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09:14: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景观设计行业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CAD+SU技术;高职景观设计教学;三维空间
一、高职教育在当前景观设计中扮演的角色
现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城市建设急剧增长,景观行业也迎来了美好的时代,但是随之而来的矛盾也产生了,景观设计在国内起步晚,基础弱,给景观设计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正是基于上述景观设计在我国的尴尬现状,产生了本论文基于高职教育的景观设计,利用CAD+SU技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使面向设计生产一线的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能胜任诸多复杂的设计任务。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指出了高职教育在当前景观设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高职教育提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即用实际项目作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流程是这样的:构思,在纸上绘制草图,推敲后定下大概方案,用CAD来绘制推敲好的方案,然后把绘制好的CAD图转换到三维软件中进行三维效果的制作,以前用的较多的是3DMAX,但3DMAX要经过建模、建模、渲染后效果才看得到,渲染的时间很长,中途很难中止进行修改方案,而SU草图大师则能够在方案构思的过程中不断修改,CAD文件导入后,很快就能出立体效果,简单易学,非常适合我们的高职学生,也适应了当下景观设计的现状。
二、CAD+SU技术在高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CAD+SU技术在高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主要是研究CAD作为平面绘图的软件如何与SU草图大师相结合,通过SU草图大师的设计流程的学习,运用三维空间对景观的模拟,在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效果。CAD作为工程制图软件,具有绘图精准、功能强大,难于完全掌握的特点,且在景观设计中主要针对平面设计。SU作为效果表现软件,具有表现迅速、功能简单易于上手的特点,主要针对三维设计。由此可见,上述两个软件在各个功能项目上成互补的关系。针对当前我国高职景观设计教学现状,我们在从CAD做的二维平面在向三维转换的软件中选择了SU草图大师,利用两者长处分别应用于景观设计的不同设计阶段,使得两者在景观设计中发挥各自的长处,并互补各自的短处,通过两者的组合使用为整个景观设计流程提供更为快捷、直观的设计方式。景观设计是一个空间的设计过程,所以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空间营造,SU草图大师对初学者来说无疑对空间尺度和形态的把握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课题设计和毕业设计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对空间、尺度的把握很差,比如楼梯的高度、汀步的高度大小体量等等,不胜枚举,通过SU草图大师可以提高学生对空间尺度、空间形态的感性认识,然后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很直观,自己也能很快发现不对的地方,空间感受也很强,通过三维空间的营造,对学生来说,和以往只在图纸上推敲,或者漫长的效果图制作等待,SU草图大师无疑把学生释放出来,发挥学生更大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本论文选用的两个软件中,CAD只涉及初级的绘图功能,而SU本身为操作简单的软件,所以对高职学生来说是最为合适的景观设计制图软件。在当下景观设计公司中,对景观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运用到的较多软件有:CAD、Photoshop、3Dmax、SU、VR等,因为景观设计的特殊性,对于其设计制图和表现,现在仍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手绘混合使用,尤其是景观设计表现,虽然其他相关行业,如建筑设计表现基本全部使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完成,但是由于景观表现真实性的难度较大,现有的计算机技术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故SU成为表现软件缺乏情况的首选,且当下不少景观设计公司也较多地选用SU作为制作景观设计表现的软件。因此本论文对于CAD和SU两种软件的选择也是符合当前计算机辅助景观设计的实际情况。通过CAD+SU技术在高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使学生能熟练运用CAD与SU软件,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上能更好地表达方案,与老师互动,交流更加便捷,在步入工作岗位上,能直接和甲方沟通,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结语
CAD与SU相结合使用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优越性。它必将为高职景观设计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符合新时期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需要。通过分析,CAD与SU相结合使用技术的应用在高职景观设计教学领域是必要和可行的,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使学生能成为面向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真正做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真正促使学生更好地就业或创业,真正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汪媛媛.3D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森林景观设计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1,9(4).
