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8篇

时间:2023-10-09 09:27: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篇1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一个省的经济振兴,陕西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境况如何?

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83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县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9%。

四是县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陕西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县均实现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与中东部相比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和弱势?

张晓光:陕西县域经济从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看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和发达省份及周边地区比较,发展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存在差距明显。

一是县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0.4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17位。在全国基本接近中游水平。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65.9%和81.5%,排名分别为18、27和22位,属下游水平。虽然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全省GDP的51.2%,但总体来看,县域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二是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不强。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其中生产总值平均值就高出2007年陕西县域最高值(靖边县)近111亿元。

三是经济总量规模水平较低。2007年,陕西县域GDP总量为2689.66亿元,占全省的49.2%,比全国57%的比重低7.8个百分点,比东部的浙江、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内蒙古分别低3.3个、21.6个和lO.5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32.41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137.56亿元、64.4亿元和13.4亿元,县域人均GDP为11200元,分别相当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的36.2%、80.1%和65.3%。如果按浙江省县域GDP平均169.97亿元计算,陕西只有靖边和神木两个县达到。

四是强县少且实力相差较大。在中郡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连续多年的测评中,2006年以前,陕西县域均与百强县无缘,直到2007年,陕西才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神木和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分别排59位和93位。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浙江占到其全部县域数的60.3%,河南33.3%,陕西仅为3.6%,西部的内蒙古也高于陕西省。

五是县域财政收入水平低。2007年,陕西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县均1.27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9.03亿元、1.76亿元和3.01亿元。在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中,陕西仅有29个。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49元,仅比河南高10元,相当于浙江的24.9%,内蒙古的20%。

六是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年至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湖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1023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1520元,与西部内蒙古相比,差距由1762元缩小到1520元。

记者:陕西地域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陕西县域经济划分为哪几个梯度,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张晓光:梯度分类分析表明,陕西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属于中等发达地区,且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第一梯度:即2008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关中平原、矿产资源富集区,承接省会城市和工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大,活力较强,且发展环境良好,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

第二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11名到第30名,共20个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经济区、陕北能源富集区和汉中经济区。地理位置总体上相对较

好,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部分县(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县域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经过努力可望进入陕西“十强”。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县(市)大部分虽属工业主导型经济,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31名到第65名,共35个县。涵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县绝大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城市,大部分县工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第四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66名到第83名,共18个县。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边远地带和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区位劣势比较明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通信相对滞后,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特色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哪些特点?

张晓光: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优势上。

近年来,陕西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在全省GDP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11.7:48.9:39.4,到2008年,这一结构变化为11.0:56.1:32.9,一产比重比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6.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83个县(市)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6.7:61.0:22.3,虽然与全省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与全省基本相同。从目前情况看,陕西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三阶段“231”。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张晓光: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陕西现实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总体上表现为: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偏低、需求水平不大、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首先是发展水平差异,其次是非农产业差异,第三是两极分化差异。二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三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资金短缺、招商引资困难等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为42.1%,在83个县(市)中,只有11个县(市)达到这一水平,有38个县不足20%。与浙江、内蒙古相比,陕西省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记者:实现陕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哪些对策建议?

张晓光:一是要认真做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目前陕西省扩权县已达30个,但从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工作不到位,对扩权强县的创新意识和力度不足。应本着“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扩权、放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实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实现县域跨越发展。

二是主攻特色、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推进板块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规模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做好县域城镇化规划,以城镇化促进县域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2

2011年1-9月,宁德市生产总值59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位居福建省各设区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44亿元,增长5.2%,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5.58亿元,增长24.7%,拉动GDP增长1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8.1%,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发展加快

1-9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0.8和0.2个百分点。春夏收粮食播种面积43.31万亩,增长4.1%;产量10.35万吨,增长12.9%;茶叶、水果和药材大幅增产;畜牧业生产形势向好,肉蛋奶总产量7.09万吨,同比增长4.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水产品量丰质优,产量48.17万吨,同比增长3.3%。

2、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1-9月,全市工业增加值258.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0%,占GDP的比重43.6%,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4%,居各行业之首,有力支撑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工业产销衔接平稳,内销持续领跑。1-9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947.48亿元,产销率96.7%,分别比上半年和2010年同期提高0.3和1.1个百分点。其中,出货值95.04亿元,同比增长35.5%;内销产值852.44亿元,同比增长61.0%。

二是工业用电高速增长,高耗能行业产值增速回落。1-9月,全市全部工业用电量达45.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5.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产值332.97亿元,同比增长39.9%,比上半年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回落16.5和7.3个百分点。

三是多数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市32个行业中有29个行业保持增长,增幅超过30%的有16个。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比增91.2%,塑料制品业比增38.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增31.0%。

3、三大需求持续增长

一是投资增速继续加快。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15亿元,同比增长46.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01.43亿元,增长45.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72亿元,增长66.3%。全市17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6.7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5.6%,其中116个在建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91.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7.67亿元,增长54.3%。

二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71亿元,增长17.1%,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加快2.1和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62.31亿元,增长18.9%;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4.40亿元,增长6.2%。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12亿元,增长8.8%;零售业实现零售157.64亿元,增长17.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02亿元,增长22.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93亿元,增长15.8%。

三是外贸出口持续增长。1-8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0.55亿美元,同比增长38.4%。其中出口9.16亿美元,增长50.0%,增幅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进口1.39亿美元,下降8.6%。从出口市场看,出口亚洲国家增长58.2%,出口额占比达61.3%,比重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出口欧盟增长70.8%,增幅同比提高25.8个百分点;出口美国增长46.3%,增幅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和水产品出口额4.92和2.57亿美元,共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1.8%,分别增长26.2%和89.5%。

