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电工电子技术的作用8篇

时间:2023-10-02 08:55: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工电子技术的作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工电子技术的作用

篇1

论文内容摘要: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而电子技术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电工电子实验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环节中更显得重要。电工电子实验除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技能,为将来从事电子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

前言:英国科学家培根曾经指出:任何科学都是实验科学。尤其是在应用科学领域;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离不开科学实验。实验不仅是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在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类各专业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电工电子实验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以取得“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电工电子实验具有以下作用。

一、能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电子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它强调其工程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其目的应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电子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电器类各专业的重要目标,学校应在电工电子实验中打牢基础,逐步提高这种能力。首先, 电工电子实验具备验证基本理论知识的功能,即验证性实验,这部分实验一般以各章节为基本内容,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其次是综合性实验,这部分实验的目标是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一章或多章,甚至是结合其他科目内容的归纳总结;最后是设计性实验,其目标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综合运用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较高水平的小设计类实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二、理论实际紧密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新理念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够正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我们的教育目的,学生学习这些理论课程的目的,是更好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去,加强实验或实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防止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例如教师讲到交流电路时,在电感器上并联一个电容器,其总电流、线路损耗、总功率比原来都减少,而负载功率不变,即电源提高了利用率,教师可以边讲边演示,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通过在两种情况下各个电流表、功率表的读数进行比较、计算、判断,最后教师将例子引入到生产、生活中,说明提高功率因数经济意义和具体方法。这样教学有几个作用,首先深刻理解功率因数、交流电路电流的关系概念,其次缩短理论知识到实际过渡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后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使用价值,就会明确学习目的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三、降低难度,促进理解和巩固

实验教学要通过实物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为学生掌握知识创造条件,符合人的认识过程规律,从直观到抽象反映了青少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能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的浓厚兴趣。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涉及到的都是枯燥乏味的概念与严密地计算分析,这对于部分数理基础差的学生而言,是“雪上加霜”。如果教师从实验引入课程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和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讲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这一节时,学生的学习目的是:(1)了解桥式整流作用,滤波器的滤波作用,并观察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2)测绘整流电路在无滤波器和接入滤波器时的外特性曲线。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由四个二极管接成一个电桥的形式,把交流电变为脉动直流电的电路。再通过滤波电路,尽可能把直流脉动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去掉,就可使输出电压波形变得平直。教师在讲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时,在实验室用做实验加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降低新知识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地教学效果,更能体现培养以实践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

四、激发学习兴趣,保证目标的实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电子电器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文化底子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不少同学存在着失落感、自卑感或混日子等各种各样的思想。一些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已经多次在受到老师批评,在学习上多次检验到失败。在许多老师和同学心目中是“差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触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就开始厌学。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强调是数学分析和抽象、枯燥繁琐的计算,那么这些学生就会重蹈覆辙,更谈不上完成教学任务。教育理论者认为,学生成绩好坏与学习兴趣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利用实验或演示实验及多媒体进行教学,尽量简化分析过程,大部分学生会容易听懂和接受,多让他们动手做实验,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因此,如何在电工电子实验过程中运用手段,结合学科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在日光灯管的实验中,联系生活现象,简单地介绍判断灯管好坏的方法,联系环保节能,在提高功率因素的实验过程中现场提问,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也可以在扩音机电路的实验中,在教室的讲台上放上音箱,让完成实验的学生直接能够听到从音箱里放出来的音乐,这对学生是一个激励,也是对完成此实验学生的一个肯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在抢答器或者计数器的实验中,可以安排完成实验的学生进行抢答比赛,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实用性。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浓厚兴趣,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所学的理论课也更有兴趣。