关键词:现状 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因为过于的追求规范园林景观,所以忽略了野趣横生的自然特色。如出一辙的园林景观,让人感受不到地域景观和自然文化之美。
1 . 1 市场管理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只有在一个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才能使那些技术精湛思维敏捷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能使他们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才能给他们提供崭露头角的舞台。事实上,由于景观产品可塑性空间较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因此,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各种优惠政策占据市场,景观作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规范行业管理,完善竞争机制,营造出“作品”、出“精品”的氛围,走规范化、市场化之路,完善竞争机制,使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1 . 2 盲目追求“档次”忽视绿化环境效益
园林绿化是对社会环境资本的投入,追求“档次”便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支出。决策者往往不考虑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盲目追求“档次”,没有处理好绿化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园林行业应从法制和管理上推行园林环境效益的评价、计量,以便比较具体地反映绿化的经济效益,促进园林事业的持续发展。
1 . 3 注重园林景观建设, 轻视养护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园林景观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只有科学地管理与精心地养护,园林景观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效果。然而,在我国“重建轻养”的现象司空见惯,令人痛心的是投入了上亿元的园林景观建设,却因为缺少日常养护,使得辉煌一时的国际或国内难以维持“一流”的水平,发挥不出同样的效益。重视园林养护管理已成当务之急。
1 . 4 园林景观建设缺失人文关怀
园林景观设计师常常忽略园林景观的功能却片面强调形式上的美,不考虑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的使用者的心里需求。设计师应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景观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建设停车场、运动场、游乐场,供老年、儿童休、青年闲娱乐,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人与人的沟通。
1 . 5 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 产生“特色危机”
决策者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千方百计地迎合业主的思路,没有设计属于自己的园林作品,比比皆是的雷同景观作品,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设计师应插上信息时代的翅膀,极大地开阔的视野,综合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关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打造属于自己品牌的园林作品。
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2 . 1 倡导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理念已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设计理念,因为他符合久居空气污染的城市的人们企盼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的愿望。西蒙兹也曾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这就告诉我们: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园林设计成为未来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因为其创造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而备受当代社会的认可。在这个返朴归真成为时尚的年代里,不久的将来生态园林又将是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应注重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原则相结合,创造出在尊重自然基础之上的完美景观作品。生态设计应是所有的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普遍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强调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例如,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循环使用材料,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能耗,极尽可能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竭尽全力保留当地传统文化特点,突出乡土气息。再如,一些景观设计项目,不仅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
2 . 2 倡导基于多元宽容精神的景观设计
在部分地区中,每个景观元素彼此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相结合,构成人们所观察到的景观类型。对海外而言要能弘扬出中国特色,而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但对本地而言则要弘扬出自我特色。因此,需要我们在规划设计当中能够积极的研究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方面的问题。
2 . 3 挖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
风景园林师首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将城市历史文脉融入园林设计,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进而将凝聚民族智慧的资源得以传承并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
3 结语
气度不凡的凯旋门式的小区入口处,水清岸绿的湖畔美景,绿草如茵的休闲空间、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落……
眼下,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正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转变。居住空间大、生活环境舒适的低密度住宅,越来越受到购房者的欢迎。近年来,低容积率的别墅房销售量一直走高,正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现在,许多住宅小区的一大特色就是整体的优美怡人环境,许多购房者正是冲着这种小区的氛围而竞相选购。
“消费者买的不仅仅是房子,还有恬静幽雅的环境。”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如是说。
而恬静幽雅的环境,则需依赖于环境艺术师的创意设计。
景观设计师“一将难求”
要做到这一点,拥有更多的优秀环艺景观设计师,乃是关键。
