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保护空气环境的措施8篇

时间:2023-10-10 09:49: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保护空气环境的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保护空气环境的措施

篇1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前言: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也变得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城市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视,以便在工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大气环境也能得到及时的保护。以下就是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的详细阐述,望其能推动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我国城市大气的质量。

一、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一)城市空气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为了提高城市大气的质量,针对目前城市大气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了相应的对策。例如,在我国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政策中就明确规定工业行业在排放废弃物的过程中,二氧化硫等10项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量。2004年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城市空气质量做了相应的调查,经过对大量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部分城市二氧化硫的污染物所占的比例仍然较高,且部分对城市空气质量有着较大影响的污染物总量依然居高不下[1]。

在2008年的调查数据中显示,城市空气质量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下已经开始有所改善,例如,截止至2008年已经有378个城市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占总体的72%。与此同时,国家重点保护的城市的空气质量从整体上看质量已经有所上升,且酸雨发生的频率也开始有所下降。

(二)废弃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源头还包括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因此,从2004年的调查数据中可以得知,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长严重的影响到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且发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工业中烟尘和粉尘的排放量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在2008年的数据调查中显示烟尘的排放量和工业粉末排放量与2004年相比已经有所下降,而二氧化硫排放量却仍在上涨。对于此现象,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为人们提供一个更为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城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一)合理城市工业布局

为了改善城市大气污染程度,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从合理城市工业布局入手,降低废弃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实施合理城市工业布局措施时,相关人员应首先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的了解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城市的发展特点等,然后再合理安排工业企业应处的位置。而在对工业企业进行选址时,还应充分考虑到空气流畅、与居民住宅区的距离和主导风向等因素,以便确保工业企业选址的科学化。同时,在确保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后,工业生产中所排放的废弃物的污染影响也就会随之减小,而城市的空气质量也会因此而有所上升,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将得到相应的改善[2]。

(二)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植树选林在城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的实施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且其是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城市环境保护的相关人员应在城市的各个位置合理的种植相应的植物,利用植物可吸收有害物质的功能达到优化城市空气质量的目的。相关技术人员若在城市绿化环境过程种植大量的植物,那么茂密的丛林可通过降低城市风速的行为来有效减小粉尘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同时植物的枝叶也可吸收粉尘防止其漂浮在空气中,最终使空气质量得到净化。其次,由于植物的枝叶在雨水的冲洗后可恢复吸附粉尘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植物可具备永久的绿化功能。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各个城市环境保护的相关部门提高对植树选林的重视,最终以此来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三)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经过大量的实践数据表明,在现代城市大气污染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占着较大的比例。而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等污染物的来源是煤炭,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应改善能源结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对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对能源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尽量选取天然气等污染较小的能源,以便从根本上降低能源的使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第二,应提高对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新型能源具有污染小、清洁等特点,因此通过对其的合理化应用,可有效优化城市的空气质量;第三,由于我国部分工业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能源结构,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洗选煤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有效降低烟尘等污染物的产生量[3]。

结论:综上可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开始面临大气污染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还缺乏较为科学化的大气污染的预测系统,因此城市空气污染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此,我国城市环境保护的相关部门必须通过植树选林、改善能源和合理城市工业布局等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可持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美玲.试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11):112-114.

篇2

大气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三大基础之一,土壤、水和空气的洁净程度和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区域自然环境状况以及人居舒适度;同时,由于空气的流动性特征,区域性的大气污染会随着风和水流移动到其他地区,造成连续性的、广泛性的大气污染,危害更多人的健康并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进行大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我国环保工作单位的工作重点,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2自然环境变化的新形势

2.1自然环境受人居影响深化

人居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人类由于个人生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成为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一座城市的建立可能会破坏拥有上百年寿命的森林环境,使大面积的土地被覆盖在钢筋水泥之下,地表的反射率提高,空气也因此更加干燥;水利和风力设施的建设影响了水循环以及大气循环系统,使得自然环境也因此受到影响;城市车辆的逐年增长和不断进行的城市规划,使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不断增多,导致雾霾现象,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2.2环境污染之间的关联性更强

由于城市环境的复杂性,大气污染与其他类型的环境污染之间的关联性更强,例如城市土壤环境恶化、风沙大,风沙之中夹杂了大量的粉尘和颗粒,使大气污染指数提高;水污染中的重金属成分提高,经由水循环系统进入大气,造成污染源的转移,使污染面积扩大等。目前在城市环境中进行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入手去寻求有效的治理措施。

3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3.1进一步加强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管理

雾霾肆虐于我国大多数城市,而山区和农村则少受其影响,究其根本在于,城市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污染源,即城市汽车。汽车尾气中包含了大量污染物质既有二氧化碳、二氧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也有燃油废物等颗粒污染物。汽车上路行驶还直接造成了城市内的烟尘污染。对汽车尾气污染进行管理是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措施。首先,应对城市内的所有汽车进行定期检测机制,有关部门还应该采取抽样检测工作,以保证汽车在全年的任何时候都符合污染防治规定;其次,应该不断加强机动车燃料管理工作的开展,从燃料的纯净度入手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物质结构和状况,保证燃油燃烧率以降低废气产出率;再次,国家应该加大对清洁型燃料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对那些主动应用环保节能燃料的汽车给予相关奖励性鼓励;第四,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油气存储、运输、以及加油站的管理,减少因事故所造成的油气污染;第五,通过以旧换新等政策,实现对不达标的汽车进行更换。

