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及方法8篇

时间:2023-10-09 09:28: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历史答题技巧及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及方法

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解题能力;培养

高中的教学成绩和学习成绩评价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为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对教材知识进行传授和拓展之外,还应该更多地分析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技能方面的不足,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问题解题思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历史非选择题解题存在的问题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材料可简单分为文言文史料、学术专著节选、表格数据示意图、图画类等常见史料,考查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研读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文言文阅读功底较差,对文言文材料不能深入阅读甚至害怕阅读,过于依赖教师解读和参考答案,在考试中束手无策。(2)对于节选自专著中的史料所表达观点不能准确理解,常常按照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3)对于图表类史料缺乏有效分析数据信息的能力。(4)对于图片类史料不能准确定位照片或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蕴含的深意,导致在回答题目时无从下手。以上问题是学生害怕面对非选择题的主要原因所在。

二、高中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思路

“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明确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对史料的阅读,以提升其史料阅读能力。对高中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史料的搜集和认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调查等方法获取相关的历史材料,然后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分类。对所搜集材料的认读主要包括字词的音、义,词语的外延和内涵的解读,以及段落划分等。(2)史料的辨析与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搜集到材料后对材料进行辨析,弄清材料的来源、性质和价值所在,然后对材料进行深入解读和运用。(3)联系教材探究史料。学生对搜集到的史料进行深入阅读之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指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史料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等),从多角度(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运用多种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去理解并运用史料。

三、高中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的题型多样,题目繁多,只有在训练中善于总结归纳才能不断提高解答能力。

1.关于“指出、概括……现象”问题的解答技巧。这类题目出现于材料题的第一问中,较为容易作答,一般从材料中提炼重要词汇和语句即可准确作答。

2.关于“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解答技巧。解答这类题目要求能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时间空间定位,然后联系材料的观点作答。

3.对于文言文材料的做题技巧主要有:首先对材料大意做简单了解,然后结合问题进行理解;其次要注意文言文材料的出处,并据此大概判断出材料的时间和性质,以方便结合问题回答。

4.关于图表类问题可分两类:一类是漫画照片类。要根据图中出现的人物和地点来联系相应的历史事件,判断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另一类是表格示意图类。这类问题作答首先要仔细对比表中的数据或示意图的走向趋势,接着要非常重视表头信息或者是示意图的坐标轴所出现的信息,然后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其中时间、数据的变化,准确把握其中有效信息后再结合问题作答。

篇2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试卷评讲 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4-01

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高中历史教师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又能通过历史试卷更为清楚地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上,很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之所以不愿意上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是因为教师在制作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的课件时,未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一、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误区

1. 对高中历史试卷进行通篇讲述

当前,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时,通常会对高中历史试卷的所有题型从头到尾地进行讲解,这种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方式是错误的。这种评讲方式,一方面会大大地延长教师的试卷评讲时间,造成课时的浪费;另一方面,毫无重点的评讲方式很容易会使学生无法耐心听讲,甚至厌烦听讲,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

2. 仅仅核对历史试卷的答案,不进行详细讲解

当前,部分高中历史教师为了节约课时,通常在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上仅仅核对历史试卷的答案,而不对试卷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这是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中的一种误区。教师不对试卷进行讲解,学生就不理解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以及这个答案是如何得出的,这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以往所学的历史知识的查漏补缺。

3. 对高中历史试卷进行重点评讲

对高中历史试卷进行重点评讲,就是高中历史教师挑出学生错误率比较高的的试题进行评讲。这种评讲方法比其他两种方式要好,但是也存在缺点。教师在进行评讲时,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是就题论题,学生不能触类旁通。

二、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策略

为了能够提高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的效率,本文认为教师在进行试卷评价时,应该采取以下评讲策略:

第一,在进行试卷评讲前,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应该先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进行记载。在对学生试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清楚掌握学生那些题目错误率比较高、在这些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中学生的答题倾向。通过对学生试卷的提前分析,教师能够清楚了解学生对于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对知识的掌握上存在哪些不足之处,由此,教师在进行评讲时,可以有的放矢,提高评讲效率。

