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09:49: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圈养”的教育模式是指不逾越理性规则,不超越发展规律,伴随着学校、家长对孩子勉励与教导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教育模式;“散养”的教育模式是指在学校的安全管理下,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的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引发出来的各种教育活动。“丁俊晖模式”和“虎妈模式”虽然对孩子采取的都是一种“圈养”的方式,但是毕竟只是个案,并不意味着采取“圈养”的方式就一定会取得教育上的成功。现在中国很多社会精英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通过“散养”的方式成长起来的,同样也不能说明采取“散养”的方式就一定能让孩子获得成功。
无论“圈养”也好,“散养”也好,其实各有利弊。采取何种教育方式,首先跟教育环境和个人因素有关。另外,跟父母的教育理念也息息相关。
“圈养”不是专制
目前,家长对孩子普遍采用“圈养”的方式,究其原因,一是家长出于对孩子人身安全方面的考虑;二是面对如今巨大的就业压力,循规蹈矩的教育体制所催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让家长不得不对孩子采取“圈养”的方式。 但是“圈养”也是有弊有利的,利是“圈养”能教孩子懂规矩,在家长、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孩子能顺利地适应社会规则;弊是“圈养”让孩子的思想、行为过分束缚,难以独立,更重要的是“圈养”会让孩子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非常重要。新疆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师、我心飞翔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许菲说,在“圈养”的过程对孩子的管理太过苛刻,似乎对父母而言孩子离自己希望的方向更近了,但是最大的危害是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都没有培养起来,这些能力是在孩子成长中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强烈,将来如果父母在教育上一旦“抽身”,在惯性的作用下孩子势必会出问题。
“圈养”不是“画地为牢”,更不是专制。如果家长对孩子看管过严,只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意识。如果家长给孩子多一些的自主,少一些干涉,多倾听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探索性和自我激励的能力都比较好。
许菲说,家长应明白,他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在“圈养”当中,父母对于孩子应该采用负责任的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只关心学习成绩,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会让孩子变得不负责任。
作为家长,在对孩子采取“圈养”方式的同时,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丁俊晖模式”就是其中最好的一个例子。在丁俊晖11岁的时候,全家准备搬到广东之前,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认真地问丁俊晖:“喜欢斯诺克,想不想在这方面成才成名?”丁俊晖回答:“喜欢。”在丁俊晖获得成功以后,丁文钧说:“一定要尊重孩子,否则努力也是可能适得其反。”
“散养”不是放任
“散养”跟“圈养”一样,同样也是有弊有利。利是“散养”可以让孩子更自由,在孩子的不断探索下,孩子的行为处事会变得更加独立;弊是孩子缺乏规范意识和自律性。
一些家长认为,对孩子采取“散养”的方式,就是放任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可以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其实不然,开封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刘振民说,“散养”不是放任,孩子该养成的规矩,从小就开始培养。“圈养”的孩子的一大优点就是适应集体规则,团体生活能力比较强。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过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规则。
在“散养”状态下,孩子一旦和别人发生矛盾,孩子会学会如何去解决,而且与别人的合作精神也会相应得到发展。刘振民说,一方面,“散养”的前提是家长就孩子的自理能力、安全防护能力有控制地选择一个对孩子不会造成伤害的环境,再“散养”,否则一旦出现伤害,对内向的孩子,可能会造成退缩。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很重要。交流质量越高,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越大。
“圈养+散养”更好
既然“圈养”、“散养”各有利弊,如果两者相互“取长补短”,采取一种“圈养+散养”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更加有利。
首先,“圈养”、“散养”应因“时”而异。在幼儿园阶段,以孩子身体健康为主,这个时候也是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最佳时机,让孩子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自由探索,对成长有益,这个时期采取“散养”为主,“圈养”为辅的方式好。一位母亲说:“我的孩子以前是保姆带的,成天窝在家里,很少跟外界接触,性格变得很内向。升人大班后,她看孩子这样下去不行,就把孩子送回老家,跟农村的孩子一起疯玩,算典型的“散养”。孩子性格中一个活泼好动的天性就显现出来,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比‘圈养’的时候就好很多。”进入学校以后,孩子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这个时期采取“圈养”为主,“散养”为辅的方式更好。
【关键词】爱弥儿;家庭教育;启示
让·雅克·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是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思想先驱。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他一生都致力于反对私有制上,就如其代表作《社会契约论》开头写的那样: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这一系列的著作中,卢梭通过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阐述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孩子的教育理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关自然主义教育的蓝图,这本书不仅仅轰动了当时的法国社会,也为我们的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多参考意见。
一、《爱弥儿》的内容
在《爱弥儿》中,卢梭将教育的来源分为三个方面: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自然的教育,而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教育。自然教育要求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以“归于天性”、遵从天性为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在自然教育这种遵循儿童身心特点思想的指导下,卢梭在《爱弥儿》中将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的教育——主张将婴儿送到农村去,以体育教育为主;儿童期的教育——批评对儿童灌输理性教育的做法,提倡道德观念的教育;青年期的教育——提倡智育和劳动教育,主张儿童主动学习;青春期的教育——否认先天道德观念,强调道德的学习。《爱弥儿》虽然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著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中所主张的“自然主义教育”中不利的一面,例如放弃小学阶段知识和道德的教育,认为儿童应该远离城市,到乡村自然发展。这一点不仅不符合社会要求,而且对于儿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卢梭把儿童的发展阶段简单的以年龄来划分,这是非常不科学,因为在人的生长过程中有着差异性、不平衡性,只有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条件、教育规律来划分阶段才是合理的。
