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本科生科研训练8篇

时间:2023-09-27 16:06: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本科生科研训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科生科研训练

篇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动力。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传统的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由于科研训练具有系统性、知识性、探索性,特别是农科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通过在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科类大学生科研训练,能激发学生成才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开展农科类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时展的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要,通过科研训练强化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和教育能力,为将来以创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一、科研训练是培养农科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

 

1.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实用人才的重任。本科教育阶段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求知欲强、富有创造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就能鼓励一批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农学类专业是系统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基础。农科类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是其获取理论及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2.科研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如今的“90后”大学本科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已与以前的大学生明显不一样,主要表现为非常自信、独立性强,做事的目的性也非常明确,他们希望尽快立足社会。这使许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就开始思考和追问:“我在自己的专业能学到什么?”“这对我未来的就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基于现实情况,高校的教育理念、方法与手段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也让当代大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我国部分高校在探索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有的还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科研训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科研训练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这不但能满足学生学能所用这一需求,而且也可以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增加实战机会,提高专业技能,拓展知识面。如湖南农业大学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基于企业的科研训练基地建设,拓宽学生科研训练的渠道,探索并完善以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科研训练体系,确保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线,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4.科研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活动和科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以及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团队成员的互相协作,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这在以后的工作中尤为重要。

 

二、目前农科类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

 

1.现行人才培养体系制约了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开展。我国高校实行的大学生培养计划仍然是以“集体授课制”为主的传统模式,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大学生科研训练也没有与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有效结合。科研训练体系不完善、科研训练目标不明确,学生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难以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这种“填鸭式”的本科教学方法把一些与专业领域不太相关的理论教学课程都列入培养计划,导致学生每学期的课程任务非常繁重,上课和考试几乎占据了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能够用来从事科研训练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

 

2.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评价体系和实施效果不理想。目前,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是一种自愿行为,加之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单一,实施方案和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导致部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主动性不高,在实施的过程中态度不端正,申请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也因没有进展而导致不能结题。

 

一直以来,大学主要将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要么以学校制定的综合测评来评价学生,而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的这一重要的环节没有足够重视,也很少在学习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中得到体现,一般只是根据取得的论文和专利等成果,在学生综合测评中适当加分来体现,主要以终结性的评价为主,目前这种评价方式较为主观,评价方法也过于粗放,难以引导和调动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无法对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监管,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

 

三、农科类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建议

 

1.创新农科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型的新时期,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发展现代农业对农科类大学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培养对象、培养规模和培养条件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目前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仍未能适应这一变化,这就导致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的怪现象成为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的难题。

 

针对专业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创新农科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如湖南农业大学农科类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行导师制,即在一年级就采取双向选择的方法为每位学生配备科训导师,这样学生就能够尽快进入指导教师的科研团队,参与科研课题实践或者开展具有挑战和风险性的自主选题科研课题训练。导师可以有意识地根据所带学生的特质,采取适宜的培养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使大学生的培养不再是一个模式,而是培养一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真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我们的培养实践中,还将科研训练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等相关内容和环节紧密结合,全过程训练学生阅读文献、查阅资料、设计试验、科研课题实施到撰写论文和毕业答辩的综合能力。

 

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巩固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也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毕业的大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初步具备了独立从事相关专业科研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努力学习和认真实践的工作作风。

 

2.完善科研训练模式。科研训练是农科类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一种自愿行为,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加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也不可能覆盖所有本科生,导致许多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之前没有参加过科学研究活动,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合适的科研训练办法,完善参与模式。湖南农业大学从2008年开始就与隆平高科等企业联合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长效机制和实训基地,对农科类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同时,把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开发、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就业三者相结合,积极推动了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和创业活动。

 

3.构建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是科研训练及创新项目的主体,只有发挥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训练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此外,大学生科研训练系应建立动态的科学评价体系,应是以过程评价为主,作为学生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指标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不应只注重评价训练结果或获得的产品,鼓励各方投入到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导向全面增强其参与科研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科研训练是在我国高校“大众教育”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培养模式。农科类专业有别于工科类专业,更不同于文科类专业,科研训练是提高农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应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更加合理的实施方式和评价体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路径。

篇2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改革;SRTP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18-02

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开展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SRTP是浙江大学于1998年开始实施的[1],其目的是加强本科生的分析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浙江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的重点高校,特别重视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本科生提供了各式各样参与科研项目的平台,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实验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但参与人数最多和普及面最广的就是SRTP了。从1998年开始,浙江大学SRTP至今已进行了18期。在学校层面上,由刚开始时的立项七十余项,发展为现在的一万多项。而且经过18年的执行,SRTP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体系。但是仍然具有一些欠缺,特别对于具体学科,SRTP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思考和完善。本文在总结浙江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简称数学学院)近两年SRTP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和思考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针对数学专业的特点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校数学学科的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数学学院近两年SRTP的现状分析

