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公路信息化管理8篇

时间:2023-10-07 08:47: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公路信息化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路信息化管理

篇1

关键词:公路运输 经济发展 信息化管理 作用

一、公路运输经济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信息化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完善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因为实施物流信息化后,运输车辆的空驶率能够降低,能源消耗会降低,同时还能缓解交通运输拥堵,这些都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标志。以信息化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2、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一个基本途径

有资料统计表明,在 2012 年社会物流的总费用达到了将近十万亿元,但运输费用就占了其中一半左右。所以公路运输经济实施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一个基本途径。

3、信息化管理是建设综合通运输体系的一个必然要求

当下信息化管理是公路运输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随着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不断的创新改革,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些基建设施逐步得到了完善,这也要求交通运输行业去整合各种交通信息资源。所以说信息化管理是建设综合通运输体系的一个必然要求。

二、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发挥的关键作用

1、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公路运输行业的服务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务水平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期待值。所以就要求我们在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也要有相应高质量的服务。公路运输行业是服务型的行业,主要就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把客户指定的物品运输到特定的地方,然后收取一部分的费用。现在公路运输行业受当前市场竞争影响变得日益激烈,如果想让自己市场份额更多,就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实施信息化管理。

2、企业资源能通过信息化管理得到优化配置

信息化管理能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这些信息被企业掌握了以后,企业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可行性计划,使得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企业有必要统计不同的生产周期的发展状况,这样就能分析企业不同时期的生产状况,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以优化资源配置。

3、信息化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公路运输企业通常会面对较多的风险,譬如交通事故、道路损坏天气恶劣等,提前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对公路运输企业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害以及可以有效规避风险,而这些运输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来进行收集,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1、制定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者系统。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一样,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各种不同问题,故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估机制,同时还要对信息管理系统定期进行评估,逐渐完善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化,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2、建立关联式信息化管理网络

目前我国的很多公路运输企业都仅仅只是建立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只去重视运输业务的本身,对其他的问题以及因素不进行考虑。企业应该构建的信息网络与企业经营的战略是具有相关联性的,使得企业在做好本身运输业务的同时,对外界的信息也要编制相关的企业战略。这样才能全面的考虑公路运输经济发展,否则就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最大化效果。

3、设计科学的客户服务体系

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是一项成熟的行业经济的指标,公路运输经济如果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需要尊重客户 ,以客户就是上帝为准则。只有在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客户得到了优质服务,才会选择公路运输。

4、人员素质的提高

要使运输管理真正走上信息化,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处在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前沿的县区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乡镇交管站,更需要大力提高人员素质,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培养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办公的习惯。当前,虽然不少人员参加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培训,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但跟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对其工作人员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做到“重”。即领导重视。要提高认识,增强信息化建设意识,对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了解和掌握基本情况,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培训列入重要议程。二是要做到“奖”。即鼓励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加计算机使用技术和网络知识培训,为考试合格者报销学费、书费等相关费用,以激励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要做到“广”。即组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利用工作之余到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培训,或邀请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专业人员,由交通运管部门牵头租赁设备和场地进行培训;四要做到“实”。即在培训内容上,要紧密联系实际,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分类培训,详细讲解,让培训人员逐一上机操作,反复上机操作,以达到熟练掌握学以致用;五是要“优”。即首先培养那些业务能力强、事业心强的干部职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要把他们充实到各个业务股室和交管站,让他们成为计算机技术的带头人,带动整个单位成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学习和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可通过招录公务员的途径,引进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以此带动全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当中的必要性,分析了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提出几点关于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影响;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经营范围不断提高,公路运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些年来,国家对公路运输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推动了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从我国公路运输现状来说,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公路线路数量非常多,这也提高了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难度,导致我国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止步不前。但融入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相关信息设备即能够实现远程管理、控制。因此,研究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经济的影响

