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8篇

时间:2023-10-07 08:47: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篇1

>> 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 培养信息素养,走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核心”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探析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若干问题的认识 走进VAIO的核心 发中旬教育研究绪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施 对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 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浅探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技校语文教学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探析 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现状提高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18]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课程 专业规范 体系构建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应用型英语类专业人才的需要,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委托,成立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项目研究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与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细致和广泛地研究,同时参照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这一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把能力培养具体到“侧重职场环境下交际能力的培养”,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还承担了制定“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设置规范”的任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设置规范”体现了社会对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设置与教学质量的要求,对统一、规范和提高英语类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专业设置规范涉及六大要素:目标要素、内容要素、条件要素、时间要素、评价要素和管理要素,这些要素的具体标准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职业英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设置规范,并结合自身实际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构建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对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按照现阶段国内教育体制,五年制高职英语类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按照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包括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英语教育四个专业。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涉及众多因素,总结归纳如下:

2.1 培养目标要素

培养目标要素之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国的外语教育主要立足于培养三种人才: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各类教师、从事对外交流工作的翻译,以及从事外贸、外交等相关领域的人才。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于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外语专业要面向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多元价值取向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人才培养的类型也是多样的,既包括研究型也包括应用型和复合型。五年制高职英语类专业培养方案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需求,依据其培养技能型英语人才的定位,确立其专业培养目标: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旨在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知识,具有较强的相关行业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外事接待、经贸业务、涉外旅游和基础教育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要素是五年制高职英语类专业设置与教学的根本,其他的教学要素要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培养目标的确立进一步明确了“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使英语与某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从事该专业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课程设置要素

外语教育怎样培养人关系到教育实践,涉及外语教育的模式及其教学内容。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根据不同行业对英语能力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课程内容,以“学生为本”开展语言实践和专业实践。

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分为1-3年级基础阶段,4-5年级专业阶段。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进一步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在此其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高年级阶段的课程设置应突出专业英语知识的培养,逐步把英语教学的重心从基础英语向职业英语转移,帮助学生熟悉专业词汇特点,句法结构和语篇特征,把五年制高职英语定位在学生和社会所需要的专门用途英语上,培养学生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

五年制高职英语类专业教学是一个四元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相关特色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育等;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传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课程,例如高级英语(精读)、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等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也可称为专业核心或主干课程,结合各专业的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应用、商务、旅游、教育领域方面的课程,如文秘英语、会展策划、外贸单证与实务、旅游英语、幼儿英语教育等;技能实训课程根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适应相关行业、企业的岗位需要,设置核心技能课程,通过校内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形式实现职业技能的培养。

2.3 课堂教学要素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技能;高素质;重发展

一、明晰高职培养目标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起点,不走样的去实现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总和。“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曾有过多种表述,首先是‘较高级技术员和相应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其次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接着是‘高技能人才’,后来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最近是‘技术技能人才’”[1]。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培养的是“一线人才”,对此认识基本一致。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培养满足企业一线人力资源需求的社会组织。培养“生产制造、内外部物流、销售与服务等活动中一线操作人员是主体,他们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主要对象”“满足企业一线需求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命力所在”[2]。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此也多数认同。课程改革之“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等均是强调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要强,高职教育要重实践技能培养。关于“高素质”的提法亦一直统一:中职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教育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无论何类型何层次皆要求高素质,不会有培训低素质之说。可见,“一线、技能型、高素质”作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理论层面并无多大争议。但在实践层面上却普遍存在着:技能型之高突出不够,对高素质把握不到位,重发展常被忽略等偏离培养目标现象,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明晰高职培养目标,把握住高职培养目标之高技能、高素质、重发展三大要素,才能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满足我国产业发展对高职人才日趋旺盛的需求。

二、把握高职培养目标三要素

(一)培养规格高技能

技能型人才在技能层次上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高技能人才在人才范畴中层级较高,包括一线技术工人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精湛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在“应知”的理论知识方面应该达到技师的要求,在“应会”的技能水平方面应该达到中、高级标准,在一线岗位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的操作性难题。然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实践层面上仍然存在:一是偏重理论教育,忽略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不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教学模式上都没有突出其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特色,即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本科院校没有实质性的区别。”[3]殊不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校,即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和技能。”[4]二是矫枉过正,甚至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等同。一入学即期待着进入企业打工的机会,以至于学制被冠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做中学”“顶岗实习”而变相削减。“些许高职院校把对学生的要求降得太低,根本不能发挥高职院校教育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更没有明确高职院校应有的教学理念。”[5]仅囿于技能型而忽略层级之分,对技能型之高突出不够,降低知识要求标准,反与中职甚至培训机构同质,严重制约高职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突出高技能之高,才能确保高职教育质量,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二)目标要求高素质

