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工商管理的目的8篇

时间:2023-10-08 09:43: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商管理的目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商管理的目的

篇1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的活动结果起规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虽然观点各有片面性,但有一个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那就是要满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观念上规范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实质上是要使得培养对象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教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目标的支配,任何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和高教目标相联系。另外,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应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提出教育过程的三要素:目标、活动和评价,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随即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后根据目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只有建立起目标——活动——评价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上述理解,所以,现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价值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由于能顺应满足人才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也便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效果评价,所以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活动应追求的根本目标。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服从于整体目标,表现为应为各行业工商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市场意识和一定的战略思维、熟悉经济规律和管理原理的各类管理人才,满足人才在管理观念和技能上的成长要求,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理论。[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习环节的认识主要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践,填补对知识感性认识上的空白,学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实习,对于弥补学校课堂理论教育的不足,初步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实践环境的高层次人才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也使得实习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渐成熟,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或扩大招生量,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长途径的开辟,并日益形成相当气候,这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显现出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经济现象与实际工作的社会性缺乏了解和经验,加之受学科特点影响重思想观念培养、轻操作技能训练,掌握的知识易于停留表面,导致许多毕业生对走入社会心存恐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找不到切入口,只好在思维上另起炉灶接触社会,熟悉业务知识、学习工作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在脑海中形成断裂,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所以,本着教育要满足人才和社会共同发展需要的思想,追求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实习目的中必须强调以下特点:针对性强,个性突出。工商管理学生的实习不仅应有大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实习小组和个人应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会因为实习环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和个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识与能力在交流中的双向性。表现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又可以尝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对于管理实践中存在困惑、不足,以及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机会,工商管理学生应全面地或择其重点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建议方案;加强控制,前馈、同期与反馈控制并重。体现为做好实习规划、分解落实实习任务和方案;加强指导教师与个性化实习小组与个人的专业指导联系;实习结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沟通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实习成果,总结收获,改进不足。

二、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

1.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低效,克服在学校对实习的控制性和学生实习内容针对性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到好的实习效果。从前述分析中不难发现,高校扩招后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索,再加上该专业实践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这就需要高校的相应管理要遵循权变原则,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安排上与个性化的学生实习工作结合起来。

首先,要杜绝为节省管理费用所导致的管理层次虽少,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现象。如在一个实习基地大量安排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位人浮于事,实习走过场等不良后果。其次,小的管理幅度虽能增强实习指导效果,但在学生数量多、实习分散而个性突出的条件与要求下,师资相对更为有限,再加上管理层次的相应增加,这样的做法难以大力推广。如教师推荐学生。再有,当来自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时,实习效果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资源贫富不均时,实习质量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陡然增加。

2.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是指学校以各种方式建立起和企业(也可以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联系,双方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实习的目的、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意见,并根据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学生能力,设计实习项目,让学生肩负课题任务,利用实习时间与单位提供的条件,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执行并结束实习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模式在实习基地和教师推荐学生实习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不仅将实习的联系上升到了以学校的名义,更强调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平等和紧密联系关系。

(1)工作步骤。调查学生实习需求,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的设计,选择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而对学校的实习组织有兴趣和自行联系有困难的学生即可以视为是“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联系实习单位,如学校和院系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教师的社会关系、甚至广告等等。只要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产生以高校资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而学生实习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会为此带来机会。广泛联系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提供更适应学生知识架构的工作锻炼机会;有利于让学生的实习工作环境得以扩大,接受更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与单位共同商定实习方案。由院系出面,与合作单位就实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弱点等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由单位在考虑学校的建议后根据自身需要,自拟适合高年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完成的工作课题。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需求人数进行分组。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笔者暂不提倡完全由学生自选项目,而是建议先由院系统一分组,在分组方案公布后,允许学生在实习开始前自愿相互对换,调整后的结果在指导教师与院系处各自备案。具体实施合作项目。由指导教师将小组学生带往实习单位,学生在单位领受任务后,即在单位的计划和安排下,确定自己的实习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向学校与单位的指导教师咨询,指导教师负责校企联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协调。课题任务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限内完成。检查、总结与反馈。在实习进程中,院系和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实习情况,指导教师与学生、单位保持联系,并定期向院系汇报学生情况与工作进展。实习结束时可建议单位召开座谈会,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学生向单位提交工作成果,并汇报工作心得,校企双方畅谈收获。学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实习文案后,院系再进行专门总结,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就总结的成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

(2)主要特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具有以下特点:任务明确,实习工作针对性强。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都对在这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应产生何种效果心中有数,任务计划十分清楚,这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不仅利于单位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实习通常在四年级时进行,而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学生的紧张备战阶段,同时全国和各地的双选会也粉墨登场,环境压力让学生难以安静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强调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而不是让学生天天坐班、打考勤,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弹性,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其他;适宜的管理幅度为强有力的教师指导提供保证。项目小组的学生数视任务的艰巨性而定,指导教师人数也便于作相应调整。同时,项目小组的任务特定,小组成员各有分工,避免了人浮于事,从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础不复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个性化实习带来的过于分散局面(管理幅度过小)而愈发突显的师资不足,能有助于有效指导的实现;多向沟通,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单位和学生,实践经验的所有者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在课题任务的安排下,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共同的语言。院系和指导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者,也易于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发掘实践工作对理论推广和进步的需求,总结现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成就与不足,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生产现场;6S;管理项目;上海钢带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1-0103-03

收稿日期:2012-01-07

作者简介:宋海波(1981-),男,山东诸城人,2009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MBA)班,现担任某事业单位国企分公司副经理,助理工程师,从事汽车轴瓦材料技术、车间管理、生产运作、公司管理等研究。

