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智慧教育与教育智慧8篇

时间:2023-10-09 09:27: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智慧教育与教育智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智慧教育与教育智慧

篇1

从成人成己的生活特性上考察,道德教育需要为人师者具有人生智慧。成人成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从完整的人的完整生活出发,令自己的各种本能和潜质、潜能演进成为德性、德行,做到既能正视和理智地对待欲望和自私,又能丰富自身的社会本性,激活内在需要,通过发现、发明、创造和关爱、协作、互助,探索和解决个体、群体乃至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从而实现人生的理想,追寻生活的意义。此乃人生智慧。

教育活动的专业特性上考察,道德教育需要为人师者具有教育智慧。道德教育直接指向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理相融,知行合一,化规范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是道德学习的根本特性。为人师者能够基于教育理念,理解教育对象,细化教育目标,关注教育情境,把握教育时机,做到因人、因时、因境施教,便是教育智慧。在道德教育意义上,这种智慧的核心便是道德教育专业能力,包括:掌握价值(道德)教学的专门技巧,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微型课程,组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培养学习者的道德实践能力,保持与各种教育力量的沟通和分享,等等。

人生智慧和教育智慧的交融,孕育和浇灌着道德教育的生命之树。正因为如此,学校道德教育的专业特性日益受到关注,德育工作者的专业身份得到充分肯定,以至于在学校设置品格与公民教育导师,正在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政策。在我国,教学上的德育教师之名,管理上的德育工作者之称,职务晋升上的德育系列之说,更是由来已久,但要真正做到名实相符,尚需相当历程。

篇2

“老师,我背书给您听。”已经下早自习了,我正准备走出教室,曾循同学追上来,急切地说。

“明天吧,我下面还有课呢。”我随口说。

“老师,我重感冒,明天也许来不了,我今天背给您听。”他坚持说,嗓子确实沙哑,还用纸揩了一下鼻涕,一脸诚恳,看着我。

“好吧。”我没来得及多想,赶紧点头。

就在讲台边,我站着,他也站着。《兰亭集序》那样的文章,对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可他居然一口气背完了。

我微笑着看着他,说:“行,我让语文科代表给你记过程性评价分数。”

“谢谢老师!”他一脸灿烂地走了。

这件事的发生,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我原来上有两个A层次的班级,由于有老师请假,我途中增加了高一(6)班的课。从成绩来说,高一(6)班在年级属于B层次班级,共有66名同学,到目前我对多数同学还不熟悉,而曾循是比较熟悉的同学之一。熟悉的原因很简单,他坐在教室最后的角落里,上课心不在焉,经常做小动作(可能是在桌箱里玩手机),有时还和同学说废话,故意打岔,出洋相。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前一天下课时,我特意告诉他,我要亲自检查他背书,原本只是想作为对他课堂上的不良表现的一种“警示”,并没有寄希望他真能背给我听。但是,真的没想到,这孩子第二天就会有如此好的表现。

后来从班主任徐老师处了解到,这同学开学以来还曾有过喝酒后来上夜自习这种劣迹。

再后来,从他的作文里,我还了解到他以四百八十多分的成绩考进我校,虽不是很优秀,但他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而按学校规定,四百八十多分是进不了B层次班级的。看来他是属于有“特殊关系”的学生,而现实中,成绩不很优秀的学生,越是有关系的,常常是越令人头疼的。

但是,自从积极主动背书这件事之后,曾循同学像变了个人似的,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直到高一结束文理分班,表现都是令人满意的。

这件事,于曾循同学可能有这样几层意义:一是对老师“重视”与“赏识”自己的一个回应;二是向老师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三是给老师一个自己也是优秀学生的明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今后得用言行不断强化他这次留给老师的良好印象。

这件事,使我再一次强化了一些认识。首先,作为教师,必须从灵魂深处确立这样的理念:成长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可造之材,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有着向善向上的基因。其次,作为教师,必须时刻警醒自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所谓“差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与赏识,老师不仅要关注与赏识每一个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与赏识。也许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可激活学生向善向上的基因,也许会因此而成就他的一生;反之,亦可毁掉他的一生。作为教师真的应该常想陶行知先生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是泥土,把他烧成砖瓦;是铁矿,让他百炼成钢;是金子,使他绽放光彩。

教书育人,重在育人,难在育人,需要智慧,更需真情。

二、着意育苗花盛开

下面是郭梦莹同学一次作文的内容(略有删节):