4、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一是利用外资稳步增加。2011年9.8洽谈会上,宁德市共签约项目22个,其中利用外资合同项目11个,总投资11.689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98亿美元,增长67.5%。1-9月,按验资口径计算,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13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按历史可比口径计算,实际利用外资1659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

二是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5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63亿元,增长40.1%;上划中央收入20.56亿元,增长27.2%。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性收入30.60亿元,增长34.7%。

三是企业家信心保持稳定。1-9月,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4.5,比二季度略低0.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中度景气区间。同时,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综合经营景气指数达126.5,处于中度景气区间。

四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9月末,全市在岗职工15.71万人,同比增长2.7%;在岗职工三季度平均工资25717元,比上年增加4782元,增长22.8%。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1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92万人。

二、当前宁德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011年以来,全市经济总体呈现“高位运行,好于全省”的态势。从前9个月GDP增幅走势来看,全市GDP增幅均在15%以上小幅波动,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当前通胀压力未能得到缓解、央行紧缩政策尚未转向的情况下,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全市经济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工业经济增速趋缓、市场要素供应偏紧、通胀压力较大等困难和问题。

1、宏观经济环境复杂艰险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0日的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0%,分别比6月份、7月份预测低0.3和0.4个百分点,显示全球经济复苏遭遇新挑战。欧债危机持续蔓延,阻碍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国际汇市和股市剧烈波动,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不利影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或即将实施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将使我国宏观调控陷入两难。2011年8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迈进“6.3”时代,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对外贸易前景不容乐观,出口增速下降不可避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时期,房地产市场形势将给经济平稳运行增加难度。

2、全市经济增速趋缓

一是后期投资增长乏力。1-9月,全市城镇制造业完成投资78.73亿元,增长97.4%,增幅比1-8月加快26.9个百分点。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5.04亿元,增长25.6%,占全市城镇投资的比重达44.8%。尽管全市投资仍处于高位运行中,但后期增长仍显乏力,尤其是重大项目投资增长乏力。1-9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67.88亿元,同比增长52.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3.2个百分点。预计2011年第四季度全社会投资增幅比前三季度有较大回落。

二是工业经济增速趋缓。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1%,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6.5和3.3个百分点。全市32个大类行业中,有21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低,18个行业的回落幅度超过3个百分点。在工业增速回落的同时,企业利润增速也逐月回落。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呈逐月回落态势,亏损总额持续扩大。尤其是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市973家小型企业中83家亏损,比去年同期多17家,亏损额1.33亿元,同比增长128.2%。

三是重点特色产业增长乏力。汽摩配件、电机电器、船舶修造等七个重点特色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4%,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七个重点特色产业,前三季度共实现产值504.09亿元,同比增长21.6%,比全市平均增速低9.4个百分点。

3、市场要素供应偏紧

一是企业资金压力加大。自2010年以来,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国家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力度空前。1-8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息支出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1%,分别比上半年和2010年同期提高9.2和33.3个百分点;利息支出占企业利润的比重比1-7月高出2.6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全市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工业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99.0,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81.9,分别比上季度下降3.9和11.8个百分点。

二是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当前,“缺地”成为全国各地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宁德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跨越期”,对接大项目和产业转移过程中对土地的需求大,土地供需缺口日趋扩大。

三是部分县市电力供应偏紧。从供电方面看,1-9月全市规模工业发电量增长20.4%,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从用电方面看,随着2010年底部分冶金行业企业的投产,全市高耗能行业产值大幅提高,用电持续走高。1-9月,宁德市全社会用电量71.44亿千瓦时,增长43.3%。其中工业用电量45.28亿千瓦时,增长51.7%。

四是劳动力供应紧张。从第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情况看,被调查的41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认为劳动力供应不足。另据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显示,全市有30.4%的企业劳动力需求比二季度增加。据统计,1-9月全市第二产业劳动报酬水平增长显著,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8235.4万元,同比增长38.6%,增幅比二季度扩大7.8个百分点;建筑业从业人员上半年劳动报酬24047.4万元,同比增长24.4%,用工成本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中升幅最大的一项支出。

4、消费市场后劲乏力

近年来,宁德市虽然加大了经济的发展步伐,但与全省其他市相比,绝对额仍处于落后地位。1-9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71亿元,仅占全省的4.2%,排名全省末位。从增幅看,1-3季度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低于全省1.0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倒数第二。1-3季度,全市乡村实现消费零售额24.40亿元,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增长6.2%。近两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汽车消费,受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汽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增长势头明显下滑。1-9月,全市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62亿元,增长14.5%,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40.2个百分点。

三、2012年宁德市经济发展形势预测及前景展望

尽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存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全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但支撑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没有改变。

1、有利因素

一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据测算,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8月份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9月份又回升0.3个百分点,达51.2%,预示我国经济回稳态势进一步增强。同时,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包括环三战略在内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完善产业振兴规划、十项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为宁德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条件。

二是全市农业生产稳定,工业增长有力。从生产角度看,农业方面预计后阶段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全年农业生产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工业方面以“百日冲刺会战”为动力,加快推进153个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实施,部分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可望在4季度竣工投产;前9个月工业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78.73亿元,增长幅度高达97.4%,意味着工业经济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如宁德新能源、霞浦吉阳太阳能、大京风力发电和鼎信镍合金项目等,不仅优化了工业内部结构,同时提升了工业增长质量。

三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动力仍然较强。从投资需求看,随着一大批重点项目、新增长区域、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和民生工程“五大战役”的启动实施,众多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加上国家对水利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全市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消费需求看,随着宁德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等拉动消费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将延续。从出口需求看,全市出口市场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市场份额较低,欧美需求减弱对宁德市出口影响有限。