一、6s现场管理项目背景

上海钢带公司创立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规模迅速扩大,公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基础管理没有及时跟上;(2)生产现场比较乱;(3)员工的思想素质没有得到提升,思想观念落后。这些问题为企业扩展转型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因素。

6S管理内容: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

整理 (SEIRI):指的是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在工作现场只允许保留与工作相关的物品,如即将加工的物料、辅料、要使用的工具、作业标准书、测量仪器、标准样件等。

整顿(SEITON):指的是将整理留下的“要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定位、定量摆放,以达到使使用者最快速地取得所需要之物,在最简捷,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下完成工作的目的。

清扫(SEISO):指的是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打扫干净,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修理,使之恢复正常运转状态,是根据整理、整顿的结果,将不需要的部分清除出去,或者标示出来放在仓库之中。

清洁(SEIKEETSU):指的是维持“前3s”的成果,并进行制度化、规范化。

素养(SHITSUKE):指的是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安全(SAFETY):指的是没有危险,即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避免发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6S管理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先进的基础管理手段,它可以显著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文化。6S管理是一种成熟而且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模式,它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规则”的良好氛围,倡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养成追求完美的工作习惯,是实施其他管理活动的基础和保障。

为了实现“业绩增长,管理升级”的战略方针,在上海核威实业公司正确领导下,在大队安防科和教育科深入指导下,2011年上海钢带公司认真实施了6S现场管理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6S现场管理的目标

“硬环境”要逐年改善,建设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用品、用具及装束都应学会“讲究”,逐步提高“口味”和“档次”,让员工在公司里体面地工作。“软环境”要着重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兄弟单位之间都应该团结友爱,礼貌相处,还要扶危济困,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不和谐的苗头和因素。让公司成为一个令客户感动、信赖并尊敬的公司。

欲治兵者先选将,通过考察6S管理的催行力度来衡量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淘汰一批不称职的管理人员,提拔一批优秀的员工到管理岗位上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行6S,改变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改变工作作风,改变精神面貌,树立新的风尚,为企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实施6S现场管理的情况

第1阶段,为推行6S现场管理的宣传、培训及统一认识阶段。重点是:(1)消除分歧、达成共识;(2)认识到6S现场管理的真正意义。在该阶段主要通过提供宣传学习资料和召开研讨会等手段,为单位培训骨干和普及宣传创造条件。

第2阶段,按照6S现场管理内容,先做整理、整顿两个环节。以公司的各班组划分区域,区分各自区域的有用及无用物料。公司配合各班组将无用物料清走。通过对各区域长时间的考察、咨询、了解,划定工作区域、通道,对物品进行定置、定放。

第3阶段,现场清扫工作。清扫是根据整理、整顿的结果,将不需要的部分清除出去,或者标识出来放在仓库之中。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打扫干净。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修理,使之恢复正常运转的状态。以选择、培育下料班作为切入点,将样板的先进事迹、工作经验和成果照片公之于众,为6S活动树立榜样,营造氛围。同时,公司全面规划,创造必要的硬件条件,例如:适宜的容器、货架、工位器具、标志线、标识牌和宣传板等,满足6S的基本需求。

第4阶段,策划制定6S工作计划及规则。(1)成立6S管理领导小组,制订包含实施步骤、方法、规范、责任区、责任人、的6S实施计划。(2)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深入宣传,将6S的知识和理念传播给每一个员工。(3)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检查方法、考核标准,并将有关情况公布在看板上,为6S创造目视化的效果。

第5阶段,6S管理进入试运行阶段。(1)按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持续催动 “前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养成保持“前4s”成果的良好习惯。(2)坚持日常与定期的监督、检查、考核与评估机制,使6S管理进入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稳步深入、持续改进的管理状态(考核内容详见附件)。

四、6S催行所取得的成效

1.生产车间推行6S管理取得的成效。老子曾经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S检查小组,每周不定期地以拍照的方法检查一次,并及时张贴在6S宣传栏里。6S区域负责人,每天认真对所属区域进行监督检查,并指导6S整改。通过员工的共同努力,车间的脏乱得到了遏制,走廊明亮了,物品摆放整齐了,员工的意识提高了,自觉地维护环境的整洁。

2.仓库推行6S管理取得的成效。公司已经将6S理念深入到仓库并积极推进,定期对仓库进行检查,确保仓库内货物摆放有序,无杂物,行道通畅。现在仓库物品分类放置并标识清楚,且外表面清洁,仓库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取货并运输的距离缩短,节省了寻找目标物品的时间。

五、6S管理的展望

6S管理是其他管理活动的基础,是认真落实TS16949的捷径,是JIT落实的先决条件。通过扎扎实实地催进6S现场管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素养,规范操作,安全生产,进而不断地优化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为下步在钢带公司催行精益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6S管理就是一个重视细节、重视基础的管理:全员参与,不好高骛远,从身边的小事与易事开始做起,点点滴滴地积累,最后提升员工的基本素养,从而实现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六、6s管理催进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误区

1.容易发生的问题:(1)一紧、二松、三、四重来;(2)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容易产生的误区:(1)摧行很简单;(2)6S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做6S(3)6S活动就是检查;(4)6S与效率和品质无关;(5)6S活动就是大扫除;(6)6S工人拿计件工资,做6S活动不计件。

七、6S管理催进的重点和要求

1.整理(1s)的催进重点和要求

工作重点:(1)改善和增加“空间”;(2)减少作业现场磕磕碰碰事件,以保障安全;(3)清理无用物品,减少误用现象。

注意纠正:(1)留之无用,丢之可惜(鸡肋);(2)反正是公司的,管它有没有价值,一律丢;(3)昨天已进行过整理了,今天就不重复了。

方法步骤:(1)现场检查;(2)区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3)清理非必需品;(4)非必需品的处理;(5)每天循环整理。

