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09:27: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统文化的论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传统戏剧文化 电影 影响
电影与传统戏剧有着深刻的渊源。传统戏剧旧时专指戏曲,后为戏剧、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的总称,本文所提到的传统戏剧单指戏曲、文明戏等艺术形式。近些年来,除了《霸王别姬》《人鬼情》等直接表现戏曲演员与戏曲故事外,戏剧参与电影创作的形式大概有两种:一是以电影元素的形式出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二是为电影创作提供丰富素材,各戏曲故事经过改编后直接被搬上银幕,如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可见,历史悠久的传统戏剧文化为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资源”,总的来说,传统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影类型、电影创作观念以及电影表现语言等方面。
一、对电影类型的影响――戏曲电影的诞生
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类型,同时也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专以中国戏曲表演为拍摄对象,倾力于展示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的魅力、记录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优秀的中国戏曲剧目、弘扬中国悠久的民族戏剧传统”。1905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的京剧《三国演义・定军山》片段。因此,从电影艺术传入中国伊始,就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戏曲结合,产生并逐步成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戏曲电影,从《定军山》到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中国第一部彩《生死恨》,再到以梨园生活为背景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一百多年来,我国拍摄的戏曲电影多达几百部,如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评剧电影《花为媒》、京剧电影《白蛇传》等,涉及了京剧、越剧、粤剧、黄梅戏、豫剧、评剧、吕剧、昆曲、秦腔等近百个剧种。期间拍摄的样板戏同样也是戏曲电影,如《沙家浜》《红灯记》等。这些优秀的戏曲电影在中国观众心中都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这是传统戏剧文化对于中国电影最为直接的影响。
戏曲电影的产生与发展依托的是我国丰富的戏曲文化艺术资源。迄今为止,我国戏曲己有两千年的历史,我国各地区的戏曲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京剧作为我国的“国剧”,被看成是东方文化艺术代表之一。而电影是19世纪末出现的新兴大众娱乐形式,是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诞生,并依靠这种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风靡全世界的艺术和娱乐形式。当电影这种新兴艺术产业传入中国时,它在丰富了中国人日常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对传统戏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电影与传统戏曲更多的是包容互惠,一方面电影从中汲取利于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戏剧被搬上荧幕,极大拓宽了其传播途径。可以说,传统戏剧文化对电影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中国电影独特民族风范的形成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传统戏曲促使中国电影以一种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面貌走向世界,传统戏曲的独特性对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电影起到了重要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被西方观众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2009年,由导演萧锋、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主演的电影《对花枪》,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中美电影节上获得了金天使a奖最佳影片,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一个“第一”――中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奖的京剧电影。
中国人首次拍摄电影就和传统戏剧结下不解之缘,不仅是在客观上顺应了电影自身的商业属性,而且在主观上体现出当时的电影人根深蒂固的戏曲意识。戏曲电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的电影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既保留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特色,又发挥了电影的特长,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二、 对电影创作观念的影响――“影戏观”的出现
中国电影诞生伊始就对戏曲、文学等几千年的市井文化情有独钟是绝非偶然的。传统戏剧对电影的影响还包括其为中国电影奠定了戏剧观念的基础,主要指电影创作观念上“影戏观”的出现。
影戏是我国民间戏曲艺术的优秀代表,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包括手影戏、纸影戏、皮影戏三大类,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民间戏剧艺术。电影传入中国之初就被称为“影戏”,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称谓,既表明它是舶来品,又体现了中国人在对这个舶来品的美学接受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影戏”与“电影”只一字之差,但却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独有的电影美学观念即中国人总是习惯于从戏剧角度,沿用戏剧的观念,来谈论和思考电影。
