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民族文化资源8篇

时间:2023-10-02 08:56: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民族文化资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族文化资源

篇1

关键词:扁担 多民族文化 幼儿

创造是人类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每一个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正如陶行知所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的创造潜能在多元文化的区域游戏中得到充分开发。

一、扁担的发现

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可能因为没有上小班的缘故,这班的幼儿整体的水平都比较低,对事物的洞察力也不是很敏锐,上课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加之生活经验不丰富,很多的知识都不知道不明白。所以当我把“扁担”放在表演区时,没有幼儿去关心它,同样也没有幼儿去使用,或者来问老师这是什么或这个如何使用。

但有一天我们进行园本课程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快乐的扁担舞》时,幼儿都非常安静地听着、仔细地观察着舞者。当表演结束后,我还没提问,有幼儿就举手了,他说:“老师老师,他们手里拿的那个在我们表演区里有”,“老师老师,我知道那个叫扁担”,“老师,原来这个是用来跳舞的”……一下子我们班的幼儿都开始在讨论了。

等他们讨论好,我才开始说话并拿出了那根扁担:“小朋友,这个东西叫扁担,那你们说它有什么本领。”一下子都没声音,只有微弱的声音说“不是用来跳舞的吗?”也有不自信地说“好像是挑东西的”,“这个我老家有”……接着我出示了展示扁担用途的图片,小朋友开心地说:“真的是用来挑东西”。“对的,我们的扁担的本领是挑东西,而且今天我们看到扁担还可以回来跳舞呢。”……

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解放幼儿的眼睛。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并且不质疑,不否认,还和幼儿一起学习观察,让我们成为幼儿的合作者,同时,引导幼儿去观察更深层次的东西。

二、扁担的乐趣

认识了扁担,幼儿很兴奋,很好奇。再一次地观看扁担舞时,幼儿都开始认真地听和看,并告诉我“老师我觉得他们的动作很像在挑东西”,“老师他们的音乐很像是扁担打在地上发出来的”,“老师我们可以学吗?”……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我让幼儿先学习用扁担挑东西的动作扁担正反要搞清,要不然会磕到肩,一只手扶着,前后走两步。突然,小朋友喊道:“老师你看轩轩,他怎么像孙悟空拿金箍棒一样在挑东西。”轩轩回答道:“我看到刚才跳舞的人也是这样挑扁担的啊。”我笑了说:“轩轩你上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轩轩示范后,好多小朋友都跟着学了,并讨论道:“这样挑好看吗?舒不舒服?”,“好看”“舒服”“真的好像孙悟空”……

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我告诉他们这个不仅是舞蹈动作,其实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不累也会这样来挑扁担挑东西。在幼儿对这个舞蹈兴趣浓厚时,我告诉他们《扁担舞》是我们少数民族壮族(在之前的园本课程中幼儿已经了解过壮族的文化)特有的舞蹈,这个舞蹈是希望我们的庄稼能丰收,而且跳扁担舞一定要人数是双数的小朋友来跳。

通过少数民族这个舞蹈让幼儿来认识扁担,既增加了幼儿对少数民族的认识,也让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到了提升。因为扁担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非常常见,可是往往会被忽视,加之现在的孩子都很少去外面接触新鲜事物,很多幼儿不认识这些农作工具。

这个活动后,我再次把扁担投放到表演区时,幼儿开始学会用它表演,还会增加各种新的动作,这使我不得不感叹幼儿的创造力。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把多余的扁担投放到娃娃家,想看看幼儿会怎么利用,没想到他们找到两个小桶,前后一挂有模有样地出门上街买东西了。不一会小朋友们回来了,小桶里放着买来的蔬菜水果,嘴里喊着:“开门,开门,我买了好多的东西。”孩子的天真烂漫让我感到很欣慰。如果我们是发现游戏.那么幼儿就是创造游戏。

教师在活动中,要为幼儿营造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尽情地发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发挥他们无限的想象力。

三、扁担的创造

扁担从生活中来到我们幼儿园,它变得多姿多彩,不仅成了舞蹈工具,也成了幼儿游戏的玩具,成为了我们班的一部分。

我们让扁担不在是扁担,它犹如“金箍棒”一样变化多端。壮族娃娃家中围上的小栅栏,您走进一瞧原来是小扁担扎的。表演区的小衣服稳稳地挂在杆子上,原来扁担成了衣服杆子。“一二一二……”这是在干嘛呢?女孩在远处发出银铃般的声音,“她们在跳竹竿舞吧”,“不不不,她们在地上拿的不是竹竿是扁”。幼儿通过平常的经验所得,把相近事物相互转换并加以创造,展现了他们惊人的创造力。

在儿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努力摆脱一切束缚其思想的观念,让幼儿开拓思路,养成多角度、多立场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如:对于扁担这一个事物,要引导他们想出一切可能的作用,努力使他们多动脑筋、多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其创造力。

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影像;传承;转换;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38-02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的许多民族文化已逐步被现代生活方式所取代,而且不再复生。因此,努力搜集、整理、拍摄、记录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积极拯救那些濒危的民间文化,是历史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人们回顾历史、温故而知新、教育现代的“多赢”之举。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除了像故宫、长城一样的文化资源以外,还有像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各种习俗、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主要内容有口头传说和表述。蕴含着民族民间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与物质形态的文化相比,其更注重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承。

