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5:27: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三个倡导 宁夏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个倡导’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13BKS080)
一、“三个倡导”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三个倡导”由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浓缩为24字,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理解其内涵,其中三个层次,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涵盖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涉及的各相关要素,并基于这些要素形成一个复杂系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是否良性运转,决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正常展开。以“三个倡导”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并未否定原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就,反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二、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截止到2014年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高校16所(见表一),其中本科院校8所(包括公办本科4所、民办本科2所以及独立学院2所)专科院校8所,8所院校全是公办性质,宁夏回族自治区包含1所 “211”院校(宁夏大学)。全国来看,宁夏的教育实力居于下等水平,据《2013-2014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的数据分析,宁夏教育实力排名全国(不含港澳台)倒数第3(29名),分数为39.95,仅高于青海(36.93)和(34.89),而排名第一的北京市分数高达100分。
(一)思想政治机构建设状况
经统计,宁夏16所高校中,设立学院的有2所高校,这俩所高校都是公办本科;设立人文社科部/思想政治部的高校有10所,包括2所公办本科、2所民办本科和1所独立学院以及5所公办专科,另有3所高校设立了教育系或者其他相关系部。此外,由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2014年4月开始新建的,系部设置不完全,故未进行统计。见表二。
表二 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院系设置情况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情况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如何,教师起决定性作用。本次抽选了宁夏8所高校(4所本科院校+4所专科院校)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3):截止2014年,宁夏8所高校学生数量已经有近10万人,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197人,总体师生比例为1:498,这远远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要求的比例为1:350-400),这8所学校中,只有宁夏理工学院(1:285)和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1:178)达标。
(三)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开设情况
宁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的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4本教材,如何将这四本教材的内容更好地教给学生是当前宁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授课中的难题。当前宁夏高校普遍采用理论教学的方法,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只能将好几个班级聚到一起进行教学,每次授课都会有上百名学生,这种“大课”教学的方式,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此外,各高校还开设一门“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但是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授课方式等,都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特定教材,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四)民族性和宗教性――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所在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高校由于其民族性和宗教性,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特殊性。首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除普通高校具备的培养目标外,宁夏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培养学生的积极献身民族事业的责任心等。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高校存在不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在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是其他省(市)高校不存在的[1]。
三、“三个倡导”视域下的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一)“三个倡导”助推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一方面,基于“三个倡导”,创新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先进的工作理念的指引。“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的价值追求,是对我国价值观的精炼总结。“三个倡导”的提出为宁夏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明灯。创新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就是将“三个倡导”包涵的价值观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三个倡导”为价值准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宁夏高校辅导员和理论课教师,要坚持以“三个倡导”的理念开展学生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
另一方面,基于“三个倡导”,创新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当前国内外形势都在快速发生变化,西方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多样化、差别化,思想状况更加复杂;社会发展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而当前高校统一规划的人才培养方法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纵观西方国家,很少直接向学生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价值观,而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进行价值观教育,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创新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倡导”为指引,以高校学生为中心,以“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为原则,选取高校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利用当今便捷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做好对“三个倡导”的宣传工作,例如,制作一些相关海报,通过高校官方网站以及博客等手段、通过建立师生互动QQ群,向学生阐释“三个倡导”,深化学生对“三个倡导”的理解等。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队伍,他们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创新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搞好队伍建设是前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团、政、工以及学生共同参与,多方配合,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改革。要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建立多方参与、互有分工而又协调一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方式。
其次,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强化思想政治队伍的理论素养。首先是党委和团委,他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只有他们深入学习“三个倡导”,才能更好组织整个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人员,他们直接与学生联系,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具备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养。由上可以看出,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本科学历、讲师及以下职的占大部分,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工作经验都有待提升;最后整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生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因而高校学生干部也应基于“三个倡导”的指引,提高理论素养。
再次,经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宁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宁夏高校学生比例未达到教育部的规定,总体表现是师资少,学生多,因而高校思想政治队伍面临的任务多,负担重,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学生也难以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扩充师资数量,强化师资培训显得更为迫切。
(三)“三个倡导”助推宁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传统的“填鸭式”、纯理论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要求,难以发挥作用,并引起了学生反感。[2]宁夏高校要扬长避短,通过图片、视频多样化的手段进行理论教学,并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效果虽然不佳,但目前来看仍是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短期内很难改变。[3]因此,有必要在“三个倡导”的指引下,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有侧重的调整,将“三个倡导”带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有四本教材,要通过这四本教材有侧重地进行“三个倡导”教育。
参考文献
[1] 施璇.宁夏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宁夏大学,2013.