2、不利因素

一是国内外环境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消除,国内外经济在短期内仍存在震荡波折的可能。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一个贸易保护加剧、金融风险潜存、慢复苏、低增长的阶段,这将对宁德市经济企稳向好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经济回升的基础不够稳固。虽然2011年宁德市整体经济延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必须看到,经济高速运行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还处于发展困难当中。出口下滑、企业经济效益不佳、有效需求不足和财政收支矛盾等问题尚难根本缓解。

展望2011年第四季度及2012年,宁德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依然较多。如果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挖掘生产潜力,及时有效破解难题,督促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就能够确保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及宁德市发展基础,2012年预计宁德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将继续保持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外贸出口总值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7%以上。

四、促进宁德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坚持用工业化谋划农业和农村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要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农村各类能人创办企业,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为能人办企业创造良好条件,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经营面,不断提高农民二、三产业收入。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向小城镇聚集,鼓励农民发展餐饮、商贸、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等二三产业,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依托产业就近就地转移。

2、加大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投资对经济运行具有先导作用,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见效的手段。要努力扩大重大项目的投资规模,推动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长,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加强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引进全国性产业布局的重点项目,积极对接央企龙头项目。同时引进和推动外商及港澳台资项目,推进重点项目落实。要重点关注电机电器、电力等七大重点特色产业的生产供销、用工用电等情况,抓好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协调服务,尤其是蕉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二期、霞浦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二期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使其尽早投产。

3、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宁德市作为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科学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积极承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能源利用率的产业,释放结构调整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要强化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要积极承接与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前景广、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缓解要素制约,优化投资环境

资金相对短缺、土地供应紧张、基础薄弱、产业链不配套是当前制约宁德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增强资金筹措力度,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同时以向银行担保、推动上市融资、支持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发展等多种方式,保证项目融资渠道畅通。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力推进土地二次开发,提高存量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水平。要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精心指导和帮助投资业主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的有关规定,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报、快批、早实施。

篇3

“十一五”规划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清醒认识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1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 主要发展特点是:

1.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1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9年来, 我国GDP 的年平均增速达到10.01% ,实现了2位数的持续高增长。

1.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

我同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00年的6 280元l/a提高到2009年的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 253元提高到5 153元。随着收入的提高, 消费结构也开始由温饱型的衣食消费为主. 向全面小康型的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住房及汽车消费, 已成为拉动国内消费的最强劲动力。我国不仅住房建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汽车也已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 持续拉动了城市建设的改造与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城乡住房建设与发展,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大规模的房屋及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产品保持了持续增长的需求。

1.3 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进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因素。我国进出口总额已由2000年约4 743亿美元, 增长到2009 年的22 073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18.63% . 出口额由2 492亿美元增加到12 017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19.1% 。同期, 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 已由2000年的l 656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3 992亿美元。

我国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

世界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

加入WT0后使中国顺利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取得了平等贸易地位, 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我们较好地抓住了机遇,迅速加快了加工产业的发展。

2 “十二五” 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

新世纪的前l0年, 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了1 3亿人民,在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经济发展累积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从长远看, 中国经济发展仍前景良好, 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牢t-N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

2.1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

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但在国家强有力的调控政策下, 经济发展有效遏制了快速下滑的局面, 目前, 经济危机仍未完全过去, 世界经济的发展仍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 但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前景良好。

2.1.1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将是渐进和较长期的过程,只有稳步推进城市化,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问题。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率每年增长近1个百分点的增长趋势分析,每年约1 000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和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需求市场。

2.1.2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也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进程。在主要工业产品已经可以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 发展先进生产力,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面升级,仍是我国工业发展要完成的重点任务。传统工业的发展不是停滞而将是全面的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具有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

2.1.3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大

我国经济发展在区域间的不平衡, 即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解决这一问题也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机遇. 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 在资源、能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条件上.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市场需求潜力有更大的增长空问, 经济发展有更大的增长前景。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心, 已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

2.2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看前景良好,但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挑战,虽然,这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将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2.1经济结构失衡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要素分析,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20世纪8O年代我国经济主要靠消费和投资拉动。90年代主要靠投资拉动,2000年以后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国内消费严重不足,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 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51% ,2000年降到46% ,2008年进一步降到35% 。而投资占GDP的比重, 已由1980年的20% ,增加到2000年的33.2% ;2009年进一步上升到67% 。我国的净 出口率也从2000年的2% ,上升到2008年的6.5%。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由1980年的23.5% 增加到2000 年的39.6% ,2008年进一步增加到55.7%。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 国际贸易长期失衡,不仅具有较大的风险,也导致贸易摩擦加剧。长期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过度投资, 不仅影响消费。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和闲置,加大金融风险的隐患。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2.2.2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在蔓延。美国经济已度过了最严重的危机时期,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欧盟国家的债务危机又开始爆发, 影响的深度、时间长短和范围目前还难以确定, 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经济危机波及范围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取向. 带来新的 难与问题。

2.2.3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如不能有效抑制, 存在潜在金融危机的风险

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大量投入基础货币,为保持经济的增长, 我国较长期实行了低利率政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去年实行了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保增长和上项目,地方政府2009年第一次发行债券2 000亿元。同时, 通过各级政府地方融资平台的建立, 大力举债, 到2009年底银行贷款债务总额达到7.38万亿元。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 突出表现在房地产价格的高速增长。建筑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但高房价已严重背离了主要以满足人民住房需求的产业功能,成为高度投机的市场,房地产价格泡沫在不断吹大, 并成为地方政府十分重要的收入来源。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金融危机, 已给予我们很好的警示,有效调控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 逐步挤出房地产泡沫,是保持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必然政策选择。