一、关于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指的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也就是指包含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资源。如:服饰、手工艺品、生活方式等等。

我们目前生存在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中,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构建世界单边文化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保护和发扬好民族文化。文化所展示的也是人类自身的成长过程。民族化决不是标签,也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一种对传统的创造性的现代化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汉化的影响,各民族的认同感已经被淡化,许多以前存在的民族文化资源也逐渐被人们忘却,被其他新事物所代替。

(一)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的价值

各种信息以及文化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是不会自己流动的,必然要通过一定的介质去实现这种信息的流动,影像就是相当于作为一个这样的介质担任起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关于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的必要性以及价值,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民族艺术在当代背景下实现有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其二,在当代背景下对于民族文化身份的确认,以使其在营造多元共生的当代文化景观中显示自身价值;

其三,对于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当代新的文化阐释,并使之焕发出为更多人所接受的新的美学品质。

结合当下具体的艺术活动以及社会现象,进一步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发现、利用、以及如何展示等问题,则又有一些新的启示与认知。本文着重讨论的是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笔者认识到的当下利用与展示民族资源的意义之一,同时也仅只是一孔之见,不免局限与浅薄。我们看到,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到电视上播放的各种走进、大家跟我来等节目都是这种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像化转化,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影像化转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与风俗,而且使我们对我们的民族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利用影像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及其意义

(一)利用影像发展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

民族文化资源与一般的物质资源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要向产品转化,会更多地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如:古迹文物、民俗风情、皇陵、古镇、特色织锦、饰品等,这些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时,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就不利于本国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播。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绊脚石。

各个民族的文化反映了特定民族的习俗、情感、精神状态和社会生活图景,不同的民族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并为东西方的文化沟通架起桥梁,推进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民俗影视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是民俗研究科学、形象、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对于民俗事象中的外在呈现部分,利用影视手段,能淋漓尽致地鲜活再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民俗影视可称为国家的“形象历史档案”。搜集和展现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无以是向后人和向世界传播和宣传的最好的方式,为世界的交流提供活的影像,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比如说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语言也不尽相同,沟通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利用影像资源我们就方便了很多。中国人民是龙的传人,但是在跟其他国家解释龙时,很多都不能理解,但是当我们把它搬上荧屏,实物再现,很多人就明白了其寓意,知道其对中国的特殊含义。像王力宏的一首“龙的传人”才响彻五湖四海。

在利用影像发展民族文化资源上很多优秀的影片都是其很好的见证。陪伴我们80后长大的一部影片《小龙人》是一个带有一定神话和童话色彩的影片,它的出现无疑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各种文化资源,如:龙、寻母、古老建筑故宫等等。所以说,一部好的影片总比一个说教者更能够教育人,而且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影视作品中很多元素也是在民族文化资源中得到的灵感,像在拍摄土行孙中都是以民间的传说为原型,诸如此类的影片不胜枚举。中国的传统舞蹈“爱我中华”就是结合了汉、彝、藏、壮、蒙、灯、傣、维八个民族的不同特色而成的代表中国特色的舞蹈。

(二)利用影像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给后世们留下了一个了解历史和文化的良好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人们原来的服饰以及用具饰品等等都被现代社会的各种物件所代替。像人们最开始古代的时候人们结婚就是新郎骑着马去迎接新娘,然而现代这种早已成为历史,人们都实行西方的去教堂结婚,穿婚纱等等。影像就将这一文化很好的传递给了我们,在各种古装片中的嫁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原始中国的这一传统。剪纸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特别是在北方,每逢过节都会贴上窗花以示喜庆,我们现代社会的人大多没有见过自己做过窗花,有的可能见过,但也不曾自己动手做过,在有的影视作品中,像:跟我一起来动手中,就给大家讲解了其做法和用途。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就可以看到传统中国的很多民族文化的展现。这无疑是宣传中国最好的方式。同时民民族文化影片对唤醒当代民众文化意识,普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业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很多民族文化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大量珍贵实物遭到摧毁和丢失,所以,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任务迫在眉睫。

三、影视展现对于民族文化资源传播的重要性

把文化搬向银屏已成为民族文化资源展现的重要一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习惯和风俗都有所区别,如何更好的认识各民族的文化以及更好的认识中国,就需要影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了。各民族的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根,值得我们付出一切去拯救。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资源,不仅是使之成为资料,从民族影视片的特点谈民族文化的保护还必须伴以传承和传播,加大对这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像纳西族的东巴文、纳西族谚语以及其长老东巴等,我们也是通过影像的再次展现去认识他们的,这些文字早已不被人们所使用,就算是当地人可能未必有几个认识,但是通过影像的再次展现我们不断看到了其当年的历史,还传承了其古老的文化,文化本来就是一种传承。