从2013年的第16期到2014年的第17期,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本科生参加SRTP共115项(详见表格1)。第16期校级立项30项,院级为33项(共63项)、第17期校级为16项,院级为38项(共52项)。参加人数分别为84人和104人,其中大二的学生占75%左右,其余为大三和大一的学生。从表1可以看出立项项目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校级立项少了近一半,校级投入经费更是削减了一半以上。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却在提高,学院的立项数和投入经费都在增加。参与SRTP主要的是大二学生,说明了这些学生经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和适当的专业训练后,对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意愿,同时也有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结合的强烈愿望。总体上,两期SRTP的研究过程比较顺利,也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参与的学生都反映在SRTP中受益匪浅。学生从开始申请时的各自组队,分工协作,相互交流;到执行期间,寻找、阅读大量文献,充分了解与课题相关的知识以及已有成果,然后与导师讨论,建立数学模型,验证模型并修正不足之处。最后对相关问题得到不同的成果。通过上述这些环节,使学生们在分析,判断和总结等重要个人能力和科研水平上都得到提升。

二、数学学院SRTP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SRTP激发了本科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了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但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性质等原因,SRTP在实施过程中仍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研究成果单一。由于数学学科偏向基础性研究,基本上以理论研究为主。SRTP在立项时或多或少偏向于理论研究型的项目,这也导致了只能选择科研论文作为研究结果。不同于工科学科或者医学生物学科的实验研究,基础性研究缺乏直观性和欣赏性,这就使得在选题时,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兴趣,或者在开展过程中容易丧失积极性[2]。

2.专业知识不足。数学学科的SRTP立项项目往往是理论性研究,甚至是导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这使得对参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需要较高的要求。而参与者多为大二的本科生,基本上只学了一年半的基础知识,专业课程没学过多少,有的是刚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这对于理论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3.交叉领域不多。从以往SRTP立项的情况来看,小组成员以都是数学学科的学生居多。这就造成了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大致一样,知识储备基本相同,看待问题会有一定的相似性,很难对项目研究有突破性的想法和创新。甚至对于涉及范围比较广的课题,在阅读非本专业方向前沿文献时,都会存在比较多的困难。另一方面如果立项的项目为数学理论型的课题,那么其他专业的学生很难参与的,即便参与也发挥不出他的作用。

4.执行时间偏短。SRTP执行的周期一般只有一年的时间。本科生参与SRTP科研训练都是业余时间。而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业繁重,因为数学的专业课程需要他们大量练习后才巩固和吸收。因此他们真正参与SRTP科研训练的时间基本上只有假期。还有数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过程,这要求学生对某些问题需要反复推导、演算、论证,甚至有可能一种方法或者一种思路在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是错误的或者不可行的,需要从头开始另找方案。

三、数学学院SRTP的对策和建议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SRTP已经成为本科生参加科研研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但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学校努力在各方面进一步完善SRTP。我们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针对前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1.延长执行时间,加大资助强度。SRTP只有一年的执行周期对于理论性学科来说都是偏短的[3],尤其在数学学科,SRTP时间偏短更是一个普遍现象。本科生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SRTP科研训练的,而数学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比如学习计算方法,必须有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基础。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不是短期快速能完成的,需要反复做题练习,前后知识贯通,深刻理解后才有可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因此可以适当延长SRTP的时间,例如一年半,或者两年,甚至可以与毕业论文进行衔接。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和开展研究讨论。经费投入的多少与数学学科SRTP开展的情况紧密相关。从表格1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学校投入经费的减半,致使第17期校级立项数比第16期少了14项近占50%。虽然数学学院加大了投入经费,但学院的能力毕竟有限。事实上,从全校SRTP立项总数来看,数学学院的立项数是非常少的。因为,强烈建议学校加大对理论性研究学科的投入,特别是对数学学院的经费投入。从而可以让数学学院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和受益于SRTP[4]。

2.加强学科交叉,激发研究兴趣。SRTP学科的交叉不仅有利于激发不同的科研兴趣,提高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创新思维。学科交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不同学科学生的交叉。在SRTP申请时,鼓励不同学科的同学一起组队申报。这样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问题,相互学习和优势互补。其次是不同学科教师的交叉。鼓励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带队,立项课题上可以兼顾理论和实际应用型,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而且在执行过程中,能从不同的专业上指导和引导学生。既然SRTP的目的是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提高其综合能力,那么不妨提供一些多学科交叉的探索性大方向,让本科生在这些方向中按照自己的兴趣,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再确立精细的研究课题。当学生对SRTP具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去进行研究学习,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且带有兴趣的学习,容易获得启迪和灵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5]。

3.鼓励教师参与,增加技术指导。在SRTP中,教师需要在项目选题、文献搜索、研究方案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参考意见,并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指导、把握方向等。然而由于教师自己的工作任务多,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压力过大,使得他们作为SRTP导师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完全胜任导师的角色。另一方面,当研究遇到问题时,往往需要指导老师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所以不但要求导师有耐心还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因此,强烈建议将SRTP的指导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任务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SRTP的指导。同时,需要在SRTP各个环节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研的技术指导。从项目选题和申请立项开始,由于学生知识和经验等限制,在选题上会比较茫然和不明确性,有些题目太大或者太难,适当的指点对后面的立项和研究都大有益处。立项后参考文献的选取同样需要指引,哪些文献精度、哪些泛读等既可以节省时间,又不乏重要性。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导师的指导外,可以安排各项目组之间的交流,以及以往的SRTP小组来介绍成果和经验交流等。项目结题后,创建交流平台或者刊物论文,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讨论或者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叶民,魏志渊,楼程富,毛一平.SRTP:浙江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55-58.

[2]阳明庆,李荣隆,赵庆源.基于层次式创新实践模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98-99.

[3]汪志南.农科类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及创新实验项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国农业教育,2015,(2):8-11,18.