1.优化公路运输企业内部资源

信息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能够让一个平台的资源流动到其他平台中。当公路运输企业了解自身发展机遇时,能够更加便捷的了解同行业发展状况,从而分析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制定更加科学的战略部署,实现道路运输企业战略部署优化。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优化自身的内部资源能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占得市场先机,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内部资源优化,为公路运输提供更加合理的运输线路,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有关调查显示,燃油消耗占据运输成本的22%,通过信息专线能够节约燃油成本20%~50%,其中,长途运输的成本节约在30%以上,短途运输在40%以上,由此可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能够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推动运输经济发展。

2.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由于公路运输行业比较特殊,存在不稳定性特点,特别是受自然环境影响非常严重,例如雾霾、暴雨、暴雪、沙尘暴等天气,可见公路运输行业会受到不稳定因素影响,安全性也无法保障。还有很多突发现象也非常难以控制,如道路维修、公路交通事故等,这些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公路运输成本,导致公路运输行业受到经济损失。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为210812起,其中公路经济运输在50222起,特别是长途运输,占据28569起。但在信息时代下,能够通过实时监控系统收集相关情报,并总结出公路运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让公路运输企业能够针对现有风险作出相关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因素,避免出现公路运输风险,保障公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2016年统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首次突破20万大关,为186654起,公路运输事故也降低到45862起,相比2011年有明显降低,可见信息管理模式的成效。

3.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质量

在市场经济下,公路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所提供的产品也在不断提升,如今消费者不仅仅关注产品质量,同时也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公路运输行业想要进一步提高用户满意度,就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渠道,也就是线上、线下“双线”服务,用户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提出意见与建议,公路运输企业可以根据系统平台发现问题所在,针对性完善自身的产品。近些年来,信息平台使用频率明显增加,2008年的信息平台使用比例只占据8.6%,一是当时技术限制;二是信息平台功能不完善,操作复杂。但在近些年(2011年~2017年),通过构建网路平台能够提供客户所关心的信息,例如货物实时跟踪等,让客户及时了解货物的运输情况。用户的信息平台操作比例也逐渐提高,2014年信息平台操作量首次操作传统操作量(如电话咨询等),高达51.2%;2016年更是突破了70%大关,可见信息平台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用户对信息平台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二、加强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完善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中的标志性技术,我国信息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信息化管理模式多少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也是提高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基础内容。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公路运输企业必须要提高人才支持力度,大力引进公路运输人才与信息技术人才,从而对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与优化,解决系统现有的问题,并对维护与优化内容进行有效评估,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

2.信息管理系统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

现如今,我国公路运输行业已经全面实现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网络实现自我掌控。从公路运输企业发展情况分析,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信息化管理必须要能够与公路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针对性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如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完善运输追踪,那么信息化平台就必须要提供在线查询功能模块,用户进入到该模块输入相应的单号即可看到物流信息。

3.强化客户服务体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企业发展必须要立足于市场、立足于客户,根据客户内心需求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因此,公路运输企业必须要强化客户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提高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公路运输企业需要将客户放到第一位,时刻为用户提供服务。在信息管理模块中设置专门与客户进行信息交流的模块,包括用户留言版块,用户可以将自己意见、建议、需求写到留言板中,企业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将用户信息进行汇总,从而提炼出企业发展依据。

三、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成效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公路运输行业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我国信息化管理模式虽然在21世纪初起步,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才正式崛起,信息管理模式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对于公路运输经济成本来说,其近十年的发展非常迅速(2008年~2017年)。公路运输企业通过构建网络平台、移动平台,通过网络技术规划运输路线,极大的降低了运输燃油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成本节约平均在27.8%以上);再者,通过移动平台能够让司机实时掌握道路信息,如果前方道路出现问题或自然环境恶劣,手机软件会发出预警,让司机做好提前准备,从而降低道路运输风险,特别是长途运输(夜晚)效益非常大,事故发生几率降低了40%以上;自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以来,不断拉近客户与运输企业之间的距离,工作人员与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订单交易,极大的节省运输企业人力投入资本,并且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如今线上操作量要远高于线下操作量。可见,公路运输经济朝向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公路运输行业对人们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加强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重点探究了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行业的积极影响,并从完善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信息管理系统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强化客户服务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措施,旨在推动我国公路运输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1科技的现代化

