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09:28: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次的会议使受益匪浅。中考给我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中考的变化也让我们反思,教学中应该如何改变才能更好的适应中考。从今年的中招试题上看,很多题目都和课后练习题相似。所以我觉得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课后练习题,用它来指导教学。
现行的人教版课本,将课后练习定位为“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读读写写”,大多题目采用的是开放性题目,可见其更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素质的提升,强调和突出学生在练习中的主体性;同时题目中使用了许多表示行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动词,而且这些动词的动作还完全是由学生发出的,这样便大大地增强了题目的可操作性。
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充分引导学生们的积极思考,根据练习内容进行预习语文课文,学习并掌握语文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加强对语文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课后练习题中,一类是积累性练习。最基本的题型是“读一读, 写一写”,这是每篇现代文阅读课后必备的一种练习。关注语文课后习题中基础知识方面的练习题,指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书以这些练习题为知识要点自己完成对字词音形义的学习。课后练习会让学生们实实在在的得到充实的课文基础知识。
课后的第二类练习题是“思考探究”, 是理解性练习。它包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把握。 如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题: 文章开头即说: “我爱我母亲,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阅读课文, 想一想: 母亲的“勤劳” 是通过那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就这道题就可以学生抓住个“勤劳” 一词为切入点, 迅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在完成了练习题的同时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很快把握文旨。又如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课后第二题:“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理解是思维的核心,新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设置了这样的习题,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因此对这类练习题的处理时我往往指导学生以该题为切人点, 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论文摘要]传统教学少不了满堂灌,我们应该摆脱读读讲讲、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多加“调味”,应该采用新颖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试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进行探讨。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贵情深。”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情,有了感情,就会增进教育的魅力。积极的情感交流,能促使课堂气氛和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爱学生越深,学生也爱老师越深。爱好的学生是容易的,但是要面向全体同学,一个也不嫌弃,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相信他能进步,能对他爱的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有较好的师德修养。
外语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人际交往而达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调查表明: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教师的关系。因此我们重视师生共同进入“外语教学社会”,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纽带将教师的热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二、采用新颖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师生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关系,还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要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有各种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1.课前五分钟交谈。课前五分钟交谈具有即兴性质,也可称作自由交谈,这种交谈完全体现了外语的交际功能,是一种培养学生使用外语的好方法。这种交谈由于无范围限制,更能培养学生在交际中的应变能力。这种交谈既适应于小组又可在全班进行。要使这种交谈有所收获,关键在于坚持,而坚持的办法是让学生轮流对话。另外,内容上也应不断更新。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提出疑点,求答案。这不仅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所学材料,也有助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以便查漏补缺。
2.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进行具有交际性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得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它虽然不是完全的自然的交际性活动,但是与机械的语言操作相比,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在这种交际性的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3.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学习。诸如“怎样学习英语”、“单词记忆法”、“句型模仿派生法”、“跳跃阅读法”等。在教单词时,我让学生除了从常规的读音规则、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方面记单词外,还教给学生一些“趣味记忆法”。我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向学生传授这些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掌握了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才能多快好省地学习,事半功倍地提高学习效率”。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还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尽力地用英语而不是用汉语思考问题,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口、笔头作业的习惯,形成学习与思考的自觉性,从而取得成功。
4.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它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是一个群体,绝对不可能大家站在同一个点上,各人的起步不同,学生成绩、基础可能参差不齐。因此,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基础,然后进行分组,把一个班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获。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对学习成绩较差的那些同学,要多带读、多操练,熟记所学的单词、短语、句型;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他们上台表演、复述所学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布置作业要按等级来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只布置课本上的练习题;对成绩较好的同学,不但要求完成课内作业,还要布置一些课外习题,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提高英语成绩,迅速成才。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教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得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我还把能否找出问题当作检查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了预习的标准之一。这样一来,他们在课内外认真预习的前提下,提出不少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问题。我专门安排质疑、答疑的时间,先让学生们在小组内互相解答,再由教师在班里解答,或者由小组长将解答不了的问题进行有重点的讲解。这样就基本上改变了以前教师认为是难点、重点,而学生却认为不难,学生认为难的,教师却在课堂教学时蜻蜓点水,一触而过的那种教与学脱节的现象。自己努力理解了的知识比经教师传授的知识更能使学生感到自豪,经久不忘。于是我在全班形成了以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为荣的良好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是面临着较大的冲击与震撼,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职业教育要想成为教育领域的生力军,夺目于教育事业的百花园,必须与昔通教育“错位发展”,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靠质量谋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以求专家与同仁指正。
