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36: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音乐教学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化,我国课堂教育的效率不断地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在我国高中教学体系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很看重音乐课的价值,高中学校的音乐有效课堂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我国部分高中音乐教学现状着眼,对我国高中学校音乐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音乐有效课堂的策略,不断提高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音乐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一、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理念与教学方法也需不断更新,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一)高中音乐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多数的高中的音乐课堂上,音乐老师还是主要采取老师教、学生跟着唱的教学方式,极少关注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真正需求,尤其是所谓的自由练习时间,大部分学生是做其他科目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或是跟同学嬉笑玩耍,因此,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上音乐课就是玩耍课。
(二)音乐学习意识十分淡薄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中中,由于音乐并不是考试的科目,而且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校就根本不重视音乐,因此,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意识较差。部分学生认为与其上音乐课不如多做几个数学题呢,甚至有些学校就根本不设置音乐课。
(三)师资力量缺乏
我国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重视考试科目,轻视像音乐、美术等体艺类的科目,这一现象就导致部分音乐院校毕业的老师不愿意到高中去教学,同时学校也不想聘请这些老师,这就导致了高中音乐老师的师资力量缺乏。
(四)课时少完不成教学任务
学校在排课表的时候,一般都会将音乐课排为一个星期一节课,有的甚至是两个星期一节课,这还不包括其他老师征用音乐课,这就导致一个现象那就是音乐课时太少,根本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大部分音乐老师表示能教多少就教多少。
二、改善高中音乐教学现状的建议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老师,我们要改善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不足,与时俱进,从而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不断更新音乐老师的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实施新课改要求与目标,就必须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方法,那么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思想上进行改革,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教学原则,将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主体,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效率,达到新课改的目标。
(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更好的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就应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力。我们就要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经典的内容保留。例如,我们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只能局限于我们的教材,可以扩展到大自然与社会百态,将课本上的知识放到社会大的环境中去讲述,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社会,体味人生。还可以将现在社会上较为流行的音乐引入课堂教学中,例如,现代的电子音乐、流行音乐等等。这样把课堂外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音乐课虽然不是考试科目,但是,作为高中学校课程中的一部分,音乐课就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它的教学方法也要与其他学科一样要多样化、创意性,这样才能不断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老师可以将一个体任务分配给一个小组,让小组成员来体现一首歌的音乐内涵,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可以相互学习与促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采取老师与学生合作的方式等等。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促进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从而不断促进高中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的音乐素养。
(四)加强对于后进生的关注,从而进行心理引导
由于生源的不同,所以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就大不相同,因此,有些高中生因为个体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的不同,例如,五音不全,唱歌不好听等等,他们对于音乐课总是会有一些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老师就要做好心理引导,加强老师与这些学生的沟通与了解,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克服他们对音乐课的恐惧,使这些学生接受音乐,从而热爱音乐,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改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理念。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结合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和新课改的要求提出的建议的探究,我们发现,我国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高中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高中生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
作者:袁小利 单位: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阿文兴.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6,01:23-24.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中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音乐的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的程度
中学音乐知识的传授,经过了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崭新的音乐知识由不了解到了解,由陌生到熟悉,由识谱到演唱、奏乐以及欣赏等步骤,最终形成必要的技能技巧,以上这些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最终完成。正确合理的中学音乐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所学习的音乐知识,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音乐教师可以从良好的教学方法中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增长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如果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收获,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受到限制。
二、中学音乐教学方法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出现而发展的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使用,为中学音乐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学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音乐知识,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智力发展,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现代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主,掌握扎实的音乐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音乐的真谛,最终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三、中学音乐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手段