应用ATMD技术,使机电信息的种类参数更加多元化,在公路建设机电系统之中引入信息化技术,使公路中的各项信息数据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保证公路机电系统的足够先进性也是当前公路建设之中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各种交通信息能够进行及时的接受和处理,然后使ATMD技术产生最大的作用。

1.2公路机电系统的综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路机电系统的建设也需要更多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完善,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公路机电工程就必须要时时进行自我更新。更要适应半数或者大多数的公路路段,建筑物和地形比较特殊的地区要进行针对化的建设,对高度,形态,车流量等等进行综合地考虑,使公路机电系统能够适应更多的情况。公路机电系统的数据信息传递要准确,还要对各种综合性的数据进行处理。

2我国公路机电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实行的公路信息管理体制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信息进行传递,对质量进行评定检查。但是也有部分工作是实行非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人为操作会导致不利影响出现,导致数据存在不够准确的现象。同时,数据本身由于存在一定的分散性,使数据的宏观处理不易进行,管理阶层的各项方案下发与工作人员的执行存在断层。在公路机电系统的数据处理上,存在着数据的接收和处理不够及时的现象,人为操作不能对机电设备存在的弊端进行及时地上报。质量评定的进行也不够方便,在现行公路机电设备的质量评定体系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会对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诸多的不便,工作量比较大,投入的成本也比较高,工作效率低下。

3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公路机电系统的意义

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公路机电系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会对公路使用的各种情况进行汇总并处理,与此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公路行车的安全性,其主要意义有以下三点:第一,高效的公路服务系统,是实现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之一,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可以保证公路环境的安全,使车辆的安全系数大大的提高。第二,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能够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作用,间接为公路使用节约了资金成本。第三,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能够对常见的自然、人为因素的安全问题提前预知,并且能够及时解决,从而方便公路的正常运行。第四,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会对公路的各项信息实行及时处理和汇总,对于各种突发事件能够科学处理。第五,加强公路建设单位对各项工作的应对能力,公路机电系统会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第六,加强公路工作部门对于各项工作的掌控能力,加强管理人员对各项工作的指挥调度能力。第七,提高内部的工作氛围,同意调配,节省支出。

4实施公路机电信息化管理的方案

由公路运营管理的职能出发,对使用要求、社会群众、行业和内部管理对公路机电系统进行建设。

4.1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公路机电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软、硬件和通信环境都是比较关键的。软硬件和通信环境会对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下,信息化管理应该以网络建设为中心,在管理模式应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诸多因素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同时还要保证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确保网络技术不会对公路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带来阻力。网络建设还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信息平台之中要拥有对语音、视频、图片的处理能力。第二,能够与其他的信息平台进行数据的交换。第三,对信息平台的数据资源进行权限的控制。第四,信息平台要对网络木马病毒存在一定的抵抗和清除能力。第五,加强网络防火墙的作用。第六,对使用信息平台的用户进行实名认证。通过一系列针对信息化平台的举措,进一步实现公路机电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4.2实现公路机电系统的信息共享

在公路机电系统的整体建设之中,常常需要各种各样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所以建立网络信息的共享机制就成为公路机电系统建设的重要举措。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人员要对数据进行集中建立共享平台,为相关的工作部门提供及时数据信息,方便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达到联合建立公路机电系统的目的,同时提高数据的直接价值。在实行公路机电系统体制的共享时,要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这是公路机电系统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建设技术和管理水平都需要科学的安全体系。