篇3

[关键词]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科研训练;杜克大学

[中图分类号] G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104?03

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也是针对当前大学教育体系注重考试成绩、忽视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一种教学改革[1]。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本科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挖掘创新思维,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2]。另一方面,本科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科研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容易出现创新动力不足,使得参与科研的收效甚微[3]。

从学校的层面上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做法最早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目前美国不少著名高校都已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成熟的本科生科研支持政策与管理模式。成立于1838年的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是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在美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素以对学生的高质量培养而享誉世界。2012年杜克大学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美大学第6名,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大学第10名、世界大学第14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杜克大学在我国江苏省昆山市开工建设具有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杜克昆山大学,成为中美合作共建综合性大学的典范。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杜克大学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我国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现状分析

1.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在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率先开展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和接触企业界、科研部门,了解社会实际,锻炼实际才干,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钻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更多适合自己特点的选择和培养机会[4]。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培养能力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和硬件建设,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以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为主要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积极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学生科研成果[5]。

笔者所在单位中南大学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与行业密切结合的特色,优化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和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参与项目的本科生或创新团队成员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研究方案的设计、具体研究和报告的撰写等工作。注重实效,鼓励创新,重点资助选题科学、思路新颖、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具有创新和探索性且实施条件有保障的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几乎所有“985”“211”高校都出台了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文件及配套管理办法,不少非“211”高校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些探索性工作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引起了众多高校的重视,但总体上我国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存在一些突出问题[3]:① 缺少学校和教师支持,成果科技含量不高。相当多的高校尚未建立起本科生科研创新管理机制,相关规章制度不到位,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基本上处于无序进行的混乱状态,得不到学校政策的保障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很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还停留在验证性的水平上,成果缺乏科学价值。② 缺乏资金和实验条件,科研活动难以为继。目前对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进行资助的大学还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有创意的科研设想因得不到实验条件和资金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③ 缺少市场调研和分析,成果应用前景堪忧。本科生大多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科研活动,只注重科研创新过程的刺激性和探险性,缺少市场调研和实际需求分析,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果一出来就束之高阁,造成资源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和制约了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杜克大学支持本科生从事科研的主要举措

1. 协调校内多个部门和机构,创造科研条件

杜克大学由本科生院(Trinity College of Arts & Sciences)、二级学院、图书馆等部门和机构协调配合,分工负责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本科生院成立了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Undergraduate Research Support Office),负责制定和解答本科生科研相关的政策,审批各类学生科研项目和助研经费,校内外面向本科生的研究机会,组织校内本科生科研成果展览会。二级学院负责公布教师的基本科研情况,收集面向本科生的科研信息,协助学生联系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条件。图书馆则安排有专人一对一的接洽本科生关于科研方面的咨询,负责介绍与其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数据库和其他资源,培训文献查找的初步技能及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同时,图书馆还为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提供与研究生同等的文献借阅权限,在必要时本科生还可向图书馆申请用于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单独研究室。

2. 开展入门培训和引导示范,激发科研兴趣

本科新生入学后,杜克大学即向其宣讲学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与突出贡献,积极鼓励学生投身科研。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根据中学阶段学习的课程情况及其个人兴趣,部分学生经申请可进入暑假pSearch项目,切身感受科研过程,培养初步科研技能。pSearch项目的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四个部分:① 以对杜克校园周围某一生物种群的染色体分析入手,向学生讲授基本的科学实验规程,手把手的传授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现代实验操作技能,最终的研究结果将在项目结束时进行非正式的交流报告。② 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接触大量的生命科学知识以及科研人员的言传身教。③ 组织到杜克校园周围采集生物标本,亲近大自然;组织到学校泳池畅游,锻炼强健体格;组织到艺术馆感受文化熏陶,提高人文修养。④ 组织到附近海滩游玩,观看磅礴的大海,呼吸自由的空气,回味科研的乐趣。

3. 实施独立研究课程和学分,鼓励科研创新

杜克大学面向本科生专门开设了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课程――独立研究课程(Research Independent Study),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一具体问题开展独立研究,通过提交包含自己独特见解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研究报告来获得学分。独立研究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流程为:① 研究课题审批。独立研究课程的具体研究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提出,经指导教师认定可行后,报主管本科教学的系主任审批,研究课题一经批准通过,不得更改。② 选定指导教师。独立研究课程要求每位学生都应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为杜克大学的正式教师,若研究课题涉及多学科交叉问题,学生还可跨系申请若干名副导师,但课程成绩由正指导教师评定并提交。③ 课程内容要求。研究课题必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的,研究成果应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不得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仅做少量修改,或者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④ 例会制度。学生每周必须在研究课题上工作10小时以上,同时至少每两周与指导教师见面一次,汇报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导教师则对研究情况进行及时指导。⑤ 最终成果。独立研究课程的最终成果为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撰写出包含自己独特见解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研究报告。⑥成绩评定。独立研究课程的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研究报告的质量,以及平时的研究投入和表现情况综合评定。

