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5:27: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民间艺术的来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民间艺术体验旅游路径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所谓旅游体验,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触觉器官与思维活动,对所处旅游环境与过程经历的体会与感验。目前,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景区景点或游览项目,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不能够脱离体验文化的范畴,所以规划设计过程中塑造的中心就在于营造独特的旅游体验,而民间艺术作为古镇吸引物的重要部分,只有深度挖掘民间艺术的魅力,将此类文化融入到古镇旅游的体验模式当中,才能够使古镇以其独特的内涵和足够的体验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在古镇观光和项目游玩过程中,如何使游客自然的在景区中体验到民间艺术文化,如何营造出合理的民间艺术体验旅游氛围和设计相应的旅游项目,就需要弄清楚游客是如何获得旅游体验的感觉的,了解体验发生的过程和细节。对此,本文归纳出以下几种体验途径,现分述如下:
第一,视觉体验。所谓视觉体验,即指游客透过眼睛得到的视觉性体验,一般情况下这属于游客最先最易得到的体验感觉,是旅游体验当中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因此,在一切旅游活动当中,视觉体验都是第一位的,如湖光山色、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等都是视觉效果,景区规划设计成功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是否令游客“叹为观止”,而文化性质的旅游活动中,良好的视觉效果更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住游客,之后游客才能逐渐更深层次的去感受文化氛围。
第二,听觉体验。所谓听觉体验,即指游客通过耳朵得到的体验效果。随着城镇化过程的逐步完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充斥着高分贝的噪音,生存环境变得喧闹起来,因此,他们渴望得到听觉上的享受,能够暂时远离喧嚣,希望能到景区体验柔和悦耳的声音,所以,听觉体验也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民间艺术的旅游行为,源于游客“回归传统”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感受到传统的声音。
第三,嗅觉体验。所谓嗅觉体验,即指游客通过鼻闻感受到的体验效果。在旅游活动当中,游客通过嗅觉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也是占整个旅游体验的相当比例的,比如荷花的芬芳,桂花的馥郁,寺庙的肃穆,炊烟的缭绕,水墨的浓稠等等,都是引起游人不同的嗅觉体验,留下沁人心脾的难忘回忆。因此在古镇的民间艺术资源开发方面,应认真考虑怎样营造能够闻得到的文化氛围,使这种古色古香的民间艺术气味充斥在景区人员身上,并能随着记忆带走,使游客能随着艺术气息回味当初的旅游经历。
第四,味觉体验。所谓味觉体验,即指游客品尝食物等得到的体验效果。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吃喝,景区的特色餐饮往往成为地方的标志性资源,如北京烤鸭、长沙臭豆腐、四川的川菜系列等等,游客通常会为了品尝某一地区的特色食品而前往游览,这也恰好证明了“吃”在旅游六要素中的首要地位,因此把味觉体验运用到古镇民间艺术体验当中也是十分具有前景的。 第五,触觉体验。所谓触觉体验,即指游客通过手足皮肤接触行为得到的体验效果。触觉体验是一种直接加深旅游体验效果的方式,如漓江游客的驾舟轻游是感悟桂林秀水的柔情,深圳华侨城游客参与的游乐项目是对人们身心的放松,森林公园里步履缓缓的脚伐是对自然的触摸等等,这些都可以直接说明触觉体验是旅游活动中关键要素。因此,拓展到古镇民间艺术体验旅游中,满足游客对传统艺术强烈的亲近心理需求,可以把古镇抽象化的传统文化具象化,即把民间神话、民间传说等设计成游客能“摸得到,带的走”的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要想游客在古镇民间艺术体验旅游中获得足够的体验感,就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把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通过创意的手段来满足游客的“五感”要求,使游客真正经历感悟文化,回归传统的过程。
二、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现状趋势及感知诉求分析
目前,关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现状及趋势分析的学术研究主要侧重于考虑景区投资方和规划设计方的主观意愿,而很少有分析是基于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感知诉求的,因此,本文选取黄龙溪古镇作为典型个案,经过调查景区游客与社区居民对古镇民间艺术开发现状的认知情况以及对未来古镇民间艺术资源运用的期待情况,基于“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感知与诉求”的人类学视角,全面系统的从文化、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古镇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现状及趋势。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制作3份不同内容的问卷,分别是“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现状”调查问卷100份,“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游客版)”调查问卷100份,“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居民版)”调查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分别为98份、97份和48份。
(一)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现状及感知分析
民间艺术旅游资源是指由传统艺术遗产的特有因素构成的、由某国的某居民团体(或反映该团体的传统艺术发展的个人)所发展和保持的经过开发能够吸引游客产生旅游活动的存在,民间艺术资源大体包括三大类:传统工艺、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目前,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行为大都停留在浅度开发阶段,旅游开发者没能够深入的把这种文化资源运用到旅游业当中,研究分析称当下的民间艺术旅游开发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决策者对民间艺术的真髓和旅游价值认识不够,缺乏接触;第二,景区民间艺术产品缺乏地域特色,大同小异现象明显;第三,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使得某些民间艺术出现表面化、低俗化现象;第四,社会逐渐形成“重物质文化,轻非物质文化”风气,造成大量的民间艺术消失。出于此类原因,民间艺术资源始终不能在我国旅游开发中起到本该发挥的作用,策划者未能够深度的利用民间艺术资源设计出持续的旅游吸引物,这即是我国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一个基本现状。
就黄龙溪景区而言,古镇的民间艺术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在传统手工艺方面,古镇有独具特色的“石磨豆花”、“黄龙溪刺绣”、“瓷胎竹编”等,在文化艺术表演方面,黄龙溪的“国际龙狮文化艺术节”在全国著名,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当属“烧火龙”表演,古镇并因此被誉为全国“火龙之乡”,在民风民俗方面,古镇有代代相传的川江号子、民间儿歌、童谣、谚语,扯响簧、翻筋斗、踢毽子等,并迄今保留着打更的习俗。然而,即便是古镇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一个普遍现象,景区开发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据问卷统计结论显示,69位(占70.4%)受访者对黄龙溪具体有哪些民间艺术文化不了解,表示景区缺少成功的文化宣传策略,76位(占77.6%)受访者表示古镇经营的民间艺术商品缺乏本地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89位(占90.8%)受访者认为古镇对民间艺术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利用效果不佳,有多方面值得改进的地方。以下是笔者根据调查问卷“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现状”的结果,综合考虑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感知情况得出的一些结论:
第一,游客对于古镇的民间艺术活动参与度低,多处于看热闹状态,体验效果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景区旅游活动项目的设计缺乏吸引力以及对其内涵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游客感受到的只是某些艺术的表面现象,且对景区的一些民间文化根本没听过,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游客对黄龙溪古镇的“火龙灯舞”的起源、来历以及“舞龙”图腾文化涵盖的故事均不了解,并抱怨在整个古镇的游览过程中没找到十分吸引人参与的民间艺术活动。
第二,社区居民缺乏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因此造成部分民间艺术资源的消失现象。在现代化生活的冲击下,古镇居民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远强于对非物质文化的喜爱,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只有当地的老年人才会,例如“瓷胎主编”和“黄龙溪刺绣”,而诸如“川江号子”和“烧火龙”等民俗,年轻人去弘扬这些传统文化的兴趣都不大。
第三,景区内民间艺术旅游商品大同小异,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易出现恶性竞争现象。据调查问卷分析结论,社区居民抱怨商铺的竞争过于激烈,游客抱怨古镇民间艺术商品过于单调,缺乏创意,把其他民俗地区的旅游商品照样搬到古镇景区,从而使民间艺术在远离故土的情况下丢失真实性,即未实现民间艺术与旅游产品的协调搭配,这种现象其实也源于景区对自身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才被迫引进其他地区的旅游产品。
