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情感行为心理学8篇

时间:2023-10-07 08:47: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情感行为心理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感行为心理学

篇1

[关键词]道德 道德结构 道德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54-01

一、道德心理学概念界定

窦炎国(1990)指出,道德心理是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是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1]曾钊新(1987)认为,道德心理学是以道德和心理为研究对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础,反映道德知行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失衡中的道德调节等一般规律的学问。[2]

不同科学领域的道德心理学被赋予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道德心理学就是研究道德心理现象的学科,以道德和心理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发展方向。

二、道德结构的划分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具有稳定性,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构成。道德认知是对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以及执行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情感是介于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是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现象。本文通过对三种成分的论述,揭示道德心理学理论形成的基础。

道德认知是道德结构的重中之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从而形成了很多有体系的理论,其中首推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科尔伯格继承了康德的道德哲学,确信道德属于经验范畴,是建立在人的分析能力基础之上的,是理性的。

道德情感是个体对社会与自身的道德经验的符合程度的情绪体验,是个体的能动性的心理评价,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心理激动——分析评价——形成定势。[3]孟子提出四种基本道德情感,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们只有具有这些情感,才能做出道德的事情。

道德行为是最为复杂的部分,与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紧密相关,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道德行为。当前对道德行为的理论研究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系统的体系,这是道德心理理论研究的空缺。

三、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重点关注道德情感,尤其是内疚感。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是人类的高级发展方向。超我具有监督和控制作用,使人类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自我理想使儿童积极向上。良心起惩罚作用,当儿童使坏时,良心会令其产生内疚感。内疚感源于对权威和超我的恐惧,决定着良心的存在。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道德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仿、抗拒诱惑和言行一致等方面,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班杜拉指出,儿童的道德行为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并用实验证明了儿童会模仿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但学习理论很难解释道德感的形成以及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增长发生的变化。

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道德认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把道德成熟当做认知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年龄预测道德的变化。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成熟发生在道德判断成熟的基础上,然后是判断引导下的道德行为的成熟。其主张道德判断的核心是公正原则结构。但是,认知发展理论难以解释道德感以及道德发展阶段和实际道德行为间的关系。

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长期的进化过程决定人类的亲社会行为。生命出现伊始,为了种族的生存繁衍需要牺牲行为的发生。群体生活中的个体更能避免伤害,得到基本满足,所以利他的群体更易存活,并将利他的特质作为基因传递下去。若个体在群居生活中不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会受到整个群体的惩罚。

乔纳森·海特认为,道德心理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道德信念和动机从何而来;道德判断是如何工作的。因此就这两个问题,海特提出了“社会直觉主义”理论。作为一套较为系统的道德心理学理论,海特的社会直觉主义对道德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以上道德心理学理论都明显倾向于道德的某个成分,而霍夫曼整合了这几种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核心——移情。他把移情作为媒介,将道德的各个成分有机结合起来。他认为,移情是进化的结果,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先天形成的特质。个体在内化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时,移情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4]霍夫曼区分了移情中的内疚与弗洛伊德的内疚的差异,并解释其作用。此外,还确定移情的发生可以激活道德原则。霍夫曼的研究对移情的发展进程进行详尽描述,并探讨了移情与内疚和道德原则的关系。其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道德结构三部分,但无法解释儿童如何形成关心他人和自私自利动机间的平衡。

四、总结与建议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心理学;实效性

一、前言

积极心理学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发起,其核心宗旨是引导心理学家用一种欣赏的、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普通人的品质与潜力,即研究人的品质和潜力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该心理学提出后受到了各国多个领域的高度关注与研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

