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劳动力市场调研8篇

时间:2023-10-10 10:35: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劳动力市场调研,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劳动力市场调研

篇1

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方针是: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日趋成熟,劳动者自主就业的能力就成为实现“民生之本”的关键。当前在我国众多大学生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技工院校学生虽然有一技之长,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也面临着如何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的问题,因此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课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位日益凸显。针对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现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当代技工生的需要,同时还会给职业指导课的功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职业发展视角下对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课教学进行创新,用活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培养目标

基于职业发展视角,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职业、认识自我,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生个性的职业心理倾向出发,初步制定好符合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根据市场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变化,结合自身特点,及时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确保未来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就业能力:帮助学生调适求职心理,了解就业途径,掌握准备就业、选择就业、获取就业的知识,开展求职技能的基础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择业观,提升就业能力。

(三)创业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知识,开展市场调研,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正确创业观,制定创业计划,以达到拓展学生就业途径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的目的。

(四)职业核心能力:引导学生参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终身从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

二、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现状

技工院校许多职业指导课老师在教学中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善于创新,千遍一律的灌输方法,使原本就学生对知识学习缺泛应有的生气和活力,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出现了上课老师上面讲,底下学生玩手机、睡大觉的现象,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即使采取了许多方法,如认真钻研教材,耐心细致地讲解知识要点,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讲评,但收效甚微,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建设难于实现。

三、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创新方法

(一)活动教学法内涵

活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教育性与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活动教学法将活动引入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使学科教学、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它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多样化活动。活动教学法为职业指导课教学需要达成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二)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活动教学法创新实例

1.项目活动型

以提出项目活动任务为起点,以学生观察、思辨、交流为主体性活动方式,着眼于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开发,通过引导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具体实施,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教学案例:劳动版《职业指导》第二课第一节:就业

活动步骤:

(1)确定项目活动。在讲授《职业指导》第二课第一节就业时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在与学生讨论后确定项目活动“赴市人才市场体验市场就业”。教师下达活动任务书(项目、方法、活动内容)。

(2)制定工作计划。学生分小组依据课本学习内容和教师出具的活动任务书制作赴市人才市场体验市场就业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表。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作计划、活动记录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保证项目活动任务计划的切实可行。

(3)项目活动实施。活动小组赴市人才市场,依据活动计划观察现场工作状况,熟悉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过程。认识各类职业岗位,寻找本专业对应岗位并与用人单位交流,了解企业对岗位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感受现场氛围,分析本市就业形势,掌握市场就业方针。各小组选派1名学生作好小组活动记录表。

(4)项目活动考核评估。各学习小组依据活动记录表展示活动成果,要点有一是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即对劳动力市场主体、客体、过程、规则和就业方针领悟等记载,二是对劳动力市场现场情况的记录,即对市劳动力市场主要招聘单位、招聘岗位、应聘人数的估算及对本市就业形势分析等记载,三是与招聘单位交流的体验,即交流单位的名单、企业对员工素养和技能的要求和能否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记载。教师对各学习小组活动的结果进行审查、评价、总结,并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2.情景体验型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接受不同信息的刺激,形成一定的心理反应,并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进行自主讨论、自主判断、自主选择,逐步提升认识,形成正确行为导向,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根基。

教学案例:劳动版《职业指导》第六课第二节:面试技巧

活动步骤:

(1)创设体验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小品表演《花落谁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入境感受。

(2)设计导思问题。由小品表演给出讨论问题,角色阿强面试求职表现中的优势和不足(第一、第二学习小组讨论),角色小明面试求职表现中的优势和不足(第三、第四学习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公司的招聘人,你会录用谁?陈述理由(第五、第六学习小组讨论),全班分6个学习小组开展合作讨论。

(3)交流内心感受。学生分组讨论,结合题目把内心感受写在张贴板上,面试中的优势和劣势分别采用红色、白色张贴板加于区别。小组贴好张贴板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给出老师总结的面试求职技巧与学生的张贴板互补,播放动画《求职五忌》。此步骤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接受外部的合理评价,从而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感受,矫正过急或偏向的情绪,升华情感。

(4)进行实践检验。依据教师出示面试中最经典的35个问题,由学生扮考官,准备好面试时所要提的问题,其余学生作好准备,并自告奋勇上台体验,教师点评。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及时向他们提供现实场景,进行针对性求职面试训练,让学生在模拟训练过程中自我体验、自主发展。

3.调查研究型

以学生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专题,以小组的方式通过观察、调查、分析、归纳总结等有效方法,揭示问题的本质,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学案例:劳动版《职业指导》第十二课第二节:做好市场调研

活动步骤:

(1)确立调研主题。依据教材“做好市场调研”,教师挑选本市便于创业的地方优势产业中本校毕业生创业个案,供各调研小组自主确立个体创业经营调研主题,如:关于我校毕业生祝利强创业历程的调研报告。

(2)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单位和对象:第一小组调研96届烹饪专业毕业生海宁滋味馆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军飞,第二小组调研98届电工专业毕业生海宁施曼尔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鹏申,第三小组调研04届机电专业毕业生海宁市鸿耀五金厂总经理祝利强,第四小组调研09届旅游专业毕业生海宁威豪名仕机动车养护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威,第五小组调研09届旅游专业毕业生淘宝商场店主张静燕,第六小组调研09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海宁皮革城杭州路21号店主顾良琴。各调研小组设计调研报告单(表格式):内容包括调研目的、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设备、员工待遇、产品销售、经营策略、赢利情况和调研启示等,并将调研报告单中需向企业了解的内容设计为具体的调研问题。确定调研方法:询问法。确定调研时间:各调研小组组长主动与调研对象取得联系,确定调研时间。

