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06: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财务会计核算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四、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财务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七、编制会计报表
【关键词】 住房资金;会计核算;公积金
一、存在的问题
1、“四个统一”还需进一步推进。
随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机构改革的深入,全国绝大多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其所属分中心都实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核算。但现行《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还存在不能清晰地反映公积金中心各分中心所创造和上交的增值收益,缺乏在一个辖区内合理调剂资金余缺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
2、增值收益分配办法值得商榷。
现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办法是“将扣除贷款风险准备和上缴财政部门管理费用后的余额作为城市建设廉租住房补充资金”,这一规定不利于对住房公积金中心及管理部门形成绩效激励。
3、“增值收益存款”科目的设置及专户管理无实质作用。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累计结余的增值收益分别在“贷款风险准备”科目、“专项应付款-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科目、“专项应付款-提取公积金中心管理费用”、“增值收益分配-未分配增值收益”科目的贷方体现,分类清晰,再单独设置“增值收益存款”科目并对结余增值收益专户存放,无实质意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方便住房公积金归集和放贷等各项业务开展,往往要委托多家银行多个网点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拥有十个以上“增值收益存款”专户的也不在少数,这不利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银行之间数据的集中与及时传递,更不便及时掌握资金动向,也不利于理顺、协调与银行的关系,将增值收益进行专户存储加重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的负担。
4、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基础需进一步明确。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自身业务应与住房公积金业务分账核算,自身业务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但未明确指出住房公积金业务的会计核算基础。就全国来说,各地区或采用权责发生制或采用收付实现制,在历年各部门审计检查中显示无章可循、存在口径不一的弊病。
二、改进建议
1、进一步落实“四个统一”。
进一步落实“四个统一”,真正实现各地联网统一会计核算的需要,清晰反映各分中心所创造及上缴的增值收益,增设“上缴增值收益”、“下级拨入增值收益”两个科目,并将“上缴增值收益”与“下级拨入增值收益”在“增值收益及增值收益分配表”中分别列出。此外,应革新陈旧的管理模式,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辖区内合理调剂资金余缺。办法可参照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管理办法建立存款备付金制度,按照各分中心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的一定比例核定备付金金额,定期向市本级上缴存款。年终再对备付金按一定比例计算增值收益,分配给各分中心,以综合考核其资金使用效益。
(1) 账务处理。 当各分中心年末分配增值收益时,借记“增值收益分配”科目,按提取的贷款风险准备金,贷记“贷款风险准备”科目,按其差额,贷记“上缴增值收益”科目。当各分中心上缴增值收益时,按实际上缴金额,借记“上缴增值收益”科目,贷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市本级收到上缴增值收益时,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贷记“下级拨入增值收益”科目。市本级年末结转下级拨入增值收益,借记“下级拨入增值收益”科目,贷记“增值收益”科目。市本级在收到上缴的备付金时,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某分中心上缴备付金”科目;分中心在上缴备付金时,借记“其他应收款——上缴市中心备付金”科目,贷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
(2) 注意事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费用由市中心统一提取,统一管理。市中心在月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其他应付款——某分中心上缴备付金”科目贷方余额与“其他应收款——上缴市中心备付金”科目借方余额进行抵销,不再将此笔业务作为负债与债权对外重复反映。
2、 取消“增值收益存款”科目。
取消“增值收益存款”科目。将其核算对象并入“住房公积金存款”专户中,此举并不会对住房公积金业务的会计核算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3、 明确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基础。
关键词:基建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24-02
一、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基本原则
1.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依法合理筹集、使用建设资金。
3.做好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监督等工作。
4.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资金效益。
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加强资金管理,尤其配套资金的到位,按法定程序去筹集资金;二是资金的使用把好概算关,将工程任务与概(预)算结合起来;三是改变观念,并非钱多就好,钱多钱少都不好;四是工程项目人员应该懂些财务知识,相应的,财务人员应该懂些工程项目建设知识。
(二)财务管理基本内容
1.懂工程项目建设知识的专人负责财务管理工作。
2.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管理。
3.项目初步概算不能擅自变更,确需调整的必须上报主管部门调整。改进项目管理思路,严格执行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和概(预)算。
4.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本单位工程项目内容,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项目全过程做到有效控制。
5.做好建筑工程和设备采购合同记录,按合同要求支付,对每笔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做好采购――验收――付款每一阶段和管理。合同管理要做辅助账,越细越好,将编号、代码、凭证号、名称、数量、金额、经办人、资产分类、合同编号等统统列进来,这样有助于财务竣工决算工作,也能及时发现一些问题以便纠正。
6.及时掌握工程进度。财务人员要主动了解工程进度,及时为项目申请用款额度,做好项目资金执行情况月报。利用资金支付情况报表分析工程进度,执行率上不去,找找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相互沟通,促进建设项目工作。
