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心理学边际效应8篇

时间:2023-10-08 10:16: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心理学边际效应,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学边际效应

篇1

关键词:教材与课程资源;知识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综合教学法;语法教学

Abstract: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om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English teaching for schools. There still exist, however, a few problems which cannot be neglected. We need to deal carefully with several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book,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ability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centered and teacherguided approac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comprehensive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askbased approac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weakening grammar teaching and optimizing grammar teaching.

Key words:teaching materials and curriculum resources, knowledge and ability, learnercentered, comprehensive teaching method, grammar teaching.

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比如,教师比较重视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参与,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重视听说教学,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普遍提高。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目前基础英语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问题是由于教师受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影响过深,无法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导致英语教学改革步履维艰;还有一些问题是由于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理解得比较肤浅,走了极端或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为了正确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

一、课本、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课本”(textbook)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用书”,“课本”就是一课之本,是教材的核心,它担负着完成英语教学的基本使命。教材(teaching materials)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练习册、评价手册、活动手册、配套读物和听力材料、教学挂图、教学卡片、教学投影、录音带、录像带等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必要材料。而“课程资源”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是指一切有利于实施英语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物质条件和包括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其他非物质条件。“课程资源”除了包括上述提到的教学材料以外,还包括语言教学设施、文字音像材料、网络信息,以及英语环境等。

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课本就是例子”。也就是说,再好的课本也不可能为学生或教师提供所需要的一切,它仅仅为教学提供例子而已。目前一些教师总是抱怨教材内容太多,教不完,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材不敢进行取舍,被动地使用教材。教材上有一就教一,有二就教二,一味地照搬教材。实际上教材编写是有弹性的,给教师发展留有较大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持这样的态度:凡是课本上写的,我都要教;凡是我要教的,学生都要记住;凡是要求学生记住的,我都要考。

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教师对英语课本的认识和使用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本不是“圣经”。课堂教学应当基于课本,但又不能局限于课本。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本既不是“圣经”,也不是普通的教学资源,它应当是资源性的“圣经”,“圣经”性的资源。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用课本去教”(use the textbook to teach),而不是仅仅去“教课本”(teach the textbook)。从英语教学理念上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层次的变革。教师“用教材去教”,必须走出“课本就是圣经”的误区。教师应当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成为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教师应当有勇气和能力对教材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删减。删减那些过于复杂的活动、不合适的练习,以及那些不要求掌握的词汇和结构等。

补充。补充相关话题的词汇、结构、语篇、文化背景知识等。

替换。替换那些过难或过偏的文章、对话或活动,选择与学生生活和经验相近的内容来替换。

改编。对于那些不适宜或不完善的活动或内容,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更加适合自己的学生。

拓展。教材当中的活动或练习的难度会有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对于难度过大的活动,教师可为学生增加铺垫,以降低难度。对于难度过低的活动,可以拓展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要求。

调整。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或当时的社会生活,可以调整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顺序,或提前或推后教学。

整合。单元中不同的教学模块是开放的、灵活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移动重组,比如语音和对话、语法和课文、阅读和写作等。

二、语言知识教学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实际上,任何人学习语言都有一个从“知识”(knowledge)──能力(competence)──“运用能力”(ability for use)的发展过程。首先,我们承认知识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但是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夸大了知识的作用,把英语作为知识来教学,而不是作为能力来教学,忽视了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功能。在语言学上,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2]陈述性知识就是有关语法规则的知识,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来获得,而且这种知识通常是“被记忆了的知识”(memorized knowledge)。比如什么是现在进行时,学生可以把它记住并且可以复述出来,甚至可以在练习中做得正确,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运用现在进行时。而程序性知识是指运用语法规则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internalized knowledge),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变成了一种能力(competence),但还不是运用能力(ability for use)。从陈述性知识到运用能力需要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自动化(automation)”,二是“重构(restructuring)”。首先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需要“自动化”。让学生做各种形式的语言知识练习是必要的,因为它是实现“自动化”的必要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然后从“程序性知识”到“运用能力”需要“重构”。自动化过程只是把陈述性知识变成了简单的能力,而将这些简单能力组合成综合运用能力,还需要“重构”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学生需要进行更加复杂而真实的交际活动,比如综合性的听、说、读、写活动,任务型活动等。任务就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它具有真实性、目的性和交际性。完成任务就是“用语言去做事情”(use the language to do things)。

由此可见,课堂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运用能力的转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是语言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语言情景的创设者等。教师不要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花在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上,应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把宝贵的时间交给学生去参与语言实践和体验语言运用,让他们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将自己的语言知识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指导的关系

