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0:16: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护理基础学习,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老年护理临床教学职业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020-02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学科,起源于现有的护理和生物、心理、社会以及健康政策等学科理论。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年护理教学涉及老年护理学的诸多相关知识和技能,如何使护生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的自豪感是关键的第一步。笔者在老年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并在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后,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护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职业自豪感,以此为导向增强护生学习兴趣,唤起护生对护理职业发展的追求和为之奋斗的坚定信念,进而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一 营造关怀的职业氛围,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护理的目标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它通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来体现。因此,基于职业关怀的学生素养培养尤为重要。学校是护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教师要结合老年护理专业教学的特点,在班级和学校环境中以全方位、多渠道的各种方式塑造起关怀护生的形象。一是以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录像等手段,使丰富多彩的关爱护生的文化教育活动成为校园常态。二是以南丁格尔形象为主题,举办富有新时代护理职业特征的“天使文化节”,开展诗歌朗诵会、文艺汇演、职业场景摄影图片展览等多种活动,并将职业精神贯穿于护理教育的全过程,以此陶冶护生情操,形成关怀的氛围,使护生爱集体、爱校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把做好老年护理作为一项关爱人类及自身健康的伟大事业。
二 职业自豪感唤起护生学好老年护理学的坚定信念
现代经济社会中,未来的就业工作环境、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等都是护生十分关心的问题。护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工作待遇等问题特别关注,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护生明白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权威分析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的老年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21%,而北京市老年人口的比例将接近全市人口的30%,大大超过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因此,老年护理工作在国内外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好,未来相关岗位的就业前景也被普遍看好,做好这项工作就是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而学好这门课程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许多国家的护理院校将老年护理纳入大学护理课程设置,并且设有老年护理学硕士和博士等。其次要向护生讲解老年护理工作者在一些发达国家所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高额的工薪等,如澳大利亚,在各行业的技术移民排列中,护士排在第一位,而且有各项优惠政策。如护士有额外加分;在圣诞节期间,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工资以每小时50~70澳元计算。以实例让护生了解老年护理工作在国外待遇的优越性,唤起护生对职业的自豪感,使她们意识到这项工作的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等切身利益是与她们息息相关的,要获得这些优越待遇就必须学好这门课,并领悟到学好老年护理课程对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 采用多媒体教学,活跃护生学习气氛
护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教学中要以护生乐学、乐看为基础,进而开展素质教育。采用多媒体方式,以声、文、图及视频合理应用可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觉,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护生学习欲望,结合国外老年护理的实际情况,制作幻灯片或录像。如澳大利亚圣乔治医院(SGH)护士站有这样的服务格言:“爱我多一点吧,爱我多一点,说不定哪一天您也可能变得像我一样。(Love me more,love me more,one day might be you like me.)”与我国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异曲同工。在情景化的多媒体教学中,使护生认识到衰老是每个人的必然经历,学好老年护理学是关爱老年人的基础,也与自己未来衰老时的知识利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紧密相关。
四 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是推动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动力。激发和培养护生对老年护理学习的兴趣,并给予正确引导,将护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保持对老年护理学习持久不衰的求知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专业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例如,在讲授老年人便秘护理的内容前,教师先设疑: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在便秘的病程中对大便失禁如何护理?两者之间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有何异同?这两个问题引起护生的好奇,她们不理解同一个患者在便秘病程中如何又引起了大便失禁。护生有了好奇心和疑问点后,再听课时就非常认真,总想尽早解除自己心中的疑点,因此,教师所讲授的每个细节护生都会认真听,记得牢。护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 实验教学延伸到临床第一线,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
以往的压疮实验常在人体模型上操作,看不到压疮的各期表现,无法观察到压疮的护理效果,护生照搬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进行操作,记忆不深刻。现在到医院或老年护理院观察病人的各期压疮表现及不同的护理措施,使她们看到,即使同期压疮但护理措施并非完全相同,如Ⅰ期压疮患者,体质好的,翻身后保持皮肤干燥不再受压,很快皮肤色泽就会转为正常;而体质差的,营养不良或伴有周围神经及血管病的患者,翻身后还要接受皮肤按摩、红外线照射及加强营养饮食。但是教科书中Ⅰ期压疮的护理步骤及方法都相同,经过临床实践,护生既看到了压疮护理实际操作后的护理效果及不同的操作方法,又学到了与患者交流的技巧,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六 效果评价