我国的云南具有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等特点,并且它更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傣族、白族、回族等等二十多个民族,各个地方的民族文化也不一样,像傣族的服饰都是筒裙,上面是露脐的短装、回族不吃猪肉,因为猪是他们的祖先等等特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在云南文化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得天独厚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必将为云南经济社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本土文化的多样性是云南文化的重要特征,而作为活态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其直接体现。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多样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劳作生活技艺、不同的文化气息(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的支系上述诸方面也不尽相同)都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都有着古老的历史,如果我们去云南旅游,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大街上穿着贴着孔雀磷的服装的姑娘,并有回族食堂等,并且不能说猪肉等等,可能会有点奇怪。但是影视向我们解释并展示了其特征,杨丽萍的《雀之灵》就是很好的例证。向全世界展示了云南的传统文化,《云南印象》是一部介绍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很好的作品,传至全世界。可见,影像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它不是一种伤感的,也不完全是一种惋惜的,它是给后人留下来的。从这个意义出发,“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拍现在,为明天留下现在的一种文化形态”。

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像化转化不仅表现在图片以及各种电影中,在动画片上也有所表现。如我国的动画电影《宝莲灯》与美国梦工场拍摄的《埃及王子》相比较,同是遵循经典叙事模式的作品,《埃及王子》叙述经典的圣经故事;《宝莲灯》叙述救母的“孝”举。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中,民族个性化的角色造型是动画成功的首要因素。日本民族崇尚隐忍的武士道,日常生活中的武士道精神在体育、技击动画表现中尤为明显,如《足球小子》、《灌篮高手》、《圣斗士》等,这些动画的主角是在不断超越自我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另外,宫崎骏的动画渗入了日本民族浓厚的悲剧意识。中国的四大名著也都展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现在众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的民族文化,穿旗袍、练气功、结婚穿古代的唐装等等,这些无疑是中国民族文化向外传播的成功案例。

总之,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文明进步的见证,将极大深化我们对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认识。在回首历史时,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感谢民俗影视片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史料。随着社会现代化前进的步伐,民俗的流变还会或快或慢地发生。我们期待着,更多传统民俗文化遗产,通过民俗影视片展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应多管齐下,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更加具有生命力。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是民族文化精神不断培育和铸造的结果,其形象以多样化形态和个性魅力展示出来,并依附于多元民族文化的根基,保留和呈现出民族的神话、宗教和传统习惯。从美学角度发掘民俗的潜在价值,有利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可以说,民族文化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样式,其现代价值与意义皆在于通过审美想象重新唤回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价值的体认与信仰,重塑现代人的审美和人生理想。唤起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郝朴宁.李丽芳等.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M].上海三维书店,2007.

篇3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研究民族文化是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的灵魂,结合现代创造理念和创造方法则是民艺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广西文脉之传统”,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中国民族艺术的理念设计专家。本文以文脉传承的发展源流为主要之根本,结合时代精神的审美理念,穷源竞流,试从民族文化的开发,运用,及其制作实践和总结归一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进而论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这一历史所承载的永恒命题。

关键词:

民族文化;民艺设计;传承发展

此文为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JGA283此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自筹重点课题《传承民族文化视角的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B088此文为2015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与教改激励立项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JGY24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是集民艺文化与设计基础于一体的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与发展为引导,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行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的再设计。该专业设置丰富多彩且较为综合,使学生得以学习多种绘画技能以及设计基础,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多挖掘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其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中去,为培养成应用型、专业型、研究型复合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学术技能。

一、民族文化开发与挖掘

“民艺”来自于日本著名专家柳宗悦先生“民艺学”中的“民艺”一词。我国著名工艺美术理论家潘鲁生先生在其专著《民艺学论纲》中对“民艺”的界定指出:“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民艺更贴近‘民众艺术’......从艺术学和工艺科学的角度更体现‘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的特征。”“民艺设计”不专指“民众的艺术设计”,而是以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作为创作源泉,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精神和创造理念,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现代产品。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五十六民族,其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在漫长的岁月洗礼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给民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提炼。所以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有关艺术家深入基层采风调查,了解、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习俗、生活习惯,及创造其民族艺术品的信念和深刻的寓意。

二、民间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侧重在对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挖掘、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图形文化元素和符号结合现代产品和设计思维进行设计和转换应用,突出传统文化应用时在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强调设计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从广西个民族的主要器物、图案、服饰、建筑物、手工艺品等物品进行收集、整理、归纳,从其材质、工艺、造型、色彩、构图、纹饰六方面对其图形、设计元素进行提炼,结合现代设计思维与理论,对这些设计元素应用于民艺设计当中,民族图形与民艺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汲取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图形元素之精华,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丰富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的领域与空间,挖掘民族元素文化之广度与深度,获取更大的空间展示与视觉效果。在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语言进行创新现代设计,贯穿现代的思维、理念与民族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之产品。通过本专业的引导开拓,使学生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创造理念与创作方法,掌握民族传统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民族艺术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能力。

三、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

“民艺品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所以工艺品之美属于亲切温润之美。”——柳宗悦。被誉为“民艺之父”的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认为在充满虚伪、流于病态、缺乏情爱的今天,这些抚慰人类心灵的民族艺术最值得感激和弥足珍贵。如今生活节奏加速,各种机械化流水线的高效率高产量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而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往往是人工或手工制作,其设备单一简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一件艺术品。例如广西壮族服饰,设计完成后,通过简单的机器,进行人工加工,一根根线的织布织锦,制作一件衣服需要数月上载。在当今生活当中,车水马龙,各种高效快速的压力当中,人们很难有长时间去做一件低效率的最原始、最古拙的工艺品,所以诸多民族手艺的制作频临消亡。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在思考如何去保护或者挖掘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或者物品的制作工艺,如何去探索设计在民间工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建立起自己行动的方向和模式,侧重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弘扬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技艺,是对民族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的继承与发展,强调手艺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民族文化和传统造物技艺的挖掘和再创造,立足于现代产业和现代产品文化品质的建构和提升,立足于民族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的现代延伸和发展。