3.2以绿化作为大气环境保护的先锋

汽车尾气、工厂燃烧的废气以及居民日常生活造成的二氧化碳和油烟都是污染大气环境的罪魁祸首,这些污染物质通过大气循环流动到其地区,形成广泛性的污染。面对这种情况,环保部门和相关单位采取了各种措施,在防治大气污染的众多措施当中,绿化造林不失为既高效,又经济的一种防治办法。在城市和农村以及未开发的区域进行植树造林,能够有效地净化大气、过滤污染物,使重新键入大气循环的空气和水质纯净,为城市输送健康的空气和水源。另外,绿色植物相当于天然的空气过滤器,城市绿化当中的植物还具有吸附和阻碍灰尘的功能;植物经过光合作用之后能够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出大量氧气,有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

3.3采用科学手段控制和治理颗粒污染物

湿法治理主要是先利用水或者其他液体润湿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颗粒污染物,然后再把它们收集起来进行相应去除处理,当前阶段主要使用的几种湿法治理办法有泡沫除尘法和洗涤除尘法等,期间会使用到喷雾塔、填料塔和泡沫除尘器等设备;过滤法则是利用有很多毛细孔的滤料老过滤含有颗粒污染物气体来达到去除颗粒污染物的目的,当前阶段常用的方法有布袋过滤法和填充层过滤法等,其中会用到的过滤设备有颗粒层过滤器和带式过滤器等;静电法主要是利用高压电场的电场力作用去除存在于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在使用此种方法的时候需要把颗粒污染物大小、数量、操作费用等多种因素都考虑到,以此为参考依据选择适合的治理办法。

4实现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必要基础

4.1城市环境保护各部门需要密切配合

由于大气环境污染与城市的水污染、噪音污染、风沙天气等相关性非常大,因此,单纯从空气治理的角度出发,其防治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城市环境保护各部门需要相互配合,寻找各种环境污染之间的关联性和关键的作用点,以此为基础去进行系统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规划,只有这样,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才能够真正取得成效。

4.2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环境保护并不是单个政府部门或者某些企业单位的专属工作,人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影响着环境,环境保护也应该是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在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公民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公民可以做到的是自动减少私家车上路的频率,积极应用公众交通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自觉戒烟以减少相关的空气污染;自觉参与植树种草等活动,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添砖加瓦。

5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大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入手,以解决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为出发点,秉持调节生态环境的基本理念,采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控制和减少特殊污染物的存在。以城市环保部门的互相配合以及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作为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基础条件,只有这样,该项环保工作才能够真正取得成效。

作者:丁芳蓉 单位:宁夏银川金凤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袁宝成.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10~111.

[2]刘利斌.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125~126.

篇3

关键词:燃煤锅炉 颗粒物 PM2.5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61-02

近年来,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感官认知与政府部门的空气质量状况的矛盾不断加深,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环境保护部先后组织对多个废气排放标准进行修订,相继颁布实施了多个更为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同时,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整体调整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质量目标,并向社会公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新空气质量标准的公示将公众的视线引向一个新的名词PM2.5,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2.5就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m的颗粒物,形象的表述为直径不到头发丝1/20的颗粒物,也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PM2.5,但其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形成感官上认知的灰霾天。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制的《2010年灰霾试点监测报告》,发生灰霾天气时,PM2.5浓度较非灰霾天气时明显增加,且颗粒物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除了气象条件以外,灰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当颗粒物的直径和可见光的波长越接近,其对光的散射消光能力越强,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 mm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理论计算数据同样表明:粗颗粒的消光系数约为0.6 m2/g,而PM2.5的消光系数在1.25~10 m2/g,PM2.5的主要成分硫酸铵、硝酸铵和有机颗粒物的消光系数都在3左右,是粗颗粒的5倍[1]。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自然过程中也产生PM2.5(称为背景浓度),国内尚无关于PM2.5背景浓度的数据,引用国外数据作为参考。在美国和西欧,背景浓度大约为3~5μg/m3[2],澳大利亚的背景浓度也在5 μg/m3左右[3]。由此看出自然产生量较小,环境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人为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及某些气体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的间接排放。直接排放主要来自城市扬尘、化石燃料的燃烧、交通尾气等,间接排放主要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等转化成PM2.5。城市扬尘、煤烟尘、机动车尾气是城市PM2.5的3大污染源,对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20.42%、14.37%、15.15%[4]。其他关于城市中PM2.5来源的相关研究同样表明上述三种污染源对城市PM2.5贡献较大。

燃煤锅炉作为传统高污染行业,在废气治理措施及排放标准不断从严的情况下,分析其排放颗粒物中PM2.5贡献程度,对采取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1 燃煤锅炉排放颗粒物粒径分析

燃煤锅炉排放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过程,根据煤炭中灰分含量不同,颗粒物产生浓度为12~40 g/m3。锅炉产生的初始颗粒物粒径分布为PM10/TSP为32%~48%,PM2.5/TSP为2%~4%,PM2.5/PM10为5%~12%。采用五电场静电除尘器后颗粒物排放浓度

2 燃煤锅炉排放对空气中PM2.5的影响

2011年7月,环境保护部颁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标准中提出新建发电燃煤锅炉烟尘排放浓度限值为30 mg/m3,重点地区执行20 mg/m3,现有锅炉自2014年起执行30 mg/m3。新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发电燃煤锅炉废气治理措施提出更高要求,现行的四电场除尘设备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除尘设备将向袋式除尘、增大电极面积的静电除尘设备发展。烟尘排放浓度的降低也导致排放的颗粒物中PM2.5比重大幅提升。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从严,城市中存在的燃煤锅炉主要以大型热电联产锅炉为主,均采取高效除尘措施以满足新标准30 mg/m3的要求。采用环境保护部推荐的大气稳态烟羽扩算模式-AERMOD模式对燃煤锅炉排放的PM2.5对空气影响程度进行预测分析。1台1025 t/h锅炉在海边城市地区最大日均贡献浓度为0.0018 mg/m3[7],1台2060 t/h锅炉在海边城市地区最大日均贡献浓度为0.0014 mg/m3[8],1台2060 t/h锅炉在丘陵城市地区最大日均贡献浓度为0.0011 mg/m3[9]。可以分析看出,在采取严格控制措施,满足新标准的情况下,城市中大型燃煤锅炉对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贡献

