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8篇

时间:2023-10-10 09:49: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篇1

韩国文化的成功对外输出,成就了“韩流”在中国的盛行,“韩流”的成功得力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需要借鉴“韩流”的成功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关键词:“韩流”;文化;启示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直至今天,说到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很多人会自然说到“韩流”。“韩流”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文化登陆他地后产生的地区性影响,以及由此引发推动韩国饮食、服饰文化等的广泛传播与影响。“韩流”正在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中华。韩流的兴起,可以说是从韩剧开始,到今天音乐、电影、娱乐节目呈现立体轰炸局面。让时下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言必及韩流、行必及韩流,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铸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的文化都是世界主流文化,影响推及整个东亚地区,尤以日韩为甚。那么为什么今天日韩文化(尤其是韩国流行文化)反过来成为影响中国的主要外来文化?而又为什么今天我们中国的当代文化却走不出国门,甚至于我们具有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播也屡屡碰壁呢?我们又能从“韩流”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学习到什么呢?

一、“韩流”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一)中韩文化的共享包容

文化具有共享性,是指的人们对文化共同的认同与理解。[1]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交往源远流长,两国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价值观、礼仪、民俗,韩国都深受华夏民族的影响。韩国同中国一样,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因此韩国人在感情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与中国人都很相近。这是中国观众容易接受“韩流”,“韩流”得以顺利登陆中国的“先天条件”。

(二)全球文化的交互共生

今天文化能够广泛传播得益于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是一个统一的联系整体,也到导致了文化的交融和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下,各国文化相互交融。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在中国交汇,中国正在敞开国门吸收容纳全球各种文化,韩国文化自然也就不能排除在外。与这场社会大转型相伴随,日常生活节奏出现了革命性变化,同时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加速度越来越大,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开放、进步、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为孕育“韩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中韩交流的日益密切

自1992年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已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2007年后又成为第一大进口市场,而韩国目前也已是中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韩经贸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国政治、人员交流的全面发展,而且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铺好了经济基础。随着中韩两国经贸的飞速发展,经济合作必然要求文化上的交流,加上韩国着力强化“文化立国”战略,希望通过文化和其文化产业打开与中国进一步交流的大门,所以,以韩国影视乐为主体的“韩流“文化趁势而入,并迅速吸引力国人的眼球。

(四)韩流文化的精益求精

韩流文化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中国人爱看韩剧,喜欢听韩国歌,追韩国偶像,主要就是“韩流”通过其过硬的文化产品制作。韩剧的制作精良,剧情设计跌宕起伏、人物包装时尚美丽、镜头画面唯美真实,除电视剧以外,炫彩的人气组合及新颖的娱乐节目也同样吸引着中国观众的眼球,也给予了中国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国人的审美性接受和愉悦性欣赏得到了根本的满足。

二、“韩流”对我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与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高度重视本国的文化,树立文化输出意识

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本着为民族未来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制定一系列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使文化发展有据可依。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国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那么,我们更应运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经济交流交往中,利用我国的经济影响力,学习韩国文化输出的做法,积极适应全球化背景的趋势,加强在和中国文化相通融的东亚文化圈的对外文化交流,把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上升到国家战略,真正让中华文化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共享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兴国”战略

长期以来,因为我们国家迫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大力发展工农业,这本无可厚非。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发展文化软实力就成为了必然。韩国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并意识到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动力,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不断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跻身“文化产业五大强国”行列为目标。[2]所以韩国大力扶植以影视乐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让其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如今我们国家也面临着经济的上行压力,整合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实施产业调整,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将会成为我们国家不二的选择。

(三)借鉴与吸收先进经验,努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产品

“韩流”文化能够盛行,在于其优良的制作和精湛的技术,加上从业人员的精益求精,这些都是他们得以成功的经验。试想如果他们的文化产品是粗制滥造,也不会有人关注。“韩流”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和合改造的结果,因此深受大家喜爱。我们国家要想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甚至于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应该积极借鉴“韩流”的先进经验,把我国的本土优秀文化与先进的文化产品制作技术经验结合起来,也能创作出吸引国人甚至于外国人的优秀文化精品。以此吸引到一批中国文化的忠实受众,并能刺激对中国文化及其附属产品的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四)积极运用现代文化传播媒介,努力推广中国文化

“韩流”在中国的盛行,除了韩国文化产品规模化生产,以及其较强的竞争力水平之外,更在于“韩流”的传播和营销手段策略上。“韩流”文化产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需为本”,抓住市场热点,重视产业在科技水平基础上的传播策略,通过高效的传播方式传播出去。以韩剧为例,韩国最新的电视剧都能在中国第一时间看到,这主要就得力于韩国的制播是同步的,并且与中国的互联网视频企业达成协议,在中国的网络视频网站第一时间播放。可以说高科技的运用和便捷的传播媒介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平台。所以,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国文化产品推广,在利用传统媒介传播基础上,也必须适应现代传播媒介的需要,必须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利用,积极营造更加开放便捷的传播渠道,这是加强中国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推广的必然,否则仍然是事倍功半。

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今天我们来看,“韩流”文化的盛行正是折射出了当今中国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作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的不足。面对飞速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保护和繁荣我国的文化,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加强文化的对外传播交流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篇2