“这一次我们班的最高分是郭梦莹同学,只可惜电脑上少打十分。”赵老师的这句话犹如炸弹似的在我耳边炸响,当我站起来领卷子时看见赵老师的笑脸,似乎给予了我很大的肯定。

捧着考试卷,伴随着掌声回到了位置上,周围的同学纷纷向我借卷子,不停地赞叹我的成绩。而我的心底却轻轻地披上了一层羞愧。

赵老师的笑容让我觉得无地自容,要知道,上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我一直在给自己理由,一个可以让自己在课上干与课堂无关的事的理由。书上虽页页有笔墨的印迹,可心里反复问自己,你真的把赵老师所传授的知识铭记在脑海里了吗?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要回同学们手中的卷子,看着卷面上那零零碎碎的答案,我不禁觉得自己对不起这样一个高分,更对不起赵老师的肯定的笑容。

抬起头望着赵老师手中不停分发的卷子,我想赵老师心里一定有猜疑。一个平时连上课都不认真听讲的同学怎么可能考出全班第一的成绩呢。

在这次小考中,我又一次获得了与同学们相比而言较高的分数。当这一次赵老师对我微笑时,我觉得没有了猜疑,只有肯定。

望向讲台,看着正在分发卷子的赵老师,我绽放了笑容。

我想这一次,赵老师肯定了我。

我的一个平常的笑容让郭梦莹同学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很大的肯定,从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一个小小的波澜,使她面对高分不是欣喜若狂,更不是狂妄自大,而是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当然,教师也因此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剖析自己的不足,继而改进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并因此而有了许多收获,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其实,郭梦莹同学的改变不仅体现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据老师和同学说,她已经是本班上课状态最好,课下最爱问老师问题的学生了。

硬要说我的一个笑容改变了一个学生,确实是贪天之功,但要说我的这个微笑对她的转变与进步起到了“一小点”催化作用,应该不算过分。我们有许多处于“临界点”的学生,如果都遇到这样“一小点”对他“有用”的催化剂,也许他们会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站在我们的面前。

学生是各不相同的,“有用”的催化剂也应该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只要我们拥有对学生、对教育的一片真情,认真去开掘课程教育资源,“方法总比问题多”就不是一句空话,教师的每一根头发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实践中,很多“方法”也并不是刻意的追求,只不过是真情的一种自然流露。

教书育人是一门崇高而精致的艺术,讲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春风化雨,大道自然,无痕乃是教育的一种至高境界,是值得我们用一生的努力去追求的目标。

篇3

摘 要: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随教育信息化潮流而起,正在变革着全球学校教育的面貌。为探讨智慧教育的未来发展,本刊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教授。在专访中,余教授指出,智慧教育是依托新一代的通信技术所打造的互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智慧教育可以根据个人的独特信息推送个性化的教育;智慧教育的发展促进教学、课程、学习、管理、评价、学校的转型,同时使教育信息化的思路和理念转型;信息技术普及和渗透会改变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从而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变革性的思路。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育模式;转型;信息技术;教育形态

一、智慧教育是依托新一代的通信技术

所打造的互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余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智慧教育的概念。

余胜泉:IBM公司所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后来演化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医疗、智慧水资源、智慧教育等相关概念。智慧教育就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的通信技术所打造的互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自我导向的、充满内在动机的,学习是有趣的、可定制的、有丰富资源支撑的。智慧教育的本质是智能化的、可定制的教与学。

智慧教育是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性、适切性的教育。它可以培养有思想和技术素养的公民;可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生理、情感和精神的发展;可以提供增强个人优势和能力的机会;可以增强家长、学校、社区、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智慧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分担大量繁琐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的教学、学习和管理任务,满足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工作和学习需求,可以让师生有更多的心理资源,如注意力、创造力、动力系统等,投入到更为复杂的、更有价值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中,从而保证学生的批判能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社会性能力等得以发展,以适应21世纪的发展需求。

智慧教育的核心追求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内容呈现形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与学关系的创新,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创新。

《世界教育信息》:智慧教育环境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余胜泉:智慧教育的教学环境是一种智慧的教育环境,它有八个方面的核心特点。一是情景感知,能够感知教与学活动实施的物理位置信息,感知教与学活动场所的环境信息,感知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感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缺陷、认知风格等;二是异构通信,智慧教育环境有不同的装备和设备,各类资源被融合到环境中,不同设备之间可以无缝通信、异构通信;三是无缝移动,在学校、家庭、社区中,学习是连贯的,不一定要集中到一个地方,而是可以在整个环境中无缝移动;四是自然交互,以语音、动作、眼神、手势、姿态等自然姿态进行深度互动并跟踪记录,且为自然交互的方式;五是任务驱动,学习环境能够理解用户的行为和意图,主动提供交流和服务,在使用各种系统的时候,从“人找信息”变成“信息找人”,系统能感知到人所需的服务,人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学习技术;六是可视化,各种数据实现可视化的呈现,如可视化的监控、数据操作、各种图表、各种表格等;七是智能管控,通过数据精确了解管理对象的深层次信息,并做出科学决策,实现智能控制、诊断、分析、调节、调动;八是自动适应,系统能根据需要自动适应,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服务。