由此分析,在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后,城市燃煤锅炉高空点源排放的颗粒物对空气中PM2.5的影响相对较小。

3 降低环境空气中PM2.5的几点建议

从上面分析,燃煤锅炉已颁布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其排放颗粒物对环境空气中PM2.5的影响已控制在较低水平。而城市中的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汽车尾气及其二次转化颗粒物,由于面源排放方式、排放高度较低等特点,其扩散受到城市建筑物的阻隔形成建筑物下洗,冬季受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对近地面的空气质量中颗粒物贡献影响更为突出。

为保护人体健康,降低环境空气中PM2.5含量,提出下阶段改善空气质量的重点控制方向。

(1)严格推进《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等新标准的实施,积极推广其它行业参照执行的方案。

(2)借助媒体舆论宣传,提高公众认知程度,扩大公众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监督范围。

(3)建立行政责任制,推动炼油企业油品质量升级,实现全国范围内“国四油”的供应,促进机动车“国四”排放标准的实施,并逐步试点“国五”排放标准的实施。

(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明确职责职能,加强建设施工管理、控制渣土堆放和清洁运输等措施,减少城市扬尘。

参考文献

[1] Ye,B.M.et al.Concentr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M2.5 in Shanghai for a 1-year period.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3,37(4):499-510.

[2] 世界卫生组织,WHO Air quality guidelines for particulate matter,ozone, nitrogen dioxide and sulfur dioxide (Global update 2005,Summary of risk assessment)

[3] 澳大利亚环保委员会,Summary of Submissions received in relation to the Draft Variation to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Ambient Air Quality)Measure for Particles as PM2.5 and Nation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uncil's Responses to those Submissions.

[4] 叶文波.宁波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的源解析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3:66-69.

[5] 鲁晟,姚德飞.燃煤电厂烟气中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32(增刊):62-65.

[6] 姚群,陈隆枢,陈光伟,等.燃煤电厂锅炉烟气PM10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电力环境保护,2007,23(1):52-54.

[7] 徐伟.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三期“上大压小”热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0:p.6-10.

篇4

关键词:生产力布局 工业治理改造尾气治理 餐饮油烟污染 生态环境

2010年,常德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努力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力争实现将常德市建设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通过采取空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使得目前常德市城区的空气质量得到较大改善。2010年,常德市空气质量API指数≤100的天数为326天,占各年总天数的89.3%,比2009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多2天,上升0.5个百分点。2010年是近几年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空气质量API指数≤100的天数为32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9.3%。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内建设工地的增多,土地面积,建筑和道路交通扬尘也较多,致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影响常德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随着城市气化率和热化率的提高以及烟控区的建设,由燃煤对环境空气颗粒物的贡献将会趋于缓和,而伴随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加,机动车污染将是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一、常德市大气污染现状。

随着我市清洁能源的推广、城市建设扬尘的控制和煤锅炉的改造等一系列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全市空气质量逐年有所改善,以二氧化硫、烟尘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受客观自然条件限制和城市发展的共同影响,建设扬尘和机动车排气污染成为现阶段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

二、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情况

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决定在新增的环保重点城市开展空气质量日报工作,根据[2001]070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文件的关于进行“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准备工作的通知,常德市环境监测站于2001年筹建了市环境监测站和德山二中两个大气自动站, 2002年3月自动站试运行,2002年6月5日正式向国家总站省站报送空气质量日报数据,2004年3月28日开始向各媒体空气质量日报。2006年5月将鼎城区环保局手动站改为大气自动站。2007年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下发文件,要求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每个城市选一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在线监测点与总站联网,实现实时传输数据和演示。我们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对总站拟选点位进行了确认,即常德市环境监测站点位,采用中晟泰科4000系列仪器对常德市环境监测站点位的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进行了更新升级,并于10月1日与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成功并网。2010年9月,其余各站均与省环境监测站成功并网。各自动站自建站以来运行情况一直良好。

三、加强环境综合治理,防治空气污染,突出生产力布局的优化作用,加强工业治理改造

(1)加快优势精深加工产业的整合。常德市对污染严重的34家造纸企业采取“集中制浆、分散造纸”的产业重组,加快实施林浆纸板一体化工程;对技术较为落后的纺织企业全面推进技术改造,在改造中提升产业档次,减轻纺织印染业的环境污染;按“优先开发大矿种、突出培育大企业”的思路,对盐化、建材工业进行优胜劣汰,扭转非金属矿以粗加工为主、高消耗高排放的局面。

(2)加快骨干产业的园区集聚。德山工业园区逐步改变“兼收并蓄”的招商格局,实施产业链招商,以现有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发展集群经济。

(3)加快老城区工业的转换和加工业的分区集中。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老城改造,先后搬迁了一批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企业,对搬迁企业组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增加科技含量,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实现企业环保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统一,使影响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

2、加强对建筑施工场地的监管

常德市人民政府为了控制城区建筑施工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泥土,并对运输混泥土和建筑垃圾及散体物料运输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从2000年起,运输垃圾、渣土以及其它可能散发粉尘的机动车辆全部采取密闭装置,2003年,市城区组建6家渣土运输公司,180台全密闭运输车投入运行。同时,建筑工地围挡作业,减少建筑扬尘。