人类文化交流、传播,尤其是跨文化交流、传播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现在最常见的方式,通过各种媒体交流、传播,即通过符码传播。第二种是通过物品(主要是物质商品)的流通、交换、使用实现文化交流、传播,即实物传播。第三种是通过人的移动或迁移实现文化交流、传播。移动主要是指短期的访问或旅游,由于时间短,这种文化交流传播范围小、程度浅。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而另换地点居住和生活,比如留学和移民。

迁移是最深入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相比较而言,在文化交流、传播上,与短期访问或旅游相比,迁移是人类最深入、最全面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迁移中的文化碰撞和交流有时也伴随着血泪。而且文化差距越大,误解、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唯有通过长期直接接触,不同文化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了解、沟通、理解和交流。

(一)迁移:最深入、细致地了解、体验异质文化的途径

通过读书报、听广播、看影视、上网或旅游、参观访问,能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异质文化。然而前者缺乏直接体验,后者由于时间短暂往往不深入、不细致。跨文化迁移则把缺乏直接体验和时间短暂的缺憾都弥补了。进入其中,才能够发现和体验到很多细节,才能够使对某种文化的理解建立在真实的体验之上。

(二)留学:最有成效的跨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1.留学生是最有成效的异质文化的搬运者。留学生带去的是母文化,带回的是留学目的地国的信息和文化,而且多是信息和文化精华,是高质量的、在通常情况下多为先进的异质信息和文化。与一般移民相比,留学更是和平的文化交流,它对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和传播更有意义。

留学迁入者也传播母文化,但他们主要是适应迁入地的文化,因此,以接受和适应当地文化为主。留学返回者由于承载着异质信息,因此他们主要是传播者。留学人员扮演了文化搬运者的角色。

通常情况下,迁入者带给迁入地的信息小于带回迁出地的信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不对等的信息、文化交流传播活动。

2.学有所成的留学生可以实现母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深度双向交流。留学生能够实现真正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双向交流和传播,特别是那些学有所成的留学生可以实现母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深度双向交流。比如,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正是做了中西文化双向交流和传播的事情。

(三)技术移民:最有成效的技术传播方式

技术传播与文化思想的传播有所不同,它既有认识方面的因素,更有实践方面的因素;既需要具体的人来掌握和操控,又需要特定的器物设备做支撑。对于技术传播来说,最有成效的传播方式就是技术移民,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黄道婆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技术移民”。多数技术移民是从故乡迁移到外地,而黄道婆则是从外地又迁回到了故乡,带回琼州黎族人民的先进纺织工具和技术。后来,松江府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黄道婆的故乡乌泥泾有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教我纱,教我布”,道出了黄道婆的贡献。

技术移民拥有高学历和专业经验,在很大程度上,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流动属于文化上的两栖状态(Mockus Sivickas,2000),即往来于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而不是永远漂泊不定。①现代技术移民是推动科技发展,尤其是技术交流和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

移民会影响和改变移居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人的迁移必然要把文化习俗带入迁居地。更重要的是,当移民达到一定规模时,伴随而来的文化会影响和改变迁居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人是文化最丰富、最活跃的载体,一定规模的人群移徒,必然导致其原有文化单元的转移,因此,人口迁移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②

目前,大约6000万海外华人活跃在世界各地,不断扩大着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众多的海外华人把春节这一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带到了世界各地,并使之越来越国际化。正是达到了相当的数量,中国人才在美国、欧洲建立了“唐人街”、“中国城”、“华埠”,在日本也形成了“中华街”,把“小中国”带到了那里。曾到过唐人街的马国亮写道:“我没到美国以前,真想不到这里竟有一个式式俱全的、具体而微的国中之国。”③中华文化为丰富和发展美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注释:

①【法】让-巴蒂斯特・梅耶、【南非】大卫・卡普兰、【哥伦比亚】豪赫・夏鲁姆:《技术移民与知识的新地缘政治学》,《国际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②葛剑雄 安介生:《四梅同根――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篇3

[论文摘要]在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运用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原则来对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进行文化反思,并针对当前的幼儿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语言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学习。在语言的交流过程,文化在背后也潜在的发挥着它应有的影响。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本身所隐含的文化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双语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交流和传递的过程。从世界各国不同形态文化教育地发展演变历史看,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文化创造,占尽先机,有优先之势;二是文化继承,渊源不断,有承传之势;三是文化引进,兼容并包,有积蓄之势;四是文化吸收,优化组合,有综合之势;五是文化碰撞,相得益彰,有重构之势;六是文化交流,选择时机,有效率之势。

当今世界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们不仅需要与英语本族语者打交道,还需要用英语和其他非英语本族语者群体的人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教学自然不能局限于少数英语国家的文化。克拉姆申认为,外语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的,那就是人类只要共享同一语言代码,相互理解就很容易,人们要做的是学会这样一种语言,并正确而恰当的使用它。外语教学遭遇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文化,文化意味着差别,变异,文化是不同群体相互交往时发生冲突的主要根源。任继愈先生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提出文化势差理论,他认为,不同文化接触后,高层次的、先进的文化,必然影响低层次的、落后的文化。这种现象如水之趋下,不可逆转,所以称之为“文化势差”。我国幼儿园的双语教学实际上也在这样的规律中前行。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双语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必须去考虑文化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幼儿园双语教学中,文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怎么样起作用的,应该去怎么样扬长避短,运用文化更好的教育幼儿,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的。近代以来,我们的幼儿园教育相继受到了日本、美国、苏联等模式的影响,发展了我们自己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和实践。我们的文化在近代以来基本都处于低层次的落后的那一端。这就注定了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又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而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当然在文化的交流上也就不免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国粹。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同时,失去的恰恰是对于文化自身的审视,这里不仅仅包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也包含了对于自身文化的一种不自觉。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典型模式,依然是教师对答案的确定性指导,依然是集体性的表现压过个人的自我表现,依然是评价中的集体无意识的主体缺失。但是与实质相反的是内容上的紧跟时代,多媒体的运用,以及评价形式的改变。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倡导文化多元的世纪。而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教育交流和传播中我们扮演的角色确实是站在文化势差的下端。文化上的不自信在教育中也时常显现。搬出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来显示自身文化的曾经辉煌,就如同鲁迅笔下的阿Q,实际上是不自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在这样的前提下去进行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育,显然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也深深地渗入了课堂中,尽管不是很明显,但是潜在的影响更让我们难以去捉摸。我试图从文化的影响来阐释自己的见解。