课程考核进行闭卷知识考核及问卷调查,其中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无记名形式填写,内容主要包括课堂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等6个项目评价及自习课学习老年护理内容的时间。评价采用四级评分(1分为差、2分为一般、3分为满意、4分为非常满意),学习时间以每周自习课时间计算。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102份,回收率为100%。闭卷知识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笔试占总成绩的60%,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40%。将资料运用SPSS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详见表1、表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等护理教育特别是实践技能教学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这些问题,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综合型护理人才的需要。老年护理既要掌握护理技能又要与患者交流,这非常重要,麦克唐纳德认为,课程并不在于提供全套的客观知识,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考的批评性的、有意义的认知活动,主张课程设计应关注人的需要、兴趣、过去的经验和能力。老年护理实验课延伸到临床实践中去,使护生求知欲大增,求职兴趣被激活,个体能力被开发。在重点、工作点方面恰当设疑则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护理实验课在临床实践中使护生体验到了职业自豪感及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进而转变成学习动力及对未来事业的追求向往,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护理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建萍.老年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王欣能、金旭球.应用多媒体辅助(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技巧[J].护理研究,2010(6)
[关键词] 合作性学习;护理学基础;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106-03
合作性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合作性学习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的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称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而且可以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运用于课堂中,其中合作性学习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1 合作性学习的特点
①强调学习以小组形式进行,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来完成。②小组成员需要积极合作,通过小组、组际、师生间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共同完成个人和小组任务。③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并以小组成绩的评价为依据。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学习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1]。
2 合作性学习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1设置真实工作情境,运用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依据护理专业技能性较强的特点,以临床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工作任务,每项任务都是在设置的情境中完成的,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切入点[2],在氛围上营造工学结合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情境,如:实训室就是病区的真实场景,有护士站,站内设置与医院设置完全一样,设置的模拟病房与医院病房的设置完全一致,学生着装就是护士的着装要求,与临床要求完全一样,实训课上的护患角色扮演,真实体验护士和患者,实训前的物品准备、实训后的物品整理都是按临床要求完成,在考核上将学生的职业道德纳入其中。
2.2 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
护理学基础学习涵盖了3个学期,在此期间学生们学习了医学基础课及《护士人文修养》、《人际沟通能力训练》、《护理礼仪训练》、《护理伦理及法律》等社会人文课程,为学生们很好地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打好了基础,并做到边学习、边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按照未来职业工作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来培养实用、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2.3 合理运用考核方式
合作性学习中,小组成员间有相互依赖的心理,考核方式运用得当,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护理学基础的最终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组成,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具体分配如下。①学习态度、出勤情况(5%):采取灵活的考勤方式,并记录于教师教学动态表(现记分册)。②课上演示、讨论情况(10%):演示踊跃,动作规范,注重语言美、动作美,发言时能积极、主动及回答问题质量较高。③吸收新知识能力(5%):从搜集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角度考核。④任务完成情况(20%):在小组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任务完成中起到了什么角色,与组内成员能否很好地合作、相互交流,教师平时检查中也关注每人的到位情况。评出优胜小组,以团体成绩等级来确定个人成绩。⑤单项训练(30%):共有16项单项考核标准,在平时训练中采用抽查考核方式,按考核标准打分。在护理文件书写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再评的方式。
3 合作性学习达到的能力目标
护理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专业,也是我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基于未来职业工作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通过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今后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能力。①核心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的护理知识、技术在工作中运用,并不断革新和创新的能力。②方法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是在完成工作任务中,能够学习蕴含在任务中的一些知识。工作能力是除常规一般的工作外,还要锻炼特殊的不可预知的工作能力。③社会能力:与人共处、合作、交流、相互帮助的能力。④综合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有熟练的护理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护理职业素质,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能力在校内实训、单项训练、综合训练、护患角色体验、课间见习及毕业临床实训中,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4 合作性学习的实施
4.1课程内容的重组
将护理学基础课程内容重组,根据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分为几个模块项目:①护士具备的素质;②舒适与安全的护理;③饮食与排泄的护理;④药物治疗的护理;⑤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抢救的护理;⑥护理文件的书写;⑦情境模拟综合训练。
每个模块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如,舒适与安全的护理模块项目中分为以下几个任务:①正确运用平车、轮椅、担架运送患者。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种铺床及卧有患者的床的整理及更换床单法,动作规范、轻快、利落、无灰尘。③按需要能安全、舒适安置卧位及更换卧位。④能正确适时地应用保护具,用关心、体贴的态度及轻柔的动作完成口腔护理、头发及皮肤护理操作。
4.2 “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式教学法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行了“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式学习模式[3],将自主策划、任务分解、“教-学-做”和总结有机结合。采用“教师课前将项目中的任务布置给各任务小组学生自主策划任务完成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护理人体验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指导课上选取任务小组中的一名学生把任务完成情况向全班汇报其他学生评论优缺点、应具备的情感、态度、沟通技巧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师总结强调掌握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应具有的素质,予以启发、诱导、点评等形式完成合作性学习任务。