二、智慧教育可以根据个人的独特信息

推送个性化的教育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举出一些智慧教育的典型案例。

余胜泉:IBM在推广智慧教育的时候,曾提出“The Classroom Will Learn You”――今后你进入教室,它能感知你,知道你是谁,知道你的特点、个性、知识结构等,根据这些信息来推送个性化的教育。感知、分析、决策、适应、个性化等是各种智慧教育形态的共性特征,以下我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

第一,可穿戴式无线生理监测传感器网络系统。以前,上完体育课,教师通过测脉搏跳动来判断学生的运动量。现在,北京有一所学校上体育课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戴上一个智能手环,通过平板电脑,教师就可清楚知道每个学生的运动量、卡路里消耗等情况,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传感设备实现运动量监控的案例。

篇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大数据;智慧教育;学习分析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4-0008-04

数据已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产,但在另一面,各种网络终端激增生成的海量数据,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出无序生成与泛滥的特征:体量浩大,非结构化,价值大密度低,人们期望找到一种能够更加“智慧”的方式处理这些数据。2008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的概念,采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把大量收集到、感知到的数据进行汇聚与分析,为人类生产、管理、消费等不同领域提供“智慧”,为人类社会实现所谓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等。而作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智慧教育”也同样成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

一、大平台大数据对教育信息系统的重构

实现智慧教育的前提是应用新思维、新技术,重构已有教育信息系统,推动教育数据的汇聚、存储与处理,形成教育大平台与大数据。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中提出来的“两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于云计算理念的智慧校园建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学实践,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同层次上为建设教育领域的大数据迈出了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1.国家教育信息化“两平台”与大数据汇聚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是目前国家在建的两个教育大平台,其目标是汇聚教育管理、教学支持领域的海量信息,形成有效支持教育教学过程、教育管理的教育大数据。其中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用资源征集、资源汇聚、资源共建、资源捐赠几种方式实现教育教学资源数据的汇聚;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的思路,全面准确地汇聚全国学生、教师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动态数据。这些大数据成为我们观察、监测教育系统的“显微镜与仪表盘”,成为智能化教育分析与决策的基石。

2.云计算理念下的“智慧校园”建设

传统的数字校园建设导致大量的信息孤岛与数字鸿沟,云计算为新时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思路。“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建设、分散使用”的建设方式,将更有利于教育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共享与应用,有利于形成区域性的教育大数据。基于教育云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对传统的校园网络系统进行重新整合与优化,将促进学校教育系统的深刻变革。应用云计算技术开发的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有助于将越来越庞大复杂的教育管理、教务教学、课改教研、教育资源、安全管理等应用,抽象为简单、个性化、智慧型、支持多终端且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应用,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个人电脑、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等设备访问所关注的教育服务,最终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开展的数字化学习。

3.基于开放资源与网络自组织的社会化课程学习

近年来大量涌现的网络自组织学习模式、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社会化学习模式,以更大范围的开放、深度协作为基础,聚合了大量的非结构化教育数据,如开放教育课程资源、网络学习过程数据等等,突破了以学校传统课程体系为核心、以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为基础的网络课程模式。社会化深度协作的开放式教育平台,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范围的教育资源分享与教育合作,是大数据时代的课程教学大平台。

二、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智慧教育教学

教育信息化语境中的“智慧教育”最早是受“智慧地球”概念的启发而延伸过来的。IBM公司倡导的“智慧地球”是应用物联网、移动通讯、智能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世界更全面地互联互通,改变政府、企业和人类的生产、协作与管理方式,让所有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最终让人类能够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智慧教育的本意也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今天依然停留在工业时代的“教学工厂”式学校教育,提升教育系统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为信息社会培养适应时展的人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研究团体也将赋予智慧教育不同的内涵,它最终将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形态,是未来教育的常态。

