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形势不景气8篇

时间:2023-10-09 10:47: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形势不景气,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形势不景气

篇1

企业转型有二种,一种是迫于市场环境的压力,如做外贸的企业,在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产品利润越来越低,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而做出的战略调整。一种是为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或进行多品类的营销策略;或进行品牌的升级,由低端向高端转变。对于企业转型做内销的思路,神力的营销总监姚亮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外销型企业转内销,目前行业有些想法还是单一,许多人这样认为外销型企业转内销,就一定要自创品牌。实际上问题,不是这样的一种思考方式,企业转内销,并不一定要自创品牌。在不了解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转型的企业可以先一些品牌,在某一些区域进行营销,或者与原来在国内操作品牌的公司进行合作。这种方式是试水式的,在了解国内市场或具备操作市场的条件之后再自创品牌,这不失为一种可取之道。

外贸企业提升实力,来寻找机遇

企业转型不仅限于外销转做内销,也有一些企业,在提升自己的实力,去应对国外合作方更高的要求,以寻求一种长远的合作关系,稳定企业的发展线。

这于这种现象,缘分鸟的营销总监汤殷认为原来做国内市场还在回头做外贸,整个义乌都是这样的情况,现在的企业做外销,也在进行产业升级,原来是单纯加工,所以,受市场环境干扰比较严重,早期的是一种简单的加工,追求的是一种简单的加工利润。现在平台越来越高,国外大公司,包括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来华寻求合作方,是要求看对方的实力,也就是义乌在这几年陆续在被验厂,这是前奏。这些国外企业验厂看的是企业真正的生产实力,还有一些人文环境,包括劳动保障等。这是一种转变,说明国外企业在寻找一个能长期合作的伙伴,对于国内企业,是一种难得的机会。这在前面几年,企业是不愿接受的,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简单的合作模式,那就是一手钱一手货。受环境的影响,许多企业的思想也改变了,为了与国外企业长期的合作,在推动企业发展。这样把整个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同时给新的企业一种启示,如果在合作过程中企业达标,让对方满意的企业,就有强大的发展空间了。通过一年一年的验厂,提升企业的实力,相应地也会提升自己的品牌,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受益的。在前期,可能在验厂过程中带来阵痛,只要你达到要求,在外面的口碑形成效益,一个单产生效益,不当是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或者说企业长期发展的效益,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外贸企业转型 要吃透国内市场

广东某外贸型企业从去年开始转型做国内市场,请了一大帮人马来操作,但对于国内市场不了解,所以,最终以失败告终。负责该项目的营销总监事后总结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老板的思路问题

外贸型企业转型做内销,主要是老板的思路转不过来,其实,做国际市场与做国内市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运作模式也不同,做外贸纯粹是下订单,在生产上一下单就是几个柜的量。这时,老板的思路还停留在做外贸的层面上,所以,做内销时也一下单就是几千套,这样的一个误区,老板的思路在前几年还是转变不过来。

产品开发

新品牌要进入国内市场,是需要时间的,但企业老板还会把做外贸的产品思路带过来。那就是去市场上买版,看到好的版,就买过来稍微改一下,马上推出,总体来说,内衣企业做外贸的都是低端产品,中高档的没有,基本是流通货,产品是属于原始的那种,这样,企业买版,自身的设计跟不上,没有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也缺乏竞争力。

企业管理

企业做外贸时管理基本上属于粗放式的,很简单。在数据统计、质量管理上都比较宽松。像我们的企业,做欧美的订单比较少,基本是做中东的单。这样一来,在产品管理上,生产管理体系,存在问题,还是按以前那种管理模式,内销不一样,订单比较是少,是多,管理模式不适应,经常要换,管理人员还是按原来的去做,差不多就行,内销要求严,问题反映快,随时接收市场的信息,去改计划,做外贸就不同了,基本上是一个订单下来之后,出货后有问题才反映过来。半年之后,才会发现问题,内销反应快,企业的思路一下调整不过来。

市场运作

内销前期是有铺垫需要巨大的投入,这种投放可能是二三年,去做市场基础,把网络建立起来,才会有成效。但企业的老板不会这样想,因为内销在前期是无法计算投入跟产出。而老板有时会以做外贸的模式来算,给市场操作带来压力。做内销是有库存,做外贸基本是没有库存,下多少订单你生产多少,是零库存,而做国内市场就不一样。产品发到市场,好不好买,马上能反映出来,而做国内市场,就绝对会有库存,老板可能总希望是零库存的操作。回款这块,做外销,货款这块可以说是比较稳的,只要客户一下单,就会有订金。而做国内市场,经销商欠款是比较常见的,有些大商可能会欠一二百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政策会压得很死,基本要求是现款现货,给企业的营销人员很大的压力。刚开始做内销,产品没有优势,公司管理还在适应当中,老板的思路还在调整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市场做好,一点一点来做市场,而老板可能会不这样想,他有一种比拼的思路,拿自己的企业与别人比,弱势品牌与强势品牌比,这样造成市场定位错位,包括产品的价位,营销策略等都与实际情况发生了断层。造成不适应,外贸转内销要成功,是需要时间的,企业的许多因素都要调整,包括人员的调整、产品的调整、市场的调整等。所以说,外贸转内销,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最后才会胜利。

内销品牌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

内销型企业转型,更多的是进行品牌形象的提升,去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去年无缝板块欧耶品牌是动作是最大的,从品牌战略提升到品牌重新定位,到请行业知名营销人士,组建新的营销团队,于上海设立公司,建造新厂房,到新产品开发重新规划。说明这家企业试图通过企业转型,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欧耶品牌总经理金国军说内衣行业,现阶段无缝产业大家的渠道相同,竞争十分激烈,所以,欧耶要开辟自己独有的渠道,通过精细化运作,与其他渠道拉开距离,以求自己开辟的渠道别人无法复制。为此,公司重新打造团队,重新对产品设计进行定位。在产品开发上加强与华歌尔的战略合作伙伴,产品功能板在日本设计,功能性较强的产品在意大利公司生产。在上海成立自己公司,研发中心与营销中心设在那边,组成精干的研发与营销团队。并且重新定位目标消费群,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找准精确的消费群体,以后公司的产品专为这一群体设计,去满足她们的需求,相对来说,重新定位后公司产品价格会有所提升,但会强化产品的款式与品质,提升品牌的形象,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 2008年产品结构上要进行调整,强化功能型产品。2009年公司推出四季产品,去面对普通消费者。

内销品牌转型,延长产品线

内销型企业转型,是扩充品牌的产品线,以丰富的产品系列,去满足专卖店的物品陈列,增强终端店的赢利能力,在这一方面朵彩就是一个例子。中针会朵彩强势推出家居服,据该公司营运总监蒋宪彬介绍,朵彩进军家居服行业,主要是考虑专卖店的货品问题,一年四季都有东西卖。他们朵彩产品秋冬这块赚钱是没有问题,但春夏期间就出现空档,无法满足店铺所需,为此公司扩充产品线进军家居服。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家居服,蒋宪彬认为家居服发展空间大,是一个朝阳性品类产业,所以,选择家居服符合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于企业扩军进入家居服。汕头某品牌的营销总监认为这种模式是没有问题,关健要看市场的形势。做保暖产品的企业,加入常规内衣、美体内衣都没问题。关键是看条件是否成熟。家居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但不是谁进就进,要看公司自身的实力与定位。现在的家居服市场,几个大牌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市场沉淀,地位已经稳固,分析家居服发展的这十几年,一线家居家阵容没有扩军,没有扩军原因的是什么?要搞清这个问题,这十几年有多少二线家居服想做成一线家居服没有成功,是不是他们没有实力?是不是没有家居服操作的经验?是不是基础不行?都不是,那原因是什么?是一线家居服品牌经过这些的发展,无论是在产品线、营销策略、渠道建设形成一系列完善的管理,一线家居服这个阵容是相对稳的。所以,要想突围,除非你有新的概念出来,还要看你经营条件、市场条件等,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势的冲击力,而做这些工作需要时间。另外,市场上消费者对于家居服还是处于一种陌生阶段,大家都处于一种盘整期。因此,此时企业进入,是有很大风险。在目前的情况下,像康妮雅、美标、达尔丽、秋鹿、新世家族等品牌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份额,企业要进入,还是需要慎重操作。

