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旅游生态农业8篇

时间:2023-10-07 08:47: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旅游生态农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旅游生态农业

篇1

关键词:开发规划理论;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农业

旅游在不少地区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但是由于缺少开发规划,不少生态旅游项目存在雷同,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开发规划理论,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开发规划理论视野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概述

(一)景区旅游吸引力理论与吸引力规划

生态农业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随着生态农业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可,以其为中心所构建的完善的商业体系,生态旅游的概念,也正式被提出。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经济体系中的新生力量,同时也是通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不可获取支持的组成部分。但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复杂性相对较高,民众对于农业的兴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多不会采取主动选择的方式。故而,应当有效提升生态农业旅游景区的开发,以增强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具体方式为:第一,区域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态景观虽然设计到自然景观,但是生态农业领域的景观,主要是以生态为基础,辅以大量人造景观环境。因此,景观的设计能否符合消费者心理,对于其吸引力的构建而言十分重要;第二,着重休憩点的建设。休憩的位置和环境,决定了景观的品质的。重要的是,生态农业景观,多存在地域广大的特殊,并且地处郊区,因此休憩地的构建更为重要;第三,开发休闲产业。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体会,但由于与城市相差过大,较为容易导致审美疲劳。所以,在此基础上开发生态农业,必须要有效转化休闲产业,从而实现的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生命力规划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近现代旅游发展中,较常提及的一种形式。任何旅游地,都涉及到生命周期问题。换言之,难以出现一个旅游地,可以长期、持续的用一种素材和方式经营。所以,就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而言,必须有效结合时代背景,充分探讨不同产品与时代的契合性,从而寻求适合的发展方式。对于一些必然被时代所淘汰的产品,应当寻求方式进行转变,或快速将其抽离出市场,避免对剩余产品“生命力”造成影响。

(三)旅游地生态环境理论与承载力规划结合

生态环境,构建旅游“生命链条”,从而形成良好的旅游市场氛围。而在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承载力的规划。生态农业旅游目前是国内的热点项目,如此意味着大量游客会选择此类项目。而当区域承载力存在不足时,多会导致旅游地生命的快速下降。故此,应对环境、游路、设施、生态容量等因素,进行承载力的客观规划,有效结合市场环境,选择最为适合的承载力设置。

二、开发规划视野下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开发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问题

从现状来看,主要存在自律性不够以及监管不力两大问题。以下具体来看。第一,自律性不足。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上级监管和宏观调整,旅游区必须根据市场变化,选择适合发展方式。同时结合客观需求,有效提供游客真实、有价值的旅游产品。只有如此,区域旅游市场才能逐渐开拓。另外,自律性补助还体现在区域管理服务上。景区没有根据市场的客观需求,选择适合的服务方式。甚至可以认为,一些的景区的服务形同虚设,不仅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多会因为服务不到位,而开罪消费者,导致景区的社会评价每况愈下。第二,政府监督管理不力。政府作为旅游领域的集中管理单位,并未良好的履行职责。其主要问题在于:首先,相关部门过多。涉及到生态农业旅游的部门,除旅游局外,还包括农业、园林、国土资源等环境部门,以及行政管理的工商、税务等部门。过多部门的监管,可能会造成政策性冲突;其次,政府监督意识不够,并未以有效的监督,导致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一片狼藉”;最后,政府协调力不足,区域优势资源划分出现问题。特别是存在政绩压力的情况下,导致“有好事一窝蜂的哄上,有责任不见人影”。这样的政府管理模式,显然不会对区域生态农业旅游带来任何的正面影响。