二、《爱弥儿》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教育”是一个恒古不变的重要话题,它担负着传递、保存和发展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身心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在青少年的教育环境中。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开始进入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时代,当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碰撞,在积极的影响中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摩擦”。《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可以深刻影响我国现代教育的思想,它给我们提供的不是一种框架,而是一种模式,是用来借鉴的,我们在取其精华的同时也要学会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当代实际情况去应用,这样才能促使我国教育朝着良性发展。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对于解决我国家庭教育的不足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进而改善我国的家庭教育情况。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成长方式。就如卢梭所说的: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儿童看做儿童,自然使儿童变成成人之前,先使他做儿童,若乱此秩序,一定变味或者没有味道,没有香气的早熟的果子,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势必很快至于腐烂。[1]可见,卢梭认为,成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却没有考虑孩子应该有的学习方式,往往忽视了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家庭不应该把学习当做孩子唯一的目标,而应该给予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要用积极的方式让孩子产生学习的欲望,主动地去接受学习,最终是要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
其次,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卢梭认为,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热爱是少年儿童身心正常发展的基本要素。现代社会的父母,也许很多都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于是就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要,可是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关注和爱。面对现在犯罪年龄不断下降,家庭教育应该敲响警钟,多一次交谈就能为孩子的成长多铺一块砖。沟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种就是和孩子培养共同的兴趣,了解孩子真正喜欢什么,而不是把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当作孩子的兴趣所在。当然,所谓的“沟通”又并不是在精神上一味的迁就孩子,而是有原则的,就是要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然后再积极的促进孩子的成长,让他们的成长之路不再孤单。
卢梭认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进行太多的干预,不仅会抹杀儿童的天性,而且会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卢梭倡导要发挥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天赋,摈弃有偏见的传统观念,要把儿童培养成为自然人。与西方学生相比较,我国的学生可以明显看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2] 这种能力与孩子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家庭,很多父母为孩子承担除学习以外的一切事情,甚至一部分家庭把孩子当做“宝贝”一样捧在手里,生怕他们受一丁点儿委屈,尤其是现在的家庭结构使老人非常重视家里这唯一的孩子,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在的学生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差。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我们应该让孩子自然而然的生在,而不是将一切外在事物强塞给孩子,在自然生长中,孩子才能自主的去体会成长路上的苦与甜,从而在内心中逐渐产生应对心理,而不是依赖外部的解决。[3]
三、结语
“儿童的天性”到底应该怎样去发展?是放纵,任其生长?还是由成人来发展?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面对我国现在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天性被家长所“抑制”,他们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而不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兴趣。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当他们背着书包踏入课堂,开始正式接触社会开始,家庭应该承担起保护他们天性的任务。现代中国教育处在一种急待改革的阶段,根据相关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可见,“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多么重要,而这一培养跟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倡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让孩子按照“自然”的方式成长,这是一种保护孩子天性的方式,会对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给予积极的启示:家长要学会跟孩子共处,树立现代家庭教育观,与孩子共同成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尊重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想,用一种“朋友”的姿态融入孩子的世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4]
【参考文献】
[1][3]卢梭.爱弥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新时期的推动,信息时代的来临,新行业、新理念的不断涌现。人们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但是在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也将出现诸多的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出现问题的学生多多少少都与家庭教育有关,学生的表现就是家庭教育的最好表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
1.家庭教学的方式不够科学
其实父母都在对子女进行教育,但是不同的家庭在生活经历、文化程度、教育理念等各方面都有差异性,可见,目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够科学:
其一,过于溺爱,这是从古至今也是最常见的方式。目前独生子女很多,对于孩子都是过分监护与关注,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就是典型的将孩子捧在手心的家庭教育方式,虽然出发点很好,都希望孩子快快成长,希望孩子以后能干。因此,对于孩子在吃、穿、玩等方面的要求就会过于迁就,无条件地满足。但是家长在进行这种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娇生惯养”给孩子带来的巨大后期伤害,会慢慢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心灵健康进行吞噬,逐渐将孩子变得过于自私、任性、脾气坏等等,特别造成孩子性格的脆弱,甚至在人格上越来越无能。过于依赖父母的性格,最后导致孩子在成人后完全丧失心理抵抗能力,受不起太大的挫折,更谈不上肩负社会责任。为此,整个成才路程子女和整个社会多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其二,专制型模式。专制型主要体现在父母不尊重、不理解孩子,主要方式就是强制性要求做什么,以冷酷为典型方式。这类家庭教育崇尚的是“孩子不打不成器”这类错误的理念,在家庭想通过监护权来构建对孩子的权威,其目的是让孩子不能有反对意见,不做就打就骂,严重的就会造成悲剧。从而造成孩子精神上与肉体上的痛苦,甚至严重侮辱了孩子的人格。逐渐造成孩子怨恨的性格,出现对他人施暴、离家出走、误入歧途等等现象。