四、民艺设计理论梳理与总结

民族民间艺术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缺少理论书籍与相关文字记载,有部分是通过口口相传进行延续,因而有许多民族艺术相继失传。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重视民间设计理论,通过调研采风等形式可将民族设计的有关历史传说、民俗风情及有关设计方法、步奏等知识整理成册,对相关艺术品进行拍照存档。梳理民艺技术经验所形成的理论、民间技艺品诀、典籍文献,总结民艺设计的基本原理规律以及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民艺设计研究提供最为基础理论及价值观念。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立文化之本源”,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设计师。不断的培养突出中国民族传统思想民族性与国际化、现代设计紧密相关的现代创新思维相结合的,新时代紧缺的创新设计人才,为国家设计注入设计的新生力量。

作者:韦倩 张晓翠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参考文献:

[1](日)柳宗悦著.徐艺乙主编.民艺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篇4

(一)生活文化

凉山地区少数民族居民在生活方面的文化非常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在服装文化方面,高山牧区藏族居民的服装较为厚实,一般配有各种各样的珠宝,民族之风显而易见,定居区藏族居民的服装在佩饰与珠宝方面就相对简单。彝族男性的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裤脚上,有大、中、小不同类型的裤脚。然而彝族女性的服饰更具特色,她们的衣服、首饰、帽子等都与其他民族女性相差甚远。总之,凉山不同少数民族在服饰的图案、样式、颜色、工艺甚至是衣料质地上都不尽相同。在饮食文化方面,藏族居民爱饮酥油茶,喜欢吃石板烙饼、牦牛肉、奶酪等,彝族居民喜欢吃坨坨肉、千层荞烙饼、酸菜洋芋鸡,傈僳族喜欢吃核桃仁稀饭、泡酸鱼,不同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饮食文化习惯。在建筑文化方面,彝族房屋瓦板房上的瓦板,是用吊杉树“打”成的。所谓“打”,是加工这种板材时,选取高山冷杉,又称吊杉的巨木,截为段,用砍刀在横切面处开上一刀,用力拉扯,就扯下一块厚薄均匀的瓦板,这种板没有锯痕,刮水耐湿,晒之不裂。是彝族的发明创造,旧社会的土司或富有的奴隶主修房,全用木柱、木隔板、木瓦板建成,其工匠不用尺子、墨线,只用臂排手卡,计算建造,不差分寸。在屋椽等处,全用木头雕刻出牛头,羊头花饰,绘以红、黄、黑三色彩绘,壮观精美。藏族房屋,亦多用木质,绘画则多宗教图案,房顶上有卡钟,房周有经蟠。在交通文化方面,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凉山各少数民族大多会用到竹筏和马出行,与现代化的交通方式相比,这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不过,现今国家的扶贫力度加大,乡村交通得到了提升。

(二)民间文化

在凉山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方面,各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学艺术、音乐、戏剧、体育游戏、美术等,其结构体系非常复杂。例如: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传说、寓言、神话、民歌、谚语等,它们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非常广泛的民族文化。还有磨担秋、射箭、打草叉、赛马、爬灯杆、打水漂、赛马、斗牛、斗羊、斗鸡、打秋千、摔跤等体育游戏,既能锻炼身体,又具有非常强的娱乐性。以及唐卡、泥塑、根雕、蜡染画、版画、岩画等艺术创作形式,它们带给人们的艺术感受各不相同。另外镶边绣、压花、挑绣、平绣、堆绣等刺绣方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其实用价值也在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语言文字文化

凉山少数民族都具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语言文化(如彝族、藏族、回族、满族、傣族、傈僳族、纳西族、苗族、壮族等),而且部分还具有其自身的文字体系,这是非常宝贵的一种文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与融入少数民族。例如:藏族居民历来就有自身的文字体系,另外,我国还在1975年制定了四川《彝文规范方案》,共确定819个规范彝文字,国务院1980年正式批准该方案在四川彝区推广使用。

(四)历史文化

凉山有非常多的文化遗迹,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具有非常大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例如:零关古道、小相岭石板路、喜德登相营要隘、孙水关石刻、会理的鱼乍古渡等。

(五)精神宗教文化

在凉山的少数民族中,除了藏族等民族具有自身非常坚定的精神与外,彝族的精神文化信仰也非常之独特,他们崇信毕摩文化。毕摩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可以说毕摩文化是彝族民族文化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二、在资源开发环境下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作用与意义

(一)保护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完整性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应当具有其自身完整的文化体系,这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使命。每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形成,都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是其先祖在生息繁衍、劳作创造中积累而成的,它凝结了先祖的智慧、汗水、经验、感悟以及各种美好的愿望,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精神与灵魂的传承,其重要程度与宝贵程度完全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所以其文化体系当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缺失。在凉山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对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加以保护,防止其在文化迁移的过程当中出现遗漏、缺失,破坏少数民族文化的完整性。