(二)农业旅游的产品开发问题

在产品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分别为同质化与不符合消费者需求。以下具体来看:第一,旅游产品同质化。大量同类旅游产品涌现在市场上,特别是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较为“火热”的环境里,产品同质化状况比比皆是。产品相似会加速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进而加速旅游产品的“生命衰竭”。另外,同类产品也存在着错误的社会发展导向,大量抄袭而来的生态农业景区,导致此类产品的发展受到严重局限。随着越来越多的仿制景区出现,去结合市场全新研制的景区,讲越来越少。经营者收益的局限,结合新型产品的紧缩,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发展,将出现岌岌可危的境地。第二,市场契合性严重不足。从同质化的问题可发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存在着大量抄袭和仿制状况。以市场为根本,透过市场化发展协调产品研发机制,是无论任何商业模式,都必须采取的途径。但是,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目前存在着抄袭等问题,意味着创新力的严重不足。即使区域对此类产品进行深刻探讨,在缺乏消费者支持的情况下,也很构建出相对适合的旅游产品。一般认为,产品的研发需要消费者的支持,只有消费者才懂得自己的需求。而目前的状况,显然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背离了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则。

(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运营问题

同样从两个方面来看,缺乏意识与导向性不足。第一,缺乏生态意识。生态环保是社会的主流发展理念,而生态农业旅游,也正是依据生态模式而形成竞争力。不过,从现状来看,此类旅游并未充分关注该需求。所以,也难以将需求转化为经济收入。通过一些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旅游者在生态农业旅游中所认识的生态,大多来自于自身的分析。第二,导向性不足。社会存在生态旅游需求,景区变应当结合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相关产品。不过在事实层面,大部分景区仅有宣传的噱头,而没有任何实质性设计。虽然不可否认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存在天然契合性。但是,对于消费者的直观性仍旧不够。

三、基于开发规划理论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对策

(一)完善基于生态农业旅游系统规划策略

第一,政府结合区域产业特征制定发展规划。以政府为核心,结合区域产业特征制定适合的发展模式。例如,引入区域生态农业对比等。政府在其中,也要明确市场契合性,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与同类型产品形成对比。像白云山附近,可以充分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突出在农家乐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文化。第二,提升区域自律性。寻求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的自律性,必须要依托完善的制度,以及政府正确的监督。同时,加大区域旅游管理单位的教育深度,让其能够良好实现自律。因此,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引导行业成立协会进行监督十分必要。

(二)创新基于生态农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第一,开发复合功能。生态农业旅行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复合功能。在此技术长,也可以建设多类型的功能复合。比如,结合旅游需求实现农业生态文化的构建等。而考虑到可实现的复合种类过多,本文变不在此一一赘述。第二,提升低碳项目区域旅游发展优势。在当前民众的认识中,低碳项目较比于环保项目更加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在低碳生态产品层面上。对此,要增强经营者意识,合理提升其发展视野,良好通过低碳项目,促进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例如,采取可再生能源的交通工具。

(三)优化基于生态农业旅游的经营策略

第一,实现品牌发展策略。品牌是让消费者深刻记忆景区的关键因素,形成品牌经营策略,有效构成商业发展优势。同时,景区应当结合自身发展,寻求适合的发展途径,实现差异化产品经营,进而得以在品牌的带动下,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事实上,由此也可以发现,民众对于旅游产品的精神认知,要高过于对于产品本身的感受,景区如何讲自身产品赋予深刻的精神内涵,并由此打动消费者,是当前所应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第二,实现集中生态经营策略。生态属于市场同质产品,但是,将生态环保做到“极致”,超过其他景区,自然也能够奠定较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景区应当考虑合理利用生态环保,在自身的生命周期上做出基本考量,并以市场契合性为最终核心,有效实现多层面、多元化的市场生态环保经营方式。

四、结语

生态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基于开发规划理论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不仅是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科学的开发和规划,才能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02).

[2]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01).

篇2

生态农业旅游指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兴起的一种特殊旅游项目。具体来说,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从旅游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重大创新意义,在于通过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交叉渗透,建立起两大产业的互动机制,通过农、旅结合的模式,创建和谐的生态体系。生态农业旅游以其在农业、旅游业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而受到各界的重视,成为旅游开发、投资的新热点。在此背景下,对云南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

农业人口多、农村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是困扰云南省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以旅游开发为切入点,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意义深远。

(1)丰富旅游产品,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能够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还能够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促进休闲度假、康体保健、商务会议等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

