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学生法治意识8篇

时间:2023-10-10 10:36: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学生法治意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生法治意识

篇1

一、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法律素养

要提高教师尤其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法律素养,这是有效实施法律教育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一个自身对法律毫无感知的教师如何传授学生法律知识,更何至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可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法律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自学或参加法院旁听等形式来达到。

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一是树立“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求学;二是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知识,即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相辅相成,避免教书和育人相割裂。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法律课的实效

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法律概念具有抽象性,这就要求法律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案例进行教学,选用生动有趣,符合中学生特点的典型案例,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把抽象的法律知识变成了活生生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在教师假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例如:在讲授“隐私权”内容时,可以列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父母擅自翻阅子女日记和擅自折阅子女信件的事情,想一想:(1)父母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如何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3)你认为应该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

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此外,教师要尽可能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中学生的公德意识。

道德与法律的同质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以及两者界限的模糊性是道德与法律进行一体化运作可行性的基础。虽然道德与法律有很大差异,但在规范这终极意义上两者先天是兼容的。而且我国传统社会中的“礼”,这种伦理法律化低成本高效运作的历史为我国法制现代化提供了道德与法律一体化运作的历史实证的先河。寻找道德与法律的契合点,通过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这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

五、构建中学生法制教育网络

篇2

关键词:高中生;法治教育;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29-03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体系,更需要公民懂法、遵法、守法。为了解中学生(高中生)法律意识与教育状况,我们以开展社会综合素质实践为目的,组成高中生法律意识与教育调查小组,对武汉市一些高中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以期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可以借鉴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并结合我们的观察与思考,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5年6~11月,调查小组以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为对象,问卷内容分为37个类别,重点对法律意识、学习兴趣、安全观念、法治信仰、知法守法和运用法律的综合能力,通过随机抽样方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8份,收回率为92%,其中男生占40%,女生占60%。经对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总的看,近些年教育部门和高中学校,认真落实国家普法教育规划和要求,结合教育和教学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普法教育,促使广大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较好地取得了政府、社会与家长们都认可的成果。然而,调查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对法律知识掌握、接受和运用的程度方面,尚有欠缺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二、中学生(高中)法治意识和教育的总体现状

1.高中生学法知法兴趣比较浓厚,但普法教育途径方式有待拓展。在依法治国方略和理念的引领下,高中生学法懂法求知欲普遍比较强烈。这表现在“您希望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吗”的问题回答中,“非常希望”的高达71.91%,“无所谓,保持现状挺好”的有23.6%,“不希望、毫无意义”仅占4.49%。说明大多数人不仅有法治教育的个体愿望,而且认为对自己走向社会和未来发展非常必要。从他们对“您认为法律对自己用处大吗?”的回答得到了佐证,其中有74.86%的人认为法律对自己很有用处,只有13.13%的人认为对自己用处不大,另外12.01%的说“不清楚”。从这两组数据看出,大多数人已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成为共识。

那么哪些法律最为同学们所关心关注?调查发现主要还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教育、交通、环境等,关注度相应高些(见表1)。

同学们不仅热心学习法律法规,而且积极投身于普法宣传和力所能及的法律行动,其中有24.18%受访者参与了普法宣传活动,8.37%参与了法律知识竞赛,7.44%协助过维护交通治安,14.88%举报了违法违纪事件,其他也有45.12%,体现了高中生可贵的社会道义与法治正义精神。他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呢?调查显示通过媒体28.55%,报刊杂志20.63%,教师25.55%,家长12.16%,同学4.78%,其他途径8.33%。看来各类媒体报刊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这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媒体人的高度重视,关注做好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和引导。但另一方面,由于高中生面临比较大的高考压力,大多数学生不能够或者没有精力主动地从媒体报刊中获得系统的法律知识。当问起“您是否有观看法制节目、报刊的习惯”时,回答“没有”的学生占17.08%,“偶尔”的占66.12%,能够经常持续的学生才占16.8%。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因为高中生通过电视媒体报刊这种最直观、最现代的方式获得的法律知识占了较大的比例(49.18%),约是学校教师(25.55%)的2倍,但接受的方式却是被动的。当然,学校还是普法育人的主阵地,毕竟通过媒体报刊获得的法律知识都是零星的、点滴的、不系统的,真正地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进行统一、系统的教育。所以,是不是可以考虑把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教育途径有机结合起来呢?