>> “三个倡导”视域下的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上海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的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三个倡导”视域下的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三个倡导”视域下江苏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河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的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与创新研究 “三个倡导”视域下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与创新 试论以“三个倡导”助推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 重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工程三个点”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要做到“三个创新” 以“三个三”模式 再造思想政治工作流程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思想政治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思想政治工作 遵循“三个规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 企业在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条件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抓好三个环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一)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状况
1. 辅导员队伍情况
高校辅导员与高校学生联系最紧密,扮演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组织和管理者角色,同时也承担着对高校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据统计,2010年湖北省共有高校学生约120万人,其中本、专科学生111.5万人,研究生8.5万人,经测算,可得:当年湖北省辅导员配备数量与学生数量比约为1:147,总体来看,湖北省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比(1:147)已符合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比例,但是就湖北省内来看,高校辅导员在省内各个学校间的配备很不均衡:湖北省本科院校的配备比要低于教育部的规定,为1:220,反而是湖北省的专科高校要比本科好,配备比为1:172;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辅导员配备比更低,平均400多个人才有一个专职辅导员。在辅导员的政治面貌方面,党员约占80%,比重较高,团员比重为15%。关于辅导员的年龄结构,超六成的年龄在20-30岁之间,31-40岁的占两成。[1]这种年龄结构的辅导员队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过于年轻,缺乏经验,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情况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如何,教师起决定性作用。截止到2010年底,湖北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约为2800人,其中包括1800名专职教师和1000名兼职教师,与以前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明显增多。总体来看,湖北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合理的:就年龄结构来看,56%为20-40岁,26%为40-50岁,50岁以上为18%;就学历结构来看,本科及以下、硕士和博士比重分别为43%、44%和14%;就职称结构来看,讲师及以下占49%,副教授、教授分别占38%和13%。[3]2010年,湖北省高校学生数量已经有120万,但专职思想政治教师只有1800人,师生比例为1:667,这远远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要求的比例为1:350-400)。在师资数量不够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大班授课”的方法,一方面,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学生的听课质量也大打折扣。
(二)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开设情况
组织学生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的方法,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对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不高,湖北省也不例外。当前,湖北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的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4本教材,如何将这四本教材的内容更好地教给学生是当前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授课中的难题。当前湖北高校普遍采用理论教学的方法,即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方法,这种纯理论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反感;另外,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只能将好几个班级聚到一起进行教学,每次授课都会有上百名学生,这种“大课”教学的方式,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此外,各高校还开设一门“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但是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授课方式等,都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特定教材,对于结课要求,大多也是随便写点作业,草草了事,这种松散的管理方式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三、 “三个倡导”视域下的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一)“三个倡导”助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先进的工作理念的指引。“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的价值追求,是对我国价值观的精炼总结。创新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就是将“三个倡导”包涵的价值观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三个倡导”为价值准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湖北高校辅导员和理论课教师,要坚持以“三个倡导”的理念开展学生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其次,当前国内外形势都在快速发生变化,西方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多样化、差别化,思想状况更加复杂;社会发展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而当前高校统一规划的人才培养方法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纵观西方国家,很少直接向学生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价值观,而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进行价值观教育,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创新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倡导”为指引,以高校学生为中心,以“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为原则,选取高校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利用当今便捷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做好对“三个倡导”的宣传工作,例如,制作一些相关海报,通过高校官方网站以及博客等手段、通过建立师生互动QQ群,向学生阐释“三个倡导”,深化学生对“三个倡导”的理解等。
(二)“三个倡导”助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该校并不局限于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读经典图书、看红色影片等手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讨论,畅谈感受,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中,以隐性的手段,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效果虽然不佳,但目前来看仍是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有必要在“三个倡导”的指引下,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有侧重的调整,将“三个倡导”带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有四本教材,要通过这四本教材有侧重地进行“三个倡导”教育(见图二)。
图二:“三个倡导”指引下的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调整图
(三)“三个倡导”助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队伍,他们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创新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搞好队伍建设是前提。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团、政、工以及学生共同参与,多方配合,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改革。要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建立多方参与、互有分工而又协调一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方式。其次,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强化思想政治队伍的理论素养。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强化思想政治队伍的理论素养,发挥党委和团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作用,搞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有效利用学生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字: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创新