一,了解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趋同,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人才市场,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职业教育只有紧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前进脉搏,才能寻找到自身快速发展的舞台。所以,职业教育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主旋律。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就应当了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方向。
1.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而且越来越理性化和注重实效。在改革的方式上,不仅注意到宏观的指导意义,同时更加关注微观的实际操作;在改革的内容上,从单一方面的改革逐渐向综合化配套改革迈进。在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一是针对就业率的教育越来越明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教育主管部门也把就业率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核准招生计划、批准新设专业等的重要依据;二是普通高校开始注意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不再是职业教育的专利,这将预示着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三是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不断创新,过去标志着某一系列知识和能力水平的统一化职业资格证书,将被模块化证书、阶段化证书、写实化证书等所代替;四是人才评价的方式和标准更加注重实际,评价一个合格或优秀人才将坚持“四唯四不唯”的尺度与标准,即不再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而是唯品德、唯知识、唯能力、唯业绩。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教育教学的评价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应当理解这些影响的实质,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方式。
2.积极适应“五化”趋势
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在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和注重改革创新的时代,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地改革调整和发展变化之中,并且,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五化”趋势:一是培养目标具体化。职业教育不再是培养“万金油”式的“通才”,而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胜任某一具体岗位的专才。如遇转岗将依靠其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而非培养目标设计的包罗。二是文化教育功能化。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争课时的现象是众人皆知的,其根源是没有弄清职业教育的本质及其它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忽视了文化课教育的功能是为专业课学习做铺垫的,文化课应以“够用”为度。三是专业教育实践化。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导向,认为实践不足可以在工作中弥补,而理论不足不易在工作中弥补,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声誉。专业教育与职业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实践化是专业教育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必须做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学有所用。四是教学过程活动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基本原理和方法后,应当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活动,并且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增强适应能力。五是质量评价社会化。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成效如何,既不能由学校自己说了算,也不能完全由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定论,而应当由社会来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通过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评价,通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便可显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只有积极适应以上“五化”的发展趋势,才能保证其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明确职业教育的现实要求
一是要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用新的视角和创新理念来审视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二是不断优化专业培养目标,瞄准市场经济对人才规格和质量的客观要求,分析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要求,准确定位,按需培养;三是要调整课程组合结构,打破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组合结构,按照新的人才观标准,实施“职业思想道德——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职业知识与能力——职业拓展知识与能力”的新课程组合;四是要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宗旨,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来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并以“综合职业能力”的标准来评价和检验教育教学成效。根据上述四项要求,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学工作的组织必须与之相适应,一是确定新的培养目标;二是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三是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四是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4.明确职教课程改革达到的目的
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现实情况,从发展的眼光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当达到四个目的:一是创新教学环节;二是改善教学组织;三是优化教学活动;四是提高教学效益。为了实现这四大目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进行全新的改革与调整。一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按照“实用、有效、够用”的原则,重新进行内容整合,删除不必要的重复交叉和学而无用的内容;二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三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四是实现教学内容的阶段化,遵照教育教学规律和新时期受教育者的特点,把系列庞大的内容,按内在递进关系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以便于学习组织、教学考核和学生把握;五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灵活化,把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按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区分为不同的等级与层次,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程度有选择地确定教学内容组合,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二、理解和运用好职教教材