2.整顿(2s)的催进重点和要求

工作重点:(1)确保工作场所有序化;(2)减少物品寻找时间;(3)确保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注意纠正:(1)追求表面化,忽视科学性;(2)过于草率,无全局观。

方法步骤:(1)彻底地进行整理;(2)确定放置场所;(3)规定放置方法;(4)进行科学分类标识。

整顿的关键在于定位、标识、归位。

3.清扫(3s)的催进重点和要求

工作重点:(1)保持现场干净整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士气;(2)保障拿出来的东西就立即能使用;(3)防止工业伤害;(4)防止脏污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注意纠正:(1)清扫就是“大扫除”;(2)清扫是清洁工的事;(3)各人只管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基本要求:(1)领导以身作则;(2)全员参与,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3)与机器设备的点检保养工作相结合;(4)寻根究底杜绝一切污染源并建立清扫基准;(5)关注“死角”彻底清扫。

4.清洁(4S)的催进重点和要求

工作重点:(1)通过制度化、标准化维持前面3S的效果,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2)形成卓越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

方法步骤。(1)维持前3S的效果;(2)制度化、标准化的过程;(3)不定期检查频率的确定和落实,不断改善并养成习惯。

5.素养(5S)的催进重点和要求

工作重点:(1)促使人人有礼貌、重礼节,进而形成优良的风气,创造和谐的团队精神;(2)让每一个员工,从上到下,都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培养有良好素质的人才;(3)创造一个充满良好风气的工作场所。

基本要求:(1)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2)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态度诚恳;(3)在语言和行动上从不伤害他人;(4)体谅他人的难处;(5)注意日常礼貌、问候;(6)多用感谢赞赏的语言;(7)坦诚倾听他人意见。

主要方法:(1)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2)理解规章制度;(3)努力遵守规章制度;(4)成为其他人的榜样。

6.安全(6S)的催进重点和要求

工作重点:(1)保障员工安全;(2)保证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3)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4)减少经济损失。

实施要领:(1)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2)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3)实行现场巡视,排除隐患;(4)创造明快、有序、安全的作业环境。

管理步骤:(1)制定现场安全作业基准;(2)规定员工的着装要求;(3)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4)完善应急措施;(5)日常作业管理:(6)利用安全事故等反面事例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 越前行夫.5S催进法[M].尹娜,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11.

[2] 孙少雄,邱杰.制造业6S精益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李家.5S精细化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

[4] 宋文强.图解6S管理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 李家林,林岳儒.目视精细化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

附件:

上海钢带公司6S管理催进手册(摘要)

一、名言与全体员工共勉

1.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竞争者的管理层对下层的介入未能坚持下去,他们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 ――弗雷德・特纳(麦当劳总裁)

2.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老子《道德经》

3.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件不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张瑞敏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员工不是因为你的期望而工作,而是因为你检查而工作。――HP 卡莉

二、.6S管理的速记口诀

(1)整理:需与非需、一留一清;

(2)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3)清扫:美化环境、拿来即用;

(4)清洁:形成制度、贯彻到底;

(5)素养:遵守制度、养成习惯;

(6)安全:安全操作、生命第一。

三、6S管理的地位、作用和目标

1.6S是其他管理活动的基础:(1)是TPM(全面生产维修)的前提;(2)是TQM(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步;(3)是通向TS16949的捷径;( 4) 是JIT(精益生产)和IE(工业工程)落实的先决条件。

篇3

1. 培养目标的内涵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一般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与需求来制定,但是由于学校类型与层次的不同,也体现一定的差异化。从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来看,包括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即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拓宽知识视野和扩大知识范围;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公民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

2. MBA 项目的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硕士 (MBA) 诞生于美国,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神话和奇迹。我国于 1991 年开始引进 MBA 教育项目,目前已有 236 所高校获批此项目,占我国普通本科院校 702 所的 34%。工商管理硕士 (MBA) 是一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最大的区别在于“特定的职业指向性”和“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因此,在 MBA 培养目标定位上,必须围绕工商管理人才的职业指向性来确定,著名管理学者席酋民 (2002) 认为 MBA 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实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我国不同类型的高校,在 MBA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应当根据各自学科群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宗旨,注重对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创新精神和国际化意识的培养,并以此建立特色化的品牌形象,将符合一定条件的生源,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企业认可的高级管理人才。

3. 农业院校 MBA 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农林类本科院校有 41 所,但只有 11 所农林院校开办了 MBA 项目,占 27%。对于农业院校 MBA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朱晶、温思美 (1999)较早地介绍了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业企业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培养情况,认为农业院校 MBA 的培养目标是为农业及其相关企业培养富有创造性和竞争性的人才,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课程学习,掌握一般的企业管理的综合知识和实用技能,了解农业及其相关行业的特点,为今后在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不断变化的农业和食品行业中担任高级管理工作做好准备[4]。目前,我国已经开办 MBA 项目的农业院校也结合学校特色与学科优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目标。湖南农业大学 MBA 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特别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熟悉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商业道德,具有企业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善于沟通与合作,具备组织协调能力与经营管理技能,能在工商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中胜任管理工作的中高层次应用型综合管理人才。

二 课程教学模式

1. MBA 课程体系设置

从 MBA 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来看,它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课程设置必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全国工商管理硕士 (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对 MBA 课程设置规定了一些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如管理经济学 ( 或经济学 )、组织行为学、数据模型与决策、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 10 门核心课程中至少选修 8 门,学分上至少要修满 45 个标准学分,专业课 ( 不含政治、英语 ) 学习应不少于 600 学时。

湖南农业大学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全国工商管理硕士 (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工商管理硕士 (MBA) 课程包括基础课、核心课和选修课三个模块体系。

