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8篇

时间:2023-10-02 08:55: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幼儿园中老师是同儿童及家长打交道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乐观开朗的态度,同儿童及家长交流的水平,良好的团队观念及服务精神,积极沟通的方法,情绪控制能力等综合素养比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巧更为关键。所以,学校应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

(一)观念

职业观念是一名从业人员对自身行为的认知、评定及情感等心理的综合反应。雪橇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观念,具体包含以下内容:其一,爱岗、敬业的精神。敬业、爱岗就是需要学生喜爱自己的专业及工作,用严谨、恭敬的态度从事教学活动,喜爱幼教职业,喜爱孩子,具备良好的使命感及责任感;其二,无私、奉献的态度。无私是忘却自身利益,奉献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从事工作时应不计个人利益,用一颗真心对待每一名儿童;其三,执着、创新的观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应具备一份执着,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不畏惧困难。这样在未来的教学中,才可以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帮助学前儿童奠定未来成长的基石。

(二)道德

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业人员在行为活动中应该遵守的标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其一,喜爱工作,喜爱儿童。如果缺少对儿童的喜爱,也就无法真正喜爱上幼教这份工作,从而更不可能在将来做好学前教育职业。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及喜爱感,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浓浓的自豪感,情愿将一生投入教育事业中,为儿童做贡献;其二,以自身为榜样的意识。常言道:身教甚于言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关注这一情况。在从业过程中,应以自身为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成长,培养品行高尚、价值观正确的未来人才;其三,集体荣誉感。学前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以,需要每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及集体荣誉感。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相互合作,共同配合,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进行幼教工作。

(三)能力

职业能力是一名从业人员在行为活动中所体现的才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专业才能。指的是在从业过程中应用的专业知识及方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具备的专业才能主要体现为: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及帮助,掌握儿童的心理变化,执行教学的能力,同家长沟通的能力等;其二,一般才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从业时不仅应具备专业才能,同时还应具备个人一般的才能,例如计算机的使用才能,写作才能,表述才能,组织才能,社交才能等;其三,创新才能。创新才能指的是应用学习过的知识及能力在工作中创建更多的方法、业绩或产品等,创新才能主要包含思维的创新才能、设计的创新才能、管理的创新才能等。创新才能同一般才能和专业才能三者需要相互辅助,相互作用,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一)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熏陶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前,教师应利用多种方法、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育,使学生明确了解学前教育职业的意义及特点,掌握从事学前教育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及相关能力及素养,增强学生们对学前教育职业的认识。可以利用设置讲座、实地参观等方法初步树立学生的职业使命感。

(二)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应聘过程中,同专业知识的成绩对比,招聘企业更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述才能、对事物的看法、对突况的应变、学习能力及成长潜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大型的校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本领,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教师可以举办征文、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文学内涵及表述能力;举办专业知识比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等。

(三)邀请专家、领导举办座谈会,增强学生职业素养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学前教育工作对老师的需求,掌握学前教育老师的文化涵养,提高学生的自身水平,教师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专家及领导举办座谈会,让学生可以零距离的接触相关人士,对将来需要从业的工作细致分析,让学生清楚认识自身,找寻差距,定制学习规划,更自主的开展相关技能的学习。

三、为学生搭建更多平台,促进学生增强职业素质及才能

(一)增强师资教育力量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来讲,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具体包含:能够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优秀的社交才能,同时在创新方面也十分突出。教师应以学生作为主体,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内容,选取相应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完善自身成长,从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重视实践教学的内容

在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们专业及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的内容只要包含:专项实习、实验教学、毕业试岗等。

(三)利用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除了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以外,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及本领。例如:可以让城市的同学深入农村进行短期实习,从而感受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情况,激发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培养勤劳、不怕吃苦的精神。

总结: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其职业素养及能力同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增强职业素养,更好的完善自身成长,同时也为相关教育单位选拔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进行讨论是值得相关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庞文渌.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8).