内销品牌转型,渠道模式创新

渠道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内衣行业除了文胸可以专卖的形式经营之外,其他的如保暖、无缝等品类的产品,只能以组合店的形式出现。因为这些产品有季节性,无法以一个品牌的品类去支撑一个专卖店。为打破这一局面,有些企业在尝试,正如欲起大牌崛起的猫人一样,去扩张品类,打造时尚生活馆。

猫人张总说,猫人将投资数亿元,打造一个集时尚贴身服饰、时尚运动服、时尚牛仔,甚至香水、首饰等多品类服饰于一体的一站式时尚生活馆。消费者在购物时,小到袜子,大到成衣,凡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时尚服饰甚至饰品、香水,都可以在一个店里买到。这是猫人一站式时尚生活馆的设想,张总解释了时尚生活馆这个“创意”隐藏的深意:一为渠道扁平化,二为输出标准化的管理。到目前,猫人旗下已拥有“Millow secret”、“ Millow sport”、“zoka”、“Millow Jeans”和“猫人”五个品牌,涉及时尚内衣、时尚运动装、时尚贴身服饰、时尚女装等多个品类涉足的领域也由最初的单一内衣走向家居服、瑜珈运动服、泳装甚至外衣等多元化领域。这些品类,能够支撑生活馆的发展,也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相比于其他内衣店,时尚生活馆的一站式购物,能给消费者带来购物环境与衣着的享受。在其他店,消费者可能爱慕的文胸、达尔丽的家居服、CD香水等,产品风格无法统一。而在猫人时尚生活馆,产品风格能得以延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与其转型,不如做专做精

篇2

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过去的20年,世界目睹了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生产、贸易以及金融领域的成长,他们快速地与全球市场融合,为我们讲述了增长的故事,同时也引起了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95年的30%跃升至2010年的45%左右;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所持有的财富和金融资产也大幅度增加,外汇储备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二,它们的财富基金和其他形式的资产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然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经历了种种挫折。

1990年代初,注定会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历史阶段,正是从那时起新兴经济体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开始重塑未来的全球经济与政治。首先,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前苏联的正式解体,这个国家在矛盾重重的背景下踏上了艰难的经济转型之路。其次,印度1991年举行的选举将纳拉席哈•拉奥(P.V.NarasimhaRao)推上了权力的宝座,印度开始推行经济自由化、积极参与全球化。再次,1990年代,中国加快了自1978年就开始的经济改革的步伐,从那时起,中国创造了连续二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最后,1990年纳尔逊•曼德拉(NelsonMandela)总统将南非带入了国际舞台。这一系列事件汇集在一起,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标志着全球化新纪元的到来。[1]然而事实证明1990年代的改革并未能够促成新兴经济体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增长。华盛顿共识的盛行使得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面对金融自由化的诱惑时改革太过鲁莽和仓促,新兴经济体一个接一个地受到沉重打击,从1994—1995年的墨西哥到1997—1998年的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从1998年的俄罗斯到2001年的土耳其,最糟糕的是2001—2002年的阿根廷,其经济总量下滑了15%左右。除中国和印度外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都未能幸免。[2]2000—2007年期间,新兴经济体终于迎来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继续其令人惊叹的增长速度,印度也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且,被称为“金融危机”代名词的拉美地区也开始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全球经济舞台当中,人均GDP连续多年增长幅度超过3%,但亚洲的表现仍然最为抢眼。在全球能源价格不断回升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重新振作,“大爆炸”式的激进转轨模式在经历了必要的阵痛之后逐渐显示出其优势。“金砖四国”(BRICS)成为了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2000—2008年期间,全球经济增长中BRICS贡献了30%,与之前十年相比提高了14%,而G7的贡献率则从70%下降为40%,BRICS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例也显著增加,如今已达到13%。[3]

2008年美国次贷风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美国2009年第二季度经济衰退3.8%,失业率达10%,同年日本经济更是衰退5.4%,为所有发达国家之最;欧元区同样未能幸免。但是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这场危机似乎是验证了他们的崛起不可避免。在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新兴经济体平均增长率为1.5%,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在新兴经济体当中,中国经济保持了8.7%的增长,印度为5.6%,印度尼西亚也高达4.6%,新兴经济体扛起了引领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重任。自2007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长80%的贡献率来自新兴经济体,来自发达经济的贡献率仅为20%。由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共同组成的G20取代过去一直把持全球主要经济政策走向的G8,成为协调国际经济政策的常设性论坛,象征着在新的全球经济秩序中,新兴经济体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全球经济格局一直处于动态的演化过程之中,由国家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所引起的不同国家集团之间力量的失衡是世界格局变动的原动力。在1500年之前,中国和印度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先者地位,工业革命之后西欧取而代之,二战之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与德国、日本共同引领着全球经济兴衰。但是如今这一体系已经松动,那些过去曾被挤到的新兴经济体正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从而推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改变。

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多极化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总有一些国家领先,又让位于新来者,再又被别的新来者超过,落后者不会是绝对的贫困,领先者也不会绝对的衰落,历史的变迁就是这样。[4]新兴经济体的兴起将推动全球经济重心不可避免的东移和南移,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朗。全球经济增长引擎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遍及整个高收入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该国的经济政策对于全球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这就要求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它能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快的GDP增长率。[5]历史上,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和领跑者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15世纪,随着西方世界兴起,经济重心从古老的东方转向了西欧。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再到英国,以及后来的挑战者法国、德国、日本,发展到今天的美国,他们都曾作为全球经济格局的缔造者而存在,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永久性的保持全球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世界所有国家都遵循着自然的脚步,如个体一样自有其生命周期。[6]

从2002年开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发达国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尤其是在2005—2009年期间,他们的贡献率几乎超过了三分之二。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机期间他们更是完全支撑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发达经济体的贡献率分别仅为0.04%和-0.07%。[7]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是衡量新兴经济体影响力的一种方式,从世界银行所开发的多维度增长极指数(multidimensionalgrowthpolarity)①能更为清晰的看出欧元区、美国和日本在1990年代之后,对世界经济影响力的逐渐下降,而以BRICS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是呈现上升之势。如表1所示,2004—2008年中国的平均多维度增长极化指数为26.2,全球排名最高,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的巨大溢出效应,美国、欧元区、日本分别以20.33、10.86、5.59紧随其后,说明传统的全球三大经济引擎虽然已经日渐式微,但是目前为止仍然起着重要作用。韩国、俄罗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土耳其、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都进入前十五强,其数量已经超过发达经济体。

以上只是典型事实的表述,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入考察在金融危机打击之下新兴经济体为什么能够对全球经济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力?答案就是南南贸易联系的加强。在过去的数十年时间里,南方国家②的总体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4.6%,至2010年,南方国家的总产出占世界GDP的45%。南南贸易额从1990年占全球总贸易额的7%上升为2009年的17%。在2000—2009年,南南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6%,与前一个十年的14%相比又有新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趋势是由于亚洲工厂的出现、全球生产网络中中国作为生产过程的最后组装地所推动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在南南贸易中扮演主导型角色,该地区的贸易量就占到南南总贸易额的四分之三,而他们与中国的贸易额单独就占40%。[8]仅2006年和2007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就吸收了中东地区总出口的16%、拉美和非洲总出口的9%。中国正在南南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LevyYeyati通过对一组新兴经济体的考察,发现从2000年开始,它们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中国而非G7,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G7的影响力却在不断下降,2000—2009年期间,新兴经济体与G7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仅为0.267,而与中国的相关性为1.115。[9]Garroway更进一步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低收入、中等收入国家,并得出相似结论。[10]