1.把握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基本走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和建设工作呈现出五大走势。一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教材建设的基本导向,即目标职业化;二是通过教材内容的综合提高课程教学效益,即内容综合化;三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活动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即组合模块化;四是按照“基础——实践——选择”的方式分层次实施教学,即进程层次化;五是力求变奉命被动学习为主动的个性化学习,即方向个性化。
2.力求充分体现“三以”思想
要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的本质特点,教材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要紧密地与实际职业活动的过程相统一。在内容和体系构架上,要彻底打破传统教材形式的影响,大胆地进行从形式到实质的改革创新,要从过去大纲规定什么内容就组合什么内容到学生宜学什么内容才组合什么内容,从教师会救什么内容写什么内容到学生需要什么内容写什么内容,从学生应学什么内容安排什么内容到学生能学好什么内容安排什么内容。同时,教师在把握和驾驭教材内容、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力做到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与人格塑造紧密结合,做到教书与育人和谐统一、死教材与活对象相得益彰。
3.适应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办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教学改革,包括系统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制度的改革,其中,课程改革是重点,教学制度的改革是难点。然而,职业教育要增强生命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与质量,就必须突破教学制度改革的“瓶颈”,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以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与多样化要求,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和制度与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相协调。因此,在新的教材建设体制、体系和构架等方面,都应当赋予其与新的教育教学制度相适应的内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育观,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观,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为宗旨的目标观,从实际出发适应多种规格标准的质量观。尤其是在教材内容的组合安排上,应当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留下充分的自主空间与余地,设计更多的选择权力和机会,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彰显个性,发展潜能。
4.实现教材的综合立体配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对学习材料需求的多样性,职业教育教材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职业教育的教材应当实现综合立体配套。一是对传统的纸质教材进行精耕细作,做到“多形式、大信息、小分量”,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有趣性;二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大力编制先进的电子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三是提倡形式新颖活泼的辅助与辅导教材,适应培养学生自学方法与能力的要求,以巩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成效;四是适应开放式教育的大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采集和编制对课程教学有补充作用的信息资料库,或针对课程教学组织编制“信息资料包”,以增强学生对课程把握的深度和广度。
三、了解学生水平的现实状况
当前,由于高校扩招、办学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多种原因,不仅造成职业教育生源上人为的相对枯竭,而且也带来生源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和整体素质的下降。这样,又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盲,职业教育院校的在校学生普遍表现出以下状况:
1.文化基础薄弱又缺乏刻苦精神。
2渴望一技之长又不知如何下手。他们渴望在新的天地里能够学到一技之长。然而,在中学阶段就没有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的他们,面对与中学不完全相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往往又不知从何下手。
3.兴趣爱好广泛又不愿太多投入。
4.思维灵敏活跃又常常自惭形秽。
5.乐于接受信息又厌恶理论学习。他们对信息的范围并不介意,对信息的质量并不筛选,可谓“旁证博引”。但是,由于长期固定单调的学习方式的约束,他们对通过理论学习的方式获得信息这一重要途径,往往会感到枯燥和厌倦,有时会产生敌对情绪,这就使得他们对理论学习增添心理障碍。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从客观方面努力,也应该从主观方面进行尝试,既可以在学生方面进行引导,也可以在教师方面进行挖掘。但是,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向教育教学改革要质量和效益。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市场经济永远不变的法则是永远都在变。这句话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变了,职业教育所拥有的生源变了,职业教育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当然也应该随之变化。
1.明确目标与模块
教育教学质量是靠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应当向每一个学习单元或每一节课要质量求效益。在组织每一个单元或每一节课的教学时,都应当明确三大教学目标,即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同时还必须事前确定三大教学内容的模块,即基础模块(基本模块)、选用模块(提高模块)和实践模块(技能模块)。并且,要努力做好三大目标的融合和三大模块的协调。
2.实施“五双”模式教学
职教与普教的教育目标是有所区别的,其教育功效的差异性就决定了教学组织和方法的重要不同。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天然联系和与就业岗位的密切关联,决定着它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之间的共融。为此,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效益,增强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就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双计划、双大纲、双课堂、双师资、双证书的“五双”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标准。
3.提倡“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就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变化,改革不适应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行“行为引导型”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传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积累与技能形成的指导者、引路者、合作者、促进者。学生要由被动的学习改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师应当是导演或主持人,真正出色的演员应当是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从“权威——依从”的关系变为“尊重——合作”的关系。
4.做到因材施教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尝试实施分层教学,并且制定实施差异化的评价尺度与考核标准,按照非统一化的衡量标准培养多样化的实用人才,做到学以致用。