然而,如今要找到一名优秀的环艺景观设计师谈何容易。景观设计师为何如此稀缺?华东师范大学环境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海归学者徐思基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首先,国内高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环艺景观设计专业,一般只有园林设计专业。国内对环艺景观设计师培养方面的欠缺,造成了这一类人才的缺乏。几乎业内所有的景观设计师均为建筑、园林专业“改行”。再加上国内景观设计本来就起步晚,缺口大,也造成了这一专业的冷门。
其次,好的景观设计师需要实践磨砺,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经过三至五年的实际工作锻炼才能逐渐胜任这一职位。第三,国外专业人才难以胜任国内的环艺景观设计。虽然在环艺景观设计方面,国外许多专业人士的经验和设计理念值得学习。但是,割断了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设计,可能无法在中国找到根植的土壤。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艺术家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小品和喷泉叠水。徐教授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集景观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的科学艺术。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强调设计的基点是以人为本,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维护人和其它生命的健康与持续。因而,环艺景观设计师必须是能够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能够独立从事景观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他或她应该是可持续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者、创造者。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传达信息和宣传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现代设计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并已逐渐渗入各个的领域。“在当今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环艺景观设计专门人才将成为市场需求的热点。”徐教授说。
目前的尴尬现状
近日,上海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每年拨款约2亿元对城市容貌进行“精雕细刻”,以提升全市的整体城市面貌。这项浩大工程的开展,就必须要由环艺景观设计师的精心设计。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G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343-01
一、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对城市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以适应或达到城市发展的要求,并对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指导,是对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恢复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并促进对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保护。
二、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景观规划定义
景观规划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一个是ForMan(1995):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在更大尺度的区域中,景观是互不重复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它的主要特征是可辨识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一个是肖笃宁(1997):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是建筑学中一门范围宽泛、很综合又难以准确定义的专业。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房屋建筑应当是它构成的主体,并有建筑以外的空间环境相辅,两者合起来称为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建筑是创造为人生存和工作所需用的空间场所,基本要素表现为功能实用,造型美观和经济等。城市的景观是建筑物外的一切,人工的、自然的,是人们工作和休闲用的空间环境。它要求舒适、安全而更具观赏性。建筑有明显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对城市的直接作用。景观更具社会性、时间性和间接作用。建筑对城市常表现为强势、刚硬,景观常表现为弱势、柔韧。历史证明:世界上称得起优美的城市多半是建筑和景观和谐地统一,刚柔相济,相辅相成。有多样丰富的优美的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让人们生活在其中感到舒适、愉快,得益健康,并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内涵。
2.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景观设计在中国明显落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先天的弱势,加上全球化进程加快,东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国景观在矛盾重重中不断改变进化,很大程度景观设计是在古老的风景园林基础之上开始成长的,但中国景观面临着很多问题,尽管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发展很快速,但是机遇跟危机总是互相伴随的,而且国内景观设计普遍存在着文化失语现象,对中国本土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然而景观设计对中国来说是一门迟来的专业,当发达国家早已走在前列的时候,我们才刚刚起步,在这个初始的阶段,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还是有着很大的阻力,景观规划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我们虽然在古典园林上以前到过巅峰,有过独领的年华,但景观设计学走进中国才十多年,只能算是刚刚兴起,在没有成熟的景观体系下,国内普遍存在的文化丢失现象成为中国景观设计规划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 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不同点
城市景观规划基本立足点是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并体现、控制、引导城市物质建设风尚,促进城市景观体系的良好形成,而城市规划偏重于城市物质形态的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主要内容有空间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化植被和水体规划等内容。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位于城市管理之规划、建设、运行三个阶段之首,是城市管理的龙头。
2、 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同点
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从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可以知道,实际上,城市规划中包含着景观设计这一因素,景观作为城市的亮点和呼吸道,它的合理设计和分布充分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生态化的绿色设计是城市规划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城市规划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两者都需要结合人文、历史、自然、人的行为心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 城市景观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依赖性
