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5:27: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艺术的基本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艺术偶像;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艺术欣赏;特征
“偶像”本是指巫师制作的神佛之像,从哲学的角度可解释为幻象或假象。到今天它却演绎成为那些受众人痴速、充斥着商业包装人为炒作后所诞生的“明星”的代名词,实属荒诞。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艺术偶像是贯穿艺术创作过程始终的本原,它是艺术家的人生观和宇宙观通过幻想的处理后,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象征性的形象。下文以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作为分析视角。试图阐述艺术偶像的基本特征。
一、艺术构思——艺术偶像形成时的特征
(一)模糊性厦瞬间性
以《雷雨》为例,成功地把握住了以一扇模糊的窗户为艺术偶像的事实说明:艺术偶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艺术家的灵感。这种灵感很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若不对它进行迅速的把握和反复的捉摸,它极有可能稍纵即逝。曾经无数次面对艺术偶像的突然来临。我们该反问一下自己是否珍惜过他们:或放弃随之而来的世俗的欲望及杂念,好好地回味、琢磨过这份来之不易的艺术灵感。
笔者尤为推崇《阿甘正传》中塑造的憨厚的艺术形象——阿甘,在面对最心爱的人Jenny的不辞而别后茫然的看着Jenny送给自己的一双跑鞋。突然他的心中涌现出一种想跑步的冲动,他穿起爱人送的跑鞋一跑就跑了一年半。一路上无数费解的记者不断询问他:“你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跑?”“是为了环境保护吗?”“是为了教育基金吗?”在无数个“为什么”的背后,这帮习惯于用理性化的公式思考问题的记者谁会知阿甘此刻正在从事一项艺术创作?阿甘一句简单的回答“我只是想跑”充分体现出了他对自己灵感的珍惜。他把自己瞬间闪现出的一个想跑步的艺术偶像化为一种实际行动,用永不停歇的步伐来倾泄对心上人绵绵不断的爱。谁敢说阿甘这种表达自己爱意的方式不是一位艺术家所为呢?对比今天自称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我们,有几个能像阿甘一样敢于去表现自己心中模糊的艺术偶像?理性的分析导致了多少宝贵的艺术灵感还没有来得及形成艺术偶像就被扼杀?所以,在艺术面前没有聪明与傻瓜的界限,它是一种人的天性。只看你是否用同样艺术的眼光来看待闪现于你脑海中的艺术偶像。敏感地捕捉这种稍纵即逝的感觉,用艺术的加工-使这种模糊的灵感逐渐成为一种清晰的形象。
(二)想象性特征伴随经验性特征
艺术的偶像必须是伴随着想象的特征诞生的。如果你的偶像不是你的想象力的结晶,那就必然是抄袭别人经验的结果。由于想象性特征是原始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状态,是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我们的艺术偶像在产生时必定是一种对现实的升华,而不是一种对现实的归纳。这也许正是“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真谛吧。我们的艺术偶像可以存在于诗歌中,而永远不可能产生于报告文学中,也正是这个道理。但同时,这种想象并不是一座空中楼阁。他是以艺术创作者个人的世界观、经验为基础,从而诞生出来的艺术偶像。曹雪芹不身处封建家庭的盛衰变故中,怎会创作出《红楼梦》这样的经典;钱锤书若不是有过海外留学、抗战流亡的经历,又怎会写出《围城》这样的佳作。虽然贾宝玉和方鸿渐都是作者幻想出来的偶像,但不难看出他们身上依稀留有作者的影子。
二、艺术传达——艺术偶像转述时的特征
(一)必须有艺术家独特的语言特征
艺术偶像一旦在创作者脑海中成型。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创作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种偶像转述成一种可视的形象。这一步被称为艺术创作过程,往往它也是评判创作者是否可称得上艺术家的最见功力的一步。由于艺术家艺术语言的差异性,以及语言表现力的差别,艺术偶像是具备个性特征的。同样是对交响乐《天鹅湖》的解读。传统芭蕾《天鹅湖》、《男版天鹅湖》以及王玫老师创作的《天鹅湖记》所传达的艺术偶像却截然不同。传统芭蕾《天鹅湖》讲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把传奇性的色彩渲染到了极致。而《男版天鹅湖》天鹅湖却是以一些极为生活化,写实化的哑剧语言,把整个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内心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天鹅湖记》中,编导用最易懂的舞蹈语言把“中国舞蹈比赛”这一现象夸张丑化到了极致,从而引起我们舞蹈人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区别于借代别人经验偶像的蹩脚做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表述自己的艺术偶像时,所采用的语言必定是要有一定幅度的视野范围的。并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他所创作出的偶像相反会成为其他人争先恐后模仿却又永远望尘莫及的艺术原型。同时,这种艺术语言的个性不应该仅限于对艺术偶像的一度创作中。这就是为何当不同演员在说着完全相同的台词,或是表演着同样的舞蹈动作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偶像会大相径庭的本质原因。
(二)艺术偶像必须通过规定情境呈现
规定情境所指的是艺术偶像存在的相关背景。一个艺术偶像需要最贴切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环境背景来衬托,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试想《雷雨》如果没有兄妹、母子的情境为依托,何以一鸣惊人。离开了规定的情境的依托,没有时空限制的艺术偶像很难被恰如其分地转述出来。所以规定情境即起到了衬托、反衬艺术偶像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限制艺术偶像的作用。
三、艺术欣赏——艺术偶像呈现时的特征
(一)艺术通感特征
行家道:“好的舞蹈应该能听得见,好的音乐应该能看得见。”这指的就是艺术偶像的通感特征。优秀的艺术偶像一旦呈现,其肯定不会局限于一种艺术形式的唯一性。记得小学时候学过的一首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人们常常沉醉于这首诗的意蕴中:它究竟是一幅画。还是一首诗?作为一首诗它却比一幅画还要形象逼真;而作为一幅画,它却比一首诗更加意境深远。它让人在“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忘却了这个艺术偶像的呈现形式。由于艺术源于人类的想象的天性,优秀的艺术偶像自然是融会贯通于所有的艺术形式中。这就解释了为何张旭在观赏了公孙大娘舞剑后书法技巧大增。一位编导常常借助一些唐诗宋词来刺激自己创作古典舞的灵感,同时也钟意求助于几米的漫画和音乐来开阔自己想象的空间,他的作品往往潇洒、超脱,富于想象力与感染力。可见艺术偶像的表现由于具备了通感特征。由此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
(二)审美判断特征
艺术的审美判断特征指的是其象征性特征。由于“偶像”一词源于面具,所以在一开始他指的是一种视觉的象征形式。但其还有另外两大判断特征。
其一为性别审美判断特征。从原始社会起,虽然从母系到父系,性别的地位有所交替,但两性一直有着明确的绝然不同的社会分工形式。还是那句话,艺术源于人的天性。在河南博物馆中,笔者有幸亲眼目睹原始社会的一些文物。母系氏族时期所铸造的“鼎”,其三个支撑角显然是以女性为原型的。可见,在艺术起源时期,艺术偶像的呈现是突显性别特征的。在今天的艺术界中,却涌现出大批所谓“中性化”的艺术偶像。无性别即代表艺术偶像无人性,所以对于这种反自然,反人性的做法,我们是不应该苟同的!