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所需的大宗商品源源不断地从南方国家运来,拉美、非洲和中东等南方国家由于出口激增而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制成品的消费,其中许多制成品就是产自中国和亚洲。中国以及东亚各经济体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轻巧地打开了整个南方世界经济增长的阀门,并带动了相关国家的共同复苏。虽然人们不应夸大上述“反馈回路”的规模,中国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托起整个世界,不过,它有能力托起世界的一部分。[11]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也因此能够不受西方国家普遍衰落影响而强势复苏,进一步通过南南贸易的扩张对全球产生溢出效应,引领世界,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多极化趋势日渐清晰。

三、新兴经济体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

不同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同样会带来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化,新兴经济体的国际金融实力与其在全球经济及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极不匹配,这种情形在未来必将得到改观。未来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国际货币体系如何能够适应新兴经济体不断壮大这一不争的事实,促进国际合作减少保护主义和货币争端,减少全球经济运行的风险和波动性。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在如今的货币体系下,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即使对于其国内立场而言是适当的,也可能会给其它国家带来灾难。对于1980年代新兴市场的债务危机,当时美国利率的大幅度提高难辞其咎;1994年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缩毫无疑问加剧了墨西哥经济所面临的困境,最终导致了比索的崩溃。美国长期的货币宽松政策同样造成了1970年代的通货膨胀,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如出一辙。[12]

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其经济政策需要与保持货币价值、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与全球贸易平衡相一致,如果这些目标发生冲突,风险就会加剧。如果储备货币发行国长期保持国际收支赤字,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因为该货币体系是由市场信心来支撑的,历史上正是这种情形最终击垮了作为世界主导货币的英镑。如今的美国正面临着同样的情形。美国作为全世界最终消费品的最大消费国是全球赤字的主要贡献者,其贸易赤字在1990年代之后一路攀升,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几乎占GDP的6%(占世界GDP的1.5%)。金融危机使其经常账户逆差大幅度缩减,但是危机过后又是一路攀升,IMF预测到2015年,其逆差将达到6381.7亿美元。与此同时,根据美国财政部的统计,2010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1.29万亿美元,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为62.1%,2011年恶化趋势明显,前半年赤字已经超过9000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计全年财政赤字会将达到1.48万亿美元,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攀升至69.4%,仅利息开支就达到GDP的1.49%。美国正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将会受到“双赤字”(巨大的国际收支逆差以及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的影响而日趋走弱。目前的担忧是美国可能正在接近曾经的储备货币发行国都曾经历过的临界点,在这一临界点上美元的过度发行导致全球对美元和美元资产信心的丧失。历史经验表明,美元统治的终结将如其他国际货币一样不可避免。[13]

新兴经济体的情形则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财政状况良好,债务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外汇储备大规模增加,国际投资地位显著改善。2010年底新兴经济体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跃升为5.4万亿美元,占全球总储备的66%。美国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而新兴经济体则成为主要的债权国。2009年底,美国的债务几乎超过一半由新兴经济体持有。[14]新兴经济体凭借自身雄厚的外汇储备逐渐在国际资本市场显示出影响力,其中以中国、东亚和其他中东国家最具代表性,世界银行预计至2025年中国的国际投资净头寸将由2009年占GDP比重35%上升为61%,而美国进一步下降为-69%;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国际投资净头寸占GDP的比重也都将大幅度提高。在不远的将来跨境资本流动的主导权将更大程度的向新兴经济体倾斜。新兴经济体中的强势货币将随本国经济规模的扩大、金融实力的增长而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外部性,国际化程度随之提高。世界银行预测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三种情形:继续保持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元和欧元以及某一亚洲货币三足鼎立、单一储备货币(SDR)。根据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未来国际货币体系自然演化的结果将是多极化的出现,通过市场的自然选择将会逐渐建立一个适应区域贸易集团(如欧洲、亚洲和美洲)的全球多元化国际货币储备体系,其中包括实力仍然超群的美元。与单一世界货币相比,这种国际货币体系的劣势是损失了一定程度的网络外部性,规模经济的收益减少,交易成本增加;但是多元的货币体系与如今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相比将提供更大的稳定性。[15]

历史证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储备货币可以同时存在:1910年代之前的几十年中,尽管英镑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在欧洲大陆仍然被广为使用。如今美元成为主导,然而欧元、英镑和日元同样作为储备货币而存在。在主导货币之外始终会存在类似“辅币”的币种,它们作为人们一种分散风险的自然选择而存在。在2009年全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以62.1%的比例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欧元占比27.4%,英镑占比4.3%,日元也保持着3%的比例。[16]未来伴随着新兴经济体的成长,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人民币毫无疑问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是新兴经济体中最有望成为与美元、欧元并驾齐驱的币种。从历史上看,储备货币从一种货币向另一种货币转变并非突发事件,而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美元取代英镑的地位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当时市场普遍预期英镑将退位,不过该过程比预期缓慢得多;如今美元的衰落由于货币偏好的粘性、原有的制度支撑带来的惯性等必然是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由于美元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哪个国家有可能取得像美国在二战后所取得的全球主导地位,因此美元的地位得以维持至今。如今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充其量只处于初级阶段,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还很少进入各国的储备篮子,因此在国际金融领域新兴经济体可以大有所为,但任重而道远。

四、新兴经济体崛起过程中的挑战

1.新兴经济体未来可持续增长的能力

新兴经济体持续多年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有一定的迷惑性,在保持乐观的同时不应忽视当前新兴经济体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挑战。首先关于其未来可持续增长的能力。在过去的200多年世界经济史中,只有产生了爆炸性技术创新的国家才能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要求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它能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快的GDP增长率。领先生产率的产生主要是由剧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决定的。爆炸性的技术创新会带来一系列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技术,刺激生产率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快速提高,对经济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之后这些新技术将在国内的各个行业之间推广,并打破国家的界限向周边国家扩散,带动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对典型的新兴经济体从1965年至今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从196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全要素生产率(TFP)所推动,从1990年开始,俄罗斯也出现相同的趋势。但是在拉美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南非,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不明显;在阿根廷和巴西TFP的贡献率甚至出现了负值(平均值分别为-8%和-37%)。①这些TFP的数据是没有区分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的,在中国和印度,技术对于增长的巨大贡献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模仿而非技术创新,在这两个国家创新活动更多地表现为数量的增加,[17]

这种现象是全球新兴经济体的通病。中印较高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可以从经济赶超的角度进行解释。然而随着中印与发达经济体技术差距缩小,新兴经济体的后发优势消失之后,它们惊人的经济增长率还能否持续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历史的观察我们发现利用国内市场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协调机制对于技术创新的出现是最重要的。无论最初的英国还是后来的美国,他们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依赖自身的国内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利用市场中的价格机制作为国内生产决策的出发点,保持旺盛的国内需求才能有效地将本国消费者的偏好传递给生产者,国内市场成为了创新的主要来源。如今新兴经济体大多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巴西和拉美依赖大宗商品的出口;俄罗斯经济原料化现象严重、面临现代化的迫切任务;新兴经济体国内消费市场受到严重挤压,消费相关的服务部门迟迟未能发展起来,因而技术创新活动出现的几率远远小于欧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对出口的依赖,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加大对教育和研发的投入,培育技术创新的火苗,是新兴经济体最终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重中之重。

2.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挑战

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的形成要求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与贸易实力相符的金融实力,其实质也是要求其本国货币逐步推进国际化进程,扩大本币的外部性,向当前仍然处于货币金字塔顶端的美元发起挑战。美元的信誉无可置疑地主要归功于美国的政治稳定和良好的通货膨胀控制记录(如今已经受到侵蚀),以及美国金融市场的持续高效和开放。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想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8]首先,历史因素,如果其他人也愿意的话,任何人都更愿意在交易中选取一种给定的货币,由于这个原因多重稳定均衡决定世界交易货币。其次,贸易和金融的模式,一种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占有较大份额的货币具有一种自然优势。再次,自由且完全发展的金融市场。最后,对货币价值的信心,价值不会不规则波动。如今新兴经济体中最有潜力的人民币也仅仅部分满足了第二个条件。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实力仅仅是有限的提升。[19]