4.3在情境中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性学习方式完成护患角色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尽最大努力设置不同的情境,采用护患角色体验、合作性学习的方式,按照护理程序的过程,要求各学习小组真实地完成操作。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学会用肢体语言、柔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每次操作前“护士”必须自我介绍,合适称呼“患者”。要求认真评估“患者”的状况。语言要清晰,措辞要准确达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然后按操作步骤进行。在操作规程中,根据不同情况完成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将美的姿态、美的语言融入到各项操作中。最后要让“患者”对“护士”进行评价。通过合作性学习完成护患角色体验任务,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在提高学习临床护理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高尚医德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道德情操。
4.4注重“综合能力培养”教学法
教师设置情境,将模拟综合训练项目交给各学习小组,如:在短时间内接待“发热待查”的患者,限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根据所学知识、技能及沟通技巧、收集资料的方法、护士礼仪,要求完成以下过程:①热情接待新入院的服务对象。②完成服务对象健康资料的收集,并书写入院评估单、护理诊断单、护理计划单。③测量生命体征。④填写体温单各项内容,并按要求绘制出体温单并完成医嘱单的处理任务。⑤遵医嘱完成药物治疗的任务,如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⑥对护理对象的心理安慰和疏导等。
合作性学习小组先设计方案[4]:主要是任务完成中的整个流程,如先后顺序、相互配合、需要的知识、技能、具备的素质以演示汇报文稿的形式。首先向同学汇报讲演,学生讨论其方案的可行性,再进行模拟病房的护患角色扮演。这一项目的训练从查找文献资料开始,在学生阅读、思维、组织能力,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口头表达、反应能力和文稿的书写等方面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经过实践,学生对此项目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均投入较大的精力进行准备,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5 “以考促学”和“以考促训”教学法
在进行课外任务完成及课上实训时,一般4~5人组成一个合作性学习小组,常会发现有些学生有依赖思想,往往被依赖者得到较大程度的锻炼,而依赖者的锻炼程度降低,且会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也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规范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督促他们在课外勤学苦练,我们设定多项技能操作标准和相关知识问题,并建立了情境模拟综合训练项目。考核为随堂抽查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教师严格评分标准,对学生个人和各小组评分。起到了“以考促学”和“以考促训”的作用,从实行技能平时抽查和期末考核后,学生明显重视并加强了平时的个人技能训练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从医院对实习生的反映来看,一致认为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4.6 “鼓励创新”教学法
在教学中,鼓励各学习小组学生根据任务完成中碰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实践操作,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兴趣、体会,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例如:在学习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中,学生认为书上的方法有些不可取,去探索一个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据此,对突出的创新思路给予鼓励并加分。
5 体会
5.1合作性学习模式可行有效
合作性学习对学生认知发展、动机激发及决策技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均产生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沟通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和个人责任感,尤其是小组学习过程的阐述、分析、角色模拟与评价、自我完善调整,以及护生的诚实、谦虚、勇敢等情感交流,促进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训练和人际之间的交往。
5.2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强调学习互动
学习小组成员在能力方面互补,每个小组各具特长,营造一个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氛围,在完成学习任务中,学生经常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能够相互学习及帮助,形成了很好的学习风气和团队精神,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5.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能力的培养[5]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次小组讨论学生们都全方位参与,不再出现传统课堂上的“旁观者”。以学生为主体,在工作任务设定时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加深对护理知识的理解并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到创造性地体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态度、情感、技能技巧的发展升华,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临床接轨,实现无缝对接。
5.4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
教师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已有的护理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知识的基础,设置临床情境进行护理,如: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待一名发热患者和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教师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关心、理解、热爱、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机会,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遇到困难时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避免学生因失败产生消极的心理,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昕,徐静娟,蒋玉宇,等.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与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8,5(2),141-143.
[2]袁义厘,耿桂灵.护理综合性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情境演练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123-1124.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73.
[4]郭明贤,李烦繁,崔艳,等.合作性学习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43-644.
