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0:16: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规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城市郊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表现出很强的边缘效益,是我国最有生命力、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兴地带,也是我国人均收人较高的地区,这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也是令人瞩目的,称得上是本世纪末期在东方出现的奇迹.郊区孕育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是城市快速发展蔓延的主要地区,是卫星城镇的前身,是农村发展的榜样和先导.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城市郊区是我国持续发展的范例,搞好这里的生态经济规划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做为城市化的前沿,城市郊区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郊区做为城市蔬菜、副食品重要生产基地的功能在逐渐减弱;郊区已经成为城市生态危机的转嫁地;郊区的土地利用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脱节;郊区自身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去探讨,如不加以解决,就会把暂时取得的发展抵消了。
1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理论思想
1.1持续发展理论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题下,寻求我们当代人对自然资源、人力、财力进行再分配的发展途径。它包涵了六个基本嚎则:公平(Justce)、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谐(Ha~ny).需求(N氏过)、高效率(托ghEffianCy)和质量升级(QuslityPromotion),其中持续性是最基本的原则。持续发展理论做为人类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凤.持续发展战略是本世纪乃至今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持续发展理论是“共生”理论、“共同创造”理论的发展,认为地球上的环境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相互作用的,人类要认识到地球具有整体性和其间各子系统的相互依存性,人类必须考虑到环境与发展两个方面.持续发展理论并不反对经济增长,反而认为无论是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发展经济,才是解决当前全球性危机的根本出路.同时,持续发展理论强调:要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保护环境,不能以环境恶化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遵循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的提高.
1.2边缘效应理论奥德姆(E.P.Odum)的边缘效益思想是纯生态学的.国际上把产生边缘效应的空间域称为Ecotone.实际上,边缘效应不仅存在于生态学,同时也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多领域。如:林农交错带(山地平原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森林草原与草原交错带)、城乡交错带等,这些地带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大城市郊区位于城乡交错带,这一过渡带对Ecotone的特征体现得十分明显,从环境、人口数量和质量、经济形态、社会生活以及物质能量交换等方面都具有过渡带的时空变化,主要特征:(l)多样性:受城乡经济的双向辐射,产业结构具有双向衔接的特点,综合性强,部门多样;(2)机动性:不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决策管理灵活,产业选择机会多,获得信息快,部门结构变率大,产品更新快,使郊区的经济充满生机;(3)突变性:其产业和管理都不是单一的线性延续,而是突变的、非线性的.乡镇企业的产值经常是成倍增长;(4)脆弱性:大多数乡镇企业抗外界干扰能力弱,产业结构依赖城市大工业强,独立性差.而且大多数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只注重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些特征中有正向效应,也有负向效应.其正向效应包括很强的竞争力,变化速度快,移动能力强,是突变的产生区,生物具有多样性,等等。负向效应是指具有脆弱性、恢复原状的机会小,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在大城市郊区的发展中要应用边缘效应理论扬长避短,以特定的理论去指导特殊地区的经济发展。
2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原则
大城市郊区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等级的复合的生态系统.在规划中要从整体上研究大城市郊区各子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寻求对该系统进行整体的协调规划,使系统的整体结构达到最合理,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是以大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士地利用规划为重点,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区域内各种生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系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区域的生态经济开发方向、发展目标、途径和对策,对其生态经济结构合理布局,促进大城市郊区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持续地发展。要协调系统整体之间关系,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各方面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应考虑到两个方面。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大城市郊区位于大城市向农村的过渡带上,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大城市郊区具有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都不具备的特征。在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中要本着两个原则,第一要保持和提高整体的持续性;第二:充分利用边缘效益.