2.2.4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收入差距呈扩大的趋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从1980年的2.5倍,扩大到2009年的3.3倍,而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加大,最高与最低相差15倍左右。不同收入群体间收入差距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收入差距平均在1 8倍左右. 国企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 28倍。

3 实现“十二五”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既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又要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要重点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解决3个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3.1增收入、保民生、扩内需

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目标是实现国富民强,2020年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2050年左右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因此, 增收入,保民生, 扩内需, 应成为拉动和实现我国紧紧发展目标的最主要动力。增收入, 要在国家财力比较充裕的基础上,通过收人分配政策的调整. 在国民收入一次分配中, 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比例,使劳动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收入总量和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稳步提高。

保民生.就是在公正公平的前提下, 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基本住房需求等方面负担过重,支出过多及无保障问题。通过增长入、保民生,切实减轻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负担, 从而稳步提高消费意愿、消费水平和消费率,使消费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3.2 工业产业的全面改选与升级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十二五”期间,将是完成工业化中期的任务并向工业化后期转变和过渡的阶段。

工业产业的全面改选与升级,包括发展的两个层面。

一是传统工业产业, 生产总量的增长已不是发展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总量增长的空问,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已不是太大。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正在加速推进并有可能在“十二五” 期间基本完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应转向提高产业的高端竞争力,从产品生产制造为主, 向产品的研发设计, 产业供应链的完善, 营销渠道的建立和完善, 品牌建设等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 以提高持久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二是加快培育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环保、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加大国家投入, 加快发展, 以争保持在新兴产业中的竞争优势。

3.3 全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我国政府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 。以碳减排为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 以节能、减排、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 强化境保护和治理为重点的绿色发展战略. 将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全国全面推进。

篇4

>> 对风险刑法适用的反思 新常态环境下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 浅议器官移植之死亡标准对刑法适用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对环境影响分析 近代刑法学学派之争及其对刑法学发展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书法的影响分析 科技对交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刑法扩张适用的意义 科技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科技发展对婚姻伦理的影响 科技对沃尔玛发展经营的影响 法官适用刑法解释之分析 新科技革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刑法对物权的保护分析 民间集资行为的刑法适用 基于铜接地网变电站适用性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对何鹏案和许霆案的刑法适用反思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苏州为例 科技支撑能力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环境监管失职罪刑法适用之完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EB/OL].(2008-10-22)[2014-5-14].http:///cn/bzgf/gb/45162.shtml.

[10]韦钦胜,臧家业,冉祥滨,等.我国近海污染状况总体特点及环保科技研究的需求[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6):90-94.

[11]郑振华,周培疆,吴振斌.复合污染研究的新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1(3):469-473.

[12]王星辉,杨海君,颜丙花.镉、酸雨和农药复合污染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毒性效应[J].湖南农业科学,2011(1):85-88.

[13]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2(9):82-99.

篇5

关键词:模式 制度 制度变迁 制度再生

的改革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改革。然而,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不是按图索骥或事前诸葛亮式设计的改革,而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在这种边改革边探索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等,凭借这些模式,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这些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内的其它地区却“水土不服”。很多不发达地区的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回来之后却找不到感觉,从他处学来的经验在本地区难于生根。经济发展模式为什么不具有普遍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该区域的制度变迁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不同区域的制度变迁有其特有的方式,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下通过对模式形成的制度性回答所提出的。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性解释

什么是制度?青木昌彦将制度定义为是在经济中被广泛认可的一定的规则[1]。其具体形式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以及自发形成的结构,包括组织、风俗、约定、习惯做法等。制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非正式的,如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二是正式制度,包括规则(法律、政府管制)、经济规则和契约。正式制度是从非正式制度演化而来,而非正式制度来自民间的创造。

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演化过程。制度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域。域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参与人集合,二是每个参与人所面临的技术和意识上可行的行动集合。每个参与人基于个人经验,对博弈在本域进行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即参与人无法甚至不需要推断出别人行动决策规则的全部细节,但知道有关参与人在行动决策时可能采取的规则的一些显著特征。参与人依靠这些浓缩的信息得出自己在域的各状态下的行动规则,即策略。所有参与人根据他们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形成自己的行动决策规则。当关于他人行动规则的浓缩认知稳定下来的时候,参与人自己的行动规则才能稳定,成为参与博弈的有用指南。当参与人的理念和行动规则形成一致时,称这种状态为纳什均衡。所谓纳什均衡是指有n个人参与博弈,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组成最优策略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当所以参与人在博弈中形成共享的理念,制度就产生了。

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各地根据自己的习俗、习惯形成的一种发展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它是在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不断的变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当一个区域的所有参与人在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形成了共享的理念时,达到纳什均衡,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产生了。因此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的形成过程。

二、制度变迁与模式形成

当现存制度安排的社会净效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出现一个新的赢利机会,这时就会产生新的潜在的制度需求,并造成潜在制度需求大于实际制度的供给,于是形成了制度非均衡。对于原先的制度安排,由于对它的需求减少而造成了实际的需求小于实际的供给的非均衡状态,社会博弈各方为了捕捉这种新的赢利机会,就会力图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一项制度安排如果出现了制度非均衡,就存在了制度变迁的可能,但这种潜在的制度变迁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变迁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博弈过程,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

