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8:56: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物理的实验,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物理实验,概括起来可分三种类型:①测量型实验;②验证型实验;③探究型实验。下面我们分别就这些类型进行讨论:
一、 测量型实验
这种实验主要是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这些基本仪器主要包括刻度尺、量筒和量杯、天平、温度计、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但这些仪器的特点都有大致的相同点和一些不同点。比如:都有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一般准确到mm或cm,天平准确到0.1g或0.2g;量筒准确到1ml或2ml或5ml;常用温度计准确到1℃;体温计准确到0.1℃。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同类仪器。在今年中考中这些也是常见的,例如:北京市2012年中考物理第24题天平的使用,25题温度计的使用,26题刻度尺的使用等等。
同时,这些基本仪器使用也要注意,例如:所有的基本仪器的使用前都要先看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的准确程度就与本文由收集整理分度值有关。但也有一些不同,例如:刻度尺要零刻度线,天平、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等要调零,读数时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测量单位等等。
在初中阶段测量型实验除了上面的单独测量外,还有一些如密度的测量,速度测量及电阻测量等等,这些测量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以上这些就是测量型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另外测量型实验又分直接测量型与间接测量型两种。
1、直接测量型实验是指利用有关基本仪器直接测出欲测物理量的实验。如用刻度尺测长度(宽度、厚度),用量筒测体积,用天平测质量,用测力计测力,用温度计测温度,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等。
2、间接测量型实验是指先测出有关物理量,再由物理公式(或原理)计算得到欲测物理量的实验。如测密度时先测出质量m和体积v,再由p=mv 得到密度p ;又如测出小灯泡的电压u和电流i,则由r=ui可得小灯泡的电阻r,或由 可得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p(伏安法)等。例如2012苏州中考物理试卷第30题:按图示的电路图做“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实验.所用器材有:标有“3.8v”字样的待测小电灯、电压恒为6v 的电源、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开关及导线若干。
(1)某学生在实验时,把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位置交换连接了,闭合开关后会造成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烧坏 b.电压表烧坏
c.小电灯烧坏 d.小电灯不亮
(2)另一学生按图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灯不亮,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故障是:____________.排除该故障换用新元件后,闭合开关时,观察到灯闪亮一下后立即熄
灭,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从大到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并将正确操作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
①通过上表数据,可算得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w,还可得出关于灯丝电阻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②当小电灯正常工作时,连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____________ω.
③将两个这样的相同规格的小电灯串联后直接接在6v 电源的两端,两灯消耗的总功率为____________w.
(4)若电压表的0~15v 量程已损坏,只能使用0~3v 量程,其它器材不变,如何测出小电灯的额定功率?
二、验证型实验
验证型实验的特点是通过实验,测出(直接测出或间接测出)需要验证的某条物理规律(或原理)中各物理量的数值,然后找出这些数值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某条物理规律。例如:杠杆的平衡条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光等等。这些实验都要多次实验,但目的不是减小误差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三、探究型实验
探究型实验的特点是通过实验,测出(直接测出或间接测出)需要探究的某条物理规律(或原理)中有关物理量的数值,然后从这些数值之间去寻找关系,从而找出某条物理规律。
例如江苏2012物理中考第29题: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学生通过增减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重来改变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学生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加强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呢?笔者通过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亲近感和愉悦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物理课应从实验引入,设计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的小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集中到探求知识的境界中去。利用身边的自己经常接触的物品进行实验,又会使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
2、改变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靠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学生大多只能被动的听、被动的看,老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倡导“随手取材”的物理实验,由老师和学生自制的教具和物理学具后,很多实验内容可由学生随堂动手做,变被动听为主动学,这样教学中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其次才是一个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探索的平台,引导学生把探索学习进行到底。
3、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通过“随手取材”的物理实验,提高了学生实验比重,是增强学生自主活动的有效途径,是探究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学生随堂、随时、随地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起到了教具的补充和延伸作用。对学生实践意识的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的策略
1、明确实验目的
任何一个实验教学都应该有它的主要目的。没有目的,实验就没有指向性,实验就毫无意义,更谈不上实验的有效性。只有明确了实验主要目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才有据可依,才可能发挥实验的最大效益。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时,对该实验的目的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找出实验的主要目的所在。并且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实验主要目的来开展实验教学。物理实验目的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挖掘:
①获得知识与技能:依托物理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操作、思考、分析,学生可以从中获得非常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包括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操作技能,观察技能等。
②体验过程,学会方法:对于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体验实验的乐趣,也能感悟实验过程中的困难,使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熏陶。通过实验操作、设计,学会仪器使用方法,实验记录方法,进一步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③培养能力:任何物理实验,离不开观察、分析、归纳,只有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才能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得到培养,实验能力不断提高。
2、强化实验教学探索性,培养学生想象力
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要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猜想,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牛顿正是根据苹果落地现象猜想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用实验去验证,这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3、扩大实验教学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实验过程要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引出实验步骤,独立选择实验器材,独立进行操作实验,独立设计记录表格,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尤其是能在别人看来没有问题或不能问题之处提出有些新意或有价值的问题,体现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实验方案,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是否可行,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修正,脑的活动不断纠正着手的失误,手的操作同时也不断修正脑的错误,手脑结合,相得益彰。因而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手脑的有机结合是物理实验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适应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要求。
