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智能工程与管理8篇

时间:2023-09-28 15:27: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智能工程与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智能工程与管理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工程;安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居住以及工作环境都有了较高的要求,智能建筑随之产生。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和处理。分析电气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势在必行。

1 电气安装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 安装工程开始前准备工作不足

(1)施工准备工作不完善:施工前没有设备开箱检查,因此施工设备、器具安装前未按规定检查、验收,合格证、质保书等技术文件不全,仓库由于保管不善,导致安装时零配件丢失,油漆损坏;(2)施工条件不具备时匆忙开工:现阶段,我国各地房地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大兴土木,某些施工单位在业主的催促下,为抢工期,不顾安装单位不具备电气工程安装条件强行施工,例如门窗未装、地坪未做,造成电气设备损坏、变形、受潮等,为安全运行留下隐患,也给住户使用留下了诸多的质量缺陷。

1.2 室内敷设钢管的质量问题

(1)管口,存在毛刺,没有跟进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使得管道发生堵塞等现象和情形;(2)管道。主要表现在管道外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小,容易导致墙地面顺管路裂缝:管道不进箱、盒或插入箱、盒内长度与安装标准不符;管道敷设长度超标,与设计方案存在差异;(3)在处理管道时没有采取防腐处理,导致后期的施工出现较大的误差,如:管煨弯及焊接处有扁、凹、裂现象。

1.3 电线、电缆及母线安装质量问题

(1)导线穿线时绝缘层破损:不加管口护圈管管口无护圈,穿线时绝缘层被管口损坏;(2)多股导线接头连接不符合要求:不按规范施工,导致接头连接不压接线耳,造成接触不良,通电后易发热;(3)接头处绝缘包扎不规范:只用黑胶布或仅用绝缘带缠包;(4)线头无号牌或号牌字迹不清晰:无专用号牌及专用标汜笔标记,线头未套,号牌长短不一,字迹模糊不清,字体不端正。

1.4 防雷接地、火灾探测器等保护设施安装问题

(1)避雷设施不覆盖整个屋顶部分:屋顶避雷带没有和建筑物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屋顶避雷带无法保护全部建筑物。(2)电气设备接地不符合要求: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没有用镀锌螺栓和弹簧垫,电气设备接地电气连接不可靠,电阻大,松动。(3)火灾探测器发生误动:探测器与其他设备、梁、墙的距离不符合要求,造成误报警,探测器安装距离超出报警范围,产生报警死角。

1.5 照明器具和一般电器安装问题

(1)灯具安装质量差,固定不牢固:相同的灯具在同一场所高度不一致,成排灯具不直,吊顶灯具下垂、歪斜;(2)吊顶、吸顶灯脱落:用木塞作固定吊点,木塞干燥后松落,吊灯、吸顶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脱落,或半边脱离顶面;(3)灯架固定不牢固、不水平:不锈钢、铝合金灯架下垂或吊顶不平行、不水平;(4)开关、插座不水平:开关、插座安装马虎,没有调整,开关、插座不水平,成排的开关高度不一致,在同一场所标高不一。

2 加强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2.1 做好安装准备

(1)工程项目施工前必须熟悉电气施工图;审查施工图中的重点,包括变配电房、配电系统、管线敷设、配箱盘、防雷、接地等;对变配电房、有线电视机房、通信机房等机房位置、管线走向等在施工前通过当地主管部门审查认可,并明确施工要求。做好设备安装基础、变配电室地坪和电缆沟、土建留洞和预埋管、柱内钢筋的防雷引下线、底板钢筋和桩基础钢筋作为接地系统的焊接以及重复接地等内容的技术交底。

(2)核实主要电气设备、材料的使用规格和要求,例如对到达场地的设备开箱时按照设备装箱单,对设备逐件进行清查,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设备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合格证、原产地证明等都进行检查无误后做好记录。

(3)检查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和人员素质,施工资格和上岗证书,技术装备,以及安装工程的施工计划、进度安排、质量控制要求、安全用电管理等管理措施,确保合格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4)电气安装工程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提交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单位审批。

例如本人经手的“田东一糖车间电气安装工程”项目:主要负责汽机车间,锅炉车间,蔗渣包装车间的电气安装施工管理和技术指导。

因为涉及管理的车间较多,首先要了解每个车间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再根据工期要求合理安排作业班组的工作,并且提前把即将用到安装材料准备好给作业班组,做得工作到,材料到,但是也不能过量的堆积材料,毕竟作业场地有限,不可能大批量的堆积材料,所以要合理的安排好材料进场时间,协调各班组之间的工作衔接联系,协调与业主生产部门,技术管理部门等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

对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在经业主方技术负责人现场确认后,如果需更改设计方案时,由业主方联系设计方出设计变更,在根据设计变更进行施工。如小改动不需要设计变更,则可以拟定施工方案,经业主相关部门签证认可后,按方案进行施工。工程完成后归正施工资料,配合资料部门进行竣工资料的编制。

2.2 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1)配电箱的定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现场确定配电箱位置以及现场实际设备安装的情况,按照箱的外形尺寸进行弹线量度定位。配电箱的定位不能马虎应付,因为配电箱的定位是否正确,关乎后工序的开展能否顺利。配电箱的安装必须平整、稳固。

(2)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3)智能建筑多属于一级负荷,应按一级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设计,要采用针带组合接闪器,避雷带建议采用25mm~4mm镀锌扁钢在屋顶组合大于或等于l0mxl0m的网格,该网格与屋面金属构件作电气连接,与大楼柱头钢筋作电气连接,引下线利用柱头中钢筋,圈梁钢筋,楼层钢筋与防雷系统连接,外墙面所有的金属构件,也应与防雷系统连接,柱头钢筋与接地体连接,组成具有多层屏蔽的笼形防雷体系。

2.3 系统调试和施工验收

在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和投入运行前,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试验工作,以保证新安装的电气系统能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使性能达到设计要求。调整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测试、电气设备的单体功能试验、绝缘电阻测定、接地电阻测量和整个系统的开通测试。在各种设备系统连接与试运行过程中,应由有关厂家参加协调,进行统一系统调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详细的调试记录。经调试无误后,施工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对工程按照现行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交付使用。

