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8:55: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65-02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可见,坚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重要高度。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西部地区在我国的版图上跨度很大,自然条件有很大差异,由于历史的和经济上的原因,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直接关系着我国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生态文明的整体建设步伐。
二、西部地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制约因素
(一)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对森林资源进行了长达40多年大面积的掠夺性采伐,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遭到破坏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西部地区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沿袭着开荒种地的原始农耕模式,牛羊的生产绝大部分还停留在放牧式饲养上,加之个别地方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超载放牧牲畜,造成森林、矮杆植物和草山的破坏甚至毁坏。据统计,西部地区以川滇地区天然林区森林资源破坏最为严重,森林单位蓄积量年均递减2.5%以上;其次是新疆天山地区和四川盆地周边山区。由于森林覆盖率过低,加之历史上毁林滥垦、陡坡开荒,使山区失去涵养水源和调节水源的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西北地区占西部总面积57%,而水资源量只占18%,水能资源只占24.4%。干旱缺水日趋严重,据统计,90年代初以来,西部地区农田每年受旱面积达86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比80年代增加1/3,呈加剧趋势。
(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气候的原因,农业生态环境较差,加之耕地条件差,化肥的使用量大,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江河和塘库水体的污染及部分地区水源的水质恶化;同时不合理的施肥还造成土壤表层板结、土壤酸化等严重问题。目前农村点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日益突出。
(三)农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较突出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同时我们也使用了世界化肥总消费量的31%,全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农药残留超标使农产品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同样,西部近年来,农药施用量也呈增长趋势,一些农药甚至能在土壤中长期残留,这些农药的残留物还可以通过水的传递,将污染扩散到很远的地方,造成农产品严重污染。这些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危害国民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三、以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基本对策
(一)大力宣传、强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西部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印发宣传品、经验交流会和采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全方位教育宣传,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农业循环对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科学道理和经济、社会效益,才能转变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提高西部地区各级干群增强农业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等活动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有利于西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按照农业循环经济“3R”原则,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农业循环经济“3R”原则,西部地区尽量减少进入农业生产的物质量,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减少土壤、水体和农产品中的有害残留;提高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等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如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从深度和广度开发农业资源再利用价值,实现土地、土壤、森林、草地、水体以及动植物等资源的良性再循环。同时在农业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应特别重视循环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升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规模,逐步建立起西部农业资源全面的高效再循环利用体系。
关键词:宿州市;农业生态文明;问题;建议;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13-04
农业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以一种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成果的总称[1]。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农业之中,在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农业。
安徽省宿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整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宿州市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化仍处于初期阶段,可解决的就业岗位少,农民外出务工的多;同时工业发展的滞后也影响了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能力;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低,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度不够,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 宿州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1.1 农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较低,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弱势产业,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农业经济收入在农民家庭中的比重较低,宿州市工业化发展较滞后。经调研不同村庄35%~62%的农民外出务工,对于农业生产倾注的精力较少,拥有知识的中青年劳动力只在收获和播种季节参与农事活动,生产过程中参与得很少,基本由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妇女、儿童完成田间管理,致使不能科学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很低,导致大面积广种薄收。这与宿州市粮食生产基地的区域地位是不相协调的,具有不可持续的发展特性。许多养殖散户因不掌握检疫防疫技术,不具有科学的养殖管理手段,养殖风险很大,经常会血本无归。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不容乐观,因为疏于管理和父母的日常关爱,许多孩子仅具有小学或初级中学文化程度,且易感染一些坏习惯,农村人口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种植模式单一,种植结构简单 近年来由于农机化的迅速推进,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有效克服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生产劳动问题。这迎合了农民追求轻简化的栽培模式和生产手段的心理,农民更倾向于种植机械化程度高的作物如玉米、小麦、大豆。甘薯、花生、棉花的种植在大部分地区仅是零星分布。由于近年来玉米的经济效益较高,种植面积逐年加大。90%以上的农田是冬小麦―夏玉米或冬小麦―夏大豆直接复种模式,很少有通过间作或套种实现复种栽培的。这种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低,且自然风险较大。
1.3 农村居住环境抗灾能力差,遭遇强风和降雨时受灾较重 近10a来,宿州市4县1区遭受龙卷风及强降雨或冰雹袭击频率高,据统计,造成严重损失的就有12次,其中农业损失占80%左右。每一次都有房屋倒塌,树木被连根拔起或折断,交通受阻,较大面积停电停水及电讯中断,农作物和果树大面积受害,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损失和影响。仅2013年8月9日发生于砀山、萧县龙卷风及强降雨就造成55.5万人受灾,受灾面积达2.77万hm2,损毁房屋5 203间、树木9.85万棵,并造成6人死亡,10人受伤,大面积电线电缆被挂断、砸倒,直接经济损失6.9亿元。