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方法和核算流程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要求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在符合国家会计制度的前提下,要满足会计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分析的需要,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基本建设项目要按单位工程核算,会计科目设置的层次和深度影响到会计核算的详细和准确程度,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不仅要进行常规会计核算,还要做好辅助核算。辅助核算中要做好项目档案的建立,首先要确定不同的管理对象,对管理对象进行分类;其次选择核算科目;第三确定项目结构;第四项目分类定义;第五录入项目目录。
基本建设项目共有15个资金占用会计科目,7个资金来源会计科目。资金占用会计科目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它投资、交付使用资产、器材采购、银行存款、财政应返还额度、现金、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预付设备款、应收有偿调出器材及工程款、应收票据、其它应收款。资金来源会计科目包括:基本建设拨款、应付器材款、应付工程款、应付有偿调入器材及工程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及福利费、其它应付款。
(一)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简单地讲,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就是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需要强调的是,必须严格执行工程价款结算制度,签订的施工合同中要明确工程价款结算方式,有5种结算方式,一是按月结算;二是分段结算;三是竣工后一次结算;四是分次结算;五是进度结算。
最后,必须预留5%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待工程验收一年后再清算。
(二)设备投资
设备投资就是各种设备的实际成本。3个下级明细会计科目,包括:需要安装的设备投资、不需要安装的设备投资、工具器具。
设备投资的会计核算要与设备采购合同相互对应,做好设备投资的辅助核算,将单位工程、设备名称、合同号、制造商(供应商)、规格型号、设备编号、单位、数量、单价、设备费用、设备安装费逐项记录。
设备投资账务处理应注意的问题。(1)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具等,可直接计入设备投资支出。(2)需要安装设备购入后,需具备一定条件才能计入设备投资支出。(3)安装设备发生的建筑安装费用不能作为设备投资支出。
(三)待摊投资
除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外发生的实际成本。待摊投资下设17个二级会计明细,在这不一一列举,着重讲一下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分年度据实列支,总额控制是以项目总投资为基数,按不同规模分档计算,建设单位管理费中业务招待费支出不得超出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
待摊投资账务处理应注意的问题。(1)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2)非法收费、摊派不得计入待摊投资支出。
三、基本建设财务工作守则
1.是否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的保管是否完整;是否建立和执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2.各项建设资金来源是否及时、足额入账,资金管理是否严格有效,有无“小金库”现象。
3.建设资金的使用是否真实、合规、合法,有无挤占、挪用、虚列建设资金等行为。
4.支付工程进度款、办理工程结算是否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办理,工程结算资料是否完备,审批手续是否合规、齐全,有无超进度多付款现象。
5.工程物资的供应是否符合规定,管理是否规范,有无物资流失和损失浪费情况。
四、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1.经常、主动与工程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与反馈是做好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人员组成是临时的、分散在不同部门(处室),大家工作都很忙,不可能经常聚在一起,作为财务管理部门要主动与工程项目人员沟通,告之哪些支出不合适了,执行进度有点慢等等。通过沟通,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项目各项任务的完成。
2.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身要加大会计业务知识的学习,同时要多学习工程项目方面的知识,如工程造价、建设项目管理等,提高自身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能力。
3.基础工作要夯实,基本建设会计核算要做好辅助核算,对每一笔合同,每一笔支出都要细、全,不要怕麻烦。
五、结束语
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因此,财务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把好关,防止财务违规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库[2002]394号
[2] 叶朝芳.浅谈如何加强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经济研究导刊,2011
关键词 生产性林木 资产 会计核算 方法 内容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生产性林木资产主要是母树林和经济作物树林两种。按照现行的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对于生产性林木资产的种子资产核算就极为不清晰,会导致林木资产资源的大量浪费,这就直接影响了生产性林木资产的经济效益。根据生产性林木资产特点,然后结合当前最新相关林木会计核算标准和规定,加强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资产会计核算体系,有利于企业明确其所有资产,包括种子和基地建设资产,同时能够促进生产性林木资产职能和生产效益性的高效发挥。因此可以看出,提高生产性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能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林木生产效益,对生产性林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
一、生产性林木资产的概念及特点
林木资产主要包括三种,生产性林木资产、消耗性林木资产以及公益性林木资产。所谓的生产性的林木资产就是能够不但的生产经营,长期出产林木产品,从而直接、不断为企业公司带来经济利润,它与消耗性林木资产不同地方在于,消耗性林木在收货其成果后,其林木资产就不再存在,而生产性林木资产则可以重复使用。公益性林木资产主要是为了改善并保护环境,同时它也能够间接促进当地经济事业的发展,从而为企业带来间接利益。
通过对林木资产种类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产性林木资产与企业的固定资产比较类似。但是由于生产性林木资产与固定资产也有不同,固定资产价值、产能以及后续支出都随着时间增长而不断下降,而生产性林木资产则是从增长、稳定到下降的流动曲线来变动的。因此,生产性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就要结合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和其资产本身特点进行改进和整合,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会计核算体系。
二、生产性林木财务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
(一)生产性林木财务会计核算内容。
生产性林木资产有一定的变化周期,生产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以及衰退阶段,每个阶段其资产都有所不同。按照其生产规律和资产变化,可以把林木资产分为生长、成长以及成熟等三个不同时期进行分析计算资产。通过分析生产性林木资产三个阶段的资产折旧和增加情况,可以把其中林木资产设为成熟期资产、未成熟期资产以及林木资产的累计折旧等核算内容。而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核算时,就要注意判定其成熟与否的界点,主要看其是否具备生产能力,这可以通过其林木资产的生产结果规律期限来分析,例如杨树、槐树等都是10年左右的结实采种期等等。生产性林木进入成熟期后,它的资产与固定资产变化规律一致,因此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标准来进行核算。而后续生产林木资产的最初计量资产和成熟后的后续计量资产都可以按照其资产变化本质来分析,然后科学系统设置其会计核算内容。