近几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后勤工作迅速发展。新的事物、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高校后勤体制的改革,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运营和管理,这无疑是一场影响广泛而复杂的社会改革,在这场大变革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等等都将面临一个从破到立的过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改革、发展与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在加快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探索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高校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重任,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具有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可以促进后勤集团员工牢同树立为学校师生服务的理念,进一步端正服务思想,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下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后勤集团员工的品牌意识,减少和避免各类乱收费、乱涨价等急功近利等短期行为的发生。
2.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作为一个调整市场与计划的纽带,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服务。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依托推进“事企分开、两权分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高校后勤制度,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为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后勤集团员工思想的冲击很大,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和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转变,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后勤的主观能动作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从思想上解除后勤干部、职工的抵制心理,才能保证新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丁的积极性,保证后勤服务到位。
二、新形势下高校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后勤员工来源和岗位的多样性带来管理的复杂性。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后,后勤员工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转变后勤管理体制时原后勤部门留下的老职工;二是转变后勤管理体制后的合同工;三是从社会上招聘的大量外聘人员。这三类人员在高校内享受的待遇不同,心理需要也不同,这使得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切人点”和“着力点”必须各有侧重。后勤工作包括“吃、住、行”等方方面面,这使得后勤工作岗位设置出现多样化。必然使后勤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情况,产生许多新矛盾,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
2、后勤改革对后勤员工职业价值取向的一维性带来冲击。人们的职业价值是职业理想支配下在职业选择中对价值目标的认定,它受控于主导价值观。主导价值观的形成,固然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理想和信念系统的反映,但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后勤员工,主要追求就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社会报酬,他们很少追求升迁或者进步,赚钱是他们的主要精神动力。浓厚的经济价值取向的一维性,构成了后勤员工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然而,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工作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后勤员工带来诸多不适应性,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3、后勤政工队伍力量弱化,难以适应后勤员工思想变化后勤职工思想复杂化,急需加强后勤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后勤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现有的状况却难以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一是政工队伍力量薄弱。后勤社会化后,后勤部门政工领导配备不齐,而且大部分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抓行政管理,抓经济效益,少有领导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政工干部不安心。认为后勤部门的政工人贯同学校机关和教学单位的政工人员相比,政治地位低,经济待遇差,总觉得低人一等,前途暗淡,工作不安心。三是信心不足。认为后勤员工理论和文化水平较低,加之工作繁忙,学习提高的机会少,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大、效果差,因此对做好后勤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不足。四是投入少。后勤企业不少是新组建的单位,各方面条件差,学校和后勤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少。
4、工作方式、方法太陈旧。创新不够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都有不小差距。在内容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达学习等政治方面的内容,忽视了后勤员工成长进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需要,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新手段,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简单陈旧,创新不足。落实上级精神靠开会、发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业务工作与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就党建抓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业务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多。
三、新形势下创新高校院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1、科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入新时期,我国高校后勤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有的高校基本实现了由原来的行政管理为主向现代企业管理的推进,组建了现代新型的高校后勤实体,开始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与此相伴随的是人们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竞争压力日趋加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重实惠、重个人物质利益,政治意识淡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滋生。各管理层与员]: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明显加大,不向的利益群体对改革产生不同的愿望、要求和心理,从而导致思想观念的多样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正确处理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并要有新的认识。
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新的时期,加强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长期以来,我们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你说我听”,把人也划分为:“做思想工作的人”和“被做思想工作的人”,彼此之间是不协调的。实践证明,社会历史条件变了,后勤运行机制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变了,如果我们与年轻人谈话,再用过去那种思想工作“说教”的方式,就很难了解对方的想法,更不能为对方接受; “做思想工作必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高校后勤队伍职工的素质高低不等,修养参差不齐,各级后勤管理干部要增强工作的敏锐性、预见性,善于分析问题,把握动向,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在思想问题萌发之前。
3、善于探索新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后勤改革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员工队伍结构和思想素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迫切要求在开展想想政治工作中进一步拓宽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前瞻陛、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加强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后勤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创新、立足创新。对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诸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典型示范、自我教育、正面灌输等,我们应大力继承发扬。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环境、条件的变化,我们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要紧跟形式、适应新变化、多想新点子;在组织活动形式上,要推行“党政共管”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后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后勤服务保障同步。其次,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塑造“同心协力、团结和谐”的职工群体,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创新。企业文化作为观念形态,作为完善现代高校后勤内部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也只有落实到管理,才能发挥它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方自明.后勤管理与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2]汪绍福.刍议加强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建设[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张军.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讨[J].科教文汇.2011(11)
