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统计学流程8篇

时间:2023-10-07 09:14: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统计学流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统计学流程

篇1

在我国,有这样一个群体,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常年外出打工,由其家中老人或他人监护、代养的孩子———“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教育,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受到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现在,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和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该积极应对。

【关键词】

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低年级

在留守儿童身上通常会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作业不完成且错误多、字迹潦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家庭教育有严重的问题。大多数低年级留守儿童是由家中老人代为监管,老人要么没有文化,要么没有时间督促孩子的学习,他们很少主动地去关心孩子的学习,通常他们认为自己只要让孩子吃饱,让孩子有衣服穿,不让孩子挨饿受冻,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责任,至于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学校应该做的事情。有这种想法的在留守儿童监护人中占了很大比例。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去解决的一件重大问题.

一、培养学习兴趣

能够在不被别人督促地情况下主动学习,并且一学习就能进入专注的状态,这是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共同期待。为此,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用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感到“苦”,相反的,感到了学习的“乐”.可见,学习若是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学生就一定能喜欢学习,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直接的兴趣就越能发挥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学习标兵、先进榜样,选拔班级干部,在宣传栏展示等方式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比如知识竞赛、才艺表演、文化日交流等,在活动中融入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验,从而喜欢学习、主动学习。除了培养直接兴趣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培养间接兴趣。明确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学生的思想和实际情况,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例,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自然而然进行学习目的的渗透,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更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学习能力的人。而关注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儿童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更应该重视低年级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旨在强调不管做什么事,事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既是让学生有心理准备,也是对具体内容的准备。低年级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接受能力较弱,所以要让学生提前预习第二天要讲的课程,对内容有大概的了解。预习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带着预习产生疑问听课,会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在听课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充满自信心。学习主动,充满自信,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学习更主动,学习热情更高,成绩就会更好,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所以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

三、培养课后复结的习惯

要真正掌握课本知识除了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复结也同样重要。低年级的学生普遍没有这个意识,也不会复结的方法,教师应该定期带领学生复结,教会学生复习方法,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逐渐培养出学生的复习习惯。及时复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课后及时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也就是把老师已经所讲的内容在头脑中“过滤”一遍,关键问题没记住的,要自己先寻找回忆中的线索———看书、看笔记等,研究例题的解题思路、概念,减少遗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学生在一起相互提示,查漏补缺。此外,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也是复习巩固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做作业可以检查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完成当天的全部作业,防止养成拖拉作业的坏毛病。最后要培养学生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的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自己检查自己的作业,或者可以同桌、前后位相互检查。这样,学生经过课后的回顾复习、做作业并检查改正,可以逐渐达到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人们常说:行为习惯决定命运。这话不一定准确,但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人生的确很重要。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小学低年级的“黄金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相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将来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吴飞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2]代士民《.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

篇2

关键词:物流系统;仿真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实践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安排仍需逐步完善,很多实践教学停留在验证、认知阶段,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作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理论学习之后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融会贯通、独立思考,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物流领域的基本知识的机会。

《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可以利用综合实训的模拟系统,利用先进的仿真模拟软件,使学生在综合实训的模拟系统内进行互动式实战性操作,从而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常见的物流仿真系统

目前,ProModel、Flexsim、Witness等都是市场上常常看到的模拟仿真软件。在实际应用和国内外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采用的物流仿真系统普遍需要具有以下基本功能和特点:强大的建模规划功能、先进可靠的优化仿真、直观便捷的可视化的功能要求,以及能够产生运行数据分析报告。这里简单介绍ProModel和Flexsim,RaLC三种仿真分析软件。

(一)ProModel系统

ProModel是由美国ProModel公司开发的离散事件仿真软件,可以构造多种生产、物流和服务系统模型。它采用图形化用户界面,并向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操作环境,提供二维和3D建模及动态仿真环境场景。用户根据需求,利用键盘或鼠标选择所需的建模元素,就可以建立仿真模型。ProModel仿真软件,主要针对生产制造业的系统仿真,对制造和物流系统的人员、机器、物料、夹具、机器手、输送带等动态建模元素,可以设定元素的速度、加速度、容量、运作顺序、方向等属性。