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具体体现,景观规划着重于对城市的景观构成要素以及城市的总体形象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构建城市的景观要素之前,需要先对城市的整体形态与格局具有清楚的把握,优秀的景观设计都是建立在这项基础之上的,因此,城市规划作为对城市整体形象及格局分布的科学划分,对景观设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城市景观规划发展的建议
1、城市景观规划发展的建议
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是一个转型期,全球化一体的进展,中国社会在外来经济的冲击和机遇下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对环境问题意识的提高,使景观设计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景观的内容和知识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接近国际路线,也就是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从传统的花园,庭院,草城市广场,街道,街头绿地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甚至整个地球都属于景观设计的的范围,这也给景观设计师们带来了众多的机会,中国遍地的景观事务所也遍地开花,景观设计在中国获得广泛的关注,我们应发出自己文化的呐喊,中国土地资源辽阔,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极为丰富,这独有的环境需要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们共同去保护,去协调,从而能创造出适合自己民族的,也就是属于中国独有的景观,当代景观需要超越民族文化同时,才能在世界景观中屹立不倒,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工程;景观设计;景观评价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带领下,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并在人才培养、城市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把景观设计纳入到电厂设计规划范围内,并且也把该领域延伸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的范畴内。即使我国现在从事这项行业的人员还屈指可数,甚至还没有把该行业建设成重点领域,但是我国的电力工程设计中引入现代景观设计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景观设计的定义
1.1景观设计与景观设计师的关系
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创立的标志是1857年美国设计师完成了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自此之后,景观设计便从传统的“造园专业”中分离出来,并成了一项独立的职业。20世纪初,景观设计课程成了一项独立的课程,从事该项工作的人被称为是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任务是协调人、建筑物、城市和地球之间的关系,使人类在正常的活动之余能够和地球和谐相处。换句话说,景观设计师通过从事与景观设计有关的工作,成为地球环境的规划者和设计者。
1.2现代景观设计的定义
景观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现代景观设计的概念是从西方国家进入中国的,如今它已经和中国的的治国理念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定义。例如,将现代景观设计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和生态的保护”等理念联系在一起,在绿化环境、改善市容的同时,协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今,它所涉及的领域已不再只局限于“风景”、“园林”的范畴,还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
1.3我国景观设计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设计所涉及的对象已不再是人类的本身,还与人类的生存和日后的发展有关。除此之外,景观设计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植物的保护上。在这个人类与自然共同构成的多生态、多文化的系统中,人类的活动应该取决于自然环境,这也是现代景观设计工作的指导方针,正是在这一决策的指导下,我国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也维系了人类与也野生动物、植物的延续。
2.电力工程与景观设计之间的联系
2.1电力工程与环境景观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高速的发展,电力工程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这就造成了大气、水体的严重污染,雾霾、酸雨大面积的波及和温室效应的日益严重。越来越恶劣的环境问题,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严重危害了生物的生命,如今,它已经是引起广泛热议的话题。对此,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要求电力工程在维系企业发展的同时,采取高效的治理措施。自21世纪以来,我国就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方针,推动电力工程向多元型、节能型、清洁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因此,未来的电力工程部门除了要高效、节能之外,还要有观赏价值,为协调景观与社会发展、环境与工业进步之间关系做贡献。这样不但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有了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景观创造价值。
2.2电力工程景观设计与生态学之间的关系
电力工程景观设计的发展是以生态工程学为甚础的。如今,在我国,环境计划包括共生、循环、参与和推动四大方面。其中,共生包括了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循环是指对有限的资源实行循环再利用,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参与是指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个体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承担建设社会的责任;推动是指以国际的条约为准则,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共同推进地球的环境保护。这四方面既是生态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也是电力工程景观设计理念的重要依据。
对于共生来说,既包括与自然环境的共生也包括与社区等人民组织的共生。其中,与环境共生是指对海洋、河流、森林、草原、湖泊等地理环境进行保护性的开发,
以自然和生态保护为基础来执行,充分的考虑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因素,实行维护、管理等多种措施,为地球上的生物构建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而与社区共生是指协调好电力工程与社区人文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科学、合理的体系制度。电力工程的工作会对周围的资源、经济、环境生长重大的影响,一方面,电力工程可以带来大量的投资,有助于资金的运转;它还可以提供较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此外,它还可以提供很多拉动地区经济、推动文化发展的机会,为社区的振兴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电力工程把破旧的建筑重新修建成新的景观,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达到了和谐的视觉效果,有助于模范社区的构建。