(3)开展调查研究。各调研小组依据调研报告单和调研问题下公司开展调查研究,完成调研报告单。过程中注意安全、礼仪、工作方式等。

(4)交流调研成果。各调研小组组长展示本组调查研究成果和感受,教师适当点评以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丰富内心感受,提升认识,达成集体调研目标。

四、教学实效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活动教学法把职业指导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活动教学课堂中教师只作为引导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去学习、去探究,进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克服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睡大觉的现象。如在就业教学案例中学生亲临市劳动力市场,直观感受了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客体、规则,主动探究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就业过程,加深了对市场就业方针的理解;通过主动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了解了不同职业岗位招聘的具体要求,初步形成了职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生能力的形成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体验、践行,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亲历亲为的实践过程。而活动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能力形成过程,通过对学生施加外在的影响,通过内外交流互动起到积极有效的培育作用。如在面试技巧教学案例,安排小品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并由小品给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展示,学生从直观的情境体验中得出一些面试求职的理论知识,而后模拟面试求职,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面试求职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把握、强化面试求职的知识,感悟作为从业者最主要的优势还在于品格和能力,鼓励学生在校学好做人、学会技术,不仅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 市场化 市场营销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指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生产和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其中包含两个层次:从宏观上看将高等学校作为独立办学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影响和反映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及运行机制;从微观上看是指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引入市场机制或借用部分市场方式处理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关系,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引入市场调节方式,提高高等学校内部运行效率。

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存在的问题

从高等教育消费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求”大于“供”的矛盾,这种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扩张的高等教育消费需求,近两年出现的高校扩招也无异于杯水车薪,因为这种扩招只是一种暂时的计划性扩招,难以真正反应市场变化并最终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供求平衡。第二,由于高等教育的稀缺性,那么进入高校并完成学业的毕业生也将成为一种稀缺人才,理应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相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渐增大。这里并不是一种在数量上表现为简单的“供”大于“求”,而是“供”与“求”的结构性错位或失衡。第三,随着高校的扩招,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然而,名牌大学仍然保持他们的领导地位,进入这类大学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出现了很多低质量的大学,大学生的质量难以保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计划招生、统一培养、国家分配”,整个运行过程是完整的或平衡的。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渐成熟,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应的完整、一致的市场体系,而不仅仅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调节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

在劳动力市场中,高校的产品――人才是否受欢迎,最终取决于培养的人才质量,或者说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要求就是人才质量。高校以市场为机制建立高等教育的组织市场将直接影响学校内部运行的效率。如果没有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与高教内部运行效率的提高,最终将不会培养出大批符合社会和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或者说,仅仅靠劳动力市场的质量要求来调节,远远不能解决高校发展规模与运行效率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市场的调节必须在规模、效率、质量三方面达到统一。

二、中国高校的市场营销分析

市场营销观念认为,达到组织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因此必须首先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即进行市场需求调研。

1、重视市场需求调研

市场调研即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调查、记录、整理、分析需求市场的各种信息,客观地测定、评价及发现各种事实,摸清目标市场和营销环境,提供相当准确的决策依据,以提高营销的效用和效率。高等院校市场调研的目的在于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上哪几类人才具有潜在需求,然后提供给学校的决策机构进行决策参考。高校市场调研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需求市场调研。建立人才需求动态预测机制。随着中国人才市场的建立和逐步规范,有利于高校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高校利用这些信息,运用科学的手段对人才需求的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如运用便捷的网络调查统计系统,预测人才需求趋势。第二,供给市场调研。在市场需求调研的同时,做好市场供给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某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虽然很大,但若供给量已经超过或接近需求量,高校开设这种专业就应非常慎重。重视供给市场调研,可以采用庞大的网络信息,统计各个高校各种专业的招生情况。要在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同时,加强对人才供给市场的研究,努力在促进人才供求平衡中提高自身的效益。第三,毕业生适应性分析。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毕业生适应性分析的基础。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如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基本情况,这些情况包括:毕业年度,任职情况,工作业绩,业务情况,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进修学习情况,面临的困难(包括工作与生活方面),对学校办学建议等。通过调查研究,仔细分析毕业生的优良方面是得益于学校的哪些教学、管理做法,以便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继续发扬,同时也要调查了解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找出自己办学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以使自己培养的人才更受社会的欢迎。

2、确定市场竞争战略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一组织都处于竞争者的重重包围之中,竞争者的一举一动对组织的营销活动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组织必须认真研究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竞争者的战略和策略,明确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有的放矢地制定竞争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处于一种垄断竞争的状态。任何一个高等院校制定发展战略时首先必须明确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并在对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增长机会,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1)市场领导者战略。市场领导者指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在价格变化、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建设和促销战略等方面对本行业其他组织起着领导作用的单位。处于领导地位的高校一般控制着或影响其它高校的行为,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占有绝对市场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仅表现在市场份额上,同时还表现在生源的质量上,因此其战略可有多种选择权,它可以充分利用第一位的优势,在客户和公众心目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处于统治地位的高校想要继续保持第一位的优势,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地发现新的需求。清华大学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利用其名牌效应,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国外名牌大学互派学生,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海外留学生来清华求学,扩大了清华的生源。