其二则为民族审美特征。民族和性别一样具有人类性特征。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民族。因此不同民族中的艺术偶像必须反映自身文化特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谈到民族文化,不禁令人痛心疾首:唐朝妇女的服装成为日本具民族特色的和服;《春莺啭》等多部唐代乐舞舞谱如今只能在朝鲜的舞谱中才能找到;原属于我国的《兰陵王》却被朝鲜申请了专利,不允许我国进行“非法”演出。当看到龙门石窟的石象被凿得面目全非时,却又听说龟兹石窟多年失修,甚至还有住户在里面生火做饭。为何我们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博大的文化在不断丧失,却依旧如此麻木?难道真要等到我们的艺术偶像完全失去文化依托的那一刻,才会开始大彻大悟的反思吗?
在艺术偶像的审美判断特征中,性别和民族都应该具备“以一斑窥全豹”的象征性特征。但如今我们的一斑”却在不断被全球化一体化的热潮所吞噬着。这种个性淡化的趋势。与外来文化思想的入侵有关系,与我们自身文化保护的忽视有更大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偶像;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艺术欣赏;特征
“偶像”本是指巫师制作的神佛之像,从哲学的角度可解释为幻象或假象。到今天它却演绎成为那些受众人痴速、充斥着商业包装人为炒作后所诞生的“明星”的代名词,实属荒诞。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艺术偶像是贯穿艺术创作过程始终的本原,它是艺术家的人生观和宇宙观通过幻想的处理后,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象征性的形象。下文以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作为分析视角。试图阐述艺术偶像的基本特征。
一、艺术构思——艺术偶像形成时的特征
(一)模糊性厦瞬间性
以《雷雨》为例,成功地把握住了以一扇模糊的窗户为艺术偶像的事实说明:艺术偶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艺术家的灵感。这种灵感很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若不对它进行迅速的把握和反复的捉摸,它极有可能稍纵即逝。曾经无数次面对艺术偶像的突然来临。我们该反问一下自己是否珍惜过他们:或放弃随之而来的世俗的欲望及杂念,好好地回味、琢磨过这份来之不易的艺术灵感。
笔者尤为推崇《阿甘正传》中塑造的憨厚的艺术形象——阿甘,在面对最心爱的人Jenny的不辞而别后茫然的看着Jenny送给自己的一双跑鞋。突然他的心中涌现出一种想跑步的冲动,他穿起爱人送的跑鞋一跑就跑了一年半。一路上无数费解的记者不断询问他:“你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跑?”“是为了环境保护吗?”“是为了教育基金吗?”在无数个“为什么”的背后,这帮习惯于用理性化的公式思考问题的记者谁会知阿甘此刻正在从事一项艺术创作?阿甘一句简单的回答“我只是想跑”充分体现出了他对自己灵感的珍惜。他把自己瞬间闪现出的一个想跑步的艺术偶像化为一种实际行动,用永不停歇的步伐来倾泄对心上人绵绵不断的爱。谁敢说阿甘这种表达自己爱意的方式不是一位艺术家所为呢?对比今天自称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我们,有几个能像阿甘一样敢于去表现自己心中模糊的艺术偶像?理性的分析导致了多少宝贵的艺术灵感还没有来得及形成艺术偶像就被扼杀?所以,在艺术面前没有聪明与傻瓜的界限,它是一种人的天性。只看你是否用同样艺术的眼光来看待闪现于你脑海中的艺术偶像。敏感地捕捉这种稍纵即逝的感觉,用艺术的加工-使这种模糊的灵感逐渐成为一种清晰的形象。
(二)想象性特征伴随经验性特征
艺术的偶像必须是伴随着想象的特征诞生的。如果你的偶像不是你的想象力的结晶,那就必然是抄袭别人经验的结果。由于想象性特征是原始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状态,是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我们的艺术偶像在产生时必定是一种对现实的升华,而不是一种对现实的归纳。这也许正是“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真谛吧。我们的艺术偶像可以存在于诗歌中,而永远不可能产生于报告文学中,也正是这个道理。但同时,这种想象并不是一座空中楼阁。他是以艺术创作者个人的世界观、经验为基础,从而诞生出来的艺术偶像。曹雪芹不身处封建家庭的盛衰变故中,怎会创作出《红楼梦》这样的经典;钱锤书若不是有过海外留学、抗战流亡的经历,又怎会写出《围城》这样的佳作。虽然贾宝玉和方鸿渐都是作者幻想出来的偶像,但不难看出他们身上依稀留有作者的影子。
二、艺术传达——艺术偶像转述时的特征
(一)必须有艺术家独特的语言特征
艺术偶像一旦在创作者脑海中成型。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创作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种偶像转述成一种可视的形象。这一步被称为艺术创作过程,往往它也是评判创作者是否可称得上艺术家的最见功力的一步。由于艺术家艺术语言的差异性,以及语言表现力的差别,艺术偶像是具备个性特征的。同样是对交响乐《天鹅湖》的解读。传统芭蕾《天鹅湖》、《男版天鹅湖》以及王玫老师创作的《天鹅湖记》所传达的艺术偶像却截然不同。传统芭蕾《天鹅湖》讲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把传奇性的色彩渲染到了极致。而《男版天鹅湖》天鹅湖却是以一些极为生活化,写实化的哑剧语言,把整个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内心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天鹅湖记》中,编导用最易懂的舞蹈语言把“中国舞蹈比赛”这一现象夸张丑化到了极致,从而引起我们舞蹈人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区别于借代别人经验偶像的蹩脚做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表述自己的艺术偶像时,所采用的语言必定是要有一定幅度的视野范围的。并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他所创作出的偶像相反会成为其他人争先恐后模仿却又永远望尘莫及的艺术原型。同时,这种艺术语言的个性不应该仅限于对艺术偶像的一度创作中。这就是为何当不同演员在说着完全相同的台词,或是表演着同样的舞蹈动作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偶像会大相径庭的本质原因。
(二)艺术偶像必须通过规定情境呈现
规定情境所指的是艺术偶像存在的相关背景。一个艺术偶像需要最贴切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环境背景来衬托,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试想《雷雨》如果没有兄妹、母子的情境为依托,何以一鸣惊人。离开了规定的情境的依托,没有时空限制的艺术偶像很难被恰如其分地转述出来。所以规定情境即起到了衬托、反衬艺术偶像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限制艺术偶像的作用。
三、艺术欣赏——艺术偶像呈现时的特征
(一)艺术通感特征