[3]覃红.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3)
摘要: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所用的途径与方法依旧是较为传统的手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方法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因此,高校必须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适当的创新,以满足现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要求,才能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与主动得到有效提升。笔者主要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创新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
随着组织形势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信息传播的技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给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发展、改革的生命线,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系统性工程。当前社会经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其开放的程度已经相对扩大,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将系统性的整体作为出发点,对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影响的新型因素进行认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新思路,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提升。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1.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有效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市场的竞争的过程中,物质和业务上的指标是具体有形的,并且能够进行量化,相比起来比较直接,容易受到追求和关注。而思想和道德是无法进行量化与具体比较的,从而致使部分领导与师生都在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价值取向上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而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全校的师生的思想道德都得到有效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2.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素质
当前时代,西方文化思想与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正大量的进入到高校中,对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让高校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健康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增强高校学生对腐朽思想的防范与抵御能力,对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理想的信念进行积极的引导,增强高校学生的政治辨别能力,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重视,确保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以推动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全面发展。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所高校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对其科学文化水平进行有效地提高,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素质加以重视,提升高校的道德素养,让高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本着为祖国、人民奉献的精神,对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正确的树立,从而推动高校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与国家一同发展和进步。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比较注重教师,忽略了学生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多数高校都要习惯将学生作为单纯的被动接受者,普遍的认为学生不够成熟,忽略学生相对旺盛的生命力和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和可能,没有识别到学生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可代替的关健主体。对于教育的结果过于关注,而忽视了教育的过程,太过注重教的过程,却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重视,因此忽略了让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
2.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形式仍然比较传统,难以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当前时代是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只采用从课堂上教授和演讲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够的。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高校应该采取能适应时展的方法,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手段,学生会觉得难以接受,势必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
3.工作与现实脱离,教育存在口头化和书面化
当前,各个高校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加强,但大多数高校都只不过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片面的认为只需在每个学年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并进行各项的思想政治考试,就可以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却忽略了,在这个授课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的听讲,并没有真正的学到东西。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高校思想政治都育出现口头化和书面化,而成效却相对较低。
三、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1.营造出优质的情感氛围
思想政治工作提倡的是心与心之间进行交流,需要有一定的情感氛围,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因此,教育者在开展谈话活动前,应该精心营造出一个较为适合谈话的情感氛围。在环境幽静、舒适的情况下,能让谈话的学生在精神感到轻松,没有压力和心理上的负担。如,选择在散步的途中、宿舍里以及专门用于谈话的办公室中进行谈话,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对个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进行优化
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就需要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氛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学生个人社交环境,并把其当成是一项任务重点来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及时对学生的个人社交环境进行了解,对其人员构成与活动情况进行适当的掌握,引导高校学生建立起优质的朋友圈,并积极的参与其中,对高校学生不良的朋友圈应该及时的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高校学生朋友圈的良好性,因此,对于高校学生自身而言,个人的社交环境非常的重要。高校学生在很多时都需要教育者的关怀和鼓励,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与引导高校学生,为高校学生搭建适当的平台,提供有利条件,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以促进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
3.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应该明确主流的价值取向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和主导地位,防止各类错误思想的侵入。高校对社会实践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实践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定期的举办与各类技能相关的比赛,让高校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迎接挑战、追求真知、相互协作、积极创新的理想追求与思想定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纯理论讲授的方法,积极的对学生喜闻乐见方式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接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4.加强课堂教育,落实相关的政策
目前的高校中,普遍都是采用课程讲授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适应当前时的需求。因此,为了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得到有效加强,各个高校应该在课堂上落实形势和政策。将当前的形势和政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门新课程,让高校学生除了接受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之外,还能够让学生以集体形式对当今时代的发展形势和政策进行宣传交流,以推动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总之,面对当前的新形势,高校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得到有效提升,进而让高校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宁.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分析[J].参花,2013,9(12):131.