第二,在进行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时,高中历史教师不能就题论题,应该注重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方法的讲解。例如,选择题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原因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以及复合型选择题),不同类型的选择题具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应该根据题型的不同进行解题方法的讲解。同时,教师还要在试卷评讲时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向学生讲授审题技巧。

第三,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过程中保持心态的平和。当历史成绩出来之后,如果班级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教师不应该立即批评学生,必须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打击学生自信心。对于成绩比较高的历史试卷,教师也及时提出表扬,并以此为范本,让其他同学进行学习;对于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历史试卷,教师不应该立即对其提出批评,应该耐心地进行分析,并帮助学生进行纠正,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做到越挫越勇,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四,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试卷的评讲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课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变以往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之间多交流。例如,在进行历史试卷的评讲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并对他人的试卷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制度。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号召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对于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

三、结语

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上,很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注重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策略,避免高中历史试卷评讲中的几个误区,以提高历史试卷的评讲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尚海丽.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试卷特点及复习策略[J].沧州

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2] 孙艳香.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

育),2010(02).

[3] 章银杰,刘松柏.高中历史试卷讲评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

2013(02).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现状;对策

一、目前高中生历史学习的现状

笔者对所在地学校――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班756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学习充满信心,有良好的学习方法,现在成绩优异的人有74人,占总人数的9.8%;对历史学习信心不足,有一定方法,现在成绩一般的有161人,占总人数的21.2%;对历史学习没有什么信心,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现在成绩较差的有521人,占总人数的69%。从问卷调查的数据中反映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1)从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看学生历史学习存在的问题。①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者则废。”而在问卷调查中,只有213人经常有预习的习惯,仅占总人数的28.1%。可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有些学生偶尔做到了却不能长时间坚持。②课堂上学习方式死板。 因多年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思考,不会动脑筋。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79人曾经对老师所给的答案产生过怀疑并向老师提过问题,只仅占总人数的23.6%;经常和老师交流自己看法的人只有57人,占总人数的7.53%。由此可见,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对问题的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③课后缺少必要和及时的巩固和复习。在问卷调查中,只有213人有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占总人数的28.7%。可见很少有学生能自始至终做到这一点。这样不良的学习习惯日积越累,最终将严重影响学生历史成绩的提高。

(2)从学生的考试中看存在的问题。①部分学生在考试时不能够认真审题,粗心大意,以致丢分;②答选择题时技巧性不强,不会运用求同排除法和求异排除法等方法,得分率较低;③答材料题时,很多学生习惯于先读材料再看问题,这样很容易被材料牵着走,很难获取有效信息;还有些学生答题时不看材料,完全脱离书本,答题仅凭感觉;最后在总结答案时部分学生答非所问,杂乱无章,词不达意;④答问题时,审题不清,看不懂问题答案;语言不简洁,不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来回答;知识学得过死板,灵活性方面不足等。

二、解决高中生历史学习问题的对策

(1)加强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培养。教师要培养学生重视历史知识的意识,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立足书本,吃透教材,全面掌握书本上和考纲上要求的每个知识点,包括书上的图片、引文和下面的注释。

(2)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的方法和习惯。①做到学习的有序性。学习要牢牢抓住预习、上课、复习和考试几个环节。循序渐进,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积累所学知识、培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掌握学习的技巧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精神。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历史事件要纵横联系。如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将三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其次,指导学生学会整理所学知识:如制作历史简表(我国古代朝代简表、列强发动的五次简表),编写历史提纲(美国独立战争进程表和法国大革命进程表),制作中外大事比较表(如维新思维和启蒙的比较)。最后,指导学生学会记笔记:要求学生将教师上课所讲的知识要点,自己平时学习的心得感悟,参考资料上的精华以及自己试卷上的错题和解法记下来,并时常翻阅,不断巩固。③做到学习的系统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和结构,做到知识的点、线、面相结合。如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四个点,那这些就构成了一条线―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这条线和社会主义运动及民族解放运动这两条线就构成一个面―世界近代史。