5公路机电系统实行信息化的作用

公路机电系统中信息化的实行对本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本行业的主要作用主要如下:第一,能够使公路机电系统功效最大程度地发挥,延长公路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对公路的运营、保养、整修、管理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建设初期就能够有直接的效果产生。第二,规范公路系统的各项功能,对公路建设企业的竞标起着监督性的作用。建设甲方往往会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会聘用资历不同的建筑公司,部分还会违反建筑流程直接放弃竞标签订合同,这种现象造成工程建设中缺少足够的凝聚力,从而使其运行过程中故障偏多,更甚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而投招标不仅要形式合理,更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流程,不能因人为因素而更改和省略。

6结语

篇4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作用

公路运输在工作范围和内容中都是比较简单的,操作也非常的灵活,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创新,并创造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当前网络和信息化十分发达的市场环境中,公路运输管理也需要能够顺应市场的发展,所以在管理中有必要引进信息化管理。

一、公路运输经济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基本途径

在我国物流信息中,运输的费用占比是非常大的,这使很多企业都增加了很大部分的经营成本。有数据表明,有关公路费用在企业的运输成本中大部分都占有50%以上的份额。所以在当代物流发展的基本面上,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加快现代物流的成长,也能够让现代物流的信息共享在网络中,还能够利用信息管理的技术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运输的安全性,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物流的成本,所以信息管理的应用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途径[1]。

2.是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的必要条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国针对交通运输不断提出改革方案的同时,需要交通运输业不仅能够完善相应的设备设施,还需要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完善交通网络的目的。这样的情况下,信息管理的方式就能够帮助交通体系完成方案的改革。自信息化管理实施以来,交通体系不仅能够将信息进行远程传送,还能够监督运输中的各个环节,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所以不难看出,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能够让交通体系更加完善。

3.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运输的必要要求

所谓的节约型交通运输指的是在运输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管理减少空车运输来往的频率,这样就能够加大车辆的满负荷使用,进而减少耗能和运输成本,所以加快信息化管理建设能够推动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再者,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进行监督和协调,当出现交通拥挤的时候,信息化管理就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调动车辆使用情况,规避不利的条件,以此达到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节约运输成本。所以信息化建设能够让交通运输成本有效的下降,也能够改善交通运输的现状。

二、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作用

1.信息化管理能够促使资源得到优化

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准时的将信息和运输的数据传到终端系统中,而系统操作的人员就能够及时的得到运输情况和详细的信息,这样就能够依托自身的优势和运输信息的及时性让顾客达到满意的程度,而且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委托方利用电子设备即时的查询运输的路线和详情,让委托方更加放心,这样就加大了委托对相关运输企业的信任,所以信息化管理能够优化企业在运输过程中的配置,以此达到提高市场竞争力,并获得更多的利润[2]。另外,运输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信息化管理能够收集相关发展信息,并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也能够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

2.信息化是解决管理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管理能够让企业的经营更加透明化、规范化,也能够及时解决运输企业的管理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的流失。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便于企业内部部门及时了解运输的情况,这些都能够保障运输公司能够积极的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信息,同时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3.能够提高公路运输业的服务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不断深入到各行各业,让各行各业的服务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还需要让顾客了解到企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在公路运输行业中,物流企业需要按照顾客的要求将物品运输到指定的地点,并收取相应的费用,在运输的过程中,运输企业需要及时的了解货物的情况和运输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公路运输行业竞争非常的激烈,为了能够占领市场的份额,各个企业都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以达到让顾客满意的程度。而信息化管理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行速度,也能够及时的获取运输中的各种信息,对于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及时的处理,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各种损失。而且信息化管理也能够让顾客及时的了解到自己的货物的运行情况,这样便捷的服务也得到了广大顾客的信赖和好评。

4.能够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

在公路运输行业运行的过程中,会承担很大的运输风险,而且风险是不可预测的,特别是因为交通路况或是天气、地质方面带来的风险。除了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北方运输行业还经常会遇到风雪,而南方会遇到暴雨台风,夏秋汛期则常遭遇山体塌方、泥石流阻断交通等情况。这些自然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公路运输在遇到这样的问题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小的事故,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加大了企业运营的风险。自信息化管理进入到运输行业之后,就需要相应的运输管理职能部门及运输企业科学地整合这些信息,并实现运输行业共享,使之能够提前查看运输路段的天气、地质变化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效率,也能够减少运输中带来的风险成本。所以信息化管理的开展,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便利服务,这样公路运输企业不仅仅提高了自身的服务质量,还提高了自身在顾客眼中的信誉度。