篇2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

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目标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因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艺术教育的其中一个部分,音乐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音乐素质不是先天具备的,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去充实、完善自己,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音乐教师,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欣赏好的音乐作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要让学生懂得只有不断积累、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成功。所以说音乐教师的素质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努力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刻不容缓。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心理、嗓音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音乐课是一个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的地方,那么,此重任就义无反顾地落在了音乐老师的身上,所以新的形势下迫切要求提高音乐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1.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1.1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首先应具备做一个老师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已成为教师个体道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师德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对我们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2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是一切职业都必须具备的。但针对音乐教师而言,这方面的素质就尤为重要,音乐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直接涉及到一个教师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所以作为一名具备良好素质的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更需要具有适合工作需要的鲜明、健康丰富的个性心理素质,这也是评判一个音乐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素质的关键之一。这里的心理素质,包括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四个方面。

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和业务方面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技术或非技术方面的困难。这时就需要音乐教师确立和完善自己的意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顽强的毅力、足够的耐心去克服合战胜困难和障碍。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尽可能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应该努力表现出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因为音乐是表情的艺术。这种努力谦虚、热爱生活、健康幽默等性格品质,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因素,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是学生效法的榜样。

1.3 音乐教师应具备教育教学能力.作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有具备 了音乐教学的实施能力,才能有效地对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安排组织,使学生在课堂之中有所收获。

音乐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新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而是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音乐教师应具备教学反思能力,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大多数时候,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他会不会教。有的老师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教育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懂教育的规律和方法,缺乏最起码的教育能力。

教师的职业知识和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的统领下,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功效。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它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动作本质的理解。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在教学中没有什么东西的价值比“生命的成长”价值更重要。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教学的能力,是难以维持课堂纪律的,更别提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力、素质的提高了。因此,良好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是完成音乐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也是进行音乐教学的保证。音乐教师除了像一般教师那样要求教学语言内容正确、科学、充实以外,对语言本身的质量更是苛刻。教师教学时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语言必须富有感染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任何作品都是通过教师的言语表达传授给学生的。如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只有启发学生充分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情绪,才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体验;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只有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把作品诠释得引人入胜,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才能使学生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音乐

2.音乐专业素养与能力

音乐艺术是一门集理论性、操作性、实践性、即兴性、创造性为一体的学科,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应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包括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丰富的音乐表现能力,即兴的音乐创造能力及音乐审美的评价能力。音乐教师还应具备音乐听、赏的能力。音乐教师的听、赏能力不能停留在一般的纯感性层面上,而是将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人文内涵同诉诸感性的音响表象在更高的层面上得以整合,进而达到对音乐本文的多层次的理解。

初中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钢琴演奏和即兴伴奏技能,科学的发声和声乐演唱技能,并能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

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水平、乐器演奏技能与识读乐谱技能舞蹈的表演和编排能力 、演唱的知识与技能和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

作为一名称职的音乐教师,还应具备最基本的舞蹈表演和编排的能力。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生舞蹈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舞蹈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游戏,是一种趣味,是一种表现。让学生觉得跳舞就像在做游戏一样。在构思的过程中要设计一些让学生们兴奋感兴趣的“点子”。在编排中,有时还要增加一些趣味性的道具、背景、声音、对白等来衬托舞蹈,这样学生感兴趣了,跳起来就更投入了,舞蹈自然显得更生动了。编排舞蹈如同写文章一样,怎样开头,怎样发展,怎样结尾,结构上要层次分明,有对比、有轻、有重这样的舞蹈才耐人寻味。音乐教师应该做到教做结合,身教言传,学做结合,自主排练,手脑脚并用,教学做合一。这样才能在舞蹈教学和编排中更加的得心应手,才能拿出上层的节目。

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歌唱是人类原始的、本能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人类表达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方式。唱歌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培养音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唱歌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的唱歌不但要求姿势呼吸、发声方法正确,咬字吐字清晰圆润,更要求以情带声。并以此教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在学唱歌曲和音乐欣赏时渗透音乐知识。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使他们逐步学会运用音乐的各种表情手段,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以及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伴奏乐器来表达歌曲的意境,在歌唱中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习惯与方法,帮助并引导学生自信、大方、自然、富有表现力地歌唱。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与教师的衣着,谈吐,仪表,举止等。首先要求音乐教师要仪容仪表 清新端庄具体表现在衣着体现职业特点,清新端庄,整洁美观。发型简洁,发色自然,妆容得体,饰品搭配协调、雅致。

其次要求音乐教师应言谈举止 文明大方就应该做到:谈吐文雅,举止文明,待人接物,真诚坦荡。语言规范,语速适中,语气亲切,语音清晰,语意准确。一个好教师必须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讲话要突出重点难点,语言要充满感情,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师生间微笑交谈,平等沟通;同事间主动问候,热情回应,保持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尊重家长,与家长交谈谦和、诚恳;接待家长热情有礼,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在公共场合 儒雅风度自觉保持良好形象,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尊重风俗,守时守信;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女士优先;举止得体,气质儒雅。

