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0:28: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38-01
在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教育主张、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2、启发式诱导、循序渐进
“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丰富、极为深刻。
下面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3、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
施行因材施教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1、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在孔子的教学论中,他非常重视“学”和“思”的重要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其中“疑问”在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只要认真的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不同的形式解问答疑,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还养成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答式,讨论式,通常是学生提问孔子才回答,这样就使得学生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没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也没法进行指导。而且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对自己的观点de 看法。在现代的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是同样道理,学生是主体,要用启发的方法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3、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现代的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鼓励个性也是鼓励创新,这种个性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一个特别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上,就比如作文,想法不同,个性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孔子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如何更好地研究他,吸收它,并将它发扬光大,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任务,也是孔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让其在新世纪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张玉霞.从论语探析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价值[J].管子学刊,2007,(1).
[3] 秦玉洁.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新课程理念[J].教育革新,2009,(7).
关键词:《论语》 孔子 素质教育
一、孔子与素质教育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无论是在横向历史上还是纵向历史上,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对于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突出贡献,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素质教育”理念,在孔子整个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他有效地把自己素质教育的思想积极地付诸于实践当中。正是孔子所推崇的正确的思想,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贤能之士。在当下,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提供了现代的理论基础,对于国家的素质教育战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是综合性的教育。具体包括我们常说的对于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德育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素质教育还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对于非智力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说,素质教育努力地做到因材施教,就像《论语》中所说的“夫子循循善诱人”,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引导式教育。通常,一些像“情商”之类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不受重视,而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这些因素日渐成为人们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为人们所关注,这样来看,素质教育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素质教育并不是为某个个体量身定做的,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像孔子一样提到的“有教无类”,可谓是现代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有利氛围,激发起潜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可见,素质教育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需求的产物。
二、《论语》中所体现的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思想
孔子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在教育方面提出过有关素质教育的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想法。孔子认为,“有教无类”的教学方式是要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每个人都要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与权力,无论人们的阶级、地位如何,都要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爱”思想。一方面,孔子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对于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希望他们成长成才。这一点在《论语》中就有很好的体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孔子对学生的平等,他关心和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并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
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德行,这在《论语》中是这样讲解到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孔子要每个年轻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也只有在这些的基础上,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孔子在时时刻刻都教导学生努力做到“君子坦荡荡”。
(二)教育本质观
在孔子全部的思想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他的“仁”。也正是孔子的“仁学”思想的提出,成为了孔子的有关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本质观。“仁”的具体含义就是要“爱人”、“忠恕”,也是当下素质教育中关于德行的具体要求。孔子倡导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非常重视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的地位要比鸟兽之类的动物要高,“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本真地活着,不为其他因素所改变,有着原本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孔子对于人文关怀上的追寻在全方位上诠释了现代的素质教育精神,这也是《论语》关于人的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孔子在对弟子的教授中要求培养质朴的“君子”,这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目的之一。在《论语》中是这样表述的:“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认为,高品格的人才要具有“刚、毅、木、讷”等特点。当人具备了“刚、毅、木、讷”这些特质以后,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在这一点上来看,孔子的学生子贡完全理解了老师的用意,他用形象的比喻为老师的话做了很好的诠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也。”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对于品德高尚的人要进行朴素的、原始的教育,也就是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和儒家的基本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有了很好的辉映。在子贡的话中,可以分析得到:“文”字与“质”字是一对反义的关系,“文”字指的是文饰,有修饰掩盖之意,而对于“质”字,指的则是事物最本真的状态,那么,在逻辑顺序上来看,也是先有“质”后有“文”的。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是这样说的:“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此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彩,犹人有美质,然后加文饰。”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素”字和“质”字,这就与我们当前国家所推行的“素质教育”有了辉映,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在史料中的最早记载。在《论语》的表述中,“绘事后素”这种方式正是还原人本质的最真实体现。对于每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来说,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首先是做有品格的人,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先做人,后做事”。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有学习知识的基础,接着才能对学生进行“诗礼”的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方面,孔子所说的“素”与我们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完全相同的。孔子非常关注于道德品德上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所有的思想理念都是与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的,可以说,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是素质教育精神的体现。可见,素质教育中所倡导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孔子的教育实际中有着全面的诠释。