(1) 基础课模块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管理学、工商管理硕士英语三门课程,每门课程 32 学时、2 个学分;本模块设置是按照循循渐进、由浅入深的知识学习逻辑,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商务英语知识,为后面学习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核心课程模块按照全国 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工商管理硕士 (MBA) 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基本要求规定,设置了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管理等 9 门核心课程,每门课程设置了 40 学时、2.5 个学分,知识体系涉及企业的战略、财务、营销、组织行为 、信息系统等。

(3) 选修课程是各高校根据培养目标自行设置的,湖南农业大学 MBA 选修课程体系包括专业选修课和方向选修课两大模块,其中专业选修课设置了电子商务、管理沟通、公司治理、创业管理、商法、企业社会责任等 6 门,每门课程设置了 32 学时、2 个学分,要求 MBA 学员必须完成其中 5 门课程学习;方向选修课按照农业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营销与商务管理和会计与财务管理 4 个研究方向设置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农产品营销、竞争情报、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竞争战略、战略薪酬管理、企业危机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诊断、税收筹划、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等 11 门,每门课程设置了 32 学时、2 个学分,MBA 学员可以根据研究方向选修其中的 3 门课程。

2. 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 MBA 学员主要来自企业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特点,课堂教学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湖南农业大学 MBA 培养方案规定,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和研讨式等教学方法,授课内容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应用,重视培养 MBA 学员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主要选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商企业经营案例,尽可能多地安排课堂讨论。对成功的企业,学习其优秀的管理思想,体会成功的经验;对亏损的企业,分析调查,对症诊断,开出“药方”——提出扭亏增盈的措施,然后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达到真正锻炼的目的 [6]。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采用提纲挈领领式的教学方法,以实践问题为导向,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原则,充分发挥 MB A 学员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员本身的资源优势,从实践中来,经过理论升华,再回到实践中去。此外,湖南农业大学 MBA 培养方案在核心课程的授课中,明确规定了每门课程要配备校外导师或企业家参与授课或作相关的专题报告,时间上要求为 8 个学时。

三 实践教学模式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5]。实践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让 MBA 学员参与各项实践活动项目,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湖南农业大学 MBA 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教育形式改革等。

1.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学术活动、团队训练和管理实践等项目,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听学术报告 ( 讲座 )、参加学术研讨会等,要求 MBA 学员在读期间需参加校内外各类学术活动累计 5次以上,达到规定要求者记 1 学分;团队训练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方式,主要是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一般安排在第 1 学期内进行,记 1 学分;管理实践是以企业调研实习为主要内容,一般要求在第 4 学期进行持职实习,实习报告形式包括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或创业计划书、企业诊断与咨询分析报告等,需提交《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MBA) 研究生管理实践报告》,计 1 学分。

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 MBA 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MBA 学员开展管理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通过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 MBA 学员在实习中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展示出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也便于实习单位在实习中考察毕业生并留下继续工作。湖南农业大学 MBA 教育中心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围绕培养目标有选择性地考察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标准是要有鲜明的农业特色和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已经签订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隆平高科、金健米业、唐人神集团、湖南农业集团、怡清源茶叶有限公司等一批在湖南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农业企业。

3. 实践教育形式改革

实践教育形式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和对接实践教学基地的教育方式,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针对 MBA 学员在职学习和集中授课的特点,湖南农业大学 MBA 教育中心在实践教育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在核心课程授课计划中单独列出 8 学时,邀请 MBA 校外导师或者部门著名企业家来课堂授课,传授经营管理实战技能,分享创业者与经营者的实践经验;二是在集中授课时间段内,邀请政府部门专家与领导来讲解行业部门的政府服务职能与执行现状,让 MBA 学员了解行业特点和基本状况;三是深入企业或农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拓宽 MBA 学员的社会知识面,可以是参观 MBA 校外导师所在的企业,或者是 MBA 学员自己所在的企业或者农村社会;四是有效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平台,根据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岗位需要,选派部分MBA 学员参加实习。

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 管理 漏洞 举措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163-01

1 工程管理的内容

建设项目通常具有投资高、风险高、工程时间长以及人员复杂等情况。以此对工程建设的项目的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好的管理团队,往往能让建筑在建设施工中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工程的项目的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处理好遇见的各种问题,并在以往建设的经验的基础和实践的操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寻找到一些问题的最佳解决策略,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1]。

工程项目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项目,但是它的地位却是所有建设项目里面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种。它有效的实现了投资行为和工程建设行为的结合统一。我们不仅要实现建设的成本的控制,还要保证建设的质量和建设的速度,实现建设的成本的良好控制,把这个投资的效益做到最大。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建设的质量,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对工程建设的管理的复杂性,主要是你因为工程管理中,对职能部门的划分十分的详细,既包括建设单位,还包括设计单位和施工监管单位等许多部门的活动所需要的人员和单位,这都需要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一些漏洞

在现今的工程建设的投资方面,大多数的工程建设队伍组要在建设中不断的增加建设的预算,这已近是个极其普遍的现象[2]。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建设的前期准备的不足,一家对工程建设的研究不够完善,对建筑的设计施工的不够合理,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工程建设的超出预算的情况,我们一起探讨。

(1)对建设的经营管理的理念陈旧。在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面临很多的问题。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对于成本的控制和预算的相关人员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心血。诸多的建筑队伍注重做事,不做过多的计算,并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模式。但是,这些年,对于建筑方面的企划越来越多,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的压力,许多的企业在对成本的控制和工程的管理方面下的功夫越来越多,这重理念逐渐在兴起,但是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尚待时日。因此,在进行工程的项目管理上,进行必要的预算的控制,并不断更新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实现知识和思想的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相关的组织和管理的能力不够有条理,对相关的调控不够周详[3]。当前采取对成本的核算和控制的工作主要是交给财政部门负责的。但是,由于他们的计算的依据只是考虑到一些基本的情况,对于许多的变因的考虑不够周详,这就造成对成本的控制处在一个很被动和尴尬的位置。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造成对成本的控制的目的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许多的大的建筑工程企业,对整个的工程项目缺乏必要的考虑和系统落实的管理,这就造成在实际的建设中没有能够对建设的成本和项目的许多方面形成良好的管理。对工程的建设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没有考虑到节约,没有注重对材料的库存耗损的计算,因此,不能在根本上对建设的项目方面形成良好的系统的管理,导致出现你各种漏洞。

