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0:16: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关于农产品的市场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农产品 渠道 创新
一、前言
农产品是我们生存的必须品,而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这便说明了务农所带来的效益越来越少,而究其本质,并非全归因于天灾,更多的问题是出在了渠道上,中间渠道商压低收购价的同时也抬高了售价,这种行径不仅仅损坏了农户的利益也造成当地市场价格失真,如今我们更应该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不然农产品市场将会崩盘。
二、对各类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浅析
(一)销售公司分析
销售公司能集中农产品,增加农产品保险和加工等增值服务的可能性并缓解”农户”与“市场”间的矛盾;但从实际运作上却发现以下问题:风险高而且存在行政干预。
(二)专业市场分析
专业市场的销售方式具有以下优点:销售集中,利于分散性和季节性强的农产品销售,为及时集中分析并处理市场信息提供了条件,并及时做出反馈;但专业市场存在着诸如市场管理矛盾突出,市场体系不健全,税收管理标准不一,市场配套的服务设施不够健全。不能够有效地去实现市场功能延伸等方面的问题。
(三)网络销售分析
通过网络销售的渠道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农产品生产地区的供给情况,有着信息传递量大、信息交互性强的特性;但从大范围来看网络锖售还有困难,农户的网络基础薄弱,网络知识普及率低下。
三、对农产品销售渠道改进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好“顾客让渡价值”
“顾客让渡价值”这一概念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每个顾客在购买任何产品时,总希望能够把有关的成本包括货币、时间、精神和体力等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又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以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如此看来,将其利用于农产品行业中来,保证卖场清洁卫生,精美的包装,美观的店面将能够更多的吸引到顾客的眼球。
(二)通过连锁经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农产品通过农户一专业市场一批发市场或者农户一销售公司一消费者的方式销售,交易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相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水果、蔬菜等新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损失率一般在5%以下,而我国新鲜农副产品的物流环节损失率超过25%。在维护品牌、争取消费者面前,连锁专卖把生产者和商结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倒更利于维护渠道成员之间和谐关系。连锁专卖运作相当简单,成本又低,商能根据市场提供的信息及时地要求农户做出调整。
(三)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的步伐
经济环境的日新月异客观上的要求是对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更为科学的整合、改造与完善,农贸市场的衰落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超市相对农贸市场来说,有着客流量多、销量大、商品附加值大、获利空间大的好处。当然,农产品进超市不能够一蹴而就,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食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在经历苏丹、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故后,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开始不断在提高,只有质量和安全都达到标准的农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如果想进入超市,农户们必须拿出质量过硬的农产品。其次,产品包装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农产品是否能够顺利进入超市。现如今小包装、防污染、较耐用、图案设计精美更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
(四)实体营销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
利用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最起码需要两个基本的要素:基础设施、市场。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全国性的农产品网络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国家发改委2004年安排了国债资金4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建设,2005年又使用国债资金4亿元支持119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系统建设。如此看来,农产品采用电子商务这样的销售方式不仅仅是在对传统交易方式做有益补充,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供求双方提供一个平台,借助于网络的优势,信息能够以更加快速、直接、有效的方式传递,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保证农产品质量,也能促使供求双方获得切实的利益。
(一)加强农产品市场的规范
市场是任何产品营销渠道的载体,农产品当然也不例外,农产品市场的规范化是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的重中之重。在市场的投资建设一开始便应该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进行,做到产权明晰、管理科学。加强市场信息化管理,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引入发达国家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交易程序,保证市场交易公平、公正和有序的进行。针对不同的农产品研发相应的产销、保鲜、包装、物流运输,将整个体系完善起来,促进整个渠道组织的整合,实现销售渠道的组织化创新。
(二)延伸农产品市场的价值链
就当今社会看来,农产品市场价值链的延伸,不仅利于寻找农产品在营销渠道中新的利润增长点,更能有效地去减少销售渠道的环节,稳定并降低市场的价格。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同时也降低了由于人为、自然灾害造成的高成本的风险,保护了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三)扩大渠道半径,推动农产品信息化服务
通过各项对农产品保鲜、运送技术的开发,延长流通半径,促进不同区域之间农产品的流通,更能够满足区域之间的需求,加上销售渠道上的调整,并加以拓宽,扩大渠道辐射区域将成为可能。同时,注重先进技术与生产运作相结合,促进农户进入市场。通过搭建高效且快捷的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能够紧密联接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的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平台,把零散的信息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使市场供求信息能够快速地传递,从而为农业生产、流通、加工、销售提供全面而持续的信息。
关键词:农产品滞销;网络销售;改善措施
近几年以来,有关农产品滞销的报道屡见不鲜。北方的西瓜,番茄,南方的橘子,荔枝等农产品滞销问题经常出现。农户们发愁的是滞销农产品的产量很高,且不宜储藏太久。滞销原因主要是这些产品卖不了高价钱,卖的钱还不够工人工资及运输费用,造成大量农产品烂在地里。我们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农产品滞销有如下几点可能的原因:
(一)农产品滞销原因分析
1、农民缺乏品牌概念
在农村,很少有农民朋友能够意识到品牌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不管丰收与否,农民都很难赚到钱的主要原因。农民们只是靠销售原材料式的农产品,大家都统一出售同样的产品,市场就会出现大量相同商品,这样只能导致价格的恶性竞争,最后大家都赚不到钱。当然,这个跟农村现有的生产方式有很大关联,我们农村基本上是,每一户的农产品种植规模都有限,在销售的时候也是各自为战,无法进行统一的品牌宣传,再加上政府在这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引导,最终导致了多年来农产品贱卖的现象。这点,农民朋友们可以学习一下新西兰的果蔬种植,例如:新西兰的奇异果销售,现在已出口几十个国家。它们长大的外貌和国产猕猴桃几乎一样,可是人家就叫“奇异果”,出口到咱们国家后通过大量宣传,试吃,优惠活动让大众了解这个品牌。新西兰对水果蔬菜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这是树立一个品牌所具备的基本要求。所以大众买水果还就认准了“奇异果”这个牌子,现在奇异果的销售确实不错。
2、农民出现跟风种植现象
农民在种植及养殖过程当中出现跟风现象,而且跟风导致了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这是农村在经济发展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当哪一类农产品今年卖的特别好,价格很高的情况下,下一年,大家就会一哄而上种植这种产品,这样就会导致这种产品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然而当某种产品这一年卖的特别不好,价钱也卖不上去的情况下,下一年大家极少种植这类瓜果甚至停止该类产品的的种植,结果导致该类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就这样,每一年不同的产品价格都不一样,价格出现暴涨暴跌,陷入一个周期性的循环。 刘俊华 ( 2013 ) 认为生产环节的盲目性、销售渠道不畅通经常是导致农产品发生滞销的主要因素。
农产品的跟风,从众种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的还不能掌握有用及时的农产品和市场信息。农村有很多地方现在上网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农民还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网络了解到市场上最新的供求信息,从而不能科学种植;(2) 农民缺乏基本的市场分析能力,不能够冷静分析市场的需求,而是采取一种从众的方式,结果是一直跟不上市场变化;(3)政府在种植方面没有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引导,不从实际出发,盲目进行种植。
3、运输成本逐渐提高
燃油价格不断飙涨,造成蔬菜运输成本增加,高速公路收费过于密集,这些都加大了蔬菜运输环节的成本,加剧了蔬菜的滞销。另外,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物流的不合理规划,导致运输距离加长,流通费加大,这也是导致蔬菜生产价格与销售价格相差较大的重要原因。
4、气候异常的影响
蔬菜产量的提高是造成蔬菜滞销的一个因素,还有就是近几年的气候异常的影响。我国蔬菜一般是南方种植的蔬菜先上市,在南方蔬菜将要下市的时候北方的蔬菜才开始上市,南北方蔬菜的上下市之间会有个明显的时间差。然而受气候异常的影响,蔬菜的成熟期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南、北方的蔬菜几乎在同一时间上市,于是市场供过于求,产品价格自然难以提高。
(二) 农产品滞销问题
农产品滞销问题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用现有一切资源尽可能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阿里巴巴成功的实现了手机或电脑按一下,货物送到家的目标,因此,网络销售农产品是一个切实可行而且越来越适合大众的出售方式。碧根果,葡萄干等网店在销售方面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此外还有新疆大枣,铁棍山药等网络销售解决了大多数农户的产品滞销问题。关于网络销售有以下分析:
1、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农产品网络促销,如网络广告宣传利用网络聊天的功能了解顾客需求与非竞争性的厂商进行线上促销联盟、博客营销及邮件营销等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1)有利于调节农产品供需矛盾:传统时期,由于信息不流通,农户信息闭塞,导致农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但是现在通过互联网平台,农户可以更方便的了解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能够更简单的找到合作伙伴,可以时时了解需求信息,有针对的进行生产和种植。
(2)有利于降低农产品市场交易成本:在网络上信息和销售商品不需投资大额资产,还可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及时、准确、经济、全面地收集、相关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流,自主地进行交易,可以减少中介环节及附加成本。
(3)有利于突破农产品的区域局限性: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农产品跨地区甚至是跨国宣传、销售。
(4)开拓新产品市场: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及时种植新作物。
2、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乡之间信息化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农村上网困难,上网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且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的配套措施、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很多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对信息化的接受比较慢,农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还没有顺应信息化的潮流,制约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再加上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这一条件也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
3、改善措施
政府应在政策、资金、人才上给农产品网络营销大力支持,抓住机遇,在短时间内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销售网站。加大信息化宣传力度,普及网络知识,使信息知识、网络知识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三)总结
要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变人地关系,使生产达到规模化和专业化。
2、推广农业保险,将果蔬基本品种列入保险范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产品滞销的时候给予农民一定的风险补助,使农民能够尽快的恢复生产。
3、加大信息化宣传力度,普及网络知识,使信息知识、网络知识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加快建设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将农产品信息化网络化,将本地区的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跨地区的宣传、发展。