如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以引导心理学家以一种欣赏眼光看待普通人,致力于研究人固有的优秀品质与潜力。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立德树人,对教育对象的准确把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实质上是受教育对象个人心理认知与变化的一个过程,其实践效果与个人心理需求和认知结构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可以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对象个体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低。从这一层面分析不难发现,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存在着许多共性的,主要体现在:接受性、主体性、生活化、创新性等几方面[1]。接受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对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和心理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包括情感情绪需求。因为情绪情感是对教育对象心理变化的客观反映,伴随着人认知过程而产生和变化。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情感态度对教育对象接受教育内容具有积极作用、催化作用,促进教育对象内在认知过程有效发展。生活化,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知识文化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化,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衔接起来,让知识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指导。即将一切积极因素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三、利用积极心理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积极人格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格形成于、发展于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受社会环境、人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共同影响,即在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影响过程中人格逐渐形成。这种形成机制为积极人格、良好人格的养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有效的方法[2]。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积极心理学,通过重视与加强对学生积极行为、良好行为的引导与发展,重视良好社会环境的构建,让学生在积极行为与良好社会环境中逐渐树立起积极的人格品质,养成乐观向上的态度,对达到立德树人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营造积极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巨大。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存在消极与积极两股力量的,当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消极与积极两股力量的原有平衡被打破时,就需要有新的力量来重新建立平衡,而这一新力量的来源就是外部环境[3]。所以,积极心理学非常注重外部环境的营造,认为积极的外部环境可以不断的向人们内心深处注入新的、积极的能量。从环境角度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应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营造和谐的环境空间,不仅包括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同时还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即尽可能为学生所接触到的每种环境提供积极的因素,营造积极的氛围,让积极的环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三)强化积极体验

情感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心理体验,当出现某种情绪、情感时,这种心理体验就会转化为一种内在能量,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容易让人产生积极的思想,做出积极的行为,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显然具有巨大的正向推动作用。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强化学生对积极情绪、情感的体验,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内容趣味性、丰富性,提高教学方法灵活性来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学生在积极情绪的心理体验下往往会以主动的、积极的行为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4]。考虑到情绪具有强度(动态的、情景化的、有程度强弱之分)和方向性(乐观积极的与消极攻击的两个极性相反的方向),强度决定了情绪对人行为影响的程度,而方向性则决定了情绪让人产生了某种行为,或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或防御行为等等,因而对于积极情绪的激发应对强度与方向性进行合理把握。

四、总结

通过积极心理学视阈探微发现,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情感情绪以及自身内在的认知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积极心理学指引,通过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树立积极的人格品质,在实践教学中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我国应加强对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冠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6.

[2]伊文婷.信仰导引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J].闽江学院学报,2014,01:125-128.

篇3

关键词:旅游业;企业管理;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2日

一、前言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的重要的服务行业之一。其三大支柱产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饭店业的发展也如日中天。随着新旅游法的颁布,旅游企业的管理愈发规范。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心理学正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因此管理心理学自成为一门学科以来便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心理学重要的一支。管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组织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企业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国内外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国内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学研究现状。小爱德华.J.梅奥等认为旅游心理学只研究旅游者,国内部分研究人员(以邱扶东、贾静为代表)承袭了这一派别,并认为这样做更有心理学色彩;而以屠如骥、刘纯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则认为,除了研究旅游者之外,旅游心理学还应当研究旅游从业人员。屠如骥(1986)、甘朝有(1995)、张树夫(2001)从个体、群体、领导及组织等方面对旅游企业管理心理进行了研究;秦明(2005)和刘纯(2002)则侧重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企业管理心理,除上述内容外,研究还涉及压力、应激与挫折、人际关系、劳动心理、冲突等方面。

1、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旅游业作为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将心理学引入不仅可以为旅游的开发、经营、发展提供心理依据,而且有助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综合素质。

屠如骥认为,运筹学和行为科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两大支柱,只有把这两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管理工作高效能地进行。张迪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引入旅游企业管理,提出了四种应用建议,即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应用于员工培训、薪酬发放、旅游景区规划和旅游反馈,以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

2、有关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随着旅游企业竞争不断加强,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现代旅游企业的管理者愈发清醒地认识到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将心理测评技术应用于旅游企业可以对旅游企业人才的选聘、安置、培训等提供重要的参考,进而实现人与事、人与职的合理匹配,以提高旅游企业人才管理的科学性,从而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

曾招喜和赵希勇等提出,可通过建构模型来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提高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曾招喜和唐美玉提出了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认为旅游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模型要从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思想观念三方面来建构。赵希勇和王锦则在职业化素质及职业化素质模型论述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企业人才的职业化素质模型,提出旅游企业人才的思想素养、行为素养和专业素养及其内涵。