自由且完全发展的金融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内部支撑,目前我国仍不具备深度且有效的资本市场。通过提高国内金融系统的效率和增加透明性可以增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吸引力,金融市场过度落后于实体经济无疑会阻碍货币国际化的进程;资本账户的控制使得人民币无法在国际上形成完善的流通网络。因此,逐渐开放本国金融市场,让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十分重要,既可更有效地达到输送国内流动性的目的,也可增加国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信心。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离岸人民币业务,这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一步,但我国法治建设还较为落后,只要我们不能在这一最为基础的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外国投资者就会迟疑于投资在岸人民币资产。新兴经济体在看到伴随国力上升本国货币逐渐成为多极货币体系中的一员时也应当注意到伴随而来的不利因素。就国内而言,首先,更大的货币需求波动,中央银行会特别担心国际化将造成对货币存量的控制更加困难。其次,货币平均需求的增加。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德国政府曾经担心如果允许外国居民获得本国资产,资本流入将导致货币升值,使得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这种担心使得他们不愿推动本国货币扮演更多的国际角色。在国际领域,在美元衰落和新兴经济体中某些货币崛起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货币战争”必然加剧,因为在公共机构中并没有看不见的手来保证帕累托最优的出现,各国缺乏某种形式的协调时将会使全球金融系统在达到稳定均衡的过程中出现较为激烈的博弈。从经济角度看,适应区域贸易集团(如欧洲、亚洲和美洲)的全球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有可能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敌对关系,由此逆转贸易和金融自由化进程。从政治方面来看,货币竞争可能转变为严重的地缘政治冲突。市场驱动的通货竞争会改变全球的资源和权力分配,导致更多的紧张和不安全,并对全球稳定和合作的大好机会产生潜在威胁。[20]因此,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通过各种机制进行充分的对话和协调、增进相互信任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3.全球治理的参与

篇3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经济可行性

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相对于其他发电技术便捷之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1)相比其他发电技术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更加环保、高效、灵活。(2)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所需土地面积较小,并且一般其设备都是在用户侧安装,这就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3)由于其清洁的特性,在使用的同时不会对全球气候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以上几点,现如今全球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

说回我国,我国目前也因为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所特有的发电方式灵活、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将其列为了传统电网的重要补充部分,从而替代一批效率低下、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发电方式。目前,在我国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针对DG(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并网和调度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这些研究之中,专门针对DG经济效益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为此下面笔者将会针对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所可以带来的效益进行系统化分析。

1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概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指的是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从而带动整个燃气轮机及内燃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的工作。具体就是通过设备所产生的电力能源去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后将用户们通过用电器所产生出来的废气废热通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因此我们可以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集煤气、电力、供暖、降温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系统。并且燃气冷热电多联供系统在广泛意义上还有两层具体含义:一是比较方便快捷,人们所需的电能都是现场产生,现场供人们进行使用。二是冷热电联供,通过一种能源的输入,同时满足用户电、热、冷多种能量形式的需求,极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2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经济可行性

2.1 应用范围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我国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现如今其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一些大型城市新建筑、一些中小城镇当中的新房地产(2)政府所在的一些工业园区、高新区以及技术开发区,(3)大中型公建项目:机场、铁路站、交通枢纽,(4)综合商业区或商务区,(5)单体或建筑群如医院、酒店、学校、写字楼、机关等。

2.2 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意义

2.2.1 节能方面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一种崭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它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配制以热能为动力的吸收式制冷机。夏季利用多余的蒸汽或热水来制冷,使热电厂在生产供应电能和热能的同时,也生产供给冷水,用于空调及工艺冷却,充分利用了一次能源,系统综合能源利用可高达80%以上。节约了低位热能,更主要的是增加了夏季的热负荷,这对于燃机来说可增大机组的负荷率,使机组效率提高。在增加发电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燃料消耗量。靠近负荷中心,减少电厂的建设规模、输配电线损及管道热损。

2.2.2 环保方面

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将带来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实现能源综合利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相比传统的燃煤发电形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减少50%以上的CO2、几乎100%的SO2和70%的NOX排放,几乎没有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同时,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靠近用户侧的布置特点,可进一步减少电能在输送、配置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能源终端利用效率。

2.3 DG的经济效益分析

分布式发电是指功率在几十千瓦到几十兆瓦范围内、分布在负荷附近的清洁环保发电设施,能够经济、高效、可靠地发电。分布式发电是区别于传统集中发电、远距离传输、大互联网络的发电形式。与集中式发电方式相比,分布式发电具有以下优势:(1)一般DG实行自发自用,电力就地消化,减少运输成本,降低集中输配网中的线路耗损。(2)污染物排放较少,部分DG实现零污染。

2.4 分布式能源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

2.4.1 降低线损

传统集中输配电模式,由于存在线路电阻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线损,系统线损与输配线路长度与电阻等情况相关。DG分布在负荷端,不需要集中输配,可以有效降低线损。当负荷需求较大时,DG的运行能够减少系统线损,而当负荷需求较小时,运行DG反而会增加线损。

2.4.2 环境经济效益

DG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排污量减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上。DG的燃料多为天然气、轻质油或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过程中SO2、NO2、CO2、粉尘、废水废渣的排放将明显减少。DG的电压等级较低,产生的电磁场较低,其电磁污染比传统的集中式发电要小得多。排污量的减少将大大降低电力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环保支出,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

2.5 DG的经济效益模型

2.5.1 线损效益模型

假设集中负荷端和电源端之间的配电网长度为L,单位为km,线路单位长度电阻为r,单位为Ω/km。令流入集中负荷端的电流为IF,单位为A。假设DG接入点距集中电源端距离为K,DG注入系统的电流为ID,单位为A。集中电源与DG电源接入点之间单相线路流过的电流为IS,IS=IL-IDG。

2.5.2 环境效益模型

系统接入DG之后,会给系统带来环境效益。计算环境效益主要考虑三种排放污染物:氮氧化合物、SO2和CO2。计算污染物排放量需要考虑两部分内容:(1)由于DG接入系统中,取代其他污染较为严重的机组出力,从而减少这部分机组带来的环境污染。(2)以天然气为燃料的DG和生物质发电出力时会产生一部分污染物。

3 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前景

虽然分布式能源在国内的发展尚未普及,但已有成功的案例,如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线发达城市已有分布式能源应用的成功案例。今年来,国家重视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应用,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出台,给发展分布式能源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分布式能源对我国提高能效、节能减排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也是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丁小川,周宇昊,王思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经济可行性评估方法研究[J].发电与空调,2015(01).

篇4

1.1水市场的客体属性

水市场的客体属性决定水市场构建的基本条件和形式,是研究水市场的前提,分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

水市场客体的自然属性包括:水资源自然状态的流动性、水资源的易污染性、水资源产生、运动和形态转化的随机性。这也为水资源的规划、分配、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水市场客体的社会属性主要指:水资源的不可或缺性、用途多样性、利害两重性。需要强调的是,在以用途划分的水资源类型中,在保证生态和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只允许生产用水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水市场客体的经济属性,其中有经济外部性和排他性。水资源的利用常常在经济上存在着“外部性”,通常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指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者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利益,也为周围的人群带来了利益。而“负外部性”则相反,指水资源开发利用者是在损害其它人利益的基础上,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如工厂的污水排放、上游的蓄水工程等等。因此,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应该统筹管理、实施奖惩制度,以便较好地消除水资源的经济“外部性”。

水资源按照其用途具有不同程度的“排他性”。一般来讲,非耗费性用水的“排他性”较弱。只要能保证水资源的质量,水资源可以重复利用。生产性用水包括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水利工程和承包水域养殖则有很强的“排他性”。

