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07: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心理学的需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58-03
1 引言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应用心理学、人文地理学、人类社会学、风俗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该学科主要从行为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来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心理学主要包括格式塔心理学、马斯洛需求理论等心理学相关理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论证了环境对人的心理变化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景观作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以此为切入点,以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及其周边环境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基本资料,重点分析景观要素与人的心理感受之间的关系。
2 调查问卷分析
2.1 调查问卷概述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围绕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与其周边环境设置,涉及对被调查者基本信息以及被调查者对主教建筑、景观的感受,需求及建议等内容的收集。调查问卷共设计24道问题,采取网上发放的形式,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
2.2 调查问卷分析
2.2.1 被调查者背景分析
对调查问卷进行基本信息汇总后,可了解到:被调查者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学生是主教的主要使用者,占被调查者人数的绝大多数(96.43%);而在学生群体中,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居多,博士研究生仅占1.59%,这与武汉大学内学生结构相关。被调查者使用主教及其前后广场的频率呈现多元化趋势,一周去3次以上者居多(41.33%);一周去1~2次者约占两成(20.92%);偶尔去主教的人约占三成(33.67%)。而在使用时间上,约八成(80.61%)的被调查者表示主要取决于工作与上课时间,一成(10.2%)被调查者会在选择下午,而选择上午、中午与晚上的人分别占极少数。而由表1可知,学习是被调查者认为的主教最主要的使用功能。
2.2.2 被调查者心理感受与满意度分析
由以上调查问卷的部分结果分析可以了解到,学生是主教及其周边的主要使用者,并且使用频率较为频繁。因此,选取学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问卷中有关景观与心理感受的部分进行分析。
根据图1对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可知,约一半学生(47.62%)认为满意度一般,选择非常满意(9.52%)与满意(29.1%)两个积极选项的人共占四成左右,选择不满意(10.58%)与非常不满意(3%)的占少数。调查结果呈现居中趋势,两极化不明显。由此可以推断主教及其周边环境中不存在令人极其喜爱或厌恶的景观,但其整体景观质量一般,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需要进行改善。而对公共设施的调查结果(图2),可看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各项公共设施得满意度一般。因此,应该重视公共设施的提升。
由表2,调查结果中关于心理感受的汇总可知,认为感到舒适、安全、愉??、宁静等积极心理感受的人居多,而认为感到烦躁、压抑、焦虑、空旷等消极感受的人较少。而由表3可知,大部分受到积极影响的被调查者认为景观好与视野开阔是主要影响因素,这也契合了表2中宁静是积极因素中投票最高选项,开阔的视野一般意味着较少外界干扰,可提供安静的空间;而景观好则可营造放松、优美的审美环境,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由表4可知,公共设施不完善是导致消极心理感受的最主要原因,风大与景观拙劣的影响略低于公共设施。在此表中,应特殊注意的因素为个人心情影响,因为心理感受为个人主观意识,而心情的好坏有时会影响环境带给人的感受。
由表5可知,景观与公共设施是被调查者认为主教及其周边最需要改善的地方,也是影响心理感受的最主要两个因素。
3 景观要素需求度与心理感受
3.1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又称作“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提出,人的需要可以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这5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需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之后,高级的需要才能够进一步满足。
3.2 景观要素需求度与心理感受分析
3.2.1 学生的心理需求分析
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 规律性:学生的日常活动主要是学习、研究、运动等,活动时间与路线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在主教的主要活动时间由课程与工作需要决定,也就意味着主教在工作日使用率远高于双休日。
(2) 多样性:学生生活包括丰富的课余活动,如学术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等,因此对环境要求也更为多样。
(3) 交往性:学校是一个开放的大空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因此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间是环境应具备的功能。
(4) 集体性与独立性:学校活动主要以集体行为为主;但同时作为生活场所,也需要提供独立思考及自我放松的空间。
根据以上学生行为特点与马斯洛需求理论,可将学生的需求总结如下。