[2]王丽娜,薛东岩.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创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4):127-129.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98-02
一、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高校党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枢纽和总开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近年来高校发生的恶性事件,从上世纪90年代北京某高校学生无故伤熊,到高校学生残杀同学事件,如今的复旦大学某研究生被室友投毒身亡,都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转中存在问题,缺乏工作的针对性和对“重点问题”学生的关注。所以,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伴随着社会元素和意识形态不断向高校渗透的情况,建立一个由党委书记、校长负责,党委、行政、学工部门、教学部门、各院系等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党务人员、思想政治教学人员、辅导员构成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在这个工作体系里,各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层层落实,人人有责,确保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运转。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展开,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建立起灵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控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转,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学部门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梳理工作中的常规和非常态问题,共同会商,制定方案,形成机制,将好的办法和做法长期坚持下去,避免工作中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混乱性,有条不紊地扎实开展工作。细节上要重视人员的“传、帮、带”,杜绝工作断层,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连贯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学管、教学、团建和党建等考评机制,形成管理上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确保思想政治队伍的执行力,减少学生“个体”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高校党委及时正确决策,避免“群体性”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围绕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俗话说:“泡菜的质量取决于泡菜的水”。如果没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空中楼阁”。为此,适应新形势,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高效率工作团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主要是一靠选拔,二靠培养,三靠激励。
选拔是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前提,必须有严格的选人和用人标准,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教育家斯霞曾说:“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根本要求。同时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水平高,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如果从队伍的稳定性和长远发展来看,还要考虑知识结构、学历层次等,作为优化队伍来源,合理配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参考。“培养”是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如果不学习,不追求进步,忽视对个人世界观的改造,思想就会蜕化,做人会迷失方向,容易犯错误。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和再教育是必然要求。高校党委要重视对思想政治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强化教育、深化培训、注重岗位交流,提高思想政治队伍素质,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充实新鲜血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让这支队伍时刻保持朝气蓬勃的状态,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是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保障。当前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人手短缺、数量不足的问题,相对业务工作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生存相对困难,面临着工作难、培养难、选拔难的问题,以至一些同志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对此高校党委可考虑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改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经济待遇和生存待遇,予以重视,加强鼓励,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这一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在党委。
高校党委的重视,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干事有条件、工作有地位、发展有空间,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让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能够有力运转。
三、以教学为主线,党、团、学、工为依托,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展开
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里,教学为纵向,党、团、学、工建设为横向,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做到横向与纵向结合,点与面的结合,全面展开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是一条主线,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和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其目的是保障教学程序的进行,但这些手段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教学效果。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道德教育、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离开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和人文关怀,就是空谈。作为社会学科,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凸显重要,特别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精神与精神的沟通。在教学中应以爱国主义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为基础,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做人精神。“百行德为首”,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基础,让学生守住道德的底线、做人的操守和对党、对国家的忠诚,做政治上靠得住的人。以党、团、学、工建设为依托,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党建和团建两者都是锻炼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党建和团建活动开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精神风貌和协调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吸收优秀的学生入党,为党和国家提供生力军。学工相关部门是党建和团建工作的纽带,处于思想政治工作一线,涉及工作最为全面和具体,是最能敏锐发现和感受学生思想动态的部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引导,妥善处理,为学生在校期间塑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搭建一个温暖的学习生活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做到对学生负责和社会负责。工学建设是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桥梁,通过工学建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建立实践教育平台,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利用教学实训、实践,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缩短学生融入社会的时间和距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底蕴。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校园文化的建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学校发展要注重挖掘地形、地貌,建成具有文化格局和文化气息经典式建筑。校园环境的每一处要精雕细刻,让花草树木亦能怡人,打造园林式校园;每次活动都要留下文化痕迹,并具有长远的纪念意义和价值,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一体,积累出校园文化底蕴;工作中要宣传学校优势专业和优秀毕业生励志成才的事例,营造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形的诗”。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工作路线,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灵的教育这个根本,稳步采取措施,逐步推进。以传统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突出意识形态;传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深入学生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植学生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成为胸怀理想、脚踏实地的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生公寓 思想政治工作 新情况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公寓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高校稳定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近年来社会整体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学生公寓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负面现象。据报道,广州市某高校一个月内连续发生5起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所有这此恶性循环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世人的思考: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漏洞在哪里?挽救这些年轻失足者的良策在哪里?
