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食堂卫生标准及规范8篇

时间:2023-10-07 08:47: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食堂卫生标准及规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食堂卫生标准及规范

篇1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我所于2007年3月至8月对本市学校和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卫生状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食堂、校内小卖部及学校周边的食品经营单位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共调查学校食堂53家,其中大学食堂3家,公办中小学校食堂40家,民办学校食堂3家,幼儿园食堂7家;校内小卖部39家;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80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办理情况,学校食堂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和基本卫生设施情况,食品索证、食品加工过程和仓储卫生情况,餐具清洗消毒设施情况和效果,冷冻食品、膨化食品、果冻食品的抽样监测情况。

1.2 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卫生监督员负责调查填写。对食堂餐具、冷冻食品、膨化食品、果冻食品分别按照GB2759.1《冷冻饮品卫生标准》、GB17401《膨化食品卫生标准》、GB19299《果冻卫生标准》进行抽样监测。

2 结果

2.1 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办理情况

表1显示,53家学校食堂均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100%,有324名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率为99.4%;39家校内小卖部均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100%, 49名从业人员均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率为100%;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有59家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73.8%,有122名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率为79.7%。

2.2 食堂卫生管理状况

44家食堂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合格率为83.0%。45家食堂的索证管理工作符合要求,合格率为84.9%。而民办学校食堂均未建立组织机构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未开展食品索证工作。

2.3 食堂卫生设施状况

按《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规定设置相应食品处理场所和卫生设施的有40家,合格率为75.5%。共采餐具240份,合格146份,合格率为60.8%(表2)。

表1 常熟市学校和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两证”办理情况

表2常熟市学校食堂基本卫生状况调查

2.4 食品经营单位卫生状况

有46家单位正常开展了食品索证管理工作,合格率为38.7%。有72家单位仓储设施符合基本卫生要求,合格率为60.5%。对经营单位销售的食品各采1份样品进行监督监测,共采119份,合格106份,合格率为89.1%,其中冷冻食品采41份,合格34份,合格率为82.9%;膨化食品采34份,合格30份,合格率为88.2%;果冻食品采44份,合格42份,合格率为95.5%(表3)。

表3常熟市校内和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卫生状况调查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食堂能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食品采购、加工、销售、贮存,配置卫生设施、落实食品卫生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有效预防了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大部分校内和周边食品经营单位都能经销符合相应卫生标准的食品。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3.1 民办学校食品卫生状况堪忧

我市大部分民办学校硬件设施较差,学校食堂简陋,面积与就餐人数极不相称,厨房面积普遍偏小。食品原料加工、烹调、蒸饭、售菜等大多同一区域操作,餐具消毒未能有效落实,保洁设施和防蝇防尘设施不到位。食堂及校内小卖部的索证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小卖部内经销的食品大部分均为价格低廉,卫生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食品。

3.2 食堂卫生设施尚有待改进

近年来,各校均投入大量的资金对食堂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并能与我所及时联系进行预防性卫生审查,但一些老校老食堂(特别是城区)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整改到位,有9家食堂的备餐间未设置二次更衣室。

3.3 餐具消毒工作落实不到位

本次调查发现的食堂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偏低,其原因主要有:洗消设施和保洁设施不符合卫生要求,部分单位无专用保洁柜;消毒方法不正确,热力消毒的温度和时间掌握不当,消毒柜内餐饮具过多过紧放置,从而影响消毒效果;药物消毒的浓度达不到要求,浸泡时间不足;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等。

3.4 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存在安全隐患

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有一部分是未经规划允许,利用民宅破墙开店,无法办理相关证照,但受利益驱使,无证经营。有的超越卫生许可范围,擅自经营中餐和煎炸食品,但其基本卫生设施却达不到标准;有的利用自用的厨房供应学生餐,无防蝇防尘设施、无餐具洗消场所。在本次调查中,仅15家单位开展了索证管理工作,且日常卫生管理混乱,存在过期食品和无标食品销售,不同程度存在食物和杂物混放、食品着地存放的现象。

4 对策与措施

4.1 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

各级政府及教育等主管部门对民办学校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并把好准入关。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使其食堂的流程布局和卫生设施符合基本的卫生要求;完善监督管理,规范民办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