三、结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着严峻的竞争考验,特别是公路运输行业,因为很多顾客都需要利用公路运输来达到货物的远程传递,而信息化管理的出现,提升了运输企业的运输效率和管理效能,还能够提高对顾客的服务质量,所以信息化管理的出现能够加快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运输中出现的风险。

作者:张苏学 单位:甘南公路管理局

参考文献:

篇5

1.1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计划经济体系中的公路统计工作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计划经济中的上级下达命令,下级检查、事后统计模式已逐渐被新时期的公路管理部门的新职能所替代,过时的检查方式,落后的检查方法,与当前强调改善公路统计信息方法,提高公路统计信息服务水平的要求格格不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公路统计方法应当是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的,符合公路现代化战略的,以服务型为主的新型公路统计方法。因此要求公路统计服务人员在利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精确地统计上级交代的公路建设、养护计划的相关数据,更要秉承着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的观念,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调查和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公路统计信息网络,提供最新最精确的数据。

1.2提高整体调控能力

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不仅包括日常事务统计信息化,还包括行政事务统计行细化,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在日常事务统计中,如桥梁隧道日常巡查记录、干线公路日常巡查记录等,而行政事务统计则包括统计单位登记备案、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格审查等。虽然公路统计繁杂,但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调控能力,通过建立相关的电子表格,不但可以清晰地体现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可以在发生事件时迅速做出反映。而技术的提升则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持,如养护内管理软件让日常养护数据实时上报成为可能,并且增强了对公路日常养护的监督力度,可以很好地防止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的消极怠工的现象;“综合指标”模块使得公路统计人员可以整体了解公路的状态,进行操纵。

1.3不能完全代替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

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为公路统计带来了许多便利,提高了公路的整体操控能力,甚至使得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公路统计的效率,可以实现完全的“无纸化”工作。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并不是万能的,到目前为止,并不能完全代替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在公路统计中,许多的基础工作,如公路统计信息调查问卷、公路统计信息调查方式、公路统计信息调查内容、对统计信息资料的整理、分类、预测等,都必须由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亲手完成。高科技的信息化管理只能在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完成了第一道工作后,向电脑发出指令,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与预测。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而应当正确对待其作用,将其作为减轻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的辅助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2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

2.1对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能力不足

统计信息是按照国家统计法律法规与要求所采集的、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的数据,通过统计信息可以反应出某一领域的发展阶段、发展过程等重要资讯。而公路统计信息则对公路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否正确收集信息,是否正确分析规律,会直接影响对于公路事业的决策的正确与否。虽然我国已经逐步推进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但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尚未能很好地利用高科技,对信息及时地进行收集与分析。而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的分析则会直接影响公路事业的发展,如对城市中公路绿化若作出了错误的分析,不仅会浪费大量资金,甚至会威胁到生态环境安全。

2.2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

时效性是统计分析的生命,也是其价值所在,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则为统计信息迅速进行分析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仍然采用落后的统计方式,这对我国公路统计信息的科学化管理造成了相应的阻碍。其次,为了实现全国范围的公路统计信息整合,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公路事业进行决策,也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将所有的统计信息集中,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统计分析同步,统计决策正确,进一步提高公路统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2.3统计分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经济发展推动公路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公路事业处于大规模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要摒弃原有的统计分析观念,一方面要树立新的统计分析观念,采用信息化管理,综合分析,更好地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然而,就我国目前来看,公路统计虽然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尚未能形成新的共识,导致统计分析欠缺时代特征。如建设新的绿色公路、环保公路,需要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统计信息的正确分析。新形势下要求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坚定新的指导思想,采取新的分析方式,从新的视野角度出发,利用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全方位地对统计信息进行分析。

