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旅游市场调查问题8篇

时间:2023-10-08 09:43: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旅游市场调查问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旅游市场调查问题

篇1

[关键词]新开发旅游地;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4-0023-06

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规划掀起了新一轮热潮,县域旅游规划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许多市县都把旅游业作为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试图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改善经济状况的一大举措。在新开发旅游地的规划中一些特有问题很值得关注,如客源市场分析方法的独特性。客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客源市场分析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开发投资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是旅游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旅游规划中客源市场分析的依据是历史统计资料以及景点的抽样调查报告,但是很多新开发旅游地统计资料空白,根本无从查起,一些小景点也大多处于原始状态,无法进行实地市场调查。单纯的定性分析缺乏可信度,所以在这些地区进行客源市场分析就要另辟蹊径。目前的研究很少关注在缺乏历史资料的情况下,旅游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如何进行。本文以洛川旅游规划中的市场分析为例,运用潜在客源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研究新开发旅游地的市场定位和预测。

2 研究区域概况

洛川位于陕北南部,是以苹果种植为主的农业县,没有规模大、效益好的支柱工业,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洛川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全国8个主类31个亚类的旅游资源中,洛川县拥有7个主类14个亚类,分别占87.5%和45.2%,其中,洛川会议纪念馆、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洛川苹果、蹩鼓、农民画、泥塑、毛麻绣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一定的客源市场。近年来,洛川县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试图从中寻找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开始编制洛川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3 洛川旅游市场分析

3.1现实旅游市场分析

为获取洛川现实旅游市场方面的信息,规划组于2006年7月20日-30日在洛川会议纪念馆、民俗博物馆以及重要的旅游饭店发放游客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93.3%。经过统计分析,获得了洛川现实旅游市场的主要特征(见表1)。洛川旅游业受开发时间短、旅游基础设施滞后和旅游形象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客源市场规模小。目前洛川每年可接待旅游者15万人次左右,主要来源于陕西及其周边省区。陕北和关中的游客占洛川现实客源市场的56.3%,陕南和周边各省的游客占23.2%,全国其他省的游客占20.5%,外省游客多是商务和公务之便的顺访者。旅游者单人次消费不高,据调查,每人每天在洛川的消费不足100元。从游客对洛川旅游产品的偏好来看,红色旅游产品和民俗旅游产品受旅游者的欢迎。

3.2潜在旅游市场分析

3.2.1潜在市场的空间分布和等级

旅游市场的空间定位,即确定市场合理的空间范围,从“市场是一个场的角度”看,即确定旅游地吸引力的有效区域。根据距离衰减法则,来自距旅游目的地500公里范围内的游客大约占游客总量的80%。因此,以陕西的10个城市和陕西省周边的重要城市银川、太原、郑州、洛阳、庆阳、平凉、临汾、晋城8市为代表,研究潜在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和等级特征。

根据旅游市场学的一般原理和国内外文献,选取10个影响居民出游力的因子来分析潜在市场的出游力。居民潜在出游力主要由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状况等决定。经济要素是影响居民出游力最基本的因素,选取X1-人均GDP、X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等反映经济因素。交通方面,由于洛川和周边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是公路交通,选择X5-公路客运量(万人次)和X6-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公里)反映交通差异。以X7-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量(部)和X8-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量(户)和来衡量信息通达程度和外向性。另外,X9-非农人口(万人)和X10-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地区出游力。考虑到国家实行统一的节假日制度,各地区差异不大,因此忽略此项。除X5和X9是总量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是相对指标或人均指标,可以更加客观地探讨这18个城市居民出游力差异。

通过对以上指标和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划分洛川潜在客源市场的等级。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降维,即抽取少于原来指标个数的互不相关的共同因子来代替原来的指标,达到既不丢失信息又可以降维的作用。共同因子反映了同类指标的特征,综合解释能力较强。另外,各指标的权重由它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率决定,因此权数的确定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以上述18个城市为样本,以10个指标为变量设计原始数据矩阵,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KMO=0.760>0.6,适合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从变量相关矩阵中提取因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两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1.2%,也就是说,用这两个因子可以代替原来的10个变量,提取F1和F2作为评价18个城市出游力的公共因子。

F1作为第一主因子,贡献率为43.596%,从表3可以看出,在X1、X2、X3、X4、X7、X8上的因子载荷值较大,而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富裕程度和外向程度。F2作为第二主因子,贡献率为38.276%,在X5、X6、X9、X10上的因子载荷值较大,这些指标反映了人口和人口流动状况。由表4,公因子的线性组合是:

F1=0.252ZX1+0.309ZX2+0.094ZX3+0.122ZX4

-0.184ZX5-0.100ZX6+0.273ZX7

+0.220ZX8+0.022ZX9-0.121ZX10

由表5可知,在距离洛川500公里的大中城市中,西安、郑州、太原、银川、洛阳的出游力较强,晋城、咸阳、临汾、宝鸡、延安、渭南的出游力一般,铜川、汉中、榆林、平凉、庆阳、商洛、安康的出游力较弱。

3.2.2潜在客源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由于地区经济和个人收入的差异以及旅游者偏好的不同,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市场分析过程中有必要从多方面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规划组于2006年8月1日-12日在西安、渭南、宝鸡、榆林、延安、银川、庆阳、洛阳、太原9个城市发放了8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59份,有效率为94.9%。问卷发放的范围涉及陕西省内外,包括了不同出游力的城市。问卷的内容主要有洛川在客源地的知名度、潜在市场居民到洛川旅 游的意愿、动机、产品偏好和障碍因素等。经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洛川在客源地的知名度和映象

洛川在省外市场的知名度为52.52%。对旅游目的地的原生映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潜在旅游者的消费,本项调查采用5项名称量表测定潜在市场的居民对洛川的映象。结果显示,人们对洛川的原生映象存在着地域差异。在陕西周边省,提到洛川,人们第一映象最多的是洛川会议,占57.2%,其次是洛川苹果,占25.6%。而在陕西省内,人们第一映象最多的是洛川苹果,占62.3%,其次是洛川会议,占34.8%。其他选项如黄土地貌、黄土民俗等只占很小的比例。

(2)潜在市场居民了解洛川的方式

潜在市场居民了解洛川的主要途径是广播电视、书籍报刊、路过和亲朋介绍,分别占24.7%、20.3%、19.4%和17.3%。网络这种现代媒体在洛川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有限,旅行社也很少将洛川纳入旅游线路,分别占5.8%和1.8%。居民了解洛川的途径存在着地域差异,外省居民知道洛川大多通过书籍阅读,陕北地区居民了解洛川主要是因为路过或者去过,关中地区居民了解洛川的各种途径所占比例较均衡(如图2)。

(3)潜在市场居民到洛川旅游的意愿和动机

陕北和关中地区因为距洛川较近、交通方便,到洛川旅游的意愿强烈,分别占42.1%和44.8%,而洛川对外省居民的旅游吸引力有限,愿意到洛川旅游的占22.1%。陕北、关中和外省的潜在旅游者去洛川旅游的主要动机存在差异。陕北潜在游客去洛川的主要动机是参观革命圣地、利用路过和做生意之便;关中和外省潜在游客去洛川的主要动机是参观革命圣地、欣赏黄土奇观和体验民俗风情(如图3)。

(4)潜在旅游者对洛川旅游产品的偏好

调查结果显示,参观革命圣地、体验民俗风情、欣赏黄土奇观、参与苹果专项旅游是潜在旅游者所喜爱的洛川旅游项目,这与旅游动机是一致的。不同客源地和不同职业的潜在旅游者对洛川旅游产品的偏好存在差异。参观革命圣地受到各个潜在市场旅游者的普遍认同,对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的偏好则不一致。外省潜在旅游者希望到洛川能够体验民俗风情、欣赏黄土奇观,陕北潜在旅游者偏好度假和苹果专项旅游,关中地区的潜在旅游者对陕北民俗和苹果专项旅游较感兴趣(如图4)。通过对潜在旅游者的职业与旅游偏好的交叉分析发现,工人对苹果专项旅游和参观革命圣地比较感兴趣,公司职员和学生喜欢民俗风情类旅游产品,农民喜欢苹果专项旅游和度假类型的旅游产品,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和离退休人员则偏好革命圣地、民俗风情类旅游产品(见表6)。

(5)洛川旅游市场的竞争状况

目前洛川的旅游吸引力远不及陕北其他旅游景点,潜在市场居民去过延安革命旧址、黄帝陵、壶口瀑布等陕北景区的分别占42.7%、41.4%和31.2%,而去过洛川会议旧址和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的仅占9.7%和5.3%。但61.6%的人表示,即使陕北有这么多著名旅游景点,他们仍有可能去洛川旅游,说明洛川的旅游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开拓空间。

(6)限制潜在旅游者到洛川旅游的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不了解洛川是妨碍潜在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的首要因素,占47.3%;交通不便是阻碍游客到洛川旅游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占35%;缺乏特色旅游项目是阻碍潜在市场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占28.5%。其他阻碍因素如“对洛川的景点不感兴趣”和“去过的地方不想再去”仅占很小的比例。

3.3 洛川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通过对洛川现实旅游市场的调查以及潜在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等级和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分析,可以对洛川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定位。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榆林等地居民到洛川旅游的意愿较强,占43%,且到洛川的交通非常方便,应定为核心客源市场。太原、郑州、银川、洛阳、晋城、临汾出游能力较强或者一般,居民愿意到洛川旅游的占22%,故将其定位为拓展市场;陕南的汉中、商洛、安康因为与洛川距离相对近、旅游资源差异大,也应定为拓展旅游市场。平凉、庆阳等地出游能力弱,且洛川旅游资源与其相似性强,对当地居民的吸引力很有限,因此不作为市场拓展的重点。全国其他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可作为机会市场。洛川旅游市场应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公司职员和学生为主,重点开发民俗风情、革命圣地、黄土奇观和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