音乐教学方法一方面包括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另外一个方面也包括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方法。现阶段的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包含着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例如,在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运用各种演唱技法来演绎实例歌曲,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就需要聆听以及感受歌曲的内容以及感情,并且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之中,产生学习进而演唱歌曲的想法。这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音乐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手段及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做到协调与均衡的统一。
四、要最大限度地重视学生的情绪在教学方法中的作用
现代中学音乐教育比较注重情绪在教学方法中的作用,相关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对于认知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情绪对于增强记忆以及活跃思维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相反的,如果是消极的情绪就会影响记忆的效果,从而使得思维受到抑制。中学音乐教学法在不同的程度上会涉及学生的情绪,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情绪在教学方法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其他学科显得更有效果。如果没有情绪甚至没有情感的音乐教学活动势必会呈现出枯燥无味的状态,使得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热情。积极的情绪会使学生产生兴奋的感觉,使得整个中学音乐教学充满活力,使得教师所教授的音乐技巧变得富有乐趣,从而富有丰富的情感。
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充满着积极的情感,饱含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获得更多的收益,由此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中一味地灌输知识从而忽视情绪的教学方法。无论何种中学音乐教学方法都是双向的,那么情绪教学的方法必然也具有此项特征,只有教师的情绪是积极饱满的,才能使得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和触动。也就是说,要想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就需要中学音乐教师进入到角色中去。如果一个面无表情、演讲生硬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那么势必不会激发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相反,很多优秀的音乐课堂上的教师都是精力充沛、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去的,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也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使得整个音乐课堂的气氛欢快而又融洽,使得这样的音乐课变成享受高级艺术的场所。中学音乐教学应该从音乐的教学规律出发,从学生的心理品格以及生理水准出发,将教师积极的情绪充分地融合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学音乐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中学音乐课应该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中学音乐课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归根结底要受到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的制约和限制,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内容会导致教学方法的改变。不同时期的学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中学音乐的教学方法也要随着学生年龄层次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学音乐课还应该遵循“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的原则,使得不断改革的音乐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徐冬艳.中学音乐教学评价内容和方法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8(01).
[2]石金凤.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学时代,2013(08).
1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与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一脉相承,是解决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诸多问题的必要手段。
1.1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意义
第一,方法创新符合新课标要求。《小学音乐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正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这一系列要求。第二,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效率。音乐课堂效率不高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创新音乐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创新后的教学方法将更适合当代社会对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第三,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爱好兴趣。小学阶段是人生启蒙阶段之一,而在这一阶段采用创造性方法进行音乐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对音乐的求知欲,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影响学生一生。第四,提高音乐教学的娱乐性。教学方法创新能够提高教学的娱乐性,为学生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排解学习压力,使其能够有效抒发自身情感,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
1.2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音乐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递音乐知识,使其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为其日后成长成才打下基础。但是,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忽略了教学对学生心理、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学过于刻板化,对学生无法起到导向作用。第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普遍存在着“重教师、轻学生,重技能、轻审美,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导致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审美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教学失去乐趣。因此改革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审美能力及愉悦感十分重要。
2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分析
2.1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正如前文所说,小学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语文、数学等学科。同时,部分小学为给语文、数学等科目提供更多的教学时间,往往会减少音乐课数量,甚至将音乐课与课外活动课放在一起,导致小学音乐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另外,部分不发达地区的小学中压根没有音乐课,更无从谈起教学方法改革了。第二,师资水平不高。当前大多数小学都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甚至有些学校由一位教师带整个年级的音乐课,致使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部分小学的音乐教师只能算“半路出家”,教学水平不高,音乐专业素养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2.2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在创新教学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转变传统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当引导者,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发现音乐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最大,进而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果及水平奠定基础。第二,创设教学情境。情境式教学是素质教育常用教学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更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在具体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任务,结合现实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物质、人文情境,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例如:讲授《四季童趣》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做过的与季节有关的趣事,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再在课堂中播放多媒体软件,讲解有关的音乐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能使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更加显著。第三,开发教学资源。一般来说,小学生接触音乐的时间较少,远不如接触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的时间,因此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十分重要。对此,学校与教师要利用一切手段丰富校内教学资源,加大财政投入,购置齐全乐器以及其他教学设备。同时,学校还要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的音乐教学模式,适时举办与音乐有关的课外活动,在校园内创建良好的音乐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时刻接触音乐知识。第四,选择合适教学内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小学音乐教学选择的歌曲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例如:选择多数学生都有兴趣的歌曲,选择旋律简单的歌曲,选择歌词简明达意的歌曲。