中国传统戏剧对现实主义题材很重视,同时注重善与恶的社会道德评价。与传统戏剧文化相对应,以影戏观为代表的电影创作理论不同于西方早期电影热衷于记录现实生活,它强调电影的叙事功能,注重对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的研究,并且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等等。“影戏观”的出现顺应了传统戏剧影响下人们早已形成的欣赏习惯和接受心理。这是因为在电影进入中国之前,传统戏剧占据了人们休闲生活的统治地位,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欣赏习惯和审美特点。所以,当电影这种新兴的娱乐方式出现之时,人们必然会按照已有的接受模式来看待它。
可以说,“影戏观”是电影这个舶来品在中国为取得“合法性地位”而进行“民族化”的产物,在潜移默化间也培育了亿万熟识戏剧模式的中国电影观众,形成了人们习惯于关注故事情节及思想教化意义的思维方式。“影戏观”影响了中国人对电影的认识和创作方法,受其戏剧经验的影响,使得占据中国主流地位的电影观带上了浓郁的戏剧色彩。以张石川、郑正秋为代表的第一代导演受“影戏”观念的影响尤为深刻。如明星影片公司于1923年摄制的家庭《孤儿救祖记》,导演郑正秋将“教孝”、“惩恶”、“劝学”等思想融入到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当中,反映了他的改良主义思想和“教化社会”的艺术主张,片中人物塑造善恶分明,情节极富戏剧性。而明星影片公司的另一些作品,如《火烧莲云寺》及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左翼电影的优秀代表《渔光曲》等也都是遵循戏剧的套路,精心制造矛盾冲突,完整讲述一个一波三折的悲情故事。
三、对电影表现手法和语言的影响――戏曲元素的应用
当代一些优秀影片对中国戏曲的借鉴和发扬是显而易见的,如《霸王别姬》《胭脂扣》《人鬼情》等,这些艺术作品由于加入了戏曲元素,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首先,中国传统戏剧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和心理的取材资源。因为它绝大多数是历史题材,其内容与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充分体现了儒家等传统思想,比如仁和乐相结合、寓教于乐、和为贵等。很多优秀的影片都是取材于此,如《花木兰》《青蛇》《倩女幽魂》《唐伯虎点秋香》《赵氏孤儿》《赤壁》等。
其次,在戏剧虚拟性的影响下,将影片中的人与戏融合在一起,表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独特意义,比如《霸王别姬》《人鬼情》《胭脂扣》《活着》《刀马旦》《游园惊梦》等。在这些电影中,一方面戏台是影片发生的背景,另一方面则是将主人公和戏中的角色融合在一起,戏曲成为影片故事情节的一部分,两者互相推动影片发展,最终达到。同时,采用传统戏曲作为电影故事来源的优势在于,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故事会带给观众极大的亲切感,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的故事吸引力。而电影《梅兰芳》则是将京剧界大师级人物的一生用电影的方式展现出来,成为一部引起国内外关注的影片。
第三,在电影中穿插戏曲唱段或音乐,可营造气氛,渲染抒彩,达到为剧情服务的目的。如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将戏曲巧妙融入电影,三姨太梅珊幽怨凄凉的京戏配合着粗犷的大院,不但增添了大院的清冷寂寞,同时暗示了其悲惨的结局,给整部影片涂上了神秘悲情的色彩。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则是以京剧经典剧目《霸王别姬》为线索,讲述了两个戏曲演员一生的悲欢离合。整部电影音乐引入京剧音乐的元素,程蝶衣与段小楼的悲苦命运在京戏的鼓乐声中展开,达到水融的戏剧效果,营造出沧桑的历史氛围。
最后,电影中人物的造型、武打的动作、服装的设计,也都从戏曲中汲取了不少灵感和营养。这在古装电影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徐克版的《倩女幽魂》等。而在香港的一些喜剧电影里,也有很多戏曲元素,比如《天下无双》《东成西就》等。在《东成西就》后半段里就有通过粤曲传递情意的情节,把无厘头喜剧效果推向极致。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比世界电影的起步晚了近十年,迄今为止的100多年里,其发展也是相当曲折与艰辛。虽然近年来中国影片也屡屡荣获国际大奖,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影与世界高水平电影在电影观念、技术等各个方面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在努力研究和借鉴西方电影的同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从浩瀚的中国历史和现实资源中寻找和挖掘有价值的东西,为当代中国电影注入丰富的养分和活力,而中国传统戏剧文化就是一座中国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参考文献
①盖晓星,《从戏剧到电影――简论电影艺术的发展同戏剧的关系》[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5(1)
②黄飞珏,《戏剧对电影的染着力》[J].《上海戏剧》,2010(5)
③瞿孝军,《戏曲电影:中国独特的电影类型》[J].《文史博览》,2005
④周丹,《新时期中国电影影戏观及其创作实践》[D].湖南大学,2008
⑤姚小,《中国电影的戏剧观念》[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⑥郭梅,《中国电影中的戏曲元素》[J].《文化艺术研究》,2008(7)
⑦朱广平,《浅析中国戏曲与中国电影》[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5)
⑧潘先伟,《论电影中戏曲元素的运用及审美意义》[J],《四川戏剧》,2008(1)
关键词:儒家中庸思想;道家虚实思想;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4-89-2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北宋梅尧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至于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但从确切有文字记载而言,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