(1)舒适感的需求:在学校已经满足学生基本的吃、住、行的基础上,环境所能提供的舒适度体验是学生所需的进一步要求。而舒适度的定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但最基本的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生活与学习体验,以及多样性的生活空间等。
(2)归属感的需求:归属感是由人寻求安全保障的本能所决定的。归属感产生的前提是对内的认同,认同并不仅仅是外在形式上取得认可,更多的是文化、社会以及心理上的趋同,使得学生对学校,对自己生活的空间环境产生归属感。
(3)公共性与私密性的需求:人际交往主要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学校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大环境,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以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另外,从需求理论来看,安全感是人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之外最基本的需求,其外在表现是人对空间私密性的需求。要求空间具有完整性与相对闭合性,让人能在空间中感到放松。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公共与隐私的关系。
3.2.2 景观要素的需求度分析
根据以上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分析,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可将景观要素根据需求度分为以下几类。
(1)基本需求:基本需求是指能够满足学生基本的生活、学习、活动要求,这类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座椅、路灯、路标、垃圾桶、无障碍设施等基本公共设施,简单的植物种植,可满足行走的铺装等。这类需求的存在往往是用以满足学生身体与行为上的必要需求。
(2)满足舒适感的需求:满足舒适感的需求是指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舒适,惬意的空间环境,使其得到心理层面的愉悦。这一类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WIFI、遮阳处、自行车棚等非必要,但可满足学生更高层次需求的公共设施,宜人的植物种植,具备观赏性的水景观,高质量的铺装等可以满足学生追求审美、追求舒适的心理需求。
(3)满足多样性的需求:满足多样性需求是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上,充分注意到了个体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满足学生归属感,营造出差异化的景观,对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安全性等多种高层次要求。这一层次的景观要素除了可以提供舒适感受之外,更注重对不同需求的满足,可包括:多层次的植物种植,花廊、树座等多样性景观小品,开放的草坪、活动广场等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功能分区等。
3.2.3 景观要素需求度与心理感受
学生的心理感受是主观的情感表达,受个人的心理与生理状态影响,但在普通情况下,环境是可以对人的心理感受造成影响的。景观作为构成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对人心理感受的影响不可忽视。
当景观要素只能满足人最基本的需求时,也就是景观要素只是简单设置,具备最基础的使用价值,而观赏价值很小时,这样的景观不能为使用者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但这类最基本的景观要素,如公共设施等,是使用者最需求的部分,如对主教周边环境改善建议(表5)中,公共设施是学生认为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满足基本需求的景观要素是环境所必要的,虽不能对心理感受产生积极影响,但缺乏会产生消极结果。
景观要素达到可满足舒适性需求时,这时的景观在具备使用价值时,也具备的观赏性价值,此时,良好的景观,如草坪、水景等可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影响,可?a生如表2中所列舒适、愉快的心理感受。
而满足多样性要求是需要在满足以上两者需求的基础上创造的,即需要满足基本需求与舒适性的要求后,提升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创造差异性,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可以说这样的景观要素是具有个性化、针对不同个体的。这一层次的景观要素的设置可以对使用者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同的要素会由于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差异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某些景观也可能会因为个体需求差异而出现消极的评价。
案例:“我要转学”
“妈妈你为什么要让我来二中,在这里,我总是觉得自己很差,我要转学。”这是我们班一位女生对她妈妈的一段哭述。她是我们班最迟来的一位学生,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刚见到她时,我觉得她是一个很开朗自信,很爱笑,还有点爱撒娇的学生,但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她的脸上明显少了很多笑意,尽管看她很努力地在学习,但她的成绩总是不尽人意。一天她妈妈来找我,说她近来总给她发些莫名的短信如“我很痛苦”“我要转学”等等,她妈妈很是担心,她妈妈说:“最初觉得让她来二中,在朋友中会觉得很有面子,也是一种虚荣心吧,但看她现在痛苦的样子,我都怀疑是不是我们真的错了……”。在学校的情况我如实向家长做了汇报,家长的心也稍稍宽了一些,可以肯定学生和她妈妈所说有点夸大,但我确认这学生经过多次学习成绩的打击后是有了一些自卑心理。