行家道:“好的舞蹈应该能听得见,好的音乐应该能看得见。”这指的就是艺术偶像的通感特征。优秀的艺术偶像一旦呈现,其肯定不会局限于一种艺术形式的唯一性。记得小学时候学过的一首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人们常常沉醉于这首诗的意蕴中:它究竟是一幅画。还是一首诗?作为一首诗它却比一幅画还要形象逼真;而作为一幅画,它却比一首诗更加意境深远。它让人在“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忘却了这个艺术偶像的呈现形式。由于艺术源于人类的想象的天性,优秀的艺术偶像自然是融会贯通于所有的艺术形式中。这就解释了为何张旭在观赏了公孙大娘舞剑后书法技巧大增。一位编导常常借助一些唐诗宋词来刺激自己创作古典舞的灵感,同时也钟意求助于几米的漫画和音乐来开阔自己想象的空间,他的作品往往潇洒、超脱,富于想象力与感染力。可见艺术偶像的表现由于具备了通感特征。由此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
(二)审美判断特征
关键词:广场舞蹈;艺术特征;创作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13-02
广场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一个子系统。它是集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的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来表演的舞蹈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舞蹈作为一种人民广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也被人们选择,成为茶余饭后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广场舞蹈的艺术基本特征及创作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广场舞蹈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广场舞蹈的艺术特征
人类社会早期就产生了舞蹈,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也在不断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舞蹈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并具有深刻的文化特征。从当前我国社会来看,人们的生活呈现出了快节奏和高效率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承受较大的压力,而广场舞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这种压力得到释放。作为舞蹈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广场舞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的参与性。广场舞蹈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广场舞蹈有着广泛的参与性。在传统社会中,广大的社会群体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与上层社会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这并没有能消除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渴望,所以包括舞蹈在内的许多活动都是在氏族或宗族内进行的,并且这种组织逐渐融合成各种更大范围的社会组织。在此发展过程中由于阶级和对立势力的存在,所以产生了各种战争舞蹈;由于宗教等信仰的存在,产生了形形的祭祀舞蹈;由于婚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各具情趣的恋情舞蹈。直至当前的社会中,各种社交舞蹈、广场舞蹈、节庆舞蹈以及健身舞蹈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适应和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我国具有宽广的地域,在辽阔的土地上活跃着五十六个风俗人情存在明显差异的民族,这些民族在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环境中都创做出了极具适应性并能够体现出本民族风俗特点的广场舞蹈,如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踢踏舞、彝族的阿西跳月等。另外广场舞蹈的活动场地也是十分广泛的,许多广场舞蹈活动并不用在专门的排练厅内学习,无论是在街道还是在广场中甚至在家里就可以开展广场舞蹈活动,所以从参与者来看,任何阶层、任何社区、任何年龄、任何职业都可以参与到广场舞蹈行列中,这种全方位的参与使广场舞蹈的参与对象呈现出了极大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是任何其他职业舞蹈形式所不能企及的。
(2)简约的艺术性。广场舞蹈不仅可以表达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同时还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当人类本身的语言并没有得到完善时,各种动作是来进行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例如异性之间表达爱慕之情就可以通过舞蹈动作来完成,而这种形式在许多地区都被沿用到了现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中,许多人都是靠优美的舞姿来表达情感并吸引心上人对自己的注意。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场舞蹈这种抒怀以及陶冶情操的功能得以通过电视等众多媒介来进行传达,这对推动广场舞蹈的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广场舞蹈对参与者的身体能够起到锻炼的作用,当前“生命在于运动”的这种意识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广场舞蹈在强身健体方面的机制也被逐渐挖掘起来,而无论是在早上还是在晚上,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伴随着音乐在十分投入的舞蹈,这正是广场舞蹈生命力以及广场舞蹈参与者生命力的直接体现。
(3)精神世界的自娱性。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人们交流信息、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广场舞蹈作为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当前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人们所能够接受的新的运动方式,并被人们当做平衡焦虑、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与职业舞蹈不同的是,广场舞蹈是一种闲暇活动,它主要被看做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媒介,或者被看做进行交往和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他并不像职业舞蹈一样具有职业劳动感,它能够使参与者尽情的、自由的、自愿自觉的宣泄出自身的情感,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广场舞蹈的直接目的并非娱人而是自娱,虽然一些形式具有一定的娱人性,但是这种娱人性也是建立在自娱性的基础上,可以理解为是人们自我娱乐的转换形态,在这种转换形态中,广场舞蹈的参与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氛围并能够在信息的反馈中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所以与其他类型的舞蹈相比,自娱性是广场舞蹈最为明显,也是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二、广场舞蹈的创作