3如何更好地实现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

3.1加强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培训

公路统计信息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统计信息记录,其涉及到许多方面,工作过程繁杂,工作专业性要求强,因此对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县级公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不仅要求其具备对公路统计信息的收集、记录、分析与预测能力,更要求其具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如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能力。在进行培训时,除了对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进行职业能力培训,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的职业精神,实事求是地记录统计信息,热情地为他人进行解答,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

3.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统一的公路信息统计平台,提供及时性的统计信息,提高统计分析的精确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与此同时,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公路信息统计的辅助手段,在公路统计处理、公路统计分析、公路统计服务等领域广泛地推广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推动公路信息统计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科学化,从而真正的实现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

3.3将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落实到细节

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笼统的系统工程,而是由许多的细节构成的一个整体。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可以分为日常事务统计信息化管理和行政事务统计信息化管理。在日常事务统计信息化管理中,涉及的多为日常的养护、巡查记录,在这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亲自到岗位上查询具体图表、情况,在记录了每天的数据后,应尽快将其输入统一的系统,并利用现有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预测,实现人工统计与信息化管理的合作。而在行政事务统计信息化管理中,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并将其纳入电子政务,通过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一个公路养管办公平台,有需要的可以直接登录该平台查询相关的信息与资料,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

篇6

1.1优化资源利用

企业在实行信息化管理之后可以显著提高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不光是在降低产品生的产成本上,在信息的处理和应用上也同样适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将企业的所有信息都汇总起来,然后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整理,比如市场概况、公路交通、货物运输等信息。

1.2对于风险的有效控制

公路运输需要面临多种不良的因素,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天气因素对于公路运输的影响。突发的天气状况可能导致运输中的货物损失,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信息化管理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当今的科技已经可以对天气状况做出较为准确的预判,所以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获取天气变化的最新数据,方便对运输的计划做出及时调整,这样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应用

2.1路况的实时监控

道路的情况对于公路运输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道路是公路运输的基础,只有良好的道路情况才能保证公路运输的质量。现如今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卫星的使用已经达到可以对道路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这极大降低了道路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比如某处的桥梁发生坍塌,通过信息化的监控就可以知道,对车辆的行进路线及时做出改变,有效节省运输的时间。

2.2模拟数字地图

传统的纸质地图可能会由于丢失或者破损等诸多问题给运输的进行带来不便,在一个陌生的地域地图对于驾驶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保障公路运输的质量,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出现的数字地图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要求。就目前全球的技术来看,美国的GPS导航系统仍处于领先的位置,我国的北斗星导航系统还需不断完善。

2.3建立数据库

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来说,每时每刻都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单凭人力很难将这些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所以就需要信息化管理技术来应对这项工作。现代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一般都在每秒几百甚至上千亿次以上,合理的运用计算机可以极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3.1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

信息化的管理并不是说企业只要信息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就好,一个好的企业各部门之间必须做到协调发展,在这里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将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创造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比如信息管理部门可以将自己部门搜集到的有用信息上传到这个公共的网络共享平台,让其他部门也能利用,而且在平常的工作之中各部门之间也要有密切的联系,每个部门都要随时关注其他部门的战略动向,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只有这样,公路运输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3.2关注客户的意见反馈

我们要时刻记住国家公路运输建立的初衷就是服务于人民,所以交通运输部门要密切关注客户提出的意见。只有这样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3.3企业内部评估机制的建立

篇7

关键词:乡村公路;信息化;动态管理与项目核查系统

一、乡村公路的重要意义

乡村公路是广大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的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设施,是我国公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乡村公路总量不断攀升,结构持续优化,管理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附属设施不完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推进乡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对乡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十二五"时期乡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管理能力,既是乡村公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交通运输行业支持乡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天津“十二五”乡村公路的规划实施