4.2 加大执法力度

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对学校周边的食品经营单位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集中取缔无证摊贩,严厉查处食品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进一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4.3 重视对相关单位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努力构建平安枝江、和谐枝江为出发点,认真宣传、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单位集体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构筑单位集体食堂食品安全屏障,预防与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各单位工作人员餐饮卫生安全,维护各单位正常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

二、整治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单位集体食堂食品安全,严查违法行为,维护单位职工的身体健康。

通过专项整治,使全市各单位集体食堂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齐全,规章制度基本健全、食品及食品原料进货登记基本完整、索证索票基本符合要求、卫生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培育和树立一批基础设施齐全、内部管理规范、食品安全等级较高的规范食堂。

建立单位集体食堂基本档案;对食堂从业人员体检培训,体检合格率达95%以上,并对符合条件的单位集体食堂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C级(含C级,下同)以上食堂达90%以上。

三、整治工作重点内容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是辖区内的单位集体食堂食品卫生。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是否建立健全相应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2、是否建立食品安全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并有管理组织,食堂是否设有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3、实行食堂承包(托管)经营的是否建立准入制度,明确单位、承包方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4、食堂是否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是否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5、食堂和食品经营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证明或存在影响食品卫生疾症未调离食品工作岗位的。

6、建立食品原料采购台帐制度,食品采购是否索证票,有无验收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货制度,有无使用无检疫证或来路不明的肉及肉制品,有无销售腐败变质、过期、“三无”产品及假冒伪劣食品。

7、加工场所面积是否符合要求,相应功能加工间(区)是否完整(粗加工、烹调、配餐、餐具洗消、食品储存等)。

8、食品贮存、加工环节的管理是否落实。

9、餐饮具清洗、消毒及保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能否提供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报告。

10、加工经营场所是否有“三防”措施,设施是否完好。

11、是否建立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四、整治步骤和时间安排

按照“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的工作要求,单位食堂专项整治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

1、建档准备阶段。2012年4月1日—4月15日。

一是对单位集体食堂调查摸底,建立基础档案,分类筛选整理,建立每家食堂基本情况个档;二是制定《枝江市单位集体食堂基本卫生标准》、《枝江市单位集体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标准》;三是组织单位集体食堂专项整治相关培训工作。

2、整改规范阶段。2012年4月15日—5月15日。一是根据单位集体食堂基础档案分期分批组织开展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体检与培训,二是组织卫生监督人员对单位集体食堂的卫控体系、卫生管理、设施布局、清洁卫生、餐具消毒、食品卫生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提出书面卫生监督意见,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督促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工作完成后,由单位向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申请评估验收。三是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定期督查,督查情况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进行通报。

3、验收评估阶段。2012年5月15日—5月30日。卫生部门成立验收评估小组,对申报单位按《枝江市单位集体食堂基本卫生标准》、《枝江市单位集体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标准》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食品安全等级。

经量化分级评估验收后,对C级以上食堂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粘贴相应等级标志,以后每年进行复检校验,根据复检结果,调整等级,粘贴相应等级标志。对不合格食堂责令限期整改,在责令整改期限内由单位承诺整改时间,并向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对整改不力或经整改后仍未达到卫生要求的,依法严肃查处。

4、总结公告阶段。2012年6月1日—6月15日。对单位集体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对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集体食堂以文件等形式进行公布与表彰,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在新闻媒体进行曝光,接受单位职工与社会公众的监督。

五、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强化领导,明确专项整治任务,落实责任,层层负责,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督查、有总结,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各单位集体食堂要对照标准做好自查工作;各镇(街办)卫生院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市疾控中心要积极配合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市卫生监督局要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组织协调好有关工作,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与工作职责,将专项整治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对新建、扩建、改建食堂应根据预防性卫生审查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枝江市单位集体食堂基本卫生标准》进行设计与建设,对已建但不符合卫生要求、或前期已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经食品量化分级评估验收达不到C级的单位集体食堂必须进行整改。

(二)严格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要强化单位是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要紧紧围绕整治任务,集中力量,将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要严格执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对于整改不到位的单位集体食堂,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肃查处,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通过专项整治活动,务必重视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对通过评估验收合格的单位集体食堂,督促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自查自律检查,并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验收,食品加工制作、食品留样、餐具用具清洗消毒等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养成“从原料进货到餐桌供应”规范化操作习惯,确保加工制作食品卫生安全。

篇3

经营单位采购食品,须按国家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

1、禁止采购以下食品:

(1)禁止采购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清混有异物或有其他感官形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超过保质期或不符合食品规范规定的定型气装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二、贮存