当代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应当是多元的、变化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当是指导者、组织者、监控者、咨询者、评价者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由此看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发挥“指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在日常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创造语言情景,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指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等。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坚持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是当今英语课程改革的又一个重点。在课堂上,该学生去做的一定放手让他们去做,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去参与语言实践,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教师不能包办或代替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更不能剥夺他们参与语言实践的自由和机会。教师不必事必躬亲,事无巨细,教师也需要适当解放自己,实现“无为而至”。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四、综合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的关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1]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1]此标准一出,“任务型教学”的风潮似乎一下子席卷了全国的基础英语教学,一夜间成了我国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方法和模式,甚至作为唯一的方法备加推崇。许多人把“任务型教学”看成是拯救我国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其实连自己都还没有弄明白究竟什么是“任务”。难道“任务型教学”就真的那么有效吗?经过几年的试验之后,不少英语教师又陷入了迷茫。一些英语教师曾经反映:“我教了十几年英语了,突然发现我今天不会教英语了。”这种反映代表了不少英语教师的真实想法。一套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应当在继承的基础去改进和发展,逐步适应我国的英语教学特点。如果丢掉了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一味地追求创新,甚至求异,结果是丢掉了旧的,新的又没有学好,岂不是很可惜吗?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和“体验参与”,而“任务型教学”只是体现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之一。诚然,“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很多优点,比如强调语言的真实运用,突出语言的意义,重视语言实践,突出习得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强调“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等。但是,“任务型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很高,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恐怕一时间还难以适应这一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一是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和教学能力不够高,二是我国的特殊英语教学条件和环境,比如班大人多、课时较少、考试导向、教学评价滞后等。三是外语学习环境不同于变速器学习环境。另外强调学生直接“在用中学”,容易忽视语言基础,以语言运用(production)为起点对学生来说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在语料输入较少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去用英语完成交际任务,难度就会更大,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挫折。

根据这次英语课程改革的宗旨来看,我们以前的问题是机械性练习过多,真实运用太少,而现在的问题是一切为了运用,为“任务型”而“任务型”,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大搞“任务型教学”,表面上轰轰烈烈,而实效很低,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语言知识都不教了。忽视基础性的练习,弱化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危险的。我们应当抱着开放的心态,在教学方法上做到兼容并蓄,采取综合的办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比如,我们以前曾经使用过3P教学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和Production。Presentation是“呈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呈现新知识,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新语言项目的意思。Practice是“练习”,在呈现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练习,包括机械性的(mechanical)和有意义的(meaningful)练习,为真实的语言运用作一个铺垫。Production是“运用”,强调语言的模仿运用和真实运用。我们应当有效地继承Presentation和Practice的做法,关键要在Production环节多做些发展和创新,在学生已基本掌握语言知识的情况下,为他们设计一些真实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比如任务,让他们通过体验、参与、合作、互动,来逐步形成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我们可以根据英语新课标的理念将3P模式发展为5P模式:Preparation(准备),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练习),Production(运用)和Progress(评评)。 [3]

Preparation的功能是承前启后,导入新话题或新内容,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启发想象或预测等。新编英语教材中基本上都有Warming up环节,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逐步导入新内容的学习,比如复习、预测、讨论、脑风暴(brainstorming)等。

Presentation的功能是呈现新的语言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或创设不同的语境来介绍新的语言知识,比如用实物、动作、图画、简笔画、英语解释、汉语解释等。

Practice的功能是对新语言知识的操练(drills)和练习(practice)。这种练习通常是控制性的(controlled),但它包括从非交际性语言活动到有意义的(meaningful)各种练习,再到各种具有一定交际性(communicative)的语言活动。

Production的功能是真实运用语言。这一步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比Practice更高,语言活动通常是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具有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目的,要求运用真实而自然的语言,达到一个真实的结果。主要活动形式通常是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real tasks)或项目(projects)等。

Progress的功能是“检测”和“巩固”。通过“小结”和“检查”等评价方式来检测和巩固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五、淡化语法教学与优化语法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以来,关于语法教学出现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重视听说教学,需要淡化语法教学,或者不教语法”。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大张旗鼓地帮助学生做各种交际活动,但不注重语法教学,即使有也是轻描淡写,结果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确实提高了,但学生一下笔就错,连一个完整正确的句子都写不出来。实际上“淡化语法教学”的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的确,我们以前的英语课堂教学过于强调语法教学,这是一个通病。但是《英语课程标准》并不排斥语法教学,也不主张“淡化语法教学”。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现在的问题不是教不教语法的问题,也不是淡化或强化语法教学的问题,而是如何优化语法教学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我国中学生来说,学习语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因为语法是语言构成的内在规律,是学习语言的“捷径”。英文词典上把grammar解释为“rules for forming words and combining them into sentences”。很显然,学习英语需要掌握英语语言构成的规律。根据传统语法教学经验来看,语法教学的模式主要是:教师进行大量的讲解、分析、引申、例句、翻译。学生的行为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种语法教学的问题是过于深究、过于系统、过于庞杂。语法教学太知识化,太学术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传统语法教学的特点是“先理性,后感性”。这种语法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语法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不利于他们的主动思考,不利于他们的知识建构。当代语言教学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更强调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involvement)和自觉思维,语法教学最好不要采用“给予式”,最好采用“发现式”(discovery method)。让学生参与语法知识学习的发现与探究,有利于他们的语言学习和智力发展。我很欣赏这样一句话:Tell me, I’ll forget. Show me,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I’ll learn.我想这句话更适合于语法教学。根据当今的语法教学理论,语法教学应当建立在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语用(use)三个维度上。语法教学的模式应当让学生“先感性,后理性”,即感受—观察—发现—讨论—讲解—运用。让学生先感受对话或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并试图去理解,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可供观察、发现的例子或语境,让学生先自己总结规律,然后教师点拨,最后通过运用来加深理解。比如教学现在进行时动词后面加ing的形式,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你能发现下列动词的变化规律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写出其余动词的ing形式。