结束语:我想只要教师尽量利用现有条件,努力尝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多采用演示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多动手, 教师与学生必将体验到这门功课教学、学习成功的愉。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使用条件,必须因人而异,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那种先理论知识讲解后再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反而更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总之,充分发挥电工电子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课堂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同时也能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并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了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1 概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单元教学时间里融为一体,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为指导思想,进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和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2 “教学做”要求教学内容要以项目为载体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引入上,需要以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的新内容为主线,新器件的应用为媒介,采用项目化教学,确定符合行业需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注重每一个项目训练在课程中的地位,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每一个项目都从电工电子类工业企业生产环境中的某一个实际需求开始,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设置进阶式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从案例中掌握知识的基本要素,从而根据项目进行实际产品的生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扩展分析能力。

3 “教学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化的引入,贴近生产实践的任务实践,需要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极强的实践经验、具备工程师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双师型”技能的人才,才能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工作。

4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载体的。例

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拿出某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

发给学生工作任务书、电子产品原理图、安装图、元器件表、主要元件介绍及电路功能介绍等文件,给学生讲述其中的重点部分和难于理解的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完成手中的任务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其实就是一名“导演”,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学生才是主体,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

实际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任务。

这个阶段,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同时教师引领各组学生学会如何展开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引导阶段。

第二阶段,学生自主学习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进入到探索学习模式,将本单元所需要的资料、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概括了解,在进行下一阶段的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阶段,项目计划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经过深思熟虑,进行任务的实现,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

第四阶段,拓展实践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再次接受新的任务,此阶段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可再次加深学生知识掌握度和应用能力。

第五阶段,考核评价阶段。

从实践中看,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使之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5 “教学做”模式下的考核方式

6 结论

其实《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做到“教学做”整合为一,对教师来说教中学,学中做,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不仅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2]电子技术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3]石柳.高职电工电子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07(4).

篇3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服务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JC2013018)资助。

为了全面提高我校的汽车电子专业的教学质量,我们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汽车电子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汽车电子技术及应用》是如何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1 课程分析

1.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汽车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是汽车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的教学设计,以实际的工作情境为教学载体,以技能培养为主,理实一体化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内容、符合工作过程的具体工艺流程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元器件检测、元器件成型、焊接、调试、检测、维修等技能;本课程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制作汽车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装电子助记器、组装汽车音响音频功率放大器、制作调光灯电路、组装声光控节电开关、设计制作三人表决电路六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内容,通过具体项目操作使学生掌握元件测试,电子电路的装配、调试等能力,并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2 课程教学目标

针对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生源情况,结合汽车电子行业迅猛发展的现状,我们将它定位为培养面向汽车电子技术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掌握电子电器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电子装配、制作,电子电器产品生产管理,电子产品的识别、测量、选用,常用电子仪表、仪器、工具的使用,熟练使用手工焊接工具,具备手工焊接、拆焊的能力,具有汽车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装配、调试检验、安装维修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从事企事业单位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设备维护、产品调试与检测等岗位工作。

2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学习对象是高职的学生,他们从前没有接触过电子电路方面的知识,而这些内容理论知识很抽象,因而他们对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但对实践动手操作课程很感兴趣,他们愿意动手,并且在动手的过程遇到了问题愿意想办法去解决,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选取上,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的实际理论基础,以项目驱动式教学,实行“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课程模块设计

3.1 课程设计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三性”

①通过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制作、科技创新项目制作,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

课程采用项目驱动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②教学环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场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

教学环节不局限在课堂内部,我们还会把每个制作课题的部分内容留给学生在课堂外去完成。同时经常开展一些电器维修服务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习场地也不局限在校内,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这些都充分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③教学内容按职业能力需求选取,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

课程目标中的职业能力需求来源于职业岗位,在课程设计中,将职业能力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按职业能力需求选取,直接为对应的岗位服务,这就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

3.2 项目设计,抓住了课程标准的“重点”

本专业培养面向的职业岗位要接触的汽车电子产品电路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模拟电子电路,第二部分是数字电子电路。在教学内容载体选取时,按照服务企业、以真实产品作为载体的选取原则,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重点,选择了工作岗位接触的“充电器、直流稳压电源、电子助记器、报警器、智力抢答器、”等六个典型电子电路设计学习情境。将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融入其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将企业现场的一些实际做法,融入到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