由于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得到尊重,并多次受到挫伤后产生的一种带消极反抗性质的情感,是自尊心的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这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糜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我开始检讨自己,也许对这位女学生,在之前的工作中我对她的关注真的还太少了。她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得到大家的认可,有成功感。我们班的班会都是由各个团队来承担的,我想借助班会让她来展示一下自己。她平时应该是个善于言辞的学生,因此轮到她们团队承担时,我提议要她来主持本次班会,主题团队自定。我很期待她的表现。经过一周的准备,以“纯真年代”为题的主题班会开始了,一只可爱的米老鼠造型,伴随着多来A梦的音乐,将大家带入了无穷的童年回忆中。班会开得很成功,大家对她的主持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她的脸上终于洋溢出幸福的笑脸。课堂上,我有意地多看看她,偶尔与她眼神碰撞,给她的一个微笑,我相信都会给她莫大的鼓励。经过半个学期,她的精神面貌明显改善了,不再老拉长着脸,教室里也时常能听到她欢快的交谈声,她妈妈也不再收到莫名的短信了,在模块考试中,数学成绩也都达到了班平均分。趁热打铁我又找她长谈了一次,聊她的初中,聊她进入二中,聊她的现在,让她对自己重新有个有正确的定位。日子长了,她慢慢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爱,同学对她的爱,这也使得她快要丢失的自尊又慢慢找到了。
案例反思:当前,由于“应试教育”,有些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给学生灌输“学好功课”、“考试升学”、“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只有考出高分数,达到某重点学校的录取线才是好孩子、好学生。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有没有出息的标准尺度。因此,学生也就将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败。在考试升学的挫折面前,想到家长或教师的斥责,学生便自然感到惶恐,感到前途渺茫,有些人便选择了逃避的做法——离家出走,给家庭、学校、社会,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应有的缺憾。对待这类学生,单纯的家庭行为是不能彻底消除孩子心理障碍的,因此,家长与学校、老师应紧密联系、配合,形成“合力”,促使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反思:
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林崇德教授提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两大指标,是目前最通用的观点:
⑴适应性指标——一切不适应社会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都属于不健康。例如:嫉妒 自卑 任性 孤僻焦虑 逆反心理 社交困难…
⑵发展性指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智力和人格的发展出现受阻也属于不健康。包括智力发展得不到及时的促进和社会化发展不够积极而稳定。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我想:
首先,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和素质。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领导要用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教师,为教师提供掌握心理素质教育专业技术的进修机会,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推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中学教师十分有必要全面深入地学习教育心理学,并逐步自觉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
其次,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普及心理学常识的教育。现阶段中学可开设一个学年的心理辅导课,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常识,特别是掌握心理健康的若干标准,掌握出现心理障碍时的解脱方法。二是开设心理咨询、咨询信箱、热线电话,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三是家校联手开展心理辅导。家校联手形成的合力,便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再次,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班集体关系的和谐、融洽。由于不少中学的教育以升学为目的,以考试排榜为特征,过分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导致学校生活紧张、单调。加之现代家庭住房单元化,独生子女增多的特点,从客观上束缚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结果造成了同学之间情感淡漠,师生之间缺乏信任。这样的班集体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随而也就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育教学重在人才培养,无疑应该重视人的智力因素的发展,但又不可忽略人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为一个人的成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取决于学生能力的高低之外,还与他的性格、情感、动机、意志、气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他的个性差异。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理需要,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是处于核心的、主导的地位。
一、需要的实质
1.什么是需要
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需要是动机的基础,是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原动力。从反映论的观点看,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体验。它是一种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那么,需要具有什么特性呢?