go—going

write—writing

get—getting

ask—asking

move—moving

run—running

sleep—sleeping

take—taking

nod—nodding

read—

make—

sit—

speak—

close—

put—

教师通过检查答案,让学生说出他们所总结的变化规律,对于学生说得不全面或不正确的地方,教师给予补充或纠正,然后再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去巩固运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促使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过程,主动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记忆的过程。学生对于自己发现总结得来的东西往往是理解最深刻,记忆也最长久。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继承和发展的原则,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否则,英语教学改革很难前进,也很难获得成功。广大英语教师应当以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教师还应切忌随意抛弃优秀的传统的东西,而盲目追求新奇的东西,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平衡把握各种英语教学的关系,采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 校区搬迁 环境变化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成立后,东莞理工学院就同时拥有松山湖校区和莞城校区两个校区,东莞理工学院2012级新生将在莞城校区完成大一一年的学习,十个院(系)的新生在莞城校区由莞城校区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并拟于大二开学前集体搬迁回主校区——松山湖校区,在学生处领导下,回归各院(系)主管。

校区搬迁引起各种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但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其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早预防,不及早制定应对方案,就会使新生旧的心理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又增加新的心理影响,使心理问题的发现和处理滞后,引发心理危机。

1 四个环境变化

1.1 组织环境变化——“集权”与“分权”

校区搬迁最显而易见的是组织环境的变化。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莞城校区管委会来承担,松山湖校区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心理咨询中心指导,由各院(系)全权把握如何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工作的组织机构有相当程度的相对独立性。而由莞城校区管委会来“集权”管理所有院(系)的学生,各院(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不大。

组织环境的不同使两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目标上、方式上、工作重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生搬迁校区后心理教育工作难以无缝对接,学生难以适应,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效性的同时,也影响学生对院(系)的归属感。

1.2 文化环境变化——核心理念不彻底一致

两个校区虽然都在团委、学生处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各项学生工作,但松山湖校区的文化活动主要由各院(系)主办,莞城校区的各项文化活动则由莞城校区委员会负责开展,两校区学生年龄层次不一样,活动场所、活动时间、活动形式等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活动和心理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内涵外延等都有所不同。学生在校区搬迁时也面临着文化环境的变化,本质上折射的是两个校区文化活动核心理念的不彻底统一,这种不统一很容易造成从莞城校区回来的学生无所适从。

1.3 人文环境变化——压力增加

人文环境的变化主要由于两校区学生构成差别较大,学生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教育背景等都有别,学生分处两个校区,会有很不同的体验。

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2012级新生三千多人入驻没有师兄师姐的莞城校区,同级学生间的资源分配相对均匀,学生干部岗位、勤工俭学岗位、奖助贷评选等竞争相对较小;而松山湖校区有三个年级的在校生八千多人,回归主校区后,各种竞争来自更多的年级和院(系),由于竞争加剧、心理调试能力的差异和不平衡,部分学生可能表现出无法应对各种压力,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和自制能力差,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家庭困难但得不到资助、自觉优秀但得不到奖赏、在各种竞争中屡屡告败的学生可能体验到孤独、苦闷、迷茫,不能集中注意力、感到比不上别人等情况会有增加,人文环境的变化可能对这部分学生的影响最大,在校区搬迁的过渡期,要注意发现和处理。

1.4 心理环境变化——部分社会支持短暂缺失

以上三种环境的变化都必然引起心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人文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支持的变化。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满足个体自尊和爱的需要,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和情感安慰,降低个体对压力严重性的感受,从而减轻压力体验对个体的不良影响,保持心理健康。在搬迁初期,学生出现部分社会支持的短暂缺失,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倾向于采用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等消极应对方式,不能有效地缓解应激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造成低社会支持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1.4.1 主观支持——育人环境变化引起认同感缺失

良好的心理环境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使生活在其中的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慢慢改变个性。校园心理环境建设包括诸多内容,但重中之重是要实现学生对大学的“认同”和“归属感”的产生,也就是“大学精神”的产生。校园搬迁导致育人环境变化,会降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心有不定”则无法安心学习与工作,更甚者可能造成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排斥和反感,抵制和对抗。

1.4.2 客观支持——地理环境变化引起社会支持减少

家庭支持削弱。莞城校区交通便利,学生可以常回家,可以在家庭里得到很多心理支持,甚至依赖家庭。迁到“偏远”的松山湖校区意味着不能经常回家,对这部分“习惯了回家”的学生来说,家庭支持的减弱直接导致其社会支持缺失。

社会支持缺失。莞城校区的辅导员、老师陪伴学生走过重要的第一年,可能搬到新的校区后由新的辅导员接管;结识的朋友可能面临相处一年后要分离,到新校区要接触新的朋友,这都需要一段时间重新了解,建立信任,获得社会支持,这会造成学生辅导员、老师和朋友身上得到的客观社会支持出现短暂缺失,特别是对本来家庭支持弱的学生心理影响更为严重。对于很大部分学生,校区搬迁后需要重新进行心理调适。