1.智慧教育的发展愿景

最早倡导智慧教育概念的是IBM公司,IBM公司认为未来智慧教育的内涵是[1]:(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关注个性化学习与发展;(2)实时统计与分析:对教学、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集中管理、实时监测;“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进展与技能水平的实施评估和考量;针对不同角色的实时的统计分析,支持管理方(教育局)、服务方(学校、第三方教育机构)、公众等多视角多层次的统计分析;(3)集成管理:对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的集成化操作和处理;对教育辅助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对优秀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流程和规范的快速复制和推广;对个人和群体教育信息的完整性记录和管理;(4)多样化的互动式体验: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方式;无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公众在线学习;互动式的、体验式的教学模式;(5)共享资源:高度集成的资源共享;随处随时可得的优质资源。

韩国政府发展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的目标是培养在21世纪社会中能够引领国际社会,具有创造力和个性的全球化人力资源。韩国认为SMART Education=Intelligent Customized Teaching & Learning[2],即智慧教育是智能化的、可定制的个性化教与学。SMART的内涵包括:Self-directed(自我导向);Motivated with fun(通过兴趣激发学习动机);Adaptive based on level(支持分层适应式教学);Resource Free(丰富的免费教学资源);Technology embedded(技术融入)。

台湾学者张奕华则把SMART Education中的SMART阐释为[3]:Student-centered approach(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otivate students to learn(通过多元取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Accessing online education(无处不在的学习机会)、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diversity(丰富的学习资源)、Technology support and service(技术支持与服务)。

由此可见,智慧教育发展的愿景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尊重每位学习者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需要,创建智能化的教育环境,推动信息时代的教与学变革,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与智慧发展。

2.学习分析技术解决问题的途径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技术是实现智慧教育的两大基石。根据Johnson等学者对学习分析技术(Learning Analytics)的定义,学习分析指的是对学生生成的海量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以评估学生学业进展,预测未来表现,并发现潜在问题。数据可以来自学生的显性或隐性学习行为,如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参与课外活动、论坛发帖等。目前学习分析技术已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关注,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2012年10月的《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提升教与学:议题简述》(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 An Issue Brief)一文,提出应用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途径,明确了学习过程领域问题的解决途径[4]:学习者知识模型(学习者的前序知识、高层次思维掌握情况如何);学习者行为建模(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是否是主动、有意义的);学习者学习体验建模(学习者对学习体验满意吗?);学习者学习档案(学习者喜欢加入什么样的学习小组?);知识领域建模(如何保证学习内容符合学习者认知层次?如何建立这些学习内容的学习路径?);学习要素和设计原则分析(哪些要素能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哪些设计最符合学习者?);趋势分析(哪些方面发生变化了?如何发生变化的?);适应性和个性化分析(如对学习者的下一步建议等)。

3.可汗学院的学习分析技术

广受全球关注的可汗学院的成功有三个因素:微课堂式的授课课件、颠覆性的教学流程(由传统的教学过程优化为技术支持的“先学后教”)、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可汗学院平台提供了强大的学习分析功能,其教学活动分为学业成就(Accomplishments)、重要统计(Vital Statistics)、社区(Community)三个部分,每次进入学习页面都提示“建议的下一个学习活动”。系统随时监测各学习者的行为,如教师发现某个环节或知识点的教学视频被学生们反复浏览和点击时,要意识到这可能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学习难点,或者自己的讲解有问题,需要据此调整教学。可汗学院为应用学习分析技术促进教学提供了一个典型、成功的案例。

三、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产生了没有?如果要让这种“革命性”影响发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是什么?“翻转课堂”、MOOC等新型教学模式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但如何让工业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真正适应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其发展成为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模式,还需要教育界不断探索,在制定清晰的发展路径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深入的实践。

1.以促进智慧学习(Smart Learning)为核心

美国教育部在《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计划2010》(简称NETP2010)中,提出了以“应用技术推动学生的学习”作为促进美国教育系统变革的路径,其关键是以使用技术帮助学生改善学习为起点,让学生掌握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生存方式,从而促使传统教学做出改变,继而促使课程、教师、学校、政策等要素做出相应的变化[5]。这一路径基本包括[6]:(1)建立面向21世纪的学习模型。重新审视信息时代的学习目标,人们需要学什么和怎么学,21世纪需要怎样的学习,信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将21世纪的技术引入到有意义学习中,推动和鼓励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取得成就,让所有学习者在校内外都享有参与式的学习体验,使其成为全球性网络社会中积极的、富有创造力的、有知识、有道德的参与者;(2)用技术支持学习评价。其目标是各级教育系统将充分利用技术的力量来测量各要素,尤其是学生的21世纪技能和复杂思维能力,并使用评价所得的数据来促进教育系统的持续改进。(3)应用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技术可以为教师团队提供各种支持,包括教学资源的获取、教师间的协调、师生的互动等,帮助学校发展具有在线教学技能的师资力量。NETP2010提出了一个连接课堂教学、社区学习、资源环境的“联结”教学模型,通过网络虚拟环境和在线社区来连接教学、教师与学习者,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4)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有效教学,通过整合新一代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开放教育资源等,为师生提供随时随地的支持服务。(5)不断测量和改进教育系统,提高学校的生产力。用技术重构教育系统的基本过程与结构,从衡量“在座位上的学习时间”转移到衡量“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技术来改善学习结果。这种由“转变学习方式”驱动的发展路线,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变革模式,它对推动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价值。