除了龙卷风的不可抗拒之外,造成如此巨大损失尚有一些人为因素。通过调查走访看到,许多房屋、电(缆)线是被倒折的树木压塌、压断的,被压塌的农房均为分散建置的平房。在农村,农房周围、主干道两边多栽植梧桐、杨树等高大的树木,农村许多高压线、电缆线多架设主干道两旁,在遭遇龙卷风时,倒折的树木直接砸到民房和高压线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龙卷风带来的损失。
1.4 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风险较大 宿州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天气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旱易涝。近年来宿州市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0多亿元,完成了团结闸除险加固、宿县闸加固、新汴河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汴河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全市防洪、排涝、灌溉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工作成绩显著。但远离这些重点工程的大部分农田虽挖制了小沟、田间沟、地头沟及一定数量机井等,但机井数量仍存大量缺口,经调查,有些村庄仅有1~2口水井,无法满足灌溉需求。农民往往因为灌溉成本较高以致于遭遇干旱时70%以上的农民不灌溉。地头排水沟有时布满了农业废弃物,遇到涝灾往往排水不畅。
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宿州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全部耕地的30%,加上灌溉装备落后、科技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种在人,收在天”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2008年冬至2009年春的大旱、2010年严重伏旱和秋冬旱,均致使较大面积的小麦、玉米大幅减产。2013年7月底到8月中旬的持续高温干旱,因不能有效灌溉,预计夏季作物减产幅度在40%~50%(大面积调研走访发现,大豆玉米结实率较低)。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风险较大,粮食安全生产难以保证。
1.5 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1.5.1 农业废弃物随意堆放 到农村走访可以看到,在沟边、河边、田间、房前屋后到处都可以看到塑料袋、秸秆、薄膜、农药瓶(袋)及其他废弃物。大部分农业废弃物秸秆、人畜粪便、有机生活垃圾、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料等资源被弃置不用,特别是秸秆的大面积燃烧,不仅污染环境,也造成大量浪费。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土地,影响美观,而且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在空气中传播,通过水流进入土壤、河流或地下水源,造成了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非常大。
1.5.2 养殖废弃物污染 由于国家对养殖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加,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广大的农村,很多农民养殖散户随意选址建立非标准化的养殖基地,牲畜粪便处理利用不到位,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一方面污染了农村居住环境,为疾病的防疫和防治带来极大压力;另一方面易滋生大量蚊虫和苍蝇,为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
1.5.3 秸秆处理不当,造成大量污染和浪费 宿州市每年产生大量的秸秆,因为没有有效的秸秆回收机制、农民在秸秆回收中直接受益不多、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规模小、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秸秆需求度不高等因素导致机械化收获后秸秆大多存留在地里。由于秸秆腐烂速度慢,腐解周期长,对下茬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影响较大。为了尽快播种下茬作物,农民往往田间焚烧秸秆或抛丢,造成污染和浪费,同时造成土壤有益微生物降低、交通事故、高压线破坏、作物烧伤、栽培设施的破坏等损失。
1.6 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污染严重 多年来农民追求轻简化的栽培模式和生产手段,不重视施用有机肥,却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失调造成土地板结,结构破坏,可耕性下降,土质变劣。通过对宿州周边地区以及阜阳部分地区的土壤酸碱度调查,由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土壤酸化导致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溶解渗漏及有毒物质释放。另外,制造化肥的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它们随施肥进入农田,造成土壤污染[2]。
由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体经营模式,农民的土地多为插花田,规模化程度不高,存在栽培管理上的不一致性和随意性。在进行病虫草害防治时,操作时间、标准不统一,导致整块大田里病源虫源不断;加之80%以上的农民不掌握最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不科学、不到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较差。以致于不断加大农药的用药量,形成恶性循环,病菌、害虫的抗药性愈来愈强[3],防治成本不断增加。
长时间大量施用农药,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农药污染大气、水环境,造成土壤板结;杀死青蛙、蜜蜂、鸟类等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造成畜禽中毒,繁殖率降低;农产品污染严重,药物残留率高,品质堪忧[3]。
2 推进宿州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农村环保是宿州市建设生态文明的薄弱环节,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危害农民的健康,也影响到城乡居民赖以生存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水缸子”。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事关“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为了更好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应当以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力,围绕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生态文明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大力推广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综合技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现行的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土地的规模经营势在必行。只有规模经营,才可能进行大面积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资金及技术的集约化投入和推广才能快速进行 [4]。而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的有效手段,把土地由种田能手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规模种植经营。土地流转牵涉面较广,目前尚不能全面推行。对于不具备土地流转机遇的乡村,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让其充分认识土地规模经营的优越性,进而促进其自动要求与别人合作,在自愿、公平、互助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合作组织,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5]。
2.2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能力 环境往往具有不可修复性,一旦受到污染不仅危害当代,还会殃及子孙后代。农村环境一旦受污染,最直接及最终受害者是农民自己。因此,要大力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向农民宣传造成污染的不良生产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及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污染的危害及环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知识水平、公共意识和文明修养,提高其科学生产的能力及生态道德素质[6],增强其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尚。再者应加大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将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知识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从而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2.3 做好乡村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方式,对偏远、不具备条件的乡镇的生活垃圾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下大力气提高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乡村规划中应注重推进“一村一品”工程,促进规模化统一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特色发展。
