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8篇

时间:2023-10-09 09:28: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

篇1

关键词:体育新闻;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47-03

本文针对当前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内容实践环节中,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脱离的现状,进行教学要点的改革与创新,并联系体育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尤其从实践环节上进行扩充、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本文以哲学思想为指导,以教育学为依托,以传播学为导向,通过教学改革研究丰富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理论建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现状分析

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视台、电视制作公司对电视传媒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广播电视体育节目领域的专业人才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体育新闻专业的教学方向伴随着这一发展趋势在不断更新,在人才培养上力求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媒体需求。目前,大多数综合性院校以及部分传媒类专业院校已经开始以行业要求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但是体育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对此项课程的改革措施还处在比较模糊的阶段。但就目前的教学环节来说,实际效果却与预期存在脱节,究其根本,就是忽视了该课程的体育专业性。此外,我国现有的相关教材中,体育播音与主持专业教材实际上处于空白状态,致使教师在教学中无章可循、无规可依,导致教学变得随心所欲、五花八门。学生真正理解运用有限,亦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催生了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要点的改革必然。

二、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要点研究

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一课,应当是在“播音与主持艺术”和“体育新闻”两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介绍当今电视体育播音与主持的发展趋势、现实案例、背景资料等,以及作为一名广播电视体育播音员与主持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与工作技巧。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认识广播电视体育播音员与主持人操作技能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广播电视体育新闻播音与主持的实务操作能力。

1.教学目标的要点改革。针对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对从业人员的技能与素质要求,该课程应围绕此确立教学要点,尤其要强化体育知识与播音主持技能相结合的特点。体育播报与解说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对播音员政策水平、文化修养、专业知识、业务水平的全面考核。一名优秀的体育节目主持人,应具备以下几点基本技能,这也正是教学要点所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与深化:(1)熟知播音学的基本规律,掌握规范普通话与张弛有度、语气得体的说话方法。作为一名体育解说、播报、评论人员,良好的普通话和得体的说话风格是首要条件。体育新闻有极强的实效性和特殊性,这也正是作为一名体育新闻主持人的基本功。(2)熟悉大众体育运动项目知识。对大众化体育运动项目知识有基本了解,才能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应对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新闻播报与评说,提高观众的体育知识水平。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应始终着眼于“体育”这个主导方向,以此作为开设该课程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而这往往正是该课程教学要点设置中比较匮乏的环节。(3)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知识结构应能满足社会和职业需求,反映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特征。其能力主要体现在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协调组织能力三个方面;其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创新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五个方面;其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能力、体育知识水平、体育新闻的策划与写作能力、采编采访能力等几个方面。作为一项专业课,通过一个学期的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这些技能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该课程的教学要点应锁定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技能的实践上,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学到最后仍然不知所云。(4)凸显“采、编、播”综合能力。播音员、主持人是通过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要想圆满地完成话筒、镜头前的语言传播工作,就必须掌握并且运用好自己的“武器”,也就是要掌握并运用好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的相关设备。当前,随着节目制作理念和媒体经营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许多节目都是由播音员、主持人策划和制作完成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一专多能”,这就对体育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增强学生“采、编、播”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棘手问题。