4 洛川旅游者数量预测

游客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交通条件的改善、新景点的开放、促销手段的加强等直接因素以及区域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等间接因素,直接因素的影响易被预测。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目前阻碍潜在旅游者到洛川旅游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条件不便、对旅游信息不了解和缺乏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如果认为到洛川的游客数量变化是这3个因素的函数,未来随着这3个条件的改善,游客量就会不断增加。“目前阻碍潜在旅游者去洛川旅游的障碍因素”统计结果显示,在3个主要阻碍因素中,有的被调查者只受阻于其中1个或2个因素的缺位,也有的受阻于3个因素的缺位,对这3个主要障碍因素的各类选择比例如表7所示。

对某一类障碍因素,通过不断改善,其障碍影响会逐渐消失,客源市场中那些把它看作是妨碍其去洛川旅游唯一阻力因素的潜在游客,未来可能会变成现实游客;那些把它看作是妨碍其去洛川旅游两个主要阻力因素之一的潜在游客,其中的1/2可能会变成现实游客;把它看作是妨碍其去洛川旅游3个主要阻力因素之一的潜在游客,其中的1/3未来可能会变成现实游客。因此,如果某一类障碍因素得到完全改善后,年游客量的预测值为:

其中y为游客数量预测值,p为核心市场的潜在旅游者规模,a为核心市场旅游者的成行系数;q为拓展市场潜在旅游者的规模,b 为拓展市场旅游者的成行系数,wi为各类选择比例,v为核心市场和拓展市场占全部市场的份额。洛川的核心市场共有城镇居民802.66万人,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到洛川旅游的占43%,即p为345.14万人;拓展市场有城镇居民1107.58万人,愿意到洛川旅游的占22%,即q为243.67万人。利用专家打分法,测得核心市场潜在旅游者的成行系数a为0.3,拓展市场潜在旅游者的成行系数b为0.1。根据距离衰减法则,v的值为0.8。

依据该公式,可估算出在不同的障碍因素得到改善后的游客数量。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仅提高洛川旅游产品的质量,丰富旅游活动,消除“缺乏特色旅游项目”这个障碍因素,则洛川旅游者的数量估计值为84.3万人。如果其他因素不变,通过大力实施宣传营销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不了解洛川旅游信息”这个障碍因素消失后,洛川游客数量的估计值为56.6万人。当其他因素不变,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瓶颈消失后,洛川旅游者数量的预测值为25.9万人。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进行比例折算,可估算3个主要障碍因素消除后的游客数量。潜在旅游市场有84%的被调查者关注这3个障碍因素,消除后的游客数量估计值为:(345.14×0.84×0.3+243.67×0.84×0.1)/0.8=134万。

篇2

关键词:市场营销;长寿;国家森林公园;宿营

宿营旅游市场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要有宿营旅游者,它是宿营旅游市场的核心要素,只有宿营旅游者的存在,才能产生旅游活动基本需求;二是参与宿营旅游的动机,它是由旅游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引起的,是促使旅游者外出进行宿营旅游活动的主观动机;三是具有或者可能具有购买宿营旅游产品的自由支配收入的支付能力,它是宿营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经济基础。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主客观条件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宿营旅游者。

从卖方角度来说,一个市场是由那些具有特定的需求和愿望,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求和愿望的全部潜在顾客所构成。现代旅游市场中,存在着高度的竞争性,一个旅游产品(宿营地本身就是一个产品)要打开市场、占领市场,就必须有它的特色、质量、吸引力及价格等诸多因素的最佳组合,同时还要顾及旅游者的购买条件和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宿营旅游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产品,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还是新生事物。因此,要在形象品牌、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五方面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只有让人们对宿营活动价值、特色、质量以及条件等有了深刻的了解、认识并发生兴趣,宿营地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并转换为巨大的经济效益。

宿营地如何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在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中脱颖而出,研究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十分必要。

一、长寿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于1993年兴建,1998年对外开放,总面积23.6平方公里,是距离哈尔滨市最近的集滑雪、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国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长寿国家森林公园以滑雪旅游而着称,长寿山吉华滑雪场是拥有15条高、中、初级雪道的综合性、大规模的SSS级旅游滑雪场,是黑龙江省接待人数最多、等级最高的滑雪场之一。长寿国家森林公园奇峰险峻,山高林密,沟谷幽深,怪石嶙峋,形态万千,是进行森林探险、狩猎和冬季滑雪旅游的理想场地,更是进行森林浴的天然场所。山内自然生长的娃娃鱼是我国珍稀品种,园内还有獐子、紫貂、鸳鸯、飞龙等珍贵野生动物20余种,以及各种浆果和药用植物,菌类植物等上百种,物产资源极其丰富;林间的奇花异草有暴马丁香、兴安杜鹃、野玫瑰和白铃兰等,春夏时节竞相怒放,芳香四溢。

公园内基础设施达到了水、电、路、通讯完备,自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7万余人,公园设计最大接待容量为3.8万人/日,且园内旅游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这里还建有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野外生存拓展培训中心、户外攀岩基地以及宾馆、度假村等服务项目。

二、基于线性回归分析下的哈尔滨旅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哈尔滨旅游业总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到哈尔滨旅游业发展趋势及旅游总值,哈尔滨市2005年-2009年GDP及旅游业总量如下图所示:

设国内生产总值为自变量X,旅游业总值为函数Y;根据定性分析已知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Y=a+bX。保守估计X与Y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当X发生改变时,其他相关变量不变。则可利用以上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法计算X与Y之间相关程度强弱。

Matlab 程序

>> x=[1830 2110 2436 2868 3258];

>> y=[140.5 171.9 204.4 245.9 294.5];

>> c=polyfit(x,y,1)

>>c=0.1057-52.9234

>> x1=0:500:3500;

>> y1=polyval(c,x1);

>> plot(x,y,'b*',x1,y1,'r')

b=0.1057a=-52.9234

根据计算得到线性方程为:Y=-52.9234+0.1057X

依据该线性方程可做出回归预测,按哈尔滨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的保守估计测算,已知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258亿元,根据回归方程,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预测值为336.2亿元,依此类推,可计算出2011年-2015年旅游总收入。根据国际标准,若旅游业收入占到国民生产总值10%,则旅游业可被看作该国支柱产业,根据计算2017年哈尔滨可望达到10%。

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的专题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获得世界旅游市场8.6%的份额,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就宿营旅游而言,目前中国宿营旅游占整个旅游业的比重仅为20%左右,远低于旅游发达国家50%的比重,但汽车保有量和自驾游已具备了相当规模。目前我国旅游业的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各种旅游景区繁多,支撑宿营旅游发展的整体环境已经形成。因此,可以断定哈尔滨的旅游业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宿营旅游作为旅游市场中的新兴旅游产品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三、哈尔滨宿营地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由于针对宿营地的研究有限,所以通过调查哈尔滨的居住人口对宿营地旅游的了解程度,研究宿营地住宿的市场发展潜力及其可行度,为宿营地旅游市场策划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在校的大学生,哈尔滨市民。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具体工作的展开采用的是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哈尔滨市民对宿营地旅游的了解程度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可以看出66.7%的人都对野外宿营地多少有一些了解。其次不了解占到33.3%。由此可见宿营地旅游对于哈尔滨的市民来说并不是十分陌生的。据调查统计,人们在进行宿营地旅游时间段的选择上呈现以下特点:休假时和周末较多,分别占49.4%和29.1%,每个人的休假时间可以自己选择,灵活性很大,旅游者可以选择淡季时休假出去进行宿营地旅游。而周末一般是两天假,对于进行近距离的野营旅游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二)选择宿营地类型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选择宿营地的类型也不同。调查表明72.5%的被调查者喜欢可以开车进入的宿营地,11.4%的被调查者偏爱以搭公交车或者专线车出游,16.1的被调查者偏好其它方式。

(三)可接受的价格及对宿营地最关心问题

1.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被调查的人们都倾向于一晚20―50元的价格,因为宿营地的设施比较简单,服务质量和住宿水平等肯定都比不上在饭店住宿,所以人们给定的这个心理价格也算比较合理,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

2.在调查中超过半数被调查者关心宿营地的安全问题,其次是宿营地交通,最后是宿营地设施完备情况及服务问题等。

3.爱好宿营旅游的消费者大部分比较关心宿营地其他旅游产品,例如是否有其他娱乐项目,例如骑马、狩猎等,并具备一定的特色。

(四)出游季节

由于宿营地旅游对气候和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被调查者在出游季节上都比较统一的选择了5月-9月(83.9%)、4月(9.2%)、10月(6.9%),没有人选择冬季出游。

(五)哈尔滨宿营地旅游目标市场的特征

通过对客源市场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可以总结出哈尔滨宿营地旅游的目标市场具有以下特征:

1.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比较偏爱这类野营式旅游;

2.喜欢宿营地的类型是可以开车进入的营地;

3.可接受的价格普遍较低;

4.在乎宿营活动中的相关娱乐项目,并带有特色;

5.都喜欢在休假、周末和5月-9月出游;

四、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宿营区营销策略

(一)宿营区形象品牌

宿营区形象品牌是宿营区在旅游市场中有效传播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宿营区应依托生态、环保等绿色形象,突出在城市边缘有这幺一个可供人们游憩的绿地。人们每天忙碌、生活在喧闹、复杂、污染的都市中,需要一个在周末驱车仅30分钟路程便可到达的生态区,可以享受大自然最美好的一面,成为周末人们一个绿色的新家。

感性定位:周末城郊绿色新生活

以绿色的新生活为引导,涵盖了宿营活动、亲近自然、探险、狩猎等综合服务,是一种将休闲、娱乐、学习集为一体的新的生活,给人以立刻想要体验的冲动。

理性定位:哈尔滨市近郊一体化宿营中心

全新的宿营体验中心,以长寿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打造黑龙江宿营综合活动第一品牌。

