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08:47: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印刷企业价值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但一个真正的印刷电商,完全可以做一些更颠覆、更富挑战的尝试。
通印网、改图网、商印网们也许还稚嫩,甚至现在就用“成功”来定义它们,还为时尚早。但对传统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超越,往往意味着更积极、光明的商业未来。
如果不调整思维,重新审视印刷电子商务,我们将无法在这片新大陆获得更多。要么错过一个时代,要么将机会拱手让人,咽下“被电子商务”的苦涩。
重新构建印刷电商,重新想象印刷与互联网的融合,新的做法其实已经不少,也许因为还没有出现完全的成功者,犹疑和不确定削弱了人们的探索激情。
一些共性问题让先行者们困扰、纠结。
爱恨平台
很多印刷企业都搭建了自己的网站,开展或多或少的电子商务活动。不管网站功能多么完善,不管通过网站实现的销售成绩有多好,它的角色定位始终是这样的—只为自己的业务拓展服务。
而通印网,以及较早上线的“我要印”等网站,想打造的都是垂直化的、针对印刷细分市场的、全国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它们想成为印刷业的阿里巴巴,印刷业的淘宝,印刷业的京东……
“平台”级别的印刷电商,不管是全国性的,还是区域化的,其实都不少。慧聪印刷网、百纳·中国印刷网、印贸网、优品联动、珠江印刷网、北京印刷在线……不过,这些平台的搭建者,有综合电商、有传媒公司、有互联网信息技术企业、有印刷行业协会……缺位的反而是印刷企业。
搭建印刷业的垂直电商平台,无疑是格局更宏大的战略选择,可惜实践者们似乎还拿不出太多令人信服的成绩。
平台可建,但平台难建,是以爱恨交加。
看看现有的印刷垂直电商,模式上大家更倾向于照搬阿里巴巴的做法,以“买家+卖家”的形式,对接印刷生产商与印刷采购方的需求,为二者创造交易条件、提供交易场地。
不过,这个模式正被不少业内人士批判,“进一步加剧了印刷低价恶性竞争”。
阿里巴巴式平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流量为王。流量代表着网站的访问量,代表着网站的活跃度和人气,决定着平台的价值,是效益产生的前提。“但在印刷业内,还很难找到做流量的高手,很难找到有谁在花大资本做流量”,有人这样说。
另一个尴尬的事实是,被业内电商人士所效仿的楷模阿里巴巴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私有化退市。马云此举,已经反映出他对阿里巴巴的反思,这个曾经辉煌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业务模式在面临挑战,需要转型和升级。
相比之下,通印网们更倾向于做印刷业的京东,在模式设计上,更注重资源整合和供应链管理,对平台的自主掌控力更强。
先不评判平台模式的优劣,但不管选择、创造哪种平台模式,必须想明白的原则都是“无整合不平台”。印刷垂直电商平台的搭建,命脉就在整合,运用互联网做整合。整合线上印刷需求、整合线下生产资源、整合线下服务资源……整合就是电商平台的幕后功夫。
在印刷垂直电商平台的搭建者中,印刷企业在缺位,这并不是好现象。一个好的搭建者,当然必须具备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但他也确实必须得懂印刷,懂这个行业。印刷企业中难道就没有这两者兼备者?
印刷适合做电子商务吗?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伪命题。
最初人们质疑服装电子商务,“衣服怎么能网上买,得试穿啊”。很显然,这种声音现在再也不会有了。
最初刘强东把大家电产品拿到网上卖,人们说,“这可不合适,线下安装和维修没法解决啊”。结果后来,传统的家电零售商们纷纷开始建网上商城。
人们以前说,“把超市开到网上去,不太可行吧。产品太庞杂,供应链管理太复杂”,但现在1号店不正越做越好、前景不错吗?
人们曾笃定,“奢侈品是绝对不能网购的,这么贵重的东西,风险也太大了”,偏偏现在奢侈品垂直电商接连冒出,唯品会还上市了。
……
电商世界里,还真别轻易说不可能,就看怎么学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目前来看,商业印刷类产品最快在网上获得突破。印刷垂直电商平台基本上都把名片、广告宣传单页、产品名册、请柬等产品作为主打,这可能是由商业印刷短平快的特点决定的。
书刊印刷、包装印刷电子商务的推进还不是很顺利。有印刷经理人说得非常直白,“包装印刷市场,关系户太多了,靠人脉做生意,传统营销渠道很难撼动。至于书刊印刷,举个例子,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客户被‘伺候’惯了,也很难主动适应网上操作和交易”。
刚刚讨论的种种,都还局限在传统印刷范畴,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印刷正在拓宽印刷电商平台的空间。就拿书刊按需印刷来说,它的最高经营业态和模式是必定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大家可拿美国的Lightning Source(闪电速印)公司作比照。另外,还在培育中的个性定制印刷市场,前瞻者们正利用网站抢占山头。这个话题,我们稍后再辟文另表。
数字印刷技术与互联网业态的融合,也许会推动印刷垂直电商从目前的B2B为主导,走向B2B与B2C并存,也将使印刷企业学会面向另一个广泛的客户群体—个人消费者。
“互联网”在寻找“印刷”
做印刷电商,是非常劳心力的活儿,要处理的细节很多。
建不建平台?建什么样的平台?卖什么样的产品?
线上的问题处理好了还不算完,线下的问题可能更头痛。
印刷生产要不要自己做?如果想轻资产,怎么借力,怎么整合配套资源?怎么管控产品质量?
线上交易脱离不了线下服务的支持。线下服务是成本中心,怎么样更低成本地构建线下服务模式?怎么掌控服务渠道,怎么既达到服务目的、黏住客户,又防止跳单、平台被架空的情况发生?