(二)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当今全球都在倡导多样性的文化发展路线,我国由于是多民族国家,所以在文化的多样性方面占据着非常强的优势,这可以使我国在全球文化的竞争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实,我国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保护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前后也采取了诸多的措施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但是在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文化迁移过程当中,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深深渗透与烙印在其生活中的,只要发生文化迁移,其生活方式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例如:居住、服装、饮食甚至是习俗等,这样一来民族文化的传承就会面临危险,可能被多数民众(汉族)所同化,这是非常不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因此,在凉山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不遗余力地对各少数民族文化加以保护,防止其被同化,使我国的整体文化发展能够保持丰富性、多样性。

(三)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向来讲求的是人人平等、民族平等,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一种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主要表现,这在我国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必须要以团结、平等为基础,以“以人为本”为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要尊重少数民族,平等对待他们的文化与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发展。反之,如果我们不尊重、不保护,甚至是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少数民族文化,就必然会决裂民族之间的情感,甚至引起民族之间的矛盾,这对和谐文化的建设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在凉山资源开发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悉心保护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信仰,以加深民族之间的情感,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

三、在资源开发环境下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与主导性

少数民族文化属于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的文化,在没有他们的同意下,我们不能干预他们自身的文化自由,即使是在资源开发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我们同样需要尊重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的主体性与主导性。也就是说,我们在制定保护策略、实施保护措施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的意愿为主,将他们的意见与看法放在主导地位,不能干扰他们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系,否则就可能违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初衷。

(二)原真性与活态性

每一种少数民族文化都渗透在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生活,它们二者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力求原真性与活态性,即要将其文化的本来面貌原原本本、真真实实地保护下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这些文化继续在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的生活当中得到体现、应用与延续,让其文化能够真正地活起来,这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才有价值、有意义。

(三)全局性与系统性

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文化的全局性与系统性,即少数民族文化的各方各面都要保留下来,不能有所缺失,否则的话其文化体系就会遭到破坏,从文化价值方面来讲损失非常之大,而且不可挽回。所以,不论是生活、历史、风俗、技艺还是宗教方面的文化,我们都应当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全面地保留下来,以确保其文化的全局性与系统性。

(四)长期性与可持续性

其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不论是否在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都应当时时刻刻抓好这项工作。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就处在一种较为“濒危”的境地,即使在没有资源开发的影响下,它们的发展与延续同样困难重重,所以我们必须要长期性、可持续性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使其永远发展、延续。

四、在资源开发环境下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措施

(一)文化搬迁

在资源开发的情况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首先要做的应当是进行文化搬迁,即搬迁保护一些物质性的文化载体,例如: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石碑、石刻,一些在少数民族同胞心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神像等,这些都可以搬动到新的地方,然后再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加盖顶棚、修建庙宇等。因为这些物质性的文化载体对于少数民族同胞而言,一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与信仰和精神相关,所以搬动过程当中的细节问题一定要处理好,最好是在少数民族同胞的配合与指导下完成。对于一些不能搬动的物质性文化载体,如庙宇、古屋、老楼等,就应当原原本本地复制重建,可以将拆卸下来的构件应用到重建当中,这样能够尽可能地恢复建筑物质原貌。

(二)教学保护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其文化体系得以传承与延续,不能再资源开发或是其他任何情况下“断流”,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渗透到教学当中,通过对青少年甚至是幼儿的教育、引导,来加深他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与认识,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将幼儿园或学校环境建设得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可以将传统的少数民族装饰文化应用到环境建设中,按照各民族传统形制对柱头、门框等进行装饰,利用各民族常用的色彩对环境进行涂色。教室内可以挂一些教师和学生一同绘制的民族风情绘画。每周选定一天作为“传统服装日”,当天所有的教师、学生,都要身着自身民族的服装,打扮干净、整洁。总之,要为幼儿创建一个民族文化氛围浓重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加深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每当各民族重大节庆到来时,都要举行相应的活动,加深青少年乃至幼儿对其自身节日文化的了解,开设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向他们清楚讲解其自身民族的由来与发展历史,等等。

(三)人才保护

对于各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艺人,我们应当将其作为“国宝”来对待与保护,因为很多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与民间技艺都掌握在这些人手中,如果这些人得不到保护,很多的艺术与技艺就都将消失,所以说这些人是“国宝”并不过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应当积极地介入,尤其是文化部门要牵头,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艺人进行收罗、统计,并对他们的个人信息以及专长记录归档,为他们提供一些具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岗位,并使其专长得到发挥,体现出他们的价值意义。例如:可以将这些人安排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艺术教育教学,这既有利于学生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与技艺的传承。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这些身怀“绝技”的人组织起来,编纂各民族民间艺术与民间技艺资料,采用文字、照片以及录像的多种形式,记录这些艺术与技艺的创作表现形式,以形成珍贵的文化档案。

(四)立法保护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当中,我们还必须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尤其在资源开发这种比较“刚性”的需求下,我们更需要法律来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力度。梳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方面在人权保障和产权保障方面的空白、漏洞,按照人权、产权层面的文化权利这两条线的思路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体系。要注意:一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使中央、地方,人大和行政系统的法律制度协调一致、权责明确;二是制定一部全国性的、专门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如《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法》。这样的法需界定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享有主体,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方面的职能和责任,及相应的执法主体,特别是财政扶持的力度量化标准,还有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决策的参与权,义务主体不履行职责的责任和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受损的救济措施。地方立法在上位法基本原则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如凉山地区,要更富地方特色,更富操作性。地方立法还要特别注意:一要针对当地具体少数民族文化立法,作细化具体的规定,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国家的民族政策、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二要吸收少数民族同胞代表有效参与立法。参与原则是参与者表达其意愿,了解各种利益博弈,理解和宣传法律精神的重要程序保障,也便于少数民族同胞更了解和保护本民族的民族文化。

