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德育与心理教育8篇

时间:2023-10-09 09:28: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与心理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与心理教育

篇1

关键词:特殊教育;德育心理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09-01

一、加强德育工作时,必须重视心理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在整个的教学方向上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而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便是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只有学生的心理得到良好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让这些特殊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环境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心理教育主要方式可以包括:①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道德观念,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以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②动员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使各种渠道都发挥作用,形成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合力,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或是社会对特殊学生的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应该密切配合学校,利用身边良好的社会环境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的人才。

二、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特殊教育学校健全的校园管理制度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特殊教育学校必须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常规制度是一套系统的行为规则,它确定着对学生行为活动规范的方式和标准。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共同的理想目标,这些都会使特殊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催人积极奋进,对特殊学生来说,影响最直接、最经常的是学校班级以及与他们交往密切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积极创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班级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以及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通过各种激励性的活动,努力营造校园文明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凝聚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观念,才能达到更高的德育境界。

三、具体分析,对学生进行分别培养

同样是特殊学生,却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年龄大小,身体状况和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通过对特殊学生的具体分析,按照年龄大概把学生分成几个阶段,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培养。比如低年级学生由于自身缺陷等诸多原因,被家长溺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好的习惯和态度。所以在低年级的教育中,教师们应积极引导学生们的独立意识和团结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让学生们懂得理解别人的感受,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使低年级学生一开始就能融入集体,形成良好的心理方向。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改善自己,克服心理的自卑感。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多开展一些能通过学生们的努力而完成的活动,以这样的方式来增强高年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作为特殊学生不但要克服身体健康上的障碍,更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打拼属于自己的未来,就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所以,在这一时期,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意志品质,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地发展个人的素质,为适应社会而做出更多的努力。

四、构建沟通桥梁,融入社会大家庭

特殊学生比正常的学生更需要心灵和思想上的沟通,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更需要我们关注。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我们更要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细心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纠正。特殊学校教室要掌握大量的心理保健知识,根据心理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加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融入文明的社会大家庭中。通过丰富的活动让特殊学生更多地接触正常的学生,构建起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让特殊学生觉得他们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更有利于培养特殊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态度,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总之,在德育教育的路途上,教育者们要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培养心理健康的特殊学生作为教学目标,把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作为追求,不断探索特殊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为特殊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2

一、 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的内涵

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统一于德育范畴之中,又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德育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德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它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个方面组成的,这些教育活动是一个有机体,统一地存在于广义德育中。政治教育培养政治素质,它解决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的问题;思想教育培养思想素质,它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的问题;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伦理道德素质,它解决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的问题。学校传统德育就是这三种教育的总和,它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目前学校传统德育尤其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是广义德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具体而言,心理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心理过程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活动,它解决的是个人心理素质上的问题。心理教育这一概念涵括了提法上的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做法上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以及普及性的心理知识教育等。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却忽视了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学生身心发展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因此,心理教育的提出,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 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的区别

那些主张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结合的教育者与学者往往重视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的联系,在他们看来,心理教育与传统德育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联系:心理教育是学校传统德育活动的基础;心理教育渗透在德育活动之中;心理教育应该是学校传统德育活动的归宿;学校传统德育活动对心理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他们认为两者应该结合起来。但他们主要是试图利用两者结合来解决学校传统德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这在理论上不可能的,因为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是两个不同的理论范畴,它们在具体内容、理论依据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

1、两者的内容不同。心理教育要处理的内容包括心理卫生、学习生活、智力发展、恋爱婚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人格评定、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变态心理以及基本的心理知识。而学校传统德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劳动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

2、两者的具体任务不同。学校传统德育活动主要是解决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是为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服务的。也就是说,学校传统德育活动从社会需要出发,通过教育使学生社会化后融入社会集体生活。心理教育强调学生个性的和谐,它要使学生摆脱消极情绪,确认内在价值,了解自身心理特征,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并帮助学生明确生活目标,建立"社会--个人"谐调的生活模式。也就是说,心理教育从个人需要出发,在乎的是学生个人的幸福与成功等个人性目的。