3.电厂的景观设计方式和现状
3.1电厂景观的评价方式
如今,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景观设计列入电力工程设计的工作中,它主要包括电厂景观评价和电厂景观设计。景观评价是指在电厂建设之前,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地区景观的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价,它能够协调景观与电厂之间的关系,在不影响电厂正常运转的同时,创造最大的景观效益。
电厂景观的评价包括调查、预测、评价和提出措施这四点。首先,先查找有关文献,并进行实地考察。电厂的工作人员应该调查周围的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和建筑物、古迹等人文景观,并对这些景观的特征进行分析,明确掌握各旅游设施的分布,清楚了解电厂周围的环境。通过调查,把所研究的区域划分为一定面积的单位,制成相应的图表,并根据文献、调查、图表按照观赏性、地区性、良好性和日常性进行分类,选择研究景点。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跟据景色的良好度、知名度、舒适性等进行视觉分类,估算景点的重要程度,并选择出代表景点。其次,对于所选择的景点进行观测与拍摄,利用高端的信息技术、照片,对电厂建成后的效果进行模拟和预测,并通过景观预测评价电厂修建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后,对于发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分为选址、总体和布置设计三个阶段,通过我们所掌握的景物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3.2电厂景观设计方式
对于电厂的景观设计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出多方案的效果图,列出电厂的主要数据,更好的标注电厂周围景物的特点,再通过效果图进行比较和研究,从而确定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3.3电厂景观设计的现状
我国的电厂景观设计既有优势,又有不足。一方面,我国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理论方法上并不出现明显的障碍与弱势。此外,因为电利工程景观设计属于软科学,对设备等物质条件并没有太高要求,操作的技术难度也比较低,像这种投入资金较少,引起污染少或是污染易治理的行业是很容易起步的。另一方面,电力工程景观设计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我国并没有现成的专业资料和经验可以借鉴。而且,电力工程景观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既要求工作人员对美学知识有所涉及,还要求他们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够满足复杂的实践需要。
小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要大力发展电力工程景观设计,确定承担该项任务的业务部门,参考西方国家的资料和经验,构建一份适应我国国情的完善的技术理论体系,在推动城市发展,企业建设的同时,注重与美学和生态学的相互融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一)缺乏针对性专业教材
当今景观设计类应用软件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与此专业及行业紧密契合的专业教材。景观设计软件只是方案表达工具,景观设计软件教学不能脱离相关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景观设计软件教学过程中要涉及到构成要素、设计要素、CAD绘图基础、生态学基础等课程群专业基础知识。一方面,现有设计软件教材多为面向高职高专层次的设计软件培训教材,教材多为文字介绍居多、辅以少量图片作为辅助理解的理论型书籍[1]。同时,现有设计软件教材多为面向平面设计等艺术类专业,针对景观设计行业相关本科专业的教材较少。另一方面,由于书籍编写及出版需要一定时间周期,而设计软件版本及功能更新较快,这使得教材出版后的部分案例及其实现方法与当今景观设计行业的主流实现方法不同或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课程教学实践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48.4%的学生对教材内容与景观设计行业的契合度以及教材时效性不满意。
(二)教学模式陈旧且没有体现景观设计行业特点
一方面,当前景观设计类应用软件课程教授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讲解软件功能模块并逐项过关的陈旧教学模式。教学中多是设计名词的解释、指令的罗列、操作功能的介绍,把有内在联系的系统性软件拆成一条条孤独的功能和命令。另一方面,多数任课教师基本是沿用传统建筑类工程制图软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中从基本命令讲授到工程图纸的绘制,这与建筑施工类或其他专业类似涉及AutoCAD与Sketchup的教学出现了雷同,没有与当今景观设计行业的特点紧密联系起来,后期在景观设计行业内就业不能很好地衔接,同时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46.2%的学生认为学习时具有一定盲目性,对所学软件功能如何在景观设计行业使用不太明确。
(三)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不明显
任何课程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原理性和实践性两种知识结构,原理性知识表达了某种研究和探索的结果,实践性知识则反映了知识获得与验证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2]。以往的景观设计软件教学节奏缓慢,重点部分难以突出,同时缺乏与当今景观设计行业发展现状紧密结合的综合实践案例,学生的软件设计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景观设计专业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虽然学生可以按照教程或者教师的演示,一步一步在计算机上画出书中所叙述对象,但在没有教师指导和教材的情况下,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往往无从入手[3]。这就造成了学生一听就懂、一用就忘的现象,教学过程中没有明显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
(四)课程考核权重及方式尚需完善
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课程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准确地反映一个学生对设计软件的实际掌握水平,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机械地把以往普通课程的考核方式照搬到设计类软件课程考核中会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学习积极性。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56.2%的学生认为,虽然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但自己对软件的掌握程度尚不满意。
二、景观设计类应用软件课程的教学改进策略
以围绕实际景观设计案例项目为中心,推行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改革,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切实提高学生景观设计软件水平。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主义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以“学”为中心,围绕“实际案例项目”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以项目为单位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既提高了相关软件技能,又熟悉了行业项目的工作流程,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一)编制适合景观设计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学习教材