2.教学方法改革。(1)硬件设施应满足学生需求。一期成功的电视体育新闻节目离不开硬件设施的优化配合。录音室、摄影棚、导播间、非线性编辑室等专业制作地点为节目的完整和规范提供了绝佳场所;摄影机、摄像机、话筒、耳麦、导播车、编辑机等专业设备也能够使节目效果更加精良。配套齐全的硬件设施将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提高课程效率。特别是多媒体实验室的应用,注重电视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合作,是当今媒介融合潮的必然要求。这也从另一层面要求各院校相关专业应当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专业设备的添置和更新,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2)案例式授课激发学生思考。案例式授课一大好处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研究当前案例,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同时,对案例中出现的材料和关键点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见解,做出评判,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这种方法被普遍注入教学过程中,但也存在着案例过于简单枯燥、教师分析不够透彻、学生缺乏主动跟进,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等现象。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在案例教学的准备和实施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案例教学最佳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案例式授课另一方面也引导着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有别于传统的被动灌输,鼓励学生发言和分析,不乏是一种增强他们鉴赏力和逻辑力的良方。如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加入学生自主策划、编排的五分钟体育评论环节,以刚刚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为故事点,鼓励学生课堂发言,模拟镜头前的体育新闻解说与评论,会使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感,增强前提策划、撰写稿件以及组织语言的综合能力。媒体圈更新速度极快,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注重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注重列举一些当下社会热门的人事物或话题,更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拓宽学生视野,掌握当前业界的最新动态,从而加深对某一概念或专业名词的具体化和感性认识。(3)实践化活动强化学生能力。对于体育新闻专业的《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来说,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学会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看节目”、“写节目”到“做节目”的实践化过程,想要尽可能了解电视体育新闻节目制作各个环节和运作情况,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建议学生参加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其中“看节目”与“写节目”直接关系策划与写作的进程。“看节目”是写与做的基础,它影响着后面两道程序的优劣好坏,学生学会“看节目”,不仅仅是以一名普通观众那样欣赏电视节目的内容,而更应该站在体育节目解说员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去鉴赏节目的创意手段和制作方法,从而萌生新的节目想法及策划。“写节目”重点在于节目的策划写作,强调的是文字的创意和文学性。要使专业学生成为优秀的“电视”,必须要保持与社会的“亲密接触”及对体育新闻事件的敏感程度,通过持续不断的积累,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和分辨能力,这样才会有扎实的纸上功夫。在实践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扬个性,主动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要求学生具备统筹分析的能力与创新开拓的视野,并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和问题。这也是电视人理应具备的特质。定期布置策划实践作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策划意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探索与媒体操作实践结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勾画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综上,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一课,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入手,以寻找实践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结合点。

电视艺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逐渐起步,20世纪60至90年代开始成熟,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艺术蓬勃发展,具体表现为全球化和数字化两大特征。电视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电视体育新闻的拍摄方法、节目类型、运作模式等,这就要求专业学生通过深入调查、搜集和学习,充分占有材料和足够的知识储量,进而成为具备新闻敏感性的创新型“杂家”。其中,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角色,随时可能成为电视关注的焦点,在体育新闻的发展中越来越举重若轻,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一课凸显出极为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体育学院实际,注重个性化的引导,力求通过课程的不断改革来探索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或深造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对相关专业的学科体系构建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对于国内其他院校的体育新闻专业相关课程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迎.对体育栏目播音与主持者修养及实践的探讨[J].实践与探讨,2012,(05).

[2]高越男.体育节目主持人的特定把握[J].湖北体育科技,2007,(05).

[3]张江南、龚超.体育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发展理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02).