从外部来说,一种制度形成以后,因为整体文化氛围之网具有巨大的刚性,不是容易冲破和克服的。如果制度只形同一部法律的话,那它就应该很容易通过立法或政府指令加以改变。但当我们把制度概括为参与人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方式的共有信念系统,它作为共有信念面对环境而连续的变化是固定和耐久的。由于个体参与人的匿名性和大数定理②的作用,制度化一旦实现,个人认知以及相关策略决策的边际和随机变化对参与人总体的预期只会发生一些微乎其微的影响;其次,制度化和参与人能力发展之间的反馈机制也将强化制度的耐久性。制度以特定的方式根据参与人的物质和人力资产的情况而赋予他们不同的内在价值。作为反应,参与人沿着增加其价值的方向积累资产和发展其潜能,反过来又支持了制度的扩大再生产;第三,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初始的制度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制度的惯性,因为沿着原有制度变化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面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

正因为制度面对外部环境所具有的固定性和耐久性,导致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内部的因素,这样引发参与人开始重新定位主观博弈模型。

经济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人对这个系统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进化博弈论对经济活动的主体即博弈参与人作只有有限理性的假定。按此假定,关于博弈结构的每个参与人只拥有有限的主观认知,这些认知来自过去的经验,只有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认知出现内部危机时才被修改。按照每个参与人对博弈结构的主观认知,青木昌彦构造了一个主观博弈模型[1]。

主观博弈模型的构造由四部分组成:

(1)参与人i的“技术可行”策略决策的客观集合。

(2)关于博弈的内生性规则,参与人共享一个公共信念系统,即制度。除此之外,当博弈的策略组合是,参与人还形成私人剩余信息。

私人剩余信息指的是各参与人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人的自我维系系统,包括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从制度的形成过程来看,博弈参与人所面临的有多个时期序列和技术上和意识上多个可行的行动集合。在博弈过程的每个时期,每个参与人只能选择一种行动。在一定时期所有参与人选择的行动加在一起,称为行动组合。每个参与人都试图选择能实现自己最佳结果的行动,但最终结果不能由单个参与人的行动决定。每个参与人的行动决策取决于别人的决策。所有参与人根据他们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所形成的行动决策规则就是参与人的自我维系系统。这种自我维系系统是以一种浓缩的形式形成的,也即它不是将参与人所有行动决策规则的详细都包含在内,而是概要地描述了参与人的行动决策规则,根据这些概要描述不会影响参与人作出正确决策,所以自我维系系统又称为概要表征。模型中的就是参与人i的概要表征。

当所有参与人在博弈中形成了共享的理念时,就产生了制度。即制度是所有参与人的中自我维系系统的共同元素。私人剩余信息就是各参与人的自我维系系统剔除制度后的剩余部分。由于在博弈过程中,各参与人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的不同,造成各自的自我维系系统各异,从而各参与人的私人剩余信息也各具特色。从概要性私人剩余信息中能反映出各参与人在博弈中的所具有的特点。

(3)给定被认知的制度,每个参与人拥有一个主观后果函数,¢是行动组合的技术可行集到博弈后果集合的函数。e为域的环境,如技术、外部制度等。

根据这个函数,对参与人i的每一项决策,都被分配到一个定义在后果空间上的物质结果即后果函数。后果函数是关于参与人i的私人剩余信息的函数,这个信息还包含参与人对域环境e的主观解释。

(4)给定制度现象,私人剩余信息和主观后果函数¢i ,参与人根据策略集合选择策略,使其效用最大化。即参与人i在中选择,使得最大化,其中是参与人i报酬的预测函数。称由此得出的策略选择为最佳反应决策规则。

如果参与人反复运用同样的规则推断环境、预测报酬和选择最佳反应决策,同时对制度现象的认知也总是一样,这时,我们说参与人的主观博弈是再生的。

为说明制度的再生,先引用一点博弈论的知识。

用A-i 代表除参与人以外所有其他参与人决策集合的乘积,代表参与人i 对其他人决策的预期(i∈N)。

假定参与人每期对其他人行动的预期和后者实际的决策是一致的,而且每个参与人该期所做决策是对本人预期的最佳反映,也就是存在,使得对所有的i,

按照纳什均衡的定义,这时说行动组合a* 是纳什均衡。

对上述定义的主观博弈模型,如果对所有的i∈N ,有

此时策略组合是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如果上述(Δ)条件满足,我们就说参与人的主观博弈模型处于一般均衡认知均衡,制度是再生的。而从上面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到,是否具有充分的私人剩余信息是(Δ)条件得到满足的必要条件。

从制度的变迁可以分析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原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形成,是因为该地区有满足(Δ)条件的私人剩余信息,导致博弈参与人的主观博弈的再生,使该地区制度产生变迁。而促使主观博弈再生的私人剩余信息,来自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从以下所介绍的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的情况来看,这些私人剩余信息虽然不能完全概括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但具备上述所说的概要表征的特点。

形成温州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是温州人的高度的市场主体意识。温州人的私人剩余信息既来自于温州“永嘉学派”中提倡的农商并举、义利并重的观点,和“以利和义”,讲究功利实用的主张,又来自于温州人敢冒风险、敢为人先、吃苦耐劳和善于应变的精神,以及较强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自主意识,以及改革开放前温州所面临的状况。温州模式形成前,温州面临的情况是:1、贫乏的资源禀赋。温州地少人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更没有可供开采的富矿资源;2、由于温州地处对台海防前线,建国后国家对温州投资很少。建国后的30年中,国家对温州的投资总额只有5.95亿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3、温州地区远离大中型城市和全国性市场中心,改革开放之前环境恶劣,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发展工业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