……
这一期特别报道,是一组寻找问题的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还没有被找到。包括我们拎出来的三个案例,你也可以批判,它们也许只如烟花般璀璨,这绝不是任何人希望看到的。我们来探讨做印刷电商新的方式,来探讨印刷与互联网融合新的可能,这些都非常难,短期内可能无法获得盈利回报,但幸运的是,我们其实正悄然立于互联网新发展时期的机遇当口。
从小的方面讲,中国电子商务经过十余年发展后,深耕细分行业市场的垂直电子商务正在显露商业前景,印刷行业没有理由不萌动。
从大的方向讲,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正在从虚拟互联网向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实体行业结合发展过渡。
过去,我们感觉上更像是在被动地寻求互联网创新,“山不就我,我去就山”。其实,“互联网”也许在主动寻找“印刷”。已经有天使投资人观点鲜明地表达,“绝不做纯互联网公司,要找运用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的创业者”。
整合资源 进军网络印刷市场
景华印通是朱勇在11年前一手创立的,但真正完成重组是在2010年。除了担任景华印通董事长之外,朱勇的另一个职务是金冠方舟纸业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在纸张方案咨询、纸品供应和物流服务方面,朱勇都有丰富的经验。而朱勇的合伙人、景华印通的总经理郭建宏,则拥有自己的广告公司和印刷厂——北京帝诚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在创意策划、平面设计、网络设计、印刷制作等方面都是一把好手。
朱勇和郭建宏本是业务上的合作伙伴,随着合作的不断持续和深入,逐渐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友,在2010年景华印通完成重组之前,二人一起走遍了许多国家,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希望了解印刷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走了一圈,他们发现,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网络环境的改变,这些国家成功的印刷企业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并借助网络做起了印刷生意。
“我们对国内的印刷市场和网络发展一直也非常关注,国内印刷市场短版、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和数字印刷技术的逐渐成熟让我们感觉到网络和印刷有效结合的时候到了,我们开展网络印刷的时机也成熟了。”于是,回国后,两人重新整合了手中的资源,着手引进了HP Indigo 5500、Indigo 7500和Indigo w7200等一流的数字印刷设备,打造“传统+数字”工厂,并向网络印刷市场进军了。
多管齐下 破解网络印刷难题
虽然网络印刷的广阔前景毋庸置疑,但真正开展起来,困难着实不少,人才、技术、市场推广……每一件都令人头疼不已。面对这些难题,景华印通是如何一一破解的呢?
打造IT团队
在众多难题当中,IT团队的打造算得上是朱勇心头的“第一痛”。“和单纯做印刷不一样,网络印刷需要的是既懂印刷又精通IT技术的人才,所以IT团队的打造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朱勇这样解释道。但这样的人才却十分难找,且不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IT人才本就紧缺,即便是找到了,这类人才对薪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和职业规划的要求也比较高,很难真正留在印刷企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景华印通一方面下意识地寻找对印刷比较感兴趣的IT人才,另一方面,对公司已有的IT人才不断地进行培训和沟通,向他们描绘网络印刷未来的发展前景,使之认同景华印通的价值观。据朱勇介绍,截至目前,景华印通的IT团队已经达到60多人,分别负责运营、创意、客服和市场等不同领域,这支强大的IT团队正是景华印通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最宝贵的资产之一,也是其开展网络印刷的坚实基础和不竭动力。
创建综合型网络印刷平台
“网络印刷是需要技术平台的”,朱勇一直这么认为。目前,虽然国内大大小小的网络印刷网站不在少数,但这些网站大都只是一个简单的运营平台,只能完成简单的订单接收工作,而不能完成作品的编辑和管理、客户服务、后台支付等功能,客户体验不尽人意。虽然一些印刷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推出了不少网络印刷系统,但在朱勇看来,这些网络印刷系统基本都是基于客户端的,终端客户需要下载客户端软件,才能开始DIY的设计,而在支付环节中,又需要回到基于互联网的平台上,操作较为复杂。
介于这些原因,景华印通选择了自己开发网络印刷平台。目前,他们开发的网络印刷平台——涂书网已经上线,这一平台包含了订单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后台物流系统、编辑系统、作品管理系统等几大部分,可以提供微博书、明信片、轻涂本、海报、个人写真等多款产品,用朱勇的话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综合型的网络印刷平台”。终端客户不必下载任何客户端软件,从策划、设计到下单,从修改、看样到印刷装订、物流配送,所有的操作都可以方便地在线完成。
可即便如此,朱勇仍坦言,目前景华印通的网络印刷平台并不成熟,能够实现的功能和组建程度只达到了预期的60%,还需要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持续修改和更新。
采用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模式
对于不少开展网络印刷的企业来说,建立有效的营销模式是关键。因为大多数网络印刷平台针对的是小额的个人印刷市场,这些市场非常零散,根本不可能采用印刷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来获取业务。怎么办?朱勇给出的答案是采用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模式。
前期客户引导
清洁生产的推行与客户推动密不可分。在前期与客户的接洽过程中,光华公司会引导客户选择使用无毒无害、可再生、可降解的印刷耗材以及推荐采用减少纸张、油墨用量的方法。例如,光华公司自2012年承印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门票以来,就逐渐引导客户用纸质门票代替原先使用的PVC材质的门票,而这种门票每年的印量达到35万张,这一取代将大大减少使用PVC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在承印交通银行结算业务委托书时,经与客户沟通,光华公司将产品由三联改为两联,从而减少了用纸量;在承印证书类产品时,光华公司会推荐客户尽量使用专色油墨,这样一方面可减少印刷色数,另一方面也能起到防伪的作用。
设计环节