(3)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考试技巧。在答问答题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题目和材料的意思;再者要审题: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最后要做到答案的规范化。问题的答案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要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言之成理、论证有力;答案要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祥答,将要素交代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文字表述要准确,调理要清楚。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练,做到“段落化、要点化、调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互动式电子白板;应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辅助教学的信息化产品不断涌现,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其中之一。教学实践证明,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互动式电子白板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但是在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下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

一、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事实,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综合、引申历史事实的方法,从而形成能力。可是历史教学研究对象又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生疏,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这些要求单凭教师的语言教授是无法实现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点、难点。而运用电子白板,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极大的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把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例如,在处理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这一部分教学时,我通过白板展示了一幅幅有关日本货币、文字、建筑、服饰、饮食等各方面受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的图片,让学生比较中日文化中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这样的教学更形象、更灵活,比我单纯用语言表达效果好多了。当讲述到日本为何频频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时,我运用了“注释”功能将史料注释在白板上,教学起来方便、灵活。当讲述到玄奘西游时,我将事先准备好的玄奘头像拖到白板中央的地图上,让学生通过移动玄奘头像来了解玄奘西游的路线,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让我的教学灵活、生动。

二、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

运用电子白板软件的资源库可以为教师节省备课时间。历史学科教学,要上好一节课,需要准备很长时间,搜索大量的素材资料,很是耗费时间。普罗米休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Activ-board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资源类别有“共享资源库”和“我的资源库”。为方便管理,还设置了直观的“资源树”,资源按文件夹分类,方便查找。教师可以轻松找到包括教具、背景、图片、音响效果、视频资料、文字资料、课件等资源,作为强有力的演示工具。电子白板软件所包涵的资源库是老师备课的好帮手。将资源库的运用和电子白板结合起来,可以节省教师大量搜集资料的时间,也可以为老师管理现有的资源提供平台基础。

三、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面向学生

在未使用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往往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去操作电脑鼠标,或者花太多时间去板书,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时间少了,与学生互动的机会少了,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使用电子白板后,这种现象得到了避免。电子笔具备强大功能,教师可以直接将电子笔指向白板,进行类似于鼠标的操作,包括文件的打开、课件的播放,也可以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板书、批注,修改。有了电子笔,教师在授课时,思路清晰连贯,表达流畅,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直接课堂流程非常流畅,教师面向学生的时间更多了,真正可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程面对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使课堂更加生机活力和亲和力。

四、为师生课堂互动和教学反馈提供了实时有效的方式。

普罗米休斯交互式电子白板附带的ACTIVote(投票器)是一款方便的掌上反馈系统。课堂上人手一个,学生们用它来作答选择题,电子白板ACTIVEboard收到答题信息后会及时将统计结果显示出来。在练习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它实时而方便的获得学生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历史必修一的教学,我们将以下选择题嵌入到ACTIVote中,进入倒计时,学生开始“投票”(答题)。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

A. B. C. D.运动

通过投票器的统计,得出选择各项的情况如下:A.(11%),B.(6%),C.(78%),D.运动(5%)。答题的情况当场得到反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讲评。相对于原来“布置作业――回收作业――教师批改――课堂讲评”的模式,投票器大大提高了练习讲评的效率,增强了效果,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明显提升。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传统的板书及投影幻灯相比,体现了它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独特的应用功能,它为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优良的环境、高效的手段以及丰富的资源。

篇5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如讲世界近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时,这种讲解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养成浓厚的学习的兴趣:张载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克成。”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只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背诵;但即使是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3年、1774年、1775年、1776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牢记历史教学的目标掌握分析、归纳、综合、比较、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是进行历史复习时的指导方针,应侧重从这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应试性的历史复习,应注意把握模式与事例的结合,即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答题的框架、结构,把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事例充当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即使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此种方法的应用是进行各种形式逻辑的练习,以加强自己的应试技巧性。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四原则 三环节 四关键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归纳复习、培养答题技巧和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观察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了解学生,改进教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依据。教学实践证明,要想上一堂成功的历史试卷讲评课,充分发挥试卷讲评的作用,教师必须注重四原则、把握三环节、突出四关键。