关于高素质,释义很多:有人认为高素质人才的“高”是指理论基础宽厚,理论素养程度、职业技能和技术熟练程度高;也有人认为高素质人才是指企业核心岗位上最称职、最合适的员工,懂得怎么样为人处世,有与时俱进的头脑,适应社会的高科技发展水平等。一般来说,素质的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包括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道德素质是核心。因此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志在2010-9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共性要求;要针对高职毕业生主要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然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实践层面上,仍然存在模糊高素质的内涵,把握不住实质,云里雾里不作为,甚至忽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才会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才会使自己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高职教育在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彰显高素质特征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并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所谓‘素质本位’就是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6]

(三)教育本质重发展

篇4

关键词: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包括兴趣、爱好和品格等,是一种热爱自然,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精神状态。[1]随着21世纪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要求现代医学人才不仅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应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北美于1945年发表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红书》(The Red Book),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文素质教育。[2]近20年来,西方国家对人文素质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建立了相对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3]在我国,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本、硕、博连读,以下简称八年制)主要培养少数高层次医学人才,从根本上讲是医学精英教育,因此在实践中更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开展较晚且开展院校不多,其人文素质教育处在探索阶段,主要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这与长期以来我国“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的观念有关。为了更好的开展临床八年制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研究探讨一套系统的临床八年制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一、研究方法

在前期的文献回顾和现状调查基础上,采用Delphi法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三轮专家问卷咨询,得到专家对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基本意见,技术路线见图1。

(一)成立专家预测小组

专家预测小组成员有6名,分别从事医学教育管理、临床医学教学、医学教育研究、临床医学管理。预测小组的专家进行了框架的拟定,问卷的编制并选择咨询专家,依据咨询专家的回复,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整理。

(二)初步制定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方案

在对多个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有关临床八年制医学生培养及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和已开展的对13所临床八年制医学生(共375人)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拟定了培养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意见。经过来自9所开展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专家进行座谈会的认证,初步形成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模式框架。临床八年制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框架图见图2。

(三)形成第一轮问卷

结合文献回顾、本校现状调查,按照拟定的原则初步制订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形成第一轮问卷。

(四)选择咨询专家

1. 选择专家的条件:在形成第一轮问卷的同时,本研究在考虑专家的基本条件(包括学历、工作形式、职称、专业)的基础上结合经验选择方式聘请咨询专家。这些专家包括医学教育管理者、医学教育研究者、基础医学教师、临床医学教师、医学院校教学督导。他们在医学教育研究、课堂教学或教育管理等方面具备多年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可多角度、较全面提供意见。

2. 确定专家的人数:德菲尔法专家人数以15-50名为宜,为保证应答人数且避免人数过多导致不易组织,本研究最终确定咨询专家人数为50名。

3. 专家构成情况:选择的专家分别来自不同的医学院校,主要从事医学教育管理、医学教育研究、医学教学、学校教学督导,所选专家大部分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且多数为硕士或博士生导师。

(五)问卷轮回和分析

将第一轮问卷邮寄给各位咨询专家,专家填写完后寄回,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第一轮问卷进行修订并形成第二轮问卷;第二轮问卷形成并收回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结果修订问卷后,形成第三轮问卷。本课题根据德尔菲法的统计学标准和统计结果,共进行了三轮问卷咨询。

第一轮向9所设置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学校专家发放了关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隐形人文环境、师资教学、考核方式情况的调查问卷。听取专家意见,整理出以下几点有争议的问题:①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如何定位?②在临床八年制医学生医学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有何区别?③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课程时间和教学形式如何设置?④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如何评价?结合本校实地调研情况并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基本确定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指标,并通过修改第二轮咨询和第三轮咨询,得出最后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建立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根据三轮专家咨询结果,初步确定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组成及所占比例,具体见表1。

(二)构建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1. 确立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分为内容设置、时间设置和教学形式,根据三轮专家咨询结果进行了课程内容、时间、及教学形式的的设置,具体见表2。

2. 初步制定了临床八年制人文素质评价指标

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医学专业课程教育,能够简单的用考试来衡量和评价,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制定一套符合人文素质培养规律的评价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三轮专家咨询结果,各级人文素质评价指标组成及所占比例具体见表3。

(三)专家的积极系数及权威系数

第1轮咨询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8份,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及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95.8%。第二轮咨询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8份,均为有效问卷。