(1)需要具有对象性。人的任何需要都指向一定对象,包括物质性的东西,也包括精神性的内容。
(2)需要具有与个性生存的相关性。个性生存发展的不同阶段均以需要为必要条件,如儿童以游戏娱乐为需要,青少年以学习为需要,成年人以工作、劳动为需要。
(3)需要具有人类的共同性与个性差异性。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活动需要是人类的共同需要,但每个人的内部生理、心理状态与外部环境条件不同,需要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
(4)需要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的需要也逐渐复杂化、多样化。
2.需要的产生
由需要的特征得知,需要的产生与个体当时的若干因素有关:
(1)生理状态。由生理状态产生的需要只是低级的需要。
(2)自然情景与社会因素。自然情景与社会因素容易诱发需要的产生并增加需要的强度。
(3)个人的认识水平。人的思想,特别是判断、想象能力对需要欲望的产生起着刺激作用。
二、激励过程
1.什么是激励
激励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课题。广而言之,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激励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理解。
(1)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激励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激化(或增强、或减弱)人的行为。
(2)从内部状态看,激励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出来,处在激活状态,对行为有强大的推动力量。
(3)从心理行为过程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
2.需要与激励的关系
从激励过程分析看,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需要得到满足是激励得到完成并从而产生新的需要。由此可见,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出发点、基础和最基本的原因。在我们教学中,激励无论是从目标导向,还是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看,它都是整个学习行为的动力系统。从学习过程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看,需要是一切非智力因素,包括性格、情感、动机和意志的基础,而激发又是需要赖以满足的内在和外在动力,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调动一切可行的激励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需要,推动其实现满足,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上的作用。
3.激励原则和方法
(1)从原则上说,学习需要的激励应注意处理好个体需要与集体需要的关系。一方面满足集体需要应兼顾个体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个体的需要不应该妨碍和干扰集体需要。
在此之前我们应当明确我们问题的细节:大学生——高等院校的学生,享受着优越高等教育机会,享受着未来光明的前途;爱国——热爱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用何种方式,什么行动去热爱我们的祖国。
主流意见一:大学生爱国就要落到实处!
爱国不是用说的,是实实在在做的,并不是我们每个人每天说几遍爱国,我们就真的爱国了。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未来中华民族的领跑者,大学生理应从自身做起,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或许,有人会问“国是什么?国在哪里?”那么请记住国是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国是华夏大地每一处疆土,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爱国就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渗透、去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具体到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利用假期去贫困地区支教,可以投身到服务社区的大潮中去,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在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去引导社会视点集中到社会弱势群体上去。当然每一个大学生切切实实的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让这份爱国之心一传十、十传百的推广开更是爱国的良好表现。我们大学生每年享受着国家那么多的教育补贴,教育基金,我们有义务积极地为祖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主流意见二:大学生爱国就应当老老实实的学习
大学生是什么?大学生是社会优秀的人才,是国家每年花大量人财物力着重培养的国家栋梁,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现在我们的前辈们在努力建设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任务在于未来,我们的价值也将在未来得以体现,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过早的就深入到爱国主义的实践中去以至于耽误了学业,只要我们心中有国家,有民族,只要我们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给与我们的优越的受教育机会,抓紧时间学好真功夫,尽早将自己锻炼成为有用的、能为国家做出切实贡献的人才,那么我们就算是爱国了。而这种爱国才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爱国,真真正正的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的爱国。
主流意见三:大学生爱国尽力就好
[关键词] 小学生 学科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一词在现代社会有了它更全面全新的诠释。身体与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美国心理学家追踪研究1500名智力超常的儿童,经过30年的追踪研究之后,发现他们中有的成了社会名流,有的却变得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对这两类人智力和人格特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他们结局不同的主要来源在于人格特点的差异。可见智力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大小,有些智力平常的人也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心理意志和优良的人格”。而小学又是一个人心理基础形成的有效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除了社会、家庭的影响,学生成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在课堂,忽视了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可见,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这主要是因为:其一,合理安排课程、教材、教法、考试等方面的内容是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其二,注意学生的课堂表现行为,才能及时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活动在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中所占时间最多。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表现出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心理状态,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而且,他们的不适应行为,心理障碍也会在教学过程的自然状态下表露出来,这使得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更广泛、更真实地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时采取预防和辅导措施,这是学校专职心理辅导员所不能做到的。其三,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很大,所以学科教学的过程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极大,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应随时随地进行,不可能预期某个学生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发生某种行为,以等待专门心理教师去辅导,而有赖于全体教师在教学情景中给予学生及时的关注。