(2)市场挑战者战略。市场挑战者是指在行业中居于第二位、第三位和以后位次的高校。高校若采取市场挑战者战略,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某种持久的竞争优势。二是具有部分或全部抵消市场领导者固有优势的条件。三是拥有阻挡领导者的武器。市场挑战者选择的任何一种战略必须基于能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提高自身与领导者抗衡的能力。成本优势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最佳选择。挑战者要有选择地创新和开发产品和服务。如原浙江大学自1998年11月与原杭州大学、原浙江医科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合并以来,实力和规模都有明显的增加。学校聘请了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张浚生担任新浙江大学的第一任党委书记。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力的位置。

(3)市场追随者战略。一些无力做挑战者的高校可以追随领导者,模仿或者改进推出新的服务,如课程的设置、实验课的安排、环境设施的建设等,并不失时机地投入市场。它们经营成功的关键是保持低成本和提供优质服务,可分为采用紧密跟随、距离跟随和选折跟随三种策略。追随者是挑战者攻击的主要目标,它们必须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而不会引起竞争者报复的战略。追随者高校虽然不必承担创新费用,但通常也不会比市场领导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4)市场利基者战略。大多数高校因其科研教育经费不足,实力不强,产品或服务种类不全,只能成为市场的补缺者,采取集中经营的战略,他们通常选择一个领导者不感兴趣或者无暇顾及的小市场从事专业化经营。诸如遍布全国各地林林总总的专业性大学,它们与各对口单位挂钩,为其培养专业性人才,以满足市场需要。再有,国家重点大学虽然提供的教学服务明显优于地方院校,但因其收费较高,使一些低收入家庭考生望而却步。因此,报考地方院校及军校、师范学校成为他们的首选。而这批院校正因其特殊性,在竞争中得到一席之地。

3、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是以满足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调查是其活动的起点。在充分的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就需进一步明确目标市场,在明确目标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特征和高校自身的特征比竞争者提供更合适的产品、更合理的价格、更恰当的渠道和更有效的沟通与促销手段(即4P要素组合)来满足市场需求。

(1)产品策略。产品是指通过交换而满足人们需要和欲望的因素和手段,包括有形产品(如汽车、大米等)和无形产品(如服务、管理等)。教育产品,又称教育服务,属于无形产品,是指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所提供的产品,以满足人们受教育的欲望。产品要素是教育市场营销组合的关键要素,因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专业、质量等)是受教育者首选目标。

产品决策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决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及多少产品项目给目标消费者。产品组合决策包括三种:第一,扩大产品组合。包括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前者指在原产品组合中增加产品线,扩大经营范围;后者指在原有产品线内增加新的产品项目。如现在对外语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因而外语专业就可以依靠扩大现有专业的招生规模而求得发展。第二,缩减产品组合。如高校可以剔除那些难以就业的冷门专业,集中力量发展市场需求大的专业以培养社会认可的学生。第三,产品线延伸策略。对某些专业而言,现有专业层次的需求量已不大,维持现状尚成问题,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可以考虑产品的延伸,即在现有专业范围内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招收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当然,也可以考虑进行相应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

(2)价格策略。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因素中十分敏感而又难以控制的因素,它直接关系着市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影响着市场的需求和组织利润的多少。上学的价格形式主要为学费,在政府的指导下确定其收费标准。价格虽然不是高等教育市场的重要要素,但高等院校可以在政府指导下采取灵活定价策略。如对特困生减免部分甚至全部学费、取消奖学金的名额限制等,以全面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

(3)分销策略。分销是指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传递至消费者,使消费者可以使用或享受的过程。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进入市场,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校向社会传递本校人才的各种信息。同时,高校可以收集各种社会企事业的工作岗位需求和各个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4)促销策略。促销是组织通过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沟通组织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引发、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兴趣,使其产生购买的行为的活动。不难看出,促销工作的核心是沟通信息。营销沟通指信息发出者通过各种手段,使用能被信息接受者正确理解的方式向他们传递信息,并能起到改变信息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的活动。沟通在高等教育消费市场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效果对学校的知名度有重大影响。只有当学校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向社会传递学校的有关信息,才能引起社会关注。高等院校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宣传学校的特色和形象,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从而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提高本校学生的社会认可度。

市场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不仅决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而且决定如何培养的问题。前一方面是指高校(生产组织者)与外部市场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外部市场有高教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受到这两个市场的制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消费市场的需求,即学生对高校和专业的选择性,受到学生偏好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虽然高等教育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但由于教育培养过程的迟缓性及消费者需求的主观盲目性,它们之间总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也就是说仅靠学生的偏好并不能决定高校提供什么样的专业或教育服务,现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选择构成了对高等教育活动的另一种约束。

“如何培养的问题”则是高校(生产组织者)内部运行(生产)效率问题,它的竞争表现在不同的高校(生产组织单位)之间。在既定的教育资源与条件下,能够有效组织管理、能够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服务的高校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并淘汰低质高耗的低水平高校。由此可以说,在教学、科研、管理中运用市场机制和方式则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晁钢令:市场营销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 吴健安:市场营销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马丁・卡若依:知识经济中的大学:潜力与隐患,高等教育,2005.3。

篇3

 

高等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且与大学生就业活动紧密相关,然而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状况看,我国高等教育与就业存在联结错位,出现知识性失业与岗位缺失并存的两难境地,人力资本理性投资的回报值得深思。在过度教育这一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知识劳动力的供给者和需求方都要承担责任,规避联结错位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 劳动力视角下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系的核心纽带