(二)产品策略

以体验式产品为原则。游客在园内宿营不仅可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体验到在帐篷中露营的欣喜,还可以在园内体验到例如探险、狩猎、观摩野生植动物等一系列活动,因此,宿营只是作为众多活动中的一个项目,应将宿营和其他相关娱乐休闲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连锁效应,并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吸引游客,在开发产品中应着重考虑青年及中年游客的喜好和偏爱。

(三)价格策略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商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定价要以市场为导向,针对性的确定自己的价格。目前来看,宿营活动尚未普及,在黑龙江地区,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宿营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宿营地。该宿营地应按照以价值为基础的定价法进行定价,可估算出游客愿为此项目或产品支付的最高金额,结合我国宿营活动的实际要求进行定价。目前,我国宿营活动处于起步时期,价格过高会使游客产生抗拒购买的心理,在定价方面应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为主,让更多的游客体验到宿营的乐趣,逐步打开市场。

2.针对不同等级的宿营旅游目的地和不同的目标市场,应该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在宿营地旅游实行之初,应该推出一些价格优惠策略,或是采取低价策略,以此来吸引潜在的旅游者,让不了解宿营地旅游的人们体验到宿营旅游的乐趣与好处,并以此号召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加入到这个旅游中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利润。今后再随着宿营地旅游市场的发展适当调高价格,或制定不同的价位以满足不同的旅游者。

(四)渠道策略

1.完善旅行社渠道建设。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发挥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为旅行社提供便利,积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在散客接待方面,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健全旅游服务功能。可以借鉴其他宿营地的成功经验,加盟电信运营商联盟商家,为游客创造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平台。

3.发展电子商务交易。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国内游客中,散客市场对在线旅游服务的需求最大。中国在线旅游市场里发展潜力非常巨大。长寿山国家森里公园营销渠道建设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培训旅游企业的互联网使用技术,建设系统的旅游营销渠道。

(五)促销策略

1.促销是一个可以把所有信息都传送到目标接受群的一种沟通工具。促销是销售的助推器,适当的促销手段可以对商品或服务的销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目前,长寿国家森林公园知名度尚未建立,应采取“地毯式”的旅游促销,提高其边际收益,提高促销效率,需要以塑造品牌为主,突出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宿营地的旅游形象,借助相关媒介提高其知名度。

3.尤其是通过市场调查,当前应当首先面对的应该是年轻和中年消费者,宿营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促销策略:

(六)网络促销

1.建立网站,不断变化增加关键词,利用多种门户搜索推广。

2.网络媒体文章,让有针对性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相关潜在旅游者看到旅游地信息,提供宿营活动基本的知识,供游客阅读查询。

3.网络广告,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立意新颖要和宿营这个新鲜的旅游活动相结合。

4.建立宿营论坛,供部分驴友和潜在游客相互交流学习。

(七)平面广告

广告可以是产品建立关注度最有利的工具,要做到主题明确,定位清晰,创意十足。以绿色为重点,生态环保为依托,新颖的宿营活动为主体,向人们传递宿营时代已经到来。

(八)注重促销效果评价

促销效果评价可以通过定期的抽样调查,调查游客获取信息的方式、大连旅游的知名度等,大致了解旅游促销效果,对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促销构建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策略》中信出版社,2007,12.

篇3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如何将教学的重点由“教”向“学”转化,已成为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现今旅游管理课程的大部分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一直沿用“教师课上传授知识,学生课下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进程已明显加快。21世纪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构主义和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三股力量为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环境、变革理念和开放资源,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及互联网的普及,使翻转课堂变得现实可行。

如何将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上来,以便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与参与性,解决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为中心的学堂转化,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互动式的转变,最终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研究者,这些都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纵观当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对翻转课堂的认知及可行性分析等理论阶段,将翻转课堂运用到高校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少之又少,而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将会成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与新方向。笔者结合自身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践经验,重点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Wood 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学教师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演示文稿的播放和授课录音,并将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教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解答。翻转课堂现今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并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翻转课堂是课堂内外学习时间的重新分配,是从课下知识传授到课内知识内化的转化,是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基本知识,这些知识主要通过学生看视频讲座、阅读电子材料、在网络上与他人讨论等自主学习方式获得。而在课堂内,学生重点专注于基本任务的学习,与他人共同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理论知识,教师也能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的时间。课下,学生自主掌控学习步骤、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教师则指导协助学生,促使他们的自主学习。由此来看,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不是在线课程,也不是让学生在孤立无序中学习,它是一种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个性化接触时间的手段,它让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并对自己学习负责,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笔者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教学流程为线索,设计出翻转课堂的内涵图(见图1)。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旅游规划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的课程,但目前国内受到各种原因的制约,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相距甚远,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重理论,轻实践

从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实际来看,由于经费或教学设备的限制,实践教学环节往往被省略,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据了解,除了研究生层次的《旅游规划》课程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旅游规划课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外,其余层次的学生很少开展实训教学,即便安排了少量的实践课,也只是在学校或附近景区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或市场调查等简单的实践活动。

(二)信息化程度低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是课程教学信息化,就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实际来说,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不完善,使教、学、练脱节,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兴趣,部分教师止步于使用计算机制作一些演示文稿上课。另外,网络资源对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可用性不强,也阻碍了信息技术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仅以国内旅游规划与开发精品课程建设来说,截止目前,网络搜索到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规划)精品课程有湖北大学(国家级)、暨南大学(省级)、东北财经大学(省级高职类)、陕西师范大学(校级)、天津商学院(校级)、乐山师范学院(校级),这些精品课程本该在网络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但由于这些精品课程缺乏推广力度,再加上部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及其呈现形式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视频教学资源多为刻意录制的表演型教学片段,且不具课程教学的完整性,为评而建的现象明显,无法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授课教师综合素质难以匹配课程教学要求

由于《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涉及学科知识面广、综合应用性、强难度相对大,一般在高年级开设,要想让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合理地将前期所掌握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对授课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从旅游规划行业实践来看,它对旅游规划从业人员的知识门槛要求较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旅游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建筑学,甚至软件制图等综合知识能力。而目前国内旅游专业的教师专业背景多数偏酒店和旅行社经营管理,有丰富旅游规划实战经验积累又能进入教学一线的教师少之又少,跨专业知识的缺乏、纸上谈兵的无奈等现状无疑影响了教学水平。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翻转传统课程教学程序,重构课堂文化,回归以“学”为中心,借助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生创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将教学由“教―学”模式变成“学―教”模式,坚持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任务具体化,强调教学过程项目化,考核方式多元化。

(二)课程设计思路

将知识传授过程设计在课前进行,主要通过学生观看教学微视频、阅读电子文献等完成课前显性知识学习。而在课堂中充分利用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独立探索、小组协作、对话讨论等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师生面对面的答疑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协作探讨展开教学,完成知识内化过程。根据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应用性强的特征,按照项目化运作的思路,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进行模块化分割,以任务驱动学生的课程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选择学生熟悉的旅游地为旅游规划对象,结合不同任务主题完成课程教学内容所要求的各个分项任务,以文档、图纸、规划设计方案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成果作为考核评价依据,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过程评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强调学与练融合,知识与能力同提升。

(三)课程设计要点

1.基础理论模块。根据翻转课堂的理念,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知识学习和课中知识内化两环节。课前(在第一次课后开始)主要要求学生通过阅览教材马勇编《旅游规划与开发》及吴必虎《旅游规划原理》电子书相关规划基础理论,学习网络开放教育资源――国家级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一、二、三章,观看马勇教授授课视频(剪裁为不同主题片段),思考旅游规划的内容构成及旅游规划的意义。而课中环节强化课程的兴趣导入,主要介绍课程学习目标、要求与方法,分享国内外旅游规划的经典案例与规划思想,组织学生参观重庆规划展览馆,使学生了解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的实例,理解旅游规划的内容构成及现实意义。通过组建规划小组,每组5人,各组自由选择旅游规划对象(要求选择家乡区县或熟悉的旅游景区),完成课程实操环节的准备工作。

2.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环节的逐步推进实施。课前要求各小组明确分工,分类搜集规划对象相关二手资料,并熟悉相关资料介绍(教师通过微信、班级QQ等媒体平台指导二手资料查找技巧和方法)。要求学生自行下载并熟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并深入剖析指定规划案例《**景区旅游规划》的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内容,记录疑问或难点,观看教师录制的旅游规划制图方法视频,通过微信、班级QQ等媒体平台与教师沟通。在充分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分小组完成所选规划对象的旅游资源调查。课中主要采用集体讨论问答的方式,学生相互解答一些典型疑问或难点,教师作补充。采用检验法由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旅游资源图片,由学生进行旅游资源分类,考查学生课前自学情况。重视旅游实践教学,选择重庆缙云山景区,带领学生实地进行旅游资源现场考察,根据国标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展开定性定量评价。最后举行展览会,分享各小组旅游规划对象的《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报告》(含旅游资源分布图)。

3.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模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本模块课前主要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学习国家级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五章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观看魏卫教授授课视频;小组初步设计旅游市场调查问卷;小组分别展开实地市场调查(样本数300份);学习教师给定的某规划中旅游市场分析方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提交《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报告》。而课中主要安排以下教学活动.(1)举办问答会,两两小组之间展开,就对方初步设计的调查问卷展开问与答,并相互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巡回参与,并适当指导。(2)随堂测试。教师给出某规划现实客源和潜在客源市场调查实际统计数据,学生从两部分中任选5项随堂进行分析,教师集中点评。(3)举行成果交流会。每个小组制作PPT,选出小组代表或各成员分工合作,汇报交流客源市场调查过程及结果。