3、两者依据的理论不同。心理教育中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及认知分析的理论为基础,普及性的心理知识教育也十分需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作依据。而学校传统德育主要是以辨证唯物主义、政治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为理论基础。

4、两者采用的教育方法不同。学校传统德育活动主要采用思想政治课程来实施,运用说服、集体教育、环境陶冶、实践锻炼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等特点。心理教育中的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则注重宣泄、暗示、自由联想、角色转换等方法,具有个别性、保密性、教育者倾听和双方平等交流等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教育评价的标准不同。学校传统德育活动工作在某种意识上说是一个"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它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因而,可以采取价值评判标准评价德育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思想行为"符合"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就给予公开性肯定、奖励,"不符合"就予以公开性否定、批评、惩处。而心理教育虽然也为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健康心理的模式让学生参照,但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建构其心理世界。因而,不能用价值评判标准来评价心理教育目标达成与否,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而无好坏之别。 三、 片面强调两者的结合可能会带来两个新问题。

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结合在实践中也存在困难,因为心理教育所能解决的问题只能在自身的实践范围内,即使所能处理的那些传统德育中的难题,也只不过是原本属于心理教育范畴但被当作传统德育问题处理的问题。片面强调两者的结合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德育化加剧,或者出现德育问题心理化现象。

1、心理问题德育化。我国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就存在心理问题德育化的倾向,很多人把心理教育与德育混为一谈,把心理问题当作传统德育问题来处理。其主要原因是:⑴建国以来,我国德育工作者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人们的心理问题看作是思想觉悟和政治观念问题,到目前仍有许多教育者不能科学和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⑵长期以来,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注意力主要放在解决温饱问题上,心理素质和心理问题没有受到关注。甚至有人认为心理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奢侈品,就像"休闲文化"是发达地区的奢侈品一样。⑶对人的素质要求上只重视思想觉悟、知识水平而忽视了人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品德问题,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混为一谈。⑷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容易把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简单地看成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视社会变革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震荡和不安。在今天,心理教育还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远未受到社会的真正重视,强调两种教育结合可能会导致德育工作者更容易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和政治意识问题来处理,并采取德育方法开展心理教育,以及运用德育评价标准来评判心理教育,从而加剧心理问题的德育化倾向,导致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束手无策或事倍功半。

2、德育问题心理化。心理问题德育化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土壤,但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德育问题心理化。随着心理知识教育的普及与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不断升温,一些人认为传统的德育工作已经过时,提出心理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崭新道路",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一种新形式",并由此片面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和政治意识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教育代替德育,用心理教育取代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甚至有些德育工作者认为心理教育可以处理学生在德育中出现的一切问题。这一方面致使德育工作矫枉过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致使教育者对心理教育期望过高,从而导致了德育的弱化与心理教育的超负荷运作。

四、 结论

篇3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相互关系;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20-01

1.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而言,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长期应试教育的背影下,教学质量是显性的效益,社会对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是教学质量,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重智育、轻小学德育教育的现实。近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的不少,但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评估与督查体系,督导流于形式,评价缺乏依据。在学校层面,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普遍缺乏明确的工作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人员保障,教育的实效性与学生复杂多元的思想状态和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学生个人品德和心理问题所次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和师生矛盾也比较突出。在独生子女时代,学生心理发展正呈现着一种独特的群体特征,面对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现状,社会主流价值观得到冲击,如何引导学生培育良好的心态、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必要。

2.正确把握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孟子说,"心庄则体舒","尊德乐义,可以嚣嚣矣"。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准确理解、认同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小学德育教育产生内化功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构成,也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基A。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方法以灌输和说教为主,过分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的要求,这种方式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转变小学德育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和内化作用,运用心理咨询、角色扮演、沟通分析等心理辅导方法,逐渐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不断了解学生个性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才会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增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小学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导向作用。小学德育教育的核心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思想和心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学生会以心理失衡的状态出现,而这些问题并不能简单归咎于心理问题,它往往与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提高某一方面的心理素质,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他们的态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会起到推动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篇4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心理