2.对依法治国认同感很高,但对司法部门如何做到公正性有疑虑。高中生对依法治国的认同度也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问卷中设计了一个直接的问题,“您对‘依法治国’的方略认同吗?”大家回答是让我们惊喜的,十分认同的有68.07%,比较认同的有24.65%,不认同的只有7.28%。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机制,也是一种社会和人类活动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秩序稳定、和谐的社会。有了对法治的认同,对法律的敬畏,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并成为行动和追求,这如同“扣扣子”,扣好了“第一个扣子”,就能够为依法治国做贡献。

对于法律和法治的功能,高中生既看到法律和法治的现实意义,也表现出对现实社会中存在某些问题的疑虑。比如说在问到“您认为法律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时,回答“保护公民权利”占76.32%,“惩罚违法犯罪”占13.09%,“规定公民义务”占5.02%,其他占5.57%。固然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但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只强调法律保护公民而忽视所承担的责任义务,这对法律的理解多少有一些偏颇。另一个当提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生活中能保证吗?”时,大家的回答同样令人愕然:“能、可以做到”的只占16.81%,而“怀疑、做不到”的占39.5%,认为“取决与司法部门公正性”的占43.69%。从这来看,既凝聚着高中生对公检法等部门抱有改进的极大期望,同时也说明了大家对法治公正性持有怀疑的态度。这样的情绪和观念,久而久之可能会干扰中学生对依法治国方略的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甚至影响今后的法治信仰和人生成长,理应注意教育。

在普法教育熏陶下,大多数高中生养成了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习惯。同时,在一定情况下,也能够敢于站出来理直气壮地捍卫法律的尊严,诸多媒体时常可以看到见义勇为的事例。这一点,在下面两组问题的调查中显得特别突出。在问及“发现有人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时您会怎么做?”(见图1)

由此可见,同学们具有护卫法律神圣、保卫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安定的信心和勇气,体现了大义凛然的担当和责任。这在对“只要不危害自己的利益,看到违法犯罪也不要管”的看法时,其回答一样倍感欣悦。认为“正确”的只占8.12%,“错误”占了73.11%。不过还有18.77%的人回应“不知道该怎样做”,这或多或少表明少数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逃避,值得社会深思。

3.保护自身安全意识参差不一,但遇到具体侵害时尚能依法维权。调查发现,当今高中生对自己合法权益的关注度可以说参差不一,并且表露出有不知如何依法维护的困惑和无奈。请看“您对自身合法权益关注度”时的回答(见图2)。

再看看对另外两个问题的回答: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时,回应经常的只占14.25%,很少的占了50.41%,没有的占了35.34%。“您对维权的途径是否熟悉?”时,回答也不甚满意。“不太熟悉”占47.95%,“基本熟悉”占43.83%,“很熟悉”仅占8.22%。值得欣慰的是,一旦真正遇到具体事情和侵害时,大多数高中生还是能够理性对待。比如当问到“您遇到侵犯自己权利的时候,您的解决方法会是什么?”时,回答“忍过去”占8.81%,“及时向老师反映”占14.65%,“向家长反映”占48.37%,“向司法机关求助”16.9%,其他占11.27%,绝大多数同学能够通过有关途径依法维护。当遇到了“放学回去发现屋里乱成一团,觉得是家里进小偷了,你会怎样?”时,回答“先收拾家里看被偷了哪些东西的”只有12.01%,“保护好现场打110报警”占64.81%,“打电话告诉家长”占23.18%,说明大多数同学都有依法办事、保护现场留存证据的法律意识。