下面从权力分离、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回避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来分析和解释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一教师和幼儿之间通常存在较大的权力距离。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非常强调等级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年长的、地位高的和有权势的人应该表示尊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教育也不例外。师生关系趋向于儒家所倡导的等级关系,老师在课堂上较有权威性,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进程有很大的决定权。此外家庭可以说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原型。家庭中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和遵从被带进了课堂,教师在很多时候是父母的化身,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幼儿依赖于教师给予指导,希望教师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教师也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幼儿习惯跟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正确的答案,并对教师所传输的知识深信不疑。因此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儿童不具备独立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当然效率可能是较高的,教育效果能顺利地显现出来,家长也比较认同这样的结果。但是实质却没有真正的体现。这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上课的感觉习以为常。中国有句俗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持久的师生关系历来被中国人所推崇,随之产生的是课堂内的等级观念。教师具有鲜明的榜样和权威的形象,而学生有义务去维护教师的权威。通常情况下,对儿童来说,在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要按照教师的话题去进行听讲,要引入自己的话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幼儿在师生交往中多处于服从的地位,在课堂上应该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打断教师的思路,和对教师提出相反的意见被认为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在课堂上应该尽量避免与教师产生正面冲突,以维护教师的面子。因此,幼儿即使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也很少当着全体幼儿的面提出。

其次,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上,中国文化是归于“集体意识”较高,“自我意识”较低的文化群落,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群体概念和归属意识较为强烈。为避免被孤立于群体之外,常常会有从众心理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和不伤害他人面子以保持和谐的气氛,所以保持沉默、不主动表态或者随大流是经常采取的保护自己的方法。而不与人发生公开、正面冲突则是保持和谐的手段。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上所采取的策略和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显现。当然这样的方式也表现在我们对于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中国的课堂从总体上讲,还是处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任何过于突出个人的行为都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据此,教师和幼儿更愿意采用稳妥、隐蔽的课堂参与方式。

再次,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回避,不鼓励冒险或偏离常规,凡事倾向于按既定的规矩进行,较多依赖有形的、书面的材料,重视准确性。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非常注重对于故事整体的掌握和故事所蕴含意义的准确理解。而对于这些的准确理解就影响了幼儿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他总是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来想正确答案是什么,不确定性因素会带给幼儿诸多的疑虑和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用来思考“为什么”的时间很少,更多的是思考“是什么”,同时对于“是什么”的思考也仅仅是对老师所想要的答案是什么的思考,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和研究。

综上所述,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导致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引进国外的教育理论并用于中国的课堂教学时,有时候会水土不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秩序。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于教育本身失去了话语权,在理论面前变得无所适从。问题的逻辑起点恰恰是我们忽视了语言本身所带有的除了工具性以外,还有文化潜在的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前提,我们在整个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去审视幼儿园双语教学,就更能深刻的理解我们应重视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和独立性。在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其主要原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虽然我们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但也省却了新试验所固有的弯曲路程,在别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同时也给了我们去除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机会,在精华中更进一步;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的同时,也正好体现了我们对于先进文化的一种执着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可嘉;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也启发我们更好的回头去反思我们自身的立场。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了解自己是理解别人的前提。赫拉克利特曾说:

“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者相成:对立造成和谐,如弓和六弦琴。”我们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教育理论的同时,要首先考虑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立场。没有相应的社会文化条件,没有真正的师生充分理解和互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也难以有很大的进步。

所以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于国外文化的一种理解,还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师和幼儿的潜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同时要考虑外语的教学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工具习得,还有国外文化对教师和幼儿的一种潜在渗透,在后现代文化殖民的今天,多元化并不能掩饰其固有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关系需要更进一步的主体性参与,在教学中重视对不确定性回避的干预。在课堂的互动中,教师和幼儿都应该突破传统文化固有的藩篱,质疑和反思应该得到提倡和鼓励,对话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体现真正的主体性,培养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以其问题的开放性和思维的独特性来吸引学生的探究,学生以其对不确定的扩展来回应教师的提问,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问答模式,以改变原有的线形问答模式。

[参考文献]

[1]栗洪武,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2]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7。

篇4

关键词新媒体;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

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文化发展带动经济建设的理念,通过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古丝绸之路中,中国与西亚、北非和欧洲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宗教以及商业活动进行的。商人们以及传教士通过贸易往来以及宗教传播,把自己国家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又将世界各地的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由此,东西方的文化得以交流,使文明的多样化更进一步。由于古丝绸之路受制于时空条件的限制,文化传播效率极低,而今的新媒体技术,解决了这些限制,传播效率得到空前的改善。“一带一路”沿线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必然一改古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模式,为现代文化交流贡献巨大的力量。