宜兴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钟情,除了这种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还与这种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最重要的是,紫砂茶具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
而紫砂文化的形成,其内涵也不是单一的,它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渊源。北宋年间,紫砂茶具出现后,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由于文人墨客自身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他们的所思所想就自然而然反映到紫砂创作上去。以下,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一、儒家中庸思想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所以,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中庸”又是重中之重的思想。“中庸”的主要精神是指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中庸”的意思就是把事物的二个方面统一起来,采取中间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及。“中正”也罢,“中和”也罢,关键词都是“中”。这个“中”,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运用到紫砂茶具创作中,就可以演绎为平衡、工整、对称。在很多的紫砂造型中,我们可以看见造型设计受儒家的“中庸”文化影响很深:如传统造型的石瓢壶、掇只壶、茄段壶,它们都强调造型的工整、平和、典雅、对称和协调。型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爱壶的人百看不厌,做壶的人百做不腻。以经典造型“石瓢壶”(见图一)
为例:茶壶身整体为三角形,壶腹圆胀饱满,底三乳足支起壶身,壶嘴直中有曲,柔中带刚,壶身、主体线条的缓慢徐行,与壶盖、钮的线条统一协调,使观者产生美感,作为经典造型,流传至今。如果它的造型舍弃了“中庸”之道,茶壶成型后往往就会出现一边大,一边小,也就是不对称:口盖不平整;底足不稳定;整体上重下轻,肯定不会受到人们的喜欢,因为它违背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
二、道家“虚”“实”思想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道家所谓虚实,即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之理。“虚”“实”的概念适用、应用范围非常广阔,在政治、艺术方面都可以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常常出现于书法、绘画、雕塑、陶瓷造型等方面。在紫砂创作中,“虚”“实”往往被视为“形”和“神”。“形”为紫砂茶具造型,是实在的东西;“神”为壶形以外的东西,是可以虚化想象的东西。反映的是一种精神气质,即紫砂壶的神韵。
一件最终成型后的紫砂茶具,决定着这件作品是否有神韵:造型的稳重端庄、对称协调、线条的明快简洁、壶身、壶嘴、壶把、壶钮各部分位置的安排是否合理,都对这件作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道家的“虚”“实”思想来说,“实”的优美与否决定着神韵之“虚”的存在。
紫砂的“实形”之外,还有“虚形”,如壶把与壶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提梁与壶盖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三弯的壶嘴与壶身之间形成的空间――这些空间叫“布白”,好比绘画中的“设白当黑”,壶艺创作上称它为“以虚当实”。这个“空间”自有形,对壶的美观和雅俗影响很大。例如顾景舟的高腰线提梁壶(见图二):
以圆弧线条构成,力求浑圆饱满,唯圆柱提梁框出一片正方,虚实相应,更添此壶神韵。壶肩饰以三道圆环,有效地平衡视觉重心。丰厚的流弧底变化极大,显得兴味盎然。所以,在紫砂圈里,流行一句话“凡壶皆有形,然未必有神韵”。神就是紫砂壶的精神;韵就是紫砂壶的风姿仪态。二者有机结合,作品才会出彩。有神韵的壶,皆有鲜明的个性,富有生命力。而无神韵的壶,毫无美感可言,不过是用泥土捏塑出来的用具而已,称不上是艺术品。从外观上看,有时并无太大的差别,其大小、高矮、曲直,有时并无多大区别。但是,细品之下,在壶过渡的韵律、节奏的组合、细节的处理上,壶的高雅、粗俗显而易见。做壶者的文化、修养、思想、灵气、悟性也显示出来了。于是,紫砂圈又有这样的俗语――仿其形易,得神韵难。
三、茶文化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在我国,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茶风始起,就被注入强烈的文化意蕴。继而,亦在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冲泡、品饮的过程中,凝聚起道德和美学意识,并予以程式化,形成一种具有独特的民俗礼仪特征的象征艺术。作为茶饮形式的载体――茶器具,也理所当然地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派生成对茶文化系统本身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影响与推动作用的次生文化。茶器具,就不会有茶饮的文化品位;没有茶器具的发展,就不会有茶文化的丰富提高。作为中国茶器具的紫砂器,更在茶文化的发展中,受到人们的珍视与关注,引导着茶饮形式在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中蓬勃发展,折射了华夏文化的光辉。
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雅、大度、平和的主基调,而宜兴紫砂茶具,正是吻合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尤其是紫砂传统造型中的仿古壶、洋桶壶等,都以线条简练、造型端庄、气质高雅、使用方便取胜,还有文人墨客在壶上铭文刻字陶冶身心: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不群,别饶韵格,紫砂茶具的蕴香特征,至今没有任何物品能够替代。它的外形艺术创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创造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儿童家具;符号;造型;图案
一 引言