4、进行地区特色农产品种植,使地区农产品特色化、专业化,大力宣传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发展自己的农业品牌,不能盲目的进行大量规模化,而是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最适合本地区的农产品发展方向,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领域的政府部门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宏观管理和履行服务职能。
一、推进**农业领域信息化的战略环境
(一)推进**农业领域信息化的历史机遇
人类进入了21世纪,信息技术的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为关注,农业领域也不例外。
世界农业信息化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已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到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美国农业信息化强度高于工业,农民使用计算机记帐,预知天气、指导种植和营销。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集成了气象情报系统、专家系统、市场流通系统等。农业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实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一切都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城市信息化建设为推进农业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信息港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宽带信息网络工程、**信息交互网工程、**国际经贸电子数据交换网工程(EDI)、**金卡与收款系统工程等都已建成。**农业信息化可以依托全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
**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尽快实现农业信息化。**农业要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走向全国的服务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能力,都需要农业信息化的支撑。
(二)**农业领域信息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郊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大投入。郊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心城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目前**市郊不仅信息化人才的总量相对较少,而且层次分布也不平衡,特别是既懂农业又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紧缺,如何吸引人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农业信息技术普及应用难度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推广普及有很大难度。
健全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在即将到来的世博会上,竞争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的创新上,从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到的健全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要尽快建成。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国际趋势相吻合,与大都市目标相适应,与农业现代化相配套,要根据**市信息港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核心,以推动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重点,努力构筑信息农业新高地,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贯彻实施“科技强农,信息先导”战略,坚持“统一规划,分步推进,各方参与,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年,围绕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安全监管、农业科学决策、农业电子政务等方面,完善和优化农业信息应用体系框架,以典型引路,重点突破的方式加快建设进度,为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任务
1、推进“三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创新农业服务功能为突破口,完善**农业网的市场拓展、科技咨询、会展服务、标准示范四大功能,提高“**农科热线”的智能化水平,建设好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为全国农民提供服务。
2、推进档案农业和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扩大档案农业信息系统应用范围,逐步实现地产农产品的全覆盖。研究各类食用农产品安全诚信的评估体系,开发食用农产品安全征信系统,做到农民守信用,市民食放心。
3、推进农产品市场分析系统建设。开发建设种植业经济运行及绩效评估信息系统,加强对地产农产品的效益分析。开发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智能分析系统,加快农产品产销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4、推进农业GIS应用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市统一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开发并整合农业各类信息资源,建设专家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对农业现状信息的空间化和可视化管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推进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探索网上信息服务与网下实体服务的融合机制,依托行业协会、科技推广部门、乡镇农业部门、行政村委会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实惠。
6、推进农业领域电子政务建设。从网上办事、政务公开着手,精心办好“**农委政务网”,加强政府与百姓的沟通。加快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实施对传统业务流程的再造,促进政务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7、推进信息技术的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要结合各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特点和应用要求,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农村基层信息员的普及培训,营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行动方案
(一)推进“三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行动依据
1、**农业正在推进三大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从提品型向提供服务型转变。目前重点推进具有都市农业特点的农业功能创新。对内,强化生态功能;对外,强化服务功能;正在构筑物流、会展、科技、信息、农产品检测认证等五大服务平台。
2、市农委已创办了服务全国的信息平台。“**农业网”创办三年,今年进行了第6次改版,新版**农业网开设了海外之窗、市场分析、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农业会展、农业标准化、放心农产品等栏目,重点增加国外农业政策、科技、教育、进出口统计与分析等信息,为中国农业与国际接轨服务。日前注册会员达9000多人。同时,建设了科技兴农、生物基因、城市森林、**种业等10多个专业网站。“**农科热线”由农业科技部门、推广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联手创办。通过电话咨询、专家坐堂、网上直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服务农民。自**年8月开通以来,已累计接到咨询电话7000多个,帮助全国农民排忧解难,深受欢迎。“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网络工程已启动,市农委、市教委、市信息委、市妇联、市农林局已联合发出《推进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通知》,市有关教育部门已开始远程教育的课件开发,郊区各区县已着手乡镇教学点的建设。
3、国际上农业信息技术已经由试用期进入应用期。而我国近几年网络发展迅速,各地农业网站已有2000多家。但农业信息应用和用户受益度还有较大差距。网上教学、网上购物都未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大多数农产品供应商只在网上简单信息,很少进行网上订货或网上交易。
目标
至**年,**农业网要建成农产品市场信息智能分析平台、网上会展平台和物流平台,并办好“**农业网英语版”,中文版让农民了解世界农业;英文版让世界了解中国农业。“**农科热线”要扩大服务领域,既要办好人工服务的农民热线,又要办好为市民服务的语音信箱。“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要开发培育新型农民的教育资源,为全国农民服务。
行动
1、完善“**农业网”的服务功能。“**农业网”要配合**农业服务全国的物流、会展、科技、信息、检测认证五大服务平台建设,突出市场拓展、科技咨询、会展服务、标准示范四大功能,重点办好海外之窗、市场分析、农科热线、农业标准化、法律法规、农业会展、放心农产品七大主栏目。
2、精心办好“**农业网”英文版。“**农业网”英文版已于**年8月开通,重点推出农业领域投资环境、投资政策介绍,**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及其特色农产品推介;开发国际农产品供求平台、电子订单等业务流程。要不断完善英语网站功能,吸引海外农业企业了解中国农业,投资中国农业。
3、“**农科热线”完成服务平台升级。升级后“农科热线”在保持现有人工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开发为市民服务的养花、养鱼、养宠物等语音信箱,提高“热线”的智能化水平,为广大农民和市民提供更全面、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务。
4、建成“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采用卫星网络将10个区县的100多个乡镇和部分重点村联网,各远程教育收视点安装“智能卫星接收机顶盒用户终端设备”。**年网络基本建成,开展教学。同时,开发远程教学课件,重点为劳动技能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
(二)推进档案农业和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行动依据
1、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安全广受关注。特别是欧盟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安全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技术指令,一方面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本国食品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设置技术壁垒。如荷兰、丹麦等国,农场的每一头奶牛自出生之日起就有自己的“信息档案”,事无巨细都有记录。而我国这方面还比较落后。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的要求,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跟踪制度,市农委于**年开始探索建设档案农业信息系统。
2、**“档案农业信息系统”由市农委信息中心、市畜牧办、市蔬菜办、市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所及有关IT企业合作建设,并列为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目前,已开发了养猪场、蔬菜园艺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市境道口畜禽管理信息系统、农产品网上身份查询系统,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已有200多家规模猪场、30多家蔬菜园艺场成为应用单位。市境道口畜禽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光纤改造,24小时信息在线输入与查询,市外入境的畜禽产品运输车辆情况、货物情况、道口检查情况全记录在案,把好了入境畜禽产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农产品网上身份查询系统**年7月初正式上网推出。阿强牌鲜鸡蛋是上网的第一个产品。市民根据购买的每盒鸡蛋中的“身份查询码”,就能上网追根溯源查到这盒鸡蛋的生产过程和各项质量指标,使消费者直接参与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监管。**年7月,在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档案农业信息系统”荣获“市优秀信息化应用项目”。
3、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创建信用经济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也是应对WTO,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农业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的信用管理,提高农产品安全生产经营的诚信度。**档案农业信息系统为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创造了一些基础条件。
目标
至**年,基本实现地产食用农产品生产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市境道口外来禽畜产品实现24小时在线监控,并建设预警系统;**品牌农产品实现网上身份查询和超市消费者防伪检索;建成食用农产品安全诚信评估体系和征信系统。
行动
1、推广和完善食用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通过各农业行业协会的管理,逐步将**的猪、禽、蛋、奶、菜、瓜果的产销全过程信息动态采集录入数据库,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广品牌农产品网上身份查询和超市消费者防伪检索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食用农产品产销的可追溯性。
2、完善“市境道口畜禽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在市境道口畜禽管理信息系统稳定应用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建立外来畜禽产品安全的预警系统。同时,在市有关监管部门建成多媒体大屏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入境畜禽产品安全的可控性。
3、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征信服务系统。整合农产品安全检测、监测和执法部门的信息资源,在档案农业信息系统的网络基础上,开发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包括诚信档案记录子系统、诚信综合评估子系统和企业诚信分类管理子系统。从而营造农业行业“重食品安全,守行业信用”的社会氛围。
(三)推进农产品市场分析系统建设
行动依据