2 预防与应对

2.1 从多方面减少环境变化幅度

2.1.1 增强母院(系)概念

通过增加莞城校区各院(系)统一领导下心理教育工作开展的自主性,使两校区院(系)同步,改“集权”为“分权”,实现两校区组织环境的一致。通过往来交流,网络、电话联系等方式增强同院(系)两校区师生的交流,新生可以在原院(系)的辅导员、老师和师兄姐身上寻得较为稳定的心理支持,减少因校区搬迁对社会支持的负面影响。

2.1.2 建立“大校园”认同感

两校区文化活动同步宣传,核心理念、原则、方式要一致;两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有整体规划,分年级分层次而非分校区开展,以此保证两个校区一盘棋,增加两个校区一致性。

在入学教育中增加学校认同感教育,以“大校园”的概念取缔学生心中“分校区”的概念,增强学生对整个大学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而非对莞城校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处处注意建立学生“大校园”感,有助于从感觉上缩短两校区空间距离,减少因育人环境变化产生的“离校感伤”和“新校适应”。

2.1.3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文体活动相互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德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有效排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通过拓宽德育方法与途径如在德育中开展心理咨询、运用测量技术等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提高德育队伍素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团学各项文体活动中,例如组织开展“搬迁幻想”一类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找到搬进松山湖校区的好与不好,教育新生在更为复杂丰富的人文环境中寻得支持和机会,应对可能面对的竞争与压力。

2.2 减少心理问题发现与处理的时滞性

2.2.1 主动发现学生心理问题

(1)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做好新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并于母院(系)共享。为每一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全面记载学生在大学生活各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运用调查分析、心理测试、日常行为判断等方法,了解和掌握其兴趣、能力、意志、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点等。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减少校区搬迁之后接手辅导员对新生摸底了解的时间,减少问题发现和处理的时滞性,并且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2)开展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解决心理困惑。团体咨询可使那些有可能出现障碍的学生在心理上及早得到调整,有准备地面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压力,避免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发生;采用多样化形式定期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主动寻找、筛选、发现心理有障碍或有潜在障碍的学生,然后分期、分类主动上门咨询。

2.2.2 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

(1)构建网上心理健康知识系统,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保健。在心理问题不明确的情况下,系统提供心理量表或问卷进行心理问题诊断,并根据心理问题提供解决建议,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2)利用心理学网站为两校区学生提供网上心理辅导、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等各种形式心理健康和服务。跨校区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创造条件让两个校区师生在不同的空间进行无障碍交流,让学生获得没有空间概念的社会支持,那么学生在面对校区搬迁时,就能更有信心地适应新环境,既避免了两校区沟通的来回成本,又能取得更有效更及时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成江.多校区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M].

[2] 严海辉.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保障系统[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4.

[3] 陶能样.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咨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1.3.

篇3

边际效应这个名词对于大家而言肯定感觉陌生,可以用陈佩斯“吃面条”的小品来诠释这一现象:当他吃第一碗面条时,瞒着导演快速地吃完了,感觉“味道好极了”。吃第二碗时,也很痛快,“没感觉”。第三碗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第四碗……后来,再吃,表情越来越痛苦,直至最后送到医院。这就是典型的“边际效应”。

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它是19世纪末奥地利经济学家维塞尔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指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当投入开始增加时,产出随着增长且获得效益最大;随着投入的进一步增加,产出的增长速度出现递减直到为零;继续增加投入,产出不仅不再增加,反而会减少。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能力下降、无责任心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提出教师角色的转变,那就是教师不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然而,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事事必亲为,这样做是能帮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班级也井井有条,而当班主任老师想起来放手给孩子们的时候已为时已晚,不仅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的下降,更是一种班级荣誉感和责任心的被剥夺。班主任表面上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生处处关爱,实际上这是“害”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边际效应”(二):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放在城市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并把它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后一辆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一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他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它告诉我们,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去打烂更多的玻璃窗。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班级管理亦如此,班主任一旦发现某些不好的“苗头”而未及时采取措施,那么,这样的“苗头”就可能燃烧成“熊熊烈火”,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边际效应”(三):严爱失度――趋向极端

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要有区别地给予及时评价或延迟评价,以避免出现“边际效应递减”。比如对于学生中一些不良的思想苗头,要及时给予引导、转化,防止其扩大化。而对有些问题的处理则要等一等,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认识以后再进行处理,效果会更好。如对待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有些班主任往往会大动干戈,立即大加训斥。其实,这样做毫无必要,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徒增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对“边际效应”的矫正对策

对策(一):充分发动学生,相信并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班级一切事务实行“层层落实”制度,发挥集体监督的强大作用,做到班级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从而彻底杜绝部分学生充当“看客”的角色。提倡“各人自扫门前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学生干起事来积极性更高,干劲更足。班主任要做的,就是每天花上几分钟去瞧瞧罢了。

对策(二):在班级管理中,应懂得“破窗理论”,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小题大做”去处理,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玻璃的明智之举。切不可听之任之、姑息纵容。

对策(三):无庸讳言,师生交往,该严肃时要严肃,当认真时需认真,但如果对学生过于严格,老是表情冷淡,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那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长此以往,会造成师生间不能互相理解、沟通,更不利于班级管理。因此,我们应做到严而不过,爱而不溺,让学生既感受到老师爱的阳光雨露,又能体察老师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