3 结束语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就要对其安装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严格的把控,高效的处理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出现的一切问题,同时保证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以达到安全施工、保质保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骥.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中的质量监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

篇2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建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56 献标识码:A

1 我国已颁布的技术尺度和管理划定

建设部会同其它有关部分先后颁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智能建筑设计尺度》(GB/T 50314-2000)等国家技术尺度。因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涉及其它诸多行业,故在其设计施工中尚应遵守这些相应的尺度,如∶《CATV行业尺度》(GY/T121-95)、《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Y/T106-92)、《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用户交换机尺度》(YD344-90)等。智能建筑设计尺度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分为10个子系统∶通讯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

甲级智能建筑工程是指配置建筑智能化系统尺度高、系统集成化程度高、智能化子系统齐全的建筑工程,又称高级智能化系统。

乙级智能化建筑工程是指配置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尺度较高、系统集成化程度较高、智能化子系统较齐全的建筑工程,又称智能化系统。

丙级智能建筑工程是指配置部门主要建筑智能化子系统,系统集成化程度较低,有发展和扩充需要的建筑工程,又称准智能化系统。

2 智能化系统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1998年以后设计的大部分高层住宅中,都配置了有线电视系统、数字网络系统、访客可视对讲和门锁控制系统装置、燃气报警装置、三表自动计量远传装置;小部门别墅和高级住宅安装了门窗越界报警系统和紧急呼Intelligent Building&City Information 2003 10 No.833 5呼叫系统。

2.1 从智能建筑的定义看,它包含了建筑、电信、广电、公安消防等多个行业的内容。这些工作的职能与管理单位都不同,可以说完成这一个统一的工作需要各种不同的子工作的配合,在实践工作时,子系统的完成需要的单位以及专业都各有不同,而良性沟通效果差,因此,进行工作时也会发生工作冲突,线路矛盾的情况,一些单位为了防止技术被盗用,把简单的工作分机房,分部门开展,在精力上和财力上都带来麻烦,而就算某些工程承包给同一个单位,而后来的检测和评价单位又是分开进行的,很可能出现重复劳动,多次检查的现象,对业主来说,要不断地应付和处理,使满意度下降,而抱怨众多。

2.2 我国固然颁布了一些技术尺度和管理规定,但作为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同一尺度》(GB50300-2001)配套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至今没有颁布,所以目前把智能建筑作为一个部门和建筑工程一起验收评定的技术依据尚不充分。

2.3 智能建筑中包含良多子系统(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通过计算机来保证各种系统的良性处理。因此,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评价和记录也是对计算机处理效果的评价,现在的建筑软件系统各式各样,大多是施工单位独立形成的编制,没有权威的单位和机构能够实现这些系统的评价和判断,因此统一的评价工作受到阻碍,评价的效果也受到影响。

2.4 管理单位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不多,对实际工作内容不了解,该管的管不好,不该管的瞎管乱管。另外,维护人员的能力偏差,物业作为管理单位,却无法对简单的小故障进行处理和排除,拖延时间或不进行修理。使得业主对智能化系统产生怀疑,认为智能化的工作效率要低于手动系统。这是使用得不到普及的重要原因。

2.5 国内对电子产品的开发和使用效果都不算很好。而建筑装置中水泵等装置,因为其所处的工作条件有水存在,因此,隔离做的不好就会出现故障,这是有害于平常使用的,许多业主因此不会主动使用该装置系统,而选择其它。

3 加强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促进智能化行业健康发展

进行行业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了解行业优势和劣势。通过适当的管理和科学的规范来控制行业工作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当前的形势说来,行业管理工作的实现应该由行业协会来承担工作,不过,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市场经济还有很大发展余地,智能化工作还在起步时期,因此需要一定的政策和国家财政的促进,而等到行业协会的工作能力成熟起来之后,再逐步退出政府管理。而当前的状况应当注意下面几个要点值得注意,遵照这几个步骤对于智能化管理是有积极效果的。

3.1 实现智能工程验收标准的全面落实和完善,因此建筑单位得以有精确的材料作为依据。进而将智能化系统与建筑系统相综合,以行政管理单位作为主要单位,其他单位作为辅助单位的综合形式。实现全面的系统的管理方法。

3.2 建设关于智能工程的协调机构。并配上与当地状况有联系的制度和规范等,对工程的投标与招标多做重视,如果出现矛盾,利用自己的技术和材料优势给纠纷双方给出技术指导。有一定技术的协会还可将操作系统的评价做为力所能及的工作,推动工作的全面化。

3.3 对智能化运行是否正常和良好进行评判的检测部门,检验的内容包含比较明显的几个子系统,能够为验收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数据,但是要注意智能化包含的检测内容较多,包含多种部门,多个组织,因此想要实现一个检测机构多个检测功能的条件不够成熟,所以,可以通过合并各检测单位的方法来实现团体性的工作,这样也可以杜绝重复检测的情况出现。企业的服务能力有所上升。

3.4 建立健全智能化效果级别的评判和估计。等级评估的办法依据当地经济能力以及总体智能化装置所达到的水平来进行合理地使用,也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评判体系。评判要以业主自愿为前提条件,而在建筑工作完成后,超过半年到一年后再开展智能化。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

1、弱电电子工程设计的程序

1.1 确定科学的弱电电子工程实施方案

对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使用功能、服务功能、物业管理方式作尽可能深入的分析,从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上综合考虑,对弱电电子工程的实施作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从总体设计开始,设计人员应根据用户需求书和规划设计方案,考虑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社会条件,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

1.2 科学的论证方案

要求设计方对每一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案都要作详细的技术交底;同时与设计院就各个子系统的监控对象、监控方法、设备数量、系统结构和布局、预算费用,特别是在降低造价、节约投资上进行深入的讨论,对建设方有较大分歧的设计,要组织专题论证。