1、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储存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3、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4、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三、食品的加工、存放

1、食堂的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 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作原料。

2、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度。

3、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4、不得出售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有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

四、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1、食堂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2、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 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3、食堂从业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症状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

(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3)加工食品时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戴戒指等。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五、剩饭剩菜的处理

1、食堂管理人员应精确预测就餐人数,合理安排当餐饭菜的数量,饭菜尽量少剩或不剩。

2、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食用。

3、对剩饭剩菜的保管、处理,要有专人负责,并作详细记录。

4、食堂负责人要严格对待剩饭剩菜的处理情况做好食堂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六、食堂留样要求的记录

1、食堂对外供应的所有食品、成品应安排专人负责,进行留样。

2、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克。

3、对留样食品的时间、菜名等其他留样情况进行详细登记、造册,负责人签字。

4、留样人员要切实重视食品流样工作的重要性,对留样的记录情况,食堂负责人检查、签名,相关记录至少保存12个月。

七、食品清洗和消毒

1、各食堂应制定清洗和消毒制度,以保证所有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洗卫生,防止食品污染。

2、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gbl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卫生标准》和gbl4930.2《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等有关条款和标准。

3、采用化学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和食品接触面。

4、已清洗和消毒过的设备和工具应在保持设施内定位存放且有明显标记,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5、做好餐具消毒的记录工作,对消毒的器具数量及其它情况进行记录,负责人签字。

八、库房卫生要求

1、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

2、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3、库房的构造应以无毒,坚固的材料建成且易于维持整洁,库房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的物品存放架,其结构及位置应能使储藏的食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厘米以上,以利于空气流通及物品的搬运。

4、除冷库处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或条件。

九、食品处理区(后堂)及餐厅的卫生要求

1、食品处理区地面应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且应平整、无裂缝。

2、粗加工、切配、餐具消毒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应易于清洗、防滑并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及排水高度。

3、设备的摆放位置应便于操作、清洗、维护和减少交叉污染。

4、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和容器应分开并有明显的区分标志。原料加工中需配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的工具和容器宜分开并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5、凉菜专间内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不得在专间内从事与凉菜加工无关的活动。

6、凉菜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更换洁净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工作时宜戴口罩。

7、生产加工经营场所内环境(包括地面、排水沟、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应保持清洁和良好状态。

篇4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95-02

【关键词】 卫生;参考标准;学生保健服务

为了解南宁市各类学校的卫生状况和存在问题,南宁市卫生监督所于2008年按照《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标准》,对该市学校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南宁市小学、中学、大学、中专院校各10所学校,从各组分别随机选择60间教室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对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噪声、生活饮用水、学校食品卫生、传染病管理等进行监督监测。教室人均面积、黑板、噪声、厕所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评价;课桌椅按《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GB 7792-87)评价;教室采光、照明按《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87)评价;饮用水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评价。最后根据《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标准》(GB/T 18205-2000)进行学校卫生监督评价记分,对照学校基本卫生监督合格标准计分。各分项实际得分达到相应标准分60%以上判定为合格,总分达相应标准分60%以上判定为合格学校[1-2]。

2 结果

由表1可见,中学教室人均面积达不到卫生要求,合格率低于小学(χ2=12.06,P

3 讨论

调查显示,南宁市学校教室人均面积达不到卫生标准,特别是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的学生人数超过正常班容量,从而造成班级座位拥挤,走道狭窄,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与活动[6]。课桌椅与学生身高配套符合率小学较低,可能与学校对所配课桌椅卫生要求和标准不甚了解,对不合格的课桌椅给学生造成的身体危害缺乏认识,加上学校经费不足,课桌椅多年不更换有关。不合格的课桌椅对学生坐姿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引起疲劳、近视、脊柱弯曲异常[7-8]。教室照明不合格可能与灯桌距过高、灯管排列欠合理、日光灯管老化[9-10]有关。中、小学学生宿舍合格率较低,是因为很多宿舍是用旧的教学楼改造的,学生居住拥挤,通风不好,很容易造成传染病传播[11-12]。学校食品卫生部分较好,是由于学校领导重视,食堂卫生管理较好;但也有一些学校把食堂承包出去,存在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