任卓认为,我国旅游企业目前人力资源构成、人员稳定性、员工培训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将心理测评技术引用时十分必要的。赵艳辉、王焕宇认为,适用于旅游企业的心理测评技术主要有心理测验、面试和评价中心技术等,其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1)心理测评是科学合理地甄选录用人才的有效手段;(2)心理测评是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工具;(3)心理测评为旅游企业选拔管理人才提供了依据;(4)心理测评是旅游企业针对性培训的主要依据。

3、有关旅游企业情感管理的研究。随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旅游企业中的渗透,企业员工的心理情绪愈发受到重视,因此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田喜洲、蒲勇健对国内外旅游企业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进行了研究述评,国内外研究结果都表明旅游业员工满意度水平普通较低(Woods,1992)部分研究者以此为切入点,研究旅游企业情感管理与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总体情感指数的关系。如北二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情感管理研究”课题组通过研究情感管理的三个维度――“关心”、“理解”、“尊重”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经过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对员工离职意向、总体情感指数的影响,分析了情感管理因素对旅游企业的作用。研究表明,情感管理的三个维度对工作满意度、员工总体情感指数均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尊重”对员工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理解”和“关心”对员工离职意向的负向预测作用不强。

部分学者从压力感知、心理激励以及挫折心理角度进行研究,了解旅游企业员工相应的心理过程及制约因素,并建立旅游企业对员工心理的激励措施,有助于充分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促进旅游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国外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学应用研究现状。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强调人的自我实现。自成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以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欧美不断被引入旅游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而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将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之中,掌握人性、研究人的行为,从而达到管理效益,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篇4

一、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两个不足

1.对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德性”关注不够

当一位教师端坐在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满腹委屈的学生时;当一位教师在课前拿着一份“新三年,旧三年,拼拼凑凑又三年”的教案过了几眼便“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时……此时含有师德性质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刚刚开始的时候,心理学工作者为了确立其独立地位,非常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差异,强调心理健康标准和道德标准的区别。但现在,我们发现,完全脱离道德标准而谈心理健康标准,也带来诸多问题。王智等人认为,当前对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否等同于优秀教师(即师德好的教师)的标准探讨不够,因而也难于开展对心理健康与师德关系更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难于开展探讨“心理健康”与“师德”关系的实证研究。

据薛晓阳的研究,当前心理学在健康的标准上己经从拒绝价值干预到接受价值干预。不能把心理健康理解为“没有痛苦”或“自得其乐”,或诸如“我不能改变环境,我可以改变心境”等。也就是说,心理学不仅要关心人对环境的适应,还要关心用“道德的方式”去适应。快乐如果是不道德的,那就是不健康的。具体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在良好师德之上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教师心理健康中的积极力量关注不够

许多调查都发现,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而在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中,也较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中的问题(消极方面),如据张积家等人的研究,国内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使用的量表极为单一,近90%的研究使用SCL-90。该量表共十个因子,如果某个测试者在某个因子上得分高于常模,或高于某一个分数,就可以认为该受试者在心理健康的某个方面有问题。可以说,SCL-90是用来测量是否有心理问题的。而国内已有的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中有近90%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消极方面。

如任俊教授所言,心理问题只是心理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很小、不具有代表性的特例。心理学工作者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上,是不明智的。况且心理学的实践表明,人类正常的积极心理功能不可能通过“解决问题”式的研究得到充分的发挥。即使就解决心理问题本身来说,当我们只研究问题本身时,可能会失去另一条有效地摆脱问题的途径,教师的有些心理问题只有通过培育教师心理的积极方面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责任的心理学研究

针对上述两个不足,我们认为,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应该寻找更具建设性的路径。而基于责任的研究无疑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代汉语词典》对“责任”一词的解释是:①分内应做的事……②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这个定义强调责任的外在规定。而心理学的研究中,经常用“责任心”一词以表示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责任,并强调责任的内在规定性。况志华在其专著中,从心理学角度指出责任是一种内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个体一般性的意识准备状态;责任也是个体一种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做出的价值判断体系。因此,研究责任这种思维方式、意识准备状态是否健康,研究已内化了的价值判断体系是否道德,使探索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师德的关系成为可能。除了探讨责任的含义外,责任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有:分类学研究、心理结构研究、心理活动过程研究等。这些研究为解决上述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中的问题开辟了途径。