3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
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对确定规划期内该复合生态系统的一种优化设计,这种设计主要是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规模进行规划,该规划是以复合生态系统辨识和土地资源性质分析为基础的.规划程序可用框图表示如图1所示.复合生态系统辨识要从系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状况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分析。自然生态条件主要着重于经济建设的自然生态条件分析,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诸多方面.社会经济条件包括所辖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构成、固定资产、年创产值、利税、人均收人等.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是指该规划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规划区现有的产业结构。在上述诸多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搞清楚规划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找出解决问题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认识复合生态系统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大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性质进行分析。因为复合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土地资源之上,土地资源的性质是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性质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自然类型、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这些方面的分析是一环扣一环的。在复合生态系统辨识和土地资源性质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预测.本文主要进行了人口预测和土地预测。人口预测是为了清楚规划期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量和各项生态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从总体上看,人口的发展是各项用地的依据,人口规模和人均用地的水平决定了土地利用结构.因此,人口预测是复合生态系统预测的基础。按非建设用地类,上地需求预测应该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工矿用地、交通(包括水利设施)用地、水域、事业居住用地.这类用地可根据所规划区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方向和土地资源性质对某类用地进行重点预测,有条件的可对各类用地均进行需求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由于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资源是不能再生的,既使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全部消除,人口、土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会日益尖锐.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确保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期的上地利用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在大城市郊区,土地的生态经济需求预测还有自身的特点。大城市郊区有强的边缘郊应,居民的生产、生活也有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特点,物质能量的商品性很强,口粮很少部分自给,蔬菜、副食品的生产主要是满足城市消费因此大城市郊区的人门预测只能影响到居住用地和轻度影响农业用地的需求,郊区农用地的需求和大范围内农用地需求预测不同.如:大城市郊区耕地需求预测分两个部分第一是为当地居民提供蔬菜副食品和部分口粮的耕地濡求预测;第二是为市区提供蔬菜副食品及其它调剂商品所需的耕地数量.在上述系统辨识和需求预测基础上,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规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后做出大城市郊区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经济类型规划、生态经济产业结构及指标规划在内的具体规划方案和规划图.
4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几点认识
4.1经济发展的起点高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大城市郊区比城市、农村和一般的城乡过渡带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搞好其生态经济规划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大城市郊区除了具有城乡交错带的普遍优势外,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还具有许多时代的特殊性.首先它具有较大城市内部更为廉价的土地资源优势;其次,没有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也没有计划经济留下的包袱,运转灵活机动,容易实现高速发展;第三,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郊区乡镇企业较城市个体经济和国有经济容易筹集积累资金,且周转速度快,比较易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居民对绿色食品的消费、对旅游休憩的需要更为旺盛,这为郊区农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在犬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中不仅要利用其边缘效应,还要抓住经济体制转轨这一特殊时期殊地带速变性特点,站在经济发展高起点上,合理布局.农业要实行规模经营,形成高投人、高产出的大批量、无季节性的蔬菜生产基地、花果基地、乳肉蛋基地。工业生产要立足本村面向城市,把当地经营与异地经营相结合,在大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形成农工商一体的大型产业集团。
4.2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要重视郊区的农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齐齐哈尔市郊区就存在沙化、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多数乡镇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缺乏环境保护的配套设施,排放的“三废”危害了郊区的生态环境.郊区又是城市垃圾、废水的排放地、倾倒场,污染工业的搬迁地.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郊区的生态环境,从这一点看,大城市郊区是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形势最严竣的地区。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参考书目:
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后,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行政计划不能干预经济的正常活动。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再称为“计划”显然是不合适的,不妨称之为“规划”,即国家在特定阶段基于特定目的对经济实施干预,使经济增长能达到政策设定的目标,以便保增长,拉就业、促稳定。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让市场的潜能爆发出来,经济发展基本是良性的。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系统也在经济的良性增长中得到了实惠,不良资产被限定在可控的范围内,金融风险在经济增长中被不断化解。然而,经济增长本身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产业升级应是在大浪淘沙中优胜劣汰,只有落后产能被淘汰,才能为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腾出空间。在经济增长放缓时,往往是淘汰落后产能和盈利低微的产业的好时机。但我国的情况特殊,由于大量落后产业是就业率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多是外向型企业,国家通过退税和汇率的政策维持其生存,是要充分发挥其拉动就业的能九保持高就业率才能促进社会稳定。所以,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中,政府把“保就业”放在首位,这大大局限了政府对经济进行“规划”的意义――这种“规划”虽然能解决短期问题,但对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对于汇率的控制,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内外失衡,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通货膨胀到一定程度将比低就业率对社会的危害更大。与此同时,在出口中积聚的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则是悬在国家头上的达摩斯之剑,不得不时时提防它掉下来的致命威胁。
为了应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经济可能出现的滑坡风险,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这四万亿投资大多投向了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行业而很多垄断企业在国家刺激政策中获益。各地政府拿出了相应的配套资金,据专家估计,地方政府的配套投资是国家投资的3到5倍。所以,在200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中,投资拉动所占的比重由以前的35%左右一下升到了80%以上,国家在经济增长中充分发挥了“规划”的作用但这些投资由于不是市场行为,其最终配置资源的效果还是很难说的。其后续效应却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市场货币供给量过大而出现流动性过剩,目前CPI指数逐渐攀高,物价上涨的速度出现难以遏制的势头,这让很多人担心,物价是否会和房价一样疯涨,而物价对民生的影响显然比房价要大得多。
在美国金融危机时出台的刺激政策在当时看是正确的,但现在看当时的反应过度了,有专家将其形容为“该踩刹车时不幸踩了一脚油门”。刺激政策导致的金融风险是不能忽略的,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大多来自银行。我国银行的国有化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可以很方便地从银行拿来资金刺激经济,而这个过程如果出现大量不良资产则会成为“国债”,最终可以通过财政收入和发行国债化解。但地方政府的负债则是很棘手的问题,地方政府是不能发行国债的,发行地方债也有诸多限制。为了偿还银行贷款,靠维持日益臃肿的行政开支都捉襟见肘的正常财政收入显然是不足的,地方政府最终的渠道只能是“卖地”,实施“土地财政”,国有土地卖完后便“开发”城市周边的集体土地,这和保耕地和粮食安全的目标又是一对矛盾。所以,目前全国上演的大拆迁绝不是偶然的,其背后的深层背景也是“规划经济”引致的。
为了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是必要的,但“规划”占的比重过大则会挤压市场的空间,同时带来深层金融风险。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日前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回归亚当斯密,告别凯恩斯》的演讲。张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投资本身为了提升效率,如果不能提升效率的话。投资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从凯恩斯主义的角度来看,投资就是为了增加需求,无论有没有效率,只要投资,就可以增加总需求,所以总需求上去GDP就会增加。但按照凯恩斯主义增加的总需求是浪费性的,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好多完全是浪费。所以我再次呼吁大家,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让我们重新读一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不要再相信凯恩斯主义的那些政策。”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必须与社会需求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初级阶段完善经济发展规划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条件。
1、经济规划的完善必须要有利于提高适应市场化需求能力,必须按市场需求量和经济发展规律来决定发展规模大小,绝对不能让一些企业不顾自身力量和周围环境盲目发展,也绝对不能让一些企业不讲经营策略,一哄而上,不加调控。因为如果不考虑发展的持续性,有可能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均衡,造成社会发展的滞后。
2、经济规划的完善必须考虑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能力。发达国家由于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在国家经济政策的监督和指导下,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通过不同渠道进行融资,建成后由企业进行运营,政府只需通过税收来保证建设资金回收和企业的运营收入,市场机制直接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经济规划的完善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必须以发展为基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既有适度的超前意识,又有为后代留下充分的生存空间认识。二是既要考虑人民生活的需求总量,也要考虑体现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三是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中经济与发展、速度与效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4、经济规划的完善还必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际金融领域的固有风险充分展示在新兴市场中。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经济的同时,注意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规避风险,要逐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5、经济规划的完善还需要考虑培养大批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这些人员既要懂得中国国情又要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既要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又要懂得企业微观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加大投入,致力于实现经济管理阶层的职业化,要让这些经济领域的专家来参与完善经济规划,以规划逐步替代一些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这样中国才有可能逐步融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世界。