[4]井冬梅、任广耀.试论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质[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关乎幼儿教育发展,尤其是在新时期的教育发展环境下,积极进行学前专业教育课程优化,并解决现阶段学前专业课程问题,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水平,同时也是未来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用结构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相对复杂,内容涉及文化、心理、艺术、教育等多个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阐述,是为更好地进行学前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教学工作科学性分析,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问题得以有效突出,为学前专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提供部分基础建议[1]。(一)教学结构。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主要分为文化教育、专业教育及艺术教育三个方面。学前教育,作为开发和儿童思维逻辑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要求幼儿教育专业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在教学方面也能将与幼儿阶段儿童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做有效教学传播,以此保障儿童学前教育的综合质量。另外,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由于对知识理解能力有限,且对知识的接受强度相对较低,因此,需采用娱乐化教学手段,开展深层次的教学工作,通过幼儿教师对舞蹈、绘画及声乐等艺术表达形式的掌握,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模块,为幼儿更好地融入学前教育阶段,创造有利的人才培养环境。(二)课程结构。现阶段,学前教育课程结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文化课程部分,例如,政治课程、英语课程、高数课程等,该类课程设置主要用于丰富学生个人文化积累,使其在后续阶段的岗位工作方面,更好地发挥自主性优势。第二,艺术课程,基础内容有音乐、手工、美术等。艺术课程的设置,在于更好地对儿童开展教育,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融入岗位工作环境。第三,心理学课程。该类课程多用于掌握儿童心理活动,通过分析儿童学习需求,制定科学的学前教育项目,使高校学前专业人才培养能与当前的幼儿教育发展环境充分契合。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践可行性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的可行性,主要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选择与应用,是否能在学生后续的工作方面,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又或是是否通过课程精简与信息化教学对接等方法,减少部分多余的课程教学内容,使学前专业课程的设置能符合现代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2]。(一)教育可行性。教育可行性,是对学前专业课程的选择合理性进行分析。首先,应明确的是学前教育是一项庞大的教育对接工程,通过高校人才培养知识输送,为启蒙教育发展做铺垫。因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选择,必须将学生个人意愿考虑在内,本着人性化教育推广理念、秉承以人为本的育人育才思路,做好科学的学前教育课程规划,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切实保障。其次,要了解的是学前教育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分析教学形式、课程内容等要素对学生个人学习的影响,优先解决学生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个体问题,从个体教育向群体教育逐步靠拢,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学习诉求。最后,需改变的是学前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增强学前专业课程设计整体性,注重各主要课程间的有效衔接,优化现有的学前专业教育课程应用细节,使学前教育课程选择,能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教学主体优势。(二)实践可行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可行性,是阐述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应用,能否被学生有效运用于实际的工作实践。学前教育专业之所以将舞蹈、声乐等课程作为研习内容之一,是充分考虑到学前专业学生就业所面临的群体,主要以幼儿儿童为主,必须满足幼儿儿童的娱乐化教育发展需求,方可更好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个人能力。故而,学前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便成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当前,学前专业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课程选用相对合理,但在专业课程教育应用方面,存在课程内容重复、课程信息陈旧及课程教育环境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导致近年来高校学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能力有所下滑,学前教育对学生个人品格的束缚能力也随之下降,学前教育行业发展饱受社会各界诟病,这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必然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育,总体而言符合现有专业教育标准,但在教育课程选用及内容应用等方面,仍有部分细节问题待解决,需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专业教育标准、专业教育管理以及专业教育兴趣教学引入四个方面做进一步分析,使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综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3]。(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内容陈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陈旧,主要指教育结构的优化先进性不足,未能根据时展需求,及时地对部分教育信息做更替,教育课程的选用,也难以充分地突出文化性、艺术性、教育性特征,不利于现代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此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性教育工作,必须要加强教育管理创新,将趣味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模拟教学等内容,纳入学前专业教育体系,使学生能掌握多种儿童学前教育方法,一方面,便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为更好地提高高校学前教育综合效率,提供新的教学捷径,改变传统枯燥的学前教育培养模式,使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形成良性教育循环,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长效化开展,夯实结构性教学基础。(二)学前教育专业素质教育管理能力不足。近年来,学前教育安全问题频出,学前教育教师个人品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学前教育安全问题出现的根本,不仅是学前专业学生的个人问题,也涉及到高校专业教育管理、课程安排控制等各个方面。高校虽无法改变学生个人主体行为,但有必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学生素质教育做出进一步改变,不应一味地将学前教育安全问题,归咎于行业发展及教育组织方面。所以,学前教育素质管理尤为必要,应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课程比重,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考核标准,弥补学前教育专业素质管理方面的不足,使学前专业教育工作的推进,与现代教育发展环境充分契合。与此同时,高校要注重对育才育德教育思想理念的运用,强化高校素质教育实践,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能够合理安排,能从一定程度上为学前教育行业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部分基础性教育帮助。(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不统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内容繁复,不同地区的教学文化特色不尽相同,使各个地区均有不同学前教育课程应用标准,导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无法适应多地区的教育实践岗位,仅能在本地区开展专业就业工作,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更好地开展文化教育交流,产生一定的实际阻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确保学生能在不同教育发展环境下,有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而不统一的教学实施标准,则易对学生学前专业知识内容的运用产生部分程度的环境限制,使外界对学前教育教师形成教育水平不足的错误认知。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用,要统一各地区教育标准,充分考虑学生未来阶段就业需求,在突出地区教学文化特色的同时,建立系统化的教育实施标准,使学前教育专业能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环境融为一体。(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缺乏兴趣教育实践。兴趣教育,并非是小学、初中教学应用的专利,对于高校人才教育而言同样适用。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儿童教师培养的摇篮,也应通过兴趣教育方式,使学生充分掌握兴趣教育的基本特性,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做进一步教学铺垫。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通常忽略对兴趣教育的应用,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第一,高校对兴趣教育重视程度较低,未能根据专业教育内容,选择适宜的课程教育模式,长此以往,学生群体对学前教育认识,便成为无休止的理论学习,不利于长期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使专业教育水平大打折扣。第二,高校对兴趣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的片面理解,将兴趣教育列为低级教育策略,仅在课程安排方面注重面子教育,而脱离高等教育的本质,导致高校学生始终在低迷的状态下接受专业课程教育。