(2)城乡互动,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搭建城市——乡村联系的纽带,促进城乡之间信息、资金、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3)多重效益优势。生态农业旅游是在农业资源、乡村资源的基础上,农旅相结合的新型开发模式,具有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多重效益。

2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和优势

2.1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省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其中包括一些云南所特有的植物种类,如南肉豆蔻、望天树、龙血树、铁力木以及一大批名贵水果等。云南野生花卉品种繁多,有兰花、杜鹃、报春、龙胆、木兰等名花。云南也是我国珍稀动物的重点分布区和保护区,有小熊猫、亚洲象、南亚虎、白眉长臂猿、滇金丝猴、牛羚、双角犀鸟等珍稀动物;在列为国家级保护的120种野生动物中,云南有52种,占全国的43.3%。

2.2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云南是人类重要发祥地。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到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之类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结构房,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云南长期传统的农业文化造就了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如元江哈尼族的梯田,边疆部分民族的刀耕火种、锄耕,内地民族的犁耕,怒江独龙族的采集,傣族、白族、壮族的捕鱼、景颇族、布朗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植物毒鱼,怒族、傈僳族、侃族、拉枯族等民族的狩猎,以及各地不同的劳动工具、风俗、餐饮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3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旅游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云南省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游客39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1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72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9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趋势已经初步呈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地交通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的改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以昆明为中心的全省航空、铁路、高等级公路网络初现雏形。到2005年,全省共有19526户旅游基本单位,其中旅行社41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0家),旅游住宿设施14234家(其中旅游星级饭店747家),投入经营接待的旅游景区景点500多个,重点旅游景区230多个(其中国家A级以上景区点86个),旅游车船公司16家,其他类型的旅游企业69家,此外尚有旅游购物企业300多家及上千家不同类型的旅游餐馆企业,基本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生态农业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良好的软硬件设施。

2.4良好的区位优势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北与川渝相连,西通青藏,东靠黔桂,南与东南亚血脉相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沟通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特别是在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云南内连内陆腹地,通过公路、铁路、河道,外通南亚、东南亚,并进一步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近几年,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贸易经济合作区建设为契机的区域旅游合作初见成效,区域旅游一体化趋势明显,为云南旅游业融入南亚、东南亚旅游市场、优势互补、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重点地域及主要产品

3.1云南开展生态农业的重点地域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气候条件的独特,造成云南生态农业景观的多样性。目前云南已经形成了一些优势生态农业地域地带:在坝区形成以花卉、园艺、蔬菜、水果、粮食、烤烟等生产为主的农业地带;在低山、丘陵地区形成以畜牧业、茶叶、橡胶、药材为主的农业地带;在山区形成以木材、果树、畜牧为主的农业地带以及高寒地区的青稞、畜牧为主的农业地带。

考虑到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以及未来旅游产业布局的要求,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可以优先发展三个旅游带:

(1)大中城市为中心的近郊生态农业旅游地带,尤其是滇中地区。该地带靠近城市中心地区,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客源市场广阔。以农田、蔬菜基地、鲜花基地、果园为基础,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开发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生态农业休闲园、“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吸引城市游客。

(2)以西双版纳、思茅为中心的热带作物观光体验园。该地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民族风情浓郁,可以开发集民族风情表演、体验,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热带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同时该地带是普洱茶的原产地,茶资源、茶文化丰富,重点开发以茶文化相关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包括茶叶的采摘、制作,茶艺表演等。

(3)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业景观地带,如红河哈尼梯田、怒江“壁挂”农业景观等。这些地带农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是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旅游可达性差。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宜采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对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度开发,注重可持续性;而条件还不是很成熟的地区则以保护为主,等条件成熟以后再进行开发。

