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8篇

时间:2023-10-02 08:55: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

篇1

由于这次转向对传统心理学的强烈震撼和决定性影响以及语言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不再全力关注知识的起源、认识的能力和限度、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等问题,转而探究语言的意义、语言的理解和交流、语言的本质等。它把语言本身的一种理性知识提升到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地位。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一、传统心理学中“语言”的缺席

在心理学领域,尽管语言是人类表达心理与行为的重要纬度,然而注重实证量化研究的经典主流心理学却没有能够深入探索这一重要元素,以进行这一具有突破性理论的尝试。传统心理学中的语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心理学早期开拓者们无法摆脱传统哲学的束缚。早期心理学脱胎于哲学,虽然冯特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力图从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来确立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但也没有超越传统哲学的基本逻辑,即试图在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中追求意识与心理的本质与规律。心理学力主研究作为科学世界的心理与行为现象,而作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语言就被存而不论了。冯特认为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关于经验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行为主义则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坚持以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而精神分析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无法关注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在心理学中的缺席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传统心理学探究的两大主题是“心理”与“行为”。心理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漫长的学科孕育和演化的历程中,心理学所观照的对象经历了从人的“灵魂”到“心灵”的转变。1879年以后,心理学演变成为研究“意识”之学。到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心理学又成为研究“行为”的科学。60年代以后,心理学已经成为研究“行为和心理”的学问。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不断嬗变和演化,一方面反映和诠释了当时哲人及心理学家所处的时代精神和他们研究旨趣的变化,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汉所说,每一种解说都有哲学观点与文化视角,没有某种哲学观点,你几乎不可能做出一般解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形而上学假定和那个时代的文化意义。西方心理学史家波林、墨菲、黎黑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或是类似的观点,将时代精神视为心理学流派、观点、思想的决定要素和力量。

正是传统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主题决定了“语言”在传统心理学中的失落。语言的缺失在华生的行为主义构架中尤为明显,在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合法研究对象的情境下,语言在其中的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主流心理学对语言毫无关注。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米德就首先将语言问题引入了社会心理学,因为实用主义坚持将经验生活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而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正是承认了语言的重要性。

米德希望经由语言沟通和符号互动这些外在现象去透视人们内在的心灵过程,尤其是人格自我的分化和成长,由此语言问题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米德的创见还不能视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但它无疑吹响了走向这一重要转折的号角。米德对语言学的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基本层面,事实上已经为心理学话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前提,即主体间共享的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人际间借助语言进行交流,但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交流来自不同的心理动因和交往需求,不同的心理动因、情感、认知会表现为各种形态的语言问题。

二、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理论溯源

语言学转向的一个重要理论传统就是法国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破除了主体中心主义的迷思,使得语言从逻辑中解脱。结构主义致力于求证语言学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议题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学为他们提供了某种其所缺乏的严格性,尤其是索绪尔(F. 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被视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发点。这一区分具有广泛的理论蕴含,语言研究从偶然性和语境的局限之中摆脱出来,人类经验同语言象征双重性的密切关系受到重视。

尽管后结构主义在诸多理论立场上与结构主义相悖,但对语言的关注成为两者共同的旨趣。构成后现代知识基础的后结构主义反对一直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逻格斯中心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将意义、实在法则视为不变之物,把它们作为思维和认知的中心。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再现,文字是语言的再现,写作是思维的表达。在后结构主义看来,人们原以为有中心和本源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中心和本源,一切都变成了话语,变成了充满差别的系统,在系统之外不存在所谓的超验所指。

可见,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后结构主义,都极其重视日常生活阐明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这一观念对心理学具有深刻影响。尤其是随着西方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其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这些后现代心理学理论所运用的解释与结构的分析方法,不仅消解了两极因素、二元形式的对立,而且突出了语言在我们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过程还是我们的理解过程,无不渗透着语言的影响。

此外,解释学传统也是语言学转向的重要理论渊源。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哲学主题就是对语言进行哲学关注。语言是经验世界的重要维度,在语言中自我和社会得以展现,语言与现实世界并非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现代的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类运用语言来理解世界和表达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反过来看,语言又是对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的表达。因此,对于语言的分析,就不仅仅是分析人所理解的世界,而且首先是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这后一种分析,就是对理解的理解。由此,哲学解释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看法,即:人创造了语言,但却从属于语言;人创造的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这种角度看,就不是人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构成人的存在。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伽达默尔所说的“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等等,都是对这种观点的不同形式的表达。

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将“语言”问题带入到心理学的尝试则要归功于现象学心理学。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下不少心理学家致力于建构旨在揭示日常生活世界的心理学理论。现象学心理学关注主体间性,强调理解他人行动之时要强调言说者的姿态、声音、字面意义和意图。

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是上述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这一知识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这一知识运动的拓展。但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则直接为洞察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了具体视角。

三、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发生

当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除了其深厚的哲学的渊源和理论背景之外,更有其全面展开的心理学研究的现实基础。

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主要考虑的是语言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功能与关系。心理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的争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语言的表述和解释问题。“语言学转向”的革命意义并不在于彻底否定传统,它与传统心理学的根本区别并不在研究对象上,它同样研究心理和行为,但是它改变了研究的策略,这就是把心理学不只是当作一种知识的体系,更是一种活动的体系,是确定或发现人性意义的活动。既然思想或信念其实就是语言,我们只有通过语言的研究才能把握思想,没有不通过语言表达而独立存在的思想,那么,对于传统诸多纠缠不清的涉及实体或建构的地方,采用“语义上行”的方法,即把所讨论对象的本体论地位悬置起来,而用统一的语言语词进行表达和重新解释并达成一致,从而避免无益的争论,这无疑是一种有利的必要的策略。

话语分析是当代语言学转向在心理学中的反映。传统的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人认识世界、表达观念的符号或工具,能够提供对于世界或事实的准确描述。心理学的话语分析则关注由于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情境不同所导致的歧义性及语用的复杂性。由于人总是借助于语言媒介来理解世界,语言因此成为“意义的家园”,成为人们用以建构世界的有效工具。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话语(语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把话语生成过程的内在心理组织结构看做是人脑中各个相互作用的活动阶段的完整连续体现。按照他的观点,话语的生成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机;第二阶段是思维(相当于现代语言学术语“话语意向”);第三阶段——在内心词汇间接表现出来的思维(相当于现代心理语言学中的话语表达的内部程序);第四阶段——外部词汇意义间接表达出来的意义,或者说是内部程序的实现;最后阶段——意义在词汇中的间接表达,或者说是话语的声学和发音实现。这是维果斯基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之一。他对话语研究的心理学观点不仅是这一方向研究成果独特的总结和综合,他还提出了意义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关于物体意义的概念,关于话语生成过程的启发性思想。因此,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看,维果斯基理应被视作现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事实上,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的立场,在心理学领域不断发展渗透,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当话语分析在心理学中集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于一身时,就为一种“新”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已经形成,这就是从“语言或话语”的考察心理学研究的话语形态、话语伦理、话语结构以及话语生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心理学形态——“话语心理学”。

在心理学领域内,话语研究在理论上的连贯性并非很明朗。目前,这一取向的研究及理论概括基本上围绕着对当下心理学的理论概念、观点或分析实践的批判而展开。“话语心理学”一语的提出,目的在于将这一领域现有的知识发展成一种连贯的话语取向的另类观点,并以此强调:这是一个有关心理研究的可能的范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分析的模型。

话语心理学总的说来关注人们的实践:沟通、互动、争论,以及这些实践在不同场景下的组织。话语心理学被认为是一门体现了语言学转向的“新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有其独特的原则(PP.66~69):第一,许多心理现象被解释成话语的特性。话语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人的。公共话语是行动,私人话语则是思想(thought)。第二,对符号体系的个体的及私人的运用构成了思维(thinking)。而这一运用来自于人际话语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三,心理现象的产生(如情感、决定、态度、人格展露等等)在话语中都有赖于行动者(actor)的技能,有赖于他们在共同体中相关的道德立场以及所展开的故事线索。这些原则的内在意义表明,话语现象并不是隐匿的主体性心理现象的显现。话语现象就是心理现象。话语背后并不存在心之活动的影子世界。人们不过是在人际话语过程中,将私人话语转变为公共话语,亦即将思想转变成行动而已。然而,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人的言语并不是为了回应人的早已存在的、组织良好的思想而说的。人不可能将某种“内在的”意向或思想准确地转换成“外在的”言语表达。因为,正如维果斯基所言,“思”的可能性是在语言中构成的,思维是一种“内部言语”形式。