(二)Flexsim系统

Flexsim是工程师、管理者和决策人对提出的“关于操作、流程、动态系统的方案”进行试验、评估、视觉化的工具,能使决策者轻易地通过计算机建构及监控任何工业及企业的分布式流程,可以从Excel读取资料和输出资料(或任何ODBC数据库),可以从生产线上读取现时资料以作分析功能,Flexsim也允许用户建立自己的模拟对象。Flexsim采用部件(Object)来建模,通过部件的参数设置,可以对几乎所有的物理现象进行模型化。

(三)RaLC物流系统仿真软件

RaLC系列物流系统仿真软件是一款三维动画物流系统仿真快速建模与分析工具软件系统。RaLC系列软件以3D动画为载体,对智能作业人员、搬运设备、货物、控制系统、数据信息等多个物流系统元素进行仿真抽象和设置,快速构建三维动画计算机系统仿真验证模型,采用视窗操作、功能模块直接拖放使用,操作简单、模型建立快速便捷。

本文将以RaLC软件为例,探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

三、课程设计教学

(一)RaLC软件功能

1.软件功能组成:RaLC仿真软件中包含了仓库、配送中心的所有的设备。不仅有普通仓库用到的:货架、叉车、手推车等常用设备;也有先进的自动智能设备:自动码垛机、AGV无人搬运车、自动轨道车、升降机、自动立体仓库、移动货架、旋转货架等百余种与现实物流环境相对应的物流设备模块,只需点击按钮就可以添加设备。使用时只需按要求对其属性做相应调整即可,无需进行复杂编程。

2.建模方式:RaLC仿真软件采用视窗操作方式,物流设备及功能模块可直接点击按钮添加使用。各个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可根据在设备上的货品流向方便地通过双击鼠标即可建立连接,在建模过程中可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和修改人员动作、物流设备功能与参数、仿真数据驱动。

3.数据分析:RaLC仿真软件包带有仿真数据分析工具,通过解析模型日志,可以得到设备的能力图、作业时间分布图、作业内容分布图等数据图表。以此反映物流配送中心的总体运行情况,为改善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二)课程设计案例的提出

课程设计的案例问题最好是企业的实际问题,但这就存在企业信息或数据资料的获取问题。企业资料的获取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但如果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往往存在不能找到合适企业、或企业不愿意提供相关数据的问题。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省市及大型物流公司都有举办各类物流设计大赛,这一类大赛往往提供了非常详细的企业数据与案例资料,同时兼具问题导向。建议可将该类大赛的案例资料提供给学生,作为规划、设计与仿真的企业案例资料。

(三)课程设计教学步骤

1.给出企业案例信息与数据资料,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课程设计。

2.组建学生课程设计小组,并选出项目组长,通常小组为3-5人。

3.分小组查找资料及讨论课程设计的总体方案、任务分解方案,及各小组的任务分工情况,将方案上报教师,教师可以加以指导;

4.课程设计环节,建议由学生独立进行,期间遇到的问题由各小组自行探讨解决,以此训练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5.课程设计初始方案研讨。各小组将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在此次研讨会上提交,包括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也将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各组畅所欲言、相互交,寻找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6.各小组进行课程设计方案的修改,解决问题、优化模型。

7.课程设计总结交流会,提交最终的课程设计方案,由每组组长介绍总体设计思路和方案,以及收获体会等。再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讲解,并对本次课程设计进行评述与总结。

四、结束语

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建模、运行以及优化方案后,需要学生根据仿真的结果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应包括整个课程设计各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最后设计方案与初始方案之间的区别,课程设计优化的过程等重点环节。根据模型运行结果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比较调整前后的运行结果有何不同,并写出学习仿真软件和建模的心得体会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沈丽、孙卫华.物流开放性实验教学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10).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传统活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195-02

踩高跷和跳竹杠是我国民族体育活动的形式,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时又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在体育课中引入这种民族体育活动既是我们的教学特色,也是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民族文化体育事业。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总结这一富有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教法与学法,现以本人的教学实践为例,浅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以引起同行的进一步探究。

首先,我们要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可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成:(1)认知目标:通过踩高跷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2)技能目标:进一步掌握踩高跷的技术,锻炼学生的胆量,发展学生的平衡与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大胆创新,积极进取的能力。同时,我们把教学的重点设为锻炼身体协调性和手脚的密切配合;教学难点则是身体重心的掌握,因为只有掌握好的身体的重心,才能顺利完成这一项目的练习。其次,要准备好器材和活动场地,除了要配备好高跷(依学生的人数而定,人手一副),还要配有比赛用到的障碍物,我们最好将活动场所设在篮球场上,因为这里平坦,有边界,利于练习和进行对抗赛。然后进入到教学环节:

第一阶段:上课之初,激发兴趣

上课之初,首先是按课堂常规集合站队,要求快、静、齐的标准,体委检查人数和着装后,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要求,学生按四列横队排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地听取教师的提问:你课前在网上查到了哪些高跷的相关知识,以问题来激趣。然后随音乐和教师口令提示,学生观看教师的示范,然后找有经验的学生示范领做,让学生在观摩中产生学的兴趣。当学生学会后,教师启发鼓励学生创编高跷的多种玩法,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动作舒展、到位、有力度,注意安全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去学,学生模仿练习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按要求去做外,要格外注重安全问题,要对胆小的同学及时地鼓励,对作法正确的同学及时地表扬,并让他们以身示范,给表现优秀的学生以成就感。然后,学生可在教师的启发下,开动脑筋自创高跷的多种玩法,并大胆展示交流。如有的学生由于胆子大,学得又快,他们可以两两对抗开始竞走;有的同学平衡性好,开始比赛原地转圈,还有同学三五个人一排,站成人墙,大家一齐向前走,形式新颖而有趣,起到了很好的锻炼身体的作用。

第二阶段:教师引导,愉快体验

当学生们的练习告一段落后,接下来教师提问引导:铁环还可以怎么玩,然后引出下一个项目——上单跷。教师提示踩高跷还要把腿蹬直,这时,可进行训练场地的转移,利用校园台阶进行单跷蹬腿练习。教师示范后学习自己练习,教师要注意及时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动作不正确之处,同时一定要特别强调安全问题。学生尝试练习的过程中,他们渐渐找出上跷又快又稳的方法,他们先练习原地上跷直线走稳,再加在难度变为直线走快,再加大难度变为走图形和过障碍,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创走法,达到体育锻炼中的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帮助学生记忆练习的要点。如教师可将这个活动的要点以顺口溜的形式给大家普及:高跷斜放用力抓,贴紧直臂用力夹,足弓踩上快出发,手脚协调用力抓。同时要注重让同学观察示范,使学生的动作从开始就能规范化,以保障安全快速地学会,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在练习中提高。

学生最喜欢的莫过于组织小型的比赛活动了。教师可在学生掌握要领并适当训练后让学生自发进行高跷快走比赛,根据自身掌握程度自主选择强、中、弱三个级别,鼓励学生大胆挑战自我,并不断升级。这一比赛过程可充分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共同发展,这样做才符合素质教育中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一教育原则。大家在游戏中,要学会互帮互学、积极进取,并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挑战。在游戏设计中,教师可让学生大胆创新,自创动作并展示给大家。这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阶段:大胆挑战,愉悦身心

当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结束后,可进入到正规的游戏比赛之中,教师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分为4组,大家共同挑选出自由活动中好的游戏比赛方法,并共同制定出游戏规则,既要考虑到安全性,还要考虑到学生间的相互配合,让锻炼在乐趣中进行,在比赛中实现。例如,我们采用的是“我行你不行”的挑战方式。两方对垒中,一方做出一个高难动作,挑选另一方的一个同学来模仿,如果选中的同学能做到位,就给他们的队加1分,如果对方做不到,那么挑战者胜出一分。规定明确,游戏很有刺激性,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我们还玩了“排山倒海”游戏,让大家排成一条长龙共同向前走,不能有掉队的,还要力争队伍的整齐,一旦有一个同学掉队或出错,这一方就为失败方。大家在游戏中加强了团结协作,形成了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好品质,心中有了团队意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髓,并在现代体育课中使之发扬光大。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不仅要注意安全,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以兴趣为引导,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让体育课不仅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好的品质,更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才是一举多得之措。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155-01

经我本人对我校的“留守儿童”深入调查发现:我校148人中“留守儿童”人数为78人,约占全校总人数的53% ,平均每班 15人,有的班甚至达到2/3,隔代监护占“留守儿童”的70% ,也就是说这些留守儿童由老人监护的占大多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人数将呈上升趋势。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

1、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

2、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3、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4、由于留守儿童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较弱,在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基本上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那么,造成 “留守儿童”有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1、父母长期在外,或者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以其启蒙性、长期性、个体性、灵活性、感染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弥补着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通常是以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施加影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格的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失去家庭教育的孩子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无拘无束,我行我素,无人看管。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或者成绩倒退,在学校有老师管教,可是回到家便没人管了。