设计是印刷的第一个环节,决定着印刷用料以及工艺的选择,进而决定了污染物产生的种类、数量及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光华公司在设计环节遵循无害化、生态化、节能化的设计理念,从用料、印刷工艺、包装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评估资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等,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使票据设计“简约化”、“绿色化”,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的。例如,为达到较高程度的防伪目的,一些证书和门票会选用安全线水印纸,光华公司在设计该类产品时,就会充分考虑安全线的位置、漂移以及水印效果等,合理安排版面要素以及产品尺寸,既减少印刷耗材的浪费,又有利于印刷的实现。
制版环节
光华公司目前采用胶印方式来印刷票据,受场地限制,在制版环节,我们仍采用传统CTF制版方式制版。由于CTF制版用到的胶片、显影液、定影液等物质若直接排入环境,其中的重金属银离子会污染水资源,同时,由于胶片的片基为高分子化合物,在环境中极难降解,也会污染土壤,因此,在制版环节,光华公司将清洁生产的重点放在了优化制版操作方面。
首先,尽量减少胶片的使用。一方面,由于票据生产大多具有重复性,光华公司会保存好每次使用的胶片,这样就可以达到胶片重复使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不同产品的相同部分,光华公司采用了共用胶片的方式,同时做好相应的标识,避免晒错版。其次,在晒版过程中,时刻监控显影液、定影液的温度、浓度和pH值,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严格控制显影时间、显影温度及曝光时间,以降低废版率;通过烤版,提高印版耐印力。最后,分开收集定影液和显影液,并统一交由深圳市危险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统一处理。
印刷环节
1.油墨的使用和处理
印刷环节的主要污染物来自油墨,其会污染车间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光华公司承印的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票”)和银行支票等票据所用油墨一般为指定型油墨,我公司采用环保型油墨代替了溶剂型油墨,从根本上改善了车间的空气质量。
此外,为了避免油墨的浪费和污染,光华公司还采取了以下措施:只准备一次印刷所用的油墨量;安排好生产班次,以减少更换油墨颜色的次数;印刷剩余的油墨按照颜色和种类分别进行回收,并妥善储存;将废油墨及废油墨罐、废抹布(含油、溶剂等)回收后,交由深圳市危险废弃物处理机构统一处理。
2.生产操作的优化
(1)由于轮转印刷采用连续输纸,相比单张纸印刷,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减少纸张消耗,因此,光华公司采用轮转印刷机代替单张纸印刷机。目前,光华公司共有4台轮转印刷机,其中1台为双联轮转印刷机。
(2)在印刷过程中,根据印刷机及产品的特点,调节滚筒包衬、印刷压力、墨辊和水辊,使印刷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在印刷专票时,光华公司还根据不同联次无碳复写纸的定量及药剂涂布量,在印刷前就对印刷机的压力、温度、水墨平衡等进行测试,在正式印刷时,当出现偏离控制的第一个征兆时,机台人员就迅速进行相应调节,从而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物耗、提高产品质量。
(3)由于票据产品重印率高,这就要求不同批次的产品颜色要保持一致。因此,光华公司一方面尽量采用专色油墨进行印刷,以减少颜色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建立标准样张,以统一追样标准。
(4)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设备出现“跑”、“冒”、“滴”、“漏”等故障。
(5)安装室内换气装置,防止挥发出的溶剂滞留在车间,以减轻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印后环节
票据产品的印后加工较为简单,像专票、支票等票据类产品只需按照客户要求分切后封装即可,但这类产品对号码的正确性要求很高,所以票据产品的印后加工重点在于质量检测。而人工检测不仅准确率低,而且需要大量人工,为此,光华公司自主研发了票据生产机器视觉检测及信息化管理系统,来代替人工检测。该系统包含轮转印刷机的在线检测、票据小张质量清分复检、新版票据信息管理系统三部分,可实现专票、支票的印刷质量在线检测、离线质量检测、各环节数据共享。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光华公司取消了人工查大张工序,改为利用数据共享功能进行二次核查剔废;取消了人工复查小张好坏品工序,改为小张清分复查,生产效率提高了67%,同时还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其他辅助环节
除了以上各方面,光华公司在推行清洁生产时还在辅助环节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通过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制定重大环境因素目标指标方案并狠抓落实;②大批量使用节能灯;③培养员工养成“人走灯灭”的习惯;④利用温控器调节空调温度,以节约用电;⑤关闭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的同时,关闭相应电源;⑥集中回收废电池等。
此外,我们必须明白清洁生产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并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并长期坚持下来的一项工作。因此,光华公司首先从思想方面培养全体员工参与清洁生产的意识,在“责任、创新、效益”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力求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污染环境、对人体伤害的风险。有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积淀,光华公司推行清洁生产更加得心应手。每位员工以“责任”为切入点,从印前、印中、印后各个环节树立清洁生产的意识,做好份内之事。
【关键词】印刷专业 学校 辅导员 专业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71-02
中国正在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型,整个行业人才紧缺,尤其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备受企业青睐。但是,很多高职印刷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上学期间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导致就业时错过了许多印刷行业的就业机会。印刷企业也因为招不到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整个印刷行业的发展,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本文根据印刷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了学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三管齐下”的方法以提高高职印刷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 学校方面