虽然自 21 世纪初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了教育改革的初步探索,但是近年来仍旧有部分学校和家长认为学生应当以应试教育为主,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但是社会实践已经证明,没有进行足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学生在抗压能力、心理素质甚至是学习能力方面都要逊色于进行了充分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学生。

一、目前我国小学的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小学目前的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中,虽然学校已经能够意识到二者的重要性,但是在二者的联系方面认识仍有不足。对此,本文也有如下分析:

1.小学德育与心理教育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往往是由学校的主任或班级的班主任充当的,而心理教师更是稀缺,往往由校医和班主任兼任,心理课程和德育课程开设的课时也不足。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于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目前能够对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透彻理解的教师人才的缺少,部分教师虽然有一些德育与心理学的基础,但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理论化的学习,当然不能将二者进行很好的融合。

2.部分学校领导对于德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不重视。从客观上来讲,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是十分有必要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关系。但在部分小学的校领导层认识中,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大于心理教育,部分学校的领导层认为小学中的《思想政治课》已经能够代替德育教育的部分工作,而心理教育要更为滞后,并非是学校主要进行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阻塞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令二者呈现出分裂的态势。而不被重视的心理教育更有可能沦为“一纸空谈”,心理课程成为一门变相的“自习课”,部分学校的心理课程更是存在着被语文、数学等主课占用的问题。

二、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

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以及爱国教育;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态度和抗压能力,帮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困难,二者缺一不可。而由于二者之间对于学生培养之间的部分重合,因此能够有效地将二者进行整合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也有如下研究:

1.开设德育与心理整合的实践课程。和其他语文数学等科目不同,德育课程与心理课程更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是对学生行为的培养。对此,小学教师可以将二者整合成一门实践课程,每周开始二到三个学时,在课上以言传身教和布置课后实践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身的三观和心理健康。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每天写日记记录自身的感恩和感想,记录做过的好事等行为,通过对每天的反思来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健康心理的培养。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每天写日记并记录自身感恩生活的学生同不进行这一行动的学生更加有道德感、责任感,能够感恩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容易得到满足。

2.积极组织学校教师与学生进行主题活动,培养能够成功整合二者教育理念的教师,并以教师带动学生教育。开展主题活动,首选需要学校的领导层能够正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并组织教师参加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讲座和活动,系统性地培养教师的德育与心理的整合能力。再由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活动,在德育活动中融合心理教育,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活动,看望孤寡老人和动物的爱心救助站等,通过学生自己的行动来帮助学生培养其正确的三观和健康的心理。在德育活动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了解目前和平、幸福的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目前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教育改革,从原本单一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部分小学依旧出现了不重视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校领导层认识不足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小学的领导层和基层教师都应当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德育与心理教育的学习,通过开设德育与心理教育整合的课程、带领学生进行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与感恩等方式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一颗感恩的心,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虽然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依旧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随着小学全体教职工对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重视,我国学校的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整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叶静.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J].新课程(上),2017(1):223—223.

篇5

关键词:义务教育;心理健康;德育功能

中小学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求学生在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及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结合教学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发现,在编写与品德相关的教材时,编写者在心理健康强调“正确价值引导”还是“价值中立”上存在分歧。这个问题在课程实施中也同样存在。如现阶段学生普遍觉得“中性美”很前卫,但这种前卫极易造成学生对性别的模糊与认知错误,教师与家长都十分担心。学生将那些中性美的人作为偶像,会不会影响自身的性格?中性化现象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但随之而来的性别模糊问题也需要解决。此时,应该进行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引导呢?像这类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特点与传统德育存在很多差别。

二、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难点

(一)教学目标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与潜能发挥,德育教育则是通过实施规范化的教育与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与道德取向,强调培养学生社会角色意识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例如,在《狼来了》这则寓言故事中,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不要采用低级方式派遣无聊,德育教育则强调学生要诚信。从这里可以看出,两者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别。