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好奇心 实验
一、背景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最大的魅力所在是实验。实验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以及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以及学生在物理小组中的自主探究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形象具体的实验过程而记住某些相关的结论、实验步骤,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
二、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成为同学们学到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手段,而以前的教育模式: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看实验过程,教师提出实验结论,学生记住这些结论,就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这样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根本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在这样的教育下根本就没有几个学生能独立探究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为学生根本就没有问题可提,没有养成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二)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有趣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我设计了一个喷泉试验,用抽气筒抽出烧瓶里的空气,用带夹子的橡皮管连接烧瓶和盛有红色液体的容器,当打开夹子的一瞬间,奇迹出现了:烧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喷泉;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通过一些学生自己做的小实验,如《小孔成像实验》、《头发飘起来了》、《伽里略温度计》、《自制弹簧枰》等均能起到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效果。
2.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三)运用对比性实验导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学生易于形成片面认识的物理规律,设计针对性强的对比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初中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觉得很简单,似乎没有什么困难,但又往往形成片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中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放在桌子上的书籍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等实例引发,进而做“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演示实验(课本中安排的),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读出小车保持静止时两边吊盘里砝码的重力,并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二力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平衡?”学生往往得出片面的结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时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如下两个有针对性的对比实验: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即用两个小车拼合在一起代替原来的小车实验);②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小车)上,但两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自己否定了原先的片面论断,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通过对比,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本质理解就具体而深刻了。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重视实验操作,促进主动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积极采用让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索物理知识,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现象、研讨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除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实验外,我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将演示实验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如在新授压强一节时,把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践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的面积有关。学生分组实验,再通过表格中的实验结论,进行讨论比较,总结出物理规律。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五)借助实验手段,突破教学难点。比如:一盏“220V40W”的电灯和一盏“220V60W”的灯并联在照明电路里时,哪盏灯亮?学生能回答“220V60W”亮。一盏“220V40W”的电灯和一盏“220V60W”的灯串联在照明电路里时,哪盏灯亮?学生误认为仍然是“220V60W”那盏亮。老师借助实验演示结果是“220V40W”的较亮,它使学生很意外。老师强调指出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引导学生计算出电灯的实际功率得出正确的结论。又如,在讨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各电流表、电压表指示数的变化时,学生常会产生疑惑,借助实验分析,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探索;想象力;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7
近十多年来,由于受到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只是单纯的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并不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但是,物理学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它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并通过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有效地将物理现象本质规律表述出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但要尽职尽责的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更应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学习物理实验,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初中物理。由于实验操作考查已作为中考的必考内容,教师教好学生的物理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扮演好教师角色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和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单纯的以口头式、黑板式的实验教学,应从以往的教师匠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由于物理实验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过程,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在每个实验开始前,教师应该做好备案,实验前准备,将实验所用器材,所需实验原理图,实验步骤,实验中所注意的事项,及实验分析,及实验数据处理等,并提前亲自动手预做实验,在讲授知识的做到得心应手。
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