1.做好专业宣传
印刷工业是一个传统的都市型工业,属于科技型的技术性行业,高职院校在近几年才开始陆续开设印刷专业。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这个专业不甚了解,自愿报考本专业的人相对较少,而调剂生往往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杂志、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宣传优势,兼顾宣传单、海报、横幅等传统宣传方式,让家长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印刷行业的前景、发展动态、就业情况、专业特色、专业课程设置等。
2.加大资金投入
印刷专业本身是一个实际训练为主的专业,而相关设备较贵,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印刷设备的投资上有所欠缺,导致实际训练课不能正常开展。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实际训练设备及材料,优化校内实际训练环境,保证实际训练课程的顺利进行。
3.优化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突出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印刷专业是以实践为主的专业,因此在考核学生过程中要突出技能所占的比例,而不能过分强调理论知识。
4.推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真正做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适应岗位需求,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学校应大力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就业导向等方面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促进校企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 辅导员方面
1.注重入学教育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都是90后,他们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便利的网络环境。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将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用在了网络和手机上,成了一系列的“手机控”、“微信控”、“微博控”等。因而入学初,辅导员要让学生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心理辅导
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在性格、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如教师可以采用面对面、飞信、微信、QQ等多种情感交流方式,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组织社团活动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适应社会的发展,辅导员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加入社团活动。不定期举行兴趣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充分展现自我,找到自信心。通过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交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三 专业教师方面
1.注重师德师风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专业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高等教育学》、《大学心理学》和《教师伦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强调技能突出的原则,专业教师每隔两三年要在印刷相关企业锻炼数月,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做一名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
3.关注行业发展
随着中国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印刷相关知识也更新得比较快。因此,高职院校印刷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印刷行业的发展动态。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听取名师讲座,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视频课件、多媒体、实物展台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要我学”变“我要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关注并重视印刷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印刷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印刷人才奠定基础。只有学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三管齐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印刷人”。
参考文献
[1]王世杰.当代大学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J].新西部,2011(15)
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发生了飞跃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也在提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师必须不断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烟包造型和结构,使其日趋美观和方便实用。而包装的造型设计是整个包装设计的基础,一个成功的卷烟造型设计有助于美化产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品味追求与多元化的价值观,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的卷烟包装,是那种符合卷烟最基本需要而设计的长方体的纸盒结构(GD包装),分为硬盒和软盒两种。这种结构造型已经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迫切希望有所改善。我们组成的烟包特种工艺研发团队,在分析总结目前香烟盒优缺点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软型硬包的异型烟盒结构,并第一次创新性的提出了软型硬包的概念。软型硬包侧开式异型香烟盒,具备以下的优点:
1.烟盒盖的开启端较长,可以将烟盒盖开启端的高度设计为大于香烟过滤嘴的高度,这样在取烟的过程中,手指不会接触过滤嘴,这样在吸烟的过程中就不易受到细菌的感染。
2.香烟盒每个面的接触部分平滑圆润,在拿取香烟的过程中,不容易对香烟盒造成磨损,香烟盒的密闭防潮性较好。
3.在对香烟盒连接面进行粘贴的过程中,边线较易对齐,不易裂开,美观和密闭防潮性较好。
4.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为在对香烟盒进行加工制造时,以最常见的香烟长度为8.5cm、容量为20支的烟盒为例,需要纸张的面积大约为21cm×10cm,远远小于普通的香烟盒所用的纸张,因此节约纸张、绿色环保。
5.香烟盒外观上长边无搭扣,香烟盒密闭防潮性较好、形状美观,手感好,上档次。
6.软型硬包烟盒相对传统烟标包装的优势:相比较软包的优势:防漏气、防灰尘,取烟方便、递烟卫生;相比较硬包的优势:省掉舌口纸(面积约为30.4cm2),降低空隙率(在后来基础上降低12%),综合节省用纸19.5%;取烟更方便,递烟更卫生。初步估算,每年为中国烟草烟包材料综合节省的成本价值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二、装潢设计与印刷创意
在包装印刷行业,烟包印刷是技术含量最高、新技术推广应用最快的领域之一。在工艺方面,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烟包印刷企业更加青睐于将多种工艺综合应用到烟包生产中,同时兼顾对成本的考量,不断改进和优化烟包加工工艺,以期达到烟包附加值和企业利润双丰收的目的。目前有些烟包设计人员往往对包装的材料性能、印刷工艺、机器精度不甚了解,常常导致设计出来的卷烟包装不适合上机印刷和后加工工艺要求,或者印出来的产品远远与产品本身的价值相脱离。所以在印前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和印刷环节以及印后环节多多沟通,注重印前、印刷、印后的工艺整合。还必须注意在印刷新工艺新技术方面不断培养和提高超前意识。目前在烟包印刷领域已经应用或正在推广及潜在的新技术设想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UV局部印刷、满版印刷,UV折光、冰花、上光、UV磨砂、UV凸字
油墨等具有特殊效果的新型油墨应用以及水性油墨应用是包装印刷业油墨发展趋势,符合烟包印刷环保绿色的要求。
2.冷烫印技术,比普通烫印更具豪华感、质感、艺术感、光彩夺目,极显雍容华贵。
所用原材料的图案及颜色等更加丰富,利用丝网印刷墨层厚实的特点,先印刷一层冷烫浆,再进行冷烫材料的转移,目前主要是解决附着力的问题。3.夜光印刷。采用长余辉稀土发光材料,在白天吸收太阳光10-30min,就会自动发光10h以上,在夜晚仍可发光。如在烟包上可以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夜光之月,白天是普通的烟包,晚上变幻为一轮圆月,产生“烟包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艺术境界,还可以实现夜间很容易找到烟盒、使用方便的作用。而将夜光油墨运用于烟包的猫眼之上,则更真实地再现了包装设计仿生学。
4.丝网版画艺术的应用,目的是讲求实现烟包的艺术性、收藏价值。
丝网版画是与木版、石版、铜版具有同等地位的四大版种之一,以相比其他版种更为开放的姿态广泛吸纳国内外的艺术养份,并自由地借鉴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发展速度蔚为可观,而其不断升高的艺术价值必然带来艺术烟包的良性发展与收藏热潮。
5.使用温变、光变、水变油墨等印刷活画艺术烟包。
这种烟包画面颜色随着温度、湿度、光线等的变化而变幻莫测,如花随季变、夜观神仙、时隐时现,堪称集艺术收藏、欣赏把玩于一体的艺术烟包珍品。6.其他,如金属感拟真化工艺处理、珍珠感拟真化处理、绒面感拟真化效果处理、玻璃感拟真化效果处理等。
三、智能包装
智能包装既是创意包装,又是功能性包装,可有效实现产品的防伪、追溯,利于烟草行业信息管理,也利于卷烟产品的内在质量管理等。智能包装开创了网购商品、网络业务物流的智能新模式,开发了包装印刷行业新的效益增长点,开创了包装印刷行业新的营销模式。智能型包装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与人身安全、保护市场正常秩序、方便商务电子化、开发新颖的产品消费形式方面将起到其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运用RFID智能包装、物联网技术,将会有助于建立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烟草供应链管理技术基础之上的烟草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实现物联网技术全面覆盖,打通行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基本实现“全面感知、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面提升”的中国烟草物联网的总体建设目标,从而实现烟草物流营销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烟草行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国烟草行业的总体的竞争力。而目前我国智能包装与RFID标签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智能包装在国内烟包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尚未完全普及。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副总工程师金涧说:要通过物联网准确掌握市场的信息,智能包装就必须精确到卷烟小盒,这是卷烟销售的最小单元,要精确到盒就意味着要为每盒香烟植入RFID标签,但目前还存有以下技术瓶颈,如RFID芯片植入烟包后,局部厚度会发生增厚,部分软盒烟包的厚度植入标签后会产生较大变形,影响包装效率;再如在烟草行业,烟盒里包装都采用锡箔纸来防潮,而金属会对RFID标签发射的信号产生屏蔽,所以如果包装不变,烟草行业的智能包装物联网应用将受到阻碍,精确到盒的智能包装应用就无从谈起,只能停留在物流阶段。目前智能包装的实现方式一种为粘贴智能标签,一种为嵌入式智能标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对烟包从材料、结构、印刷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创新,比如立项研发锡箔纸的替代产品,立项研发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及导电油墨直接印刷、喷墨印刷或直接打印RFID电子标签在包装上等高新技术。以上问题的存在同时也说明了烟包的智能化创意设计尚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待于设计与印刷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发现、挖掘。