1.3 重视设计图纸会审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是否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情况,确保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与施工图三者一致。会审图纸后形成纪要,由设计、建设、施工三方共同签字,作为施工图的补充技术文件。

2、智能建筑中实施弱电电子工程技术的步骤

2.1 加强弱电电子工程界面的技术

在工程实施前,应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确定弱电电子项目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土建、装饰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确定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职责界面,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上述界面进行修改调整和再确认。

2.2 做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工作

在施工前,通过对弱电电子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以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施工图三者一致,即监控点表的每一个监控点在图纸上必须有反映,其设备数量、型号、规格与图纸、设备清单一致,而且与受控点或监测点的接口匹配。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方面的完整性,并符合接口界面、联动、信息通讯接口技术参数的要求,从而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

3、弱电电子在智能建筑中质量管理

智能建筑弱电电子系统工程是单件的、非重复产品。它的质量必须在建设过程中一次性全部满足规定要求,因而格外需要加强对弱电电子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

3.2 重视各个子系统的施工质量管理

与建筑土建、装饰施工密切相关的弱电电子系统主要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卡系统、背景音响和紧急广播系统、卫星与有线电视系统等。在弱电电子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仅要注重各子系统的使用功能,也要重视观感验收。同时,应依据各系统平面管线敷设图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

3.3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智能建筑弱电电子工程涉及的材料、器件、设备种类多,技术要求严格。因此,在有依据的条件下,应按照规范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严把电气管材、线盒的质量关,将不合格材料拒之与工程之外。如镀锌钢管的壁厚,厚管不小于2.5mm,薄管不小于1.5mm,镀锌层应完好,PVC管应采用中型以上,一般采用重型管,必须是阻燃型。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或对质量保证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需进行抽检;对进口设备器材要有明确产地证明资料和海关商检证明文件。每次进材料都应填报审表,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方能用于工程。

3.4 保证管线施工的质量

管线的施工质量是保证弱电电子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管线安装包括线缆的走向、线槽和分线盒的安装位置、桥架及线管的材料和材料说明、安装要求等。此外,对施工界面也要作必要的说明,例如:安装单位负责所有管道、出线盒、桥架和线槽等的安装,而弱电电子分包单位负责线缆穿线及布线系统相关设备的安装施工。弱电管线施工伊始,监理首先要对各专业施工图进行会审。在了解建筑结构的基础上组织各专业管线预排,画出各种管线位置图,同时要根据工程总进度确定各系统施工的顺序和搭接方式,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3.5 接地系统的施工安全

均压环、避雷带、防雷引下线等对建筑的安全非常重要,要检查是否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每处都要仔细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3.6 系统调试

要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记录、检查、确认按上述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提出措施,并经相关部分确认,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4、弱电电子工程系统实施中的工程管理

4.1 加强专业与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

弱电电子工程往往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在工程现场应于各专业密切配合,如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必须与装饰工程密切配合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加强工序之间的检查和验收。尤其在阀门、流量计、水管温度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等,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4.2 加强对弱电电子工程的监理

智能建筑弱电电子工程技术含量高、涉及专业广、分支系统多。因此,要突出目标管理的要求,保证智能弱电电子工程建设成果,就应选择有资质、实力强、专业配套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监理方应有专业的弱电电子监理工程师,建设方对其学历、职称、资质等进行核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否决。监理方应定期向建设方提交监理工作计划。对重要工序的监理要事先向建设方通报,或通知建设方参加检测验收。对隐埋线管、线槽,在实施前,监理工程师、弱电电子工程负责人,要在现场督察、核对,保证不漏不少、材料合格。同时还应严把工程质量关,落实监理制度,使工程各个阶段和技术管理有专人负责。

篇4

    论文关键词:智能建筑  系统论信息论 可持续发展 人本论 产业链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建筑业启动了新一轮的发展,建筑物单体的高度与体量急骤增加,二、三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单体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已十分普通。建筑物规模的增大与工程建设的技术难度不仅体现在高度与面积上,建筑物的多功能使用(同一幢建筑物内分层区具有办公、酒店、商场、公寓、娱乐等使用功能)。各类使用者对建筑物的服务要求多样化与服务性能日趋提高,越来越重视生活条件与环境的舒适性、与社会和人际沟通的便捷性、生存空间的安全性、设施服务的完善性、管理组织的严密性等。在解决这些复杂难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智能建筑的概念。

1智能建筑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对智能建筑是否存在理论与学科特征,一直未能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有些人士认为智能建筑就是把计算机、控制及电子设备运用于建筑物,只是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已,并无理论可言。

然而,笔者认为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智能建筑已不如早期那么神秘朦胧,在长期的建设、应用与管理中,已经凸现其深层的特征,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图1所示为智能建筑理论的结构,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a.应用对象层。智能建筑为人类活动提供信息化、自动化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它的应用对象就是建筑物的使用者、管理者与服务提供者。

b.特定功能层。只要是按现代化、信息化运作的机构所在地都有智能建筑的需求,因此智能建筑早已不是办公建筑的专利,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军事建筑都可以按智能建筑建设。近十年来,中国与全球一样建成了大量智能型的办公楼、酒店、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医院、学校、法院、图书馆、剧院、博物馆、机场、车站、住宅、电子厂、食品厂、化工厂、发电厂、军营、应急指挥中心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层面上,智能化系统功能需求与设备配置往往受建筑物个性、建设目标,管理模式和投资力度的影响而有较大的差别。

c.应用技术层面。这是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由通信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等组成。在这些技术领域中,最新的技术成果及其形成的装备会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建筑业。如在5年前,当软件工程界刚开始讨论中间件技术时,市场上立即推出了采用中间件技术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软件iz bms集成化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又如当工业以太网技术出现突破,随即出现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

d.基础理论层。虽然从表面上看,智能建筑嵌人了许多令人目眩的五光十色的技术,但实质上智能建筑并不仅是新技术的综合与新装备的组合,而在其深层次中是有基础理论的支撑。