3.2云南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策划

3.2.1以农业生物资源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1)以观赏花、果、园艺为主题类型。该类型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的客源市场。可以利用一些鲜花生产基地、园艺培育基地、农户果园等,为游客提供观花、观果、插花、品果、摘果、园艺制作等旅游活动,如昆明呈贡县斗南鲜花生产基地已成为一个全国较大规模的鲜花集散地,已开展了赏花买花、学习插花、参观花卉公司等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2)以茶艺为主题类型。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茶业一直以来就是云南传统的优势产业,普洱茶、凤庆红茶、滇绿、大理沱茶、昆明十里香等都是茶中上品。2005年,云南茶业产量13.82万t,增长19.2%。可开发以茶叶生产基地为基础,深厚的茶文化和民族风俗为依托,栽茶、采茶、制茶、品茶等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活动内容,集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茶业旅游产品,丰富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体系。如西双版纳、普洱市。西双版纳和普洱市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和重要的驿站,茶资源丰富和茶文化深厚,具有开发以茶类生态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

3.2.2以农业、农事活动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人工建筑增多,绿地减少,交通拥挤、噪音增多,城市环境下降,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使得城市居民对健康、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后福特式的机械化大生产,导致工作方式的单

一、枯燥,逃离城市、寻找新的生活方式,成为城市居民的需求。农业、农事生产生活方式,不同于机械化大生产,为久居城市的人提供见识农业生产和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异样风情的机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观赏性、体验性和参与性,将农业日常耕作、收割、采摘、手工艺制作等生产、生活活动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

3.2.3以乡村、农业景观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云南地处我国西部边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加之境内多高山峡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多农村地区形成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在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下,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独特的自然环境相互影响,造就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乡村景观,并得到传承和保护。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人民通过多年的农耕实践,创造性地利用了红河南岸特有的自然条件——中低山深切割地区和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山坡上开辟梯田从事稻作农业,并通过自己特有的一整套文化体系对森林生态系统、坡地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其按需要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而创造的景观,具有古老性、独特性、和谐性(可持续性)和美学价值等特征。以哈尼梯田农业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哈尼族风情为资源基础,集观光、体验、摄影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已经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3.3.4以农业科技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气候、区位、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大量引进资金、技术和优良品种,致力于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商品化建设,促进了生态农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三高”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高”生态农业旅游主要通过引进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如无土栽培、试管育苗等,建设现代农业和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向人们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的魅力,吸引旅游者。

4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路及实现途径

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自然风光吸引旅游者,应注重旅游产品的参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因此,生态农业旅游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4.1注重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开发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是吸引旅游者,维护生态农业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对有潜力的地区可聘请专家进行开发模式设计、规划和开发地域旅游产品,形成不同特色、功能和主题的景区,避免恶性竞争。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是云南生态农业旅游的特色所在,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要突出两大特色。一方面,结合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另一方面,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高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塑造具有云南本土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提高其竞争力。

4.2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

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是防止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一哄而上、盲目、恶意模仿、粗制滥造的重要途径。各地区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本区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区位、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优势和特色以及周边景区的发展情况,本着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思路,避免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就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而言,应抓住“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契机,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加强与国内外生态农业旅游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本区的特色,提升云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水平。

4.3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大部分农户的商品意识薄弱,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不够。旅游业属于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旅游部门定期对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和农户进行旅游服务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立、健全农村、农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形成专业的生态农业旅游接待、服务队伍。同时,通过帮扶政策让一些个人或者村寨优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用典型的示范效应,让广大农户切身感受到生态农业旅游的效益,积极、主动地从事生态农业旅游。

4.4注重农村旅游卫生环境的建设

城市居民是生态农业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城市居民由于久居城市对旅游设施的舒适度、卫生条件等方面要求较高。相对而言,农村的卫生条件、标准远低于城市地区。因此,加强农村旅游环境卫生建设是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重点之一。在避免景观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的城市化倾向,保持村落景观原汁原味的同时,对内部的设施进行精心的布置、设计,让游客既能体会到乡村味道,也有回家的感觉。尽量保持其乡村特色、本土文化,否则就失去了生态农业旅游的魅力,也就失去了旅游客源市场。