4.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模块。本模块课前学习重点在于案例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学习国家级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第六章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观看刘名俭教授授课视频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基础。在学习业界巅峰智业、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绿维创景等推广的若干旅游规划案例中,掌握旅游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的方法。学习教师录制的旅游规划制图方法视频,掌握旅游规划制图技巧;课前实操环节则是小组完成旅游规划对象的主题形象设计与功能分区规划(含绘制功能分区图),期间通过多种方式与同学或教师沟通,及时解决承担任务中的问题。课中教学重点在于实践与分享。通过举办圆桌会议,8人一组,分享案例学习的心得体会。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室作为自然风景区,为满足游客的各种需要,利用学生及桌椅板凳围成的人墙,请学生自由决定风景观赏区、休息区、停车场、餐饮区、娱乐区、购物区等位置,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功能分区的意义及原则。举办汇报会,进行成果汇报。各小组分别为规划对象设计主题形象且对其进行功能分区规划,制作成PPT,选出小组代表或各成员分工合作汇报成果,汇报(15分钟)内容主要包括陈述和答辩2部分。

5.旅游产品与项目策划设计模块。该模块课前学习内容主要包括:(1)理论学习,自学吴必虎《旅游规划原理》电子书中旅游产品开发理论知识;(2)案例搜集,考查学生信息搜寻能力,学生自行搜集相关旅游产品规划的实际案例,记录学习心得;(3)实践操作,独立提交旅游规划对象的旅游产品谱系设计表。课中学习活动主要包括:(1)案例讨论,小组内部逐个分享课前学习旅游产品规划案例的心得;(2)成果共享,对组内各人构思的旅游产品谱系设计表进行批判与肯定,提交终稿;(3)随堂练习,各小组为其旅游规划对象设计不同类型的旅游线路。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大学生和高校教师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一、高校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

(1)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综观当前国内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只要把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园实训室,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即实训室已经具有产品加工、生产的功能,就可以认定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的生产性实训。(2)高校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的经营模式。采用加盟经营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旅游专业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经营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为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实训。旅行社建立有外联、计调和财务等部门,通过引进先进的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为师生旅游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导游服务和旅行社管理能力。高校旅行社职能是:一是安排游客的旅游线路,处理游览景点的关系利益分配,提高服务质量;二是搞好市场宣传促销,加强和校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的横向联系。

二、高校旅行社的目标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1.大学生旅游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大学生旅游观念的变化促进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学生旅游对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符合学生特色的旅游路线倍受社会、家庭、学校的青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通知要求,2012年4月1日起,凡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游览参观点,将全面落实青少年门票价格减免优惠政策;再加上寒暑假等假日交通优惠政策为学生出游也提供了极大便利。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大学生规模居世界第一;未来五年中国高校学生将以每年10%速率扩招。按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10年国内旅游总人数为21亿人,学生出游人数占出游总人数的14.7%,学生人均花费为449.3元/人,如果学生每年出游1次,学生旅游的收入是:21×14.7%×449.3=1386.9亿多元,约占2010年国内旅游总收入(1.26万亿元)的1/9。从以上一系列数据来看,大学生旅游市场已占有相当比例,初具规模。为了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我们有必要对有关大学生旅游需求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

2.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1)2010年首份《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这项调查由中国青年报社与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共同实施,调查范围涵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10所著名高校953名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出游频率活跃,七成被调查者平均每年出游频率在5次以内;48.7%的被调查者是从网上获取旅游讯息,通过旅行社获取讯息的,每10个被调查者中只有1人;在3天以内短途旅游中,52.8%的被调查者每次花费100元~500元,在3天以上的长途旅游中,每次花费超过1000元的被调查者占到29.8%,其中15.4%的被调查者每次花费超过2000元。(2)2011年大学生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分析。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旅游市场需求调查》(原始数据来源: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http:///report/1036509.aspx),做以下相关调查报告分析:第一,出游态度。大学生对于外出旅游持高度认可的态度,接近80%接受调查学生认为旅游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增长见闻;但调查的问卷里仍有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影响学习,增加经济负担,数量虽然不多,但旅游给大学生带来的经济压力还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第二,出游目的。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开阔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生活;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娱乐休闲。调查结果显示:现今大学生对于多彩世界的渴求,对于新奇,刺激生活的体验,是当代大学生所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旅游正成为了这种追求的最好载体;压力较大,旅游的目的是放松心情。

第三,出游时间选择。大学生时间的充裕性决定了其旅游时间的自由程度。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法定长假或寒暑假旅行。出游停留时间:对于旅途时间的长短选择,有44%的被访者表示愿意出游二三天,40.88%选择4~7天,而只有12.58%选择了一周以上两周以内。大学生习惯性选择短途旅行。

第四,出游空间选择。将空间选择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目的地距离选择,一是目的地类型选择。就目的地距离选择而言,一半以上的接受调查大学生愿意在国内寻找旅游吸引物,所在城市及其周边旅游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就旅游景点类型而言,依次为自然风光、主题乐园、历史遗迹、民俗风情、都市景观等,比较少的是探险及购物类的旅游目的地。目的地距离选择:国内游所选比例最高,占66.04%;所在城市及其周边占26.42%;省内占6.29%;国外占1.26%。目的地类型选择:自然风光景区所占比例最高,占91.82%。

第五,价格敏感程度。出游费用来源最多的是家人,占73.58%。可支配费用(生活费用中扣除衣、食、交通、通讯、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必要日常生活开销):每学期有1500元左右的占比例最高为21.38%。可以看出大学生愿意支出的出游费用就不会太充裕,将近半数的学生愿意接受的旅游支出(3天)范围为1000元以下,大学生对价格十分敏感,在购买旅游产品时,主要考虑其性价比;资金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原因。

第六,出游率。出游率集中在0~3次,其次是4~6次。

第七,旅游信息来源。大学生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各种媒体方式都有涉及,如报纸或杂志(26.42%)、互联网(71.07%)、旅游宣传册和画报(22.64%),另外的信息来源是朋友熟人的介绍(61.01%)。可见对于大学生最好的宣传方式莫过于网络。

第八,旅游方式。选择自助游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71%之多,其次是学生社团或班级组织的团队游(24%),到旅行社报团(5%)。这说明:如今大学生崇尚自由,不喜欢被团队束缚;学生消费能力不高,无法支付较高的团费和购物;当前全包价旅游服务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家更倾向于零包价的旅游产品;传统全包价旅游产品在未来发展前景有待观察。

第九,对旅行社选择。大学生在选择旅行社时,其中最关注的是出游过程中的服务态度(32.08%),关注程度较小的是旅行社品牌(5.03%)。在服务质量方面,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住宿和餐饮(47.4%),其次是购物和娱乐(24.8%)。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因此导游在安全提示方面应多做些工作,同时旅行社在安排住宿和餐饮时应考虑适合的档次。

(二)高校教师旅游需求调查报告分析

截至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教职员工多达147万余人(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目前,高校教师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调查报告分析:根据以下调查报告:长沙市12所高校教师旅游客源调查报告(共发放了1100份的问卷)、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实际调查、携程“2011年旅游者出游意愿调查报告”(全国各地数千名网友参加调查)、旅游网络消费者需求特征问卷调查http:///report/1038525.aspx,对高校教师旅游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调查,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进行具体分析:第一,学历结构。有较高的文化背景。教师的高文化素质形成了教师的相对较强旅游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旅游消费倾向。

第二,旅游态度。认为旅游比较重要占30.91%、重要占18.18%和非常重要占10.91%,总共超过半数。旅游目的:主要是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

第三,人均月收入调查——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目前国内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国内和其他行业比较,具有相对较高和稳定的薪金收入水平,使教师具有在较大的旅游消费潜力。4000~5000元的占36%;5000元以上占32%;3000~4000元占29%;2000~3000元以下占3%。旅游预算:计划每人支出5000~10000元的比例(29%)最高。半数消费者会增加旅游支出,尤其是计划人均消费万元以上的比例明显提高。52%的游客将增加旅游预算;44%保持稳定;4%计划减少支出。

第四,出游时间选择。高校教师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根据目前我国高校法定或学校规定的假期安排,每年寒暑假有将近70天的时间,周末有60天的时间,以及黄金周假期等。出游时段比较集中。有占53.34%的教师认为最合适出游时间是暑假,暑假是高校教师真正的旅游黄金时间。认为“五一”和“十一”是合适的出游时间的人分别为14.37%和9.66%;愿意寒假出游的人就少得多,比例仅占8.91%;说明教师在旅游时间的安排上可以理性地避开两个黄金旅游周的高峰,将近2个月的暑假为教师出游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第五,出游障碍。没时间和价格高成为阻碍教师出游的最大障碍,认为“没时间”的有38.18%,由此知道老师的闲暇时间不多,在假期要再学习,或做科研或是到外面讲课、参加会议以及受邀参与一些项目等。认为“价格太高”的教师比例为36.08%,这说明旅游产品价格对于老师而言觉得还稍微偏高。此外还有认为安全没有保障(14.48%)、要照顾子女(10.60%)等其他原因。

第六,旅游目的地选择。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性集群。有30.48%的教师希望到自然风景区旅游,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偏爱;有17.81%的教师选择去异域风情旅游地,由此可知国际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以其独特的民俗、美丽神奇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教师(13.78%)。而人文色彩较浓的景区也很吸引教师,15.94%选择去历史悠久的古都旅游;乡村旅游开始受到关注,已有8.85%选择。相比之下,现代化都市和宗教朝圣地就显得不那么受青睐,分别只有6.80%和6.26%。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旅游吸引物居首位,占40%;旅游产品价格占25.45%;安全占12.73%;时间长短占10.91%;交通住宿和距离远近均占5.45%。

第七,旅游信息获取渠道。42.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媒体(包括:广播或电视、报纸或杂志占和网络),因为这样的信息可靠,准确。13.21%的高校教师是通过相关书籍,通过旅行社的占11.84%,经朋友推荐的占7.36%。

第八,旅游消费方式选择。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跟家人旅游,占67.74%;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14.21%;而只有8.36%的高校老师选择跟旅游团。