为了降低龙卷风造成的巨大损失,建议统一规划,以行政干预的手段砍伐房前屋后和电缆电线旁的高大树木,换植成高度较低的果树或园林植物,防患于未然。
应加大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当务之急的是在田间多挖制些深水井(天灾专家预测,2014-2016年将会持续大旱[7]),便于干旱时灌溉,降低灌溉难度,减少灌溉成本,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速度,从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居、环境工程入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2.4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节约化和生态化生产,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无公害的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8]。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量播种技术、喷(滴)灌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按照废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如秸秆编织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加工、提取、发酵)[9]。组织实施生物工程,如推广秸秆沼气发酵、秸秆饲料化处理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材料,培育生态产业等。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2.5 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配合安徽省目前正在推进的美好乡村建设,科学划定畜禽水产养殖禁养和限养区域,实现科学规划和清洁生产。对己建成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统筹规划、分期分批进行治理;引导规模小的畜禽养殖企业走污水与粪便混合―沼气池―沼液―农作物的治理路子,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走干湿分离的治理路子,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尿液沼气化治理后还田,最大程度地使养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于水产养殖,要建立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禁止化肥养鱼,降低水域的富营养化污染。
2.6 加大农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和立法力度 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安徽省也制定了《安徽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但长期以来要么是法规可操作性不强,要么是执法不力,致使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今后应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他们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民众能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及自律;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处罚,严格执法。另外,尽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启动《农业清洁生产管理条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加大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鼓励民众对环保执法的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从法律上支持、鼓励企业家、农民更多地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清洁生产,采用更多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绿色低碳生产的行为予以一定补贴。把对环境的保护作为对各级政府干部进行考核的重点内容,实行一票表决制及严格问责制[10]。
3 结语
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融合,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目的。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11],才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农村农业资源,使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工大明.构建农业生态文明的产业支撑―以四川宜宾为例[J].学术交流,2008(12):146-150.
[2]李奇峰.化肥施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9):202-204.
[3]张玉明,孟明明,雷清江.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林业勘查设计,2010(3):32-33.
[4]刘璐璐,俞文伟,徐会中.江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模式与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2011(12):4-5.
[5]李中华.以合作社为载体创新农技推广体系[J].农村经营管理,2012 (4):18-19.
[6]邹瑞苍.对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若干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09(6):42-44.
[7]2013新华社8月15日报道.
[8]杨传喜,张俊飚.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业科技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0(11):129-132.
[9]尹昌斌,周颖.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 科学施肥;农业生态文明;土壤;水;大气;江苏盐城
中图分类号 S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59-02
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就是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内容,尤其在江苏,人口稠密、农业资源相对稀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显得特别重要。
科学施肥作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改良与培肥土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文明的建成。反之,化肥的过量和不合理施用,致使氮、磷、钾的流失风险加大,水体富营养化,能源浪费,污染生态环境,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为此,研究施肥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找到不合理施肥对土壤、水、大气产生影响的痕迹,为辅助政府决策和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数据支撑,为建立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盐城提供技术支持。
1 肥料在盐城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1 盐城农业发展离不开化肥
世界各国尤其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不足的国家,其农业大都以化肥为肥料主体,通过增施化肥来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盐城市粮食增产中化肥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盐城市每1 kg化肥养分可增产粮食6 kg,化肥施用总量从1982年的18.17万t增长到2013年的59.29万t[1],人多地少的市情决定了盐城市化肥消费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1.2 建立美丽盐城离不开化肥
资源与环境是建立美丽盐城的基础,物质生活丰富,人民生活小康,生态环境良好是基本要求。这些都离不开肥料,它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料,是农作物生长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土壤肥料发挥着纽带作用,关乎盐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要合理利用土壤肥料,使农业达到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生态文明,进而建成美丽新盐城。