1、根据农业部“金农工程”的实施要求,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充分发挥中国加入WTO之后,政府提供信息和经济调控的作用。美国农业部已有一套健全的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定时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要为全国服务,建设“农产品市场分析系统”势在必行。
2、目前市农委已探索开发了农业数据仓库,有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系统、**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菜篮子”信息管理系统等。“菜篮子”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蔬菜、畜牧和水产3个子系统,由市农委信息中心与市蔬菜、畜牧、水产等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建设,实现计算机远程联网。**的蔬菜、畜牧、水产品生产、良种繁育、市场行情等经济信息数据可及时传输和查询。系统内已有3年多的“菜篮子”数据积累。**年度该系统推广至郊区各区县相关部门应用。
3、**农产品消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对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又有口岸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很大。但到目前为止,**还缺少农产品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实时的健全的信息体系,对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利。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抓紧建设,为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服务。
目标
至**年,完成农产品数据集成、行情分析、信息系统的开发,建成主要出口农产品智能化的数据平台和分析平台,加快农产品产销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行动
1、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系统。定期采集海外农产品价格、全国主要省市农产品价格、华东六省主要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主要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及相关信息,并及时。信息采集平台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协会、国外农业网站等多种渠道,建立起农业信息提供协作支持机制。
2、建设种植业经济运行及绩效评估信息系统。在全市种植业生产基地建立1200个信息采集点,根据种植业生产茬口采集信息,开发建设农产品生产成本和绩效评估等经济运行数据库,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智能分析系统。通过开发智能分析软件,对各类农产品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首期工程开发**主要出口蔬菜品种在日本和美国市场的进口价预测、可能进口量分析、市场占有率分析、供求平衡及风险分析等。该系统还可以让用户选择数据源,应用分析预测技术,进行远程自助智能分析,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直接服务。要不断扩大出口农产品分析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完善系统功能,辅助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
(四)推进农业GIS应用系统建设
行动依据
1、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集成,已普遍一体化地为农业系统管理服务。“**农业GIS应用系统”的建设是《关于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市信息办已将该项目列为**年全市GIS建设三大重点领域之一,是一项重在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的应用项目。
2、**农业GIS应用系统建设**年刚刚起步。已研究了“**农业GIS应用系统”建设框架。在市统一开发的基础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建成了统一的开发环境,包括全市城市遥感栅格数据、全市“三线一区划”数字地图等,为农业GIS项目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3、**农业GIS应用系统建设起步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应用水平和本市其他领域的应用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必须加快该系统的开发建设进度,提升**农业管理与科学决策水平。
目标
至**年,建成森林、畜牧业、蔬菜、花卉、水产、土壤环境管理GIS应用系统,开发专家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农业各类现状信息的空间化和可视化管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行动
1、**农业GIS应用系统专业子系统建设。一期工程以生态农业建设为突破口,完成三个子系统开发:一是林业分布现状和林业规划动态管理系统;二是畜牧生产分布现状和畜禽养殖业的分区布局(禁止养殖区、适度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动态管理系统;三是化肥农药面源污染控制动态监测系统。**年上半年完成开发,进入试运行。下半年启动蔬菜、花卉、水产管理GIS应用系统建设。同时,完成“GIS农业专业版本”的集成,以便与市其他各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2、**农业GIS应用系统信息分类与编码的研究。研究农业领域信息系统标准体系的内容和相互关系。如:信息分类编码的规范、空间数据总体框架结构的规范、数据分层与文件命名的规范、基础地理信息属性项和属性表结构的规范、专题信息属性项和属性表结构的规范等,以促进农口各部门开发GIS应用系统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提高农业GIS系统的建设水平。
3、建设**农业GIS应用专家系统。系统应用有深度,如畜牧系统中:移动GIS在畜牧业疫病防治中的应用、畜禽场与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畜牧业发展趋势分析、畜牧业发展规划GIS辅助决策技术等。林业系统中:规划动态管理子系统、病虫害监测子系统、防火预测分析子系统、森林景观分析与保护决策功能、遥感分析子系统、森林三维场景的模拟。农田污染控制系统中:**农田化肥农药的污染控制分析、**农田化肥农药污染控制评价分析模型库建立等。
(五)推进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
行动依据
1、为了使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实惠,使信息化更加贴近农民,贴近生活,根据国家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农市发(**)11号]的精神,**年市农口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农委就着手创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年首批51家市级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挂牌。
2、**已初步建成了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市农委信息中心负责全市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各区县农委信息中心负责本区县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指导和管理;各类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各负其责,做好本区域、本行业的基层信息服务。
3、郊区各区(县)在互联网上均建设了一个具有独立域名的农业网站,编写了本区县网站信息摘要简报“一刊”,定期发放给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民。
4、目前,因资金短缺,人才缺乏,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络还不健全,信息传播手段相对滞后,信息服务的内容还不丰富,信息服务的效果还不显著。
目标
至**年,建成郊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健全服务制度,丰富服务内容,强化服务效果,建成各类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100家以上。
行动
1、健全**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组织网络。在巩固**年建设的51家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基础上,探索和丰富基层信息服务内容与服务手段,不断扩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年市级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数量扩大至100家,扩大农村信息“上网落地”服务的覆盖面。
2、探索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服务内容。各行业协会信息服务站做好本行业信息的采集、、传递工作,建立并负责本行业专业网站信息筹集与维护;组织本行业档案农业信息系统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利用信息网络加强行业管理。区县农委信息服务站要负责本区县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的运行与管理,负责本区县农业信息员培训工作。区县农技推广部门和镇级信息服务站要做好本区或本乡镇的农业科技信息采集和传递工作,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农民。
3、村级信息服务站要建设村务公开信息系统和村务管理信息系统。“村务公开信息系统”提供查询村务规定、村干部分工、规划目标、办事指南、财务状况等方面信息服务。村民还可以自已输入意见和建议。“村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社务管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村务管理制度查询系统、党群管理信息系统等五个子系统,促进村务管理信息化。设立村基层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栏,为本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4、推广网络调研模式,实现科技文化知识普及。网上网下联动问卷调查,开展各类教育既便捷又高效。通过调研,一方面了解基层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年3月,市农委信息中心与郊区10区县农业信息部门联合开展“沪郊农民需要什么样信息服务”的调查。年底将开展政策普及教育网络调研。今后每年根据农村需要开展农科知识普及等网络调研活动。
5、建立基层信息服务站服务档案管理模式。市农委信息中心已开发了服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各基层信息服务站将本站的服务信息,包括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效果输入系统,建立基层信息服务站的服务档案,以促进各基层信息服务站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六)推进农业领域电子政务建设
行动依据
1、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以及信息开放共享等,已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来提升办事效率,提供广泛、全面、便捷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高效的便民服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已建设了市政府各部门统一参与的“中国**”门户网站,转变政府职能,为百姓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
2、近年来,市农委根据市政府要求,从整合资源、健全制度着手,系统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年7月开通了“**农委政务网”,突出网上办事和服务百姓的功能。开设了“沪郊概览”、“投资指南”、“为民服务”等栏目。建设了**农委系统政府网上行政服务系统,共有27项为民办事项目,已在网上运行的有10项,还有15项**年10月底完成开发进入试运行。项目申报者、农业企业和农民可以在网上进行业务查询、申报、登记、表格(资料)下载等政府服务。同时,开发了“主任信箱”、“公众监督”、“投资热线”栏目,使政府与百姓网上面对面。为了网上办事正常运行,市农委专门发文,明确了工作制度,要求网上办事回复迅速,当日处理,隔日反馈。
3、为了提高机关公务员的电子办公能力,农口各政府部门加强了办公自动化应用。市农委机关局域网已开发了“中外农业信息”、“参阅资料”、“领导讲话”等15个信息栏目,开发了适应14个处室业务的117个业务流程。为了加强领导之间、处室之间的沟通,网上专门开发了“领导工作动态”和“处室工作动态”栏目,使机关工作互通有无,增强了整体合力。目前,有60%的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在线办公。
4、农口系统政府网上办事虽已起步,但由于要改变传统工作习惯,增加硬件投入,因此在推广应用上难度较大。再加上电子公章等技术问题,还不能实现所有流程网上行。要真正建设高效的电子政务任重道远。
目标
至**年,通过网络实现农口系统各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健全网上办事的运作机制,树立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良好形象。机关内部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完成农口系统政务流程的信息化改造。
行动
1、推进基于公务网和机关局域网的办公业务应用。按照**市公务网建设的统一进度,认真完成农口系统公务网建设,建立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制约的统一平台。重组优化市农委等农口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完善已开发和运行的机关局域网系统,通过普及培训提高公务员的电子办公能力,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配合农业部做好全国卫星指挥系统**联网工作,并认真开展信息服务和应用,切实提高农口系统各部门工作效率。
2、推进农委系统网上办事和服务的应用。要精心办好“**农委政务网”,完善网上办事功能,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市农委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管理和服务职能现有27项网上办事项目,**年底完成软件开发,通过培训要加快推进网上办事。要根据百姓需求,不断开发便民服务项目。要完善农口电子政务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切实改变政府工作人员的传统工作习惯,以方便公众为前提,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做到政府工作好坏让百姓评价。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农产品已经迎来黄金牛市,而各类农产品价格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上涨趋势难以改变,这势必对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带来极大帮助。事实上,这也是今年以来农业股走强的最根本原因。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农业股的牛市格局是刚刚拉开序幕,还是简单的板块轮动?面对已经高高在上的股价,投资者的热情是否“好高骛远”?