据此,我们得出结论,旅游业中对民间艺术资源的运用远未达到其本身的高度,开发过程中多出现表象化、低俗化、缺乏创意等现象,景区没能找到办法深度的输出其民间艺术文化,游客自然不能深入的体验、感悟民间艺术的魅力,这种病态的现象将导致民间艺术旅游的扭曲发展,不利于其达成永续发展的目标。
(二)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趋势及诉求分析
民间艺术融入旅游业的过程,既是民间艺术对旅游开发活动的丰富,也是旅游开发对民间艺术保护传承的支持,因此,作为旅游开发者,合理规划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将促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积极共荣。具体而言,在民间艺术旅游开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凸显地域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底蕴,做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协调搭配。第二,保持民间艺术旅游产品的原汁原味,避免过度商业化、专业化等。第三,注重旅游产品的针对性,设计出适合不同客源市场的民间工艺品或旅游活动。第四,加强体验性产品的开发,考虑体验的“五感”原则,满足游客的“旅游体验”需求。
根据调查问卷“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游客版)”和“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居民版)”的统计结果,笔者分别从游客诉求与社区居民诉求分析了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趋势,现分述如下:
1.游客对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诉求
据“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游客版)”调查问卷统计分析,79位(占81.4%)游客认为目前古镇民间艺术资源的利用程度低,民间艺术旅游产品给游客带来的体验效果不够明显,互动参与性低,并表示期待更具创意、体验性强的民间艺术活动,使外来游客能够深入学习古镇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古镇的“火龙灯舞”和“川江号子”艺术表演,游客更期待参与其中,自己作为表演者,深度体验回归传统的感觉,而不仅仅是作为观众。再如“一根面”绝技,调查显示多数游客希望能学到这种“一个碗一根面”的古镇招牌小吃制作方法,发扬此传统手工艺。总之,游客已不满足于只是看人表演、简单了解的民间艺术旅游方式,他们渴望融入文化氛围更浓的民俗旅游区,渴望体验传统的生活方式,以满足自身“回归”的愿望。
2.社区居民对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诉求
据“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居民版)”调查问卷统计分析,40位(占83.3%)社区居民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古镇的民间艺术活动表演或者手工艺品的制作,但希望政府能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更多的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下面是社区居民对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几点基本诉求:第一,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到旅游决策中,在决策中体现自身的意愿。第二,希望开发商能考虑当地居民的“家园感情”,追求利益的同时对资源采取保护措施,如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时,开发商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对传统艺术采用扭曲行为,导致其过度商业化后失去原汁原味。第三,希望景区采取科学的规划管理,避免商铺之间的过度竞争。
三、 民间艺术体验旅游开发模式构建
目前,民间艺术体验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是传统的资源导向型与市场导向型,而随着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这两种开发模式已逐渐显出他们的局限性。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忽视游客的体验感,缺乏创意产品,从而导致产品供需错位,趋同问题严重,市场导向型开发模式则过于模仿热门旅游产品,忽视民间艺术的地域性特征,使产品稀缺性消失,导致景区竞争性加剧,旅游特色湮没,旅游者的旅游体验降低。
因此,笔者基于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感知与诉求,结合旅游行为中的体验路径,从新角度绘制了民间艺术体验旅游模式的框架图,如下所示,
第一,视觉体验模式,即民间艺术的表达是通过眼传递给游客的体验感。古镇的民间艺术体验旅游当中,游客得到的视觉性体验是关键要素,比如火龙灯舞表演活动,观众追求的就是灯火透明、金龙腾飞的视觉效果,主办方必须营造出“人在火中跳,龙在火中舞”的热闹场景,使游客得到强烈的视觉盛宴。
第二,听觉体验模式,即游客透过耳闻来感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如针对古镇的民间艺术川江号子,可策划以民间艺人来表演歌唱号子,组织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吆喝,共同表演,亦可以在街区用音频播放号子的旋律,满足游客透过声音体验古代船工日常工作的意境,得到独特的听觉体验。
第三,嗅觉体验模式,即民间艺术的体验感是散发在气息当中的。如古镇鹿溪河畔的袅袅茶香,水墨画坊的墨香,小作坊的特色豆腐脑的食香等等,凝聚的都是古镇民间手艺,属于古镇独特的民间气息,策划方可加强这种气息带给游客的嗅觉感,使游客感受到古镇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第四,味觉体验模式,即游客通过品尝来获得民间味道。如古镇的特色小吃“石磨豆花”就以独特味道在游客口碑中颇获赞誉,以传统的民间味道满足游客的味觉需求,因此景区可以更多的制造“本地味道”,以“味”吸引“胃”,使游客获得更强的味觉体验。
第五,触觉体验模式,即游客的皮肤与民间艺术产生接触。如古镇的瓷胎竹编手工艺,可举办这种传统民间手艺的秀场,设计出有吸引力的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参与竹编制作,在此过程中体验传统工艺,通过“触”获得更深刻的感知。
四、结论
一、选取含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材料
1.直接选取民间艺术作品为游戏材料
首先,游戏材料作为幼儿园游戏中的基础组成部分,能直接地与游戏中的幼儿进行接触。许多民间艺术文化对于幼儿来说不能直接进行运用与消化,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直接投放到游戏中让幼儿了解,比如将民间的泥塑这一艺术作品放入幼儿角色游戏中的“饰品”店,通过幼儿的“购买”来对泥塑进行欣赏。教师在投放这些艺术品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游戏主题,投放相应的民间艺术作品,并着重引导幼儿对这些艺术品进行多方面的观察,让幼儿对这些成品民间艺术材料有所了解,而不是完全开放式地让幼儿独自探索,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他们的知识。
其次,许多民间艺术并不是以一个固态的形态来呈现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些民间艺术元素作为材料加入我们的游戏中,如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在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民俗音乐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活动中的素材进一步延伸到幼儿参与的游戏中,比如教师可以把江苏民歌《茉莉花》投放在表演游戏中的小舞台作为音乐,进一步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学习一些汉族舞蹈动作。在体育游戏中也可以将维吾尔族歌《哇哈哈》融入其中,让幼儿学习其特有的拿东西的动作来接力运球。
2.选取与民间艺术相关的半成品材料
学龄前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相比于以欣赏为主的成品民间艺术作品,它们对于半成品材料更为喜欢。许多的民间艺术都是由最本土、最大众的材料而来,特别是幼儿园所在地区的民间艺术,更能够进入幼儿的游戏中。在选取这些与民间艺术相关的成品材料,除了要考虑材料安全性、游戏主题外,还应该重视幼儿的已有水平。
二、创设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环境
1.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的工作一直为营造良好的环境适应教育,为孩子提供机会和条件,把他们的活动和表现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之一。幼儿进入幼儿园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幼儿园的整体环境,现在幼儿园的墙面、走廊、过道甚至是窗户上,教师们都给予了装饰,有的是幼儿的作品,有的是由废旧材料制作而成,这些东西每每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果能利用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其中,在走廊、墙面等幼儿能够看得到的地方,加入一些与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绘画、手工制作,如在中秋节期间,可以在幼儿园大厅悬挂一些有民间特色的灯笼,在丰富幼儿园环境的同时不忘宣传民间艺术文化,还可利用家长对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一起为幼儿园环境做准备,通过家园合作,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并且饱含民间艺术文化的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游戏操作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幼儿同这些环境之间的互动。幼儿园整体的大环境虽然能呈现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文化,但是幼儿与其接触的方式、时间都较少,幼儿园整体环境的教育作用很难有效、直接地发挥,因此,班级中幼儿的游戏操作环境也至关重要。除了为幼儿准备成品或半成品的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材料外,还应该创造一个能让幼儿一目了然、直接感受的环境。