1新媒体背景下文化传播内涵分析

1.1新媒体概念

在不同的时期,新媒体具有不同的含义。最早的概念提出于1967年,美国人戈尔德马克所提出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讲的。当时的传统文化传播介质是纸质介质,而电影、电视等电子形式的介质已经开始流行,这便是最早的新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和网络介质也在渐渐取代之前的“新媒体”。学者匡文波在2014年提出,当代的新媒体是通过网络、卫星、无线电等渠道,运用数字技术,以及移动电话、电脑等终端设备向大众进行信息服务的新型传播形态。匡文波还将新媒体进行了分类,即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媒体三大类。

1.2新媒体文化传播模式

在新媒体的出现之前,人类文化传播途径先后经历了手势、语言和印刷这三个阶段。然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文化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速率得到提升。并且由于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大众性以及多元化等特性,使得大众成为了“自媒体”,在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具有了话语权,让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从“单向”趋于“多向”的转变。新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新时期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所以,在现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研究当前的文化传播必须把新媒体作为重点[1]。

2“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的传统模式探究

2.1文化传播基本模式

由于文化系统十分的开放与复杂,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也使得文化的传播具有了不同的模式。大体上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平等交流模式。这种模式在古欧洲以及现在的欧美国家得以表现。该模式认为存在与自身平等的优良文化并愿意与之交流。二是主动吸收模式。这种模式的代表为日本、东南亚等岛国,特点为注重吸收优良的外来文化。三是优势发扬模式。这种模式的代表就是古中华文化,以及当代的美国。强大的国家往往拥有最先进的文化,而先进的文化最容易得到传播并被其他文化所接受[2]。

2.2文化传播传统模式

由前文分析所得,文化的传播主要分为平等交流模式、主动吸收模式以及优势发扬模式。传统意义的“一带一路”主要是伴随商业活动进行文化传播的。这种形式以优势发扬为主,较少的兼具平等交流与主动吸收的特征。如在古中华文明中,由于长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周围的山川以及戈壁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对外界的交流一直断断续续。另外,由于中心意识使古中华文化没有能够将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吸收,主观上阻碍了文化交流。处于“一带一路”中的古印度文化以及巴比伦文化等也由于以上原因,没有进行文化间的长久交流,愈来愈落后于其他文化,甚至逐渐消失[3]。

3新媒体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模式探究

3.1新媒体文化传播的优势

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技术成熟。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网络技术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其他与新媒体相关的技术也具备相当坚实的基础。第二点,受众众多。据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及知识分子接受了新媒体,使用纸质介质的时间逐渐被网络和移动电话取代。第三点,普及度高。由于具有最好的载体,历史上其他的载体无法与之相比。目前仅就我国而言,庞大的网络用户以及移动电话用户就为新媒体提供了巨大的载体支持。最后一点,更加有效和丰富的内容。人们可以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信息。不仅如此,网络还具有无可比拟的传播速度和效果。人们与新媒体的关系愈发密切,新媒体的市场发展也越来越繁荣[4]。

3.2新媒体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遵循的原则

在新媒体文化传播中,沿线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互相尊重原则。“一带一路”中的国家与民族众多,沿线文化也缤纷迥异,既有中国的现代文明,也有印度教文化以及穆斯林文化。只有互相尊重才能促进各种文化间的交流,进而发展、改进自身文化。二是不同模式共存原则。网络和通讯技术使“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更加便捷。因此,在新媒体媒介中沿线应当因地制宜,面对不同文化,灵活运用不同的传播模式。三是技术为先原则。“一带一路”的主体为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依靠的是书本以及商人的口口相传进行文化传播,极大地受到地理和时间的制约,如今网络和卫星通讯等新媒体技术为“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传播供应了优良的介质,是文化传播超脱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感受不同的文化[5]。

3.3文化传播模式探究

笔者认为,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模式应就新媒体环境而坚持平等交流模式为主,主动吸收模式与优势发扬模式多种并存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各种文化间的交流要以互相尊重为基础,认可并接受文化。“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流在现今已不再是口口相传,而是通过对新媒体的运用进行传播。通过自媒体,人们可以便捷地把自己的文化展示给其他人,进行文化间的交流。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可以把本民族的文化展示给其他民族以及地区进行宣传,也可以把收集到的异域文化向本民族进行播放,从而吸收优良的外来文化。新媒体给“一带一路”沿线提供了不同的文化传播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传播中,人们要坚持以平等交流模式为核心,充分运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还要集合自身的文化特点以及不同的环境,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传播模式,无论是主动吸收模式,还是优势发扬模式。“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任由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以上仅作为简要探讨。随着战略构想的完善,文化传播的作用日益凸显,“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交流势在必行[6]。

4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理论下,加强与相邻国家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这对我国实现繁荣富强的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此次论述中,主要对新媒体环境下沿线文化传播模式进行详细探究,分别从新媒体文化传播的优势、“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遵循的原则、文化传播模式探究等三个方面对该课题予以研究。望此次的论述结果,能使沿线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得以有效传播,进而促进我国与相邻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燕,崔银河.北方草原走廊、文化与“一带一路”文化传播[J].社会科学家,2015(11):152-156.

[2]隗斌贤.“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战略及其对策[J].浙江学刊,2016(2):214-219.

[3]曾向红.“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想象与地区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1):46-71,157-158.

[4]黄膺旭,毛子骏,刘琼.新华网“一带一路”战略新闻报道研究[J].新闻世界,2016(4):36-43.