2.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基于云计算、传感技术、物联网和海量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的教育系统让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全新发展的阶段。利用云计算对传统的教育信息系统、校园网络系统进行整合与优化,建构教育云服务平台,形成新一代的数字校园系统、智慧校园系统,实现对教育信息系统的重构,聚合更大范围的教育资源,建立可流动、可获取、可应用的大规模非结构化教育数据,形成教育大数据,以支持教育教学的智能决策、实施、评价等全过程。在教育云时代,数字校园不再孤立,所有的教师、学生都能随时随地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大数据将有助于推动教育评估、教育决策,创新教育实践,为教育教学过程的智能化支持提供了巨大机遇。

3.大数据支持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借助海量开放教育资源、大平台(如国家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不再局限于在课堂上进行学习,云平台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墙的课堂。各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将突破学校教学时空的局限,推动学校的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在课程教学组织方式上,从结构化良好的封闭式课堂教学逐步发展到半开放的混合式课程、完全开放的社会化课程教学,教学时空、师生关系进一步多元化。如翻转课堂拓宽了课堂的教学时空,构建了一个“半开放式”的教学系统;MOOC课程则是完全依赖于网络的社会化学习,是基于自组织的深度协作式、开放式教学。在课程评价方式上,借助于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的知识建构与复杂能力评估,将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个性化、有效的支持,实现“智慧化”学习。这些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丰富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实践。

四、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创新以变革工业时代的“教学工厂”,构建适应信息时代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模式为根本目标,智慧教育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人文、科技与教育的高度融合,也将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IBM.Education for a Smarter Planet The Future of Learning[EB/OL].http:///smarterplanet/us/en/education_technology/ideas/.

[2]SunghoHwon, PP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Korea, Issues&Challenges, 2012.

[3]张奕华.智慧教育与智慧学校理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6):15-17.

[4]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 An Issue Brief[DB/OL]. http://ed.gov/edblogs/technology/files/2012/03/edm-la-brief.pdf.

篇5

一、教育是爱的世界

张校长说教师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要赏识赞美孩子。其实这些说白了,都应该叫吧?因为有爱,所以小心地呵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太爱孩子,往往因为爱孩子,而使出了使孩子变笨的高招,诸如:“过分苛责、处处干涉、追求完美、看重高分、事事代劳、限制游戏、鼓励听话、拔苗助长”。用我们的思维去要求孩子,最终因为爱而伤害孩子。这是,我们又会堂而皇之地告诉孩子,我们这样做只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罢了。这时,我又不由得想起了那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因为忍受不了妈妈对她的种种要求,离家出走了,她在给母亲的信中写到:“妈妈,我离开了,按照您的心愿去把铁炼成钢……”于是乎,伴随着我们的爱,一个个 差生诞生了,一个个爱因斯坦、爱迪生消失了;一出出悲剧上演了,一颗颗诺贝尔之星陨落了……痛定思痛,我觉得我们不是缺乏爱,而是不会爱孩子。王金战教授说:“优秀是夸出来的,要戴着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优点。”张校长说“搞好关系很简单,就是真心实意地赞美对方的优点,要发现孩子的美好,要会欣赏、唤醒孩子,为孩子的心灵加油,让孩子在你的手上得到发展。”那就让我们放下“恨铁不成钢”的情感,用欣赏的摄像机去拍摄学生的言行,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发现孩子身上迸发出来的可爱的火花,教育就是我们手中的小扇子,用它煽旺孩子心中的上进心,这或许才是真爱吧!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那么就让我们做个欣赏者吧,只要有条件,沙子也是会发光的。我相信,只要用心雕琢、打磨,褪尽污泥的沙子,也会是一粒金沙,也会迸发出耀眼的光华。