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对教材的时效性和教材章节内容安排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编制符合景观设计行业人员工作能力要求的教材或者实践指导材料,尽可能缩短教材编写与出版周期,让教学材料涉及的内容更贴近行业需求,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对其进一步自学和工作就业起到积极作用。适合景观设计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自编教材需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同时具备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经历的教师编写。自编教材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选择景观设计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项目,尽可能准确合理地对课程主次内容的篇幅进行安排。在完成相关理论文字表述的基础上大量融入实际项目图片与软件操作关键步骤截图,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授课内容。同时在自编教材中编著重难点提示,让学生了解完成项目时需要掌握的其他相关课程群的内容,将多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致,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4]。
(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围绕实际案例项目开展
摒弃以往软件功能模块逐项讲解过关的陈旧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知识讲授融和于实际景观设计案例项目中。邀请景观设计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职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保教学项目的选择与设计既突出景观设计专业属性,又符合当今景观设计行业相关职位需求。课程授课教师需有景观设计行业实际项目开发经历与经验,课程授课过程体现实际项目开发流程。对于教学过程中提出的案例项目,教师前期先不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只对项目内容作简要介绍,重点在于要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与讨论,独立或几个人协同提出技术解决方案。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给予相应指导或纠正,以此让学生掌握完成相关完整案例项目的流程与方法,减少学生学习软件课程过程中的盲目性与被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满足景观设计行业需求。
(三)以“项目”作为实践教学引擎
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项目实施过程与景观设计行业现行主流设计过程接轨,模拟行业实际完成步骤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先需要将景观设计相关课程群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然后才能借助景观设计软件按照行业规范进行设计表达。此实践过程区别以往死记命令、机械模仿等脱离景观设计行业实际的软件上机操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上机实践练习更具目的性,促使学生主动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课程实践学时比重,提高实践学时利用率,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纽带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教师对学生实践过程全程考察与评估,统计记录学生在具体项目中的完成情况,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与演示,澄清谬误,增补和完善知识系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教师再总结指导”的模式,促使学生熟悉整个景观设计工作流程,最后具备独立完成景观设计工程制图的能力。另一方面,同一个实践项目允许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完成,不设置死板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使用相关设计软件独立进行景观设计的实践能力。
(四)课程考核体现项目驱动教学特点
将各教学任务与目标分成若干项目阶段,学生完成每一阶段项目任务后都要利用设计软件绘制图纸并提交阶段性作品及实践报告,由教师根据每阶段项目考核要求进行考核评价,课程总成绩中平时分阶段项目完成成绩所占比重不低于40%,改革传统期末一次性考试的考核方式。课程结束后学生获得的考核成绩跟学生对设计软件的实际掌握程度更加趋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景观设计类应用软件课程教学改革试行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2011级、2012级园林专业第三学期开设“园林景观设计应用软件”课程64学时,其中含32实践学时。课程教学按照教改策略逐步实施,如表1所示,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提升,两个年级期末学生评教结果(满分5分)分别为:4.979、4.988,从评价分数上看,学生评价高,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改革后,课程讲解少而精,突出重点与难点,留给学生更多自学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程结束后,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完成景观设计项目的能力较之以往得到了明显提高,职业能力更加切合当今景观设计行业市场需求。
三、结语
关键词:景观设计;传承;借鉴
一、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在不断变化提高,也越来越在意生活环境和生活的品质,这也对当代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既可以从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去寻求创新发展,也可以借鉴西方景观设计手法来结合自身的特色创造发展,同样也可从山水画艺术中去寻找现代景观设计的契合点,相互作用,创造出具有符合时展而又具有自身民族文化气质的现代景观。园林景观设计是与居民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所见最多的为住宅区景观设计。规划设计什么样的景观,传递什么样的文化价值思想,满足什么样的人群需求,都是我们景观设计者的工作任务和价值体现,要做到真正以人为本任重道远。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影响比较重,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大多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景观设计手法,设计作品多数偏西方设计手法。在内容和形式上依托现代建筑的形式,追求对称几何式的景观设计形式。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装饰材料比较过去而言发生了重要的改变,由传统的土木结构发展为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结构。在小区建筑中不管是中式或欧式建筑,也与传统的设计方法完全不同。从传统园林建筑中去寻找可用的设计元素作用于今天的设计中,是一种传承的创新。