偶然演绎必然农业迎来大牛市
回到2007年,由于猪肉、粮食等生活资料的大幅上涨直接推动了CPI的上涨。尽管农业股一直被看作是抵御通胀的上佳选择,但事实上由于长期以来农业板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对较低,且受政策、行业周期性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普遍给予农业股较低估值。进入2008年,在雪灾发生之前农业板块基本上处于“休眠期”。而恰好是由于雪灾――这很偶然的因素,农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农业板块也犹如火山爆发,扶摇直上。
在此轮农业股行情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除了农业类上司公司其他支农行业也的上市公司股价也大放异彩,如冠农股份、盐湖钾肥、敦煌种业、隆平高科等等。由于生产成本上涨是农产品上涨的牢固根基,那么农产品商品牛市伴随的将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升。因此,为农产品生产提供配套服务的生产资料提供商才是农产品商品牛市的最大受益者,主要包括动植物保健、种业、兽药、疫苗、化肥、农药等。这些行业的商业化程度一般都很高,能够拥有高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农产品涨价带动种养殖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直接带动粮食种子、化肥、农药以及疫苗、兽药等动物保健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这些细分的子行业将因农产品价格长期上涨价而持续获益,成为资本市场投资的首选。申银万国在最近的行业分析报告中指出,农产品牛市将显著拉动化肥景气上升,推动化肥需求增速提高;全球氮肥、磷肥向资源富集地区及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中东、北非是主要增产国,美国产量逐年降低,产能转移过程中产能关闭与新建节奏不匹配导致供给出现阶段性紧张;钾肥的资源与现有富余产能垄断、新建产能长周期导致08-09年供应仍然偏紧。从一个较长时间的趋势来看,在农产品牛市的背景下,国内化肥价格在未来几年应该是一个上涨的趋势。因此选择农业行业时,农资中化肥、农药等也是不错的投资品种。
再放眼到全球,农产品牛市具有长期性。来自国信证券分析师的邱伟、张剑锋指出,推动农产品牛市主要有三点因素:首先,全球农产品供应增加潜力有限。粮食的增长是基于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目前来看,全球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并不乐观,发达国家由于开发已经非常充分,耕地面积的扩大已经非常有限,而新兴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耕地面积逐年递减。其次,农产品的能源属性促进需求增长。发达国家食品消费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而油价高涨使得生物质能源为代表的替代能源兴起,由此拉动了农产品需求的显著增长。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耗尽及每桶破百美元的高油价,让世界不得不探索生物能源、绿色能源等新型能源,而农产品的能源化正为解决能源危机找到了捷径。据报道,全球燃料酒精产量在2002年后出现了“井喷”,以美国为例,燃料酒精产量以超常速度增长,并于2006年超过巴西成为全球第一大酒精生产国。2007年美国为生产1800万吨燃料酒精消耗了玉米5400万吨,占其全国玉米总产量的20%,预计今年酒精用玉米将达8400万吨。而给予燃料酒精生产商、加油站及消费者各种税收、补贴优惠的美国,还在2007年底由布什总统签署新《能源法》,将2022年生物燃料目标预定为1.23亿吨。
最后,生物质能源紧俏带动全球农产品进入上升周期。生物质能源的兴起,使传统的粮食出口国对粮食的国内需求扩大,减少了出口量,使得国际市场价格上升。而生物质能源作物收益较高,使得农民将更多的土地资源投入到能源作物的生产,使得竞争作物的供给减少,价格随之上涨,最终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带动全球农产品进入上升周期。
而从基本面分析,此次农业股集体发作主要是基于我国农业行业宏观基本面已经趋于向好。其中联合证券的观点就很具有代表性:08年1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十个1号文件,其核心内容是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确保08年农产品有效供给,该文件明显对农业板块基本面构成实质性利好。与此观点相同,中信证券也认为,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农业中上游各子行业景气以及新农村建设相关子行业景气都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农产品价格将步入上升通道:以生物能源为首的工业需求将拉动粮食消费大幅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将带动粮食的食用和饲用消费持续增长,导致粮食供求关系将长期偏紧;而粮食生产的物质投入费用和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国内向农业倾斜的政策也都导致需求及成本的持续上涨。因此,从长远来看,农产品持续上涨的根基牢固,农业生产形势也持续向好。三元顾问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国内农产品价格正处于长期大牛市的开端,农业产业进入良性循环。国内国际流动性泛滥,国内国际农产品供求关系紧平衡是重要的推动因素,并且这些因素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观。当今大农业之繁荣局面,与政府的支持、引导甚至调控作用密不可分。受益于此,该产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良性、有序的循环当中。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既体现在对粮食生产大局的保障和支持,也表现于对市场波动的平抑与调控。一个最新的例证是:农业部近日出台《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强调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新能源,要保障口粮供应并注重规避能源市场风险。该政策导向仍将对我国农业及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高景气未必高收益 农业股高价之惑
尽管市场分析人士对农产品未来将进入长期牛市这一看法达成一致,但多家机构分析农产品涨价对各子行业的成本压力和收入增长影响程度不一,会使它们的景气程度出现分化,农业牛市并不会惠及所有的行业,更不会出现农业股都是金股的情况。
来自上海证券的农业行业首席分析师郭昌盛就认为,“多数个股股价仍被偏高估。虽然农林牧渔类股票的涨势在2月份有所放缓,但仍未回到合理区。”他认为,该板块月度涨幅和换手率分别较市场水平高出9.5个和33.3个百分点!同样,食品业、酿酒业的走势虽基本与大盘同步,但股价水平仍偏高。个股除了上月已大幅领涨的中粮屯河、冠农股份、新农开发、新赛股份、敦煌种业等继续超涨外,糖类股以南宁糖业为首的个股也大幅领涨。与其余大多数同类股有所不同,上述个股涨幅过多,目前价格适中或仅略有吸引力。但是,更多的同类股则完全没有投资吸引力。
联合证券在谈到该问题时观点更为明确,联合证券认为农业行业各子行业的特性差异明显,而各行业的景气程度影响也大不一样。在选择机会时投资者应该区分对待。可以关注以下三类公司:1)拥有稀缺性土地、海洋、林木资源的种养殖业;2)受下游行业景气程度上升带动,需求量和价格同步提升的农业服务业;3)具有强大成本转嫁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农业板块今年以来上涨近30%。农林牧渔板块的48只成份股中,今年以来处于上涨状态的有38只,占80,其中涨幅在50%以上的有10只,资金流入明显,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达1000点。于是我们有投资者不禁有这样的疑问,如今的农业股是否还会上涨,还有多大空间?是否可以“好高骛远”?
但我们在整理了大多数机构的观点后发现,虽然行业被长期看好但多数机构并不愿意给予农业行业过高估值,认为短期农业板块很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
关键词 农产品营销; 网上营销; 互动。
农产品市场大多数处于初级现货市场阶段,营销渠道不够畅通,特别是在我国农产品连续 7 年丰收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出现了非供求性的上涨,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显著的增加,究其原因,除了游资榨取其中的利润外,农产品现实营销渠道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农户的收入及农产品的价格。为此政府出面投入资金倡导“农超对接”,借此缩短农产品营销环节平抑物价,但效果微乎其微。这引起了研究者对农产品传统营销模式变革的思考,城市中农产品超市销售这一垄断零售业态局面不改观,政府想通过改革中间环节来降低农产品价格根本无法实现。对此,笔者认为只有打破超市零售垄断,发展新型的农产品零售业态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农产品的营销中发展网上营销这一营销新形式,充分发挥网上营销的优势作用,对稳定农产品物价及保护农民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双重作用。
1 农产品市场的特点。
1. 1 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节令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各种农产品的生长期长短不一,发育周期不同,而这一周期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因此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必然导致农产品的营销也必须适应和服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规律,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的货源供求及价格变动情况随农业生产季节而变动,再加上农产品具有很强的时间特征,在运输、储存、销售各环节中容易腐烂、霉变,极易造成损失,因此农产品营销要有调节淡旺季供应的职能。
1. 2 中间流通环节过多,交易成本高 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流通不畅,普遍存在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交易不规范,交易成本高。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分销渠道多,农产品流通过程除了生产者到消费者外,还有农产品诸多市场和众多中间商存在,再加上我国农产品市场环境不成熟,农产品的交易过程缺乏规范性。分析整个农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生产成本很低,中间环节加价太多,使农产品的最终价格太高,但农户所能获得的利润却很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农产品的产地价与市场价比超过 1∶ 2,而从事中间经营的菜贩得利是农户的 2 ~ 3 倍。批零差价太大造成农产品价居高不下,流通搞不好,得益的仅仅是中间环节,进而出现“两头叫、中间笑”的批零差价太大的不合理状况[1]。
1. 3 价格波动大,市场变化快,交易信息不对称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只要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价格就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农产品的产销变化非常快,交易对象和主体经常置换,农户需要不断搜寻新的更合适的交易对象。另外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参与的主体各自掌握的信息量不同,部分大企业由于拥有健全的营销网络和掌握充足的供求信息,其所掌握的信息远比一般农户精准得多,这必然导致农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1. 4 品质差异大,更新换代慢,区域性强,营销复杂 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生产品种的稳定性、产品等级的差异性,再加上产品消费习惯的区域性,这一切都导致了农产品营销的复杂性。不同的农产品有其最适合生长的地理区域及生长时间,表现为生产品种、产品规格和质量上的差异性,即使相同品种的农产品,生长在不同区域也会表现出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差异,由此形成了不同农产品生产的优势区域。由于农产品的自然生长特性,所以农产品品种的开发和更新换代不仅取决于生物工程科学的研究水平,还要受农产品生产周期的制约,这种特点使农产品的经营品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此外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使农产品营销也带有区域性,农产品营销首先要从产地开始,但产地集中与消费区域分散的特征决定了不同区域之间农产品的营销。再就是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影响人们消费习惯性的形成,决定了农产品消费习惯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近几年农产品生产的自给自足的比率不断降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但还大量存在一方面农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消费者得不到满意的农产品价格等问题。
2 传统营销方式对农产品营销的不利影响。
2. 1 信息渠道不足,农户缺少灵敏的信息指导 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及信息传播手段落后,大多数农民对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信息不灵,盲目跟风。今年什么销路好,明年自己就种什么,农民缺乏快捷、准确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更谈不上科学的市场分析和预测,结果导致农产品“多了烂、少了抢”的局面。
2. 2 交易手段落后,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 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方式主要是一对一的现货交易,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普及,期货交易、无期合约交易形式更无从谈起。
这种现状影响了农产品的营销效率。
2. 3 流通渠道可控性差,信息反馈不及时 多层次的农产品交易方式造成信息流通不畅,不利于形成农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在当前的农产品营销方式中,通过农贸市场销售还占主导地位,同时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要经过农业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许多环节,从而使市场反馈信息严重滞后,经过的流通渠道不同也使得同一种农产品的价格差异大。