(1)在生活中挖掘舞蹈创作素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能够为舞蹈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如朝鲜族的舞蹈《农乐舞》在最初是农民为了缓解劳动疲劳以及起到获得丰收而在田间进行的自娱性质的舞蹈,但是当前的《农乐舞》经过提炼和加工已经被搬上了舞台,并成为了由象帽舞和长鼓舞组成的具有很大观赏性的舞蹈作品。《农乐舞》从广场舞蹈向艺术舞蹈的转变可以说明人们在看到生活中的事物后激发了人们心中的情感,而舞蹈则是这种情感的升华,所以可以说舞蹈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舞蹈作为高于生活的主要艺术形式在逐渐的走向广场化,在此过程中生活的差异让舞蹈创作的形象具有了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让舞蹈创作的形式和内容有了差异,生活经历的不同也让舞蹈创作中所蕴含的情感存在了差异,所以生活是舞蹈创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舞蹈创作素材的源泉,有着怎样的生活就有着怎样的舞蹈作品,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素材都是对生活的写照,在舞蹈的创作中,重视在生活中挖掘素材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当前舞蹈作品适应人们审美需求并能够得到良好推广的重要基础条件。
(2)典型化是广场舞蹈的创作亮点。舞蹈艺术源于生活但是并非生活,所以舞蹈艺术并不可能将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全部展现出来,所以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和善于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提炼,即对生活做出典型化。在此过程中典型化的方法以及过程需要根据要表达的内容与方式作出合适的选取。典型化的过程是对生活中的形象进行高度概括并突出其个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对舞蹈创作者本身对生活的认知和了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舞蹈创作者本身在艺术提炼过程中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抓住典型的外在特征,同时要抓住典型的本质特征,并确保这两种特征的表达能够反映出普遍性的特点或者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如在朝鲜族舞蹈《桔梗谣》中,舞蹈通过拟人化的方法对桔梗的生命过程进行了表达,同时描写了桔梗在风雨中顽强的生命力,意在赞颂桔梗本身坚强不屈的品质,同时也是对朝鲜族人民勇往直前、不怕艰险的性格特点的表达和赞颂。
(3)在创作中与艺术舞蹈互为汲取。广场舞蹈文化源远流长,而也正是因为广场舞蹈活动的存在,中国民族的舞蹈文化才能够得以流传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的繁衍和发展。广场舞蹈和艺术舞蹈之间具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艺术舞蹈对广场舞蹈的创作具有非同一般的启示。
艺术舞蹈是一种舞台化的、专业化的舞蹈表现形式,而广场舞蹈是人们以强身健体、自娱自乐为目的的舞蹈表现形式。广场舞蹈可以在艺术舞蹈中提炼精华,在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来增强广场舞蹈在社会平民群体中的适应性并更好的实现运用舞蹈来陶冶情操、表达情感的目的。而艺术舞蹈也可以以广场舞为基础,在采用现代化的舞台与舞美设计基础上组织专业舞蹈演员来训练和演出,从而使艺术舞蹈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内涵。由此可见,广场舞到和艺术舞蹈之间具有着相互吸收、相互作用的关系,广场舞蹈可以成为艺术舞蹈创作的基础并为艺术舞蹈的创作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源泉,通过艺术舞蹈创作对广场舞蹈的借鉴,艺术舞蹈则可以成为广场舞蹈的升华,并实现广场舞蹈的艺术化和舞台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生活信息的获取渠道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精神需求进一步的提高,而思想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解放,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文化生活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此背景下,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为了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并实现和谐社会构建以及陶冶人们情操的目的,艺术舞蹈的创作有必要通过借鉴广场舞蹈的生活性来增强艺术舞蹈本身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并发挥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广场舞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这种压力得到释放,受到了大多数人的青睐。随着当前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应该融入广场舞蹈的基本特征从而增强自身的适应性,创作出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时代性的优秀舞蹈作品,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族图案;本土艺术设计;研究
在广西少数民族当中,图案纹样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装饰方法。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广西少数民族图案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研究它的表现形式以及特征可以帮助其在艺术设计中含有自己的特色,保证其可以在现代设计中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1 广西少数民族图案的题材类型