【关键词】小组学习法 护理学基础 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03-02
小组学习法,是一种学习方法,具有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性强等优点。而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护理专业课的基础,在培养护理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组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研究,对小组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中实施的效果作了系统分析,相信对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能有一定的帮助。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护理专业2012级护理4班(58人)为对照组;2012级护理3班(60人)为实验组,两个班均为女生,年龄16~18岁,学生的性别、年龄和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教学总学时180,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100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演示,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学习及操作练习;实验组采用小组学习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2.1实施前准备
实施小组学习之前,向学生说明此种学习方法的意义和实施要点,使其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引导学生合理分组;每项技术操作练习前根据课堂目标做好预习,在课堂内及课堂外实验室开放期间,学生以固定的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有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后提出,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指导。
1.2.2 小组学习法实施
(1) 分组
将实验组学生分2大组,每大组再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9~10名学生,每大组由1名教师带教,采用分组教学法教学。每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为组长,要求组长做事认真、操作能力较强、有一定号召力,能督促本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并负责管理本组实验物品。每个小组再分成2个操作小组,每个操作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
(2) 课堂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目标,教授理论,示范操作技术。课堂上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老师先展示临床病例,提出问题,供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言,组与组之间交流,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涉及到情景教学,让小组成员互扮护患角色。每一项技术操作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小组成员根据课堂学习目标互相督促、讨论学习,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指导。
(3)课后开放练习
利用课外时间,开放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化练习,由小组长监督学生练习并做好练习记录,教师定时抽查。
(4)座谈
课程学习完毕考核前与各组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3 效果评价
课程学习完毕,对照组及实验组均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理论考核由课任老师从本校的试题库中抽题形成试卷,试题难度及知识点覆盖率均符合《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操作考核时,2组学生均从操作考核试题库中随机抽取1项操作进行考试。理论、操作成绩单列,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情况及平时考核组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比较
3 讨论
3.1 提高了学习效果
小组学习法(Teamwork System)又叫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具有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性强等优点。组内各成员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较个人学习能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质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在课程考核的成绩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提问,阐述自己的看法,辅以教师的引导,更好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调查发现,100%(58/60)的学生认为与小组学生在一起练习操作要比个人单独练习效果好,实验课练习操作过程中,一名同学动手,其他同学认真看并指出错误之处,边看边学,提高了学习效果,课后的强化练习中,更强调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指正,如有问题,集中之后再与教师讨论,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个人练习无人指正的缺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制定、明确学习目标,使分组学习目标化、规范化,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个人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小组学习法无论从课内到课外,都强调学生自我管理,互相促进,每个同学作为小组中的一员,都必须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操作过程中学生互问互助互学,形成了一种“组内竞争,组间合作,组组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小组学习中表现得更好、更出色,所以十分重视课前预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缺点。
3.3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今医学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自学能力是个人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是工作生命力长盛不衰的必要条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人与渔”的教学方法是当今教学改革的趋势,小组学习法倡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预习阶段,只有主动查找相关学习资料,分析归纳资料才能获取信息,不仅培养了学习兴趣,还培养了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这种有规律的学习模式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3.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沟通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课后积极进行练习,抽取2项技术操作进行平时考核,不合格者由本组组长督促其利用课外时间练习,本组同学也要给予其帮助。平时考核有效地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练习,组长及本组同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培养了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也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小组学习以团队为载体,避免了传统教学法中学生的个人主义,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都是互帮互学、相互竞争。另外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座谈,及时发现、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学习不仅以解决一个问题的本身为目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习者的自身知识得到扩展,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断沟通、互动,既提高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协调沟通能力,而协调沟通能力正是当今专业护士必需具备的素质。
4.小结
综上所述,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的基础,对往后培养学生专业的护理知识和实际的护理技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对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而小组学习法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有着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性强等优点,通过本文的有关探讨,相信小组学习法可以帮助到护理学基础的教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本科教育;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73-02
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它由学习需要引起,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和态度等形式。[1]学习动机是认知品质中的非智力因素,它通过影响护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任务坚持性等方面,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2]在对本科护生进行护理学基础的课程教学中,激发和培养护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教育目标,又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调动本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让他们形成稳定、牢固的职业态度,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这是护理专业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我校的情况来看,一些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努力程度不够,有的护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针对这些现状,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如何激发与培养本科护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内部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内部动机指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这种动机无需借助其他外在强化物便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