二、为了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要制定一整套法律法规,以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1、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因此必须制定各种法律和法规,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法律制度,用法律的手段来保证我们的经济规划的切实实施。以“法治”代替“人治”。规划一旦制定,必须严格实施,所有的经济项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审理,要彻底改变任意改变规划的现象。如澳大利亚的区域管理相当严格,一个小区只能有一家小超市,当小超市的所有者不想经营时,另一个经营者必须按照法律程序来买下这个小超市的所有权,决不可能象我们一个生活小区会同时存在几家。而一个卫星城镇则有一座购物中心,规划设计得非常合理,有各种商业服务设施为老百姓生活提供方便。
2、经济发展规划必须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的大前提。对一些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产业,要在税收政策上有所倾斜,鼓励多办。对个别企业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损害时,单靠市场调节不能阻止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这就需要政府颁布各种控制标准和法规,或者采取高税收政策来限制这类企业的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区域面积约为30km2,南临大西洋,北依莱基礁湖。滨海公路将规划区域与大西洋阻隔,由于受国际公约限制规划区排水方向为向北排入莱基礁湖,没有规划与大西洋沟通的排水河道,且滨海公路路面标高约5.00m,因此规划区南部没有防潮问题。规划区北部莱基礁湖汛期水位变幅不大,最高不超过1.00m,与规划条件下排涝的外部水位相同,因此规划区主要问题为排涝问题。尼日利亚能源紧缺,电力供应难以稳定保证,同时,当地对水闸、泵站等控制建筑物的电气、金属结构等设备操作、维护水平有限,当地现有的部分排水泵闸存在设备维护不当无法正常运转及排水期间电力供应无法保证,常有动力缺失停止工作的情况。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尼方的习惯,在拟定汛期排水方案时不考虑采用强排措施。规划区域现状地势较低,在雨水只能排入莱基礁湖、不能使用泵闸排水的限制条件下,规划采用合理布置水系,同时适当填土抬高地面高程的排涝方案。汛期,涝水通过管渠收集后进入河道,自流排入莱基礁湖。排水期间,河道排水与湖泊蓄水相结合,以河道排水为主。规划水系按照河道排水与湖泊蓄水相结合的规划思想进行布设,同时综合考虑工程施工分期及取土需要、地块综合开发、用地规划等因素。规划布置4纵3横共7条排涝河道,以及5个人工湖泊。规划方案见图2。
水利计算规划区内规划河道、湖泊较多,相互沟通,共同组成了河网水系。在汛期排涝情况下,河道水流受外部莱基礁湖水位、规划区内部涝水综合影响,当涝水暂时不能外排时,会滞蓄在河网中,部分涝水并通过河网的沟通作用,串流至其他排水条件较好的河道外排。采用河网一维非恒定流水力计算推求河道断面水位、流量,描述水流在明渠中运动的一维非恒定流基本方程是SaintVenant方程组[1],包括质量方程与动量方程:图2排涝规划方案水系布置示意质量方程:Qx+At=q动量方程:Qt+(Q2/A)x+gAZx+gn2|U|QR4/3=0式中t、x分别为时、空变量;Z、Q、U分别为各断面的水位、流量和流速;A、R分别为各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水力半径;q为单位河长的均匀旁侧入流;n为河道糙率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计算在丹麦国家水力学研究所研制的mike11软件平台上进行。规划区水系共有概化河道28条(段),布置断面168个,河道断面间距最大不超过500m。共有水位计算节点193个,流量计算节点165个。4.2排涝河湖规模
比选方案排涝河湖规模的拟定,首先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框架布局,考虑排水、航运、景观等对河道的需求,初步匡算各河道、湖泊的规模,并以此规模作为基本方案,见表1。以基本方案为基础,考虑各项制约因素对基本方案的工程规模进行缩放组合,得出比选工程规划方案,并进行比选。确定比选方案时主要考虑的制约因素有:①Z1有通航及较高景观要求,河道上段为满足通航要求,不宜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缩小规模;下段可适当缩小;②Z4为规划中的主航道,需满足V级航道的通航要求,河道断面不能低于V级航道双向航线的最低要求;③规划河道断面须保证一定的边坡,以满足断面稳定的需要,同时河道应有一定的底宽,以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维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最终拟定8个工程规划方案参加计算及比选,包括1个基本方案。拟定的工程规划方案见表2。
有一群牧民在公共草场放牧,因为免费,每个牧民都希望放养尽可能多的羊,结果羊的数量无节制增长,草场最后被啃成不毛之地,羊饿死了,牧民也全都破产。于是,便产生了因为没有规划的“公地悲剧”。
规划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形式。规划,明明是大好事,可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却被西方经济学主流所否定。直到20世纪随着第三世界的强力崛起,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人们接受。但苏联解体前后,计划体制再一次落荒而逃。
主流经济学之所以否定计划体制,原因可能在于信息永远不完全。早在论述“看不见的手”时,斯密就强调了这一点,哈耶克后来作出更明确的重申。他认为,个体在市场上是分散的、多样的、易变的,这就决定没有哪一个头脑或哪一个机构能真正随时了解全部的个体信息,从而也就决定规划的不可行。
但规划不如变化并不足以构成对规划的全盘否定,就像在战场上,尽管情况瞬息万变,但指挥官仍要作规划,不打无准备之仗。甚至可以说,正因为信息永远不完全,才需要规划。许小年先生说企业家多成于试错,试错正是规划在先,不可能无厘头乱来。
市场为规划选主
规划不如变化的信息有限论,不足以置规划于死地,充其量只是打倒规划的一个必要条件。真正对计划体制构成冲击的问题是谁来规划?显而易见,所谓规划,必须有一个主脑来作规划。如果人人都去作规划,就无所谓规划了。
谁做主脑?有人会想到,由最有智慧的人作,可谁最有智慧?别人怎么知道他最有智慧?此路不太可行。还有人会说,由最有信息的人来做主,可谁最了解全局?别人怎么知道他最了解全局?所以,不管人选是谁,都会存在类似疑问。
“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问题在于,哪里去找伯乐?如果有两个人声称自己是伯乐,而相中的千里马又不同,那么,哪匹马是千里马的问题,就演化为谁是真伯乐?