1.责任的分类学研究

在责任的分类学研究中,伯恩贝彻(D.Bimbacher)的“事前——事后”分类在研究心理健康的积极面上给我们带来了启示。事前责任通常是指行为者对于某种认识到的、发生于未来的事态的心理和行为的准备状态;事后责任是对行为者过去的行为或行为结果的归因。任俊认为任何特定的条件引起的变化如果向个体喜爱的方向变化,就是积极。事前责任总是指向于那些人们希望得到的东西,或预防发生不受欢迎的事情。因此,事前责任含有积极之意。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之前就能意识到责任并能努力地承担责任,是其积极心理的表现。

从责任关系来分,一般认为责任心包括自我责任心、家庭责任心、他人责任心、职业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赵兴奎、张大均从个体对自身的责任心、个体对他人的责任心及个体对物的责任心三个方面,将责任心分为自我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和环境责任心。作为教师而言,上述责任心都必须具有,而其中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责任心尤其重要。

2.责任的内在心理结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的内在心理结构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等三个基本要素。责任认知是对责任客观方面的认知,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责任是什么?第二,有没有能力、怎样去履行责任?第三,如果没有履行责任,其后果是什么?责任情感是对责任的客观方面的主观认同及情感体验,包括同情心、义务感、良心、羞耻感、爱心和奉献精神等。责任情感和责任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责任认知是责任情感产生的基础,责任情感又影响着责任认知的深刻程度。责任行为包括责任行为能力、履行责任的意志和履行责任的行为习惯。

篇5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解读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发现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个体用积极的心态、从积极的角度来对待和处理人生中的各种际遇,帮助个体达到幸福、美满地生活、学习或工作的良好状态。

积极心理学主要侧重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主要是探讨乐观、希望、知足等各种积极情绪是如何产生以及对个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是积极心理品质,主要是探讨勇气、感恩、智慧等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方法以及会对个体产生的积极影响;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包括学校系统、社会系统和家庭系统,探讨这些系统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其积极情感体验功能

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教学科研场所和设备、生活场地和设施等,是反映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其积极情感体验功能,也就说物质文化建设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因为能体验更多积极情感的学生,他们对自我的认识更清楚深刻,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信,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勇敢面对,在成功时会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不会沾沾自喜。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才能突出其积极情感体验功能呢?首先,学校的校舍等的布局要合理,建筑色彩明亮,校园要多种花草树木,让同学们每天都在赏心悦目的校园里愉快地学习。其次,赋予学校的建筑或其他物质设施某种积极的人文理念,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每一栋楼都能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正能量、能引起学生积极体验、能引领学生产生正面的价值观。例如,校门口的墙上显目地写着本校的校训,让学生一进校门就被校训激起学习的热情。再次,学校要建设绿色网络,在网络中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但网络上存在许多消极的信息,给学生传递负能量,使学生产生消极体验。因此学校就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监管,尽量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帮助学生在网络中增强其积极情感体验。

2.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

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人格品质作为它的研究重要领域,认为积极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能够帮助学生采用积极的心态从积极的视角看待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战胜困难,能够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塑造积极的人生。积极心理学还认为积极的人格品质是个体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形成的,是个体内化外在活动的结果。而校园行为文化涉及到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课堂活动,是指日常的教育教学方式、实践技能训练等;二是课后活动,是指学生的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兴趣小组等;三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因此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要注重在以上三方面的活动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积极人格。例如,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在积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性、好奇心、洞察力等积极人格品质;在课后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培养学生的乐观、自信等积极人格品质;在师生交往的活动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教师的良好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其热情、友善、爱、宽容等积极人格品质。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师道德规范,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的各种习惯和礼仪等约定俗成的做法。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校园制度是导致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外在刺激物。所以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过于制度化、机械化、过多使用惩罚的做法,要以人为本,努力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营造和谐的管理关系,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信任、尊重、鼓励、赏识的充满创新活力、团队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制度文化体系,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尽量挖掘和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使学生幸福、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4.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关注学生幸福感的培养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主体在校园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凝练、沉淀和发展成的学校的传统和精神,如办学理念、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高度成熟而且已经得到学校师生家长的认可和赞同的主体精神文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影响着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更是学校师生前进的巨大动力。所以要特别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积极心理学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积极心理学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就是发现和发展个体的潜能,帮助个体完满地发展、过上理想的幸福生活。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关注学生幸福感的培养,把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幸福地学习和生活当做自己的价值追求,并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各种活动中去。