形成苏南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是苏南地区的各类对乡、村行政机构的依赖性。这种私人剩余信息来自苏南上的“副业大省”,草根工业、市场、能工巧匠、务工经商的良好基础。改革开放前,苏南地区的社队企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地方政府与社队企业的关系亦十分密切,这构成了苏南地区随后进行的制度变迁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民经济明显具有短缺经济的特征,巨大的市场需求“诱惑”着社队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而这极需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撑。因此,地方政府在为本地企业争取政策支持上便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地方政府能够更有力地为本地企业争取到更多的银行贷款。这些构成了苏南地区制度变迁最重要的经济和制度环境,同时也酝酿着一项能带来巨大收益的制度安排的产生。

而形成珠江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外界的“依附性”发展的区域互动关系。作为珠三角中心的广州早在清朝,就以“十三洋行”而闻名于世,英国人甚至将中国把外贸活动限制在广州一地进行的做法称为“广州体制”。即使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广州依然保持着自己作为中国“外贸首都”的地位不变,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几乎是外国人与中国做生意的唯一机会。

然而,当私人剩余信息的作用不满足(Δ)条件时,制度的整体性安排是耐久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到底是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其原因是西部地区不具有能导致制度变迁的私人剩余信息,从而使西部地区长期形成的“非正式制度”由具有耐久性、稳定性,邹东涛把此称为由“思想观念和旧习的超稳定结构”而引起的“贫穷的超稳定结构”[6]。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长期形成了一种比较保守、守旧的观念和文化氛围。这种保守和守旧的倾向,不是个别人、个别单位、个别阶层、个别团体的现象,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因而形成了一种整体性和群体性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似乎像一张无形的网,网罩着人们的思想,束缚住人们的手脚。

三、不同模式间的相互

篇6

(①莱芜市医疗保险事业处,莱芜 271100;②莱芜市财政局,莱芜 271100)

(①Laiwu Medical Insurance Department,Laiwu 271100,China;②Laiwu Finance Bureau,Laiwu 271100,China)

摘要: 本文对绿色会计的概念以及实施必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新经济形势下绿色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绿色会计的具体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green accounting, expoun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en accounting in new economic 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develop green accounting.

关键词 : 新经济形式;绿色会计;发展

Key words: new economic form;green accounting;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185-02

作者简介:魏宁(1973-),女,山东莱芜人,现任莱芜市医疗保险事业处财务科科员,本科,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孟艳华(1975-),女,山东莱芜人,莱芜市财政局会计科科长,本科,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递增、生活方式的无节制,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高能耗的基础上,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为治理环境污染、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我国实施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协调企业经济利益与低碳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优化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绿色会计的重要职责。

1 绿色会计的概念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2 新经济形式下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已经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而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合理协调企业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经济发展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绿色会计是以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为目的的,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实施绿色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建立绿色会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又不损害未来利益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结构要以低碳环保为核心,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多是以高能源消耗为基础的,因此必须要建立绿色会计,通过绿色会计体系督促经济结构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2.2 建立绿色会计是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会计模式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我国会计由单纯的传统会计、管理会计到人力资源会计再到现在的绿色会计都是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而发展的,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以低碳环保为核心,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用到环境会计,这种经济发展趋势对绿色会计的发展是一种有利的支持。

2.3 建立绿色会计是强化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 基于当前企业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现状,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实施绿色会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绿色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环境成本也纳入到企业的成本支出体系中,这样有利于企业改变以往的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益。

3 新经济形势下绿色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绿色会计的论述比较多,但是针对我国新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会计中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则以我国新经济形式环境为背景,分析我国绿色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会计理念还不成熟 绿色会计的发展理念主要是从我国宏观经济角度出发,从社会环境利益方面考虑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不能从企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衡量,但是就目前绿色会计的实效运行情况看,绿色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还非常的少,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几乎没有绿色会计的概念,甚至一些会计人员连基本的绿色会计概念都没有。

3.2 缺乏完善的绿色会计体系 我国绿色会计研究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绿色会计体系的案例非常少,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对绿色会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会计实务中还是不能准确系统的对绿色会计的要素、计量以及记录行为进行规范,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不全面。比如现在我国相关会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在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中,只会在上市公司的照顾投标书中披露环保因素信息,而对于环保问题而产生的债务等信息却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

3.3 政府及社会对于绿色会计发展的监督力度不足

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实利益,因此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每个人履行其职责,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治理环境污染,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治理主要是依靠环保部门的监督与控制,而社会群众以及媒体等对环境污染问题实施监督,而没有一定的处罚权等,这样就会导致许多社会环境污染问题依靠环保部门的单一监督与管理很难实现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这样一来因为监督力度的缺失,再加上实施绿色会计对企业没有产生直接的效益,因此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动力不大。

4 新经济形式绿色会计发展的对策

4.1 提高社会对绿色会计的认识 为改变绿色会计在会计实务中的缺失问题,应该从提高人们对绿色会计的认识方面入手,通过宣传绿色会计,提高绿色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一是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对绿色会计理念的宣传与指导,引导人们对绿色会计实施的意义以及重要性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二是加强对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丰富与创新绿色会计的内含,将绿色会计理论与企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实现绿色会计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发展和环保的要求;三是实现绿色会计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挂钩,让企业明白实施绿色会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进而通过企业实施绿色会计提升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

4.2 建立健全完善的绿色会计体系 基于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为实现我国低碳经济,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要将绿色会计纳入到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绿色会计的环保功能。①国家立法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绿色会计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而且现有的会计体系多数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②加强绿色会计理论研究,我国要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与研究成果,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同步发展。

4.3 强化环境审计力度 基于绿色会计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具体的会计实务中,企业选择绿色会计的动力不足,它们不会主动披露对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也不会主动披露因为环境污染成造成的负债信息,因此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要强化对企业的环境审计力度,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审计,实现绿色会计在社会中的发展。同时我国也要建立科学奖罚机制,对于破坏环境的经济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制裁,而对于实施绿色会计的企业以及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4.4 大力培养绿色会计人才 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我国专门的绿色会计人才还比较缺乏,为扩大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需要国家大力培养专门的绿色会计人才:一是我国高校要侧重培养具有绿色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尤其是关于企业应用的绿色会计实务专业人才;二是企业要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绿色会计的认识,增强会计人员对绿色会计的操作技能,满足企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绿色会计发展虽然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其对经济结构转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要强化绿色会计发展理念,提高绿色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将绿色会计充分的应用到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的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问题,促进我国环保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明轩.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会计发展的探讨[J].现代会计,2012(3).