首先,应培养本科护生的学习兴趣。护生对某门课程、某个问题有兴趣,才会产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才会积极去探究。当这种探究使护生获得了更深的认识或新的发现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得到满足的愉悦,这会进一步推动他们去进行新的、更深层次的探究。所以,兴趣永远是激励护生持m奋进的动力。但学习任务仅凭直接兴趣是难以完成的,护生必须加强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因此,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明确生动地阐述知识的意义,使护生产生求知欲望。在讲解新内容时,先将新内容与旧内容,或与护生的兴趣联系起来,讲清新内容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意义,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案例,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内部动机。例如,将皮肤过敏试验的知识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案例结合起来,强调在临床工作中护士给患者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护生学习皮肤过敏试验知识的兴趣。
其次,应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等级,让不同能力的本科护生选择切合自己情况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使每个护生的成就动机都有机会获得满足。设计具体阶段性的目标及达到的方法,让护生一步一步地成功,有助于提高其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激发其刻苦学习的动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定位只会挫伤护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影响其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二、设立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却又力所能及的,需要学生努力去思考、解决的学习情境。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提出有一定难度、启发性的问题,使本科护生不能简单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会激起护生的求知欲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方面要对教材比较熟悉,掌握各个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护生的认知结构,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使之与护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设立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用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通过安排作业的方式来提出;既可以从新旧内容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从护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引进。例如,在讲鼻饲法时,可与护生学过的上消化道解剖知识相结合,也可从护生日常进食经验引入。护生基本都有过发热的经历,因此,在讲授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如何为患者测量体温时,可以让护生谈谈平日自己发热时是如何降温处理的,并让护生演示一下平日自己如何测量体温,从而引进新知识的学习。设立问题情境的时机也有多种,如可以在开场时设立、演示时设立、练习时设立、揭题时设立等。[3]
有了问题情境,还需要启发护生的积极思维。通常启发护生的积极思维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言语提问,即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讲护理学基础中的人体力学原理时,首先提出问题:“人体力学原理属于物理学知识,大家高中时都学过,为什么在护理学基础的课程中也要学习呢?在护理工作中应怎样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它对护士有什么帮助和作用呢?”又如,准备讲解六部洗手法前,先询问学生们:“大家从小到大都洗手,是如何洗手的?你们觉得临床护士在工作中的洗手与大家平日的洗手方式相同吗?他们的洗手方式和步骤是怎样的呢?”这种启发式提问,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二是组织护生参加一些活动,例如让护生课后查阅与课程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视频,组织小组讨论发言,进行护理实践技能操作的练习和比赛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这会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使用反馈信息,进行适当评定
护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对护生的学习,教师应给予合理的外部奖励,这是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诱因[4],例如给护生表扬、加分、评优等。但是,教师无论是对本科护生学业成绩的评分,还是对其品德操行表现的评价,都要慎重掌握激励的原则。因为这种评分和评价不仅是对是非的肯定与否定,也是对护生角色定位的一种调整。好的评分与评语有利于提高护生在班级中的地位,维护其自尊心,使其产生愉快的体验;而差的评分与评语往往会使护生沮丧、泄气,甚至失去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因此,要根据护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吸引其注意力,促使护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
四、把握任务难度,控制最佳动机激起水平
由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可知,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任务难度紧密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5]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适当控制护生的动机水平。对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较容易、简单的内容,例如六部洗手法,应提高护生的注意力,可让他们伸出双手一个一个步骤地学做。在学习较困难、较复杂的内容时,例如为患者插鼻胃管进行鼻饲时,应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可设立临床案例和情境,让护生分饰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这既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锻炼了沟通技巧。另外,教师应注意个体差异,使每个护生都体验到成功。任务难度要适当,让护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否则,护生易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任务应由易到难,使护生不断获得成功感,形成一种良性的、争取更大成功的学习动力。
五、引导正确归因,促使不懈努力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正确合理的自我归因是影响护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6]在护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应引导其正确归因。第一,引导护生找出其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第二,根据每个护生以往一贯的成绩优劣差异,采用有利于其今后学习发展的归因方式。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较好的方法是归因于主观努力方面。[7]差生常常把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从而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护生将成败归因于自身努力与否,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让其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并相信努力会带来成功;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护生努力的结果给予反馈,使其感到努力获得了相应的结果,努力是有效的。这样,护生就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以获得成功。在护理学基础的技能操作课中,护生是否努力练习对其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认真努力练习的护生技能水平较高,而技能水平较低的护生,经过教师的成败归因和鼓励,在加强练习,提高努力程度后,技能水平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总之,在对本科护生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激发与培养护生学习动机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能正确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就能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动机。
[ 参 考 文 献 ]
[1] 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86.
[2] 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6.
[3] 李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3):160-161.
[4] 张国栋,田莉.护理专业专科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6):1807-1808.
[5] 朱文彬,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2.