3.3 六步法教法设计,突破了课程标准的“难点”

我们为每一个项目任务的学习过程设计了六个步骤:

①任务资讯:对本任务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

②任务决策:对项目载体――产品电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③任务计划:设计安装布线图、对元器件进行选型与检测;

④任务实施:对元器件焊接装配、通电运行调试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⑤任务检查: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⑥任务评价:对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总结评价,提出更好的方案,即总结提高,使之做得更好。

4 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合理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如下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①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我们在教学中均使用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多媒体制作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紧扣教学目标,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表达方式多样,包含了大量音频、视频资料,多媒体教学使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②软件仿真技术的应用。软件仿真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电路的实际工作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 “Multisim”、和“EWB”等电路仿真软件。通过对电路仿真运行,用虚拟仪器测试电路运行参数,从而确定较为合理的电路参数,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电路的工作原理。

③任务驱动法。我们将学生按4人一小组,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习时教师下达工作任务书,任务书中对该任务进行一定的描述并提出要求,学生则以教师下达的任务书为共同的活动中心分组学习讨论,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完成既定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④团队合作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以小组分析、讨论、协作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明确自己的任务后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其他组员协作。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加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且让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小组作为一个小团队,每个团队针对相同的任务协作完成,学生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下达的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具体任务的实施者,从而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⑤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工艺分析能力和加工经验时,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对产品某个技术难点提出问题,并解释案例的相关背景及内容,然后由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各组派代表阐述本组成果,其他组对该组成果进行质疑提问,各组分别阐述完成后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并给出解决方案供各组参考。

5 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我们采用上术方法建设课程和实施教学,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得懂、记得牢、理解透、体会深。” 学生已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电路基本的分析方法、相应的制作、调试和故障排除技能。由于进行这样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在一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加强,如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不足,教学资源库还要进一步充实,教学经验还有待进一步的积累等。

参考文献

[1]丁群燕,浅谈高职《电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电子世界》2013年第23期.

[2] 蔡长英,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安徽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学报.2010第6期

[3] 陈吉利,黄克斌,杨斌.多媒体技术在《仿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5):32-33.

篇4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技术在电子工程设计中作用也更加凸显。文章首先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在现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作用,随后研究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主要表现。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工程设计;计算机技术

对自动化的界定主要是从技术、范围等方面入手的,首先,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代表性技术,主要是对现代的电子信息工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一种由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结合,也就是计算机和现代工程信息中自动化的相互综合。如果我们把这种自动化利用到现在生活、工业、军事还有医疗等行业中间,将会是我们的现代化信息工程的设计和使用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和层次。这样不管是对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是对现代信息工程的设计和应用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1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自动化技术所起到的作用

1.1促进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机械化、一体化自动化技术经历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并且在社会上受到了极大的肯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技术能够减少人力输出,减轻员工的工作量,降低企业成本,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对设计者本身的要求是很高的,这种设计不但需要设计者充分的掌握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还需要灵活的掌握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要求,假设我们把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利用在我们的电子工程的设计和应用中去,这样让我们的设计效率得到提高,设计空间能得到扩展[1]。

1.2实现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智能化电子工程信息主要是将电子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对电子工程信息的使用和控制进行技术的处理。把自动化技术和电子工程信息相结合起来,从中间获取信息进行设计、应用和开发把。在如今社会大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我们不能一直传承以前的老手法对电子信息工程进行设计,然而假设我们把自动化技术有效的加入到我们的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就可以结合现代的先进软件、各种计算机、控制系统。比如: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单片机等现代的控制技术。这样就能让电子工程信息设计实现信息化、多样化以及智能化,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节约了投资成本。

1.3可以更好地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精确性自动化技术是结合许多现代高新技术的优势,能够很快的完成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其自身的系统比较完善,能实现高标准的要求,在现代的高科技领域,如航天技术结合和使用了自动化技术,自动化应用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可以实现现代化技术的各项特点,能够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还有各项技术的精确性[2]。