(三)教学方式方法
孔子有着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理想状态,就是同学生“浴乎沂,风乎舞雩”。在《论语》中记载,孔子的教学活动是从“问”这个行为开始的,孔子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有所不同,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诗”、“礼”的讲解,都会与不同的弟子进行问答,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如若不同的学生提问,孔子会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侧面给予不同的答案。孔子一直以来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式的,对于知识与技能以及品格的教授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的,有时,孔子对于学生的提问故意不去回答,让学生进行仔细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正是学生的不断发问,孔子才做以正确的引导,他提倡学生多问才能多学,在《论语》中,常出现的就是“曰”字了,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对于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因为学生的提问才得以展开教学活动的,正所谓“不扣则不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优质的教学氛围,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上也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主要进行的是伦理教育。孔子身处封建社会制度之中,他认为有关于农业生产、工匠技能方面的知识都不是那么的有价值。在《论语》中,樊迟请学稼,孔子骂樊迟“小人哉”。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的价值体系里,有关于伦理学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并且,这些伦理知识是围绕“仁”而展开的“诗书礼教”。
追本溯源来看,素质教育理论是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的,正是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上应运而生的,并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孔子认为“素质”是人的一种朴素的自然状态,又通过教育达到教育目标,“绘事后素”与“文质彬彬”都是指人,前者是指“人性”:“性相近,习相远”,人性的特点都差不多,但教育使人产生巨大的悬殊;后者是指教育所养成的人。可见,人的素质既有先天的、与生俱来的素养又有后天的人为教育。素质教育是打好人生基础的教育,这个“基础”就是素质。
结语
孔子在生活点滴中对于弟子的教育,开启了中国传统生活教育理论的先河。从孔子的时代开始,中国开始了几年的教育历程。孔子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教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平日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德性,知书达理,最后才能称之为人。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正是以孔子的理念为基础,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和全面实施推崇起来的,现在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开展得如此顺利,是与孔子的思想密不可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孔子在教育领域中思想的成熟,显示出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强大的生命力。在孔子的年代,凭借着其智慧提出的实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成为了我国文化的瑰宝。如今,我们找到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基础,并深刻地进行了总结与理论研究,进而开展科学的运用,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国家的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语
参考文献
[1] 杨丽君.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J].语文建设,2012(02).
[2] 焦玉莉,阮巧玲.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涵及其重要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65-01
一、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以道德教育作为教育内容及培养目标的基础
孔子把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德放在首位。孔子为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把道德规范(礼)、道德熏陶(乐)作为教育的首要内容来强调,其次才是射、御――军事技能,书、数――科学文化教育;同时,孔子也很重视学生自觉地修养德行。他在这方面提出许多主张,如立志、克己、内省、力行、中庸等。立志对道德修养非常重要;克己内省指时时反省自我,然后加以克制;力行则要求不论对自身还是对他人都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身体力行付诸行动;中庸则指掌握事物的分寸,使人际关系和谐。这一系列的主张都体现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如何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1.学、思、行结合。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论语》中提到“思”有25处,可见孔子对思的重视。孔子在学习中让学生思考,不单单是坐在那里苦思冥想,还要“扣其两端”,逆向思维,思要有灵活性,而学、思最终的目的是行,即付诸实践。这种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其先进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2.启发诱导。孔子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创始人,他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有问题时,孔子是先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由此可见,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然而现在我们却更多地注重以教师为主体的启与发,却往往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思考、发现、探索的过程。
3.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做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
(三)教师修养的典范性
孔子提出了许多教师修养的准则,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等。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热爱和从事教育工作。他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对学生真诚相待,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他在教学中提倡师生“教学相长”,他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勤勉教育学生,因此获得了万世师表的称誉。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即以育人为本的全面的、和谐发展的、创新的教育。面对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回顾孔子的教育思想,发现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若能把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部分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则会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素质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学会做人
教育不能只注意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心,这是德育的目标。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为基础,掌握的知识越多,危害也就越大。而孔子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他的“六艺”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目标的教育,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提倡以育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施教,不仅各因其材,而且各尽其材。孔门弟子之中文臣武将皆备,教师学者济济,生动地表明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成功。
(三)素质教育提倡和谐发展的教育
孔子的“六艺”教育涵盖了德、智、体、美四方面和谐发展的内涵;他的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他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观。这些都恰恰表明孔子已经在实践了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
孔子的教育理论中所提出的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修养及学生自身修养的原则在今天看来仍有其先进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应该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使之成为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创新教育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行为习惯能力等,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一致。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道:“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期望他的其他弟子能像颜回那样,举一反三,有自主的思考,活学活用。这印证了我们素质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思想。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态度,这也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孔子对学习方法、习惯与态度的阐述,在《论语》中还有很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都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借鉴的维度。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论语•八佾》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清晰地表明了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人施教的理念,也为素质教育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撑。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循着《论语》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出孔子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明确表示:不要因为自己的年纪比弟子们大,弟子们就不敢发表意见了,弟子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与地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立德树人