4.懂法守法的自觉性虽然较高,但抓好宪法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法治意识的根本反映。高中生通过参加校内外普法教育,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上都有较大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对于《宪法》及其生活中的法律知识,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尚没有弄清楚,说明法治的根基不够牢固。比如说“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吗”的回答,满意比例显然不很高。非常了解只占7.14%,部分了解30.77%,有一点了解50%,一点也不了解还有12.09%,说明抓好宪法的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特别是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和关注。比如在问到“每个适龄公民是否都有当兵服役的义务?”时,回答“是”占46.63%,“不是”占42.13%,“不知道”占11.24%。我国《宪法》和《兵役法》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保祖国是每一个适龄公民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认为当兵吃亏,拒绝、逃避服兵役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网上就有“我到了服兵役的年龄,想知道怎样能逃避”的帖子,看后着实令人深思。的确,我们这个时代“英雄主义”情结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已经开始被人们淡忘了,这是我们国家与民族需要关注的大问题。又如关于“知道网络方面法律规定吗”时,回答“知道的多”的占28.77%,“不多”的占60.55%,“不知道”的占10.68%。这个比率可谓很大。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其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危害极大,甚至于有的人沉溺于里边无法自拔。作为高中生,正处在明辨是非的徘徊期,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析能力,积极从中吸取正能量,是同学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加以引导。

三、进一步加强中学生(高中)法治教育的思考

中学生(高中)正处于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前沿阵地,再联系现实社会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违法乱纪的行为逐年递增,尤其是校园暴力或恶性施暴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如不久前贵州15岁中学生被同学围殴致死,江西永新一个女中学生逼同学下跪、脚踹、掌掴,湖南邵东一个高中生在办公室杀害老师,湖北武当山一个中学生用钢棍暴打同学,等等。这些违法犯罪苗头和迹象的产生,主要原因就是有的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目无法纪,个别已处于家庭、学校、社会监管不力的状态,接近于触及犯罪的红线。针对调查发现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学生(高中)法治教育。

1.有关部门大力推行联动机制。重视和抓好高中生法治教育意义重大,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整个教育工作的实际,注意做好统筹安排和顶层设计;司法部门要结合全社会普法工作,针对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学生做好法治教育的规划和指导,组织公检法干部和律师进校入班担任兼职法治校长和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做好普法工作。最终,建立起部门联动、互为负责的体制,并确保法治教育责任落地。

2.把法治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同学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对高中生强化法治教育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社会和家庭所不及的。所以,学校在法治教育上要切实有所担当,真正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必考课纳入到教学之中,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治教育和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学生有兴趣、能自觉地让“法治”信仰和理念根植于心灵深处。

篇3

关键词:思政课 法治教育 大学生 法治意识

高校思政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载体。法律常识的内容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材中占据一定比重,思政课堂的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法律常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让学生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大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阶段,为此,要在这个阶段着重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就必须重视思政课堂这个重要阵地。

一.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现状

1.课堂时效性差

现阶段,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来进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教材中在三个章节中涉及到法治教育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宪法》和法律权利义务,理论性强,较抽象,趣味性不高,所以直接导致学生不想学、不愿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差。

2.学生法治意识不高

第一,缺乏坚定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对法律的神圣追求和坚持体现,是人们从心底对法律的一N认同。我国现在越来越重视法治社会的建设,将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但是,受传统法制教育薄弱的影响,传统法律文化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使他们没有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第二,法治观念和法律认知水平不高。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能够接受的专门法治教育是十分有限的,无法系统化地学习法律知识,由此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不够深入。法治意识的核心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但是现阶段,一些大学生只注重享受自己的权利,而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义务,由此加重了社会法治意识淡薄的风气。

二.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成因

1.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教学方式单一

思想教育是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这一特殊性直接决定了思政课教学仍应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所以在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不如其他学科那样灵活多变。

一方面,思政课法治教育涉及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养成、《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内容,以及法律权利义务等,这些内容理论性很强,且内容多是用专业术语介绍法律概念和常识,说教味较浓,和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之间存在距离感,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难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法律知识学习的乐趣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法治方面的教学内容虽然丰富,但是大多数老师授课的方法单一,往往是片面地将知识简单罗列呈现给学生,没有将社会热点和法律知识点内容结合,不利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