[5]双传学.“一带一路”视阈下的我国文化开放战略[J].东岳论丛,2016(5):25-30.

篇5

关键词:武术谚语 武术文化 传播 作用 

1 有关武术谚语 

武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传授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传授经验,谚语即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典型的俗语”,谚语是由群众所创造并在其口语中广泛流传的,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简练并富有意义的语句。这些谚语给现今的文化交流带来诸多的便利,使用它们可以使人了解很多习武的深奥道理与精义所在,更深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场上一分钟,场下百日功”“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深功出巧匠,苦练出真功”“少时练的一身功,老来健壮少生病”“酸多练,痛少练,麻不练”“近用手,远用肘;宁挨十手,不挨一肘”“独练时无敌似有敌,应敌时有敌似无敌”“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步赛粘”“打拳容易改拳难”“精要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宜纯”等武术谚语,像苍松翠柏一样,在广大习武人的口碑上,四时不凋、八节常新地成活着,生生不息,世代相传,与民族齐寿,共泥土同香。 

2 武术谚语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2.1 傳播信息多 

武术谚语经过历代武术家的积累,世代的传承,如今的武术谚语家园里已是异彩纷呈、姹紫嫣红了,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反映出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传统武德所追求的“仁、义、礼、志、信”正是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在长期发展中,继承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强调习武之道,重在武德,学武之人应注重内外双修,德才兼备,即所谓“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德者,武之大也。“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则进一步说明武德在习武人群当中的重要地位。其他的还有,“拳以德立,无德无拳”;“理字不多重,万人担不动,武夫不讲理,艺高难服众”;“拳禅如下,力爱不二,主守从攻,戒除杀念”;“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同是江湖客,不识也相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徒弟技艺高,莫忘师父劳”;技击是武术的本质。武林前辈在武术交手实战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通过武谚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高度概括拳谚云:“练拳千招,以熟为先。练势多年,以快为主”。出击快。熟加快,便能掌握格斗的主动权。拳谚讲“先看一步走,后看一出手”,充分肯定了步法在实战中的地位,在实战中首要的是观察对手的步子。在武术器械上同样有“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口”的说法该谚语强调了刀法演练时的基本要求。 

2.2 传播信息快 

武术谚语是历代习武者经验的总结,用最精练的话表达最丰富的含义,它可以使人了解很多习武的深奥道理与精义所在。“信息传递的速度快”是指文化交流者熟练、准确地运用武术谚语,节省临时组词、成句的时间,加快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的速度。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句谚语充分说明了武德对于习武之人的重要性,“德”为武之根本。同时通过这条谚语,更深层次地让习武者视“德”为通向武功高深境界的精神航船,武谚中所谓的“德薄艺难高”就是这一心理的展露。 

在与人交流要想练好武术时,必须让其明白,“师父不过领路人,巧妙全在自用心,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拳打千遍,身法自现”,“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等谚语,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要想练好拳,必须勤奋努力。教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谚语中有“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一说。“酸多练,痛少练,麻不练”,运动量的大小要依据个人感觉而定。 

2.3 传播效果好 

武术文化交流过程中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文化交流,既能拨动人的心弦,又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武术谚语多采用形象化的比喻和精辟的语言来指导习武者做人、行事、练功、格斗、传艺和养生。在文化交流中如果能够准确地运用武术谚语,可以加强文化交流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调节文化交流气氛、完成文化交流任务。所以,武术谚语是文化传播者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肘不离肋,手不离心,起如刚锉,落如钓竿”来充分说明冲拳的动作要领,即出拳收手应紧靠身体,好像拧绳一样,完整而紧凑,同时拧腰顺肩;“拳后满身汗,避风如避箭”,为了避免运动生病,应告诫学生不能图一时痛快,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常常练武术,不用上药铺”“药补不如食补,靠补不如练武”等武术谚语,使人充分了解武术的健身作用,既通俗易懂,又使人受到了教育;“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说明习武者要想练好武功,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样运用武术谚语讲解,不仅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力,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地加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2.4 信息接受速度快 

低效率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或缺乏相互真正的理解,可能意味着文化传播的失败。正因为文化信息的接受对文化传播而言非常必要,因此,就有必要克服信息传播的受众障碍,使文化信息的接受能发挥良好效果。当然,文化受众虽然可以接收到传播者所传播的文化信息,然而理解的障碍却远比传播过程复杂。受众会因各种方式或原因误解或曲解所接收到的文化信息。也就是说,他们所理解的和信息原来要传达的内涵,可能会大不相同。来自受众的障碍因素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语言障碍。语言是传播者要把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基本障碍,而且它可能成为有效传播中难以克服的障碍。我们在传播武术文化时,既要运用一定专业术语,也要力求使用通俗的语言与习武者解释、沟通。武术谚语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提纲掣领地解决关键问题。武术谚语的正确运用,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难题。所以,要努力学习、掌握武术谚语,以便在文化传播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例如,在傳播和交流踢腿经验的时候,可以用谚语“抬腿轻,落地松,踢起腿来一阵风”来形象地说明动作要领,即踢腿时,大腿不用僵力,这是抬腿轻;落腿时不能沉重,要控制住落点和力量,叫落地松;一步一腿要紧紧相接,每一腿都要讲究速度和劲力,大腿带小腿起,有一个加速度,这便是踢腿一阵风。另外,在交流枪和棍的技击特点的时候,可以用武术谚语“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精练、生动的语言,来达到表意的目的。即枪有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枪尖刺扎,棍无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棍端抽打,枪扎是直线,棍打是横片。 

3 结语 

语言是传播者要把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基本障碍,而且它可能成为有效传播中难以克服的障碍。许多国外武术爱好者爱好中华武术,他们通过练武了解中华文化。所以我们在传播武术时,既要运用一定的专业术语,也要力求使用通俗的语言与习武者解释、沟通,以期通过武术谚语了解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蔡仲林.唐立许.武术文化传播障碍之思考——以文化软实力为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5). 