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策略及问题解决路径

篇3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 活动课程 改革与建设 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49-01

学前教育是一门学习如何教育的课程,本专业的学生是受着一代的教育成长起来的。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去教育下一代。这样的学习任务就像是祖国花园中的育苗园丁,育苗的质量将影响未来苗圃的发展。这正是符合了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进行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行业的发展使得学前教育这样一门特殊的专业有了更加高的要求,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最为受到关注的。

在学前教育中活动课程是指在学习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在教育幼儿的时候把活动和课程相结合,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幼儿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幼儿的全面素质同时提升。这样的课程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掌握难度。

一、活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程结构

在学前教育这门专业中学生主要为初中毕业生或者是大学生,其中女生为大多数。再加之这门课程的专业特点,课程结构一般划分比较简单,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实践课。

其中实践课的占比相比于其他几门专业课来说在课程设置的结构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也就是说在课程课时上,实践课没有很好地起到主导作用。实践类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清代就有诗人这样描述儿童放学的场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当代这种最单纯的活动实践学习状态被重新提出来,是因为在人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幼儿时期的教育只是全部教育的基础。在基础的教育阶段并没有具体的指标来要求教学的效果和结果。学前教育的真正意义就转变为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挖掘和兴趣的培养。

学前教育中活动课程的设置正是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对于这种课外活动变为课堂活动的掌握能力,主要是学习如何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控局面然后再在活动的情境中把需要表现的知识和需要传授的知识表达给学生。从课程结构来看学前教育实践课的设置并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掌握,在学前教育活动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大学前教育专业中实践课程的占比。

二、活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程顺序

在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中,课程设置主要为基础课程、专业课、实践课。实践课在课时的设置上并没有优势。同时活动课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程顺序同样没有很大的优势。在学前教育活动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这也是一大值得注意的问题。

中职学前教育的理论性更是超过了实践性。在当今社会小孩如雨后春笋搬生长的时候,学前教育的学生正在学习理论。理论的学习是任何技能的基础,但学前教育是在就业之后主要从事实践类的专业,实践课程的不到位也是学前教育学生在就业后难以满足就业单位要求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在中职学前教育中设置在了第一、二学年。专业技能的相关课程则设置在了第一或者第二学年的最后。而实践课程则安排在了第三学年至毕业。这样的设置在本专业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实践课程的设置在整个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中处于末位的位置,这样的课程顺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没有了优势。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学生主要的生活重心转移到了寻找工作和其他毕业的事宜上,而且在这个时期内学生已经没有很好的机会去接触老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也难以解决。”可以看出活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课程顺序的安排也是改革活动课程和建设活动课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活动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和实施效果

学前教育的活动课程主要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独当一面,能够独立带领一班的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但是就目前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教学反馈来看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在学前教育活动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学习实践课程的管理力度,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以便于更好地了解课程的授课效果。

结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幼儿教师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中活动课程的设置正是提高这一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对学前教育活动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中笔者就以上几个方面做出途径探析,力求为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潘秀峰.《捉迷藏》教学案例[J].新课程(教研),2011

(04).

篇4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理论基础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潜力、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幼儿园教师、幼教机构专业从业人员、学前教育相关领域的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也进一步地加剧了学前教育的人才需求。学前教育具有广阔的市场,一些大城市更是供不应求。而学前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则是教育资源不足、具有地方偏差,一些大城市拥有学前教育良好的资源,而一些乡村则完全没有学前教育的概念。

我们国家目前缺少的是高素质的幼师人才、一套完善健全的学前教育体系。学前教育的工作比较轻松,还享有双休、寒暑假等福利。除了到幼儿园上班之外,还可以到早教机构、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工作。就业机会是非常多的。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知识索养、科学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概论等。

3.专业方向课程

篇5

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内涵

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规划,是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指依据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指课程类型,各类型课程所占比例及各类课程怎样构成整体[2]。

2.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比较研究

2.1国内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幼儿教育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其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知识类、技能类和实践类。知识类课程是为学生提供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并为问题解决提供思路,包括教育通论、心理发展、课程与教育以及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及幼儿园课程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技能类的课程为培养学生毕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技能,包括艺术素养课程、幼儿教玩具制作、幼儿园教学设计、教学法和教师口语等;实践类课程是通过教学实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分为幼儿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3]。宁夏师范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其中通识课程大约占总课程的31%,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53%~56%,专业技能课程大约占3%,实践课程约占13%[4]。万莉以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综合得出课程设置大致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7%,学科基础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4%,专业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8%,实践教育环节约占总学分的11%[5]。