一、试卷讲评应注重四原则

1.注重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客观地分析学生答卷的基础上,对准学生在答卷中所反映出来的症结所在,恰当地选取讲评材料,并有所侧重地进行讲评。这样,教师不仅有效地控制了讲评材料的数量,而且使讲评更具针对性,更利于学生去识记,从而直接提高了讲评的质量。

2.注重辐射性原则。试题受考试卷面、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题者往往以点带面体现课本知识,教师讲评时应从这一“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因此,讲评不能就题讲题,要从一道题出发,将这一道题从改变题干内容、改变设问方式等进行多角度变化,带动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注重指导性原则。讲评中应加强对学生答题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指导学生学会读题、审题、理解题意,正确把握答题方向;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指导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排除思维障碍等等。第二,指导学生理清答题步骤,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和规范性,注意答题的速度;指导一道题目在解答过程中如何尽快上手,解答一道题目如何才算完整准确,规范标准。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试卷讲评的多样化。讲评试卷时要注意变换讲评的方式:有老师讲评学生讲评(试题较易的)和师生共同讲评(难易题都有)三种。

4.注重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是指在讲评的全过程中,教师都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表扬他们的进步,使他们保持在爱学历史的最佳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讲评时应注重激励性,通过横向、纵向对比,表扬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找出自身的优势,扬长补短,再接再厉,帮助学生树立考试必胜的信心,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形成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这是提高讲评质量最为有效的动力之一。

二、试卷讲评应把握的三个环节

1.要认真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评前,除认真独立做完试卷每一题这非常基础的第一步外,第二步要进行有关的成绩统计、分析和处理(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等),以此来确定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记载得分较低的题目及学生的典型错误,选择题题要记下典型错误选项,文字题要记录典型错误概念不当表述容易遗漏的答题角度知识点等,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其出错原因;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有创见性的解题方法应加以肯定。最后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制订教学方案,认真备好讲评课案。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讲清近年出题趋势,既要确定讲评要达到的目的,还要确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备好课,对症下药,才能提高讲评课的质量。

2.要重视和优化讲评过程。讲评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善于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多给予学生肯定的目光和激励的语言,对优生要鼓励其再接再厉,对差生要用进步的眼光纵向看,从试卷中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

讲评时要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讲评时,教师要先启发学生说出本题所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时有哪些注意点,然后分析命题思路是什么;如何答题,解题的突破口在哪,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干扰因素是什么;为何出错。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讲评时,教师还应做到多角度设问,变换条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正确答案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讲评时要注重与课本紧密联系。讲评时,教师要选择与本单元或本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引申出其他类似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教师讲评的不仅仅是题目本身,而是该题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内容,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在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上得到深刻的理解。这样做,不仅能启发学生正确答题,巩固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讲评后要重视内容的消化。为了巩固讲评结果,讲评后,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讲评内容。要求学生在讲评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一遍,清理自己的失分点,教师可进行个别指导,并让学生把自己的典型错题建到自己的错题集中,以便随时查阅反思,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尽量避免学生试卷中普遍出现的问题的再次出现。讲评后,教师要把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做好笔记,为下次考试命题做好准备。

三、试卷讲评应突出的四个关键

篇7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高考特点;备考策略

高中课程课改和教学改革以来,文综高考卷历史部分为了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在命题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基本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以及“目标立意”的转变。在现阶段一标多材的背景之下,怎样更好地处理教材,怎样更准确地处理好课标、教材及考纲之间的关系并最终能够使高考复习更为有效十分重要。

一、解读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从高考的现实需要出发,强调通史体系,根据多种史观、通史的思路对课程标准的内容加以调整。新高考试卷中的很多题目突出对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的考查,注意多角度、综合地分析问题,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把握。历史试题从古到今的排列顺序,也反映了学科体系的要求。

二、对几年来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及考情的综合分析

1.高考历史试卷的总体难度较大

难度与区分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难度为0.5时,其区分度最佳。因此高考命题的设计难度通常为0.50~0.55。据有关资料和相关专家研究显示,近年来全国历史试卷的平均难度为0.46。