其三,过于宽容。这类方式是对孩子过于放任,让其自由发挥,不干涉、不阻止,父母对于子女没有正确的要求和引导。这是典型的消极式家庭教育,这类父母坚持“人大自然通”的道理,进行放任管理,结果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造成更多问题。
2.父母没有责任感
关键词:幼儿行为 家庭成因
前言
为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笔者深入幼儿园、家庭进行观察和调研,选择两个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对研究对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一、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男孩,6周岁,有严重的自闭症。在幼儿园一整天的活动中,几乎从不开口说话,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提问他,并对问题答案给予许多明显的语言和动作提示,他也一声不吭。课间,很少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外面玩,从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手脚协作能力很差,跳绳从未成功跳过一下。一些小朋友悄悄对笔者说:“老师,他是‘哑巴’,从来不说话的。”笔者试探地问其他小朋友:“你们请他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小朋友说:“以前我们请过他一起玩游戏,但是他每次都不理人,现在我们都不喜欢跟他玩了。”
笔者友好地尝试跟他接近,主动跟他一起玩,逗他说话,小男孩并没有怕生的表现,没有排斥表现,甚至有时抬头对笔者笑,但从来不与笔者说话。班里的老师说,这位小男孩有语言障碍,说话模糊不清,刚进幼儿园时,不但不说话,也不听教师的指令,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憋尿憋急了,也只是发出哼哼的响声,而不会用言语表达出来,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小男孩可以按教师的指令行动了,有时候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还可以说几个单词,但很少成句。通过家访,得知小男孩的父母至今仍两地分居,父亲是个生意人,母亲当过教师,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小男孩2岁前由祖父母抚养,2岁后跟在父亲身边,一直上幼儿园才由母亲带养。小男孩的母亲对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对儿子的自闭症很着急和忧虑,曾尝试过许多矫正的办法,但收效都不大。男孩的父亲则认为,儿子的自闭症是遗传于妻子,他认为妻子也不爱说话,非常文静,有点孤僻。在教育观念上,父亲认为对孩子应该从小管教,理由是现今社会风气腐化,道德败坏,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从小严加管教可以防止孩子以后误入歧途,而母亲却认为孩子有行为障碍,应宽容地对待孩子。
案例二
某男孩,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教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故态复萌。平时常常以打、踢、推、咬、威胁等方式攻击其他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跟其他幼儿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幼儿合作,几乎每天都会受到教师的处罚。一些小朋友说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这个男孩的接受能力较差,作业很马虎。见笔者主动跟他玩,跟他说话,表现得很开心,就主动与笔者分享玩具,常常缠着笔者,但好动的行为收敛不多。教师说他可能有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的行为问题,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因为班上孩子较多(30多个),教师无法分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约束他,只要他不对教学活动影响太大,一般任其自然。在与教师访谈和家访中,得知男孩的父母在香港,抚养他的是他姑妈姑夫,姑妈曾经在一间中学当过老师,已退休,现在一间公证所做公证员。姑夫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姑夫为人性情淡薄温和,平常对男孩教育过问不多,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姑妈身上。男孩的姑妈说,四岁前,男孩一直由姨妈抚养,姨妈对他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来到姑妈家后,姑妈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管教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就尽量满足,不合理的不管他怎样吵闹,发脾气也不理不睬,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常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因此,男孩对姑妈一直又怕又依赖。男孩的父母每四个月回来大陆探望儿子一次,男孩常向父母告姑妈的状,但是父母也赞同姑妈的管教方式,不加理睬。男孩每次与父母团聚都很开心,缠着父母不肯放,如果他见到父母对其他孩子亲热点会非常不满。姑妈说,他对管教这个孩子已精疲力尽,有种受挫感。
二、案例分析
从上面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以上案例中的两个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虽然两个孩子的抚养者都非常爱孩子,但这种爱毕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
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1]
案例一先由祖父母抚养,再由父亲抚养,最后又与母亲生活,由于祖父母、父亲、母亲的三个生活环境中的语言都不同,孩子不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过着动荡的生活,结果导致孩子语言障碍和缺乏安全感。而由于语言障碍,使儿童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心中产生自卑,环境适应能力差,社会性行为发展受到阻碍,从而形成孩子畏缩。孤僻的性格,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最终造成自闭症。案例二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父慈母爱,使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宽容型、民主型三类。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作为附庸,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经常采取强制手段让孩子听命于父母,漠视孩子的兴趣和意见,不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要求子女随时都要遵守父母的规定,稍有违背就会遭到训斥或惩罚,有时甚至是过于粗暴的惩罚。与之相反的宽容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的淡漠。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父母任孩子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发展,他们虽然也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很少奖励或惩罚。民主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亲子关系平等基础上的。其主要表现是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曾绮、卢咏莉通过调查研究,指出父母双亲的严厉的教育方式都与儿童被负提名、儿童的攻击性、学习问题等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被正提名。儿童的害羞等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负相关。母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儿童被负提名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攻击性和学习问题有显著的负相关。