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其他漏洞

3.1 欠缺对建筑工程事前和事中的有效控制

对于项目建设的管理,除了要达到对成本核算和有效管理的目的,还需要对工程建设的是事前时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进行控制。可以通过相关的实验,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4]。解决成本控制管理中的漏洞,还需要对建设前材料采购的程序的合理控制,以及建设中材料物质的审批,以及一些建筑材料的浪费和耗损,一些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不够等,都是建设事前和事中出现的漏洞。

3.2 没有健全完备的控制监督的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的许多的建筑行业的控制监督的体系建设以及执行力方面都存在这很大的漏洞和问题,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和使用的监督都不够到位,或多或少出现材料的浪费。没有能够构建起控制和监督体系的完善,因此在企业中,还有很大的潜力。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对材料的有效管理,以及对相关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都是实现项目漏洞改善的有效途径。只有从这些方面出发,建立完善的项目监督管理的制度体系,才能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3.3 管理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不够

我国的许多企业的建筑队伍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项目管理控制的意识不够强。许多的管理者无法有效的组织员工在设计和施工中不断的对项目进行必要的引领和控制[5]。在工程建设的项目的管理部门,从表面的现象来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出现意识不够,从而导致工程建设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由于计划和施工安排的不合理,项目管理的责任意识不够,导致施工人员为了加快建设的速度盲目的增加施工的人员和对农一些设备的乱用,都导致了前期对成本控制措施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有必要对建设中的全员的成本控制的相关的责任意识予以说明,并保证在建设中能够不断的得到落实。

4 采取的改善漏洞的策略

首先,要加强对项目细节的有效控制控制。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只有事前和事中的控制,等到工程建设结束以后,进行成本的核算,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其次是要建立起完备的项目控制的制度和机制[6]。规范的操作是实现安全操作和质量良好的保障。通过不断的总结,逐渐建立起来完善的制度和机制,逐步实现对建设成本的控制;最后是要对整个的建筑队伍的素质的提高。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建设队伍,才能在建设中把项目管理的漏洞和建设的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禤文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创新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8).

[2] 谭锦坪.试论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风,2011(9).

[3] 蒋春梅.丛连芳如何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发挥财务作用[J].辽宁交通科技,2005(4).

[4] 郑筠,文扬.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标准成本体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篇5

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主要有《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分析与管理》《团队与组织管理》等,这些课程涉及的内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可以转化为项目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通过对此类课程的学习,主要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高度的战略思维、企业生产运作能力、一定的团队建设和管理能力、一定的市场反应能力、一定的财务知识和管理水平等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科学性原则。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项目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学习的计划、内容范围和学习与实践深度,所能达到的目的或要求等进行科学筛选,尽最大可能挖掘每位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科学、合理地调配教学资源,高效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全局性原则。项目教学法是全局性、系统性的教学过程。从项目导入、信息收集、项目计划、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到项目评价,要整体看待这个教学过程,要注意项目在学生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统一性。

3.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项目教学法的一大特色,也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所在。在项目工作过程中,所设计的项目应具有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具有实用、可操作的特点。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获得知识和经验,能够顺其自然地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找到工作的乐趣、探寻知识的快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应用及对策

1.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首先,项目的选取与设计是保证项目教学法开展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按照项目工作过程知识来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按项目的特点和社会企业运行、生产的实际情境来安排或模拟。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要从学生主体出发,以学生认知为基础,以所学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构建一个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中。

2.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应用策略。根据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流程,从“项目导入———信息收集———项目计划———项目决策———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六个步骤来逐步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淤学习小组的组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针对工作任务和内容建立学习小组,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流程步骤安排教学过程。于学生接到项目任务后,通过小组一系列活动后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和协调者。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一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工商管理课程知识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可带着项目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企业中考察、调研、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让学生去探寻项目任务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推动或拉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榆积极评估项目的完成结果,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应注意的问题

1.思想观念的转变。项目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大专院校教学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作为高校的管理者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突破,其次是要推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让教师逐步接受并掌握这一教学法。教师也应在思想认识上和观念上积极转变,转换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项目教学法一改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和协作者的教学模式。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共同任务的完成者,是项目任务的协作者或合作者。项目教学法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的要求较高,学生应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针对项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和教师要合理配置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对任务结果进行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用到的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

篇6

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主要有《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分析与管理》《团队与组织管理》等,这些课程涉及的内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可以转化为项目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通过对此类课程的学习,主要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高度的战略思维、企业生产运作能力、一定的团队建设和管理能力、一定的市场反应能力、一定的财务知识和管理水平等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科学性原则。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项目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学习的计划、内容范围和学习与实践深度,所能达到的目的或要求等进行科学筛选,尽最大可能挖掘每位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科学、合理地调配教学资源,高效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全局性原则。项目教学法是全局性、系统性的教学过程。从项目导入、信息收集、项目计划、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到项目评价,要整体看待这个教学过程,要注意项目在学生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统一性。

3.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项目教学法的一大特色,也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所在。在项目工作过程中,所设计的项目应具有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具有实用、可操作的特点。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获得知识和经验,能够顺其自然地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找到工作的乐趣、探寻知识的快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应用及对策

1.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首先,项目的选取与设计是保证项目教学法开展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按照项目工作过程知识来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按项目的特点和社会企业运行、生产的实际情境来安排或模拟。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要从学生主体出发,以学生认知为基础,以所学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构建一个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中。