2、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到位。由于“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没有作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对他们的认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再加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问题儿童”难以管理,造成一些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干脆把责任又推给孩子父母的身上,对他们放任不管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是对社会尤其是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但是作为教师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本人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从心理着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这得从心理入手。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2、以爱感化,使他们感受到温暖。

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加强生活中的联系,校内外共抓。

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4、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5、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篇5

状;原因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8―0024―01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

1.留守儿童家庭亲情的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沟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以足够的关怀。

2.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偏低。在这些学生中,由于临时监护人对他们的学习介入较少,使得他们的学习无人过问,有的对学习持消极、被动、厌恶情绪,缺乏学习热情,形成了拒学心理,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就是经常拖拉作业,书写马虎,对学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逃学。即使有的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有主动性,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不注意规范,不遵守基本的学习规律,导致学习上事倍功半。

3.心理健康和情感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给予的多,在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不当或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4.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自理能力低下。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极差,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二、提高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策略

1.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专门的图书阅览室、亲情聊天室、音乐美术书法室、多功能活动大厅、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读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亲情聊天室架起学生和父母沟通的桥梁,方便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通过学习音乐、美术、书法,培养学生学习、生活情趣。

2.建立留守儿童学习档案。通过“一人一卡”方式,记录学生个人的相关信息。学生对每一时期的学习情况及取得的进步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在成长记录表上标注评语。前期要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在档案中记录下他们学习成绩偏低的原因及薄弱学科,教师针对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对症下药,争取好的效果。

3.成立留守儿童帮扶团队。根据学习程度的不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A、B两组。制定明确的课程表,定地点、定时间、定教师、定学生。开展以小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帮助指导。此外,以学生帮助为辅,通过班级留守儿童与优秀学生结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教师与留守儿童结队,随时关心帮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教师的关爱,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4.成绩汇报与分层评价。开展每月一次的留守儿童学习汇报会,由学生汇报一个月来的学习成绩,将学习上的收获、心得体会与其他同学分享。同时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信汇报学习成绩。在汇报会上,教师要对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没有进步的学生,也要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在考试中,采用帮扶对象与其他同学不同试题进行分层测试,试卷分为A、B组,对于所帮扶的学生试题要适当降低难度,但在班级学生成绩评比时要与其他学生一样对待,将他们融合到班集体当中。成绩分析要在小组单独评价,让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其在学习上的自尊和自信,待成绩提高后可以参与其他学生的统一考试测评。

篇6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实验教学对于讲授概率统计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尤其是致力于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对于学生利用概率统计原理,动手操作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因此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学习。(一)统计软件的选择目前,概率统计这门课程常用的数学及统计软件有MATHEMATI-CA、SPSS、Excel等。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选择了Excel软件。主要原因是,Excel软件为办公常用软件功能上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并且对该软件的熟练操作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因此,采用该软件作为实验课程的教学软件与专业课程的学习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学生来讲不但够用而且适用。(二)实验项目的设置和实验案例库的建立虽然物流管理专业概率统计课程的学时有限,但仍应安排6~8个学时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分为教师主导的“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的“上机实验”两个部分。配合理论教学及后续课程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实验项目,如Excel的基本操作和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等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和定理,统计数据、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实验项目则进行上机操作。在实验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加入与专业相关的实例,建立概率统计实验案例库。如物流图表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物流订单的统计、库存情况的分析、配送中心的规划、物流运输问题等,并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及时补充,使学生在上机实验过程中,既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起来更加灵活。

二、实践教学与数学建模

在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如学院安排学生到相关物流企业实地学习时,例如:在仓库保管员,物流统计员的顶岗实习中,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利用概率统计知识,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全过程,使其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会应用。在物流专业的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实践教学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把数学建模和课堂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1.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概率统计中到处都蕴涵着数学建模思想,模型化方法贯穿课程始终,如古典概型、正态分布、U检验等。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逐步让学生形成对现实数据进行分析,识别模型、估计参数,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的数学建模思想,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结合实际,让学生利用概率统计知识对物流管理专业常见的“网络配送”问题进行建模。⑴网络配送问题就是如何以最小成本去完成货物配送的问题。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Excel来解决该类决策问题。⑶模型建立以后,物流管理人员在实际问题处理中可在模型基础上进行相应数据的修改。通过数学建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概率统计思想体会的更为深刻。2.在课堂教学中,选取适当的数学建模竞赛赛题进行讲解,如2002年建模竞赛的试题(彩票中的数学),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概率统计方法,扩展思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篇7

一、留守儿童厌学心理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一般理解为14岁以下缺失父母陪伴、呵护和家庭教育的儿童。他们渴望关爱,又缺少有效约束,表现在学习心态上多存在不想学,不愿学的心理。为什么留守儿童会厌学呢?