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居住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有资料表明,我国城市大约有40%家庭的孩子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居室和家具,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儿童家具是整个儿童房的主体,其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儿童家具具有很大的销售市场。我们可以将“儿童家具”理解为是适应儿童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并能满足儿童生活、娱乐和学习等功能需要的一类器具。[2]现如今人们对于儿童家具的研究大多是在安全性上,趣味性的角度,而对于儿童家具的文化内涵上却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我们不能忽视传统人文精神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情结在儿童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3]
有研究表明,儿童在4-9岁这各阶段是对周遭事物富有意识的,处于觉醒期。在这时期,他们通过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观察、模仿和学习,并且根据其生存环境中的元素和特征符号区别不同的事物,建立自己对于外界环境的认知和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4]因此儿童在此期间使用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儿童家具,对于儿童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熏陶是富有意义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创造,自从有了人,也就有了文化,开始了人类的历史。文化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活动,起着或推动社会发展,或抑制社会进步的作用。文化乃是人类在实践中所建构的各种方式和成果的综合。[5]传统文化,是指通过时间的洗礼,世代相传的一种艺术、思想、风俗、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与结晶,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成果。[6]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极其宏大、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是我们全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古典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具有其文化性。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融合在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三 中国传统文化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传统文化展现,产品设计可以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以古现古,通过最本真的古法古形展现原有的传统;另一种就是以今寄古,以现代的设计寄载一种古朴传世的文化。儿童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生理特征,同样也具有其独特的审美。儿童的天性是对事物充满好奇,在事物的选择上,喜欢色彩鲜明,容易吸引注意的,在图案的选择上,儿童对于复杂图案的关注时间比简单图案的关注时间长,单一的图案造型容易使儿童缺乏长久的吸引力。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更喜欢色彩艳丽丰富、造型新颖别致的现代设计,所以就儿童家具而言,采用以今寄古的方式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
①以传统文化符号的“形”而造型
以形传神,是以物体本身的形态特征去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符号运用,是最主要的设计表现方式。符号往往能代表某种思想的结果或总结,可以视为文化的一种凝结。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信仰的民族往往会创造出不同的文化符号。所以提炼族统文化符号,将其作为造型元素进行家具设计有利于强化家具形态,使其造型特点更加突出,民族风格更加得以彰显,同时也能够赋予家具崭新的造型形态(如图1:《“品”位——棋·茶几凳》;图2:《“唐风宋草”——卷草纹单人椅》)。
在现代设计当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家具设计的例子很多,也不乏许多成功作品,但是儿童家具设计与成人家具有所不同,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儿童家具设计当中,要更注重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及儿童家具的安全性。对于儿童而言,他们喜好色彩艳丽丰富、造型卡通的家具。所以在传统符号运用上,需将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变形加工。在其线条上,要使其柔顺、平滑、减少棱角,注重儿童使用的安全性。在其造型上,需更加卡通有趣,可根据不同元素造型特征,进行变形抽象,拟人拟物。在其料运用上,因儿童使用安全的需要,应尽量使用天然无刺激性材料,而实木、塑料这种儿童家具市场常用材料成为首选,将这些材料进行现代喷漆处理之后,可丰富家具色彩,更易于吸引儿童的注意令儿童喜爱。
②以传统文化符号的“意”而造型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追求的一种视觉体现,通过这些视觉符号表达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在传统文化符号中,最能表达中国传统思想的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国的传统吉祥图案,主要表达的是驱邪纳福的涵义。中国古代工匠通过谐音取义、形象借喻等手法,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式家具中以吉祥图案龙作为结构部件,寓意吉祥;清代家具中以吉祥图案蝙蝠、葫芦、梅花鹿、如意等作为装饰,寓意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如图3)