传统心理学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实体,例如态度、人格等,而谈话、行为都可由这种心理实体生发出来。研究者便是用这些心理实体来解释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这种解释被称为内在心理的解释。话语心理学认为不存在着能够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相反,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所不断建构的。心理自然也是社会的建构,是一种言说的社会实践,而语言则是建构的积极媒介。因此,对话语的关注便不是要从话语中透视出某种客观实体的存在,而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研究关注的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要勾勒出这一言说实践的过程及后果。将话语置于研究的中心,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能够将心理学的关注与社会分析结合起来。传统的心理学将话语与行为、主体、心理过程区分开来。话语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话语的具体过程,而且这些话语实际有着种种的行动取向时,话语的生产者就不仅仅是“主体”,而且是“行动者”,这样一来,对话语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也必然是对具体的心理和行为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而超越内在心理的解释,一方面能够摆脱对实验方法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能够与整体分析结合起来,冲破个体主义研究的樊篱。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发生了。

四、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评价与反思

语言学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理论深层次的、多方位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当代心理学对日常语言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与关注,日常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中的对话,这就把心理学研究引向一个交往世界或者一个对话沟通的世界的,也就是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未主题化、未专业化,人们自在地呈现真实本性活动的世界。从“生活世界”来研究人的心理生活,此时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不是控制、规训,而是人性的解放、和谐与自由(PP.36~38)。心理学不应再去构造能规范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种种理论模式与模型,而是在人们的交往行为和话语活动中启迪心智、激扬潜能,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和实践的阐释发掘出被深埋多年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因此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促使心理学的理论追求开始从本质论转向存在论,在思维方式上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在心理科学观上从自然主义科学观转向社会文化科学观,在文化模式上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只有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实现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并且也只有通过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的展开,才能真正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主体间的关系理解和实现人们的心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互为前提的。

从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背景来看,它是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后现代主义给心理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反思、批判。当代心理学已经面临着后现代的诘难和挑战,出现了一系列结合语言或从语言角度出发,对传统心理学进行的思索和解构。进而使心理学在主观或客观上,主动或被动的“重构”。因此将语言带人到心理学或从语言的关注的角度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解放和颠覆意义。对话、沟通、话语分析、话语伦理都为人们重新审视主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视角。这一影响甚大波及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至于话语分析成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立场[9]。语言学转向最有价值的形式在于具体考察语言和认知、思维和心理活动之间的交叉地带,以及从语言学理论的视角为主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宏观的启迪。

篇2

由于这次转向对传统心理学的强烈震撼和决定性影响以及语言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不再全力关注知识的起源、认识的能力和限度、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等问题,转而探究语言的意义、语言的理解和交流、语言的本质等。它把语言本身的一种理性知识提升到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地位。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一、传统心理学中“语言”的缺席

在心理学领域,尽管语言是人类表达心理与行为的重要纬度,然而注重实证量化研究的经典主流心理学却没有能够深入探索这一重要元素,以进行这一具有突破性理论的尝试。传统心理学中的语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心理学早期开拓者们无法摆脱传统哲学的束缚。早期心理学脱胎于哲学,虽然冯特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力图从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来确立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但也没有超越传统哲学的基本逻辑,即试图在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中追求意识与心理的本质与规律。心理学力主研究作为科学世界的心理与行为现象,而作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语言就被存而不论了。冯特认为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关于经验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行为主义则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坚持以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而精神分析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无法关注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在心理学中的缺席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传统心理学探究的两大主题是“心理”与“行为”。心理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漫长的学科孕育和演化的历程中,心理学所观照的对象经历了从人的“灵魂”到“心灵”的转变。1879年以后,心理学演变成为研究“意识”之学。到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心理学又成为研究“行为”的科学。60年代以后,心理学已经成为研究“行为和心理”的学问。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不断嬗变和演化,一方面反映和诠释了当时哲人及心理学家所处的时代精神和他们研究旨趣的变化,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汉所说,每一种解说都有哲学观点与文化视角,没有某种哲学观点,你几乎不可能做出一般解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形而上学假定和那个时代的文化意义。西方心理学史家波林、墨菲、黎黑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或是类似的观点,将时代精神视为心理学流派、观点、思想的决定要素和力量。

正是传统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主题决定了“语言”在传统心理学中的失落。语言的缺失在华生的行为主义构架中尤为明显,在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合法研究对象的情境下,语言在其中的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主流心理学对语言毫无关注。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米德就首先将语言问题引入了社会心理学,因为实用主义坚持将经验生活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而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正是承认了语言的重要性。

米德希望经由语言沟通和符号互动这些外在现象去透视人们内在的心灵过程,尤其是人格自我的分化和成长,由此语言问题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米德的创见还不能视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但它无疑吹响了走向这一重要转折的号角。米德对语言学的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基本层面,事实上已经为心理学话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前提,即主体间共享的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人际间借助语言进行交流,但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交流来自不同的心理动因和交往需求,不同的心理动因、情感、认知会表现为各种形态的语言问题。

二、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理论溯源

语言学转向的一个重要理论传统就是法国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破除了主体中心主义的迷思,使得语言从逻辑中解脱。结构主义致力于求证语言学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议题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学为他们提供了某种其所缺乏的严格性,尤其是索绪尔(F.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被视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发点。这一区分具有广泛的理论蕴含,语言研究从偶然性和语境的局限之中摆脱出来,人类经验同语言象征双重性的密切关系受到重视。

尽管后结构主义在诸多理论立场上与结构主义相悖,但对语言的关注成为两者共同的旨趣。构成后现代知识基础的后结构主义反对一直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逻格斯中心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将意义、实在法则视为不变之物,把它们作为思维和认知的中心。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再现,文字是语言的再现,写作是思维的表达。在后结构主义看来,人们原以为有中心和本源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中心和本源,一切都变成了话语,变成了充满差别的系统,在系统之外不存在所谓的超验所指。

可见,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后结构主义,都极其重视日常生活阐明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这一观念对心理学具有深刻影响。尤其是随着西方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其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这些后现代心理学理论所运用的解释与结构的分析方法,不仅消解了两极因素、二元形式的对立,而且突出了语言在我们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过程还是我们的理解过程,无不渗透着语言的影响。

此外,解释学传统也是语言学转向的重要理论渊源。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哲学主题就是对语言进行哲学关注。语言是经验世界的重要维度,在语言中自我和社会得以展现,语言与现实世界并非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现代的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类运用语言来理解世界和表达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反过来看,语言又是对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的表达。因此,对于语言的分析,就不仅仅是分析人所理解的世界,而且首先是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这后一种分析,就是对理解的理解。由此,哲学解释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看法,即:人创造了语言,但却从属于语言;人创造的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这种角度看,就不是人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构成人的存在。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伽达默尔所说的“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等等,都是对这种观点的不同形式的表达。

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将“语言”问题带入到心理学的尝试则要归功于现象学心理学。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下不少心理学家致力于建构旨在揭示日常生活世界的心理学理论。现象学心理学关注主体间性,强调理解他人行动之时要强调言说者的姿态、声音、字面意义和意图。

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是上述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这一知识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这一知识运动的拓展。但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则直接为洞察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了具体视角。

三、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发生

当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除了其深厚的哲学的渊源和理论背景之外,更有其全面展开的心理学研究的现实基础。

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主要考虑的是语言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功能与关系。心理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的争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语言的表述和解释问题。“语言学转向”的革命意义并不在于彻底否定传统,它与传统心理学的根本区别并不在研究对象上,它同样研究心理和行为,但是它改变了研究的策略,这就是把心理学不只是当作一种知识的体系,更是一种活动的体系,是确定或发现人性意义的活动。既然思想或信念其实就是语言,我们只有通过语言的研究才能把握思想,没有不通过语言表达而独立存在的思想,那么,对于传统诸多纠缠不清的涉及实体或建构的地方,采用“语义上行”的方法,即把所讨论对象的本体论地位悬置起来,而用统一的语言语词进行表达和重新解释并达成一致,从而避免无益的争论,这无疑是一种有利的必要的策略。