1.3 科学施肥能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施肥可以改良和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抗倒伏、抗病害等能力,使农作物根茎更粗壮。肥料资源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耕地数量刚性减少,因此,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只有科学施肥,才能保证生产得到更好的发展,促使农业生态文明建成。
2 盐城市施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肥料施用与土壤生态环境
2.1.1 土壤酸化和板结。土壤酸度受化肥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土壤酸化[2]。硫酸钾在石灰性土壤中会生成硫酸钙,因此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钾,土壤中的钙会逐渐减少,土壤板结[3]。省市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2013年盐城市土壤pH值平均7.67,与第2次土壤普查的7.93相比,下降了0.26;耕层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29 g/cm3,比第2次土壤普查时增加0.03 g/cm3。
2.1.2 肥料中含有对土壤有害的物质。肥料不可避免的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国标虽对含有的部分有害物质含量做相应的规定,但长期施用,土壤有害物质必然会富集。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重金属累积及其对粮食品质和土壤污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4-5]。虽然监测数据表明,盐城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是与2006年相比,土壤环境质量指标铜、铅、镉、铬、砷、汞分别提高了26.07%、22.20%、 -0.93%、19.23%、3.00%、32.43%。此外,市场上假肥料屡见不鲜,部分含有过量有害物质。盐城市在委托检测磷肥样品中曾测试到含有过量三氯乙醛的肥料样品。幸亏发现及时,如施用轻则减产,重则绝收,甚至对下茬产生危害[6]。问题化肥导致的事件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地曾多次发生,受害品种包括小麦、花生、玉米等10多种农作物[3]。
2.1.3 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7]。调研数据显示,盐城市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主要表现在化肥总施用量过大以及氮、磷、钾比例失调,其中氮肥施用量占绝对优势,氮肥又以酰胺态氮、铵态氮为主。与大田作物相比,在设施栽培中土壤盐渍化现象尤为明显。温室大棚内土壤水分蒸发快,大量施用化肥,容易使保护地硝酸离子大量剩余与迅速累积,加速了土壤盐积和次生盐渍化。监测数据表明,盐城市非保护地栽培土壤含盐量为0.03‰~1.32‰,平均值为0.30‰;保护地栽培年限1~2年的大棚土壤含盐量为0.94‰~2.06‰,平均值为1.21‰;3~5年的大棚土壤含盐量为1.56‰~4.72‰,平均值为2.46‰,6~9年的大棚土壤含盐量为2.32‰~6.07‰,平均值为3.87‰,10年以上的大棚土壤含盐量为2.18‰~8.98‰,平均值为3.71‰,随着大棚使用年限延长,土壤含盐量呈现逐年积累趋势。
2.2 化肥施用与水环境
2.2.1 水体富营养化。美国环保部门研究指出,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导致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其占比分别为29.1%~67.5%、25.0%~45.9%,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8]。以盐城市区饮用水源(蟒蛇河)为例,蟒蛇河中叶绿素a 2.30 mg/L,总磷0.11 mg/L,总氮1.97 mg/L,透明度0.11 mg/L,高锰酸盐指数5.1 mg/L,综合评定其营养指标42.1,属中营养状态[9]。蟒蛇河上游几乎没有厂房,主要污染源头为龙岗镇排放的大量生活污水以及河沿岸农田肥料流失[9]。
2.2.2 污染地下水。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为化肥的长期大量施用[3]。氮肥进入土壤后,经硝化作用产生硝酸根,除了被作物吸收利用外,其余的硝酸根不能被负电的土壤胶体吸附,因而随降雨下渗而污染地下水[10]。施用氮肥不仅增加了土壤表层硝酸盐含量,同时也容易造成大量的硝酸盐被淋洗到深层土壤,形成对地下水的潜在威胁[11]。盐城市44个监测井的地下水良好的仅占23.5%,主要污染因子为亚硝酸盐氮、氨氮、铁等。与2001年相比,地下水质下降2个级别,农田施用氮肥对地下水的污染很普遍。
2.2.3 影响作物品质及食物链。施用氮明显增加土体各土层中的硝态氮含量,增加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当累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会使其产品品质明显降低。硝酸盐有2种形态的化合物,分别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它们对植物基本无害,但对动物和人的机体有较大的毒性,特别是亚硝酸盐,其毒性要比硝酸盐高10倍[12]。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1.2%是来自蔬菜,而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氮肥又是蔬菜累积硝态氮的主要来源。周浩[13]从盐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地采集了42个品种265份蔬菜样品。检测样品中硝酸盐污染严重的占23.0%,高度污染的占19.6%,中度污染的占11.7%,轻度污染的占45.7%。硝酸盐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菜类>嫩茎叶花菜类>薯芋类>鲜豆类>葱蒜类>茄果类>水生蔬菜类;而亚硝酸盐含量均相对较低[13]。
2.3 化肥施用与大气环境
化肥特别是氮肥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其作用机理是氨挥发导致大气中氮含量增加[3]。硝化及反硝化释放N2O到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氮肥的施用对其他温室气体CH4及CO2的释放也有影响。盐城市的调研结果显示,采集的125个样品,农村大气环境全部满足2级标准要求。得到的结论与相关研究报道不一致,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但不能否认施肥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仍应重视。
3 科学施肥促进盐城市农业生态文明建立的对策
3.1 规范肥料市场秩序
确保肥料没有问题是科学施肥的前提。假冒伪劣肥料不但对农作物的生长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肥料是假的,再好的施肥技术都没有用。因此,国家应加强对化肥产销的宏观调控,依法规范肥料生产、销售、使用、管理行为,严格肥料市场准入和生产经营管理。此外,根据盐城市土壤现状,贯彻“控制氮肥、减少磷肥、补充钾肥,增施有机肥”的方针政策,合理利用市场调控,提高有机肥的补贴力度,减少氮肥和磷肥行业补贴的力度。
3.2 积极开发应用各类有机肥资源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积极推广有机肥积制技术,提高有机肥的质量和使用比例,将各项有机肥生产与使用的政策更加具体化。如: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提高人畜粪便利用率、发展经济绿肥如粮肥、菜肥、饲肥兼用、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3.3 继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根据土壤性状、肥力状况及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对大量元素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有机肥和无机肥进行适量配比平衡施用即为测土配方施肥,其是一种科学施肥方法,不仅可提高养分利用率,还可促进农业高产、优质和高效。测土配方施肥应以粮、棉、油为重点,全面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指导体系和产销供应体系,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科学施肥的技术水平,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盐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3.4 积极推广应用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新型肥料
复合化、高浓度、专用化是当前肥料的发展方向。当前,盐城市应积极推广应用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新型肥料,如缓效肥、高浓度专用复合肥、控效肥,有利于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各种无害添加剂,药肥、除草肥等多功能肥料,以及与土壤施肥配套的叶面肥、滴灌肥等。
3.5 建立行之有效的平衡施肥推广运行体系
平衡施肥作为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可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单产,减少肥料污染。农业主管部门应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建立起长效的推广运行体系。按照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为基础、农民为对象、推广为纽带为基本原则,通过各环节的有效配合与互动,推进盐城市农业施肥体系向着企业有效益、农民得实惠、土壤环境得到良好保护的和谐发展目标迈进,最终实现农业生态文明。
4 参考文献
[1] 盐城市统计局.盐城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183-216.