物理实验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诱导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同时,积极去思考和反思实验过程及结论。由于初中学生实验中有一大部分是测量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为了防止学生在实验中会懒于思考或不求甚解,满足于简单机械操作的倾向,需要教师在增强实验过程的启发方面动脑筋。由于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动手做实验太少,实验素质低,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从头到尾全程指导。如在观察“摩擦起电”规象时,在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应备好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大胆的尝试,亲自动手去感应,比如学习“摩擦起电”这一章节时,让学生每人人手一根塑料棒、玻璃棒、碎纸屑、丝绸、毛皮等,实验必备物品,根据老师相应的提示做到例如:①丝绸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近对碎纸屑时会有什么现象?②丝绸摩擦过的两块塑料棒,在相互接近时,又有什么现象?③把用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棒相互接近时?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加入把塑料棒换成玻璃棒时,所产生的现象是否一致,通过观察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做实验的产生的现象,思考形成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摩擦起电有一定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
通过此实验的教学,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死背理论,而是通过实验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动手做了出来,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学生乐于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而不是单纯的看老师演示避免了学生上课不集中的弊端,对学生而言,理解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三、强化实验教学探索性,培养学生想象力
由于学校的物理实验器材有限,不能满足教材中的实验要求,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遇到新颖的物理问题时,不应着急说出答案,应该让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可靠的方法,如在学习如学习测量单个硬币厚度几周长,及不规则的物体(小石子、笔帽)的体积等。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简便,既能准确的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得出答案,准确简便。如测量硬币厚度及周长是学生不难想到累加法,测量法,和借助其他外物求解法等。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教师应及时的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牢记五个要素:及观察、操作、记录、分析和整理。(1)观察,是通过感官感知。测量一个物体的厚度,先观察应该用哪种仪器测量既准确又简便,并提醒学生在选择仪器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分度值,及确认该仪器在用之前是否完好无损。(2)认真操作,是学生实际动手探究的具体过程。要求学生一定要以严谨的态度严格按规则和要求进行操作。由于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若不按规则和要求操作,不仅实验错误,还会损坏仪器,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和-接线柱接反会把指针打弯,超过量程可能会烧表等,因此,实验操作前要先画好电路图要求,按电路图连接,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待老师检查无误后再动手测量。操作过程中,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应及时给予指导。(3)记录,是在实验中,正确地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数的视角、读取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位)和准确的记录。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应注重实验事实,不能随意改变实验数据,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分析,是实验过程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者不同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的结果不同。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的思维。如做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由于不同小组学生选用的天平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老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结果不同可能是读取液体体积的读法错误(老师演示错误读法),一般是由于误差导致结果不同,为了实验结果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小的天平和量筒,选用液体的体积接近于量筒的量程等。(5)整理,是实验的收尾工作。实验完毕后器材的归类、整理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能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新课改 与时俱进 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47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先行者,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最密切的,而教学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师生双方的通力合作,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处理好师生关系并选择最贴合学生学习现状的教学方法则是教师教学中首先需要遵循的教学之道。随着新课改的施行,众多高校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案,以便于更好地贴合新课改的相关教育教学要求,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便于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占据优势,大多档慕淌ν往选择采取“题海战术”和“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认为这是对学生的学习最佳的帮助。当然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学习及其考试中曾经起到过效果,但是,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当下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综合能力较强的精英化人才,那么相应的我们的人才教育方式就需要随之发生改变。在笔者看来,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与我们考试机制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以往的考试中物理实验题的比分不算大,教师与学生往往都将重点放在了理论题方面,然而新课改的实施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得不随之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当前学习的需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使得自己的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大的帮助,因此,在当前阶段物理实验教学的加入在笔者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呢?接下来笔者将重点与大家一同探究这个话题。
首先,教师需要提升自身在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的能力。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们已经习惯了理论知识教学的模式,而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师们一时间难以及时地顺应新的形式,而且很多教师由于长时间不曾进行实验测试,对部分实验内容已经比较生疏。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实验教学,在平时的教学间隙,作为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也要集中时间对教师群体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教师实验教学这方面要着重予以重视。只有确保教师们在拥有好的专业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促使学生们能够在教学中有更好的表现,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教学互动,给学生更多接触实验、参与实验的机会。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们的物理学习提供帮助,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改掉以往的旧习惯,给学生们更多的自我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和了解也是非常有用的。
因为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为了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时间并不多,教师们对学生课堂学习接受能力的高低也不能及时地进行掌握。然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们面临的教学任务也进一步加大,为了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理论内容的了解和把握之外,还需要对学生们的实验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进与辅导。比如说,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检查力度,随时检查学生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和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对课堂实验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选择性的让学生们进行实验过程的解说与练习。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们才能不断地在实验中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在实验中喜欢上物理课程的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自觉的学习和研究欲望,这对于教师进一步开展物理课程教学来讲都是非常有益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学生在学习物理浮力和电池组等内容的时候对知识记忆不扎实,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解释和讲解绝对不如教师拿出实验器材现场演示与浮力相关的实验和电池组相关的实验对学生产生的记忆影响大,而且,在观摩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也会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物理课程学习也将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了。