2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主要表现

2.1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主要是由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组成的,其中硬件包括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与输送、存储、装卸和计算机检测装置等几个部分,其主要体现在生产的环节上。总之,对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应用全方位的提高了现代电子信息工程的各项数据准确性,对我们逐步完善设计的过程、结果、以及结果的验证有着重要的意义[3]。

2.2计算机辅助设计当前,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进行辅助设计,其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就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利用CAD进行辅助设计,可以大大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智能性,在设计过程中,只需要将相关数据和相关要求输入到系统之中,系统就能够通过自行计算和分析将设计结果呈现在计算机上,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和细节对设计进行更改,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2.3辅助办公管理在我们日常办公中有好多繁琐的事务,如:众多的文件,这些都需要人工的管理和处理。自动化技术在这里就能显示出其强大功能,帮助我们把这些繁琐的任务和流程进行简单、快捷的处理,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单一的使用自动化技术或者电子信息技术都无法满足我们现代工业、军事、生活等一系列的要求,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应用才能推动和发展我国各项技术。

参考文献:

[1]马超.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12):61.

[2]张国庆.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0,(23):72.

篇5

1.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1.1效率高,速度快

能快速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档案的产生,可以从传统的手工编目和查询等方面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将会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1.2档案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可异地实时为利用者提供电子档案信息,打破了传统利用方式和时空局限,并可多人在各自计算机上同时查找利用同一份电子档案,大大提升了档案利用服务的总体水平。

1.3促进了档案的实体保护,档案保管更加安全

相对以往纸制档案不利于查阅,而且纸制档案易脏、易碎、易丢失。相对电子档案,档案人员不仅可以通过电子档案直接查询档案信息、而且可以通过终端上权限浏览非涉密级文档和涉密文档,有效的保护了档案的涉密程度,对档案实体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和物理隔离。

1.4有效地节约档案占用空间,档案储备量更加充足

所有电子档案的储存形式如光盘、缩微胶片、磁盘都具备了存储密度大、容纳信息量多、记录速度快、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而且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方式是相通的。电子档案的加入,丰富了档案管理体系,为传统的档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2.加强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策略

由上述可知,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效率、信息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都达到了以往不能想象的工作效率。所以,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的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引入并且建立崭新的网络电子档案信息系统,加强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时十分有必要的。笔者在此对如何加强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档案管理领域更好的发展而献计献策。

2.1完善档案信息库建设

档案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应该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库,保障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充分使用。档案信息库作为信息资源的载体应该进一步完善,针对当前档案信息使用不当的问题应该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类,确保档案信息的有效提取。档案信息库的建设中还应该包括合理的维护工作,档案信息库中的信息由于使用频繁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加强档案信息库的维护工作十分必要。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和完善档案信息库的维护工作,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新和检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档案信息库的建设应该始终将如何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服务作为出发点,将如何实现档案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列入信息库建设的考虑因素,保障信息库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

2.2要明确案卷概念和明确组卷规则

过去,案卷有文件“组合体”和“保管单位”的双重属性,但在多媒体时代是行不通的。一张光盘可以存贮数百乃至上千个电子案卷,一个案卷的多媒体文件则可能存在于不同的保管单位之中。因此,要肯定电子案卷特殊的存在形式。案卷是全宗内档案分类的产物,但过去组卷要兼顾文件的联系和案卷的厚度;因此,应该建立更加科学、严谨、详尽的全宗档案分类方案,直接作为组卷的基础和依据。目前,职能管理在机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应该反映这种情况。同时,文书立卷也是机关工作的组成部分,应该与之融为一体。

2.3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立卷

无沦是电子文件归档,还是完成纸质文件的立卷工作,都需要一个好的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一方面,电子案卷的建立是人工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提高立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利用文书登记的目录组卷并进行电子文件的自动归档,提供可选择的全宗名称、年度、机构、职能和保管期限表等著录项数据,复制生成可修改的案卷题名,进行案卷和卷内文件以及特殊载体档案的排序并生成档号,进行各种立卷统计,打印各种目录、封皮、统计表和交接文据等。可见档案信息化服务与管理水平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