2.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应用策略。根据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流程,从“项目导入———信息收集———项目计划———项目决策———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六个步骤来逐步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学习小组的组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针对工作任务和内容建立学习小组,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流程步骤安排教学过程。②学生接到项目任务后,通过小组一系列活动后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和协调者。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一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工商管理课程知识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可带着项目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企业中考察、调研、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让学生去探寻项目任务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推动或拉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④积极评估项目的完成结果,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应注意的问题

1.思想观念的转变。项目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大专院校教学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作为高校的管理者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突破,其次是要推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让教师逐步接受并掌握这一教学法。教师也应在思想认识上和观念上积极转变,转换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项目教学法一改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和协作者的教学模式。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共同任务的完成者,是项目任务的协作者或合作者。项目教学法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的要求较高,学生应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针对项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和教师要合理配置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对任务结果进行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用到的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 项目管理 商务沟通

项目是一种经济组织,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沟通对其经济活动成果有巨大的影响。在团队理论看来,有效的沟通活动取决于项目内的信息分配方式,信息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其处理的方式对决策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但是项目管理的商务沟通在不同的主导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将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工具,研究项目管理中的商务沟通。

一、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商务沟通

1、项目商务沟通的定义

商务沟通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取得一个项目的成功,沟通具有重要作用。沟通可使矛盾着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沟通工作,如:项目目标因素之间的沟通;项目各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沟通;各专业技术方面的沟通等。通过沟通,不但可以解决各种协调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各参加者心理和行为的障碍和争执。在项目管理中,虽然在项目管理工作中计划管理是龙头,但如果该计划没有进行事前的良好沟通,在详细的计划也只是项目管理者的一厢情愿,不能得到广大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大力支持,不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最终可能会因为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协调而使计划夭折。可以说管理离不开沟通协调,沟通协调渗透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2、项目商务沟通的困难

由于项目组织和项目组织行为的特殊性,使得在现代工程项目中沟通十分困难。尽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信息收集、存储和处理工具,减少了沟通技术上的和时间上的障碍,使得信息沟通非常方便和快捷,但仍存在着很多困难:(1)现代工程项目规模大,参加单位多,造成每个参加者沟通面大,各人都存在着复杂联系,需要复杂的沟通网络。(2)现代工程项目技术的复杂、新工艺的使用、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分工。以及项目管理的综合性和人们的专业化分工的矛盾增加了交流和沟通难度。特别是项目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经常难以做到协调配合。(3)由于各参加者有不同的利益、动机和兴趣,则有不同的出发点,对项目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对目标和目的性的认识不同,则项目目标与他们的关联性各不相同,造成行为动机的不一致。作为项目管理者在沟通的过程中他不仅应强调总目标,而且要照顾各方面的利益,使各方面都满意。这就有很大的难度。

3、项目商务沟通的主要内容

1)项目经理与业主的沟通

业主代表项目的所有者,对项目具有特殊的权利,而项目经理为业主主管项目,必须服从业主的决策、指令和对工程项目的干预,项目经理的最重要的职责是保证业主满意。要取得项目的成功,必须获得业主的支持。

2)项目管理者与承包商的沟通

承包商必须接受项目管理者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项目管理者应让各承包商理解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各自的目标、项目的实施方案、各自的工作任务及职责等,应向他们解释清楚,作详细说明,增加项目的透明度。

3)项目经理部内部的沟通

项目经理领导的项目经理部是项目组织的领导核心。通常项目经理不直接控制资源和具体工作,而是由项目经理部中的职能人员具体实施控制,则项目经理和职能人员之间及各职能人员之间就有界面和协调。他们之间应有良好的工作关系,应当经常协调。

二、加强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商务沟通措施

1、积极使用协商解决法

在大目标和共同利益一致的前提下。项目管理中的双方或者几方的分歧属非对抗性或暂时性的情况时,采用此法是比较好的。在冲突发生之后,由双方各派代表,本着协商的原则。要求双方顾全大局、、互让互谅、互相做出积极的让步,以促使冲突得以解决。协商的实施包括确定协商的时间、地点和进度。首先,双方应确定协商何时开始,并注意到对方何时准备好进行协商,为了使协商结果有益于项目的建设,双方应当及时实施并完成协商。其次,双方应选择协商的地点,包括避免干扰、获得心理上的优势以及可以使用的人员、装备及服务等因素。最后,双方应确定协商的速度。即使一方没有迫使另一方接受一个限期,由于协商结果带有时间性而需要迅速结束协商。

2、合理使用权威解决法

当双方的冲突经过沟通和谈判都不能解决时,这时则由上级主管部门做出裁决,通过组织程序迫使冲突双方接受上级提出的解决方案。这种权威解决法主要是采取强制手段解决冲突,因此,这种方法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不宜采取这种方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不失时机地完成某项任务,领导者必须当机立断,应用自己的权威及时地解决冲突。

3、慎重使用诉讼解决法

当矛盾冲突上升到激烈的时候,冲突双方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的方法来解决冲突。在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往往会首先拿起法律的武器。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践中,由于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相互纠缠得很深,很多时候,在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承包商或监理单位在面对业主时。考虑到以后业务的进展或下一个项目的延续,往往会先行妥协,此时,冲突的双方不致于闹到要法庭上见的地步。