在含有民间艺术的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主题或者区域的外部环境布置,如贴一些相应的图片、海报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还可以在游戏中加入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的元素,如服装、音乐、学习材料。在游戏开展之前,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让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了解,为游戏的操作做准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地引导幼儿与这些环境之间进行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民间艺术文化,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游戏氛围。
三、开展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活动
1.开设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主题
在幼儿园的游戏中,不管是角色游戏还是区域游戏或者户外游戏,都有自己的主题,这些主题应该是幼儿园教育的整体目标与具体的教育目标相结合而来。如果只是将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材料零散地投放在一些游戏中,幼儿很难着重地、系统地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将幼儿游戏某个主题直接定为某一民间艺术文化的主题,特别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幼儿会主动地去了解,去探索。
如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班级教学内容中的剪纸活动,在美术区开展“剪窗花”主题。由于南方过年时的活动越来越少,这样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幼儿对于过年的热情非常高涨,所以在过年前开设的“剪窗花”主题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又能与节日相融合,还能引导幼儿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在游戏中幼儿与教师通过故事的等形式一起了解窗花来历,欣赏各式各样的窗花,由最简单的花纹开始剪纸,到最后的自由想象、自由创作,整个游戏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长期性地作为一个主题来让幼儿参与。开设民间艺术文化的主题,让幼儿有层次性地了解、学习民间艺术文化,融入民间文化艺术中,感受其中的内涵,并且还能体会到自己主动创造的快乐。民间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瑰宝,是民间艺术的感觉和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过程。
2.直接开展各种民间游戏
相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民间艺术活动,一些本来就非常有特色的民间游戏也非常受幼儿的喜爱,而且有的这些游戏能够适合几乎所有的幼儿,不管是哪个年龄层次的孩子都能够参与其中,这些民间游戏也隐藏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教师们无须再画蛇添足地为其准备太多的东西。
一、环境创设中艺术性、教育性有机结合
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应具有突出的艺术性,保证幼儿在积极美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激发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们注重形式和色彩的结合,创设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因此,我们在色彩上较多利用红、绿、黄等对比色,或将这些颜色组成大色块的图案;在形式上通常利用剪纸、撕纸、染纸、迷宫、中国结等形式的作品表现主题内容,突出展现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幼儿园的环境应为幼儿所喜爱、理解并接纳。我们在设计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时,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加其童趣性,以真正引起幼儿的共鸣,唤起幼儿参与的愿望。我园班级和专用活动室环境的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以儿童化为主,采用夸张的形象、幼儿喜爱的方式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使艺术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渗透。如:壁画走廊中的《孙悟空》、《京剧脸谱》等。
二、环境创设中科学性、童趣性相结合
幼儿园的环境应为幼儿所喜爱、理解并接纳。我们在设计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时,尽可能地增加其童趣性,以真正引起幼儿的共鸣,唤起幼儿参与的愿望。我园班级和专用活动室环境的所有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以儿童画为主,采用夸张的形象、幼儿喜爱的方式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例如教师在班级设计环境时尽可能采用艺术化、情趣化的娃娃体样式。如:壁画走廊中的《孙悟空》、《京剧脸谱》等。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我园民间艺术环境创设在注重童趣性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科学性,保证将最真实、准确的民间艺术教育信息传递给幼儿。如,在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的染坊中,我们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研磨染料、逐步扎染的过程,用照相机拍下来然后冲出照片布置在展版上,让幼儿清楚、生动地了解到最原始的扎染工艺,使幼儿对扎染艺术有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
三、环境创设中课程内容与民间艺术相互结合
《纲要》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创设主题背景墙时,我们及时把一些民间艺术方面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课程背景中,在富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育人环境过程中创建了让孩子们乐而忘返的小天地。走进班级,也很容易捕捉到课程内容与民俗文化的相互渗透。班内环境不论从色彩还是主题内容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的,更多的体现家长的参与。如小班的主题《快乐大家庭》让刚入园的孩子感觉到幼儿园如同家庭的温暖,孩子们随时都可以从墙壁上摘下自己喜欢的虎头布娃娃;中班主题《小树叶找妈妈》墙壁上用废旧的凉席等材料制作出动感的各种树,引发孩子自发探索树的秘密;大班的主题《京剧大世界》用不同材料制作出的多种脸谱,展现出戏剧国粹的风采。好多材料都是家长和老师共同提供的,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家长也直接参与了,环境的教育直接渗透给家长,为以后主题的扩展、家长的参与奠定了基础。
四、环境创设中内外环境的结合
绘画往往能直观地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展现一个民族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因此美术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艺术品表象的认知上,更应当了解艺术背后所要展示的文化潜质。中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大量名师大家的作品,美术教师应当正确体会这些作品的人文价值,对教材进行传统文化的挖掘。在美术学习领域中,造型与表现课只是一种技法训练课。但授课时能否从中挖掘出更深一层的东西呢?这就需要多方查阅、了解其来历,从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入手来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历史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案例1]在七年级教材中把《色彩搭配》一课改成用朝鲜族服装布料进行《民族服装色彩搭配》的课,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不但了解了本民族服饰文化,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培养乡土情怀。同学们都被这种由民族文化释放出的服饰美所陶醉。通过民族文化渗透与美术教学巧妙的融合,把学生培养成为民族文化的弘扬者,这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服装色彩搭配》一课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用水彩搭配服装。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我们本民族的民族服装布料(边角料)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那么,边角料从哪里收集?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到民族服装店进行“淘宝”。当课前把收集到的五彩缤纷的布料,展现给学生时,教室里往往一片欢呼声。这等于成功了一半,因为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当同学们得知要制作民族服装时,兴致更加浓厚了,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抢着要布料。