这种图案是在当地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其中比较常见的类型有下面几种。
1.1 人物纹
在广西铜鼓和花山岩画中,这种类型出现的比较多,如在宁明花山岩画里面,1900多个图像中有1300个人物形象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来。其中的人物都是通过一种比较简洁的形式塑造出来的,它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线条将人物的轮廓勾画出来,但是在铜鼓当中,就经常会看到手里拿着矛和盾、穿着吊裙、身上穿着羽饰或者是头上戴着羽冠的人物形象。
1.2 动物纹
在广西少数民族的图案当中,大部分动物纹样都是鱼纹、蛙纹或者是鸟纹等和农民生活有关系的动物和代表美好的祥瑞之物,如蝴蝶、鸳鸯、龙、凤以及玉兔等。这些动物都是通过比较简单的线条去塑造造型,并将其形象特征生动地表现出来。
1.3 植物纹
这种纹样通常都是一些大自然中比较常见的花草树木,如八角花、太阳花以及果纹、树纹等。这种纹样通常都是按照比较抽象而且简单的线条塑造的,或者是按照其民族特色的审美观通过寓意、象征以及比喻的形式的内容。这些素材都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丰富的想象中产生的,其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以及热爱大自然的观念。
1.4 几何纹
几何纹在广西少数民族当中比较常见的有锯齿纹、羽状纹、圆圈纹、会行文以及水波纹等纹样,这些纹样通常是根据四方连续或者是二方连续的形式去构图的。这些纹样包括古文字的变形,大自然中的山川江河、日月星辰等因素,以三角形、正方形或者圆形等形状去塑造。
2 广西少数民族图案的特点和元素
虽然他们的图案风格有非常大的不同,不过因为它们经常受到彼此的影响,也就慢慢地融合到了一起,呈现出一种相同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特征。
2.1 特点
(1)概括性。在广西少数民族图案纹样中,大部分都是按照平面化的处理进行的,通过点、线、面的形态去将三维空间的东西展现出来。这种纹样对形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不太重视,而对平面化效果产生的装饰性比较重视,其要求按照表现纹样去进行夸张变形、提炼概括,从而使其的艺术效果能够表现出寓意深远性和整体形象性。所以,要求在它的图案纹样的形式上,保证有一个简单并且视觉冲击力强的效果。
(2)意象性。广西少数民族的图案经过了长期的文化沉淀,它在比较客观的纹样上增添了一种主观的象征和隐喻,使得其装饰形态上有了少数民族的含义。在艺术生命中,意向是它的灵魂,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按照客观的意向去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的,所以,图案也是这样。广西少数民族的图案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客观的特征和形象,通过寓意、象征以及比喻的方式为它增加了吉祥。
(3)装饰性。在广西少数民族当中,图案不只是表达吉祥,装饰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装饰性就是说利用一种主观的意识为自然的形态增添一种夸张性,从而塑造出一种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的形象。在广西少数民族的图案当中,其装饰特点色彩丰富并且结构万千,具有多样性的形式。例如,苗族的图案色彩斑斓、造型生动,其艺术风格比较鲜艳,装饰感比较粗犷。壮族的图案是具有比较细腻的线条,深沉的色彩,装饰意蕴比较古朴雅致。它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都有出现。
2.2 元素
视觉文化元素在我国少数民族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只是广西少数民族在平常中的装饰方法,还具体地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其纹样和别的民族差不多,一般都是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具以及服装上出现,这是当地人们的一种文化沉淀。根据这些可将其分成吉祥纹样、几何纹样、人物纹样以及动植物纹样等。这些纹样非常充分地表现在古老的锦织里面,在悠久的历史中,很多少数民族将纹样用来表现自己的民族风情。广西少数民族除了这些元素之外,风俗、文学、舞蹈以及音乐也为其添加了一些新元素。
3 在本土艺术设计中的演绎
民族图案的风格不同已经成为现如今设计师非常重视的题材。在现如今本土艺术设计当中,引进广西少数民族的图案不可以只是照虎花猫,而是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所以,在设计广西少数民族的图案的时候,怎样将它的形找出来,然后延伸它的意思,并且传播它的神,是我们需要进行思考的地方。
3.1 形的提取和重构
第一,一定要确定有经典艺术风格和包含广西民族特色的因素,去重构和创新。例如,将某一个民族图案当中的部分提取出来,通过编译、切割、错位以及打散的方式,按照点、线、面的构成对其进行重组,塑造出一种带有设计意味、符合大众审美、新颖的图形。
比如壮族有一个设计就是利用了壮族中比较常见的元素和题材去进行设计的,在水波纹的图案上,通过和传统构图不同的方式,形成一种对比,使得它的在传统风格上带有着现代的风格。这不仅将广西少数民族的艺术传承下去,还将其地域特色表现了出来。
3.2 色的延伸和运用
色彩是在视觉效果中最具有感染力的,它可以让人们对其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本土艺术的设计中,将色彩巧妙地运用到广西少数民族团中,可以将其民族个性和形象表达出来,体现着一种带有民族韵味的个性美。例如,将其织锦中的色彩提取出来,图案纹样的骨架选择黑色,将其中配点桃红或者橙黄等一些颜色,使其表现出一种相间交错的形式,这样可以将其粗犷浓艳以及富贵艳丽的风格表现出来。它还使得画面有了一种简洁明快、主次分明以及富有层次的时代感。
3.3 意的隐喻和表征
在现代设计里面,表征内涵和传达意蕴都符合传统的民族图案。广西少数民族图案当中的纹样在本土设计中进行拓展,能够使人们可以比较直观地对其认知。
3.4 和新媒体与新材质进行融合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技术中,不断地出现了更多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在进行本土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引进新材质或者新媒体的方式,这可以在现代的发展中,使那个民族图案发展得更加符合大家的追求。
4 结语
在快速发挥我们民族的艺术设计中,广西少数民族图案一定会和本土设计融合到一起,并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契合点,从而使得其在现代市场中能够有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滕书筠.广西少数民族织锦图案的审美意蕴及现代价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2] 董凌,王珍慧,苏静华.广西少数民族图案在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开发应用[J].艺术研究,2015(03).
[3] 吕荔.祖灵崇拜――苗族“n宇鸟”纹样及其在现当代设计中的运用[J].中华文化论坛,2014(05).