[3]天津社会学院的关颖等通过对天津市区、郊区各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实施问卷调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证实了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得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反之,父母采取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其低分组的比例远远超过民主型。我们的案例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案例二的第一个抚养人姨妈,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生怕过于严厉的管教,会招来他人的非议,因此不敢用纪律约束孩子,采取宽容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纵容、放任,养成孩子粗暴、反叛的性格。而轮到姑妈抚养时,姑妈意识到对孩子采取宽容放纵的严重性,又过分控制、约束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结果非但没有纠正孩子的坏行为,反而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可见,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的综合体。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不同,其教育方式上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相同与不同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方式均不恰当,对儿童行为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如果父母双方,一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则两种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和抵消作用,因此在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上,不良因素少于父母均为不恰当教育方式的组合。[4]在案例一中,孩子的父母对管教孩子应采取什么方式一直存在分歧,父亲认为要严加管教,母亲则认为应宽容孩子。本来,由于父母两地分居,孩子生活环境几经迁徙,加上语言障碍,已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父母教育方式矛盾,孩子在父母两方摇摆,无疑更加深孩子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恐惧、犹豫、退缩和孤僻。此外,孩子的父母尝试过许多办法,也无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使父母产生绝望的情绪,从而放弃对孩子的行为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孩子的自闭程度。
第三,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等通过遗传、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母亲与子女的接触较多,关系也比父亲密切,对子女的影响比当父亲的大,若母亲有情绪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或是心理疾病,会对子女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在案例一中,孩子的母亲患有轻微忧郁症,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必然比一般母亲给孩子的刺激少,而拒绝多,从而影响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的正常建立,扰乱子女的身心发展,导致孩子的行为偏差。在案例二中,孩子不愿依姑妈的期望、指示行事时,姑妈就会变得懊恼、生气。这些敌意感受,其主要隐含的目的是想控制子女。这种感受与目的,接着可能影响姑妈对孩子付诸行动,责骂或处罚孩子。孩子长期生活在姑妈这种暴躁的情绪氛围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姑妈的言行,慢慢也会变得性情激动、脾气暴躁,并把这些模仿习得的行为在幼儿园,在他人身上发泄出来。可见,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形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启示
通过本次个案研究,我们认为要防治幼儿产生行为问题,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
一方面,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孩子打容易受到溺爱,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观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确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抚养,由于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巨大的压力感往往使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因而对孩子的言行过分敏感,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2.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成员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家长还应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转学、家庭搬迁等,以便使一些不良情绪在开始产中时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转移教育重心,改进教育方式
现在有不少的家庭教育把重点放在教孩子读书、写字、画画、弹琴上,把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认为,家长应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把注意重心转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上,及时地发现和校正孩子的胆怯、消沉、偏见、妒忌、撒谎、孤独、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疾病,及早防止行为问题的发生。
4.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这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行为,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的言谈和行为是心灵的声和形,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例如,父母在饭桌前、电视机前的种种谈论,对某些不正之风的痛心疾首,对周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赞扬,对不良行为的谴责,对邻居的热情帮助,待人谦虚礼让等,都会在孩子心理产生影响,父母切不可忽视这些生活细节,琐碎小事。孩子纯洁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光辉形象的感染,也最爱听故事。父母要向孩子多讲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童年、少年时代的故事,给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以崇高的人物形象之感染孩子。此外,父母要做孩子行为习惯的表率。平时家庭中的琐事,父母要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息时间有规律,家长有良好的业余爱好,不要打牌,玩麻将成瘾,切忌浪费时间……这些都是“小事”,然而,孩子的行为特征就是由这些家常小事而点点滴滴塑造起来的。[5]综上所述,亲子关系,育儿方式,父母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行为有重大影响。我们的研究提示父母要尽可能亲自抚养孩子,对孩子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一致,保持父母健康的心理状况,这些是预防孩子发生行为问题、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易杳、陈宝家。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嘹望,1995年第10期
[2][5]董群。重视家庭对幼儿性格的教育与培养。石油教育(京),1996年第11期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引言