一、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一)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给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添加新的课题
在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独生子女的问题就日渐突出,这些问题在教育方面优为明显。总的来说,独生子女有其优势,但是由于家庭过度溺爱、以孩子为中心等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很多的缺点,如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而自私自利、心胸狭窄、依赖性大、心理脆弱而经受不住任何打击,自理能力和自主性差而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等。独生子女这些缺点的存在,使他们难以适应大学的独立生活,不能正确面对现实,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其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加剧了心理问题的形成。所有这些都对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增加了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在2006年全国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工作交流研讨会指出:后勤改革的关键在于逐步开放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在确保校内服务市场前提下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学生公寓作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排头兵,必然首当其充,学生公寓物业管理面向社会,全面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符合高校后勤的发展趋势,但如操之过急,在各种硬软件没有及时跟上就推向市场,必将得不偿失。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后,既然按市场化运作,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必然与公寓管理者的经济利益相冲突,这样一来,增加了学生公寓思想工作的难度,甚至会变成一句空话。
(三)贫困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26.1%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作为大学里的特殊群体,特定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自强不息,刻苦上进拼搏的逆境性格,但对多数贫困大学生而言,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只是苦涩、无奈和不尽的忧虑。调查显示,70%以上贫困生的衣食住行受到影响,尤其是吃饭问题,为节约伙食费,一天只吃两顿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很普遍。更为可怕是,经济贫困导致精神贫困,使广大贫困生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给高校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四)课堂文化教育与生活上心理健康教育严重脱节
从2004年2月份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到2006年广州市某高校不停的跳楼自杀以来,社会界从不同角度对“马加爵事件”诸类事件进行讨论和反思,从教育学及心理学角度看,暴露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所存在的问题,给我们以一定的警醒和启示,是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教材。“马加爵事件”诸类事件的原因也许比较复杂,但是,课堂教育与生活心理教育脱节,对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缺少对学生生活上心理疾病、精密障碍进行有效引导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确课堂教育与生活心理教育的关系,重视学生在生活社区的心理健康,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当务之急。
(五)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随着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的全新就业理念已把大学生推向了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从我国国情出发,这项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同时给大学生造成前所未有的以心理压力。对普通家庭大学生特别是特困生群体来说,他们要承担学业上、就业上、经济上的三重压力,一方面要利用业余时间打工挣钱,以维持正常的一日三餐;另一方面,繁重的学习任务是大学生群体最基本的压力,由于承担着亲人的厚望且持续时间之长,其影响之大不可低估;此外,当前恶劣的就业环境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根据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所有这一些压力使他们身心憔悴,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二、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结合实际加强对独生子女人格教育、挫折教育等
独生子女教育是当代我国社会、学校、家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高等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颈”,在研究独生子女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发现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有效的独生子女思想工作方法和措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场所,是高校独生子女教育的主战场,公寓管理者要充分借助这个交流平台加强对他们的人格教育、苦难教育、爱心教育。人格教育强调道德,追求知、情、行的统一,公寓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灌输自主、自尊、言行一致、以诚相待的思想,并严格规范言行举止,率先垂范,培养起一种健全的人格氛围。缺少挫折与磨难是独生子女的主要特征之一,公寓管理者要深入基层,增强他们正视挫折的非凡勇气和战胜挫折的信念,学会冷静分析原因,如何克服困难,通过挫折的积累,产生出一种抗挫折的经验和能力,让他们明白,挫折是人生经历的无价之宝。
(二)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新形式下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袁贵仁副部长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根本上来说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后勤服务的市场化,二是高校后勤组织的企业化。不可否认,市场化、企业化是我国高校后勤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如何做好市场化环境下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经济效益”与“育人功能”的冲突,是教育界对后勤社会化的忧虑所在。新形势需要新思维、新方法,首先,学生公寓管理部门要加强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作风端正、能力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团队,要积极推进学生辅导员进公寓,疏通学生与学校信息交流的渠道,使学生中的很多问题在萌芽状态就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种进步社团建设,积极推进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积极推进公寓文化建设,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此外,加强与物业管理部门的交流合作,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公寓育人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针对贫困学生的特点,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做好资助工作
解决好高校贫困学生问题,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生活休息的场所,为解决贫困学生思想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公寓管理者要充分利用这有利条件做好贫困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贫困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要有物质生活上的抚慰,而且要有精神生活上的疏导。
首先,加强精神疏导是关键。古人曾说:“医者,治病救人医心也”,因此,重视对贫困学生精神疏导,建立起抵御贫困的精神长城乃上策。公寓管理者要加强与贫困学生的情感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使他们明白贫穷并不羞耻,只要正确对待,贫穷可以转化为财富。针对贫困生身上多见自卑、抑郁、孤僻等问题,公寓管理者要经常与其交心谈心,了解其思想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其次,加强物质上的资助。学生公寓要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联系各种校外兼职招聘的信息,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贫困学生的“奖、贷、扶、补、减等资助工作,确保他们学习生活上正常的物质需要。