3、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

1999年5月,市公安局、环保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机动车排污监督管理的通知》,市政府加强了机动车排气的管理力度,对在用机动车辆初检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不发给牌证;年检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不得继续行驶;抽检达不到排放标准的,除按规定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教育、处罚外,并责令停止行驶或限期采取有效的排污净化措施,经复检合格后,方能行驶。并根据《湖南省机动车辆管理办法》,对汽车安全性能在年检限上进行尾气检查,每年在固定路口对全市机动车尾气进行抽检。强化超标车治理,对尾气超标车辆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2001年来,先后对5000多台在用车辆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开展了汽油无铅化、禁止销售化油器类轿车及5座以下客车专项行动,全市所有加油站停止销售使用含铅汽油,29家汽车销售企业停止销售化油器类轿车和5座以下客车,相继取缔了运营摩的和机动三轮车。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空气造成的污染。

4、大力治理餐饮油烟污染

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饮食油烟污染问题,常德市环保局开展了餐饮行业油烟治理工作,要求全市油烟治理重点单位迅速采取油烟治理措施,确保油烟排放按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城区的餐饮油烟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受到市民的热切关注和称赞。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从1996年开始,在巩固原烟尘控制区建成成果的基础上,常德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范围涉及城郊、面积6倍于建成区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大气环境保护圈,并于2000年正式启动出台了《常德市城区大气环境保护圈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新开辟以常德市城区为核心区的城区大气环境保护圈,严禁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及其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确需焚烧的,经环保部门批准,采取处理措施后方可进行。

严禁新建扩建实心粘土砖瓦厂(点),已建成的必须关闭或转产;强制淘汰燃煤窑炉、1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和燃煤砖瓦厂,先后取缔燃煤锅炉和窑炉106个,加大砖瓦厂关停力度,关停砖瓦厂42家。狠抓锅炉治理,同时淘汰圈内1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狠抓液化气、型煤推广。因操作不当致使烟尘超标排放的锅炉,依法吊销其锅炉使用登记证和司炉工操作资格证。1997年,常德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一举成功,1998年,取缔污染严重、影响交通的出租三轮机动车。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快燃料结构调整

1、大力推进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双燃料改造,对城区车辆逐步实现油改气。2006年,常德管输天然气通气,目前已铺设天然气供气管道807.2公里,供气总量5068吨,已满足6.38万户城市居民、公共用户和企业用气。近两年,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工作迅速推进,随着市城区德山加气站、武陵镇CNG汽车加气站、柳叶路天然气加气站先后投入运营,市城区加装油改气的出租车达430余台。与此同时,全市已有5条公交线改烧天然气。

2、认真落实秸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

在全市范围内禁止秸杆禁烧,每年春秋两季,我市都将秸杆禁烧作为防治大气污染围绕的重点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与各区(市)县签定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并落实到乡镇、村社,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宣传综合利用典型,曝光违禁案例,从而保护了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五、加强绿色生态环境建设

篇5

这几天,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篇6

一、墨西哥空气污染的原因

墨西哥城之所以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地理因素,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合众国的首都,它坐落于墨西哥河谷中央、海拔2240米的高原上,除了北面,三面被呈马蹄铁形状的3000~5000米的高山包围,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仅为海平面地区的77%,而且盆地地形阻挡了空气流通。二是气候因素,墨西哥城处于北纬20度(与我国台湾纬度接近),属亚热带气候,紫外线照射强烈,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受高气压控制,处于静风状态,高空大气温度高于地面温度,阻碍了空气的上下对流,导致地面频繁出现严重的臭氧等空气污染。三是排污因素,墨西哥城人口多达2120万,集中了全国约1/2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和银行金融机构,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拥有420万辆机动车和5万家工厂,以及1万多家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公共浴室、医院、旅馆),产生成千上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空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经光化作用,产生对身体危害更大的PM2.5、臭氧等污染物。相比传统型城市空气污染,即由汽车尾气引起的氮氧化物和光化烟雾污染(洛杉矶)、由工业生产引起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吸入性颗粒物污染(伦敦),墨西哥城的空气污染属于两者的混合。

二、墨西哥城空气污染的治理过程

从20世纪50年代起,墨西哥城工业开始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化地区从1940年的120平方公里扩展到1995年的1500平方公里,人口则以每年5%的增长速度,从300万猛增至1800万,达到墨西哥国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区GDP占到国家GDP的36%、能源消耗占国内总量的近20%。从20世纪60年代起,墨西哥城开始出现空气污染问题,但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墨西哥出现可怕的烟雾天气,导致迁徙到墨西哥城的大量候鸟死亡。据墨西哥卫生部统计,1984年至1988年,因大气污染导致的哮喘、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人数从100万激增到220万。墨西哥政府和民众开始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于1985年组建国家环保部,开始着手治理大气污染。出台《环境污染防治21条对策》(1986年)和《环境保护100项措施》(1987年),提出将公交车的发动机更换成低污染型、加强地铁和有轨电车建设、限制郊区机车进入城中心、实行机动车尾气检测、提高汽油和柴油质量、安装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等21条措施。1988年,墨西哥政府全面修订了《环境保护基本法》,该年年末,萨利纳斯总统上台,提出将解决环境问题、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作为《1989—1994年国家开发计划》的目标之一,1989年,启动了《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1990—1995)》,从提高油品、引入替代能源、优化交通系统、限制工业排放、加强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开始对空气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困扰墨西哥城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总悬浮颗粒物(SPM)和臭氧浓度依然居高不下。为此,墨西哥城又陆续出台了三个空气清洁计划,更广泛深入地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墨西哥城的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墨西哥城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对策