顿时课堂里的氛围空前的活跃了起来;有些同学计划做童装;有些同学做婚礼服;还有同学要制作改良服装等等。当宣布开始制作时,问题出现了,很多学生不知怎么制作好。根据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教师逐一地进行解答后布置学生能粘贴(平面)完成的粘贴完成,能立体完成的进行立体制作。并且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以启发为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制作过程中有的同学就地取材,巧妙地利用边角料进行搭配,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服饰。当学生制作完后,有的男生问“老师,先穿裙子还是先穿上衣?”,“老师,为什么要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服装?”等问题又摆在了教师的面前,此时,教师再相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在讨论与交流中学生掌握了服装色彩搭配的原理,这样,课堂教学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案例2]“原来朝鲜族是以农耕谋生的……”泥塑是一种以粘土、彩泥为主要材料,以雕、塑为主要手段,以夸张、概括、拟人为主要手法的立体造型艺术;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立体造型能力的有效途径。用“泥”塑型既符合学生爱玩泥巴的天性,又可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性。通过一团泥塑造型的过程可以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教育。泥塑课中,把学生创作作品的范围用复印图片的形式发放到学生手里。学生兴致勃勃地制作各种朝鲜族古老的农耕用具。有些同学没完成的作品拿回家里与父母共同完成。通过这节课,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原来朝鲜族是以农耕文化谋生的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整理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资源,鉴赏与学习地方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加珍视民族文化艺术这一瑰宝,并使其发扬光大。通过了解和学习本民族传统艺术,既培养了学生对优秀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又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认同,进而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由此可见,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教育,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在美术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是提升教师教学品质的有效途径
在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中,有许多能够展现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民族民间艺术品,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可以说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而创造性和经常性地利用本民族民间艺术,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承担的职责,也是充分体现中小学美术教学价值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解、推动民族文化,才能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才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只有在民族艺术发展中加入时代感,通过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促进民族各项事业的现代化,把这种现代化与美术教学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才能构建优质的美术课程教学。进而延伸中小学美术教学意义、拓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空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200多万人口中37%是朝鲜族。4万多平方公里内多是山地,经济欠发达。受经济条件和信息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加之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均衡,当地的学校美术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国外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提并论,因此,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学校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提高延边州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品味和成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开发校本教材(乡土教材),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途径。“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带来了艺术的改革和开放,新的课程理念也如强劲的东风吹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所以美术界也强调对世界多元艺术与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而各种艺术风格、形式纷至沓来,这些不但被许多老师接受,更成为了美术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艺术活动和表现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这确实令人可喜。但同时也令人担忧,因此,提醒美术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洋”,而忘却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更不能忘记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想使美术教育在全州、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更多地充实利用地方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积极发挥对本地民间艺术的传承作用,借鉴和吸收世界多元艺术与文化的精华。因此,美术教育应立足于对传统经典的学习,立足于对民间优秀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三、在美术教学中的民族文化展现形式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展现民族文化要讲究实效,要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原则,要立足保障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的达成,在教学常规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汲取渗透民族文化元素。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文化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要根据汲取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所呈现的教具,包括范作、幻灯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级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级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
(一)磁村花鼓艺术的诞生磁村花鼓俗称“打花鼓”,因起源于山东省淄博市“磁村镇”而得名。在诞生之初,磁村花鼓是穷人在沿街乞讨时的一种有人物、有情节、边打边唱边舞的艺术表演形式。相传,磁村花鼓产生于清同治年间。①关于磁村花鼓的产生过程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清同治十二年,时任淄川县的县令为方便居民进山祈福下令将原本年久失修的一座连接磁窑坞和华严寺的桥梁重新修葺,于是很快一座全新的鸳鸯桥便出现在了磁窑坞通往华严寺的交通要道上。在新的鸳鸯桥修好通行的那天,居住在磁村镇的居民们自发组织到桥头摆戏台唱大戏,同庆新桥落成。在这盛大的庆贺仪式过程中,有四位穿梭于磁窑坞各乡间靠杂耍艺演混饭吃的民间艺人也到场祝贺,并奉献了许多精彩的艺术表演。就在这些表演当中,有一个“打花鼓”的表演博得满堂喝彩。从那之后,磁村镇的人们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种热闹、诙谐的艺术形式,而“打花鼓”也就成为了磁村镇各项庆典活动中的“保留项目”。久而久之,“磁村花鼓”这种艺术表演形式逐渐在民间稳定和鲁中地区流传开来。
(二)磁村花鼓艺术的表演形式磁村花鼓“打花鼓”的方式在当时磁村镇居民的眼中新颖独特:艺人们选用的是一种形状近似于腰鼓体积却又大于腰鼓的新型打击乐器;在表演时,表演者用鼓绳将乐鼓斜肩背在身后,用鼓绳敲打乐鼓的同时身体也有节奏地舞动。“打花鼓”的伴奏乐器是手锣、镲和小点锣。②最早的“打花鼓”节目并没有过多的过于复杂的剧情和舞台人物,整个“打花鼓”的表演一共有一男三女四个人。男演员以花鼓表演为主,女演员以演奏乐器为主。男演员的表演动作包括从身体的各个角度甩绳子有节奏地敲打花鼓,也包括和其他女演员配合,又唱又跳。磁村花鼓的唱词以简短诙谐为主要特点,整体的表演不注重唱词的内涵而注重表演的氛围,是一种非常热闹喜庆的表演形式。