篇4

关键词:效应理论 运用 实践 思考

一、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又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相传他性情孤僻,喜欢独居,酷爱雕刻。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倾注于自己用象牙雕刻的一位少女身上,由于天天与雕像相依相伴,他渐渐地爱上了这樽少女雕像,并且真诚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皮格马利翁的真诚最终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爱神就赋予了这樽雕像以鲜活的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所说明的是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在班级工作中,有许多时候,这种效应都很适用。

很显然,对学生的第一次评价,可以算是班主任送给学生第一“印象礼物”。也许教师本人外表的潇洒与否并不重要,但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评价时尽可能有意地、适度地提高对他们的期望值,全班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提高。

我曾有过一次这样的失误:刚开学不久,有个学生迟到了十多分钟。他着急向我解释说:“老师,我吃饭晚了。”我批评说:“怪不得你来晚了,原来是吃饭碗了,没吃盘子吗?”一句不得体的尖刻的话导致这个学生以后接连几天都迟到了。通过反思,在一次班会上,我重新对这个学生进行了评价,并真诚地做了自我批评,在同学们美好期待的掌声中,他从此改掉了拖拉懒散的习惯,后来成为班上“学习园地”的主持人,变得勤奋起来。实际上,给予一个学生一种健康向上的人际期望,比批评、惩罚他要有效得多。

诚然,每个学期末,为学生写含有较重“期望效应”成分的评语,体现出对学生的期望值,激发他们作出较强烈的信任自我反应。比如“送你一句知心话”、“请记住一句名言”“什么是明天的你”等语言形式,将其缺点转化、特点优化、迷点消化、失误淡化、进步强化、理想美化,由此而产生的正面效应是学校、家庭、社会都兼而有之的,其影响也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

二、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原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意思是一样东西的价值同它满足的需要成正比,这就是雪中送炭之所以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因之所在。

班级工作是复杂的。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对文明和美的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而创造必要的教育条件和教学环境。

对于大多数学生人格教育方法的探索,主要在于对其心理品质特点的发现。比如,在班级中开展“评优加星”的活动,设立勤奋之星、守纪之星、成绩优秀之星、爱集体之星、体育之星等达标项目,进行以月或学期为单位的民主评议,合格一项加一星,合格多项的挂红旗,让班上“星光灿烂,相映成辉”。以此为契机,正面引导学生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品质特长,要求其逐步克服较弱的品质并向优秀的品质目标靠近。这样,便于造成良好的整体竞争态势,形成蒸蒸日上的教育气氛。

对于个别学生因人而异,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其营建教育和管理的“轰动效应”磁场。具体地说有团员、干部向“非团员”同学进一言的谈心活动、“我当班长这一天”的自我评价活动、“送你一味治病良药”的赠言活动、“扮演杰出人物角色”的表演活动,建立“互助组”的集体活动等。一种有益的班级活动就是一次有效的教育实践。从“边际效应”的角度来看,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使之成为具有集体意识的成员,就似“雪中送炭”。

三、定势效应

班风建设需要“定势效应”。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不同的班级,学生思想行为上的表现有所不同,要让班级有良好的班风,必须根据学生基本情况作出定向性的思考。有了一个明确的班风目标的指引,让全班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定势,从而在班集体的表现上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专注性和能动性,这就是“定势效应”。

创立“民主科学”的班风,目标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班级主人,养成自立自强的人格,塑造健康完美的自我心理意识和行为规范。因此,“民主科学”是我们班风建设的较长期性的定向目标。

班风建设的目标也可以是有阶段性、有层次的,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时期可以有不同的班风建设的设计。

四、从众效应

从众心理人们普遍具有,一般而言,青少年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更为青少年所接受。在一个班级里,一部分喜欢标新立异的、有独立主见的学生具有非从众行为,其特点和精神要为大多数同学所学习效仿,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他们的威信和被人信任度的提高,是随着这个过程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由此可见,从众心理能给我们两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重视优生品质的优化,促使其完美品格的形成;二是重视后进生品质的转化,促进其接受优秀品质的影响。在班级工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群”、“从众”的行为,具体做法有:鼓励优生出众,要求他们更多地关心和帮助后进生,以增强他们自觉成为替代“教师”角色的人;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则要求他们牢记是“群体”中的一员,努力自强,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激发他们为班争光的情感。此类班队活动的开展能够达到优化后进生心理品质的目的。

五、权威效应

权威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班级工作的权威效应是比较显而易见的。

其一,班主任要努力塑造自我形象,用良好言行举止感染学生,用完美的人格精神感化学生,用丰富的知识水平教育学生。其二,除了班主任自身的权威外,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干部树立权威,如自习课的纪律管理、活动课的组织与设计、班级工作的小结、社会实践的安排与指挥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干部去独立承担。

当然,力求班级工作的正面影响应必须排斥或摒弃负面效应的影响。诸如实践“期望效应”要防止学生滋生自我陶醉的情绪;实践“异性效应”要调控学生分散精力的行为;实践“边际效应”要适时更正学生“自暴自弃”的观念;实践“定势效应”要注意解决各班学生容易自作主张的矛盾;实践“从众效应”要研究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方法;实践“权威效应”要克服盲目崇拜意识的萌芽等等。有位教育改革家说过:“弃恶扬善绝不仅是教师自己的事,而是师生共同的事,教师让学生干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使学生觉察到心灵中有一种美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这正是我们所要共同追求的理想的教育效应!