再次,给予学生更多亲自实施实验操作的机会,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更多的领悟和记忆所学知识,这对于学生们更好地学习物理,提升物理学科学习兴趣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助力学生们能够在物理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努力地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
同时还要在教学中给学生们争取到更多亲自参与实验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寻找“真理”。这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记忆所学知识,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在神奇的物理实验现象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继而有助于学生们“猎奇心理和好奇心”的形成,从长远意义上来看,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这一点与我们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契合的。
关键词:中学物理 实验 学生兴趣 效果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对同一类型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提出多向性、多变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而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能力虽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思维形式明显偏重于具体思维,其发散思维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利用初中物理实验可引导学生广开思路,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所以对初中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完全可行的。下面就如何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谈一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从基本公式、定义出发,多途径、多方位地寻找处理实验问题的方法
即我们实际教学中常见的“一题多解”。也就是说,在基本原理相同的前提下,从已学知识出发,尽可能地挖掘出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可行的测量方法。例如,在测量固体(如:圆柱形金属)的密度实验中,可从公式ρ= m / V出发,用天平直接测量或用弹簧秤间接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用刻度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V,并指导学生将这几种方法进行组合,则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就可有四种。随着学生物理的知识面的逐渐扩大,在学生接受了压强、浮力的概念及杠杆原理后,可引导学生用弹簧秤进行浮力称重法、用杠杆间接称质量法、天平等质量法来测。不仅固体密度测量方法很多,液体密度测量方法也较多,如密度计直接测量法、海尔法(利用连通器原理)、天平等质量法、杠杆法等。最后,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这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都依然是密度的定义式:ρ= m / V ,从而达到“殊途归一”的效果。
二、相同实验目的,通过变换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触角,将多个知识点进行相互沟通和综合,灵活地处理问题
例如,现要求用实验测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
1.如果给你的器材中电流表、电压表均齐全,则可用“伏安法”来直接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X及通过的电流IX,后用公式 即可求得待测电阻RX 。
2.如果给你的器材中缺少了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但多给了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则要用电压表来直接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X,并设法利用串联时电流处处相等的性质来进行间接测量通过RX的电流的大小IX——串联等流法。
3.如果给你的器材中缺少了的是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但多给了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则要用电流表来直接测量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X,并设法利用并联时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的性质来进行间接测量——并联等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兴趣;效率;能力;创新
物理学是一门基于科学实验的自然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刚刚接触物理课程的初中生而言,将物理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等诸多信息传递给学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演示实验也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和规律的有效办法,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方面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以下几点,不难看出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
一、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物理课程对初中学生而言枯燥而又抽象,很多学生时常抱怨初中物理难学、学不会,导致初中学生从一开始就出现偏科的情况。这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出现这种原因主要就在于物理的抽象性让学生难以单纯的依靠文字描述而想象到物理的实际作用。很多时候,物理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看到和经历,但是如果不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将这些抽象的物理理论和概念更生动具体的展现出来,学生很难联系到生活中的片段,造成学的不明白更不用说深刻理解和运用。如果在物理课堂上多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毕竟初中物理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新鲜课程,趣味性的产生比教学内容的掌握更重要,学生兴趣的产生是今后学生学习物理的不竭动力,也是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兴趣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大大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教学目的。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将演示实验作为教学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初中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
二、通过演示实验将抽象理论变得简单形象,提高教与学双向效率
物理课堂上多采用演示实验教学,可以将一些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简单生动,提高物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向的效率。对教师而言,采用演示实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释所花的时间。物理理论和规律如果依靠单纯的口头或者板书形式表达,学生一时半会儿很难吸收掌握,教学质量事倍功半,教师需要不断的重复或者变换方式来灌输。如果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很多物理理论和规律可以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这种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快速联系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经历,从而加深对物理理论和规律的认识。其实,物理课程上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关键是教师如何将学生的思维从课本带入生活,而演示实验则恰好承担起纽带桥梁的作用。从而减少教师为解释物理理论和规律而大费周章,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物理课堂采用演示实验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和规律的掌握及运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感兴趣并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才是成功的教学方式。演示实验对初中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物理的正确理解,能够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因物理课堂中演示实验可以有效提高教与学双向效率,从而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可见物理课堂采用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十分明显。