专家权威程度采用专家自我评价的方式确定,用专家权威系数Cr表示,包括判断系数Ca(专家对指标作出判断的依据)和熟悉系数Cs(专家对咨询内容的熟悉程度)。计算公式为Cr=(Ca+Cs)/2。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7878,判断系数0.8715,熟悉系数为0.7043。一般认为结果>0.7为可接受信度[4],说明结果的可靠性较强。

三、讨论

教育部对临床八年制医学生教育的总体要求为“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但是并未具体提出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培养目标是填充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框架下具体内容的指南针,即在培养目标的引导下,才能进一步有针对性的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模式和选择师资。因此,本研究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作为首要内容来研究,经过问卷调查和三轮专家咨询,确定了人文素质教育2个一级培养目标、7个二级目标和17个三级目标,并得出了各级培养目标的构成比例。其将比较笼统的培养目标细化,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更好的指导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和实施,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除了内容的设置,本研究对课程时间进行了调整,整个课程体系共花费5年的时间,分阶段进行,既保证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连续性,又不影响后期医学课程的开展。在教学形式设置方面,摒弃了以理论讲课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通过名家讲座、网络课程、实践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初步进行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的研究和设置,用来测评学生在新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的学习效果,以完善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和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开展。

当然,作为一个新的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国内各招收八年制的医学院校都没有此类教育模式构建的经验。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深度和广度,课题研究的结果是否可以长期进行下去,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是否合理,都有待实践给予证明。

参考文献:

[1] 陈培刚.关于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02,4(1):62-63.

[2] 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73-175.

篇5

一是内容生活化。确定“德育生活化、生活主题化、主题活动化”的德育工作模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行动中感悟人生。二是目标梯次化。根据年级特点,将德育工作进行系统设计,设置了序列化、层次化的德育培养目标,针对每个层面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途径、管理和评价进行序列化研究,促进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之间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与发展。三是渠道多元化。积极探讨家校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设立了校长信箱、在线留言、家长沙龙等栏目,通过网络与家长进行直接对话交流。此外,家长学校、开放课堂、亲子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德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实施学科素质教育,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以素质教育“三要义”为准则,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保障,以全员参与开展的“同研一节课”系列活动为载体,重新建构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将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落实到了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第一,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构建学科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在理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细化、分解为各学科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梯次完成来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有效地解决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悬空的问题。第二,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重点,构建学科素质教育操作体系。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突破口,把“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科素质教育操作体系的核心,进行重点攻关。第三,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构建学科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了内容全面、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学生评价机制,包括学科专业水平考试、学科能力及特长项目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实施分层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在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第四,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出台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意见,并修订新的教学常规,强化学校自主规范科学管理,将“三要义”分解细化为子目标,纳入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中,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使之既是指导规范课堂教学的指标,又是监控教学行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量标,促使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落实到每一个课堂,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2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提供保障

培训要突出重点,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以“学区建设”为平台,以“学区学科中心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和师资培训活动。组建名师团队,深入开展学区师训工作,鼓励骨干教师跨学校兼课与讲座。城乡学校之间积极开展干部、教师对流活动,定期参观、访问、交流,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充分发挥“网络”在培训中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网上教研”“虚拟教研”活动,农村教师可以和教研员、城区教师之间进行即时交流、研讨,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素质。另一方面,要培养特色教师群体。为突出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两大主体特色,与时俱进开展信息技术和英语专业能力专项培训,全区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目前,环翠区培养了一支“教坛新星——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育拔尖人才”4个梯度的名师队伍,带出了一个教学有特色、发展有后劲的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群体,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以素质教育总课题为引领,以小专题研究为抓手,初中开展“自主学习”“生命化课堂”研究,小学开展“习惯养成”“全纳教育”研究,创新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探索构建“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操作模式”“初中自主、高效、生命化课堂操作流程与实施要点”等教学模式,立足常态课广泛开展小课题研究。部分学校、教师自主研究的课题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逐步发展成为区级、市级、省级甚至于国家级课题,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

3以特色建设为战略,实现发展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3-2851(2009)12-0070-02

一、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社会宏观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仅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反映和促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初级专门人才。”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总理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号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用人单位对一线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制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

(一)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要求。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资料显示,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态度要求标准如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要求(多选)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安全生产意识、工作责任心、法纪观念和注重质量、效益的意识方面要求很高。对积极好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合同任务的能力、对技术资料的记录、归档、评估和技术表达的能力、对设备的操作和器具的使用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较高。

(二)用人单位对6项职业素质重视程度的排序为: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专业操作技能;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 相关专业知识;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组织协调能力