(三)磁村花鼓艺术的演化过程在磁村花鼓的诞生过程中,率先创造“打花鼓”的并不是磁村镇人,而是在磁村镇一带走街串巷的民间艺人。尽管磁村花鼓的具体演化过程并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但是在研究晚清时期民间艺术时却发现,这些民间艺人受生活所迫必须常年在走街串巷的表演中谋生,这样的现实决定了诞生在街头巷尾的艺术都具有表演不复杂不注重乐器演奏的特点。另外,从满足民间艺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人们将鼓绳留出一定的长度,使得民间艺人方便进入陌生地方、村落时驱赶家畜。在种种便于就地表演的进化过程中,磁村花鼓的表演形式逐渐固定下来。而当磁村镇人继承并发扬“打花鼓”这一独特艺术表演后,他们也没有因为演出环境和演出目的的改变而变化其艺术形式,而是最大程度地传承了最原始的磁村花鼓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无形中提升了磁村花鼓的艺术价值。
(四)磁村花鼓艺术的发展回顾磁村花鼓艺术的百年历史,可以将磁村花鼓艺术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磁村花鼓艺术的萌芽期从清同治十二年一直延续到爆发前。在这个阶段,磁村花鼓开展的非常兴盛,艺人们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这个阶段是磁村花鼓艺术发展的兴盛阶段。第二阶段,发展期:磁村花鼓在建国初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1959年,磁村花鼓艺术的新传人李慎濂先生终于让沉寂了许久的磁村花鼓重见天日。在李慎濂先生的不断努力下,磁村花鼓得到了深度的发掘和保护。第三阶段,复兴期:1986年以后,磁村花鼓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进步趋势,首先是磁村花鼓作为民间舞被《中国民间舞集成》(山东卷)收录;1997年大型民间舞蹈《磁村花鼓》又在元宵节民间艺术进城表演中获奖,并且被中央电视台全面报道和推广之后,磁村花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进入新世纪以来,磁村镇开始了对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磁村花鼓历史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工作,在省、市各级文艺工作者对花鼓的唱词、鼓谱进行挖掘整理和保留原始鼓谱唱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磁村花鼓艺术的表演形式,不仅将早先的一鼓三镲(锣)的表演形式逐渐升级演变为二鼓二镲、四鼓四镲,甚至是八鼓八镲,①还在磁村镇中心校开设了教授花鼓基本打法和基本唱腔的专业教学课程。磁村镇成立了磁村民间艺术团,成立了磁村花鼓开发工作机构,全面负责磁村花鼓的挖掘、整理以及花鼓的发开、宣传等。在镇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在全镇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磁村花鼓学教活动的实施意见》②的指导下,全镇中小学开始推广普及磁村花鼓,基础性普及工作正在如火如荼中进行。2006年,磁村花鼓艺术成功申报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磁村花鼓的艺术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磁村花鼓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其艺术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律动的节奏作为一种以演奏花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磁村花鼓的节奏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民间艺术的特点。磁村花鼓的演出节奏非常的欢快、热烈,不仅旋律律动感强烈,而且整个演出的渲染性极佳。在表演的过程中,各种乐器相互配合,既不失花鼓演奏强烈的动感,也很好地利用了其他各种乐器的特点,整体旋律轻快流畅动感十足。不管是在诞生之初还是发展至今,磁村花鼓艺术独特的节奏魅力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磁村花鼓艺术演奏过程中这种欢快的律动不仅清新欢快而且朗朗上口,很多磁村花鼓艺术的爱好者支持者都对磁村花鼓的节奏美推崇备至。
(二)欢快的舞蹈不管是磁村花鼓艺术还是其他地区的花鼓艺术,击鼓的动作以及舞蹈的相互配合都是花鼓艺术表演中的重要部分。磁村花鼓的表演一直以击鼓招式的令人眼花缭乱和对肢体动作的巧妙变化而著称。在磁村花鼓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依靠自己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熟练的抛绳击鼓技巧来掌握鼓绳的收放。表演者的舞蹈动作灵敏欢快,非常具有感染力。在表演时,他们排成一队,从舞台的一边登场,边舞边唱,在完成上场后,表演者在舞台中央边打边舞,边唱边舞,不时有高难击鼓动作进入,如:从胯下向背后甩绳索进行击鼓表演的“黑狗钻”;从身体一侧甩鼓绳在绕过身体一周后敲击花鼓的“老树盘根”;单脚站立的情况下从双肩重复多次击鼓表演的“金鸡独立”③等。整场演出,磁村花鼓的击鼓艺术表演要步伐轻快、节奏鲜明、动作稳健、铿锵有力。
(三)唱词艺术在传统的磁村花鼓中,唱词并不是表演的重点。但是随着磁村花鼓的不断发展,磁村花鼓的唱词在整体表演中的作用已经被大大提升,唱不再是单纯为了舞蹈助兴的“小插曲”,反而变成了磁村花鼓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磁村花鼓的唱段多以诙谐幽默的传统唱词开始,歌词内容简洁明快,乡土气息浓郁。唱段通常由四句传统开场唱词和现代唱词两部分内容组成。传统唱词的四句内容是固定的,但现代唱词的部分则可以由表演者根据现场的情况即兴发挥,也可以将时代气息更强的新词增添进去,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新时期磁村花鼓的时代感。磁村花鼓的传统开场唱词有以下几种④:1.“这面花鼓圆又圆,两头都是皮儿墁,一嘎拉都是小钉子砦(谐音),一根皮条两个环。”2.“好命苦来好命苦,一辈子没摊上个好丈夫,人家的丈夫把买卖做,俺的丈夫打花鼓。好命薄来好命薄,一辈子没摊上个好老婆,人家的老婆把针线做,俺的老婆敲小锣。”建国后,唱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丰收等一系列反映生活日新月异变化的内容被丰富进了唱段当中。
三、磁村花鼓的艺术价值磁村花鼓在发展过程中记录着鲁中地区百余年来历史文化、民间风俗,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磁村花鼓的艺术表现功能1.叙事功能。磁村花鼓诞生于街头巷尾,是人们对生活的记录和生命的感受,是一种独特的表达自身思想的艺术形式。表演者敲击花鼓的招式,大都从劳动人民熟悉的生产劳动中发掘和提炼,其动作和唱词如实的记录了实际劳动、生产的状态,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磁村花鼓的表演内容反映的正是晚清时期民间生活的疾苦,表达的正是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之情。在观赏“打花鼓”的时候人们更多地看到了这项表演喜庆欢快的一面。在传统的唱词上,一代又一代磁村花鼓艺人将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在内容和情节上,根据当地流传的故事、人物用唱词和表演,记录着当地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变迁。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磁村花鼓的表演更具技巧性、娱乐性,更符合“职业化”表演的发展特点,是一种典型的充满着乡村文化气息的民俗性歌舞娱乐。但是,磁村花鼓的唱词、舞蹈动作更是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汉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和符号,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强大的叙事功能。2.抒情功能。磁村花鼓的表演动作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积累而提炼来的,唱词、舞蹈动作中所表达的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磁村花鼓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下蕴藏着的是花鼓艺人们细腻婉转的思想感情。不仅如此,由于磁村花鼓的表演者在演出中经常上演高难度动作及复杂的固定招式和即兴招式,所以在表演过程中,动作与动作衔接也经常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复杂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磁村花鼓与其他形式的民族传统舞蹈或者花鼓艺术等所表达的群体情感变得不同,磁村花鼓不仅可以表现舞台形象中人物角色的多层次的复杂的关系,还可以表现人物角色的细腻入微的各种思想情感。①磁村花鼓在表演中塑造的人物、情节,标志着我国汉民族传统舞蹈艺术在人类舞蹈史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关键词]民间美术 搜集 途径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64
一、搜集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1.地方美术资源的采集
扬州建城于公元前486年,距今已有2480多年的历史。丰硕的文化沃土,孕育了一代代名匠巨家,他们的学识和成就名扬四海,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光彩。深入到生活中,采集各种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如扬州画派、扬州盆景、玉雕、刺绣、乱针绣、面塑、漆画、叠石、剪纸与彩灯等;扬州民居; 扬州园林建筑艺术――独一无二的“瘦西湖”、 “江南第一灵山”之称的观音山、“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 “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等。
2.建立资源库
地方资源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间小调、民间舞蹈、民间服饰、民间工艺、民间风俗,也包括地方上的艺术家、雕塑、家居环境等。从艺术形式上可表现为绘画、摄影、工艺制作、舞蹈、歌曲、影视等。对采集到的资源进行筛选处理、分门别类,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库;在学科网站开辟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专栏,和广大美术教师共享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民间美术进课堂的途径
让优秀的民间美术走进课堂,增进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传统节日渗透地方民间美术