2. 4 商品化的比例不断提高,营销渠道呈现多样化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日趋多样化,传统农产品所占份额日趋减少,而农产品和水果类农产品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农户在选择农产品生产时,求稳的心理比较明显,农户农业投入普遍不高。从农产品营销情况看,农户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比较高,营销渠道呈多样化发展。
2. 5 市场流通体系多元化,农产品市场处于无序状态 大批农业劳动力进入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形成了专业的运销户,部分充当农产品经纪人,成为农产品中介流通组织,但这样的流通体系存在着季节性、临时性的问题,使得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
2. 6 深加工不足,品牌产品比例过小 农产加工包装能力低下,形成的农产品品牌数量少,市场覆盖率低,品牌及包装产品一般是粮油等初加工品,进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基本上仍以散装原产品为主。目前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口率占 80%,农产品深加工出口只占20%,而荷兰深加工农产品出口率为75% 。我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
导致农产品的所呈现的形式还很单一,同一条产品线上的产品项目较少。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营销。
3 农产品网上营销的优势。
3. 1 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特性 针对农产品营销所具有的独特特性,农产品网上营销所具有的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特性使得网上营销在农产品的营销中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营销的效率。农产品的网上营销从全球范围寻求供求信息,快速地完成信息搜寻,使农民在生产与营销中获得足够的信息,起到调节淡旺季供应,促使农产品供给稳定,并快速完成网上交易,迅速作出配送安排,使农户利益最大化。
3. 2 强大的后台数据库的支撑 农产品网上营销凭借其强大的后台数据库的支撑,加深了农户和顾客的互动关系,为农户开发稳定长久的客户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能有效抵御价格风险。农户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生产,转变以前只顾埋头生产的局面,换之为先从网上了解客户未来的采购信息,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按订单生产,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为农户开发出稳定的客户群。在这一过程中农户直接与诸多的商家发生交易行为而不降低其营销效率,大大缩短了中间环节。农户通过网络后台数据库分析顾客的数据资料,一改农户从农产品价格接受者变为网上农产品价格的制定者,这样农户既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又能让利给最终消费者,使消费者接受合理的农副产品价格,极大地避免了农户农产品的价格风险,平抑了农产品的价格波动。
3. 3 信息的快速沟通和传递 农产品网上营销最根本的功能就是信息的快速沟通和传递,能明显改善农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特别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国际农产品期货,借此可以有效地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帮助农产品企业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及时应对价格变化,改变农户在农产品的定价中的弱势地位,创造稳定的全国性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再加上网上营销中大量使用标准合同文案,对交易的流程有明确的规定,能提高农产品交易的规范性,保护各个交易对象的利益,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使农民安全获利[2]、提高农产品营销效率的作用。
3. 4 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 农户通过分析网上访问者的资料,不断与特定的顾客在网上相互沟通,了解其需要和欲望,发现新的市场,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帮助农户建立了一种有效快捷的农产品营销反应机制,这种差异化有效抵御了农产品的价格战,真正做到了农产品网上差异化的营销,有效抵御市场上单纯的价格竞争,为农户抵御价格战创造了条件。
4 农产品网上营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4. 1 农产品网上营销存在的问题。
4. 1. 1 农户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高,缺乏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在我国信息化意识并未深入广大农民之中,农民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并没有顺应全球信息化向前发展的趋势,对电脑、高科技通讯、网络的应用也十分有限。真正懂信息、懂科技、有开发能力和高水平应用能力的农产品网上营销人才难以寻觅。
4. 1. 2 农民网上营销观念淡薄,网上购物不直观。这对于习惯于现实购买者来说,很难以适应。此外,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更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因此人们对农产品的网上消费习惯还有待培养。
4. 1. 3 农村网络覆盖率低,农民上网不便。目前虽然有一些农户家里购买了计算机,但上网的农户却很少,即使上网但由于还缺乏专业的第三方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使得农户空有网上营销愿望,但无法规范地完成网上交易,使得农产品网上营销存在隐患。
4. 2 实施农产品网上营销的对策与建议。
4. 2. 1 加强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建立第三方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提高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尽快让农产品种植商、加工商、销售商及农户上网,建立专业的内部农业信息网,设立专业服务器,提高农户上网收集信息的效率,充分利用专业的农产品网络信息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网上营销活动。
4. 2. 2 提高农民的网上营销意识和技能。提高农户及城市居民利用农产品网上信息的意识,培养高级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加强各县市农产品网上营销队伍的建设,鼓励农户提高网络信息观念,帮助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使农户习惯于农产品网上售货。政府应该利用各大媒体宣传,主动引导消费者利用农产品网上购物平台,鼓励居民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平台去购买日常农副产品,尽快让消费者养成网上购买农副产品的习惯。
4. 2. 3 建立农产品网下配送体系,鼓励第三方物流参与农产品日常的配送。政府应该对农产品的第三方或农户自建的配送体系予以补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产品的配送体系,并给予税收优惠或免税,从而支持新兴农副产品网上营销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我市设施农业农产品规模布局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
农产品种植规模及布局:目前,我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20.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9.63万亩,大小拱棚10.74万亩。较大的集中联片区主要分布在利通区的金积镇、东塔寺乡、郭家桥乡、孙家滩开发区,青铜峡的叶升镇、大坝镇、小坝镇、瞿靖镇,盐池县城西滩、红寺堡开发区乌河塘等乡镇,同时各市县区也有一定数的小规模种植区。据统计部门统计资料表明,20__年,市区设施农业农产品产量近900万吨,主要品种为辣椒、黄瓜、番茄、茄子、西瓜,年产量达到65万吨,占总产量80%以上。按照市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到20__年全市(区)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25万亩。
市场现状:__市目前已形成规模的综合农贸市场有35个,其中,按地域分,利通区7个,青铜峡市10个,盐池县8个,同心县6个,红寺堡开发区2个,太阳山开发区2个;按功能、设施、特色、规模划分,专业批发市场2个(涝河桥清真牛羊肉市场、东郊农产品批发市场),批零兼营33个。具有冷藏、交易大厅2个(如:涝河桥清真牛羊肉市场、西湖菜市场等);露天6个,遮阳大棚27个,其中库容在1000吨以上的3个(有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按市场特色划分的,具备清真特色的2个,如:西湖、涝河桥;按上联基地、下联超市(配送网络)划分,有6个,其中农产品超市8个;按投资主体和所有制性质划分,集体所有制17个,如:利通区的东郊市场、盐池县的西街市场、红寺堡开发区农贸市场等,公司制股份合作制4个,如:涝河桥清真牛羊肉市场、青铜峡市南市场、小坝商城市场等,独资民营14个,如:盐池县综合市场、同心县的河西综合市场等,还有部分乡镇所在地的市场;按具备工商、税务、商务部门准入条件,国家定点的5个,如东郊批发市场、涝河桥市场等;按规模划分,年交易额在3亿元以上的1个(涝河桥市场),1亿元以上的3个(东郊市场、青铜峡小坝商城),5000万以上的2个。
从市场现状中看出,综合市场多、专业市场少,缺乏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且规模小,无上规模的农产品冷藏库。
二、__市设施农产品销售暨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20__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区的设施农产品销售出现了卖菜难和滞销问题,__市场上的辣椒批发价每公斤不到0.80元,并且无人问津,菜民情绪低落,忧心忡忡,一时间,街头巷尾谈辣色变, 谷贱伤农、菜贱伤棚,种植大棚户弃棚撂棚现象时有发生。
经调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近年来我市大棚菜的产销基本属无订单种植和销售,主要销售方式为小规模的蔬菜经纪人进入棚区实地采购,各大棚户亲自向餐厅、批发市场销售,价格随行就市,几乎没有以销售合作社的形式组织销售,无专业固定的销售队伍,因而导致20__年辣椒等蔬菜的滞销、烂椒、农户弃棚现象。农产品是很脆弱的产业,蔬菜更加脆弱,虽说20__年辣椒价格下滑低迷与年初因受冻灾影响而错过上市季节有关,但从中也暴露出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在销售环节上,组织化营销程度低、流通网络少,缺乏龙头企业。虽有一定数量的农民经纪人(果蔬),但普遍单打独斗跑“单帮”,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狭窄,压级压价的现象普遍存在。市场流通体系网络不健全,功能不完善、不专一,缺乏一定规模、一定数量的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
2、在包装、运输、冷储、加工环节上,存在着分级包装水平低,无专用运输设备、冷链设备和销售体系。据有关资料表明:国际上80%的蔬菜通过冷链物流配送,我国仅有5%,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生产,70%用于产品加工保鲜、加工冷链建设,把产后贮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率为60-80%,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2.4:1,农产品分级率已经达到100%。而我市几乎无统一规格的包装箱、蔬菜冷藏、冷储冷运式的冷链设施,果蔬深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加工率不足30%,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6:1,农产品缺乏统一的规格标准,缺乏统一的注册品牌和统一分级包装,农产品分级包装率不足30%,致使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挤压损耗严重,受污染而质量下降,损耗达25%以上,等次、售价降低,产品增值低,影响菜农收入。
在__40多个市场中,其中综合性的农贸市场有35个,占市场总数的90%,以蔬菜、水果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仅有3座(东塔乡龙二蔬菜批发市场),至今未有一座市场有冷藏蔬菜的设施(只有肉类有冷藏设施),且市场交易品种多,大宗主要品种交易市场少,逢集赶早集的市场多,全天候交易市场少,市场所处位置与设施农业片区偏离,交通不便,市场面积小,设施简陋,为市场服务的单位少(金融网点、电信、电子显示市场信息系统等)。这些情况制约着我市设施农业的发展,关键因素是市场网络体系不健全,与山东寿光市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寿光市
人均拥有0.8亩设施果蔬生产面积,平均每个乡镇就有1.5个产地批发市场,每个产地批发市场覆盖面积仅为80平方公里,产品从产地进入当地批发市场运销距离不到5公里,每万亩果蔬基地就拥有2个农贸市场、5.7家经营公司、180个蔬菜运销专业户、协会、联合体、经纪公司等中介组织、1100多名营销人员,从而实现了“在寿光没有卖不出去的菜”。而我区,人均仅拥有0.15亩蔬菜生产基地,其中设施农业仅有0.07亩,每5个乡镇才拥有1个批发市场。就我市而言,农产品市场也较少,且不专业,每个产地批发市场覆盖面积多达上百平方公里,农产品从产地进入批发市场平均运距达40多公里,每万亩蔬菜基地才拥有1.7个农贸市场、3个运销组织、70多名营销人员,从市场网络到营销组织、到营销人员、到运储设备远远不能满足设施农产品的销售,无法走向或参与市场大流通、大竞争的舞台。3、在设施农业农产品种植环节上多年来出现过两个现象:上年啥贵,下年就种啥,这种现象菜稍多价即低贱,菜稍缺价即暴涨,对种植户种植下一茬菜产生了信息误导。农民种植随心所欲,盲目性较大,缺乏准确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的引导,导致种植面积大,品种杂、分散;种植品种多、品名多、同品种种植集中联片区小规模小且分散,同品种菜由于种植时间不一,造成上市时间参差不一,无法形成规模产量和满足集中采购量。
4、在农产品种植流通信息上滞后,不对称,缺乏健全的、准确的收集、分析、系统。
三、__市(区)农产品的优势及销售潜力
虽然我市在设施农产品销售上存在着以上问题,但只要我们抓住市场,发挥我市优势,加快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功能及辅助设施体系建设,制约农产品销售这一瓶颈,将会彻底改变。
市场空间:根据与农民经纪人座谈调查,目前,我市及周边市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本地大路菜未上市前,市场交易的菜70%为外省区菜,本地蔬菜供应量不足15%,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区实际生产能力约为360万吨(20__年),全区每人年均消费360公斤蔬菜计算,年蔬菜需求总量为220万吨,由于我区的蔬菜品质优势好,360万吨中的70%即250万吨销往外地,满足我区供应的也就100万吨,尚需120万吨外地菜补充,如将流动人口计算在内,需求缺口将会更大。