以上是我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浅显看法,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严于律己,勤奋学习,加强自身思想意识和修养,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心理品质,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树立当代教师的良好形象,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实的音乐教师。

本论文通过浅析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主要讲音乐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的素质以及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素质包括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舞蹈表演及编排,乐器演奏及伴奏,演唱技能及水平,以及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通过对以上素质的浅析,使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师自身素质对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以此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以生动、直观的感情途径去感染青少年、影响青少年,使青少年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情感和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 谢嘉幸 、郁文武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 李静、邹广德、陈学星.教师教学指南[G] . 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9.

篇3

一、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工作艺术

班主任归属于教师群体,就教师而言,其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上。作为班级学生的“引导者、学生的朋友、学生成长的关护者”等多重身份并举的特殊教师——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他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热爱学生方面,具体表现为:

(一)责任心是前提

责任心是道德的基点。班主任工作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有责任心的班主任会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才会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爱心唤醒学生的心灵

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爱几乎是唯一的力量。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曾用心理学实验证实过这一点,即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该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

班主任既要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还要注意爱的方式,要把对学生的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以免陷入以下爱的误区:

1.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素质教育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但由于种种原因,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并未得到贯彻落实,国家一再强调要减负,而现实中中小学生不但没有减负反而增负了。这从学生书包的演变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从单肩斜挎书包到双肩书包直至今天可以在地上推着走的书包。班主任要切忌以对学生课业学习负责为理由,放弃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与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2.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觉天平的失衡。爱班里成绩好的学生和听话的乖孩子并不难,难的是爱那些顽皮的学生。教育实践证明: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乖孩子出现了畸形发展的现象,他们长大成人后在适应社会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有很长一段适应期。而恰恰是那些学习成绩中等或中上的较顽皮的孩子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甚至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就。这些说明,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角度全面地去认识并爱这些顽皮的学生。

3.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小学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级的班主任,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了不少的做法,如规定凡自己任教科目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或考了100分的可以当班长。诚然,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做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三)以童心理解学生

小学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级班主任要具有一颗童心。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而小学生的脑还未完全达到成熟水平,这从以下三个指标可以看出:1.脑重。脑重受脑细胞数量的多少、脑细胞的大小和脑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影响,而这些有待个体出生后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走向成熟。成人脑重平均水平约1400克,新生儿脑重平均水平约390克,小学生脑重达到成年人脑重的80~90%。2.脑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脑细胞之间错综复杂的树突和轴突联系不是一生下来就具备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可见,小学生的脑还有一定的可塑性。3.脑电波。小学生脑电波的主要形式是α波,成年人脑电波的主要形式是β波。小学生常富于幻想,常分不清甚至混淆想象与现实。因而他们天真幼稚,常说错话,做错事。但从人一生的发展来看,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以宽容心接纳学生

班主任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全权大使”。儿童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长身体、长思想、长情感、长个性,因此难免会出现错误。对此,一方面班主任不妨用近视眼去看待学生的错误,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另一方面,还要用望远镜去看待学生的错误,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防范于未然;其二,错误发生了,要认真分析根源并指出改正的方向。要做到这些,要求班主任有宽容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荡比惩罚更强烈。”教育实践中因为宽容带来心灵震撼的事例不胜枚举。

二、班主任的职业心理素质与工作艺术

班主任的职业心理素质主要由智能素质和非智能素质两大块构成。其中智能素质主要由知识和能力两块构成,非智能素质主要指班主任的人格特征。

(一)班主任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以及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首先应具备所任教学科的精深的专业知识,上好所任教的课程,这是班主任树立威信的前提。其次,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学生间有个体差异,有些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兴奋点压根不在所要学的某几门功课上。如果班主任在他们感兴趣的某个领域精通,让学生佩服和信服,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能更好地引导他们。

除上述本体性知识外,班主任还应具备丰富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心理学知识。拥有这块知识可帮助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和冲动性,增强自觉性和科学性。

(二)班主任应具备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

班主任除应具备普通老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外,还应具备一些带有班主任工作特色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即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1.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在学校,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班主任的力量平摊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只有几十分之一,这太少了;而家庭中,两个甚至几个家长面对一个孩子,这一教育资源对孩子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善于挖掘这一资源。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重视每次家长会,尤其是第一次家长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基础。