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

1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主要构成

生态农业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是农业产业的重要发展与升级,整个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都要作出调整与改变,这才能够有效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必须要充分考量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和营销模式开发等细节问题,确保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品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基础,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展开建设与开发,将田园风光、自然景色与生态农业融为一体,确保游客进入景区后能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差异性与地方特色,保证生态农业景区具有自己的优势。其次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产品的多元化,既要提供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要满足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多重需要,将自然美、人文美、文化美、生态美等呈现在游客面前,有效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1.2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能够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用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共鸣,继而丰富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生态农业的价值。一方面,要给予游客更多的互动机会,如游客可以到菜园果采摘新鲜的绿色果蔬,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尝试农业种植,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另一方面,要注重农耕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使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可以展示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或农村民居特色,传播民俗、民仪,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展现给游客。

1.3旅游营销模式开发

信息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消费者的旅游观念也在逐渐趋于理性,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可能会导致生态旅游陷入营销困境。曾经很多农业生态旅游区借助旅行社和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到当地参观旅游。但在全新的环境下,这些途径能够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产业链建设需要用更多方式展开宣传与推广。例如,生态旅游区可以借助微信、QQ、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展开网络宣传,同时借助专业的旅行网站推广旅游项目和产品,也可以与娱乐节目或影视作品合作,通过植入式广告等方式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进而全面创新营销模式,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

2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互动与融合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实现了农业与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全面融合,推动农业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摆脱传统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偏低、收入水平偏低的状态[1]。

2.1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全面建设,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建设的良性循环,农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不同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发展需求的生产路径,进而实现生态农业目标,有效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农村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更能够实现社会价值,这也是农业生态旅游实现的基本保障,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具有积极影响。

2.2特色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特色化农业就是要打破传统农业的整体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使游客不仅仅能够感受到普通农村的农业生产现状,更能够得到特色化农业带来的不同感受。例如江南水乡可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展垂钓、游船等项目;自然风光秀丽的东北可以利用观光休闲、地方文艺演出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的兴趣。特色化农业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有特色项目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才能来到这里旅游、休闲和消费,特色化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2]。

2.3规模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旅游行业必须呈现规模化发展才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将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集中,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确保游客能够在生态旅游区内接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有效涵盖多种特色化经营项目,满足不同类型、季节、地域游客的需求,保证农业生态旅游能够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4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与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文化意识与生活习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农业生态旅游推进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将这些文化元素用多种方式呈现出来,使游客在观光旅游时能够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生态旅游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石,而农业文化才是其精髓与灵魂,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非常深远,劳作方式、农业历史、劳动工具、习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业文化展示的重点。因此,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对农业文化解读和展示保持高度关注,确保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化内涵[3]。

3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重点

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明显差距,软硬件都存在很多不足,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建设目标。

3.1建立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不能单纯依靠农民的力量去实现。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围绕当地实际情况及旅游市场现状展开深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当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农民合作社共同参与建设,由农民提供场地与人力,引入企业和资金共同参与建设,同时鼓励具有先进开发经验的企业和个人进入,最终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以全新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参与者要共同选择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保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能够保持健康科学的状态。

3.2多元经营,全面发展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需要全方位发展,不仅要关注生态农业,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旅游,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才能够保证整个产业链稳定发展。因此,要结合当地生态农业发展实际,明确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同时根据生态旅游的运行状态,调整生态农业的生产与运行模式[4]。为了有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与消费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要尽量整合并开发多元经营项目,在现有项目基础上不断创新调整。另外,针对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现状,产业链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甚至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实现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

篇4

 

 

一、相关概念解析 

 

1.生态农业的内涵 

人类社会 发展 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新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熟悉到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新问题的产生大都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摘要:“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 经济 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和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和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 现代 科学 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 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 教育 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索,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足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 自然 保护联盟(iucn)非凡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 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探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非凡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探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向,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和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 农村 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者的广泛参和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索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和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摘要: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 历史 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篇5