(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公寓社区教育与课堂教育双重发展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说过:“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少现代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但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昙花一现。”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培养和教育模式偏重于课堂上的知识灌输,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公寓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及疏导工作重视不够,未能发挥学生公寓心灵沟通窗口的作用,大学生行凶杀人的“马家爵事件”已向广大教育者敲响了警钟。亡羊补牢,犹未迟矣,各高校公寓管理者要引以为戒。
首先,要加强学生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其次,学生公寓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生活保姆的作用,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好疏导,积极配合公寓辅导员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学生公寓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联。公寓管理者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独生子女问题分析. [EB/OL
关键词 学生社区 思想政治工作
一、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现在,高校学生更多的在学生社区内进行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因此,学生社区的形成决定了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学生社区的形成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如果不能清楚的看到其存在的潜在弊端,那么对于学生的成长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概括起来,现在高校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学生社区还未准确定位
从高校社区出现开始,国内对高校学生社区的定位就不明确,导致多数人认为大学的教育仅仅存在于课堂上和书本里,忽视了学生社区在学生生活、活动、娱乐交际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另外,还存在对于兼负高校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变换没有很清晰的认知,使得学校与学生关系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纯粹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从而形成了“重管理,轻服务”,影响了学校与学生的和谐关系,不能更好地贴近学生。
2.缺乏交流,需搭建沟通平台
学校管理者制定的校规校纪及政策很多都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但是由于学校没能搭建很好的学生社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领会学校的意图,学校管理者由于不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思想动态,往往容易在细节上给学生造成困难,这样反而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厌烦和不满情绪。
3.管理方式落后,传统工作模式亟待改善
近些年来,高校的学生社区相关工作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脱节,尤其是对学生社区的相关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要由学校后勤以及物业来管理。这种方式使得院系管理和社区管理没有相互联系和互动,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完全脱离了院系,脱离了给予他们正确指导的辅导员和教师们的视线。造成德育和智育形成隔阂,直接影响了学生社区的风气养成和学生对社区的感情认知。
4.学生社区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大学普遍还在不断扩招,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学生社区的工作人员却没能随之增加,更严重的是学生社区的工作者基本是由物业人员来管理,在人员配备上只是要求能够完成一些诸如在流水线上作业的工人一样的工作类型即可,没有考虑到学生社区对学生应在生活和思想上起到引导的作用。同时缺乏对他们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以及进行有计划、系统地培训等,影响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5.工作对象高度复杂
在大众化教育和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条件下,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情感遭遇、不同能力水平、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造成社区内个体差异复杂化,各种矛盾、心理和情感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疏解,给高校思政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脱节。
二、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社区是集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成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1.学生社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有资料显示,目前高校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生社区度过的,在学生社区里,学生完成他们的课余学习,娱乐休息,思想交流,文化交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学生社区这一重要思政教育阵地,与学生进行更加良好的沟通和进行更加有效的思想引导,是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2.学生社区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平台
随着大学生“宿舍区”向“学生社区”的转变, 大学生成了这一社区的主体。大学虽然算得上一个小社会,但毕竟和现实的社会环境情况大不相同。转变以往落后的工作观念,以大学生社区建设为依托搭建好大学生社会生存能力实践平台。具体来说就是要转变以往社区管理职能单一化模式和重管理轻育人的旧观念,把社区管理和社区育人相结合。大学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开展各种学生实践活动,注重大学生互助组织的构建,引导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协会、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及大学生社区信息咨询中心等,使学生在助人中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学术型社团的建设,依托学生组织广泛开展课外科技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各类读书竞赛活动等,丰富社区的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社区的和谐发展,弥补课堂生活存在的枯燥和乏味。因此,学生社区不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阵地和途径,也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新的场所和舞台。
3.学生社区的稳定有助于维护高校稳定
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保障。由于该社区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人员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社区成员在校期间,有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有固定的作息制度和管理制度,相比较社会其他社区群体而言具有可控制性。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制定危机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防患于未然,可切实维护社区、高校的稳定。