[2]王可利.关于武术文化传播的思考[J].体育时空,2012(4). 

[3]李睿智.关于我国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3(1) . 

[4]周 波.武术谚语阐释[J].考试周刊,2010(13).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0-02

尽管对旅游的概念,学术界虽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地且不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人们跨越地理空间的一种流动,旅游者就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

一、旅游与跨文化传播

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三类。第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建构意义的象征性过程行为;第二,信息的编码、译码在来自不同语境的个体或群体进行的传播;第三,由于参与传播的双方的符号系统导致的文化差异,传播因之而成为一种符号的交换过程[1]。对于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的涵义,我们可以结合旅游的特点,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认为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

从文化角度而言,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考虑到文化与人的关系,可以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流主体作为分析的维度之一,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分为: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此外,旅游是一个连续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跨文化传播也表现为不同的方式与特征。

二、旅游三个阶段中跨文化传播的表现及影响

(一)旅游前:文化差异吸引下的跨文化传播需求

人们从产生旅游的想法到选择旅游目的地并付诸实践,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踏上旅游行程,付诸旅游之前的过程定义为旅游前阶段。旅游前阶段主要包括:产生旅游的需求,具备旅游的条件,选择旅游目的地三个方面。

在产生旅游需求方面,跨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文化差异对游客所产生的吸引力上。反结构理论也很好地解释了现代社会人们产生旅游需求的原因,即打破原有的日常模式而重建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2]。而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仪式”正符合这一解释,这种反结构现象最终产生的动力之一便是不同地域、群体、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3]。

关于旅游者所具备的条件,纳尔逊·格雷本提出了“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及“文化自信”两个方面。他认为经济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文化自信的关键不在于收入,而在于所属的阶层,特别在于旅游者受教育的程度。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交流、互动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时空的转换,旅游可能唤醒一种源自文化认同增强或者是批判性思考的文化反省过程,可以刺激文化感受力的复苏[4]。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游客在旅游之前对于异文化的感知和认识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大众媒介通过传播有关各旅游地的景色面貌、风土人情使旅游地以外的人了解到异文化。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顾旅途遥远,纷纷来中国旅游,不可否认,很大程度上人们是从大众媒介获取的目的地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并受到客源地与目的地文化的差异性吸引。

(二)旅游过程中:基于人际交流的跨文化沟通、交融及冲突

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旅游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途中;二是到达目的地。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行中这一阶段,涉及到的主要是游客之间以及游客与旅游工作者的跨文化传播,在旅行的路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结识,由于具有相同的目标,人们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境下的跨文化交流更倾向于文化间的沟通和交融,而很少发生冲突。而后一个阶段跨文化传播的情况则更加复杂,既包括游客间也包括游客与当地人、游客与当地自然、文化环境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但不论是那个阶段,在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主要涉及了文化的沟通、交融及冲突。

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离开自己的原文化而投入到异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一经接触,不论他们愿意与否,或者是否意识到了,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在交流某种信息[3]。不同文化之间在不同主体的作用下实现着沟通和交流。在进藏旅游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藏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着沟通和交流,这即使得藏文化接触到新鲜的血液,的文化也对世界各地文化产生影响和启迪,不同文化之间通过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文化交融:既包括文化的融合也包括文化的涵化。文化融合主要指旅游者所在地文化与旅游地文化的互相接纳和融汇的趋势。一方面,跨文化旅游者常常主动适应旅游地文化,在对旅游地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并在旅游行为完成后将旅游地文化精华融入自身文化系统。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也会主动接受、容纳和融汇来自旅游者的文化因素,致使旅游地文化渗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因素[5]。文化涵化是指两种异质的文化相接触,某一文化的个人或群体与另一文化群体的信息交流,经过一段时间,两者相互来往适应,彼此在原有的文化模式上发生意识行为演变[6]。当客源地与目的地两种文化相互接触时,尽管时间较短,但都会产生借鉴的过程,但一般是强势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弱势文化。在进藏旅游的过程中,文化间的交融表现得也很明显,在拉萨的青年旅社、网吧、艳遇墙就是为了迎合旅客需求而做出的变化。而进藏旅游的各种游客,无论是出于观光看风景的心态,还是出于让心灵朝圣需找归属感的心态,总会潜移默化地对自己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文化冲突: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冲突是旅游中跨文化传播的必然现象。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异表现在语言、非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7]。这种冲突的产生主要受文化主体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如对旅游地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极度不适应,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极度失望等等。其实际也是文化休克的表现。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8]。在,有很多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特别是禁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很容易引起文化休克和文化冲突。

(三)旅游结束后:传播主客体文化互动下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旅游结束后的跨文化传播主要聚焦于跨文化传播产生的不同影响。对游客而言,跨文化交流之后一方面在旅游过程中,人们摆脱了日常平凡的琐事,在新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完全放松并从日常生活的麻木中苏醒过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同时跨文化交流之后通过对其他地域文化的了解,人们也更清醒地对其周围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另一方面,游客很有可能进入一种反文化休克期的状态[9]。当旅游者结束在异地的旅游,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旅行者会感觉到本土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在本土文化环境中一时无法找到熟悉暗示,无法融入本土文化。