对于现代儿童家具设计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多寓意积极向上,可广泛应用。在儿童家具设计时,融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隐含寓意,儿童通过对家具的使用了解,可以让儿童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回纹是纹样如“回”字的一种具有吉祥寓意的传统纹样,有“连绵不断,子孙万代,吉利深长,富贵不断头”的好意头。在现代室内、家具设计都有见过。将其运用到儿童家具上来,要将提取的回纹元素进行变形,弱化四角,让整个图像更加圆润,既符合安全性,又符合儿童的审美,再进行色彩的改变,丰富的色彩更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变形后的文化元素就可以运用到现代儿童家具的设计当中去了。(如图4)
四 结语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培养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历经千年淬炼出来的精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设计,以及对儿童心理和使用安全性的分析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儿童家具设计当中,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http:///news/2012-05-29/7774424.htm
[2]戴向东.对我国儿童家具设计理念与市场现状的剖析[J].林产工业.2002.
[3]苗艳凤,诸赫妮,陈玉龙.新中式主题儿童家具初探[J].山西建筑.2011.2.
[4]刘丹.儿童家具情趣化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早在历史的源头,深邃的中华文化就已融入到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因为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丽壮美。【阐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内容空洞,一味地套话,游离于中心论点之外】
文化,是那月下宛转悠扬的箫声,伴随着云影的移动,消散在萦绕柳梢的风中;文化,是那沧桑嘶哑的二胡,流连在狭窄的胡同中,惊起檐上的数只栖鸦;文化,是那优雅悦耳的锦瑟,盘旋在珠帘帷幕之间,安抚着微澜的梦……文化便在这变幻的乐音当中,久久回荡,绕梁不绝。
文化不仅在丝竹间,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绘出的梦幻敦煌,缭绕的云雾,缥缈的衣袂,使人如临仙境;齐白石笔下的自然风物,轻盈的虾须,通透的白菜,令人拍手称妙;壮观的《清明上河图》,演绎着人群的喧闹,街市的繁华……精湛的画技,蕴含着模糊虚实的神奇力量,散发出文化的魅力。
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脏腑: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丝带般飘拂过的清新之风……散发着幽幽墨香的字迹,在亿万年闪耀的日光下,熠熠生辉,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这三段分别从音乐、美术、书法论述文化之美,但只是一味地罗列,停留在表层,没有挖掘文化对于灵魂的意义,缺乏实质性内容,有辞藻堆砌之嫌】
多少次梦回古时,为文化之美而迷醉。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至臻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然而梦醒时分,举目四望,入眼的,尽是林立的高楼,喧嚣的车辆,炫目的灯光;入耳的,尽是嘈杂的鼓点,动感的电音。传统文化的繁荣,经过现代文明的啃噬,逐渐变得虚弱。
不由惋惜,昔日繁华的传统文化不应走向没落,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中。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更应该珍重传统文化,不要让文化盛世成为梦中的幻影。【此处谈到传统文化的衰落,偏离中心论点,也和享受文化繁华相矛盾,文化之于“人生旅途”的作用毫无体现】
但愿人人识得文化之美,以文化为行囊,于人生路上,且行且歌,尽享文化之繁华。【归结全篇,照应题目】
病因会诊
1.文章中心论点较明确,语言较优美,但文章一味地堆砌材料,卖弄文采,议论不够深刻,如文章3、4、5段只停留在视听方面浅层论证文化之美,没有深入论述文化对生命的意义,导致文章缺少深刻性,没有扣紧论证中心。
2.论据难以支持中心,在论述传统文化衰落的部分偏离主题。
3.没有主题意识,导致文章缺乏内涵和观点游离的现象。
评分:45分
辩论词就是在双方或者多方辩论时,用于驳斥对方的语言。驳斥对方的语言主要由三种形式:驳斥对方观点、驳斥对方论据、驳斥对方的逻辑。
在写辩论词时可以就对方语言中的观点、论据、逻辑的任一方面,找出漏洞,采取直接反驳法、反证法、归谬法等来进行驳斥。直接反驳,就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指出错误的方法;反证法,就是为了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反过来说明该观点的错误;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观点是错误的。
要注意的是,辩论发言必须明确中心话题,并围绕中心话题来说,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首先是驳观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观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其次是驳论据。错误和片面的观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不完整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观点也就站不住脚了。最后是驳逻辑。驳倒了观点中的逻辑,也就把观点驳倒了。在具体写作辩论词时,要注意紧扣论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议论,要求思路明晰、逻辑严密、材料典型、论证有力,为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可运用一些常见修辞,如对比、排比、比喻、反问等。
【经典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明中学举行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样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作为正方,你将怎样得体有力地回击反方?
请为正反拟写一段辩论词。
解析:就本题而言,反方的问话中认为“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说明了人要靠“他律”,可以直接反驳,“唐僧为什么不戴紧箍咒呢?”也可以从孙悟空和唐僧属性不同的角度驳斥对方论据。还可以从对方观点不严谨、片面角度进行驳斥。