 

高校毕业生通过高等教育形成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外化实现价值的个人生产能力,当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符合时便产生了就业活动,因此能力成为高等教育和就业联结的核心纽带。若高等教育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相反若高等教育的弊端长期存在且难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将会诱发严重的就业难现象,阻碍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以能力为纽带的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系紧密但不稳定,易受教育政策、就业供求双方信息交互,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自发性的影响。对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结方式的研究有助于全方位洞悉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 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结错位的形成及消极影响

 

具备很强专业能力的受教育者和名牌院校毕业生易通过专门性和选拔性联结获得满意工作,而由于用人单位价格弹性大、高校毕业生对市场需求信息把握不准确、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及制度层面的不完善均会导致过度教育、学非所用和高能低就等联结错位现象。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结错位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很多高校专业建设仍遵循自身发展的普遍规律,学科专业结构未能根据变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做出调整,致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很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往往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职业,加之不同行业的进入壁垒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信息不畅,具备较强工作能力且有劳动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未能在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体现人力资本价值。人才流动的区域性失衡也是联结错位的重要原因,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岗位的有限使东部出现人才过剩而西部人才短缺的局面。高等教育和受教育者都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均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以高等教育困境为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有限,且存在社会需求多样性与现实教育单一性的矛盾。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扩招政策使大量应届毕业生涌入市场,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使就业的供给方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极易形成联结错位。作为高等教育的提供者,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办学理念等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若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跟不上人才培养需求、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亦会与就业形成错位联结。从受教育者自身来看,如仅局限于学校教授的知识而不重视技能扩充,特别是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技能,高校毕业生则难以适应激烈的岗位竞争,即受教育者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积极性也会影响高等教育与就业的联结方式。

 

高等院校毕业生是重要的知识型人力资源,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密不可分。当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结错位时,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则岗位缺失,人才过剩和人才短缺将同时存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由于教育资源的浪费,不仅个人收入下降,且人力资本投资回报也明显下降。当教育投资高回报的心理预期遇到就业难的现实,便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未来的教育投资,导致大量知识劳动力外流,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

 

三 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偏好

 

目前错误的市场就业信息严重误导了很多高校大学生,让他们认为只有接受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才能得到满意的就业机会,且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对实践的关注和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与就业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高等教育必须关注劳动力市场发出的需求信号,而用人单位为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总是希望招聘与岗位工作实际相匹配的专门型人才,对理论型人才的需求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相比较少。因此,一方面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开设真正符合市场需求、有益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让受教育者学以致用,避免出现过度教育和知识性失业等现象;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要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就业信息的准确获取,选择真正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进行深度研究学习。

 

四 高等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结错位的对策

 

1.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资源有效配置

 

高等教育不应盲目扩张,而要与劳动力市场需要相契合,调整各学科、专业人数的比例,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本分流、生成、调解等方面的功能,从根本上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高校可通过高水平教师队伍组建、稳定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充分反映社会需求、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等措施提高办学效率,还可以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跟踪调查毕业生去向及用人单位需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注重对受教育者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政府主导色彩,政府应加强对招生规模的宏观管控,给予大学生培养所需的政策、经费支持,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合理应对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2.树立新型就业观,规避区域结构失衡

 

高校毕业生应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能力与所期望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将个人就业意愿与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相结合以调整就业期望值。精英行业固然高薪且具有挑战性,但由于岗位有限,常伴随激烈的人才竞争,很多人会因此学非所用甚至面临失业的风险。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高校毕业生一方面要找准定位,多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就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需要避免盲从,微型组织或西部地区常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人才流动不仅可以缓和联结错位,还可以实现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区域平衡。

 

3.体现新型用人理念,建立人才信息多渠道共享机制

 

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会直接决定人员的录用,因此,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才信息的供给与获取是防止联结错位的又一重要措施。政府应承担建立知识劳动力供需平台的责任,对职业情况、学校专业、就业需求人数、工资水平等信息进行统筹,使学生更加理性地进行教育投资。高校可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与帮助。用人单位要加强同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合作,给高校更多需求信息和建议并建立长期稳定的高校人才供应渠道,同时要科学用人,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适当调整工资结构。受教育者自身更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

 

五 结束语

 

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结以能力为核心纽带,与专门性和选拔性联结不同,以过度教育、学非所用、高能低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错位联结形成原因复杂,且对社会经济、人才资本投资回报等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号,注重专业设置的合理性,特别是要与市场需求相符合。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受教育者共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高等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结错位现象。

篇4

第一,教育培训要适度超前,讲求供给与需求配合的适时性。目前,国际流行的解决办法是改“早期专业化”的定向培养为“职业教育基础化加短期强化培训”两步走,即第一步在较高起点的普通教育基础上,先进行对口不对岗的基础职业(专业)教育,这就是所谓的“职业教育基础化”。有了这种基础的职业预备队伍,就缩短了按市场需求岗位育人的培训周期。第二步是让具备良好基础素质和基础职业(专业)能力的人,面对社会近期需求的岗位,经过岗位技能适应性强化培训,就可以应聘就业上岗。这种“两步走”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蕴涵着适应社会需求的必要超前性,行之有效。