二、教育是智慧的世界

有人说:“真正的教育世界里,教师付出的全是智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配得上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每次观摩名师们的课堂,惊叹他们睿智的教学风采;举重若轻的挥洒自如;收合有度的侃侃而谈,收获一次次智慧的洗礼。但我知道,这种智慧不是天生的,而需要培养、需要修炼。张校长是富有智慧的,他能洞察孩子的心灵世界,用智慧的方式扬起孩子自信的风帆。不妨做个窝囊的父母,体现着教育的智慧;勤于课前,懒于课上,思于课后,洋溢着智慧的光芒;神奇的魔卡上镶嵌着智慧的钻石;饿死的梭鱼,诠释着智慧的内涵。这一切让我明白,教育的智慧需要我们以心灵进入心灵,以心灵赢得心灵。当我们的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时候,便会发现很多困扰我们的教育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了。还记得邓虹老师给学生的作文写了这样的批语:“我触动了怎样的一座活火山,让他炽热的才情如滚烫的熔岩中天而喷发。”试想,谁看了这样的评语能不怦然心动?又有谁能不从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擎天撼地的力量。又如:“我心爱的徒儿,你的光芒晃得我睁不开眼睛,孩子看了这样的评语会欢呼雀跃,接踵而来的是篇篇佳作从学生的手里飞出。这或许就叫做:“教育的智慧”吧!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很多时候,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而用心做事则往往体现着你的智慧。

张校长的讲座让我的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经后的日子,我会用爱与智慧经营我的课堂,教育我的学生。相信,有名师的引领,我的人生会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就让我赋词一首为自己壮行吧!

名师几时有?且看张景浩

良言散尽愁雾,云开见青天

只恨相见太晚,无缘听君圣言,虚度又十年

教书本有趣,何惧前路险?

多赏识、会尊重、敢创新

不再有恨,名师引路天地宽

篇6

老子智慧不仅在哲学史上有着世界性地位,对教育的影响也相当深远。尽管《老子》一书通篇未提“教育”二字,但我们仍可以从中受到无穷的启发。下面结合相关篇章谈谈老子智慧对无痕教育的滋养。

无痕教育,从字面上理解,是一种“没有痕迹的教育”,即教育的过程不是直接的与裸的,而是通过隐藏教育目的,采用暗示和迂回的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老子智慧启示下的无痕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道法自然

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十七章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三十七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智慧的核心是“道”,而“道”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无为。从这个意义上观照教育的不同境界,无痕教育无疑是一种理想境界。所谓道法自然,其实是顺应事物本身的自然规律办事。道法自然也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儿童有着其独特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而知识本身也有着其学科本质和内在逻辑,只有深入了解儿童的认知特征和知识的本质规律,不刻意雕琢,不机械灌输,不矫揉造作,从而采用顺应自然规律的教学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和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

有无相生

第二章曰:“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第十一章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四十章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曰:“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智慧充满了辩证思想的哲理光芒。老子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不居的,而只有“道”是永恒的。“有”和“无”,“有名”和“无名”,“有痕”和“无痕”,其内在是对立而统一的,也是互相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从教育的过程来说,要体现顺其自然的“无痕”渗透;而从教育的结果来看,要达到教育发展的“有痕”变化。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可见的“有”,有生于不可见的“无”,“无”才是万物之母。老子举例(车毂中正因为有了空的地方才能发挥车的作用,器皿中因为有了空的地方才能发挥器皿的作用,门窗中有了空的地方才能发挥房屋的作用)说明:无形、虚空的东西同样具备很大的作用,即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体现了“有无相生”。教育也是如此,不能让学生没有空隙与闲暇,不能把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过分挤占,不能把学习活动安排得过于饱和,只有适当地“留空”和“留白”,才能使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时空,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

见素抱朴

第五章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冲。”

第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第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六十三章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启示我们,大道至简,大凡最美的事物通常是朴素无华的。无痕教育追求的是用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收获丰富。“朴素”的“朴”是指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指没有染色的丝。“朴素”的本义是质朴和纯真,这正是无痕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曾几何时,在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偏重外在形式的浮躁之风,影响了教育的内涵发展。其实,老子早就指出:过多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过多的声音令人听觉不灵,过多的滋味令人味觉不准。因此老子反对片面追求感官世界的刺激的生活方式,要建立宁静恬淡的内心生活,要“见素抱朴”,要追求宇宙的本源和能化生万物的母体——道。教育也是如此,要以“无痕”之态化育和滋润学生的心田,不搅扰学生发展的本来规律,从而成就学生的人生之大。这里,老子还特别强调了基础性工作的重要,启示我们,人往往不甘于平庸,想成就大事,但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小事易事做起,正所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不言之教