答案示例:那么唐僧为什么不戴呢?孙悟空是猴不是人,作为动物当然主要靠他律,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我们强调主要靠自律,并没有完全排除他律。
【牛刀小试】
1.在辩论比赛中,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顺水推舟”。下面是关于“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这一观点的的论辩,请运用这一技法为正方加上辩语,并简单说明。
反方:……我们要请教对方辩友,愚公搬家解决了困难,保护了资源,节省了人力、财力,这究竟有什么不应该?
(1)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下“孔子学院”遍布全球,有力地传播了中国文化,但也有网友认为孔子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于是在某论坛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孔子能否做中国文化形象代言人”的大讨论。请你就此参与辩论,在论坛跟帖留言,支持正方或反方都可以 80字左右。
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远不及对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科相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有直接且明显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文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一些“速食”文化。在这几种因素的阻挠下,初中生必然会降低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更不用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精华,需要祖国的花朵来将它们很好地传承下去。为了达到这个长远性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承担此重任,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本文就此具体的谈一谈。
一、创设带有传统韵味的教学环境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中可见,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不妨从创设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教学环境入手,如,在教师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的海报;在画黑板报时书写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小故事等。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将会耳濡目染地了解并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远比传统式的讲授模式效果要好。
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提前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人民英雄的海报,或者在黑板报上书写一些人民英雄的事迹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熏陶后,当学生学到这篇课文时,他们就会更容易理解这篇课文,而且正因为提前看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学生讨论的热情也比较高涨,显而易见,环境的创设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丰富的相关传统文化读物
阅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从阅读入手,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可强迫学生阅读哪本书籍或哪篇文章,但或许可以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去向学生推荐几本书,虽然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从教师的“强迫”到“推荐”,学生的服从度却是大大不同的。那么,除了教师的引导态度外,教师可根据需要,尽可能多地在教室的图书角和图书室投放丰富的传统文化读物,在读物丰富的情况下,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也会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语文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更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切记不可只限学生用语文的思维去思考语文问题,这样的局限性教学会让学生的思维僵化,会打破各学科的联系性。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时将各学科的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古人作诗多半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但在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学生看到的只是诗句,有的教师或许会让学生去联想,但这个过程较为短暂,这时教师不妨给予他们联想的时间,让他们以这首诗词为主,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一幅还原这首古诗,通过绘画,学生将会深刻地了解当时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古人用诗句传情达意的绝妙。这种将语文与美术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用现代的眼光来诠释传统文化