1945年奥地利人贝塔朗菲创建系统论形成了“系统哲学”,这是把世界看作一个巨大组织的机体主义世界观,它包括了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系统价值论和系统方法论。系统理论的概念(等级秩序、渐进分化、反馈、开放等)与方法(图论、集论、控制论、对策论、排队论等)是智能建筑总体设计与工作流程规划中的重要工具。

    美国人香农在1948年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使人类传统的科学从以材料与能量为中心的体系,转变为以材料、能量与信息为中心。当建筑物的智能水平日益提高后,人们已不满足仅在通信信道容量、噪声抑制、数据加密上应用信息论,而需要进一步通过统计及随机过程的分析来讨论语义分析、信息的嫡的应用。

“以人为本”在如今似乎已成为一句时尚的语句,但在智能建筑的功能设计与运行管理中,如果缺乏针对使用者与管理者的工作和生活便利考虑,缺乏以人机工效学对人机界面、机器与人的共享空间的设计,缺乏在智能化、数字化环境下对不同职能与层次人的行为处理分析和对策,那么任何再先进的智能化系统也是失败的。

智能建筑不仅仅是当前高新技术的尽情应用,而且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建筑物的一切进行考量:设备与材料的环保、系统运行方式的综合能效设计、建筑物节能模式的选择、建筑物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都需要从有利于协调“自然·社会·经济”关系,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来考虑。这些工作要有助于建立7项工作:选择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推进社会公平化的社会体系、重视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科技体系、保持自然生产能力的生态体系、促进环境质量提高的环境体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人口体系和规范合理行为的政策法规体系。“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已深人到整个社会。智能建筑自然也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覆盖之下。

显然,在智能建筑所有的相关领域,以上的理论都在工作过程中起着宏观导向与微观指导的作用。

2智能建筑理论的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智能建筑不仅存在理论,而且其理论结构相当复杂,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a.多目标的优化智能建筑不是机械的技术与设备集合,而是一个大系统,需要多视角地考虑技术、管理、经济、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大系统运行目标,并且调动各种手段使系统达到最优的综合目标。即系统的优化目标函数为:s=f<技术、效率、价格、智能建筑理论与工程实践—程大章发展、环境、人气等)。

b.多学科的综合这一点是显然的,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以及法律问题,都必须有效地应用各学科的知识成果来解决。

c.多因素的相关性智能建筑与社会信息化、社会经济发展、管理模式、装备技术发展、政府导向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尽管就表面来看智能建筑仅是一种建设行为与经营管理方法。但是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成本(lcc life cycle cost)(见图2)来看,当某种设备与技术采用后,可改变其生命周期中许多相关的分项状态。

    比如采用完善的ba(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按照度、时间、夜间最低照度、分区等),可以有效降低电耗与照明设备的运行时间,而照明设备因此而延长寿命减少了照明设备的维护更新费用。这可使建筑物生命周期成本中的能耗费与设备更新费用减少。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设置完善的ba系统,要增加建设的一次投资.同时,降低能耗的效益并不仅仅体现在lcc的图中,它对于广义的环境保护价值更是巨大的。

3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全国各地的智能建筑热潮有涨无退。由于我们已经历了较长期的探索,在工程建筑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无论是建设方/业主,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物业管理人员,都逐步趋于成熟。因而最近起步建设智能建筑的地区(暂称为后行地区),往往可以比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行开发建设的大城市(暂称为先行地区)有更好的建设效果。我们将之称为后发优势,见图3

   智能化系统工程先行地区由于一开始处于探索前进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在早期建设中存在着各种过份的行为(控制论中称之为超调),随后又出现因失误而放弃的行为(称之为振荡过程),最后趋向于合理的装备与功能水平。而后行地区由于可以借鉴先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可以比较合理稳妥地确定自己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目标与行为,虽然起步稍迟,但最终可以与先行地区趋向于同样的建设效果,而他所化的代价则比先行地区要小得多(如早期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成本高达230元/mz,而近年来则在60元/mz左右,而且装备的性能与质量更好)。

4智能建筑已经形成产业链

    建筑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国民经济状态上升建筑业必然兴旺,建筑业发达了,国民经济必然形势大好。中国近年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其中就有1---2个百分点来自建筑业贡献。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的基本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北京市2008年的奥运会与上海市2010年的世博会,大大刺激了建筑业发展,智能建筑与智能住宅小区则成为建筑业的精品。在工业建筑物、民用建筑物、军事建筑物与市政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投资已从上世纪80年代总投资的6%一7%,增长到总投资的10%----18%,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市场中的各类智能建筑电气设备不仅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与产品,也推出了一定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与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相关的国内企业约有6---8千家,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民族企业在稳定成长。目前智能建筑行业,已基本形成了一条稳定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各方关系可以用图4来描述。

    图中箭头表示各方的相互关系:①提供建筑化系统设备工程与技术服务;②提供智能化系统设备功能信息、设备使用改进意见;③提品与设备技术信息;④提供系统设备需求信息与系统设备功能信息;⑤人才与技术的需求与供应。

图4智能建筑的产业链示意图

图4所示的关系中,工作的基础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注:gb/t50314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39为《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5智能建筑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的环境要求不断地提高,建筑物的功能与相应的标准也逐步提升.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建设技术的核心,面临着新的挑战。

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群的功能特征日趋明显,出现了中央商务区cbd ( center businessdistrict)、休闲商务区rbd ( recreation businessdistrict)、工业园区、行政中心区、经济开发区、住宅小区等特定功能的区域。现代城市管理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些区域的建筑群与建筑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这对智能建筑提出了新课题。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建筑物的防灾、减灾及反恐等安全问题凸现,建筑物中的消防、安防、防灾及应急供电等已不可缺少,唯有借助智能化的应用系统,才能使之精准、有效、稳定与可靠地工作。

篇5

关键词:智能楼宇弱电工程施工管理

1.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现状

随着当今信息产业、控制技术和建筑学的发展及互相结合,同时伴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建筑行业向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在新世纪的建筑业中对智能化系统的需求更将是不可估量的“智能建筑”是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技术融入建筑行业的产物,这些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电力、照明、空调、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实现了管理自动化、远端通信和办公自动化的有效运作。