【关键词】整体化学习法 护理学基础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155-0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临床护理学和各专科护理学的基础,同时在护士执业考试中占着重要的比例,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以往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讲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考核等学习方法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分段学习,忽略了学习的整体性,造成理论与实践、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的脱节。这种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顺应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以及适应时代的变化,笔者在传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整体化学习法,在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以南宁市卫生学校为例,探讨整体化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象、方法与评价方式
(一)对象。随机抽取南宁市卫生学校2010级普通中专护理学生216名,均为女生,年龄为16~18岁。随机分为实验组(108名)和对照组(108名),对两组性别、年龄、课程及专业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二)方法。第一,对照班按传统的学习方式,即预习、听课、练习、复习相关理论,后进入实训室实验教学,学生分组练习。第二,实验组采用整体化学习法,即围绕一个工作任务,全面地完成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包括专业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社会与交流式学习、情感和伦理的学习过程。现以“病人入院初步护理”为例,阐述该学习法的流程。(1)学习的组织方式:按学习兴趣分组,全班分为6个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2)以临床真实的案例布置学习与工作任务:病人王某,男,65岁,原患有高血压,这次感觉头痛、头晕来门诊就医,医生检查后,嘱病人到检验室进行化验,结果出来后,医生开出住院证要病人到内科住院观察。如果你是内科护士,如何对病人进行入院的护理?(3)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能完整运用相关知识与技能完成病人的入院的护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关心体贴病人,提高职业情感;具有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4)收集资料:利用课余时间到临床医院或通过网络、教材等收集完成任务的相关资料。(5)分组讨论,制订计划,教师审核计划。(6)实施:学生根据计划,到实训室仿真病房及临床医院完成工作任务。(7)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教师评。
(三)评价方式。一是理论及护理操作考试。理论考试题随机由教务科从题库中提取。操作考核有自评、小组长评、教师评,按广西卫生厅下发的55项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评分,取其平均分。理论成绩占70%,技能操作操作成绩占30%。二是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病人的态度等方面。此外,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共设计6个问题,包括:认可该教学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专业能力、提高了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职业的情感得到提高等,按认可、一般认可、不认可分别计分,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回收率为100%。所得数据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成绩与工作能力比较。两组学生成绩与工作能力比较详见表1。由表1可知,实验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二)两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两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详见表2。由表2可知,实验组在自主学习的能力、职业的情感、专业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笔者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遵循这个教学规律,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及整体性。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体化学习就是以临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采用“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体现工作过程及学习过程的整体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提高了学生对职业的情感。学生对护理职业所持的情感和态度不仅影响其专业思想的稳定性,还影响其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热爱。在整体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结合临床的真实案例,运用“体验”的方法来提升自身的职业情感。体验是指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与验证,它是生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思想等方面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整体化的学习就是在组织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将职业的情感融入学习情境中。由此,学生在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职业能力的精髓会内化为职业素质。
(三)提高了沟通与协作能力。现代整体护理的实践表明,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用70%的时间与他人进行沟通。整体化学习法是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设计职业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由学习者换位为工作者,使其由被动接受为主动实施。不同的角色之间的沟通,可以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整体化学习法是通过实现某一明确目标而展开的任务集合体,是由一系列活动有机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职业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整体化学习法通过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技能与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责任心、诚信、爱岗敬业的素质;通过角色之间的转换,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收集资料、工作计划、自我评价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订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五)实施整体化学习法应注意以下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应确定多方面的学习目标,包括专业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社会与交流式学习、情感和伦理的学习;教学内容以学习与工作任务的形式体现,这些任务来源于临床;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整体化的学习是由学生自己或以小组的形式制订工作计划,通过职业实践活动,独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意识和工作责任心的综合发展,最终实现“职业成熟”。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整体的观念,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脱节,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从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李锡丹,徐晓丽.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
[3]黄白桦,肖春秀.护理大专本科学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9)
[4]张红梅.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J].新课程研究,2008(8)
[5]操小龙.人才培养规格表述方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6]赵英,何莉.人际沟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协助下,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迅速,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为主的教育教学手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1世纪的护理教育应面向未来,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越来越强调护士的终身学习。将未来的护理工作者培养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已成为国际护理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护理教师的职责除了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即自主学习。笔者通过讲授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护理学基础》,提出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授课态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在职培训、集体备课、国内外进修,攻读学位等多种途径与措施,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在授课期间教师应满怀热情,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喜爱,引导学生喜爱学习,主动学习。通过介绍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护理前辈的事迹,感染学生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二、做好课前准备,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课前准备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中的重要环节。虽然很多教师每年都在反复讲授同样的课程,甚至不用备课也能讲,但再次认真准备,查找资料,就能够在原有授课基础上有一次新的飞跃。第二,制作教学幻灯片,内容应精炼以知识要点、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主,不能将授课内容全部放在幻灯片上,以免过多的知识增加学生的疲劳感、厌烦感,影响授课效果。第三,针对不同内容安排授课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常采用讲授法,讲清概念、作用等相关知识。第四,在授课内容上教师应合理安排授课进程,对重点内容则必须要讲透。同时应提前做好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真正做到将课堂交给学生,从以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