社会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在这些家庭中,孩子是他们的未来与希望。家庭又是社会的缩影,孩子可以在家庭中学到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教师还是孩子的终生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人际交往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非常必要。
二、家庭教养方式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在1967年,首次提出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目前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综合多种观点,可以把家庭教养方式理解为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它是在父母和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在我国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多采用美国心理学家Baumrind(1967,1991)的分法,具体表现如下:
民主型的父母认为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声音和观点。对孩子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适当的要求,并让他们知道这不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意愿,而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同时也鼓励子女多与自己交流。
溺爱型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总想给子女无限的爱和包容,给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保护,但却忽略了子女自己成长的需要,使得子女日后步入社会心理极其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挫折。
专制型的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子女身上,不关心孩子自己的想法,对孩子的一切采取“包办”的态度,使孩子丧失了自,孩子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和温暖。
漠不关心型的父母由于工作或其他的原因对孩子采取忽视的态度,不注重在情感上给孩子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只是从物质上对孩子做出补偿。长此以往,孩子也享受不到本该有的家庭温暖。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综合国内外的观点,我们发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直接成长的地方。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对孩子的成长都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家庭对孩子心理的影响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比如一般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长期得不到家庭关爱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的表现有非常大的差别。
(二)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青少年面临着各种考试、比赛的压力,学校主要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成为现在青少年在学校的主要目标。虽然现在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很多学校仍是直接忽视这一点,对全面发展的要求置若罔闻,各种考试接踵而至,压得青少年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学校主要是以学习成绩排名来衡量孩子的能力,这种不科学的衡量标准会对使很多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最终影响他们的成长。
(三)自身的影响
青少年阶段是其身体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男女发育成长特点的不同、身体迅速发展带来的好奇与不安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特别是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想独立却又不能完全独立所产生的矛盾感,最易使青少年产生困惑。
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的途径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中国式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喜欢以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交流,不注重理解孩子的内心。要想青少年能拥有健康的身心,就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比如父母之间关系融洽、父母与孩子之间平等对话、互相尊重,等等,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二)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成长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容易浮躁、叛逆,其实都是自己对这一阶段的一种不安感的表现。父母这时要特别注意对他们的教育与关心,要做到真正地从内心上的关爱与呵护。如果父母能意识到针对每一年龄段、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对自己的教养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真正从内心理解自己的子女在成长中的各种需求,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父母才能真正随孩子一起成长。
(三)全社会的力量
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多增加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为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心理的成长。
(四)因材施教
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作为青少年家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家里有个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但是父母在教育自家子女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随大流,一定要多观察、多沟通,一定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父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责任。
五、结语
每个青少年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地成长。为子女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采取科学的、理性的教养方式,才能真正地理解子女、走进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父母要把握一个大前提,就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养方式,都要能体现温暖、关爱和理解。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个体更好地成长,还可以对整个社会的青少年的异常心理的预防和矫正起到警醒和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把握家庭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及规律,建立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促使我们的青少年在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更加茁壮地成长,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1996.