第二,教育培训要适需对路,讲求对就业门类需求的适应性。现代劳动力市场大多具有需求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知识更新与岗位多变的需求成为对从业者的客观需要。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也要适应这种要求。技能培训后的出路归根到底取决于市场需求,因此,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专业选择要认真做市场调研,对导向进行验证而决策。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上多种短期培训机构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灵活适应性和企业自身对劳动力需求的确定性,对其加以激励,使之开展适需对路的培训。

第三,教育培训要以人为本,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仅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要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性。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要从着重近期需要的“短、平、快”,逐步向“内涵式”高水平教育培训发展。以育人为本的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应该提高受培训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且要符合职业教育基础化与强化岗位培训相结合的职教发展趋势,以育人的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原则确定: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第一,坚持灵活便民原则。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内容及语言要尽可能通俗易懂,培训方法上尽可能简便,便于农民接受;培训方式上尽量灵活,以短期培训为主,充分利用广播、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和农闲时间,最大可能的降低农民的参训成本;教学模式上可以分为课堂培训、学徒培训、现场示范教学、远程教育和函授培训等;资金补助上操作要尽可能简便,既要方便管理,又要方便农民,可以采取直接补贴、培训券等方式。第二,坚持适用效能原则。要强调适用性、突出技能性,以“零距离”教学确保“零距离”就业,紧密结合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解决农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术、技能问题,使培训后的农民能较快获取培训效益。第三,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要坚持市场运作,不能政府包打天下,要充分运用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政府在培训中负责宏观管理职能,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考虑市场需求,实行按需培训,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由用工单位出“订单”、培训机构提“菜单”、政府部门帮“买单”。要搞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加强与劳务市场、用工单位的衔接,推行订单培训,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增强培训和就业的关联性。第四,坚持分类培训原则。鉴于当前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就业意向等方面的差异,培训中应开展分类指导、定向培训,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满足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需要。要注意分析农村劳动力的组成结构和务工特点,针对农民个体差异和多样性安排组织培训。要区分新生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及转移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组织管理形式,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第五,坚持多管齐下原则。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各种性质的职业教育学校、社会各类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学校、行业组织和用人单位多管齐下,全方位开展培训工作,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帮助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他们开拓创造的信心。要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培训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他们积极组织培训为农民找出路,并根据企业用工需要,拓展培训项目,为企业培养输送大批技术工人。

三、机制创设: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1、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投入机制。要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村劳动力本身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共同解决转移教育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问题。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投入力度。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三是鼓励农村劳动力自发投入参加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2、建立规范化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要整合力量,形成合力,拓展管理宽度和广度,把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一是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政府工作机制。二是明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职能分工和管理体制。三是把市场主导型培训纳入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体系。

3、建立制度化的培训绩效评价机制.要不断探索市场主导型培训绩效评价的有效方法,把政府主导型培训的绩效评价规范化、制度化。一是要使主导型转移教育培训绩效评价行为制度化。二是要探索建立市场主导型转移就业教育培训的绩效评价机制。

4、建立市场化的教育培训运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投入、培训、转移等各个环节,提高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效率。一是财政补贴运作市场化,尽量放大补贴资金的政策效应。以农民受益和不干涉劳动力市场正常秩序为原则,采取市场化的财政补贴方式。二是加强对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引导及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三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转移教育培训的引导作用。

四、运作策略: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1、实行政府主导下农村劳动力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的有效联结。相对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来说,高职具有充分的教育教学资源,(如人力资源、设备实施、试验实训、基地、技能鉴定等);因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理应发挥高职院校在其中的作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从企业和市场收集有关的就业信息,包括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现实需求,行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的要求,以及通过预测对未来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的标准的推定,来存储、分析,给出有效的培训情报信息;这些培训情报信息应该及时反馈到高职院校,这应该是高职院校制定框架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当然,高职院校在制定框架教学计划还应该从农村劳动力这个培训对象去调查分析,寻找依据。第二,由于市场对就业的需求和对劳动技能的要求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应该在组织和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工程的同时,注意控制环节,及时的进行调整、更新和整合。这就体现了就企业方面来讲有适应市场需要作出就业方向过滤的信息供给提供,高职院校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就业导向作出教学内容安排的灵活性和执行力。第三,教学的形式、方法应该多样化。展开来讲就是理论或经验———课堂教学,一般知识性指导(包括就业常识、职业道德、制度纪律意识、维权意识、健康心理知识等);实践(基地、园区、企业)———在工作地点学习、在生产过程中学习、在现场学习、通过实际工作学习。第四,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从形式和内容上来应该是经济、管用、实效。即培训时间短;学的内容适用,贴近现实,更多体现可操作性,无须太多理论,主要以一般层次的为主;同时注重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的延伸,即考证培训、技能鉴定等形式,把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的短、中、长期不同阶段的培训结合起来。

2、实行“社区网络”服务。社区是社会、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协调发展的基本单位,建立社区教育培训体系,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全员、全程、全面、全方位的培训制度。在城乡,主要是以县(市、区)为单位,以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为依托,以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为基础,形成三级社区服务网络。

3、从法律上确立就业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劳动准入制度的综合运用。政府应在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领域内发挥主导作用,即对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带有某种制度上的强制性。为此,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出台这方面的制度和法规,从法律上确立劳动就业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劳动准入制度。