5.准确把握好几个“度”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无例外,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既要进行科学科教学组织和充分的教学准备,又要认真彻底地“读懂”学生。因此,在实施莱一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五个尺度,即与其他课程的交叉度、理论知识的够用度、讲课内容的难易度、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课外作业的承受度等。要特别注意的是,既不能将学生的水平人为地拔高,也不能不负责任地降低要求。
[参考文献]
[1]雷正光等.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管理研究[M].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508-01
1.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以及感兴趣的点,这对于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是相当关键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兴趣往往是比较强的,怎样把握这点,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我们教践的首要任务。关于我在实际教学中的教践,我认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在进行课堂的教学之前,我们根据我们课堂将要教学的任务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然后我们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快速浏览一下文章,再让学生去解答,对于一些他们不能通过简单的浏览回答的问题,就会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这个时候我们再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够保持着自己比较高的兴趣了。这样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可以解答自己的问题,学习的效果就有了保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小学生都是比较愿意表现自己的,在合适的时候我们让学生当一次老师,我们教师在下面听,这样师生之间交换的方式对于我们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的效果也是不错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实际的方法来帮助提升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兴趣,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
2.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多数是与童话以及故事等相关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都是充满趣味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安安静静地在一堂课上老实的听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课堂的氛围上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愿意听课,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课堂趣味性的激发有比较多的方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在进行教材文章教学的时候,根据文中的内容,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我们的课堂在一定的程度上的趣味性就得到了很好的增强,学生都会沉浸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也是比较爱好游戏的,这样我们可以在教学的任务设置相关的小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这样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游戏的快乐,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感悟,这样无论对于我们的课堂的氛围还是教学的效果都是比较好的,在提升课堂氛围的同时提升了我们的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3.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了。现代社会,多媒体技术在学校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技术拥有许多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特点,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优势特征,对课堂教学进行辅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具有音效、图片等的小动画,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多媒体播放的课件当中。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当中,生动的课堂导入,直观的课堂教学,令人回味的课堂结尾,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表现,只要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一定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变得更加轻松。
4.教师应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
4.1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多关心学生,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多细心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动作。比如,看到认真听讲的学生皱了眉头,这时教师就要细心记下来,然后讲完课再对学生询问,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小学生的天性本就调皮,一节课40分钟,难免有坐不住、偷懒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想办法在不让学生伤自尊的情况下提醒他,或者可以对这样的学生提问,并给予鼓励和暗示,让学生明白什么意思,并且学生的心思可以立刻回到课堂中来;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出现了烦躁的表现,这时教师就要反省了,要换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讲个小故事让学生放松一下,这样学生得到了放松就能够更好进行下面的听讲,这样的话不仅促进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之外,也增强了学生们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4.2 教师要增强耐心,提高与学生互动和交流质量。教师与学生互动,不仅仅是教师需要怎么样去做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学生愿意接受教师与自己的互动和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耐心,耐心地和学生交流,不能够因为学生不愿意互动和交流就放弃,教师要坚持、努力用真心和耐心打动学生,让学生看到教师的耐心和真心,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学生才愿意让教师接近自己,学生才会真正用心与教师去互动和交流,从而就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正确地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好我们的教学,帮助我们的学生有效提高他们的成绩,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所义不容辞的责任。
5.建立完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不断地探究
5.1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要开展形成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纳入评价体系中,这样更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更加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5.2 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之中,这样更能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我们要开展广泛的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与被评价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素质
语文学科是一门融合工具性、人文性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工具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修养个性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这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的学科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才能教好语文这门课呢?