(二)教学理念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通常评价学生心理状态、未来发展等,坚守“价值中立”的基本立场,不判断学生品行,通过教育让学生合理判断价值;德育教育则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依据核心价值观评价与引导学生行为与品德,批评与否定错误品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价值导向。

(三)教学方法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倾听、理解,促使学生主动接受,德育也是作用于人的精神活动与行为,遵循人的心理行为发展规律,两者存在相似点。但德育强调给学生传递社会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强制性,通过考试、练习等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方法简单粗暴,容易产生反效果,不能解决学生品德问题。

三、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实现途径

(一)使教材设计生活化

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形成是非观、道德观及善恶观的重要期。现代社会诱惑众多,青少年的道德渗透主要依赖于心理健康课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心理教材编写中结合实际生活,表现出更多的生活气息与场景,可以着眼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选取定性实例作为教学内容,比如青春期烦恼、如何排解学习压力等。这些有着代表性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广泛关注,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自我思考,从而强化德育效果。

(二)布置适合实践的作业

心理健康课程很多时候不能实现德育目标,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布置合适的作业。与语文、数学等课程作业不同,教师应该关注行动力作业。学生承受着巨大压力,心情烦躁、倦怠,缺少体验生活的美感,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作业。比如,“抓住身边的美”,鼓励学生拍摄一些反应生活美的照片,通过这些培养学生的美感,启发学生积极生活的态度,使其体会到人性的真善美,从而强化德育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组织的形式

凭借单一课堂模式是不可能实现德育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目标是让学生主动接纳与吸收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外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实现德育功能。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主题班会、电影赏析、心理话剧等。可以通过心理电影展播的方式传递正能量,使中小学生通过影片情节感受健康心态的重要性,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总之,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其德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还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人生观,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本文中笔者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为高校输送全方位、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建斌 单位:平川区乐雅学校

参考文献:

[1]魏广东.沙盘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4):11.

篇6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维护心理健康、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开发学生潜能。德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我国,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德育工作目标的合理扩展和延伸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德育的途径之一,它能促进人们自觉地学习与运用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心理与行为改变的理论,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有些问题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来沟通疏导,能使学生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对话中敞开心扉,减少德育工作的阻力,从而为德育提供内在条件。

1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通过对社团活动的参与和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每位社团成员会对自己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能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给出恰当的评价。这样有利于他们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理想目标,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理智的对待和解决,使自己的心态达到平衡。

(2)培养健全的个性。成员通过参加大量的社团活动,使剩余的能量能够定向释放,情绪得到正常的宣泄;集体活动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认清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在与同学们的交往和探讨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水平和道德文化水平,培养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感化和引导一些性格孤僻、自卑内向的学生,有利于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发展。

(3)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心理社团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与其他同学平等、合作的交往,可以学会信任、尊重、宽容和接纳自己及他人;可以建立起彼此信任、相互鼓励、团结互助的关系,从而消除孤独感,增强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4)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诸如缺乏自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共性问题,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比如心理社团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心理沙龙”、“心理互助角”、“心理之声”等活动,以心理辅导老师为理论指导者,有共同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在自娱自乐中逐渐感受自身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5)强化“朋辈辅导”活动的意义。朋辈辅导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同龄的同学之间更容易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在相互的沟通中,同学之间就能得到更好的心理帮助。另外,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心理自助意识和能力,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而这种心理互助、自助的意识和能力正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和具备的基本素质。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蕴含着道德教育。一般说来,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现实能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需要,能客观认识现实生活,心理行为与社会现实环境保持协调是人心理健康的体现。也就是说,个体的心理健康要兼顾内外两个方面:对内是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心理机能正常;对外是行为要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社会适应良好,这就要求个体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良好的道德品质称为道德健康。道德健康是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一个有道德修养、品德良好的人,波孟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标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马斯洛也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基本哲学和道德原则”、“他坚持向着大多数人愿意叫着美好的价值前进,向着安详、仁慈、英勇、正直、热爱、无私、善良前进。”不仅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而且培养学生的道德健康,使学生具有良好社会适应性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健康并不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如尊重、正直、乐观、开朗、富有爱心等,教学生学会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感受与社会要求,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积极适应社会。实践证明,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主要是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精神的健全发展,单靠德育发挥作用是不够的。学生内心有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同时,更希望发展自己的社会性。人是有乐群性的,有一种合群倾向,有受人欢迎、拒绝孤独、不受排斥的心理需要,有着强烈的归属意识,个体迫切需要将自己纳入一定的群体,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这点讲,学生有接受社会思想道德的心理认识倾向。