在很多学生看来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潮流,已成为“过气文化”,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拒绝学习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这一想法是有道理的。那么,教师要想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那么怎么做呢?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参加一个叫做“传统文化PK现代文化”的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传统文化优于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两个阵营,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的论点找寻充足的论据。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辩论赛,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各有利弊,不可一味推崇一方,也不可全盘否定另一方。通过自己亲自查找资料,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改正对传统文化的偏见,爱上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这里论述的是“渗透传统文化”,而不是“讲授传统文化”,那么既然是“渗透”,就要注意掌握渗透与讲授的差别,即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寻找渗透的最佳方式。本文提到的这几点措施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仅供各位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一)传统文化教育要有详尽的发展规划
这些年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讨论得不少,行动得也多;但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反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是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经典。这是比较常见的做法。所以一提传统文化教育,就把几本蒙书拿出来让学生一读了事。二是把传统文化的载体局限于文学作品。所以历次教改中都拼命地把大量的文学作品往教材中挤,让语文课不堪重负。三是企图用整齐划一的符号来给传统文化贴上标签,忽视了5000年历史、56个民族、13亿人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四是急功近利心态一直占主导地位,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恢复期可能比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长久、更艰巨。这些问题的出现,其首要的原因是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统一规划,没有一个可供长期坚持的完整体系。
这次出现的“京剧之争”的积极意义,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外延有了质的突破,文化的载体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学作品上。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场争论来得太晚了。在教育范畴,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没有出现过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因此也不可能出现完整的教育大纲。不要说经济腾飞、文化重建这样划时代的事业,即使是一个城市的建设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大纲和可供实际操作的详细规划。与这些年的经济改革不同,国家的改革思路很明确,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同时有国家发改委这个专业部门随时为改革提供方向选择、出谋划策,但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至今还停留在学者们的民间探讨层面,政府出台的决策没有严格的程序控制,随意性很大,所以变化也大,没有任何的稳固性可言。不仅教材变化频繁,就是基础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经常更改,让人无所适从。
要改变这一状况,当务之急是为传统文化教育拿出一个完整的发展大纲和详细的发展规划。通俗一点说,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哪些是该教的,二是该教的内容如何分级。这两个问题要是解决了,“京剧之争”也就不会出现了。
“京剧之争”其实是属于第一个问题,因为传统文化当然也包含京剧这一艺术形式,纳入教育内容也无可厚非,所以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即凡是在5000年中国历史中形成的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都可以归人传统文化教育的范畴。关键是京剧教育应该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展开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分级问题。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言,如果在教育的内容上不进行系统的分级,难保以后不会出现“国画之争”、“古文之争”、“古琴之争”甚至“制瓷之争”。
个人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根据与现实生活(时间)、地域(空间)的结合程度可分为“欣赏”和“学”、“习”三个层次(级)。
文化有其时间性与空间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制定详细的传统文化发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地域的结合程度。比如京剧,我认为在北方京剧流行的地域可以定为“学”级,在南方一些地方剧种发达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只能定为“欣赏”级,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多元性,这是从地域性角度出发考虑的。如果把京剧进教材的目的定位为让学生懂得“欣赏京剧”而不是“学唱京剧”,我想不会有人反对。相反,只要求学生“学着唱”,却没有到位的赏析,与用戒尺敲打学生背诵经文以求学生自身的“顿悟”有什么区别?与其让学生学几句四不像的唱腔,还不如教学生如何欣赏京剧来得实际。再如从时间性角度出发,京剧与眼下大众流行元素的脱节也是反对者的论据之一。传统的“琴棋书画”中,“书法”因与现实生活结合依然比较紧密,字是每个人都要写的,可以列入“习”的级别,其他三项则除个别“术业有专攻者”外,似乎都应归入“欣赏”的级别。