把传统节日与地方民间美术结合起来,在小学美术中的传承与发展,学生倍感亲切,而且内容贴近生活,工具和材料易于获取,学生创作积极性提高,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设计《看花灯》一课时,让学生在感受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风俗之后,知道花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艺术,寄托着老百姓对幸福的期盼,体现了节日的喜庆与吉祥。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灯,了解其艺术风格,简单掌握花灯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花灯的种类、色彩、形式上的特点,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用绘画、拼贴等各种美术技能创作一幅以花灯为主题的画。学生在感受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同时,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利用多媒体让民间美术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在民间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全面、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信息。如设计《看戏》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观看戏剧中唱戏人的服装、脸部的装扮以及戏中人物所使用的道具,让学生加深对戏剧的了解。美术课结束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欣赏扬州昆曲片段。鼓励学生以后常看戏,多关注中国的民族文化,弘扬地方民间艺术。
3.走出校园,零距离接触
把美术课堂转移到野外,在游玩中,观察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要求学生实地搜集美术资料,写生和记日记,把亲身体会记录下来。教师收集、整理学生作品,开展“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活动,培养学生考察研究乡土美术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术课堂转移到市博物馆,零距离感受形态各异、图案精巧、绚丽多姿的雨花石、感受古朴“汉代风”――出土的汉朝陶器、俑、玉饰等,欣赏巧夺天工的民间剪纸。
4.创新、拓展让民间美术多姿多彩
现行的小学美术新教材中,民间美术教学的内容占总课时的25%左右(1-5年级),其中,剪纸工艺近20个课题、面塑工艺近10个课题、刺绣工艺近6个课题。这些课题都是符合学生年龄层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具有地方民间美术教学资源的相融性。在《偶戏》这一课题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偶戏”的来源。木偶大致可分为布袋偶、提线偶、杖头偶三大种类。其中杖头偶、卸甲布袋偶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是扬州当地的一个文化特色。杖头偶是目前分布最广的木偶种类,也是现在我国木偶剧团一般采用的表演形式。从直观上了解了这些艺术形式之后,再让学生了解其制作过程。通过多媒体观看民间艺术的表演,知道其制作方法。以戏剧人物为题材,通过用黏土、废纸浆和布做布袋偶,也可以用废旧材料塑造出头部和脚、鞋子,用铁丝等材料做成躯体四肢,把头和脚连接起来做提线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把仅限于戏剧人物的题材进行扩展,如卡通人像、小孩、少数民族人物和可爱的小动物等。
【关键词】文化;保障;研究
当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越来越被重视,我校作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学校,充满着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只有对这些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生存环境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这些民间艺术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之下拥有生存空间。因此,我校以《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研究》作为校园文化研究课题,予以实现民族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族民间文化的界定
“民族民间文化”其内容和规定范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国文化实践中,“民族民间文化”是长期以来使用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内容上,它包括民族民间流传诗歌、音乐、舞蹈、戏曲、绘画、说唱、谣谚、剪纸、皮影、刺绣、编织、印染、服饰、首饰、雕刻、工具、器具、建筑、标识以及特定的文化区域场所等等。在形态上,除了有形物体,还包括无形的依附个人、群体存在的口传文学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能、传统民俗节庆、传统知识、特定文化场所或空间等非物质形态部分。
二、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特殊性质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由于受不沿海、不沿边地理条件的限制,显得相对封闭,虽然现代经济较为落后,但传统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宗教、民族习俗、民族饮食、民族传统体育等却得到较好的保存和延续,构成了民族民间丰富完整的文化资源,具有特殊性,一是群体风格、智慧、感情、艺术造诣和生活价值观具有群体观念。二是技艺能力,多为口头流传、无文字记载,在历史长河中有可能传承、发展、变异或消失,不确定成分较大,具有动态特征。三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群体智慧结晶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将会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态度。四是具有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延续性。五是文化资源具有反复利用特点。
三、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环境危机
20 世纪90 年代农村打工热潮的掀起,将农村多数民族青年涌向城市。为了能尽快溶入城市生活,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本民族文化接受汉民族文化,由此带动并引发地方民族青年对汉文化的崇拜,汉语、汉族服饰无形中在民族地区成为了城市文明的象征。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民族民间文化,都是本民族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民间文化是在民族社会生态环境里孕育而生的。区别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和服饰,一个民族的消亡最初也是从语言和服饰开始的。我们这些一些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民间文化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濒临失传。
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障机制
(一)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机制
要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就应该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普查是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在普查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范围和地域范围的民族民间文化档案,以政府职责,民间团体等形式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予以规范,便能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名族文化。
(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
有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档案的保存机制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对那些濒临消亡部分进行保护和传承,这是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核心,在普查基础上,根据文字、图片、拍摄纪录片、录音和存档等历史文化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使其由直接知识转化成间接知识,存入国家、民族知识库与智力库中,使后人从这些文献资料中汲取养料,丰富其想象力,开拓其创造力。传承是对保护的一种积极补充,可以通过培养和保护传承人的方式使那些重点的急需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得以存活和传承下去。同时,为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对那些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应给予“民间艺术家”荣誉,对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地区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我们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研究》课题,就是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课堂,将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在学生心灵深处种植民族文化的种子,确保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代代相传下去。