1.2水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

a)水资源缺乏是水市场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根据水资源的价值理论,当水资源严重缺乏时,水资源才具有较高的价值,才会出现供求关系,进而出现市场机制中的供求机制,推动整个市场的运行。

b)输配水设施完善。输配水设施主要指渠系设施、闸门、分水装置等,它为水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硬性条件。只有在输配水可行的客观前提下,才能实现水权的分配和转让。

c)市场主体的发展。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它带动整个市场客体要素的流动,成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载体。市场主体主要指能够独立从事市场活动的企业、组织和个人等。

d)水权制度的建立。水权制度是一种规范的水资源法制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与水市场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为水市场提供了运行规则。它包括水权明晰、使用权审批、有偿使用、有偿转让等一系列制度。

2水市场的建立形式

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水市场的建立形式主要有:①陈永奇、薛长兴针对黄河水资源管理提出的“统一管理论”;②廖卫东针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水权交易市场提出了“官督商办”的市场管理模式;③胡鞍钢等提出的既不同于“指令配置”也不同于“完全市场”的“准市场”模式;④陈安宁在分析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纯市场”模式;⑤毛寿龙在主编“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译丛”的过程中,深受原作者的影响,提出了以自主治理为基础的产权配置制度的观点;⑥参照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而建立的多层水权管理模式。前5种水市场模式各有利弊,有的过分强调计划配置的作用,有的过分强调市场配置的作用,都不尽合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水情和水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式,在经济转型期,多层水权管理的水市场模式比较符合实际,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3转型期水市场构建

3.1水市场的范围

根据水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水资源缺乏和输配水可行是构建水市场的客观前提,因而也限制了水市场的交易范围。在构建水市场时,应该选择水资源严重缺乏、实际输配水可行的区域实施,如西北地区的一些流域和灌区等。

3.2水市场的主体

在经济转型期,由于行政手段配置水资源、水权主体模糊、民间用水组织未成立,政府既是水公共事务的提供者,又是水权权属的管理者,所以是最有效的水权代表,政府作为市场主体容易达成水权交易。

3.3水权制度的建立

水权制度包括水权明晰、使用权审批、有偿使用、有偿转让等一系列制度。

a)水权的定义。水权即是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决策权和让渡权等所组成的一组权利束。我国《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同时鼓励开发利用水资源。即水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可以通过合法的形式转让给各用水单位。显而易见,水市场中的水权即指水资源所有权以外的其它一系列权利。

b)使用权审批。将水资源使用权分为两种:准使用权(即初始水权)和使用权。准使用权的分配即政府按照水资源的总体规划和不同地区之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将水资源使用权分配给开发利用者。合理配置准使用权是水权制度的关键和难点,也是建立水市场的前提,一般可以通过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来配置,具体包括:可供水量预测、分配水方案、调度预案等。使用权即使用人通过办理取水许可证取得的用水权利。只有按照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水利部《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办理取水许可证,缴纳水资源费,才能取得使用权,成为水资源使用权主体,也是水市场主体。在取水许可证中必须注明年取水量、耗水量、退水量等内容。批准水资源使用权机关,应根据部门的需求和定额标准来进行优化配置。

c)水权的有偿转让。水权转让的前提条件:一是必须取得合法的水资源使用权;二是可转让的权利应限制在因技术和资金的投入,通过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措施而节余下来的水量;三是转让人与受让人需在民主协商,公平合理,不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合法权利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四是转让申请需经原批准机关审批,受让人应接受水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依法履行义务;五是转让人获得的有偿转让资金,必须全部用于水利工程和节水工程的改造。转让的形式有:水用途的转让、水源地的转让、利益的转让等。从我国东深向香港的供水,东阳向义乌的部分水资源转让的实践和有益探索,说明建立有偿转让制度是可行的。

d)水权的有偿使用。我国《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征收水资源费是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体现,是国家通过行使所有权调节水资源供求关系的重要经济手段,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国家所有的水资源,需向国家交纳水资源费,它包含自然水体在开发前国家投入的基础工作费用,利用时对水体的质量和功能产生影响的补偿费用,以及水资源管理、调查评价、优化配置论证等费用。

3.4多层水权管理的水市场结构

参照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按照市场层次将水市场划分为一、二、三级。一级水市场就是区域水权的初始分配。它是区域政府之间、区域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议价的过程,是一种完全的统一管理模式(集中分配模式)。水市场客体是自然水资源,分配方式主要是集中配置,区域政府向国家缴纳水资源管理费。二级水市场是区域政府之间的交易或区域政府之间与用水户之间的交易,是一种准市场模式,市场分配和集中分配共同作用。此时,市场客体是分配后的水资源,交易模式可采用拍卖,用水户向区域政府缴纳按照成本核算的水费。三级水市场是指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是一种纯市场模式,政府只是起监督管理的作用。此时,市场客体是走入市场的水资源,依据市场机制控制下的均衡价格进行交易。初步建立的水市场结构主要以一、二级水市场为主。

3.5水权交易系统的初步构想

通过互联网,以类似电子商务的形式建立区域水权交易系统,帮助水权交易的参与者更好地实现交易过程。交易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登陆用户销售信息,登陆用户求购信息,管理员系统信息功能,水权交易市场行情预测功能,水权交易市场用户管理功能,水权交易市场多方拍卖功能,水权交易市场双方协商功能,水权交易市场交易执行功能,水权交易市场交易监督功能,水权交易市场后期评价功能等。

4水市场的管理

4.1水市场的宏观调控

在市场运行过程中,为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滞后性、破坏性,需要政府根据预期总体目标,遵照客观经济规律,依靠调控职能和调控力量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以使市场运行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使市场运行中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纳入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轨道,即“目标管理”。其调控手段一般包括:行政调控、经济调控、法律调控及综合调控。

4.2水市场的微观管理

水市场的微观管理是国家行使经济管理职能对水市场进行管理。它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总原则和总目标确定之后,对水市场实施的具体管理,常称之为“过程管理”,一般包括管理、服务、监督3部分。

篇5

目前,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正在加快,西部企业在确保西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就业压力缓解、市场繁荣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如何共享以发挥其重要作用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障碍

(一)企业隐性知识共享障碍

知识相比传统经济资源有着独特的经济特性:1.知识可多次使用。知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曾经使用而损耗, 和土地、资本等劳动资源相比,拥有较高的生产效率。2.边际收益呈递增性。知识在被重复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被累积、提炼并进一步增值。3.知识有公共产品的属性―非竞争性与非排斥性。

由于知识这种独有的经济特性,引发了三个矛盾:1.知识获取与创新高成本、高风险与知识共享外部性矛盾,即知识获取、创新与共享的低成本性,且共享程度越高,知识的放大效应越大。2.知识更新周期加快与知识创新过程的长期性与使用寿命短期性的矛盾。这一矛盾使得隐性知识不能持续产出,对于经过辛苦积累的知识拥有者不愿意轻易与他人共享,以免这些知识很快地被淘汰。3.知识转移惰性矛盾。显性知识必须能很快地再转化为隐性知识, 否则其真实价值就不复存在。因为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实质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在隐性知识尚未共享时, 掌握隐性知识个体的创新能力越是高于没有掌握的个体,其所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少,于是就产生了知识转移的惰性。

(二)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

1.企业文化建设滞后。西部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处于初始阶段,除个别大型企业如蒙牛、伊利等,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与自身企业相匹配的区域性企业文化。企业只把注意力用于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只在乎员工行为,漠视员工心理和社会要素重要性。这种模式只适用于初期,在企业逐渐形成规模时,就需要强调人文关怀因素,更需要以适宜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增加企业创新的活力因素。但西部企业由于发展中面临着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很多企业中,员工考虑到职业及个人地位的因素,不愿将自己头脑深处的隐性知识共享交流,个人知识不能内化为企业知识,这种落后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非常不利。