品质优势:我市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优越的自然环境,出产的蔬菜无污染、口感好、营养丰富;其二,近几年我市实施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战略,已认定的产地无公害种植业面积达到90%以上,58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蔬菜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稳步上升,优良的品质和全面的认证管理体系使我区瓜果菜在国内享有良好的声誉。
基于以上优势,我市及我区的设施农产品国内市场销售空间较大,销售区域已扩展到周边的陕、甘、蒙、青,甚至已延伸到新疆、山西、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港、澳等省区。随着设施农产品规模的扩大,标准的严格提高,品质的提升,营销队伍及组织的壮大,冷链系统的建设,我市的蔬菜销售空间将更加广阔。
四、__市设施农产品销售对策及市场体系建设
(一)加强对设施农业的组织领导。成立“设施农业办公室”,下设种管组、信息组、营销组。在具体工作开展上实行“三同时”,即:种植区大棚建设与农产品市场同时布局规划、种植与销售同时服务,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同时规划建设农产品市场。
(二)加快建设和完善全市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要实现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目标,首先要营造快速发展的环境,必须完善市场体系,抓好市场营销。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一次政府常务会议上要求,要像重视生产一样重视市场流通,市场的建设要跟得上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形成全区专业市场网络,提高集散速度。寿光、东莞的经验启示,外地的经验表明,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需要现代化的流通业作支撑。
因此,我市要在近几年扶持培育、改造升级具有地方特色、产品特色原产地批发市场上狠下功夫。借鉴河北省沽源县、邻近省区甘肃省榆中市做法(沽源县全县建设96座恒流库、13个大型蔬菜交易市场、20多个专业合作社、1000多名农产品经纪人),(兰州市榆中县政府扶持、社会自然人投资在定远镇建设冷藏库4座,库容6万吨)。改造和扩建各市县区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先期先改造利通区东郊农产品批发市场,增加东郊批发市场的预冷、储藏、保鲜设施和运输工具,新建金积镇冷库和大庙桥产地批发市场,郭家桥乡蔬菜果品原产地批发市场,完善东塔乡龙二批发市场,提升扁担沟辐射孙家滩地区的果蔬批发市场,扶持培育建设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三)加快培育发展设施农产品销售网络。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引入全国知名蔬菜营运企业、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公司、农产品精益物流公司、专业销售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经纪人、果蔬物流配送中心(公司)多元销售的流通格局,大力培育发展产后分拣、包装、储藏、保鲜、配送、运输等综合物流服务。扶持建设市县(区)级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主领、组建农产品运销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骨干批发市场中心,以直销配送、连锁超市等为补充,以现代物流为依托,现代金融交易、信息检测、储藏等技术为支持,以良好的企业经营和多元资金投入机制为保障,以稳定有序、规模化的农产品经销商队伍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四)上争政策扶持,下保政策措施到位。千方百计争取中央及部委关于农业产业化、现代农村流通网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等项目扶持资金,积极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市场建设。制定一些有利于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的优惠政策,并保障政策措施到位。借鉴寿光、东莞、榆中等市县对建设扶持农产品市场政策制定我市扶持发展农产品市场政策。寿光市和东莞市为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寿光市政府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初期,对市场按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定编定员、定工资,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对市场进行改制并入深圳农产品股份公司;东莞市在农副产品市场立项、建设、政策发展环境上给予了极大的优惠支持,对市场建设用地给予了最优惠的政策,特事特办,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以土地租赁的形式为市场提供建设用地600亩。政策的扶植,让寿光和东莞农产品批发市场轻装上阵迈向快速发展的通路。
山西特色农产品的范围及特色。(1)优质杂粮。山西省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主要有山西沁县的沁州黄小米,“沁州黄”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可以说“沁州黄”小米产业已成为山西省小米业的龙头老大;马铃薯是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增产增收潜力巨大,因其营养丰富,被誉之为“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近年来,山西相继培育和引进一批早熟品种,于早春种植,夏秋两季上市和加工,市场供不应求,潜力巨大;优质杂豆主要分布在晋西北、晋东南、晋中东山、临汾西山及大同盆地,其中,恒山蚕豆集中于浑源的10个乡镇,具有一定的规模;山西忻州的甜糯玉米品享誉全国,远销海外,近年来通过兴龙头、建基地、创机制、拓市场等,使得甜糯玉米产业初具规模。(2)草食畜。山西省处于牧业发展最适宜区,草食畜特别是奶牛养殖有比较优势,在全国排名前列,属中原奶牛优势区之一。(3)干鲜果。近年来,在优势区带动下中国鲜苹果出口量和果汁出口量稳步增长,出口创汇能力明显提升。山西是优质苹果、红枣的主要产区,生态环境如黄金纬度和海拔高度非常适合苹果和红枣的种植,产品品种结构优良,耐运输和储藏,山西省黎城县核桃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4)蔬菜。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近期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山西蔬菜种植面积为327万亩。由于海拔高,气候冷凉,蔬菜特别是茄果类、茎根类蔬菜反季节优势明显,市场需求广泛。(5)中药材。山西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全省共有1116种动植物和矿物药材,以黄芪、党参、生地、柴胡等道地药材量大质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特别是党参、黄芪、柴胡、远志、款冬花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道地药材,最适宜产地,并列入国家“十五”攻关计划。
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近年来,山西省立足资源禀赋,重点培育和大力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建设特色农业基地,打造山西特色农业产业链,创立特色品牌,大力促进农业产品的产业化,实行“内引外转"。借助“小杂粮王国”之称的无形影响力,山西省杂粮产业化之路也在全面的开展,近年来举办了多场农副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商贸洽谈等活动。像沁州黄、檀山皇、汾州香小米,寿阳、灵丘等地的荞麦产品都已经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山西小杂粮也走出国境飘洋过海,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地。山西省的鲜水果出口则以苹果和梨为主,品种包括红富士、金冠、酥梨等,2009年底,山西水果种植总面积817.8万亩,总产量717.1万吨。其中,苹果总面积510.3万亩,总产量525万吨,居全国第三位;梨总面积132.5万亩,总产量92.8万吨,居全国第四位。之前,山西省苹果的出口主要面向俄罗斯、东南亚地区,今年,山西省苹果出口除面向东南亚地区外,还将走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高端市场。
山西特色农产品市场环境SWOT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山西特色农产品所处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回避威胁,最终实现特色农产品销售的飞跃。1.优势分析。(1)土地资源潜力大。农业生产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山西省山地占总面积的40%,丘陵占40.3%,平原和台地占19.7%,土地资源未来开发潜力巨大,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力度,将山西特色农业的潜力激发出来。(2)人力资源丰富。据新华网09年报道,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山西省15-64岁人口为2515.35万人,占73.75%,且与2007年相比较,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上升,充分说明了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的丰富现状。(3)农产品资源丰富,特色农业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山西省特殊的地域条件孕育了众多特色农产品,谷子、杂豆、莜麦等小杂粮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大部分果树类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品都具有显著的出口优势,尤其是苹果。谷子因其抗旱性强、营养品质好、耐储藏等特性,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优势。(4)区域布局优化组合,农产品生产已具一定规模。根据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的优势农产品分两大类,即大宗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优质杂粮重点开发谷子、荞麦、莜麦3个优势品种,谷子规划为“三带五区”,荞麦规划晋北、晋中两大优势生产区域,莜麦优势生产区域包括大同市的新荣、左云,朔州市的右玉、平鲁、山阴,忻州市的神池、河曲、五寨、保德、岢岚、宁武、静乐、偏关共13个县。根据优势区域布局,在重点县建立良种繁育圃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择优扶持建设杂粮加工龙头企业。中药材重点规划发展黄芪、党参、柴胡、生地、远志、连翘、黄芩7个品种等。2.劣势分析。(1)产品深加工欠缺。虽然近年来山西农产品在经营、基地建设、产品增值加工产业链、产业化进程方面都在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农产品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又因科技含量低,产品开发能力弱,加工程度浅,精、特、优产品少,产业链条短,市场辐射面小等,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2)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小,问题多。山西省纯粹意义上的批发市场为数不多,且市场规模偏小,批发市场的信息导向作用发挥的不到位,拿运城市的苹果交易来说,现阶段多是传统的营销方式,现代意义上的交易方式并未得到广泛采纳,而且由于缺乏科学的市场分析,很可能诱发农产品“买难卖难”的现象,农民这一交易主体较为分散,无法实现交易的集约化和集中化,很容易将流通风险转嫁给农民,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培养。(3)品牌问题突出,竞争力差。山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名称同质化明显,多地域———产品组合名,一旦受冲击,往往会导致信誉危机;品牌营销方式滞后,多采用的是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原始传递模式,没有创新性;没有明确的定位,显现不出“卖点”。即使有些创了牌的,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很低,产品鱼龙混杂,也不能为消费者所信服。要培育出高质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具有品牌竞争力的名特农产品,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亟待。(4)农民素质不高,产品质量不到位,营销观念淡薄。由于农民受自身素质及资金、技术、信息等条件限制,使得营销信息闭塞,产品销售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组织化程度底,分散化营销突出。(5)物流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营销的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落后,运作成本高,公共的信息平台的缺乏,使得物流信息难以被有效的利用,农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等因素制约了山西省农产品竞争力上升。目前山西省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有:农户—产地批发商(贩销户)—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农户—城市集贸市场。农产品流通环节多,使得物流成本较高,约占山西省GDP的23%左右,产品损失较大。3.机会分析。(1)政府的政策支持。山西新闻网2009年12月7日报道:为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省财政厅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扶持山西省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近期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据山西省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根据山西省农业区域布局和大同、晋中、运城三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重点抓好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山西农产品加工业系统。金融部门要对列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的企业,做好金融支持工作,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工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免征企业所得税。