四、结语
如今,他带领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彩虹)又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梦想里程—“筑造中国文化复兴梦”。
用周项立的话说,“梦想没有大小,而且无论实现与否,都在一步步地靠近它,追梦的过程中有无限满足感,心系梦想的时候也伴随着实现梦想的机会……”
拓展产品线
与许多印刷企业一样,圣彩虹的“根”在制版印刷,用优良的设备和工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赢得有声望的客户,发展路子虽传统,却是解决企业生存的根本;但同时周项立强调,“我们真正做的产业还不局限于印刷”,高仿真复制技术带来了一条独特的产品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然成为圣彩虹在行业立足的核心竞争力。
圣彩虹接第一单古画复制的活儿还是在2002年,此后整整10年间,周项立带领团队突破技术难关—发明仿真承印材料,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优质客户合作……2012年可以说是圣彩虹在高仿真印刷领域全面丰收的一年。
2012年底的公司年会上,圣彩虹与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故宫文化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协议。周项立坦陈,彼时他们都还没有明确具体要怎么做,只是先有了一个合作框架。尽管还有许多不确定性,但周项立笃定地认为这个事情值得做,“一方面,客户自身在升级,我们配合客户需要,紧随他们的步伐是在借力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北京故宫博物院本身就蕴藏着无限的资源,这正是圣彩虹所需要的。”其实,周项立的满满信心除了有对客户资质的分析做基础,还有他对于整个国家发展形势的判断做支撑—文化产业振兴是大势所趋。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圣彩虹取得多项收获,周项立觉得最重要并且最感自豪的是企业身份的转变,“圣彩虹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加工商身份,变成了一个合作者,与故宫文化公司共同投资做策划、做研发、推品牌,未来还将有大产业合作”。
在此基础上,他们合作的产品也有了一个名称上的变化。周项立解释,“从前我们承接的古画复制活件都被泛称为‘高仿真产品’,但‘高仿真’其实是一个偏技术的词汇,与市场的关联性不大。我们跟故宫文化公司合作开发的‘古代书画衍生产品’的名称则更恰当,不仅显示出我们在做书画,而且这个概念还可以涵盖书籍、礼品等多种表现形式。”
圣彩虹与故宫文化公司还共同注册了一个商标“天府永藏”,这让圣彩虹生产的产品“师出名门”,“大家都做高仿真复制的活儿,就得有个品牌,这样才能在客户心目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是正宗的国粹文化产品,因而才会有更大的市场”。
事实证明,双方合作研发的产品的确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和销售成绩。2012年圣彩虹一共做了五场《“天府永藏”故宫藏书画衍生文化产品》展销会,在其中一次展览现场就成交了20万元,其余四场平均成交量也在十几万元。据了解,2012年8月31日,总理陪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故宫时,赠送给她的礼物就是《“天府永藏”故宫藏书画衍生文化产品》中的一件中国花鸟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同故宫合作过程中,圣彩虹始终将自身的设计、创意能力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比如,2012年10月才开始投入生产的乾隆“五福”大礼包就是他们的创意产品,这实际上是一个精美的礼盒,内附乾隆手笔的福字、对联,以及乾隆的画作等等。周项立坦言,这些资源在故宫是很容易找到的,关键在于怎么去整合、包装,“市面上大多是康熙手笔的福字,我们现在开发了乾隆的福字,以后还有雍正的,其实这其中有着无限的主题,而且又可以跟端午、清明等节日相结合”。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这定价200多元的“五福”大礼包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被订购一空。
接下来,圣彩虹希望新的一年能在产品研发上有所突破,“天府永藏”品牌之下的紫砂壶、乾隆时期的心经、金刚经、佛教题材的唐卡画等等将纷纷出炉。而针对普通消费者,圣彩虹还将推出普及型的消费品,“今后我们要出大量的册页、单页画,一本书包含几组单张,既可以学习,又可以做装饰画。”
好的产品自然要配合适当的宣传推广渠道,圣彩虹与故宫文化公司共同投资,将于2013年4月,在北京成立第一家名为“紫禁书院”的故宫藏书画衍生文化产品门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门店将采用古代元素的现代装点,与其展示的古色古香印品形成鲜明的反差。与此同时,这里还将成立面向各个学校、博物馆的培训中心,这对于推广故宫文化、“天府永藏”品牌都具有重要作用。
其实,在今年,圣彩虹还将推出一件很特殊的文化衍生品,就是演艺推广。这是一个时长为一小时左右、题为《穿越中国千年书画之美》的演出节目,五面环屏的大型LED播放着《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敦煌壁画等圣彩虹利用全数字高仿真技术制作出来的仿真书画产品,配以音乐,舞蹈演员在舞台上演绎画中景,展示其中蕴藏的文化和故事,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这个充满文化意涵的演艺产品在圣彩虹公司年会一经演出便被订出多场。
“演艺节目是通过演出的形式来讲述书画故事、展现文化,受众的接受度高、传播效果好。”周项立决定要好好利用这种方式来推动产品销售,“下一步,我们要在各大活动开幕式,如文化节或展览会上演出,着力做推广。”
如果说圣彩虹与故宫博物院从产品到渠道的合作可以被称之为一条内涵丰富的纵向产品线,那么还有一条平行的产品线,即与各博物馆、艺术馆等机构合作,因为研发模式可以彼此复制、相互借鉴。另外,周项立透露,今年圣彩虹还将继续推进同时尚杂志、家居名店的合作,“2012年我们集中精力做故宫产品研发,今年我们会把提供衍生家装画的项目好好落实。”圣彩虹期待产品全面开花结果的2013。
双“联盟”模式
与很多抱怨行业竞争压力大、利润空间小、转型升级难的企业不同,周项立认为,“市场还很大,几乎没有竞争的空白区域太多了,我们的研发速度还不够,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决心在文化领域大干一场的周项立开始尝试“联盟”模式。
这是一种借力发展的方式,也体现着周项立对于企业未来的思考,“中小企业要想存活、要想发展,必须联盟,形成产业链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周项立所说的“联盟”意在强调一种共同参与的合作关系,“联盟的构架很简单,有三大要素:同一品牌、资源共享、独立经营,唯一的限制条件是价值观或者文化理念要一致”,这个概念不同于“合资模式”,“这里不接受只带投资进来的投资者,所有投资者必须进到圈子里来一起干,每个人都要发挥作用,利用各自的资源,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发展”。