2.家族式管理模式盛行。隐性知识的获取只能在实践中逐渐体会、领悟,不能言传,其传播距离非常受限。但现实却是西部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决策权一言堂现象非常严重。管理中人彩浓厚,个人关系代替组织关系,以关系亲密来管理员工;面临权利和责任时却远离管理制度。由于人情、伦理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管理制度变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在家庭外的管理人员中非常盛行,造成企业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沟通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知识传递深陷入亲情的鸿沟,加之交流场所和环境氛围的缺失,阻断了隐性知识源交流和传递渠道。

3.激励机制薄弱,隐性知识传播受阻。受多年落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地位影响,西部企业思想观念落后,企业知识共享激励机制薄弱,隐性知识传播严重受阻,严重阻碍着企业快速发展。当很多员工意识到自己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感悟,可以体现自身价值并带来可观的收益和稳定的工作时,在没有激励措施时,不愿意承担隐性知识转移后垄断利益丧失的巨大风险。因此,在自己经济利益和社会认可回报没有得到时,员工很难主动、持续地贡献隐性知识,而选择将有价值的隐性知识深藏。另外,西部企业缺乏整体行业竞争力及活力,人才流失严重也使得隐性知识传播受到很大影响。

二、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一)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合作博弈分析

在企业与员工合作博弈中,员工以个人效用最大化为满足原则。因此,员工可以以预期的方式、以讨价还价的策略来参与行动。在此过程中,员工与企业都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但行动的结果可能导致双赢,也可能导致双方远离均衡的不利结果。由于参与双方都有很强烈的动机,都企图以讨价还价的方式来改变博弈结构,达到各自价值或效用最大化目标。如果考虑到公平,博弈开始前,双方能在公平的基础上以谈判的方式促进合作的话,那么彼此都将在获取各自价值最大化主张方面,以比较大的倾向性步入到均衡的局面――选择共享知识。

但现实情况却是:这种结果似乎与企业日常行为违背,尤其是西部企业。因为其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人们,并促使人们做出超常行为,这种东西就是企业文化、结构、环境、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外生因素。这些因素的缺失,会促进参与双方演变成一种非合作的局面。目前西部企业很少有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许多企业制度普遍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缺乏隐性知识共享的刺激性激励机制,博弈一方即员工,内心永远预期自己深处的隐性知识会给自己带来超额利益和成就感。在这种预期得不到社会认可回报、个人效用最大化愿望得不到实现时,员工不会主动走向博弈合作方向。因此,如果能保证员工个体利益、竞争力得到很好实现并有适当激励的前提下,员工必然会选择共享自己的知识。

(二)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非合作博弈

个体拥有的知识具有特殊性和垄断性特征,这极易形成员工和企业利益二元结构矛盾的局面。隐性知识主体属智力资本,它可以持续价值化并增值。但这种价值化和增值化,是以充分体现企业员工价值的同时,以双方互益性的合理机制为保证,才能使得员工实现价值最充分化并最大化,从而在企业与员工价值良性互动中,实现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

但现实中,西部企业缺乏实现两者互益的合理机制,员工不会冒着牺牲自己特有的知识而损失自身价值或竞争力风险,主动贡献自己的绝技,将自己被动地置于潜在威胁或危机之中。长此下去,企业发展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加密自身知识,阻碍他人发展,尽量考虑自身利益,导致隐性知识共享环境的破坏,进而演化成一种长期的明斗暗斗,而企业正是在这种互不共享的怪圈中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因此,如何寻找企业与员工双方利益互动基础上的价值最大化均衡点,达到隐性知识主、客体间双赢目的也是西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之一。

三、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机制设计

相关研究表明, 在以下条件下企业员工乐于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1.互惠。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如员工确信自身价值能得到有价值的回报, 那么就会选择共享知识。2.名声。名声是无形的,却能带来巨大的有形收益。如果在共享隐性知识的同时,能提高本人在企业中的地位, 那么员工就会乐于共享知识。3.无私的心态。在他们看来,知识共享是一种乐于助人的行为,是高贵品质的反映。4.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是知识交换的核心, 是决定知识市场能否良好运转的最重要因素。企业必须让员工看到知识共享带来的益处,这样他们才会乐于让别人共享自己的知识。

(一)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企业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首要的是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人文化的管理思想,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企业应努力创建一种能体现员工价值的氛围,激励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使员工的自我满足、个人价值追求得到实现,激发员工发挥潜在价值。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行为补偿, 以一种公开、透明激励机制使员工的预期得到正面响应, 以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二)塑造以信任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以信任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建立以文化为驱动的知识共享和创新机制,从而激发隐性知识主体贡献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西部企业的不少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导致企业文化缺失,企业缺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西部企业必须立足企业自身,寻求适合企业文化建设的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和团队培训,塑造员工间忠诚友好的感情和坦诚交流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相互认同与了解,进而达到一种积极的协同效应,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构建非正式知识交流平台

非正式交流中,轻松的气氛会有意无意地完成体验和认知过程,这与隐性知识的转移机理是一致的。因此,企业要积极构建非正式的知识交流平台,鼓励部门间的跨度交流,创造愉悦的交流氛围。通过构建一种非正式交流平台,实现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四)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篇6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相对起步较早,目前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的改进与创新。

一、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验

1.美国模式

美国的商业银行多建立了总部一级制的稽核组织,直接实施全辖稽核监督。许多银行的稽核部门只设在总部,分行一律不设,再根据分行稽核业务的大小分地区派出若干稽核主任,与驻地分行没有任何经济、人事上的关系。首席审计官不对总裁负责,而是对董事会负责。以上种种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英国模式

英国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发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共同作用。董事会合理确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责任,准确全面地注意本行的风险以及知道如何评估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委员会作为银行董事会的内部控制咨询机构,为董事会提供经营管理情况的有关信息,保持同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内、外部审计部门的信息交流,对内部控制的适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业务部门行使检查职责,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合理的流程和能够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来源。以嘉诚集团为例,嘉诚集团是英国仅有的一家具有两百年历史的独立投资银行,它在英国投资银行界一直排名第一,并跻身于世界最佳投资银行之列。嘉诚集团将内部审计定位于管理、评价和服务职能,嘉城认为内部审计不只要看财务信息,也要看内部控制的部署实施,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不能凌驾于企业之上,内部审计的成果是建议性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验效益,显示审计的附加值。

二、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运行经验的启示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己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它继承了西方内部审计先进的理念,代表了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其经验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极具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重要的启示。

1.构建合理的审计模式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功能集中在总部,各分支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服务窗口,因此,在内审机构的设置上是呈“倒金字塔”型,即在总行均设置了阵容强大的内审机构,而多数分支机构则没有设立。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一般归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领导,有权对行长及全行的各项业务进行检查,这种体制下,内部审计的权力最大,独立性最强。为了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不受阻碍地接触银行的所有业务和辅助部门;内审部门一般都隶属于董事会领导,向董事会报告的渠道通畅;董事会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参谋智囊机构,审计委员会包括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非执行董事;审计业务领域的确定、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问题的确认及处理均由内审部门独立完成。另外,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发达国家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银行内部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管理层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了庞大的内部审计队伍,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部门在银行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

2.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内部审计的职责不仅仅是查处问题,而应通过审计达到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重点仍是银行业务合规性合法性,在制度执行上提出的审计建议较多,而就如何完善规章制度、改进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提出的审计建议较少。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还应充分发挥审计咨询的作用,注重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的研究、分析,针对决策机制、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和经营风险提出相应的审计咨询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决策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等制度建设。

3.运用先进审计技术保证审计效能

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建立了内部网络,银行内部审计可以借助内部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在内部审计各级部门之间、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之间及时传递内部审计信息,包括内部规章制度、外部审计法规等;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建议。审计方法上,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普遍采用通过评审内部控制来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这一方法。在内控制度评审中,他们十分注重内控制度的落实。如银行岗位设置,若审计中发现该岗位只设一个人做某项工作而没有他人可替代,则认为这个岗位的安排是有问题的,舞弊的机会比较多,是银行内控的弱点。