2.主要题型是材料型问答题,凸显历史学科特征,彰显课程理念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卷渗透着“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理念。材料选材新颖,文字史料包括史籍、诗歌、法律条文、人物言论、时事新闻、历史著作等;图片史料包括历史文物图、历史照片、漫画等;数据史料包括柱状数据图、表格等。

3.体现有度开放,给考生一定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最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为考生思维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符合新课程提倡的满足考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主要是41题。

4.引领大学历史研究的方向,渗透全新史观,中外关联,古今贯通,注重对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整体性的考查,也加大对学习过程、历史史证、学习历史的方法的考查

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以及生态史观等都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新课程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的体现。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其突出的表现为注重区分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等基本的史学要素,注重信息提炼、史论一致、孤证不立、史料辨伪等原则和方法,注重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等基本环节,注重史料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充分性等。

三、备考策略:明确复习目标,处理好课标、教材和考试大纲之间的关系,做好常规的三轮复习工作

1.一轮复习

(1)优化专题复习,阐释历史纵向发展的规律。在每一个专题复习中对重要概念要重点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要感悟、理解历史概念要素、完善概念结构、历史的理解概念、比较与鉴别概念及多角度地认识史事价值等。

(2)打破必修、选修模块的界限,在构建起通史体系的同时,梳理出主干知识,并提炼出主题,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和阶段性特征。

示例:中国古代史主题:全球视野下中国古达的农耕文明。

中国近代史主题:全球视野下中国近代化进程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国现代史主题:全球视野下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2.二轮复习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新视角抓结合点,用多史观、多角度在优化模块内部复习内容的同时跨模块复习,古今贯通,中外联系,阐释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3.三轮复习

训练应试技巧,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要高度重视模拟阅卷、试卷分析和查漏补缺,强化补偿矫正和改进的环节。最简洁的方法是用高考真题来引领复习,揣摩高考的特点。

平时需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速度的提升和培养。具体在选择题方面看立场、看观点、看设问的角度。综合题要在获取有效信息后系统抽象综合,落实在卷面上的答案要做到“五化”,即书写工整化、层次段落化、表述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和重点重复化等。

经过几年的高中课程课改和教学改革,文综卷历史部分在考查内容、考查方式上基本确定。高考命题专家出题的落脚点基本跳出了高中历史教材的局限,密切关注与高校历史教学必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强化史学的现实功能,特别注重新史观、新的研究方法的应用。所以,作为一线教师,需要迅速做出转变,把握高考规律,科学、大胆地进行教学创新,使高中历史教学适应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

篇8

关键词:艺术类;中职生;普通高考;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6?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04-02

艺术类考生主要指报考艺术类院校或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考生。近年来,随着各高校艺术专业招生率的不断扩大,全国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艺术类中职学生逐渐形成规模强大的特定高考群体。然而,由于其学习课程及其自身条件与普通考生的区别较大,在参加普通高考备考中必定异于普通考生。那么如何为艺术类中职学生制订一套合理、有效、针对性强的备考方略即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同时,高中历史由于学科性质的原因,在复习上更注重方法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艺术类中职学生高考备考增加了难度。本文主要分析了艺术类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区别、高考备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探讨了艺术类中职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备考的有效方法。

一、艺术类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区别

1.在文化基础上,艺术类中职生较普通高中学生薄弱。艺术类中职学生在高考中主要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门课程的考试,而在这二者之间,艺术生往往更注重专业考试。加之中职学校在录取分数线上比普通高中学生要低很多,从而导致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不加重视。同时,艺术生存在普遍的专业偏爱现象,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用于专业技能的训练中,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培养的不足,知识面狭窄,从而造成文化基础薄弱。

2.在课程学习上,艺术类中职生较普通高中学生艰辛。在中职学习期间,艺术生选择艺术专业作为高考目标之后,就要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而艺术生真正进行系统专业学习的时间仅有两年半之余,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专业课程的学习便要占据学生80%的时间和精力,而仅有剩余的20%用于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将意味着艺术类中职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承担着较大的压力。而普通高中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能够对各门课程进行系统的规划,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因此,在课程学习上,艺术类中职生较普通高中学生艰辛。