天津在“十二五”期间要求全面提升乡村乡镇公路连通率,推进乡村公路提级改造,至“十二五”期末,全市乡村公路里程将达到12200公里,主要通达镇、乡公路实现三级及以上标准,村道实现四级及以上标准,中心城区与11个新城间实现除高速公路以外至少一条一级公路连通,今后郊区县乡民出行将更加方便。

本市乡村公路建设由“十一五”时期的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向“十二五”时期的“提级改造、完善设施”转变。大力提升区县级公路等级,促进区县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乡村公路提级改造工程,完善路网布局;加大乡村公路桥梁改造力度,提高设施安全水平;重点打通镇、乡、村间的“断头路”,提高乡村公路网络化水平和通行能力。

三、乡村公路信息化系统

随着乡村公路里程的逐渐增加,传统的简单人工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日常公路养护的需要,我们必须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其进行管理。

乡村公路信息化系统主要有三种: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公路基础数据库、乡村公路计划管理系统。

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是集合主干道、县、乡、村道为一体的空间数据库,以电子地图的形式直观反映,库内涵盖了建成验收项目和规划项目,并按不同行政等级、技术等级、路面类型逐层逐色划分,用实虚线分别表示已建成线路和未建成线路,以示区分。该程序的实用性体现在GPS定位调查功能,用计算机连接GPS卫星天线测定一个路段内车辆运动的轨迹,这就是GPS的动态定位原理。与传统方式相比,GPS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受天气和地形影响较小,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等特点。通过GPS外业采集的路线最终形成精确的乡村公路电子地图数据库。

公路基础数据库:基于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所提供的基础数据,在由GPS动态定位形成的电子地图中除包括行政区划、村庄、铁 路及水系等一般信息外,还包括乡村公路信息如: 道路编码、名称、等级、里程、起终点名称等。可由本数据库导出项目名称、项目个数、项目里程、乡镇名称、建制村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基础数据库。

乡村公路计划管理系统:乡村公路补助计划管理系统,凡是列入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录入此系统。

由于现在乡村道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审批期手续复杂,施工期工作量大,日常养护期信息存在误差等诸多问题,就要求我们在上述三种系统的基础上,加以优化整合,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乡村公路动态管理与项目核查系统。

(1)乡村公路项目档案管理系统

该管理系统具有案卷操作(包括封卷、拆卷、案卷提交和案卷接收)、综合查询(包括案卷检索和文件检索)、借阅申请等功能。在工程前期,系统为列入计划的乡村公路项目生成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可方便高效的将工程批复、资金到位证明、土地、环境评价、施工图设计批复、招投标、监督手续、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录入系统档案,并可通过该系统将相关文件传给各个科室或者县级交通主管部门。

(2)施工动态管理系统

该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动态管理系统,它既能有效地为业主方服务,又能有效地为施工方和监理方的信息交换服务。施工过程中,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与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对整个工程周期所需要的信息共同进行采集,然后在乡村公路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由该系统动态的更新乡村公路计划项目信息,并加以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建立起项目施工的信息资源管理,满足施工管理的需要。

系统还能够提供每日进度上报功能,进度填写后可通过网络发送到管理部门,并由系统对各工地上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生成各县进度、全市进度,使管理者一目了然。

(3) 项目核查系统

这一系统是基于已投入使用的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进行开发的。项目竣工后,使用搭载GPS卫星天线的汽车,使其在已完工的乡村公路上行驶,系统根据卫星定位出的行车路线在地图上进行二次绘图并进行基本属性录入(基本属性包括:路线起终点、里程、桩号、走向、涉及行政村、所在乡镇等),并与原公路GPS数据库中的初始路线信息进行比对,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出路线起终点、里程、桩号、走向、涉及行政村、所在乡镇等信息。

乡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乡村公路工程前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竣工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的强大功能,分别实现了项目档案管理、施工动态管理、项目核查管理等,从而全面解决了原始人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大提升了乡村公路管理水平,实现了乡村公路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市政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作者:曹永先,孟丽 主编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篇8

