同时,规划对策应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小城镇能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就可获得持续的发展空间。小城镇生态规划包括生态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应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充分体现安全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经济性、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统筹规划,突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特色,并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有机结合,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2、理顺体制,强化管理。加强管理是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充分给予小城镇建设必要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使“块块”管理和“条条”管理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小城镇政府职能部门应强化小城镇的综合管理,包括建筑、市政、绿化、环卫、市场、交通等,逐步消除“脏、乱、差”现象。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和管理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支持和协作。认真落实国家、省颁布的城市规划建设、城镇绿化、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制定城镇管理的法规与制度,使城镇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3、提高人们的科学规划意识。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是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甚少,人口却大部分都居住在农村,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当今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点和突破口,在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农村的发展,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增强对规划建设好小城镇的决心和信心。
4、广辟融资渠道,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当地镇级财政投入,但镇级财政财力极有限,且有的政府投入方向不明确,对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分散有限的财力,使一些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没有建好。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垄断,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住宅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
结束语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集镇的桥梁和纽带,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城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1]龚勇.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广东建材.2010(06)
一、 背景
国家“十一五”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基于国家的这一发展战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二、 部署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的情况对比
在国家对各部署院校引领下,质量工程建设通过见年的建设成果显著,尤其是出现了一批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等,通过质量工程建设的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但是,对于普通院校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由于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情况和部署高校存在如下差距:
1、经费优先部署院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而一般本科院校没有,并且还要和当地的其他高校进行均衡实用经费。
2、项目优先在申报“质量工程”项目的时候某些项目是部署高校先行申报,之后才是一般本科院校申报。
3、专家优先由于部署高校和一般本科高校存在着很多差距,尤其是以专家尤为明显。部署高校有着国家级的各类专家教授,而一般本科院校不存在这样的优势,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就存在一般本科院校举全校之力对部署高校的一个专家现象。
4、资源优势部署高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从“大楼”到“大师”都是一流的,而一般本科院校不是为“大楼”发愁就是为“大师”发愁,教学资源同样存在的差距。
三、一般本科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考
由于“质量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提高质量上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思想和好的教风,规范教师与管理人员教书育人活动和岗位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端正学风,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课堂、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而“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是全国所有高校一起建设,如果一般本科院校想要和部署院校竞争,必须有一定的实力和特色,因此建议,一般本科院校可以考虑从内涵建设,着重培育出发,通过培育建设,来逐步的达到有竞争优势的,有特色的“质量工程项目”。
四、 二级建设保障体系的构建
为了搞好“质量工程建设”,一般本科院校可以考虑建立学校一级的“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并投入经费进行建设。但是具体建设还是在各教学单位,因此各教学单位的重视程度就成为校级“质量工程”建设的关键。为了能够做好“质量工程“建设必须建立必要的二级监控保障体系(如图)。
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宏观控制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及特色优势立项一批有助于学校发展,学生受益,能整体提升办学质量的项目。
2、实现两级管理 质量工程的推行前提在学校宏观把握,而关键在各教学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态度。因此,要适当的给予教学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权利,放宽经费使用的权限。给学院主动建设的权限和动力。
3、加大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在给予政策导向、权利下放后的监控体系中,必须加大项目建设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特别是项目建设的速度、建设的内容以及经费使用,这样可以发现在建设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的给予解决,使项目能快速,向好的方向发展。
4、加强推广应用质量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建设项目推广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推广应用了,学生才能受用,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广应用,就是要让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信息及方法手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就是要让学生享受学校提供的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最终实现办学水平的提升。
一般本科院校在国家进行“质量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好自己的脉,理清本校的特色优势,集中力量进行培育,先进性内部建设,借鉴经验,提升质量,最终达到具有和其他高校及部署高校的有竞争离得项目。因此构建质量工程二级监控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54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性教学科目,在小学阶段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课程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消化,提升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水平,同时还能够在学生思想道品质形成初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向,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全面的认知和了解自己所处的现实和生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切实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综合素养。
在新的教学形式和社会发展形式之下,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在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由于一些积重难返的教学问题的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教学问题,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实现课程的有效性教学有所裨益。
一、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1.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和约束,在向学生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时,认为讲解课程的目的,就是在于让学生掌握和背诵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课程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导致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功利性教学色彩,只关注向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而忽视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具有的情感教育功能。从而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只是一味地跟随教师的知识点讲解,进行机械式的接收和消化,背负着较大的课程学习负担,根本无法感受到课程学习中存在的趣味和魅力,难以实现课程教学对于学生所应有的陶冶和熏陶作用,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作用的发挥,以及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
2.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时,只关注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而忽视对于课程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及教学情境的创设,使现阶段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呈现出一种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状态。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无法真正的融入到课程教学环境之中,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收和理解,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以及学生课程学习效率的提升。
3.教师的课程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单一。在现阶段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仍然处在传统课程教学理念的影响和约束之下,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点的灌输和讲授。这种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处境之中,不仅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在这种压抑的课程教学方法压制之下,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产生一种厌恶甚至是排斥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学生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问题的相关解决策略
1.转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理念,全面把握课程教学,提升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切实改进课程教学问题,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性教学。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设计者和主导者,教师个人对课程教学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技能的高低等,对于课程教学能否顺利有效的展开与实施,有着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加深自身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使命的认知和把握。充分认识到在小学阶段向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不仅仅是要向学生进行课程知识讲解,更是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课程知识之中,对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和优良品质,进行挖掘和学习,切实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担负的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修养的教学使命和教学责任,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问题,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活跃课程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虽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但同时也具有生活化和趣味性的教学特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只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创设有效的n程教学情境,才能够使学生融入到课程学习过程之中,和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配合和互动,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挖掘。因此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应该突出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理念,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例和事件,引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之中,拉近学生和课程教学之间的距离,活跃课程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课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