4. 提供充足研究机会和资助,倡导科研交流

杜克大学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为本科生科研提供尽可能充足的研究机会和项目经费资助。根据经费使用目的的不同,杜克大学目前对本科生的科研资助可分为四类:① 独立研究课程助研金。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选择了独立研究课程的学生可以项目的形式向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申请最多400美元的助研金,用于购置与研究相关的材料和设备,也可用于外出调研或收集数据。② 创新基金。所有非毕业班的本科生只要具有创新想法,即可以研究项目的形式向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申请400~500美元的创新基金,经评审批准后,该经费可用于学生自主科研经费,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执行。③ 助研津贴。教师可向所在系申请每学期400美元的助研津贴,用于临时雇用本科生参与其课题组的研究,助研津贴全部作为本科生的科研劳务费,但学生不能再以所从事的研究课题申请学分。④ 旅费补助。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交流的学生可向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申请最多400美元的注册费和差旅费。此外,本科生在申请任何项目经费资助之前,必须首先学习科研诚信的规定,并需要通过相关测试。杜克大学规定凡是获得学校资助的项目,都要参加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组织的每年一次的本科生科研成果展览会,加强学术交流与宣传。

三、杜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措施对我国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

通过对杜克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科研并重、学生与教师互动”是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法宝,同时也给我国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以有益的启示。

1. 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高校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高校应积极规划和组织建设有利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逐步实行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面向本科生24小时开放,为本科生自由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同时,高校还应大力倡导“崇尚科学、励志创新”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主导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各种讲座和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2. 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

课堂教学是本科生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很多教师本身就是优秀的一线科研人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加强引导,将科研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寓教于创新,让本科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锻炼科研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可通过适时设置科研情景问题,提出一些开放性的命题,引导本科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思路,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个细节问题刨根问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科研创新潜能。

3. 设立专门的科研创新学分

在本科教育中设立科研创新学分可以将学生自由无序的创新想法转变为目的明确的科研活动,是培养本科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措施。高校应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科研学分运作机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加强学生科研创新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本科生科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高校还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本科生科研创新学分管理,对本科生科研活动进行全面的咨询与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科研创新,促进本科生科研与学校及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吴建林,薛强,高玮.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C].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0(1):83-87.

[2] 李亚岗,余远波,林加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编译原理”课堂教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139-140.

[3] 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篇4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13-02

一、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

1.国内外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状况。国外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最早系统而明确地提出大学必须重视学术研究,并对世界各国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1969年,麻省理工由玛格丽特院长创设了“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70年代时,美国成立了“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并于80年代成立了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NCUR),掀起了各国的教育改革热潮。

2.国外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研究综述。美国的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ouncil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简称CUR)将本科生科研定义为“由本科生进行的探究或调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对学科的发展做出原创性的、理智的或创造性的贡献。”刘宝存(2004)从科研项目的地位、科研时间的安排、科研学分的给予以及科研计划的归属这四个角度出发,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进行分类。刘军仪和杨春梅(2007)根据美国本科生科研的预期目标和方式,将本科生的科研划分为四种类型:降低辍学率的模式、科学职业发展的模式、研究学徒的模式和机遇研究的学习的模式。

3.国内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研究综述。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科研能力训练起步较晚,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模式以及管理内容等方面。冯斌和祝江斌(2007)针对我国目前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将现在的本科生训练模式进行总结,提出一个系统的训练模式。姜长宝(2010)总结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科学研究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重要促迸作用,因此,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都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些学者也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但是,针对目前我国大学创新能力不足,科研训练不成体系的现状,本文将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我国的科研训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②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脱节;③师生间的沟通不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也还不熟悉,科研训练的模式缺乏规范性;④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自主性低,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创新模式

1.规范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大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逐步健全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体系的运作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对本科生的学分要求进行优化,激励学生参与的科研主动性。本次调查显示,本科期间没有参与过科研项目的学生占到调查对象的65%,曾经参与过科研训练的学生仅占35%。而所有调查对象中,愿意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占90%,不愿意参加科研训练的占10%。由此可见,学生主观上是愿意参加科研训练的,而现实中受到学生时间安排不匀、校方宣传力度不够等客观因素影响。学校应该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对获得科研成果的学生给予科研学分或薪酬补助,并颁发奖状、证书,依据科研项目的创新程度颁发获奖名次,并在校内刊物公布出来,以科研成绩作为保送研究生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以刺激学生的创新潜能。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加大对科研内容的普及宣传,须让学生知道参与科研训练的意义与价值,让参与科研训练的每位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之前写一份自我发展计划,简明阐述自己在训练期间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有什么需求,希望得到什么帮助。只有体会到科研训练的内在意义与价值,才会从内部发挥进行科研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2.融入企业的发展,与企业项目相融合。学校与企业相结的科研训练模式,是企业为某一主题而设立的研究项目,是为企业服务的,将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吸收社会资本,并且以此为平台,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项目来源于社会需要,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需求,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来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实用性。科研训练实行“项目经理制”,由学生组团参加企业组织的科研竞赛项目,参与比赛的学生团队中选出一名学生作为项目经理,并赋予项目经理在此项目中的全部指挥权、用人权、财权和奖励分配权,以激发学生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如爱立信举办的“全国无限创意大赛”,联想举办的“全国营销创意大赛”等。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组队参与比赛,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接触最前沿的专业信息。另外,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也有助于学生就业。