[2] 张北赢,陈天林,王兵.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讯,2010,26(11):182-187.
[3] 黄国勤,王兴祥,钱海燕,等.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J].生态环境,2004,13(4):56-66.
[4] DUTTA S.Environment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Hazardous and Medical Wastes:Remedial Scope and Efficacy[M].USA:Tata McGraw-Hill Education,2002.
[5] 郭胜利,周印东,张文菊,等.长期施用化肥对粮食生产和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1):16-22.
[6] 徐瑞薇,蒋德勤,钱文恒,等.磷肥污染事故及磷肥中三氯乙醛、三氯乙酸极限含量研究[J].环境科学丛刊,1988,9(6):1-43.
[7] 李晓欣,胡春胜,程一松.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3):38-42.
[8] 马朝红,方建坤.蔬菜土壤养分积累状况与环境分险[J].长江蔬菜,2000(12):43-45.
[9] 葛伟,马晶晶,郝江俊.盐城市区饮用水源富营养化趋势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0(12):18-19.
[10] 夏立江,王宏康.土壤污染及其防治[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7.
[11] 朱建华,李俊良,李晓林,等.几种复合肥施用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1):5-8.
一、加大政府推进力度,营造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氛围
湖南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包括发改委、财政、国土、农业等部门的休闲农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乡镇企业局。省政府召开了市州分管农业副市长(副州长)参加的高规格的休闲农业专题会议,出台了政策性文件。在省政府推动下,全省上下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绝大多数市州都出台了专门文件,设立了专项资金,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
二、坚持规划引导,促进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为从战略上引导休闲农业发展,编制出台了《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2012-2020)》。提出到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着力打造好“一心两带三区”。一心,即长株潭中心区;两带,即湘江与武广高铁沿线休闲农业带;三区,即湘中南区、湘北湖区、湘西山区;重点打造2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30个休闲农业产业重点片区、500个五星级精品休闲农庄,力争全省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过2亿人次,形成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明显、服务水平更高,年产值过千亿元的重点产业。目前,全省绝大多数市、县和三星级以上的农庄都制定了发展规划,使全省休闲农业走上了科学布局、有序发展轨道。
三、制定政策措施,为休闲农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2006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12]109号)的基础上,2012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12]109号),在财政投入、信贷服务、税费优惠、农庄用地、经营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措施,明确乡镇企业局为休闲农业主管部门,省五星级休闲农庄享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待遇。湖南省乡镇企业局还从农业产业化资金中,每年安排600万元经费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省直相关涉农部门和各市州也加大了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长沙、株洲、怀化等市州还设立了休闲农业专项资金。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近两年来,全省新建和扩改建的休闲农业项目有500多个,其中计划投入4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0个。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营业收入15亿元以上,将进一步增强湖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后劲。
四、注重节会效应延伸,扩大休闲农业的影响力
在部局的大力支持下,湖南省2012年承办了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中南赛区)推介活动和中国(望城)第四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活动,时任省委书记对望城活动给予了“五个好”的高度评价。在株洲召开的第五届湖湘三农论坛中,首次由湖南省乡镇企业局主持开辟了“休闲农业分论坛”。2013年在望城举办了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坛。通过各类活动,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休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放大节会效应,建立政府引导、盘活闲置资产、项目招商引资、银信借贷、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融资体制,引导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商业主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独资、参股、合作等形式开发建设休闲农业。
五、突出文化挖掘,打造湖湘休闲农业特色
湖南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一种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湖南省注重充分挖掘湖湘农耕文化特色,促进文化资源与休闲农业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的假日休闲娱乐、购物、农业教育、体验等为主的多功能休闲农业区;以湘中南山水文化为依托的休闲健身、农耕文化等为主的山水休闲农业区;以环洞庭湖水乡为依托的“渔家乐”、“花家乐”为主的湖乡观光特色休闲农业区;以湘西地区民族文化和奇异地貌为依托的原生态、民俗风情、山林景观为主的休闲农业区。
六、强化规范管理,努力推进休闲农业企业提质增效
为引导休闲农业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制定了《湖南省休闲农庄建设规范》和《湖南省休闲农庄星级评定准则》两个地方标准。《湖南省休闲农庄建设规范》对休闲农业企业在规划建设、产业培育、安全卫生、接待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推动休闲农业企业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轨道,提高了发展水平。《湖南省休闲农庄星级评定准则》是在总结过来开展星级休闲农业企业评定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使星级休闲农庄评定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提高了星级休闲农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公认度。为了促进两个地方标准贯彻执行,湖南省召开了休闲农业管理人员和农庄老板300多人参加的大型宣贯会议,省市共举办了10余期标准宣贯培训班,培训人员1500多人次。
七、开展示范创建,培养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近年来,全省共创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示范点11个;共评定省级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488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176家;获评国家五星级休闲农业企业14家,国家四星级休闲农业企业26家;宁乡县关山村获评全国最具魅力乡村称号,新化县紫鹊界梯田申报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组织好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创建的同时,开展了省级示范创建,在全省培育20个休闲农业示范县和100个休闲农业示范村、100个休闲农业示范农庄,努力打造了一批建设规模大、产业基础强、服务功能全、经营效益好、游客满意度高的休闲农业企业。
八、扶持服务机构,建立配套服务体系
关键词:菏泽;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问题研究
总的看,我市对新农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全力搞好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开工建设生态文明村237个,201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的达到111个,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村有26个。目前全市完成了村镇体系规划,今年初步建成的300个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村都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规划设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关键,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有很多成功的模式。我市农村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178.06亿元,增长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 890元,增长23.9%。全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到117.22亿斤,实现了连续八年增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90家,比去年增加4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90亿元,同比增长11.2%。
一、我市人口和地理位置基本情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京九铁路与新欧亚大陆桥在此十字交汇,现在已成为我国纵连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虽然交通发展给人们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对社会管理也增加难度。我市人口91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10;土地总面积12 239平方公里,南北最长距离157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40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
二、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有以下因素影响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对推进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还缺乏积极性、稳妥性;对示范村的培育力度不够,采取的形式,多种渠道培育试点村还需要加强。对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村,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确保真正达到标准。对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村,还需抓紧做好“四通”、“五化”等工作,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农民早日入住。对开工建设的村,要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工作建设质量,尽快建成生态文明村。
(二)资金投入力度相对不够。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于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重点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土地金融政策,土地复垦政策,土地挂钩试点政策,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改水、改气、农村医院、学校、道路等方面的政策资金,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向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尤其是重点村镇倾斜,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确定的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如村村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四通”工程、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等,相对达不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标准;所以,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达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还需要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已建成的生态文明乡村,强化后续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日常保洁队伍,形成长效机制,还需要重视。