对当地文化而言旅游过程中不同文化的沟通、交融与冲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当地的文化。文化是稳定的,也是发展变化的[1]。旅游的跨文化传播既有可能引发当地人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也有可能保护甚至振兴当地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受惠于旅游的发展,对的文化和当地建筑的保护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结论

旅游的核心动因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者的空间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沟通和传播[10]。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无声无息地贯穿始终,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成员,也影响着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结构,不同文化之间的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使得文化更具活力更加繁荣。同样,文化中一些既有的内容也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被消解、同化。

参考文献: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4.

[2] 张晓萍,黄继元.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J].思想战线,2000(2):49.

[3]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以桂林、西安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16-17.

[4]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

[5] 刘丹青,黄蓉.论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决[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3-95.

[6] 龚晨枫.跨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传播[J].商业营销,2009,(7):97.

[7] 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P.82

[8] 温丽玲,刘鑫鑫.跨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休克”分析[J].市场论坛:旅游市场,2010,(2):62.

篇7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影视翻译;译者

一、跨文化传播的内涵及其对影视翻译的启示

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建立的标志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的出版,在书中他用大量的篇幅探讨非语言传播问题,提出了“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的观点。他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媒体,人类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方面不涉及文化或者被文化改变。这包括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处事方式、城市规划布局、交通系统统筹以及经济和政府部门运作。学界普遍认同跨文化(Intercultural或Cross-cultural)是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归属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跨文化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参与和开展的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语言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语言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跨文化传播是伴随着人类成长进步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活动,交流过程不是简单的纯语言形式之间的对等转换,而是把一种文化中的语言代码转换成另一种文化中的对应语言代码,是跨文化传播的活性转换器。Susan Bassnett曾指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1]影视翻译就是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所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译者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打破了语言的隔膜和障碍,让本国受众通过影视作品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影视翻译的重要性正是源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外文水平不高与期望接受大量优秀外国影视作品之间的矛盾。目前,很多国内受众由于外语能力欠缺,不借助于字幕翻译无法看懂国外的精彩影视作品,因此也就丧失了了解国外文化的机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讲,母语超越了任何一种外语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因此好的译制作品不仅有助于观众准确理解原作,满足情感需求,还能使人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顺利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获得新的思想资源。而要实现影视作品的真正价值,就必须有一个既懂两种语言又熟知两种文化的影视译者架起这座桥梁。在影视翻译中,译者是精通两种文化的交流使者,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一种文化的含义在另一种文化的语境和接收空间中完美再现,在文化交流的层面实现意义对等。[2]他们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壁垒,促进不同社会、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译者在影视翻译中担当着关键角色。

二、影视翻译中译者应具备的素质分析

与所有翻译一样,如何正确理解和表达是影视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原作进行翻译之前,译者必须对影视作品产生的语言文化背景及其内容了解透彻,才能准确掌握原作的中心思想,进而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目的语来表达原作的含义,使译作与原作内容尽量对等,这些是对影视翻译最起码的要求。翻译活动中要想生产出更好的译作精品,笔者认为,作为优秀的影视翻译工作者还应该具备以下素养。

(一)具有较强的影视鉴赏能力

审美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活动,包含了复杂的感觉、心理、思维和情感等一系列多样化的精神活动。[3]影视翻译不仅仅包含着语言文字的翻译和阐释,还包含着艺术和审美价值的再创造。译者在开始翻译之前要做足功课,那就是要通过观看鉴赏影视作品或剧本来了解作品内容。但译者不同于普通的受众,他们是服务于受众的特殊受众群体,要通过“看”来“感知、理解、调动情感,触发联想,进入一种再创作的境界”,即审美鉴赏。[4]影视的审美鉴赏包括对影视的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等文化特征的审美鉴赏和对影视艺术构成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审美鉴赏,以求进一步从看到的东西中解读更丰富的内涵,去破译更深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5]事实上,影视鉴赏的目的不只在于欣赏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影视作品深层含义和内在价值的认同和理解,而这种认同和理解是译者能否完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契合受众的审美情趣、融合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取得最佳观赏效果的必要前提。

(二)具备良好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影视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活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会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中西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差异等方面。在思维与表达方式上,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它的句法关系主要依靠词序或语义来表现;西方语言注重形合,其句子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翻译家傅雷认为,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并承载着某种文化深深的烙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都反映着该民族的劳动创造、艺术成就、价值取向和生活习俗。[7]而这些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习惯影响着语言的传播,对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受众而言,由于缺乏背景知识而不能准确理解具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词语是很常见的。基于这些原因,影视翻译要求译者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合理处置译作与原作间的关系。

(三)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影视翻译是文学翻译的组成部分,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都必须有相当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影视翻译也需要译者有文学家的灵感和艺术家的匠心。[8]影视翻译工作者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在准确感受原语文化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将其在目的语文化中展现出来并易为受众接受,使译作真正达到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受众的最佳效果。