市场恰能分辨真假“伯乐”。比如,张三声称自己是伯乐,李四也声称自己是伯乐,但张三辨认千里马的成功率高达九成,而李四仅有二成。人们自然会认为张三是真伯乐。这就是市场的选择,不迷信人为权威,通过试错作出选择。
可见,市场机制实际上是不规划与规划的统一。说不规划,是市场并不预先安排某个人,没有先验人选;说规划,是市场一旦发现某一个人,就依赖这个人,由他规划去。市场是一种选人机制,核心在人。以看不看得见论,这个人是“看得见”的,但发现这个人的过程又可以说是“看不见”。
科斯的明白与不明白
西方搞了几百年市场经济,却把市场付托于看不见的手,很不应当。但一代接一代的西方学人并非毫无洞见,事实上,市场机制是规划与不规划的统一,已由一位西方学人发现,他就是被誉为“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罗纳德·科斯。如果说哈耶克对规划的否证作出过有力贡献,那科斯就在真正发现市场上作出了有力贡献。
且回到科斯从熟悉中看到陌生的原始问题:在古典经济学中,价格机制是一个完美的自动装置,能够在市场上无摩擦地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然而为什么现实世界中还存在企业这样一些不属于市场个体的经济组织呢?正好比问:既然电脑里面的一切东西市场上都有,为什么还会出现原装机呢?
科斯的回答是因为交易有费用。举例讲,装配电脑,如果分部件来购买,就会出现在这里买硬盘,讨一番价,在那里买主板,还一番价,尽管DIY,价格可能也实惠,但讨价还价的成本和其他时间和精力等成本计算之后,还不如一次性购买原装机,于是市场上就有了电脑原装企业,它能够依靠节省顾客的交易费用而赢得部分利润。
交易费用的确是正确答案,但交易费用的计算则来自于规划的主脑。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正是通过他的计算——实质就是规划——而实现的,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看不见的手,它是完全“看得见”的,没有主脑们的算计,就不会有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说到底,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企业家”实现的,并没有另外的什么超脱于人的价格机制。张维迎先生提出“市场=价格+企业家”,重复了科斯的错误,没有看清市场是一种选人机制。
在论市场机制时,哈耶克提出“资源配置是由非人格的过程完成的”,并经常把市场比做“有机体”——这是一大批西方学者共同的譬喻。殊不知,市场之所以看起来像有机体,原因在于市场乃人的集合,通过反馈或试错——具体表现为优胜劣汰——形成人的联网计算。正是通过联网计算,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总体上要优于单独某个人甚至某个政府的规划。市场与规划本质是一回事,只是市场的计算能力更强大而已。从这一点来讲,市场有点像一架超级计算机。
总量管制与交易机制
市场的本质在选人计算,哪还有政府能够配置而市场不能够配置资源的领域呢?凡需要人来配置资源的地方,都是市场能够配置资源的领域,因为市场机制原本不过是选人机制。如果的确存在不需要考虑效率的领域,则市场可以退避三舍,要不然,市场都应该当仁不让。
这正是“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的荒谬,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最优机制,在住房问题上,为什么就只能为一部分富人配置资源而要留出非市场解决的余额呢?更要命的逻辑还在于,政府建设保障房不也是配置资源吗?不也得由人来配置吗?而市场不就是找到能有效配置资源的人吗?从计算的角度讲,市场与政府并没有绝对界线,只是市场的选人的范围更大,因而计算总体上应该比政府更高效。
但这同时也划出了市场的边界,因为不管是谁计算都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极其有限——因为“我”的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唯有在限定系统内,“我”才可能作出科学的算计,资源才可能得到优化的配置。如果系统无限开放,仅信息不对称就足以让人的计算失灵,通常所说的投机盛行或其他市场失灵甚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追根究底,实质上都是系统过度开放导致“我”的计算失效的结果。事实上,系统无限开放,也选不出真正会作规划的主子——“我”。
真正的市场机制模型在环境权益交易上得到集中而鲜明的彰显,并用专有名词作了表达,即“总量管制与交易机制”。1968年,加拿大经济学家约翰·戴尔斯首先提出“排污权交易”的概念。1986年,美国环保局颁布有关排污许可的贸易政策,并在一些地区开始实施。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的通过,总量管制与交易机制的法律地位得到确立,排污权市场正式启动。实践证明,总量管制与交易机制的做法是成功的。
排污权市场是个标准、正宗和地道的市场模式,“总量管制”就是价值认定,就是规划在先。“管制”之所以在“交易”之先,即因为唯有在限定系统内,“我”才可能作出科学的算计,资源才可能得到优化的配置。包括公地悲剧在内,既有经济学所谈论的种种市场失灵,实际上都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因为根本就不符合自由市场的模式,“交易机制”缺乏总量规划,缺乏价值认定。拿公地悲剧来说,牧民为自我利益计则多养羊,这正是市场机制的根本动力,何错之有?错在缺乏总量规划和价值认定,不构成自由市场,而只是无序竞争。
产权清晰与规划和
约束一体两面
中国房地产市场就是个脱离限定系统的典型,缺乏总量规划,陷入无序竞争,乃至如今严重脱离客户需求和购买力的基本面,无论房价收入比,还是租售比,都远高过国际标准。
1汽车产业
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汽车研发和服务。增强自主开发与设计能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汽车研发中心。提高车身开发技术,形成汽车底盘匹配能力,加快新型和代用燃料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围绕汽车及零部件销售、推销、仓储和配送,建设汽车物流园区。围绕汽车售后服务,建设汽车贸易服务园区。
支持集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巩固汽车产业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品体系;加快汽车产业开发区建设,培育汽车零部件企业集群;发明条件,积极发展与差异化的各种类型整车。年,汽车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其中,集团产值200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值700亿元,与差异化各种类型整车产值3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研发和出口基地,打造国际汽车城。