第二章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四十七章曰:“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五十六章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智慧注重的是无为和不言,注重的是悟道和自省。老子在这里之所以贬低直观感觉观察的作用,其实是为了突出对理性认识的重视。较之经验,老子更注重内省。他认为,如果一任心智活动向外驰骋,则会使人思路纷纭,精神涣散,反而不如抑制浮躁,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遵循自然的运行规律去玄揽外物。这样才能洞察幽微、烛照深远、了解事物的本相。无痕教育追求的正是这种潜移默化和春风化雨般的熏陶和滋润、感悟和提升。学习,本来就是一种学生个体的行为,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过程;知识,更多地需要学生去理解和感悟,而不是灌输和填充。所以,只有善于采用“不言之教”,让学生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去获得适合自己的知识,寻找符合学生本性的发展方式,甚至能达到“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的至高境界。

上善若水

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三十六章曰:“柔弱胜刚强。”

第四十三章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以是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七十八章曰:“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智慧中对于“水”有独特的喜爱,书中有多处以水论道。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能善利万物,水虽柔弱无形但能胜刚强,所以水的性质最接近“道”。无痕教育追求的正是这种看似柔弱无形其实无所不容的教育力量,在无痕中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升思想、培养精神。

老子智慧是无痕教育的哲学源头,为无痕教育的理想境界提供了哲学支撑。老子智慧博大精深,对宇宙、人生、社会、教育诸多方面皆有取之不尽的启示,值得我们慢慢去品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我推荐的两本书

1.《老子的智慧》,林语堂著,黄嘉德译,江苏文艺出版社

这是学贯中西的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最得意、最珍视的一部著作。老子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老庄哲学——这种探究生命底蕴的浪漫思想,为中国人打开了另一扇窗,开辟了另一个心灵空间。作者于风趣中见睿智,前所未有地“以庄解老”,将那原本生涩难解的文字赋予血肉,给予全新的灵魂,读来令人心地宽广。

篇7

【关键词】智慧教育;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技术创新

智慧教育对我国教育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2012年末我国正式启动智慧教育试点工作,国内先进城市明确提出智慧城市理念。教育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国之根本。随着我国交通、物流、医疗、能源等各个领域智慧化不断深入,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革命压力与挑战。诚然,纵观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智慧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这也是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一大阻碍。如果提高我国教育智慧化发展,构建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智慧教育体系框架是我国教育领域需重点面对的问题。

一、智慧教育体系架构

智慧教育主要依托于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无线技术等一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信息化教育系统,也是实现数字化教育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当今的数字教育系统来提高智慧教育水平,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主要包含以下几点方面:

(一)智慧云中心

构建智慧云中心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核心任务。智慧云中心需要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统一数据中心、统一接口等服务支持,需要整合现有的软硬件资源,为高校提供网络安全、资源储存、数据计算等服务,进而实现通用教育集中化管理及信息资源合理分配。通过整合现有的教育软件系统,推动教育应用系统的集成与贯通,构建统一数据环境、智能信息平_,为广大教育者、受教育者提供信息化教育服务。构建智慧云中心要有合理的定位、超前的规划,保障教学资源、信息、人力、物力、财力等数据库都能够融入到系统平台中,进而保障系统教育信息应用能够顺利展开。

(二)构建智慧环境

良好的智慧环境是实施智慧教育的保障与基础,需要依托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技术等,进而完善智慧教育环境。智慧环境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学校的智慧校园和终身学习的智慧城区。其中:①智慧校园:主要包括智慧教室、智慧图书馆、智慧备课室、智慧实验室等。对学校现有的硬件设备进行改造与完善,提高校园网络的性能,以RFID技术和传感技术为基础,建立智慧型教育装备;②智慧城区:主要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构建教育平台,进而实现网络远程教育和微教育,进而构建线上智慧学习环境,其中包括(线上)智慧美术馆、智慧博物馆、智慧公园、智慧教育等,为广大群众实现终身学习提供良好条件。

(三)智慧内容库

学习资源是实现智慧教育的基础,也是智慧教育的主体,其主要包含三大层面:①学习资源库:学习资源库是一切线上知识基地,包括教学案例、电子试卷、多媒体课件、研究专题、参考文献等。学习资源库要以实际应用为向导,要紧紧围绕课程内容,通过多方渠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学习资源库内容;②开放课程库:开放课程库要坚持开放性理念,建构有效、合理、可行的课程资源分享模式。构建开放性教育平台,提高学习平台的开放性,以便于社会广大人民公开访问,并实现大规模访问在线课程;③管理信息库:管理信息在智慧内容库中有着重要地位,也是保障信息库平稳运行的保障。通过管理信息库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库中内容,例如更新信息内容、剔除陈旧内容、内容排版等。