第二,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首先应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学生家长的朋友,尊重对方,沟通起来就变得容易;其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老师们为孩子做的工作等,最好拟一个提纲。这样,家长会产生一种感觉: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很细致、很认真负责。这在感情上拉近了距离,容易沟通。最后还应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通过倾听,可获得许多有效的信息,如家长的教育态度、教养方式、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据此诊断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讲究艺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

篇4

摘 要 科学的选材是成功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基础,怎样选出符合专项要求、有潜质的运动员是取得比赛优异成绩的重要基础和可靠保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跆拳道项目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进行研究;笔者主要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及训练经验,对四川省地市州跆拳道队在运动员选材及培养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地市州 跆拳道 运动员 选材 培养

一、影响四川省地市州跆拳道项目运动员选材的因素分析

(一)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形态因素分析

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训练经验,笔者认为跆拳道运动员选材对象应该具备以下的身体形态:身材修长、体重轻、骨骼细长、骨关节围度较小、腿长躯干稍短、肩稍窄、上肢较细、臀部窄小且向上收、骨盆小、跟腱清晰且较长、足弓明显。当然运动员除了具备了这些优良的身体形态之外,还必须与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匹配起来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二)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因素分析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是保证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复杂的先进技术、战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1.跆拳道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速度耐力

跆拳道比赛中对手的进攻都是带有很强隐蔽性、突发性、速度快,攻防转换快并频繁使用各种进攻防守技术。运动员若没有良好的速度素质,则很难快速完成多次进攻与防守反击技术。与此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才能保持较长时间高强度的激烈对抗。

2.跆拳道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灵敏性和速度力量

跆拳道运动员对于同样一个动作刺激讯号,优秀的运动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反应,反之则要较长时间。由于跆拳道比赛的特点是以脚踢为主,而瞬间的动作速度依赖于全身的爆发力和灵敏性,且力量强则打击的能力强,所以将灵敏性与力量结合起来,再加上自身拥有良好的判断反应能力,进行攻与守配合,就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3.跆拳道运动员应具备优秀的柔韧素质

跆拳道运动员在其他身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柔韧性好的运动员可以作出难度较高的动作,并能在完成动作时保持良好身体形态,而且也有利于速度的发挥。

4.跆拳道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跆拳道运动员的个性心理应具备反应敏捷、思维清晰、应变能力强、善于思考、果断机敏、拼劲足、勇敢顽强、好胜敢拼等特征。因为高水平的跆拳道比赛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心理调控能力和关键时刻能够经受住压力的能力。

二、四川省地市州跆拳道运动员培养对策分析

笔者认为以上指标是对于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和基本身体素质的几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指标。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很多外界因素会导致运动员中途放弃或者退出训练。因此教练员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因素:

(一)教练员应该为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

教练员应该根据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短期、长期训练目标。因为每个运动员只有有了合理的短期训练目标、长期训练目标,才能在每个阶段的训练中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才有动力完成艰苦、枯燥的训练,最终达到或者超越自己的目标。

(二)教练员应不断的开阔视野,不断的充电学习

教练员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了解国内、国际最新的技术走向,并密切配合好省级运动队清楚知道所需运动员的技术要求和男女各个级别的需求情况,以便更好的为省队输送好运动员,培养好苗子运动员。在这里我们基层教练员是否对我们的跆拳道基本技术有非常清晰、透彻的认识就显得非常重要。选出了好的苗子,能否将好苗子培养成我们省队需要的人才就需要我们基层教练员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教学、训练手段,以便让我们的青少年运动员接受到科学、系统的训练。当然我们基层教练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还需要拳跆中心多举办培训学习班,为我们广大的基层教练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

(三)教练员应该和运动员进行更多的交流

教练员在训练以外的时间应与队员成朋友,这样教练员才能与运动员进行更多深入的交流,才能知道运动员心里的想法及变化,才能及时的发现运动员心里存在的问题,以便积极引导和帮助运动员解决问题,提高训练效果。

(四)教练员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

因为教练员面对的运动员都是未成年人,一方面他们自己并不具备决策能力,更多的需要家长的介入;另一方面,教练员只有经常和家长沟通,家长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训练中的表现和各种情况,才能更好的配合教练员教育好运动员。