3.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面对我国本科生在进入大学前大多没有接触过学术科研活动,学生的科研知识基础薄弱,对科研的认识不足,缺乏一定科研素养的现状,学校对科研训练应采用“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建立规范的科研训练模式。调查显示,参与教师的课题的学生占68.25%,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集中在资料搜集及数据处理,占42.86%,而遇到困难时回去咨询老师的仅占12.7%,有52.38%的学生只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与老师进行沟通。科研训练中,指导老师帮助选择研究课题的占30.16%,传授研究方法的只占23.81%。这些数据表明,在科研训练期间须增加对科研过程的监管,避免出现包办型、代做型及被动型指导。监管力度的不足一方面会造出学生科研过程中方向的迷失,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缺乏科研兴趣,最终导致科研成果的夭折,打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指导老师应与参与者相互沟通,让学生明白所负责板块的主要内容,了解学生科研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为学生制定科研计划,加大力度传授研究方法,鼓励学生打破固定模式,注重对学生规范的科研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创造性。教师应根据项目的内容,甄选出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的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带领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数据处理、撰写论文等科研技能。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课题设计较完善、实施过程严谨、科研模式比较规范的训练,为以后的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生自主训练模式。学生申请的科研项目,由学生通过自身知识的积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从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主动申请的科研项目,根据方案向学校或者其他机构提出研究资金申请。本次调查发现,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收获中,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的占66.67%,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占55.56%,拓展了课外知识的占58.73%,增进师生关系的占42.86%。由此可见,学生自由组合团队,可以通过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集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自己申请的科研项目,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在探索中创新的精神。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更能触动学生,加强薄弱环节的学习。

总的来说,本科生科研训练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是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加强对科研过程的管理,细化具体内容,制定相应措施,培养过程系统化、全面化,不断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静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07.6.

[2]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基本类型与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

[3]刘军仪,杨春梅.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2(28).

[4]冯斌,祝江斌.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模式研究[J].高教研究,2007,(1).

[5]姜长宝.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讨论[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篇5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本科教育阶段开展科研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国内外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发展概况

在全球高等教育中,最先在本科生中开展科研训练的国家是美国。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创设了“本科生研究计划”(The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简称UROP),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该计划的实施开了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先河。

此后,该做法很快为美国其他大学所仿效,加州理工学院等研究型大学相继制订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由原来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创新人才转型,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普遍受到了重视。在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ouncilonUndergraduateResearch,简称CUR)、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TheNationalConferenceonUndergraduateResearch,简称NCUR)、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美国科学基金会等组织的推动下,目前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在实施不同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计划。

我国内地高校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清华大学在考察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的UROP计划后,在已有的机械、电子、结构、数学建模大奖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ResearchTraining,简称SRT)计划,并于1996年开始正式实施。随后,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陆续跟进,并设立了各自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进入新世纪后,一些地方院校也纷纷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

在内地的地方院校中,江苏省内的部分高校是全国较早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学校。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率先设立了“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面向全省所有高校启动“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该计划每年申报一次,一直延续至今,且立项数量逐年增加,很受省内地方院校的欢迎。

二、地方院校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重要意义

德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对科学知识的探求。在他看来,对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的界定已非传统意义上那样严格。大学生也可以独立进行研究,教授的工作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协助学生开展研究。此后,威廉?冯?洪堡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逐渐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

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的飞速发展,创新已成为时展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而科研创新是创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高校尤其是大量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在本科生中开展科研创新训练,有利于为地方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本科生作为目前内地高等教育受众中数量最庞大的一个群体,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

将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融入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地方院校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科生可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并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自主选题、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并进行独立研究,这样做有助于他们内化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自主学习、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2.有利于培养本科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开展科研创新训练,能够使地方院校本科生在巩固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也能逐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施创业计划和开展社会调查等,还能使他们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3.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的论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名言深刻揭示了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辩证关系。

地方院校在对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的过程中,可采取让学生主持和参与科研训练项目,教师只起辅助和指导的作用,这种模式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来源,可以是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这样随着科研创新项目的推进,师生之间需要不断地协作、交流、探讨,因此在教与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会有所获益,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4.有利于促进地方院校加快学科和专业的建设

在当前内地高考适龄人数连年下降的新形势下,内地高校间的生源争夺将更加激烈。而地方院校因其综合实力有限,其所面临的发展压力将会更大,因而亟待提高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质量和层次。

地方院校应以国家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为契机,充分利用好配套资源,扎实推进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并且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更加注重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快学科和专业的建设,促进其良性发展。

三、地方院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起步较晚,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配套政策不完善,硬件条件尚欠缺

由于国家和地方对各级各类院校的扶持力度往往带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因而地方院校能够获得的政策、经费、师资等方面的扶持,远不如“985”、“211”等重点高校。

以“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例,据统计,在每年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数量上,地方院校得以立项的名额少于重点高校。在项目经费上,江苏省教育厅对获批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虽给予了一定的配套经费,但单个项目获得的经费仍较少,即便加上地方院校按照1:1的配比经费,单个项目的总资助经费通常也仅为“文科项目3000元,理工科项目5000元”。这个标准对科研创新,尤其是需要购置仪器设备、实验耗材的理工科项目而言,还是偏低些。

此外,在实验方面,地方院校由于不具备一些实验条件,其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只能借用重点院校的实验室或研究所进行,这对那些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获取可信数据的项目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制约因素。

2.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在专业间分布失衡

经多年的发展,地方院校的专业数量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各专业对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活动的重视程度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直接影响了各专业科研创新训练的开展。