[2]高茗等.少年儿童行为问题为家庭学校因素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9):1045—1048.
[3]Nancy Darling & Laurence Steinberg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
[4]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92—94.
[5]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06,5(11):81—84.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青少年其自身独特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生长环境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每一个家庭是其子女的第一教育课堂,父母则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教育和父母的行为深刻影响着其子女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家庭教育出现失误,就极有可能导致子女形成不良的个性,使这些有着潜在不安分心里的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家庭教育失误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方式不当。
(一)粗暴式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里,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类家庭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有过强的“望子成龙”的愿望,期望度过高,但是又不懂得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式。这类家庭里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普遍较少,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经常以粗暴方式对待孩子,动辄就骂,甚至拳脚相加,这种偏执的教育方法,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产生恐惧心理,更加增大了孩子与父母的心理隔阂;如此,一些孩子就会到社会上去寻找同情和温暖,受到不良人士的诱惑,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
(二)溺爱型教育
这种家庭在现在这个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社会背景下屡见不鲜。很多家庭往往是数位老人及父母围着子女一个人转,造成亲情“过剩”,而这些家中处于“小皇帝”、“小公主”地位的子女们,在家长们的一味迁就过程中,在一次次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满足的过程中,对这些要求的非分程度却没有受到教育。同时,在社会纠纷处理的过程中,“护犊子”的现象日益严重,使这些青少年心中的是非观念更加模糊。
(三)无为型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出现在两种对立的家庭中,一种是父母有权有势有钱的情况,这种父母往往经常涉外交际,扩大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孩子一般是交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交给保姆、家教老师、学校托管等方式来教育;另一种家庭的父母为生活所迫,为了自己的孩子考虑,必须出外打工,贴补家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就是放在家里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看。不管是哪种家庭,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都是少之又少的,这些家庭里的父母不懂得孩子的心事,也不懂得孩子现在的交往环境一味依赖于学校和其他人。这些家庭对自己的孩子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和冷漠的性格或者强烈的自卑心理,对自己、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别人的批评特别敏感,这种人心理会出现病态,很容易受外界刺激采取荒唐的行为,致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有一句话叫:“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
二、家庭教育内容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绝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方式上。从教育内容来看,现在的一些家庭教育往往存在严重的“偏颇”现象,具体来说,有的偏重于“成绩”教育,有的偏重于“金钱”教育,有的偏重于“前途”教育等。教育要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同的“偏重”,同样会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不同影响。
(一)偏重于“成绩”教育
偏重“成绩”教育,是现在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家长们往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在孩子上学以后,一个“分”字便涵盖了一切。一旦给孩子树立起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在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出现消极、失望甚至厌世的心理。在这种偏重“成绩”教育的家庭中,极容易出现粗暴的教育方式;又加上如今“填鸭式”教育方式,容易扼杀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追求“成绩”中,容易造成对孩子的期望过大,没能达到预期“成绩”,有的家长便会棍棒相加。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们的心理更加叛逆,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从而造成失学、辍学,在外界被不良现象所诱惑,从而走上犯罪道路。而偏重“成绩”教育也有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书呆子”,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往往只知道读书,不管是生活技能还是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都很弱。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相当不利的,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会造成影响。
(二)偏重于“金钱”教育