(2)良好德育效果的取得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规范在学生身上内化外显的过程,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经过知、情、意、信、行五个过程才能实现,也就是必须通过学生心理的吸收、转换才能实现。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品质影响甚至决定在德育过程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处在情绪快乐、认知良好的状态时,亲社会增强,主动接纳遵循社会规范,能积极适应社会要求;若学生情绪不良,人格不健康,思维负面,就会逃避或敌视现实生活,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挫折容忍度下降,容易引发不良道德行为。日常生活中,学生违背道德的行为,看似道德问题,其实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德育过程中,教师如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就能为德育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背景。如果进行单一的德育而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也许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但随时有可能因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良道德行为,影响德育效果。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基础,如道德感要建立在同情心、公正心基础上,合作精神需要心理的乐群性等。因此,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道德规范学习,更要培养其相应的道德心理品质。如果缺乏道德心理品质基础,学生的道德行为将只是一副道德面具,难以形成良好稳定的道德品质。道德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共同培养的教育内容。《论语》中包括着诸多心理教育内容,“不患无位,患无所立;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这种思想既是职业指导也是对学生的情绪疏通,孔子所倡导的“温、良、恭、谦、让”、“恭、宽、信、敏、慧”等君子德行,既有道德品质,也包含心理品质。古往今来,成功的德育工作者,往往也是出色的心理辅导者,能关心学生需要,疏通学生的心理烦恼,从而使德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p#分页标题#e#

3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奠性德育功能就是培养学生自我的心理调适能力,维护其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达到培养其良好品德的目的。心理健康是健康人格的基石,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奠基性德育功能就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奠基表现在不仅可以为德育提供较准确的信息而且可以为德育提供基础的方法。传统的德育学生被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咨询中,学生被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它强调理解学生人格缺陷、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2)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方法、步骤可以成为德育的方法与步骤,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同时如果能运用一些心理咨询技术,就可以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的调节。部分同学由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也受到阻碍,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宣泄、暗示、角色变换等方法来弥补思想品德教育的不足,把学生的心理、思想调整到与德育相适应的状态。

篇7

一道德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分析

道德教育为“道德上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道德的价值实现活动。道德教育与道德在价值上具有适切性,人们对道德教育价值的理解往往构筑在对道德的价值的理解上,所以,从根本上说,道德的意义前提性地规定了道德教育的意义,而且道德教育意义之实现又决定着道德意义之实现。在哲学意义上,道德教育的价值即道德教育对于人的意义。即道德教育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体现的是道德活动的主体需要的满足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统一。

道德教育价值取向是在同时存在若干种教育价值方案和意向时,教育主体从自己的需求及利益出发,选择或倾向于某一方案的意向,以实现自己的德育价值目标。换句话说,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主体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选择的意向和行动。在理论和现实中,道德的价值取向不是纯粹主观的,主体的道德教育需要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因为,除非从正式的课程所吸取的学识足以影响性格,否则就是把道德的目的看作教育上统一的和最终的目的,也是无用的。道德教育的最重要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道德作为价值由静态转为人的动态追求。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过程。

二心理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分析

心理教育价值在实质上是主体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厘清这种关系我们需要准确地界定:心理教育产生于什么样的“价值关系”之中?心理教育的主体是什么?这包括心理教育作为客体满足的主体是谁?这些主体的需要是什么?心理教育满足这些主体需要的属性又是什么?