(二)生产性林木资产财务会计核算方法。
生产性林木资产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可以按照林木资产的采收阶段、销售阶段以及死亡损毁等项目来进行分别核算。
1、林木资产采收阶段的会计核算方法。
对于林木采收阶段的资产,直接安装才收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工具费用等等内容计入到成本一栏,而其间接费用也要记入相关栏目,其他跨级分配和计提也是按照会计标准来进行。例如,林产品入库就可以在借入一栏写库存产品,而贷入一栏写林业资产成产成本;林业资产折旧就按照借方填写林业生产成本,贷记资产折旧等等。
2、林木资产产品销售阶段的会计核算方法。
对于林产品的销售可以按照实际金额,所获资金记入银行存款或现金,对于一些损耗就记非流动损失,其他会计核算科目也类同,例如产品获得销售收入,就在借方填写现金或银行存款,而贷方填写产品销售,如果资产有差额,就要在借方填营业外支出或者在贷方填写营业外收入等等。
3、林木资产死亡或损毁的资产会计核算方法。
而对于林木中出现死亡或者损毁等情况时,就要记入待处理资产损益内容中去,然后按照自然损益和人为损益的不同再进行分类,如果是人为损坏,就在其科目填入管理费用;如果是自然灾害,则填写营业外费用或支出。其他保险费用和资产剩余价值在按照其资产性质按照会计核算标准来进行录入记账。
三、结束语
由分析可以得出生产性林木资产由于其变动性较强,且核算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其会计核算就比较具有挑战性。然而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较好的掌握林木资产,为下一步发展战略提供规划信息和资产产能信息,就必须要按照我国会计核算标准和要求来制定一套系统规范的生产性林木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和系统,从而能够为需要人员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财务信息,有利于生产性林木行业不断改进优化其发展。
(作者单位: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谷长青.侯凤芹林业企业苗木成本核算方法探讨[J].绿色财会,2009(11).
[2]沈恂,卞燕.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的关键问题及会计处理[J].中国林业经济,2009(2).
编制预算不是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指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几种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构成会计循环过程。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会计对企、事业,行政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电算化;网络化;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业务流程
当前,国内外大量的学者研究和企业实践表明,伴随世界范围内信息知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企业会计赖以依存的外部因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不仅对传统会计理论及方法带来了诸多挑战,而且也催生了一些新的会计理论及实务。基于这场新的会计电算化及信息化变革,本文将着重剖析带给会计核算方法的新变化及企业等单位(机构)的应对策略。
一、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核算方法新变化
按照定义,会计核算方法即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的完整、连续和较为系统的记录和计算过程,具体设置包括会计科目、财产清查、成本核算、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及财务报表编制等。伴随电算化的普及推广,会计核算理论与实务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电算化促进了会计核算深度;促进了会计核算广度;促进了会计核算灵活度;提高了会计核算时效,具体表现如下。
(一)零级核算模式
该模式是指根据企业经营者的需要,对现有一级科目进行随机分类及概括,有别于传统核算模式下总账科目为级别最高科目的做法,形成若干更高层次的会计科目,可将其视为零级科目,从而零级核算模式更加有利于企业掌控全面的会计信息。主要的特点在于:随机进行各种零级核算,在一级科目基础上的分类处理,形成现场指定的概括性的零级科目;采用汇总核算和序时核算的方法;具体操作中受复式记账和会计恒等因素制约,从而呈现原理性核算特征。通常来说企业现有一级会计科目为总账科目,其主要分类口径见下表。
(二)实时核算模式
该模式是指在会计核算期内,对企业持续经营产生的财务信息进行实时核算。其特点有:实时核算,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新的财务会计信息;需要按照现有科目编码和核算单位组织进行核算,属于编码内的核算;采用汇总核算方法,这是与传统会计原理核算的最大差别;同零级核算模式,具有明显的原理性核算特征。采用实时核算模式产生的中央数据,即企业电算化会计的核心信息,也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关键依据之一,具体内容包括:1.从核算单位来说,其主要核算设置包括本位币价值量、实物量、非本位币、计划和指标、结转损益的本位币价值量、结转损益的实物量等。2.从科目级别来说,其主要核算设置为一级、二级、三级直至最底层的科目核算。3.从数据性质来说,其主要核算主要包括静态的余额核算和动态的发生额核算。
(三)分组核算模式
该模式是指根据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现实需要,对现有各级会计明细科目进行随机重组核算,以便形成新的若干会计分组科目进行核算。这将打破传统核算模式对于各级明细科目的固定顺序,从而使得明细核算指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特点主要有:随机核算,即各个分组科目在信息化的编码年表中不存在,需要现场指定;采用逐笔序时的传统核算方法;受账账相符等因素的制约,呈现一定程度的原理性核算特征。具体内容包括:1.按现金流量分组,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3 个分组科目;2.按投资种类分组,包括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债权投资、基金投资和其他投资6 个分组科目。
(四)混合核算模式
该模式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需要,对所有级别的明细科目进行重组,形成若干新的混合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其目的是打破企业原有的会计科目级别限制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混合核算指标。其特点主要包括:随机核算;不分编码级别,只需现场指定;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受账账相符所制约,呈现某些原理性核算特征。从本质上说,该模式就是零级核算和分组核算的具体结合。
(五)辅助核算模式
该模式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指的是通过对现有底层明细科目进行科学延伸,形成若干新的会计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其主要特点是:随机核算,形成现场指定的新辅助科目;采用逐笔序时与汇总核算相结合的方法;核算过程要受底层明细编码的制约。该模式的操作准则是一方面将纳入编码内核算的内容,要求无需进行重复辅助核算;另一方面将没有纳入编码内核算的内容,根据企业管理需要来决定是否纳入辅助核算。
二、若干会计核算方法新变革下的实际操作策略及思考
由上文的分析发现,电算化的发展影响了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高要求,也推动了会计核算方法的创新与突破。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一)合理选择记账凭证生成的智能化进行会计核算