一、相关概念解析

1.生态农业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新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熟悉到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新问题的产生大都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摘要:“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和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和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索,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足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非凡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探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非凡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探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向,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和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者的广泛参和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索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和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摘要: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永福县的罗汉果就可以借用其“罗汉果之乡”的美名,打造一条“三高”生态农业和旅游相联动的模式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就开始起步了,这20多年来,通过抓沼气建设来解决农村能源新问题,通过科学探索找到了沼气和养殖、种植的内在联系,最终建成了“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展以“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为重点和核心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新问题,符合党中心、国务院有关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要求,对广大农村非凡是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2000年5月,联合国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研讨会”在桂林召开,3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专家到恭城参观,称赞恭城县生态农业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近几年,恭城县把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又被有关部门连续列为“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等。当地从生活到生产,从种植到养殖,从农业到副业都达到了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的三高标准,应该充分挖掘生态农业的观赏性、学习性、参和性,让现有生态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这类农业资源占优势的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全面改造传统种养技术,发展更完善的生态农业,在大力扶持和发展旅游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了农业这一根基;并且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发展未来的生态农业,使传统经济型农业向现代旅游型生态农业转变。游览区内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科学普及示范园,应该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和经营模式,让游客了解足够系统的农业生产进步的知识,使游客和当地农业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

2.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的“观光+体验”模式

对于那些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够鲜明规模也存在着差距的地方,假如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清新的山水自然环境、漂亮的田园风光、整洁舒适的乡村居住环境等),就可以通过观光游的模式将旅游作为创造更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游览区内的农田果园、花卉苗圃、动植物饲养场应精心包装,让游客找到返归乡村的真实感受,在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勃发的自然生气中享受回归自然的。

桂林阳朔是我国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县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精辟地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的特征。依托阳朔及周边各镇的自然田园风光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如历村、福利古镇、兴坪渔村等,都可以满足体验型游客的要求,“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农事活动,组织游客和农民一同采摘品尝,或参加四时农事活动;农家访问,考察生态农业生态村等活动。

当地乡村的特色民居、乡村工艺作坊、乡村农事活动场所应为游客提供能够深入乡村生活的空间,使游客参和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机具的使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亲身体验农产品生产过程。游览区内提供的可采摘的直销果园、农产品集市等,既让游客有机会购买乡村旅游产品,又充分体验收获的愉悦。

3.人文资源占优势的“观赏+学习”模式

对于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优势的农业地区,我们就可以走这条观赏加学习型的模式路线。例如桂北地区,通过挖掘桂北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文化、古代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融历史、乡镇“社日”壮族歌圩、瑶族盘王节等民族活动将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和旅游作最优的结合。这种模式不但要求人们要认同当地农业文化布满差异的地域性特征,还要致力于为当地这些处于弱势的文化找到重新发扬光大的理由。

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是不能简单地进行自然或人文的划分的,它综合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特长。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十里不同俗”,所以这类地区在开发时应以农业生产劳动为核心,以耕作制度、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和禁忌的开发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当地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果实,可以让旅游者充分体验收获的快乐、了解生活习俗非凡是和农业生产有关的生活习俗及各种禁忌,以生动的形式和布满想象的内容展示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劳动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具的使用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农业文化每一点滴的进步,也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熟悉农具实际上就是熟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假如进行适宜地开发,应该可以成为绝好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可以进行观赏性和学习性的开发。

四、结语

目前,中国农业大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太低,农业经济效益低下。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而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结合使得在传统的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种植、养殖、加工和环保等要素,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型支柱产业,它能有效地融合第一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新农业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是因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找到了结合点。生态农业旅游使得旅游资源日益拓宽,囊括了包括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在内的一切来自大自然的、历史文化的或社会活动的资源。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更是拓宽农业的食物营养、就业增收、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这必将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摘要:

[1李蕾丁汉风摘要:德国的生态农业[J.世界农业,2002.6(总278)摘要:35~42

[2刘彦随吴传钧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进展及其理论[J.经济地理,2000,20(1)摘要:63~68

[3高中琪摘要:《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4CeballosLascurain.Thefutureofecotourism[J.MexicoJournal,1987,1摘要:13~14

[5卞有生摘要: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和实践[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年