篇5

“初始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而且这个第一印象将对他人产生很强的影响,并迅速在对方的头脑中储存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梭哈效应

“梭哈”是纸牌游戏的一种。所谓“梭哈”,就是根据手中现有的牌和未知的牌来决定下注额,是跟是加?是放弃还是清底?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判断力,还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斗的是魄力,更是胆识。

麦穗原理

“麦穗原理”是一则小故事: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向苏格拉底请教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颗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只能摘一次,只可向前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两手空空地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柏拉图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中间就算看到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我也不知道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现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最终我什么也没摘到。”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恋爱中的人常常会被晕轮效应蒙蔽双眼,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毁了自己的一生。在他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于是,他娶了有“莫斯科第一美女”之称的娜坦丽,但娜坦丽完全是一个绣花枕头,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丝毫不感兴趣。相反,她却要求普希金陪她游乐,在豪华的晚会、舞会中虚度光阴。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

马赫带现象

“马赫带现象”原本是种视觉现象,是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同样,当人们沉迷在爱情中的时候,也不自觉地对爱情信息进行了主观上的加工。在有对比的情况下,优点可能会被无限放大,缺点也能被无限放大;而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优点可能会被忽视,缺点也可能会被忽视。

布利丹效应

“布利丹效应”是从一个外国成语引申而来的。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讨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草料中间,两捆草料看上去差不多,毛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竟活活被饿死了。”“布利丹效应”主要是指人在决策中左顾右盼、难做决定的现象。

人们经常会笑话驴子蠢,但深处爱情漩涡中的人,真的比布利丹的毛驴聪明吗?很多人在选对象时,嫌有才华的人没钱,嫌有钱的没才华;嫌有应酬的不顾家,嫌顾家的没出息;嫌老实的人不浪漫,嫌浪漫的人靠不住……最终错过了美好的爱情,这不是很可惜吗?

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是指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

篇6

各地先后迎来大雪,雪天是适合喝酒煮茶听故事的。

恩将仇报的故事简直写满了史书

先讲一个故事:

某人在四线城市,有套单位集资建的小房子,60O左右,因为房子小,家里经济情况改善后,某人又买了一套大房子。因为装修新房等原因,小房子一直空着。

这时某人乡下有个亲戚过来打工。亲戚就说,不如把房子租给我吧,我付你房租。某人同意了,考虑到当时租金也就500块钱,还不如不要。就这样,过去了很多年,亲戚一直也没给过租金。而这期间房价一直在上涨,租金自然也涨;某人在这期间又陆续买了2套房子,贷款。

后来,某人相中了一个新建商场的商铺,地段价格十分诱人。商铺昂贵,某人要买商铺就必须要卖掉2套房子。权衡之后决定卖掉给亲戚的那套房子,再卖掉一套贷款的房子。好的地段当然看上的人很多,时间有限,所以某人就去和亲戚讲,能不能尽快再找个房子租。

接下来,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情了。亲戚非常生气,表示:“你什么意思,这不明摆着撵人走吗?有话你就明说,我们交你租金不就行了吗?至于找个借口把人往外撵吗?你这不缺德吗?”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亲戚根本就不去找房子,某人实在等不了,直接自己去中介找了间合适的房子,并且表示可以先垫付1月的租金。亲戚一看,实在是没办法了,说那你直接把房子卖我吧!某人着急买商铺,况且卖谁不是卖啊。

但万万没想到,亲戚提出10万块钱买这套房子!某人心情简直日了狗,按市价这套房子已经升值到23万,中介甚至表示,如果卖20万可直接现金收房。某人无法接受。

然后亲戚就找了很多人过来说:两口子不容易,孩子还上学,打工也不轻松,你们两家又是这么近的亲戚,你们家好几套房子,那么有钱,也不缺他这点小钱,就算照顾亲戚了,便宜卖给他得了巴拉巴拉……某人最后表示可以看在亲戚的面子上,20万卖给他,亲戚要是不买,就直接委托为中介了。

然后画风就变成了这样:“你们这是要把人赶尽杀绝啊!为了钱,连亲戚也不认,为了钱,连心都黑了。你这样要遭报应的,你这样要家破人亡的!”最后的结果是,两家人闹得仇人一样。

故事讲完了,是真事儿,欢迎对号入座。太宗曾经曰过,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恩将仇报的故事简直写满了史书,当年北燕王高云,救了两个吃不上饭的壮士,又赐宝物又赐美酒的,时不常地还一起玩玩美女(咦……)结果呢?这俩壮士某天突然想:凭啥咱俩天天见到他还要鞠躬下跪的,凭什么他是王,咱们连个官都没有,然后两个人持剑入宫,活生生把北燕王给弄死了。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自古,中国有句很耐人寻味的谚语: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我为你雪中送炭,你愿我家破人亡,更有甚者,真的就上来把你弄死了!