篇6

心理学在法律实践中一直被广泛应用,心理学与法学交叉产生了许多学科分支,如犯罪心理学、侦查心理学、刑罚心理学等等。证人证言的心理学也很早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心理学是指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概念为: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而伪证是指在诉讼活动中,证人故意做出的虚假证言。文章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剖析证人作伪证这一行为的心理状态,从而找出恰当地进行心理矫正的方法。

二、作伪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证人证言作为诉讼活动中证据的重要分类,对审判人员客观、全面、公正地把握案情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民事诉讼法》第72条对证人证言均作了相关规定。然而,诉讼活动中证人作伪证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审判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了严重干扰。作为生物体的个人,刚从母胎里分娩出来就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会逐渐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因此,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都会使证人产生行为偏差。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证人作伪证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个体的动机在具有复杂性的同时,还具有可知性的特点。因此,把握个体的社会动机才能判断其行为的出发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该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个体社会需要激发了社会动机。

诉讼活动中,有的证人认为原告或被告是有利于自己的,为了谋取私利,而作出伪证;有的证人则受到原告或被告及其家属的威胁恐吓,为了自身安全的需要,被迫作出有利于一方的伪证;有的证人为了尽快摆脱庭审或者避免再次受到询问而作伪证;有的甚至为了报答原告或被告的恩惠而牺牲他人利益,作出伪证。这些都是证人由于社会动机的驱使或者为了满足其某方面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偏差。

(二)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自愿的助人行为,也称为亲社会行为或助人行为。其特征为:出于自愿;有益于他人;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利他者本人有损失。

诉讼活动中,证人一想到被告人因为自己的证言将会承担败诉的后果,甚至被判处死刑,其家庭生活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便生“慈悲之心”,冒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伪证。

(三)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故意对他人产生伤害结果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有意图的行为,是外置的行为,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包括对他人的物质伤害和精神伤害。

诉讼活动中也存在攻击性行为,证人为了陷害无辜者或加重罪轻者的刑罚,往往编造出虚假事实,通过作伪证来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有的证人还因为被告或原告与自己有过节,出面作伪证,借助国家法律对其进行报复。

(四)群体心理

群体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有共同的规范或目标。群体心理主要包括归属感,认同感以及群体的支持力量。

在诉讼活动中,尚未暴露的共犯,为了避免自己暴露或者为了掩盖其他共犯的罪责,往往作出有利于被告的伪证;有的证人为了自己的亲属、朋友的利益,往往会帮助包庇罪责,或者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虚假证词。

三、作伪证的心理矫正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证人进行心理矫正,以达到心理干预的效果,保证诉讼活动中证人证言真实可靠。

(一)改变证人的社会认识

社会认识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的对象性认识和社会总体的自我认识。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对证人事先进行法制教育,提高证人对犯罪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向证人阐述法律法规保护证人的相关政策,消除其后顾之忧。

(二)排除情感因素的干扰

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人和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心理反映。排除证人与其亲友甚至仇人之间的情感因素干扰,具体来说,一是向证人讲明犯罪的危害性,激发其内心的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克服证人的封建家庭观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不健康道德观,达到“大义灭亲”的效果;三是消除证人的侥幸心理,讲明作伪证的利害关系。

证人证言所包含的心理学内容非常丰富,因篇幅有限,文章所述作伪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不过是挂一漏万。总而言之,借助心理学进行法律实践活动,有意义,更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方强.法制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2]石蓉华.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篇7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篇8