篇8

关键词:国际工程;非洲;总承包商;分包商;分包管理

Abstract: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subcontract management is to promote engineering company in China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in Africa. Sudan a turnkey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from the subcontractor selection, signed subcontract to the subcontractor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our country engineering company in Sudan and other African countries undertake turnkey projects for the subcontract management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frica; General contractor; The subcontractor; The subcontra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7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国家“走出去”的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进行工程承包施工工作。非洲大陆近些年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带动了我国工程公司大规模的涌入。在非洲工程项目中,我国工程公司大多作为总承包商承揽工程,由于非洲大多数国家资源短缺、生产力落后,所以中国企业常常需要从国内或其他国家采购大批重型设备、大宗原材料、运输车辆,乃至劳动力进入现场,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工程成本。因此,以合同管理为核心,雇佣当地具备资质的分包商,充分优化和使用当地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苏丹作为我国工程公司在非洲主要的项目所在国之一,有着很多非洲国家普遍具有的特点,本文就以苏丹工程为例进行分析。

分包商的选择

以苏丹为代表的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长期饱受战争的创伤,其当地市场资源有限。当地进行工程施工的公司并不多,尤其是稍大型点的公司稀少。仅有的少数大型公司一般背景深厚,通常做政府下的直接工程或跟着石油公司干配套的基建工作。这些工程单价高,预付款丰厚,固对于一般的基建项目不愿意参与。非洲国家市场环境不稳定,国家动乱频发,市场环境差。政府腐败现象严重,乱收费、随意收费情况严重,固老牌的,历史稍长点的公司如凤毛麟角,公司通常倒闭迅速。非洲国家地广人稀,各地区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通常见到的现象就是出了首都后,很难见到像样的建筑,其当地公司通常集中在首都地区。固在引进当地公司资源时,需把重点放在首都地区。另外以苏丹为代表的非洲当地人时间观念不强,办事拖拉,其生活中干扰事务太多,从合同谈判、协商、签署、到其人员、设备的进场耗费时间长。同时这些地方建筑市场不规范,本土分包商技术、管理水平低,这些因素增加了工程分包的风险。概况来讲,非洲的一般工程项目对当地分包商的选择存在以下几个难点:第一,利润空间小,难以吸引有实力大型的当地分包商;第二,当地分包商不成熟,技术、管理水平不足、工作意识欠佳、合同行为不规范;第三,当地分包商存在虚报自身技术水平、经济实力或缺乏工程经验、盲目乐观的现象,总承包商难以了解其真实水平。鉴于以上问题,总承包商在选择引进当地分包商时需做到:

1)应对项目潜在分包商的规模、技术及信誉度等进行客观的了解,最好对其公司或者其工作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以了解其真实的施工状态,设备规模。不能仅靠其所提供的介绍其公司的文件而作出草率的决定。以笔者工作过的苏丹为例,很多当地公司的介绍文件是自己编造的,写着参加过多少个公路项目的施工,多少个桥的建筑,多少个水渠的开挖,拥有多少台套各型设备。其实不然,其仅有几台破旧的设备或者以前曾拥有过这些设备,但早已损坏或者因还不起银行贷款被银行收回抵押等等。还有就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皮包公司,打着某某路桥公司、某某工程公司、建设公司,这类公司通常在签了合同后又再转包给一家或者几家真正的有设备的公司,其从中抽取一定的利润。这样的公司到现场后极不稳定。

2)提前做好当地分包策划,尽早启动和当地分包商的合同谈判、签署工作,为当地分包商的人员、设备进场留够充足的时间。通常在非洲这些国家,在签署合同后,其人员组织,设备动员耗费时间较长,按照在苏丹的经验一般从合同的谈判、签署、到进场需要1-2月时间。

3)提高合同意识,以有效的合同管理保护自己的权益。

另外在选择和引进当地公司,以及下面提到的引进后对当地公司的管理时,有熟悉当地市场、头脑灵活,为人诚实的当地高级雇员非常重要,这样可避免走弯路。

分包合同的签订

中国企业通常在国内的分包合同有一通病,太多大话、套话,废话,不具备可执行性。签订一严谨、条款完备、范围清晰、职责明确、可执行性强的合同对防止日后执行困难、扯皮现象不断有着重要意义。

1、分包合同起草上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在认真研究已有的合同范本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上,与自身的实践经验想结合。如适合采用国际通用的分包合同条件的,比如JCT、FIDIC、ICE,最好采用。一般大家凭经验只能一个点一个点的想,难免做到面面俱全。不适用的条件下,起早分包合同时,要借鉴下这些标准条款。

禁止使用模糊或模棱两可的语言。不允许出现如:以后商定、再议、根据情况而定等易引起争端的字眼。

合同语言要简洁。不允许同样的内容或条款在合同中出现重复的情况。

2、分包合同中一些需注意的问题

一些工程项目非常重视安全、环保,如现场施工车辆超速、现场油污,这些在主承包的合同中有着详细严格的规定。但我们通常易忽略在和当地分包商的合同中作出详细可操作的规定条款,往往是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颁发关于这方面的管理规定、通知,如超速罚款。这类以发规定、通知的方式已许对我们国内出来的分包商管用,对于当地的作用就不是那么大了,因为这些的效力都没有合同高,真正起争端的时候,这些有时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东西。因此,在分包合同中需详细把涉及到的安全、环保等要求写入,然后在违约条款中规定如果分包商不能满足或者不进行整改,主承包商有权从其月支付款中扣多少比例的结算款,主承包商有权代为操作,这部分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将从扣得的应付款中扣除;或者直到分包商整改满意后才予退还。这样就能达到一个有合同约束力的罚款措施,否则你罚了,分包商也不一定承认,毕竟是合同外的操作。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及当地分包商市场的不规范,主承包商无法保证总能够雇佣到合适的当地分包商。非洲当地的分包商很多在签合同时承诺多少设备,人员、材料进场,但实际干活时,其就原形毕露了,其设备、人员等无法满足合同中承诺的条件,这就严重影响了主承包商的施工进度。为了避免由于分包商无法兑现承诺所带来的进一步风险,在合同已经生效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和分包商终止合同的难堪局面。因此我们需要在合同中规定在一定时间内设备、人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款或者设置合理的合同终止条款,规定若主承包商分包商限期整改无望,或分包商发生不按规定提交履约保证、无正当理由拖延开工、放弃工程或公然表示不再履行其合同义务、已经破产清算等情况时,可以提出终止合同。同时,明确合同终止后分包商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赔偿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分包合同条款的支付条款中。需注意写明合同价格是否含税和各种费。非洲国家地方政府乱收费严重,各种税收明目繁多,作为中国企业,往往无法全盘清楚,固在合同中,需明确写明支付价格含当地政府、机构征收的各种税、费。