三、精选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精选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可以在教学中选用问题式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
(一)问题式教学法
在教学方法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能培养其学习的自觉性,从而达到“我要学”的目的。
1.在预习与复习环节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每节课后都可以根据教学大纲重点和难点的要求,设置相关问题让同学预习新内容与复习学过的内容。教师提前做好计划,将预习和复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准备好,同时推荐学生可阅读哪种书籍,借助何种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带有习题式的预习方式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便于完成学习任务,在阅读相关书籍或利用网络资源时又会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可逐渐由被动预习到有目的的预习。复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学过知识的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逐渐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每次课都要留预习题和复习题,让学生按时完成,教师一定要及时采取提问、讨论或随堂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与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必要时给予指导,督促学生完成,这种方式对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十分有益。
2.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在授课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讲授口腔护理操作内容时,可以提出连续问题,第一,在擦拭口腔过程中是用镊子夹棉球擦拭还是用止血钳;第二,镊子和止血钳配合拧棉球时二者能否相互触碰,不能触碰时二者如何配合使用;第三,这项操作应注意什么。随着三个问题的逐步深入,学生好奇心增强,求知欲增强,最后教师点拨释疑,促进相关知识达到升华。这种方式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兴趣浓,让学习变成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直观教学法
在授课中运用直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和好奇,能够积极认识到学习目标,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由于《护理学基础》有很多内容都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因此采取播放视频或将实物带到课堂,都是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方法。选取新颖的操作视频,可以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学生的共鸣。运用实物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热冷疗法授课中,将热水袋与冰袋带到课堂上,让学生直接比较二者区别。血压测量一节,将血压剂带到课堂上,现场操作,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了对专业的热爱,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四、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树立学生自信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内容需要上实验课,在课前安排学生做好相应准备,包括理论知识的准备如操作的目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等内容,也包括课前模拟操作过程的准备。进行实验课时,教师示范后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操作,由于准备充分,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到操作中,达到所有的同学都在认真地看、仔细地想,细心地操作,达到学会、学懂的目的,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也增强了学生面对未来的自信心,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解更加深刻,为即将从事的事业感到骄傲,也为进一步学习做好了准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护理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总结。
(课题来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牛耿,李晓惠. 《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
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评价[J].现
代护理, 2006,12(17):1655-1657.
[2]姜安丽,林毅. 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
【摘要】基础护理教学中适当运用兴趣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习更轻松、愉快。对此,可采取以下手段:精设导入,引发兴趣;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关键词】基础护理;兴趣教学;
基础护理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在教学中也需要结合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教学。但从目前来看,中职卫校的学生大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基础护理教学工作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容易产生厌烦进而丧失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事倍功半。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兴趣成为教师所要面对的共同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高学生的兴趣。
一 精设导入,引发兴趣
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传统的导入方式是复习上次课,以上次课内容引出新课,采取的方式以教师讲解或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为主。这种传统的导入方式值得继承和发扬,但如果所有的课程都以这种方式导入,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教学中,可根据本次课的内容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置一个悬念吸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如图片、挂图、教学音像、情景模拟等。精心设置的导入一开始就提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习能够愉快的进行下去。
(一)设问式:基础护理的教学中,许多疾病的护理都比较常见,有些是学生平时亲身经历的、身边的或媒体经常报道的,教师可将此类疾病教学要求掌握的内容以思考题作为导入点。如在讲解病人的舒适和安全护理时,思考题为:(1)如何使手术后病人感觉更加舒适?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哪些?在病人不舒适时需要采取哪些措施等。(2)如何进行安全护理?护士需要在哪些环节注意?如果提高病人的安全意识。教师可就这些思考题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引发兴趣,教师对讨论中的对错暂时不予置评,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授课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错误并修正,使她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知识的记忆更牢固,做到理解记忆。
(二)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基础护理课堂教学中可设定情境,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列出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案例分析:小李近期进行了阑尾炎手术,手术后几天时间里小便不能正常排泄,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去使患者早日摆脱这种状况?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找同学来分析,给每个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将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并进行解释。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受到学生的认可。
二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这种现象类似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因此,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幽默的批评有时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有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笔者点名让他站起来,并对其他学生指出,这就是意识障碍中的嗜睡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及作出各种反应,谢谢这位同学的演示。全班大笑,睡觉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从此在课堂上没有再睡觉。幽默的批评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接受状态,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往往缺少探索精神。但是,基础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强、更新快的学科,疾病的诊治和护理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怀疑,在课堂中形成自由交流的学习氛围,增添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三)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师设定某个情景,把课堂当成医院,再将相关知识寓于模拟当中,将学生分为若干组,2~3人一组,一名患者,两名医护人员,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护理,最后总结归纳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先由学生自我总结,然后教师点评,点评过程中其他同学也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教学方式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达到换位思考的目的,增强护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意识。
总之,基础护理教学中适当运用兴趣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习更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 迟芙蓉.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教育》2010年第9期,22-24