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对贵民族的劣根性表述的入木三分。不过,我想抛却所谓的“中国人的劣根性”,严肃地谈一谈造成这种畸形情感状态的根源。

很多慈善家、NGO组织者和心怀悲悯的好人,在对某些人(注意是某些人)进行帮助之后,却事与愿违,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帮助,竟然回馈我们的是冷冰冰的伤害。

你说,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事,你骗人,我不信我不信我就是小公举,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都是非常勤劳善良的。好吧,上图:

一个馒头店主,看到很多环卫工人和流浪汉吃不上热乎饭,开办了“爱心馒头”,免费送热乎馒头。过分的不仅仅是“我不要馒头了,你退钱给我吧”,更多过分的在于,停止免费送馒头后,很多“纯洁善良的底层民众”大闹馒头店,污蔑栽赃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

我真的很难忘记馒头店店主哭泣的画面。店主和她帮助的人非亲非故,而且人数庞大,不可能来领馒头的人都是“坏人”。为什么这些人都没意识到:他们本该感谢这位在寒冬中送他们热馒头的善良女人啊!

感恩的边际效应

“为什么?”

如果用经济学的概念解释,我认为这是一种“感恩的边际效应”。神马是边际效应呢?枯燥的经济学定义我就不在这里复制了,我来举个栗子吧:

你快饿死了,有人给了你一个馒头,你感激的恨不得给他做牛做马;然后又有人送你馒头,你感激的痛哭流涕;然后,又一个馒头之后,你饱了;然后,依然有人不断送你馒头……

当你手里攥着几十个馒头,你几乎已经忘记这些人救了你,你的心理很可能是:我勒个去,慈善作秀的为什么只知道送馒头,我还需要衣服,我还需要钱……

第一次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帮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心存感激的,但如果同一个人对他施惠第2次、第3次、第100次之后呢?

不好意思,他会觉得这理所应当!

你说,馒头店资助的都是底层穷人,穷人毕竟有其思维局限性。好,我再举个例子,受资助者都是“天真无邪”的学生,其中不乏大学生:

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位曾经感动中国的歌手?

丛飞,是的,这实在是个悲伤的故事。作为曾经风光的男歌手,丛飞短暂的一生参加400多场义演,累计捐款300多万,资助183名贫困学生,为了供贫困儿童上学拼命演出,耽误了治疗,死于胃癌,终年37岁。在丛飞身患胃癌实在无法继续资助时,那些天真无邪的学生和国家栋梁的大学生是怎么做的呢?

“骗子,义演赚了那么多,胃病能花多少钱?”

“你不是说好要把我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你还在上初中你就不出钱了,你不是坑人吗?”

“你什么时候才能治好病演出挣钱啊?”

sorry,我想爆粗口了,请善意地相信作者是个温和的人,我只是觉得,这里应该有粗口!

很难想象丛飞最后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家徒四壁,他去世的时候,女儿还不到一岁,那些他曾经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去帮助的人,在他频死时刻,还在和他伸手要钱,态度冰冷而强硬,很多学生甚至拒绝承认被丛飞资助过,更别提看望。

《中国青年报》当年的报道,注意最后一句:“我从没有强迫过他”。

“为什么?”

除了“感恩的边际效应”之外,我再向各位普及一个心理学概念:“失败者的愤怒”。

失败者的愤怒,是源于对自己失败的境遇感受到的自卑与恐慌,但由于人总是能够无条件的原谅自己,因此这种对自身境遇的自卑与恐慌,在自我心理的调节下(或者你可以理解为扭曲下),从一开始就跳出了自我的检讨,而转嫁到他人。

丛飞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感恩的边际效应”加上“失败者的愤怒”。因为这种心理上的扭曲,受助者摇身一变,从“受人资助”变成了“被丛飞利用”的弱势群体,不仅逐渐忘记了当初第一次接到资助的感动,到最后,被资助者反而认为丛飞帮助自己是有目的,转而仇恨丛飞。

强于自己的人总在提醒自己的失败,而人又无条件原谅自己的无能并转移自己的自卑。因此“失败者的愤怒”在越亲近的关系中,表现的越明显,因为他潜意识里认为你们的能力思维格局都是一个层次的,你比我过得好,只是运气好而已,他永远看不到你自身的努力。虽然部分人确实是因为运气好而过上好日子的。

篇7

【关键词】物质环境;幸福感;维他命模型

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公式b=f(p,e),强调从个人(p)与环境(e)两方面来探究对个体心理与行为(b)的影响。幸福感研究也是如此,一方面研究个体特征(例如人格、态度、基因遗传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也强调环境(例如工作特征、物质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物质主义价值观盛行,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老百姓有“过分强调物质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的倾向。一些人把功名利禄当作了人生最重要的追求,然而这些一定可以带来幸福吗?后文分析指出,老百姓对幸福概念本身有认知误区。并通过著名的幸福感维他命模型来说明:物质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已经发表的实证证据也被列出。

1 幸福概念认知的误区

对幸福定义的认知误区可能导致所追寻的东西并非幸福,而只是物质环境状态,或只是幸福的一部分内容。前者会造成生活目标与幸福低相关,后者引起幸福感并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幸福既是快乐感,也是个人潜能发挥与自我实现,是快乐与意义的统一。快乐感表达了三层意思,对生活与工作的满意、较多的积极情感与较少的负面情感。