(五)推广发展

保护凉山少数民族文化,还应当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推广向市场,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够了解到这些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并积极地参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这是确保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例如,政府可以出面协调当地的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对凉山各个少数民族的特色工艺品、艺术品进行市场化的批量生产,并面向市场进行销售,这一来可以提高凉山少数民族同胞的经济收入,二来可以有效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非常有利于凉山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凉山的国际彝族火把节、彝族服饰业、银制工艺、餐饮业等都做得很成功。

五、结语

篇5

一、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历史悠久,而且在传承过程中依托生活环境不断调整适应,使得民族文化也打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焕发出无穷魅力。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出于海拔、地形等因素,自古以来与外界交流并不频繁,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保持了独特性。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文化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抛开文化这一要素,文化给旅游赋予了精神意涵。但利益至上、竭泽而渔的发展路径,对民族文化保留区的原始风貌产生负面影响。一味追求现代化,使原始景观没有了变幻莫测的神秘感和自然天工造诣的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景观,经济效益取代了外来者的审美效益。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原本是外来者眼中最美丽神秘的,最具有跨文化体验价值的。以目前的审美标准来评判,越原始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越是靠近现在备受推崇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情趣。然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开发缺乏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甚至连民族文化符号都不再常见,自然美的景观变成了普及率极高的人造景观。因此,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尽量挖掘文化的差异性,尽力避免差异的无效性。有差异才有魅力,避免审美疲劳。

二、合理的旅游产业开发路径

(一)文化资源题材整合

文化资源题材的整合,首先要整合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注重民族特色与差异化。文化题材的移植、拓展与整合,将相同文化区域的文化移植,得到借鉴、丰富、深化的目的。文化气息浓厚的旅游景区,应避免呆板的文化展示,避免违背美学。例如人间天堂九寨沟风景区,本身的自然风光已经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因此对于这类景区开发就应突出它的自然风光,一切景区内的设施只是为了方便游人参观游览,适当的挖掘背后的文化背景信息,给它赋予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要特别注意生态保护,一般这种景区生态比较脆弱,游人的往来难免增加其生态系统的压力,为了更好的经营和宣传,一定要重视生态保护工作。

(二)文化旅游产品整合

传统项目的创新需加强。若进行文化堆积式的开发利用,缺少层次细分,易忽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原始风貌才能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与当代工业文明找到契合点,便于旅游者进行跨文化体验,领略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使静态与动态旅游展示相结合。静态的旅游展示项目包括原生态民俗民居、民族文化馆、家庭文化馆;动态的游览项目主要突出其生动性,真人文化展演、文化体验参与、数字化展演等。注重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这也是旅游产业口碑宣传的关键。

(三)旅游空间整合与聚合创新

在旅游空间的维度上,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俗村寨最能够体现文化与旅游开发空间的聚合性,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传承与展示之间的聚合。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切地点场所和物质承担者。民族文化的仪式、节庆、生活起居、手工艺传承等都依托于这一固定场所,也是外来者进行跨文化体验的最佳场所。在民族村寨,日常生活起居与居住环境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凝聚了民族的智慧与传承。注重空间的聚合与创新,可以在原有旅游资源基础上给旅游者创造全新的体验,新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总结与展望

篇6

关键词:地方民族文化;资源;高校;思政理论课

将地方民族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中,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人当地文化和历史背景,强化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将对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首先应坚持目的性原则。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中,我国的意识形态逐渐的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也面临着多元化的挑战。而地方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应积极利用地方教学资源,把握教育重点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教材内容来进行利用,保证地方资源的利用有效性。

(二)针对性原则

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大学生与其他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在文化和专业等方面都有多不同。积极的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要注意应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体,对于艺术性强的学生可以多采取户外时间的活动,通过体验式来达到强化理论教学的目的。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则可以利用地方统计数据等知识点来引导学生进行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创新性原则

在创新性原则中,高校应积极的打破传统常规性思维。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提升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加以利用。同时应坚持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大学时代是学生形成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阶段人,常常会容易受到外界的错误思想诱惑。对此,应将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相应的变化,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来进行相应的教育,真正的利用其民族文化资源,让民族文化资源起到最佳的效果。

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提高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将文化转换成为教材

当前我国高校所应用的思政理论教材都是由国家统一进行编写并发放的。有着科学性、统一性等特点,但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地方特色的学生实际需要。对此,教师可以将思政教学内容与地方民族文化融入到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取案例讲解的方式或是情境再现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当中充分的结合当地民族文化,通过生动的历史再现等形式来让学生体验到更加真实的感受。利用真实的情境来进行教学将帮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理论知识的含义,最终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将文化引入到研究中

科学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具有相应的民族文化素养,同时重视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民族文化研究成果[2]。将这些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思政理论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问题意识,同时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民族文化带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全面的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对我国民族复兴的研究,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教师的主动参与