“做人”与“做学问”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决定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孔子在《学而篇》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难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道:在家孝顺父母,出外顺从师长,做事谨言慎行,为人爱众亲仁,如果还有闲暇的余力和时间,则可以学习古典知识,增长文化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行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是放在第二位的。教育之道———教书育人,这里的人即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存在于世间的个体生命,所以教育必然以育人为本,关乎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德行必然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我国古代诸多著作、仁师都把“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同样也表明立德在首位、寻求知识在末位。“立德树人”也就成为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德行的人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
三、仁德思想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仁德”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通读《论语》,通过对于“仁”“德”阐述的理解,我觉得“仁”指的是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孔子的“仁德”思想强调内省、立志、改过、力行,他教育学生立足于现在,确定志向,将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一)内省
《论语》中这样几段话:“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学生内省自身,有利于其成长发展。
(二)立志
学生要成长就要制定自己的志向,《论语》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是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学生只有确立了志向之后,才有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改过
《论语•学而》中说“过则无惮改”,认为改过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种态度。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过错,需要不断地改正这些过错,把自身的素养提升到完美的境界。
(四)力行
关键词: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现代启益
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内涵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语出《论语·卫灵公》,由于论语是语录体,容易使人产生不同的诠释,因此对“有教无类”的解释,自古至今一直有歧义。归结前人关于“有教无类”的诠释,关于“教”字,古今同义。而对于“类”字则说法不一,一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解释是将“类”解释为“种类”,但对于如何来划分这一“种类”却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
何晏认为“有教无类”的“类”是根据贵贱分类的,即“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而朱熹却把“类”归为人善恶的不同种类,他在《论语集注》中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息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恶矣。”这两种观点在孔子招收的弟子中均有所体现。据《史记·仲尼列传》的记载,孔子是不看重学生的出身和等级的,来者不拒。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很复杂,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结驷连骑,家累千金”的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子路是“汴之野人”,冉雍是“之子”;公伯寮曾犯过不忠于师门的错误,即“公伯寮愬子路与季孙”,孔子均收之为徒。由此看来,“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分贵贱、出身、等级、善恶,只要愿意接受教育的,都要加以教育。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学生的智能水平、学习态度都不尽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过孔子的教诲,最终成为高才生。同时,孔子招收学生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小几十岁的。“类”还可以解释为“族类”,从孔子招收的弟子来看,地域上不仅仅限于招收本国(鲁国)之人,还有来自齐、秦、吴、楚等广大地区的。
综上所述,“有教无类”应该指有求教的,无论家庭出身、贵贱尊卑、善恶、智愚、年龄、种族等差异,都应该加以教育,不区别对待。孔子的“有教无类”突破了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的官学樊篱,使教育对象有了一定的普及性,一定程度实现了教育的平民化,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有教无类”的主张和实践,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使古代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扩大了教育对象,促进了“文化下移”,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冯友兰认为,“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之以种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
二、“有教无类”的现代启示
1. “有教无类”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不仅及于华夏平民,还让边远地区的夷狄各族也享有教育权利。”孔子收徒,不问阶级出身和贫富贵贱,没有贵族和平民的分野。这样的教育,打开了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通道。
“教育公平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教育权利、就学机会、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当代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教育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原则,以回应孔子“有教无类”的呼声。
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城乡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差别悬殊”。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很低,主要表现在:第一,办学条件严重滞后。第二,农村教师总体素质不高。第三,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也是教育不公的又一表现。
2. “有教无类”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从孔子的教育实践来看,孔子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了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使每位学生成才。
在当代教育中,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得以落实,当今的素质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育评价的单一化、教育没有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等。“无类”教育不分聪资愚钝,都应加以教育。而在今天的教育中,一些教师把学习成绩当做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缺乏公平的原则,轻视学习差的学生。教师与学习差的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缺乏对学习差的学生的了解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与“无类”教育是不相符合的。教师应该采取多元的评价机制来评价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
3. “有教无类”利于实现大众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全体国民素质提高靠的就是教育,一个国家要高度重视并发展面向大众的教育。所以要求教育要实现平民化,“有教无类”就是平民教育的最初探索。平民教育是现展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进行“无类”教育,以实现和谐社会。
大众教育问题已成为教育的又一问题。目前,大众教育在实现过程中面临如下问题:第一,弱势群体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突出。“弱势群体就是指在生活物质条件方面、权利和权力方面、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一般是指贫困农民、进城农民工以及下岗职工这三类人群。”要想实现“无类”教育,保障弱势群体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是首要任务。第二,留守儿童的教育面临困难。“无类”教育要求做到教育公平,留守儿童是缺少“爱”的人群,“爱”的不公平就是教育最大的不公平,这也导致留守儿童形成极度叛逆的性格,学习成绩跟不上。“据统计,近几年农村学生辍学率、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已达到5.47%,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农村文盲所占比例也相当高。”所以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爱”,以真正的实现“无类”教育。
参考文献:
[1]何晏.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白明凤.孔子“有教无类”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
索,2001(1).