2.4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好地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一方面需要加强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培训中需要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篇6

1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应用的必然性

档案工作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档案管理队伍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档案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势在必行,它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先进的科技手段打破了传统的档案管理的物理时空的限制,使人们对资源的查找有了快捷、便利和及时的方式,现代化的信息库,也可以加强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档案工作要适应这些新的东西,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在整个档案的信息管理工作方面,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使档案人员拥有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也只有渗透新理念、运用新技术、才能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2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以,要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人员要加强对电子技术的重视和学习。并且在研究其应用作用的基础上促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在此对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而做出一些贡献。

2.1促进计算机网络将馆藏数字化

所谓“将馆藏数字化”是指将传统的以纸张、录音带、录像带为存贮介质的各种原始档案资料,通过扫描、压缩、转化等手段转换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和录像文件,对图片文件可以通过文字识别等技术达到相配于每张图片的科学手段,再运用存储管理技术将图片和索引字段存贮于光盘库、磁带库等各种大容量的存贮介质上,并可通过各种方便的查询手段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可以到局域网、广域网、企业内部网、国际互联网,最终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网络的新兴的档案管理技术。

2.2利用网络进行档案著录、标引等工作

技术的进步使得档案著录可以通过档案管理软件而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著录的内容包括档案的题名、责任者、文本、密级、保管期限、时间、载体形态、档号、分类号、主题词以及内容摘要等方面。档案标引是依据档案分类法和主题法将档案主题概念转换为档案标识的过程,这两项内容为快速查找档案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传统的著录是在卡片上进行的,而在计算机上进行著录和标引,使得查找档案十分便捷。

2.3加强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

计算机网络给传统的档案工作带来的最大改革应该是电子文件的产生。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产物,从形式上看,它是数字化的,但由于它是通过代码形式记录于载体,它的内容只能通过设备来利用,人们在检索和阅读电子文件时要借助特定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进行解码,才能够获得完整、可靠和准确的文件信息。所以它对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及管理模式等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档案部门应针对单位移交产生的电子文件开展研究,尽快建立健全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的方法体系。

2.4利用网络进行档案信息网络开发利用

篇7

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化技术的革新,促进该行业迅猛发展。近些年,电子技术作为新型产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现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电子技术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并加以处理等技术优势,在许多工业领域获得应用。工程领域引入电子技术后,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经营模式,促使工程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将对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进行简单分析,并在文章中提出电子技术以后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关键词:

电子技术;工程领域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他不同的工程领域将会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1],相同的工业领域引入先进的电子技术,使得该行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快速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工程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电子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还可以节约建设成本以及资金投入,其中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竞争力。在国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背景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电子技术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

1.重点发展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经过近些年的调查发现,电子技术在实际工作应用中,有着其自身的优点,其可以简化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流程,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符合国家环保事业要求。与当前的引入电子技术相比,传统的工业领域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操作流程或者流程复杂,部分生产方式无法对产品进行有效的筛选,传统的生产方式造成极大地人力、物力浪费,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当前,不同的企业将电子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线中,利用电子技术的优点结合自身的生产特点可以有效避免传统产生的缺点,可以解放出更多的资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所以,在工业领域引入电子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企业员工的收益,企业合理应用电子技术,可以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2.分析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2.1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使用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若不改变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引入先进建筑施工技术才可以促进工程领域健康、稳定发展。电子技术符合当前建筑工程的发展需要,其在工程中的有效使用,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壮大与发展,使得建造出来的房屋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电子技术自身拥有一个庞大的体系,这其中包含需要有价值的数据与操作流程,电子技术将以上的优势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可以满足其发展需要,同时可以保证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获得发展空间。在工程预算方面利用电子技术工作,可以缩短预算周期,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以此获得更多的机会与利润。另外,在工程前期招投标过程中.,在对企业的生产投入以及施工相关的资料整理中有着独特的优势[2],在建筑工程领域使用电子技术可以极大帮助该领域快速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2.2电子技术在汽车生产领域的使用