以我校近年来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立项的“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例,在2007年获立项的12个项目中,有6项是理科类项目;2008年获立项的12个项目中,有9个是理科类项目;2009年获立项的19个项目中,有13个为理科类项目;2010年获立项的24个项目中,有理科类项目12个;2011年获得立项的31个项目中,有理科类项目19个。而且,在历年立项的理科项目中,生物、化学两个专业立项项目的获批比例相对较高;人文、社工、教育、语言、管理、经济、新闻等具有文科色彩的专业,申报数量相对较少,获批数量也较少。

从科研创新训练的质量上看,在我校近年来获批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中,化学类项目成绩最为显著。通过科研训练,学生在各类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长。

3.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的形式单一

地方院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形式缺乏创新性,集中表现为:文科项目多采取实地调研的形式,田野研究的环节相对匮乏;理科项目多在实验室单独进行;跨院校、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团队和研究项目稀缺。

可以说,目前地方院校在执行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的过程中,未能体现出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应有的多样性特点。

4.重视申报和结题,忽视过程管理

地方院校作为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管理者和具体实施者,其对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认识,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开展的成效。

近年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训练持鼓励的态度。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为了扩大项目的参与度,放宽了审批条件,对学生申报的项目没有认真履行校内专家委员会的评审程序。在项目获批立项

后,对其进展情况不闻不问,导致过程性管理的缺位,中期检查也未能很好执行,更缺少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项目组进行交流、分享经验的管理环节。

5.对指导教师工作量的认定缺乏依据,教师积极性不高

地方院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的主持人一般都由学生担任,项目的成员也都是学生,教师仅承担对项目进行指导的任务。但地方院校学生无论在知识面、专业基础、科研方法运用上,还是在过程管理和细节把握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辅助。尤其是一些实验性项目,离开了指导教师的帮助,很可能难以顺利完成。因此,指导教师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中投入了不少的精力,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但是,由于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具有特殊性,因而对教师的指导工作量难以认定。以“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例,其要求指导教师的职称一般是副高以上(含副高),指导项目的研究成果归属于学生,对指导教师晋升职称几乎无任何帮助,严重削弱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6.学生基础薄弱,科研创新训练成果有限

地方院校开展本科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对于科研创新而言,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或人类精神层面的财富,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地方院校学生相对重点高校学生而言,受学习基础差、文化知识面窄、创新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多以在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科研专利较少,至于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成果更是凤毛麟角。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地方院校在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明确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定位

地方院校要在本科生中开展科研创新训练,首先应解决的就是定位问题。地方院校多以教学型为主,培养实用型人才是该类院校的特色。在这一观念引导下,地方院校普遍比较重视教学工作,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育,导致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都很薄弱,部分地方院校学生在考取研究生之后,存在科研后劲不足的问题。

鉴于此,地方院校在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科研创新和日常教学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定位,应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助推器,并体现出本科教育的特色。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目前,地方院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管理制度仍不健全,且校际间项目多有雷同,无法体现出校本特色。部分地方院校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扶持乏力,在经费、师资投入等方面还应加大力度。

为此,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应随着各高校学分制的推广,将其纳入到学分制实施方案中。对成功申报并切实完成科研创新训练课题的学生,学校应予以学分奖励。对学生在科研创新训练中产生的科研成果、专利发明,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予以奖励、展示和推广。

此外,应调动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并建立激励机制。可将教师个人的科研工作量和指导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工作量同时纳入考核范围。对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应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工作量认可。

3.加强宣传力度,强化过程管理

地方院校本科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因而他们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热情不高。为此,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此外,为避免已立项的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流于形式,地方院校应加强对项目计划实施过程的管理。校内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力协助学生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人本关怀融入到项目管理过程中来,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科学精神、严谨学风和研究能力,作为主要的考评指标。

4.加强本科生科研创新队伍的梯队建设

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长期的政策。地方院校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本科生科研队伍建设。为此,可以采取在教育主管部门资助的科研创新实践项目外,拨出专项经费,面向大学一、二年级的本科生,设立校级项目的做法。通过在校级项目研究中的锻炼,在下一年度可鼓励和支持这部分学生申报更高层次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

此外,在团队项目中,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年级梯队”模式组建申报团队,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作为项目主持人,同时让低年级的学生参与到项目中,以利于学生科研队伍的新老交替和可持续发展。

5.加强实验室和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

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离不开实验室和见习实习基地。因此,地方院校应加大力度做好实验室建设工作,以满足本科生对实验条件的要求。

此外,地方院校应加强见习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带着科研创新训练项目走进基地,充分利用见习实习基地的资源,强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确保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颜媛媛.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启示[J].教育探索,2010(9).

篇6

[关键词]创新科研训练 PBL模式 本科生 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59-02

一、引言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启动与实施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公布为标志,旨在探索以本科学生为对象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并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使学生经过系统而全面的创新训练和培养,达到培育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养的目的,着力培养新时期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本科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就是在此背景下通常以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学生小组形式独立完成某项科研项目的启动、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报告撰写等内容,使学生切实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然而,也应看到由于大学学科及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学生素质和接受能力的高低以及大学办学条件的差异,使得针对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训练模式或方法上存在着不同做法和理念。[1] [2]因此,积极探索操作性强、实用的本科生创新科研及能力的培养、训练模式,对达到培养新时期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多届创新科研训练小组的指导实践体会,认为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以下简称PBL模式)同样适用于大学本科生的创新科研训练教学,但为保证和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并使之成为可普适的创新教育方法,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主题确定