本文针对土木工程标书进行研究分析,对土木工程标书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梳理,以期为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此类文件时提供帮助。
【关键词】
土木工程;标书;文本分析
1.前言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国际招投标文件中,与招标采购活动有关的一切文件资料当意思解释产生分歧时以英文版本为准[1]。但国内工程师对英文招投标文件往往不能够直接理解,因此对招投标文件的翻译就成了竞标的基础,对此翻译工作者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而文本分析是翻译工作者能够更好理解文本的前提和基础[2],因此加强对土木工程标书文本特征的分析显得极为重要。
2.土木工程标书文本特征分析及其翻译影响
2.1 专业术语
招投标是一种通用的、具有强制性规范的贸易活动,已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大量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已经与普通字典和常规翻译的释意有所差别和延伸,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直接使用字典或常规翻译的释意往往无法被土木工程师所理解。在土木工程标书翻译过程中对专业术语需要尤其引起重视,如果都用通用释义进行翻译,可能会出现工程师对所翻译出来的文本很难以理解甚至会翻译出具有明显错误的释义。比如在标书中一般会使用“employer”表示“业主”,而如果直接翻译成通用释义“雇主”虽然没有明显错误,但由于这与土木工程师平常阅读国内标书已经形成的习惯用词有较大差别,因此他们理解起来就会非常难受;而“outstanding works”接惩罚说明在“未完成工程”时会有什么样的惩罚,而如果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成了“突出工程”时会有什么样的惩罚就出现了明显错误。因此在翻译土木工程标书文本之前,应该提高意识,对于这些专业词汇需要查阅专业术语,而不能够仅仅使用通用释义。
2.2 名词化结构
名词结构指将日常英语或其它功能和题材里需要由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充当的语法成分转化成由名词充当。名词化结构具有言简意赅,内部组织严密,可以把更多的信息结构融于一体,使彼此的逻辑关系更明确等特点,因此在土木工程英文标书中,名词化结构应用十分普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类名词化结构,将这些名词化结构翻译成它原本的词性,从而使得翻译文本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比如“After evalua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Tenderer's submission”中的下划线部分就是由名词化结构充当了应该由动词充当的动宾结构。在翻译过程中还是需要将这两个名词翻译成动词“评估”和“验收”,而不是直接翻译成名词词组,从而使得翻译文本更容易为土木工程师所理解。
2.3 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是土木工程英文标书的另一常用语法结构,在国际招投标文件中,被动语态几乎随处可见。在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者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往往使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在英文中的运用可以使陈述更加客观,有利于增强标书信息的传递。比如在“It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hat the execution of this Works is fully and completely coordinated with the related Works which are carried out by others and coordinated by PDP.”一句话中就使用了两次被动语态。这些被动语态如果直接翻译成“被…协调”和“被…执行”理解起来就显得十分麻烦,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考虑将被动语态所隐藏的主动者找到,翻译成主动形态,这样更有利于翻译文本的理解。
2.4 “shall”和“will”的使用
情态动词广泛存在于英文文本中,而在土木工程标书文件中“shall”和“will”使用频率极高。与这两个词普通释义“应当”和“将”不同的是,在土木工程标书中,这两个词被赋予了特殊含义。“shall”在土木工程标书中通常表示“应该”或者“必须”的意思,具有强制的意味表明某项条款必须怎么执行,而如果不执行将会被视为违约处理;而“will”则经常表示“愿意”、“将”或者“可以”,表示非强制执行。应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深刻理解这两个词所表达的强制和非强制的意思,才能够将文本翻译准确。比如“The employer shall pay for the stamp duty imposed on the Contract.”和“The employer will pay for the stamp duty imposed on the Contract.”两者表达的意思就大不相同。
2.5 长句
由于土木工程标书文件中涉及到了许多法律、法规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其语法结构往往比较复杂。有时,一个句子甚至就占一页,句子长,大局套小句,小句套分句。这些文件的起草人似乎很担心有什么遗漏,被对方钻空子,往往会面面俱到。此外,这种文本十分注重逻辑性,不容许有任何信息缺失,因此长句在土木工程标书中被大量使用。但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直接将这些句子以原本的长句形式翻译出来就会使得工程师在阅读和理解起来十分费劲。而如果在翻译过程中在不改变文本原意的基础上对长句进行梳理调整,将长句按逻辑关系翻译成多个短句,这将行文上更顺畅,有利于土木工程师理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的文体特征外,土木工程标书文本还有其它典型特征,如使用新词和“大词”和保持语篇内的衔接与连贯等。深入分析文本特征,能够使翻译工作者能够更好理解文本,对于提高标书翻译质量以及工程师的理解效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反犹主义绵延几个世纪,对人类文明的危害骇人听闻。怎样把反犹主义的全貌系统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对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在今后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引以为鉴,这是摆在犹太文化研究专家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反犹主义》以详尽的史料和科学的论证,出色地解答了这个课题。
在《反犹主义》的导言中,作者开宗明义地阐明了反犹主义的基本特征,即普遍性、持续性、暴虐性、非理性(或日荒谬性)、潜意识性、概全性、再造性、反以性。对于这特征,作者都有详细的论述,有根有据,令人信服。
作者指出,“历史上,几乎任何有一定数量犹太人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国家都曾把犹太人视为异己、敌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其进行歧视和迫害”,“世界上很少有国家没有驱逐过居住在其中的犹太人”。反犹主义从“产生之日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非但从来没有消失过,而且愈演愈烈”。事实证明,反犹主义的存在并不取决于其对象的存在与否。也就是说,反犹主义并不会因犹太人的不存在而消失,也不会因犹太人的离去而止息。几乎在所有犹太人生活过的国家,犹太人都曾是毒打、折磨和屠杀的对象,而原因仅仅是他们是犹太人。这表明,许多“反犹主义言行并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与犹太人的所作所为也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充分显示出反犹主义的荒谬性。
作者还指出,“在反犹主义的长期影响下,一部分反犹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进入人们的潜意识,作为一种不自觉的深层意识融入一般人对世界、对犹太人的基本看法当中,并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定式,从而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由此也导致反犹主义“把矛头指向生活在不同时期或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甚至出现“全体犹太人必须为一个人的行为负全责”的荒唐现象。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原有的反犹主义导致新生的反犹主义”,“到了现当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现代以色列国成立以来,反犹主义呈现一种新的特征—反以性,即通过反对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来表达反犹主义。这在国际问题上,在中东和巴以冲突中,拿以色列说事表现得最为显著”。
关键词:动画艺术;美术设计;表现形式
动画艺术是一种集平面设计、色彩设计、三维空间设计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于动画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动画艺术在美术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也更加丰富。如,美国迪士尼作为动画创作的先驱,不断探索美术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形式,同时结合3D技术,实现了对动画场景、动画人物的不断完善。美术设计是动画创作的灵魂,没有美术创作,自然也就谈不上动画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讲,美术设计承载着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构成,而这也是美术设计赋予动画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基于此,在动画艺术创作中,注重美术设计的不断完善是丰富创作内容的重要方式。