经济发展带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代步工具——汽车,汽车在我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已经与电脑、电话成为人们的生活的必需品,将电子技术应用到汽车领域,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革新,促进其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在满足与简单的代步工具,要求其更加时尚、美观、信息化,其中信息化最为重要[3]技术发展带动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数字化技术使得汽车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帮助汽车可以实现报警功能、导航功能以及防盗功能等,最终实现汽车技术科技化。汽车企业通过利用电子技术对汽车动力系统进行科学、细致的改进,对于早日实现自动化做出巨大贡献。传统的汽车生产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对汽车的自动化要求,在汽车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断总结生产经验,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才可以更好的促进汽车业的发展。

2.3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中使用

国家经济要想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重点发展工业,工业生产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工业企业发展壮大,需要紧随时展的步伐,引入先进的生产模式与科学技术,电子技术的应用极大促进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工程与建筑工程情况十分相似,电子技术在引入后,可以利用其优点快速推动该行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投入成本以及获取更多的利润,节约更多的人力、物力,简化生产的操作流程。工业工程与其他工程不一样,在工业发展中,其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以及生产设备,这就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投入,为了降低成本,需要合理控制支出,工业企业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生产前期进行预算与概算,尽可能的保证投入的准确。

3.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程的深入发展,积极的分析电子技术的使用有效率,针对电子技术子在应用的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进行完善与改进,只有不断提高电子技术的发展,才可以推动工程领域的长足进步[4]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这就需要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对生产成本加以控制,保证其获得更多的利润。另外,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利用电子技术对整个生产流程予以控制,实现实时监控,对生产信息以及有效数据及时进行反馈,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不断完善生产效率。

4.结语

电子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引入电子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5],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中应该深入探究,不断优化该技术,对我国整个工程领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芳.关于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9:191.

[2]卢俊威.关于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20:64.

[3]许发诺,马书.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探索[J].通讯世界,2015,17:239-240.

[4]韦林,廖慧昕,易干洪.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0:97-98.

篇8

(1)系统由一个主站(四平供水调度监控中心室)和两个泵站(水源一泵站、加压二泵站),供水计量站组成。各站监控点使用RTU(PLC)负责采集供水管网的压力、流量控制水泵的启动、复位、停止等。采集到的数据通过GPRS无线通讯模块实时上传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计算机对采集后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来监测整个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如果出现某个测量站点参数异常的情况,则通过GPRS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各种控制命令,来控制外站(RTUPLC)和水泵的运行,以避免出现空抽、管道压力过大等可能发生的问题。2)中心调度室与各站监测点采用GPRS无线通讯模块对多点通信。无线通信采用具有SCADA功能的主从通信协议,RTU(PLC)通过其标准RS-232接口或RS-485接口与GPRS无线通讯模块相连实现无线通信,信道速率为9600bps。中心调度室对泵站、计量站自控系统可实行实时监视也可进行控制。3)为了便于统一管理,中心调度室与水源一泵站、加压二泵站、计量站自控中心采用GPRS无线通讯模块点对点通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存储、分析汇总或打印等处理。通过数据分析,及时给出报警信息或向站点发出控制命令。4)调度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周期短,可灵活方便地进行安装布署。水源一泵站、加压二泵站、计量站自控中心扩充性强,每台计算机提供远程实时监控,实时画面监控,使用光纤与GPRS无线通讯模块点对点通讯传输,巡检速度快。5)在调度中心和两个泵站共安装了3个分控中心。主要设备有:监控主机、显示器、视频切换矩阵、1台九画面分割器、双向音视频监控套件、网络型视频解码器、视频传输编码器、交换式HUB,UPS,图像监视墙等相关设备。