这样看来,给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分级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是个别人能干得了的,需要国家组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其制定的过程还应该有严格的程序控制,不能受个人喜好所左右。并且这个规划还不能过于整齐划一,要充分考虑多样性、地域性,甚至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详规。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办法不仅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反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摧残,是文化领域中的不公平。但既然我们能够下决心花大力气去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不能给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一个规范呢?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发扬或者说对整理结果的运用。
(二)传统文化教育要有完善的师资保障体系
“京剧之争”中反对者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师资问题。确实,要推广京剧首先就会碰到师资问题。但反对者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使今天推广的不是京剧,而是在当地非常流行的地方曲种,同样也会碰到师资问题。因为就目前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而言,恐怕除个别“票友”级的爱好者以外,都难以胜任本专业以外的教学任务,同时现行的教育人事制度又很难让教师以外的人进入课授课。
任何一项制度或者说任何一个规划,最后都要由人去实行,所以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在目前这样沉重的教学任务下,很少有教师对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有过多涉猎,以“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先有一碗水的标准”论,恐怕没有多少教师能够承担大容量的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还要以完善的师资体系作为保障。
一、对名篇美文的教学简单化处理,没有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感
广西高中阶段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是文言小说,安排有《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失街亭》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四篇文言小说中有大量的词汇需要学生积累,其中独特的写作手法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应引导学生理解,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都应该有所侧重。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出奇的一致:放映影视教学录像后,用一节课简单讲授。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红楼梦》中重要人物的出场。王熙凤人未到声先至,出场后两次“携着黛玉的手”,一会儿“用帕拭泪”,一会儿“忙转悲为喜”,特别是当着大伙的面她和王夫人的两次重要的对话:“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和“已预备下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缎子”。对这位身为大舅贾赦家的儿媳妇却当着二舅贾政家的管家的王熙凤的出场,作者刻画她的手法多样,匠心独运地多方面展现她的性格。王熙凤这一系列的表演,作者想告诉我们读者什么呢?
曾经有“木石前盟”的灌瑛使者和绛珠仙子,在人世重逢。“宝黛相会”时黛玉眼中的宝玉和宝玉眼里的黛玉,与众人眼里的宝、黛有什么不同呢?“摔玉”为什么出现在“宝黛相会”的情节里,又有什么深意呢?
如果语文教师对文本钻研不深透,那么对《红楼梦》的认识岂不是应了作者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无人能够理解当中深意的感叹了。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这部鸿篇巨制时“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艰难困境中顽强的意志和认真的精神,我们能简单处理了之吗?更难以估量的是,教师对作品的简单处理化,留给学生的是什么?而在现在社会上不健康的影视节目、书刊、成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甚坏的情况下,有什么比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濡养学生的心灵更重要呢?借此,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名著”以及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的《红楼梦》产生阅读的兴趣岂不更好!
二、对教材研读不深,课内与课外衔接不上
现在教师备课时都喜欢上网查阅资料,多方面理解文本的含义,选择合适的教法,共享网络资源,快速完成备课。更有甚者,手里紧握什么优秀教案教材完全解读之类的教辅参考书来备课、上课。教师上课时说出来的条条目目都是别人的,都是解读上写的,这样教学会产生什么问题呢?教学内容生搬硬套,不符合学生的学情;教学方法机械,教师在教学上永远没有创新;学生上课不活跃,从教师那里听到的都是无生机的东西;引导学生讨论不深入。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独立、深入地研读教材。教师教学的内容是他人的而不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自己尚且没有参悟,又怎能点悟学生?教师能否对于不同的文体以及根据课程标准在阅读和鉴赏方面的要求,自己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教师的备课能力是靠自己日积月累地钻研,善于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和学习良师专家的系统的教学理念来提高的,而不能只见篇目不见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