(一)出台大气污染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

墨西哥在1982年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提出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1988年,颁布了《生态环境保护法》,提出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强制报废制度、完善工厂废气排放标准等100项对策,明确联邦政府、地方自治体、墨西哥石油公司等国有企业的权责。在此基础上,又出台了《大气污染控制法》和《墨西哥城以及周边城乡车辆污染控制法》。此外制定了排放标准等45个控制大气污染的管制方案,烟囱限高范围、污染物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等相关标准,固定源和移动源的种类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标准以及废气检测装置的性能和测定方法标准。还针对每种废气产生源,出台了具体的监测标准。

(二)大力开展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

1966年墨西哥政府在墨西哥城建立了4个监测站,开始监测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1977年,引进自动监测设备;1995年,进一步完善大气自动监测网,将首都圈监测站点增加至33个;1997年设立了自动监测中心,接管原属渔业资源环境部的监测站。由于氮氧化物、硫化物、总悬浮颗粒物(PST)主要来自电力、水泥等产业,墨西哥政府强制要求工厂等固定污染源安装污染物自动跟踪监测器,将监测信息实时传送给监测局。

为了便于市民了解,墨西哥政府选取了五种污染物(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每天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每一项污染物都有一个污染指数基准值(IMECA),以二氧化硫为例,将其24小时平均浓度0.13ppm定为IMECA基准值100,当其浓度达到0.35、0.56、0.78、1ppm时,对应的IMECA污染指数为200、300、400、500。如果污染指数超过250,墨西哥城就会启动首都圈内的工厂限产和机动车限行的紧急措施,超过300,所有的学校停课。

(三)以治理机动车为重要抓手,采取综合治理

墨西哥城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墨西哥城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到1994年机动车数量达到270万辆,并且车辆平均使用年限达到八年半,由于高原地区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导致汽车尾气污染物浓度非常高。据墨西哥城1998年统计,汽车尾气贡献空气污染几乎全部的一氧化碳、40%的氮氧化物、20%的二氧化硫和35%的PM10等。所以墨西哥城将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放在机动车上。

首先,强制实行汽车尾气检测和维修。墨西哥城要求所有机动车辆每半年进行尾气排放检测,排污超标的车辆严禁上街行驶。

其次,采用车辆限行制度。墨西哥城自1989年开始实行“一周限行一天”的车辆限行制度。根据汽车尾号,贴上不同颜色的标识,根据颜色标识限行,违反者将受到高达一个月工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罚款。在重污染天气,还实行双限行。1997年至1999年,墨西哥进一步完善限行制度,按照尾气检测排放情况在车辆上贴上“0”(新车,符合严格的排放标准)、“1”(符合一般排放标准)和“2”(符合最低排放标准)标志。贴有“0”标志的车辆行驶不受限制;贴有“1”和 “2”号标志的车辆,平时每周限行一天。在重污染天气,对“2”标志的车辆进行管制。1999年以后,墨西哥又提出在大气污染紧急状态下,第一阶段(头3天)先对“2”标志的车辆实行双限行,第二阶段(3天以后)“2”标志车全部停驶,“1”号标志车每天早上5:00至晚上22:00期间限行,停驶50%的公车,该政策延续至今。

第三,采用低硫、无铅和清洁的燃料。要求墨西哥城300个重污染工厂将燃料由重油替换为天然气、低硫柴油,并向首都圈内的企业提供工业用低硫汽油。同时,还积极引进使用天然气和液化气的公共交通工具。

第四,加强对污染工厂的管控。针对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墨西哥城要求所有工厂生产时间缩短30%。1992年至1994年,墨西哥环境监察局针对首都圈的固定污染源,采取月均500次的现场检查,关闭了其中37家(占0.5%),限制617家(占4.6%)生产,并对9057家(占68.3%)提出技术改造建议。1994年以后,又实行新一轮的工厂和机构的废气排放管控,提出在重污染天,工厂要减少30%—40%的生产量。

第五,利用绿植净化空气。墨西哥政府在1989年至1991年的全国发展计划中提出在全国开展绿化运动,尤其是大力加强农村地带和生态保护区的绿化,建设人工公园,并设立专人看守森林。1991年墨西哥城周边植树达到10万棵。至今,墨西哥城森林面积已达1600多平方公里。

(四)连续有力的空气污染行动计划确保治理工作落实有力

1989年,墨西哥出台了《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1990-1995)》,提出石油生产要符合国际标准,重油和柴油生产要脱硫,安装硫和碳氢化合物的捕捉装置和废气排放监测设备,增加轨道交通里程,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等41条行动方案。1996年,出台第二个《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1995-2000)》,该计划提出到2000年减排碳氢化合物50%,氮氧化物40%,悬浮颗粒物45%,具体措施包括: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升级和清洁能源替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建立安全有效的公共交通系统、统筹考虑首都圈的城市发展、交通和环境、加强环境相关的科研教育。2001年,推出第三个《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2002-2010)》,与前两次规划不同,该规划在制定过程中不仅广泛吸收联邦和地方政府机构参与,还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鼓励民众参与规划,并首次运用前瞻性规划方法,在评估未来10年内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带来污染总量增长的基础上制订治理措施。规划目标包括:消除臭氧污染指数超过200的极端重度污染天;将PM2.524小时平均浓度控制在65ug/m3以下,年平均浓度控制在15ug/m3以下;消除一氧化碳8小时平均浓度超过9ppm的污染天等。至2010年,除PM2.5年均浓度未达标外,规划目标基本实现。