3结语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兴趣教学情景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兴趣是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知识与学习科学的重要动机。
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如果小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寻找机会去学习音乐,而且在学习音乐时感到愉悦、放松和有乐趣,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地学习的情绪。兴趣可以使小学生产生巨大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
(一)培养学生唱歌的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二)激发欣赏音乐的热情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曲子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音乐一遍,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彩。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二、情境创设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不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运用生动的教学形式,将所要教的知识技能重新整合,制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与求知欲走进音乐课堂。
(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教师可以通过制造一种神秘的情景,引发学生欣赏音乐,用心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将学生的无穷想象创造性地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无穷的想象蕴含了无尽的创造。正如新大纲中指出:作为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三)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教舒曼的钢琴曲《捉迷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营造一个情境,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捉迷藏的游戏。这样,学生会说很兴奋、很愉快,但当自己快被抓住的时候又很紧张。又让学生在《捉迷藏》的钢琴乐曲下来做这个游戏,并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描绘来做游戏,学生在游戏的实践活动中,通过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和表情的感受与分析,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
一、运用歌唱形式,激发识谱兴趣
俗话说得好,成功往往来源于一个良好的开端,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开始是多么的重要,它往往会调动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歌唱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师可以运用它将音谱知识引出来。例如,在讲解五线谱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小燕子》这首歌导入课堂知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将乐器引进课堂,提高识谱效率
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学生课余时间都参加了音乐兴趣小组,学习了其他乐器。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乐器引进课堂,指导学生正确演奏音符时值、音高的同时,训练他们听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识谱效率。例如,现在有不少学生课外学习了电子琴、钢琴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反复弹奏,寻找识别音符的方式,达到识谱教学的目的。
三、运用节奏训练,掌握乐谱知识
在音乐学习中,节奏非常重要。由于每首歌曲都有他们不同的节奏,而通过节奏的认识能够增强学生的识谱能力,因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运用节奏这一独立的功能来激发学生对于识谱知识的兴趣。下面,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节奏来帮助学生学习识谱知识。
例如,在学习《种太阳》这首歌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用手演示一下这首歌的拍子,再引导学生去寻找其中的规律。与此同时,在涉及旋律中的重、难点知识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节奏训练,这样既能避免一遍遍重复演唱的繁琐训练,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特征,掌握音乐中的相关知识。
同样,为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节奏大赛,将学生分为小组,分别“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这里的演唱指打拍子)。在一个小组“演唱”的时候,其他小组要据此写出这首歌的识谱知识,最后找出表现最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竞赛形式的训练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拍子中掌握音乐知识,学会通过拍子找出相关乐谱,既能高效地完成教学,又能将知识渗透给每个学生,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练习熟练曲目,掌握识谱技能
在学生没有学习音乐知识之前,总会在其他地方听过一些曲目,并且还能哼上几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可以运用这些曲目,这样在传授识谱知识的时候就会比较方便,学生也能够很好地接受。
例如,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即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首歌,然后写出其中的乐谱知识,上交给老师批改。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严谨,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这样既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有助于教师及时指正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进步。
五、通过实际练习,巩固识谱能力
学习就是通过练习来巩固“学”,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增加和巩固知识。如可以围绕音乐开展类似识谱大赛、节奏大赛、歌唱比赛等竞赛,让学生充分地接触音乐,帮助学生巩固乐谱知识,培养他们的乐感,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还可以做到灵活运用。
对一个人的整体成长而言,中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才华较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培养和熏陶音乐艺术不可忽视的阶段。但在许多中学音乐课堂上,教与学出现脱节现象,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上似乎懂了许多,课后却忘得一干二净。我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就教学中如何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谈一些看法:
一、重情感,突出音乐的感受性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表现的内容却是非常抽象的,用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清楚。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尽管他们对音乐艺术已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和理性认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趋增强,但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采取听、唱、看、表演等多种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使他们置身于音乐艺术的天地之中,体验音乐所表达、描绘的各种思想情感。