2.大学生个人因素限制

第一,学生个人法治意识缺乏自身内在的需要。大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以后的就业,由此忽视了对和就业关系不大的学科的学习。第二,一些大学生过分地重视自我,导致个人的自大和自私。现阶段很多95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为人处世方面较为自我,不懂得与人分享、合作交流。在法治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可能做出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违法乱纪行为。

3.家庭文化环境教育落后

一些家长认为大学生属于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经发展成熟,为此忽视了孩子成长中幼稚、不成熟、逆反心理的存在,无法对自己孩子形成科学的认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一些家长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规划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的生活举止以及社交活动过度干预,在重压之下反而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违法的行为。

三.在思政课堂中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途径

1.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融入法律案例

从现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中来看,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部分内容多为法学理论和宪法。对于这些较为理论抽象的法律知识,学生不能完全掌握,也无法对所学的法律知识内容进行深刻的了解。为了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传授的时候,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在实际的法律知识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是要对所教授的法律知识进行拓展,并将社会热点案例和法律教学内容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向他们渗透法律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教师可以采用专题化讲座的形式,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知识内涵特点,对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新的整合和优化,从而提升法律教学的系统化和可操作性。比如对于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来进行,从法律的起源、本质、特点等方面进行专题化讲座,并结合思想政治中的观点内容,实现思想政治和法律教学的整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

2.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对最终的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面对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和新时期法治社会建设的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需要采用一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受传统思想认识、教师队伍素质、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的现状限制,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对法律知识的渗透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依据教材的内容一板一眼地进行教学,导致思想政治课堂成为单一的法律课堂说教,难以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视和理解。为此,需要对现有思政课堂法律知识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充分结合,并综合应用启发、讨论和讲授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力量。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法律知识、条文、规范以及法治社会建设对学生个人法治精神的要求,让学生动脑筋进行自主化学习。

3.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多样化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学手段的支持。在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更加成为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的重要因素。在科技的进步发展下,课堂教学手段显示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手段被教师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比如多媒体课件以其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能够并存的优势,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更为直观化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同时提升了教学成效。为此,思政教学中法律知识的渗透需要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将讲和看进行结合,以更为直观化、生动化的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结合,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比如互联网+思政课的教学手段,利用教学APP来引导课堂教学,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老师的资料,可在课前课后与教师之间实现网络实时互动,这样不光提升了课堂实效性,还很大程度增加了课程趣味性。

4.设置科学的考核方式

思政课教学考核的重要考核方式是期末卷面考核。成绩考核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和实现教育的有效发展,但是这种单一化的卷面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在考试阶段采取不同手段来应付考试,为一些平时不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临时走捷径的可能。为此,需要对思政课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在考核中应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在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化、自主化的学习。思政课的量化考核可以由平时成绩的60%、期末成绩的40%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含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考勤、课堂纪律组成。期末考试部门可以变得更为灵活,比如可以让学生到社会、企业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书写调查报告。

5.在思政课之外优化法律文化环境

A.打造良好的家庭法律文化环境

学生的学习成长,家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家长需要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成长形成一种客观的认知,从而根据孩子在法律、思想道德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引导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庭法律文化环境是指在家庭全体成员的长期生活中,家庭上下共同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文化形态,为孩子的法治意识培养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支持。

B.打造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为此,法律知识的培养需要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支持。首先,通过打造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培养学的的法治意R。法治意识的培养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思政课堂上需要透过思政教学模式来向学生有策略地渗透法律文化知识。首先,将法律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开展教学。其次,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比如可以定期在思政课上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将书本的知识内容以活动的形式向学生进行渗透。最后,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在课余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法律知识。