目前,墨西哥城正在执行第四个《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2011-2020)》,该计划提出在此前治理工作基础上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再减少50%,换言之,在今后9年的时间里,墨西哥城的减排总量将达到过去20年的总和。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居民健康防护、降低能耗、提高能效、降低机动车排放、推行环保技术改造、倡导环保意识和公众参与、园林绿化、强化科研等八个领域,提出81条举措和116条行动,并对每条行动列出了责任单位、实施时间表、所需经费等。由于该计划可操作性很强,被墨西哥州州长誉为“30年来最好的空气治理综合计划”。

(五)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的组织体系

墨西哥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能产生显著成效,离不开它科学的分工协作组织管理体系。这个组织体系包括三大机构:一是国家渔业资源环境部,该部内设环境局和环境监察局。环境局负责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科技研究等。环境监察局负责巡视工厂排污情况、发现并纠正违法行为,处理民众的投诉举报等,它在各个州都有派出机构,负责与当地政府协作,共同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二是墨西哥城环境署,负责开展大气监测调查以及相关科研监测机构的管理。三是首都圈环境保护委员会(AMCM),该机构由渔业资源环境部、卫生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能源矿山工业部、墨西哥州政府(毗邻墨西哥城,从东、西、北三面环绕首都)、墨西哥联邦区(即墨西哥城)、墨西哥石油公司、联邦电力委员会、墨西哥城环境署、墨西哥石油研究所等多个部门组成,负责墨西哥城大气污染警报、制定优化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推广无铅汽油等工作。

(六)将维护民众健康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首要策略

墨西哥城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对民众健康的影响,在《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2011-2020》中提出一系列保护民众健康的措施。一是分析研究细颗粒物、臭氧、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各类人群的健康影响,确定高危人群,依照研究结果制定危害分级标准体系,确定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目标。二是不断升级自动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确立各类污染物浓度预警机制,信息警示公众或特定高危人群在特定时段避免进入重度污染区域。三是研究制定简便可行的防护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公众能够采取一定的自主防护措施。四是针对大气重度污染制定应急预案,实行各级单位责任制,确定各主体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并着力加强幼儿园、学校等易感人群聚集区的防护。五是建立长期评估体系,定期评估污染对健康损害造成的医疗费用支出等经济损失,达到“算大帐”、“看整体”的目的,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七)为治理大气污染多渠道筹资,建立长期资金保障机制

大气污染治理时间长、耗资大,为确保治理工作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墨西哥城建立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多渠道筹融资体系。该体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政府财政预算支持。墨西哥联邦政府、墨西哥州政府和墨西哥城政府均将环境治理费用列入年度预算,专款专用。二是墨西哥谷地环境信托基金。该信托基金由墨西哥联邦政府、墨西哥州政府和墨西哥联邦区政府共同创立,资金来自对机动车和企业征缴的排污费,主要用于资助环保教育、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机动车油改气等28个长期治理项目。三是发展银行优惠贷款。墨西哥发展银行每年拨出一定的优惠信贷额度,并与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日本国际合作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合作,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环境改造项目。四是国际援助。对于难以收回投资的环保项目,墨西哥城积极争取国际援助,每年均与美国环保署、日本国际合作署、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等机构进行项目合作,获得资金援助。

(八)通过教育和文化培养,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

篇7

关键词:博物馆;环境;温湿度;空气;光照;微生物;虫害

博物馆是对文物标本进行收集、保藏、研究、陈列、传播文化科学信息,为社会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是文物保藏与陈列的场所,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经历几百上千万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自然或者人为的损害。所以博物馆保藏、陈列中的文物既要满足观众对文物欣赏的要求,又要考虑保存环境对文物的破坏作用,因此环境控制是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掌握的影响博物馆藏品保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温湿度、空气污染、光照、微生物侵害以及虫害。文物的损坏并非某一种因素的作用,而通常是几种因素相互交叉,彼此影响作用的结果。为了文物的保存,需要对以上影响博物馆环境的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 温湿度及其控制

温度和湿度对博物馆文物保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博物馆室内标准温度应在15~25℃对文物保存比较适宜。这个温度范围是泛指各类文物而言,有些质地的文物对温度有更严格的要求。如有机质文物,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漆、木、竹器、棉麻织物、纸张及以蛋白质脂肪为主要原料的丝织品、皮革制品,都是吸湿性的物质,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而相对湿度的安全上限应为65%。文物的分类收藏或展出,有区别的控制湿度,是最理想的办法。

在博物馆中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控制温湿度:第一,宏观系统控制:主要依靠中央空调系统控制博物馆的温湿度,尽量使中央空调的温度在20℃左右,辅助进一步的微环境调控。第二,微环境控制:展柜内的微环境直接影响着展品的寿命。要加强展柜的密闭性,在重要藏品的展柜中加一些调湿剂以控制湿度或安装恒湿系统。第三,重要展品单独控制:由于不同种类的文物对温湿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同,因此对于一些重要的文物要进行单独控制,在展柜中安装独立的恒温恒湿系统,设定这种文物的温湿度范围,使之更好的保存。

二、 有害气体、灰尘对文物的污染危害及治理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物质,侵扰着人们,也危害着文物的保护。硫化物、灰尘、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或侵蚀文物的肌体,或附着文物的整体,危害着文物的健康。监测、控制空气质量,保护博物馆环境,是文物保护重要的课题。