众所周知,PBL教学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3],其源自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1969年所创立的针对医学院学生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的铺展方式是以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为主、教师评教为导向而将两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不断应用与演化,PBL教学模式已成为多数世界一流大学各学科都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模式。如前所述,目前国家所倡导并推行实施的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这其中既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更要求理论分析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研训练。由于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主要的受众群体侧重于大学本科第二、第三年级学生(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这一阶段的本科生刚刚接受了大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专业知识的灌输,且以书本知识的获取为主,习惯了传承性、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思维性、探究式的科研创新训练基本上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而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是在一定期限范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完成某科研项目的前期调研、方案制订与实施、研究成果(报告)总结撰写等训练内容,使学生切实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研究特指人类对自然现象或规律进行的摹写,或者使其抽象化并根据存在于其中的规律性合理地认识其中的规律性[4],这种认识过程显然要依据一定的模式或方式来实现。PBL模式的可取之处也正是以问题为切入点。因为,科学研究中问题的发现或识别是开启研究的第一步。鉴于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已从传授知识的本身逐步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转换,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一般科学研究活动所要具备的基本功。由于PBL实施模式基本上是依托指导教师从事的相关科研活动进行,对于教师而言,所指导的创新小组要实现的目标相对比较明确。这一环节的任务,是让参与科研活动的创新小组的每一位成员清楚了解他或她受此训练后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否则很有可能出现个个“打酱油”的结果。因此,对于参与者而言,问题一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所做科研活动应该解决的问题;第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掌握从事一般科研活动的基本方法。只有学生明确了创新科研训练要达到的这一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科研训练的开展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过程细化

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过程细化,实际上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原因在于本科生创新科研训练实施的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虽然这些学生已经具备或掌握了基础的专业知识,但就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而言,依然处于空白阶段,这就需要指导教师采用“手把手”的方法让学生详细了解并“按部就班”地执行,以便让学生在达到所应该达到的目标之后,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在笔者经历的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实践活动中,就将过程细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研究目标的确定(问题的提出)>基础资料收集>分析、归纳方式>理论依据>重点关注>结论(报告)

在上述每个步骤中,笔者都为每个学生以“量身定做”的方式列出了详细的“操作”细节,并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质疑过程的细节。因为质疑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有问才有探究,有探究才能解决问题。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两方面取得平衡。

四、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成果的表达

不同于PBL模式下采用的笔试或口试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某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方法。其检验方式应与其他方式有所区别。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注重“学习”科研,所以,不宜以学术文章的形式来作硬性要求。相反,撰写科研报告不失为检验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完成状况的较为理想形式,也是PBL模式的最后环节。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注重的是“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其过程和目的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科研报告的编制或撰写对于参与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们而言,也是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这也需要指导教师给出一个一般性的编写原则,从而让学生把通过创新科研训练实践活动中所学到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化、系统化。下列编写大纲可满足要求,即题目>研究现状与意义>基本研究方法>论证>结论>参考文献。

五、结论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下国家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多期创新小组的实践结果表明,PBL模式的采用对创新小组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有益的借鉴作用。以笔者指导的两个创新小组为例,第一小组(5人)中除一人因家庭原因参加工作外,其余4人均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迈出了职业科研生涯的第一步。第二小组(5人)成员均对从事科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备战考研。每个成员所写的创新科研报告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探析[J].高教探索,2014(10):36-37.

[2] 潘承怡.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TRIZ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1):1-2.

篇7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 培养路径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和新热点。近年来,内地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旨在培养大学生独立、创新、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这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教育、科技发展趋势的一项教改试验。

但内地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因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起步较晚,同时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条件有限,所以如何开展好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还是一个难点问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对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界定为:“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在全日制本科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着多重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本科生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良好道德观。

对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设计、社会调查、项目论证和撰写项目结题报告等环节,树立科研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精神。

此外,当今社会分工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细化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学科交叉纵横的趋势,高尖端科技不再仅靠单兵作战就能解决。因此,大学生通过团队模式的科研创新训练,强化与他人的合作,可以建构谦虚、包容、共享、务实、协作共赢的处世观和道德观。

(二)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内化,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积极性。

当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大量学习精力花在了各类等级考试上,而弱化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建构。同时,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跟不上社会需求,学生对专业课程兴趣索然,学习积极性较低。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参与科研创新训练,改变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僵化模式,把科研创新训练环节引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形式,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发现和探索知识的乐趣,内化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有利于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和过渡。

当前地方院校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和考核,基本以课堂授课和考试分数为主,在学生科研创新素养上未能有深入体现;而研究生的考核方式则比较多样化,且基本以科研工作量和的考查方式为主。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这种差异,导致地方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读研后科研能力后劲不足。

要解决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衔接不畅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应加入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环节,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可以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接轨。

(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增进师生的交流沟通。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学活动的成效有着重要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指导老师通过对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的指导,其自身会对教育理念和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产生新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同时,师生在专业、学术、科研领域进行交流协作,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双方的理解与沟通。

二、当前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主要因素

从各地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看,当前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第一,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地方本科院校缺乏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第三,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上无法满足相应需求。

三、探索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研创新训练模块。

科研创新活动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要循序渐进,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首先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的模块,形成一个系统的培养方案。可以采取按照年级划分的“分阶段、分层次”模式,逐步推动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步伐和层次,如对大一学生主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中科研创新训练模块的宣传为主,鼓励他们在从一年期下学期起参与到高年级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项目中来;对二、三年级的本科生,鼓励和引导其申报、参与校级、省级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对大四学生,以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为科研创新训练的主要要求。