教师是高校思政理论教学中的最直接参与者。教师的参与对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地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对此,教师应积极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并撰写研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地方性教材,满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此外,应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倾听学生的反馈建议,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及时的找到适合学生使用的新的教学资源。

(四)积极展开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校和相关的政府单位应建立起实训基地。教学实践基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高校长久发展和稳定的需要[3]。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通过具体的商议和规划而形成的,这对学校的未来长久使用将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思政教育过程中由于缺少实践教学的场所,因此高校也比较忽视实践教学。教学基地的成立将围绕学校的思政教育提供稳定的场所,对教育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在实践基地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时间活动,通过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高效思政理论教育的教学有效性提升。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措施。随着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课程的改革推进,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此,教师应重视起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思政理论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在思想上的觉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郭庆.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特色及创新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41—44.

[2]张平增,余友生.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向度”[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4):52—56.

篇7

我国丰富的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中可利用的重要资源。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在课程开发中并未充分利用该资源,导致园本课程建设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从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等不同角度详细论述在园本课程建设中应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并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

园本课程;地区民族文化;策略

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和桥梁,园本课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幼儿发展及幼儿教育质量。幼教工作者应以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民族文化资源与幼儿教育理论相结合,建构适宜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开发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并将其运用到园本课程建设中,以丰富幼儿园教学素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发掘潜能,促使幼儿深入了解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参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优化了民族地区幼儿素质教育及园本课程建设。因而,如何开发地区民族资源并将其融入园本课程建设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并注重其适宜性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了今天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特点。地区民族文化自然而然地产生并隐藏在人们每日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同地区的各个民族在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群体特征等诸多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性。面对身边如此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想要将其转变为适宜幼儿的园本课程,就必须对当地民族文化进行全面了解、系统梳理、深度挖掘。以苗文化为例,在物质文化方面包括,茅屋、“干栏式”楼居、风雨桥、鼓楼等独具苗族特色的建筑、银饰、左衽满襟衣衫、米酒、腊肉、腊肠、刺绣、蜡染等。在精神文化方面,包括民族语言、文学艺术作品、民间游戏、竞技游艺活动、传统节日和等方面。梳理整合的过程就是挖掘资源的过程,经过梳理之后,本地区有哪些民族文化资源一目了然,在园本课程开发时可就地取材,将其渗透到幼儿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利用过程中,千万不能将所挖掘的文化资源一股脑地塞进幼儿园课程中,而是要坚持适宜性原则,要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合进入幼儿园,幼儿感兴趣且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内容作为园本课程建设的储备资源。

二、创设地区民族文化氛围浓郁的活动环境

环境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我们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明确一点,许多民族文化精髓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周围整体环境的熏陶浸染。因而,幼儿园要充分关注活动环境和氛围对幼儿的潜在影响,构建以环境为依托、感受性和体验性兼备的民族文化隐性课程。具体说来,幼儿园应当从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入手,为幼儿创设民族文化氛围浓郁的教育活动环境。从物质环境方面来说,幼儿园内的楼梯、走廊、墙壁、大型玩教具以及班级内主题墙、房顶装饰、区角环境等物质空间可以装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和手工作品,还可以让幼儿亲自参与环境创设,加深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理解。心理环境创设则需要关注到幼儿园中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尤其是在师幼互动方面,教师应表现得平和、民主、有耐心、有爱心,这样的态度有利于建立安全、舒适、信任的心理环境,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幼儿可以更自由、真实地表达想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作为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主体,教师在组织相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动态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感受知识和乐趣,创设具有趣味性、整体性的民族文化活动环境,激发幼儿对本土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构建形式多样的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应开展、编创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将地区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形成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为了使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具整体性、活动性,应以地区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开展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确保幼儿所获经验的相对完整性,提高活动效率。主题活动,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1]幼儿园通过创设主题活动统理整合各种资源,以所搜集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本园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活动主题,构建主题网,组织相应的园本课程活动。例如,以苗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可将苗族的舞蹈、山歌、戏剧等作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学习或欣赏独居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可以学习苗族的特色乐器(如:芦笙)。美术活动中,可利用常见的材料模仿制作苗家特色工艺品,用柔软的纸张代替布料制作蜡染,或是用涂成银色的橡皮泥制作银饰等。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让幼儿走出教室,联合家长、社区,组织幼儿参观蜡染、银饰的制作工坊,让幼儿亲身体验苗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制作。在语言活动中,苗族的一些经典的故事、传说、童谣、儿歌等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素材。除此之外,民族文化资源中还有很多内容可以融入到不同领域的幼儿教育活动中,当然,这就需要活动组织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了。另外,游戏是幼儿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游戏活动十分必要。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收集更多适宜幼儿的民族民间游戏,加以创新、改编,这些趣味性强、形式多变的游戏不仅可以作为幼儿平时嬉戏玩耍的玩料,还可以将其融入幼儿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例如,苗族的“竹竿舞”,好玩的同时可以起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幼儿还可以通过这个游戏了解苗族舞蹈的舞步特点,在玩的过程中配合音乐,可以让幼儿体会苗族传统民乐的节奏和韵律之美。在组织开展区角活动时,也可与地区民族文化相结合,音乐活动区、美工区、阅读区等区角内加入民族文化的元素和内容,不仅丰富了区角活动,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四、大力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园本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有效合作,在园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幼儿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教师,使其逐渐形成系统、科学、敏锐的课程意识,进一步发展幼儿园整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幼儿应当在自主、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身经验主动构建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幼儿探索意识与学习兴趣的培养,努力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和想象,培养其创造力。同时,教师应将民族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并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另外,教师创编游戏、组织创新活动等实践能力的提升也不能放松。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促使其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加强培训,让幼儿教师学习到更多相关基本理论知识与课程开发技巧,能够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将优秀的教育思想与园本课程相融合,提升教师对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力。还可以利用园内教研平台进行园本课程设计研讨,增进交流与合作,激发教师的群体智慧,并在此基础上,组成研讨团队,面向园外观摩教师公开教学、深入研讨,大力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与课程创新力,为园本课程完整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五、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