一、优化教学结构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一天中学生的心理节律呈现着周期性变化,上课开始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逐渐提高,在课堂中段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直至下课。在课堂最佳时间里,学生的精力最旺盛,接受能力最快,记忆最牢。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正确分配时间,合理使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讲练结合,从而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上课初期,同学们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这一段时间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由旧知引出新知。
另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想上得好,开场白尤为重要,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语常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想的导入语,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美的情境,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节课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有力地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很快进入课堂学习最佳状态。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最佳时间,选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精心利用教具、学具、电教等手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恰当地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增强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二、注重提问艺术
提问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真的想要做好它却很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盲目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盲目地提问,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讲求科学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问题的渐进性。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能一开始把问题的难度设置的很高,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而是要由易到难,采取渐进的方式,这样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其次,教师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提问的时候往往要求速战速决,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回答不出的时候,要么迅速换人回答,要么直接说出答案,这样时间是省了,但却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作用。最后,要注意提问对象的全面性。很多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往往更喜欢提问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这样就无形中剥夺了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权利,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课外阅读训练
加强课外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指导和培养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学生激动之情油然而生。引导学生在提示语中寻找情感,文中的有些语句,特别是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所以,在指导学生感情阅读时,可引导他们找出并体会文中提示语所蕴涵的情感,然后练读,这样就能读出一定的韵味,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文章体裁决定了不同的感情基调。如写景、状物类文章可以读得抒情、优美,语速稍快一些;记事写人文章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记叙好人好事的可读得欢快些,反映黑暗面的则读得稍慢、低沉些。在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基础上要有计划进行重点阅读训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联想等活动,理解其语言,进入其境界,体会其感情。
四、和谐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要想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亲情和热爱,从而“爱屋及乌”,对老师所授学科产生兴趣。教师要“身正为范”,洒给学生一片爱生真情,带给学生一缕情感清风,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与学生交往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得体的仪表,甜蜜的微笑,亲切的语言,火热的师爱,震撼他们的心灵情感,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使他们认为你是一位最好的语文教师,是一位有知识,情感丰富的师长,是一位值得信赖和学习的榜样,从而唤起学生对你和语文学科的热爱,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多地注意学生的各个层次和情感状态,尽可能多地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长处,使他们都有表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学环境,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有意识地让那些字写得好的学生示范板书,让朗读好的学生示范诵读,让思维好的学生示范想象、解答问题。更要创造机会让成绩相对差的学生上台锻炼,展示其长处,增强其信心,消除其自卑。这样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活跃了学习情感,提高了综合素质。
五、密切联系生活
课堂讲授的范围局限于课堂的内容,是按部就班的框架式教学,教师讲的内容,学生在书本上都能找到,感到学习没有新意,学生甚至对教师的说教出现反感。而生活中的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让学生眼前一亮,教学会充满生机。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学环境,拓宽思维,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在生活中是很好的印证。
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的点点滴滴,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外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例如,看电视时,学生对照电视剧的字幕去识字;路边的广告牌、标识、家用电器的产品说明书、学生喜欢吃的零食等都可以让学生去认知。生活中的学习无处不在,学生可以轻松地学到知识。
结语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要课题研究,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提高,才能真正让课堂成为焕发每个学生生命活力的地方,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王怀林,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建议 [J] ,教育研究,2009
成绩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总失分率10.2%。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部分。
总失分率23.43%。
三、习作部分。
总失分率17%。
存在问题
一、积累与运用。
看拼音写词中“武、型”写错的同学较多;有4名基础薄弱的同学第一题失分较多。读音、字形的选择题失分较少。第4题词语积累出错较多。在根据课文填空中,学生会背诵课文,但错别字较多,别学生还不能牢牢掌握本学期学习的生字;是在名句积累运用中,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部分
课内阅读出现错误的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读清题目要求去做题,还有基础薄弱的同学生字写错。在语文试卷中,对于课外阅读这部分,个别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尽人意。课外阅读第4题错误率较高,选出短文表达的中心意思,一半同学选择错误,没有读懂文章。
个别学生阅读能力不高。学生日常读书量还是少,般的短文就无法读懂;识字量少, 导致错别字较多。
三、习作部分。
2个同学习作没有完成,一个同学写跑题,其他同学,失分平均2-8分不等,失分同学失分原因主要是书写不认真、字数太少、语句不通等,以及个别同学错别字太多。
平日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的形式力求多样化,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题,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改进措施
1、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 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审题时,不能掰碎了喂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提高审题的能力。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检测中就有部分同学存在审题不认真的现象,如不细心读题的要求,看到问题大致差不多,就答题,写出来的词语不符合题意。