有害气体是指空气中的粉尘、以及CO2、SO2、臭氧、以及一些总有机挥发物等,它们都是严重威胁文物安全的不利因素。控制并消除有害气体和尘埃对文物的危害,在博物馆内外,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文物保存小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第一,博物馆、库房应远离污染源、人口稠密的聚居区或城市繁华地带。附近避免污水池、坑,避免有垃圾堆及垃圾处理厂。第二,新建博物馆应注重环境建设,多种植草木。因为树木花草不仅可以阻挡烟尘,还有净化空气、抗污染的功用。同时可调节温度、气候,在干旱风多的地方,还可降低风速,固定沙尘,减少沙尘暴对文物的冲击磨损。第三,博物馆、库房、展柜、陈列柜要多层密封,以防有害气体或尘埃从缝隙进入。第四,控制博物馆的空气环境,在博物馆、库房和陈列室安装空气过滤器以过滤有害气体和尘埃。另外,进入库房的工作人员要穿工作服和拖鞋,室内清除灰尘可用吸尘器。

三、 光辐射与防光老化

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自然光和人工光,对于文物却是有害的,光是文物保护环境的基本外在因素。由于光辐射特别是紫外光的辐射,可引起有机质文物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加速有机分子材料的老化变质,因而合理的选择光源,控制光强度和有效选用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抑制光的化学反应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常见的破坏现象如书画纸质变黄,染料颜料、油画褐色,纸张、丝绸脆化、朽化、强度降低等。不言而喻,避光、防光是文物保护的有效措施。

第一,库房、展厅应选择避光的密闭式建筑。门窗、展柜所装玻璃应厚实;可采用夹层玻璃,中间夹一层紫外线滤光膜;也可采用透光性差的毛玻璃或花纹玻璃;或用蓝色平板玻璃减少光辐射。第二,应用紫外线吸收剂。以强烈吸收紫外线,并将其紫外光能转变为无害热能。第三,合理选择馆内照明光源。应选有防紫外线功能的无紫外线荧光灯或带紫外线滤光器的荧光灯,也可在荧光灯及玻璃罩上涂紫外线吸收剂。

四、 生物的危害与防治

有机高分子材料文物如纸质文物、漆木竹器类文物、纺织品文物、尸体标本类文物等都是菌类生长发育的良好营养基,因此对这类文物抑制霉菌繁殖,消灭菌孢子,消除霉菌斑痕是十分必要的。博物馆环境若潮湿、温度偏高、灰尘较多、通风不好,就易滋生微生物,特别是霉菌。霉菌最适宜繁殖生长的环境是相对湿度80%~95%,温度25~30℃。若将室温控制在15~25℃,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便可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可在库房创造抑制霉菌繁殖的环境。控制好温湿度,保持博物馆洁净无尘。

五、 虫害及其防治

温湿度等因素同样影响着害虫的滋生,如书画上虫甬,服饰上的虫痂,有机材质文物易生的蠹虫。若不及时灭菌、清除,就会毁坏文物。除保持存放环境的洁净、温湿度适宜外,药物是灭虫的有效方法,如较有效的是环氧乙烷熏蒸法。

博物馆的防虫宗旨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要保持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干燥清爽。文物入馆前必须严格检查,作必要的防虫杀虫处理;对馆藏文物要定期巡查,发现害虫及时处理;文物入馆前,要对博物馆进行防虫处理。

除了以上几种博物馆环境影响因素之外,对博物馆的防火措施及博物馆建筑和博物馆大环境都要有具体的要求。社会发展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对藏品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影响文物保护的诸多因素当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研究环境质量、污染程度与文物受损速度之间的量值关系,尽可能减少环境对文物的损坏,这才是研究的宗旨。

参考文献

[1] 王蕙贞. 文物保护学[M]. 文物出版社, 2009, 3

[2] 王丽娅. 博物馆的环境控制问题探讨[J]. 经济管理, 2011, (07)

[3] 宋迪生等. 文物与化学[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2, 8

[4] 张立志. 除湿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5] 陈元生. 湿度调节研究综述[A]. 上海博物馆文物科技论文集[C]. 1996: 282-294

[6] 于群力. 空气污染对文物的危害[J]. 陕西环境, 2003, 10(6): 31-33.

[7] 尹学明,冯芹. 浅析环境与文物保护[J]. 四川林勘设计, 2005,(4):26-28.

篇8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3-0118-02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事业以及公路建设的优化与改革,然而,公路施工中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对生态景观、空气质量、净水资源的破坏以及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本文将简要论述公路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浅谈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公路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1公路对地表的破坏

不少公路工程所经支路众多,工程项目较为繁杂,不可避免地需要挖掘地面、清理便道与现场以及占用土地,这必然会破坏地表,影响地表植被的自然生长,加剧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产生水土流失问题以后,当地的土壤肥力也会下降,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可能会导致河道受阻和水库淤积。

1.2公路施工造成的水污染

狭义上的公路施工水污染问题特指施工污水乱流问题,而冲洗设备材料、油料与其他液体原料存放不当也会滋生水污染问题。此外,一般情况下,公路在穿越净水资源保护区时难免会给水源保护区带来影响。

1.3公路施工的空气污染问题

公路施工过程中所拌和的水泥、粉煤灰和白灰等原料都会产生粉尘,交通运输工具的尾气也会加剧空气质量污染。

1.4公路施工的噪音污染

噪音影响是公路施工工程的重要问题之一,严重的噪声危害不仅会造成植被死亡,物种减少,而且会影响稳定的地质结构。此外,公路附近自然环境的噪音威胁不仅来源于公路施工,还来自大量的运输施工材料的交通噪声,对这一问题不能忽视。