(一)社会家庭环境影响

留守儿童是因为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升需要的大形势下的产生,是家长为生活所迫或者进一步改善提升而做出取舍造成的。因此,孩子们认为家长是为了挣钱离开自己的,在孩子幼小心灵中便种下的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念。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而教育投资较大使得一些家长不重视,不对他们学习提出较高要求。于是,读书无用观点盛行社会风气使得孩子们不能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二)没有目标放任自我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独立性差而依赖性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支持、引导和呵护,而家长却缺位使得他们一些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素养难以形成。而怜爱他们的祖辈、因远离子女而造成的歉疚感的父母对孩子比较迁就。这样,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就没有动力,也不会给自己提升较高远的奋斗目标。在自卑心理、对比落差和好表现个性引起关注的驱动下,就可能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从而不想学、不想学,一味的追求玩乐。

另外,学校层面的教育疏导不到位也会导致留守儿童放松对自己学习、行为和道德品质的要求:学生自然会出现不服管教,不想学习,讨厌学习的心理和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厌学心理矫正策略

留守儿童厌学与其缺少关爱,缺少正确价值导向,没有高远人生奋斗目标关系密切:也与课堂教学不能吸引学生,学校生活枯燥激发不起学生求知欲望有关。

(一)家校通力合作让关爱满怀我在对具有厌学心理留守儿童调查分析中发现,一些具有

厌学心理的学生腼腆内向、心理脆弱敏感而自闭。这些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面前应该是比较乖巧的一类,本应有上进心的。这些学生的厌学主要是缺少鼓励和引导,我们只要很好的发挥学校正确引导的力量,与家长交流孩子的现状,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改变学生内心封闭、情感冷漠,对学习漠不关心、漫不经心的状态。我辅导纠正了一个四年级的有厌学心理李姓的女生,她三年级的成绩还不算差,四年级上学期的考试已经落到班级中下游。班主任老师是个暴脾气,多次和这个女生交流都没有效果,然后交给我进行心理辅导。我辅导前先联系她的家长,与家长交流女孩的家庭生活。得知三年级暑假时,女孩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待过一段时间,看到父母的辛苦,见过工地为涨工资争斗事件,结果心疼父母女孩吓的不轻。我想,这个女孩学习上不给力可能是担心父母,心理压力过重导致的。于是,我就和她谈心,孩子说了不想读书,想大些出去打工,不想让父母那么辛苦。我就让家长和孩子通话,让家长劝告孩子,如果她不认真读书,没有知识文化,就对不起父亲的辛苦:父母也看不到希望,打工也没有心思。在此基础上,我跟孩子谈要父母开心,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安心,应该用成绩来让父母开心。我请家长每个周末都打电话回来关心孩子,与孩子谈知识改变命运的话题。经过五六次辅导,大约一个半月之后,这个女孩明显开朗很多,学习也有起色。

(二)重视情感教学点燃进取信念我们学校鉴于留守儿童成绩普遍不好的现状,加强研究和有效措施的实行。一方面,将班上留守儿童心理和学习辅导任务分配给科任老师,让老师们多付出一些爱给这些孩子:另一方面,重视心理辅导课堂实效性,突出学生的情感、兴趣和信念的激发教育。我在留守儿童厌学类型研究之后,认为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让他们获得进取的信心最重要。我在课堂教学中,多播放一些励志的视频和歌曲,多在网上找一些偏远地区孩子上学的不易的资料,在教学中多用以前成功纠正厌学心理学生作为例子,让孩子们获得情感的激发。我辅导过一个厌学心理的六年级男生,这个孩子长的高大壮实,看上去都成小大人了。我与他交流,才知道他父母外出打工之后感情出了问题,先后组成新家庭,对这个孩子关心较少,这个孩子不仅厌学,还明显有戾气。孩子来辅导的时候是冷鼻子冷脸的,一副气急败牡难子。我拉把椅子,让他坐,给他倒杯水。结果孩子拘谨起来,也有礼貌地说声谢谢。我这样的平等的尊重的对他,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师生的关系:抵触情绪明显削弱。我引导他先把自己对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不满说出来,然后与他一起分析自己面对的问题,如何改变现状。如此,在多次辅导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排解内心的苦闷与怨气,另一方面引导他做一个对生活、对未来负责的人。一段时间后,该生精神面貌、厌学心理等得到较大改观。