C.打造社会法律文化环境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会影响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认知。为此,需要针对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来开展法制教育。在学生居住的社区,也应该开展相应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首先,要发挥司法部门的重要引导职能,尤其要加强对社会负面消息和新闻的打击力度,为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营造健康积极的环境。其次,社会教育、文化、电影、出版等部门要注重对法律理念的宣传。最后,学校之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等要形成正向的舆论价值导向,适当地开展法律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欧阳林洁.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刘玲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探究性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篇4

一、熟悉药品的性能,妥善保管与正确使用各种化学危险品、

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知道,化学药品有的是有毒的,如砒霜、白磷、偏磷酸、氰化钾等;有的是有腐蚀性的,如浓硫酸、浓硝酸、液溴,双氧水等;有的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如汽油、硫磺、三硝基甲苯、硝酸铵等。因此,《学生实验守则》规定不能用手接触化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中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得尝药品的味道。这样,既教给了学生化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妥善保管及正确使用化学危险品、,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稳定,对教育学生学法懂法、按法行事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联系生产实际,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我们应向学生宣传法治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如果没有《环境保护法》,那些土法炼焦厂、化肥厂、造纸厂、农药厂、发电厂的废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倾入江河,还有电镀行业耗用的剧毒化学品铬酐、氰化物等必将导致江河湖水酸化、变质、发臭,成为残害人类自身的公害。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如果不执行《水法》、《森林法》等,水土流失将日趋恶化,地球将逐渐走向毁灭……

三、正确识别各种事件,掌握各类中毒的应急措施

在教学中,应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介绍各类中毒事件的应急措施,如有氯气的场所,应保持安静、注意保温,然后让患者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或吸入适量氨气以解毒。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事情,如神汉巫婆的骗人本领,要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识别。我们在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基础上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并用各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全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四、注意教育教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篇5

【关键词】激发 质疑 化学 技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当今世界,化学已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结合起来,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化学研究也已深入到众多领域。中学化学担负着传播基础化学知识,发掘培养化学科研后备人才的重任。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元素化学,其特点是知识点较散,有些内容又很抽象,特别是初中化学更是如此,因而很多在开始对化学怀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渐渐地失去了对化学的兴趣。因而,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中学化学教学法,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独特的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中,学会并掌握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认真解决问题。那么,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呢?

首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其一,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氢气的还原性时,教师可以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立即停止通氢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红色的铜又变成了黑色?黑色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阅读教材。其次,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地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再次,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在45分钟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设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用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予解决,主要有因果法、反问法、比较法、转化法、推理验证法等等。

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例如赞扬他们问题提得巧妙、提得深刻,或是赠书给某个学生,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篇6

一、重专业轻文化教育模式限制学生成长

有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专业教育。为此,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不仅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抓手,更是其优势和特色所在。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

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职业学校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提高才能成为就业“抢手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际。相关调查表明,当前社会对中职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还重视综合发展能力。要具备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和人文情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解说与演讲表达能力和人文感受能力等。动手操作能力强且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者,他们在企业面前和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才是“抢手货”。如一家外资企业来到某个中等职业学校招工,用人单位不仅考查学生所学专业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专门设考场考查学生的作文能力,理由是作文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据老板讲“招进的人员动手操作能力差些可以再培训,如果综合素质不高则会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这个例子不仅说明了用人单位在看重招聘对象操作能力的同时,更加看重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以写作的方式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语文是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它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职语文课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为人处世和交流沟通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种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中的理解力、观察力、注意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正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所以,语文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实用性,抓住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助,使语文课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基础”,为学生“上岗有优势、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服务。

三、创新方法,教师要上好语文课

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 质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08-00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思维的积极参与是新课程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是数学老师需“时刻准备着”的命题。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擎,问题是教学精彩的亮点,质疑是达成教学目标的生成点。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活用质疑意识,使之成为教学中的亮点呢?