(四)农村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虽然2011年9月份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但全市清理“粪堆、土堆、柴草堆、垃圾堆”等,相对达不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标准;对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农村“脏乱差”现象的根本改变还有一定距离。
(五)工作督导调度力度相对不够,详细了解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进展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六)个别地方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如和潍坊寿光市,滨州博兴县、滨城区,德州平原县、齐河县等地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七)农民对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不够。同时,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制度规范广大农民群众的行为,农村文明风气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乡村两级干部有的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不闻不问,有的对发生的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持有推脱的态度,不积极进行处理和解决,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影响了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发展。
三、加快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平稳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文明制约因素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农业信息化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1机制和制度制约
机制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市场机制和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准人监管不力、相关的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法律和经济结构之中.使得环境保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漏洞,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中国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还不能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由于经济利润的受益者——企业和环境经济的承担者——普通公众悬殊的社会力量.导致处于弱势的公众环境权益常被忽视和侵犯在执法方面.不少地方环保经费没有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造成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
1.2社会主体制约
1.2.1社会主体意识制约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这种意识还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同时受农民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制约。他们对农业信息化在技术、流程、模式等方面缺乏认知.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更是薄弱
1.2.2社会主体行为模式制约假设社会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会对当期利用和保护资源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进行比较当两者相等时.社会主体所获得的效用最大:如前者大于后者.则社会主体的消费偏好倾向于当期消费.会充分甚至过度利用当前自我可控资源.来获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一旦进入这样一种生产模式.价格、政策等市场信号对社会主体动机的作用会让位于以“破坏性使用资源”获得效用最大化。在效用最大化驱使下.社会主体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应用信息技术管理资源时.就可以大幅度、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了。
1.2.3农村复合型人才的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商务信息知识、网络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农村地区.对农业信息化和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农民本身又没有利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并且高校的相关人才大多不愿意到农村服务,造成了农村地区该种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局面.从而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3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制约农业信息化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存在以下情况.阻碍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1.3.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平衡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设施较齐全,网络质量优良,但在较偏远的山村地区.网络质量远不如平原地区.设有有线电视网络的山村也较少靠近城镇的农村的各种网络普及程度较高.而远离城镇的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要相对落后
1_3.2信息获取费用较高较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减缓了信息到达农民手中的速度农民要上网就必须购置上网设备.缴纳上网费用.这对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1.4规模制约
在广大农村地区.相当多的企业规模较小.致使在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都大大超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低。同时,广大农村农户比较分散,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相关意识薄弱.使得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污染监控困难.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和成本要求较高、推广不畅。如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程度、肥料化程度、饲料化程度和材料化程度都不高.很多技术处于正在研究和待研究阶段,实施面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
1.5环境制约
近些年.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尤其农村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不断恶化.我国肩负着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重负.环境所承载的压力非常大。农村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盲目开荒、毁林和私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农田生态质量下降,化肥、农药的残留和工农产品的废弃物对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畜产品的质量,危害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其原因之一是我国生态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和信息技术有所发展.但受落后的技术和科技观念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未能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农民在种植方式上不愿做出大的变革.严重影响到农村新科技的推广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2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来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需要制度来评价、激励和补偿.以此构建长效机制
2.1.1在立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将其内在要求写入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专门的法律或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法律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2.1.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如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和完善部门协作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等。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力争从源头上杜绝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
2.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业信息化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相关人才
2.2.1将生态文明纳入教育课程体系为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相关人才.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大、中、小学的有关课程中,重视学校教育.尤其是重视青少年生态伦理观的培育和提高: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的一些院校及相关专业.应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课程.从课堂及校内外实习等渠道灌输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
2.2.2将生态文明纳入研究体系所有研究型大学及其他科学研究单位.也应将生态文明纳入其研究范畴。其研究成果要在社会上大力推广.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
2.2.3将生态文明纳入宣传体系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相关的培训教育机构.广泛开展信息化及环保知识教育:积极活化宣传载体,丰富生态文明宣传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文明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其次,强化生态舆论监管应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严查各类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行为,以舆论监督促进严格执法。最后,树立生态的文明发展观,培育公众的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度、绿色、节约的消费方式,使“关心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2.3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是主要途径因此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信息化相关体系的建立.如加强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和资源数据库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供平台:建立农业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以监测:发展精准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系统.在现有的企业规模水平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变废为宝,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建立计算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专家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的指导。
关键词:生态环保;社会发展;重要农业;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70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现代农业能够有效的涵B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保观念应运而生,现代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因此,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现代林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1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1 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林业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森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可有效治理荒漠化。现代林业的建设,能够起到涵养水源,减少水分蒸发,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工作。