(五)重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监督

教练员在平时应该让运动员认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一方面只有让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提升了,才有利于他们在以后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为运动员的学习成绩好了,文化程度高了才更利于他在以后的训练中理解、掌握、分析动作技术,并在将来就业时不至于失去自我;另一个方面这样更利于基础运动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为运动队对运动员文化成绩的重视可以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更多信任和肯定。

(六)重视青少年运动员思想品德的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我们的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练员应该适宜的对青少年进行做人、做事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三、结论

(一)笔者认为对基层跆拳道运动员选材,除了注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外,更注重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力量和良好个性心理。

(二)在选好材后,教练员只有给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多与运动员进行交流、经常与家长沟通、不断的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重视运动员文化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运动员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 龚循谦.中国跆拳道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篇5

【关键词】教师;心灵;真情;付出

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教师素质的多样化。教育工作是塑造完美个性的工作,教师的职业是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育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灵素质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教师的社会角色,一方面他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另一方面他还是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同时,他也是学生家长的人;他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以多重身份集一身的教师,就应该具有全面而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作为一名合格且优良的教师而言,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呢?1.积极的工作态度;2.广博的学识;3.全面的教育、学习能力;4.良好的性格特征;5.正确的角色认识和角色期待。

教师对学生性格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的一切心理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学生构成一定的影响。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一是教师要正确面对压力与挫折,并用最合理的方法来排解这些无可回避的压力和挫折,在克服这些困难的同时,也要不断增强抗挫折能力和寻求缓解压力的方法。二是教师的合理认识和心理健康直接左右着对学生的心理塑造情况。

为此,教师应该做到:

1.教师应具备正确的人性观和学生观,要注重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2.教师应具备明确的教育价值观与质量观。

3.教师也应具有人才观和评价观。

教师的情感与心理健康一样,对学生而言,有着极强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情感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一种心理特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一方面,教师的积极情感是其献身教育事业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教师的积极情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同时,教师的积极情感是取得理想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有性格、教学观和教学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与业务素养,这些因素,每一方面都不容忽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足够成为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因素。

故就上述观点而言,教师首先应建立健全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完美的健康的心理去影响、教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应该是学生的教师,更应该是他们的心灵交汇的朋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培养。在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一个合格的自身拥有健康心理的心理医生。

真情的付出,终将会有心灵的交汇。

篇6

1.舆论压力一方面,受部分地区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地区招办信誉下降,社会舆论压力较大,主要是以高考报名录取过程中,现象为主要内容的舆论压力,由于信息保密工作限制,相关工作不可能做到完全透明化,更加令社会中的不和谐声音滋生。另一方面,报名录取制度暂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一些“落榜”考生及其家长会有埋怨招生办部门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招生办后续工作的开展。

2.工作压力鉴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高考考生数量也比较多,因此高考科在工作上的压力相对较大。主要问题有:考生基数较多,数据庞大,审核难度大;集中时间较短,各项工作开展较为急迫,容易忙中出错;工作人员相对较少,难以明确分工。

3.高考现状作为地区高考的主管部门和服务部门,注意地区高考实情是分内事务,同时高考现状也将制约高考科工作的落实。例如,随着近年来社会中一些观念的转变,致使部分家长和学生没能对高考树立起足够的重视,随意填报志愿、信息录入不准确等情况时有发生,为高考科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另外,高考制度的逐渐转型,使得现有的报考制度等与考试模式之间出现一些差距,特别是考生素质高下的评判等问题,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困扰着地区招生办,乃至于各高校招生办。

二、如何构建与落实高考科工作

1.以《岗位制度》为基准,实现业务辐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一分子,高考科工作人员应具备国家公职人员的优良素质,时刻以《岗位制度》为准绳,优先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管理好高考事务、服务于各考生。此外,作为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教育部门,高考科工作人员还应具备相当专业的眼光与能力,能够根据地区高考中的现象洞悉一些教育灵感,及时地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建议。例如,调查分析考生对现有高考各类制度和规定的看法,并得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等。

2.以身作则,弘扬勤政廉洁之风《招生办》以大众娱乐的角度戏剧化地阐述了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黑幕”,虽说只是较为集中地谈论了一些现象,并不一定普遍存在,但却给予了“高考科”工作人员一定的警示和启发。特别是作为一个国家公职人员,更不应当助长诸如行贿受贿、等一系列歪风邪气,而应以身作则,贯彻“八荣八耻”等一系列精神,确保学生信息、成绩、志愿等真实有效,绝不能利用职权胡乱操作、修改,破坏高考科权威形象。