2.2国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美国学前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教师关心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包括艺术、人文、社会等内容;专业课程种类繁多,分科精细,着力于使学生构建扎实的教育理论,涵盖早期儿童教育、安全和营养等课程;专业实习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从中获得教育经验,这部分课程在学生的整个课程培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教育实践,约占整个教育时间的30%[6]。

英国学前教育本科层次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四大模块:核心课程研究、专业研究、学科研究和学校体验。核心课程研究包括师范生必学的英语、数学、科学三门国家核心课程及教学法;专业研究是为了思考和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涵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知识。学科研究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学科作为专攻领域;学校体验模块主要包括见习、实习等内容[7]。

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三年的专业教育中,每年每学期都必须到各种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见习实习,教育实践总时间为19周。而每年的必修课程主要分配为:第一年学习教育实践导论,教学策略;第二年包括儿童心理教育、社会教育等;第三年包括儿童音乐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等[8]。

3.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李可娟选取陕西省开设有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六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这六所院校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分配不合理,实践课程执行效果不佳,课程设置与执行不同步[9]。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类和专业技能类课程较薄弱,专业知识陈旧且脱离幼儿学习生活,专业课程内容过分重复,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10]。文颐、唐大章等选取四川省幼儿园园长和成都中职学校优秀教师作为调研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种类少,缺少一些重要却总是被忽视的课程如教学资源开发、家庭教育指导,意外事故处理等[11]。

总之,结合国内外研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各高校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从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这个角度来分析。其中,知识类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知识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识课程中职业素养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比例偏低;专业基础课覆盖范围小,且理论知识陈旧冗杂,某些知识点在各个课程之间重复出现,而新兴学科如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却鲜有开设;通过对幼儿园园长的调查研究发现本科生虽然理论方面优于专科生,但技能较弱,进入幼儿园后还要经过培训,不能直接上岗工作。此外,技能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反映艺术素养课程如钢琴课,能够在课后练习的机会比较少,琴点紧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实践类课程中,美国的专业实习课程占总课程的30%,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尤为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而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仅占全部课时的11%―13%,且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得到的指导和评价较少,影响实践效果,突出表现在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实践能力不足。

4.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建议

“任何一所高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学时、内容及衔接、交叉,都是这个学校(专业院系)的核心,也是该专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的体现”[12]。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也是各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载体,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与结构至关重要。如史丽君从《专业标准》的视角出发,指出各高校应该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完善选修课课程体系,并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增加保育类知识课程,改革艺术类专业技能课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13]。邵小佩,周灵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了就业取向下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并提出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和冗杂,增加课程中的展示性活动,合理安排课程设置顺序[14]。李学杰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幼儿成长教育,提出应增设幼教热点问题透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多门选修课程,开设专家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前沿知识[15],把握本专业的研究趋势,增强学生研究意识。

结合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现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需求,按照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在知识类课程中,应拓宽专业基础课程的覆盖范围,增设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新兴课程,整合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删减并系统性地归纳这些学科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并在教材中适量地加入实践性活动,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幼儿园见习,与幼儿园教师合作等方式,定期透过幼儿在课堂和游戏中的表现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实际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避免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不良后果。此外,在设置专业选修课时,要与专业必修课有一定的联系,拓展并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识课程中,提高职业素养类与自然科学类的课程比例,在培养学前教育优秀教师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出品德高尚、具有人文素养的人。

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比较;原因;建议

德国是学前教育的发源地,具有先进的自身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因此,比较研究中国与德国的学前教育,借鉴德国学前教育的优点,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对当前中国学前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德学前教育机构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及学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对中德两国学前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造成两国学前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结合德国学前教育的优点与我国国情,对我国学前教育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中德学前教育比较