二、智慧教育体系关键支撑技术

(一)提高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的感知性――物联网

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为校园学习、课外学习、教育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不断优化教育环境、丰富教育资源、创新学习方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以智慧教室为例,随着智慧教育不断发展,如今一些国内厂商纷纷研制出了智慧教室优化方案,并且中小学推广使用。物联网技术在现如今发展极为迅猛,是实现线上、线下双重教育的关键性技术。

(二)加强教育管理、校园决策的智慧性――大数据

随着信息化教育不断发展,一些教育数据、科研数据、管理数据会不断堆积。大量的数据沉淀势必会对信息化教育产生一定影响。近些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已经逐渐构建立起大数据辅助教学的管理模式。以划动示范大学为例,通过信息系统能够有效观测到学生的餐饮消费数据,如果数据低于警戒值系统就会自动发送短信慰问,询问学生是否经济过于困难。同时,大数据技术还能够为学生、教师提供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与机会,特别是当今移动技术高速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智能手机中的微信、微博、QQ、论坛等社交工具提供师生交流渠道,并且通过数据平台把握师生群体的探讨动向,并根据师生讨论重点进行深层剖析,明确教育改革方向。同时,教育机构也能够集中布局,调整教育经费,通过全面采集教育分布数据、学生相关数据等,制定科学的评估模型,进而实施下一阶段的教育布局与资源分配。

(三)拓展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共享性――云计算

在教育领域中,云计算相比物联网技术更为成熟。现如今,云计算已经在教育领域广泛普及。2012年12月我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已经正式开通线上运行。在智慧教育中,云计算技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共享层面上,能够有效推动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进程,缓解信息孤岛、重复投资现象。与此同时,通过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构建云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利用PC端、移动端时时刻刻享受线上学习服务。

结束语

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逐渐向教育领域渗透,改变了传统教育领域的运作模式与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必须要面对智慧教育带来的挑战、抓住智慧教育带来的机遇,充分分析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扩大智慧教育的应用范围与服务范围,进而保障我国教育领域能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智慧教育;体系架构;关键支撑技术

1.智慧教育研究现状

就国外智慧教育的一些研究来看,比较注重智慧教育解决问题的方案研究,纯粹的学术层面研究才刚刚开始。智慧教育是借助于物联网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各项信息化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目的是转变教育观念,从教育内容、方法及实践上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强化教育的服务只能,构建以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及个性化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国内学者尹恩德总结了智慧教育的技术架构,他认为智慧教育实际上就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教育行业智能化的表现,其特点是集成化、自由化和体验化。葛红认为要根据区域的差异进行智慧教育云构建,尤其是在构建的方法、技术及策略方面进行研究,以便实现教育管理、学校应用及社会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最终促进教育资源信息的开放和共享。

2.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与关键支撑技术

(1)智慧教育体系构建内容。智慧教育构建主要包括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教育管理、智慧教育评价体系、智慧科研及服盏龋最终实现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及社会公众对教育资源的分享和利用。教育智慧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类环境、三个内容库、四种技术、五类用户、六种业务。如图所示。

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智慧城市的构建有密切的联系,包括城市的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关、智慧物流及智慧能源等。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除了关键支撑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相应的建设保障机制和应用推进机制。

(2)智慧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支撑技术。智慧教育的关键支撑技术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这些信息化技术将教育信息智能化,达到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提升教育体系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管理及实践的高度融合。物联网是借助于互联网形成的连接各类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各类所需信息的网络体系,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要借助于物联网进行教育资源信息的收集和储存。大数据是核心技术是IT技术,包含海量的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及传感数据,其目的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可视。云计算是第三次IT技术改革,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目标。无线通信技术是将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的高度协同和融合,将实现跨网络、跨行业、跨应用、异构多技术的融合和协同。

(3)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智慧教育的研究还在进行,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像智慧教育建设的环境问题,如何有效提高学校、社区、家庭及公共区域教育环境的智慧性,实现教育环境的共融和联通。其次,智慧教育产业标准的制定需要国家制定规范化的标准才能更好地得以落实。另外,像智慧教育业务的开展,尤其是学校是教育教学环节实施的重心,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管理及评价环节的智慧化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最重要的是智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以及智慧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是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并且逐步改善了由于地区差异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局面,有效地改进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