心理教育与价值的关系存在四种关系:(1)心理教育包含着价值的实现过程;(2)心理教育是社会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手段;(3)心理教育的目标也蕴含着价值元素;(4)提升被教育者的价值判断能力也是心理教育的目的之一,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价值反思,回避价值干预是难以做到的。心理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心理教育的价值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是价值”“有价值”和“如何处理价值”。从心理教育的核心价值旨趣来分析,心理教育取向主要表现为“生活化取向的心理教育和问题化取向的心理教育”两类。

三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价值与价值取向的整合

篇8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课; 德育教育; 心理教育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因此,体育课应当成为一套独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虽然自1923年,《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已经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但在日常教学中体育的在德育和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作用仍然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尤为显著。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体育老师,以下谈一谈我在农村中学体育课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方面的一些想法。

一、农村体育课的现状及问题。

1.场地和器材等硬件条件的普遍缺乏。这是大多数学校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农村中学体育课的最主要问题,突出的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体育课得不到广泛、足够的重视。由于体育并不作为考试的主要项目,学校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对这门课不能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家长也并不在意其重要的价值。这是一个从学校到学生甚至到家长群体一个普遍的观念。

3.体育课课堂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体育课教学与大部分课堂教学不同,是典型的言传身教,所以教师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是欠缺的,甚至有的学校并没有安排专业的体育教师,而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无法达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以上这些都是限制体育课教学以及发挥体育课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作用的重要原因。

二、重视体育课中的德育教育。

中国自明清以来,社会上下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无法与当今的体育教育思想相适应,直接或间接的束缚着当今的体育教育。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体育对身体好,更重要的是与热爱祖国、集体荣誉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联系起来,这也就是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的重点所在。

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体育精神的培养。在当代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往往能展示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有的时候,体育的竞技精神更代表了一个国家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竞技场上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荣耀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运动员精诚合作同舟共济的案例又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运动员个人的不甘言败、坚持到底的事迹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人物都是通过体育的形式向世界展示本民族的精神以及人类不断追求超越自我的气魄的,这样励志故事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也可以选择优秀的体育题材的电影给学生播放。

与此同时,体育教师也要高度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的榜样。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个人修养的培养相对较晚也较少,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非常注意举止言谈,用一言一行不断地感染学生。

三、灵活多样的开展心理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作为一个健康的人,除了生理健康外,还必须具备心理上的健康和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所以体育课要重视并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个人健康卫生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塑造良好的性格。

在实践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锻炼自我监控能力,这是实现心理教育首先要做的。例如在做一些体操动作的授课时,学生可能会有惧怕心理,不敢尝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理论学习,通过阅读或观摩了解动作结构,教会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评价等方法。在授课结束时效仿“团体治疗”的方式,让学生重点总结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激发学生建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能力。

教师还要灵活多样的创设特殊的比赛情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比赛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中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接力赛交接棒的时刻,篮球比赛中关键球的处理等,这些情况下运动员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经历重大的心理考验,而且这些心理体验也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创设类似的情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适当在课堂上组织开展素质拓展练习。素质拓展训练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新鲜概念,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素质拓展练习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一般不高,很适合在农村中学中开展。这一点可以学习借鉴企业管理的组织经验,加里·德斯勒说过:“大多数企业发现团队合作并不是凑巧发生的;相反,员工必须通过培训而成为一名好的团队成员。” 通过组织有效的好的素质拓展练习,可以寓教于乐,实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这一目的。

《新课程教学设计》明确指出:“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重视运动节能的系统传授,过于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的运动兴趣,结果导致学生既没有很好的掌握运动技能,也没有激发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热情。”一个重视德育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体育课,一个立体丰满全方位的体育课,必当摆脱原有的体育课教学理念,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灵活合理的安排,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教育学生培养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培养了体育精神和心理素质。我想这才是体育课的真正内涵: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