三、演示实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物理演示实验是为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形象的展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要点。而学生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各种感觉意识和思维能力就被极大的开发出来,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分析能力都会随着演示实验的进行而被不断的提高。在演示前,教师要将演示的目的和要求为学生讲明白,引导学生如何通过演示掌握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伴随演示实验的进行,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演示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类似实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找出课堂上演示环节中没有弄明白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和理解物理要点。一场演示实验的完成,基本可以将某一个物理知识要点准确的传授给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四、演示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的很多知识点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各种演示实验也十分简单,操作方式和实验器材的选择可以很容易就地得到。两只竹筒一根线就能成为演示声音传递的物理实验,类似实验既简单又有趣,能够在趣味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动手操作和选择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做同样一个声音传递的实验,可以用各种器材,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够选择的器材设备来完成,还可以分析选择什么类型的器材能够更好的传递声音。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五、结束语
初中物理需要建立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之上。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过程中来重要方式。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王传银. 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6)
[2] 李彩玉. 浅析目前我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03)
[3] 叶瑞英,胡再国,卢鹏飞,田野中,张志芳. 物理演示实验开放教学的探讨[J]. 物理实验. 2003(03)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妙用实验 巧设实验 活用实验
从我第一天拿到物理教科书的瞬间起,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作为初中物理第一节课的《序言》,谈的既非该本书的学习内容概要,又非物理学的重要意义,而是零零散散的几个小实验,它们之间也没什么联系,从作用上我一直觉得它既不具有引导性又不具有条理性,所以我一直认为它是一个奇怪的存在。编书者的意图到底何在?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答案慢慢浮出水面。因为初中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归根结底是枯燥乏味的,因为学习这件事情既需要动脑分析记忆,又需要动手计算判断,所以,如果一开始就一股脑地把理论知识倾倒给他们,那么很可能就会面临这样一种情况的发生:学生一开始就打退堂鼓,而这对于教师来说,结果就无疑是出师不利,未战先败。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无疑编书者下了一番苦功,即通过教师展示几个物理中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其中奇妙的物理现象。这样无疑是一击即中,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以后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投石引路的作用。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物理实验可以说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首先如果离开了实验,物理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缺乏实用性。其次,物理实验可以说是物理教学中用以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大利器,因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并且可以有效减轻理论学习带来的枯燥感和单调感。
那么到底物理实验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它的巨大魅力呢?
一、妙用实验设问引入,引人入胜
通过实验引入新课,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引入方式,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推崇。可以说,相对于视频、图片等这类引入方式,它一直炙手可热。因为它有着独特魅力。
比如,讲授在八年级下册摩擦力时,以一个奇妙的物理实验开场引入,效果十分显著。该趣味实验内容为“将两本物理书一页页像洗扑克牌一样相互交错夹在一起,然后让班级中的两位大力士各自抓着其中一本物理书书脊的一端,用力往两边拉从而使两本书分开”。实验结果让同学们大吃一惊,这两位大力士竟然无法将两本书分开。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叽叽喳喳地开始讨论,而教师在这里也无需解释,只需加一句:“到底是什么在阻碍两本书分开呢?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结束时可以给老师答案。”引入新课就好了。
惊诧于这奇妙物理现象的学生一扫睡意,注意力立即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因为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对于这种有趣神奇的现象,就像一个开关一样瞬间就把他们脑海中思考的房间打开了,条件反射般地思考为什么。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讲授本节新课,在新的知识点中寻找答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关注度。
这样的实验可以说像一盏灯塔一样,照亮远方。
二、巧设实验实化概念,加深认识
在物理学习中,有很多概念都很抽象,学生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缺乏切身体验,导致学习难度增加,很难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概念。其次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尚未完全发育,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把抽象的概念讲透,使之形象化和生动化,一直是一个难关,而物理实验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困难。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光的反射时,如果一开始就直接抛给学生反射现象及其规律的概念,则很可能造成学生的混乱。造成混乱的原因主要是光线已经反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实感,学生并不能用眼睛看到,无法在他们脑海中与知识点引发共鸣。而教师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比如平面镜、可乐瓶、保鲜膜、激光笔、檀香等,制造一个云雾室,可以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光线,让“光线显形”,帮助学生构建光的反射模型。
这样的实验,让抽象的概念实物化,形象化,既生动又有趣。既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反射现象,又可以为接下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埋下伏笔,一举两得。并且作为分组实验,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举两得。
这样的实验可以说像曙光一样,拨开迷雾。
三、活用实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物理实验被很多教师选用,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对于学生有致命的吸引力,这是传统教育远所不能及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会发现其实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的影子,只是他们从未深入探究。那么在这个已经学习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现象分析,学以致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的大气压时,学生已经通过很多实验感知到了大气压的存在。老师可以拿出一盘田螺,然后每一组发2个尾部开口的田螺和2个尾部未开口的田螺,然后让同学们以2人为一组开始吸螺蛳肉,看哪个能吸出螺蛳肉来。为什么妈妈在做田螺时一定要剪掉尾巴呢?这个小实验获得了非常大的反响,虽简单但是新颖,而且将大气压的知识完美地与生活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于这个小实验非常喜欢,气氛非常热烈,可以说印象深刻,我相信通过这个实验他们永远也不会忘了大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