话语分析是当代语言学转向在心理学中的反映。传统的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人认识世界、表达观念的符号或工具,能够提供对于世界或事实的准确描述。心理学的话语分析则关注由于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情境不同所导致的歧义性及语用的复杂性。由于人总是借助于语言媒介来理解世界,语言因此成为“意义的家园”,成为人们用以建构世界的有效工具。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话语(语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把话语生成过程的内在心理组织结构看做是人脑中各个相互作用的活动阶段的完整连续体现。按照他的观点,话语的生成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机;第二阶段是思维(相当于现代语言学术语“话语意向”);第三阶段——在内心词汇间接表现出来的思维(相当于现代心理语言学中的话语表达的内部程序);第四阶段——外部词汇意义间接表达出来的意义,或者说是内部程序的实现;最后阶段——意义在词汇中的间接表达,或者说是话语的声学和发音实现。这是维果斯基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之一。他对话语研究的心理学观点不仅是这一方向研究成果独特的总结和综合,他还提出了意义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关于物体意义的概念,关于话语生成过程的启发性思想。因此,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看,维果斯基理应被视作现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事实上,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的立场,在心理学领域不断发展渗透,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当话语分析在心理学中集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于一身时,就为一种“新”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已经形成,这就是从“语言或话语”的考察心理学研究的话语形态、话语伦理、话语结构以及话语生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心理学形态——“话语心理学”。

在心理学领域内,话语研究在理论上的连贯性并非很明朗。目前,这一取向的研究及理论概括基本上围绕着对当下心理学的理论概念、观点或分析实践的批判而展开。“话语心理学”一语的提出,目的在于将这一领域现有的知识发展成一种连贯的话语取向的另类观点,并以此强调:这是一个有关心理研究的可能的范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分析的模型。

话语心理学总的说来关注人们的实践:沟通、互动、争论,以及这些实践在不同场景下的组织。话语心理学被认为是一门体现了语言学转向的“新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有其独特的原则(PP.66~69):第一,许多心理现象被解释成话语的特性。话语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人的。公共话语是行动,私人话语则是思想(thought)。第二,对符号体系的个体的及私人的运用构成了思维(thinking)。而这一运用来自于人际话语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三,心理现象的产生(如情感、决定、态度、人格展露等等)在话语中都有赖于行动者(actor)的技能,有赖于他们在共同体中相关的道德立场以及所展开的故事线索。这些原则的内在意义表明,话语现象并不是隐匿的主体性心理现象的显现。话语现象就是心理现象。话语背后并不存在心之活动的影子世界。人们不过是在人际话语过程中,将私人话语转变为公共话语,亦即将思想转变成行动而已。然而,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人的言语并不是为了回应人的早已存在的、组织良好的思想而说的。人不可能将某种“内在的”意向或思想准确地转换成“外在的”言语表达。因为,正如维果斯基所言,“思”的可能性是在语言中构成的,思维是一种“内部言语”形式。

传统心理学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实体,例如态度、人格等,而谈话、行为都可由这种心理实体生发出来。研究者便是用这些心理实体来解释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这种解释被称为内在心理的解释。话语心理学认为不存在着能够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相反,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所不断建构的。心理自然也是社会的建构,是一种言说的社会实践,而语言则是建构的积极媒介。因此,对话语的关注便不是要从话语中透视出某种客观实体的存在,而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研究关注的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要勾勒出这一言说实践的过程及后果。将话语置于研究的中心,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能够将心理学的关注与社会分析结合起来。传统的心理学将话语与行为、主体、心理过程区分开来。话语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话语的具体过程,而且这些话语实际有着种种的行动取向时,话语的生产者就不仅仅是“主体”,而且是“行动者”,这样一来,对话语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也必然是对具体的心理和行为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而超越内在心理的解释,一方面能够摆脱对实验方法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能够与整体分析结合起来,冲破个体主义研究的樊篱。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发生了。

四、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评价与反思

语言学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理论深层次的、多方位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当代心理学对日常语言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与关注,日常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中的对话,这就把心理学研究引向一个交往世界或者一个对话沟通的世界的,也就是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未主题化、未专业化,人们自在地呈现真实本性活动的世界。从“生活世界”来研究人的心理生活,此时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不是控制、规训,而是人性的解放、和谐与自由(PP.36~38)。心理学不应再去构造能规范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种种理论模式与模型,而是在人们的交往行为和话语活动中启迪心智、激扬潜能,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和实践的阐释发掘出被深埋多年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因此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促使心理学的理论追求开始从本质论转向存在论,在思维方式上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在心理科学观上从自然主义科学观转向社会文化科学观,在文化模式上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只有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实现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并且也只有通过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的展开,才能真正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主体间的关系理解和实现人们的心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互为前提的。

从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背景来看,它是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后现代主义给心理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反思、批判。当代心理学已经面临着后现代的诘难和挑战,出现了一系列结合语言或从语言角度出发,对传统心理学进行的思索和解构。进而使心理学在主观或客观上,主动或被动的“重构”。因此将语言带人到心理学或从语言的关注的角度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解放和颠覆意义。对话、沟通、话语分析、话语伦理都为人们重新审视主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视角。这一影响甚大波及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至于话语分析成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立场[9]。语言学转向最有价值的形式在于具体考察语言和认知、思维和心理活动之间的交叉地带,以及从语言学理论的视角为主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宏观的启迪。

篇3

关键词:本土心理学 天人论 人贵论 善性论 文化契合

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完整和独立形态的心理学,只有散欠的心理学思想,是科学心理学的不成熟的前身。这种“画地为牢”的方式限制了我们对中国心理学的深入全面的分析。

中国心理学根植于中国哲学,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科学心理学有本质的区别,刚才也说过:中国心理学属于生活智慧是通过总结心理生活的直观经验得出的具体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是对心理生活的价值认定,并且只有经过个人的直观体悟才能把握。因此,它常常不是心理生活的知识,而是心理生活的智慧或实在的方式。另外,西方科学心理学以获取人的心理事实的知识为中心,主张“价值无涉”,而中国心理学以解决人的心理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心,关心的是人的生活幸福。

因此,中国心理学是人本化和值价定向的,它关注人丰富复杂的内心生活,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它着重的不是对心理事实的客观说明,而是对心理生活样式的价值判断和构造。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延续最久、传播最广、影响最大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他们不仅相互区别对立,而且相互吸收融合。

从天人论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但并不忽视人,老子曰:“地大、天大、道大,人亦大。”天人伦主要考察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而人贵论则重在考察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其他生物相比,人自有其卓越和优良,《尚书》: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论语》子曰:天地生,人为贵。那么,人以何为贵呢?荀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也就是说:人贵在有理性思维能力,有潜在的道德能力,可以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这是中国传统心理学最为可贵之处。潘菽指出:“人贵论是说,在世界万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东西,因此人也就是最为值得并最有必要由科学来予以研究理解的东西。心理学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忽视自己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即阐明人的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和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没有这样的认识,就会把人与动物以至一般生物混为一谈,以至心理学模糊或完全无视自己最核心的课题。

如果说天人论,人贵论是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将人与自然和动物相比较,从外部确立了人的地位,说明了人获得幸福生活的理由,那么性善论则进一步从微观上阐明人生幸福的内在根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有性恶论,性无善恶论,超善恶论等,但性善论却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如《三字经》开篇即指出“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性善论认为人自出生起就禀承了自然的优良品性,正如康德先天综合判断,人生就是将这些优良禀性逐渐展现,发扬之的过程,比如孟子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强调仁、义、礼、智四端是人的天性,而不是外在于人性,故而孔子说:“吾欲人,斯人之矣”;道家更是强调人的本真状态,即赤子之心,老子指出:“含德之后,比于赤子。”只有减损知和欲,归复赤子,才能把握道,同于大通,佛家强调真如是体,故众生皆有佛性,即便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也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均是说人性皆是善良的,故儒者可以成圣,道者可以成仙,佛者可以成佛!需要指出的是:性善论虽然肯定人的本性,即人的心理起源是善良的,但也仅说明人具备了向优良和幸福生活发展的可能性,要想使此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则需要在现实的社会实践生活中“身以载道”,即实践人生。

总之,性善论将中国心理学导向“人”的心理学因为性善论基于对人的信任,肯定,尊重和宽宽,可以说这使得中国传统心理学是温暖的,充满“人味”的,而不是像西方科学心理学那样,以“实证科学”的方式理解,抑制甚至作研究对象的人。