(三)突出强调实践技能

针对“今后学生应更多地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的问题,用人单位突出强调了实践性技能的重要性,有93%的单位把它列为重要项目,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占62%。

用人单位对教学工作的建议(多选)

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根据以上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和态度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一方面应侧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

(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来看,素质教育的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中提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当使其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视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因此,在中等职业教学的课堂中,更应该建立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充分考虑对专业技能或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人才观的核心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也应以社会和企业的需要、用人部门对学生的要求为核心。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原有的、不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采取“双向介入”,到企业实习、实践、模拟实作等方式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校如何进行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离校后能否具备直接上岗和后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职业分析人手,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地确定各专业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时,要克服“学科化、系统化”的倾向,使所设课程精干顶用,重点突出。

教学方法上,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主体教育为宗旨”的方针,一方面,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从属为主体,积极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总结,主动地学习知识。把先学习、后摸拟实习的做法改为边学习、边实习、边操作,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同步进行,每个学期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贯穿全程教学的始终,从而确保实践课的顺利进行,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突出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完成知识向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转化。一是要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去实地参观考察,了解第一手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请进来”,即把相关专业的专家请到学校里来,现身说法,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使学生学到最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知识;三是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四是充分利用校内设备条件,抓好模拟实验、实践、上机等环节的教学。

(三)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要求对人才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密切关系,说明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要求对人才的需求。“实用型技能人才”反映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典型特征。定位于技能型人才而不是技术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的关键。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市场要求,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的重任。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能力”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更具有现实意义,社会职业的发展使得职业种类变化迅速,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各种分工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复杂,由于职业种类的迅速变迁,同一职业对从业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还必须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以使学生走出校门后更好地适应职业变化和个人职业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孙琳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6).

篇7

关键词: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 启示

一、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比较

1.中美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第二部分是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即通过在大学推进素质教育,让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人才培养的实用价值与功利目的,并且缺乏明确的规定性。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专业教育中引入文化素质的知识,并开设各种综合性的选修课程,以此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一种“人力”教育。

2.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比较。

美国大学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素质教育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成熟模式有:哥伦比亚模式、芝加哥模式、斯坦福大学的新模式、哈佛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简明易操作是哥伦比亚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这一模式主要由“史”和“经”两大部分构成。“史”,主要讲授从古代到今天为止的西方文明发展史,注重西方文明动态的“演变”历程;“经”即“人文经典”课,主要讲授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经典著作。芝加哥现在的素质教育减为两年,模式不变,并且内容更精干,强度也相应变大,在具体授课方式上以小班教学为主,在课程的具体内容上,都是以研习经典著作为主,在这一点上和哥伦比亚大学一脉相承。斯坦福大学的整个通识教育模式主要由三大类课程组合而成,包括文化核心课程、科学核心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从这三大类核心课程中选修十一门课程,然后认真研修所选择的十一门课程,才能拿到学校要求的学分顺利完成毕业。哈佛大学的素质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围绕这一终极目标设置了六大类核心课程,具体包括: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历史、自然科学、道德伦理及社会分析,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以研读西方经典著作为主。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以后,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大学素质教育在实施效果方面并不乐观,纵观国内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有通才教育模式KAQ模式、SSR模式等。

3.中美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非常严格的,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并且所有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都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而非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课程“概论”和“通史”的学习方式。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大类课程组合而成,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课、思想概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等。这些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并且一般是由学校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的,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并且课程侧重“概论”性质的讲解,并未达到一定的知识深度,表面上看,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数量繁多,但是具体实效并不理想。

4.中美大学素质教育课堂教育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积极探寻并采用有利于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形式,这些形式的典型代表是课堂讲述、经典阅读、小组讨论、研习发表和独立研究等形式,其中最有特点的形式是经典阅读和小组讨论,既保证了学生基本知识的获得,又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育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书本教材为核心、以教师讲述教材知识为主要形式的灌输式教育。这种课堂教育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对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启示

1.重新审视并确立大学教育培养目标。

第一,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大学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我国大学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培养目标。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学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培养目标多元化、个性化。只有各所大学根据本校特色和学生发展特点树立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2.促进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模式建设。

第一,深化对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就必须走出一个认识误区,即“通才等于全才”。通才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除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和理解专业知识之外,综合知识既有知识深度,又有知识广度。

第二,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应当探寻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模式。大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结合本校特色,研究并确立能充分发挥本校优势的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深化大学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并取得实效。

3.改革原有课程体系。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科学合理地设置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确立大学素质教的课程,使大学素质教育课程尽量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以保障学生对于各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合理分配课程比例,使人文类课程在整个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适当的比例,并加强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反之,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割裂,不能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各种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对于人文类课程的具体内容,应当加强内容的基础性和普适性,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学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应当摒弃原有“概论”式的讲课方式,注重深入阅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并围绕经典著作的阅读展开课堂讨论。

其次,积极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第一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室或其他专门讲课的空间内系统讲授知识;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内开展的一系列和学习有关的活动;第三课堂主要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教育使三个课堂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通过三个课堂整体功能的发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2,(第1版),2001.3.