一、在“生活感知区”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材知识对学生来讲是无声的、静态的、理性的,每一个概念、定理、方法因抽象而让学生觉得陌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所学知识都通过学生的“躬行”来掌握是不现实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要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必须尽可能地依托学生生活的具体景象,把对知识的理解与领会还原到学生的“现实生活感知区”。

教学片段1

1:九年级上册3.2节《圆的轴对称性》,学习的重点是体现圆轴对称性的垂径定理,而垂径定理也是这章的一个重点,但书本上才寥寥数行,看了让同学感到很陌生和抽象、生硬,从心理上就和同学拉远了距离。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垂径定理的活动中去,我特意安排了一个体验式探究活动:

情境1:上课伊始,教师就和同学们先聊对圆的认识,因为圆是同学们从小到大,最熟悉、最有感性的图形之一,同学们很有发言权,“是圆的;有圆心、有半径;会滚动的……”;说了很多,甚至有同学也提到了是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看上去同学们都很轻松,自信,微笑浮在脸上。

师:随手拿起一位同学桌上的饮料瓶,问:“这盖子为什么做成圆的?”又看到另一位同学桌上有个不锈钢杯子就问:“这杯盖为什么也做成圆的?”

生:同学们先是一楞,心想怎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有的说圆漂亮、美观;有的说加工方便;有的说能在地上滚动;等等,五花八门,但叽叽喳喳说不到要点。

师:又追问:“你想想,很多容器的盖子也是圆的,那为什么呢?”“这其中有什么数学原理吗?”

情境2: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几个同学抓耳挠腮,脸涨得通红,这么熟悉的东西却答不好,教师的连续追问把同学们逼得恨死了自己,有口说不清,巴不得把心掏出来给你看,同时同学们的眼神里都流露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头抬得老高,目光炯炯。

情境3:教师轻轻闭上眼睛,左手拿起一个饮料瓶,右手摸起一个瓶盖,很自然地就把瓶盖放到瓶口上,慢慢旋转,转紧,再睁开眼睛,此时教室里非常安静。

师: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说:“盖子做成圆的,最大原因是使用――方便!”

生:“方便!?”同学们有些诧异。

师:“对,方便,刚才老师闭眼都能完成,你们也能轻松完成,假如瓶盖做成方的,那怎么样?就比较麻烦了。”

生:恍然大悟状

师:“那么这当中蕴含什么数学道理呢?你们看,圆绕它的圆心旋转任何角度,都能跟原来这个圆怎么样?”

生:“重合。”同学们齐声回答到。

师:提高了声音:“这个就是圆的旋转不变性!圆绕它的圆心旋转任何角度,都能跟原来这个圆重合,这是我们今天学习圆的第一条特性。”转身用力在黑板上写下了“旋转不变性”五个字。

师:“那么我们熟悉的圆有没有另外性质呢?”

通过这个体验式质疑探究活动,同学们的思维被激活,一系列追问而无法回答,极大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有几个同学抓耳挠腮,脸涨得通红;教师轻轻闭上眼睛,左手拿起一个饮料瓶,右手摸起一个瓶盖,很自然地就把瓶盖放到瓶口上,慢慢旋转,转紧,再睁开眼睛,此时教室里非常安静,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说,提高了声音等神态动作也强烈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增加了学习兴趣。至此,再安排学生进行垂径定理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已经具备了高涨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展现出来。最后,同学们这堂课探究、学习下来,高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抽象的垂径定理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也证明掌握得很不错。

二、在书本的“知识生成区”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教材知识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行进的,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知识有自身内在的自然生成地带。在这一地带有多少知识点,哪些是重点、难点、疑点,每个知识点在学科知识链上的作用,老师通过认真备课应先知先觉,其中重点、难点、疑点所在的位置就是笔者所指的“知识生成区”。

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教”的行为来指导学生完成“学”的任务。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再加上现在的浙教版教材叙述比较简略,学生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知识主要生成区中所蕴涵的“敏感地带”,也难以“跳出”教材,看不到知识主要生成区中可发展的“动感地带”,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情景,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用问题吸引、集聚学生的思维。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抽象的知识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学生在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中,教学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突破,疑点得以化解。

教学片段2

九年级上册3.2节《圆的轴对称性》的例3,问题情境较为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以根据昨天生成的知识,先出示一道复习题,以作铺垫。