二、以生为本,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各学科文本的要求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
“学科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目标、内容、方法等的设计)、课堂心理环境和课堂管理等。这些问题关系到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求在课程的编制、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既要考虑到知识的传授,又要考虑到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根据学科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防止疲劳和厌学情绪的发生。在教学目标上,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的能力。在评估学生学习成绩方面,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重视形成性评价,不要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防止考试焦虑的发生。
(二)实践证明,要使教学与心理辅导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教师就必须努力做好下列几个教学因素的转变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具体体现为合作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互动的师生关系。这种综合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强制手段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而恰恰要求教师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和谐、互动、合作的基础上,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动、自发、自强、自律的能力,进而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2.掌握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
为了有效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心理知识和辅导技能。包括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心理辅导的一般过程,发展辅导的技能,与家长等其他教育资源的沟通合作技能等。依据现代的教学发展性目标,教育要促进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所教的学科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规律,学会观察他们,评估他们的发展水平并及时加以辅导。这对现代教师来讲是更加重要的必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所在。
3.转变教学方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
注意师生间的协商或讨论式的教学,提倡民主的、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方法。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给许多省市自治区的学生上语文课,学生课堂都很活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非常高,而在课前,他们都没预习过一分钟,听课后,许多老师问他是用什么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他说:“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平等、民主、互相协助、互相竞争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使他们主动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建立。
4.转变教学效益观和教学评价方式
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如今,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对于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拂袖推进,其积极性可以说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作为校长,要带领全体教师,实实在在地去实现这样的教育要求,去体现以至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特色的办学思想,这就疾苦肝很高的素质来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实践表明,把一所学校办好,对校长的创造能力的要求尤为重要。
要使校长有很强的创造力,急需提高心下几项主要素质
1、献身精神
献身精神是指为了自己的信仰、事业,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一切,也就是古人、前人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样一种精神。校长的献身精神集中表现为做“整个的校长”,即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自己服务的学校;还表现为校长对体现自己个性的办学思想全身心地。那么首先需要高瞻远瞩,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以此作为自己探索的起点;其次要在实践中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再次要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做出独创性贡献。
2、协和能力
生气勃勃的学校各项工作不是校长单枪匹马创造的,而是校长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出来的。师生中和社会各界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校长具备了相当的协和能力,就能使他们焕发出来,凝聚起来,形成无坚不摧的办学合力。另一方面,全校师生不仅是建设学校的动力,而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校长的协和能力,首先要能够凝聚起教师的聪明才智;赢得教师支持就赢得了办学活动,就能使哪怕原来很差的学校声誉拔地而起。校长赢得教育的尊重和支持,决不应该靠什么“权术”,而是靠校长崇高价格所具有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校长的超群出众的办学思想和高瞻远瞩的办学目标吸引着广大教师,使广大教师感到有奔头,从而心甘情愿地为之奋斗,为之奉献。校长对教师的关心、体贴和宽容,能有效地解除教师生活上、精神上的后顾之忧,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校长的协和能力还表现在能充分争取到领导机关的重视和关心,调动起社会上的积极因素,服务学校的办学目标。这也非常重要。
3、学习能力
学习,既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古老”在于人类从生命开始就学观察、学说话、学走路、学做事。“全新”是说我们处在一个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科技、经济、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校长又不得不重新认识、审视、思考学习问题。