天人论,人贵论与性善论三者是相互循环和贯通的:循环表现在三论的相互论证,如天人论认为人与自然是相同的,而作为天人相通的基本依据是人是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贵于万物,有在于人具有万物所不具备的先天优良本性,而此本性又恰恰来源于天之禀赋。因而要论证天人论,须以人贵论为前提,而要证明人贵论成立,又须以性善论为基础;当追究性善论的根据时,竟然又是天人论。

贯通则表现在三者在本质上一致,天,人,性都不过是形而上(道)在三个不同层面的表相而已,三者是同质同构的,所以天事与人事,人性与天性,可以相互投射,映照互相沟通。

心理学起源于欧洲,却在美国获得了发展,并且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心理学在内容上是去文化的,在方法论上是实证主义的,是对人类行为所进行的一种独立——依存式的分析。在这种分析中,文化被作为一种准自变量,行为被视为一种因变量。而文化对于本土心理学而言,不被视为一个变量、一个准自变量、一个范畴(如个体的或集体的),或是个体行为的综合。它是个体在与自然和人类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要出现的特质。在本土心理学的性质上,有学者明确指出它具有“文化契合性”。

通过对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及其理论支点的考察,我们认为:天人伦,人贵论,性善论,相互循环,贯通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即“天人合一”观,并固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思想和核心理念,并与中国人的心理生活和行为紧密的契合在一起。进一步说,此三论的贯通融合使中国文化并不表现为坚固的宗教或客观的自然理论,我们无法从这个整体的文化中分离出哪是宗教,哪是科学,哪是实体,哪是理性,哪是自然,哪是人文等因素。因为,这三论在揭示中国人心理生活方面是由表及里,自外而内,层上递进的。这种密不可分文化契合性也说明了中国传统心理学是整体主义而不是还原主义的。

参考文献:

[1]高觉敷主编.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篇4

(一)心理学

顾名思义,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不同的学派都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上,对人的行为和内心都有着相同或者相悖的见解。所以,一般而言,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这一关键词的不同理解,它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性假设以及人性思想。研究心理学要知道心理学的起点与终点是归一的,起点是人,而又归结于人。从人出发的目的就死要知道这个个体对事物的大致看法,这是研究工作的领导方针。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利用科学的观点以及方法阐述人到底是什么,从而可以充分的理解人的实质,这也就是人的本性。

(二)人性相关的争论

我国一些有名的思想家对人的本性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多种人性相关的理论。其中有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1)本性不区分善良与否;(2)本性可以让它善良,有时也可以让它不善良;(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本性,有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的人的是不善良的;(4)人的本性是有善的根源的,可以发展成善良的本性;(5)人的本性天生就是不善良的;(6)人的本性是善良与邪恶的结合体。

(三)人性论假设理论的相关教育观点

显然,各种人性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有的学派都认同环境和教育在人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天生的本性实际上就是人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国内外以及历史观点的分析来看,不同教育和环境背景的学者对人性观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对于自己施教的教育方法以及施教原则也各有千秋。教育理论的依据就是人性论,依靠教育来发展人性是行善论的观点,而依据教育来改变人性是性恶论的观点,还有第三种观点就是通过教育来塑造人性,这是性无善论的主张。但是无论哪种观点都是针对教育的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相应的不同要求。

二、诉求与追问:心理教育的人性意蕴

心理学教育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而言是通过对人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通过对人性的提升而逐渐发展的。心理学教育的本质是最基本的人性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最具有人性化特征的一门艺术,真正的全面体现并构建人性的一种特殊教育。粗略地判定人性的善与恶在心理学教育中已经没有理论意义以及实践价值。所以我们需要成功的转换人性研究的新视角,其中一个比较具有启发性的说法就是人性的积极与消极定向之说。这种说法同性善论和性恶论之说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说法只看重人性里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倘若教育者看待接受教育者的人性定向不同,就非常有可能采用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对于向同一个受教育者施教,对人性持有消极定向的教育者总是习惯于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罪恶方面,而相反,对人性持有积极定向的教育者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对现实的美好倾向。如果是通过马克思注意的认识论来考虑这个问题,那么所达成的一致观点就是:人性这一问题不是给定的,而是发展的、生成的;不是同一的或均质的,而是多样的异质的;不是封闭的或僵化的,而是开放的和变化的。因此当教育者施教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正确的辩证的态度,在全面的理解思考人性的基础之上予以培育和提升。

三、反思与呼唤:心理教育的人性化走向

到目前为止,人们大多所接受的教育目的并不是尽最大可能的开发和完善人性,在这一教育理论下,完全的扼杀了人的主体性存在价值。这种物质化极其严重的教育让教育从业者考虑的只有工资、奖金、职称荣誉、分值等。这种非人性化的教育必然让人们的人性有所缺失,从而相继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网络或者电视新闻、报纸等地方随处可见。现在的人们更加过分的看重物质而请示了精神生活,物质与精神生活很难平衡,每个人都可以意识到,但很难居淤泥而不染,这也是一种现代人的通病。所以我们应该主张以人性发展为目的、以人性的成长为教育目标,培育身心健全的人,最终建立健全的经济与社会。

四、重塑现代人性

篇5

[关键词]现象学; 方法论; 西方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59 ― 02

一、心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论涵义

20世纪初期,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诞生,是其创始人胡塞尔在继康德和斯顿夫之后创立的以先验自我意识为中心的现象学,又称为“先验现象学”,它要求人们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就像第一次看到该事物一样。〔1〕现象学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排斥任何来自权威或是来源于习性的中介,而直接把握事实本身。它要求人们在思维和描述时必须是严格地、精确地,并把纯粹经验作为对象,对其进行所谓本质的观察。总的来说,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其涵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

与实证主义的观点相对立,现象学思想的核心观念是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实证主义以可观察、可被实验证实的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而现象学反对这种观念,并把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现象学的现象,指的是人的意识经验,这种观点把心理学从简单效仿自然科学方法、疏远人性的危机中解放出来,真正的成为关于人的科学。格式塔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受到现象学方法论的影响,主张将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对象,而直接经验包括人的意向、理解、体验、目的、价值、需要等,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2〕总之,现象学强调以人作为研究对象,而实证主义则以科学为研究终点,这也是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纵览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而现象学的观点正与之相符。

(二) 如实描述意识经验

实证主义主张科学的任务是描述,这一点现象学与之相似,但他们对描述的理解并不相同。实证主义将心理现象的描述作为研究任务,而现象学则强调对现象真实的描述,这是一种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不需要任何前提的、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胡塞尔主张这种研究方法应该是依赖直觉的,而不受逻辑思维干扰,是一种本质的直观。如实描述是现象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规定我们应不受任何前提、成见、假设的扰乱,在面对意识所呈现的事物时,对其直接地进行描述。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最能体现出这一方法论的精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主张对主体经验的如实描述,他提出的高峰体验理论就体现了这一观点,即让主体对体验进行真实的描述和感知。

(三) 坚持整体性原则

胡塞尔不赞成将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到人文科学中,他认为现象学所研究的现象本身无需通过外部的观察和分析,而是可以被主体直观、整体地描述的,绝不是若干部分的机械结合,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受此观点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整体心理学,而且“格式塔”一词本身就具有整体的涵义,它是在反对“元素主义”理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将本质的观察化作自然的观察,以整体观与原子观相抗衡;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样坚持从动态的整体观点出发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四) 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原则

实证主义认为研究对象应是可观察和可证实的,因此将许多难以实证的问题排斥在外,体现了明显的方法中心论的原则。而作为反对实证主义而出现的现象学方法论在这一点上同样表现出了相对立的原则,即问题中心原则。现象学主张把研究对象或研究问题放在中心位置。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就曾对方法中心和问题中心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在他看来方法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其意义受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潜能、价值和自我实现等问题所规定。〔3〕

(五) 坚持先质后量原则

许多心理学家因受实证主义思想所影响,主张把可证实性和精确性作为科学的目标,在研究中过分强调定量分析,产生了大量零散的数据,并且实证主义不赞成对经验现象进行因果解释和理论建构,造成在研究中获得的大量数据无法整合,使心理学缺乏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相反,现象学将发现与揭示先验本质作为其目的,因此受现象学所影响的心理学家大多把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质的分析上,但并不绝对排斥定量分析,只是主张以质为中心,当质的经验反复出现时,再从质走向量的研究之路。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质的分析,注重把质的经验变成量的数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主张在把握本质的基础上,然后一步一步趋向“越来越高的确定性,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越来越客观的外部证实运动”。〔3〕