建议:(1)学校要积极加大投入,改善食堂、饮用水、宿舍、厕所等生活与卫生设施和条件,并将其纳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以及相关办学条件评估指标体系中,使学校生活与卫生设施的改善与其他教学设施同步;严格控制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学生人数,使教室的人均面积达到国家标准;配备可调式课桌椅,并根据学生的身高及时调整;按照要求安装足够数量的灯管,且灯管排列合理,及时更换老化日光灯管。(2)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健全学校食品安全保障和控制体系;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卫生管理员公示制度;与其他部门联合采取措施,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确保学生饮食安全。(3)加大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积极改善学校的饮用水设施;将学校饮用水水质监测纳入卫生部门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范围,特别是自备供水和二次供水的监督管理;加强直饮水和桶装饮用水的管理,为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4)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加强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学校的技术指导,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4 参考文献

[1] 唐锡麟.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45-150.

[2] 白呼群,主编.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2.

[3] 聂素梅,王冬林.蚌埠市东城区中小学校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1, 22(6):594.

[4] 徐能义,李香兰,赵金龙.包头市区中小学校卫生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552.

[5] 彭军.富阳市37所学校卫生状况监督监测评价.浙江预防医学,2005,18(5):34.

[6] 敖包布.儿童少年卫生保健指南.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139-143.

[7] 冯一星.学校课桌椅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初探.中国学校卫生, 1998, 19(3):223.

[8] 叶厚隆,周亚清.嘉兴市中小学校卫生状况分析. 浙江预防医学,2006, 18(8):38.

[9] 张慧文.乌兰察市学校卫生工作调查报告.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 37(6):551-552.

[10]詹存萍,陶思影,赵淑芳.洛阳市涧西区小学校卫生状况调查.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3, 13(3):189.

[11]刘金英,丛庆,郑先丽,等.泰安市学校卫生监督监测综合评价.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 11(3):147.

篇5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957-02

【关键词】 食品处理和加工;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为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学生食堂的卫生状况,加强学生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笔者于2008年6月24日对该校学生食堂进行了卫生学调查,报道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1.1 一般卫生状况调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一般卫生状况调查表,并通过现场检查和询问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食堂的一般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1.2 餐具消毒效果检测 按《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94)规定的方法,随机抽取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各类餐具共38件,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法进行检测。

1.3 空气细菌总数测定 在学生食堂选取凉菜间、烹饪间、面食间、配餐间及就餐大厅5个功能间,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空气细菌总数。

2 结果

2.1 一般卫生状况

2.1.1 食堂布局、设施与环境卫生情况 各类功能用房均按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场所环境整洁,具有有效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但检查中发现天花板多处脱落。

2.1.2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 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空气采用紫外线灯消毒,且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30 min;食物烹调后至食用前存放时间不超过2 h。但存在将清洗过的蔬菜装进篮子后直接放置于地面的情况。

2.1.3 餐饮具及直接入口食品容器消毒、存放情况 有专用的清洗消毒池,所有餐饮具及直接入口食品容器按规定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

2.1.4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情况 员工健康证及培训合格证持有率达100%,所有员工在操作时均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但某些员工个人卫生意识欠佳,配餐间员工未戴一次性手套,部分员工指甲过长,且指甲缝内有明显污垢。

2.1.5 食品采购及贮存情况 有固定的食品采购场所,采购时均有索取发票、卫生许可证及卫生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冷冻、冷藏设施运转正常。冷藏库内原料与半成品未严格区分存放,存在交叉污染隐患。

2.1.6 违禁食品使用情况 未发现过期、腐败变质及其他违禁食品。

2.2 餐具消毒效果 所抽取的38份样品的总合格率为52.6%,各种餐具消毒效果检测结果见表1。

2.3 空气细菌总数 不同功能间的空气质量略有差异,除烹饪间外,其他各功能间的空气细菌总数均符合《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见表2。

3 讨论

3.1 卫生状况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提升食品卫生的整体水平和促进食堂卫生设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1]。由于该校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卫生部门对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因此该食堂的总体卫生状况较好。对于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学校不够重视,对学生食堂内损毁的硬件设施没有及时进行维修;二是食堂管理人员的卫生安全责任心不够,对员工的规范化操作要求不够严格,对监督员提出的改进建议不够重视,以致有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三是员工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卫生意识较差,操作不规范。