二、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一)可持续性和生态发展
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哲学观,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中,设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要素,因地制宜,也是对自然的尊重。充分去挖掘利用当地的景观元素,发挥出新的实用价值和审美功能。结合自然的景观设计应该按生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以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至于去破坏生态环境。它以就地取材为原则,运用本土植物和乡土材料把景观设计成一个有机体,充分利用自然水和适度依靠人工水结合,以最少的人工成本可持续地运转及生长,创造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二)景观设计逐渐走向社区化
景观将作为城市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更加开放与多元化。无论是江南水乡小镇,老北京城的胡同,上海弄堂,还者是意大利中世纪小城,繁华都市巴黎、伦敦、洛杉矶,好的城市景观都是由不同空间交织而成的有机整合,而不是孤立的、隔绝的自我封闭空间。因此,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是把城市化、社区化的发展,突破住宅小区围墙的范围,建设开发的公共空间环境,突破壁垒。它所追求的是在尊重自然环境条件下创造城市和谐建设发展,实现社区与城市的融合,工作生活与商业发展的融合。从单一的花园式景观发展成社区化加上花园式的环境,倡导人的社会,在自然生活环境组建社交平台,为广大居民提供真实、开放的生活空间,使人们自觉参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之中。
(三)景观设计的复杂化
由于地域文化差异性明显,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人的审美和追求差异明显。园林景观设计在寻求产品的精品化、个性化的同时,还需面临不同人的需求与不同行业间的协作,不断拓宽设计的深度与广度。在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基本设计思路下,也要避免因工业化而导致特色消失、设计雷同,应发掘出特色地域文化,提炼出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形成特色景观元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景观设计所面对的群体越来越广,曾经只为少数富贵阶层服务的景观变为了社会化的商品,成为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由于行业竞争和审美提高的压力,也促使设计师不断去追求设计质量,进行大胆的创新,运用各种相关的新技术不断尝试推陈出新。使用工业化时代所创造发明的新材料与新技术,结合各种不同元素和设计风格,因地制宜,创造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富有时代特征的新景观。
(四)发掘民族文化资源
倡导地域性和多元化的文化包容精神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的原则,寻找特色文化,保持差异化设计建设,不能抹杀掉地域文化精神。现在城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对于不同的城市没有新鲜感,到处都是一个模子刻画的,对于游人来说可能只有品尝当地的小吃才能感受下地域文化的差异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应该坚守地域民族文化精神,就应当承认地域文化差异,倡导个性化的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对外交流、对内传承文化最好最为直观的载体,对外交流而言要能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新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形式;就自身景观设计发展来说要担负传承优秀文化、展示民族特色形象和气质;针对地方发展要展示出地域环境、人文精神、名族文化。这要求我们的设计要去研究民族化东西,更好的发展乡土化、个性化的当代景观。
三、苏州博物馆对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启示
(一)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
苏州博物馆设计的“中而新”的理念,即有古典园林的传统元素,也有现代设计的元素与方法。中国古典园林在历史发展中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经济、文化艺术、审美意趣的全部精华,可以说是实物陈列的历史。其传承多年的造园手法在现代设计中依然值得借鉴使用。苏州博物馆中,借拙政园白墙面,结合叠山理水的手法,创造了一幅写意水墨山水画卷,运用到了中国山水画表现手法以及园林意境营造手法,而传达出的又是充满现代意境的园林形式。苏州博物馆一方面在造园设计上注重现代人的行为需求习惯、审美情趣,在继承发扬古典园林艺术的基础上创造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园林景观形式。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新手法、新材料丰富了景观设计的手段,结合现代设计手法是园林发展的必然。
(二)发展具有自身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
西方的园林景观设计追求几何对称的规则,而中国园林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这是和地理环境、文化价值、民族传统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差别。今天的中国园林要想在在世界园林上保持自身的特色,必须在运用现代技术的条件下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差异化特色,不能模式化发展。苏州博物馆就是用现代的技术手段重新诠释了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特色景观,结合山水画艺术表现手法,继承并发扬中国特色园林文化。结合地域环境因地制宜,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元素,才能避免千城一面的出现,营造出具有中国自己民族风格的现代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李敏.中国古典园林30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课程设置的改革
(1)课程设置的前瞻性
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原则,也是景观设计专业得以发展的基本生命力。把握市场需求状况,一方面进行现状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所需设计人才的培养计划。
(2)课程设置的特色性
高职院校设立的景观设计专业与本科类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是有很大区别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原有的学科专长来发挥景观设计专业的特色方向;利用强势学科为依托发展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专业。侧重专业方向是高职院校办好该专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科或现有师资的特点侧重于“小环境设计”、“设计表现”或“景观工程”等等。最好能在毕业生就业方向上与本科院校错开就业,发展自身优点,办出“特色”。
(3)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景观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应用性专业。无论是在方案、绘图、资材、施工、管理等等都是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工作;而企业又要求毕业生一进入设计工作岗位就能负责景观项目工作。要实现毕业生的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是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的重点。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遵循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辅以理论的教育理念。