系统运行控制

(1)中心调度室与控制站点设备的运行,网络系统中的水源一泵站、加压二泵站、计量站自控中心还需将汇总数据实时传送到供水监控中心,供水监控中心对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合理实现整个系统的调度和管理。泵站、计量站自控中心通过中心调度室传输过来的实时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也可以监测管线各监测点的运行情况。2)供水调度监控系统可以对远程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视频监控服务器的安装,包括有一台系统管理服务器和一台显示器及相关设备。该服务器除转发视音频数据外,还完成对整个监控系统的管理,如优先权、用户权限、日志、控制、记录等。3)计算机操作控制前端设备,可进行可视对讲,保卫部能对部分前端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具有多点对一点和一点对多点的监视功能,系统具有双向会议电视功能,可视对讲视音频同步,且声音清晰,图像清楚。当前端设备因故障或被盗等原因造成图像丢失时能在多媒体操作站给出“××部位视频故障”语音报警,并弹出电子地图(实际立体图形),并显示所在地的位置,以颜色或闪烁指示。每天及各个时段系统维护技术人员能方便维护,为此,实现计算机远程视频监视系统,提高科学化管理,增强泵站的监测水平,提高设备安全性能。4)控制设备计算机(IPC)和可编程器(PLC),按对象设置控制和保护设备。多个监控终端可同时监控一个终端。视频监控主机可自动检测网络流量,根据网络上的负荷,自动控制上网图像数据流。5)采用windonsXP操作系统,可任意增加监测、控制点。上层主机工作站双机互为备用,进一步提高系统可靠性。采用全分层分布开放式总线网络技术。上层用以太网结构,下层采用现场总线结构,灵活方便。6)系统的操作、登录、报警及系统错误事件在服务器上有详细记录,通过事件记录系统管理员对整个系统运行情况有全面认识。对任一用户,系统可以根据生产需要给予或删除各种权限,便于系统管理。并且操作人员可对事件进行分类检索、保存及删除。运行人员可进行常规自动操作或微机自动操作;系统维护技术人员可自行确定允许操作权限。7)可进行硬件更换。系统维护技术人员可自动设置和修改画面;运行值班人员可方便地进行参数及定值设置及修改。能自行方便维护;如需要,可自行安装、调试、投运;系统采用模板式结构,设备自检到达板、卡级,出现设备故障时,仅需更换相应模板即可。

系统功能运行调度

(1)遥控操作功能。通过调度中心或中控室计算机的鼠标器即可对所有现场安装点设备进行遥控操作。2)本地和远程摄像机切换与控制,远程灯光控制。具有手动本地、远程录像及录像回放和本地、远程摄像机循环切换显示功能。3)多级分控系统采用多级、多路分控,系统调用控制有优先级之分。图像丢失检测,当前端设备因故障或被盗等原因造成图像丢失时,能在多媒体操作站给出视频故障,语音报警,弹出电子地图。并显示所在地的位置,以颜色或闪烁指示。4)多层次电子地图显示各监视点周围的环境、设备、模拟地形图等信息。比如鼠标器触发电子地图中的摄象机图标即可在显示器上显示该路图像。具有多点对一点和一点对多点的监视功能,系统具有双向会议电视功能,可视对讲视音频同步,且声音清晰,图像清楚。5)采取在调度中心设立4个监视器组成电视墙,电视墙画面具有切换功能,电视墙上任一监视器能切换到两泵站任一摄像机图像。视、音频切换,每一台监视器(CRT)可观看任何一路图像信号。同时,每一台监视器能自动切换图像、定时、定点扫描功能等。6)控制权协商功能。当不同操作者控制同一摄像机,系统只允许其中一个操作者行使控制权,控制权在不同操作者之间转移按优先级协商。优先级较高者可以接管优先级较低者控制权,而仅在低优先级终端上给出提示;优先级较低者要取得控制权时,需要取得优先级较高者同意;只有后者同意的条件,才能取得摄像机的切换和控制权。

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