一、动画艺术中的美术设计与表现
1.美术设计在平面动画中的表现
平面动画即二维动画,是动画艺术发展的最初形式,美术设计也最为成熟。在平面动画中,由于其表现的空间是二维的,要想体现动态特点,设计者需要手绘大量画作,根据动画人物、场景的变化,将这些手绘作品连续地呈现出来。这种动画创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其动画空间无法突破维度的限制。要表现一日时间的变化,只能利用太阳的弧形运动这一简单动态加以展现。当然,这种动画创作也有自身的优势,其流畅的线条和单线平涂的手法,能够将动画形象进行夸张处理,不仅能够增添动画人物的艺术色彩,而且能够提升其娱乐效果。
2.美术设计在立体动画中的表现
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立体动画已经成为动画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动画制作中,设计者利用3D技术将动画人物立体化,不仅能够展现动画的艺术效果,而且能够丰富观众的观影体验。如,近年来大获成功的《冰雪奇缘》《头脑特工队》《神偷奶爸》等,都利用3D技术实现了美术设计的创新。在利用3D技术的过程中,设计者一方面要发挥技术优势,确保美术设计对场景、人物的仿真制作,进而增强动画艺术的逼真效果;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动画与现实场景之间的差异,利用特有的美术设计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动画效果。
二、动画艺术中美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1.符合历史特征
虽然动画中的美术设计是利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动画情节,但是在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动画作品中,其在设计中必须符合相应的历史特点,从而提高设计作品的合理性。如,迪士尼动画《花木兰》虽然取材于中国古代传说,历史背景不可考,但是在制作中也在场景、人物服饰上体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征。
2.体现文化特征
动画艺术诞生于一定的民族文化之中,美术设计必然会展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如,我国的经典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就展现了我国水墨艺术的独特魅力;动画片《大闹天宫》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戏曲的特点。
3.体现明确的时空关系
动画的时空关系主要体现在故事的连续性上,在美术设计中,设计者不仅要根据情节的变化创作出不同的动画场景,而且应该根据时间的变化调整人物的外形。在《大圣归来》中,设计者利用江流儿头发长度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流逝,这种细节的表现也是动画艺术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
4.重视色彩与造型的变化
在动画艺术创作中,色彩和造型是展现人物内心变化的关键。在《冰雪奇缘》中,设计者通过对艾尔莎的服饰、发型等方面的变化展现其从害怕到无所畏惧的心路历程。在美术设计中,设计者应该把握这两个主要因素,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三、总结与反思
动画艺术中的美术设计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美术设计中,通过巧妙的设计体现动画艺术特色,可以有效地丰富动画的艺术内涵。动画艺术的最大魅力是能够通过艺术设计创造一个虚拟世界,设计者只有不断完善美术设计,才能够使这个虚拟的世界更加真实,进而增强艺术魅力。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动画艺术前进较为艰难。因此,我们应该遵循现代动画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从美术设计的角度探索动画艺术发展的新途径,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动画美术设计。这样不仅能够创作出优秀的动画艺术,也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在动画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善庆.动画艺术中美术设计与表现.长治学院学报,2013(1).
[2]张翠竹.造型艺术影响下的影视动画美术设计.大舞台,2013(6).
电视艺术进入“平台期”
1958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的张德祥,1986至1996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艺思潮研究,其主要著作有《悖论与代价》《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现代化与精神境遇》《文心独白》《人“快”了》《当代文艺潮流批评》等。在社科院文学所的“磨剑十年”,让张德祥具备了深厚的文学评论功底,而这种文学观念、素养和功力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张德祥的电视剧评论之中,形成了其在电视批评领域富有思想见地和文化功力的独特风格,使其往往能够从纷繁芜杂的电视艺术现象中解析出独特的规律。
他认为,回顾我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萌芽阶段,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那个时候,电视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艺术形式,甚至还没有成为一个大众传播的媒体。究其原因,首先是电视机的数量非常少,私人家庭很少拥有电视机;其次就是电视制作能力很低,技术设备缺少,经济能力有限,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第二是起步阶段,即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电视机慢慢增加,电视节目数量增加,但节目形式相对简单,经常是通过电视台播出话剧、戏曲、电影,可以说,电视正在借助‘兄弟艺术’的力量不断发展。这一时期,电视机开始进入到家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电视艺术的‘飞天奖’也在这一时期设立。”
第三是繁荣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电视机大量普及,国家、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相应的,电视节目也在不断充实、变化、创新。电视甚至一度取代报刊而一跃成为第一媒体,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强强联合。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很快被拍成电视剧。从短篇电视剧到长篇电视剧,数量、质量不断提升。到了90年代中后期,我们的长篇电视剧已经很成熟了,看完一部剧,人们都在议论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甚至形成热点话题,关注度比较集中,使一部作品的收视率非常高。另外,这一时期,电视还承载着一定的教育功能,人们通过电大来接收电视教育课程。”
第四是平台阶段,即新世纪以来“电视频道大量增加,播出剧目内容繁多,关注的人群从大众走向分众,客观上改变了以往的那种社会舆论的集中指向,以往那种‘集中关注一个作品,共同议论一个作品,万人空巷地去看一部作品’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了。电视艺术尽管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但这种发展已经不是质变而是量变。频道资源、节目资源都达到饱和甚至过饱和状态,再不能有什么更好的东西引起人们的惊叹了。像过去一部电视剧或一个电视节目能够引起整个社会强烈关注的盛况已不再有了。某种事物停滞不前,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平台期’,这个平台期也已经10多年了,而且这个平台期越来越艰难,尤其是新媒体出现以后,对电视艺术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构成了威胁”。
采访中,张德祥不无忧虑地指出,如果说除了以上四个时期之外还将出现一个时期,那就是在未来的5到10年将会出现电视艺术所谓的“危机期”。“长剧遇到微时代,这是电视剧遭遇的新境况。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创新元素注入,在一个时期内的调整是必然的。但危机并不意味着衰亡,而恰恰是一种蓄势待发。”
张德祥进一步将电视艺术的“平台期和危机期”出现的根源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创新乏力。80年代到90年代间,电视艺术辉煌阶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白,人们在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里开发、拓展、创造,显得得心应手,但当各个领域都被占满之后,新的辉煌需要观念、体制等一系列的创新,这也是事物发展呈螺旋上升的必然规律。
第二,文学使然。综观电视艺术发展这几十年,凸显出一个规律,即文学艺术的发展曲线往往间接地反映在电视艺术之上,二者基本上相差5年时间。比如,近几年的长篇小说乏善可陈,对应的长篇电视剧开始进入疲软期,现在很少有央视或者地方台的几十集电视剧能够引起人们的共同关注。电视艺术开始步入一种危机期:电视作为一种艺术不能表达这个时代,不能关注这个时代,不能给人们带来思考,不能用艺术的思考来回答人们关切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关注它?