(一)学前教育机构设置的比较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主要有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学前班、特殊幼儿园、托儿所、“白天的母亲”、林间幼儿园等。具体而言,德国幼儿园分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大部分家长将子女送往半日制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幼儿自愿交费入学;德国学校附设幼儿园主要为已到入学年龄但心理发展还不适合上小学的孩子而设置的公立预备教育机构,儿童入园完全免费;德国的学前班是针对不到入学年龄但心理发展已经适合上小学的儿童设置的教育机构;特殊幼儿园主要是为残疾儿童设置的教育机构;托儿所是为0-3岁双职工子女设置的保育机构;名称为“白天的母亲”教育机构是一种教育形式,一些不外出工作、在家照看子女的妇女在接受一定的培训后,帮助邻近职业妇女照看儿童,当儿童“白天的妈妈”;所谓德国林间幼儿园,是指以大自然为教育资源库的幼儿园,在这样的林间幼儿园里,儿童可以从事各种游戏和运动,从而既可以提高儿童的运动能力,又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并且不会使儿童因过多的管束而产生心理压抑。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由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组成。其中托儿所招收3岁前的儿童,贯彻以保为主、保教结合的方针;幼儿园主要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同时也为父母参加工作提供了方便;学前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存在于幼儿园里的学前班,另外一种是存在于小学里的学前班,学前班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要进入小学的儿童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综上所述,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种类多,能照顾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心发展状态的儿童,能让孩子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发挥其潜力;而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种类偏少,不能很好照顾处于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需求的儿童。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或大纲,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设置相应的体验课程。这些课程以游戏为主,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儿童的独立性、合作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在中国,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由此可以看出,德国的体验课程涉及领域广泛,让幼儿大开眼界,课程以游戏为主,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在玩的过程中掌握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我国的学前儿童所学课程涉及面也广,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儿童多面发展,只是侧重点稍微有所不同。德国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以及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帮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中发展个性。而中国则是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出发,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比较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最明显的特征是混龄编班,班级规模较小,每班不超过20人。这种混龄教育体现了“自由发展”与“自我教育”的特点,日常教学活动主要采用个别教学、小组活动,基本不组织全班性的集体活动。然而,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编班是按年龄编班,班级规模较大,每班基本都超过30人,主要是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由此可见,德国的混龄编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促进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大量采用小组和个别教学的形式也能使每个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而中国的学前教育则主要按年龄分成大班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无法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也阻断了不同年龄儿童相互学习的机会。

(四)学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比较

德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学前学校教育辅助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换言之,家庭教育始终是教育的第一位。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各项活动,并在每学期开学初和家长讨论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也欢迎家长到幼儿园做“义工”,充分体现了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家庭教育是学前学校教育的辅助。每学期学前机构也开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活动中教师告诉家长幼儿园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或者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家长在学前教育阶段显得比较被动。由此可见,德国学前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完善,而中国学前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殊不知家庭教育理应在学前儿童健康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育不能包办学前教育。

二、中德学前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从中德两国学前教育的比较不难看出,两国学前教育在教育机构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及学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上差异明显。以下主要从政治背景、价值观念两方面来分析两国学前教育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经济背景

就政治背景而言,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各联邦州有很大的自。各联邦州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可以自行发展。学前教育机构可以根据自己所在联邦儿童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等。在中国,教育部会颁发政策,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课程设置进行微观调整。就经济而言,德国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德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也直接导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由此,两国政治经济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国学前教育在机构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差异。

(二)价值观念

德国人认为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也是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要将孩子努力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就要不仅发展孩子的社会属性,而且要发展孩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换句话说,学前教育要努力培养孩子的个性、独立性、合作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中国的教育实情是: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掌握的多少而不是掌握的途径和过程。因此,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学前教育更多地注重对孩子知识的培养,而不是培养孩子的个性、独立性、合作能力与社会交际能力。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对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的强调还不够,孩子与自然、社会互动也不够。

三、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建议

(一)学前教育机构应多样化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而且每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为特定儿童发展而服务的。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相对较少且没有针对性,学前教育机构都是整齐划一的,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就送去好的幼儿园,而针对残疾儿童的特殊幼儿园较少。鉴于此,我国应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发展。

(二)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把学前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注重把学前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德国学前教育目标的鲜明特色。我国制定的学前教育目标侧重于对儿童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在学前教育阶段就过早地摄入了小学才该学习的知识内容,而较少关注对儿童的独立意识、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我国应该适当借鉴德国的培养目标,结合我国实际,顺应儿童天性,培养儿童独立的人格,成为“完整的人”。