(1)如图1是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图,已知排水管的半径OB=10,水面宽AB=16。求截面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

生:作OCAB交于点C,由垂径定理得:AC=BC=1/2AB=0.5×16=8

师生:这类问题往往可作弦心距、连半径,关键是通过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2)例3、1300多年前,我国隋朝建造的赵州石拱桥(如图2)的桥拱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是弦的长)为37.2m,拱高(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也叫弓形高)为7.23m,求桥拱的半径(精确到0.01m)

师:引导学生读题,观察图片,对题中的一些专有名词作解释,并把图形简化成图3;弧AB表示桥拱,C为弧AB的中点。

师:“凭图3这个图形能解决问题吗?”“这个题与刚才复习题有相似之处吗?”

生:“添辅助线,设桥拱所在的圆的圆心为O,连结OA、OB、OC,交AB于点D(图4)”

师:“哪些线段的长是已知的?”

生:“CD和AB知道,也能算出AD。”

师:“AD长多少,为什么?”

生:“垂径定理,AD=1/2AB=18.51。”

师:“垂径定理往往能构造什么?”

生:“直角三角形OAD,AD知道,设半径为R,OD――”

师:“OD的长能否用R来表示?”得到肯定回答后,追问:“怎么样表示?”(OD的表示是个难点)生:OD=OC-DC=(R-7.23)

师:“怎么求R呢?”

生:“勾股定理呀!”

师:“对,利用方程思想,把勾股定理当等量关系,求出未知数R。”

师生:在RtOAD中,OA2=OD2+AD2,R2=18.512+(R-7.23)2 R≈27.31

(3)变式练习:如图,破残的轮片上,

1)弓形的半径OA为10cm,高CD为4cm,求轮片的弦AB;

2)弓形的弦AB为4cm,高CD为1cm,求直径和弦心距OD。

当新的知识生成后,同学们都比较轻松地完成了变式练习。

三、在“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日有所学,日有所进。教学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进程中会不断生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片段3

在《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时,教师出示了一道例题:

例:某企业信息部进行市场调研发现:

信息1:如果单独投资A种产品,则所获利润yA(万元)与投资金额x(万元)之间存在正比例函数关系:yA=kx,并且当投资5万元时,可获利润2万元;

信息2:如果单独投资B种产品,则所获利润yB(万元)与投资金额x(万元)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yB=ax2+bx,并且当投资2万元时,可获利润2.4万元;当投资4万元时,可获利润3.2万元。

请分别求出上述的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与二次函数解析式;如果企业同时对A、B两种产品共投资10万元,请你设计一个能获得最大利润的投资方案,并求出按此方案能获得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情境1:同学们阅读理解了信息1和信息2后,根据已掌握的求函数解析式水平,通过待定系数法,顺利地求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yA=0.4x,二次函数解析式yB=-0.2x2+1.6x,解第(2)题时,由于前段时间求二次函数最大、最小值练习较多,比较熟练,有些反应快的同学马上形成一种解法。

生1:(师称之为桂厂长,全班大笑,但很多人马上跃跃欲试)

“先用二次函数顶点公式求得当x=4(万元)时,yB有最大值3.2(万元),本金余下6万元投资A种产品,代入yA=0.4x,求得yA=2.4(万元),即A、B两种产品分别投资6万元和4万元,获得最大利润有5.6万元。”

师:“桂厂长头脑灵活,赚了5.6万元,不少哇!”赢得了不少同学的掌声。

师:“桂厂长B种产品投资4万元,B种产品产生最大利润2.4万元,但A种产品这时是否也产生最大利润?”