(三)民族民间文化的利用与开发机制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只有在流传中发展才有生命力,对传统技艺和民族艺术形式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扩大传统技艺的影响和展现民族艺术的活力,合理利用本身就是一种鲜活的、有效的保护。国家行政手段保护的是民族民间文化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华民族文化要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就必须坚持对民族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科学保护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面对浩大纷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政府方面的政策保证、正确指导和统筹管理等行政保护,同时,也需要恰当借助产业运作的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这个巨大的竞争空间,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要开发利用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就必然要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审美情趣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的纯正性,又要符合现代市场动作模式,以开放的心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走文化产业化道路。在开发利用时,要保持民族民间艺术原貌和文化原生态,要体现其积极、健康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实质。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课题,注重提炼区域民族文化核心内容,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使之既具有本土性、民族性,适应少数民族追求现代化的主观意愿,又在民族民间文化推向市场的过程中适应更广泛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民族民间文化整体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由文化生态环境的民间文化特性决定的,其内涵、形式、功能是该民族精神情感的衍生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同源共生、声气相通的文化共同体。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学校应予以更多的保护。
(五)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保障机制
一、明确教育目标
早在中国幼教初起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各种外国教育思想纷至沓来,我国幼教界出现了盲目抄袭模仿的混乱状况。陈鹤琴对这些现象极为不满,他尖锐地指出:“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是美国的故事,看的图画是美国的图画,唱的歌曲是美国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美国来的。就连教法,也逃不出美国化的范围……要晓得我们的孩子并不是美国的小孩子,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也不一样。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未必是优良的。……总之,幼稚园的设施,总应当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至于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和教法,也可以采用,总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条件。”…佃“们1927年陈鹤琴等发表了中国化幼稚教育的宣言书《我们的主张》,其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就是“幼稚园要适应国情”。时间过去了多年,而我国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如今却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跳不出唯“新”、唯“洋”的怪圈,脱离Ⅵi地的实际情况。从活动室的布置.到教师与幼儿的服饰及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乃伞使用的教学语青,几乎谈不上民族特色;本地丰富的课程资源,如风俗礼仪、传统节口、服饰特色等没有得剑开发与利用,,民族幼儿教育紧张追赶着“现代文明”的脚步.内心深处往往还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自单阴影,总觉得自己处处“落后”,排斥各种包含“土”味的教育活动.许多幼儿班依样照搬“城市化”的教育模式,盛行“模拟课”。教师到城里幼儿园听课,然后按照听课的教案,利用本班幼儿模拟教学.并推广给其他教师去效仿。民族幼儿园不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和活动材料,而是向高标准的城市幼儿园看齐,尽量为幼儿购买大型玩具材料,如钻圈,滑梯等。石林彝族自治县幼儿园的发展也曾经历过这样困惑迷茫的时期,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深入学习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逐渐平静r浮躁的心,从明确教育目标入手,带动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本土化复归和现展。
20世纪40年代初,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活教育”三大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后又提出做“世界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把教人做人定为“活教育”的三大目标之首。“活教育”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合理因素加以吸收、改造、发展,并赋予新的内容,从而高度概括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和科学发展内涵的人的全面素质。“活教育”讲做人,以求得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这就赋予做人以现代改革精神,具有时代的进步性。他提出的“做中国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提出,做现代中国人的条件是: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活教育”不但要求做中国人,而且要求做世界人,做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活教育”是陈鹤琴吸取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营养,结合中国的国情而另辟蹊径的探索。这些理论今天仍具有启发性,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目的。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理想追求,有自己特定的社会环境与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摆正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不要生吞活剥国外的幼教模式。在多元文化时代,本土的民族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围际教育大会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报告,系统地提出了跨文化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指出:“多元文化教育通常足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有关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以使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能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在当前多元文化的世界格局之下。
每一个民族都应当清醒地、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为此,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巾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及发展趋向。这种自知之明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也不是要“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而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自主地位。;2I•石林彝族自治县地处滇东高原腹地,县内居住着汉、彝、苗、壮等20多个民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民族幼儿教育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结合本地特点,开发、利用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独具特色的优良教育经验,同时吸纳现代教育的精髓,为本地文化建设服务。为提高本民族生活质量服务。石林幼儿园立足“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标,依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确立在幼儿园开展民族艺术教育的活动方案。以彝族文化为蓝本,在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时,每周在保证其他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进行主题教学活动,以民族艺术教育内容(民族文学、民族音乐、民族绘画、民族刺绣)为主,辅之以民族节日、民族饮食文化等方面的艺术教育。使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意识到本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增强其民族的自尊感与自豪感。