(三)学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

因具有混龄编班与较小班级规模这两个特色,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多以个人和小组活动为主,有利于学前儿童主体性、合作性、个性的发展。而我国幼儿园班级规模较大,且按年龄分班,多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教师很难照顾到所有儿童,往往较多地关注表现比较优秀的和活泼的儿童,不利于因材施教,同时儿童的自主性、积极性、社会性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我国学前教育要考虑我国实际,在采用集体教学的同时也可多采用小组或个别活动,使每位儿童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四)重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我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学前阶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国,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儿童在幼儿园表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幼儿园老师教的好坏。家长很少参与学前教育机构的活动,只是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在家也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不重视家庭教育。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家长也慢慢地转变了“学校教育是主体”的错误观念,开始更多地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也要逐步让家长主动参与儿童活动,共同商议教学计划。家长不再是活动的观众,也是活动的参与者。

四、结论

篇7

[关键词]新升格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策略

[作者简介]马贵俊(1970- ),男,宁夏固原人,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宁夏 固原 75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宁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教师教育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1-159)、2012年度宁夏高校科学研究项目“民族贫困地区民办幼儿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南山区为例”(项目编号:2012-336)和2013年度宁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新升格师范学院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培养模式研究――以宁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项目编号:YB2013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1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抢抓机遇,申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本科层次的幼儿教师。由于新升格师范学院主要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学生普遍艺术技能技巧较差,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加之学前教育本科专业重理论、重观念、轻实践、轻能力的传统,使得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高质量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人才基本技能的要求。为此,新升格师范学院要顺应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新升格师范学院要摒弃学前教育的专业意识,加强与社会(幼教机构)的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在国家政策导向下,社会不仅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且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幼儿园调研了解到,大多数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认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应有爱心、专业技能全面、性格开朗;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幼儿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即优良的道德素质(热爱幼教事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实践智慧、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在我国,专业知识技能主要是在职前培养中获取的。因此,新升格师范学院在定位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根据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实际需求与学校实际条件和资源,制定富有特色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为顺应时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先后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如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幼儿教育师资培训和儿童传媒工作者、儿童早期社会服务、管理和研究人员等,并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的生源”。蚌埠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及管理能力,能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已将培养幼师、中师的专业课教师转变为主要培养幼儿园专业化教师和幼教机构的管理和科研人员。

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了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大。为此新升格院校增设了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期望培养出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师资。必须准确定位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可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教学及保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学前教育教学及保育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学前教育机构及相关部门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及管理、在社区从事学前教育及社会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1.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的基本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当前,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的构成主要包括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教育实践。公共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广泛的文化素养;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专业核心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教学和组织活动的科学方法,形成专业能力;教育实践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看似合理,实际上却存在着各类课程比例失调、分布不均、教育资源浪费、学生的实践缺乏等问题。一是各类课程比例失调。分析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会发现,通识课程的比例大且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专业课程中理论课程学时过多且内容上有交叉、重复;选修课程过少,不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技能课程比例偏低,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利于学生形成实践智慧。二是技能课程比例偏低。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主要是为学前教育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在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调研中发现,与原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相比,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艺术技能技巧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与艺术课程开设不足和学生技能训练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三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在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学时少、学分比例低,缺少对第二课堂技能训练的安排,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课内与课外相脱节,学生难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艺术技能技巧。

2.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整体规划课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整合,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着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第一,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出发点。学生的专业发展是课程设置的着眼点,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顺应时展,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为学生提供宽厚而坚实的专业基础教育,使他们具有后继发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要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根据笔者对各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调研发现,各高校学前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或与教育专业近似,或与心理学专业近似,或与艺术专业近似,难以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学前教育专业要注重能力、突出实践,课程设置要体现教育性、艺术性、综合性、广泛性,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是由学前教育的特定对象和方法决定的。第三,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教育实践贯穿于学生培养期和教育的全过程。