[3]施旭东,张苏.孔子“有教无类”主张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昆
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4]陈贞兰,冯文全.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及其对和谐教育的启示[J].现
一、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博深的学问,就必须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精髓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方法,对我们是很有启示的,我们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于是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
二、因材施教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树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孔子确实有着“因材施教”的思想,他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十分熟悉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目的。
三、倡导乐学
孔子倡导乐学。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1孔子的“成人”教育思想
1.1“成人”思想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群雄争霸、弱肉强食、兼并激烈,军事的强大是立国之本,从政治生活实践中孔子深深感受到文武兼备的重要性,因而,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教民以战”“,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我国古代体育与古代武艺是密不可分的,萌芽时期的体育就渗透于军事武艺之中。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最具体育色彩。孔子不仅有体育的主张,而且爱好体育实践。他身高力壮,力大善射,奔跑很快。《列子•说符》中曰“: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路氏春秋》说:孔子“足蹑郊免,力抬城关”。《论语•子罕》记孔子曾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乎!”这固然是以“御”表自谦,但可知孔子对射、御等技艺是精通的。《礼记•射义》中有更为精彩的描写“:孔子射于翟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孔子教育思想中最为经典的是“成人”之道,孔子所谓“成人”,指全人,完善的人,各方面增色得到发展的完美的人。孔子曾以“知、仁、勇”来表达“君子”应具有智、德、体三方面的修养。孔子“成人”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藏武促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举出四个有代表性人物来表示“成人”应具有智慧、道德、用力和多才多艺等四个方面的条件。冉求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文武兼备、多才多艺,且武勇善战,他曾经常表白其“思”与“艺”,学之于孔子。可见孔子教育实践中是努力对学生进行“身心”教化的。
1.2注重“育心育体”并举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礼”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有关“礼”的一些言论表现了他使道德礼仪与体育相结合的观点。他曾亲自带领弟子习射。他认为运动的优劣不仅表现技术有高下,而且更是人品德的表现。他说“: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现时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必将安能以中?”如何正确对待体育竞技孔子也有非常中肯的见解,他教育学生要注意把平时的谦让有礼与体育竞技精神相区别,在《论语•八佾》中指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科?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从而阐明比赛应努力去“争”但仍须以“礼”相待的良好的体育道德思想。孔子不仅在体育道德品质上对练习者得出了要求,而且对体育娱乐身心的功能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孔子认为“六艺”中的礼、乐、射、御等还有着较为丰富的文体娱乐因素,这些项目除在道德、技能等方面有教育作用之外,还可以作为学生生活中的调剂或休憩娱乐的内容。《论语•迷而》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就是指娱乐及陶冶人们心性的功能。另外孔子非常喜欢音乐舞蹈、对“乐”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学习音乐舞蹈入迷,“三月不知肉味”。他的两句著名的话道出了对劳逸结合的正确认识:“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所以他的“成人”教育中也有“文之以礼乐”,以礼乐教化、熏陶、感染人的主张。
2现代中国教育思想中“重文轻体”的痼疾
2.1历史的错误造就了“重文轻武”思潮的根深蒂固
早从汉时,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提出,从根本上曲解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真义。他在兴太学的同时,把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篡为“六经”,从根本上抛弃了体育教育的内容。确立了“去武行文,废力沿德”、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理念。从而开创了“重文轻武”的先河;宋时,以“八股文”为本的书生教育体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理学盛行后,文化教育着重于“惩忿窒欲”,加强了人们道德上“主敬”“、慎独”的功夫。朱熹宣扬的“静坐”成了文人必遵的圣规;明清以来,理学进一步发展、巩固乃至猖撅,学校体育衰败不堪。“衣冠之士羞于武夫耻”,其祸害实在难以言状;近代军阀教育中“兵操体育”的出现,使许多兵痞堂而皇之地进入学堂,大大地败坏了体育教育的地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学无术”的评价甚为广传。在《体育之研究》中对此教育有这样的论述:“教者发令,学者苦强应,身顺心违,精神受无量之苦,精神苦身亦苫矣。盖一体操之终,未有不貌瘁神伤者也。”由此“轻体”思潮蔓延。