1.5公路施工导致的垃圾污染问题

部分施工企业在处理公路施工垃圾时会将垃圾掩埋或者堆放到固定场所,但是这样做并不合理。掩埋垃圾会破坏土壤质量,污染地下水资源,垃圾中的有毒物质很多,有许多金属污染物和非金属污染物,人们饮用被污染的水之后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例如患有佝偻病。如果掩埋垃圾的土壤受到污染,这片土地上的农作物就不能食用,误食有毒的农作物会导致霍乱病毒泛滥。而且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很難再改良土壤质量,不能再种植庄稼。把施工垃圾堆放到固定场所,垃圾越来越多,长时间堆放垃圾也会导致地面塌陷,有的垃圾中含有易燃物,容易引起火灾。因此,大量堆放公路施工垃圾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堆放众多公路施工垃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面积,破坏土壤质量,污染水资源,还会污染环境,影响空气质量。不少垃圾在温度和雨水或者水分的作用下,有机物质会发生分解,产生有毒的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会以粉尘的形式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动植物猝死。国家有时候会焚烧燃施工垃圾,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污染环境质量,破坏城市的生态平衡。国家也主导卫生填埋,将公路施工垃圾埋的非常深,这样可以避免污染土壤。但是,污染土壤的指数降低了,又会污染地下水资源,不利于地下水的流通,也不利于水流调节泄洪。

2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1缓解水土流失问题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理应尽力避免水土流失问题,了解当地近30年来的水文状况、地质条件、生态系统和植被种类等,参照以前和附近其他公路的施工方案,设计更精准、更科学的公路坡度与弯度。

其次,要在施工现场安装完善的临时给排水系统,这样能够在阴雨天气及时收集和疏导雨水,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和破坏。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地表,可以采取种植绿色植被的措施来缓解水土流失。

另外,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废渣和弃土予以科学的处理,在堆放土石时,应该选取最佳位置,将其置于公路两侧,在建设公路坡面时进行必要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率,而且能够节约施工资源。施工管理人员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任意换填土质,因为土质之间存在差异性,其他地方的土质未必适合当地的水文结构,不同的土质会破坏本地的生态资源,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使自然植物的正常生长面临困境,所以必须避免发生这种现象,在填筑土质时,要保持所填筑的土量与原来所开挖的土量基本一致,减少弃土量。

2.2综合治理水污染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及时清理路基上的淤泥,不能任意堆放弃土和废石,避免造成河道阻塞。其次,施工人员应注重优化施工路面面径排水系统,利用重力流排水方式将施工路面径流水排出附近水源区,还可以安装优质排水泵,提高排水泵的自动化功能,确保路面径流水可以及时排出。而且,要做好防渗工作,阻止地表污水流入地下河流,并不断完善地下水系统,维护地下水环境。另外,在冲洗建筑材料时,要对废水进行及时处理,不能任意排放泥浆水。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要密封油料和其他液体原料,避免因其发生泄漏而污染水资源。

2.3避免空气污染

在公路施工的材料运输过程中,往往存在尘土飞扬的情况,虽然这一问题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降低空气污染指数,净化空气质量。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时,可以先从清理废弃材料做起,处理完毕后,为路面洒水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缓解扬沙问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道路面层,可以使用混凝土、礁渣与细石沥青等材料,这样能够降低道路中的灰尘。而且,施工人员应及时修正出现裂缝与瑕疵的路面。此外,施工管理人员应及时清洗运输车辆,减少车辆本身的泥土与灰尘,以此降低空气污染指数。在存放施工材料时,应选用室内存放方式,如果因为条件限制而选择露天放置,就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施工材料带来空气污染。另外,在运行施工机械设备(如搅拌机、碾压机、摊铺机等)时,需要对其设置围挡,适当洒水,安装喷雾防尘设备,从而全面降低空气污染指数。

2.4降低噪音污染指数

降低噪音污染,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为施工设备安装各种有效的消声设备以避免噪声危害,而且,在打桩时,最好在晴朗的夜晚进行施工,选择承载力最好的路基予以有效的夯实与振捣。其次,必须参照噪声等级标准,将距离自然景区和居民区一百米地方的噪声控制在67分贝以内。而且,施工管理人员需要依据噪声控制标准,设计公路路线与自然环境敏感点的距离,避免噪声对植被景观和正常的交通服务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有特殊需要,就可以为公路两边修建透明的消音墙,安装高等消声钢化隔音屏,确保自然环境和附近居民不受交通噪音的危害。

2.5正确处理施工垃圾

要降低公路施工垃圾的危害与污染,首先要节约资源,从源头降低排放污染物质,优化建筑设计,采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与废弃物的排放量。近年来,中国的公路翻修与重修工程日益增多,在施工过程中,原本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水泥、粉煤灰和石灰等,可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些资源都被当做垃圾处理了。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推进垃圾资源化,就要注重实现这些资源的二次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2.6全面做好环境管理工作

全面做好公路施工中的环保工作,提升环境保护效益,施工单位必须有秩序、有总结地做好四步工作,第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定期开设环保讲座,以此提升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业务能力;第二步,在公路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标志和标线牌,这样能够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第三步,坚持开展每个月的环保质检工作,召开环保会议,及时反映和处理公路施工中的环保问题;第四步,坚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清理和回收施工现场垃圾,严格检测空气质量、水环境、自然生态敏感点和噪音敏感点,如果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2.7發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

控制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好环保工作,提升环保力度,必须完善环保机制,发挥监理工程师的职能。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不仅要对环境保护方案和工作质量予以全面监督,而且要认真查看公路施工环节是否存在环保漏洞,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修整,制定科学的解决对策。此外,监理工程师应协助公路施工单位制定完善的环保监督机制,全面监管施工过程,将污染指数降到最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做好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施工人员理应协助本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定期开设环保讲座,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业务能力,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坚持开展环保质检工作,及时反映和处理公路施工中的环保问题;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清理和回收施工现场垃圾,严格检测空气质量、水环境、自然生态敏感点和噪音敏感点。

参考文献: 

[1]刘绍波.基于公路施工中环保管理和实际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 

[2]付赛北.公路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探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5(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