关键词:心理学;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05-02

一、语言与心理学

在一战前期,心理学家并没有对语言和言语进行过多的关注与研究,但也有如Wundt和Galton等心理学家做出了重大的学科贡献。当代科学心理学之父Wundt早在1870年便通过缜密地观察与科学全面地理论论辩对儿童言语发展和母语习得问题写成著作并发表。这些试验对于心理学家理解人类思维活动、掌握人类语言表达能力规律以及进行语言行为研究都具有巨大的意义。世纪之交,Freud的口、笔误研究揭示了语言行为的情感动态问题,Jung把语言词汇联想做为“诊断工具”,发掘情感的复杂性。他认为不正常的词汇联想往往预示着个体的情感纠结或精神压力等一系列情感问题。一战期间,受美国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儿童心理学家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上争论不休,出现了“先天论”与“后天论”的两大观点,虽在40年代通过两方的“妥协”达成“一致”,却在60年代由于Chomsky的理论宣传推广下烽烟再起。受Binet“智力测试”观念的影响,Poaget和Camero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做为影响个人认识和情感状态的关键因素而存在。当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发展先于智力发展,甚至有的认为语言依赖于认知发展。在此问题上的争论至今没有一个鲜明一致的答案。1952年,美国的学者们成立了语言学与心理学委员会。1954年,Osgood和Sebeok将讨论会的文件和报告汇编并将其命名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评述》。此书的出版也就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第一代心理语言学家将语言描述为持续不断的“言语行为”。50年代中期,随着Chomsky的转换语法的兴起,产生了第二代心理语言学家。一些学者开始抛Skinner的理论,转而相信儿童习得母语是由于有天赋的语言能力。直至60年代,心理语言学逐步形成了三大研究内容:言语产生、言语理解和语言习得。

二、学习与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学习实践的伟大尝试。心理学家关注有机体(人和动物)对环境和调节和适应能力,特别是关注人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此外,学习心理学对学习做出了准确的定义:所谓的学习是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实践活动锻炼和经验的积累,个体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进行调节和适应的过程。学习即变化,是朝向既定方向和目标变化的过程。教师是促成该变化过程的外部因素,内因取决于学习者本人。

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与实验研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早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多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并形成了两大学习理论。首先是“环境论”。受英国联想主义思潮的影响,心理学家主张“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并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思维、意志规划、知识的内化过程等方面进行缜密研究。其中以Pavlov的条件理论、Watson的行为主义理论、Thorndike的关联主义理论和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和教学机作为令人称道。其次是“天赋论”,以Gestalt心理学为代表,学者们不再单纯得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强化和重复的过程,他们认为个体在感知、认知、感觉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学习等方面拥有天赋,并强调“顿悟”和“意义学习”。二是教学背景下的实证研究。实验室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并开始致力于解决理论研究成果与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所需脱节的问题。心理学家更加注重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进行理论的研究,提出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因此学习心理学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学习者特征与个体差异研究、学习分类、研究学习进程情况、学习效果评价。

三、教学与心理学

语言教学法与心理学的关系不是一条平直的线条,相反的,两者是在选择与摒弃中曲折发展,这其中包括了曲折的五大关系转变。首先是以Sweet为代表的早期联想主义学家将语言学习的过程视为联想的过程,Palmer在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对个体的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学科背景等因素大加研究,提出“语言学能”的观点,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二战期间,语言学习被Huse定义为纯粹的记忆问题,学习就是将固定既存的表达方式进行辨认和回忆的过程。根据英国心理学家Findlay观点,学习者受母语影响,容易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有排斥心理,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项模仿性工作,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复制当地人的言语行为并不断操练,直到新言语习惯的形成。另外,他不主张学习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无意识的存储记忆。战后,Stott对语言学习进行了系统性的新尝试,提倡认知和活跃学习法。他与Findlay理论思想相似,主张语言学习的记忆和习惯养成。40、50年代受美国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心理学家强调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模仿、重复、操练、习惯养成等环节的重要性。受实证主义的哲学和联想心理学的影响而产生了直接法,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学说则促进了听说法的产生和发展,为了迎合战争的需要听说法曾在美国的语言教学领域盛极一时,60年代学者(Rivers和Chomsky分别对听说法进行了批判)开始对该假设质疑,听说法开始走下坡路。理论的批判并没有给语言教学理论带来突破性的发展,相反的,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争执、迷失感在整个学术界蔓延。直至70年代,心理学家才重新开始了理论化和实证性研究,新一批的理论思潮开始,新观点也得以提出,例如中间语的提出与研究、二语教学本质研究、Krashen的观察论、二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社会结构问题研究。

总之,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虽仅有百年多的历史,却在语言、学习和教学领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尽管许多的观点和理论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心理学在这三大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我们有理由给予高度的关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