3.加强多方联系,不断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模式一是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包括中学校与各大招生高校,特别是核实招生高校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有可能,还应与学生及家长取得联系,确保每一个环节保险。二是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明确各阶段工作要务,有步骤有规划地完成工作。

三、总结

篇7

一、课程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引导家长为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的一个重要角色,我认为课程咨询师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素质:

1、要有宽广的胸怀,认同每一个孩子都是最好的,都会做到最好。而且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需要个性化的辅导与教育,凸显孩子个性,是为了孩子将来步入社会,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2、要有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善于观察细节,通过言语,动作,外貌,谈吐等一系列的表象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能够引导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中,呈现出一种父母恩,子女债。对叛逆的孩子,要给与适当的批评,展现出我们会帮助家长教育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对那种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的家长,我们要替孩子着急,强烈的帮助孩子展现出求学的欲望。

3、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急家长之所急,忧家长之所忧。

4、要勇于挑战,虚心学习;要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要树立起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

二、课程咨询师沟通技巧

课程咨询师是在课外辅导中第一个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老师,所以课程咨询师和家长的沟通至关重要,我认为课程咨询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掌握一下几个方面:

1、与家长沟通的技巧问家长的问题,必须是闭合性的问题,让家长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是或者否,一般以赞同为主。

2、与家长沟通时的姿态

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中,保持的姿态是要略高于家长,不能过于强势,但绝对不能被动的回答家长的问题,被家长的思路牵着走,因为家长根本没有思路。必须要清晰的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与逻辑思维,引导家长吐露心声,挖掘出家长与学生的需求点,并且要深度的挖掘,从而展开专业性,俘获家长和学生的信任。

3、对尖锐问题的应对

不能完全规避家长提出的问题,但也不能正面回答尖锐的问题。要引导家长靠近我们的思路,插入专业性内容,从侧面渗透答案给家长。

4、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要始终用一颗帮助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家长和孩子,教育问题随时随地的都会存在,每个人都渴望教育,渴望成长。所以就要不断学习,掌握本地所有学校的特点,生源,考分以及教学特点,进度快慢等。

5、做好归纳总结。

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都是不同的,但是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共同点,每次获得家长和学生信任之后,都要归纳自己成功的经验,勇于分享;总结自己的不足,虚心纳谏。

6、做好售后服务。

一次成功的报单,不是获得了多少收入,而是获得了多少转介绍。口碑的传播,做好售后服务,一个老咨询师会做的很轻松。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受教育的时间是12年,孩子身边,家长周围又有很多很多同样的孩子。

7、给后期留有足够的空间。

前期不能为了签单而过分的夸大,过多的承诺,最多只能夸大到60%。与此同时又要不断给后期压力,激励老师和整个团队不断进步。

8、善用普遍性措辞。

篇8

关键词: 幼儿英语教育 存在问题 教师素质 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工具的作用更为重要。在我国,英语学习的日益升温使系统化英语教学逐渐呈现低龄化。2001年中国教育部颁布《英语课程标准》,将从前在初中才开设的英语课程下推到小学阶段,并要求“凡有条件的地方在2005年全部开齐”。日本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认为,0-6岁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有形成两个以上言语中枢的可能性。心理上,幼儿4岁前智力发展最快,是语言敏感期,愿意在生活中使用已学语言;第二语言学习“情感屏障低”,大胆地尝试与试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幼儿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开阔眼界,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发展。笔者针对幼儿园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教材的选择和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方面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二、我国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英语教育要把重点放在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幼儿其他方面素质及能力才能提高。如今的幼儿英语教育并不让人乐观,幼儿所学的英语知识并没有实际的生活意义,幼儿通常采取一些机械的记忆方法。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幼儿英语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1.教育目的过于功利性。

在幼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中,家长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是非常支持的。不管是英语实验班还是英语兴趣班、英语字母、图片卡或英语动画碟片总能引起大多数家长的热情。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经济、政治等各领域与世界的结合越来越密切,英语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因此,家长的这种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家长对幼儿学英语到底又了解多少呢?他们不知道幼儿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哪些特点,有怎样的发展能力和要求,所以往往形成期望值过高,加大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使幼儿形成被强迫学习的不良体验,失去兴趣。如果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学英语,这样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使幼儿失去游戏和发展其他能力的时间。这实在是很让人痛心的局面。而幼儿园一方,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热衷于开展英语教学活动。随着幼儿园体制改革,争夺生源成为幼儿园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幼儿是受教育者,可是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而言,家长是消费者。因此满足家长的需求是举足轻重的。当然并不排斥有些幼儿教育机构也是在进行一种新学科教育的尝试和发展,以幼儿发展为目的的。但也有些幼儿园不顾自身条件和实力,以赢利为唯一目的。这种欺骗家长、不利幼儿发展的行为,导致整个幼儿英语教育的良莠不齐,比较混乱。