加快开发经济型轿车,汽车整车。重点发展轿车。提高自主品牌轿车比重。扩大卡车生产规模,引进与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吨位重型车和系列中型车。鼓励发展工程自卸车、厢式运输车、食品保鲜车、无污染垃圾车等专用车和特种车。
属地零部件生产为配套率占50%以上,汽车零部件。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内饰及附件、转向及传动、发动机及附件等七大领域。年。并逐步实现向国内外市场供货,建成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
推进国际间合作,其它行走机械。支持长客股份公司技术改造。以发展高速、高档铁路客车和城轨客车为重点,加大轨道车辆研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零部件配件属地化产能,建设国家轨道车辆研发与生产基地。年,轨道车辆产值超越100亿元。重视发展低速货车、拖拉机、摩托车等机械制造业;扶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发展高水平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增加产品门类,形成新的装备制造业和行走机械企业集群。
2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系列开发、名牌带动战略,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全力推进玉米、肉鸡、肉牛、生猪、肉鹅、鹿产品、大豆、稻米、蔬菜和乳制品十大加工体系建设,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为我市第二大支柱产业,建成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打造绿色食品城。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
重点发展化工醇、赖氨酸、有机醇、淀粉糖、聚乳酸、聚脂等深加工系列产品,玉米精深加工。加快建设玉米工业区。带动纺织、日用化工、工程塑料等下游产品开发。年,形成500万吨玉米加工及200万吨化工醇生产能力,力争实现产值600亿元。
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畜牧产品深加工。提高肉鸡、肉牛、生猪、肉鹅、鹿产品加工能力。建设畜产品入口加工基地。重点开发梅花鹿产业园区、集中养殖区和科研园区,建设国家鹿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年,牧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50亿元。
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方向发展。年,粮食、蔬菜饮品加工。重点开发精制米、小食品、大豆营养制品、小包装鲜净菜和果品、奶制品、优质酒类、系列饮料等加工产品。粮食、蔬菜饮品加工产值达到150亿元。
推广组培技术,君子兰花卉。依托“中国君子兰之乡”知名品牌。实施工厂化生产,建设以宽城、绿园、君子兰产业园为重点的养植基地,建设集花卉培育种植、展览展销、旅游观光、入口创汇为一体的君子兰花卉产业基地。年,君子兰种植面积达到100公顷,产值达到100亿元。
(二)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
1光电信息产业
重点开发光显示和汽车电子两大产业链条,以光电子技术为依托。突出发展光电子器件与材料、光电仪器仪表与设备和软件三大重点领域,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终端产品开发,建设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贸易物流、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年,光电信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形成产业链,光显示。重点发展以为主的光显示系列产品及控制模型和相关系列产品。技术上坚持全国领先地位。建设覆盖全国的光显示工程技术中心、测试中心,形成集聚效应。
积极参与国家汽车电子计算机平台工程建设,汽车电子。重点发展汽车控制单元电子系列产品、汽车传感系列产品、汽车车载通讯系列产品、汽车驾驶控制电子系列产品。提高为汽车配套份额。
提高市场占有率。光电子器件与材料。重点发展激光器、光电编码器、光栅光电传感器等系列产品以及光学玻璃、稀土资料、发光资料等光学材料。
扩大生产规模,光学仪器仪表及设备。重点发展频谱分析仪、生化仪、电子产品精密加工、医疗精密仪器等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逐步替代进口。
教育、工业、农业等多领域的应用软件,软件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平安认证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平台,密切软件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形成互为推动、互为依托格局。
2生物医药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医药中间体和化学药,依托生物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扩大生物技术在农业、牧业、林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药品入口基地。年生物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从全菌苗、裂解苗向基因工程苗、从单价苗向多价苗、从注射接种苗向口服接种苗、从预防性疫苗向治疗性疫苗发展。疫苗。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加大重组蛋白类药物凝胶剂、干扰素等系列产品新剂型的深度开发和推广应用,基因工程类药。扩大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人α干扰素系列等产品生产。提高产业化水平。
重点开发人参、鹿茸等生物中药产品,生物中药。利用生物技术开发中药资源。提高中药市场竞争力。