智能楼宇图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功能已经比较全面,主要有信息处理功能,能够智能的识别并处理从终端发来信息;其次是对建筑物内照明、电力、暖通空调,给排水、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进行综合自动管理的功能;第三是能实现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和统计记录的设备管理自动化,并实行以安全状态监视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功能;第四,各中心之间能进行通信,信息通信的功能不局限于建筑物内部应能在城市、地区和国家之间进行;最后它的功能可随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具有可适应性和扩展性,

由此可见,智能楼宇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而其中的弱电工程恰恰是以建筑为平台,配置各个功能系统。由于它所包含的电话、宽带、有线电视、家居智能化、消防等专业属于不同运营商或工程商。于是如何设计合理的实施方案。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把握施工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最终实现对于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的有效管理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弱电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无论是在财力投入还是在时间的花费上。据目前的统计可知它占工程总造价的2.1%-5.0%不等,而实现对楼宇的智能控制,这一智能系统所需要的投资最高会占据弱电系统的40%,主要取决建设具体投资的不同而变化,如建筑水电工艺的不同,建筑规模大小的差异等。

2. 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建设原则分析

对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的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该工程的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符合国家法规的条件。

某大厦的弱电工程电子显示图

首先是安全原则,系统设计和制作要完全依据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规定的内容进行,保证系统的电气性能安全。在该标准的安全防范规定上要求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配套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在安全模式上可以采取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式安全防范系统与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

第二是易用原则,考虑到此智能化系统的终端都是一般公民使用,对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的操作水平有限,因此易学、易用是对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三是可靠原则,弱电工程系统空调系统必须保证能够长时间稳定的工作,性能可靠,不出故障,并且要保证系统能够对整栋建筑进行即时的检查和实时的监控。

最后需要的是便于系统的扩展、升级,智能楼宇的弱电工程在一定时期内是先进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会出现漏洞,给用户带来不便,如果需要日后的继续工作,必须便于弱电工程的升级。

3.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管理的探讨

为了实现以上原则,除了有较强的技术要求和较高的职业道德以外,还需要的是对整个工程卓有成效的管理。

3.1施工前的管理

在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开始施工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图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审核,施工材料的准备以及与施工合作者的协调。

3.1.1设计图的管理

施工的设计图是施工的计划,一个好的施工计划才能保证该工程的成功。从整体设计的早期开始,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对该弱电工程的系统、功能、物业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和合理的总体规划。然后,再根据用户要求,将实际工艺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综合研究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第三步就是组织设计,充分利用方案的可行之处,确定各子系统的监测对象、监测方法、设备数量、体系结构和布局、预算和演示实验的具体细节。设计者对项目经理应该配置设计、高压力和总成本的电气设计。协调施工和管理的冲突,设计图纸会审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工艺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等必须重复检查和确认。

3.1.2施工材料的管理

在此基础上的情况下,应按照代码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检验和质量的把握。所有的标识不清或质量嫌疑人或者不按照合同约定标准的材料,必须抽样检验,对与进口的材料需要明确海关进口设备和原产地证明材料证明文件。在同一时间,每次进入资料应填写报审表,经审查同意的监督施工过程中都可以使用。

3.1.3施工合作方的协调

弱电工程涉及到土建、空调、照明、装饰、供电、给排水、电梯和其他专业人士。在某种意义上,水电工程是一个专业型的工作。所以在工程领域必须以更专业的密切合作与协调。这样的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点必须和装饰工程密切配合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过程检验和验收之间,以确保质量、时间限制和减少返工。在同一时间内,由于电力工程管道、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和调试是最可能的不同单位建设,特别是在阀、流量仪表、管道温度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凸台焊接、空气进口的实施以及合作等。与之相对应的与该类型的工作协调能力。所以在每一个工作程序或类型的工作之后的建设。必须填写表格记录或安装施工。单体设备安装和线、接线,须按隐蔽工程及相应的验收标准和设计图纸交接验收,提供完整的工程材料。以确保工程质量,防止互相推诿。

3.2施工过程的管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管理是首先为了使该工程能够与最初的设计相符合,工作的目标没有发生变化,其次是为了保证该工程能够如期完成,不拖延工期。

3.2.1对功能的核实管理

对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的核实,能够保证该工程实际设计的功能得以实现,功能核实是指对项目功能的正式认定与认可,是说明先前所做的功能计划与工作分解是可行的。在认定之后,就应该通知项目的相关责任人所负责的功能与应尽的职责,比如项目客户和项目的发起人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表态是否正式这个项目并按期完成,是对项目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考验。

这个过程是功能确定之后,执行实施之前各方相关人员的承诺问题。各个子项目的承担着一旦做出承诺则表明项目经理已经接受该事实,就必须按照要求去开展工作,根据做出的承诺去实现它。可想而知这是对责任人的一种约束和监督的方式,这也是确保项目功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措施。

3.2.2对时间进度的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是指在项目功能确定以后,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按时生成项目的产出物和完成项目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工作开展的一种项目管理活动。时间管理是对项目活动开展的一种约束和监督,防止项目出现延期的现象。里程碑计划是对项目进度进行约束的一种有效手段。对里程碑的编制就非常重要,通常编制里程碑计划的方式有两种:在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以前编制里程碑计划;在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以后编制里程碑计划。不管是哪一种,它都是作为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

3.3保障管理有效的方法

在保证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的质量上有质量管理的方法,同样在实现该工程的功能和时间进度的控制上的辅助管理工具分别是WBS和甘特图。

3.3.1采用项目辅助工具――WBS

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即工作分解结构,它是对弱电工程功能核实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将整个工程按照内在结构或实施过程的顺序进行逐层分解而形成的结构示意图。完整详细且清晰地反映出整个工作系统中的各个子项目,即将整个工程系统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内容单一的、易于成本核算与开展检测工作的小单元,并将各个单元在项目中的地位与构成直观地表示出来。利用工作分解结构,有助于界定完成功能目标所需的所有工作元素和工作活动。