3.在学习效率上,艺术类中职生较普通高中学生潜力更大。艺术生经过艺术专业课程的熏陶,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乐观开朗。同时,经历了艰苦的艺术专业课学习,更是对困难和挫折毫不畏惧,完全具备学好文化课的能力和潜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帮助艺术生梳理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在短时间内挖掘学生掌握文化课知识的能力和潜力,艺术生将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率。

二、艺术类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备考的不同点

在整体的备考体系上,艺术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备考重点相同、备考资料相同。不同点在于:

1.备考时间的不同。按艺术生的备考规律,9~12月是专业课冲刺训练阶段,元旦前要进行专业统考;1~2月是专业课校考阶段,因考试几乎停止历史课的学习。3~5月是艺术生文化课的冲刺阶段,同时也是艺术生备考的关键时期。而在艺术生完成专业课考试的3月份开始,普通高中学生已经完成了一轮复习,开始进入二轮复习和模拟、拔高阶段。这个时候,普通高中学生已经做完了全部的战略储备,而艺术生仍然站在起点。因此,因备考时间的不同艺术生存在一个长时间的备考荒芜期,如何进行有效的弥补是艺术类中职学生备考中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2.备考内容的不同。对于普通高中学生,在文化的备考内容上,能够较为系统地进行二到三轮复习,将文化课内容进行全面、整体的复习。而艺术生则不可能像普通高中生一样进行多轮复习。因此,在备考内容上,艺术生根本无法高效率地进行文化课整体内容的复习。

3.备考压力的不同。从3月份开始,对于考完了专业的艺术生而言,压力加码。艺术生必须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答题技巧掌握到手。而对于普通考生,这个时候早已进入待考状态、知识已经大量储备,到3月份以后基本上就是画龙点睛的冲刺了。所以,艺术生肩负的备考压力更重。

三、艺术类中职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历史课程的备考方法

1.浓缩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备考效率。历史知识系统性强,涉及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中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备考时间紧迫的艺术类中职生来说,要逐个地不留死角地进行“地毯式”复习,做到对知识全面准确的理解是不切实际的。虽然历史试卷的题型和题量在变,但纵观近几年试卷,其命题的主导思想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备考中,教师应把握“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用概括的方法把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浓缩出要点,把离散状态的知识归纳出清晰的脉路。可以用编目、列纲、图表等办法剪去枝蔓,拧干水分,析出学习内容的精华,记忆知识的主线,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记忆之树,再舒张枝叶,深化、突破、掌握教材重难点,切忌死记硬背。同时,对于分布在不同章节、互有联系的知识点,可以运用综合的方法聚拢、汇合,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

2.把握教材逻辑结构,促进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知识脉络。在最后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如果让艺术生对备考内容进行大篇幅的记忆,未必奏效。而历史作为一门记录和描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制度、思想沿革等方面的课程,若学生的脑海里对其有清晰的脉络,在高考时能够根据自己正确、清晰的理解来进行材料的组织和问题的解答,必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备考方法中,教师应让艺术生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逻辑结构,促进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知识脉络。如世界近代史的逻辑结构为: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发展到最终成熟,世界从孤立状态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其间贯穿着三大矛盾,即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殖民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等。

3.传授答题技巧,促进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解题方法。良好的解题技巧是高考过程中能否达到最佳效果的关键所在。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高考的主要性质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其最终落脚点在于解题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因此,在备考中,针对时间有限、文化基础薄弱、思维敏捷的艺术类中职学生来说,教师必须以训练为主,教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和灵活性。如历史课程中的常规考题: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该类型题目的答题技巧关键在于四点:一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四、结语

无论是在自身基础条件上,还是在备考时间、内容及压力程度上,艺术类中职学生都与普通高考学生有着较大的区别。为更好地帮助和促进艺术类中职学生取得较好的备考效果,各文化课教师应在充分了解艺术类中职学生各方面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备考方案,加强学科之间的协调,促进学生做好充分的高考准备,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