依托大成集团,医药中间体。以玉米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精深加工,生产医药级赖氨酸、谷氨酸、改性淀粉等系列产品。
扩大化学药物生产规模,化学药。推进生物技术在化学药品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化药市场占有率。
3现代物流业
依托区位、交通、信息等优势,以建设南方区域性物流中心为目标。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搞好物流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汽车、玉米、陆港和空港等4大物流园区;依托重要商品集散地和公路交通枢纽,建设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8个物流配送中心。改造完善机场、铁路、公路等物流通道,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形成现代化的物流网络体系。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系统整合现有物流组织和资源,培育一大批大型物流企业。鼓励现有仓储、运输、电信、邮政、商业等领域的重点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年,现代物流业营业收入达到900亿元。
(三)积极培育五大重点产业
1能源产业
加快外地能源开发建设,以满足能源需求为目标。积极引进外地一次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逐步建立以能源引进为主、外地能源开发为辅的能源保证体系。推进九台煤炭的勘探和开采,扩建热电一厂、热电二厂,加快建设热电三厂、九台电厂等重点项目。广开能源引进渠道,积极推进俄罗斯天然气、大庆天然气和吉林油田天然气引进工程,推动农安油页岩、吉长间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积极发展洁净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年,能源产业产值达125亿元,属地煤炭开采量力争达到700万吨。
2建筑和资料制造业
进一步完善建筑与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筑业。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合理调整住宅开发结构。引导促进住房消费,大力发展与市民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普通商品住房,适当发展中高档商品房。重点进行出城口旧房改造、铁北地区商业与房地产开发、南部新城高档住宅和商务区建设。年,房地产平均每年施工面积600万平方米左右,累计投资700亿元以上,基本完成旧城改造。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资料制造业。推进新材料的轻量化、功能化、复合化和产业化。加快开发特种工程塑料、特种金属资料、生态环保资料、汽车用先进资料和纳米资料等。建设国家重要的新资料研发与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水泥、陶瓷等激进资料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建设东北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资料制造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3旅游会展业
力争创立3处4A级景区,旅游业。重点发展汽车工业、冰雪运动、电影文化、娱乐保健、历史遗迹、雕塑艺术等六大支柱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农业观光、科普、东北民俗、森林氧吧、湖湿地、专题公园、文化和沿江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产品;建设、现代休闲度假、西部等民俗文化、乡村中心综合三大旅游产品集群。十一五”期间。每年建成一处3A级景区景点。雕塑旅游、影视旅游成为国际品牌,汽车旅游、会展旅游和冰雪旅游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年,旅游业收入达到270亿元以上,旅游外汇收入达到7000万美元以上,力争进入“中国最佳旅游乡村”行列。
把东北亚博览会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南方第一展会。年,会展业。重点培育汽车、农业及食品、生物与医药、光电、教育、影视、冰雪、雕塑、体育、民博等10大系列会展品牌。年均举办全国性、国际性会议25项以上,重要展会60个以上,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50亿元。
4文化产业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构建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主,中小文化企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不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休闲娱乐、创意文化五大行业,建立汽车、影视和创意三大文化产业园区,全面推进文化印刷集中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数字电视、文化大厦、汽车技能培训中心、印务中心、机械加工培训中心、赛车场重点项目。突出地方特色,营造文化氛围,扩大文化交流和对外影响,加快建设科教文化城、电影城、雕塑城。年,文化产业收入超越70亿元。
川中丘陵地区由于不平坦,其资源条件对农业生产而言,存在许多局限性。
1.生产规模、集约化难度大
由于不同程度存在坡地和谷地,地势不平坦,不易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幅度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存在局限性。
2.蓄水、保水功能差,干旱现象较严重
由于地势不平坦,同一地域落差大,一遇下雨涨水,雨水很快就从坡地流入沟地,进入小溪、小河、大河,不易蓄水保水。遇到天旱,由于蓄水保水功能差,蓄积的水量有限,很容易出现旱灾。抗旱一般都要一级甚至几级提灌,成本极高,农业生产严重受挫。
3.土壤墒情严重恶化
川中丘陵地区除河坝地段有一些平坝外,可耕作地基本都有一定坡度,有的坡度还相当大,泥沙冲刷严重,肥水流失大,土壤墒情变差,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恶化。