对孩子来说,金钱教育是一生中很重要的课程。父母平时花钱的方式以及对金钱的谈论,很有可能在有意无意间决定了孩子以后的金钱观。怎样对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不使其对金钱产生强烈的渴望,也不让其对金钱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这就需要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一点点探索,言传身教。如果将“金钱万能”的思想贯穿于家庭教育的始终,就会造成“金钱”教育的偏重。而从小被这种思想贯穿长大的孩子,会有对金钱索取不择手段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许多以钱财为犯罪对象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受这种思想影响的产物。虽然时下社会上存在“金钱就是一切”的思潮,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这种思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作为家长来说,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着眼于当下,而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要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金钱来源观”,树立“金钱是劳动所得”、“劳动技能越高所得越高”等正确的观念。
(三)偏重于“前途”教育
“为前途而学习”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一部分家长也逐渐用这种观点教育自己的孩子。过于强调“前途”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前途”在家长中的理解,本身就有可能存在偏颇;而且,自身孩子的前途是什么,可能在小时候还是看不清楚。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并未完全成熟,让其过早形成“为某一前途而学习”的观念,扼杀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某种天性,反而遏制了他们的成长。综上所述,每一个家庭教育都有一个侧重点,但是不论一个家庭更偏重于教育孩子的哪个方面,其最主要内容实际上是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能理性地看待各种问题,面临挫折不气馁,遇到诱惑不沉溺。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使青少年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使其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深刻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坚持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从而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应当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贯彻家庭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
(一)发挥家长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
对所处世界的基本认识,对人和事物的是非观念等,是家庭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的教育对孩子起到终身的受益作用。青少年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好奇心理;同时,社会经验不足,应变和自控能力较差。基于这种特点,他们一旦脱离家长的监管,很容易受周围环境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启蒙教育中所树立的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尤其是对人和事物的基本是非观念,对一些人在最初的人生选择关口具有重要的阀门作用。
(二)发挥长辈言行身教的默化作用
孩子和家长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其最初所效仿的对象就是家长的言行。为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同时,随着孩子的成长,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跟上孩子接受教育的需求。总之,家长要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正确的方法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要言传身教,使他们在一个健康优良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三)发挥家庭在孩子接触社会中的纽带作用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对社会的接触会越来越多,他对社会的认识也就会陷入感知和反思、接受或不接受的矛盾之中。为此,要善于与孩子沟通、交流,发掘孩子的成长需求,善于引导他们,让他们正确地融入社会。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的成败是子女形成个性的基础。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的第一教育阵地,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比较深远地影响青少年个性和气质的形成。
1.家庭教育的内涵。所谓家庭教育,就是指家庭长辈对于后代行为上的约束和指导,促使后代身上形成的一种较为完整的人格、并为其成长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是指一个人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整个教育历程较长,是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长久的,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2.家庭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这种积极影响表现在孩子人格的塑造上。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对于小孩的人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孩子的人格健康对于孩子身体的健康正常发展有很大影响,孩子的人格健康还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人生走向。其次,这种影响还体现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健康成长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心理健康对于孩子也同样重要。孩子的完整发展包括人格和心理的发展。作为家长要懂得了解孩子的发展,遵循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保护好孩子的心理发展。
(2)消极影响。家庭用溺爱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使孩子就会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别人,不会分享,不会体谅别人包括不会体谅自己的父母。现代社会中的小孩大都是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宠爱下成长起来,到校园内不会与学生相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脾气,不懂得忍耐、包容,很容易发生争执。当今校园内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去组织打架,去年微博上爆出许多初中生群殴弱小事件,家庭教育是孩子所接受的第一个教育,所以有必要重视家庭教育。