如今,围绕着圣彩虹有“两个联盟”:一个是圣彩虹与本行印刷企业、文化人士结成的小联盟,另一个则是印刷圈外心系文化产业的大联盟。
立足行业,周项立觉得印刷业已经很成熟,中小企业不需要再投资,反倒是“能在印刷前端把策划变成产品”的印刷企业还很少,这便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契机。圣彩虹所在的这个小联盟愿意做出这个方向上的尝试。
目前圣彩虹旗下拥有圣彩虹制版公司、圣彩虹文化公司、圣彩虹亦庄科技公司等。其中圣彩虹亦庄科技公司就是周项立引盟者一起成立的。周项立介绍,亦庄是印刷企业的聚集地,他们在设计、策划等方面的前端需求很旺盛,为了更加贴近当地市场,圣彩虹便与合伙人在2012年11月共同注册成立了亦庄公司,同年12月底正式营业。
周项立对于今年的发展情况没有做出限定,他不排除在适当的时机又会有新的公司应运而生,“关键看能否找到专业的合伙人”。周项立说,“比如,我们年会上的演艺节目,其实也可以成为一种固定的产品,如果有合适的、专业的演艺公司加入,我们也会升级为新的战略。总之,印刷人的眼光不能光盯着印刷、出版社,要看整个市场。”
圣彩虹突破行业局限,还在圈外参与了一个由多家公司共同组建的大联盟,“大家一起投资,多种行业一起来做文化产业”,对于周项立而言,这一联盟运作的内核颇具吸引力,“联盟内的每家企业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特性,比如做演艺、做书画衍生品的就我们一家,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好,联盟内部就会帮助消化产品—相互买单,拉动‘内需’。你在联盟内获得盈利和品牌声誉后,再进入全国大市场是很容易的。”
换句话说,这个大联盟仿佛是一个具有强大购买力的精英群体,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拥有重要资源,采取群体作战的方式向市场推出一个又一个产品,周项立的“天府永藏”系列产品也在联盟内部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当然,他期待的市场效果还不止于此。
10月28日,有中国包装印刷龙头称号的劲嘉集团正式入驻贵阳小孟工业园区。看到这则新闻后,我不禁想起该企业内刊――《劲嘉包装印刷》最新一期关于一个草根员工的报道:《陈丹怀:镌印人生华彩》。文章全景式展示了一个珠三角上的农民工,与企业共同成长13年的经历。那经历,骨子里透出一个现代印刷企业印刷人真诚努力的情怀。而这真诚的情怀,成为现代企业创业活动及发展中宝贵的资源。
其实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真诚首先是一种集体意识。在业内不俗的劲嘉是一群从贵州山沟里跑出来的人筚路蓝缕,到深圳创办的企业。1997年时,他们起步;十年后,2007年,企业在深圳证交所中小板上市。他们甚至比相信自己的眼泪与汗水更相信市场,他们一干人马真诚的付出,汇成了企业超常发展的强劲动力。
比如该公司董事长乔鲁豫就是一位实干、低调、踏实面对事业与人生的企业家。记得他们公司举行上市庆典那天,给嘉宾发放的礼品资料不是时下流行的介绍企业业绩的宣传品,而是一本关于健康的小册子――《鲁豫有心》。原来乔鲁豫刚做了一次心脏方面的手术,面对企业成功上市与生命的窄门,他得出了一些意味甚深的感悟。他把这些感悟写出来送给同事、同仁、朋友,那感人的话语,给公司上市这一事件,注入了生命与人文这些意义更重大的东西,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又比如该企业的员工陈丹怀,这名草根员工在现代职场中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揭示了企业结构内部更深层面里的一种澎湃动力。
陈丹怀来自与贵州交界的大山之中的广西南丹县,而南丹县恰恰曾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个矿难发生地。生活的经历与启示,淬炼了陈丹怀的个人智慧,他选择把自己人生发展与经过自己比选的企业“捆绑”在一起的策略。他的那种来自草根的奉献,成了企业可资依靠的资源;企业给他的回馈,使他在大都市的一角得以生息。
市场条件充沛、产权清晰下的现代企业,只用十年就造就了一个乔鲁豫这样的企业家,但还会不会造就与产生“鞍钢宪法”历史条件下孟泰那样的人?抑或孟泰那样的人,在今天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处境与生存状态?这似乎是转型国家在转型期中的一个涉及人的价值观与生存状态的大问题。我们看到此间农村青年陈丹怀,用他13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在他的岗位“投入地爱一次”,标志性的事件是他工作中的小发明。他所表现出的一种日思夜想想把“魂”交给企业的状态,诠释了当今中国城市化浪潮中,一个农民工的“深圳梦”。在一个团队中,他选择了个人角色与行为的准确定位,经历了一个曾经交付过“搜寻成本”的农民工从打工到爱岗敬业的升华。当然作为一个团队没有一种尊重真诚和创新的意识与制度安排,“钢铁也是不可能在这里炼成的”。
以上案例说明,今天的市场化与城市化进程,的确可以为不同层面、区位、条件与状态不同的人,缔造不同的机遇与奇迹。尽管即使是在获得了机会的人们中,差异也是存在的,但在真诚的策动下,他们还是会在发展中获得某种平衡。企业除了需要企业家生生不息的创业创新精神之外,还需要企业每个环节上的人忠于职守的支撑。
关键词:书籍设计;材料;工艺;设计价值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2-39-2
作为文明的载体和象征,人类的书籍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作为物质性的实现手段,从原始形态的书籍到手工形态的书籍再到现代工业背景下流水线生产的书籍,材料与工艺始终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当代经济技术的发展,书籍加工制作的材料与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程度,这一切都推进着人类书籍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日臻完美,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材料与工艺的多样性也为现代书籍的视觉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如何与书籍的艺术表现相结合,将这些材料与工艺准确有效地融入视觉创作中,当面临着数字化媒体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的书籍如何通过材料与工艺进行自身的变革使之更符合当代的阅读和审美习惯,在当代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和探索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材料与工艺是实现书籍本体价值的基础