(2)高品质生活追求。。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简单停留在维持温饱的层面上,逐渐开始追求产品的营养价值,特色农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关注。(3)山西旅游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山西省旅游业正展开一系列思路调整:旅游开发由城市旅游向城市周边游发展;从景区企业受惠向让景区周边的农民受惠发展。这对于山西特色农产品销售来说意义具大,可借助旅游景点进行农产品展销。(4)特色农产品博览会召开。近年来,山西特色农产品博览会展会期间,全省11个市和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供销社、省农机局等单位的采购商、供货商达到660多家,包括沃尔玛、家乐福、华联、北京超市发等国内外大型采购商入住山西。可见山西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巨大的潜力,市场环境可观。4.威胁分析。(1)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山西玉米虽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其他省份比却不具优势,且在国际上的优势有下降的趋势;谷子和高粱等杂粮是山西的一项优势资源,不仅种类齐全,品质好,有些品种如谷子、红芸豆、蚕豆等在国际市场上均受欢迎,但品牌建设不够,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双面夹击;蔬菜、糖油料虽具优势,但技术含量底,未来受冲击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提高竞争力。(2)自然威胁。山西的特色产品由于自身生产的局限性,需要真正突出特色才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山西没有大片耕地,不能进行规模种植,无法实现种植的规模效益;水资源比较稀缺,水田少,早地多,多种植旱地作物,较高的水电费增加了灌溉成本;农村交通条件差,运输成本高;更新改造品种、研究创新应该是山西农业发展的远期目标,但近期实现的难度较大。(3)环境污染严重。山西作为中国的煤炭大省,很大程度上造成山西空气污染严重,尤其是太原市,片面追求煤炭效益,忽视环境发展的积累性后果,长期以来山西省缺乏调整宏观经济结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面对市场化的压力,拼资源消耗,致使山西省相当可贵的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加之地理条件的限制,形成了山西省环境污染严重的客观现实。过度的污染必然会引起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质疑,山西省农产品自喻的绿色、无公害必然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长此下去,品牌力必受打击。(4)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了新的门槛,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概有74亿美元的出口农产品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而遭受巨大损失。这不仅仅增加了中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同时由于中国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有价格优势,而国外苛刻的技术要求削弱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当然山西特色农产品也受到了限制。5.SWOT分析结论及发展战略。(1)S+O=L战略选择。强化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领导;充分利用山西省土地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结合各地区资源优势,开发特色农产品;利用农产品博览会召开的契机,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从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出发,开发新的营养产品。(2)W+O=C战略选择。培育对农业发展、农民受益最有效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借助政府的扶持,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农产品忠诚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与人们高品质生活追求相契合。(3)S+T=V战略选择。因地制宜发展区域优势,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发展步伐,对于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进行战略调整;推进生产者产品质量标准化,增强食品的安全性。(4)W+T=P战略选择。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摒弃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开发绿色农业生产;创造绿色农产品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绿色农产品标准化、认证制度、贸易制度与国际接轨,为绿色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接受现代知识、技能和信息,以破解绿色农业壁垒。
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选择及创新
鉴于山西特色农产品存在的种种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策略的选择和创新,旨在推进山西特色农业的快速、更好发展。1“.4P+2P”策略。菲力浦•科特勒根据国际市场及国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现封闭市场的情况,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理论,即6P战略:原来的4大策略(产品、价格、分销及促销)加上两个P———政治权力及公共关系。(1)4P营销组合策略。在产品策略方面,山西特色农产品多处于成长期,开发新产品,扩大产品组合,提升品牌,加大优质农产品的深加工,在研究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包装。在价格策略上,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差别定价,或以文化为载体进行定价。在渠道策略上,主要利用好信息平台,培育农民中介组织,努力发展并规范农民经纪人,不断地完善批发市场。在促销策略上,多在国内外举行一些农产品博览会,扩大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或进行网络促销。(2)利用政府与公共关系进行农产品营销。政府对出口农产品的支持,对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应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得以实现,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传播新产品种植技术和有关知识,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最终保证山西农特产品能够真正的“走出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在营销传播常用的一个手段是利用媒介关系,可以利用一些偶发事件和突发事件制造新闻事件,创造轰动效应,或以一些公益活动为切入点,提升产品的影响力,提升产品形象。2.绿色营销策略。(1)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山西优质小杂粮、草食畜、干鲜果、各类蔬菜等特色产业成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全省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化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形成,努力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2)克服绿色贸易壁垒,减少农产品污染。出口贸易中新的非关税壁垒的凸显,使出口贸易受到了严重威胁,农产品销售应分析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密切跟踪,建立预警机制,适时防御。(3)建立健全并强化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质量安全一直是食品行业关注的重点,对于山西特色农产品来说,要生产出合格的农产品,就必须有健全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从生产源头严把质量关。依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以强化环保职能,树立农产品形象。(4)强化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消费过程中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无公害产品,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消费。也就是说,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要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3.体验营销策略。将农产品的优劣完整的展现在消费者面前,通过观、闻、品、验等手段,让消费者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拉近消费者感官识别,建立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首先要设定一个主题,是感官体验还是思维体验,或是文化体验,都要有严格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比如某一种特色农产品背后有一段轶事,那我们可以此为导向,在营销活动中以文化造势,将产品需求与文化需求相关联。其次体验要情感化,以情感诉求为依托,触动消费者的内心世界,且诉求点必须与主题相一致。最后不断地进行美誉度和忠诚度的积累,在后续阶段不断地在不同地点,进行不同形式的体验促销,充实其内涵,最终打开知名度。4.差异化营销策略。一方面向消费者提供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强调产品的差异化,结合山西资源、气候、市场、区位和消费群体发展反季节绿色蔬菜和豆类、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形式或程序,即营销过程的差异化,即强调的是农产品运作程序、营销手段、服务形式等方面,做到比对手更周到地为消费者服务;比对手更具创意;比对手更快。5.品牌化营销策略。实施“大品牌”战略,以名创牌,以质创牌。对在山西地区具有优势的产品,要对品牌进行整合,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大品牌,从整体上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要对现有产品优势进行巩固,同时依托优势产品积极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要注重山西“特色品牌”、“生态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的建设和保护,把主要精力放在培育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方面;要加大广告的投入和宣传的力度,扩大绿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争创山西省著名商标和国家、省级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要疏通销售渠道,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6.其他创新策略。(1)运用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利用网上新闻的方式将农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或广告赞助等方式,网上,网下交易,加快农产品的现代化营销步伐。(2)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树立标准化的生产观念,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改变以往以初级产品投放市场的形式,加大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努力实现“精品化”,争取做到让消费者过目不忘。同时建立统一高效的批发市场,避免经营者分散。(3)兑换营销。当农民手中的产品卖不出去时,可以与商家协议进行商品兑换,这样可以解决商家卖难的问题,又可以互通有无,以物换物。(4)打破传统传播方式。通过事件营销、新闻营销、公关营销打开市场,找到突破点,达到低成本传播的目的。(5)外向营销。跨国界,参与大市场流通,组建行业协会,创办农贸市场,搭建以县农贸市场为中心,乡镇集贸市场为支点的网络,拓展市场。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而农业信息化又可分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化。笔者首先通过对中国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到消费者手中的具体流通环节进行研究,得到农产品产后流通模式。然后通过对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的加工、储运和销售3 个环节的信息化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现阶段这3 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实现农业产后信息化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代替传统的各种人工管理,减少人员操作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结合一定的硬件技术实现更加自动化、高效化的管理,实现产后加工、储运和销售等流通过程的信息化,为农业产后信息化提供了可行的方式。
关键词 :农业产后信息化;农产品加工信息化;农产品储运信息化;农产品销售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619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村镇服务业技术集成示范(2006BAJ07B09)。
第一作者简介:高万林,男,1965 年出生,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技术。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 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Tel:010-62736755,E-mail:gaowlin@cau.edu.cn。
收稿日期:2013-08-12,修回日期:2015-01-19。
0 引言