2.2领导者的麻木助长了“重智轻体”现象的泛滥
一提起学校体育,那真是人人都说重要,在理论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教育与体育的交叉和结合部。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它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从体育的角度而言,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造就社会体育骨干的基地,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摇篮,是发展我国体育带来的战略重点。那么为什么学校体育的实际地位与理论地位有如此大的把关呢?匆庸置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领导干部的麻木与思想的根本轻视是最关键的。有人以为,体育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发展学生修改的作用,都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好定量,无从评说。至于学生体质,那是一项软任务,谁也没有就此下达过硬指标,它不象知觉率和金牌那样耀眼,那样实惠,那样讨人喜欢。学生体质差一点无关紧要,只要不死人,就挨不了批,撤不了职。于是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将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作风随处可见。如此学校体育怎能被重视呢?
2.3应试教育的人才选拔制度使“三育”不平衡发展
应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它是指脱离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以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一种倾向。我国的应试制度主要是以文化知识的考试为中心,以考试的成败论英雄,评价标准的两要素是分数和升学率。一卷定终身,把分数绝对化,把对学校教育的评价绝对化。因而,促使相当多的学校用牺牲学生的健康去换取他们的文化水平,“重智轻体”现象蔚然成风。没教室的学校不能办,没操场的学校却很多,且可以长期办下去,还可以办在市中心。学校体育成为“小三门”“、小媳妇”。体育活动可有可无,体育课可以被其他学科所取代。“智育第一”的指导思想,必然导致“三育”发展的不平衡,片面的人才观和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使体育教育的实际地位一落千丈。
2.4“奥运战略”的偏失及大众体育的无序发展使全民体育观走入误区
“奥运战略”的提出是为了使我国的竞技体育能在国际体坛上争金夺银。由于只片面地考虑了竞技的因素,因而,使许多具有普遍大众基础喜闻乐见并有很高锻炼价值的体育项目在我国许多地区悄然而逝,这大大地伤害了基层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曾经热闹的球场冷落了;学生们在游艺中自然发展的体育素质能力不见了;竞技体育的基础反而薄弱了;人才断层了。同时,大众体育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由于我们没能及时地加以引导和组织,显得无所适从。因而大众体育盲目而无序的发展,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虚而入,迷信猖獗,以“静”为主的养生哲学渐成盛行;人们人云我云,随波逐流,不得当的锻炼方法占领阵地;全民族的体质水平出现了低潮发展的阶段,全民体育观走入误区。
2.5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陈腐使“终身体育”成为泡影
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多以竞技为主,且繁而杂。教学的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强迫式”教育过程,学生不论爱学与否都要被迫接受;考试的标准也多为达标法;内容不论是否适合平时锻炼方便,都要去练。“身顺心违”的教育过程必然导致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逆反心理。从而出现了“一年紧,二年松,三年体育无影踪”的学校体育教育滑坡现象。一方面学校教育过多地强调智育至上,忽视体育教育,另一方面体育教育本身出现不切合实际的教育模式,恶性发展的结果只能是使“重智轻体”现象愈演愈烈。
3对照孔子体育教育思想我们应有的反思
3.1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中强调武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为了国家的安危,治国应做到“足食足兵“”教民以战”。可见,孔子把体育实践与崇高的爱国热情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有健康的体魄为基础,博学知识为武装,良好道德品质为保证的全面素质的人才。我们就应该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紧紧扣住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这一脉络,育我们的学生以崇德、博学、强体为一身,使其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3.2排除历史谬误,使孔子思想正本清源发扬光大
历史造成的错误思潮极大地影响了体育应有的地位,孔子的伟大思想被歪曲误导,轻体思潮的蔓延,使体育事业的发展障碍重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排除谬误还孔子思想以本来面目并发扬光大,是每个体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体育之职能,宣传体育之功效,彻底排除人们对体育的偏见。尤其在学校教育中高举“三育并重”的伟大旗帜不折不扣地同轻体思潮做斗争,开创一个人人热爱体育运动,人人珍爱生命,倡导“健康第一”的良好社会氛围。
3.3领导干部应成为实践体育的先行者
我们的领导干部应很好地以孔子为榜样,真正地把体育视为关乎国家兴旺发达的大事情,再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仅要积极倡导体育工作的开民用工业,还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身教胜于言教的体育先行者。只有成为参与者从感情上真正地爱上体育运动,才能从心底里去关爱它、支持它。有了好的带头人体育事业必将大发展。
3.4素质教育不应缺少体育教育