第九,旅游费用结构。餐饮和住宿占较大比例。住宿方式选择:更愿意选择特色旅馆占54.55%;旅游购物选择:喜欢购买当地特色产品,占67.27%。

三、高校旅行社的调查报告分析

为了开拓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校师生旅游市场,建设高校旅行社,对我校旅游学院159名师生做一个关于高校旅行社的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普通旅行社存在的问题。一是旅行社制定计划时没有将师生的需求充分考虑,导致师生游兴不足;二是自费项目在合同中没有体现,购物次数增加未经旅游者的同意,引起游客不满;三是对高校群体消费的宣传力度不够,而且相关信息缺乏针对性。

高校旅行社和普通旅行社对比

建设高校旅行社的优势:依次是必要性、便利、贴近、实惠。对高校旅行社建立的优势调查表明:普遍认为有必要建立高校旅行社。由于高校旅行社设在校内,和学生联系密切,因此服务速度快,学生旅行更加便利。高校旅行社由学生自己来经营,更了解学生自身的需求,更能考虑到学生的经济能力状况,量体裁衣,做出适合的服务产品,设计出了各种富有个性的贴近学生品味的旅游产品,物美价廉,旅游费用更实惠。

(2)建设高校旅行社的必要性: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所占比例最大。

(3)对高校旅行社的态度:若成立以高校为平台,提供住宿饮食,专业导游,自定线路,价格相对低廉,融入校园文化的高校旅行社,态度是选择的比例最大。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高校师生的旅游需求分析和对高校旅行社的认识,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1)大学生消费水平偏低,可承受的旅游消费大概在1000元左右以下,高价位的旅游产品在大学生群体中不畅销,同时大学生对旅游旅游产品的质量要求高;高校教师计划每人支出5000~10000元的比例(29%)最高。半数消费者会增加旅游支出,尤其是计划人均消费万元以上的比例明显提高。(2)大学生旅游目的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开阔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生活;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娱乐休闲。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性集群。有30.48%的教师希望到自然风景区旅游,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偏爱;有17.81%的教师选择去异域风情旅游地,由此可知国际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大学生选择自助游人数占71%之多,其次是学生社团或班级组织的团队游,如今大学生崇尚自由,不喜欢被团队束缚;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跟家人旅游,占67.74%。(4)消息来源主要来身边朋友的介绍,以及旅游门户网站的宣传;大学生信息来源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互联网(71.07%)另外的信息来源是朋友熟人的介绍(61.01%)。43.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通过相关旅游指南的书籍和网络,因为这样信息可靠,准确。(5)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法定长假或寒暑假旅行;有占53.34%的教师认为最合适出游时间是暑假,暑假是高校教师真正的旅游黄金时间。与暑假相比,愿意寒假出游的人就少得多,比例仅占8.91%。(6)对高校旅行社建立的优势调查表明:依次是必要性、便利、贴近、实惠;建设高校旅行社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所占比例最大;对高校旅行社的态度是选择的比例最大。

参 考 文 献

[1]彭丹,吴凯,陈薇.长沙市12所高校教师旅游客源调查报告[J].调查与分析.2005(8):51~53

[2]李军,李力.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实际调查[J].商场现代化.2008

[3]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09旅游管理2班大学生旅游消费课题组.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2011

[4]gin桑.旅游网络消费者需求特征问卷调查.问卷星http://

——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2

[5]雪中寒梅.当代大学生的旅游市场需求调查.问卷星http://——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2

[6]陈启婷.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问卷.问卷星http://——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1

[7]江娟,钟晶灵.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J].企业导报.2010(4)

[8]2011年旅游者出游意愿调查报告.携程旅行网

篇5

1.1电子商务对传统服务模式的挑战

纵观旅游业先前的发展模式,传统旅游业更倾向于实体店操作,实体店运作模式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仍传统服务模式通常是被动的,存在运行速度慢、客户需求不明确、市场反应迟钝、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而电子商务旅游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在家里或者单位就可以直接完成旅游查询、预定、完整行程策划的流程,这对于传统旅游行业的等待用户上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1.2旅游市场占有率竞争的加剧

线上旅游越来越多的抢占原属于传统旅游企业的市场份额,并不断对线下旅游形成市场挤压,如果传统旅游行业不再做出相应的改变,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被抢占的形势。因而电子商务要求旅游行业要改变当前被动的状态,将自身的资源与线上相整合,应用电子商务技术使旅游企业建立一条更加有针对性的产业链,包括对客户需求的分析,项目的规划、开展、运行及售后服务等。以客户为中心去发展,使得旅行社能够更加迅速了解市场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1.3电子商务对未来发展形成的威胁升级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没有绝对的线上和线下之分,线上旅游也一定要落地,与线下实体相结合,而线下旅游也必须接受线上交易的现实,所以,传统旅游行业需要有提高各种旅游市场占有率方面拿出真实的策略,否则极有可能被这个市场淘汰。

1.4传统旅游业与电商结合的态势

把传统旅游模式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正在形成一种态势,这种态势表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正在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如表0-1所示:

2、电子商务提高区域旅游市场占有率策略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传统旅游企业要想走出困境,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必须在服务模式上、引进智力和人才因素上、多方合作战略和持续的进行品牌塑造等方面进行创新。

2.1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传统的旅游业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把旅游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引入O2O创新模式,即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传统旅游机构为旅游实施的具体场所。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广泛的旅游市场调查、旅游产品推广、用户实际意见的沟通和交流,找准用户的实际旅游需求意向,进行特色产品的策划和推广,以嘉兴市为例,进行嘉兴市旅游产品需求调查,规划出适合游客的路线,通过网络的互动平台,对特色旅游产品进行旅游活动动态报导,对参与报导的用户给予各种优惠和奖励。通过这些策略创新,扩大地区旅游市场占有率。

2.2校企合作、服务外包,占领高校旅游市场策略

传统旅游企业与地区高校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和知识资源,采取线上服务外包策略强化传统旅游企业的线上实力。传统旅游企业与高校可以建立实质性合作,通过双方认可的利益分成协议,学校一方主要负责旅游企业线上环节,通过发放、张贴旅游传单和宣传海报,加深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通过问卷调查与交流了解当下高校学生的需求,从而开发出适合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路线;并通过互联网渠道接收线上预订等。旅行机构负责旅游实体的具体事务,双方无缝衔接,从而起到更好的占有旅游市场的目标。

2.3长期品牌推广策略

传统旅游企业为了保证长期的品牌塑造,需要建立旅游企业官方网站,对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服务和产品、企业的发展及企业的社会形象做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设计,通过线上的优势和特点,为企业的品牌推广加强力度,实行软营销。通过网络渠道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完善企业整个运作体系,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再通过消费者的口口相传,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使企业的客源能够源源不断。

2.4挖掘潜在客户策略

在日益增长的旅游人群中,年轻人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性,这部分人终将成为客户的主体,所以我们可以加强线上的宣传、推广与互动,让更多线上潜在消费者知道我们的品牌,信赖我们的品牌,并通过这部分客户,吸引更多其他潜在客户加入我们的行列。

3、应用电子商务提升嘉兴市旅游市场占有率的实践探索

3.1应用电子商务提升嘉兴市旅游市场占有率的实践思路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电子商务社团和嘉兴地方旅游企业“嘉兴旅游集散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双方通过合作企业定向课题,开拓高校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合作。在地区旅游市场的开拓、针对在校学生针对个性旅游产品的策划、实体旅游运营与虚拟服务结合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期望在提升旅游企业在嘉兴市高校的市场占有率。

3.2应用电子商务提升嘉兴市旅游市场占有率的实践探索

3.2.1嘉兴高校旅游市场需求调研以嘉兴学院和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在校生为调查样本,进行了较大范围的高校学生旅游意向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发现高校学生旅游需求旺盛,但经济方面并不太宽裕,他们的双休日和寒暑假是设计旅游的最佳时间段。对当前许多的旅行社设计的线路不满意,但对短途而有个性的旅游需求旺盛。3.2.2校企合作实践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电子商务社团与嘉兴旅游集散中心的合作中,企业将线上服务外包给高校,高校通过企业官方网站和开设淘宝C店的方式,旅游产品和信息,提供实时服务;通过在线预定、现场预定等灵活方式,组织旅游团队;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独特的符合在校生特点的周末旅游项目,包括开发的或者没完全开发的,适合高校学生集体活动的项目设计,并单独报价成团;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后的点评、互动环节,为旅游企业扩大知名度提供了可能。这种实践特别强调了针对大学生需求的设计,即其他旅游机构没有提供的,甚至是没有开发的旅游线路以及较有特色的适合时下年轻人的景区,这种模式适合大学生的集体活动,符合学生好奇、探索的特点。这种运营方式可以极大的吸引在校学生注意,起到占领高校旅游市场的目标。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因子分析;细分市场;目的地选择

一、研究进展与研究意义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问题,研究比较深入,成果也丰富。就旅游市场而言,市场细分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旅游市场需求差异性的认识。国外学者针对旅游细分市场的研究深入,Gladwell[1]等(2004)探讨了55岁以上照顾家人者(caregivers),因需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家人,而具有的特殊休闲旅游方式;Reece[3]等(2004)提出了影响老年家居者(senior households)和非老年家居者(non-senior households)旅游行为的房屋类型和距离两个因素;Lee[3]等(2005)研究了韩国60岁以上老年市场对休闲旅游的态度。Scott等[4](2005)提出将生活形态(lifestyle)应用在旅游市场的细分方面。