经进一步调查发现,盛放勺子的盛器以及烹饪间间接盛放熟食的托盘清洗后未经消毒便直接使用,从而造成其他器具的二次污染,导致勺子及凉菜间餐具消毒效果合格率较低。

对于烹饪间空气细菌总数超标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烹饪间处于粗加工间与面食间中间,人员流动量较大;另一方面凉菜间只有一名固定的员工负责空气消毒,而其他员工均不了解所在工作间的空气消毒制度,无法保证凉菜间空气消毒质量。

3.2 改进建议

3.2.1 加强食堂硬件设施建设 由于学校是集体用餐,稍有疏忽极易造成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给学生的生命健康、校园秩序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带来不良社会影响[2]。因此,学校领导必须将学生饮食安全工作做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损毁的设施应有专人及时进行维修,保证各种设施、设备正常运转。此外,检查中还发现,该食堂粗加工间与烹饪间未严格分开,故还应增设专用粗加工间。

3.2.2 强化食堂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实行岗位责任制并进行细化管理,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未进行整改的,直接追究具体负责人的责任,从而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3.2.3 提高工作人员卫生素养 从业人员认识不足、知识缺乏、操作不规范是影响食饮具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3]。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素养及卫生意识对于保证食品卫生是至关重要的,应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和基本营养学知识,强化规范操作意识,改变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从而降低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概率。

3.2.4 建立严格规范的消毒和保洁制度 食品可以通过被微生物污染的餐具污染食物、使人得病[4]。有关研究表明,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品用容器清洗、消毒不合格[5]。对于餐饮具应严格执行“一清二洗三消毒四保洁”制度。不规范地存放可以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影响消毒效果[6],因此,还应重视间接接触食品器具的消毒与保洁,从而保证餐具的消毒效果。

3.2.5 完善食堂空气消毒及登记制度 已有报道显示,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状况对人员健康状况有明显的影响[7]。故应重视食堂环境卫生质量,尤其是空气质量。建议至少配备2人共同负责空气消毒及登记工作,以避免出现1人因事请假导致没有例行紫外线灯消毒的情况,确保每天都能按规定定时消毒,并进行登记。

(致谢:本项工作得到南方医科大学李梅老师的大力支持,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吴志凤等7名2004级预防医学学生参加此次调查工作,特此致谢!)

4 参考文献

[1] 潘琦,王维帅,冯成立.锦州市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结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 050.

[2] 姚吉成.高校学生食堂饮食卫生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4, 25(3): 375-376.

[3] 钟朝坤.广汉市食饮具消毒效果影响因素及措施.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17(5) :399-400.

[4] 贺连华,刘涛,吴平芳,等.2001-2003年深圳市餐饮业餐具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中国热带医学,2005,5(1):143-144.

[5] 郭子侠,田建新. 马冠生,等.HACCP系统在北京学生营养餐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2, 14(6): 6-10.

[6] 洪健,胡赳寅.宁波市镇海区学校和幼儿园餐具消毒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8,29(1):82.

[7] 赵霞,余德宏,夏正英.扬州市地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及其对从业人员健康影响.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17(2):93-95.

篇6

一、成立领导机构,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卫生的安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管理责任。学校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老师专管,实行分工负责,层层落实。领导小组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自查情况

在学校食堂用餐的:现有学生300余人,教职工50余人。学校本着勤俭节约,让利学生的原则,做好食堂销售管理工作,把食品安全做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并完善了食堂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卫生制度:

a、食品卫生:

1、应采购新鲜、卫生、无污染的菜肉米面等食品,不得采购和销售腐败、变质、过期食品以及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2、食品的防蝇、防鼠、防尘、防腐设施应正常使用。

3、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切生、熟食品的刀具及砧板分开使用。

4、加工前,菜必须洗净,食物要煮熟,保证饭菜卫生、安全。

5、盛放食品的餐具洗净,定期消毒,销售熟食品必须使用食品夹,不得随意用手取食。

b、个人卫生:

1、食堂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进行体检,符合要求者才能上岗。

2、要讲究个人卫生,工作时穿戴好清洁工作衣帽,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和理发,勤洗、勤换工作衣帽。

c、环境卫生:

1、餐厅、厨房等室内外环境按包干范围必须每天打扫,保持清洁卫生,每周要大扫除,做到室内“六面光”,地面干净,墙壁、门窗、天花板无污痕、无涂画、无灰尘、无蜘蛛网,室外无污物,水沟通畅,无臭味,无卫生死角。