3.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应立足发展性,体现教育性、艺术性、综合性、广泛性,重视实践教学,重视艺术技能训练。第一,优化课程结构比例,加强专业课程综合化,灵活选课制度。针对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对通识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使课程既覆盖全面又精简,从而减少课时,给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实行“平台+模块”的模式,即通识教育平台(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大学外语课程模块”“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课程模块”“专业认知及职业素养与发展课程模块”“综合教育课程模块”七个领域的课程模块构成)、学科基础平台(由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三个学科的基础课程构成)、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模块)、教师教育平台(包括基本的教育理论课程和五大领域课程)、实践教育平台(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降低通识课程比例,优化内部结构;可以整合内容上交叉、重复的专业课程,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加大选修课比例,使学生根据不同定位进行选择;增加了技能课程比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智慧。第二,加大技能课程比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强课外训练。目前,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艺术技能技巧较差是普遍现象,这与艺术课程开设不足和学生技能训练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生进行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努力做到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常态化,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主题化,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技能训练的任务化。其次要加大艺术技能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在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教学中,要强化艺术技能训练;要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技能强化班,使课内学习与课外训练有机结合,将艺术技能训练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保证训练时间,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前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技能达到一定的标准。第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育效果。学前教育工作者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能力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发展与完善。只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的形成。在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育平台应主要由“通识教育实践”“教师教育实践”“学科专业实践”“学生实践创新与素质拓展”构成。“通识教育实践”主要培养学生在政治思想、军事、体育、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教师教育实践”主要促使学生将所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专业实践”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专业实践技能;“学生实践创新与素质拓展”旨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拓展素质,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设计创作。要努力做到教育见习在时间上的常态化和内容上的序列化,教育实习的系统化。要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 增加教育实践环节的学分, 提高教育实践的学分比例。把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调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加大技能课程和实践训练的比例。

新升格师范学院要顺应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篇8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课程建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0

课程体系是教育实施的载体,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的操作规范。一定程度上,课程体系的建构不仅会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向性,而且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当前各大高校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来看,普遍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势必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忽略了幼儿园教育的本质内容。因此,从高校学前教育的课程建构出发,对于当前的课程设置体系作出妥善调整,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从学前教育专业中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实践教育及通识教育四个方面就课程建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 积极整合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是高校学前教育开展的主要课程内容,也是学生接触到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专业课程教育。然而,不少高校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构时盲目突出专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的数量上过于频繁,且覆盖范围广,缺乏有效的内在逻辑性,核心内容不明显。甚至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也掺入了过多的专业课程,单纯注重专业教育的纵向发展,忽略了横向联合的巨大作用。可见,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的重新建构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专业教育课程在设置时需要秉承少而精的原则,突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注重综合性专业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此外,时刻关注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再对自身的课程作出适当调整也是尤为重要的。

(二) 突出技能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理论指导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来说自然是极为重要的,然而突出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也同样不可忽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能力的薄弱成为了其就业过程中的绊脚石,这正是由于不少高校在进行课程建构时忽略了对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与指导。综合技能是幼儿教育中的必备任务,也是体现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必然途径,师范类学前教育毕业生必须对自身的技能有一个清醒和深刻的认识。从学校角度来说,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培养力度,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与就业市场的融合。从美术、歌唱、舞蹈等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且这样的技能训练应始终贯穿在学前教育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

(三) 重视实践教育课程的开展

高校学前教育课程建构中实践课程的融入是培养学生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作为将来幼儿教师的必要条件,也是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的最好尝试。通常学前教育实践教育课程的结构主要有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个部分。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不少院校在安排教育见习时往往周期比较短,见习效果也不是很好。教育实习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展,一般是学习备课和上课的技巧,而对于整体的教学活动则没有过多的涉及。总体而言,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和实习课程其形式都比较单一,内容也不够透彻,这显然难以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在重新建构实践教育课程时,可以在校园内建设教育实习基地,并积极联系相关幼儿园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适时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四) 关注通识教育课程的融入

所谓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指大学英语课程和基础计算机应用课程以及相关德育类课程的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融入不仅丰富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在通识教育中的培养力度,引导学生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完善自身的政治法制基础和道德文化修养,力求实现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此外,一些工具类课程的开展,如大学语文、演讲艺术等,也是夯实通识教育的关键所在。针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也可以开设一些类似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这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除了上述提到的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实践教育及通识教育四个方面的课程建构之外,增加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自主选修课程的开设比例也是尤为重要的。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应妥善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既要突出选修课程的促进作用,又不能妨碍到正常必修课程的开展。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差异的本质规律,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接受能力着手,做到必修课程的精简和选修课程的增加。在重新建构高校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影响下,学生必能有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学前教育专业的市场前景也必将更加广阔。

结语

从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中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实践教育及通识教育四个方面的课程结构来看,已经逐渐涌现出一些弊端。各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失调,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专业培训力度不够,实践环节缺失等都成为了高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因此,从课程建构的角度出发,适当增加学生自主选修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势必产生积极影响。此外,课程的重新建构还将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幼儿教育事业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王大顺,王云霞,郭学毅.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