4、实行教育培训形式组合上的有机结合。即根据农村劳动力不同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式灵活的教育培训。一是以短训为主,长短结合。短期培训具有短、平、快和实际、实用、实效的特点,培训讲究信息广、时间短、技术新、针对性强,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同时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差异,进行文化补习和学历提高的时间应当适当增长,做到长短结合。二是以集中为主,忙闲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安排培训时间,对新生和尚未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采取集中在职业教育学校、各类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机构集中学习,系统的安排培训内容,对已经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则可以利用市民学校、夜校等形式集中的参加引导性培训或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同时,要合理把握时间,安排技能培训,做到忙时少学,闲时多学。三是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理论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基本技术操作规程,采取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图书等现代媒体进行专题讲座,培养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技能,尽力使培训图文结合,增强直观性、生动性,达到易学性;同时要利用示范操作与个别辅导的传、帮、带型学习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实践能力或实践机会,以扫除基础差、底子薄的非农化人员面对技术学习的茫然性,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切实让农民尝到甜头,从而不断增强技能培训工作对农民的吸引力、凝聚力。

篇5

关键词:学生创业;国家导向;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41-01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由于受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职高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压力。尤其当前,我国大量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加之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明显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行各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调整,对技能人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劳动力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当前职中毕业生就业难,已发展成为严峻的社会现实。而面对这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做了大量的相关工作。

创业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准备就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的学科;创业教育是培养开创性的个体和开创性的群体,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问;创业教育致力于指导和开发劳动力资源,以便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劳动力和职业岗位的最佳组合,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条件下职业学校的发展需要。

一、加强创业教育的及时性

职业学校的生源来自于初中毕业生。他们大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经过学习,毕业时年龄还小却马上面临选择职业和身份适应,对他们开展创业教育,很有必要。尤其近年来受“普高热”和“免试入学”等因素的影响,职中学生入学时的素质普遍偏低,自身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怕吃苦,导致不能把握就业机会,加强对他们的创业教育变得更为紧迫。特别是下列三类学生尤其要加强创业教育。

1、被动地接受教育。学校有部分学生往往是家长出于无奈而将其送来“托管”的,他们无心向学,提不起学习兴趣是他们的共性,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是老师“强行”灌输给他们的。2、为好奇而读书。有部分学生来学校读书的主要目的只是,对某个专业产生好奇,而不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薄的。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能力都缺乏了解。

3、学生对社会需求不了解,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择业时,安排到企业怕效益不好,收入低,担心工作不稳定,没有保障。创业又嫌太苦,太累,风险大。另一方面,毕业生在供需见面时普遍存在自我推荐能力差,不善于包装自己等弱点。

由此可见,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创业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就很有必要加强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拓展就业门路,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才能在招生工作中争取主动,进而促进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同学们在就业时主动地适应当代职业发展的需要。认识社会,认识职业,扬长避短,合理选择职业,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竞争、自主择业或创业,使他们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职高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

1、创业意识不强。目前职高学生创业意识不够强,很多职高学生仍然抱着传统的就业观念,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而很少有创业的打算,即使有创业意愿,真正付出行动的也不多。 2、创业体制不够健全。很多创业者感叹:创业咋就这么难? 事实上,他们面临很多创业难题。 3、风险教育比较缺乏。很多职高生创业存在盲目性,而又往往缺乏风险意识,缺少承受失败的能力。

三、职业学校要为学生的创业创造条件

因地制宜的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创业培训,努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构建“立交桥”。从总体上说,就是要在办学理念上做文章,在办学模式上寻途径,在教学方法上找对策,在教育管理上加力度,在就业安置上求质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宗旨,创业为导向”,以客观务实的态度,确立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篇6

【关键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劳动力市场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46-02

2010年初,河南省政府以第1号文件形式提出“加快职业教育攻坚”的26条意见,明文规定涉农的21个专业定为免费教育,半工半读,顶岗实习,助学金等一系列特惠措施、制度,为农村职业教育加入了助推剂,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然而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却遇到前有未有的发展瓶颈,一方面表现中职学校对年轻人和家长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表现出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课程、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与劳动力市场出现脱节。本文旨在通过我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探寻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对策。

1 顶岗实习中问题的形成原因

1.1 学校管理体制、培养模式

1.1.1 学校办学急功近利 在农村,职业教育除了硬件条件不足外,更深层次的还在于对于职业教育认识上欠缺以及培养模式的陈旧。在管理层面上,一些三年制的学校在校内基本局限于“2+1”或“1+2”的管理理念,即学生在校内学年,然后送到企业去顶岗实心一年,或者在校内学习一年,然后送到企业二年,这源于经费不足或者考虑经济效益过多。同时在教学安排上,基本沿袭的是普通初中或职高那种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校内实训,“学一技之长,谋就业之路”几成一句空文。

1.1.2 使用教材与企业实际相互脱节 一方面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地做好更新工作;二是教材连贯性不强,知识出现脱节;三是教材的实用性不强,理论偏多,实训科目的设置既少也无法完全开展。

1.1.3 教学模式的单一 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唱独角戏的“单主体教学”模式上,“传道授业解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形成“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职业教学模式;二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过分强调知识,而忽视操作技能的培养,表现在课程设置没有足够的学生实训空间与时间,课程编排与设计有失合理。

1.2 顶岗实习管理不到位。 用人单位在学生到岗以后,大多学校采取的是“放羊式”的管理,或者说派一名实习带队老师,缺少对学生有效的管理与教育;同时实习企业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最多在学生进厂前开展一下安全纪律方面的教育,而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得学生在一种放任的状态下,又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出现消极退却,进而怠工,旷工,直至逃跑的现象。