在中国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果蔬类的损耗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控制在5%以内,美国只有2%。高消耗必将导致低收入,因此将直接影响农民的积极性,最终将会导致新农村建设的缓慢[1-3]。造成巨大损耗的原因主要有: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化建设还很不完善,农产品流通方式仍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农产品市场体系仍不健全,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农业市场难以实现。由于中国农业发展起步较晚,造成了农业很多方面的发展不健全,包括:农产品物流,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和工作等方面。如何建立一个健全的产后信息化体系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4-7]。
1 农业产后信息化的基本现状
农业信息化就是用信息的理论和技术装备农业的过程。根据农业生产过程的时间顺序,可将农业信息化分为产前、产中、产后3 个阶段的信息化过程,产后信息化指储运、加工和销售等过程的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大体包括五化: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现今农产品产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基本运作模式如图1 所示。这个模式通过储运、加工、销售等方式完成。
1.1 农产品储运
储运即仓储营运作为农产品从生产出来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至关重要[8]。据国外物流企业的统计资料显示,储运环节发生的费用占到物流成本的50%。而物流费用占货物价格比重在英国、美国和中国分别为10%~32%、8%~25%和20~60%[9]。
以易腐类产品为例,由于目前80%左右的肉类、水果及蔬菜等采用普通卡车运输,其余20%才利用冷冻冷藏运输,由于运输效率较低,因此造成大部分保鲜食品损耗教高,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10-12]。
1.2 农产品加工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大约有44.8 万个,其中有7.1 万多企业具有中等以上的规模,在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占有16.2%的企业份额。而农产品加工业的人数大约有2839 万人,占全部制作业的33.8%。尽管规模很大,人数众多,但是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从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方面还是农业产值方面,中国距离发展国家的水平还很远[13]。
1.3 农产品销售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卖难”问题尤为突出,陕西芹菜被碾碎在地里、海南辣椒烂在田里等等类似的情景时有发生,农民增产却难以增收。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农副产品的交易仍然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尽管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较多,规模也相对较大,但是由于商流和物流的落后,农产品的交易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 农业产后信息化的问题分析
2.1 农产品供需矛盾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受地域性和季节性的影响,农产品的供给和消费之间还存在很大矛盾,由于市场供求信息定位的缺乏实时性和准确性,造成了中国农产品供需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
2.2 农产品的生物特性
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在对农产品进行储存、保鲜及加工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技术支持,例如大部分农产品具有易腐性,需要利用冷藏冷冻技术对其进行保鲜,减缓其自身特性,另外还有部分农产品在进入市场流通前需要进行防疫措施等,这些都需要利用专门的设备,同时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够高效的完成。而中国目前相关技术及设备较落后,无法满足农业高速发展的需求。
2.3 农产品流通的先决条件
为保证农产品能够顺利流通,通常需要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对农产品加工包括多个方面,从安全方面考虑,一些鲜活产品需要进行防疫措施,才能让其流通到市场进行交易,对于一些易腐类产品,可以通过加工来延长其保存期限,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对于部分农产品,可以通过加工来实现产品的增值及产生副产品。可见加工对农产品的发展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3 农业产后信息化的方式
信息化的方式可以是建立信息系统代替传统的各种人工管理,减少人员操作的方式,如建立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也可以是建立信息系统结合一定的硬件技术实现更加自动化、高效化的管理,如使用RFID 技术[14-15]自动采集信息,传入信息管理系统。这些方式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可以提供货物位置、发货状态、承运人信息和车辆跟踪等信息查询服务。这样,通过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改变中国农产品物流落后现状,减少农产品损耗。
要实现以上目标,应该首先要认清基础设施建设才是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农产品效率的重点,加强基础信息建设,提高农产品供求信息的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才能使中国农产品信息化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下去。
通过整合计算机和因特网技术,使其应用于物流当中,可以拓宽农产品的物流活动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可能使物流更加贴近需求并因此获得收益,由此,促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物流制度安排被创新出来。通过信息化的信息实时流动,可以高效地知道哪些产品运往哪里,在哪里进行何种加工比较经济合理。
3.1 农业产后储运信息化
通过建立网络信息传递平台保证信息的流动:一是完善网络等硬件基础设施,建立物流企业、货主企业、供应商以及有关事业单位等相互之间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配置相应的数据采集、处理等硬件设备,建立畅通的现代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二是大力开发物流信息系统。
在使用以上的信息手段进行信息化时需要采集大量的信息,由于使用信息系统信息传递的高效性,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信息采集方式,避免出现信息化短板,目前可用的解决方式是应用RFID 技术,通过RFID 技术协助管理人员对农产品的生产时间、运输时间及仓储时间进行快速的获取,从而确定农产品的保存时间,同时借此选择部分产品优先出库,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 农业产后加工信息化
农产品产后加工信息化存在多种方式:加工企业应用计算机统筹兼顾各环节;加工过程可视化;加工具体环节应用RFID技术。
企业大量采用计算机,从市场分析、经营决策、产品设计,到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最后到销售和售后服务,包括原材料、生产和库存管理、财务资源管理等全部运营活动,在一种全局统筹指导下,在更充分发挥人的集体智慧和合作精神的氛围中,关联起来集合成一个整体,逐步实现整个企业的计算机化。目的是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适应市场的迅速变化,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加工过程可视化,就是将原料的外观品质及内部品质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相关信息及产品质量的信息等转换成人的视觉信息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显示出来,这既可以大大提高质量的跟踪能力和监测能力,同时还可根据市场需求把产品加工过程的相关甚至全部信息公布,使消费者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产品真正安全、真正卫生,进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该技术亦可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用,构成基于网络的可视化,整个信息可在网络上传输和显示。
在具体的加工环节,RFID技术也能够在信息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利用RFID 标签中的信息对产品进行分拣,符合加工条件的产品才能允许进入下一个加工环节。对进入加工环节的产品,利用RFID 标签对农产品的加工阶段进行记录,使加工人员有计划的对未加工产品进行加工,大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效率[16-18]。
3.3 农业产后销售信息化
在对农产品销售中,应合理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除了在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农产品的交易外,还可以通过网上交易的方式,实现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19]。
中国农产品产后销售的具体操作方式的发展也出现严重不平衡,在某些地区还是传统的交易方式,通常的流程是看货、订货、装车、人工过秤、开单、付款等,既慢又不安全,如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农产品交易市场。通过信息化即市场交易电子化、市场结算电子化实现实物电子交易。电子交易的基本流程是:买方看货、订货、装车、电子过秤、刷卡、交易完成。卖方将所有货款都划到自己的IC 卡上。卖完货后直接到市场结算中心取货款。既不用担心货物丢失,也不用担心票据丢失,既方便又安全[20],效率大大提高,如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现在提倡的超市农业是探索现代的农业产业体系和产销体系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指优质农产品,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通过标准化建设原料基地,组织生产,根据超市的经营业态要求进行分级、整理、包装、储运、配送,形成一个新型的农业产销体系。超市农业将农业直接与超市相连,省去了农产品进入超市前很多中间的流程,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都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另外还有信息农业,正是集知识、信息、智能、技术、加工和销售等生产经营诸要素为一体的开放式、高效化的农业。
4 讨论
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产后储运、加工和销售等流通过程的管理与改造,建立从产地到市场到农民的全程信息化体系,其中笔者认为应重点进行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信息化改造,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积极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支持农村超市农业、订单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发展。本研究的要点在于农业产后信息化的方式研究,但是对农业产后信息化具体技术本身而言,还不完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创新空间也很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对农业产后信息化做更深入的研究,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贾冬青,柯新生.信息流引导下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63-267.
[2] 高万林,李桢,于丽娜,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257-261.
[3] 高万林,张港红,李桢,等.关于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66-470.
[4] 陈淑祥.简论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J].农村经济,2005(2):18-20.
[5] 陈美中.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6] 张倩.浅议农产品物流[J].农村经济,2003(9):48-50.
[7] 焦德杰.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7(19):44.
[8] 刘玲.开创信息化、规范化、自动化的高效储运工作[J].大学出版,2002(3):34-35.
[9] 李贞,陶君成.中美农产品的产销及物流主体[J].物流技术,2008,27(10):12-14.
[10] 章胜勇,杨菁,吴春梅.以现代物流促进农产品流通[J].农村经济,2003(1):9-10.
[11] 杨楠,田艳丽,郑亚.中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其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6):10-11.
[12] 任红梅,吴新杰.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2011(1):144.
[13] 张群,单杨.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07(1):99-102.
[14] 林浩,王江红,夏鲁朋.RFID 在农产品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29-6632.
[15] 陈丽妮.RFID 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可行性的探讨[J].中国农机化,2011(3):45-47.
[16] 史卫华.基于RFID智能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3):42-44.
[17] 杨景萍.RFID 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27):14.
[18] 童刚.基于RFID 技术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与电脑,2008(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