篇8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儿童转化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经商打工,将孩子留在原籍教育学习,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他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应有的关爱,家庭教育处于空白,失学、辍学、学习成绩跟不上等教育问题突出。笔者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六靖镇那排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居多,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要提高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是农村小学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够提高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呢?近年来我在普通山区从事数学教学实践中,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从留守儿童的特点出发,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幸福教育

众所周知,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大多数跟随祖父母一起或寄托亲属,一年中难以享受父母亲情的教育,因此,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没有幸福的童年。在学校里,留守儿童缺乏道德观念,学习成绩差,临时监护人监督指不到位,致使留守儿童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不专心,课后不完成作业,甚至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科任教师,要有高度责任感,用“爱”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的缺失,把留守儿童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关爱,给他们营造一个愉快、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机会,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调节留守儿童学习心理,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走出生活的阴影,使留守儿童与班上的学生一样毫无畏惧的大胆回答问题。如我所教班中的一个学生,由于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经济窘迫,穿着别人送的衣服,上课经常低着脑袋,眼神呆滞。针对这种现象和他学习上自信心不足,在课堂中,我特意设计些简单易做的课题鼓励他完成,比如个位数三加四求和互换位置变成四加三题目时,知道他行,特地请他回答,他答对后,我在课堂表扬他:“近日来,我发现小明变化了,比以前进步了,我们给他鼓掌。”面对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看见他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我知道留守学生苦楚的心灵正感受班集体的“亲情”,从而激活他们求真、向善、乐学的内驱力。

二、从留守儿童的个体差异出发,让学生真实的感受课堂快乐

新课改的目的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然而,由于留守儿童资质缺失,课堂上很多时候是尖子生的舞台,比其它学生拥有很少的机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留守儿童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感受数学学习所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留守儿童”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征的个体差异,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需要一种策略。搞好分层教学关键是备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学习成绩优秀、有数学天赋的留守儿童给予加压,使其知道学无止境;对个别调皮但学习好的留守儿童,则常以难题“整之”,使其“俯首帖耳”;对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需要多一点耐心,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教师一个眼神或者一句技巧的鼓励的话语,总让人铭记一生。如我在教学“大小比较”时,课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孙悟空拿了10个1分的硬币,猪八戒拿了一张1角的钞票,请回答孙悟空的钱多还是猪八戒钱多呢?”学生踊跃举手,争着回答问题。忽然,我发现一个留守儿童兴奋地举起了手,两眼发光地盯着老师。我十分激动,这是一个学习不太好而胆小的学生。可是站起来后却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清楚。我走近走近这位同学弯下身:“来,说给老师听。”教室里很静,我把留守儿童的回答加工一番告之学生,让全班学生以掌声鼓励。这样,留守儿童很体面地从下,随后我还看见他眼里闪着感激的目光。

三、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培养留守儿童问题意识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才是教师教学活动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培养留守儿童问题意识关键要让留守儿童积极展开思维活动。为此,教师要创设一个鼓励留守儿童去探索的环境,课堂中主动参与,引导留守儿童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留守儿童的自主性,让留守儿童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同时,教师要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内容和动手操作内容等形式,激励留守儿童动手、动脑和勤思,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了留守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中秋节晚上,爷爷拿出孩子的父母让人带回的一合月饼分给孩子们吃,她先把其中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块,给大孙女1份。孙子看见了,叫道:“1份太少,我要2份。”于是爷爷把第二块月饼平均分成8块,给了孙子2份。二孙子一看,急了,说:“我最小,我要3块。”爷爷又把第三块月饼平均分成12块,给了二孙子3份。这时的学生已被故事吸引住了,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思考问题:谁知道哪个儿子分得多?这样课堂就活起来了,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大胆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总之, 留守儿童学业基础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转化过程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激动而反复,因此,要持之以恒抓反复、反复抓,转化工作才有效。

参考文献

[1]殷世东,朱明山.《中国教育学刊》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68-6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