书籍以信息承载和信息传播为目的,材料与工艺则是一本书籍从概念、计划、编辑、设计等构想行为到实体的必经过程。在德国书籍设计家汉斯・彼得・维尔堡《发展中的书籍艺术》一书中,他指出了“书籍的发展通常是受到两方面影响的,技术的和审美的。”而在其技术环节中,材料和印制工艺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内容。在现代书籍的创作中,围绕着这种本体价值,材料和工艺体现了多方面的功能。首先是保护功能,为了适合反复阅读的需要,书籍被要求尽可能的牢固耐用,这与材料的质地,装订的方式以及后期的加工密切相关。其次是还原功能,字迹清晰、图像细腻、色彩准确几乎是所有书籍成品的标准,而材料的肌理、油墨的质量以及印刷设备、印刷流程、印刷技巧等细节都是实现这些标准的关键因素。再次是书籍的阅读功能,在材料与工艺中,诸如材料的厚薄,装订技巧等多方面的细节都会影响到书籍的阅读体验,材料适当,装订精巧的书籍自然能为读者带来舒适流畅的翻阅感受。在德国莱比西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的评比中,除了对于书籍审美价值的评判,材料与工艺也被列为单独的项目进行考核,这也体现了一本“完美”的书籍应当是审美和功能的结合体。应当说,在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与工艺是实现设计构思,达到设计目标的基本保障,是实现书籍本体价值的基础。
二、材料与工艺是营造书籍物化美感的必经途径
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可选用的材料和工艺已经有了相当宽泛的选择。某些材料和工艺的运用显然有着更多功能性的目的,它们共同保证了书籍作为记载,传播和阅读的本体价值的实现。而某些材料和工艺的运用则显然超出了这一目的,尽管从古至今,人类对于书籍的审美大部分集中体现在由图文营造的风格样式中,而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这些材料和工艺丰富了书籍的色彩呈现,强化了书籍的肌理感受,塑造了书籍的多样形态,而这些特殊的色彩,肌理和形态等审美因素是仅仅依赖图文的设计方式所无法带来的,因此,对于书籍设计,材料和工艺不仅具有功能价值,而且蕴涵潜在的设计价值,是实现书籍物化美感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三、材料与工艺的设计融合体现了书籍的多元审美
对于书籍,材料与工艺的意义是否就局限于技术性,功能性的目的?对于综合了功能性和艺术性的书籍载体而言,首先,书籍的材料,印刷和装订工艺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书籍成品的使用功能,因此是实现书籍本体价值最重要的环节。其次,书籍的材料与工艺往往也决定着书籍成品的质感,肌理以及整体的视觉感受,因此,也是还原和提高书籍设计表现的重要手段。在很多书籍的视觉创作中,设计往往局限于色彩、图形、字体和图文形式的创意,而材料与工艺往往因为带有明显的技术性色彩而被排除在设计的范畴之外,事实是,很多通过计算机进行的书籍设计到“屏幕阶段”也就结束了,而其后的材料与工艺的设定多半只是出于成本核算的目的,由印刷企业,技术工人全权负责。正是由于这种片面的书籍设计观,才间接造成了目前材料工艺与设计表现之间严重脱节的现状。很显然,整体的书籍设计观应当是包括了材料与工艺的,书籍整体的美感自然也包括了由材料与工艺所带来的美,如果图文形式优美,而材料和工艺简陋,势必也会影响到书籍整体的视觉效果。
“当我们拿到一本书,用指头翻开书页,这时书的流动便随着阅读的速度而展开,阅读的速度又因读者心情、目的以及书的内容不同而发生微妙的美妙的变化。同时,流动还带动几个感官诱导出读者的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以及最重要的视觉等五种感觉的增强。”在这里,日本书籍设计师杉浦康平所强调的五感也是一种全面整体的书籍感受,显然,这些感受并非单一来自视觉的,因此无法通过“图文”的方式完全体现,这就需要结合材料与工艺的运用,为书籍带来肌理、质感、结构以及形态等多重语境,有效地促成书籍整体多元审美价值的实现。
四、材料与工艺是现代书籍创作的设计增长点
如果说,在人类早期的书籍设计中,材料与工艺带来的主要还是技术性提升的话,那在现代的书籍创作中,材料与工艺已经越来越多的从这种“功能性”向“艺术性”转化,事实上,在当代,用于实现书籍“功能性”的材料与工艺已经十分完善,正如《发展中的书籍艺术》一书中提到的,从外观上,现代书籍和数十年前,甚至是数百年前的书籍已经没有了本质的区别。人们也可以发现,在当前时代的书籍中,很多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已经不再是类似当初为了保护和运输书籍,也不再完全是为了创造书籍清晰,流畅的阅读体验,而是开始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了书籍的视觉创作,成为了书籍整体设计中的一部分,某些巧妙的材料和工艺运用甚至能成为书籍设计构思中最为“出彩”的部分。
凭借着计算机的帮助,当今书籍设计中图文形式的表现手法几乎已经“繁荣”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在这样一个时代,视觉风格、视觉趣味、视觉强度已经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设计师挖空心思挖掘的创造着个性化语言,新的图形和文字样式不断涌现,而读者在这种反复的视觉冲击下,逐渐的视觉疲劳,从这个角度看来,依赖于色彩、构成以及图文创意等平面技巧的书籍设计方式已经遭遇了严重的瓶颈。而在这个背景下,材料与工艺的设计价值就突现出来――通过材料与工艺,人们不仅可以改善,提升设计表现的效果,更可以通过材料与工艺来改变书籍的某些本质特征,诸如形态和结构,从而使书籍摆脱千百年来人们所熟悉的形态样式,或者是通过具有创造性或者是观念性的语汇融入到书籍的设计中,在为书籍带来商业价值的同时,带来具有时代特征的视觉价值。因此,材料与工艺实际上也可以被看作为时代赋予人们的创作利器,设计师应当重视材料与工艺,特别是新材料与新工艺的设计价值,通过材料与工艺为现代书籍带来新的设计增长点。
五、材料与工艺是传统书籍价值重塑的重要手段
“印刷形态”的书籍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是人类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在最近数十年的时间里,数字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悄悄改变着书籍的形态,正如同历史上纸张和印刷的发明一样,这些新技术终究会促成全新的书籍形态的形成,为人类的信息传播带来革命性的进步。“在2020年以前,书写装置将能提供非常接近纸张的体验,从而将目前的纸质模式改变为数字传播,到那时,90%的书籍、杂志、报纸等都将以电子书籍的形式出版发行,那将标志着纸质书籍时代终结的开始。”当面临数字媒体的冲击的时候,传统书籍的发展和未来变得十分微妙,当面对诸如网络以及数字化媒体,书籍传统的平台优势和本体价值正逐渐丧失。而依据有关学者研究,传统书籍极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转化其价值取向,并通过类似形态和形式上的变异来呼应这种转化。英国设计批评家克里斯・福格斯(Chris Foges)曾经说过:“今天的人们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印刷的书籍在未来只能作为装饰品或奢侈品,而数字化媒体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这完全可能发生,一些人只对新型材料的出版物或有独特设计的出版物感兴趣。”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点出了某种具有后现代情节的阅读和审美倾向。事实上,在现有的图书市场,人们也可以发现,传统书籍的样式已经变得越来越不“规矩”,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类书籍对于当代审美习惯和阅读心理的迎合,而材料与工艺无疑成为了这种价值重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