(四)具有严谨的翻译态度

翻译本身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影视作品看似有娱乐化的色彩,但是影视翻译依然要保持其严肃性,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本着对影视艺术和广大受众负责的态度去工作,而不应该只是为了机械地完成任务和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而胡译、乱译。影视翻译中译者要注重把握好使用语言的“度”,即翻译时既不能故作高雅,也不能哗众取宠,而要尊重事实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原作内容用目的语表达得准确生动、恰如其分,与影视语言可听性、综合性、瞬时性和通俗性等特点相吻合。

三、译者在影视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人们相互了解和交流的障碍,影视翻译质量的高低对人们欣赏影视资源和文化交流也会造成直接影响。影视翻译中要尽可能地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缩小中西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注重使中西文化在译作中相互交融达到翻译的对等和平衡,才能不断提高影视翻译质量和准确传达原作意义。为此,翻译工作者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与普通翻译不同,影视翻译承载着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传播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特别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原则。在全球化语境下,译者要做精通中西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者,也要做合格的“把关人”。译者要具备国际化视野,摒弃过重的本土情结,用现代化、全球化的视界来观照中国的本土文化或中西文化的差异,稔熟地把握中西文化和中西审美差异。我们要完成中国影视“走出去”、外国影视“引进来”的战略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依赖译者主体的才华和能力。影视译者要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影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

(二)忠实性原则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的特质,影视翻译要严格遵循忠实原作的原则,尽可能惟妙惟肖地反映源语文化和作品特征。译者要了解中西文化,把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态下产生的语言融会贯通,才能做到既忠实原文又让译作“活”起来。语言学家拉多曾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事实上,文化背景和影视翻译有着相同的目的和功用,那就是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符号传达思想、交流感情。因此,在影视翻译中应坚持把文化背景寓于影视翻译之中,而不能孤立于语言之外,使受众深切体会和准确理解影视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受众跨文化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三)通俗化原则

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取向更加趋于个性化、多样化。众所周知,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9]影视作品受众的审美情趣既受到社会、阶层和民族等共同观念以及人类的普遍感情的深刻影响,又带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影视翻译工作者要照顾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就需要遵循通俗化原则。但是,通俗绝对不是低俗或者平庸,它是以一种目的语人群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阐释影视作品内在和外在的美,是以民族的语言展示民族特色,使“民族的”最终成为“世界的”。大众化的语言其实蕴含着更大的语言张力和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全球化语境中影视翻译工作者坚持通俗化原则,就是要以朴素的语言反映普通抑或深邃的思想,表达简单抑或复杂的情感。

(四)灵活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化”不再只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专属,文化多元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进行跨文化传播成为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举措。[10]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文化也一样,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译者要发挥自己的功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坚持优势互补、兼收并蓄、灵活处置,才能真正做到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借鉴和交融。影视翻译不能只一味追求语言等值转换,要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层次的转换。因此译者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交流层面的意义对等。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跨文化交流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影视翻译工作者在面对一些敏感性、隐私性、差异性的话题时,应该在尊重源语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对待,进而推动不同的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缩小影视作品折射出的文化差距。

四、结 语

跨文化交流和实现文化全球化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途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桥梁作用。为了顺应这种文化全球化的走向,通过影视作品成功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就必须充分考虑到目前受众实际外语水平不足的因素,深入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更加容易地享受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领域的影视作品。影视翻译承担着让观众享受视觉盛宴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承载着开展跨文化交流的使命,这必然对广大的影视翻译工作者提出更高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影视译者只有具备精湛的翻译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应有的专业资格,才能真正实现影视作品的价值,达到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eg,1991.

[2] Nida 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 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6]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8]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9] 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篇8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发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是国家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可以说,英语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对当前中国外语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指出了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些缺点。同时还提到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演变历程也进行了综述。书中提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应当不断地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地满足和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可以说,国家之间交流的加深直接影响着我国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进行。《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传播进行定义,归结起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传播与文化两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不同的社会背景、民族、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同时,文化也塑造着这个国家的形象。与其他同类书籍不同,《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对此问题的分析十分透彻,并对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描写。首先,书中写道:世代相传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文化和传播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文化需要传播来完成,而对于传播而言,丧失了文化传播便丧失了意义……其次,对于文化来说,其发展与变迁都是通过传播的促进来完成的,这也恰恰印证了传播延续文化的重要作用。我国当前正面临着大学英语教育的困境,时代与社会进步发展使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让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近20年来,欧美等国家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工作发展十分迅速,这也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借鉴。《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我国可以积极汲取其他国家的外语教学经验,做到为我国所用。

语言交际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都涵盖在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当中。而其内容则包括了文化教学、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语言教育三个方面。《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中写道:在跨文化外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学习语言和文化能够对目的语言文化进行掌握。而他们所掌握的这种目的语言,能够保证他们和其他语言群体之间的正常交流。与此同时,在这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能加深对自身语言的反省。这对于我们了解语言文化的发展构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本民族的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对比,可以极大程度地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文化敏感的差异性认识,这对于解决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误解冲突等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认为,文化知识、语言知识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文化交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事实上,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都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尤其是书中提到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更是非常值得人们去参考。这几点原则主要包括:其一,学习者中心原则。学习者中心论提倡以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二,互动性原则。所谓的互动性原则,即文化语言的互通性,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互通性以及教育与学习之间的互动性。

综上所述,从全局来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则是其基本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形势的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流中的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民族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的差异造成了各国之间交流的障碍,而语言障碍则是各种障碍中最重要的一点。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我国应该探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的英语教学模式。这本书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我国当前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众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之道。这对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研究高校外语跨文化交流问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外语学习者值得学习的优秀书籍。

(陈瑞琳/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陈俊玉,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