4.严格审后检查及内审明示制度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审计-建议-再审计的循环式审计制度,每项审计或每个审计阶段结束以后,可通过内部网络将各个审计阶段的情况明示化。明示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内容;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影响力及影响面,并要求对影响力的大小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被审计单位落实情况,即什么人、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审后检查情况;对审计结果的评价。通过审后检查,能够督促被审计单位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审计明示,有利于其他单位进行对照检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并且,这种审计过程,都是由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完成,而且对风险程度的描述以数字化的量化分析判断为主,有利于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被审计单位纠正其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使有限的审计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或经营管理行为。这样,既维护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又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汽轮机 供热 经济性

1 概述

随着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各级政府也在推动大机组的供热,淘汰小机组供热。大机组供热主要通过纯凝机组向抽凝机组的改造,纯凝机组供热改造后供热的优化工作成为电厂的一项重要优化内容,本文法分析了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纯凝机组改供热后各种抽汽方式的经济性。

2 供热方式经济性分析

华鑫发电有限公司机组供热改造汽轮机通流部分未进行改造工作,抽汽点共有三个分别为再热蒸汽冷端(以下简称冷再)、热再热蒸汽(以下简称热再)、中亚缸排汽(以下简称中排)。为调整中排抽汽压力在汽轮机中低压缸排汽连通管上增加了一个蝶阀(以下叫中排抽汽压力调节阀),为调整供热出口参数配置了压力匹配器,压力匹配器驱动蒸汽为再热蒸汽冷端或者热再热蒸汽。

机组供热改造后经济收益主要体现在:①售热收益;②汽轮机供热后冷源损失减少收益。由于售热收益只与供热参数有关与供热抽汽点选择无关,因此本文不再讨论售热收益,只讨论由于采用不同的抽汽点导致的冷源减少收益。汽轮机由于供热抽汽减少冷源损失原理为:向凝汽器排汽损失是汽轮机的最大损失,而供热从汽轮机某一抽汽口抽出的蒸汽只在抽汽口以上汽轮机各级做功发电而不向凝汽器排汽提高了减少了损失提高了汽轮机效率,因此如果供热抽出的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功越多则减少冷源损失的收益越大,也可以说供热抽汽点距离锅炉越远则供热的经济型越好。在满足供热需求的情况下抽汽点蒸汽参数越低(对汽轮机来说抽汽蒸汽参数越低则抽汽点距离锅炉越远),供热的经济性越好。因此对于我厂来说对于抽出相同流量的蒸汽供热经济性排序为再热蒸汽(冷端/热端)

当汽轮机初始参数变化不大时可以认为汽轮机各级级效率不变,因此可以认为当汽轮机初始参数变化不大同一抽汽点抽汽流量与该抽汽点抽汽节约的能量是线性关系的。对于汽轮机来说从冷再抽汽与从热再抽汽属于从同一抽汽点抽汽,从冷再与从热再抽同样的蒸汽节约的能量是相同的。从附表工况一和工况八对比可以发现:从冷再供热抽汽50吨/小时改为冷再供热50吨/小时和中排非调整抽汽50吨/小时后汽轮机热耗从7826.8KJ/KWH降到7584.9KJ/KWH,即中排非调整抽汽50吨/小时节约热量为296.782×(7826.8-7584.9)=71791.56 KJ/H。从工况四和工况五可以发现:从冷再抽汽50吨/小时改为从热再抽汽100吨/小时后汽轮机热耗从7826.8 KJ/KWH降到7658.2 KJ/KWH,即冷再(或者热再)抽汽50吨/小时节约热量为293.805×(7826.8-7658.2)=49535.52 KJ/H。从附表工况一和工况二对比可以发现:当中排抽汽从非调整抽汽改为调整抽汽(中排抽汽压力由0.815MPa提高到1.0MPa,本文中所有压力均是绝对压力)后汽轮机热耗从7584.9KJ/KWH增加到7695.7KJ/KWH,中压缸排汽调压损失热量293.96×(7695.7-7584.9)=32286KJ/H。这部分损失相当于22.5吨/小时的中排非调整抽汽的收益。

2.1 用热再热蒸汽供热与采用冷再热蒸汽供热的经济性分析

对于相同的抽汽流量下冷再抽汽和热再抽汽经济性相同,但是由于冷再和热再蒸汽温度相差一百多度,要达到相同的供热参数从热再热蒸汽抽汽时必须经过减温。热再和冷再抽汽供热的经济型差别有以下两个原因:热再经过降温使用的减温水增加了供热抽汽量但这增加的部分供热抽汽量并未在汽轮机内部做功,没有提高汽轮机效率;按照附表1供热工况4,供热减温水采用给水泵出口来计算我厂供热出口流量为50吨/小时时采用冷再供热与采用热再供热的经济性差异。

从计算可得出供热出口流量为50吨/小时,当减温水使用给水泵出口水时采用热再热供热只能达到采用冷再供热47.45吨/小时的降耗效果;当减温水使用高加出口水时采用热再热供热只能达到采用冷再供热46.95吨/小时的降耗效果。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当减温水由给水泵出口改为高加出口时汽轮机一、二和三抽总抽汽量只增加0.1吨/小时,对经济性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用冷再抽汽供热比用热再抽汽供热经济,当总供汽流量为50吨/小时时采用热再供热经济性只相当于47.45吨/小时的冷再供热量,损失5.1%。采用热再供热时使用给水泵出口比使用高加出口水为减温水经济,但经济性差异不大。

2.2 中压缸排汽供热与再热蒸汽(冷再/热再)供热的经济性分析

当中排抽汽采用不调整抽汽时采用中压缸排汽供热当然比采用冷再热蒸汽供热经济性好,但是由于中排抽汽蒸汽压力随机组负荷波动大,在负荷波动范围内中排抽汽压力部分或者全部都要低于供热需求低,因此采用中压缸排汽供热时必须采用调整抽汽,我厂采用关小中排抽汽压力调节阀的方式来提高中排抽汽压力。中排抽汽采用调整抽汽后增加了两部分损失:①中排抽汽压力调节阀关小导致高中压缸缸效降低损失。②由于中排抽汽压力调节阀节流损失导致低压缸进汽压力降低蒸汽做功能力下降损失。

虽然中排非调整抽汽比冷再抽汽经济性好,但是由于中排调节抽汽增加了损失,当采用非调整抽汽将供热从冷再切为中排抽汽时随着供汽量的增加经济性先降低再增加,收益平衡点的抽汽量计算。

收益平衡点抽汽量=(吨/小时),即当采用中排调整抽汽来替代冷再热蒸汽供热时只有当抽汽流量大于72.5吨/小时时才是经济的。同样可以计算出当采用中排调整抽汽来替代热再热蒸汽供热时只有当抽汽流量大于69.9吨/小时时才是经济的。

2.3 采用压力匹配器后供热经济性分析

采用压力匹配器供热提高经济型是与纯粹采用节流调节将高参数蒸汽降压高低参数供热相比的,由于压力匹配器利用部分高参数蒸汽能量来抽汽低压蒸汽参数,增加了低压蒸汽参数的供热量,提高了经济性,但是当高压蒸汽参数和供热出口参数不变时压力匹配器低压蒸汽抽吸量与低压蒸汽压力关系非常大,因此有时为了提高压力匹配器低压蒸汽的抽吸量需要提高低压蒸汽压力,需要低压蒸汽采用调整抽汽,根据上面的计算可知当低压蒸汽采用调整抽汽后靠提高低压蒸汽压力来提高低压蒸汽的供汽量代替高参数蒸汽供汽不一定是经济的。

3 结语

纯凝机组改为供热机组后供热经济性计算很复杂,由于现场的仪表精度不够和测点不全依靠现场数据无法计算,但是根据汽轮机厂提供的热平衡数据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采用不调整抽汽时各抽汽点供热经济性排序为中排抽汽供热优于冷再抽汽供热,冷再抽汽供热优于热在抽汽供热。