3、答题习惯有待于加强。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仔细认真地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解,从而选取最合理的方案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对教学内容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我们就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概括,用一个字来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这就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通过这样的概括也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骗”字,学生能够抓到这个字,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内容自然就得到了充分的理解,也就达到了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语文是一项实践性相对较高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面对这样的形势,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学生主动去学习,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从而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乐于进行语文的学习。
1.采用科学的课堂内容导入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新颖的课堂导入方法就是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进行新课的导入,这就使得学生进入到了相应的氛围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被我们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这就给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进行新课导入时,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还有视频等方式来进行,具体的进行方式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讲解《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就可以给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也能让学生更好的领会课文中的描写,从而使得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2.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是一门知识面涉及非常广的学科,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训练多方面的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这样不仅使得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对于有着特殊见解的同学要给予鼓励,这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建立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另外,通过课堂上同学的发言,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进行学习。在讲授《背影》这篇课文时,我当时就让学生联系生活中自己父亲的形象,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不仅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也使得学生更能理解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这使得我们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对于学习而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自己进行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教授给学生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训练,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合理的运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35-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及普通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使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通过我校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班,分析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从微观上剖析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状况。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我校三个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班进行问卷访谈,其中1班70份,2班70份,3班80份,调查目前教育教学质量状况,为系统构建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实证材料基础。
2.方法。
通过对学生抽样问卷调查来进行。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问卷采取平均抽样的方法,对抽样班级所在的学生进行深入调查,保证了问卷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还借鉴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及其社会上对于类似选题研究的相关文本资料,对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初步研究,采用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方式进行。
二、结果
1.就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评价来看,显示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不高。
究其原因在于:成人高等教育单独开班进行教学的课时很少,一般与普通高校学生同时上课,所以无论是教学内容、方法、态度、效果、管理以及教书育人方面,都没有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特色,此种情况影响了教学质量满意度。见表1
2.就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评价来看,对学校教师总体的满意度不高原因在于。
教师注重普通高等教育教学,忽视成人教育特点,没有考虑到成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习效果差。由于没有专职的成人教育教师,学校招聘的教师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平、人格魅力等方面没有多大问题,关键在与师生的互动交流和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教师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互动交流的次数多与层度深,与成人教育学生可能缺乏交流,只有在课堂上才交流;课外缺少更深层次的互动。另外,高校教师对学生也缺乏公平的认识。为成人教育学生一般是“混文凭”,所以导致对成人学生缺乏公平的对待。见表2
三、讨论
通过对我校三个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班教学质量的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可以窺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者对成人教育质量认识存在误区。
应当看到,当前,一些普通高校领导干部对发展成人教育的认识不足,他们重经济轻教育,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就教育部门内部来说,重普教、轻成教的思想依然存在。个别办学单位不能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将经济利益放在了不恰当的位置,认为少一些管理便少一份投入,多一个学生便多一份收入。因此,在教学管理中不愿花力气、动真格,缺乏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没有建立规范的督学制度,或是一些制度形同虚设、个别办学单位放松对教学规律的研究,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员,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致使管理上存在混乱。这种在很长时期内建立起来的观念和体系已显示出诸多不适应。这种错误的教育管理源于教育管理者对成人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新认识不够。因此,成人教育的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彻底改变重普通教育、轻成人教育的倾向,突破狭隘的旧教育观念,切切实实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2.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举办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基本沿用普高的管理体制,易造成成人教育普教化倾向,没有注重成人教育的特点,当然不可能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普通高校要“一套人马、两面作战”,其专业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设备条件优越,具有从大专直至博士后各层次的培养能力。两个方面应相互借鉴,优势互補,使我国普通高校内的成人高等教育系统结构更趋合理.功能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