我国旅游学界也比较注重市场细分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旅游规划工作比较注重依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在旅游规划研究报告中表现明显,也可以从一些论文中看出。更多的研究是选定一个特殊的客源市场群体,进行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的探究,从年龄方面着手是一个常见的研究模式,其中老年旅游市场和青少年学生市场是研究的热点,成果非常多。还有从其他特殊视角审视细分市场的,例如:郭鲁芳等[5] (1999)、陈凯[6](2006)对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研究,李永红[7](2004)对女性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周翀燕等[8](2004)对农民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探讨。在旅游市场研究中,依据职业类型进行分析,也有相应的成果,代表性工作是吴必虎等[9](1997)就上海市民的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所进行的调查分析中,从年龄阶层和职业类型两个方面对上海市市民的出游力进行了深刻分析;专门针对一些职业类群进行市场特征方面研究的成果也有报道,例如杨学燕[10](2005)对农民职业群体旅游市场开发的研究;仲红梅[11](2005)对白领阶层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的研究;许春晓等[12](2006)对不同职业人群旅游需求的分异研究。此外学者从旅游产品角度对相应的细分市场进行了研究,如张晓燕等[13](2006)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王莹[14](2006)对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了调查。

客观上,人们对旅游具有一定的偏好,具有特定旅游偏好的人群,在旅游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探究意义大。以怀化市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抽取其对旅游产品偏好作为类群划分的依据,进行细分市场的分层研究成果,尚未见报道,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边区,2006年末全市人口为37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2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958元。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及怀化居民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出游意向的测量;第三部分为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测量,共包含21项因素。调查采用社会科学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进行定序测量,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最不重要5个等级设计成表格,让受访者根据对每一出游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在相应的等级下做出标记,最后按照非常重要=1分,重要=2分,一般=3分,不重要=4分,很不重要=5分赋值并计算。特意设计一道旅游偏好属性的选择题,涉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休闲度假等几个方面的偏好选择项,用于对人群进行类群划分。

基础资料采用在怀化随机抽样调查获得。调查时间为2007年11月10-15日进行,调查采用区域控制方法在怀化地区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有效率90.8%。

笔者采用EXCEL2000软件的分层方法对自然风光型、文物古迹型、休闲度假型旅游者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属性特征及出游意向之间的差异;利用SPSS13.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旅游者选择目的地影响因素的差异。

三、结果与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特征

对不同市场类型的属性结构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其特征。

自然风光型偏好者:女性比例为60.34%,远大于男性的比例37.97%,说明女性更偏好自然风光型的旅游目的地。从年龄上看,以中青年为主,45岁以上中老年比例高于文物古迹及休闲度假市场的比例。职业分布来看,自然风光型旅游者按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学生25.82%、公务员22.18%、服务或销售人员17.45%、专业技术人员15.64%,占了总人数的81.1%,其中农民、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家庭人均收入比例依次为1000-1999元(47.16%)、500-999元(18.44%)、2000-2999元(13.12%)、3000元以上(12.41%),其中500-1999元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文化程度上比例依次为大专或本科(55.93%)、中专或高中(30.91%)、初中8.47%、研究生3.73%、小学以下1.36%,其中初高中学历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家庭结构方面的比例为三口之家6.84%、单身20%、两代同堂11.93%、三代同堂11.58%、两人世界10.88%。

文物古迹型偏好者:男性占45.28%,女性占51.28%;年龄方面的比例为25-44岁(49.04%)、15-24岁(40.38%)、45-65岁(9.62%)、65岁以上(0.96%);职业分布方面比例为学生28.87%、公务员28.87%、服务销售人员18.56%、专业技术人员10.31%、工人4.12%、其他4.12%、企事业管理人员3.09%、离退休人员1.03%,其中学生、服务销售人员、离退休人员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收入方面比例依次为1000-1999(44%)、3000以上(21%)、500-999(13%),小于500(11%)、2000-2999(11%),其中小于499元的低收入及大于3000元的高收入比例大于其他群体;文化程度方面以高中以上的中高学历为主,比例依次为大专或本科67.92%、中专或高中25.47%、初中3.77%、研究生1.89%、小学以下0.94%;家庭结构方面比例为三口之家39.39%、单身21.21%、三代同堂13.13%、两人世界12.12%,两代同堂9.09%、其他5.05%,其中两人世界、三代同堂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

休闲度假型偏好者:男性占40.63%,女性占59.37%;15-44岁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占了95%以上的比例。职业上看,公务员36.78%、学生22.99%、服务销售人员17.24%、专业技术工人11.49%、工人4.60%、教师2.30%、其他2.30%,其中公务员、教师的比例均高于其他群体;家庭人均收入方面比例依次为1000-1999(45.74%)、2000-2999(15.94%)、小于500(15.94%)、3000以上(13.83%)、500-999(8.51%),其中2000-2999元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文化程度方面以高中以上的中高学历为主,比例依次为大专或本科65.63%、中专或高中27.08%、初中5.21%、研究生2.08%、小学以下0.00%;家庭结构方面比例为三口之家42.39%、单身22.83%、两代同堂13.04%、三代同堂9.78%、两人世界7.61%,其他4.35%,其中单身、三口之家、两代同堂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

(二)出游偏好

1.信息渠道

居民对休闲信息渠道的偏好较高的有亲友传言、网络。比较三类人群,可以发现自然风光型更加注重亲友介绍,占25.90%;文物古迹型相对比较注重旅行社、旅游宣传册;休闲度假型最注重网络(22.50%),其次是亲友介绍(20.63%)。这表明亲友介绍在旅游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旅游产品及文物古迹型产品宣传应重视口碑的作用,以良好的产品服务赢得良好的口碑;其次,网络在休闲度假型人群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产品宣传应重视网络的作用(见表1)。

2.出游方式

居民对出游方式偏好较高的为亲友结伴、同家人一起、单位组织、旅行社组织。相对而言,自然风光型更喜欢与家人一起出游,文物古迹型相对更偏好旅行社组织、一个人及单位组织;休闲度假型相对其他人群更喜欢与亲友结伴出游,最不喜欢一个人出游(见表2)。

3.交通工具

居民出游偏好的交通工具仍以火车、长途汽车为主。比较三类人群,自然风光型旅游者相对其他类型更偏好火车、摩托车、公交车;文物古迹型相对更偏好自行车、长途汽车及单位车,休闲度假型更偏好自驾车、出租车(见表3)。

4.住宿

城市居民较偏好的是一般旅馆及星级宾馆。比较三类人群,自然风光型较其他类型更偏好居住在农家;文物古迹型最偏好一般旅馆及亲友家里;休闲度假型最偏好星级宾馆(见表4)。

5.出游季节

城市居民均认为春秋季节是最好的出游时节,其次是夏季。自然风光型最不喜欢冬季出游;文物古迹型最偏好秋季出游,比例为48.92%;休闲度假型最偏好春季出游,相对其他类型,夏季出游的偏好最高(见表5)。

6.旅游花费

可以看出,怀化居民的旅游花费多在2000元以下,水平较低。其中自然风光型旅游花费小于999元的比例在三类人群中最高;文物古迹型4000-4999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休闲度假型花费高于5000元的比例在三类人群中最高(见表6)。

四、结论及讨论

(一)结论

自然风光型旅游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中老年比例较高,信息渠道上更加注重亲友宣传,更喜欢与家人一起出游;相对其他类型在交通工具上更偏好火车、摩托车、公交车;居住在农家;最不喜欢冬季出游;旅游花费小于999元的比例在三类人群中最高。影响目的地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安全状况、可进入性、旅游花费。

文物古迹型旅游者中学生、服务销售人员、离退休人员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其中两人世界、三代同堂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信息渠道方面相对其他类型更偏好旅行社组织;交通工具上倾向选择自行车、长途汽车及单位车;住在一般旅馆及亲友家里;最偏好秋季出游;旅游花费4000-4999元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影响目的地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吃住与行游、娱购与个性、质量与安全、交通便捷性。

休闲度假型旅游者公务员、教师的比例均高于其他群体,单身、三口之家、两代同堂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信息渠道方面最注重网络,其次是亲友介绍;相对其他人群更喜欢与亲友结伴出游,最不喜欢一个人出游;交通工具上更偏好自驾车、出租车;偏好住在星级宾馆;最喜欢春季出游,相对其他类型,夏季出游的比例最高;花费高于5000元的比例在三类人群中最高。影响目的地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安全状况、形象感知、个性需要、景区服务。

旅游者都较重视安全因素,说明所有的旅游目的地在安全方面应加大管理力度,在营销手段上突出安全保障,吸引旅游者。交通便捷也是旅游者重视的因素,应当大力改善景区的可进入性;自然风光型旅游者旅游花费较低,相对其他旅游者较重视旅游费用,因此自然旅游景区应努力降低成本,为大众所接受。文物古迹型旅游地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6要素方面要努力改善,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者为高端市场,旅游花费较高,对景区形象质量及个性要求较高,因此休闲度假景区应努力打造高品质、高档次的特色产品。

(二)讨论

笔者研究的结论只能代表怀化这类城市居民选择旅游目的地影响因素的特征,而是否适应其他类型城市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Gladwell, Nancy, Bedini. In search of lost leisure: the impact of caregiving on leisure travel [J].Tourism Management, 2004, Vol. 25 Issue: Number 6 p685-693.

[2] Reece, William S. Are Senior Leisure Travelers Different?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August 01, 2004, Vol. 43 Issue: Number 1 p11-18.

[3] Lee, Sun Hee.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towards leisure travel and the constraints faced by senior Koreans[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July 2005, Vol. 11 Issue: Number 3 p249-263.

[4] Scott, Noel. Lifestyle Segmentation in Tourism and Leisure[J]. Journal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ospitality & Tourism; March 2005, Vol. 5 Issue: Number 2-3 p121-139.

[5] 郭鲁芳,史之英.试论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1):23-25.

[6] 李永红.上海女性旅游消费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 吴必虎,方芳,殷文娣,刘波.上海市民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1997(1):17-23.

[8] 杨学燕.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146-149.

[9] 仲红梅.上海白领旅游消费偏好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 许春晓,张欢,城市居民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6(9):75-78.

[11] 陈凯,王莹,残疾人旅游市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旅游细分市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121-124.

[12] 周翀燕; 李祝舜,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旅游学刊,2004(4):23-27.