3.3.2时间管理工具――甘特图

甘特图(Gantt chart)又叫横道图、条状图(Bar chart)。通过图表把时间和项目要开展的各项活动相结合,进行项目活动的作业排序,它是对弱电工程时间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工具。通过Project软件的应用,再与甘特图的有机结合,使甘特图能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那些需要分步骤,分时间段完成的工作。通过甘特图可以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和充分的利用,正确的规划今后的工作日程。利用甘特图可以帮助企业找准中心工作,防止工作中出现漏洞和超时工作导致拖延工期的现象出现。

4.总结

通过多次的实践证明,在弱电工程上,管理占据者重要的地位。保证弱电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对智能楼宇弱电工程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哲峰.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管理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12期

[2]侯立功,陈天娥.“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卢晓艳.智能小区弱电系统设计浅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年第10期

[4]马琰.现代化住宅小区弱电系统设计[J].金卡工程,2007年第6期

[5]刘国卿.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 2009年第12期

篇6

关键词:智能楼宇弱电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1.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现状 

随着当今信息产业、控制技术和建筑学的发展及互相结合,同时伴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建筑行业向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在新世纪的建筑业中对智能化系统的需求更将是不可估量的“智能建筑”是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技术融入建筑行业的产物,这些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电力、照明、空调、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实现了管理自动化、远端通信和办公自动化的有效运作。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功能已经比较全面,主要有信息处理功能,能够智能的识别并处理从终端发来信息;其次是对建筑物内照明、电力、暖通空调,给排水、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进行综合自动管理的功能;第三是能实现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和统计记录的设备管理自动化,并实行以安全状态监视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功能;第四,各中心之间能进行通信,信息通信的功能不局限于建筑物内部应能在城市、地区和国家之间进行;最后它的功能可随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具有可适应性和扩展性, 

由此可见,智能楼宇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而其中的弱电工程恰恰是以建筑为平台,配置各个功能系统。由于它所包含的电话、宽带、有线电视、家居智能化、消防等专业属于不同运营商或工程商。于是如何设计合理的实施方案。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把握施工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最终实现对于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的有效管理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弱电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无论是在财力投入还是在时间的花费上。据目前的统计可知它占工程总造价的2.1%-5.0%不等,而实现对楼宇的智能控制,这一智能系统所需要的投资最高会占据弱电系统的40%,主要取决建设具体投资的不同而变化,如建筑水电工艺的不同,建筑规模大小的差异等。 

2. 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建设原则分析 

对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的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该工程的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符合国家法规的条件。 

首先是安全原则,系统设计和制作要完全依据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规定的内容进行,保证系统的电气性能安全。在该标准的安全防范规定上要求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配套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在安全模式上可以采取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式安全防范系统与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 

第二是易用原则,考虑到此智能化系统的终端都是一般公民使用,对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的操作水平有限,因此易学、易用是对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三是可靠原则,弱电工程系统空调系统必须保证能够长时间稳定的工作,性能可靠,不出故障,并且要保证系统能够对整栋建筑进行即时的检查和实时的监控。 

最后需要的是便于系统的扩展、升级,智能楼宇的弱电工程在一定时期内是先进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会出现漏洞,给用户带来不便,如果需要日后的继续工作,必须便于弱电工程的升级。 

3.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管理的探讨 

为了实现以上原则,除了有较强的技术要求和较高的职业道德以外,还需要的是对整个工程卓有成效的管理。 

3.1施工前的管理 

在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开始施工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图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审核,施工材料的准备以及与施工合作者的协调。 

3.1.1设计图的管理 

施工的设计图是施工的计划,一个好的施工计划才能保证该工程的成功。从整体设计的早期开始,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对该弱电工程的系统、功能、物业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和合理的总体规划。然后,再根据用户要求,将实际工艺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综合研究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第三步就是组织设计,充分利用方案的可行之处,确定各子系统的监测对象、监测方法、设备数量、体系结构和布局、预算和演示实验的具体细节。设计者对项目经理应该配置设计、高压力和总成本的电气设计。协调施工和管理的冲突,设计图纸会审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工艺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等必须重复检查和确认。 

3.1.2施工材料的管理 

在此基础上的情况下,应按照代码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检验和质量的把握。所有的标识不清或质量嫌疑人或者不按照合同约定标准的材料,必须抽样检验,对与进口的材料需要明确海关进口设备和原产地证明材料证明文件。在同一时间,每次进入资料应填写报审表,经审查同意的监督施工过程中都可以使用。 

3.1.3施工合作方的协调 

弱电工程涉及到土建、空调、照明、装饰、供电、给排水、电梯和其他专业人士。在某种意义上,水电工程是一个专业型的工作。所以在工程领域必须以更专业的密切合作与协调。这样的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点必须和装饰工程密切配合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过程检验和验收之间,以确保质量、时间限制和减少返工。在同一时间内,由于电力工程管道、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和调试是最可能的不同单位建设,特别是在阀、流量仪表、管道温度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凸台焊接、空气进口的实施以及合作等。与之相对应的与该类型的工作协调能力。所以在每一个工作程序或类型的工作之后的建设。必须填写表格记录或安装施工。单体设备安装和线、接线,须按隐蔽工程及相应的验收标准和设计图纸交接验收,提供完整的工程材料。以确保工程质量,防止互相推诿。 

3.2施工过程的管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管理是首先为了使该工程能够与最初的设计相符合,工作的目标没有发生变化,其次是为了保证该工程能够如期完成,不拖延工期。 

3.2.1对功能的核实管理 

对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的核实,能够保证该工程实际设计的功能得以实现,功能核实是指对项目功能的正式认定与认可,是说明先前所做的功能计划与工作分解是可行的。在认定之后,就应该通知项目的相关责任人所负责的功能与应尽的职责,比如项目客户和项目的发起人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表态是否正式这个项目并按期完成,是对项目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考验。 