2.教育方法上的成人化。

由于部分幼儿英语教师来自各行各业,缺乏幼教经验,导致教育方法上的成人化,“讲授―教读―模仿”,出现了教学不符合幼儿学习语言特点的现象,结果“倒”了幼儿学习英语的“胃口”,英语学习成为幼儿的负担,降低了幼儿日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阻碍幼儿的语言发展,这种英语启蒙教育是失败的。

3.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问题是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最重要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的幼儿园教师英语水平不高。她们缺乏必要的语言交际能力,发音也不够精确,而且重要的是,这部分师资得不到及时的后续培训,势必会影响教育质量。二是教师缺乏必要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指导,难以使英语教学真正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过程易流于程序化、形式化。三是很难找到既合格又合适的英语教师。师范学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愿意到幼儿园任教,而社会上从事幼儿英语教育的人员又缺少必要的幼儿教育知识。

以上几个问题是目前幼儿园在实施幼儿英语教育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幼儿英语教育活动的展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对策。

(1)明确目标,准确定位。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种外语启蒙教育。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训练幼儿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初步能力,为中小学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各地幼儿园在制订英语教学计划时应因地制宜、因园而宜、因人而宜,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认知、学习、生活等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语言习惯的基本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在实施教学前,教师应确定教学目标:幼儿在学习之后听、说、读、写、唱等方面达到什么程度?此外,教师还应具有明确的定位:幼儿英语课程是双语教育还是兴趣班?是语言知识课还是语言实践课?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幼儿英语教学才不至于杂乱无章甚至于迷失方向。

(2)注重发挥母语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幼儿作为初学者在刚接触外语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母语的支持应当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和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但这些辅助手段不足以满流的需要,如果一味地禁止母语的使用,难免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笔者在幼儿园曾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由于受限于单语的要求,有的教师在全英语课堂上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而幼儿也不能明白老师的要求。全英语课堂对师资的要求很高。首先,教师必须能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语言输入,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当高的外语素质。其次,教师还要懂得幼儿的身心特点,能够采用适合幼儿学习特征的教学方法。就我国幼儿英语师资的现状而言,能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教师非常之少。合格幼儿英语师资的匮乏已经成了制约幼儿英语教学质量的瓶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硬性地实施全英语教学,只会适得其反。还极有可能在教师提供的不当的语言环境下形成错误的语音、语调及语言习惯,甚至失去对英语的兴趣。

(3)建立恰当的情景环境学英语。

研究表明,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母语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换句话说即通过自然、具有激励性和有意义的情景交际活动,可以自然习得第二语言。情景环境教学的方法有好多种,比如墙面布置。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中面积最大的画面。它如同一块黑板,上面写着教育内容,能不断地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画面,写成相应的英文句子。如幼儿饭后在楼道内散步,我们画上几个小脚印,写上“Go for a walk”或“Take a walk”这些有趣的画面,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母,却知道是英文。幼儿看到的时候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

三、幼儿英语教材的选择

现有有关幼儿英语的教材多种多样,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也各不相同,有的以图像式情景故事教学为主,有的提倡“环境双语”教学,有的以“快乐英语”为原则,有的则以多媒体体现“动感”。由于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英语热”越来越升温,所以家长普遍关注幼儿学英语。近年来,幼儿英语的读本与音像制品都很多,在书店里、市场上均有出售。各种各样的“ABC”和“剑桥、哈佛小博士”让家长看花了眼,不知道哪一种教材是最好的。

其实,只要看这些教材是否符合以下原则:其一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能成人化;其二是教法、学法得当,不能小学化;其三是可接受性原则,不能负担过重;其四是兴趣法则,重在爱英语,不能强制、强求。

若是符合这些原则,幼儿学英语则是有益无害的,不会影响母语的发展。但是,若违背这些原则,就会产生消极作用,例如对英语产生反感、影响幼儿的整体发展等。

四、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素质和未来能力的发展。那么一个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我们该怎样壮大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队伍呢?