篇6

1.生态农业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与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与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考,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意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特殊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研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讨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永福县的罗汉果就可以借用其“罗汉果之乡”的美名,打造一条“三高”生态农业与旅游相联动的模式。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旅游需求在逐渐升温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特征[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消费需求多样化;第二,消费结构得复杂化;第三,旅游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因此,需求结构和消费模式的改变推动了旅游产业融合趋势的发展,促进了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同时在旅游消费市场需求的利诱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供给开始不断的完善,并向适合消费需求的主流方向进行发展,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多型态原则,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开发“武陵源山水休闲生态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武陵源区旅游产业应该市场需求出发,借助于成熟生态农业技术与完善的产业制度作为两大产业融合基础与保障,通过以旅游企业为主体进行生态旅游市场开发和以农业旅游产品为载体的旅游项目开发,将武陵源区域生态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完美地展现给旅游消费人群,以便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基于产品供给能力的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过程研究

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产业供给能力是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源泉,也是实现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的本质属性。武陵源区域自然资源丰富,是其发展旅游产业的根本,没有古老悠久的开发历史,没有帝王祭祀、历代圣贤题留的碑刻铭文,它却具有另一种原始的野性美和自然美,正是这种独有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让武陵源成为人类科研宝地、览美天堂、生态旅游的乐园[3]。因此,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在融合过程中一些先行产业组织与机构,首先应该对武陵山区与旅游资源与生态农业资源的旅游经济开发功能进行识,鉴器别优势互补之处;然后对两者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创新,为两者的融合找到突破口,消除两者之间的障碍进而淡化原有的产业边界;最后再结合两之间的内部功能所发挥的市场价值活动,进行市场的开发,在价值链与市场价值探索上达到共识。

三、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过程模型构建

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产生之前,有各自特定的技术、产品、企业及市场等共同构成的产业边界[4],且他们之间是不相关的。随着产业之间的开放性不断的增强,对于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管制放松、产业管理改革等方面也出现有所突破,于是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也就开始出现,并通过产业制度、技术、产品、企业以及市场方面的研究来分析两大产业之间融合成的不同类型。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产生之前,都是以单纯的自然资源旅游项目为主,借助其独特的地势地貌来吸引游客的眼球,但是几乎相同的景色容易旅游消费人群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导致对旅游产品评价不高,但是如果在产业系统要素的互动作用影响下,从产业制度、技术、产品以及市场层面来实现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以便建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模型,使产业融合得以最终实现,因此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模型是建立在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现已开放的条件下,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开始在制度、观念上开始改变,并在技术扩散、产品、企业以及市场的推动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开始相互渗透,并开始从事多元化的旅游活动;在产业观念的引导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开始出现融合,并且两大产业中的相关企业突破产业束缚实现渗透性的开发与发展,在产业融合大势所趋的背景与产业技术的推动下,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融合现象;当融合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具有良好旅游消费市场前景时,就会促进从事融合型旅游产品生产企业的成立,这即实现企业融合。

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有机农业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重大革命,目的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调整区域内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确保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概述

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保护一直是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前提,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自然旅游的最本质特点。生态旅游还是一种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强调社区的参与的旅游。其除了是一种提供自然旅游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之外,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和尊重与维护当地部落传统文化的完整性的重要功能。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不采用转基因产品,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的农业生产过程。有机农业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有益天敌。有机农业方式的结果可减少农产品有毒物质的残留,生产出健康安全产品(食品),还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向优质、高效、安全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生态旅游与有机农业相结合模式对发展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的优势分析

1 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全面加强

不论是在生态旅游区发展有机农业,还是在有机农业区发展生态旅游,都可以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全面加强,至少可使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人员、生态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到全面加强。最直接的是当地居民的有机农业耕作生产方式可以正面影响旅游者的环境认知,反过来,旅游者的良好得体的环境行为可以正面影响当地居民的环境认知。总而言之,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的结合,可以使人们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还能品尝到从优质安全环境生产的安全优质食品。