二、中西家庭教育的对比
1.教育目标不同。教育目标往往决定教育方向,中西方教育目标的不同是因为中西方对于孩子的期望不同。西方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拥有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把教育目标更多的投入到了孩子的独立能力上。相比之下,中方家庭教育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未来前景无限光明的成功人士。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个前途无量的人首先要有一份高薪资高待遇的工作,过着安逸幸福的小日子。由于目标的远大,中国父母就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好的学习才会有好的未来。父母的唯一要求就是孩子把一切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其他事情不用孩子操劳。因此,中国的孩子应试能力惊呆了西方人,但是独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特别弱。
2.教育内容不同。西方父母注重的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孩子的素质教育。在发展孩子的交际能力时,父母会要求孩子学会与好朋友一起分享。虽然中国也在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孩子到了上学阶段后更注重孩子的智能,教育内容失去了平衡。
3.教育方法不同。在西方的家庭里,父母用一种平等的方式教育孩子。父母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权利。在家庭教育方法上,西方父母会提倡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孩子有自己的发言权,有自己的选择权,父母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父母会引导孩子来做选择不是替孩子做选择,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父母不会监督孩子的行为,尊重孩子的隐私。
三、西方家庭教育带来的启示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实操能力。温室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太过关注孩子就会使孩子丧失独立能力。中国父母应该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父母不必帮孩子包办。从小锻炼孩子的胆量,给孩子受锻炼的机会,使孩子敢闯、敢冒险、敢于表现自己,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生存,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听取孩子的意见。中国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和父母都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父母很多时候用许多的否定词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指导孩子的行为,还习惯给孩子说“你应该”。家长权力色彩浓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父母要经常鼓励孩子。父母要与孩子平等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强调心灵的沟通。只有放下权威,平等交流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才会信任父母,爱戴父母。
3.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家长要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一味地让孩子服从自己会使孩子失去自己的思想,对父母养成依赖。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才能,给孩子更多的空间,鼓励孩子自己探索,发扬孩子的兴趣爱好。
听听理财师的建议:
(一)基金定投:小钱变大钱
以前很多家长都是把孩子的压岁钱放到银行零存整取,通过用储蓄的方式为孩子理财,但随着物价的上涨,这样的理财方式明显落伍了。针对李先生的情况,建议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为孩子的压岁钱理财,因为基金定投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通过投资人陆续购买基金的方式为投资增值和分散风险。现在银行最低的基金定投额度一般在200元,一年在2400元左右,跟李先生孩子的压岁钱金额相差不多,因此选择定投很合适。
现在李先生每个月给孩子定投200元,年收益率在10%―12%,定投20年的收益一般在20万元左右。而如果这些钱只是存在银行,按照现在银行一年期的固定存款的收益率,那么李先生的收益是很低的。
(二)投资保险:保障孩子未来
小孩子爱动而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用孩子的压岁钱给孩子买些保险也是投资理财的一种方式。除去普通的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和教育保险也是选择之一。
每月用200元为孩子购买保险,既实惠也可以为孩子保障未来。尽管李先生的孩子只有1岁,但理财师还是建议李先生为孩子购买一些教育投资保险。一般的教育投资产品的被保险人的年龄在0岁到12岁,在孩子14岁起就开始为其返还投资本金和收益,一直到21岁。对于李先生来说,现在就为孩子购买一款教育投资产品,并用孩子每年的压岁钱进行持续投资,那么在不知不觉间也就为孩子的未来教育铺好了一条路。假设同一款教育保险,缴费期为5年,保额为40万元,那么李先生现在给孩子投保要比在孩子10岁的时候给他投保要少缴纳24%的保费。
用压岁钱买保险,既有风险保障,又有教育金储备功能。一年用压岁钱缴费一次,积小钱办大事,很受家长欢迎。比如太平人寿推出的太平理财小当家,每年将压岁钱存入,既为孩子准备了教育基金,同时孩子还可以享有18种重大疾病的保险保障。中国人保财险推出了“乖乖宝”和“状元宝”储金型保险卡,是一种保险储蓄功能兼具的保险。出险可理赔,无事当存钱,几年后便可一次性领取。
(三)投资黄金:抵抗通胀预期
从去年开始,黄金价格一直不断上涨,加上黄金期货的启幕,很多投资者都把眼光放到了黄金上。因此,理财师建议李先生也可以把孩子的压岁钱放到黄金的投资上来。现在很多银行都推出了纸黄金和实物黄金的投资,李先生先可以用孩子的压岁钱进行纸黄金的投资,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可以适当购买一些实物黄金。
一般银行出售的投资金条在50克、100克和200克,如果李先生可以每年用孩子的压岁钱购买一根50克金条,那么10年之后,李先生就为孩子储备了10根金条,足够抗拒10年间的通货膨胀了。
相关链接:
假如你的孩子现在存了5000元压岁钱,你会怎么让这笔钱增值?同样的5000元,可能有两个结果:一种是5年、10年、15年后仍然是0;一种是相同的年份后是一个天文数字。
看看3个公式:
FV=PV×[(1+r)T+(1+r)T-1+(1+r)T-2(1+r)T-3+……+(1+r)]
5000×(1.255+1.254+1.253+1.252+1.25)=51294
5000×(1.2510+1.259+……+1.25)=207831
5000×(1.2515+1.2514+……+1.25)=68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