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电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关于“电视是什么”的话题却争论至今。笔者认为,从哲学上来看,单纯地讨论电视是不是艺术的问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艺术本身也不是一个具有明显边界的概念。艺术应当是一种“力量的场域”而非“力量的来源”;应当是一种“思维的情感”而非“情感的思维”。任何艺术都有其基本特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唯有确立了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才具有独立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理论界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论,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电视在诞生之初就在借用电影的表现方法,所以,在有关电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中,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无我有的”对基本特征的共识。
张德祥在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后,得出三点耐人寻味的结论。
首先,电视作为一种艺术的自觉,还欠缺一些必要条件。
张德祥认为,从总体上看,电视艺术的外部条件建设已经完备,而内部条件建设正在进行。内部条件建设主要是依靠好的节目来吸引观众。如今,电视正在走任何一门艺术在诞生之初都要经历的那种竞争格局。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回顾其他艺术门类在诞生之初时的状况来找到答案。比如,书法艺术在诞生之初很可能不叫书法,书法的艺术身份确立也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并且书法艺术的诞生也是依靠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绘画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最初也是没有所谓的书法家的提法的。一定是在一个相当广泛的范围之内,有那么一些人对依靠毛笔、墨汁在一些特殊材料上完成一种富于审美的创造充满了兴趣,当这些创造性活动给周围的人带来了美感,影响了周围人的思维,书法艺术就随之诞生了。人们都在研习这种艺术,彼此之间的对比成为一种竞争,竞争的标准往往来自于受众的观赏。这不就是电视艺术当前的状态吗?
任何一种艺术在诞生之初很可能都和艺术没有关系。不管是报纸、电台还是电视台,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其在诞生之初都是传播消息和新闻的一种工具,所以电视的诞生、电视艺术的诞生、电视艺术学科的诞生,都是一个渐进过程。
其次,应当认识到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和作为一种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个事物往往会有两面性,电视既是一种媒体又是一种艺术,二者辩证统一。报纸分不同版面,副刊上有散文、诗歌等,电视也分不同栏目,有新闻、电视剧等。电视从诞生起是新闻媒体,之后转变为文化媒体,就像网络一样,诞生之初是为了传播信息,后来可以传播很多东西,包括书法、新闻、电视、电影、戏剧等,只是一个载体。
再次,情景性和连续性是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电视是新闻文化传播媒体。文化是作为拓宽传播功能之后出现的,从80年代初期开始,电视媒体和改革开放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电视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平行前进的,一条是媒体,一条是艺术,艺术要晚于媒体。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电视的基本特征首先是连续性,电影最多做成上、中、下三部,而电视可以做得很长,从而能够固定地收看,这也是电视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差异;其次是情景性,在一个场景里,只要有时间的演进,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发生很多事情,如《编辑部的故事》《武林外传》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艺术观念与文化精神
从事文艺批评工作已近30年的张德祥认为,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评论,最终都必须统一到“人的塑造和建设”上来。张德祥于2000年6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文艺评论与“人”的建设》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创作是人的塑造,是通过描写人来塑造人,那么,评论也应当是塑造人,是通过美学的理论来塑造人,来发掘和显示人性中真正能使人变得高尚一些、优美一些的优秀品质。如果说文艺评论不能没有标准,那么,这标准就是历史的美学的标准,也是人的标准。历史是人创造的,美也是人创造的,人是历史和美的主体,人是历史和美的推动者。”
张德祥倡导在电视艺术批评领域建立一种健康的先进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比如,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荧屏上方兴未艾的“皇帝戏”,张德祥对其中存在着的传播封建权力崇拜观念的现象进行了理性反思和批评。其对影视剧作中有关权谋文化的批评最终形成了一场关于权谋文化的讨论,这场讨论在《深圳特区报》进行了半年多时间,讨论文章结集为《权谋文化批判》一书,由花城出版社于2004年5月出版。
着眼于对电视艺术观念与电视文化精神的责任意识,张德祥对电视艺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均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比如,对于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张德祥总结出两种倾向,“其一,对电视剧艺术规律至今认识不清,导致内功不足。电视剧固然是表演的艺术,但更是语言的艺术,生活的艺术。电视剧吸引人主要靠人物的魅力,靠情节的生活化和生动化。因此,编剧的功力决定一部剧的艺术质量……很多,剧作家寥寥。其二,淡化了‘真善美’,粗俗盛行,厚黑彰行,缺乏完美的艺术形象。”
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实际上,张德祥曾经撰写《名著遭遇改编》一文,是最早涉及电视剧改编文学名著的文章之一。其认为,改编名著,实际上对改编者的思想水平和艺术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越是名著,越是经典,对改编者的艺术素质要求越高,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胜任。这是艺术家与艺术家的对话,是艺术对艺术的改编。但如今的商业操作导致谁有钱谁改编。张德祥尖锐地指出,“这些年来,名著改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很好地对一些名著中明显存在的落后文化因素加以甄别和克服,甚至还有所渲染,喧宾夺主,使名著中的思想精华没有得到很好发扬;另一方面是对名著的‘庸俗’化处理,有意迎合低级趣味,降低了原著的思想含量和艺术品位。出现这两种倾向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艺术观念的倾斜,其次是文化艺术准备不足,文化艺术素质达不到改编名著的要求所致。”
对张德祥的采访最终以如何更好地实现电视艺术学的“中国梦”为落脚点,其将这个“梦”归结为电视艺术领域的三个具体目标的实现。
第一,电视艺术领域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
第二,电视艺术学领域建立起统一的、细化的、标准的学科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