篇7

>> 城镇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理财研究 基于单周期库存模型进货策略的研究 基于企业成长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研究 基于结构模型的游客动机对旅游满意的影响研究 基于齐夫模型的河北省入境旅游客流时空结构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游人才培养质量作用路径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研究 基于分层整群抽样的江苏省农村家庭支出中食物支出的比重研究 基于支出周期的军队预算会计改进设想 关于预期损失模型的研究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资本结构研究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数学模型比较研究 基于VAR模型对首都经济圈财政支出的实证研究 基于AHP模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的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北仍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家庭资产组合:预期支出与风险偏好 结构方程模型之旅游研究近况 基于VAR模型的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8年8月22日。),这个研究领域仍旧是多样的。在支出形态上,一部分研究关注旅游主体的实际支出,而另一部分研究则主张对预算支出的研究;在行为差异分析上,一部分研究工作突出了不同旅游市场区域化的差异,而另一部分研究成果则从效仿古典经济学的体系,关注了旅游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差异分析。由此,近年来的旅游支出研究的切入点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体可以分成如表1的四个象限。

本文认为,旅游支出作为经济消费行为的一种,带有明显的预期消费性。与普通的商品购买不同,旅游行为的最终确定很大程度上不依赖旅游市场的报价,而是旅游行为者的消费预期。在统计上发现,消费预期虽然来自发生前的预测,但作为变量的可靠性甚至高于实际支出。旅行者的实际支出的突变性相对较多。因此,对于旅游经济行为模型之一的消费模型,应当把消费预期支出(不应当是实际支出)作为一个主要的因变量。对于自变量方面,本文认为,旅游主体之间的特性差异应当是研究切入点,旅游市场的区域差异不应当介入模型变量体系。

上述表1中的第Ⅰ象限是理性的研究领域,其他象限多多少少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某些研究从城乡居民差异研究旅游支出、体育特色旅游、居民旅游预期消费结构研究、年龄层面对比研究等,均属于第Ⅰ象限范畴;再如不同观光目的地之间的消费差异研究、实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等由于不在第Ⅰ象限,因此必须经过一定的变形处理和数据过滤,才具有实证价值。

二、问题的提出

旅游支出具有所有的消费行为所共有的特点。诸如供需平衡关系、价值价格关系等。但是,由于旅游消费行为的特殊性,“旅游支出”同时也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其中一个最特殊的性质是:旅游消费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相关支出行为。原因在于:其一,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深化和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行为逐渐成为旅游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这个现象尤其在国内两大旅游黄金周中突出表现出来。其二,旅游的支出往往是家庭成员在综合考虑家庭整体收入和结构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消费行为决策。即便是个体旅游消费,其消费预期也往往受到家庭状况的强烈影响。其三,旅游消费行为的发生时间,受到家庭结构的影响大于家庭整体收入的影响。其四,旅游消费的期望额度,显然与家庭收入成正方向的简单关联,但与家庭的结构周期变化的关联函数关系却具有更加复杂的表现形式。

对于旅游支出的研究,仅仅局限在家庭整体收入上简单关联,得出的结论显然是没有说服力和适用性的。例如,两个年收入均为5万元的家庭,新婚夫妇的二人小家和有一个在上大学的孩子的三口之家的旅行支出上的期望是有差异的。同理,即便是对于同样一个三口之家,有一个孩子刚刚出生和有一个在职的孩子的旅游消费欲望也是迥然不同的。以下一个假设的函数关系示意了上述的关系:

其中,下标k是该家庭在某旅游项目中的预期(注:不是实际支出)消费类别(注:指理论上的消费细目。但是对于不同的调查目的,可以仅仅包含其中的若干项。比如本文以旅行社的视角,关注的对象是住宿、交通和餐饮3项。),包括住宿、交通、餐饮、保险、购物、娱乐、医药以及其他。其中,前3项是主要支出;i是该家庭存在收入的成员数,而j是有必要进一步分类研究的家庭结构完整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变量。

三、模型的定义以及构建

1. 家庭结构周期模型的定义

四、案例

1. 背景

某旅行社拟制定青岛2日游路线的价格标准。在对徐州市区旅游市场调研之后,发现多数旅行社的价格标准定在380到420元/人之间。两年来,该旅行社单纯的压低价格措施,似乎并没有带来多少起色。于是,面对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该旅行社决定从细分市场上,找到青岛旅游路线的突破口。

2. 调研

在模型的指导下,设计了详细的调查问卷。按照FSCM的原则,首先必须将调查对象进行“家庭周期结构”细分。同时,为了更加清晰的掌握某一家庭结构阶段的旅游支出预算细节,分别调查了“餐饮”、“交通”和“住宿”3个小项。为了保证一手调查数据的统一,在调查时,向被询问者强调了以下几点:① 充分考虑家庭收入情况,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喜好;② 所有数据为预期支出,而且以“人均每天”为消费单元;③ 明确个人所在家庭的结构阶段。

数据样本点(家庭联系方式的获取)抽样直接来自徐州市某旅行社2006年2月、5月、7月、10月和12月在该旅行社登记的顾客。每月随机抽样60名(随机方式是每工作日1/4和3/4处各抽取一名),样本设计容量300人次,有效回复243人次,符合家庭总收入5~10万的有效样本213份。样本抽取分布见表2第4和第5栏。之所以选取上述月份,目的是尽量涵盖旅游旺淡两季和两次旅游黄金周的信息。数据采集方式是电话随机访谈,控制在5分钟内。访谈前简要介绍调查的背景(注:这项工作必不可少,目的是化简一般化模型中的l和w。通常认为,对于不同的l和w,得到的FSCM绝对数据也将发生变化,但趋势分析上的相对数据不会有本质差异。这个观点得到韦尔斯和库伯(Well and Gubar,1996)类似工作的支持。)(尤其让被调查者明确,本次调查的参照活动是:外省青岛2日游)。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结果如图1。图1中涉及的“吸引力”概念,是指某一种家庭结构下,预期支出与实际支出的差。显然,这个差值越大,对于旅游者来说,组团旅行的行为需求就越强烈。如果出现负吸引力情况,说明旅行者对于旅行社提供的系列服务感到物“欠”所值。

3. 分析

图1中的图形化的FSCM,直观表达了当前徐州市场上该旅游路线的重要信息。

(1) 在进行FSCM细分之后,筑巢期与空巢Ⅱ期的家庭,消费需求最为强烈,该旅游路线在这两种阶段结构的家庭上,吸引力最强。无巢期与满巢Ⅱ期的家庭,甚至对该旅游路线产生了负的吸引力。显然如果价格定位在200元/人日的水平上,吸引无巢期与满巢Ⅱ期的散客的机会比较小。

(2) FSCM的最终曲线由“餐饮”、“交通”和“住宿”累加而来。按照FSCM的计算原理,吸引力趋势显然是与最终曲线吻合的。然而,“餐饮”、“交通”和“住宿”3个分量的趋势各有不同。最为平稳的是“餐饮”曲线,几乎各个阶段的家庭对餐饮的支出预算在44元左右(d=±2.71)。而“交通”和“住宿”这两条曲线的起伏,直接造成了最终预算曲线的双峰趋势。显然,如果采取压缩价格政策,点上的文章应当在“交通”和“住宿”的峰值上做开,而压缩“餐饮”支出将是分散力量的不明智的做法。

(3) 相对而言,消费者在“交通”预算方面,“空巢Ⅱ期”家庭的支出最大,可能的理由是该结构家庭中存在中老年人,因此对交通工具的舒适性要求较高。而在“住宿”预算方面,“筑巢期”家庭的支出最大,理性的解释应当是该阶段家庭属于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组合,同时还要考虑到“蜜月旅行”的超前消费因素等。

(4) 上下平移报价水平,将会逐一影响各个阶段家庭的消费吸引力。图1数据启发该旅行社:把价格水平压缩到200元/人日,实际上是照顾了两个人数较少的细分市场――“无巢期”与“满巢Ⅱ期”。而对于其他细分市场,价格的压缩(通常导致服务水平的缩水)似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正相反,该旅行社经过上述调研后,把原有价格在相应的较高服务水准上,提高了报价(220元/人日),推出了豪华游,反而刺激了“筑巢期”与“空巢Ⅱ期”的散客人数,同时还拉动了其他几种结构的家庭的消费需求。

4. 结论

大胆放弃部分细分市场,如“无巢期”与“满巢Ⅱ期”市场。集中资源开展“豪华”主题,尤其在两个黄金周期间,打出“蜜月海滨度假计划”和“夕阳红老年软卧专列”两张牌。在非旅游旺季,适时组织小型的“紧凑双飞”方案,抓住该旅游线路的高端市场。

五、模型应用展望

如果没有FSCM作为理论支撑的分析,上述案例得到的结论在指导细分市场方面将是无力的,甚至得出片面的结论。因此,FSCM的尝试,对于旅游政策制定部门和旅游行业具有实际的作用。然而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完善FSCM,仍旧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较突出的几点是:

(1)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问题。设计科学和实用的调查问卷,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直接的影响。由于消费者行为和旅游市场营销研究方面缺少实证研究成果,导致了对该研究主题方面缺少同意的标准参照。比如,样本容量在何种水平,可以达到满意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由于国内旅游市场十分显著的季节性,如何对不同季节数据进行加权,才能消除这种季节波动对数据的影响?