2、锅灶、水池、炊具、台板、砧板、食品橱、冰柜等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

3、食堂周围水槽、水沟、剩饭菜池(桶)要经常清洗、清扫。

4、餐桌椅用后要擦干净。餐具和盛放熟食品的容器要洗净、消毒。

5、食品及原料的贮存应符合卫生、安全、整洁的要求。

6、发现采购、销售病、死、变质肉类(包括母猪肉)米面等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司务长负主要责任责任。

7、采购的食品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大宗食品必须提供该食品的有效证照及发票。

8、事务长应加强市场行情的调查了解,尽量多想办法,采购价廉物美的物品,尽量降低成本,减少支出。每餐尽可能多的,制作多个品种,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9、对剩饭剩菜,严格按要求进行处理。

(二)、就餐制度

1、严格按学校规定的就餐时间准时开饭,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前或推迟开饭时间。

2、要礼貌待人,不得使用粗暴语言。

3、开饭时及时检查饭菜数量,及时补充,确保足额供应。

(三)、食品验收制度

1、凡采购入食堂的食物,必须经验收后方可使用。要验质量。主要看食物的品质是否完好,有无污染变质,是否有齐全的生产厂家、商标、生产日期等标志,是否过保质期,有无产品合格证等;验数量。能称重量的,必须过称,以件计的,是否符合数量标准。

2、验收合格后,由验收人员在购货发票上签名,不合格的,及时向采购人员反馈,采购员必须与供货商联系退货,严禁不合格食物进入食堂。

3、未经验收的食物严禁进入食堂,在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必须严格认真.

4、食堂工作人员要根据季节变化和当地实际,努力提高操作水平,力求做到菜肴多样化,配餐科学化。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定价格,食堂不得擅自提价。

(四)、安全管理制度:

1、提高安全作业观念,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毒工作,门窗无人时要上锁。食堂晚上实行值班制。

2、食堂操作场所和贮存室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不准在厨房卖小食及点心。学校教职工及学生未经工作人员允许,不得进入食堂,更不准进入操作间、原料间。

3、发现从业人员有可疑传染病者应立即向学校汇报采取相关措施。

5、保管员应及时做好食堂实物帐,如实填写入库单。物资出库时保管员应填写好出库单,并要求领取人签名。保管好食堂物资(含餐具、厨具、各种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

6、上班时要全面检查水、电、煤气、炉具、消毒柜、冰箱等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防发生安全事故。下班要关好水、电闸、油气总阀门及门、窗等,做好防范工作。

7、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贯例和相关操作规范进行,严防工伤事故。不准随意移动电器设备;不准随意改变电器功能;不准乱搭、乱拉电线、电源。使用电动电器设备前使用者一定要先学习设备使用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后再进行操作。如不按以上规定操作,造成事故后果自负,设备受损个人赔偿。

8、食堂内不准会客,更不准陌生人及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出。

9、积极做好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一旦发生情况,立即向学校分管领导及校长汇报,并保护好现场,封存可疑食品,以便查清事故原因,追究责任。

10、每餐都及时留有样品。严谨销售剩饭剩菜。

11、餐厅卫生由专人及时清扫,全天保持整洁。

(五)、违犯学校规章制度的情况,司务长要配合总务处及学校查清责任归属,对直接责任人,严格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处理,属司务长管理责任的,要加重处理。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学校设意见箱,由总务处定期收集师生对饭菜、卫生、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学生代表进行测评、检查饭菜质量及数量。

(七)、严格执行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员要建立健全收支流水帐和采购、支出明细账,每月向校委会汇报一次当月的收入、支出明细账。

三、存在的问题:

1、我们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的部分问题。例如:部分蔬菜清洗方式不符营养卫生的要求;出售食品时,工作人员卫生防护措施不到位;个别工作人员对教职工及学生的疑问解释不到位,容易造成误解。

2、学生多是周边农村来的,年龄较小,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自理能力较弱,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保持餐厅环境卫生方面,意识相对较差。

3、由于市场的原因,蔬菜、肉类等食品的价格较高,难以满足每个人的口味。

四、整改措施:

1、建立责任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更新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定期召开食堂工作人员的会议,经常组织学习食品卫生以及安全方面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2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对食堂的全面工作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从人员、采购、保管、加工、出售等所有管理环节进行细化并狠抓落实。