二、构建园本课程
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第一条就指出课程应是民族的。陈鹤琴主张:以自然、社会为中心,课程编制要有目标又要合乎生活,教育要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可以根据儿童可接触钊的自然现象与社会乍活制定出《幼稚乍生活历》(即教育历).课程安排既彳『汁划性又有灵活性.富有弹性的课程可以适应不同兴趣与能力的儿童,可以使儿童从多方面发展并适应他的个性特点。一国之中应有全国统一的课程大纲,但应允许各地补充,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仍然是当前幼儿教育所努力倡导的,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继续得到体现和完善。《纲要》总则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同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纲要》从两方面对拓展幼儿教育资源指明了方向:一是“因地制宜”,注意地方特色,从幼儿所处的环境中挖掘优秀的教育资源;二是“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所以民族文化教育应该呈现出富有民族色彩的内容和形式。石林彝族自治县幼儿园充分利用本土优势,把少数民族文化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在幼儿园课程发展中多元化和本土化共生。拓展综合教育资源的内涵。石林多民族共生的环境是孕育民间艺术的沃土,其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问美术形成了本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尤其是民间文学和音乐承担着对儿童进行社会教化的重要职责。它们的启蒙特性让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生活、明白事理;它们的教育特性潜移默化着儿童的品性,有助于培养儿童美好的性格。如民间文学既能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又能对儿童进行生动形象的社会教化,所以钟敬文教授曾深情地说:“我们来到了人世,就在歌谣和故事中长大,没有歌谣,没有民间文化,中国的孩子就成了没有祖国的儿子,变成浮萍草到处飘零。民间文化是儿童庄严的课本,做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工作就是为文化和孩子招魂。”∞1、石林幼儿园精心选择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建构了自己的园本课程。
1.民族文学
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富有文学艺术天才的彝族人民,创作了品种多样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叙事长诗、寓言、童话、笑话、谚语、谜语JL歌等。有不少优秀作品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宅库中的名菩和珍品,如举世闻名的《西『幸j彝志》和彝族四犬史诗《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梅葛》和《合姆》,阴大叙事诗《阿诗玛》、《妈妈的女儿》、《我的幺表妹》和《逃到甜蜜的地方》等都受到阁内外凄者的喜爱.叙事长诗《阿诗玛》自整理出版后。引起圈内外文艺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10多种外文版本,根据《阿诗玛》改编的电影公映后,风靡伞国,经久不衰。彝族山寨是民间传说的海洋.撒尼人说:“天上的星星多,地上的草木多。撒尼人的传说比星星草木还多。”石林的神秘巨石、山中的青青树叶、姑娘彩虹般的艳丽头饰、小伙子手中的熊熊火把,无不具有优美动人的传说……石林幼儿园主要选取彝族具有特异乡土气息的歌谣、传说、故事等内容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2.民族音乐
石林人能歌善舞,389个自然村有662个歌舞队。逢年过节,村村有舞会,处处闻歌声,于是石林有了“歌舞之乡”的美称。彝族谚语日:“歌多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的星星能数尽,彝家的歌舞数不完;要问彝家歌舞有多少?请用海斗量一量。”“彝族生来会唱歌,一唱就是几大箩;唱得太阳落西坡.唱得金星从东来;百灵鸟听歌停了叫,牛羊听声忘吃草;你若爱听彝家歌,请到彝家山寨来。”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彝族革命者毕恒光等就组织“圭山彝族舞踊会”登上省城舞台演出,轰动了文化界。当时在昆明的著名音乐家赵风、社会学家、史学家尚铖等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彝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唱遍全国;彝族最为著名、最为流行的是跳大三弦,即“撒尼跳乐”,这是彝族人民最为喜爱的歌舞,他们用“是人不跳乐,自来世上活;听见三弦响,心喜脚板痒”来表达他们对大三弦的热爱之情。阿细人的跳月、白彝人的架子乐、黑彝人的祝酒歌,构成千姿百态的石林彝族歌舞,成为石林旅游宝贵的人文景观。彝族的民间乐器主要有笛子、三胡、先弦、月琴、口琴等,一片随手摘下的树叶也能成为撒尼人民手中的乐器,吹奏出动听的曲调。因而,幼儿园注意聘请民间艺术家来表演交流,引导幼儿欣赏、学习民族歌舞和民间乐器。
3.民族绘画
石林彝族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位于石林风景区东南约300米处的丛林盆地内有一处崖画,专家考证是东汉以前的文化遗存。彝族先民以粗犷的笔触画了30多个图像,有人、兽、星、月等,形态各异,古拙朴实,被命名为石林崖画,,在祖先珍贵艺术遗产的影响下,彝族形成热爱绘I画的传统.住宅的墙壁上、屋檐上随处叮见美轮美奂的花纹图案。近年来,一大批彝族民间画家涌现出来,已经形成数百人的创作群体,他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有多幅作品喜获各种荣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是《撒尼人》,它以清晰的线条和深沉的内涵表现出撒尼人勤劳、质朴、豪爽的个性,1988年获得全国农民画大赛一等奖。同年,文化部命名石林县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石林幼儿园注重整合社会、社区和家庭的资源,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和乡土专家,形成有利于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支持性环境,礼邀民间美术名家来园讲解、传授绘画技术,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4.民族刺绣
刺绣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石林县彝族撒尼人的“十字挑花”是独具特色的绣法,图纹丰富多样,制作工艺细腻精致。石林神奇的山川I地貌、风物特产,生活中常见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都可以成为变化多端、鲜艳夺目的图案。这些图案绣在姑娘的包头、衣襟、袖口和中老年妇女的围腰、飘带、伞套、鞋面上,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撒尼妇女用挑花制作的各种服饰、挂包和其他工艺品,几乎是每一个到石林的客人都要采购的民族旅游品。风格独特的“阿诗玛刺绣包”曾获得“中国国际技术产品展览会”金奖。身穿精美刺绣的民族服饰的彝族男女成为石林一道靓丽的风景。石林幼儿园鼓励幼儿平时穿着民族服饰,到了节日,老师和小朋友更会穿上漂亮的彝族服饰,.内心充满了欢乐和民族自豪感。园本课程的开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孩子的多元能力。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中,民族艺术教育堂堂正正地走进孩子的课堂,幼儿对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进一步萌发了幼儿感受和表现民间艺术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他们编创的一个个民间故事、一个个动人的舞蹈,绘制的一幅幅、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作品,使传统艺术熠熠生辉。民间传说、童谣、歌曲、美术作品等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犹如一股股甘泉滋润着幼儿的心田。培养r幼儿对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养成了讲文明、懂礼貌、诚实、自信、坚定、勇敢、活泼开朗的健康性格特征。民间艺术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大量生动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启迪了幼儿的思维,丰富_『幼儿的想像力和观察力,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民间艺术教育,不仅使幼儿了解到民间艺术的风格、形式、体裁,而且寓教于乐的民间艺术活动扩大了幼儿的艺术视野,拓宽了其审美认知领域。民间艺术教育给民族幼儿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形成民族幼儿教育的品牌和特色。
三、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应承担起向下一代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民族文化教育意味着民族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学前儿童通过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民间艺术教育吸取本民族文化之营养,并在这样的民族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形成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就是他的不可能性。”【41从这个角度上讲,本土文化在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尤其是民族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