比如,在欣赏《采茶舞曲》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采茶姑娘们的劳动场面,我首先播放录像,让学生聆听观看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并了解采茶劳动的特点,感受茶山、茶林的景色。此时,学生蠢蠢欲动,教师抓住时机将表演的工作分配到各大组,各组经过一番商榷,推荐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进行表演,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又如在教唱《长江之歌》时,为使学生体会那种激人奋进的精神和感受长江那广阔的胸怀,我节选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一部分画面,借助多媒体展现在课堂上,学生直观地看到冰清玉洁的雪白世界——长江发源地,还展示了江水波涛汹涌壮丽景观。当起伏高昂的《长江之歌》响起时,学生领略到了歌曲的艺术内涵,情不自禁地为赞美长江而歌唱。学生的唱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谈歌中最突出的几乐句所表现的特点,请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为大家演唱一番。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获得了音乐艺术之美与体验。
二、重内涵,突出音乐的表现性
一般来说,音乐有打动自己,感动别人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内涵上。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若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不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学生将失去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所以,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教学内涵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艺术之中,让他们不知不觉地随音乐的节奏动起来,以此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欲望和兴趣。
如在欣赏人音版第十四册第二单元中的《龙船调》时,该曲是一首极具民歌风味的歌曲。教学中我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动画场面,学生们的尽头非常十足,创设了几种表演场面,他们将拖把和书包作为道具用于表演这种既载歌又载舞的律动形式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之中。这样一来,既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使学生直接地受到了艺术地感染,把自身的情感抒发出来,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表演能力,鉴赏能力,使心灵和音乐融为一体。
三、重实践,突出音乐的创造性
音乐教育是通过教学中的艺术实践来达到其目的的,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兴趣和积极参与音乐创作的意愿。我们经常听到学生随意哼唱的小曲,因我们这里是民族地区,学生夹杂着不同的民族风味,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流露,尽管是雅气十足,但毕竟是其创作真情的再现。
如在教唱《渴望春天》时,我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在前一节课就将此歌按组布置下去,要求每位同学画一幅表现春天的景象,等上课时,各个组将组里最优秀的作品呈现给同学们看,然后老师在把《渴望春天》的歌曲教唱给同学们,当同学们看到自己亲手创造的画面能与音乐歌曲联系起来,学生那种兴奋的心情是无法比喻的,教师不失时机的再加以鼓励,学生喜欢音乐艺术是发自内心的。实践证明,色彩与音符的融合教学是体现艺术的价值,由于好奇心,好胜心的作用,使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境油然而生,参与实践,创造渴求成功的音乐教学情景也就随之形成。
在音乐艺术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意境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到陶冶,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四、注重音乐的情感性与情趣性
音乐的情感性表现在“使人们心灵迸发出火花”(贝多芬),“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柏拉图)。人们常说:“音乐是语言的尽头”,也就是说音乐能够灵活、准确、细腻地直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是人主观情感的一种审美体验。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最具有情感性特征的。
而提高学生的情趣性,重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培养人对事业的追求的基础。完整地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方法;欣赏力;兴趣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高中音乐教学
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如设备、环境等),使得音乐教学长期停留在欣赏阶段,即使具有创新意识的老师想把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到创作范畴,拓展教学内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对于不会使用乐器演奏的学生来说,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很难把他们创作的作品原汁原味的表现出来,毕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丰富的表现形式,运用音乐创作工具就可直接进行创作并演奏,这就为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基础。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大量的音乐教学信息网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包括音乐学习(歌唱、器乐、乐理、音乐知识及世界音乐文化)、音乐欣赏(世界上各类音乐作品、音乐会实况)、音乐创作(各类音乐创作软件)、音乐交流(音乐学习、欣赏、创作)等全面的、高效益、立体化音乐学习环境和资源。不断的开发和利用这些音乐网络资源,能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使学生处于优良的学习环境之中。
此外,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我们如果把这些内容在备课时制作成电教课件,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力
2.1多听音乐作品
听,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在这最初阶段,或许只是觉得旋律好听,可慢慢听多了,就会感受到节奏、旋律、音色等的变化和特点,甚至能对音乐中的情感、意境也能有所领会。这个过程都是建立在多听基础上的。
2.2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欣赏音乐的时候,了解所欣赏乐曲的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作品处于什么时代、作者生平、创作特点、风格流派、创作意图等,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容。例如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时期,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就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贫苦,社会的黑暗、动荡不安,预示1905年的俄国革命的来临,因此整部作品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贯彻始终。
2.3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
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除了听音乐进行感性知识积累外,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学习乐理方面的知识,如懂得节拍、节奏、速度变化、旋律行进、调式等,具备了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
2.4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艺术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欣赏能力所能到达的水平,某些艺术作品无论从题材或内涵来说都有相关的文化背景,只有加强欣赏者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所要体现的内涵。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对音乐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3.1与时俱进,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
3.2时尚旋律美,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
在《学堂乐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并作出了调整,我将“学堂乐歌’和“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的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3明星表演美,是他们内心的“榜样”需求
在欣赏民族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时,学生没精打采,接着播放了王菲演唱的版本,同学们立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对王菲特别喜欢,甚至是很多同学的偶像。因为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的“明星梦”。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到不同明星的多个版本的音乐给同学们欣赏,以便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共鸣。