(六) 非还原论

受实证主义观点影响的心理学家,强调运用还原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胡塞尔的现象学也主张还原,但胡塞尔的还原与实证主义的还原有着本质的区别。胡塞尔认为既不能采用传统的哲学的方法,也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应该采用特有的现象学还原法。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对事物进行直接把握的一种直观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面向事实,如实描述。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提倡对心理现象本身进行如实全面的描述,来发现现象本身的结构和关系。〔4〕

二、现象学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一) 现象学与意动心理学

现象学与意动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布伦塔诺作为胡塞尔的老师,胡塞尔必然会受其老师的影响,认为“自我意识”或“纯粹意识”具有意向性,反对内容心理学,以意动心理学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创立了现象学。反之,胡塞尔的现象学又影响和指导了意动心理学。胡塞尔现象学中对意向性的重视,正是布伦塔诺对意动关注的延续。

(二) 现象学与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以批判原子主义的面目出现,“格式塔”一词本身就具有整体的涵义。首先,格式塔心理学派以整体性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感觉元素是抽象的产物,而非直接观察的现象本身。例如,苛勒认为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对直接经验进行研究,才能达到对事物先验本质的揭示;考夫卡也强调应把人格和环境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人格,而且在解释人格与环境的关系时可以用场内力状态的变化进行解释;而曲调的知觉,空间图形知觉的完整与闭合原则、相似性原则,运动的知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整体组织”的客观实在性。〔5〕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组织”思想是通过实验研究的经验概括,受客观素材所支撑的。其次,格式塔心理学采用自然观察法进行研究,即要求个体在特定时间内对观察到的经验材料不加任何修饰,而直接、如实的进行描述。而且在使用内省法对经验进行观察时,研究者应注重感觉经验与当时环境的互动,并尽量使自然经验的原貌能够完整保留。格式塔心理学家重视对经验作如实的描述,用现象学的方法把事物的存在问题悬置起来,存而不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现象还原,直接描述经验以保持经验的原样。

(三) 现象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行为主义将人看成机器,把客体的人当作研究对象,而作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之相对立,对行为主义的观点持批判态度,认为研究的应是主体的人,强调从人的潜能、尊严、价值和人生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整体研究。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使我们从对外部的行为的观察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内部的经验世界,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理论指导生活。胡塞尔的现象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最后一个阶段,胡塞尔把他的研究中心转向了哲学以及人生观实践方面,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他的意向性学说强调对“自我”的主体及其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并对这种对象赋予价值和意义;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强调现象学就是一种为现实服务的哲学,它应该为人类提供高的价值规范,使人更富有人性,使人类生活的更好。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研究整体的人、人的本性、潜能等思想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意向性学说和生活概念的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处。二是作为方法论探求知识。现象学家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一个直接的命题:心理学是对环境里的人的科学研究。这要求直接面对人的现实问题,不被实验室的程序安排所局限;在强调主观性的同时,不把客观性排斥在外;更加重视内部事件,但也不忽视外部因素。如罗杰斯提出的现象场方法,这是让个体对自身的意识体验予以直接描述,使人们获得主观个人世界的方法。〔6〕

(四) 现象学与精神分析

胡塞尔现象学是以先验自我意识为中心,主张应以先验的自我意识或纯粹意识为对象。纯粹现象学的意识概念并不仅仅指心理学中的意识层面的心理现象,而是包含了如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层面所有的心理现象,所以说,无意识是意识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非常重视对潜意识的研究,潜意识是其理论体系中的主要概念,但是他并不排除对意识的研究,只是他看来意识处在次要的地位。现象学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对其的延续。另外,胡塞尔强调自我的先验维度,认为自我处于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而弗洛伊德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提出了心理发展理论,并针对每一阶段详细叙述了其发展特点,这种动态研究的主张也正体现了现象学“生成性”的特点。〔7〕

三、简评

现象学发展初期,其针对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过度强调元素分析和经验实证,提出了用整体观取代原子主义,使心理学从疏远人类心理生活实际的危机中摆脱出来。到了50年代,行为主义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而排斥对意识进行研究,漠视人和人的主体性,针对行为主义的这些观点,受现象学影响的心理学家更提倡心理学要重视人的经验,特别是触及人性的领域,并制订了以问题中心、整体性研究等相应的研究原则,在心理学中掀起人本主义思潮。然而,现象学方法论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过于极端与不全面,对于实证主义的错误,现象学方法论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导致心理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3〕

总之,以实证主义的对立面登上历史舞台的现象学,扭转了实证主义的偏差,抑制了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消极影响,拓宽、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文主义取向的创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冯建军.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现象学方法论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3〕 陶宏斌,郭永玉.现象学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

〔4〕 石春,贾林祥.论现象学视野下的西方心理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

〔5〕 朱宝荣.心理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20XX学年第二学期

称:

乘务心理学

团队/教研组:

师:

使

材:《高速铁路运输心理学》

教案

课题名称

服务与旅客运输服务

授课班级

高铁

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服务与旅客运输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铁路旅客运输的服务意识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导入】

认识心理学

【新授】

一.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基本概念

1.铁路旅客运输服务

2.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特点

二.铁路旅客运输的服务意识

1.树立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服务意念

2.了解旅客心理状态,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讨论、练习】

案例分析:售票员售票情况

【作业】

心理学起源的相关资料

【小结】

通过本章节学习,引导学生们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基本概念并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课后反思】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教案

课题名称

心理学概述

授课班级

XX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重点

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什么是服务?

【导入】

心理学的起源

【新授】

一、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萌芽

中世纪(11-14世纪):中断

15世纪初: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17-19世纪中叶:研究活跃

19世纪后半叶:成为独立的科学

1879年,冯特在莱锡比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冯特将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讨论、练习】

收集心理学起源与发展的相关资料

【作业】

【小结】

掌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课后反思】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概述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旅客的分类和旅客心理的概念

教学重点

明确学习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意义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学的起源

【导入】

观察生活中的心理学

【新授】

一、高速铁路旅客的心理

(一)旅客的分类:

1、按自然构成分类;

2、按社会构成分类;

3、按旅行目的分类;

4、按购买动机分类。

(二)、高速铁路旅客的心理需要

1、旅客的一般心理需要;

2、旅客旅行需要的表现。

二、在高速铁路运输中旅客心理的规律性表现

1.旅客动机的产生

2.旅行交通工具的选择

3.购票

4.去车站

5.进入车站及上车

6.车上旅行

7.到站下车及出站

8.继续乘车旅行

三、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旅客

2.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1)了解旅客心理需要

2)把握旅客的心理需要

四、学习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提高客运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二)提高客运服务工作的针对性

(三)提高客运服务工作的周到性

(四)树立铁路客运服务人员正确的服务观

(五)提高客运管理工作水平

【讨论、练习】

旅客购买高铁二等座车票曾更高等级座的心理分析

【作业】

收集高速铁路旅客运输过程中的旅客心理案例

【小结】

掌握心理学、旅客运输心理学与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关系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基础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本质及其行为特征

了解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

教学重点

能够熟悉服务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个性心理特征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旅客的分类

【导入】

人的本质及行为

【新授】

一、人为学基础理论

(一)人的本质

1、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

2、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二)、人的行为

1、关于人类行为;

2、行为种类;

3、研究人的行为的目的。

二、心理学基础理论

(一)关于心理学

(二)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心理现象与行为

(三)群体心理

1、群体的含义与分类

2、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3、群体的沟通和冲突

(四)个性心理与群体心理

(五)心里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讨论、练习】

服务群体的沟通技巧

【作业】

【小结】

具有通过旅客或旅客群体的行为特征分析其个性心理的能力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基础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管理学理论

教学重点

能够结合群体特点提供个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学基础理论

【导入】

管理学的基础理论

【新授】

一、管理学基础理论

(一)管理的实质与管理学体系

(二)西方管理理论概述

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三)管理现代化的表现

1、管理科学化思想

2、管理民主化思想

3、管理高效化思想

4、管理系统化思想

5、现代市场营销思想

二、消费心理学

(一)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分析

三、管理心理学

四、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具有从心理学、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旅客心理特征的能力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心理过程

教学重点

熟悉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导入】

认识过程包括哪些?