2 共同遵循生态学原理并实现双赢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是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一些旅游经营企业和管理机构却没有遵循生态学原理,不重视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只顾以生态旅游为招牌吸引游客,轻视了过度消费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同时游客环境意识淡薄,也是导致生态旅游地环境破坏的原因之一。调查表明,有的生态旅游区受到农业面源污染威胁,主要是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壤、水体污染。有的生态旅游区还存在其他环境问题,例如:餐饮废水超标排放,草地受到破坏等。而有机农业最大的益处在于降低养分淋溶和增加土壤生物活性(细菌、真菌、跳虫、螨类、蚯蚓)。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有机农业可以通过增加杂草群落的密度和物种多样性、降低害虫数量、增加益虫天敌和鸟类而有益于耕作系统。有机生产由于种植养分保持、循环使用作物秸秆、施用有机肥和种植多年生作物而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由于实行多样化的轮作,投入更低的养分。有机农业与生态旅游具有共同的环境保护理论基础,共同发展可实现双赢:生态旅游区污染少,环境质量较好,可以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必需的、优良的环境条件。反之,在生态旅游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改变当地的面源污染现状,保护生物多样性,改良景观,为实现真正而全面生态旅游提供有利保障。

3 有利于创造更为和谐的生态美景观

生态旅游开发应表现生态美,使旅游者在短暂的旅游过程中融入大自然从而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旅游真品。在规划中尽量保护旅游资源原始性和真实性,不仅保护大自然的原生韵味,而且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旅游接待设施应与当地自然及文化协调,保证当地自然与人的和谐的意境不受损害。同样,有机农业生产也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有机生产又能不断地改良生态环境,建立一个没有生态破坏、没有环境污染、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促进整体生态环境和田园景观的优化与美化,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与有机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适宜于农业观光。日本人认为,农业观光的关键是创造出美丽迷人的乡村环境,它会给外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在日本,除美丽迷人的景观外,他们认为各种生物共存是创造农村环境的一大重点,需要创造出清澈见底的小溪,各种昆虫和鸟类纷飞啼叫的环境。没有蜻蜒和蝴蝶的乡村肯定缺乏魅力,完美的生态环境成了检验农村自然环境的清洁程度和在那里所产食品的安全程度的指标之一。这种与生物的共生存还构成了能够开展各种体验性活动的宝贵的观光资源[4]。

三、采取生态旅游与有机农业相结合的规划模式应采取的措施

3.1因地制宜

选择既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又具备生态旅游开发的地区,采取生态旅游与有机农业相结合的模式。我国农村、郊区的生态旅游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规模。目前农村旅游市场只是起步,如果能正确引导开发农村市场,有力结合当地产品的特色和知名度等资源,农村旅游市场具备共同发展生态旅游与有机农业的先天条件。

3.2 合理规划

建立有机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示范区,生态省和农业省更适合发展这种模式。生态省建设首先是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围绕有机、绿色农业、旱作节水农业、低面源污染农业和循环经济农业等方面发展。尤其要重视规划,特别是环境规划、有机规划、生态旅游规划,为实现有机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双赢”奠定良好的基础。

3.3政策和政府支持

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政府职能要绿化,强化生态责任,创建绿色政府。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环保型产业和生态农业都有适当的补贴,对有机农业和农民的补贴政策更优惠,目前,在我国市场还不能完全实现优质优价的前提下,政府应该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投入。例如对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实行补贴,确保生产者有利可图,保护和提高有机食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3.4依托优势,多元发展生态农业

按照农村生态旅游地理区位与资源依托类型,可将生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构建城郊型的旅游生态农业:位于城市郊区或者周边县城,城市客源往往构成其门槛客源的一部分。

(2)构建名村名镇型旅游生态农业:以历史遗迹、村镇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为主要吸引力。

(3)构建特色民俗民风或民族文化型旅游生态农业:以特色民俗民风为吸引力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4)构建自然遗产或者风景名胜区周边型的旅游生态农业:依托自然遗产、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资源禀赋较高的自然类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5)构建农业生态景观型的旅游生态农业:以有机特色农业生态景观、乡村自然景观发展起来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结语

总之,要发展优质生态农业,构建和谐生态环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就需要搞好生态农业规划工作,遵循科学发展观,寻找出打造和谐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