3、重视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经常利用晨会、班会、校会以及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学生购买食品做到三要和三不:一要看好食品色泽,二要嗅一嗅食品气味,三要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不喝生水,二不买过期食品,三不吃发霉变质食物。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要求学生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晒衣被,懂得季节性病菌、病毒的传播与预防。促进学生养成较强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

五、克服不足,再上台阶

对照检查标准,我们在自查中发现,尽管我们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学校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监管工作的力度,不断改善,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乃至学校整体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篇7

[中图分类号] R155.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356-01

公共餐饮具的卫生状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初步了解我市餐饮具的卫生状况,为加强对餐饮具的卫生监督提供依据,现将我市2009-2010年食具大肠菌群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由深圳市博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在有效期内使用。

1.2 采样及检验方法 采样及检验方法依照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1]之规定进行。随机抽取服务场所准备给顾客使用的食具,早点摊群的采样不包括由餐具消毒公司配送的餐具,采集样品数量依据餐馆大小而定。

1.3 评价标准 依照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在此,从二个方面对餐具消毒的合格率进行分析。一是按餐具数量方面的合格率分析;二是按餐馆餐具消毒合格率分析。如果某家餐馆多份样品中有一份是大肠菌群阳性,即判定该餐馆餐具消毒不合格。

1.4 统计方法 多样本率X2检验[2]。

1.5 数据说明 由于监督方面的城乡差异,只有部分乡镇进行了餐具消毒监测,样品采集少且分类不明确,所以,2.1、2.2所用统计数据以城区为主,乡镇食具大肠菌群监测数据仅在2.3的分析中使用,与城区作一个总的比较。

2 结果

2.1 2009~2010年食具大肠菌群监测合格率 2009~2010年检测样品情况见表1。

表1 天门市2009~2010年食具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

两年共检测食具5760份,合格3656份,合格率为63.47%。2010年合格率为70.55%,明显高于2009年的合格率53.0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35.92,P<0.01。两年共检测824家餐馆,其中262家合格,合格率仅为31.80%。而2010年合格率为41.01%,明显高于2009年的合格率21.5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161.81,P<0.01。

2.2 不同类型餐馆食具大肠菌群监测合格率

2.2.1 我们将餐馆依据其大小和服务人群分为4类 A:早点摊群。B:普通小餐馆,服务对象随机,最多可容纳10桌人同时进餐。C:大、中型餐馆,多可容纳10桌以上人同时进餐,可承办筵席。D:学校、幼儿园食堂。统计结果见表2。按餐具数量合格率分析,不同类型餐馆的合格率依次为:大中型餐馆>学校幼儿园>普通小餐馆>早点摊群;按餐馆餐具消毒合格率分析,不同类型餐馆合格率依次为:大中型餐馆>学校幼儿园>早点摊群>普通小餐馆。

表2 天门市不同类型餐馆食具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

2.2.2 我们将B类餐馆(普通小餐馆,服务对象随机,最多可容纳10桌人同时进餐)再分为二种 机关食堂与非机关食堂。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机关食堂与非机关食堂食具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

共检测餐具4184份,合格2554份,合格率为61.04%。 机关食堂样品合格率为82.90%,明显高于非机关食堂的合格率58.9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17.27,P<0.01。共检测餐馆668家(次),其中208家(次)合格,合格率仅为31.14%。机关食堂样品合格率为57.14%,明显高于非机关食堂的合格率28.7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85.60,P<0.01。

2.3 城区和乡镇餐馆食具大肠菌群监测合格率 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天门市城区和乡镇食具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

共检测食具7300份,合格3846份,合格率仅为52.68%。城区样品合格率为63.47%,明显高于乡镇的合格率53.0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1256.49,P<0.01。共检测1010家(次)餐馆,其中318家(次)合格,合格率仅为31.49%。城区餐馆合格率为41.01%,与乡镇的的合格率21.54%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X2=0.2,P>0.01。