随着电算化及信息化,记账凭证自动生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趋势。目前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程序主要有四种,即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汇总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科目汇总表账务程序核算及多栏式日记账账务程序方法等。通过实践发现,传统的会计信息工作量巨大,因此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需求。所以,电算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应该选择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方法进行会计程序核算。可以采用比较流行的ERP系统,通过具体设置定义非对应科目、月末自动结账以及各种核算模块自动生成的转账凭证的功能实现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
(二)逐步实现设置账户和会计科目的精细化发展
准确的说,会计科目即会计数据处理的核心要素。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目前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及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要求不断扩大和细化会计科目的结构与内容。目前,我国传统的会计科目设置已经出现了诸多操作漏洞,无法满足企业内控管理的实际需求,建议尽早采用国际上流行的SAP和Oracfe软件。比如,通过辅助核算项目的方式,任意定义项目代码的长度,或者依据各项经济业务类型确定辅助项目与科目体系的内在关系,从而增加操作的灵活性及实用性。
(三)科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实现互动性及网络化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报表通常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但是因其缺少灵活性导致不能满足企业的个性需要。因此,在当前网络交互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辅助支撑下,要求在具体的会计核算软件中,实现企业对信息的定制。具体建议有:1.从两方面进行财务报表设计,具体包括会计报表格式设计及数据来源定义;2.要求在一定的会计期间,自动生成当期的会计报表结果,既能实现横向及纵向的汇总与对比,又能长期使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会计核算方法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与创新。本文提出的记账凭证智能化、会计账目精细化及财务报表的互动性等内容,都将对我国企业实践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构建及具体的实务操作有所借鉴意义,但是还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华.会计核算方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分析[J].中国外资,2013(03).
[2]杨友霞.信息化视角下会计核算方法选择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02).
[3]李晓红,高峻伟.电算化会计信息对电算会计核算方法及发展趋势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7(04).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其次再来谈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选择。企业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较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费用,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还不能
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这一概念,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笔者认为,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中小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核算方法,其适用于处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核算的物流成本较为精确;(2)有助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通过这种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与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相比,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与会计成本核算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便于进行成本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现有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征,不能跟踪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该种方法所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因为物流会计核算、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核算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其次再来谈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选择。企业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较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费用,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还不能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这一概念,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笔者认为,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中小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核算方法,其适用于处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核算的物流成本较为精确;(2)有助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通过这种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与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相比,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与会计成本核算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便于进行成本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现有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征,不能跟踪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该种方法所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因为物流会计核算、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核算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