笔者的调研显示,绝大多数人内心对幸福的认知与心理学家对幸福的定义有较大偏差。年龄越大的国人把幸福倾向于定义为“某种”环境状态,比如孩子乖、钱够用、身体健康。事实是这些并非幸福本身,而只是导致幸福的工具,或者说实现幸福的路径,并且存在边际效应递减与“额外消耗”的作用。

年轻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体验,强调积极的情绪体验与满足感。这准确地表达了“主观幸福感”的内容,遗憾的是纯粹的快乐取向具有享乐主义的倾向,只有个别年轻人把握到了快乐与意义的统一。

2 幸福感的维他命模型

2.1 维他命模型

维他命模型反映了在一定的物质环境水平之内,环境特征对幸福感有积极作用,但是超越了某个水平之后,会对幸福感产生“持续效应”(Constant Effect,CE)或者“额外消耗”(Additional Decrement,AD)。

Warr(1987)的维他命模型(Vitamin Model)包括9种工作特征(后来发展为12种),分别是个人控制的机会、技能运用的机会、外部目标、多样性、环境的清晰度、报酬、物理安全性、领导支持、人际接触的机会、重视的社会地位等。

这些工作特征就如同身体中的维生素,是必需的;但是当维生素过量之后,部分对身体是有害的,反而起到反作用,而另外一些维生素对身体的作用则维持不变。维他命模型中的某些工作特征(报酬、物理安全性和重视的社会地位)在过量后,会维持原有的效用不变,被称为“持续效应”,这种情况非常类似经济学中所言的边际效用递减为0的状态;其他几种工作特征过量后,则会对幸福感有害,被称为“额外消耗”。在高水平的环境特征下,对于具有“额外消耗”效应的工作特征,其对幸福感有负面作用;而对于具有“持续效应”的工作特征,其对幸福感的作用维持不变。

2.2 实证的证据

实证的证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发现高收入与幸福相关程度低;二是长期研究的数据积累显示,作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个体特征比环境特征更加重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教授等人(2006)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显示,超越平均收入的高收入者倾向于对生活更加满意,但是相比其他人,他们比较难于获得片刻的(moment to moment)快乐体验,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处于紧张的状态,很少花时间参加娱乐休闲活动,所以并不显得比其他人更加快乐。这解释了收入对幸福感影响有限的原因。Judge等人(2010)对薪酬与工作满意度的元分析结果也显示,薪酬与工作满意度和薪酬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和023,说明二者的相关程度并不是特别高。

探究个体特征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包括认知过程、人格倾向、基因遗传。Steel,Schmidt和Shultz(2008)对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作了全新的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人格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总体变异的39%到63%。有学者研究了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与幸福感的关系,证实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在此研究中,作者采用了PWB和GHQ(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两个问卷来测量幸福感。发现第一次测量的心理资本与第一次和隔一段时间再测的PWB量表的相关系数都是047,第一次测量的心理资本与第一次和隔一段时间再测的GHQ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24和027。此外,双生子的研究发现,由不同家庭领养的同卵双生子幸福感关联度高达52%,而异卵双生子的关联度只有2%。综合以上各种个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力会发现,平均来讲,个体特征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达到了60%及以上,环境特征的影响远远小于此。

3 研究启示

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追求物质上的丰裕,以为有钱就幸福、有车有房就代表了幸福,不过那不过是幸福的错觉(happiness illusion)罢了。从幸福概念上,这些本身绝对不是幸福,只是走向幸福的部分路径,且只有有限的作用。结合上文的探讨,最后提出下列幸福建议。

第一,通过幸福观教育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物质环境只是幸福的工具,非幸福本身。物质环境本身对幸福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已经有不错收入的人,希望其更加关注家庭和睦、工作生活平衡、休闲活动。

第二,对人富有爱心,了解身边人内心真正的想法,做精神的伴侣,而非一味地施加世俗的压力;帮身边的朋友建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形成积极的思考方式。

篇8

目前,由于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尚未完全消除,公众的生活环境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合法利益还不时会受到不法侵害。媒体理应为公众担负起监测形势、守望环境的职能。媒体不断提醒公众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保护公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天经地义,责无旁贷。

事实上,这种为公众“提个醒”的新闻报道在我国媒体上并不罕见,已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常态。特别是每当社会上重大事件曝光以后,总有媒体教给公众若干方法,识破骗子的伎俩,避免再有人上当。应该说这确实很有必要。在目前的状况下,这也许是最好的方法。不过,我们还是认为,媒体更应该代表公众,提醒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做好自身的工作,使其尽快得到公众的反馈,切实加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为公众保驾护航。

其实,为保护公众的利益创造一个安全、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政府拥有公共资源,拥有行政权力,其宗旨就是要为公众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其真正的内涵也就在于此。大众媒体提醒公众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固然不错,但如果不同时提醒政府职能部门更好地承担起应负的职责,坚决打击侵害公众利益的不法行为,就会使人感到一种舆论监督的偏差。应该建议政府的职能部门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严惩一切欺诈行为,彻底净化社会风气。只有这样,媒体的提醒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媒体的社会功能才能得到真正发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