对于德、智、体三者之关系,在《体育之研究》中已有精神的论述“: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孔圣人也把“成人”作为其教育的目标。他们都十分强调三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素质教育的本身就是以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体育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切素质因素的基础。离开了体育讲素质教育是形而上学的教育思想,也必将使素质教育步入歧途。
3.5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忽略了全民体质的提高与发展,忽略了文武兼备的育人思想,必然导致国家的衰败,民族的悲哀。宋朝理学猖獗至极点,致使国破家亡,国君被俘,外族成为中原的统治者。清末的轻体,招徕“东亚病夫”的“雅号”。八国联军的横扫中原,大好河山任人宰割,不平等条约使国家沦为半殖民地,从而使中国蒙受了百年的耻辱。前车之鉴不可不见,家的兴旺与发达有赖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赖于全民体质的优势发展。
3.6体育事业大发展学校体育改革是关键
关键词:实际教学;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10-01
易中天先生写的《中庸的原则》中,在讲孔子中庸的思想时,引用了一次师徒的对话,也是孔子作为教师给学生解惑的过程。
在《论语・先进》中,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怎么能闻风而动?冉有也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当然!听到了,就去做。这下子公西华不懂了。公西华说,先前子路问先生,听到了,就去做吗?先生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现在冉有也问先生“闻斯行诸”,先生却说,既然听到了,当然就该去做。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答案,还截然相反,我实在想不通,因此斗胆向先生请教。孔子说,冉有这个人,胆小怕事,老往后缩,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唱反调”推他一把(求也退,故进之)。子路勇武过人,胆子一个顶俩,爱往前冲,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做减法”要拽他一把(由也兼人,故退之)。在这个过程中孔子根据两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给出不同的解释。这边推一推,那边拽一拽。因材施教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论语》中还有好几处记载。根据《论语・颜渊》篇中记载的内容。颜回、仲弓和司马牛这三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这三位学生都向老师孔子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问仁。
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回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可以说孔子把自己思想的核心内容教给了颜回。朱熹评论《论语》中这一章“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机,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孔子数称“贤哉回也”,表现出对颜回的充分信任和嘉许。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曾经说仲弓有雄才大略,性格仁慈贤德,有帝王之才。因此,孔子从侍奉君主、管理人民的角度分析“仁”。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迟钝。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史记》中说司马牛“言多而躁”,孔子告诉他:仁者说话谨慎,通过解释“仁”来告诫他,促使他以后注意改正缺点。
在《论语・雍也》中子贡也有此问,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辩,善做生意,家境富裕。子贡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孔子教他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教给子贡一个“仁”的方向。
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答案,这两个故事都堪称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典范,也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教。要想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1)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业务能力和道德修为,还需要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研究好学生,有综合、广博的知识结构才能发展好学生。(2)对学生的学情非常熟悉、了如指掌。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结果学生不会的问题很多,留下大量“夹生饭”,老师还埋怨学生太笨,讲了很多遍就是不会。根源在于过高估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不理睬、不了解教育对象而只管闷头教书的做法是教育之大忌。
孔子的这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很有启发。无论搞素质教育还是课堂改革、开发校本课程等,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从个性化教育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教给学生最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本领,这才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巫春英.我国“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价值取向演变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顿李芳.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3]洪笑茹.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4]张彦.论“因材施教”[D].天津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