三、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探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趋势;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中改进,在改进中加强,在加强和改革中不断落实和创新,主流、本质、基本面是好的,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前瞻性思考和探索性实践相结合,着力在创新机制、增强时代感和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它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
首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敏感的地方。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大学生产生重要冲击和影响。因此,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和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学术无,讲台有纪律”,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从而发挥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理论导向作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如何坚守我们的阵地,如何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和巩固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促进高校在推动中国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等等问题都是高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
开拓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要按照同志提出的“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要求,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要着力建立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能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善于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工队伍。在网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坚持和巩固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其一,在网上开设宣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工作方针的网站,对师生进行正面的灌输和教育。主动的正面灌输和教育是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在新形势下,仍然要依靠它来占领互联网这个阵地。其二,创建一些贴近校园、贴近师生的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站,在网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充分发挥“渗透式”隐形教育的功能。其三,运用校园新闻资源,整合校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搭建校园网络新闻立体平台,作好典型宣传、热点透视和舆论引导工作。其四,通过电子邮件、BBS等方式,充分发挥其交互作用,做好校园舆情的了解、应对和监控。其五,挖掘网上信息,丰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要努力办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特色,吸取学生参与网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扩大网站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网站的点击率。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制度,加强对网站的监控、管理和引导,注意网上和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保证网站健康、规范地运行。
第三,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措施和机制。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公寓将逐步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是时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要进一步探索党团组织、辅导员和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公寓的有效途径和机制。拓宽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公寓里的思想、学习和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校应与负责学生公寓管理的企业共建育人机制,将严格的管理与优质服务结合起来,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创造条件。
以往,因为忽视了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通过公寓管理机制来对学生实施管理。因此,学生在公寓接触到的都是商品化的物业服务。而在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容易忽视社会效益与公寓育人的作用,对学生公寓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与自身服务的育人功能认识不足,对搞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热情。在学生违反物业管理规定时,缺乏足够的耐心去教育学生,所以往往采取以罚代教的措施。同时,学生对管理者的认同感不强,教导容易引发学生和管理者的冲突。
学生公寓学生工作办公室是为了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公寓开展的薄弱而特地设立的专门学生工作机构。负责学生住宿区内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学生住宿的整体规划和调配工作;督导和处理学生住宿行为;开展学生住宿区内校园文化建设;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在学生住宿区开展学生工作;督促各学院和物业管理部门在学生住宿区切实履行职责。办公室的工作者都是专职辅导员,研究生学历毕业,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公寓学生办公室的设立可以有力加强在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力度;可以有效推动各学院和后勤物业管理部门在公寓开展学生工作和履行自己的职责。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和教育育人相结合。
第四,全员育人,打造专业化思政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在人,建设一支高素质、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坚持职业化发展、专业化培养,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骨干和主要组织者、承担者。为了适应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不断深化和外延不断拓宽的挑战,同济大学确立了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发展、专业化培养的发展方向,通过完善辅导员选拔机制,实行岗位准入制,选拔了一批政治合格、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热爱学生工作的人才担任辅导员;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在不同领域内的专业技能,努力打造一批专业化、专家型的骨干队伍;规范管理,在学校人事改革过程中建立起一套与辅导员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岗位设置、管理、考核、奖惩、流动等机制,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规范辅导员队伍的发展,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思想又来源于环境的塑造。因此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目的就是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多的体现学生个体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得到尊重和重视。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走向以质量提升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许多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仅靠传统的思维方法、传统的运作模式、传统的应对举措是难以奏效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实践上做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性思考、科学应对与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刘胜湘.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
[2]董九菊.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1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