【新授】

一、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

(一)感觉

1.感觉的特征

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3.感觉的意义

4.感受性与练习

(二)知觉

1.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

2)社会知觉

2.知觉的活动过程

3.知觉的基本特征

1)相对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和概括性

4)恒常性

4.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

1)知识经验

2)注意

3)定势

5.知觉与感觉的区别和联系

1)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2)知觉和感觉的联系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能够利用感觉和知觉的特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熟悉人们认识某个事物所需要经历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充分了解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的特征,培养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感觉、知觉的基本特征

【导入】

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新授】

一、记忆

1.记忆的分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为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2)根据记忆的线索划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考的程度划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4)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根据信息加工处理与存储的方式划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2.记忆表象

1)形象性

2)概括性

3.记忆过程分析

1)识记

2)保持和遗忘

3)再认和重现

二、想象

1.想象的功能

1)想象具有预见作用

2)想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补充的作用

3)想象具有替代作用

2.有意想象的种类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

3.想象与创造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能够利用记忆和想象的特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熟悉人们认识某个事物所需要经历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充分了解思维、注意、语言心理活动的特征,培养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记忆、想象的基本特征

【导入】

什么是思维?

【新授】

一、思维

1.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2)概括性

2.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言逻辑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3.思维过程

1)分析和综合

2)比较、概括和系统化

3)抽象和具体化

4.思维形式

1)概念

2)判断

3)推理

二、注意

1.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整合功能

4)调节功能

5)监督功能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紧张度

3)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分配

5)注意的转移

三、语言

1.语言的特征

2.语言的结构

3.语言的种类

4.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能够利用思维、注意和语言的特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掌握各种情感体验对人们认识事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情绪、情感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人的认识过程的基本特征

【导入】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和体验,这些体验属于什么?

【新授】

一、情感过程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基础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4.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5.情绪的种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6.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7.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

4)信号功能

二、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含义

(二)意志行为

1.意志行为的特点

(1)意志行为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

(2)意志行为和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行为过程

1)确定决定阶段

2)执行决定阶段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2.意志和情绪、情感的关系

(四)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

2.坚定性

3.果断性

4.自制性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充分利用情绪、情感达到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目的,通过学习加强自身意志品质的培养。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意识倾向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

能够结合旅客的外在行为表现分析其心理动机及服务需求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导入】

你的个性是什么样的?

【新授】

一、个性意识倾向

(一)人的需要

1.需要的含义

1)需要是对现实要求的反映

2)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

2.需要的运动过程

3.需要的分类

1)从需要的性质分

2)从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划分

3)从需要的范围划分

4.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2)马斯洛的观点

3)需要层次理论的意义

5.人的欲望

1)欲望的种类

2)欲望的特性

(二)人的动机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

2)社会性动机

3.动机的影响因素

1)嗜好和兴趣

2)价值观

3)抱负水平

(三)人的兴趣

1.兴趣的概念

2.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2)兴趣的广阔性

3)兴趣的稳定性

4)兴趣的效能性

3.兴趣的分类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根据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个性意识倾向或其心理特征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旅客的气质特征分析其气质类型进而提供相应服务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哪些?

【导入】

你的期望是什么?

【新授】

一、个性意识倾向

(一)人的期望

1.期望的含义

2.期望心理的产生

3.期望的心理特征

1)表现出一定的期望概率

2)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动力

3)期望心理随客观环境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4.期望理论

(二)人的挫折

1.挫折的含义

2.挫折的产生

1)产生挫折的一般原因

2)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3)对挫折的容忍力

3.挫折行为

1)情绪上的反应

2)防卫的方式

3)环境的不良适应

4.避免挫折的措施

(三)人性

1.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2.人性的假设

1)经纪人

2)社会人

3)自我实现人

4)复杂人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根据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个性意识倾向或其心理特征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意识倾向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旅客的气质特征分析其气质类型进而提供相应服务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哪些?

【导入】

你的期望是什么?

【新授】

一、个性意识倾向

(一)人的期望

1.期望的含义

2.期望心理的产生

3.期望的心理特征

1)表现出一定的期望概率

2)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动力

3)期望心理随客观环境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4.期望理论

(二)人的挫折

1.挫折的含义

2.挫折的产生

1)产生挫折的一般原因

2)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3)对挫折的容忍力

3.挫折行为

1)情绪上的反应

2)防卫的方式

3)环境的不良适应

4.避免挫折的措施

(三)人性

1.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2.人性的假设

1)经纪人

2)社会人

3)自我实现人

4)复杂人

【讨论、练习】

你的兴趣都有什么?你觉得自己现在有欲望吗?你现在需要什么

【作业】

人的动机有哪些?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根据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个性意识倾向或其心理特征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旅客的气质特征分析其气质类型进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哪些?

【导入】

你的气质属于什么类型?

【新授】

(一)个性的形成

1.个性的特点

(1)独特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决定因素,即遗传因素;二是后天决定因素,即环境因素。

3.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儿童时期

2)学生时期

3)走向社会时期

(二)人的气质

1.关于气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

2.气质的类型和特征

气质可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进行划分。

3.气质对管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3)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4)气质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

(三)人的性格

1.关于性格

2.性格的特征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的本质

5.影响性格的因素

1)生理性因素

2)环境因素

6.性格发展的过程

(四)人的能力

1.关于能力

2.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认知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能力与兴趣的关系

1)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划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兴趣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

3)兴趣具有社会制约性

4.能力与知识、技能

1)区别

2)联系

5.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1)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力为基础

2)能力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影响

3)优良性格特点往往能够补偿某些方面能力的弱点

6.能力的个体差异

1)能力的质的差异

2)能力的量的差异

【讨论、练习】

不同类型的人格对应的人物有哪些?

【作业】

性格和气质有何区别?学习气质的相关知识对你有什么指导意义?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气质的相关知识对未来工作有指导意义。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年轻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对旅客群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及年轻旅客心理特征的积极和消极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年轻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人的个性和气质类型有哪些?

【导入】

多大的人算年轻人?

【新授】

年轻是一个中性的词语,指年纪不大者,多指年龄介于十几岁至二三十岁间的人,强调的是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状态的成人。

一、年轻旅客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和消极特点

1.朝气蓬勃勇往直前

2.主动积极、勇于创新

3.类似成人的新需要大量涌现,激起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4.情绪强烈、情感丰富

二、青年自我意识的矛盾

1.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3.求知欲强而识别力低的矛盾

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5.幻想与现实的矛盾

三、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

1.正面心理特征

1)聪明开朗、善于思考,创造力强

2)同情心强,乐施好善

3)办事认真,有进取心

2.负面心理特征

1)依赖性大

2)任性专横

3)自我中心

4)性格孤僻

四、年轻旅客的心理特点

1)热情好动、独立性强

2)维权意识强、态度固执

3)服务要求高、肯提意见

4)自尊心强,情绪易偏激

5)尊重权威、能服从管教

【讨论、练习】

作为年轻旅客你乘坐火车时有何要求?

【作业】

年轻旅客群体有哪些心理特征?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多了解年轻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以便在工作中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本地及非本地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本地及非本地旅客群体的组成及其出行规律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与本地及非本地旅客旅客群体沟通的技巧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年轻旅客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导入】

你对于大连市来说是本地旅客还是非本地旅客?

【新授】

一、本地旅客是高峰客流的主体

在高速铁路交通系统中,本地旅客是主流的旅客群体,在全部客流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1.高峰客流的主体和特点

公共交通工具的客流分布是不可能一直保持均衡的,其中客流最集中、客流量最大的状态就称为客流高峰状态。这种高峰客流状态发生的时段就称为高峰时段;客流高峰的最大客流量就称为高峰流量。

2.高峰客流旅客的心理特征

通勤旅客是高峰客流分主体,正是因为他们将高速铁路作为上下班、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因此高峰客流旅客具有明显的通勤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

1)赶点心理

2)将就心理

二、非高峰时段的本地旅客

三、非本地旅客的心理特征

(一)非本地旅客的分类

(二)旅客的文化修养

(三)一般的非本地旅客

【讨论、练习】

作为本地或者非本地旅客你的心理是什么?