1.2 现代林业是生态产品的主要阵地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生态产品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但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产品数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生态产品供不应求。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积极推进生态产品的生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植树造林,推进现代林业体系的建设,推动生态产品的开发,提升生态产品的产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2 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2.1 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随着人们对现代林业重视程度的增加,林业相关工作部门也加大了对林业的保护力度,林业保护措施逐渐完善,林木质量逐年提高,在有效促进林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林业保护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经济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对林业的造成的破坏,一些地区森林面积逐年递减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改善当前森林保护工作中的现状,必须充分认识森林对生态的重要作用,加大森林保护管理的力度。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案,严厉打击非法毁林、占林的行为,严格遵守“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政府还要积极推进林地保护工作的考核工作的落实,切实将林地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纳入各部门和个人的考核标准之中,保证林业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
2.2 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投入
林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投资大与效益回报周期长的矛盾,政府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林业发展资金的充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政府要出台具体的林业保护制度,提高林业保护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保证发展资金的持续供应和稳步增长;政府要加大林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做好林业基础工作,切实将林业苗木,防虫妨害,以及防火工作纳入政府的整体规划体系,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保证林业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通过政策支持或是资金扶持等措施,促进公益林和防护林建设,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发展保护工作,为林业发展作出贡献[1]。
2.3 重视现代林业科学技术运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切实提高林业发展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要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在林业生物能源、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攻克技术难关,为林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要提高科学技术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构建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搭建林业技术推广平台,加快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实验室、实验基地地建设[2]。
2.4 注重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环境质量的高低,也会影响森林的发展和保护,因此,要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尽量避免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情况的发生;要及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
3 结语
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生态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必经之路,现代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必须通过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林业资源的建设,加大林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通过以上措施,促进林业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96,199.
中国“农村”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善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二、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鉴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农村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涉及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理论研究
检索国内文献,自2008年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的文献不断增多,而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比较典型的如顾凤岐(2006)以中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从经济发展、管理民主、生活安康、设施改善、乡风文明、生态良好六个方面设置了53项个体指标。[1]朱孔来等(2007)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环境要素、基础要素、效果要素三大要素,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2]曹连海(2010)从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各乡镇提高生态化程度的方向。[3]雷波(2011)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从经济发展、污染控制、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环境等六大方面构建了新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新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4]刘子飞(2013)阐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认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经济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智力支撑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5]上述指标体系虽然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生态文明评价设计,但其思路、方法和局限性都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较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现有大量研究或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如新农村建设,或是从更微观的层面如农村环保方面的分析,都还不足以满足农村生态文明评价的要求。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指导中国乡村巨变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以环保为契机、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标的意识、行为和制度改革的集合。因此,结合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深化细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强化前瞻性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导未来农村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实践探索
迄今为止,国家相关部委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和要求,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性指标体系。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种,即环保部出台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指标、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体系、各地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原则相继出台的新农村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国家环保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三个梯次,先后的涉及农村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生态县建设指标》(2007),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共36个指标,主要侧重农村环境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指标(试行)》(2013),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五个系统,共35个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2014)作为国家级生态村镇的升级版,从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四个方面提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从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农业部在2013年将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并下发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具体目标。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在积极实践基础上也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较为典型的有:重庆市从实际出发,分别就产业发展、生产条件、农民收入、人居环境、农民素质、农村道路、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文明风尚和民主政治等10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具体量化指标;江苏省戴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涵盖了粮食自给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生活用汽车拥有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24项具体指标。从上述指标体系来看,各项指标体系内容都各有侧重,带有明显的部门治理和管理特色,如,环保部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占到73%,农业部的指标体系经济指标占到65%,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果简单地沿用这三种指标体系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作出评价,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新型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方式和观念的变革,需要科学掌握生态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指标体系的建设也需要突破部门体制界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在理想的状态下,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反映对象的特征、系统结构、功能和驱动力等关键信息。农村作为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范畴组成的特殊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有其特殊的目标和功能要求。