[2]刘卫华.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时代金融,2013(5).

篇7

关键词:军民融合;新兴产业;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67-03

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指以科技成分高、军民关联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投资布局、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等系统为主体,以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的全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军民融合是需求融合、技术融合而产生的产业融合,体现了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的动态过程,推进了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国家开支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一、军民融合、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

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被称为“黄油”和“大炮”。用于经济增长的稀缺资源转移到军事项目,会产生的负面拖累效应;相反,先进的军事科技研发与应用对经济部门的辐射,会产生正面溢出效应。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下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也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因此,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推进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产生以下互动。

1.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国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是因为它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产业知识技术密集、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战略性新兴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又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打破传统军民分割现状,加速传统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调整、优化、升级,培养整个国家军民一体的工业创新体系,必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从战斗力生成模式演变的历史规律看,往往先是科技创新引发武器装备革命,然后才有作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武器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必将解开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然而,装备科技的含量越高,所需的科研经费越高,研制周期越长,因此,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必将解决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难题。其一,降低军事武器装备研发风险与成本。国防采办部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改造使用于军事部门,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工装和设备费用,并减少政府的监督费用。其次,降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军民融合可以扩大利用民品市场上现成的备用零部件,并增强潜在维修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减少军事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再次,缩短国防采办周期,减少采办费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将会缩短采办周期,加快和平时期采办速度,并可以使战时的国防装备动员更加容易开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军民融合式自主创新的战略潜力日益显现。拓宽以 “融合”促 “转变”的途径,应树立融合共享的新理念,以民用科技的新优势提升战斗力生成的技术基础,以融合促进的新手段破解制约转变的深层次障碍,以融合领域的新拓展促进新型战斗力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围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集中力量重点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应完善面对社会的军品科研生产准入与退出制度,为非公有企业进入军工领域创造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真正用最优质的资源和军民共用的经济技术研制升级武器装备,在重要装备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我国正着力构建以应用卫星为主要平台的天基信息系统,促进了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通信、导航、全球定位等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因此,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符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军事活动规律,也有利于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

3.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甚至有前苏联解决不好而导致国家解体的例子。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条件下进行。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军费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解决。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国防投入,出路就是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充分发挥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的新路子。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核心和本质上更加中性和普适,高新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上出现了趋同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军用需求和民用需求难分伯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自身技术特点,为军民两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一方面,从投入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能够吸引军地双方优质的科技资源投入其中,减少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减少其发展需求不确定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面向民用和军用两类需求,依托民用资源和国防资源,服务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最大程度上解决黄油大炮的矛盾,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加快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稳定机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视角下军民融合理论基础

(一)军民技术两用性

美国学者埃姆斯和罗森伯格1997年指出,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间最早的融合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亦是如此。技术创新在军民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军民技术融合,形成军民两用技术,技术融合导致军民产业之间技术性进入壁垒逐渐消失,使军民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最终导致军民产业融合产生。技术创新与进步改变了原有军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成本,从而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动力。技术融合是指各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新技术,对本产业的技术进行改造,并促使其与自己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新工艺和开发出新产品。如数字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相融合,开发出精确制导技术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航天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开展的技术融合越来越多。随着民技术的开发和地方民用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己经建立起了比较强大的、与世界接轨的军民两用技术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辟了一批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应用的重点领域。包括现代航空技术领域、商用火箭与卫星应用领域、核能和平应用领域、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运载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电子与信息领域、环境与减灾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新型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特种化工与民爆技术领域、医药与生物工程领域、材料与制造技术领域等。目前,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积累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从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看,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与民用部门开发的民和民转军的科技成果各自有上万项,主要包括:全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系统、先进的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器、高性能船舶制造、显示器件制造、虚拟现实装置、毫米波通讯装备、无线接入技术及数据通信用网络系统设备、数字移动通信装备产品、空中管制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新材料技术、膜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环保设备及产品等。军用、民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并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军工领域向民用领域大量转移军民两用技术,如伪装技术、高精度制导技术、军用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也逐渐扩散运用到民用领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多省市(如陕西、四川、贵州和重庆)都是依靠军工科技为基础来发展经济,而且其军工系统产值在全省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发展了一批以军工技术为背景的高科技园区。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2012年,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4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基地布局更为合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军工产业体系。在航天、航空、核、兵器等行业都建立和拥有了自己的产业领域和主体技术群,在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其成立于1991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产业人才,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和特色鲜明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2012年3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1.1亿元,实现规模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

(二)技术标准的通用性

我国目前的军用标准,虽然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不断地改进,有的基础性设施已经跟地方技术标准统一,但总体上还跟不上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和地方技术标准有机统一起来。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些产品,并没有国内或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也制约着军工产品的国际接轨和出口,这种标准和规范的阻隔,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建设上的应用,而且也成了排斥民用高新技术资源进入军品市场的“门槛”,从而造成军民两种高新技术优势资源不能及时、有效、有序地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服务,直接阻碍了军民产业技术、生产上的融合。军民通用的技术标准,有利于顺畅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