学习能力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学习的能力的总和。”同时也构成了学习能力的三要素。新时代的校长必须加强学习,因为谁的学习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谁就能跟上时代,超过竞争对手。具体表现在:快速全面获取教育停息和知识的能力;符合当今时展要求更新观念的能力;符合实际的有利于推动教育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
校长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日益提高,使校长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付出沉重的体力,更要耗费大量的心力,久而久之容易陷入紧张、焦虑之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校长身体状况不佳,会导致学校的许多工作无法及时、顺利地展开,学校的发展也势必会受到影响。要有健康的身体,首先要强化健康意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足够的重视,定期到医疗部门进行身体检查,注意劳逸结合,注重日常保养,同时,科学地、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性格,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也同样重要,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和处理各种关系,使 自己在工作中保有旺盛的精力。
一、这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作出了全新的阐释和规定。在课程性质上,强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课程目标上,规定“知识维度”要“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规定“能力维度”要“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定更为丰富。
如果细数《课程标准》的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占初中思想品德课总体知识结构的近三分之一,这就说明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素养是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必要条件。如果欠缺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就根本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顺利实施课堂教学,中学政治课教师必须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二、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属性的内在要求
教育学理论认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按照“课程”的这个功能型定义,我们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属性的认识便变得清晰了。思想政治课不是一门纯粹的知识性或工具性课程,它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道德教化、思想训练和人格培养的重任,是帮助中学生完成基本社会化过程的“助力器”。所以,对思想政治课课程属性的认识要全面深刻,不能抱有实用化或短期效益化的目的。
有研究者认为:“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个体人格的完善过程。思想品德的内容要求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动机、信念、能力水平等一些人格要素上。因此,无论是人格的发展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是各种心理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笔者认同这一分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包含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思想政治课课程属性的内在要求。
在评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分数论高低。考试分数不能用来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教师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形成健康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才是比分数重要百倍的教学成果。基于此,中学政治课教师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素养是圆满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关键条件。
三、这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早期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一个自然人要成长为社会人,要经历不间断的社会化过程。中学阶段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个体完成早期社会化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家庭教化、学校教化、社会教化、同辈群体的感染等,这些途径基本上是融合在一起的,其中学校教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学校教化这个途径中,教师的作用相当关键,这里面思想政治课教师扮演的角色又是重中之重。思想政治课教师由于所教学科的特殊性,担负起“育人”的很大一部分责任,帮助学生消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地适应社会,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成熟度上有很大差别,他们遇到的心理问题也是不一样的,但都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加以有效引导。尽管大部分中学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也配备了心理教师,但是针对某些心理与思想的教育还是要由思想政治课教师来承担。故而,中学政治课教师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素养对于学生的早期社会化过程影响深远,这也是中学政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我实现的需要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成长性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
安全需要要求稳定、安全、免除恐惧焦虑等
生理的需要对食物、水、睡眠、性等的需要缺失性需要
图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如学生的家境贫寒而使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教师过于严厉和苛刻,经常指责和批评学生,而使学生的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等。这些因素正是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它区别于缺失性需要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永不满足性。也就是说,自我实现需要的强度不仅不随其满足而降低,相反地会因获得满足而增强,因此个体所追求的成长性目的是无限的,是永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有利条件。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我们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多层次需要"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催化剂。其反应原理如图2所示:缺失性需要的满足促成了成长性需要的形成,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加速了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又强化了成长性需要,由此便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学习动机的激发