3.4浪漫意境美,是他们放飞心情的需求
在钢琴音乐单元,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一些诸如《神秘园》、《神话》等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5动听配器美,是他们体验音乐魅力的需求
在流行风单元,我们欣赏的是毛阿敏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思念》,学生反映普遍较差,随后我立即播放了同样是毛阿敏在“同一首歌”上演唱的《思念》,学生马上兴奋起来。因为音乐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配器,使其在音色、和声等更富于流行美。
良好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学上巨大的推动力。音乐教师要随时捕捉到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音乐教师。以上是我在音乐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总之,要想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只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变革,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应走进学生的音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收获,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音乐教学 方法 策略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问题
1、教学理念淡薄,教学结构模糊
很多音乐教师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 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认真对待。在这个基础上,教学结构和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对未来个人的发展也是一个阻碍。
2、音乐课程过于形式化、课时少
由于音乐课属于副课,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以升学率作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项长期任务,短期内难以完成,于是就忽视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要么课时安排少,要么干脆不开,使得音乐课形同虚设。如很多学校虽然有开设音乐课程, 但经常被其他科目的教师以多种理由霸占, 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取消这门课程。
3、教学方法单一,模式陈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授, 疏忽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是局限于教师传统的“自导自演”方法,拘泥于提问、回答的方式,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4、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知识面狭窄
学生学习缺少积极性, 也使得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另外,由于课程不受重视和课时较少,要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行创新,仅凭教育者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与此同时,音乐无用论等思想又误导了学生,导致其轻视音乐课程, 对教师的教学热情产生反作用。综合以上因素,初中音乐教师更加拘泥于课本知识的单纯讲授, 于是导致学生的音乐视野狭窄,知识面单薄。
5、教学质量低下,设备陈旧落后
音乐课程的资源消耗较大, 应该具有语音室等先进的设备, 但多数学校因资金不足或者不予重视等原因难以配置, 即使拥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处于长期锁闭的状态,于是导致音乐教学与当代社会的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脱节。
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现当代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要善于更新教学观念,以推动初中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教师要认清当今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从中,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冷静思考就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学生的音乐学习呈现出两种背离的现象,一种是学生只会唱而不太了解音乐的常识,因为这种学生拥有良好的唱的天赋;而另一种则是只了解常识而不会实践。因此,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的学生,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向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教会学唱歌就完成了音乐教学任务,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经济的指引下提高我们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合理设计教学环境
为确保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感觉到浓厚的音乐氛围,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老师在设计、创新教学环境过程中,应重视教学环境的营造,创造音乐情境,利用音乐语言、实物演奏、音乐效果渲染、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教学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的情景,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教室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场所,室内环境的设计质量,对学生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它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室的设计必须具备强烈的音乐氛围,音乐设备布置整齐有序,黑板、墙面等绘有和音乐教学相关的乐器图、乐谱表、乐理基本知识等。此外,按照教学任务、内容的要求还应该合理摆放桌椅,最好是按排布置,当然还有圆形、半圆形或者其余的摆放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课桌椅的布置应该符合教学任务、内容以及学生活动的要求,不必苛求一种固定的模式。
3、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音乐教育,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获取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初中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能力,但因为平时接触人文艺术的机会较少,音乐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零散。许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研究学生实际情况,往往先入为主,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音乐知识储备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注意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学手段基本以反复欣赏音乐和分析作品为主;教学过程中也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较少有师生的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体现, 这样学生很难对学习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兴趣,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对音乐鉴赏过程的体验,影响学习效果。
4、更新多媒体设备,并落到实处。
学校等有关教育部门应当平衡资金的投入,建设音乐课程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帮助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不能让这些设备成为摆设,应当充分利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优化课程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
5、教师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
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音乐,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闻名于世。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方面。我是一名贵州的教师,大家都知道我省是少数民族多的一个省份,民族音乐资源丰富而具有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了解本省、本地区的音乐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自豪感。众所周知的我省的侗族大歌是一种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音乐,多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全面提高我们的音乐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唯有将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几个环节充分整合起来,打造一个活跃、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