[3]罗执廷等.观念大冲撞――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教育革命[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9.

[4]苏鸿、胡甲刚.国内外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与经验[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9.

[5]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

[6]王建平、赵云来.谁来教育中国.[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

[7]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谢维卫.素质教育途径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1996,(6).

[9]李大健.把握关键点瞄准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途径的若干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4).

篇8

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实现途径

1.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

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以开设相关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第一课堂,则是重中之重。第一课堂有专职教师的教学、讲解、熏陶与影响,有合乎培养目标需要且赋予一定价值取向的教材,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第一课堂教学,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是大学生拓宽视野、丰富学习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主要是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此外,社会实践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2.必修综合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为辅

开设好相关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是决定第一课堂有效性的关键。首先,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提升素质为追求,精心选择课程及其教学内容;其次,由于高职教育学制短,课堂上的时间极为珍贵,而培养目标任务繁重,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课时少与目标重之间的矛盾,精心编制综合性教材,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再次,选修课程也必须高度重视,要有开设意义,远离培养目标的课程坚决删除,以节约学生的课堂时间,提升课程的针对性。

3.全员参与、全程渗透

加强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或分类。因此,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部门全体成员必须共同参与进来,不仅是学校专任教师,学校领导更应如此,哪怕是后勤服务人员,只多方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4.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尽管说通识教育肩负着重大的素质教育培养任务,但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专业教育同样必须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与通识教育共同完成“五人”的培养目标,只有二者有机结合,目标实现才更为科学、合理、便捷。为此,学校高层领导必须将通识教育目标同事落实到专业教育之中,借专业教育之力共同完成培养目标的任务。学生在校的全方位空间里,学习与生活占了绝大部分时空,因此,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形成一贯的教育力量,使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堂中的学习所得,生活是一个重要的体验过程,为此,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生活管理,提升学生生活体验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主要建议

1.提升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地位,全面认识通识教育的价值追求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边缘化现状,努力提升通识教育地位,必须改变通识教育附属地位,提升到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上来。通识教育肩负着培养“双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面,与旨在培养学生高技能的专业教育一样,应受到学校高层管理的重视。高职通识教育存在的价值即在于它要培养学习者“高素质”,要充分发挥专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上的功能,素质教育思想必须全面渗透专业教育。

2.全面贯彻国际化和全面服务思想

教育国际化,不仅在于培养目标上的“国际人”,教育国际化也包括培养过程国际化,如师生评价、师生国际交流等,教育国际化还包括教育资源输入上的国际化,如合作办学、聘用外教、借鉴国外教育教学及管理方法等。综合来看,教育国际化有二层含义,其一为与国际接轨,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等;其二为资源国际化,利用信息国际化等便利条件,努力汲取可供利用的各类办学资源,为我所用。作为一类社会组织,高职院校能立足并获得良好发展,有赖于它的能否作出应有社会贡献及其程度高低。只有在全面服务的思想指引下,高职院校才能突破平庸的办学行为。

3.精心编制教材,打造优质课程体系

课程与教材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而且,由于可用于教学的时间少而教学任务重的矛盾,决定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必须精心编制教材,合理、科学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打造优质课程体系。按照前述分析,结合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培养目标,通识教育可开设如下必修综合课程,身心健康课程、思政哲学课程、职业英语与外国文学、职业素养与发展、大学语文课、专业公共基础与认知等。

4.引进或培训专任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由于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边缘化,能胜任通识教育的教师在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比较缺乏,而且大多为兼职教师,师资力量极为薄弱,特别是从事人文类课程教学的教师,为此,必须依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全面提升通识教育师资水平。一是引进优秀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二是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重点并不在于教师的学科知识,而在于提升教学从事素质教育的能力,能通过教材中提供的大量信息,充分发掘其中可提升学生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素材,正面或渗透。

参考文献:

[1]陈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M].教育研究,2007(3):87-91

[2]杜志强.高职教育视域下的通识教育探索[M].职业技术教育,2010(16):37-40.

[3]李长友.浅谈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M].职教论坛,2012(2):35-37.

[4]朱景建.高职院校强化通识教育势在必行[M].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0-4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