满足强化
成长性需要
满足
缺失性需要
图2 需要层次理论运行模式
根据以上理论具体谈谈"需要层次"理论在历史教学中具体应用:
1.激之以情——满足学生缺失性需要
(1)扮演好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与朋友的角色。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低年级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化身,对教师的态度类似于对父母的态度。而高年级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又希望教师是分担自己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的朋友。这些希望正是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的表现,所以都是既要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保证其生理需要的满足,又要像朋友一样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
(2)增强亲和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怀有一种紧张感,如果面对异常严厉的教师,甚至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羞于发言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增强语言和教态的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这不仅能稳定学生情绪,融洽师生关系,还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恐惧、害羞、焦虑等不良的心理,从而满足学生安全需要。因此,教师要以自然的语气、真诚的态度、亲切的问候方式,有计划地、巧妙地导入新课。避免用命令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或对学生错误的回答进行嘲笑或做出粗暴的评价。多注重过程性的学习,加强合作学习,拓宽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渠道,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3)树立"拇指"教育思想,增强自信
中学生正处于自尊需要日益强烈的阶段。对"差生"一味地批评、指责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拇指"教育思想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坚持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和成绩,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了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所以对于那些学习较差且自卑感又很强的学生,要多给"拇指",少给"小指"。
2.授之以法——满足学生的成长性需要
(1)变换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历史是一门丰富生动的且富于人文色彩的学科,但限于篇幅,中学历史教科书对许多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都趋于简略、单调。这也是当前历史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学习材料以学生乐于学习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历史课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本文字风格、排版方式、问题导学等方面加以改进,变换历史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历史人物的事迹可以拓展,图文并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数字材料可以变换成图形,使学生有兴趣观察。音像资料的播放可以让学生随机进入历史情境,亲眼"目睹"当时的历史场景。历史事件发展过程要以动态展示,使学生的情绪也跟着活跃起来。
(2)将历史问题以有意思的方式提出。
面对一个有意义而没有兴趣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常常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没有什么兴趣可言。问题的提出能否引起学生思考兴趣,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问题设计时,不但要考虑问什么,同时更要考虑怎么问。通过以下对比,就可以看出同样的问题以A、B两种不同的问法提出产生的应答效果完全不同:
问 题学 生 反 应A你能用文物图上的信息,说明河
姆渡人已会饲养猪和种稻吗?
B大家推测一下,为什么河姆渡
人会在陶器上刻上猪和水稻?老师说的是哪幅图啊?(被动证
明,没意思。)
有意思,猜猜看!(思维灵活发散)A造纸术的发明,给人类社
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B想一想,假如没有纸,人类生
活会是什么样?我可说的是没有
电话、电脑这些发明之前。从哪些方面开始说呢?太多了。
(问题太大了)
真没想过——纸的发明对人
类进步有这么多的作用。
(问题有意思,思维结果有震撼力)A我们应该怎么评价拿破仑?
B了解了拿破仑这么多事情,大家
有什么想法和看法呢?大胆
说说看!怎么评价才对呢?(思考的
重点放在"应该"上。)
怎么想就怎么说。(各种观
点碰撞,通过辩论明确是非。)(3)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变换教学方法与手段。
袁振国先生认为:"当教师把文科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这才是文科教育。"以前人们总认为历史学科的知识带有过去性,很难让学生激起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经过多年教学探索,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方法行之有效:
社会调查。让学生通过走访当时人、当事人,了解目睹历史,间接体验真实历史和历史给人们的真实感受。如走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将士、以来给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
角色扮演。历史学习中以历史人物的特定身份出现,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从而体验历史人物当时的情感,模拟历史人物当时的表现,以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能给学生较深的印象。
辩论或模拟审判。这种学习方式一般适合于有争论或意见分歧比较大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具有对抗性而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武则天、隋炀帝、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对焚书坑儒的讨论。对日本历史教科书讨论、对圈地运动、美国西进运动的看法等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模拟考古。就是模拟考古学家对古迹进行考察的实践活动。在地点选择上应是就近或交通比较方便的历史遗迹,组织形式上则采取学生自愿结成兴趣小组,由教师指导方式,时间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活动流程:集体制定考察方案——分配任务——查阅资料——准备用具——现场考察——撰写报告——汇报交流。
历史小制作。即模拟制作一些历史文物或上课时学到的物品,如原始人的石器和陶器,翻车、筒车、雕版,活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