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09:27: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三语文文学常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上海卷)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 (广东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3 (山东卷)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江苏卷)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5 (北京卷)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山映斜阳天接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6 (湖北卷)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7 (天津卷)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舞榭歌台,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重庆卷)____________,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9 (福建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10 (安徽卷)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1 (江西卷)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12 (浙江卷)____________。独上高楼,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13 (四川卷)《沁园春・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参考答案]
四、古词曲名句名篇默写
1 梧桐更兼细雨
最喜小儿无赖
2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3 会挽雕弓如满月
斜阳草树
4 不知天上宫阙 又恐琼楼玉宇
5 只是朱颜改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6 乍暖还寒时候
7 叶上初阳干宿雨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 自胡马窥江去后
9 如今有谁堪摘
10 楚天千里清秋
11 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语文教育教学因其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在学生积极学业情绪的培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育改革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如何充分发掘语文课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优势地位,除了要在课堂上多下功夫,还需要在课后多多努力。以下几种措施在激发学生积极学业情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日常作业布置、批改要用心,重在激发学生积极性
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如何将作业布置得合理高效是很多老师探索的问题。有三点必须注意:那就是要布置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作业,布置发现学科解题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开拓视野、重在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对于这三类作业,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的巩固,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学生只要完成作业就会体验到自我成就的幸福感。老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作业反馈情况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二、每周通过随笔引导学生表达自我想法,感受美好
通过自由创作,学生很容易自然地流露出真实的情绪情感。细心的老师就会发现,一部分学生在随笔中流露的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积极情绪,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展现的情感是消极的。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随笔时,一方面从作业要求的角度评价随笔的选题角度、内容充实度以及语句的优美度;另一方面从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角度要仔细鉴别,敏锐捕捉,了解学生所遇的困惑、消极情绪的症结之所在,真诚关爱学生,给予学生信任和鼓励。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当人们总是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时,它的情绪一定是积极向上、愉悦美好的。这种美好的情绪会促进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态与应对挫折的勇气。
三、让作文评价提升学生积极体验,获得自信心
伴随着高三学生写作的往往是恐惧、担心、害怕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影响整体备考效率。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乐于写作文,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最终发现同学们如果能从写作中获得积极评价,那么下一次写作文的积极性就提升了很多。因此我想了很多方法给他们的作文进行积极评价,比如首先肯定他们作文当中最细致的描述,哪怕这些细节和主题没有关系,但这表明孩子用心了。还比如,对于学生从自我身上挖掘的故事我会告诉他“从内心里流淌出来的文字就是最美的文字”,学生看到该评价通常特别感动,不仅让他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还让他获得了挖掘写作素材的方法。我的感受是高三的孩子特别的敏感,因此对他们的积极评价一定要具体和细致,只有这样,这种积极评价才能进入他们的内在心灵,让他们获得积极体验从而提升自信心。
四、解答学生疑难问题中激发希望,使其拥有正能量改变自我
这学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的第二学期,在终结上学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整体思路:
1、认真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讨,整体把握教学要求。
2、认真参加新教材的培训,领会课改的精神,落实教学内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力求体现课改的教学理念。
二、主要活动
1、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制作教学课件。对于新教材的备课资料和学生学习资料做好收集和整理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教材教学以外,引进古今中外至文、时文的教学,尤其是加强古典诗文的诵读,以适应高考改革的趋势,夯实学生文学功底。每两周辟出一节课让学生自主、自由的阅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并布置每周摘抄不少于1000字的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写作教学,划不少于6次课堂作文及指导。
2、 认真参加学习交流,观摩校内外的公开课,组内教师的研讨课,争取机会参加研讨课的教学和展示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挂牌听课活动。
3、 精心准备和落实拓展型课,研究性课和语文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语文相关的竞赛活动。
4、 积极投入教科研,争做学者型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研究任务,争取有省级以上论文获奖或者发表。
5、 认真完成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
6、与团委联合举行高一年级的演讲比赛。
三、教学安排:
第一专题:祖国土,总课时9课时,第一版块三课时,《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肖邦故园》各一课时。第二版块四课时,《北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各两课时。作文2课时。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总课时9课时,第一版块“殉道者之歌”3课时,其中《离骚》花的时间多一点,两首外国诗合用一节课,第二版块“烈士的抉择”3—4课时,作文2课时。第三版块底层的光芒放到课外完成。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总课时8课时,“审视传统”3课时,“碰撞与融合”2课时,“拿来与拒绝”3课时。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总课时10课时,第一板块4课时,第二板块3课时,第三板块3课时。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加强文言文的教学,因此有可能加大文言文的教学时数。
四、教学新举措:加强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