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既应该是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两者缺一不可。幼儿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只懂得英语或者只懂得幼教的人都不可能胜任这个工作。只拥有很高的英语水平,却不懂得幼儿的心理,是难以设计出合适的幼儿英语活动的,教学方法自然枯燥乏味,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师幼互动,幼儿也不可能在活动中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果教师只有幼教经验,粗略懂得一些英语,就担此重任,说出的英语不标准,这对幼儿未来的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具体来说,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较系统的英语学科基础知识。

英语学科基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功能意念知识、话题知识、语言学习理论等。语音知识对于幼儿英语教师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幼儿天性喜欢模仿并且能力较强。利用这一特点,在进行幼儿英语教学时,我们应该重点发展幼儿的听和说两方面的能力。而幼儿模仿最多的对象就是教师。一个幼儿英语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地发音,将造成非常多的不利后果。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能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不纯正的发音无疑是进行口语交流的一大障碍。幼儿如果在交流活动中屡次受挫,信心自然就倍受打击。这与“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恰恰是相违背的。

2.有完备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

幼儿英语教师要具备的教学理论知识包括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幼儿英语教学法等。教学实践知识包括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策略、技巧和语言学习评价理论等。由于受师资水平的限制,现在有些幼儿英语班的教学呈现了中学传统英语教学的特点,整堂课大部分时间教师仍然忙于单词和句法结构的讲解,课后又单调地以一些机械的方法来评价幼儿,如听写和背诵等,缺乏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而不是根据幼儿的心理把教学内容融于游戏、故事和歌曲等趣味性的活动中。这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及对英语的兴趣。从学英语的角度来看,光以幼儿能背多少单词,记住了多少语法规则作为评价准则,自然是非常不理智的。

3.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的前沿知识。

世界知识、文化知识及学科交叉的边缘知识都属于与英语有关的相关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社会人文知识、语言发展知识属于最新的前沿知识,这两者都是一个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随着幼儿英语培训在我国蓬勃的发展,五花八门的幼儿英语教材在销售市场上应有尽有,教师在手握一本教材时必须要有能力结合自己所教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者删减甚至改编。

4.师生合作技能,准确地说指的是师师合作的技能和师生合作的技能两个方面。

在进行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时,教师遇到某方面的困难是难以避免的。正所谓集思广益,如果教师之间能相互积极合作,大多数困难应该是可以解决的。对于师师合作这个观念,很多教师已经接受并很好地在进行。那么师生合作呢?传统教学过程“以教论学”,使学生和学习完全处于被控制,被教师摆布的被动地位和从属地位,幼儿的学习没有自主性。有些教师为了能维持秩序,往往是不苟言笑,或用哄骗的策略让幼儿保持安静,这自然就无法谈师生合作了。合作双方应该是平等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个性优势。如何才能发现幼儿的个性特点呢?在教学中一条不变的原则是: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即使幼儿只有三、四岁。

总之,现代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保证之一。为了使现有的幼儿英语教育科学化、素质化,全面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五、结语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目前,幼儿英语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并采取切实的倾斜性的支持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得到业内专家和学者的理论指导。而这两个方面在现实条件下还显缺乏。现在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热点形成还多是民间行为,政府给予的重视和投入不多。这个领域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人们对学前教育惯常的错误轻视,使很多研究人员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相关的学术探索工作,相应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幼儿英语师资培养研究上,缺乏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对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我们在积极看待未来的同时,务必要做不懈的努力。相信在广大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下,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下,幼儿园英语教育肯定会更加科学和规范。

参考文献:

[1]陈光伟.幼儿英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J].基础英语教育,2005.1:30-33.

[2]张欣.小议幼儿英语教育方法[J].科技资讯,2006.2:187.

[3]唐燕群.浅谈幼儿英语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107-109.

[4]张颖.幼儿英语教育的缺陷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3.9:35-37.

[5]索磊.幼儿英语教育中母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幼儿英语教育中母语的作用,2006.5:124-126.

[6]吴华玲.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10,(24):526.

[7]王鸿秋.幼儿英语教学四法[J].吉林教育,2007.4:49.

推荐期刊
  • 家长
    刊号:12-1254/G4
    级别:省级期刊
  • 好家长
    刊号:32-1616/G0
    级别:省级期刊
  • 家庭教育
    刊号:33-1043/G4
    级别:省级期刊
  • 家庭与家教
    刊号:34-1233/GO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