(二)优化配置师资力量,实行导师制。

地方本科院校受地域、经济等制约和限制,在院系、专业、师资的规模和质量上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教师的科研水准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较大不足。

因此,为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均等的科研方法训练,地方院校需要优化配置师资力量,整合学校的教师队伍,发挥校内外见实习基地优势,邀请和吸纳校外专家,组成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导师团队。

在师资配置上,可以以院校学术委员会为基础,吸收科研经验丰富、科研成果多的一线教师,组建导师队伍。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术导师”,允许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导师制模式,让优秀师资力量承担起对专业学术基本科研方法、科研训练普及推广的职责和任务。

(三)重视科研创新能力与课堂教学有机统一,将科研创新训练日常化。

地方本科院校多是以教学为主的院校,要达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最大效果,最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将课堂教学与科研能力有机统一的模式,推进这一模块的建设。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打破以往单一的课程模块,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通识选修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把科研思想、科研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科研发展趋势,并适当同学生讨论一些前沿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逐步推进科研创新训练日常化。

(四)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激发师生参与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热情。

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开展情况来看,如何设计激励和评价机制,增强师生的参与动力,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认真考虑。

从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积极性看,地方院校可以对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学生予以一定的科研创新学分奖励,在奖学金评定中增加科研创新奖励模块,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年一度的“科研创新之星”评选,充分发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双向杠杆作用。

对教师和院系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积极性,应将教师个人科研与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纳入同一层面上加以考核。可以对在指导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指导老师和院系,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对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在年终科研工作量认定中予以一定的认可。

(五)逐步拓宽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覆盖范围。

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看,由于其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起步较晚,覆盖的学生数还很少。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只有1/3左右的同学在大学四年中接受了这一训练。

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根据院校实际,逐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科研创新训练受众范围,充分挖掘和引入社会资源,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接受这一锻炼的机会。

四、结语

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是一项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地方院校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而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更多的研究和投入。

参考文献:

[1]崔林开,胡艳红.地方本科院系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初步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117-118.

篇8

1 目前不同专业层次的诊断学实验课的安排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越来越趋向多样化、综合性。就目前中医院校开办的专业而言,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骨伤专业、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等,实验课学时在20学时左右;而像非医学专业如医学心理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医学英语专业、口腔工艺专业等总课时相对医学专业来说少,实验课在10学时左右。

2 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环节

诊断学实验课根据教学的需要,有以下环节。

(1)检体诊断的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又可称为生理见习)。按照检体诊断的内容和顺序,生理见习包括:检体诊断的基本方法,一般状态及其头颈部查,肺脏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教学。(2)心肺模拟人听触诊及腹部模拟人检查。(3)观看诊断学基本技能及心电图等的电教片。(4)临床实践。(5)实验室诊断的部分实验。(6)心电图实验。(7)病历分组讨论。

3 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

目前,就我校的学生和教学特点而言,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如下。

3.1 检体诊断的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是诊断学实验的关键,关系到学生对医学基本技能的掌握。

3.2 心肺模拟人听触诊(一般在心脏检查之后进行)和腹部模拟人检查穿插在检体训练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形象性。

3.3 实验室诊断的部分实验因专业不同而异,例如,中医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等就选择进行此项环节,其他如非医学专业因学时少,教学要求不同不进行此项环节。

3.4 临床实践是教学的又一关键和难点。诊断学涉及许多临床疾病,为提高学生学习诊断学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上应安排一定的临床见习,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接触患者,将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见习,并根据见习结果进行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但由于目前医疗市场的改革,病人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之高校扩招,学生班大人多等原因,给临床见习带来一定困难。

3.5 因学生专业和层次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环节。

3.6 分组多以15人/组为标准。如果分组过大,学生观察和学习、老师示教就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7 问诊和病历书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加练习。这部分理论课讲完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多写几篇病历,以便学生掌握一般的病历格式。同时还安排学生到临床接触患者,亲自问诊,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和书写病历。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自觉性,病历完成情况不好。加之学生学习诊断学时初步接触临床,在病人面前有不好意思、难为情等心理影响,所以教学环节效果不佳。

4 就诊断学实验课的现状提一些个人的拙见

4.1 加强诊断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多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课中,老师必须做到统一手法,规范动作;学生要分组训练(最好两人一组),互换角色。由于实验课堂上的练习,毕竟太少,应嘱学生回寝室再自己练习。课堂训练时,老师应进行巡视和辅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和手法,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参照,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由于学生专业的区别,医学专业学生可基本保证实验课各个环节的进行,但应把重点放在检体训练和临床实践中。对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应着重进行检体训练,这样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2 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打破传统的考试方法,即笔试和实习前临床考核(同学之间的互相检查),传统的考试方式着重考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录像考试以形象生动的具体画面展示在受试者面前,并且把一个个的实际问题交给受试者,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诊断学考试近乎床旁考试[2]佣拐锒涎д嬲晌俅惨窖У幕 *ぁ糞THZ〗4.3 基于第2点,就一定要加强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3.1 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3]

缭诖笱Ф昙毒涂枇俅惨窖迪胺矫娴目纬痰取*ぁ糞THZ〗4.3.2 增加临床实践的学时数,带教老师最好长期从事临床工作,以便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

推荐期刊