[2] 赵颖.如何提高五年一贯制中医护理专业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期,38-40
[3] 吕茂利.病案学导式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14期,43-44
[4] 李莉,李银芳,何剑.循证护理在风湿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1年第6期,18-20
[5] 姚其英,黄仕明,何毅,袁莉.启发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26-28
[6] 李小红,沈雁英,孙继红,李春燕,张艳.完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临床护理教学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年第9期,30-33
[7] Matos, Jessica Carvalho de;Luz, Geisa dos Santos;Marcolino, Janaína de Souza;Carvalho, Maria Dalva de Barros;Pelloso, Sandra Marisa ;Teaching nursing theories in nursing schools within Paran State-Brazil ;Acta Paulista de Enfermagem ; 0103-2100 ; 2011;24卷 ;01期 ;23页 ;共28页
[8] John Hurley;Julie Taylor;Nur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mbiotic partners or estranged relatives?; Nurse Education Today ; 0260-6917 ; 2011;31卷;2期 ;113页 ;共114页
[9] Carol Mulvenon;A Painful Process: Teaching Nurses to Manage Pain ; Pain Management Nursing; 1524-9042 ; 2011;12卷;2期;e6页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
1.1 提高护理学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必须爱岗敬业,有积极进取的心态。要求“精师艺、立师德、铸师魂”,实现自我超越,还应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观念。教师必须要丰富自身的阅历和经验,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护理教学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掌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自身的提高从而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1.2 教师要学会把握课堂节奏
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力及接受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过这个度,人就进入了疲劳状态,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还继续讲重点课程,学生就无法很好地吸收理解,还有可能产生抗拒学习的心理。因此,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学生接受的特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方法,如重难点就着重讲解,该举例的地方就举实例等。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3 巩固学生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高职护理学生成才的方向标,是促进学习的有效动力。护理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认同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其他人对他们的影响,也有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但总的说来,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专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教授护理学基础中教师要把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和对护理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连同教学内容一起传授给学生。
1.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讲是很重要的。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后,学生喜欢你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程。在课间,和教室里的女孩子聊天,寻找共同话题,缩短和学生之间的差距,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从而提高她们对护理学基础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2.1 演示法
演示法主要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者是直观教具、操作教具的方法和步骤等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边看教师演示边学习。演示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文字印象更深刻,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丰富视觉效果,形成更正确的概念意识。但是教师在使用演示法时也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在演示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演示的目的和要求,还要让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第二,教师在使用演示法时,要找最佳的演示环境,保证学生都能看清演示。第三,要计算大概的演示时间,要与授课时间相吻合。如果在一上课就演示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太迟演示有可能还没演示完下课时间就到了,还会给学生一种课程内容没上完缺乏逻辑性的感觉。所以,要合适安排演示时间,在演示完后,将教具及时收起来,方便下次再用,也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2.2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各种相关活动的场景,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开展师生的互动教学。在实践操作(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23页)中设置情景,结合各种案例,让学生利用角色扮演进行操作练习,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引出案例时,要将学生引入如身临病房中病人床前的情景,从而进行情景教学。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整个实践操作流程,然后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三四个学生,每个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病例中,分别扮演“护士”、“病人”、“病人家属”等角色。在扮演过程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心态的“病人”或“病人家属”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而扮演“护士”的学生要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来回巡视,看每组学生表现如何。学生在扮演中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当场提出,教师给予解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换位思考,以此来提高护理技能和对护理的感悟。进行角色互换扮演形式,使学生既能体验到护士的责任,又能体验到病人当时的感觉,从而能更好地体贴关怀病人。
2.3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主要是指通过多媒体的文本、图像、声音和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也可增加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文字变成图像和动画形象、直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吸收和记忆。加强多媒体的教学,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影音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中,能充分拓展教学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了教学效果,同时也解决了不同时间地点对学生学习的限制。
2.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个别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然后引导学生对病历进行分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想,等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来做点评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分为四个步骤:教师呈现案例,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集中发言,教师进行最后总结。有多种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以此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 实验操作竞赛教学法
实验操作竞赛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鼓励和激励学生学习,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防止学生出现学习疲劳和学科知识太多导致遗忘。在学过几个章节的实践教学后,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时,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操作竞赛。课堂上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个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师在课堂上出的题目进行实验竞赛,几组学生做同一组实践操作。一组同学在做的时候,教师和其余同学观看操作,全部操作结束后,教师按照各个组的知识运用,操作能力,完成结果评分。由学生自己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由老师点评,评分得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标准。实验操作竞赛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护理学基础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也能巩固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能力。
3 总结
总而言之,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完善,每个教师都要寻找到一个最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综合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珍亮.自主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医学信息学,2010.23(6):1804-1805.
[2] 李艳春,王玮,苏伟等.浅谈“情景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