3 讨论 (1)表1数据说明,我市2010年食具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2009年,但总的合格率水平较低。由于卫生监督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经营者的卫生意识在逐步提高,但要达到规定要求,任务依然艰巨:因为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过小,且食品卫生监督所对违法的处理须由法院执行,容易影响卫生监督执法的效率和威信;二是经营者卫生意识淡漠,得过且过,缺乏一定的职业素质。(2)不同类型餐馆食具大肠菌群监测合格率显示,大中型餐馆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其它类别,主要是大中型餐馆的管理者多时长期工作于餐饮业,比较注重饮食的卫生安全;二是由于市场竞争,大中型餐馆的投资较大,时常竞争激烈,稍有差池,容易产生负面影响而造成亏损。另外,有些大型餐馆是一些大的饮食集团企业在我市开的分店,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意识较强。学校、幼儿园餐饮具总数消毒合格率为71.08%,与大中型餐馆的合格率差不多,但其饮食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它是学生集体用餐的地方,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将普通小餐馆分为机关食堂与非机关食堂进行比较,机关食堂样品合格率显著高于非机关食堂。主要原因其服务对象相对稳定,且服务对象能约束经营者的服务质量。(3)城区餐饮具总数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乡镇。乡镇餐饮卫生监督管理起步较晚,由于人员和经费的原因,日常监督由乡镇卫生院负责防疫保健的工作人员代管,基层卫生院人员结构和经济状况较差,部分乡镇甚至没有开展食品卫生的监督工作,这也反应出乡镇食品安全存在着严重的隐患。

以上分析说明,我市餐饮的卫生监督管理虽然有显著进步,但存在明显的问题:人员和经费的不足,乡镇食品安全存在着安全的隐患;学校、幼儿园与大中型餐馆是人员进餐集中而且很多的地方,其卫生监督的频次与力度均应加强;普通小餐馆经营者卫生管理意识淡漠,亟待加强卫生知识的培训学习、卫生监督的执法力度。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卫生监督工作者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各职能部门和经营者的齐心协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实施学校示范性管理的目的

通过实施学校示范性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有效预防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学生食堂要充分体现公益性和服务性,坚持为学生服务。

二、实施学校食堂示范性管理的内容

(一)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

学校建立和完善食堂管理制度和领导责任制。学校的校长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负总责,是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第一责任人为组长,分管总务主任和食堂管理人员组成的食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与管理工作

(二)体现公益服务,确定运作模式。

食堂由学校经营和管理,采用包工不包料的运作模式,不承包或变相承包给个人进行盈利性经营。

1、学校派员全面管理,主要由分管食堂工作的总务主任、食堂采购员及保管员全权负责。

2、食堂采购员和保管员由学校派遣,全面代表学校履行采购和保管职责。

采购的原材料先由保管员验货后,再登记入库。出库材料要登记签字,学校每月定期盘库。

3、学校为确保生产质量,学校对生产队伍的组成有硬性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持证上岗。

4、食堂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食谱表组织生产,做到保时、保质、保量。将生产出的食品及时供给给学生,学生进餐完毕,及时收缴盛食器具,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负责生产食堂全部清洁卫生工作。负责客餐的生产服务。

(三)规范设施事务,实行规范管理。

1、设置标准齐全的功能室

学校食堂应设置粗加工间、切配间、烹调间、备餐间、消毒间、更衣间、仓库、餐厅等功能室。基础设施要达到以下标准:

(1)粗加工间

食品粗加工应该有固定的场所,有基本的防尘防蝇设施,并配备货架或放置食物的货橱,与餐厅配菜间、熟菜间、烹调间等分开。加工场所的地面、墙裙应该采用不透水材料筑成,下水道通畅,便于冲洗排水。食品粗加工应有足够供水,所供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粗加工场所应有三个以上水池,做到荤素食品分池清洗。洗涤拖把等清洁用品与清洗食品的水池分开。

(2)切配间

切配间应有专间,地面要有一定坡度,便于冲洗清扫。下水道通畅,有食品冰箱和带盖的废弃物箱(桶),加工下来的废弃物及时倒入箱内,并当日清除。配菜结束,应及时做好冲洗,清洗等清洁工作,以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3)烹调间

加工场所的灶台要保持下水道通畅,灶台上应有排烟罩,灶面及灶台墙壁经常洗刷,做到无油污、无积灰、无食物残渣、排气罩不滴油,工作结束做好地面、灶台、操作台和工用具的清洗、洗刷,保持加工场所清洁。

(4)备餐间

有配餐台,成品货架。空气消毒设施完备,配备有用于留样的冷藏设施和需要冷藏熟制品的冷藏设施湿设施,并运转正常。与外界相通的门、窗配备有完好的防蝇、防尘设施。

(5)消毒间

餐具清洗消毒场所应与切、配、烹调场所分开、以免交叉污染。餐具消毒可采用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采用化学消毒的,分别用于为餐用具初洗、清洗、浸泡消毒和消毒液残留冲洗,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