(一)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基本思路。目前,最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有压力—状态—响应(P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三种,其指标的组织和结构是基于因果关系链形成的,其中后两种适用性更为广泛。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反映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更强调“文明”的社会属性。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文明上,[6]即发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其行为的改造,即发展方式和思维的转变。较之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整体落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靠保护环境就可以实现的,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态化变革,这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直接途径和主要内容。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完全独立的结构,它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支撑。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系统反映社会文明的整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和动力机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基于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农村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力的源泉是生态系统本身能量流动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社会力的源泉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二是权威力量;三是文化驱动;四是社会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动力。在以人为主体的大社会系统中,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和资金基础,并通过市场竞争刺激经济主体改良生产方式;农村政治权威是维持复杂生态系统组织和功能有序适度运行的必要工具,是引导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外在约束力;农村文化建设通过行为意识培育来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和社会公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外在环境和人力资源。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推动着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二)时空尺度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结合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农村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在时空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时空差异的形成既受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等政治、经济规律的作用。这种差异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变迁、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中。然而,在差异的背后,中国农村却也面临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大的时空背景:从历史时段上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奢侈浪费的现代消费方式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农村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生态文明为此指明了转型方向,发展绿色农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农村建设共同的任务。从空间功能上看,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为此,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紧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时空背景,在考虑区域差别、生态类型等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指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域数据的可比性,统一指标来源。
(三)筛选原则
农村生态文明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的因子很多,其指标体系须围绕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律和要求选择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内容,不仅是由环境质量因素组成,而且是包含体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因素及个体行为、意识因素等在内的,由众多属性组成的多维多层向量。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顶层是目标层,一级指标由各子系统(维度)构成。应按照指标体系的上下层之间关系,结合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特征,遵循系统性、代表性、实用性原则,借鉴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筛选指标体系内容。系统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提升和转型,指标内容不仅要覆盖农村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全面综合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还应该反映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代表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选择的指标非常多,为便于操作,应当选取代表性强、独立性强的指标,尽可能用少的指标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便于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因此,从指标构成看,既要反映当前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现状,又要反映其所处的阶段;从指标概括的内容看,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要能反映相关事物发展趋势。实用性原则。我国农村生态和环境的统计起步较晚,往往使评价指标无法获得具体数据来源支持。因此,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把握相关问题,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必达指标和参考指标,兼顾地方差异和公平性,综合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目标,使选取的指标具有可测量、可比较性。
四、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立足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目标,以及指标体系建设的逻辑维度和时空特点,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指标筛选原则,吸收当前我国现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尝试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一)生态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干预自然生态最直接的表现。农村经济成分复杂,但仍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乡镇企业、服务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过程,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污染型生产方式。因此,从发展水平、生态效益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提出建设目标,主要选取生态农业产值、单位产值能耗、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农业集约化水平、种植结构多元性评价等指标。
(二)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相统一的宏观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在健康的政治体制下,以实现公共生态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也有赖于民主政治框架下,由政府、市场和公众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生态法制体系。而缺乏政治关注、法治匮乏、监管不力和城乡生态不公等问题是目前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生态管理、法治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生态政治进行描述,可以选择乡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包括人员配置、财政资金保障、设备完善程度等)、生态政绩考核制落实情况、生态法治执行状况、生态自治村规民约完善率等多项指标。
(三)生态社会
当我们把生态社会作为一种实际的社会发展中的任务时,它是狭义的,即把“建设生态社会”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几大建设任务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本质是人类群体共同积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素质、社会公平问题,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农村生态社会建设要注重解决人口自身的生态化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问题。建立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和配置机制;完善符合市场配置规律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包括电力设施、道路、通信、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都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从生态民生保障、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结构合理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可以选择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环境案件发生率、村庄环境宜居程度、义务教育普及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等指标。
(四)生态文化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理解,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现形式。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精神要素,包括了生态哲学、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的普遍认同和意识的养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基石。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史,并不缺乏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善的乡土风俗。然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些“崇尚自然”的习俗走向了没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和示范引导来实现。因此,从文化培育、生态科技和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选择乡村生态民俗(古村、古树、古遗址、宜居文化等)保护情况、生态教育情况、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文化宣传措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及时传播科技和文化知识)、生态安全意识、公众绿色行为(节能、节水、绿色出行)意识等指标。
(五)生态环境
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以生物结构和物理结构为主线,优美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力和人工防护措施。首先,大气、土壤、水、生物等环境要素处于健康状态,可以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草地覆盖率、功能区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次是人工防护措施到位,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可以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壤修复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率等指标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