(2) 即便是处于同一收入组(本文假定是5~10万)家庭结构阶段中,不同的家庭的总收入对支出的影响有时候是敏感的。可以预计的是:如果将分组进一步细分,统计的工作量将是巨大的。如何科学地划分收入组,也是一个需要大量数据开展实证的课题。另外需要明确的是:由于划分上的原因,FSCM并不能覆盖应对的旅游市场,即存在市场调查的天窗(注:按照早期人口统计学的评估,常规家庭结构分类的人群涵盖没有超过80%。)。

(3) 本文提出的FSCM,把家庭周期细分成8个接续的阶段。这个假设显然是从社会统计学角度上思考问题的。科学定义不同的家庭结构阶段,是一个需要社会学、行为学和营销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问题。地域、时间、文化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均应当合理考虑到阶段的界定工作中。

(4) FSCM的适用有两个侧重:在横向上,可以辅助政策部门和旅游产业确定合理的价格和营销方案;同时,在明确了特定的家庭结构阶段后,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在纵向上,通过不同时期FSCM的比对,可以掌握某项旅游业务的发展趋势,尤其在以家庭结构的视角上的变化,为预测和掌控旅游资源提供先期的数据支持。

(本研究得到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007年度科研培育计划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费赞姆.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96-306.

[2] 弗洛德.调查研究方法(第3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 Well and Gabar:Life cycle concept as a tool for travel research.thansportation,1982(11):51-69.

[4] Lawson.Family Llife Cycle.In S.F Witt and L.Moutinho(Eds.),Handbook of tourism mamagement.Englewood Cliff,NJ:Prentice Hall,pp.147-151.

A Study on Tourism Expenditure Based on the Family Structure Cycle Model:a Local Survey in Northern Jiangsu

WANG Guiq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

Abstract:With the reference of some analogous research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hypothesis t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cycle and tourism expenditure,and constructs a family structure cycle model applied to the 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 in tourism market of northern Jiangsu.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onclusion and data can provide tourism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with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贵州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67-03

1 引言

在校大学生作为旅游市场的特殊消费群体,因其旅游动机强烈、闲暇时间较多、求知探索欲较强、精力体能旺盛,从而存在巨大的潜在旅游市场。但在旅游市场上,适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较少,旅行社认为组织大学生旅游难以设计出合适的旅游产品,利润也较其他细分市场要低,大学生旅游市场正在遭受旅游业商家的冷落。在这种形势下,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研究和探讨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贵州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结合其旅游业发展状况和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经验,笔者认为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并拉动旅游需求,那么开发省内大学生旅游市场是贵州旅游业发展不可忽视的,这也是促进青年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关键。因此组织了这次针对贵阳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调查,以期获得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旅游行业今后制定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计划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 调查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的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促进贵州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我们这次的市场调查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主要针对贵州省贵阳市3所主要高校(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本次调查选择2009~2006级4个年级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个人特征、出游动机、出游态度和偏好、出游方式和次数、旅游消费状况等。具体调查工作的展开采用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中的配额抽样法,按年级和性别对3所大学本科生进行分类, 发放问卷。问卷共有360份,分9个小组在同一时间段、不同的学校开展调查。问卷最终回收3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46份,占问卷总数的68.30%。在有效问卷中,男生有102人,女生有144人,分别占总数的41.46%和58.54%。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旅游的态度分析

在这次调查中,表明很喜欢旅游的人数达到70%,明确表示不喜欢旅游的只有1位同学,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不到1%,可见,不喜欢旅游的大学生毕竟是极少数。调查还表明,一年中没有出游的大学生占到了9%。这与前面不愿意出游的大学生的数据比较来看,可以初步认为,在没有出游的在校大学生中,绝大部分人是想出游却未能实现自己愿望。

3.2 旅游目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7%的大学生出游的主要目的就是“放松心情、开阔眼界”,30%的大学生出游的目的是“寻找乐趣、追求刺激”,10%的大学生出游的目的是为学习新的知识。这符合年轻人的心理特征,他们追求新鲜、渴求新奇与自然的东西,因而才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外出旅游。所以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一定要富有个性,充满着新奇与独特魅力,且能让人感到轻松愉悦没有压力,而模仿与雷同则是大学生旅游产品的致命伤。当然,在开发旅游产品的同时,如果能注重知识性内涵的东西,对大学生来说就更好。

3.3 旅游者的偏好分析

调查结果可发现,在这246份有效问卷中,选自然旅游资源的人就有184人,远远超过了排在第二位的选民族风景区的34人。也就是说,总的说来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更加喜欢自然风光,亲近大自然是他们的首选。正是这种非常纯粹的游玩心理、这样一种轻轻松松的出游目的,决定了各风景名胜区必然成为大学生外出旅游的首选佳地。因为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旅游者能领略到美丽的山水风光、体验神奇的意境之旅,融于自然万物,让人心情放松、忘却烦恼。如此,便注定了自然风光胜地必然成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香饽饽”。

3.4 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因素

如图1所示,安全是贵州在校大学生决定出游地类型后最先考虑的因素。贵州地处西南,雨水多,道路艰险,如果没有一个好天气,很多旅游景点还是鲜有人问津的,毕竟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山洪、泥石流,什么时候会出现滑坡、塌方这样的不确定灾害,安全问题是旅游者在进行决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

图1 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因素

3.5 限制大学生出行的因素

从图2看出,大学生旅游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就是资金和时间,这两个因素是制约大学生出游的瓶颈,而这两个因素也恰恰是旅游得以发生的基本客观条件。大学生不是不想出游,只是很多时候囊中羞涩。所以大学生市场期待着专业人士们能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为其量身定做的经济型、简约型旅游线路。

3.6 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分析

在大部分大学生的旅游消费中,有53%的大学生旅游者把主要的钱花在游览上,有18%的大学生将其最多的钱花在了吃上,只有很少的同学会把主要的钱花在旅游的住宿和购物上。调查还发现,有62%的大学生选择每晚的住宿价位在30~60元之间,而选择90元以上的却不到10%的比重。这也再次说明了大学生对旅游住宿要求较低,这也对旅游的经营者有所提醒:大学生旅游住宿不需要多高的档次,关键在于卫生、安全和舒适。

图2 限制大学生出行的因素

4 贵州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并且从贵州旅游资源特点来看,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存在着很强的可行性。所以,在旅游市场开发中,我们只要把限制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的瓶颈因素――旅游经费和时间的影响降到最低,综合考虑大学生出游的目的、选择景区的偏好、大学生出游花费的构成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就能开发或规划出比较适合贵州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4.1 加大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方式

各旅游经营企业在进行一些旅游宣传时可有倾向地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在进行旅游宣传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以激发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欲望。比如可到校园里做些宣传活动、旅游咨询等,这样不仅推销了旅游线路,而且还提升了自己企业的知名度。同时,还可通过校内网、QQ空间等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热门的网站进行广告宣传。另外,考虑到大学生之间旅游信息的传播特点,旅游企业应更加重视诚信经营。

4.2 积极开发适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做到既经济实惠又不影响旅游质量

4.2.1 简单的住宿

在进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时,开发者可以不考虑住宿的档次,但是必须把强调安全、舒适、卫生作为必要的考虑因素,以便切切实实将住宿费用降下来。比如对很多景区来说,可以在景区内或景区周围选择一片合适空旷的安全区域,规划为野营区,可以让大学生住进帐篷,这不仅降低了住宿费用,而且住在山水间,符合贵州大学生喜欢山水的旅游偏好。

4.2.2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导的产品

根据调查显示,几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喜欢自然风光的,如果再能适当穿插一些人文色彩的旅游产品,就能在丰富大学生旅游经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内在价值。而这一点,正与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点相符合,即民族村寨与山水(黄果树瀑布和苗寨布依寨、荔波与水族村寨、雷公山与西江千户苗寨)、红色文化与山水(会址与赤水、娄山关)、地方文化与山水(屯堡文化与黄果树)、宗教与山水(佛教与梵净山)。贵州的这些景区都是旅游、科考价值很高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如果巧妙搭配,市场潜力将非常巨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010年5月绿 色 科 技

第5期

4.2.3 时间上的弹性

考虑到大学生旅游者出游时间安排的特点,旅游经营者可以采取长短线相结合的策略。短线旅游精品线路价格偏低,可以扩大旅游活动在大学生中的受众面,满足大家“放松心情”的主要旅游目的,增加总体的出游频率,活跃大学生旅游市场甚至整个区域的旅游市场。现在贵州省内的多个景点都比较适合大学生的短期出行,比如浪洞温泉、野洞河漂流、南江大峡谷、织金洞、黄果树瀑布等均可在一天或者两天内比较轻松地完成全部行程,并且特色鲜明,体验性比较强;而对于时间相对集中宽裕的寒暑假期,旅行社又可以推出几条精选的长线旅游产品,以满足学生走出去“开阔眼界”的心理。

4.2.4 “廉价”的“试验品”

对于一些新近开发的产品和旅游景区,大学生也是很好的“试验对象”。新产品尤其是新的旅游景区很多配套的服务或设施往往还不够完善,知名度低,价格也相对较低,大学生不仅可以负担得起,而且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在游玩之后还可以为新景区的继续开发和新产品的不断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同时,大学生也将为新产品、新景区起到免费的宣传作用。因此,旅行社在推出大学生旅游产品时也可将新产品、新景区作为重点以低价进行营销宣传和推介。

4.3 建立大学生旅游活动俱乐部,对潜在的市场进行预先开发

有能力的旅游企业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大学生旅游俱乐部,将广大爱好旅游的大学生集中在一起,为其提供最新最优惠的旅游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旅行社和俱乐部会员的信息共享。这样,旅行社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化营销企业,更是一个旅游信息的咨询部门,是一个社会化的营销企业,有助于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俱乐部是企业在大学生中的活广告。大学生可以在其指导下安排自己的自助旅行,也可以在旅行社安排下出行旅游。同时,会员们之间互相交流,结伴而行,使得彼此之间、与旅行社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目前贵阳各主要高校都已成立了旅游协会,如果将贵阳各高校里的旅游协会和旅行社的旅游俱乐部对接,则更加有利于活跃市场,实现互动。同时,为满足大学生“寻找乐趣、追求刺激”的旅游目的,旅行社可以大学生旅游俱乐部为平台,适当免费组织大学生参与体验旅游项目,以此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旅游活动。

5 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无法忽视大学生这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相信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李 军,张俐俐.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

[2] 李丽梅,保继刚.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