这个过程是功能确定之后,执行实施之前各方相关人员的承诺问题。各个子项目的承担着一旦做出承诺则表明项目经理已经接受该事实,就必须按照要求去开展工作,根据做出的承诺去实现它。可想而知这是对责任人的一种约束和监督的方式,这也是确保项目功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措施。 

3.2.2对时间进度的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是指在项目功能确定以后,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按时生成项目的产出物和完成项目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工作开展的一种项目管理活动。时间管理是对项目活动开展的一种约束和监督,防止项目出现延期的现象。里程碑计划是对项目进度进行约束的一种有效手段。对里程碑的编制就非常重要,通常编制里程碑计划的方式有两种:在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以前编制里程碑计划;在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以后编制里程碑计划。不管是哪一种,它都是作为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 

篇7

【关键词】弱电;项目管理;智能建筑

1 引言 当前,智能化建筑中,弱电安装工程的管理吸引了很多建筑行业的关注。弱电项目系统主要包括有线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报警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示系统等。弱电项目具有很多特点,首先是建设的周期很长,过程比较复杂,技术的涉及面很广、技术含量很高,所以在工程管理中,一般都是最后进行。因此,要想体现弱电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其子系统的安装管理是一大关键的环节。 2 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的管理现状 近些年,现代化的计算机电子技术飞速的发展着,弱电系统也逐步的实现了更新换代,基本上现在使用的是由一些著名公司制造,其质量有了较好的保障。弱电系统安装工程是如今高新技术在建筑中得以应用的产物,主要内容有设计、质量、 施工、成本保护、安全、调试验收、系统测试等,且具有技术含量高、综合协调要求高、管理的对象复杂等一些特点,弱电系统安装上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是由于弱电工程在实施上不太妥当,在工程的实施中存在着以下不利的因素: 2.1 对弱电工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在智能化建筑的施工中往往因为对弱点系统工程的施工不重视,比如施工队伍的素质不高,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不细致,以及个各环节协调不当等,而导致弱电工程的施工空间和时间受到挤压,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这由土建、安装、装饰、弱电系统构成的多方参与者共享空间和事件资源被施工各方相互抢夺的事件。 2.2 界面模糊 弱电和机电设备、土建、强电安装,在施工和系统功能的实现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契合度高,但这一方面的体系仍然不够健全和规范,从而导致了彼此的接口处界面不清的现象。具体由谁负责哪一块的工作,在规章和设计中也没有明显的界定,这样就很容易形成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最后导致配合不协调的现象发生。 2.3 弱电安装工程的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现今,弱电集成公司一般都没有专业的施工团队,很多公司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雇佣一些临时民工,但通常这些民工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感都不高,极有可能为建筑工程施工制造出一些隐患。 3 加强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加强智能化系统设计的针对性 根据要求和发展目标制定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对技术、产业选择不能盲目,一定要根据应用的要求选择相应的产品。例如,对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摄像机选择,就应该根据监视目标的照度来选者不同灵敏度的摄像机,监视目标的最低环境照应度应该高于摄像最低照度的10度。 3.2对投标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核 首先要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把关,各项标准都要达到招标文件的要求,对于不能满足等级要求的或者出现质量不达标者,要取消其中标的资格,并且坚决抵制非实力的恶性竞争。其次,详细审核投标文件的技术资料和服务承诺,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施工的工艺水平、对标准规范的理解程度、施工所用的机械、工具等等。最后,仔细核实投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内容要细致,在设备清单中的型号、数量、单价、预算等都要准确。 3.3施工前严格会审图纸,加强技术的管理 在施工前,要去了解智能化工程和各种设备的市场行情,对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与设计一方进行讨论,一起选出最优的方案。公审时要全面仔细,对图纸上不明确之处更要完善,掌握相关技术资料。会审图纸后形成纪要,由设计、建筑、施工三方签字,将其作为施工图的补充技术文件。电视、电话、数据传输等应该分开进行预算,并且要列出设备材料清单(包括单价、数量、品牌、规格、产地和厂家等)、工程总报价及相关说明,并且终端点要有相应的音频、视频、数据、图像信号,且要达到有关的技术标准要求。决定每一项活动做一个成本预算,成本按照每一项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数量和种类而定,估算出项目的进度、计划、预算额,以此来决定这个项目能否在预期的时间内,在既定的可利用资源和资金条件下完成。 3.4加强质量管理 弱电系统施工必须与土建工程相协调和配合,自觉地遵守施工规律。工程建设单位应督促和配合监理人员利用旁站、巡视等方式,对各部分的工程进行认真地检查,对现场的一些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把关,施工中所有的材料都必须经过国家的质量认证,在使用前应该经过甲方监理和现场代表的认证。工程施工中的电缆标志以及临签内容都必须齐全,还需要有出厂验证过的合格证以及本批电缆的有关的技术指标。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对绞线在型号和规格上都必须与设计的要求符合。光缆应该检查它的外表是否出现了损伤,断头封装是否完好。检验测试数据以及光缆的合格证,在有特殊要求时,应该检查光纤的长度和衰弱。建筑单位也要对每个部分工程认真检查,对现场清查。 3.5 加强弱电工程施工队伍素质的管理 加强施工队伍素质的管理,首先工程师应审查电气承包(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 、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专业许可证及岗位证书等;其次工程师对承包(分包)位的电气施工的有关证明要进行审查,如当地城乡建设委员会给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及电气工长颁发的 “岗位证书”,劳动部给安装电工及电焊工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如不符合规定条件,监理单位可以禁止电气承包单位进场。施工过程中,有电工合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小于施工总人数的50% 。 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工作,工程施工的协调性和组织的有序性对于弱电工程施工的管理至关重要。弱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主要内容是施工的界面进度管理、组织管理、协调管理。工程施工上的组织设计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起一个指导的作用。它可以有效的处理辅助与主体、写作和专业、设备和工艺、储存与生产、消耗和供应、人与物品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间的关系。这些管理应该与施工进度相配合,分阶段进行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任务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跨专业的施工、调试,需要仔细的做出安排,早做分析,协调进行。 4 总结 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先进的设备不断出现,功能不断增强,弱电系统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跨越多个行业,采用多种新设备和新材料,是一个复合的集成化系统从而弱电系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未来建筑弱电系统的安装施工也朝着高技术、全面化、全能化的方向发展,弱电系统也将在现代建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弱电系统的普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弱电工程类企业要想在行业中站稳脚跟,还必须提升安装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来适应建筑市场下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天恒.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 广东科技, 2011(03)