1.3 学生素质有待提高。中职学校门槛低,入学容易。现在的中职学生,生源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基本属于“淘汰产品”,中职学生起点较低。如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经常迟到,早退;由于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学习毫无兴趣,以致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发展错综复杂,不注意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学校环境和工厂环境不一样的情况下,感到茫然,意志力薄弱,不能吃苦耐劳。

2 应对对策

2.1 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 首先要站在社会发展与历史传承的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摒弃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特别是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学校校长,更应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其次要大力开展研究新的职业技术教学模式,

坚持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教研,夯基础,重技能;三是加强对现有教材的研究,组织撰写适应于劳动力市场要求的实用性教材,保持教材的连续性,突出实用性特色;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双师型”老师队伍。

2.2 实行带队老师负责制,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 职业教育要办得好,肯定离不开企业、行业发挥的作用,对企业也要有一定的寄予,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产业的一支,实行产业化办职业教育。强化企业职工培训。因为现在企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下岗职工转岗需要大量的开展企业职工培训。进一步发挥企业办好现在已有的职业学校可以联合办、也可以单独办,也可以和职业学校合作办。应该建立企业接受学生的实习和教师实践的制度,推动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要推动职业学校更大范围的工学结合。企业在用工上一定要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我们要大力气提倡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活动。学校应与企业协商,实行带队教师负责制,积极配合企业做好学生角色由学生——准职业人的转变。

2.3 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苏州园区某企业在面试员工时候,对面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很高要求。比如对面试人员的仪表、口才、知识、经验、进取心、智力、诚意、持久力、说服力、感召力、性格等方面都进行具体的规定。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知识经验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而员工的进取心、诚意等内在心理素质的东西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培养和提炼的。还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内心里要具有能够为他人服务的人际交往意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职学校的教育必须综合考虑学生择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

通过我们对近400名顶岗实习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到,世界500强企业,在关注学生技术水平的同时,更多看重的是学生们品质方面的东西,希望学生在既有的性格中有进取心,有团队合作意识等。其中百得公司的经理就表示“员工某种技术不会,我们可以培训。一周、两周、一月、两月、三月,总可以教会。而如果是品德方面的问题,那么就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了。”

2.4 科学安排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实际上是将“应知”、“应会”的知识或技能在实习过程中反复训练,以致达到提高工作技能的目的。这就要求学校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际与个人兴趣,寻找合适的企业,在不同岗位上开展实习轮训,以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中途退却的人数和比率是不一样的,这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也折射出学生顶岗实心安排的不合理性。

篇7

当前江苏劳动力就业的总体状况

首先是总量供需关系持续紧张。最直观反映劳动力供需状况的“求人倍率”(聘用人员与登记求职人员的比率)曲线,正处于持续下降通道之中。据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资料,2008年第三季度全省用人单位共招聘102.3万人,登记求职115.9万人,求人倍率为0.88,与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0.01,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11。总体上看,无论是从产业需求状况、用人单位需求状况还是分职业进行的走势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江苏面临的就业压力都有进一步增强的可能。

其次是外向型企业需求疲软、裁员增多。金融海啸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欧美国家的实体经济,江苏的出口市场也受到冲击。据南京海关数据,2008年1~10月我省进出口总额为338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9%。增幅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出口订单指数已跌至2005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虽然江苏还没有出现国内其他地方一样的中小企业“倒闭潮”,但也有相当部分外向型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并实施裁员。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就业转失业人员在失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已近20%: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总需求人数的比例,在二季度下降2.5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呈继续下降态势:私营企业用人需求比第二季度下降4.66个百分点,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3.93个百分点。

再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江苏在校大学生总数多年来居全国第一,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庞大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也使就业面临空前的压力。数据显示,江苏16~24岁的青年,求人倍率正持续下降,2008年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0.1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3。第三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在新增失业青年中所占比例达24.90%,比第二季度上升了11.01%。

最后,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回流,使农村尤其是苏北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农民工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保障程度最低的一个群体,受金融海啸冲击的可能性也最大。虽然江苏没有出现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的情况,但在苏北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局部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这些回流劳动力将何去何从,如果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他们有可能成为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影响江苏扩大劳动就业的原因分析

江苏的对外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目前,与江苏建立外贸进出口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10多个,但主要出口区域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这些区域的出口占江苏出口总额的70%左右。对印度、南非、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只占5%不到,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出口也只有3%多一点。由于这次金融海啸恰恰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的强势经济体造成的冲击更大,也就容易通过外贸的传导效应,形成对江苏就业的压力。

江苏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中小企业是江苏外向型出口企业的主体,也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但江苏中小企业多年来以低价格扩大出口、以扩产方式带动业绩提升的增长模式,尚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相当多中小企业对内涵发展重视不够,技术含量相对较差,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这使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偏弱,在危机中受到外部市场变化冲击最显著。对就业的影响也比较大。

劳动力市场总量供给增加,与当前市场需求减少的矛盾加剧。据统计,今年江苏新增劳动力总量大于往年,各类学校毕业生超过全省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三分之一。2009年江苏高校预计毕业生总数达45.8万,加上往届未就业以及外省来求职的学生,总人数将大大增加,而江苏预计仅能接受35万人左右。同时,在中央明确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还将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供给总量进一步增加,再加上失业人员再就业等问题,总体来看,我省就业压力未来两年将呈现日趋加大的态势。