【作业】

高峰客流主体有哪些?其客流特点是什么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根据旅客的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对旅客进行分类。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常见的旅客心理现象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高速铁路运输中旅客的平等心理及从众心理,嫉妒心理表现及其心理特征

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掌握不同旅客的不同的心里特征的外在表现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本地及非本地旅客的心理特征

【导入】

你对自己的相貌、体形满意吗?

【新授】

一、人格心理

不同的人格是造成人们行为表现各异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人格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人格属于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范畴。

准确来说,人格具有3重含义:

(1)人的道德品质

(2)做人的权利与尊严

(3)人的行为模式。

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大性格”是指五种普遍的人格特征:外向性、神经质性、和善性、严谨自律性和开放性。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开放性仅是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这五项特质能够基本确定一个人的性格。

人格心理是最普遍、最常见和最为基础的人类心理活动。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必须认识到:虽然每个乘客的人格都不完全相同,但他们对服务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自己的人格必须得到尊重。

二、平等心理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平等是人类的最基本、最普遍和最常见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理想之一。

一般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的乘客群有:非本地乘客、进城打工族、残疾、体弱、老年乘客等,他们往往对平等服务的要求比较敏感,也最容易产生误解。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思维上的从众定式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心理。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能保持独立性,不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四、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发生、发展,从内心感受而言,一般有3个层次:前期依次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中期表现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败感;后期则表现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恨的发泄行为。

嫉妒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它一定要有第二者或第三者存在,而且这个第二者或第三者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嫉妒者要优越,或虽不优越,却对嫉妒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提出的打开心胸的办法:

想象一下,你来到大海边,大海是取之不尽的,无论你用盆、用缸,甚至是巨盆来

装,都无法把海里的水装完。

想象一下,你行大海里面取你要的水,而别人也在那里取水,而大海是取之不尽的。

【讨论、练习】

从众犯罪是否应得到法律的制裁?

【作业】

什么是人格?简要说明人格的形成过程。

【小结】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换位思考为不同的旅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常见情绪与旅客的情绪表现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的人类情绪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与不同情绪表现的旅客沟通的技巧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什么是人格?

【导入】

你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新授】

一、情绪与情绪控制

(一)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指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反应、认知互动。

(二)情绪的构成

人的情绪活动一般包含以下5个基本元素。

1.认知评估

2.身体反应

3.感受

4.表达

5.行动的倾向

(三)情绪的先天性和后天性

(四)情绪的控制

(五)情绪的调整

1.表情调整

2.人际调整

3.环境调整

4.认知调整

5.回避调整

二、常见的人类情绪表现形式

(一)人类常见情绪

1.七情

2.六欲

3.七情与六欲的差别

(二)人类情绪的基本形式

1.快乐

2.愤怒

3.恐惧

4.悲哀

(三)心理波动与心理调节

1.心理波动

2.心理调节

1)心理调节的十大原则

2)心理调节的四法

(1)暗示调节

(2)放松调节

(3)呼吸调节

(4)想象调节

三、常见的旅客情绪表现

(一)疲劳情绪

(二)焦虑情绪

(三)恐惧情绪

(四)怀疑情绪

1.怀疑情绪无对错之分

2.怀疑情绪的消除方法

1)权威信息

2)公示天下

3)实际效果

四、自我牵挂情绪

五、自笑、自嘲、自言自语情绪

【讨论、练习】

面对就业情况你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作业】

什么是情绪?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情绪包含哪些基本元素?

【小结】

掌握不同的旅客群体或个人的情绪表现,分析其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而提供个性化服务。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旅客的决策与个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6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旅客旅行决策要考虑的因素

了解旅客对旅行服务的期待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不同的旅行阶段旅客的心理需求

能够掌握与不同旅客个体沟通的技巧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情绪包含哪些因素?

【导入】

影响你的出行方式的条件有哪些?

【新授】

一、旅客的决策

旅客产生旅行需求后,就要进行旅行方式的选择,这一步即旅客的决策。

(一)旅客决策的过程

(二)旅客决策的影响因素

旅客的出行方式选择受供给属性和需求属性两个方面的影响。

1.供给属性

2.需求属性

二、旅客对服务的期待

1.旅客运输服务

2.旅客期望

3.旅客期望与旅客满意的对应关系

4.影响旅客服务期望的因素

三、旅客旅行的个体心理与需求

(一)旅客旅行的共性心理与服务

1.旅客旅行总体方面的需要的表现

2.旅客旅行各阶段心理需要的表现

3.旅客旅行心理需要的规律性表现

4.满足旅客旅行共性心理需要的心理服务措施

(二)旅客旅行的个性心理与服务

1.根据旅客气质划分

2.根据旅客职业划分

3.根据旅行目的划分

4.根据旅行行程和旅行性质划分

5.根据旅客自身条件划分

6.根据旅行中的旅行情况划分

7.根据旅客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划分

四、旅客旅行的群体心理与服务

(一)旅客群体的特点

1.心理的认知性

2.行为的联系性

3.利益的依存性

(二)旅客群体的类型

1,松散大群体

2.紧密小群体

(三)对旅客群体心理的服务

1.加强对紧密小群体的管理

2.用亲切、和蔼、礼貌的态度为大群体服务

五、掌握旅客心理的方法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一)掌握旅客心理活动的基础

1.要有明确的思想基础

2.要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要细心、有耐心,有耐力

4.要有迅速、果断的应变能力

5.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

(二)服务方式的改进

(三)掌握旅客心理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旅客旅行的主要心理

2.掌握旅客旅行的具体心理

3.必须注意从站、车的实际出发

4.既要注意重点,又要考虑一般

【讨论、练习】

你觉得影响你的出行选择是什么?

【作业】

旅客群体有什么特点?如何为旅客群体服务?

【小结】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熟悉旅客对服务的期待,了解影响旅客满意度的因素。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的认知能力及其培养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6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影响个人能力形成的因素及能力提高的途径

了解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

教学重点

具有一定的感觉与感知能力

具有一定的注意力与观察力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旅客决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导入】

你觉得你的能力是什么?

【新授】

一、认知分析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自己的感知开始的。认知能力是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一)认知能力培养的意义

1.能够促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促使自觉地调控学习活动,顺利达到目标

(二)加强认知能力学习的策略

1.明确目标,了解认知知识

2.丰富认知体验

二、能力分析

人的能力总是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能力实际上是个体从事活动的能力。

(一)能力的诱发

1.环境诱发

2.参与诱发

3.设疑诱发

(二)能力的形成

1.素质

1)个人素质

2)企业素质

2.知识与技能

3.教育

4.社会实践

5.勤奋

(三)能力的提高

1.牢固地建立起不畏惧失败的信念

2.在思考中积极地进取

3.不轻易为拒绝所打败

4.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具有的主要能力

(一)感觉与知觉能力

1.培养感觉与知觉能力的重要意义

2.感觉与知觉能力的培养

(二)注意与观察能力

1.培养注意与观察能力的重要意义

2.注意能力的培养

3.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记忆与理解能力

1.培养记忆与理解能力的重要意义

2.记忆能力的培养

3.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思维与想象能力

1.培养思维与想象能力的重要意义

2.思维能力的培养

3.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言语能力及其培养

1.礼貌语言在客运服务中的作用

2.言语的感知与理解

3.言语的表达

4.言语能力的培养

5.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言语表达注意要领

四、技能及其培养

(一)关于技能

(二)技能的种类

1.动作技能

2.智力技能

(三)提高联系效率的方法

1.明确练习的目标和要求

2.灵活地运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3.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4.知道练习的结果

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

(四)技能的迁移与干扰

五、掌握旅客心理的方法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讨论、练习】

在日常工作中礼貌用语有哪些?

【作业】

语言在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中的作用有哪些?