2.教学内容侧重点的把握
景观设计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设立的时间不长,还处于探讨阶段。通常是参照本科院校的园林专业;各院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课程名称相近,但因为师资力量等条件的制约,在教学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在新专业发展过程中是难免的。更好地培养有特色而又适应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人才,才是专业教学的重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内涵虽然广泛,但在课程及教学上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专业方向不可过宽过广,围绕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人才是课程及教学的方向。根据市场对景观设计毕业生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三大课程群:设计表现课程群、工程项目课程群、方案设计课程群。三大课程群及子课程只是景观设计专业必需掌握的专业知识,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要办出特色,要适当增加与自身适应特色课程。下面对课程群教学内容侧重点进行分析:
(1)设计表现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总学时数非常有限,所以不可能按照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教学,因此,在园林美术的教学中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已经难以适应需求。可以在园林美术教学中以建筑与园林速写为主,舍弃静物表现。为后续的专业设计效果图表现打下基础。在园林美术色彩教学中以环境色彩写生及色彩设计为主。可以加入色彩分析、色彩心理学等内容。手绘效果图表现是景观设计师的必备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难学难精的手绘效果图不为重视。但是,优秀的设计方案往往是在手绘草图中表现的。草图可以快速描绘设计师的瞬间灵感,设计方案阶段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因为设计项目结果一般以电脑效果图体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训练徒手快速草图练习,以快速表达设计思路为教学目的。计算机绘制工程图与效果图是目前景观设计行业的趋势。所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成为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评判标准。在教学上既要强调计算机绘图的重要性的同时又要引导学生与设计课程内容联系学习,以计算机绘图为桥梁,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
(2)工程项目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工程项目课程群是景观设计专业课程中最贴近市场的课程群。景观设计专业教育者应该采取“走向市场”的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引导学生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对建筑材料及景观园林资材的了解是景观设计的第一步。新材料、新植物不断涌现及引进,要通过考察市场等手段时时更新知识。通过考察苗圃场、植物园及景观施工场地等。认知植物种类及特性,了解其栽培方法及后期养护。在施工技术课程;尽量组织学生去园林景观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考察和学习。还要去现场拍下施工影像资料在课堂上详细讲解。
(3)方案设计课程群教学内容侧重点
方案设计课程群才是景观设计专业的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课程。如缺少前两个基础课程群的前期支撑,设计根本就无从谈起。课程群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而构成了景观设计专业。植物造景与景观设计(或叫城市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等)是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一般以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来完成。该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设计起到最直接的作用。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层次及特点,以庭院景观、楼顶花园、小公共空间设计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大的规划性景观设计可以略讲。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景观设计的功能要求、设计方法之外,实践教学是最重要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教学老师及企业请进来的设计师指导下进行景观设计实践。在课程单元部分要留出充足的课时让学生完成完整的课程设计作业。在题目设置上遵循实用性原则,要求学生以“假题真做”、“真题假做”等方式完成作业;有条件的应该“真题真做”。从设计方案的构思到效果图、施工图等都严格按照专业设计单位的要求完成,并要求达到相同质量。使学生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毕业就能从事很快适应景观设计行业实际工作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也可以把有影响力的专业比赛引入课程,通过比赛开阔学生的眼界。
3.实践教学的创新
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是设计课程教学必备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社会需要人才的质量标准。通过专业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毕业后能顺利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深化校企合作方式方法上要探索一条能与企业达到双赢的合作之路,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到专业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加贴近。探索“师生进公司,设计师进课堂,项目进课程”的形式。实现教学场所与设计工作室合为一体;请企业设计师、能工巧匠进课堂,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培养更加贴合实际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实用性,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有效的解决景观设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的弊端,为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继续推进和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势在必行,也是突破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一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停留在课堂完成;学生难免会对假题假做产生疲惫的心理而应付了事。在实践环节应该加强管理及提高要求,使学生重视起来及提高专业学习的热情。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