篇8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节能技术的使用涉及到建筑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同时也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工程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部门,可以说建筑节能是一项全方位综合系统工程。因此建筑节能不仅仅依靠建筑师的节能设计,还需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及高技术含量的节能材料或产品,促使建筑业向低能耗甚至零能耗的道路发展。

1建筑节能和建筑工程造价的概念

1.1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工程的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物的使用等过程中,依据节能标准,使用节能技术、节能型工艺、节能设备、节能材料以及节能产品等,提高建筑物保温隔热的性能、采暖供热以及空调冷暖效率,同时提升建筑物的用能系统运行管理,且使用可再生能源,加大室内室外的能量交换热阻,从而减少供热系统、照明、空调以及热水供应等产生的能耗。

1.2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在某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也就是建筑物从筹建到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交整个过程所使用的费用。

2建筑节能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

2.1两者基本目标一致

建筑节能是在资源需求量日益加大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建筑结构能源的使用效果,同时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以最小的能源消耗代价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工程造价管理是通过运用科学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前提下,创造建筑行业最大的经济效益。这里可以看出,建筑节能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2建筑节能技术为工程造价管理指出要求和思路

建筑节能的理念提出的时间不长,而工程造价管理也是一样,在建筑节能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会给工程造价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及融入新的想法。建筑节能涉及到众多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等,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也要跟进变化,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建筑节能的意义

建筑节能离不开周密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节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这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节能建筑与工程造价在能源、水源、材料的节约及技术含量上都有重要牵连,无论是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等,都需要通过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满足节能建筑的建设要求,同时编制有效的管理机制服务于造价管理以及经济核算等;②建筑节能包含的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技术,因而需要的资金更多,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4建筑节能成本控制内容

根据节能建筑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分以下五个阶段进行成本的控制。

4.1决议阶段

对于节能建筑项目进行出资预算决议阶段的造价成本研讨和论证,制定出较为精准的成本造价,同时做好项目预算的检查,确保在施工阶段未超出计划操控额。

4.2规划阶段

节能建筑工程项目步入规划阶段,做好项目实施详细措施,这个阶段的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有较大的影响。

4.3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也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造价,同时也是施工单位能否从中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成本控制上严格把控节能材料质量以及用量,同时对材料供应商的报价有所掌握。

4.4运营维护阶段

建筑项目正式运营和维护阶段也是出资方的经济效益回收阶段,在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运营维护计划,采用科学经营手段和维护技术,对已投入运营的设施设备进行统一、全方位节能管理。

4.5拆除与翻新阶段

建筑物拆除和翻新阶段产生的成本主要是在废渣处理、循环利用上,很多建筑废渣中木材和有色金属等占总量高达3/4,因此回收利用的空间非常大,而节能建筑在规划、施工上采用了环保材料,因此在拆除回收建筑物废渣上花费的成本低。

5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与措施

节能建筑项目主要目标是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并以最小的能耗和现有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建筑节能,一方面要研发节能材料以及开发再生能源以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可提高能耗系统的效率,以使终端能耗降到最低。当前我国建筑资源利率低较低,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

5.1实现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

在建筑节能上采用以下几种技术:①增强建筑物外墙、屋面以及门窗等建筑结构保温隔热的性能;②减少对制冷、照明等设施运行的能耗;③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虽然在建筑节能上采取以上措施可能会造成建筑造价的提升,特别是在建筑物屋面、外墙及门窗这三种结构采取的节能措施,造成节能建筑比非节能建筑的成本造价多10%左右。但相关研究表示,在建筑物六层以上,建筑成本造价会不断的减少,因而节能建筑增加的成本造价并不会高,不但改善了人们居住环境,还可以节约人们居住使用的成本。

5.2达到建筑节能的措施

5.2.1建立“全过程成本”管理思路全过程成本是指建筑物建造成本和建筑物的有效使用周期内日常的维护运行以及消耗成本这两部分费用的总和。从全过程成本的定义可以看出节能建筑的成本是由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组成。建筑物的全寿命分建造期和使用期,从这层意义上讲,当前的造价管理机制已不适用于节能建筑,如今的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建立起全过程成本的理念,对节能技术要有及时的更新,同时工程造价也要公开透明化。5.2.2建立新的节能建筑工程造价体系在建筑工程造价上建立起全过程成本理念后,着手在节能建筑的造价内容上进行改革,在建筑节能措施上对需要的费用清单进行定额完善,列入建筑工程造价体系,并建立相对应的造价管理机制。同时在选择节能材料以及节能技术方面,要适合当地节能建筑,对于一些适用的节能材料、节能设备及节能技术要积极推广,从而为当地建立起建筑节能经济体系。5.2.3提高节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在节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首先要提高服务意识,其次在管理方式上作一些改进,同时建立起全过程造价信息互动以及监管平台,特别是建筑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节能材料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和监管,由事后监管向事前控制转变。而当地政府在节能材料设备及节能技术方面要依靠自身影响力的优势加以宣传,构建适合当地的节能建筑经济体系,由以前的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6总结

建筑节能符合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节能减排是我国建筑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实行建筑业的全面节能减排,可促进人们树立能源危机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的紧缺供应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节能建筑行业,我们要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率,树立节能建筑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理念,积极推广节能材料设备和节能技术,并充分发挥节能建筑新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在我国节能减排项目的巨大作用,积极开发和利用新再生能源,大力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亚宁.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节能建筑项目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2]王海磊.浅析建筑节能理念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甘肃科技纵横,2011,04:109~111.

[3]朱成波.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18:57~5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