【小结】

了解个人素质对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

篇7

    【关键词】  心理治疗 方法

    心理治疗是指依据(某种)心理学的理论,运用(某种)心理学的方法,致力于化解心理症结,促进当事人生活适应和人格健全的专业的(professional)人际帮助活动[1]。

    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三大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占据着重大的地位,并对当时的心理治疗有着深刻的影响。

1.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精神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s. freud(1856-1939),于19世纪末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2]。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经典精神分析过程在正式治疗前需经过试验性分析以确定治疗对象是否适合精神分析;然后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开放阶段,其目的在于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病人必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第二阶段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阶段。随着移情的发展,治疗者要及时进行解释,使病人对他将过去经历和体验投射至治疗者身上的情况有充分认识。第三阶段是解释、修通阶段,这一阶段要使病人能区别医患治疗同盟和被移情歪曲了的现实,能区别医生的实体和他出自幼时情感歪曲的医生形象。并帮助病人对移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着力克服治疗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即其症状所隐藏 的潜在的动机有更为清醒的认识。第四阶段是治疗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中要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依赖问题和拒绝结束治疗的企图,彻底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移情。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少则半年,多则2年到4年。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和技术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它所要研究的只是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以及引起此行为的外部刺激,刺激-反应被认为是解释行为的普遍公式。它还认定人的头脑只能看作是一个“黑箱”,人们只能观察进入“黑箱”的和从“黑箱”里出来的是什么,至于“黑箱”内部的过程,则是捉摸不定和不可测量的。不可测量的东西就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们唯一可以了解和把握的是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按照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化原理,行为的发生都是“强化”的结果[3]。假如以往没有常常受到“强化”,那么,相应的行为就不会出现。病人的症状,即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都是个体在其过去的生活历程中,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即学习过程而固定下来的。因此也就可以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通过条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来消除或矫正那些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来代替它们。在精神疾病领域里,强迫症的许多行为表现以及疑病症和癔病的许多异常的补偿性症状都是通过想象(即某种心理上的满足)来获得强化的例子。不良的强化作用往往是各种不良的或异常的行为发生的根源。相反,积极的和良好的强化作用则可以成为改变各种不良行为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这样的理论作为心理治疗的基础清晰明确,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行为治疗是基于行为实验的成果,帮助患者建立或消除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心理治疗技术。行为治疗的实施依赖人的三种学习行为:反应学习、操作学习、和观察学习。行为治疗的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

1、人们的非适应性的行为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那些习得的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行为治疗常用的技术有:系统脱敏技术、自我管理技术、行为契约技术、角色扮演技术、自信心训练技术、厌恶疗法、饱和技术和代币治疗技术。 

    行为治疗一般包括七个步骤:

1、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特别注意经常发生和很少发生这一问题的情境。

2、问题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

3、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

4、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

5、监测干预计划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6、结束阶段。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

7、检验阶段。如有问题行为复发,可给以辅处理。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人本主义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凡是有机体都具有一定内在倾向,即以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来发展自我的潜能,并强调人的基本需要都是由人的潜在能量决定的。但是,他们也认为,自然的人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似本能需要,并认为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类的似本能,它们是天赋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进一步认为,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们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人本主义治疗的方法是由这些具有相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在实践得来的,其中有来访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

    在各派人本主义疗法中,以罗杰斯开创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影响最大,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该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4]。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很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其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与来询者建立相互乎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即可使来询者处于主动的地位,学会独立决策。

4.对三种流派方法的评价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是:发掘患者或求诊者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致病的情结,把它们带到意识域,使就诊者对其有所领悟,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得到纠正或消除,并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从而使病情获得痊愈。

    弗洛伊德最初主要采用催眠术与精神疏泄方法来治疗癔症或神经症患者。后来,他认为催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往往不能根本解决病人潜意识中的症结,容易复发,以后他就放弃了催眠治疗而使用“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作为他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两种主要技术方法。之后的分析心理学,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虽然都改进了弗洛伊德的方法,但都有不够客观的缺陷,受咨询师的影响比较大,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困境。然而精神分析的方法在探究人的潜意识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法往往简单而有效,然而却过于机械,对于过程却缺乏深入研究,不过在日常的治疗实践中,行为治疗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尽管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努力去评估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有效性,但他还是过分依赖自己的直觉。与此同时,马斯洛也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去选择那些“自我实现”的人。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说的大部分内容都被看作一种信念、而非科学事实。相应地,一些心理学者和普通人们之所以接受人本主义理论,是因为它和他们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相一致,而不是因为被证据说服。

    每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笔者认为,心理治疗应该从行为治疗开始,纠正其不良或者不合适的行为,通过行为来改变习惯,态度;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精神分析学派的思辨思想,不断尝试分析,挖掘;而无论何时,都要有一颗人本主义的态度,相信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咨询师要做的根本目标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篇8

一、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1.心理学与德育理论结合的历史渊源。从心理学与德育的理论结合来看,道德教育和心理学的结合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从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上阐述他的理论。在20世纪初,杜威也曾把学校的道德教育分成社会的和心理的两方面。“认为社会方面决定应当做‘什么’,属于道德哲学的范畴,心理方面决定‘如何’做,影响方法和精神。”曾有多位心理学家将道德理论与心理学相结合,论述道德发展的心理过程。如:皮亚杰将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他律期与自律期两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是一个扩展的复杂过程,提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这些理论上的结合为当今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内容上相互交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个性又包括由气质、性格和能力组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由理想信念、世界观、动机和需要等组成的个性意识倾向性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个体的政治认识、政治立场、思想品德。高校思想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认识、情感、意志、行为诸种品质的过程,因此,在研究对象上,它与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二者都包含理想、信念、品德、意志等共同因素。可以这样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人的思维而改变人的认识、个人观点、个性倾向性中的世界观、价值观、态度、信念等内容,进而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培养人们良好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以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活动。

二、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心理学的理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的内容。长期以来,有人把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没有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品德问题,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混为一谈,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德育化。同时,随着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些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完全代替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化。

笔者认为既不能用心理学的框架来统领和代替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而是应当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构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必须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根据人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活动的规律,从问题入手、从现象入手、从现实生活入手,分析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心理规律、认知规律,通过比较来判断其行为和品质的善恶,引导学生的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人的思想道德活动与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笔者除了讲授一般理论外,更多地突出当代大学生不同专业的角色特点进行教育;同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堂课就能完成的,突出强调其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使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体系有比较完整和清楚的认识,而且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对课程内容能够身体力行。

2.利用心理学的理念,科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方法、步骤。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视野,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运用心理教育技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就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根据,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呈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其主要特点是: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法必须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中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分析理论、认知分析理论、个体差异理论,自由联想、暗示、系统脱敏、合理情绪疗法等方法都可以借鉴和运用。因此,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学具有新鲜感,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这种新鲜感、积极性的产生必然要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心理得来,即“投其所好”。笔者在教学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演讲辩论法、音乐欣赏法、自我风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行为训练法、社会调查等。实践证明,这些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实际出发而采取的方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⑵运用人性化的教育策略,摒弃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德育的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案例评价等,其内容理论性强,有时会使大学生感到内容空洞,难以接受。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不仅能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 而且通过借鉴心理学的一些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管理应该从了解和尊重人性出发。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值得深思。比如,我们希望学生对我们说真话, 我们自己也应该以诚待人,言行一致,不矫饰,不虚伪。自己有错误坦率地承认,这样会使自己更有人情味,更受人尊重,而不会失去什么。再比如,对于大学生的感情纠葛和困扰要慎重对待。从心理层面看,应该理解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反对和干涉;学习爱和被爱也是人生的重要课题,这就是尊重人性。以人性化的教育策略为指导,笔者利用“理论导引+材料分析+问题讨论+结论点评”以及“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等的教学模式,借助多种多样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去参与和体验,通过自己的判断、分析,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只有这种“内化”了的道德认知,才能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⑶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素材,提高其可信度。在教学中,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才能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熟悉,才能使理论具有说服力。所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和关心大学生的成长以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从大学生关心的事情入手,做好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把就业工作、贫困生的解困工作、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联系紧密的法律知识和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构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反,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空间、时间离学生越远,其可信度越小,教学过程中在不脱离大纲要求的情况下尽量不涉及。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素材才能对学生产生触动,引起共鸣。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封闭的、静止的系统,而是开放的、动态的体系。将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应大力加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实现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有华、段虹、郭玉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张 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谢军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心理机制研究》,《理论探讨》,2004.6。

[4].罗月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思想政治教育》,2004.6。

[5].方夷敏:《大学生最大压力源“自我认知”与“竞争”》,《南方都市报》,2005.3。

推荐期刊
  • 长城
    刊号:13-1001/I
    级别:省级期刊
  • 英才
    刊号:11-3861/C
    级别:部级期刊
  • 情感读本
    刊号:42-1774/C
    级别:省级期刊
  • 现代妇女
    刊号:62-1004/C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