预付款支付问题。在非洲由于当地分包商屡屡发生拿到预付款而不履约的现象,因此,对于一般的小型分包工程,分包商都具有一定的资金筹措能力,因而不应支付预付款;即使是大型分包工程,如果分包商不能出具资信度高的银行的相应预付款保函,也不能支付预付款,否则分包工程的合同管理将十分被动。

分包合同需注意合法性并符合公共政策。合同的制定不应和法律发生冲突,否则易导致合同某些条款无效,如触及核心条款,则可能导致整个合同无效。建议合同起草者在起草合同时找一当地律师进行咨询。

不公平条款。特别对于一些免责条款,我们制定免责条款的时候要尽量公平,不宜过分对我方免责,否则容易变为不公平条款,导致某些合同无效甚至整个合同无效。

分包价格的制定。非洲当地分包商通常核算能力差,工程经验不足,对于我们的分包价格其无法事前估算高低。对于分包价格的制定,需做好成本分解,再加一定利润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价格。不要把分包商弄的亏本,分包商亏本,对于主承包商来说,日子也不好过,工期延误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出来。一般当地分包商都不像国内的国有企业(亏了本还贴着钱干,几千万上亿的钱都肯贴),当地分包商一旦没有利润,也就失去动力了。

分包合同中计量方法的确定。非洲当地分包商如上所诉其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核算能力差,在计量方法上尽量采取简单直观的方法。而不要采取我们想当然的国内一些计量方法。如我们在非洲一工程中,对于当地分包商运输填筑材料的合同中,采取自然方计量。结果在执行起初,由于运输到土石坝面的松方物料,就需按照密度进行松实系数进行转换,当地人对这种转换始终搞不明白,在这过程中导致很大的纠纷。后来采取按所载吨数或者测量收方,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另外需注意的是避免采用以台时/时间来计量,这样可有效防止出工不出力,磨洋工的现象。

工程实施过程管理

分包商引进、签约后,作为总承包商必须把其纳入自己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一项。绝对不要“以包代管”、“以包不管”。要在过程中进行配合、控制,对其履约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导致给总承包商带来大的风险。针对非洲当地分包商技术、管理水平低的特点,通常应:

建立合适、全面的当地分包商组织管理体系。一般以合同管理部为中心,项目各职能部门参与,各工区/队厂设置专人负责的当地分包商管理体系。和当地分包商语言沟通方面通常是一大的障碍,为有效减少因语言沟通不畅而带来的管理上的障碍,主分包商应在各管理部门、工区/队厂中雇佣懂英语或者汉语的当地高级雇员参与对当地分包商的管理,特别是现场管理的基层人员应加大当地人的比例。现场当地分包商除个别管理人员懂英语外,其余都不会英语,中国企业通常现场基层管理人员能用英语或当地语沟通的也不多,往往由于无法沟通导致现场冲突。

做好合同交底工作。合同的能否顺利执行,和各级各层人员的密切配合、参与分不开。固需对各级各层人员认真做好合同交底工作,在和分包商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对分包商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分包商和主承包商是协作的伙伴关系,分包商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分包商有利,间接的也使主承包商获得工期、质量上的保证,同时管理上将更加顺畅。首先是指导和培训各当地分包商的现场管理者适应项目工作,向他们解释项目管理程序、沟通渠道和方法。如我们在非洲一项目工程中,指导当地分包商怎么开挖更有效率,如何开辟更多的工作面,使资源设备充分利用。另外对其作业人员进行一些指导和专门培训,使其提高作业技能,促使其劳动作业效率提高。

在对当地分包商的管理中,需做好书面、图像记录,加强现场证据材料收集,在纠纷时有充足的书面材料证据。通常中国企业作为主承包商在对业主、咨询工程师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保持书面记录的习惯,但对于分包商往往由于按国内习惯思维惯性操作,易忽略这点。非洲的当地分包商其高层管理人员一般并不在现场,在出现纠纷时,其现场管理人员为推脱责任胡搅蛮缠,有了充分的书面材料证据,即使在将来的法律诉讼中也不至于把自己陷入被动。

针对当地分包商普遍技术水平低,但有能吃苦、喜欢重复性劳动的特点,总承包商可以扬长避短,在工作包划分上动脑筋,将重复性劳动的工作或对体力要求较高的简单工作划分到一起。在苏丹某水利项目中,当地分包商无法独立完成混凝土面板坝的施工,总承包商便将工程划分为挤压墙凿毛、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三部分,将相对简单并易于进行质量控制的挤压墙凿毛和钢筋绑扎工作分包出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语

非洲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竞争激烈。合理划分工程,成功雇佣和管理当地分包商,可大幅降低项目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鉴于当地分包商市场尚不完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总承包商应谨慎立足,提高项目运作水平,通过有效、严谨的分包项目管理方法来保护自身利益,应对各种风险,并在争取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社会效益,与当地政府、社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从而在以后的工程中取得更大成就,实现真正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郭捷.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 张水波,陈勇强.国际工程总承包EPC交钥匙合同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

[3] 杨玉刚.淘金背后有隐患-我国施工企业在非洲建筑市场的风险与防范[J].施工企业管理,2007(2):20-21

[4] 曹保刚.在非洲实施工程项目的几点体会[J].国际经济合作,2006(3):48-5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