1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现状

1.1路产管理未建立数据库,严重制约了路政工作的有效进行

目前尚未建立路产管理的相关数据库,加之各级路政管理部门对路产的管理完全采用手工资料管理,且仅保存部分公路路段的照片资料,未能保存公路设计技术参数等,致使相关数据资料缺失,从而制约了路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农村公路路产路权的管理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未能开发农村公路电子查询系统。这就加大了管理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1.2超载超限运输治理尚未形成网络化体系

对于超载超限运输管理现场,甘肃省目前已全部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计算,但存储方式全部采用单机存储方式,数据无法实现共享,致使无法进行省级数据的统计分析,无法与其它路政部门和上级部门提供决策数据;同时由于没有现场支付监控措施,无法保留执法时的视频资料,遇到投诉或违规情况,无法还原执法现场。加之,治超监测的科技含量不高,检测工作效率低,致使治超与交通拥堵的矛盾激增,未能改善治超工作环境。

1.3路政巡查工作中缺乏先进的设施、设备

在路政巡查的过程中,发现损坏路面、路产或严重危害公路安全的违法案件,如不及时取证,事后很难再取得的,但目前,各级路政管理部门没有较先进的取证设备及技术,导致证据不足,出现扯皮现象。同时,路政巡查过程中全部采用手工作业,巡查记录采用书面记录方式,这已无法满足当前路政管理发展的需要。

1.4缺乏高效、快速反应的应急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各级路政管理部门应健全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路政管理应急保障体系,但目前甘肃省各级路政管理部门,未形成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没有应用高科技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没有建立反应快速的预报、预警系统,致使各级路政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反应滞后,未能及时保障道路畅通。所以,完善路政管理的应急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2甘肃省公路路政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2.1建立路产数据库,实现路产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全省路产数据库,形成完整、规范的全省公路路产信息资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程视频图像采集技术,对公路主体及相关附属设施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并将所有有关公路路产信息、公路技术参数、使用期限、建设单位等信息,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存入数据库,实现路产电子化档案管理,重要公路及路产视频采集进行定期更新,保障公路实况与路产数据同步,实现路产动态数据采集,为提高公路路产管理,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畅通奠定基础。同时,根据农村公路管理现状,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电子档案,开发农村公路电子查询系统,从而全面提高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水平。

2.2依靠科技信息手段,完善超载超限运输长效治理体系

坚持依靠科技手段,有效治理超载超限。应大力实施国家Ⅰ类超限检测站部、省、站三级联网和省级Ⅱ类超限检测站省、站联网工作。实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治超信息共享。健全完善全路况、全时段治超监控网络,实现对治超行为的全过程监督和工作数据与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长期、有效的监控检测,严格控制超限超载率。

2.3路政巡查工作中广泛应用和普及现代化信息技术

在路政巡查现场处理路政违法违章案件时,采用笔记本电脑、手持电脑研发路政执法一体机,利用无线网络(CDMA/GSM),通过一体机登录路政巡查管理平台进行现场执法,对路产路权进行巡查记录,实时录入执法数据、采集现场图片、现场打印执法文书,并及时发送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提高执法效率。在调查取证方面可采用照相、录像等方式,并可用摄像机对取证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执法的公正、公平性和证据的合法性,同时确保执法的权威性及规范性。

2.4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完善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手段来提高路政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以路政网站、服务热线、短信平台等为基础,以交通广播、车载显示屏、重点区域固定显示屏为补充的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及时路况、气象、交通管制和疏导分流信息,实现全路段、全时段监控,从而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3加强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实现路政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各级路政管理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所以,依靠科技,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应全面推进和应用路政信息化平台,依托已经建立的全国公路数据库、公安部门车辆档案数据库、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输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整合利用已有信息采集和通信网络设施设备资源,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大对公路地图、路产数据、网络建设、应急处置、公路监控等基础性工作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实现对公路网日常管理业务的网络化管理,推动以信息化为主的路政执法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4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