4.生产成本高
无论是保持农业生产的水、肥等生产资料成本,还是农作的劳动力成本或是运输成本,都相当高,很不经济。
二、川中丘陵地区的自然优势条件
川中丘陵地区地理条件特殊,地形条件差,但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有一定优势。大都分布在温带及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件下,无霜期较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都在10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6℃左右,海拔高度一般在300~1000m范围,对于许多温带和亚热带农作物而言都是较好的自然生长环境。
三、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模式的现状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川中丘陵地区绝大部分都是以农作物栽种为主、经济作物为辅、渔牧副业补充的农业经济格局。长期以来,尽管农业生产成本相当高,但以粮为主的格局始终未打破。究其原因:①由于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量剧增,农民迫于维持生计,所以不愿放弃粮食生产。②农民素质不高普遍,文化程度低,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模式及项目不易接受。即使接受了,也不易产生出很好的效果。因此,不想也无力去改善传统的生产模式。③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调整农业结构的初期成本高,农民无法承受。④对不利自然条件缺乏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案。长期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都在花大力气改田、改土、改水,都是想将坡田地改为可耕种的耕地,但由于成本太高,投入又有限,收效甚微。
四、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模式优化的原则
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成本高,效益差,加之对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这样的经济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因此,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对现有经济模式进行调整优化。调整优化应遵循的原则: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做代价。在追求产量及收益的同时,要考虑到不能给生态及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能耕则耕,不能耕种则不要强求。②效益最优原则。发展农业要算好经济账,要尽可能以低成本去开发和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及费用要尽可能低。多年来,由于处于温饱线之下,粮食需求为第一需要,农业的最大目标是提高粮食产量,往往忽视了劳动力、自备农用生产物资等生产资料的投入。有时即使考虑了,也计算得很低。实际上,许多农业生产是处在亏本经营的境地。③是注重生态效益的原则。要充分认识到川中地区在全国生态系统的位置,特别是水资源及环境的保护要给予充分重视。川中地区泥沙冲刷严重、肥水流失大,不仅对当地,对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生态和环境都有极大影响。④市场化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农业经济要发展,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让市场机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配置、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业综合服务等诸多环节发挥作用。
五、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最优模式
针对川中丘陵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本着可持续发展和效率最优等原则,其经济模式应确定为:旱地以种植林果业、草业为主,水地以种植水稻和养鱼为主。增大经济林果业种植,扩大森林覆盖面积,特别是大幅度减少土上作物的种植,尽可能避免耕作坡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和高成本,以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面积,达到固沙、保墒和改善生态的多种功效。
六、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模式优化的途径
川中丘陵地区自然条件特殊,气候条件好,适宜动植物生长;地形及土地条件相对较差,极易造成环境及生态破坏。要实现经济模式的优化,就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多角度入手。
1.积极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当前川中地区经济模式优化的捷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将25℃以上的坡耕地,尽可能地退耕还林(还草),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面积。25℃以下的旱地,以种植蔬菜和优质农作物为主,水田以种植水稻和稻田养鱼为主。这样,水土流失少,利于生态的优化,也避免了农业生产的高成本。
2.抓好工业经济的发展无工不富,没有一定工业基础,仅仅依靠农业或第三产业,经济仍发展不起来。经济基础差,农业投入就很少,农业的负担也会加重,农业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制约。
3.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用管理现代企业的办法,进行农业生产和开发,可以极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切实优化农业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