社区是幼儿的大舞台。引导幼儿亲身体验社区生活有助于其社会性发展。幼儿园应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与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社区活动,例如:参观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参加民族节日、学做民族工艺美术品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发挥潜能、张扬个性,为幼儿认识、了解周围的人事物提供直接经验,使其萌发探索事物、主动交往的意识,在灵活多样的活动空间与形式中,充分感知身边资源的不同用途。还可以让社区中不同行业或有特长的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或社区活动,例如,请回民家长向幼儿介绍回族的历史及风俗、教幼儿编制传统竹篮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的知识面得以拓宽,对社会生活了解更深入,在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社区各行各业的人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对幼儿园以及教师工作有了更深层的了解,这无疑是对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最有效的宣传,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区配合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形成长期良性互动,进而发挥幼儿园课改的整体辐射效益。

总而言之,建构“适宜发展”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要以自身所在民族文化土壤为基础,开展师生互动、家园联系、社区实践,充分整合民族艺术资源。还要利用分析整理、教学尝试、教学评价等方式促进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科学有效地融入园本课程建设中,建构适合该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园本课程。

作者:王子元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6.

篇8

伴随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并且在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失业率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发展旅游产业实际上是打开一扇开放对外的窗口,塑造良好文化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各产业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一、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历史悠久,而且在传承过程中依托生活环境不断调整适应,使得民族文化也打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焕发出无穷魅力。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出于海拔、地形等因素,自古以来与外界交流并不频繁,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保持了独特性。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文化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抛开文化这一要素,文化给旅游赋予了精神意涵。

但利益至上、竭泽而渔的发展路径,对民族文化保留区的原始风貌产生负面影响。一味追求现代化,使原始景观没有了变幻莫测的神秘感和自然天工造诣的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景观,经济效益取代了外来者的审美效益。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原本是外来者眼中最美丽神秘的,最具有跨文化体验价值的。以目前的审美标准来评判,越原始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越是靠近现在备受推崇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情趣。然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开发缺乏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甚至连民族文化符号都不再常见,自然美的景观变成了普及率极高的人造景观。因此,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尽量挖掘文化的差异性,尽力避免差异的无效性。有差异才有魅力,避免审美疲劳。

二、合理的旅游产业开发路径

(一)文化资源题材整合

文化资源题材的整合,首先要整合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注重民族特色与差异化。文化题材的移植、拓展与整合,将相同文化区域的文化移植,得到借鉴、丰富、深化的目的。

文化气息浓厚的旅游景区,应避免呆板的文化展示,避免违背美学。例如人间天堂九寨沟风景区,本身的自然风光已经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因此对于这类景区开发就应突出它的自然风光,一切景区内的设施只是为了方便游人参观游览,适当的挖掘背后的文化背景信息,给它赋予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要特别注意生态保护,一般这种景区生态比较脆弱,游人的往来难免增加其生态系统的压力,为了更好的经营和宣传,一定要重视生态保护工作。

(二)文化旅游产品整合

传统项目的创新需加强。若进行文化堆积式的开发利用,缺少层次细分,易忽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原始风貌才能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与当代工业文明找到契合点,便于旅游者进行跨文化体验,领略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

同时使静态与动态旅游展示相结合。静态的旅游展示项目包括原生态民俗民居、民族文化馆、家庭文化馆;动态的游览项目主要突出其生动性,真人文化展演、文化体验参与、数字化展演等。注重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这也是旅游产业口碑宣传的关键。

(三)旅游空间整合与聚合创新

在旅游空间的维度上,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俗村寨最能够体现文化与旅游开发空间的聚合性,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传承与展示之间的聚合。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切地点场所和物质承担者。民族文化的仪式、节庆、生活起居、手工艺传承等都依托于这一固定场所,也是外来者进行跨文化体验的最佳场所。在民族村寨,日常生活起居与居住环境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凝聚了民族的智慧与传承。注重空间的聚合与创新,可以在原有旅游资源基础上给旅游者创造全新的体验,新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总结与展望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与传统,有些少数民族还有独特的宗教、语言和文字。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风情与人文,这些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前来游览体验的重要因素。

目前当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具有资本主导、产业融合、数字化营销、休闲娱乐等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也面临挑战。主要是总体战略存在偏差,缺乏品牌效应和有效宣传,若干旅游景区未形成规模效应,各景区之间同质性强,缺乏文化创新,未实现顾客群体分层和市场细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