积极应对,缓解劳动就业压力

加快开拓新兴市场,促进江苏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江苏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对新兴市场的开拓,以求“东方不亮西方亮”。前不久广交会成交情况表明,来自新兴市场的订单未降反增,证明开拓新兴市场潜力巨大。江苏出口商品的结构、档次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特别是危机中产品价格下降成为大势所趋,而江苏中低档产品性价比高、竞争力强,可以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关企业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组织适合产品,扩大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跟踪分析。引导企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并实行政策倾斜,如提供优惠贷款、出口风险担保和运输担保、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确保江苏对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平稳增长。

创新举措、落实政策,帮助江苏中小企业顺利度过难关。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江苏要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机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其抗冲击能力。包括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调整企业增值税与出口退税率等。可以通过动用失业保险金,对企业实施职介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以及贴息贷款甚至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招聘和使用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与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与发展,以缓解一批中小企业缺乏资金的燃眉之急。帮助中小企业抵御危机,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是促进自主创新,应当实施有力的财政、税收措施,鼓励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事实证明:凡是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企业,在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受到冲击,而且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就业机会。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的火车头,高新技术产业是江苏经济最明显的经济增长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2008年前三季度实现产值增长28.4%,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等产业增幅均在30%以上。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应当成为江苏2009年保增长、促就业的有力抓手。此外,外包服务业发展也有可能为江苏提供新的就业机会。2008年前i季度,南京市共接到外包合同数810个,同比增长27.3%。合同金额2.8亿美元,同比增长100.24%,合同执行额1.35亿美元,同比增长92.7%。江苏可以利用相关产业配套能力强、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足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承接更多外包业务,从而促进相关就业增长。

篇8

“精准供给”,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匹配、优质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增强 中职 有效“供给”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职教育要顺应经济发展,加快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经济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有效供给 严重不足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6年北京用工缺口达到52%,上海用工缺口为44%,广东用工缺口为46%,而缺口的形成主要是技术人才匮乏,社会期盼未能如愿达成。

然而,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着巨大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招生难,2014年全国中职学校1.19万所,在校生却只有1755.28万人,平均规模只有1475人,中职学校多、规模小,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大战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严重,据报道,根据由中美多家机构开展“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测算,全国至少220万中职学生在一年级辍学,2114万中职学生平均辍学率10.7%。

我们看到一些企业 “用工荒”遭遇学校 “招生难”。这一矛盾的背后实际上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没有达到企业用工的质量要求,企业感到无“人才”可用,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不能适应工作岗。“招生难”说明学生和家长并不看好中职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不愿来,从根本上讲,中职教育的成果没有为市场充分认可与接纳,需要针对劳动力市场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二、关注行业需求 明确供给方向

职业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劳动力,行业需求是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支撑点。成功的职业教育务必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为出发点,衡量中职学校的发展是否良好,应该看其能否向社会所提供的有效劳动力。

建立市场调研专门机构。通过定期的调研主动了解当地的最新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做好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配套工作,比如云计算中心的建立就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人才,紧跟产业布局,提前做好人才储备;跟踪行业动态、专业发展,为学校专业更新提供第一手资料。深入调查企业,明晰行业内企业总体的发展态势、阶段、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人力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人力资源。同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岗位技能、工作态度、工资福利、职业发展等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针对他们在企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最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校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开阔视野,拓展培训市场。中职教育肩负为企业培养生产劳动力的重任。我们的培养对象既可以是初中毕业生,也可以是其他社会成员,很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一部分学校已无法正常运转,大量资源闲置浪费。各个学校对有限的生源围追堵截,招生成本极高,却难以吸引有教育培训需求的农民工走进校门,对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服务严重不足。针对农民工在职工作的具体情况,针对人员分散、行业分布广、需求层次多的农民工群体,提供灵活多样、分类细化、富于实效的培训方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精神。

三、推进综合改革, 提供有效供给

中职教育质量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而且还要抓好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这个重点。

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对应产业行业要求,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关键是要将专业供给与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绑定,建构一个市场引导、有效制约、开放动态的专业建设机制,以就业为导向,紧跟市场需求发展变化,做好专业建设的有效。

合理控制专业规模。避免专业师资和实训设备的大量闲置浪费,大力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从源头上让专业扎根于产业升级、服务于经济发展。专业设置避免跟风、“千校”一面的现象,发展特色专业,一个学校只有专业上出彩,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加强课程建设。好专业还需要优质课程做支撑。在明确专业方向的前提下,更新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充分地了解行业发展,熟悉企业生产,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融入课程开发中,开设实用的课程,编写易学的教材,同时大力加强实习实训,让学生切实掌握技能。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强化职业素养。当前企业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目前企业用人标准已经在向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偏移而不仅仅职业技能,学校培养的人才普遍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生活的关键性能力和品质。在工作时,一些毕业生要么就是嫌待遇低,不愿做,要么就是不能吃苦耐劳,做不来,缺乏诚信守规,爱岗敬业的基本职业素养,一些学生急于赚大钱,缺乏踏实工作,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就业观和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中职学校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企业的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把企业文化培训前置到学生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员工身份的责任,以及企业的全程严格管理标准和程序,用高效精进的企业文化鼓舞学生,帮助他们更快成长,勇于担当。

总之,中职学校通过合理的整合布局,规模化办学;以市场为导向,对外,联合行业和企业的力量,深度融合;对内调整专业结构,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中职学校必定会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申家龙.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中职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