(2)采用热再抽汽经济性比采用冷再供热经济性差,损失在5%左右。热再供热减温水采用给水泵出口比采用高加出口经济,但经济性太小可以忽略。

(3)中排采用调整抽汽经济性比采用非调整抽汽经济差,中排采用调整抽汽增加的损失相当于22.5吨/小时的中排非调整抽汽量的节约量,如果采用中排调整抽汽替代冷再抽汽只有当替代抽汽量大于72.5吨/小时时在经济上才是有收益的。

篇8

[关键词]幼教机构;类型;户籍人口;外来人口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3-0028-04

本研究通过调查幼儿个体即教育对象来考察北京市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笔者于2006年3月采用回溯法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就孩子入学前接受过的学前教育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分析北京市实际存在的幼教机构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调查覆盖了北京市的老城区如西城、宣武区,新城区(城乡交界地区)如海淀、朝阳区,远郊区县如房山、昌平、门头沟和延庆等共8个区县的所有小学。按各区县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总人数分发问卷。总计发出问卷32500份,回收问卷28002份,回收率为86.16%。其中有效问卷26348份,占94.1%。

一、小学一年级学生5岁时在北京的情况

鉴于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北京市幼教机构类型及其分布的情况,本调查主要对小学一年级学生5岁时在北京的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显示。孩子5岁时不在北京的有1725位,占6.55%,在北京的占93.45%。其中外来流动儿童占22.58%,外来流动儿童所占比率最高的是朝阳区,达40.7%。接受调查的外来人口中。有92.04%办理了暂住证。

通过对户籍人口与外来流动儿童数量的对比可以看出,北京市人口分布呈现城区人口向外扩散、近郊区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趋势。原因是外地来京人员的大量涌入和城区人口的迁入。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北京市幼儿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从幼儿进入的幼教机构情况看北京市幼教机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我们将5岁时在北京生活的小学一年级学生统称为北京市幼儿,无论其是否为户籍人口。

当问及“孩子5岁时是否在幼儿园或学前班接受过教育”时。有98.63%的家长回答“是”。这反映了能够在北京上小学的外来流动儿童基本上有条件接受学前教育,但并不代表随父母进京的大多数外来流动儿童能够在北京接受学前教育。

北京市8区县小学一年级学生(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5岁时在北京接受学前教育具体情况见表1。

为了解幼儿就读幼教机构的类型。我们从所调查的各区县中随机抽取20所左右的幼教机构。分别统计外来流动儿童和北京市户籍儿童进入各类幼教机构的情况,详见图1。

图1显示,目前北京市幼教机构主要有教办园、街乡集体办园、民办园、企事业部门办园和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等几种类型。除了这些正规教育机构外。北京还存在一些非正规幼教机构。调查表明,北京市户籍儿童进入教办园的比率较高,进入街乡集体办园及民办园的数量较少(远郊区县更少,如门头沟区为0),这种情况可能与这两类幼教机构的绝对数量较少或是收托规模较小有关。另外,延庆区户籍儿童进入街乡集体办园和企事业部门办幼儿园的为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区县的园所类型有所不同。

在所抽查的无论是北京市户籍儿童还是外来流动儿童进入的幼教机构中,学前班和非正规幼教机构所占比率平均要达到18%~26%,这表明北京市各区县的学前班和非正规幼教机构都占有较大比重。从总体上看,北京市4个远郊区县无论是户籍儿童还是外来流动儿童进入学前班的比率均大于其他正规幼教机构。这种状况同正规幼儿园在城乡分布的不平衡直接相关。这也说明学前班在城市远郊地区有客观存在的必要性。

此外,在远郊区县和外来人口较多的新城区,外来流动儿童进入学前班和非正规幼教机构的比率相当大,如门头沟和房山地区外来流动儿童上学前班的比率分别高达47.06%和40%,朝阳区外来流动儿童进入非正规幼教机构的比率也高达30%。让孩子进入学前班和非正规幼教机构接受学前教育与外来流动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直接相关。外来流动家庭往往负担不起正规幼教机构的教育费用,而且没有多余的时间及精力去照顾孩子,而学前班和非正规幼教机构往往因为收费低廉、教育和服务形式灵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部分家庭的需求。

三、北京市非正规幼教机构分布及其注册情况

笔者采取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各区县幼教机构的注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非正规幼教机构普遍存在于北京市各区县。笔者调查发现,非正规幼教机构多由民间力量兴办,它们的出现满足了部分偏远地区和低收入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市非正规幼教机构的数量和办学情况目前并不为官方所完全掌握,这应该引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探索适宜的管理和扶持办法。

在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某区念小学的孩子,之前不一定在该区接受学前教育,这说明儿童在接受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期间有一定的流动性,或是存在人户分离情况。这一现象具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城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性较大,而郊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性较小,有的甚至没有流动,即绝大部分郊区孩子是在同一地区接受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这种情况与近年来北京市城市规划和发展有直接关系。

四、北京市各区县幼教机构收费及家长接受程度情况

通过家长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北京市各区县幼教机构每月的收费情况。总体而言。北京市4个远郊区县的幼教机构收费为100元/月及以下的所占比率较大,除延庆区之外,其他各区幼教机构收费绝大多数在100元~500元/月。北京市各区县幼教机构收费情况详见表3。

从各区幼儿园每月收费的平均值及最高金额来看,城区幼儿园的收费是远郊区县的数倍。这从侧面反映出北京市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笔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各区县幼教机构收取赞助费的情况比较普遍,平均比率为31%,其中西城、海淀、宣武、朝阳4个城区有些幼教机构收取赞助费的比率高达64%。在各远郊区县。外来流动儿童交纳赞助费的比率要高于户籍儿童,而在城区这一情况刚好相反。

赞助费数额也因各区县的具体情况而不同,最低每年1000元,高的1万元以上。平均为2589.63元。如,海淀区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每年向家长收取高达1万元的赞助费。

笔者还就家长对幼教机构收费的接受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对收费“完全可以接受”的外来人口占17.2%,户籍人口占24.9%;感到“难以承受”的外来人口比率为11.4%,户籍人口为6.4%。

五、北京市各区县幼教机构与孩子家庭住址的距离

调查发现,在幼教机构与住家远近的问题上,有67.50%的家长认为应选择离家最近的幼儿园就

读。按户籍调查,北京户籍儿童在离家最近幼儿园就读的占67.1%。外来流动儿童占87.1%。外来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和精力有限。极少选择质量好但离家稍远的幼教机构。

六、讨论与思考

1.关于社会真实需求与适宜的事业发展规划的问题

前文已提到,北京市外来流动家庭及儿童的数量远远超过相关职能部门的统计结果,数据失真可能导致制订政策背离现实需要。比如,政府职能部门在统计各类数据时往往着眼于户籍人口,没有充分考虑外来流动家庭及其儿童的情况,对于真实的幼教市场需求把握不准。这可能直接影响到政府对幼教事业发展规模的判断、布局的规划和发展策略的选择。

2.关于多元化办园及相应的管理办法

调查表明,当前,北京市还存在着大量学前班和非正规幼教机构。4个远郊区县无论是户籍儿童还是外来儿童进入学前班、非正规幼教机构的比率均大于其他正规幼教机构,这种状况同正规幼教机构在城乡分布的不均衡直接相关,同时也表明学前班及非正规幼教机构都有存在的客观需要。

事实上。这两类幼教机构承担了远郊县区、农村等地区相当程度上的幼儿教育和服务功能,满足了社会不同群体对教育和服务的不同需求。

基于北京市正规幼教机构与非正规幼教机构并存发展的事实,相关职能部门不宜想当然地划定统一标准,采用行政手段简单化地限制或取缔学前班或非正规幼教机构,相反,应该充分开展调研,准确掌握非正规幼教机构的办学状况,以人为本,因势利导,探索切实可行的管理和扶持办法。例如,可以通过加强社区的管理职能规范办学行为等。幼儿教育由政府完全包办尚不现实,因此。相关人员和职能部门需要改变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鼓励和支持多元化办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