生:“yA=0.4x是正比例函数,好象没有最大值。”有同学自言自语。

师:“我们要投资A、B两种产品,是总投资的最大利润吧。”

生2(很快)质疑:“桂厂长(笑)的投资方法,两种投资不一定同时取到最大利润。”

生3:(师称之为羊总)把两种利润yA,yB相加,即

y=yA+yB=0.4x+(-0.2x2+1.6x)=-0.2x2+2x,当x=5(万元)时,有最大利润5万元。

情境2:羊总立即遭到同学们的质疑,否定声一片,两种利润yA,yB的自变量不一样的,不都是x,而且比桂厂长少,同学们的争论不息。

生4:(同学称之为蒋董事长)

y=yA+yB=0.4(10-x)+(-0.2x2+1.6x)=-0.2x2+1.2x+4,当x=3(万元)时,有y最大=5.8(万元),即A、B两种产品分别投资7万元和3万元,获得最大利润有5.8万元。

生:蒋董事长最精明。

师:同学们不用急,只要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学习,都能大有作为。

生:一片沸腾,兴高采烈。

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桂厂长、羊总、蒋董事长”的称呼,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感受了父母的不容易:“桂厂长B种产品投资4万元,B种产品产生最大利润2.4万元,但A种产品这时是否也产生最大利润?”“yA=0.4x是正比例函数,好象没有最大值,有同学自言自语。”教师的巧妙设问,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产生质疑:“羊总立即遭到同学们的质疑,否定声一片,两种利润yA,yB的自变量不一样的,不都是x,而且比桂厂长少,同学们的争论不息。”“一片沸腾,兴高采烈”等等都为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生成和升华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积极组织学生质疑、思考、辩论,相互启迪,通过交流、讨论和评价,通过个人反思、同化或顺应的方式,促进学生这个学习主体进一步梳理自己对知识的感知,使得对知识体验得到进一步深入,使其掌握本质,理解本质,在质疑思考中,得到体验内化,循序渐进,不断形成新的知识发展区。

总之,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质疑意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具体问题是教师教学智慧之花的结晶,是质疑意识激发的第一步。有质量的问题只有在有质量地运用后,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所在。“学贵有疑,思源于疑”,向最广大的学生激发质疑意识,深入了解学生,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把有效生成问题和有效运用问题结合起来,以所设问题为媒介,开展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在师生思维互动中得到体验,在质疑体验中得到巩固提高,使书本知识得以落实,学生综合能力得以发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达成。

参考文献:

[1]裴光亚.教学的智慧,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张琳龄.问题教学法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选择教育

篇8

关键词 法律基础 中职生 法律意识

《法律基础知识》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中职生学习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成长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这门课程正是通过传授法律基本理论来弘扬法的精神,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见,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在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目前《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地位不突出,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是德育课程中的考查科目,学生普遍不够重视,而且许多学生对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课》毫无兴趣。因此,教授法律基础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改革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中职学生一般都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敏感、好奇、容易冲动,同时自控力弱,缺乏足够的支配力,法制观念淡薄。面对这样的群体,作为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首先应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

法律课教学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相结合,多使用专题讨论的案例教学。针对典型案件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使学生知道如何用法律解决现实问题,也使法律基础课真正进入学生头脑。也可以采取另一种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案件的当事人,如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中,为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

三、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实用性教学

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法规进行教学。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诉讼途径等。学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会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如购买到伪劣产品,这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一共有四种渠道:①找商家协商解决;②找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调解;③找工商管理部门反映;④向法院提讼。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亲身感受到学法的直接好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根据教学目的,结合学生需要,进行重点教学

教学内容要敢于取舍,善于取舍。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本书共有六章,每章都有所取舍。如《宪法》部分突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部分突出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经济法》围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展开,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法律储备;《刑法》以预防犯罪为重点;诉讼法则重点让学生了解诉讼的程序等。有的方矢的重点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专题式教学

教师可以以基础知识为圆心,辐射相关知识充分备课,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授课环节中更具侧重点,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具明确性、方向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进行对口法律专题。如在给酒店管理与导游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在完成教学大纲任务外,适当安排《旅游消费法律维权常识》的相关内容进行讲授,该法律案例贴近学生专业工作,如案例给导游“小费能够统一征收吗?”“游客猝死在酒店怎么办?”“游客的财物丢失了,谁负责?”等通过讲授――讨论――反馈――解惑――交流五个环节,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