自2006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的规章制度以来,如《国防科技工业民技术发开》、《关于加强国防科技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等为国防工业兼顾民生、民用企业服务国防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近年来,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军民技术标准的通用性建设成效明显。为了拓宽军民技术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大量通用性强、具有市场潜力的军用技术中,筛选出一批适用成果,编制并了2009年、2011年和2012年、2013年四期《目录》,使更多的民用企业了解军用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和项目对接。前两期《目录》在推广后取得了良好的转化效果,其成果转化率达31%,已转化应用的51个项目合同金额总值高达8亿元。在2012度《目录》,结合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考虑到军用技术相对于民用技术的比较优势,《目录》主要征集新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微电子与电子信息、节能减排、新能源与高效动力等5个领域中适于向民用转化的军用技术成果。最终共征集军工企事业单位、部属研究所和高校,以及教育部、中科院、中物院和军队科研系统共计184家单位的753项成果。从总的情况看,这些成果的技术水平和成熟度较高,军民通用性较强。在征集到的成果中,根据技术水平、成熟度、市场需求、转化效益等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委托从事军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专业机构对700多项成果进行初审,并进一步按领域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二次评审,最终确定98家单位的185项技术成果入选2012度《目录》。

(三)资产的通用性

首先,所谓资产专用性,是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具体来说,专用性资产是为支撑某种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一旦确定投资到某一领域,就会锁定在一种形态上,若再转为它用就会贬值。一种资产是不是专用性资产,主要看该资产是不是属于用途可变的资产,只有用途不变的资产才具有专用性质。在军民融合的概念中,应该存在:资产通用性,是指至少不牺牲现有生产价值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与其他资产替换使用或者结合使用的程度。替换使用指一项资产可以直接去完成另一项资产的生产任务,而不会带来额外的价值损失;结合使用则指该资产通过与另外的资产有机重组,产生新的资产,新资产创造的价值,至少不低于原来资产的价值。无论哪种情况,转为它用不能使资产减值,否则,即便资产能够转为其他用途,也不等于该资产具有通用性。对于一个产业,如果该产业的资产体系能够与其他产业的资产体系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则称该产业的资产体系具有资产通用性,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的程度越高,则通用性越强。对于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强调。

1.与新制度经济学所描述的资产专用性一样,资产的军民通用性不是指资产的具体数量或规模,而是从资产的内容、结构和特性等方面来说的。

2.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项资产具有通用性是相对于另一项资产而言的,并不是对其他所有资产都有通用性。

篇8

关键词:经济转型 商业经济 创新发展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工业保持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着挑战,急需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能耗来换取,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都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目前,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建立了新的经济产业布局,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常态。

一、经济转型的背景和内涵

经济转型指的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压力,导致社会原本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保持社会继续发展的一种行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和面临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危机。

我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这是因为经济体量越小,发展速度越快。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一个调整期,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变为中高速。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适当的发展速度对于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有利的,在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往往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才能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5%到7%之间,这一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尽管目前仍然在维持着增长的态势,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式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庄边,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新经济发展政策的消化等。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等,是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全面发展战略。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

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变,新兴产业对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推动产业结构改变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社会基础的建设。我国的经济转型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来说有许多特点和趋势。

比如,我国为了推行家电普及,开始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活动,由政府提供补贴,鼓励家电企业深入到乡村基层中去。而一旦活动结束,商家立刻失去了这方面的动力。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干预市场的行为,违背了市场规律,尽管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家电普及率,但是对于农村地区长远的经济发展没有明显的作用。在经济转型之下,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实现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我国的商业经济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你入手。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第三产业是我国未来的主要发展的产业,从2013年开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占比中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另外,中央制约三公消费的战略也部分解决了造成过快增长的制度原因。

经济转型之下,我国的商业经济流通速度显著加快,各种快消费和快服务占据了越来越高的份额。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优势产业,是新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亮点。

三、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

新的商业经济形势给我国的商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的商业模式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经济方式。目前的商业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电子商务给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对传统的实体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让我国的商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实现了重新组合,甚至带动了物流产业和交通格局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给边了人们的消费理念,让人们对于商业有了新的理解。

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商业模式是商家出租柜台,依靠物业和租金来获取经济利益。这导致真正的商家并没有自利,无法发展自营品牌,阻碍了我国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商业模式之下,商家能够更好的把握自身的命运,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型商场从集中在城市中心转变为向郊区发展,小型便利店成为了商业活动的主力军。未来的商家该逐渐变过过去的经营模式,而逐渐改为商业地产的自营。而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也不仅仅会考虑到销售实体,而是把服务水平等各种因素纳入到考量当中。

四、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

经济转型,思路先行。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思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政府的职能开始发生转变。长期以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调节经济发展速度,健身诚信体制,改良商业环境等。在未来的新经济体制之下,政府逐渐转变为对市场进行调节和监督的作用。通过改革流通经济来改善市场环境,平衡传统的实体商业与新兴的电子商业的发展。

诚信体系和健康的商业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我们要调整商业模式和结构,建立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构建统一的成熟市场,利用电子商务的发展来实现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还要解决自营的商业模式实现回归,转变思维方式来纠正不健康的商业现象和商业行为。未来我国将依托创新带来的发展动力,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将持续进行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盛业经济发展有着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质量的特点,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有明显加快的趋势。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将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带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巧珍.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产权制度分析与创新模式建构[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18.

[2]王永.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